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学派

合集下载

货币主义学派、供给学派、理性预期学派

货币主义学派、供给学派、理性预期学派

现代货币主义学派一、学派代表人物领袖和奠基者:米尔顿.弗里德曼1912年生于纽约,其父母是俄罗斯犹太移民。

1932年大学毕业后进入芝加哥大学经济学做研究生,1933年获芝加哥大学硕士学位,并受芝加哥大学聘请教授经济学理论。

1948年升任芝加哥大学大学经济学教授,直到1977年。

在这30年里他将芝加哥大学的经济系形塑成一个紧密而完整的经济学派,被称为“芝加哥学派”。

期间为国家经济研究局研究货币在商业周期的角色,这是他学术上的重大分水岭。

197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

曾经在1980、1988和1993年访问过中国。

他是极出色的演说家,能以最简单的语言表达最艰深的经济理论,能随时即席演说,极富说服力,“没多少人能与他说上两分钟”。

坚定信仰个人自由,深信自由市场是协调个人活动、实现共同富裕的最佳途径。

弗里德曼被誉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最具影响力的经济学家之一,以他为核心的货币主义者在坚持经济自由主义的思想下,主张以控制货币数量的金融政策来消除通货膨胀,保证经济的正常发展。

二、现代货币主义的思想渊源1、传统的货币数量论思想的萌芽最早出现于古罗马时代。

核心论点:物价水平的高低和货币价值的大小是由一国的货币数量所决定的,物价水平与货币数量成正比变化,货币价值与货币数量成反比。

2、费雪的“现金交易数量说”(直接来源)MV=PT。

p为社会平均物价水平,M为货币数量,v为货币流通速度,T为社会总交易量。

货币流通速度由社会制度和习惯等因素决定,长期内相当稳定;在充分就业情况下,社会的商品和老物的总产量也是一个相当稳定的因素结论:在货币的流通速度和社会商品和劳务量不变的前提下,物价水平是随流通中的货币数量的变化而同正比例变动。

强调的是货币作为交易媒介在流通中的作用,即货币的支付职能3、20世纪30年代前后形成的早期芝加哥学派的经济理论芝加哥学派的主要特点:(1)继承货币数量说的传统,重视货币理论的研究;(2)主张经济自由主义,鼓吹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三、弗里德曼的基本理论观点1、货币数量的增长率同名义收入的增长率有着保持一致的关系。

西方货币金融理论 第九章 货币学派的货币金融学说

西方货币金融理论  第九章 货币学派的货币金融学说

· 米尔顿 ·弗里德曼(Milton Fr iedman , 1912年7月31 日—2006年11月16 日) 是 美国经济学家 , 以研究宏观经济学 、微观经济学 、经济史 、统计学 、及主张自 由放任资本主义而闻名 。
· 1912年生于纽约 , 先后获得拉哲斯大学学士 、芝加哥大学硕士 、哥伦比亚大学 博士学位 。 自1948年起长期在芝加哥大学任经济学教授 , 直至1977年退休 。于 此同时 , 他几乎一直在美国全国经济研究所从事研究工作 。
· 根据上述的统计分析 , 卡甘也认为货币供应量是一个外生变量 , 因为中 央银行操纵高能货币的行为对货币供应量的决定具有支配性的作用 , 同 时由于货币乘数中的各行为参数在短期内变化不大 , 由此可以推断货币 乘数关系明确 、性质稳定 , 因此货币供应量是中央银行可以绝对控制的 外生变量 。
· (三) 货币供应增长率的确定
· 例如在对货币需求理论的研究上 , 弗里德曼就接受了凯恩斯 流动偏好理论中把货币作为一种资产的思想 ,采纳了凯恩斯 对公众货币需求动机和影响因素的分析方法。
· 弗里德曼本人公开承认 , 它的货币需求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除了受传统货币数量说的启发之外 ,还深受凯恩斯对货币流 动性分析的影响。
· 弗里德曼的货币数量说与早期和近代的货币数量说的最大差 别是 ,他明确提出货币数量说并不是关于产量 、货币收入或 物价的理论 , 而首先是货币需求的理论 , 是明确货币需求由 何种因素决定的理论。
· 他的理论成了自由意志主义的主要经济根据之一 , 并且对1980年代开始美国的 里根以及许多其他国家的经济政策都有极大影响 。
· 货币学派的兴起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各国的经济形式变化有着 极为密切的关系 。
· 战后 , 凯恩斯主义的扩张性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虽然对刺激经济发展、 缓和经济危机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 但是 , 也引起了长期持续的通货膨胀 。 到20世纪60年代后期 , 美国的通货膨胀急剧发展 , 到70年代初 , 出现了 经济停滞和通货膨胀并发的 “停滞膨胀 ”局面 。

货币学派

货币学派
货币学派
• 代表人物
弗里德曼、布伦纳、安德森、罗宾斯、沃尔特斯、莱德勒和帕金等。 • 理论特征
( 1 )反对凯恩斯主义的宏观经济理论
( 2 )全面恢复新古典经济学的传统 • 基本观点
( 1 )货币供给对名义收入变动起决定作用
( 2 )在长期中,货币数量不影响就业量和实际国民收入 ( 3 )在短期中,货币供给量可以影响实际变量,如就业量和实际国民收入
( 4 )私人经济具有内在稳定性,国家干预反而导致宏观经济的严重失衡
• 政策主张:主张经济自由,反对相机抉择的宏观经济政策;提倡实行“单一规则”的货币政策;提倡“收 入指数化”;是想负所得税制度;提倡浮动汇率制。
41601753 廖轶睿

货币学派和供给学派

货币学派和供给学派

思考:货币学派和供给学派的共同特点是什么?
反对政府过多的干预经济。
货币投放量 经济思想 与社会消费 需求
凯恩斯主 义 通货膨胀
政府开支
税收
国家干预力 度
赤字财政
加强国家对 高税收 经济干预
反对扩大政 控制货币发 府开支、预 行 货币学派 算赤字 扩大供应而 供应学派 不是消费需 求 减税 减少政府对 经济的过度 干预
4、新特点:
①“新”在较长时期经济持续繁荣高速发展 ② “新”字低通货膨胀和低失业率同时出现,基 本实现零通胀下的充分就业 ③ “新”在经济运行机制发生深刻变化:打破了 经济增长、失业率和通货膨胀连动的关系 5、本质(局限性):
①美国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没有……,垄断资本在…… ②美国社会依然是一个……并存的两极社会 ③美国“新经济”没有背离资本主义经济周期性循环的 规律,2001年又进入新的一轮经济衰退期
1、时间:克林顿执政期间 (20世纪90年代)
2、表现:①创下美国经济发展史上的新纪录 ②通货膨胀问题被解决 ③巨额财政赤字消失,出现了50年以来首 次巨大的财政盈余 ④失业率降到30年来的最低 ⑤企业利润大增,市场繁荣,出口猛增,股 市繁荣
3、原因:①把平衡预算……,通过缩减…… ②加大对公共基础设施…… ③扶持高新技术产业,通过增加供应来……
请思考:凯恩斯主义经济政策的主要干预。
2、货币学派和供给学派
(1)货币学派 货币学派认为影响经济的要素是货币的发行量而不是需求,它主张 控制货币发行量,反对用扩大政府开支、增加预算赤字手段来对付 经济衰退和扩大就业,反对国家过多的干预经济。
(2)供给学派 供给学派强调以供给创造需求,认为发展经济的重点在于扩大供给 而不是需求,只要供给充足,需求就会跟上,整个经济便会随之出 现稳定增长。该学派主张减少政府对经济的管制,认为减税能刺激 人们的投资和工作积极性,减少政府对经济的管制能加强市场机制 的作用,减少政府对经济的过度干预。

货币学派

货币学派

(三)实行浮动汇率制
这是针对战后西方国家实行固定汇率制度 而提出来的。 而提出来的。 在《浮动汇率问题》(1950)一文, 浮动汇率问题》 1950)一文, 他认为,浮动汇率是一种自动调节机制, 他认为,浮动汇率是一种自动调节机制, 它有助于国际贸易和国际收支均衡的自行 维持, 维持,可避免国际收支失衡对国内经济的 不利影响。它对实现经济稳定增长, 不利影响。它对实现经济稳定增长,发展 多边国际贸易都极为有利。 多边国际贸易都极为有利。
四、简要评论
撒切尔主义 货币主义与中国经济的改革与发展
(二)代表人物
20世纪50~60年代在美国出现的一个资产阶级 20世纪 ~60年代在美国出现的一个资产阶级 世纪50 经济学流派。亦称货币学派。 经济学流派。亦称货币学派。创始人为美国芝加 哥大学的M.弗里德曼 在理论上和政策主张方面, 弗里德曼。 哥大学的M.弗里德曼。在理论上和政策主张方面, 该学派强调货币供应量的变动是引起经济活动和 物价水平发生变动的根本的和起支配作用的原因, 物价水平发生变动的根本的和起支配作用的原因, K.布伦纳于 1968年使用”货币主义”一词来表 K.布伦纳于 1968年使用 货币主义” 年使用” 达这一流派的基本特点, 达这一流派的基本特点,此后被广泛沿用于西方 经济学文献之中。 经济学文献之中。 货币主义的代表在美国有A.C.哈伯格 货币主义的代表在美国有A.C.哈伯格 1924~ )、布伦纳和 布伦纳和L.C.安德森等人 安德森等人, (1924~ )、布伦纳和L.C.安德森等人,在 英国有D.E.W.莱德勒 1938~ 莱德勒( J.M.帕 英国有D.E.W.莱德勒(1938~ )和J.M.帕 1939~ 等人。 金(1939~ )等人。

(二)名义国民收入的货币理论

货币学派的主要观点

货币学派的主要观点

货币学派的主要观点货币学派是一种经济学派别,对经济的发展和制定有重要的影响。

他们认为货币是经济的中心,对于经济的增长和通货膨胀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下面我们来详细探讨货币学派的主要观点。

1. 货币是经济活动的核心货币学派认为,金融市场是经济最重要的部分,货币是货物、服务和其他东西的交流介质。

人们在不断地交换与贸易,而货币是交换的媒介和单位。

货币是经济活动的中心,2. 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是货币的供给和需求失衡。

货币学派认为,通货膨胀涉及货币供给和需求之间的平衡。

货币供给过多,需求不足,货币价值就会下降。

在这种情况下,物价会随着货币供应的增加而上涨。

而当货币供给过少,需求过高时,货币价值就会上升,物价就会下降。

3. 经济周期是由货币的供求关系引起的。

货币学派认为,经济周期是由货币的供求失衡引起的。

他们认为货币供给扮演着决定性的角色,如果货币供应过多,会导致经济过热和通货膨胀;反过来,如果货币供应不足,则会导致经济萎靡和失业增加。

4. 领导应当保持货币的稳定,尽量避免货币失衡。

货币学派认为,领导在货币上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

领导应当采取措施,通过调整货币供应、调整利率,控制通货膨胀和经济周期。

领导应当制定货币,保持货币的稳定。

5. 自由市场能够有效地调节货币的供求关系。

货币学派认为,自由市场能够有效地调节货币的供求关系。

市场存在自我调节机制,当货币供求失衡时,市场会自行调整。

因此,货币学派认为领导应当尽可能不要干预市场,让市场机制自行发挥作用。

以上是货币学派的主要观点,他们认为货币是经济活动的中心,货币供求失衡是通货膨胀和经济周期的主要原因,领导应当保持货币稳定,自由市场能够有效地调节货币供求关系。

这些观点与其他经济学派别的观点有所不同,但在货币的制定和实施中却始终影响着决策者的思维与行动。

第七讲货币学派

第七讲货币学派

2、稳定政策有效还是无效
在政策方面,货币主义注重控制货币数量,主张反通货膨胀
优先,主张经济自由主义,反对国家干预经济。虽然货币主义 者并不完全赞成完全不受束缚的“自由放任”,但他们又认为,
一方面应把国家干预限制到很小的程度;另一方面,最好通过
市场机制调节。 从经济思想史角度看,货币主义是凯恩斯主义的有力挑战
(二)现代货币数量论与传统货币数量论的比较分析 如果把传统货币数量论模型中的K(K=1/V)看作是Y以 外的其他变量,即把K(或V)看作取决于W,rm,rb,re, (1/P)*(dP/dt),u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则两个函 数方程是一致的。 1、传统货币数量论把K或V看作有一定制度决定的变量; 而现代货币数量论则把它看作W,rm,rb,re,(1/P)* (dP/dt),u等可观察到的几个有限量值的稳定函数。
二、货币主义的产生
“货币主义”(Monetarism)一词最先是由美国的货币主 义者卡尔· 布朗纳(Karl Brunner)提出来的。
1956年,弗里德曼在《货币数量论——一种重新表述》一 文中提出货币极端重要的观点,在当时并未在西方经济学界引 起很大反响。但到了70年代,由于凯恩斯主义对于“滞胀”束 手无策,既不能解释原因,更不能开出有效的药方,凯恩斯主 义随着资本主义的“滞胀”的产生而衰落,货币主义才脱颖而 出。 通货膨胀成为头号的经济问题。 菲民收入的 比率:K=M/PY。实际上,K是交易方程中V的倒数,M=PY/V。
剑桥方程M=KPY可改 写为: M/P=KY。
式中:M/P表示人们自愿在手中保存的实际现金余额。 因此,剑桥方程也是一个实际货币需求函数方程。表明: 人们自愿在手中保存的实际现金余额的大小取决于国民 收入。在KY保持不变的情况下,货币增多,物价就会上 涨。

货币学派

货币学派
第二,特别重视货币理论的研究
承袭芝加哥学派“坚持货币至关重要这样一种理论研究方法”,认为“货币最重要”
他们从现代货币数量说出发,把货币推到极端重要的地位,认为当代一切经济活动都离不开货币信用形式, 一切经济政策和调节手段都要借助货币量的变动(扩张或收缩)来发挥作用。因此,一切经济变量的变动都与货 币有关。货币推动力是说明产量、就业和物价变化的最主要因素,而货币推动力最可靠的测量指标就是货币供应 量。由于货币供应量的变动取决于货币当局的行为,因此,货币当局就能通过控制货币供应量来调节整个经济。 主张把政府在经济中的作用减低到为自由市场经济能自如地活动提供一个稳定的支架,这就需要政府有效地将货 币供应的增长控制在既适度又稳定的水平上,方法是实行“单一规则”,即固定货币供应增长率的货币政策。
弗里德曼指出,货币数量公式的实质,是有关供需失调的原因及解决途径的经验主义的命题。它阐明,货币 需求量是少数变量的函数,而货币供给量则可以在相当短的时期内发生急剧的变化,因此,供需不平衡主要发生 在供给方面。据此,货币学派提出了以反对通货膨胀、稳定货币供应为主要内容的政策主张,所以说,稳定的货 币需求函数成为货币学派理论及政策的立论基础和分析依据。
弗里德曼进一步把财富分为人力财富和非人力财富两类。一般说来,人力财富带来的收入是不稳定的,很难 转化为非人力财富。由于这两类财富在总财富中的不同构成比例,制约着它们所带来的收入的不同比例,进而影 响货币需求,因此,现金的保有不是与总财富相,而是主要与非人力财富相。用W表示非人力财富占总财富的比率, 即来自财产的收入占总收入的比率。
②引起名义国民收入发生变化的主要(虽然不是唯一)原因,在于货币当局决定的货币供应量的变化。假如 货币供应量的变化会引起货币流通速度的反方向变化,那么,货币供应量的变化对于物价和产量会发生什么影响, 将是不确定的、无法预测的。弗里德曼突出强调货币需求函数是稳定的函数,正在于尽可能缩小货币流通速度发 生变化的可能性及其对产量和物价可能产生的影响,以便在货币供应量与名义国民收入之间建立起一种确定的可 以作出理论预测的因果关系。

宏观经济学 货币主义 供给学派和理性预期学派

宏观经济学  货币主义 供给学派和理性预期学派

三、货币主义的政策建议和影响 (一) 凯恩斯主义的财政政策是无效的 1、没有相应的货币政策相配合,纯粹的财政政 策在刺激经济方面是无效的; 2、由于政府支出(或投资)往往是非生产性 的, 而私人投资一般是生产性的,因而 “挤出”发 生的结果往往会降低整个经济的增长能力。
总之,凯恩斯主义所主张的扩张性财政政 策无助于刺激经济增长、降低失业率,反而会 引起通货膨胀,降低国民经济增长。
40
30
20
10
0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00 01 01
第5章
货币主义、供给学派 货币主义、供给学派 和理性预期 和理性预期
第一节
新自由主义诞生的背景
20世纪 60年代西方国家的滞胀严重动 摇了新古典综合派的地位: 1、难以解释滞胀现象。 2、难以提出有效的政策措施。 3、长期的政府干预导致严重后 果。
弗里德曼:价格指数P与名义国民生产总值Y 发生变化时,所需要的货币数量M同比例变 化,故此M应该是P和Y的一次齐次式。则:
f ( λ P , rb , re , r P , ω , λ Y , u ) = λ f ( P , rb , re , r P , ω , Y , u )
约 定:
1 λ = P
P E` P` P E
AS`S ASS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AD y ` y* y` y
一、货币主义(货币学派)
货币主义是二十世纪50~60年代,在美国出现的一个经济学流 派,亦称货币学派,其创始人为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弗里德曼。 弗里德曼(Milton Friedman 1912-2006) :经济学家 货币主义(亦称货币学派)创始人,芝加哥学派主要 代表之一。1932年在拉特格斯大学毕业,1933年获 芝加哥大学硕士学位。1935-1937年在美国自然资源 委员会工作,1941-1943年在美国财政部赋税研究署 工作。1946年获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学位,同年去芝 加哥大学任教,1948年任该校教授。1977年退休后 去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任高级研究员。1967年任 美国经济学协会主席。1969-1971年任尼克松总统经 济顾问委员会委员。1976年获诺贝尔经济学奖金。

货币学派

货币学派

货币学派货币数量论货币数量论是一种关于货币数量和价格水平之间存在一个直接的比例关系的理论。

在传统的古典理论中,表示这种直接比例关系的主要方法有两种:一是交易方程式,一是剑桥方程式。

交易方程式是美国耶鲁大学欧文·费雪提出的,其方程式为:MV=PT这里,M表示货币数量,Y表示货币的流通速度,即每单位货币在购买中周转的次数,P表示价格水平,T表示实际交易数量,这一方程式说的是货币数量乘以货币周转次数等于价格水平乘以实际交易数量。

剑桥方程式是英国剑桥学派人物阿·马歇尔提出的,其方程式为:M=KPY上式中,V,P,Y仍旧分别代表货币存量、价格水平和实际交易数量,K则表示货币余额需求在货币收人中所占的份额,例如,假定K=l/4,这就是说社会所持有的货币余额为购买产品的年支出量的l/4。

从上述两个方程式的关系看,V和K互为倒数。

如果我们用K去除剑桥方程式,就得到费雪的交易方程式。

这两个方程式只是古典货币数量论的不同表述,其基本思想是一致的。

古典理论家对V,P,Y分别作了三个重要的假定:第一,假定货币流通速度是一个常数,至少在短期内稳定不变;第二,物价随供求变化而立即作出相应调整;第三,实际产量总能保持在充分就业的水平上。

这样,就得到了货币数量论的重要结论:货币存量M 的任何变化都会带来价格水平同等比率的变化。

尽管这两个等式表述的货币需求函数在形式上非常类似,但两者强调的角度还是有区别的。

费雪的交易方程式关心的是一个经济社会为实现一定交易量所必需的货币量;而剑桥方程关心的是,假定必须实现的交易额是一定的,个人所愿意持有的货币数量应为多少。

1929~1933年的经济大萧条动摇了货币数量论。

在这期间。

货币的供给和价格的同时下跌虽然看来接近货币数量论,但货币流通速度大大下降了,而不是稳定不变;实际产量也大大下降了,而不是保持在充分就业水平上。

这些事实需要新的理论来解释,凯恩斯的理论应运而生了。

交易方程与剑桥方程:交易方程由美国经济学家欧文·费希尔提出:Py=MV,P为价格水平,M为流通中的货币数量,y为实际国民收入,V为货币的收入流通速度,其定义为名义国民生产总值除以货币总量。

简述货币主义学派理论与主张

简述货币主义学派理论与主张

1.简述货币主义学派理论与主张货币主义学派的显著特点是强调货币对需求的作用。

米尔顿· 弗里德曼是货币主义学派的代表人物。

货币主义学派理论主要由现代货币数量论和自然率假说构成。

现代货币数量论——货币主义学派把货币作为影响经济的最重要因素,认为物价水平或名义收入水平是货币需求与货币供应均衡的结果。

但货币供应由法律和货币当局的政策决定,是外生的。

因此,货币数量论主要研究货币需求的决定。

弗里德曼说:“货币数量论首先是货币需求理论,而不是关于产量,货币收入或价格水平的理论。

”自然率假说——货币主义学派认为私人经济具有内在的有效性和稳定性,国家干预会破坏其稳定性。

这种内在的有效性和稳定性被称作“自然率假说”。

它认为自由市场经济具有内在的动态平衡机制,外生力量只能产生短期影响,而不能影响其长期均衡。

其他主要论点:一是货币数量变动导致了货币收入的短期波动;二是货币数量在长期只影响价格和货币收入,不影响实际收入和就业量。

因此通货膨胀归根到底是一种货币现象;三是货币供给量在短期影响实际国民收入和就业量。

2.简略回答均衡分析方法的概念和内容经济学中均衡指经济运行中变动着的各种力量处于一种暂时稳定的状态。

均衡分析方法是基于一定的假定条件,来分析经济运行中各变量之间关系的一种方法。

在经济学中,均衡分析是一种重要的分析方法,有局部均衡分析和一般均衡分析,静态均衡分析与动态均衡分析等。

局部均衡分析是假定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分析单个市场、单个商品、单个要素的供求均衡与价格决定关系的方法。

一般均衡分析认为一种商品价格的变动,既受其本身供求关系的影响,又受到其他相关商品供求关系的影响;不仅受该商品所在市场的供求关系影响,还受相关市场上供求关系的影响。

均衡分析考察的是均衡形成与稳定的条件。

均衡能不能稳定,如果能稳定,稳定的条件是什么?均衡一旦打破,如何才能恢复?在分析这些问题时,不引入时间因素来考察均衡的形成和稳定的条件,称为静态均衡分析;如果引入时间因素来考察均衡状态的变动过程,也就是考察从一种均衡到另一种均衡的过程,称为动态均衡分析。

供给学派和货币学派的关系

供给学派和货币学派的关系

供给学派和货币学派的关系供给学派和货币学派,这俩一听名字就知道是经济学的专业术语,不过咱们今天不是要搞什么学术辩论,而是想聊聊它们俩到底是什么样的“兄弟”,又怎么打交道的。

说起来,供给学派跟货币学派好像是两条不同的道路,每一条走的人都说自己走得对,还互相看不惯对方的做法。

真的是站着说话不腰疼,你说,经济学家们到底为啥这么较劲儿呢?归根结底,它们俩都在说一个事儿:如何让经济更好地运转,老百姓能过得更好。

先说说供给学派,大家一听就知道,它关注的重点在供给端,也就是生产的一方。

供给学派的意思很简单:要让经济增长,就得让生产力先搞起来。

怎么搞呢?很简单,提高生产者的积极性呗。

比如给企业减税,让老板们手里有更多的钱去投资、去扩大生产,这样一来,工厂的机器就得转起来了,更多的工作岗位就出来了,大家的收入也能增加。

听起来是不是很有道理?他们觉得,如果企业和富人们更有动力去赚大钱,那整个社会也能更富裕。

你想啊,富人赚得多了,投资多了,最后也会带动消费,最终促进经济发展。

这个逻辑简直是直接,简洁明了,谁都懂。

然后呢,我们再来看看货币学派。

货币学派的理论呢,跟供给学派的想法又有点不太一样。

货币学派的核心观点就是,经济的“钥匙”在于货币供应量。

简单来说,货币学派认为,钱多了,经济就会好;钱少了,经济就会差。

比如相关部门要想让经济好,首先就得把市场上的货币供应量搞起来。

货币学派的“急功近利”玩法,听上去很直接,想让市场有活力,相关部门就得通过增加货币的流动性,减少利率,让借贷更容易,消费也更方便。

就像有的人借钱做生意,把资金流动搞起来,生意自然就活络了。

可是,货币学派也清楚,货币多了也不能胡乱印,得有个节制,不然一不小心就容易引发通货膨胀。

大家知道的,钱多了,物价涨了,反而让老百姓买东西更贵了,这样就会适得其反。

所以说,供给学派和货币学派其实关注的点不同,一个偏生产端,一个偏货币端。

可问题就来了,这两家怎么碰到一起了呢?它们究竟是什么关系?要知道,经济学的世界可没有谁是绝对对的,每种理论都有自己的道理。

《现代货币主义学派》课件

《现代货币主义学派》课件
新古典综合学派强调财政政策和需求管理 在稳定经济中的作用,与现代货币主义学 派的货币政策主张存在分歧。
现代货币主义学派的未来发展与展望
继续关注货币政策研究
现代货币主义学派将继续关注货币政策对经济的影响,探索更加有效的货币政策工具和 实施方式。
拓展研究领域
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加速,现代货币主义学派将拓展研究领域,加 强对金融市场和国际货币政策的关注。
3
对货币政策效果的过度乐观
现代货币主义学派对货币政策效果的过度乐观, 忽视了货币政策实施中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
现代货币主义学派与其他经济学派的比较与争论
与凯恩斯主义学派的比较
现代货币主义学派与凯恩斯主义学派在 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方面存在较大分歧 ,两者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有所争论。
VS
与新古典综合学派的比较
特点
强调货币供应量对经济活动的影响, 主张货币政策独立且具有灵活性,反 对政府过度干预经济。
现代货币主义学派的起源与发展
起源
20世纪50年代,米尔顿·弗里德曼等经济学家开始提出并发展现代货币主义学 派的理论。
发展
随着全球金融自由化和金融创新的不断推进,现代货币主义学派的影响力逐渐 扩大,成为主流经济学派之一。
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
02
中国将继续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完善利率走廊机制,提高利
率调控的有效性。
加强货币政策国际合作
03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中国将加强与国际央行的货币政
策国际合作,共同应对全球经济金融风险。
THANKS
感谢观看
货币政策工具
中国货币政策工具主要包括存款准备金率、利率、汇率等 ,央行通过灵活运用这些工具来调节市场流动性,促进经 济增长和物价稳定。

第7讲 现代货币主义学派

第7讲 现代货币主义学派
LOGO
弗里德曼的主要贡献
现代货币数量论:
认为货币数量论是关于货币需求的理论,并建立了 自己的货币需求函数。认为各个时期的消费支出 中只有较小部分与现期收入有关,主要与恒久收 入正相关。 由于消费支出与现期收入关系不大,因而政府为 了克服经济危机而采取的财政政策(如减税)可 能是无效的。 货币需求是相当稳定的,而货币供应量由于受政 府操纵短期内易发生剧烈变化,从而影响了经济 体系的稳定性。要稳定经济发展,必须是货币供 应与货币需求相适应。
LOGO
五、“现代货币主义”的经济政策
总结1:“现代货币主义”的经济政策
以现代货币数量论为理论基础; 反对国家过多干预经济; 认为经济自由是经济政策主张的基调。
LOGO
五、“现代货币主义”的经济政策 总结2:弗里德曼把正确的货币政策归结为 三点:
第一,货币政策能够防止货币本身成为经济混乱的 主要根源。 第二,货币政策能够给经济运行和发展提供一个比 较稳定的背景。 第三,货币政策能够有助于抵消经济体系中其他原 因引起的比较重要的干扰。
LOGO
弗雷德曼的货币需求理论 弗里德曼在1956年《货币数量论之重申》中提 出了现代货币数量论,提倡经济自由和货币杠 杆作用的发挥。他认为,人们对货币的需求受 三方面的影响,即收入和财富的变化、持币的 机会成本、持币带来的效用 货币主义的核心命题是货币在经济活动中最重要, 主张货币发行增长率要保持一个不变的速度,让 经济中的个体对通货膨胀有充分的预期,这种货 币导向机制被称为“弗里德曼规则”
LOGO
主要内容
一、主要代表人物 二、形成背景及过程 三、思想渊源 四、基本理论观点 五、基本政策主张 六、简要评论
LOGO
一、学派代表人物

高中历史:货币学派和供给学派

高中历史:货币学派和供给学派

货币学派和供给学派
【学习目标】
货币学派和供给学派
重难点:货币学派和供给学派
【知识概述】
货币学派认为,影响经济的要素是货币的发行量而不是需求。

它主张控制货币发行量,反对用扩大政府开支、增加预算赤字手段来对付经济衰退和扩大就业,反对国家过多地干预经济。

供给学派强调以供给创造需求,认为发展经济的重点在于扩大供给而不是需求,只要供给充足,需求就会跟上,整个经济便会随之出现稳定增长。

该学派主张减税和减少政府对经济的管制,认为减税能刺激人们投资和生产的积极性,减少政府对经济能加强市场机制的作用。

两者虽有不同,但都是反凯恩斯主义的重要学派,都反对政府对经济的过多干预。

【知识延伸】
货币学派指出,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市场机制的作用是最重要的。

他们坚持自由市场和竞争是资源和收入合理分配的最有效方法,是导致个人和社会最大福利的最佳途径,如果政府干预经济,就将破坏市场机制的作用,阻碍经济发展,甚至造成或加剧经济的动乱。

因此,他们旗帜鲜明地反对任何形式的国家干预,特别是反对战后凯恩斯主义的理论和政策主张,认为除了货币之外,政府什么也不必管。

培训学习资料-货币学派_2023年学习资料

培训学习资料-货币学派_2023年学习资料

第一节货币学派的理论特点-一、货币学派的形成与影响-是以对抗“凯恩斯革命”的面目出现的
第一节1-货币学派的理论特点-二、货币学派的理论特点-1、坚持经济自由主义,反对国家过多干预。-货币学派认 ,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市场-机制的作用是最重要的。他们坚持自由市场和-竞争是资源和收入合理分配的最有效方 ,是-导致个人和社会最大福利的最佳途径,如果政-府干预经济,就将破坏市场机制的作用,阻碍-经济发展,甚至造 或加剧经济的动乱。因此,-他们旗帜鲜明地反对任何形式的国家干预,特-别是反对战后凯恩斯主义的理论和政策主张 -认为除了货币之外,政府什么也不必管。
第二节-货币需求理论-二、影响货币需求的因素及货币需求函数我-一影响因素-1、收入或财富的变化:永恒收入Y 非人力-财富占总财富的比率W-2、持有货币的机会成本:货币的名义报酬率-rm;预期固定收益报酬率r6;预期 -固定收益报酬率r。;物价变动率-1/pdp/dt-3、持有货币给人们带来的效用及影响此效用的-因素U。
第一节1-货币学派的理论特点-主张把政府在经济中的作用减低到为自由场-经济能自如地活动提供一个稳定的支架, 就-需要政府有效地将货币供应的增长控制在既适-度又稳定的水平上,方法是实行“单一规侧则”-即固定货币供应增 率的货币政策。除此以外,-不应该也用不着对经济多加干预。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第二节货币需求理论-货币数量说与货币需求理论-1、货币学派对近代货币数量说的比较分析:弗-里德曼认为,货币 量说首先是一个货币需求-理论。他认为,早期和近代的货币数量说虽然-有一定道理,但由于没有把这一学说与货币需 求理论联系起来,因此分析是肤浅的,-对货币-与物价的关系的解释也是肤浅的。-2、货币数量说的重新表述。-3 货币需求理论的师承关系。

货币学派概述

货币学派概述

货币学派
货币学派,也称货币主义或现代货币主义,是20世纪50年代中期在美国出现的一个重要经济学流派。

货币学派的领袖人物是美国芝加哥大学经济学教授米尔顿·弗里德曼。

其他主要代表人物有美因经济学家哈帕裕、布伦纳和安德森,英国经济学家罗宾斯、沃尔特斯、莱德勒和帕金等人。

“货币主义”这一词语就是布伦纳在1968年7月发表的一篇题为“货币和货币政策的作用”的论文中提出来的。

货币主义的兴起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各国的经济形势变化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凯恩斯主义的扩张性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虽然对于刺激资本主义的发展、缓和经济危机、起了很大的作用,但同时也引起了长期持续的通货膨胀。

到了60年代后期,美国的通货膨胀急剧发展,以至到70年代初,出现了经济停滞相通货膨胀并发的“停滞膨胀”局面。

正是在这一背景下,货币主义在美英等同异军突起。

他们打着现代货币数量说的旗号,鼓吹货币作用的重要性,主张采取控制货币数量的金融政策以消除通货膨胀,保证经济的正常发展,以此与凯恩斯学派相抗衡,并自称是凯恩斯革命的反革命。

正如初赖恩·摩根所说,“财政政策的失败和便宜货币的灾难性后果加重了某些经济学家父于货币理论发展得过于狭窄的说法的份量、结果出现了另一种替代的学派,他们对当前问题提出了不同的解决办法。

这些解决办法的基本概念比作为凯恩斯学派体系的
基础的货币过程更为广泛。

它以货币数量的变化作为中心。

这一学派被称为货币学派或现代数量学派。

”1
1布赖恩·摩根:《货币学派与凯恩斯学派——它们对货币理论的贡献》。

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第75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节 货币供应理论
三 、货币供应增长率的确定
弗里德曼认为,正确确定货币供应增长率需要解
决好三个问题: 如何界定货币供应指标的范围 如何确定货币供应的增长率 货币供应增长率在年内或季节内是否允许有所 波动 弗里德曼的货币供应增长率理论和“单一规则” 提出后得到了理论界的重视,并逐步被英、美等 国政特点
一、货币学派的形成与影响
是以对抗“凯恩斯革命”的面目出现的
第一节 货币学派的理论特点
二、货币学派的理论特点 1、坚持经济自由主义,反对国家过多干预。 货币学派认为,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市场 机制的作用是最重要的。他们坚持自由市场和 竞争是资源和收入合理分配的最有效方法,是 导致个人和社会最大福利的最佳途径,如果政 府干预经济,就将破坏市场机制的作用,阻碍 经济发展,甚至造成或加剧经济的动乱。因此, 他们旗帜鲜明地反对任何形式的国家干预,特 别是反对战后凯恩斯主义的理论和政策主张, 认为除了货币之外,政府什么也不必管。
第二节 货币需求理论
二、影响货币需求的因素及货币需求函数式 (一)影响因素 1、收入或财富的变化:永恒收入(Y);非人力 财富占总财富的比率(W)。 2、持有货币的机会成本:货币的名义报酬率 (rm);预期固定收益报酬率(rb);预期非 固定收益报酬率(re);物价变动率 (1/pdp/dt)。 3、持有货币给人们带来的效用及影响此效用的 因素U。
第一节 货币学派的理论特点
2、特别重视货币在经济中的作用,强调货币政策的 重要性。
他们从现代货币数量说出发,把货币推到极端重要的 地位,认为当代一切经济活动都离不开货币信用形式, 一切经济政策和调节手段都要借助货币量的变动(扩 张或收缩)来发挥作用。因此,一切经济变量的变动 都与货币有关。货币推动力是说明产量、就业和物价 变化的最主要因素,而货币推动力最可靠的测量指标 就是货币供应量。由于货币供应量的变动取决于货币 当局的行为,因此,货币当局就能通过控制货币供应 量来调节整个经济。
一 、货币供应的决定模型 (一)弗里德曼-施瓦兹的货币供应决定模型

M H R C D
表示货币存量 表示高能货币 表示商业银行的全部存款准备金 表示非银行部门公众持有的通货 表示商业银行的存款
第三节 货币供应理论
若将等式右边的分子分母都除以 C,再分别乘 则
两边再乘以H,则 分析得出货币供应量决定因素有三个:一是高能 货币的变化;二是存款-准备金比率;三是存款-通 货比率。
第一节 货币学派的理论特点
主张把政府在经济中的作用减低到为自由市场 经济能自如地活动提供一个稳定的支架,这就 需要政府有效地将货币供应的增长控制在既适 度又稳定的水平上,方法是实行“单一规则”, 即固定货币供应增长率的货币政策。除此以外, 不应该也用不着对经济多加干预。
第二节
货币需求理论
一、货币数量说与货币需求理论 1、货币学派对近代货币数量说的比较分析:弗 里德曼认为,货币数量说首先是一个货币需求 理论。他认为,早期和近代的货币数量说虽然 有一定道理,但由于没有把这一学说与货币需 求理论联系起来,因此分析是肤浅的,对货币 与物价的关系的解释也是肤浅的。 2、货币数量说的重新表述。 3、货币需求理论的师承关系。
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对货币学派金融理论的学习,学员要了解 货币学派的形成和理论特点;掌握货币学派货 币需求理论的主要观点;掌握货币学派有关货 币分析的一般理论模式与传导机制理论;辨析 货币学派与凯恩斯学派在货币传导机制分析上 的异同点;正确认识货币学派的通货膨胀理论; 辨析货币学派在货币政策理论上与凯恩斯主义 阵营的异同点。
第三节 货币供应理论
第四,对选定的货币总量,例如M2或货币基数 采取一定若干年不变的长期增长目标。 第五,对作为控制目标的货币总量的各组成部分 实行统一的法定准备率。 第六,根据货币总量的长期增长目标,对联邦储 备银行在一定时期(3个月或6个月)中所应持 有的债券额作出估计,并转为周平均数(如分 为13周或26周),使联邦储备银行每周购进的 债券额扣除抵补到期的债券,加上原有未到期 的债券,恰好等于这个周平均数额。
第二节 货币需求理论
2、货币需求函数稳定性的意义——稳定的货币 需求函数成为货币学派理论及政策的立论基础 和分析依据: 弗里德曼指出“货币论者不但认为货币需求函 数有稳定性,还认为它在决定对整个经济社会 分析中具有重要性的变数(如货币收入或价格 水平)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第三节 货币供应理论
第三节 货币供应理论
1982年弗里德曼进一步完善了有关货币供应增长 率的确定理论,并相应地提出以下的对策建议: 第一,改变法定储备计算办法,用即期储备计算 取代滞后储备计算。 第二,使贴现率成为一种惩罚性的制动率,并将 它与市场利率相联系而自选变化。削弱贴现率 在货币供应调节中的作用。 第三,取消任何对货币供给量季节性调整的尝试, 因为它是造成货币错觉的最主要原因。
第二节 货币需求理论
货币需求函数式
第二节 货币需求理论 三、对货币需求函数的分析 1、抽象简化:
2、回归分析:
第二节 货币需求理论 3、实证分析及经验公式:
4、对实证分析的说明
第二节 货币需求理论
四、货币需求函数的特点及意义
1、货币需求函数式一个稳定的函数。理由是: (1)影响货币供给和需求的因素相互独立。弗里德 曼认为,影响货币供应的若干主要因素,并不影响货 币需求。货币需求主要受制于函数式中的那些变量。 (2)在函数式的变量中,有些自身就具备相对的稳 定性(如U、W),有些只在很少情况下才影响货币需 求(如1/p dp/dt),因而它们不会破坏货币需求函数的 稳定性。货币需求函数的最主要影响因素是收入与利 率。 (3)货币需求函数的倒数——货币流通速度基本上 是一个稳定的函数。
第三节 货币供应理论
(二)卡甘的货币供应决定模型
表明:货币供应量的变动与高能货币成正比,与通货比率 和准备金—存款比率成反比
第三节 货币供应理论 二 、货币供应量的外生性和可控性
弗里德曼和施瓦兹认为,货币供应量 是由货币当局控制的外生变量。 弗里德曼—施瓦兹和卡甘证明和强调 货币供应的“外生性”和“可控性”, 为强调货币政策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提 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