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风景区总规和详规成果及要求

合集下载

四川绵阳仙海水利风景区旅游发展总体规划(DOC-54页)

四川绵阳仙海水利风景区旅游发展总体规划(DOC-54页)

本页面为作品封面,下载文档后可自由编辑删除!精品文档四川绵阳仙海风景区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导言绵阳市仙海风景区是依托沉抗水库建立起来的国家级水利旅游风景区。

风景区总面积63k㎡,其中水面面积6k㎡,有大小岛屿40余座。

风景区内林木繁多,风光秀丽,生态环境优美。

1996年,清华大学建筑设计院对风景区进行了总体规划,依此规划,风景区已开发面积25k㎡,并开始接待游人。

为了对风景区进行进一步的商业开发,成为全国著名的旅游风景区,仙海水利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邀请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重新编制仙海风景区旅游发展规划。

●编制要求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以旅游为核心,突出旅游观光、水利经济、生态农业、生态居住四个重点,把风景区建设成为湖光山色优美、人与自然和谐、生态环境协调,经济快速发展,集生态旅游、休闲娱乐、度假会展等功能为一体的中国西部著名的国家级生态旅游经济区。

为此规划编制工作将整体分为三部分内容:即仙海风景区旅游发展概念规划;仙海风景区旅游总体规划;重点地区的控制性详细规划等层次阶段。

规划编制组已于2003年11月下旬对仙海风景区进行了第一次考察,同时考察了周边县市的相关资源,现提交本次总体规划的概念性规划,重点将解决仙海水利风景区旅游发展的主题定位、市场形象、产品开发与功能布局及相应的经营模式等问题。

●编制依据国家建设部有关风景名胜区管理规定与规划标准规范国家旅游局相关规范准则要求国家自然保护区的相关法律条例与措施规定国家水利局关于水库风景区的相关规定国家环保局的相关规定四川省相关政策规定绵阳市相关政策规定●主要参考资料:《绵阳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10)《绵阳年鉴》2003年《四川省绵阳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00-2015)《成都统计年鉴》2003年《四川统计年鉴》2003年《绵阳市志》1999年《绵阳市自然地理志》1997年●编制范围绵阳市仙海水利经济开发区63㎞²。

其中包括沉抗水库库区土地及水面约12.8㎞²、沉抗镇辖区47㎞²和绵梓公路以南新桥镇和魏城镇部分村社共11.6㎞²。

水利工程风景区的规划

水利工程风景区的规划
[ 作者 简 介 ] 孙 晓丰 ( 1 9 7 9一) , 男, 黑龙 江绥 棱人 , 工程 师 。
前期为基 础建设 期 , 认 定 主题 , 打造 形 象 , 进 行 景
2 0 1 3年 第 9期 ( 第4 1 卷)







No . 9. 2 01 3
H e i t o n g j i a n g S c i e n c e a n d T e c h n o l o g y o f Wa t e r C o n s e r v a n c y
系统 考 虑 旅 游 产 业 的 发 展 , 注 重 产 业 的前 向 和 后 向关联 , 打好 产业 基 础 , 有 效地 推 动其 他 产 业 的发
展, 尤其 是通 过 旅游 产业 的规 划 与 发 展 , 带 动 农 业 劳 2 . 1 战略 步骤 动力 的转 移 , 提 高农 民收入 水 平 , 推 动农 业 产 业 结 构 [ 收稿 日期 ] 2 0 1 3— 0 4— 0 2
2 0 1 3年 第 9期 ( 第4 1卷 )







No . 9 . 2 01 3
He i l o n g j i a n பைடு நூலகம் S c i e n c e a n d T e c h n o l o g y o f Wa t e r C o n s e r v a n c y
文化 、 生态等效益 的综合作用上 , 坚持 “ 建设优美 的
景观 、 弘扬 先 进 的文 化 、 保 持 良好 的生 态 、 促 进 经 济
发展” 的 目标 , 使旅游产业在物质和精神文明建设 中

水利风景区总规和详规成果及要求

水利风景区总规和详规成果及要求

水利风景区总规和详规成果及要求一、水利风景区总规和详规的目标1.保护水利风景资源。

通过总规和详规的制定,明确水利风景区的功能定位和保护范围,保护水源地、湖泊、水库、河流等水利设施,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和文化遗产。

2.促进旅游经济发展。

总规和详规要充分发挥水利风景资源的旅游价值,优化景区布局,开发旅游资源,提升旅游服务质量,推动旅游产业的发展。

3.提升人民生活品质。

总规和详规要充分考虑民众的生活需求,提供优质的休闲娱乐场所,改善生态环境,提高人民生活的幸福感与满意度。

二、水利风景区总规和详规的内容1.环境保护规划。

总规和详规要制定环境保护措施,包括水域污染治理、生态修复和保护措施等,保障水利风景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2.旅游设施规划。

总规和详规要规划旅游设施,包括旅游接待中心、观光车道、步行道、停车场、公共厕所等,提供便利的旅游服务。

3.交通和交通设施规划。

总规和详规要规划道路、桥梁、停车设施等交通设施,提供便利的交通条件,方便游客的出行。

4.旅游开发规划。

总规和详规要制定旅游开发计划,包括景点开发、游船服务、水上体育活动等,将水利风景区打造成具有吸引力的旅游目的地。

三、水利风景区总规和详规的要求1.社会参与。

总规和详规的制定应充分听取各利益相关方的意见,特别是当地居民和旅游从业者的意见,形成共建共享的决策机制。

2.生态文明建设。

总规和详规应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修复,推动绿色发展,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3.安全管理。

总规和详规要对水利风景区的安全风险进行评估,并制定应急预案和安全管理措施,确保游客和从业人员的人身安全。

4.旅游服务质量管理。

总规和详规要规范旅游服务行业,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加强对旅游企业的监管,提高旅游服务质量。

总之,水利风景区总规和详规是水利风景区规划和设计的重要成果,对于保护水利风景资源、促进旅游经济发展和提升人民生活品质都具有重要意义。

在制定总规和详规时,应充分考虑社会参与、生态文明建设、安全管理和旅游服务质量管理等方面的要求,确保水利风景区的可持续发展。

水利部关于进一步做好水利风景区工作的若干意见

水利部关于进一步做好水利风景区工作的若干意见

水利部关于进一步做好水利风景区工作的若干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水利部•【公布日期】•【文号】水综合[2013]455号•【施行日期】•【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水利综合规定正文水利部关于进一步做好水利风景区工作的若干意见(水综合〔2013〕455号)部机关各司局,部直属各单位,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水利(水务)厅(局),各计划单列市水利(水务)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水利局:近些年来,各地结合水利工程兴建和改造,建设了一大批各具特色、山水怡人的水利风景区,不仅治理改善了水生态环境,有效发挥了水工程的综合功能,而且满足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拓展了水利的社会服务功能,深受广大水利干部职工和社会各界的欢迎。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建设天蓝、地绿、水净的美丽家园,推动水生态文明建设,现就进一步做好水利风景区工作,提出以下意见:一、充分认识水利风景区工作的重要意义(一)水利风景区是水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

水利风景区秉承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坚持人水和谐发展,以优化水资源配置、保护水环境、修复水生态、营造水景观、弘扬水文化为内涵,成为水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

(二)水利风景区建设是民生水利的重要体现。

水利风景区依托水域(水体)或水利工程而建,集水利功能提升、水利文化弘扬、水利科技知识普及于一体,使人们在享受优美水环境的同时,了解我国悠久的治水历史和丰富的水利知识,感受当代水利事业的巨大成就,达到热爱水利、关心水利、支持水利、弘扬水利精神和水文化的目的,是民生水利的重要举措。

(三)水利风景区建设是水利改革发展的必然要求。

水利风景区建设,促进了工程效益与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成为地方党委政府推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

水利的社会服务功能和经济支撑作用进一步得到强化。

二、水利风景区工作的总体要求(四)指导思想。

以水生态文明理念为引领,全面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科学规划、有序开发、合理利用、有效保护水利风景资源,充分发挥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能力,积极营造山更青、水更秀、景更美、人水更和谐的良好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建设美丽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出积极贡献。

20050216水利风景区规划规范

20050216水利风景区规划规范

水利风景区规划设计规范(在其它规范基础上修改,仅为初步设想)第1章总则第1.0.1条为了适应水利风景区以下简称风景区保护、利用、管理、发展的需要,优化风景区用地布局,全面发挥风景区的功能和作用,提高风景区的规划设计水平和规范化程度,特制定本规范。

第1.0.2为加强对水资源生态环境的保护,合理开发利用水利风景资源,提高水利风景区建设与管理水平,科学评价水利风景区质量,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及有关技术规范,制定本规范。

第1.0.3本标准适用于管理和保护范围明确、权属清楚、管理机构健全的水利风景区的评价。

第1.0.4条本规范适用于水利风景区的规划。

第1.0.5条风景区规划应分为总体规划、详细规划二个阶段进行。

一些重点建设地段,也可以增编控制性详细规划或修建性详细规划。

第1.0.6条风景区规划必须符合我国国情,因地制宜地突出本风景区特性。

并应遵循下列原则:1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就是要全面周到地统筹考虑水利风景区资源的利用与保护、现在与未来,兼顾协调好上、下游,左、右岸,地方政府和群众的利益,避免不必要的矛盾和纠纷,赢得方方面面的理解和支持,求得水利风景区的良性循环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科学、安全、突出保护的原则就是要充分依靠科学理念和科技进步,确保资源、工程和游人的安全,修复和保护好生态环境,弘扬水文化。

这是水利风景区建设与管理的最基本要求,唯有满足这一要求,才有开展其它工作的可能。

3自然、和谐、因地制宜的原则水利风景区最为显著的特点就是自然、和谐。

规划、建设水利风景区必须要严格按照资源条件和自然规律,因地制宜,综合整治。

4创新、求实、追求高效的原则水利风景区建设与管理是个新事物。

必须立足市场,用新观念、新思路、新方法去创立新机制,实行市场化运作、企业化经营、产业化推进,以切实有效的机制和发展模式,求得越来越高的生态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第1.0.7条风景区规划应与国土规划、区域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及其他相关规划相互协调。

水利部关于印发《水利风景区管理办法》的通知

水利部关于印发《水利风景区管理办法》的通知

水利部关于印发《水利风景区管理办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水利部•【公布日期】2022.03.28•【文号】水综合〔2022〕138号•【施行日期】2022.04.15•【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水利其他规定正文水利部关于印发《水利风景区管理办法》的通知水综合〔2022〕138号部机关各司局,部直属各单位,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水利(水务)厅(局),各计划单列市水利(水务)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水利局:《水利风景区管理办法》已经部务会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水利部2022年3月28日水利风景区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水利风景区建设与管理,维护河湖健康美丽,促进幸福河湖建设,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水库大坝安全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和《水利部关于印发机关各司局职能配置内设处室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水利风景区的建设与管理。

本办法所称水利风景区,是指以水利设施、水域及其岸线为依托,具有一定规模和质量的水利风景资源与环境条件,通过生态、文化、服务和安全设施建设,开展科普、文化、教育等活动或者供人们休闲游憩的区域。

第三条水利风景区建设与管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和关于治水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以推动新阶段水利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维护河湖健康生命为主线,坚守安全底线,科学保护和综合利用水利设施、水域及其岸线,传承弘扬水文化,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优质水生态产品,服务幸福河湖和美丽中国建设。

第四条水利部指导全国水利风景区建设与管理工作。

水利部在国家确定的重要江河、湖泊设立的流域管理机构(以下简称流域管理机构)指导所管辖范围内的水利风景区建设与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水行政主管部门指导本行政区域内所管辖的水利风景区建设与管理工作。

水利风景区管理办法

水利风景区管理办法

水利风景区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科学、合理利用水利风景资源,保护水资源和生态环境,加强对水利风景区的建设、管理和保护,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水利风景区的设立、规划、建设、管理和保护,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水利风景区是指以水域(水体)或水利工程为依托,具有一定规模和质量的风景资源与环境条件,可以开展观光、娱乐、休闲、度假或科学、文化、教育活动的区域。

水利风景资源是指水域(水体)及相关联的岸地、岛屿、林草、建筑等能对人产生吸引力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

水利风景区以培育生态,优化环境,保护资源,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为目标,强调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

第四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和流域管理机构应当认真负责,加强对水利风景区的监督管理。

水利风景区管理机构(一般为水利工程管理单位或水资源管理单位)在水行政主管部门和流域管理机构统一领导下,负责水利风景区的建设、管理和保护工作。

第二章设立第五条设立水利风景区,应当有利于加强水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有利于保障水工程安全运行,有利于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凡利用水利风景资源开展观光、娱乐、休闲、度假或科学、文化、教育等活动,必须报请有管辖权的水行政主管部门或流域管理机构批准。

第六条按照水利风景资源的观赏、文化、科学价值和水资源生态环境保护质量及景区利用、管理条件,水利风景区划分为两级,即国家级和省级水利风景区。

第七条国家级水利风景区,由景区所在市、县人民政府提出水利风景资源调查评价报告、规划纲要和区域范围,省、自治区、直辖市水行政主管部门或流域管理机构依照《水利风景区评价标准》审核,经水利部水利风景区评审委员会评定,由水利部公布。

省级水利风景区,由景区所在地市、县人民政府依照《水利风景区评价标准》,提出水利风景资源调查评价报告、规划纲要和区域范围,报省、自治区、直辖市水行政主管部门评定公布,并报水利部备案。

2023年水利风景区建设实施方案

2023年水利风景区建设实施方案

2023年水利风景区建设实施方案一、引言水利风景区是集水利工程与旅游景观为一体的综合性风景名胜区,它有利于水利资源的保护与利用,同时也能为人们提供观赏美景、休闲娱乐、体验农耕文化等多重功能。

本实施方案旨在推动2023年水利风景区建设,在保护与利用水利资源的基础上,打造具有独特魅力与竞争力的旅游景区,提升人民群众的旅游幸福感。

二、总体目标2023年水利风景区建设的总体目标是:加强水利工程建设与景观规划的融合,提升旅游景区的独特性与竞争力,实现水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并为人们提供旅游观光、休闲娱乐、生态教育等多重功能。

三、重点任务1. 水利工程建设(1)加快水利工程建设的进度,提高水库、堤防、渠道等水利设施的抗洪、蓄水、节水能力;(2)优化水利设施布局与设置,提升风景区的景观效果,同时确保水利设施安全可靠;(3)开展水利设施的科学评估和监测,及时发现并解决安全隐患。

2. 景观规划与设计(1)进行水利风景区的规划与设计,确保景观与水利工程的融合,形成独特的景观魅力;(2)选取优美的自然景观,涵盖山水、湖泊、湿地等多种景观类型,提升游客的观赏体验;(3)设计合理的游览路线与设施,方便游客的旅游观光,并保护生态环境。

3. 生态环境保护(1)制定水利风景区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加强对水生态系统的保护与修复;(2)合理控制游客数量,避免生态环境过度开发与破坏;(3)加强环境监测与治理,保障水质、大气质量等环境指标符合相关标准。

4. 文化传承与旅游发展(1)挖掘水利风景区的历史文化资源,充分展示农耕文化、水利工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2)设计丰富多彩的旅游活动,如农耕体验、传统手工艺制作等,提升游客的参与度与体验感;(3)引入优质旅游服务资源,提供优质的住宿、餐饮、交通等旅游服务,提升游客满意度。

五、实施步骤1. 制定水利风景区建设规划依据水利工程实施计划和景区规划要求,制定水利风景区建设规划,明确各个项目的具体内容和实施时序,确保实施的科学性和系统性。

水利风景区年度总结(3篇)

水利风景区年度总结(3篇)

第1篇2023年,我国水利风景区建设与管理工作在水利部的统一部署和指导下,取得了显著成效。

以下是对2023年水利风景区工作的年度总结:一、工作回顾1. 科学保护和综合利用水利设施、水域及其岸线。

各地按照水利部的统一部署,加强对水利设施、水域及其岸线的保护,确保河湖健康生命,为人民群众提供优美的生活环境。

2. 传承弘扬水文化。

各地充分利用水利风景区资源,传承和弘扬水文化,提升水利风景区的文化内涵,讲好中国故事。

3. 完善政策制度。

各地不断完善水利风景区政策制度,为水利风景区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4. 强化监督管理。

各地持续强化水利风景区监督管理,确保水利风景区建设与管理工作规范有序。

5. 推动高质量发展。

各地全力推动水利风景区高质量发展,为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建设美丽中国作出积极贡献。

二、工作亮点1. 聚焦美丽中国建设。

各地以美丽中国建设为目标,打造水美中国新名片,推动水利风景区成为美丽中国的亮点。

2. 聚焦乡村全面振兴。

各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打造水利惠民富民新样板,助力乡村振兴。

3. 聚焦文化强国建设。

各地坚持文化自信,打造讲好中国故事的水文化新标识,提升水利风景区的文化影响力。

4. 聚焦生态产品价值实现。

各地坚持两手发力,开辟“两山”转化水利新路径,推动水利风景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

5. 聚焦高水平安全。

各地坚持底线思维,打造平安景区新标杆,确保水利风景区安全稳定运行。

三、2024年工作展望1. 强化政策引领。

加快推进“十四五”水利风景区规划目标任务落地见效,为水利风景区高质量发展提供政策支持。

2. 优化发展布局。

服务国家战略,推动水利风景区集群和风光带建设,提升水利风景区整体竞争力。

3. 加强监督管理。

严格水利风景区认定与复核,确保发展质量,保障水利风景区可持续发展。

4. 大力探索创新。

提升水利风景区综合效益,推动水利风景区转型升级。

5. 加大宣传力度。

提升国家水利风景区品牌形象,扩大水利风景区知名度。

水利风景区总体规划、建设规划编制提纲、图纸要求

水利风景区总体规划、建设规划编制提纲、图纸要求

附录A(资料性)水利风景区总体规划编制提纲一、基本情况(一)规划背景(二)基本情况二、水利风景区现状评价(一)水利风景区发展现状评价(二)水利风景区发展需求分析三、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二)规划范围(三)规划目标与水平年(四)规划依据四、规划布局(一)总体布局(二)水利风景区集群(三)水利风景区风光带五、主要任务(一)生态环境保护与提升(二)水文化建设(三)能力建设六、实施计划与保障措施七、实施效益分析附录B(资料性)水利风景区建设规划编制提纲一、基本情况(一)发展背景(二)景区现状情况(三)景区周边资源开发利用情况二、水利风景资源与生态环境调查(一)水利风景资源调查(二)生态环境调查三、现状评价与需求分析(一)现状评价(二)需求分析四、总体要求(一)规划范围(二)规划定位(三)规划目标与水平年(四)规划依据五、功能分区(一)功能分区原则(二)功能分区结果六、生态环境保护与提升(一)水域水体保护(二)陆生生态环境保护与提升七、水文化建设(一)水文化挖掘(二)水文化场馆设施建设(三)水利遗产资源保护与利用(四)水文化活动策划与组织八、水利旅游开发(一)景园景点和文旅设施建设(二)特色水利旅游项目开发(三)活动策划与组织九、安全与服务设施建设(一)游人容量测定(二)游人容量管控与安全设施(三)交通设施与游线组织(四)公共服务设施(五)标志标识与解说系统十、管理服务能力建设(-)管理体制与管理制度(二)防灾避险方案及应急预案(三)智慧管理与服务(四)品牌塑造和宣传十一、投斐估算与效益评价(一)投资估算(二)效益评价十二、环境影响评价(一)有利影响(-)不利影响与应对措施十三、保障措施(一)组织保障(二)政策保障(H)资金保障附录C(资料性)水利风景区规划图纸要求表C.1规定了水利风景区总体规划主要图纸目录和制图基本要求。

表C.3规定了不同面积水利风景区的规划制图比例尺要求。

表C.3水利风景区规划制图比例尺。

2023年水利风景区建设实施方案

2023年水利风景区建设实施方案

2023年水利风景区建设实施方案一、总体目标1. 在2023年前,建设一批集水利、旅游、生态为一体的具有特色的水利风景区。

2. 提高水利风景区的建设质量和服务水平,打造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水利风景区品牌。

二、建设内容1.水利设施建设:(1)修建水库和堤坝:充分利用地形和水文条件,建设一批具有重要水利功能和风景特色的水库和堤坝。

(2)修建山体水利设施:在水利风景区的山体中建设引水渠、水渠、泵站等水利设施,提升水利功能同时与自然风景融合。

(3)修建灌溉系统:建设先进的灌溉系统,实现农田的自动灌溉,提高农田灌溉效率。

(4)修建排水系统:改善水势不通畅的地区排水问题,建设排水系统,保障农田和居民的排水需求。

2.旅游设施建设:(1)修建游船码头:在水利风景区的水体中修建游船码头,方便游客游览水利风景。

(2)修建步道和观景台:在风景区内修建步道和观景台,提供游客观赏风景和休憩的空间。

(3)修建景观设施:根据水利风景区的特色和风景,修建具有地域特色的景观设施,如亭台、楼阁、石桥等。

3.生态保护和修复:(1)加强植被恢复:在水利风景区内加强植被恢复工作,通过植树造林、种植草坪等方式提升风景区的绿化覆盖率。

(2)水质治理:加强对风景区内水体的监测和治理,保障景区水体的清洁和水质的良好。

(3)野生动物保护:加强对风景区内野生动物的保护工作,保护濒危物种和生态平衡。

三、建设步骤1.规划设计:制定水利风景区的规划和设计方案,确定建设内容和目标。

2.工程建设:按照规划设计方案,开展水利设施、旅游设施和生态保护的建设工作。

3.设施完善:建设完善旅游配套设施,包括停车场、游客服务中心、餐饮住宿等设施。

四、投资保障1.资金来源:通过政府投资、社会投资和金融机构贷款等多种方式筹集建设资金。

2.政策支持:制定相关政策,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水利风景区建设,提供优惠政策和项目支持。

3.合理安排财政预算,确保项目建设的资金需求。

五、社会效益1.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水利风景区的建设将带动当地旅游、餐饮、住宿等行业的发展,增加就业机会,提升地方经济水平。

毕升湖水利风景区旅游总体规划

毕升湖水利风景区旅游总体规划

毕升湖水利风景区旅游总体规划一、引言毕升湖水利风景区位于中国某省某市,是一处集水利工程、生态保护和旅游观光为一体的综合性风景区。

本文旨在对毕升湖水利风景区进行总体规划,以提升其旅游价值和吸引力。

二、区域概况毕升湖水利风景区占地面积约100平方公里,其中湖泊面积约80平方公里,周边山峦起伏,景色优美。

湖区水质清澈,水生态环境良好,拥有丰富的鱼类资源。

湖区周边还分布有多个村庄,具有浓厚的乡村风情。

三、规划目标1. 提升旅游设施:规划建设一批现代化旅游设施,包括游客接待中心、停车场、观景台、游船码头等,以提供便捷的旅游服务。

2. 保护生态环境:加强湖泊水质监测和治理,推行可持续发展理念,确保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

3. 丰富旅游项目:开发丰富多样的旅游项目,如湖上漂流、湿地探险、钓鱼体验等,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

4. 提升旅游品质:培训旅游从业人员,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打造优质旅游体验。

四、规划内容1. 景区布局规划1.1 设立游客接待中心:在入口处建设游客接待中心,提供旅游咨询、购票、导游服务等。

1.2 观景台规划:在湖区周边选择适宜的地点建设观景台,供游客欣赏湖泊美景。

1.3 停车场规划:规划建设多个停车场,分布在景区的不同区域,方便游客停车。

1.4 游船码头规划:在湖区设置游船码头,方便游客乘坐游船游览湖泊。

2. 生态环境保护规划2.1 水质监测与治理:建立水质监测体系,定期对湖泊水质进行检测,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治理措施。

2.2 生态修复与保护:加强湖泊周边生态环境的保护,禁止乱倒垃圾和野外采摘等破坏行为,推行生态修复工作。

2.3 生态教育宣传:开展生态教育宣传活动,提高游客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倡导绿色出行。

3. 旅游项目开发规划3.1 湖上漂流项目:规划建设湖上漂流项目,游客可以乘坐特制的漂流艇在湖上畅游,体验刺激与快乐。

3.2 湿地探险项目:开发湖区周边的湿地资源,设计湿地探险路线,供游客进行徒步探险。

毕升湖水利风景区旅游总体规划

毕升湖水利风景区旅游总体规划

毕升湖水利风景区旅游总体规划毕升湖水利风景区旅游总体规划毕升湖水利风景区管理处二O一O年元月目录第一章毕升湖水利风景区概况一、规划背景(一)区位背景(二)气候水文(三)机遇背景——武汉城市圈的机遇延伸(四)市场背景二、规划范围三、景区资源评价(一)生态旅游资源评价(二)人文旅游资源评价四、环境质量评价(一)地质地貌(二)水体与植被第二章毕升湖水利风景区规划思想及原则一、景区规划依据(一)法律依据(二)行业标准(三)地方规划文件(四)政策依据二、景区性质及发展方向三、规划指导思想四、规划期限第三章总体规划一、景观构筑设想二、景点规划第四章环境保护等专项规划一、风景资源保护规划二、绿化规划三、环卫规划四、环境保护规划第一章毕升湖水利风景区概况一、规划背景大别山奇峰秀谷,风光如画。

其主峰天堂寨及二峰大同尖均坐落于英山境内,再加上独特的自然气候赋予英山一派人间美景。

毕升湖水利风景区就处于湖北省英山县陶河乡境内,被誉为“绿色生态之游、红色革命之旅、峡谷漂流之行,文化寻源之趣”的旅游观光之胜地。

(一)区位背景毕升湖水利风景区,地理区位合理,交通线路畅通,旅游景点密集。

位于武汉、合肥、南京、上海等大中城市之间。

距长江黄州码头120公里、京九铁路浠水站100公里、武英高速公路出口30公里、318国道20公里。

(二)气候水文毕升湖水利风景区同其它风景区相比,有其山间平地温差较小,比较温暖独到特点。

平均气温14℃,年平均最高气温18℃,最低气温8℃,极端最高气温34℃,极端最低气温零下8℃,7月最热平均26℃,夏季平均气温23℃,冬季平均气温9℃;景区多年平均降雨量1415mm;空气相对湿度年平均78%。

年平均日照时数1400—1600小时,无霜期190—250天,年平均气温比附近的城镇分别低7—10℃,温湿相宜,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具有明显的山地与水域气候兼备的特征,具有开发避暑休闲度假、体育健身、探险漂流等综合旅游的气候特征。

水利风景区规划(纲要)编制要求

水利风景区规划(纲要)编制要求

《水利旅游项目管理办法》
2021/10/10
4
资源调查评价
规划区域现状情况调查 水利风景资源调查评价
2021/10/10
பைடு நூலகம்
5
规划主题及发展定位
定位主题形象,是水风景区的“灵魂”和文化主线。 根据水利风景资源的特质确定景区主题,应符合水利 风景区的内涵和发展定位。
2021/10/10
6
规划布局与功能分区
水利风景区规划(纲要)编制要求 和注意事项
2021/10/10
1
水利风景区规划框架结构
第一章 基本情况
1.1 项目背景 1.2 项目概况 1.3 可行性分析 1.4 规划任务
第二章 资源调查与分析评价
2.1 资源现状 2.2 现状分析与评价 2.3 综合分析
第三章 规划原则与范围
3.1 规划依据 3.2 规划原则 3.3 规划范围
2021/10/10
第四章 规划水平年与目标
4.1 规划水平年 4.2 规划目标
第五章 主题定位
5.1功能定位 5.2形象定位 5.3市场定位
第六章 规划布局
6.1规划布局 6.2功能分区 6.3景区划分 6.4保护分区
2
第七章 专项规划
7.1水资源保护规划 7.2 水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规划 7.3种植规划 7.4景观规划 7.5交通与游线组织规划 7.6服务设施规划 7.7配套基础设施规划 7.8土地利用协调规划 7.9竖向规划 7.10安全保障规划 7.11标识系统与解说规划 7.12水利科技与水文化传播规划 7.13营销与管理规划
应与工程的景观规划相协调,若工程建设发展规划不 包含景观规划,在编制中要考虑已建或在建工程的实 际情况和水利工程的功能性;对尚未开始建设的项目, 要在规划设计前融入工程景观理念。

2023年水利风景区建设实施方案

2023年水利风景区建设实施方案

2023年水利风景区建设实施方案一、项目背景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生态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水利风景区是指以水利设施为基础,以景观效果为主导,结合自然资源和人文景观,打造的集观光旅游、休闲娱乐、科普教育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旅游目的地。

通过水利风景区的建设,既能满足人们对于旅游和休闲的需求,也能推动当地经济的发展,提升生态环境质量,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

二、建设目标1. 打造具有独特魅力和吸引力的水利风景区;2. 提升旅游服务质量,满足游客的需求;3. 推动当地经济的发展,增加就业机会;4. 促进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的可持续利用;5. 加强与周边地区的合作和交流。

三、建设任务和内容1. 水利设施建设:完善水利设施,提升供水和排水系统的效率和安全性;2. 景观打造:根据地方特色和旅游需求,打造具有独特景观的水利风景区;3. 旅游设施建设:建设完善的旅游服务设施,如停车场、酒店、餐饮等;4. 旅游产品开发:开发具有吸引力的旅游产品,如水上项目、生态探险等;5. 宣传推广:制定宣传推广策略,加大对水利风景区的宣传力度,吸引更多游客前来参观和游玩;6. 经济发展:推动水利风景区与周边地区的合作,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增加就业机会;7. 环境保护:加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和管理,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确保可持续发展。

四、实施计划1. 前期准备阶段(2022年上半年)- 成立水利风景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负责项目的组织和协调工作;- 进行项目规划和可行性研究,确定建设方案;- 筹措项目资金,寻找合作伙伴。

2. 建设准备阶段(2022年下半年)- 制定详细的建设方案和实施计划;- 进行招投标工作,选择合适的建设单位;- 筹备相关手续,包括土地征用、环境评估等。

3. 建设实施阶段(2023年)- 建设水利设施,提升供水和排水系统的效率和安全性;- 进行景观打造,打造具有独特景观的水利风景区;- 建设旅游服务设施,如停车场、酒店、餐饮等;- 开发旅游产品,推出具有吸引力的旅游产品;- 加大宣传推广力度,吸引更多游客前来参观和游玩。

沭河水利风景区建设规划

沭河水利风景区建设规划

《临沭县沭河水利风景区开发建设规划》目录第一部分规划总论 (1)第二部分规划区概况 (6)第三部分总体构思与发展战略 (11)第四部分景观建设规划 (14)第五部分旅游市场策划 (30)第六部分旅游设施规划 (42)第七部分保障系统构建 (50)第八部分投资估算与效益分析 (56)第一部分规划总论1.1 规划范围本规划所涉及的范围为临沭县内沭河流域。

主体区域位于白旄乡、曹庄镇、石门镇境内,包括白旄镇沭河古栗林、大官庄水利枢纽系统、古沭河流域。

南北延伸,呈狭长的带状分布。

1.2 规划年限本规划年限为17年,划分为三个阶段:近期:2009~2010年中期:2011~2015年远期:2016~2025年1.3 规划依据1.3.1 法律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3.《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4.《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5.《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6.《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7.《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1.3.2 政策法规依据1.《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快旅游业发展的通知》,2001年2.国务院《风景名胜区管理暂行条例》3.国务院《旅行社管理条例》4.国务院《娱乐场所管理条例》5.建设部《风景名胜区管理暂行条例实施办法》6.林业部《森林公园管理办法》7.国家旅游局《旅游发展规划管理暂行办法》8.国家旅游局《旅游规划通则》9.国家旅游局《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检查标准》10.《中国旅游业发展“十五”计划》,国家旅游局,2000年11.《山东省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山东省人民政府、世界旅游组织,2000年12.《山东省旅游发展“十五”计划》,山东省旅游局,2000年13.《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决定》1996年8月5日14.《临沂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曲阜师范大学地理系1999年6月1.3.3 行业标准依据1.《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2.《旅游区(点)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3.《旅行社国内旅游服务质量要求》4.《旅行社资质等级划分与评定》5.《导游服务质量》6.《旅游规划通则》7.《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建设标准》8.《星级饭店客房用品质量和配备要求》9.《游乐园(场)安全和服务质量》10.《旅游汽车服务质量》11.《旅游服务基础术语》12.《标志用公共信息图形符号》13.《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14.《漂流旅游安全管理暂行办法》旅综发〔1998〕009号1.4 规划的基本原则1.4.1 系统性原则规划覆盖所有的旅游产业要素,广泛联系当地的关联产业,尤其对旅游产业本身所涉及的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作好全面系统的规划。

水利风景区建设方案

水利风景区建设方案

以我给的标题写文档,最低1503字,要求以Markdown文本格式输出,不要带图片,标题为:水利风景区建设方案# 水利风景区建设方案## 引言水利风景区是指以水利设施、水利工程为核心,以自然景观、文化特色为辅助,通过合理规划和开发利用,打造形成的集水文化、旅游服务、休闲娱乐、科普教育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旅游景区。

本文档将提出一个水利风景区建设方案,详细介绍其规划、设计以及运营管理等内容。

## 1. 风景区规划### 1.1 目标定位水利风景区的目标定位是成为一座集水文化、旅游服务、休闲娱乐、科普教育于一体的综合性旅游景区,吸引国内外游客,提升地方经济发展。

### 1.2 规划原则- 充分利用水利设施,保护环境,最大限度地保留自然风貌。

- 突出水利文化特色,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景点。

- 合理规划景区内的设施布局,提供便捷的旅游服务。

### 1.3 功能分区根据水利风景区的目标定位,可以划分为以下功能区域:1. 水利文化展示区:介绍水利工程的历史、文化背景和科技意义。

2. 自然风光区:保持自然风光的原貌,提供观赏和拍照的场所。

3. 休闲娱乐区:为游客提供休闲娱乐设施,如游乐园、餐饮等。

4. 科普教育区:开设水利知识普及的教育活动和展览。

## 2. 风景区设计### 2.1 景点设计在水利风景区内设置以下景点:1. 水利博物馆:展示水利工程的历史和文化,吸引游客了解水利的发展。

2. 水闸观光区:设置观光平台和游船,供游客观赏水闸开闭的过程。

3. 水上活动区:提供划船、钓鱼等水上活动项目,增加游客参与度。

4. 自然保护区:保护风景区内特有的动植物,供游客观赏和学习。

5. 休闲广场:设置休息区域和舒适的座椅,供游客休息和欣赏风景。

### 2.2 设施建设根据景点设计的要求,建设以下设施:- 路网建设:规划合理的步行路线和道路,确保游客能够方便地参观各个景点。

- 停车场建设:建设大型停车场,方便游客停放车辆。

山西省水利风景区总规(文本)2011-07-03

山西省水利风景区总规(文本)2011-07-03

第一章规划编制的基础第一条规划范围本规划以山西省11个市域内属省水利部门管辖的水域(水体)或水利工程为依托,以具有一定基础和环境条件的、可以开展观光、旅游、休闲和文化等活动的112个主要水利风景区为主要规划对象。

第二条规划期限本规划基准年为2010年,规划期限为2011—2030年,分为:规划近期(2011—2015年)、规划中期(2016—2020年)、规划远期(2021—2030年)三个阶段。

第三条规划性质本规划是山西省水利风景区发展的战略指导性文件,适用于山西省全境的水利风景区。

本规划通过后即作为山西省范围内水利风景区发展与水利旅游项目开发建设的指导性文件。

山西省境内进行的与水利风景区相关的各项建设和经营活动均应参照本规划,各水利风景区(点)的总体规划及详细规划应以本规划为指导,水利管理部门的相关专业规划也应与本规划相协调。

第四条规划目的1、坚持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树立以人为本、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的观念,适应新时期水利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实现水利风景资源的有序开发、适度利用和可持续发展。

2、在国家水利风景区总体发展规划纲要的框架内,为山西省水利风景区的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和远景蓝图,推动水利风景区建设及其健康发展。

3、在回顾和总结山西省水利风景区建设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新时期的发展战略和目标任务,制定方针策略,提升山西省水利风景区建设与管理水平,打造全国水利系统和地方知名的水利风景区。

第五条规划原则1、统筹发展与多效合一的原则2、工程安全与生态保护的原则3、开放协调与和谐发展的原则4、突出重点与弘扬特色的原则5、高效经济与灵活多样的原则6、政府引导与市场开拓的原则7、以人为本与“天人合一”的原则8、管理改革与全面发展的原则第六条规划依据(一)国际公约1.《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1972年)2.《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组织法》(1946年)3.《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1992年)4.《21世纪议程》(1992年)5.《可持续旅游发展宪章》(1995年)(二)国家法律法规及相关文件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08年)2.《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2007年)3.《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2007年)4.《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2006年)5.《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004年)6.《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2002年)7.《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2010年)8.《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9.《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1989年)10.《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1994年)11.《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实施条例》(1993年)12.《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1988年)13.《风景名胜区条例》(国发[2006]474号)14.《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国务院,2006年)15.《关于进一步加快旅游业发展的通知》(国发[2001]9号)16.《关于加强风景名胜区保护管理工作的通知》(国办发[1995]23号)17.《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中共中央、国务院2011年一号文件)(三)国家行业标准和条例依据1.《水利风景区规划编制导则》(2008年)2.《水利风景区评价标准》(SL300-2004)3.《水利旅游项目综合影响评价标准》(SL422-2008)4.《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管理办法》(2002年)5.《水工程建设规划同意书制度管理办法(试行)》(2007年)6.《关于印发〈水利风景区管理办法〉通知》(水综合[2004]143号)7.《关于印发〈水利风景区发展纲要〉通知》(水综合[2005]125号)8.《旅游规划管理办法》(2000年)9.《旅游规划通则》(GB/T 18971-2003)10.《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GB/T50298-1999)11.《旅游区(点)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GB/T 17775-2003)12.《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规划编制审批管理办法》(建城[2001]83号)(四)地方性规范与规划依据1.《山西省水资源管理条例》(2007年)2.《山西省促进旅游产业发展条例》(2005年)3.《山西省旅游条例》(2002年)4.《山西省河道管理条例》(1994)5.《山西省水工程管理条例》(1990年)6.《山西省水利发展“十一五”规划》(2006年)7.《山西省水利发展“十二五”规划》(2011年)8.《中国旅游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2006年)9.《山西省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2006年)10.《山西省“十一五”旅游产业发展总体规划》(2006年)11.《山西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997年—2010年)》(1997年)12.《山西省生态功能区划》(晋政发[2008]26号)13.《山西省风景名胜区体系规划》(2009年)14.《山西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决定》(2010年)第二章指导思想与发展目标第七条战略指导思想1、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贯彻人与自然相和谐、社会与经济相协调的发展思想,以科学发展观指导水利风景区的开发建设。

水利风景区总体规划实施方案

水利风景区总体规划实施方案

水利风景区总体规划实施方案此文档word版本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修改目录第一章基本情况 (1)1. 枢纽工程简介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 景区自然背景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 地理位置...........................................................................................................................................................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 地形地貌...........................................................................................................................................................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 水文气象........................................................................................................................................................... 错误!未定义书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3 规划成果及要求
规划成果应满足以下要求。

(1)水利风景区总体规划的主要图纸应符合表2的规定:
(2)水利风景区详细规划的主要图纸应符合以下规定:
规划区位置图(比例不限)
规划区现状图(比例尺1:1000~l:500)
规划总平面图(比例尺1:1000~l:500)
道路交通规划图(比例尺1:1000~l:500)
功能分区图(比例尺1:1000~l:500)
绿地规划图(比例尺1:1000~l:500)
竖向规划图(比例尺1:1000~l:500)
单项或综合工程管网规划图(比例尺l:500~l:l000)
相关分析图纸(比例不限)
表达规划设计意图的模型和鸟瞰图(比例不限)
(3)详细规划需要达到施工图设计的深度时,除以上所列图纸的内容和图面深度外,还应增加以下内容:
总平面图:主要建筑物平、立、剖面图,建筑物坐标,各种室外设施设计方案图等。

道路交通规划图:道路中心线交点的标高、道路的纵坡平曲最小半径、路口交叉处理。

竖向规划图:建筑物±0.00标高、地面高程处理、土方平衡估算。

工程管网综合图:管底标高、覆土厚度、主要接点、架埋方式、室外各处检查井、管沟
盖的布置等,单项管网的设计深度按各专业施工图深度的规定执行。

绿地规划图:植物配置,树种选择和栽植方式、树距等,以及园林建筑设施和园林小品的轮廓尺寸、铺地大样等。

以上所列图纸的深度均应满足建筑专业关于总体布置和室外工程有关规定。

根据实际需要,比例尺可增大至1:500~ l:20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