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教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复习提纲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复习提纲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复习提纲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第6课北宋的政治一、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1、建立: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宋太祖)在陈桥驿发动兵变,以开封为都城,史称北宋。
2、统一:宋太祖和他的后继者,陆续消灭了南方割据政权,结束了中原和南方的分裂割据局面。
3、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1)军事上:解除禁军将领的兵权,控制了军队;控制对军队的调动,使禁军将领有握兵之重而无发兵之权;还经常调换军队将领,定期换防。
(2)政治上:①在中央,采取分化事权的办法,削弱相权。
②在地方,派文臣担任各地州县的长官,三年一轮换;在各州府设置通判,以分知州的权力。
(3)经济上:取消节度使收税的权力,设置转运使,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
4、影响:宋朝把中央集权强化到前所未有的程度,皇权大大加强。
二、重文轻武的政策1、目的:防止武将对中央集权造成威胁。
2、措施或表现:(1)重视文官:宋太祖重用文官掌握军政大权,宋太宗继续采取抑制武将、提升文官地位的政策,文臣统兵的格局逐渐形成,文官担任中央和地方的要职,甚至主持军务,武将受到多方面的牵制。
(2)注重发展文教事业,改革和发展科举制。
在全国范围内营造了浓厚的读书风气,也促进整个社会文化素养的提高,造就了宋朝科技发达、文化昌盛、人才辈出的文治局面。
3、辨证认识北宋重文轻武的政策。
(1)积极影响:①杜绝了武将跋扈和兵变政移的情况发生,有利于政权的稳固和社会的安定及经济的发展。
②造就了宋朝科技发达、文化昌盛、人才辈出的文治局面。
(2)消极影响:①文臣掌兵,不熟悉军务,而将不专兵,兵无常帅,严重削弱了军队的战斗力,这也导致了北宋在与少数民族的战争中多次失利。
②重文轻武形成了以士大夫为主的官僚集团,但由于政治机构重叠,相互牵制,官吏冗多,人浮于事,既导致政府办事效率下降,又增加了朝廷的财政支出。
第7课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一、契丹族与党项族1、契丹族:(1)建国:10世纪初,耶律阿保机统一契丹各部,建立契丹国(有时称契丹,有时称辽),都城在上京临潢府。
[整理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复习提纲.doc
七年级历史复习提纲考点总结请认真识记第9课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安史之乱,唐朝由盛转衰。
907年,唐朝为藩镇所灭。
一、辽宋西夏的并立1、契丹的兴起(1)契丹的生活习俗:游牧为主,唐末开始逐渐有了农耕生活。
(2)契丹国的建立2、北宋的建立(1)北宋的建立(2)杯酒释兵权:用设酒宴的方法解除了统兵大将的兵权。
3、西夏的建立4、北宋与辽的和战(1)宋初,对辽用兵失败,只好采取防御政策(2)宋真宗时,辽宋瀆渊之盟:辽撤兵,宋朝给辽岁币。
5、北宋与西夏的和战宋与西夏的和议:①元昊向宋称臣;②宋给西夏岁币;③双方在边界开放贸易。
二、金与南宋的对峙1、金的建立2、金灭辽和北宋3、南宋的建立4、岳飞抗金5、绍兴和议南宋向金称臣,并给金岁币;双方以淮河至大散关一线划定分界线。
宋金对峙局面形成。
第10课经济重心的南移一、南方农业的发展1、江南农业发展的表现:(1)农作物品种的引进(占城稻)(2)以水稻为主的粮食产量的大幅提高(“苏湖熟、天下足”)(3)茶叶、棉花等经济作物种植的推广(棉花:从两广、福建到长江流域)2、江南农业迅速发展的原因?(1)经济因素:大量中原人口的南迁,增加了南方的劳动力,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和生产经验;(2)自然因素:宋代南北气候变冷,南方相对适宜农作物的生长;南方自然条件保持较好。
(3)政治因素:南方战乱较少,为经济发展提供较为稳定的社会环境。
二、南方手工业的兴旺1、丝织业水平的提高(蜀地丝织业“号为冠天下”)2、棉织业的兴起(海南岛发展到东南沿海)3、制瓷业的成就(哥窑的冰裂纹瓷器;瓷都:景德镇)4、造船业的发展(宋朝的造船业成当时世界首位;广州、泉州造船业发达)三、南方商业的繁荣1、南方商业都市的发展(商业都市:开封、杭州)杭州改为都城临安后,繁荣程度远远超过了北宋时的开封。
2、海外贸易的发展(1)闻名世界的大商港:广州、泉州;(2)中国商船近至朝鲜、日本,远达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2)市舶司的设立(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3、货币制度的变化(四川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第11课万千气象的宋代社会风貌一、衣食住行等习俗的变化衣:宋初崇尚节俭;劳动者多穿小袖狭身的短衣;妇女缠足的陋习逐渐传开。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2单元 单元复习教案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2单元
单元复习教案
本文介绍了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2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的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教学目标包括识记各政权的建立情况和相关关系,理解南移经济重心的原因和表现,掌握科技文学艺术成就,以及对民族英雄概念的理解和认识。
教学方法包括形象的政权关系示意图和图片,以及画外音。
重点包括政权、民族、时间、都城等方面的整理,政权之间的关系示意图,以及文化成就的列表比较。
在本单元的复中,学生可以全面认识到伟大的中华民族是由各个民族共同缔造的,民族的融合促进了经济文化的发展。
元朝结束了长期的民族混战,实现了统一。
此外,元朝的疆域空前辽阔,开创了行省制度,将西藏纳入正式行政区,加强对台湾的直接管辖,统一促进了民族大融合。
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有多方面。
首先是经济因素,其次是自然因素,还有政治因素。
此外,元朝统治者重视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南方经济的发展。
在中国历史上,五代时期是北方政权的时代,而南方则出现了十国。
随后,宋朝统一了南北,成为中国历史上重要的王朝之一。
在文学方面,《·赤壁怀古》豪迈奔放,而《窦娥冤》则委婉真挚、清新自然。
同时,文学作品也倾吐了对山河的悲痛,鞭挞黑恶势力。
在艺术方面,《清明上河图》是一幅风俗画,生动地展现了当时的社会生活。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 复习教案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复习教
案
一、知识回顾
1. 请学生回顾上节课研究的内容,包括主要的历史事件和人物。
二、重点概念复
1. 讲解并复以下概念:
- 农业文明:指人类在生产力水平较低、主要以农业为基础的
社会阶段。
- 商朝:是中国历史上出现的第一个有文字记载的朝代,开启
了中国历史上的文明时代。
- 周朝:商朝灭亡后,由周武王建立的朝代,以封建制度为特点。
-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华文明史上一个重要的历史时期,出现
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 秦朝:由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建立的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
集权制度的朝代。
三、重点人物复
1. 请学生回顾并复下列人物:
- 周武王:建立了周朝,号称“武王伐纣”。
- 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政治家、思想家,被尊称为圣人。
- 孟子: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是儒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之一。
- 秦始皇:秦朝的创立者,统一中国,并实行中央集权制度。
四、知识运用
1. 设计一些小问题或案例,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思考和讨论。
五、总结回顾
1. 对本课内容进行总结回顾,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六、拓展延伸
1. 提供一些有关历史的拓展资料或媒体资源,鼓励学生进一步探索历史知识。
参考资料
-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教材- 相关历史资料和教辅材料。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复习提纲ok(提纲+框架+习题)
第二单元 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第9课 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一、辽、北宋、西夏的并立二、金和南宋的对峙与北宋并立的政权:辽、西夏、金于南宋并立的政权:西夏、金、元知识结构辽的建立:10世纪初,契丹首领 统一各部,建立契丹国。
辽太宗时,占领 。
北宋建立: 年,后周大将 在 发动兵变,建立北宋,都城在 ,他就是 。
民 背景:辽军打到 城下,北宋皇帝 亲征,打败辽军。
族 澶渊之盟: 内容:辽撤军,宋给辽 。
政 影响:此后很长时间,双方保持 局面。
权 西夏建立:11世纪前期,党项首领 称帝,建立西夏国。
并 立 宋夏关系:元昊向 称臣,宋给西夏 。
的 12世纪初期, 在会宁称帝,建立 政权。
时 金的建立 金建立后,先灭亡了 ,又于1127年灭亡了 。
代南宋的建立:1127年, 称帝,后来定都在临安,建立 政权。
岳飞抗金:南宋初年,金军南下,岳飞收复 。
后来在 大败金军。
宋金合议: 向 称臣,双方以 至 为界, 对峙局面形成。
辽:10世纪初,_______统一契丹各部,建立契丹国。
西夏:11世纪前期,_____首领元昊称帝。
北宋:960年,_______发动陈桥驿兵变,建立北宋。
宋太祖为___________,把地方财权、行政权、军权集中到中央。
澶渊之盟:辽朝撤兵,北宋给辽岁币。
宋夏议和:_____向宋称臣,宋给西夏岁币。
金:12世纪初,女真首领______称帝,国号_____。
西夏南宋:赵构称帝,建立______。
岳飞抗金 宋金和议:南宋向金称臣给金岁币,双方以_________为界为界宋金对峙局面形成。
辽宋关系 宋夏关系南宋与金对峙 金宋对峙第10课 经济重心的南移一、经济重心的南移经济:人口南迁带去了劳动力、技术、生产经验。
1、南方农业发展的原因: 自然:宋代气候变化,使南方更适宜农业发展。
政治:北方战乱频繁,南方相对稳定。
2、南方经济的发展:3、从____________开始的经济重心南移,到_______最后完成。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复习提纲
前进入黄河流域的契丹、女真等族,逐渐与汉人融为一体。③元朝开始形成
一个新的民族—— 回 族。
( 2 )影响:促进了各族经济、文化的发展与融合。
知
考点二 行省制度
识
梳
理
1. 概况:元朝建立后,参照中原历代王朝的统治方式,逐步确立了
实
君主专制 的中央集权制度。
战
演
2. 措施
练
( 1 )在中央:由 中书省 掌管全国的行政事务;设枢密院负责全国的军
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 发展和社会变化
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
知 考点一 契丹族与党项族
识
梳
理
1. 契丹族
实 战
( 1 )兴起:隋唐时期,契丹族与汉族的经济、文化联系日益密切。唐朝末
演
年,北方汉人纷纷避乱,带去了中原的先进的 生产技术 和生活方式。
练
( 2 )建立政权:10世纪初, 耶律阿保机 统一契丹各部,建立政权,
区域。
知
识
梳
【拓展延伸】
理
元朝出现民族交融的根本原因是国家的统一;民族交融的意义是促进了各
战 演
店铺;出现了早市和夜市。
练
( 2 )草市、市镇的出现。
2. 海外贸易繁荣
( 1 )广州、泉州是闻名世界的大商港。 ( 2 )朝廷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立 市舶司 ,专门管理对外贸易事务。
( 3 )南宋的外贸所得,在财政收入中占有重要地位。
3. 纸币的出现: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交子 ”。
知 考点四 经济重心南移
识
梳 理
1. 时间:从唐朝中期开始,到 南宋 时最后完成。
实
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上)复习提纲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第 6 课北宋的政治一、宋太祖增强中央集权1.北宋的成立与一致:( 1)成立: 960 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在陈桥驿发动兵变,以开封为国都,史称北宋。
赵匡胤就是宋太祖。
( 2)一致:宋太祖和他的后继者依据先南后北的一致目标,陆续消灭了南方盘据政权,结束了中原和南方的分裂盘据场面。
( tip:北宋固然结束了五代十国分裂场面,但随之而来的是几个民族政权并存的场面,所以,北宋其实不是一个一致了全国的王朝。
)★ 2.宋太祖增强中央集权(1)举措:①军事上:采纳“杯酒释兵权”的方法,排除地方将领的兵权。
②中央:分化事权,削弱相权。
③地方:派文臣担当地方长官(知州),设通判、转运使等,削弱地方官的权利。
(2)影响:(踊跃)把中央集权增强到亘古未有的程度,皇权大大增强。
(悲观)军队的战斗力减弱;做事效率低下,增添了朝廷的财政支出。
★二. 重文轻武的政策( 1)原由 / 目的:为防备唐末以来武将专横嚣张的缺点重现。
( 2)表现:①文臣统兵的格局渐渐形成。
②着重发展文教事业,改革和发展了科举制。
(3)影响:(踊跃)扭转了五代十国期间尚武轻文的民风,根绝了武将嚣张和兵变政移的状况发生,有益于政权的牢固和社会的平定;在全国创建了浓重的念书民风,促使了科技、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
(悲观)军队的战斗力减弱;做事效率低下,增添了朝廷的财政支出。
第 7 课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政权民族成立者成即刻间国都北宋汉族赵匡胤(宋太祖)960 年(属于 10 世纪中期)开封(东京)辽契丹族耶律阿保机10 世纪初上京临潢府西夏党项族元昊11 世纪先期兴庆府金女真族(完颜)阿骨打(金太祖)1115 年会宁→燕京南宋汉族赵构(宋高宗)1127 年临安Tip:耶律阿保机和元昊增强统治的相像之处:( 1)都创制本民族的文字(2)都重视学习中原文化一、宋辽和战1.澶州之战:宋真宗时,辽军大力攻宋,向来打到黄河岸边的澶州城下,威迫国都开封,北宋朝廷一片惊恐。
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二单元复习教案范文
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二单元复习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复习,让学生掌握隋唐时期的社会经济发展、政治制度、民族关系、对外交往以及文化成就等知识。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和历史素养。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我国历史的热爱,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隋唐时期的社会经济发展、政治制度、民族关系、对外交往以及文化成就。
难点:隋唐时期的政治制度特点及其影响。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提问:同学们,上一课我们学习了隋唐时期的社会经济发展,谁能概括一下隋唐时期经济发展的特点?(2)学生回答:隋唐时期经济发展迅速,出现了“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等繁荣局面。
2.复习隋唐时期的社会经济发展(1)提问:隋唐时期有哪些重要的经济政策?(2)学生回答:隋唐时期的均田制、府兵制、科举制等政策对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3)讲解:隋唐时期,农业生产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手工业和商业也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其中,农业生产的发展主要表现在水利工程的建设、农业技术的改进等方面;手工业的发展主要表现在陶瓷、纺织等行业的繁荣;商业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城市的繁荣和海外贸易的拓展。
3.复习隋唐时期的政治制度(1)提问:隋唐时期的政治制度有哪些特点?(2)学生回答:隋唐时期的政治制度主要特点是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实行三省六部制,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
(3)讲解:隋唐时期的政治制度在继承前代的基础上,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和完善。
其中,三省六部制是隋唐时期政治制度的核心,它有效地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保证了国家政治的稳定。
4.复习隋唐时期的民族关系(1)提问:隋唐时期有哪些重要的民族政策?(2)学生回答:隋唐时期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加强民族交流。
(3)讲解:隋唐时期,我国民族关系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各民族之间交流日益密切。
其中,文成公主入藏、金城公主嫁入吐蕃等事件,都是隋唐时期民族关系的重要体现。
七下第二单元复习课教案
中国历史七年级(下)第二单元复习课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思路:本课是初一中国历史第七册(下)第二单元复习课。
作为复习课,主要运用学习即温故知新、找联系、逐步建构意义、在互动中生成新知识等教学理论,引导初中学生再现再认历史知识,寻找事实依据说明基本观点,建构知识,学会历史复习的基本方法。
为此,本设计力图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引导学生在个人对知识理解基础上,开展系列活动,通过互动反馈,促进历史思维进一步发展。
教学目的:通过设计系列活动帮助学生学会历史复习的基本方法。
在学生初步了解单元基础知识前提下,通过引导学生模拟导游身份设计该段历史的旅游行程,介绍隋唐社会风貌,培养想象再现再认历史知识能力;通过概括隋唐时代特点,培养寻找事实依据说明观点的能力;通过引导学生运用“知识示意图”方式,梳理单元重点知识,学习发掘知识内在联系、建构知识的能力;通过生生、师生评议与问题讨论等互动合作学习,帮助学生突破重难点,获取经验和启示。
重点难点:重点:宋元时期,南方经济超越北方的原因和表现;北方民族关系新发展的原因和表现。
通过想象再现历史事实;概括辽宋夏金元时代特点,寻找事实依据说明特点;运用图示法概括历史知识。
难点:两宋时期与北方少数民族战争“并存”和“民族关系发展”、但最后都亡于异族政权的原因,运用图示法投影讲解突破。
教学方法1、把抽象知识情感形象化:在初步了解辽宋夏金元历史知识基础上,让学生以导游身份、运用自己的思维和表达方式再现历史;把思考触角伸向知识内在联系,发展历史思维:绘制并展示知识示意图,建立知2、识结构;通过师生评议、问题讨论等互动交流,透过现象认识本质,突破难点,促进历史思维进一步发展;3、情感与理性融合,获取经验启示:引导学生以古鉴今,从中获得经验启示。
教学用具:多媒体计算机课前准备1.教师发放总复习提纲,学生在自己单元复习基础上,从单元复习内容中(杰出人物、历史故事、名胜古迹、风土人情等)选择一个感兴趣的主题,小组合作设计专题旅游计划,制作旅游行程表格(时间、地点、内容)2.学生梳理单元重点知识,发掘知识内在联系,独立绘制知识示意图(参课本辽宋夏金元政权并立示意图宋代南方经济发展示意图宋元民族关系发展示意图宋代社会生活示意图宋元科技文化成果示意图3.学生在整理知识基础上,独立发现问题,提出3个问题,并尝试找到答案。
2024年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二单元复习教案
2024年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二单元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使学生能够全面回顾并掌握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二单元的核心知识点,包括各个历史事件的时间、地点、人物和主要意义等。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学会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去解释历史现象,并能够对历史事件进行比较和评价。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通过历史知识的复习,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培养其对历史文化的尊重和传承意识,同时促进其批判性思维和人文精神的发展。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第二单元重要历史事件的时间顺序和主要内容。
历史事件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影响。
历史事件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
教学难点:历史事件的多角度解读和深层次理解。
学生对于历史知识的综合运用和迁移能力。
三、教学过程1. 复习导入回顾旧知:通过提问或快速复习的方式,回顾前一单元的核心内容,引出本单元的主题。
激发兴趣:利用历史故事、人物趣闻或视频片段等方式,激发学生对本单元的兴趣。
2. 知识梳理时间线梳理:按照时间顺序,列出本单元涉及的重要历史事件,帮助学生建立清晰的时间框架。
内容讲解:针对每个历史事件,讲解其背景、经过、意义和影响,注重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
思维导图构建:引导学生自主构建思维导图,将知识点串联起来,形成知识网络。
3. 讨论与探究分组讨论:将学生分为小组,围绕历史事件进行深入讨论,探讨事件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和影响。
角色扮演:选取历史事件中的关键人物,让学生扮演并进行模拟表演,增强对历史的体验感。
观点碰撞:鼓励学生提出不同的观点和见解,通过辩论和讨论,加深对历史事件的理解。
4. 方法指导解题技巧:教授学生如何分析和解答历史题目,包括选择题、简答题和论述题等。
思维导图应用:指导学生如何利用思维导图进行知识点的梳理和复习。
思维导图应用:介绍有效的记忆方法,如联想记忆、图表记忆等,帮助学生提高记忆效率。
5. 课堂总结知识点回顾:对本节课所讲解的知识点进行回顾和总结,确保学生能够全面掌握。
七年级下历史第二单元复习提纲
七下历史第二单元复习提纲1、列表归纳辽、北宋、西夏、金、南宋、元朝建立的基本要素。
(政权、政权又有哪些?与北宋并立:西夏、金、辽。
与南宋并立:西夏、金、蒙古、元。
与两宋同时并立:西夏、金。
并归纳这些议和的共同点。
澶渊之盟的内容:①辽朝撤兵;②宋给辽岁币。
宋夏议和的内容:①元昊向宋称臣;②宋给西夏岁币。
宋金议和的内容:①南宋向金称臣;②给金岁币;③双方以淮水至大散关一线划定分界线。
宋金议和的影响:宋金对峙局面形成。
议和的共同点:①宋向少数民族交岁币;②双方结束了战争状态;③有利于双方和平相处。
⑵两宋与这些政权签定议和的原因是什么?如何评价这些议和?原因:统治者软弱无能、妥协退让。
评价这些议和:①消极:大量岁币的送纳加重了宋朝人民的负担。
②积极:双方结束了战争状态,保持了长久的和平贸易关系,促进了双方经济文化交流,促进了民族融合。
⑶总结两宋时期的民族关系有何特点?主流是什么?特点:时战时和。
主流:友好交往,和平相处。
⑷你认为少数民族在我国历史发展中做出了哪些贡献?a、促进了边疆地区的开发;b、促进了民族融合;c、加速了北方少数民族的封建化进程。
3、经济重心南移的起止时间、原因、表现是什么?你认为经济重心的南移对我们今天的经济建设有何启示?起止时间:唐朝中后期开始,到南宋完成。
原因:①政治:南方战乱较少。
②经济:许多中原人南迁,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增加了劳动力。
③自然:南方然条件好(优越)。
④政府:政府十分重视经济的发展。
⑤广大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
表现:(一)农业的发展: A、越南引进占城稻。
B、太湖流域的苏州、湖州成为重要粮仓(苏湖熟,天下足。
)。
C、水稻在宋朝跃居粮食产量首位。
D、棉花的种植。
E、茶树的栽培。
(二)手工业兴旺:A、丝织业:蜀地丝织品“好为冠天下”;江浙丝绸产量高。
B、棉织业:海南岛兴起。
C、制瓷业:江南地区是重心;浙江哥窑冰裂纹瓷器;北宋景德镇后来发展为瓷都。
D、造船业:宋朝造船业居当时世界首位。
2023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全册复习提纲
2023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全册复习提纲第一章:秦始皇统一中国1.1 秦国的崛起- 李斯变法- 秦国的军事强大1.2 秦汉的争斗- 项羽与刘邦的战争- 刘邦的胜利与建立汉朝1.3 秦汉政权的发展- 秦汉政权的组织体系- 郡县制的建立1.4 秦汉文化的传承- 秦汉文化的特点- 秦汉文化对后世的影响第二章:西汉王朝的兴衰2.1 汉武帝的统治- 汉武帝的改革措施- 西汉的边疆扩张2.2 王莽篡权与公孙氏的- 王莽的改革失败- 公孙氏的与灭亡2.3 东汉王朝的兴起- 光武帝的- 东汉的统治和衰落2.4 西汉文化的繁荣- 文学艺术的发展- 文化传承对后世的影响第三章:秦汉之后的中国3.1 三国时期的分裂- 曹操与刘备对抗- 孙权的东吴3.2 三国时期的兴衰- 吴蜀之间的斗争- 三国时期的文化繁荣3.3 魏晋南北朝时期- 东晋的统治与北方民族的入侵- 南北朝时期的政治格局3.4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 的传入与发展- 文化繁荣对后世的影响第四章:古代中国的对外交往4.1 丝绸之路的开通- 丝绸之路的起源- 丝绸之路的繁荣与影响4.2 中华文明的传播- 中华文明的传播方式- 中华文明对周边国家的影响4.3 南海丝绸之路- 南海丝绸之路的起源- 南海丝绸之路的重要性4.4 对外交往与文化传播- 古代中国的对外贸易- 古代中国文化的影响力以上是《2023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全册复习提纲的主要内容,希望能对您的复习有所帮助。
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二单元(下)复习提纲
第二单元(下)11-13课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第11课 元朝的统治一、元朝的疆域:“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
元朝的地位:(1)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贵族为主建立的全国性的统一王朝。
(2)元朝的版图是我国历史上最大的。
★二、行省制度(地方行政制度)1.在中央2.在地方(1)元朝把山东、山西和河北称作“腹里”,直属于中央的中书省。
(2)在其他地区,除了吐蕃、畏兀儿外设置了10个行省(也可称“行中书省”)。
行省之下,设置了路、府、州、县。
行省制度的影响:(1)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发展。
(2)是我国省制的开端,对后世影响深远。
Tip :分封制、郡县制与行省制的异同(了解即可,不用背)★三、元朝对边疆地区的管辖1.台湾:元朝在澎湖岛设置了澎湖巡检司,负责管辖澎湖和琉球,这是历史上中央王朝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的行政机构。
2.西藏:元朝设宣政院(是元朝设立的一个直属中央政府管辖的国家机构)直接统辖西藏地区。
央直接管辖下的一个地方行政区域。
Tip :元朝统一的意义:(1)结束长期分裂,为以后统一打下基础。
(2)大体确定了中国后来疆域的轮廓。
(3极大促进了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第12课 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一、 繁华的都市生活1.大都市:北宋的开封,南宋的临安,元朝的大都,都是当时世界上著名的大都市。
2.在北宋的开封,最为繁荣的是大相国寺。
3.瓦子、勾栏(1)瓦子和勾栏出现的原因:随着城市的繁荣,宋代的市民阶级不断增大,市民文化生活也丰富起来。
(2)开封城内有许多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瓦子。
(3)瓦子中圈出许多专供演出的圈子——勾栏。
4.宋元杂剧 地位:宋元时期戏剧演出的主要形式。
5.传统节日:今天的春节、元宵节、中秋节等,在宋代都有了。
(宋代称春节为元旦) 二、宋词概况:词在唐朝已经出现,经五代到两宋,得到大力发展,成为宋代主要的文学形式之一。
(七年级历史教案)七年级历史下册复习提纲二
七年级历史下册复习提纲二七年级历史教案第6课对外友好往来----p28●一、特点:活跃、交往广、政策开放,唐朝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声望,各国都称中国人为“唐人”。
●二、唐与日本的关系:---p291、遣唐使(日本为了学习我们唐朝先进的文化,派遣了许多使者来到中国,这些使者被称为“遣唐使”)。
(1)开始时间;贞观年间;---p29(2)目的:学习我们唐朝先进的文化;--p29(3)对日本的影响:---p29#、以唐朝的制度为模式,进行政治改革;#、参照汉字创制了日本文字;#、社会生活上还保留了唐人的风险。
2、鉴金东渡:---p30(1)、时间:唐玄宗时;(2)贡献:#、传播唐朝文化;#、唐招提寺被日本视为艺术明珠。
●三、唐与新罗的关系:朝鲜半岛上的国家,和隋唐来往频繁。
新罗盛世以后,派遣世界和大批留学生到唐朝学习中国文化。
---p31●四、唐与“天竺”的关系:--p311、时间;贞观初年;2、出发及达到到点:长安-----天竺(印度半岛);3、贡献:携带大量佛经回长安;写成《大唐西域记》4、架起中印友谊桥;为世界文化史做出了贡献。
天竺:指今印度半岛;“大食”指今阿拉伯半岛;“波斯”指今伊朗。
---练习-隋唐时期,中日交往的着名人物是:A、玄奘B、戒贤C、鉴真D、崔致远----(c)---鉴真,复姓淳于,扬州人,中国唐朝僧人,律宗南山宗传人,应日本圣武天皇的约请,鉴真六次东渡,历尽艰辛,终于在天宝十三年(754年)携同弟子到达日本,为传播唐文化做出了重大贡献。
鉴真不仅把律宗传到日本,而且把佛寺建筑、雕塑、绘画等艺术也传到了日本,为传播唐文化做出了重大贡献。
日本现存的唐招提寺,就是鉴真和弟子创建的。
第7课辉煌的隋唐文化(一)-----这部份突出诗。
●一、科技:p331、建筑:(1)隋朝杰出工匠李春设计并主持建造的赵州桥,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石拱桥。
(2)唐长安是当时世界上最大城市;(3)大明宫含元殿.2、印刷术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
人教版(部编)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复习提纲
人教版(部编)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复习提纲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是辽宋夏金元时期时代特征。
一、北宋的的建立960年,赵匡胤建立北宋,以开封(称为东京)为都城,赵匡胤就是宋太祖。
(陈桥驿兵变和“黄袍加身”)二、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1、军事方面:解除禁军将领的兵权;将领有拥兵之权而无调兵之权;定期换防造成兵不识将,将不识兵。
(杯酒释兵权)2、行政方面:在中央,削弱宰相权力,设多重机构,分割宰相的军政、财政大权;在地方,安排文臣担任知州等,并且三年一换,设通判分权。
3、财政方面:设置转运使,把地方财税收归中央。
三、实行重文轻武的政策目的:防止武将对中央集权造成威胁。
表现:A、文臣统兵的格局逐渐形成。
当时的文官担任中央和地方的要职,甚至主持军务,地位和待遇高于武将。
遇有战事,也有文官挂帅出征。
B、注重发展文教事业,改革和发展科举制。
影响:A、扭转了五代十国时期尚武轻文的风气,杜绝了武将拥兵自重的情况,有利于政权的稳固和社会稳定。
B、造就了宋朝科技发达、文化昌盛、人才辈出的文治局面。
C、(消极作用)宋朝重文轻武,导致国家军队战斗力削弱,政府行政效率下降,人民负担加重。
宋朝的时代特点:政治上:多民族政权并存的时代经济上:经济重心南移一、两宋时期各族政权比较表:多民族政权并存的时代第一个阶段:辽、西夏和北宋的并立时期第二个阶段:金与南宋的对峙时期各政权关系特点:“战”与“和”完颜阿骨打会宁1115年1234年(被蒙古灭)二、重要事件:1、宋与辽──澶渊之盟宋真宗统治时,寇准力主宋真宗亲征,澶州之战宋军击退辽军。
战后双方订立盟约,史称为“澶渊之盟”。
内容:辽宋议和,辽朝退兵,宋给辽岁币。
意义:辽宋之间保持了很长时间的和平局面。
2、宋与夏和战元昊称帝后,连年与宋交战,后来议和:宋给西夏岁币。
此后宋夏贸易兴旺。
3、金和南宋的对峙女真杰出首领阿骨打建立金。
金灭辽,又于1127年灭北宋。
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二单元复习教案
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二单元复习教案教学中,备课是一个必不可少、十分重要的环节,备课不充分或者备得不好,会严重影响课堂的气氛和学生的积极性,一堂准备充分的课,会令学生和老师都获益非浅。
因此,平时,我紧抓备、教、改、辅、查等教学中的重要环节。
感谢您的浏览,以下是作者带来的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二单元复习教案内容,期望能帮助到您!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二单元复习教案1秦王扫六合[教学目标]1、基础知识:秦灭六国及其意义;秦始皇巩固统一的主要措施。
2、能力培养:能够通过基础知识的学习掌控历史发展的基本面貌。
[情感态度]教师应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爱好。
[教学重点]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教学难点]对封建独裁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概念的知道[课时]1课时[课型]新授课[方式与方法]综合启示式教学[教学设计]一、复习提问上节内容:百家争鸣中各派代表人物及主要观点是什么二、导入:出示长城图片与电影《英雄》片断让学生观看,创设历史情境使学生注意力集中并引发摸索。
三、讲授新课:提问:1、荆轲刺秦王没有成功,自己反被杀害,也没有禁止秦国攻取燕国。
对于这件事。
你怎么看?2、为何由秦国完成了统一?3、秦王是怎样完成统一的?4、秦统一是好事还是坏事?你对荆轲刺秦王有没有新的认识?口诀记忆:公元前221,秦灭六国有大功。
都城设在咸阳城,中华民族得安宁。
讨论:秦朝如何巩固它的统一的?(学生自由讨论,各抒己见)联想:通过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学生可以进行小组讨论。
教学探究:师生讨论如何评判秦始皇?(从正反两方面进行讨论,注意学生的知识面,不要过深)自由空间:秦始皇的政策措施中,有那些对后世有深远影响?参考答案:赢政统一六国后,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中央独裁集权:一、政治上——建立封建独裁主义中央集权制度A、赢政规定统治者称皇帝,皇帝总揽一切大权。
B、中央政府设置丞相、御史大夫、太尉等官职。
丞相帮助皇帝处理全国的政事,御史大夫是副丞相,同时负责监察百官,太尉管理军事C、在地方,接受李斯的建议,把全国划分为36郡(后来增加到40郡),郡下设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复习提纲
七年级历史教案
第二单元第十课辽、西夏与北宋并立
辽建立民族:契丹族建立者:耶律阿保机(辽太祖) 建立时间:916年都城:上京
北宋建立者:赵匡胤(宋太祖) 建立时间:960年都城:汴京
西夏建立民族:党项族建立者:元昊建立时间:____年都城:兴庆
澶渊之盟北宋与辽实力均衡的产物,每年送岁弊,加重了北宋人民负担(不好的影响);但此后,南北贯通,互市不绝,保持了一百多年相对和平的局面,双方的经济和文化都呈现出繁荣的景象(好的影响)。
榷场我国古代由国家为征税而设立的边境贸易场所。
杨家将北宋抗击辽的代表
第十一课宋金南北对峙
金建立民族:女真建立者:完颜阿骨打(金太祖) 建立时间:____年都城:会宁先后灭掉辽,北宋南宋:建立者:赵构(宋高宗) 建立时间:____年都城:临安
靖康之变 ____年,金军俘虏宋徽宗和宋钦宗,宣告北宋的灭亡。
南宋军民的抗金斗争
岳飞:南宋着名抗金将领,他领导的军队作战勇敢,纪律严明,“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深受人民的爱戴,被称为“岳家军”。
郾城大捷 ____年,岳飞取得的一场对金军的大胜。
岳飞抗金的意义有效地遏制了金统治者发动的掠夺性战争,使南方地区相对稳定,符合当时广大人民的利益。
宋金南北对峙 ____年,宋金订立和议,由此形成双方的南北对峙局面。
金朝变革女真习俗目的:加强统治
措施:①仿照南宋改革官制,建立起一整套中央集权行政机构;②将女真人大规模南迁至中原地区,积极恢复发展农业,推动手工业,商业的发展;③鼓励女真族和汉族通婚,在生活习俗方面进一步向汉族靠拢。
第十二课经济发展与重心南移
经济重心南移趋势:魏晋南北朝以来完成:南宋原因:两宋时期,中原军民英勇抗击契丹、女真等少数民族南侵,使南方地区长期处于相对和平的环境,南方经济迅速发展起来。
经济重心从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
“苏湖熟,天下足”,表明太湖流域成为全国最重要的粮仓。
经济发展的表现:
①农业:占城稻,原产于越南,北宋时期引进,得到迅速推广,水稻逐渐跃居粮食产量首位。
②手工业:煤,称石炭,开采量世界第一(北宋);铁、铜达到当时世界最高水平;陶瓷成为畅销世界市场的产品;着名的制陶点有五窑,景德镇。
③商业:高度繁荣,为适应商业的发展,在北宋前期的四川地区出现“交子”,这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④海外贸易:得到政府的鼓励,发展兴盛,有专门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市舶机构(广州、杭州)
泉州在南宋时期,成为全国第一大港。
第十三课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
士农工商&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