第3章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

合集下载

土地革命

土地革命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土地革命一、土地革命战争也称“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十年内战”。

1927年至1937年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及其代理人蒋介石反动统治的国内革命战争。

二、而土地革命土地革命,指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1927-1937),中国共产党领导农民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度,实现农民土地所有制,打倒地主阶级,解放农村生产力。

那么土地革命内容是什么呢::中国共产党经过实践中的不断探索和摸寻,逐步制定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土地政策,这些政策可以概括为:依靠贫农、雇农,团结中农,限制富农,消灭地主阶级,变封建半封建的地主土地所有制为农民土地所有制;分配土地以乡为单位,按人口平均分配;分配时抽多补少、抽肥补瘦。

历史背景[请简述](1)农民阶级对土地的诉求土地是农民赖以生存的基础。

在封建社会,农民在反对封建地主阶级的剥削和土地兼并的农民起义中,早已表达了对土地的诉求,并产生了影响深远的土地平均主义思想。

李自成起义、太平天国农民革命运动说明农民对起义军的支持源自于对土地的强烈诉求和渴望。

土地问题对国家经济发展以及政治统治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所以,正确处理土地问题和农民问题是中国共产党进行土地革命的关键所在。

(2)资产阶级革命的平均地权1840年以后,随着西方殖民者的入侵,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被动的卷入世界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和世界市场之中。

中国自然经济的基础遭到破坏,但是封建剥削制度的根基即封建地主的土地所有制依然在广大地区内保持着,因此,中国的农民深受本国封建地主阶级和外来帝国主义的压迫,大量的农民失去土地,中国社会的民族矛盾和社会矛盾也日益加深。

1911年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发动了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二千多年的封建统治,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并提出“平均地权、节制资本”来解决中国的土地问题。

但因为资产阶级的软弱并未成功。

中国人民在受到帝国主义、本国封建主义的压迫的同时又增加了官僚资本主的压迫。

第三讲:土地革命时期.ppt

第三讲:土地革命时期.ppt
蒋介石的反应如何?
大围剿
学生活动三:红军长征与西安事变
? 问题1:为什么要长征?概述红军长征过程的有关史实 以及长征胜利的意义。
学生活动三:红军长征与西安事变
? 问题1:为什么要长征?概述红军长征过程的有关史实 以及长征胜利的意义。
? 原因:王明“左倾”错误的领导,导致第五次反围剿斗争的失败 ? 史实 (1)1934年10月:中央红军撤离南方革命根据地,北上长征。 (2)1935年1月:遵义会议召开,毛泽东重新回到中央领导岗位 ,革命开始转危为安。 (3)1935年8月:中共发表《八一宣言》,提出了建立抗日民族 统一战线的主张。 (4)1935年10月:中央红军到达陕北,中共以延安为中心,建立 了陕甘宁革命根据地。 (5)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甘肃会宁会师,长征结束。
土地革命时期大事记
时空坐标
19.27 8月. 9.月 10.月 19.30 19.31 193.4 19.35 1.月 8月.10.月19.36 10.月 1.2月
南八 秋 井 全 中 红 昌七 收 冈 国 华 军 起会 起 山 建 苏 长 义议 义 革 立 维 征
命了埃
遵 《中 义 八央 会 一红 议 宣军
言》到
红西 军安 三事 大变 主
根十临


据几时


地块中


的革央

建命政

立根府

据成

地立
课堂小结
? 土地革命时期的四个转移
(1)工作重心 由城市转移到农村:南昌起义、秋收起义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设 →形成“工农武装割据”理论。 (2)最高决策由错误到正确:右倾错误 →八七会议的正 确决策;“左”倾错误 →遵义会议的正确决策。 (3)革命中心由南方转移到北方:瑞金 →陕北 (4)中国时局由“内战”转移到“外战”: 1927—1936 年内战 →1937年国共合作抗日。

第三章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

第三章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
②这次会议给正处在思想混乱和组织涣散中的党指明了出路, 为挽救党和革命作出了巨大贡献。
③这是由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战争兴起的一个历史转折点。
1927年9月9日发动,攻打长沙受挫。 三湾改编
10月3日,抵宁冈古城。 7日,毛泽东率部抵宁冈茅坪,
开始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斗争。
党员数量急剧减少,由5.7万多人减少到1万多人; 白色恐怖 国民党新军阀
对中共领袖人 物的迫害

李大钊
汪寿华
赵世炎
陈延年
萧楚女
熊雄
李启汉
周文雍 陈铁军
夏明翰
陈乔年 罗亦农
郭亮

向警予

澎湃
杨殷
颜昌颐
邢士贞
蔡和森
恽代英
邓恩铭
邓中夏


1.井冈山和赣南、闽西的土地革命 井冈山根据地建立阶段,主要任务是发动农民进行打土豪、分
浮财、废债毁契,分田只是在个别地区试行。 1928年5月起,开展分田斗争,到6、7月间形成高潮。 同年12月,毛泽东在总
结井冈山根据地分田经 验的基础上,颁布了 《井冈山土地法》。它 规定没收一切土地归苏 维埃政府所有,分配给 农民耕种。从而第一次 用法律的形式肯定了农民分配土地的神圣权利。
古田会议是党和红军建设史上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古田会 议决议是党和红军建设的纲领性文件:
⑴它制定了一条正确的建党路线。对全党具有普遍意义; ⑵它制定了一条正确的建军路线。它解决了长期处于农村游击
战争环境里,如何把以农民和其他小资产阶级为主要成份的军 队,建设成为一支新型 人民军队的问题; ⑶它为党和军队的建设 指明了方向,丰富和发 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建党 和建军学说。

小学生课本红色经典征文

小学生课本红色经典征文

小学生课本红色经典征文第一章红色记忆 (1)1.1 红色足迹 (1)1.1.1 革命圣地的足迹 (1)1.1.2 长征路上的足迹 (2)1.1.3 抗日战争的足迹 (2)1.1.4 英雄人物的故事 (2)1.1.5 革命斗争的故事 (2)1.1.6 建设时期的故事 (2)第二章英雄赞歌 (3)第三章红色土地 (3)第四章革命岁月 (4)第五章红色文化 (6)第六章遗迹寻踪 (7)第七章传承红色基因 (8)1.1.7 红色信仰的传承 (8)1.1.8 红色品质的传承 (8)1.1.9 红色奉献的传承 (8)1.1.10 红色故事的选取 (9)1.1.11 红色故事的宣讲方式 (9)1.1.12 红色故事的宣讲意义 (9)第八章走进新时代 (9)1.1.13 红色文化的传承 (9)1.1.14 红色教育的普及 (10)1.1.15 红色基因与时代精神的结合 (10)1.1.16 红色梦想引领新时代发展 (10)1.1.17 红色梦想激励青少年成长 (10)1.1.18 红色梦想照耀世界和平与发展 (10)第一章红色记忆1.1 红色足迹在历史的长河中,中国共产带领中国人民走过了无数曲折与辉煌,留下了深深的红色足迹。

这些足迹,不仅记录了革命先辈们艰苦卓绝的奋斗历程,更成为了我们今天传承红色文化、弘扬民族精神的宝贵财富。

1.1.1 革命圣地的足迹从江西瑞金到陕北延安,革命圣地留下了无数红色的印记。

瑞金,这个曾经的中国革命中心,见证了苏区的建立与发展,红军长征的起点也在这里。

陕北延安,作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指挥中心,更是中国共产领导全国人民走向胜利的重要基地。

1.1.2 长征路上的足迹红军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的一次伟大壮举。

从江西出发,历经艰难险阻,红军队伍跨越了五岭、乌蒙山、大渡河、金沙江等重重难关,最终胜利到达陕北。

长征路上的每一个足迹,都饱含着革命先辈们的坚定信念和钢铁意志。

1.1.3 抗日战争的足迹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领导的人民军队在敌后战场广泛开展游击战争,打击日本侵略者。

中国共产党历史(1921-1949)

中国共产党历史(1921-1949)
一、中国共产党的创立(1921.7-1923.6.) 二、党在大革命时期(1923.6-1927.7) 三、党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1927.81937.7) 四、党在全民族抗日战争时期(1937.71945.8) 五、党在全国解放战争时期(1945.81949.9)
第一篇 中国共产党的创立
(1921年7月-1923年6月)
一、五四爱国运动
1919年5月4日在 北京爆发的中国 人民彻底的反对 帝国主义、封建 主义的爱国运动。
五四运动是中国革命史上划时 代的事件,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 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五四 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 播及其与工人运动相结合,从而在 思想上和干部上为中国共产党的建 立准备了条件。
如此美好、幸福、和谐的人类社会理 所应当成为我们的理想信念并为之奋斗! 所有怀疑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人要么 是不懂得共产主义社会真正的含义、要么 就是自己的人生没有理想信念! 大家作为要求入党的先进青年就应当 牢固树立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当有人问起 时就应当很自豪的说出来! 每个党员就要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 不去开始奋斗,什么目标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无法实现!
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南陈 北李)
李大钊是在中国大地举起社会主义革命旗帜 的第一人
三、党的早期组织——共产主义小组
1、1920年8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建了第一个共产主义小组。 2、1920年10月,李大钊等成立北京共产主义小组。 3、1920年秋,董必武等正式成立武汉共产主义小组。 4、1920年秋,周佛海在日本东京建立旅日共产主义小组。 5、1920年秋冬之际,毛泽东等在长沙建立共产主义小组。 6、1920年底至1921年初,王尽美、邓恩铭等在济南建立共 产主义小组。 7、1921年,周恩来等在法国巴黎建立了共产主义小组。

第七讲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

第七讲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

4)长征途中三次会师: A1935年6月,中央红军在四川懋功地区与红四方 面军会师; B1935年10月,陕甘支队在陕北吴起镇与红十五军 团会师; C1936年10月,红二、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宁、静 宁与红一方面军会师,标志着长征胜利结束; (P136-137)
5)长征精神: A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 切,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 然胜利的精神; B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 一切牺牲的精神; C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 精神; D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 E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 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P137)
3)湘赣边界秋收起义:1927年秋,毛泽东领导; )湘赣边界秋收起义: 年秋, 年秋 毛泽东领导; 4)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毛泽东创建;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毛泽东创建; 5)广州起义:1927年底,张太雷、叶挺、叶剑英 )广州起义: 年底, 年底 张太雷、叶挺、 领导发动。 领导发动。 3.毛泽东思想初步形成: 毛泽东思想初步形成: 毛泽东思想初步形成 1)《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 ) 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冈山的斗争》 冈山的斗争》:1928年,毛泽东著作,阐述了共 年 毛泽东著作, 产党领导的土地革命、 产党领导的土地革命、武装斗争与根据地建设之 间的辩证统一关系,强调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间的辩证统一关系,强调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第七讲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即十年
内战时期(1927-1937年 内战时期(1927-1937年)
1.南京国民政府成立: 南京国民政府成立: 南京国民政府成立 1)东北易帜:1928年底,张学良通电易帜,标志 )东北易帜: 年底, 年底 张学良通电易帜, 着国民党统一全国; 着国民党统一全国; 2)南京国民政府性质:地主阶级和买办性的大资 )南京国民政府性质: 产阶级的统治政权;( ;(P123) 产阶级的统治政权;( ) 3)国民党实行一党专政的军事独裁统治:A国民 )国民党实行一党专政的军事独裁统治: 国民 党建立庞大军队; 国民党建立庞大的全国性特务 党建立庞大军队;B国民党建立庞大的全国性特务 系统:中统、军统; 推行保甲制度 推行保甲制度; 厉行文化 系统:中统、军统;C推行保甲制度;D厉行文化 专制主义。( 。(P124-125) 专制主义。( )

中现代第三章练习答案

中现代第三章练习答案

中现代第三章练习答案一、填空题1、1927年4月,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国民党新军阀在(南京)建立了反革命军事专政,其实质仍然是(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统治。

2、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紧急会议。

会议纠正和结束了(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的错误,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并决定在(湘鄂赣粤)四省发动和组织农民秋收起义。

3、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湘赣边界秋收起义部队达到(井冈山),创建了我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4、1927年11月,湘赣边界第一个县级革命政权-----茶陵县(工农兵)民主政府成立,(谭震林)任主席。

5、1927年8月、9月和12月,中国共产党人发动和领导了著名的(南昌)、(秋收)、(广州)三大武装起义,使中国历史进入了创建(工农红军)和(农村)革命根据地时期。

6、1928年4月,(朱德)、(陈毅)率领南昌起义余部和湘南起义农民武装来到(井冈山),与毛泽东的部队会师。

7、1928年7月,(彭德怀)、(滕代远)、黄公略在湖南平江领导革命士兵起义,建立了红五军。

8、1928年6、7月间,中共六大在(莫斯科)召开。

六大指出,中国社会仍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革命仍然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革命处于两个高潮之间的低潮;党的任务不是进攻,而是(争取群众准备武装起义);党内主要危险倾向是脱离群众的盲动主义、命令主义和(军事冒险主义)。

9、从1928年10月到1930年1月,毛泽东相继写下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著作,开始形成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全国政权的中国革命道路的理论。

10、1929年12月,(邓小平)、张云逸等在广西(白色)地区发动武装起义。

11、1929年12月底,中共红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在福建上杭县(古田)村召开,会议一致通过了毛泽东起草的《中国共产党红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决议案》,即(“古田会议决议案”)。

土地革命战争-土地革命战争时期

土地革命战争-土地革命战争时期

一、土地革命战争的时间:十年内战,亦称“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或“土地革命战争”,是指1927至1937年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进行的国内革命战争,是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反对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战争,国共内战第一阶段。

1927年蒋介石叛变革命后,中国共产党确定了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南昌起义后内战正式开始;抗战时间从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开始算起,至1945年结束,共十四年抗战。

二、战争经过:1927-1937年,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反对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支持下的蒋介石反动统治的伟大国内革命战争。

1927年蒋介石叛变革命后,对外投降帝国主义,对内实行法西斯统治,血腥屠杀共产党人和国民党左派人士及革命群众。

中国共产党于1927年8月7日召开紧急会议。

克服了陈独秀的右倾机会主义路线,撤换了他的领导职务,确定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屠杀政策的总方针。

党领导了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和广州起义,建立了中国工农红军,坚持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战争。

同年10月,毛泽东领导秋收起义的部队到达井冈山,开展游击战争,进行土地革命,组织工农政府,建立地方武装,创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为中国革命开辟了一条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武装夺取城市的正确道路。

1928年4月,朱德、陈毅等领导的部队到达井冈山,与毛泽东领导的部队会合后,逐步扩大了根据地。

在此期间,党还在江西、福建、湖南、湖北、广西等地领导了平江起义、百色起义、宁都起义等武装起义,成立了几支红军和几处革命根据地。

从1930年底到1931年9月,在毛泽东的领导下,工农红军粉碎了蒋介石对中央革命根据地的第一、二、三次反革命“围剿”。

在此期间,其他革命根据地也取得了反“围剿”的胜利。

1931年11月,在江西瑞金成立了中央工农民主政府。

同年,发生了九一八事变、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中国东北,中国共产党号召全国人民武装抗日,并领导了东北抗日联军等的抗日斗争。

第三章 土地革命和农村改革(中国经济史,吴申元主编)

第三章 土地革命和农村改革(中国经济史,吴申元主编)

二、《中国土地法大纲》
1947年10月10日公布,主要内容: ⑴废除封建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 田”。 ⑵没收一切地主土地及公地,统一平均 分配给农民。 ⑶征收富农土地财产的多余部分。 ⑷废除农村中在土地改革前的债务。 ⑸保护工商业的财产及其合法经营。

三、土地改革的成就和缺陷

⒊“左”倾错误的危害
⑴激化矛盾。把地主、富农极其家属赶 上绝路,恶者为匪为盗,通敌报信,搞 破坏;善者无法谋生,沦为乞丐。 ⑵扩大对立面。只要放债收租,不管农 民、手工业者、职员或工人,都当成地 主。查三代、五代,甚至七代。 ⑶严重挫伤生产积极性。土地分了又分, 产权不稳(新富农),仇富、惧富、不 敢求富。
⒊第三阶段(1955~1956年)
1956年春,掀起以发展高级社为中心的 合作化第二个高潮。到年底基本实现, 比计划又提前二年。 通过人为强制的方式不停地改变制度安 排,严重挫伤农民积极性,抑制了农业 生产率的提高。

二、农业合作化运动评价
⒈是特殊历史条件下的必然选择。社会 主义还是一个新的制度,在纯理论分析 的指导下进行,缺乏实践的检验和修正, 难免失误和遭受挫折。 ⒉超越了当时中国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实 际状况,强制改变生产关系,不利于生 产力的发展。其实也不符合马克思主义 有关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基本经济原理。
第二节

土地改革

一、 “五四指示” ⒈土改运动的开始 1946年5月4日《关于清算减租及土地问题的指 示》(刘少奇起草),标志党的土地政策的重 大转变,土地改革运动开始。 要求通过没收、清算、献地等形式收取地主土 地,分给农民。 对中小地主尚有照顾,暂时不动富农土地。
⒉运动的发展
初期不敢放手发动群众,贫雇农“翻了 个空身”。 后批“富农路线”,“割封建尾巴”, “洗脸擦黑”,走过头。47年5月冀中区 土改复查,一次杀4000余人。 7月全国土地会议,批太行区过左,反成 榜样。

第三章 农村包围城市

第三章 农村包围城市

第三章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理论一、中国共产党对武装斗争极端重要性的认识1、创造红军的新时期:1927年8月七日,汉口八七会议确定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对派的总方针。

从1927年大革命失败到1929年底,党在全国各地领导了一百多次武装起义。

重要的有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白色起义等,进入了创造红军的新时期。

2、武装斗争和非武装斗争的关系:简答题3.1二、中国革命武装斗争的基本特点和历史经验1、中国革命只能以长期的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论述题3.1①长期性原因:论述题3.1②特点及优点:以武装的革命反对武装的反革命。

2、中国的武装斗争实质上是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农民战争:论述题3.2①农民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力量,是中国革命的最广大的动力,是中国革命队伍的主力军。

2) 农民是中国革命军队的主要来源。

3) 中国革命进行的长期武装斗争,主要的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之下的农民游击战争。

三、农民问题与土地革命在中国革命中的重要性1、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简答题3.3中国有百分之八十的人口是农民,因此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的其本问题,农民的力量,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力量。

广大农民所在的广大农村,是中国革命的战略基地。

2、土地革命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国民革命时期:1925·10,第一次提出要“耕地农有”的办法;-土地革命战争时期:1931年中央根据地土改路线,依靠贫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保护中小工商业者,消灭地主阶级,农民土地所有制;抽多补少,抽肥补瘦;1935年·12规定对富农所经营的土地、商业以及其它财产不予没收,要保障富农扩大生产与发展工商业的自由-抗日战争时期:敌后抗日根据地实行减租减息的土地政策-解放战争时期:1947·10·《中国土地法大纲》,两个基本原则:满足雇农要求;坚定团结中农,不损害农民利益;1948年毛泽东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中又完整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土改总路线:依靠贫农,团结中农,有步骤地、有分别地消灭封建剥削制度,发展农业生产;-解放初期:改征收富农多余土地财产政策为保存富农经济政策。

土地革命战争

土地革命战争

土地革命战争简介:土地革命战争又称“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反对蒋介石反动统治的革命战争,从1927年蒋介石、汪精卫发动反革命政变开始,到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结束。

中文名称: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武装起义发生时间:1927年8月1日~1928年6月发生地点:湖南、湖北、广东、广西、福建、江西、安徽、四川、河南、陕西、浙江、河北、山东等省广大地区.经过:土地革命战争时期(1927.7-1937.7),也称作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

这一时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深入开展土地革命,反对国民党恐怖统治的内战时期。

国共合作的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后,叛变了革命的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代替了北洋军阀,企图扑灭革命,消灭共产党,残酷地镇压共产党和革命群众,党组织遭到破坏,党的活动被迫转入地下。

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没有被国民党的屠刀所吓倒,继续英勇地高举起反帝反封建的革命大旗。

为了挽救革命,党中央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1927年7月12日,党中央政治局进行了改组,成立了临时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陈独秀停职,作出了在南昌举行武装起义、发动农民举行秋收起义等决定。

1927年8月1日,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领导了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第一枪,开始了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革命斗争的新阶段,因此,8月1日被定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诞生的节日。

1927年8月7日,党中央在汉口召开了紧急会议,即:“八·七”会议。

会议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总方针,批判和揭露了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错误及其造成的严重后果。

会议在大革命失败后的关键时刻,为挽救党和中国革命起到了重大作用。

“八·七”会议,毛泽东以中央特派员的身份,于9月9日,领导了湘赣边界的秋收起义。

起义后,毛泽东根据当时敌我形势,主动放弃攻打长沙的计划,转向敌人统治薄弱的农村地区,到达永新县三湾村时,对部队进行了改编,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决定将党支部建在连上,内部实行民主制度,官兵平等。

3土地革命战争时期

3土地革命战争时期

三.土地革命战争时期(1927-1937年)1. 1927年8月1日,在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领导下举行的()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地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始。

A、秋收起义B、南昌起义C、广州起义D、海陆丰起义2. 在1927年八七会议上,毛泽东提出了()的思想。

A、党指挥枪B、农村包围城市C、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 D、枪杆子里出政权3. 毛泽东诗词“地主重重压迫,农民个个同仇。

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反映的是1927年爆发的()。

A、秋收起义B、南昌起义C、广州起义D、麻城起义4. 1927年,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部队进军井冈山时,在江西永新县进行了著名的“三湾改编”,把支部建在()上,加强了党对军队的领导。

A、团B、营C、连D、排5. 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湘赣边界秋收起义的工农革命军到达井冈山,开始创建以()为中心的井冈山农村革命根据地。

A、兴国B、宁冈C、瑞金D、永新6. 1927年12月11日,在张太雷、叶挺、周文雍、恽代英、杨殷、叶剑英、聂荣臻等人的领导下,发动了(),建立苏维埃政府。

A、秋收起义B、南昌起义C、广州起义D、麻城起义7. 1928年4月,()率领南昌起义部队和湘南农军到达井冈山,与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部队会师,并合编为工农革命军第四军。

A、朱德B、贺龙C、叶挺D、周恩来8.党的历史上唯一一次在国外召开的全国代表大会是()。

A、四大B、五大C、六大D、七大9. 1928年12月,在中共中央代表()和张云逸、雷经天、韦拔群、李明瑞、俞作豫等人领导先后发动了百色起义和龙州起义,建立了红七军、红八军和左、右江革命根据地。

A、邓小平B、彭德怀C、刘伯承D、滕代远10. 1930年1月,毛泽东在()中总结了各个革命根据地的经验,发展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开始形成了以农村包围城市,在农村地区先建立和发展红色政权,待条件成熟时再夺取全国政权的关于中国革命道路的理论。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央红军长征中,在贵州、四川、云南三省交界的赤水河流域同国民党军进行的运动战战役。

红军长征进至遵义,蒋介石调集30万兵力围追堵截1935年1月上旬,中央红军长征到达贵州遵义地区。

15~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遵义召开扩大会议,纠正了王明"左"倾冒险主义在军事上的错误,实际上确立了毛泽东在红军和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

这时,蒋介石为阻止中央红军北进四川同红四方面军会合或东入湖南同红2、红6军团会合,围歼中央红军于乌江西北的川黔边境地区,调集其嫡系薛岳兵团和黔军全部,滇军主力和四川、湖南、广西的军队各一部,向遵义地区进逼。

1月中旬,薛岳兵团2个纵队8个师尾追红军进入贵州,集结于贵阳、息烽、清镇等地,先头已进至乌江南岸;黔军以2个师担任黔北各县城守备,以3个师分向湄潭及遵义以南的刀靶水,懒板凳进攻;川军14个旅分路向川南集中,其中2个旅已进至松坎以北的川黔边境;湘军4个师位于湘川黔边境的酉阳至铜仁一线构筑碉堡,防堵红军东进;滇军3个旅正由云南宣威向贵州毕节开进;桂军2个师已进至贵州独山、都匀一线。

中共中央和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根据上述情况,决定中央红军由遵义地区北上,在四川省泸州西南的蓝田坝、大渡口、江安一线北渡长江,进至川西北,同红四方面军一起实行总的反攻,争取赤化四川。

如渡江不成,则暂时留在川南活动,并伺机从宜宾上游北渡金沙江。

1月19日起,红1、红3、红5、红9军团分三路先后从遵义、桐梓、松坎地区出发,向土城、赤水方向前进。

黔军随即占领遵义、湄潭;川军以一部兵力防守宜宾、泸州,以8个旅分路向松坎、温水、赤水、叙永等地推进。

24日,红1军团击溃国民党军黔军的抵抗,攻占土城。

28日,红3军团、红5军团、军委纵队、干部团、红1军团一部在土城、青杠坡地区对尾追的川军2个旅发起猛攻,予以重创。

此时,川军后续部队4个旅迅速增援,毛泽东等遂决定,立即撤出战斗,西渡赤水河,向古蔺以南地区前进,寻机北渡长江。

党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

党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

八七会议旧址
八七会议的历史意义
• 八七会议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是一个转折 点。它给正处在思想混乱和组织涣散中的 中国共产党指明了新的出路,为挽救党和 革命作出了巨大贡献。这是由大革命失败 到土地革命战争兴起的历史性转变
三湾改编
• 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深刻认识到独立掌握 军队和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极端重要性,于是组 织了全国范围的百余次武装起义。南昌起义标志 着人民军队的诞生,也标志着党对军队领导的开 始。党指挥枪是中国共产党对人民军队绝对领导 原则的形象表述。党指挥枪的原则,是人民军队 建设的根本原则,是在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 产党人长期革命斗争实践中确立和逐步完善起来 的。1927年9月,秋收起义部队在三湾改编时, 毛泽东创造性地提出支部建在连上的原则,对实 现党对军队的领导,奠定了重要的组织基础,开 创了党指挥枪的历史性探索
从1930年底到1931年9月,在毛泽东的领导下,工农红 军粉碎了蒋介石对中央革命根据地的第一、二、三次反 革命“围剿”。在此期间,其他革命根据地也取得了反 “围剿”的胜利。1931年11月,在江西瑞金成立了中央 工农民主政府。同年,发生了九一八事变、日本帝国主 义侵占中国东北,中国共产党号召全国人民武装抗日, 并领导了东北人民的抗日游击战争。 而蒋介石却坚持对日本侵略者采取不抵抗的卖国政 策,提出“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动口号,继续进行反人 民的内战,并于1932年6月和1933年10月,发动了对革 命根据地的第四、五次“围剿”。
第一次反“围剿”
蒋介石调集兵力实施"围剿“
红军提出诱敌深入方针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红军主动退却, 国民党军一再扑空。 红军适时反攻, 打破"围剿
第二次反“围剿”

党在土地革命战争

党在土地革命战争

毛泽东根据中国社会和中国革命的特点科学的论证了红色政权有可能长期存在
和发展的五个条件: 第一、朱德是一个政治经济发展极不平衡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大国,地方性的 农业经济和帝国主义划分势力范围的分割剥削政策,造成了“白色政权间的 长期的分裂和战争”,“使一小块或若干小块的共产党领导的红色区域,能 够在四围白色政权包围的中间发生和坚持下来。’ 第二、中国红色政权首先发生和能够长期存在的地方,是在有第一次国内革 命战争影响的地方。 第三、中国红色政权能否长期存在和发展,决定于全国革命形势是否向前发 展。 第四、相当力量的正式红军的存在,是红色政权存在的必要条件。 第五、红色政权的存在存在和发展,最重要的条件是“共产党组织的有力量 和它的政策的不错误。” 毛泽东所论述的关于“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大体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基本 内容,即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农民土地革命,武装斗争和根据地建设的紧密结 合。三者关系。以上内容,也是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理论的重要内容,关于农 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的理论,就是在“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基础上发展 起来的。

周围各县盛产粮食,可以供给部队给养。 意义:毛泽东的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和向井冈山进军,是中国革命从失败走向胜利的伟大转折点。朱德毛泽东式的农村革 命根据地的建立,这是在实践上把工作重点由敌人统治力量强大的城市,转移到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农村的战略转 变的开端。 井冈山会师:一九二八年一月,朱德,陈毅进入湖南南部,发动了宜章郴州耒阳等县的年关暴动,即著名的湖南暴 动。四月,朱德陈毅到达井冈山,在宁冈砻市与毛泽东的工农革命军胜利会师。回合后,成立了当时最强大的一支 工农武装----工农革命军第四军(同年六月四日,中共中央指示改称为中国红军第四军),朱德人军长,毛泽东任党 代表,陈毅任政治部主任。两军胜利会师,是我军建军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事件,它促进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巩 固和扩大,也推动了全国革命形势的发展。

第三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第三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第三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一、单项选择1。

在孙中山的思想中,“平均地权”、“节制资本”属于(C )A。

民族主义 B. 民权主义 C. 民生主义 D. 民主主义2。

1939年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中指出:中国是在许多帝国主义国家统治或半统治下,实际上处于长期的不统一状态,再加上土地扩大,其结果是(C) A。

帝国主义侵略势力日益成为统治中国的决定性力量B。

封建经济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占着显然的优势C.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表现出极端的不平衡D.人民的贫困和不自由的程度是世界所少见的3.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指出:“一国之内,在四周白色政权的包围中,有一小块或若干小块红色政权的区域长期地存在,这是世界各国从来没有的事。

这种奇事的发生,有其独特的原因.”红色政权能够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原因是(A)A、中国是一个经济政治发展极端不平衡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大国B、国民革命的政治影响及良好的群众基础C、全国革命形势的继续发展D、相当力量的正式红军的存在以及共产党组织的坚强有力和正确领导4。

毛泽东首次明确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这一科学概念的著作是(b)a.《〈共产党人〉发刊词》b。

《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c.《新民主主义论》d.《论联合政府》5。

中国民主主义革命经历了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两个阶段,“旧”阶段转化到“新”阶段的根本标志是(A)[A]中国革命领导阶级的变化[B]中国革命主要对象的变化[C]中国革命基本性质的变化[D]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6. 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的经济条件是(C)[A]外国资本占国民经济比重日益缩小[B]小农经济开始瓦解并退出经济领域[C]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快速发展[D]地主阶级的经济力量日益萎靡弱小7. 标志着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的重大事件是(A)[A]中国共产党的成立[B]五四运动[C]新文化运动[D]共产主义小组诞生8. 土地改革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内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授课教师:陆 斌
三、中共“六大”--正确回答中国革命的根本问题 2、中共“六大”的主要成果
⑶大会批判了“左”右倾机会主义错误,特别是盲 动主义的错误。 ⑷修改了党的章程,选出了新中央委员会。
授课教师:陆 斌
三、中共“六大”--正确回答中国革命的根本问题 3、中共“六大”的意义及其不足
意义:党的六大制定的路线基本上是正确的,对后 来中国革命的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
授课教师:陆 斌
一、国民党新军阀的统治和中国革命的低潮 4、国民党新军阀的混战。
1929年3月,蒋介石与桂系李宗仁、白崇禧为争夺 两湖地区,爆发蒋桂战争; 5月爆发蒋冯战争,同时又发生第二次蒋桂战争; 9月,张发奎举兵反蒋; 11月,李宗仁、白崇禧联合张发奎反蒋; 12月,驻郑州的唐生智和驻安徽的石友三,举兵 反蒋拥汪; 1930年4月,爆发阎、冯、桂派联合反蒋的中原大 战,最后于1930年11月,以蒋介石获胜宣告结束。
授课教师:陆 斌
二、工农红军和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创建 1、南昌起义 ⑵起义的经过 1927年8月1日,在 周恩来、贺龙、叶挺、朱 德、刘伯承等领导下,共 产党所掌握和影响的民革 命军2万多人,在南昌举行武装起义。经过约5个小时 的激战,全歼敌军,占领了南昌城。
授课教师:陆 斌
二、工农红军和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创建 1、南昌起义 ⑶南昌起义的历史功绩 ①南昌起义向国民党反动派打 响了第一枪,是中共独立地领导革 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实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始。 ②起义既给予民国党反动派有力的回击,同时又极 大地鼓舞了千百革命群众的斗志,从此,中国革命进入 土地革命时期。
二、工农红军和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创建 3、秋收起义和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 ⑶朱毛会师及井冈山根据地的巩固 1928年4月28日,朱德、陈毅 率部抵达井冈山,与毛泽东领导的部 队胜利会师。两军会师后,合编为工 农革命军第四军(后改称工农红军第四军), 毛泽东任党代表和军委书记,朱德任军长,陈毅任政治 部主任,土地革命也轰轰烈烈地开展。
以蒋介石为首的 四大家族(蒋介石、宋
子文、孔祥熙、陈立夫和 陈果夫)逐渐形式官僚
资本主义并垄断了全 国的经济命脉。
授课教师:陆 斌
二、工农红军和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创建 1、南昌起义 ⑴起义的背景 首先,以蒋介石、汪精卫为首的国民党反动派发动 “四〃一二”、“七〃一五”反革命政变,大批搜捕、 杀害共产党人和革命志士,造成中国一片白色恐怖。 其次,以陈独秀为首的共产党右派投降主义者,放 弃对革命的领导,放弃了革命斗争,致使共产党没有及 时反击反动派的进攻,导致国民革命失败。
授课教师:陆 斌
一、国民党新军阀的统治和中国革命的低潮 2、国民党“北伐”与全国“统一”
1928年4月,在英美帝国主义的支持下,发动了号 称统一中国的“北伐”(也称第二期北伐)进攻奉军。 1928年12月29日,发出“易帜”通 电,宣布:“遵守三民主义,服从国民政 府,改旗易帜”,接受蒋介石的指挥,至 此,国民党政府取得全国政权形式上的 “统一”,结束了北洋军阀在中国统治。
缺点:①仍旧把城市工作放在中心地位,对中国革 命的长期性和农村根据地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②对中间阶级的两面性、反动势力内部的矛盾缺乏 正确的估计和对策。 这些都对中国革命的发展产生了消极影响。
授课教师:陆 斌
中共 党史 •
农村 革命 根据 地的 巩固 和 扩大
授课教师:陆 斌
一、井冈山的斗争和赣南、闽西根据地的创建 1、井冈山的斗争和井冈山精神 1928年6月井冈山根据地进入全盛时期。1928年 底,彭德怀、滕代远等率领红五军一部与红四军会合。 与此同时,湘赣两省军阀也纠集2万兵力,进攻井冈山, 并把井冈山围得水泄不通,企 图把红军饿死、困死在井冈山上。 井冈山精神:同甘共苦、艰苦 奋斗的精神。
授课教师:陆 斌
二、工农红军和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创建 3、秋收起义和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 ⑵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 1927年10月7日毛泽东率部到达井冈山后,多次 粉碎国民党军队的“进剿”,并全力进行党、军队和政 权的建设。经过艰苦 斗争,以宁冈为中心 的湘赣边革命根据地 有了初步基础。
授课教师:陆 斌
授课教师:陆 斌
二、工农红军和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创建 1、南昌起义 ⑴起义的背景 第三,中国共产党在 1927 年 7 月中旬,根据共 产国际的指示,改组中共中央,由周恩来、李维汉等 五人组成临时中央常务委员会,陈独秀停职。 第四,共产党总结了国民革命失败的原因,认识 到独立领导革命武装的重要性,决定在南昌举行武装 起义,反击反动派的进攻。
授课教师:陆 斌
一、井冈山的斗争和赣南、闽西根据地的创建 2、赣南、闽西根据地的创建
1929年1月,毛泽东、朱德、 陈毅率红四军主力4千余人进军赣 南,先后占领了宁都、兴国、瑞金 等,初步形成了赣南根据地。 3月,红四军进入闽西,在张鼎丞、邓子恢率领的 闽西地方武装的配合下,先后占领了长汀、上杭、龙岩、 永定等地,开辟了闽西革命根据地。
授课教师:陆 斌
三、中共“六大”--正确回答中国革命的根本问题 2、中共“六大”的主要成果
⑴正确地分析了中国社会性质和革命性质,指出大 革命失败后,中国社会的性质仍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 会,中国现阶段的革命性质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⑵大会分析了中国的政治形势,指出革命正处于两 个高潮之间的低潮,党的总任务不是进攻,而是争取群 众,积蓄力量,准备暴动。
授课教师:陆 斌
二、工农红军和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创建 4、广州起义 广州起义是1927年12月11日发动的。其主要领导 人有:张太雷(中共广东省委书记)、叶挺、叶剑英、周 文雍、聂荣臻等。起义发动后,起义军一度占领广州绝 大部分市区,成立了苏维埃政 府。但在优势敌人的进攻下, 起义只持续了三天就失败了, 张太雷和许多同志壮烈牺牲。
蒋介石在角逐中能取胜对手的原因: 首先,得到美帝国主义的支持,日本的“谅解”。 其次,依靠黄埔系为骨干的较现代化装备的军队。 第三,标榜自己是国民党和 孙中山三民主义的忠实继承人。 第四,善于运用纵横捭阖的 权术。
授课教师:陆 斌
一、国民党新军阀的统治和中国革命的低潮 6、国民党统治初期的社会经济。
授课教师:陆 斌
二、中央“九月来信”与古田会议 1、中央“九月来信” 中央“九月来信”是1929年9月由陈毅根据中央会 议精神和周恩来的谈话起草、经周恩来审定,中共中央 给红四军前委的指示信。 “九月来信”指出了红军的根本任务和前途,强调 中国革命是先有农村的红军,后有城市政权;肯定了毛 泽东关于红军的行动策略和建设一支坚强的人民革命军 队的正确主张。
授课教师:陆 斌
一、国民党新军阀的统治和中国革命的低潮 5、蒋介石独裁统治的建立。
1931年5月,蒋介石为 了排除异己巩固统治,南京 召开“国民会议”。会议通 过的《训政时期约法》,进 一步规定了国民党一党专政 的政治体制,也从法律上确 立了蒋介石独裁统治地位。
授课教师:陆 斌
一、国民党新军阀的统治和中国革命的低潮 5、蒋介石独裁统治的建立。
授课教师:陆 斌
一、国民党新军阀的统治和中国革命的低潮 3、国民党南京政府的内政和外交
⑴对外推行投降外交政策 ①对“南京事件”和“济南惨案” ②宣布“改订新约运动”。 ③对苏联采取敌对的反苏政策。 的处理。
授课教师:陆 斌
一、国民党新军阀的统治和中国革命的低潮 3、国民党南京政府的内政和外交
⑵对内实行法西专 政政策--对会议给正处在思想混乱和组织涣散中的党指 明出路,为挽救党和革命作出了巨大贡献。
授课教师:陆 斌
二、工农红军和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创建 2、“八七”会议 ⑶会议的历史意义 ③这是由大革命失败到土 地革命战争兴起的一个历史转 折点。
授课教师:陆 斌
二、工农红军和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创建 3、秋收起义和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 ⑴秋收起义 起义于9月9日发动,原定 攻打中心城市长沙,但进攻长 沙受挫。以毛泽东为书记的前 敌委员会当机立断,决定到敌 人控制较薄弱的山区寻求立足地。当队伍到达江西永新 县的三湾时,毛泽东领导部队进行著名的三湾改编 。
授课教师:陆 斌
一、国民党新军阀的统治和中国革命的低潮 1、国民党派系角逐
大革命失败后,国民党各派势力主要有三个: 以蒋介石、胡汉民为代表的南京派(简称宁派); 以汪精卫、唐生智为代表的武汉派(简称汉派); 以谢持、张继为代表的西山会议派(简称沪派)。 除这三派外,还有一些地方实力派: 以李宗仁、白崇禧为代表的桂系(附和于宁派); 以冯玉祥为代表的西北军; 以阎锡山为代表的山西军阀等。
授课教师:陆 斌
思考:
7、为什么要建立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 战线?学习这一问题有何现实意义? 8、简述毛泽东《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的主 要内容及其意义。 9、西安事变爆发的背景及和平解决的意义是什么? 10、西安事变爆发后各方所持的态度是什么?
授课教师:陆 斌
中共 党史 •
具有 中国 特色 的武 装夺 取政 权新 道路 的 开辟
授课教师:陆 斌
二、工农红军和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创建 1、南昌起义 ⑷南昌起义的教训 就像周恩来所说的那样:“当 时武装暴动的思想,不是马上就地 深入农村,发动土地革命,武装农民”。在“国民党左 派政府名义,南下广东,想依赖外援,攻打大城市,而 没有直接到农村去发动和武装农民,实行土地革命,建 立农村根据地,这是基本政策的错误”。
授课教师:陆 斌
思考:
1、简述“九一八”事变爆发的背景。 2、如何评析南京政府的“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动方 针? 3、王明“左”倾教条主义的主要错误和危害是什 么?从中应吸取什么历史教训? 4、遵义会议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5、怎样继承和发扬红军长征的革命精神? 6、如何认识“一二九”运动的历史经验?怎样继承 和发扬“一二九”运动的光荣传统?
中共 党史 •
土 地 革 命 战 争 时 期
授课教师:陆 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