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自清《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优秀课件
朱自清散文《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
朱自清散文《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2)朱自清散文《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这时却遇着了难解的纠纷。
秦淮河上原有一种歌妓,是以歌为业的。
从前都在茶舫上,唱些大曲之类。
每日午后一时起;什么时候止,却忘记了。
晚上照样也有一回。
也在黄晕的灯光里。
我从前过南京时,曾随着朋友去听过两次。
因为茶舫里的人脸太多了,觉得不大适意,终于听不出所以然。
前年听说歌妓被取缔了,不知怎的,颇涉想了几次——却想不出什么。
这次到南京,先到茶舫上去看看,觉得颇是寂寥,令我无端的怅怅了。
不料她们却仍在秦淮河里挣扎着,不料她们竟会纠缠到我们,我于是很张皇了。
她们也乘着“七板子”,她们总是坐在舱前的。
舱前点着石油汽灯,光亮眩人眼目:坐在下面的,自然是纤毫毕见了——引诱客人们的力量,也便在此了。
舱里躲着乐工等人,映着汽灯的余辉蠕动着;他们是永远不被注意的。
每船的歌妓大约都是二人;天色一黑。
她们的船就在大中桥外往来不息的兜生意。
无论行着的船,泊着的船,都要来兜揽的。
这都是我后来推想出来的。
那晚不知怎样,忽然轮着我们的船了。
我们的船好好的停着,一只歌舫划向我们来的;渐渐和我们的船并着了。
铄铄的灯光逼得我们皱起了眉头;我们的风尘色全给它托出来了,这使我踧踖不安了。
那时一个伙计跨过船来,拿着摊开的歌折,就近塞向我的手里,说,“点几出吧”!他跨过来的时候,我们船上似乎有许多眼光跟着。
同时相近的别的船上也似乎有许多眼睛炯炯的向我们船上看着。
我真窘了!我也装出大方的样子,向歌妓们瞥了一眼,但究竟是不成的!我勉强将那歌折翻了一翻,却不曾看清了几个字;便赶紧递还那伙计,一面不好意思地说,“不要,我们……不要。
”他便塞给平伯。
平伯掉转头去,摇手说,“不要!”那人还腻着不走。
平伯又回过脸来,摇着头道,“不要!”于是那人重到我处。
我窘着再拒绝了他。
他这才有所不屑似的走了。
我的心立刻放下,如释了重负一般。
我们就开始自白了。
我说我受了道德律的.压迫,拒绝了她们;心里似乎很抱歉的。
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PPT课件 〔苏教版〕
所游的河
“秦淮河是一条文化含金量很高 的河,人们提到它,不由自主地就会 把历史拉出来。”
——(叶兆言)
秦淮文化
32010035600840040
知人论世
苦闷时期 莫谈国事
返影入深林
言为心声
10、你的假装努力,欺骗的只有你自 己,永 远不要 用战术 上的勤 奋,来 掩饰战 略上的 懒惰。 11、时间只是过客,自己才是主人, 人生的 路无需 苛求, 只要你 迈步, 路就在 你的脚 下延伸 ,只要 你扬帆 ,便会 有八面 来风, 启程了 ,人的 生命才 真正开 始。
L/O/G/O
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
正音释义
踅xué 饧táng 韶sháo华 吓hè哈 皴cūn 纸鸢yuān 靓jìng妆 欹qī侧 旖旎yǐ nǐ 伊轧yà 一哂shěn而去 阢陧wù niè 一桁héng 秾nóng姿
十里秦淮
“六朝烟月之区,金粉荟萃之所” 东吴: 繁华商业区的居民地 南朝: 名门望族聚居地 明清: 鼎盛时期
16、你若坚持,定会发光,时间是所 向披靡 的武器 ,它能 集腋成 裘,也 能聚沙 成塔, 将人生 的不可 能都变 成可能 。 17、人生,就要活得漂亮,走得铿锵 。自己 不奋斗 ,终归 是摆设 。无论 你是谁 ,宁可 做拼搏 的失败 者,也 不要做 安于现 状的平 凡人。 18、过自己喜欢的生活,成为自己喜 欢的样 子,其 实很简 单,就 是把无 数个"今 天"过 好,这 就意味 着不辜 负不蹉 跎时光 ,以饱 满的热 情迎接 每一件 事,让 生命的 每一天 都有滋 有味。 19、上天不会亏待努力的人,也不会 同情假 勤奋的 人,你 有多努 力时光 它知道 。49、 如梦醒 来,暮 色已降 ,豁然 开朗, 欣然归 家。痴 幻也好 ,感悟 也罢, 在这青 春的飞 扬的年 华,亦 是一份 收获。 犹思“ 花开不 是为了 花落, 而是为 了更加 灿烂。
朱自清散文《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
朱自清散文《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散文,1923年俞平伯与朱自清同游秦淮河时所作。
1923年,俞平伯与朱自清同游秦淮河,以《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为共同的题目,各作散文一篇,以风格不同、各有千秋而传世,成为现代文学史上的一段佳话。
浆声灯影里的秦淮河作者: 朱自清一九二三年八月的一晚,我和平伯同游秦淮河;平伯是初泛,我是重来了。
我们雇了一只“七板子”,在夕阳已去,皎月方来的时候,便下了船。
于是桨声汩——汩,我们开始领略那晃荡着蔷薇色的历史的秦淮河的滋味了。
秦淮河里的船,比北京万甡园,颐和园的船好,比西湖的船好,比扬州瘦西湖的船也好。
这几处的船不是觉着笨,就是觉着简陋、局促;都不能引起乘客们的情韵,如秦淮河的船一样。
秦淮河的船约略可分为两种:一是大船;一是小船,就是所谓“七板子”。
大船舱口阔大,可容二三十人。
里面陈设着字画和光洁的红木家具,桌上一律嵌着冰凉的大理石面。
窗格雕镂颇细,使人起柔腻之感。
窗格里映着红色蓝色的玻璃;玻璃上有精致的花纹,也颇悦人目。
“七板子”规模虽不及大船,但那淡蓝色的栏干,空敞的舱,也足系人情思。
而最出色处却在它的舱前。
舱前是甲板上的一部。
上面有弧形的顶,两边用疏疏的栏干支着。
里面通常放着两张藤的躺椅。
躺下,可以谈天,可以望远,可以顾盼两岸的河房。
大船上也有这个,便在小船上更觉清隽罢了。
舱前的顶下,一律悬着灯彩;灯的多少,明暗,彩苏的精粗,艳晦,是不一的。
但好歹总还你一个灯彩。
这灯彩实在是最能钩人的东西。
夜幕垂垂地下来时,大小船上都点起灯火。
从两重玻璃里映出那辐射着的黄黄的散光,反晕出一片朦胧的烟霭;透过这烟霭,在黯黯的水波里,又逗起缕缕的明漪。
在这薄霭和微漪里,听着那悠然的间歇的桨声,谁能不被引入他的美梦去呢?只愁梦太多了,这些大小船儿如何载得起呀?我们这时模模糊糊的谈着明末的秦淮河的艳迹,如《桃花扇》及《板桥杂记》里所载的。
我们真神往了。
我们仿佛亲见那时华灯映水,画舫凌波的光景了。
《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朱自清)更新课件
朱自清是文研会的早期重要成员, 提倡“写实的文学”,注重观察体验 生活。司马长风称赞他的散文“细致 凝重,与徐志摩的风流潇洒恰成对 比。”并说“如果用绘画来比拟,徐 志摩的散文是大写意,朱自清的散文 则是工笔画。”
写作背景
• 一九二三年,朱自清和俞平伯这对当时还是 风华正茂的年轻朋友,一同游览了历史上有 名的南京秦淮河,俞平伯是第一次来,朱自 清却已经是第二次了。他们抱着少年情怀, 来寻往日繁华,虽然六朝金粉,只剩衰草寒 烟;不过《板桥杂记》、《秦淮画舫录》里 所记明代末年的盛况,仿佛还在眼前。凭着 这点景象,他们都写了记游的文章,题目也 都用《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
远处一两片白云,亮得现出异彩,像是美丽的贝壳 一般。
余光中的批评非常坦率:朱 的譬喻“大半浮泛,轻易,阴柔, 在想象上都不出色。”而且“朱 氏的田园意象大半是女性的,软 性的。”
“这种程度的技巧,节奏能慢不能快,描写
则静态多于动态。”
并说:“这种肤浅的而天真的女性拟人格笔
法,在2O年代中国作家之间曾经流行一时。
课文串讲
全文共8个自然段,大致可分为一个小序
四个部分:
小序(第1段)开篇很简洁,直接点明了 时间、同游者以及船型。
第一部分(第2——3段)写进入繁华河段前的情 景。 第2段写船、写灯,观察细致,白描,笔触非常 细腻,体现出“工笔画”的特点。 段末谈到秦淮河在历史上的 “艳迹”,这也是文人写游记 必要提到的一个特点。
第3段写水、写歌妓、写桥。 随着时间的推移,写水的细微变化。 写歌妓的生活困顿,为下文相遇打下伏笔。 写桥的今昔变化,过去的繁华富丽,现在的
破旧黑沉。
第二部分(第4——5段)写灯月交 辉,笙歌彻夜的秦淮河,这是文 中写景写情最集中的部分。
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ppt 苏教版1
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
声:
夜游的期待、歌女的凄凉、对秦淮韶 华的惊叹欣赏、空空的惆怅、闲看别人的忙、 欲迎还拒、决心平静的桨声又响
影:
对秦淮韶华的惊叹欣赏、淡淡的惆怅、 欲迎还拒、圆足的成熟浑然心上
声·影·? ·? ·?
听
视
秦淮 河
嗅
味
游河的人 凄凉
欣赏
同游的人
我们的梦醒了,我们知道 就要上岸了;我们心里充满了 幻灭的情思。
得更高才能看得、海浪为劈风斩浪的航船饯行,为随、我走、自然界没有风风雨雨、忍别人所不能忍的痛,吃别人所不能吃的苦,是每颗珍珠原本都是一粒沙子,但并不是每一粒沙子都能成我们这个世界, 从不会给一个别小看任何人,越不起眼的人。往往会做些让人人都有自己的做人之志和生志在峰巅的攀登者,不会陶醉在当世界给草籽重压时,它总会用自己的16、忙于采集的蜜蜂,无 17、流过泪的眼睛 更明亮 18、人生只有走出来的美丽,没 19、没有比脚更远的路,没有 20、奋斗者在汗水汇集的江河里,将事业之舟驶到了理想的彼岸。 21、只要你肯奋斗,没有什么是绝对 22、幸福和幸运是需 要代价的,天下没有 23、再困难,氧气总是 24、励志的句子:只有登上山顶,才能看到那边的风光 25、只有创造,才是真正的享受,只有拚搏,才是充实的 26、顽强的毅力可以征服世界上任何一 27、勇士搏出惊涛骇流而不沉沦,懦夫在风平浪静也 28、每一次发奋努力的背后,必有加倍的赏赐。 29、如果惧怕前面跌宕的山岩,生命就永远只能是死水一潭 30、没有灯的小路一样可以行走,只要 心还在。 31、力成文学:牢记所得到的,忘记所付出的 32、不怕苦,吃苦三五年;怕吃苦,吃苦一辈子。 33、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材,亦必有坚忍不拨之志!34、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 思,毁于随。 35、梦想是一个人奋斗的动力,梦想是一个人动力的源泉。 36、有目标的人生才有方向,有规划的人生才更精彩。 37、每个人的生命都宛如一曲乐章,奏出悲欢离合、描绘阴晴圆缺。 38、好多人做不好自己,是因为总想着做别人!39、善待他人,体谅他人,热爱生命,努力生活。40、如果心胸不似海,又怎能有海一样的事业。41、生活不是等待风暴过去,而是学会在雨中翩翩起舞。 42、山路曲折盘旋,但毕竟朝着顶峰延伸。43、能吃亏是做人的一种境界,是处世的一种睿智。44、海到无边天作岸,山登绝顶我为峰!45、励志的句子:自信是成功的前提,勤奋是成功的催化剂。46、 从不奢求生活能给予我最好的,只是执着于寻求最适合我的!47、做对的事情比把事情做对重要。48、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只有想不到的,没有做不到的!49、每一发奋努力的背后,必有加倍的赏赐 50、青春是蓬勃向上,积极进取的象征,是奋斗的黄 51、用爱生活,你会使自己幸福!用爱工作,你会使很多人幸福!52、这一秒不放弃,下一秒就有希望!坚持下去才可能成功! 53、没有激流就称不 上勇进,没有山 54、励志的短句子:自信的生命最 55、没有不老的誓言,没有不变的承诺,踏上旅途,义无 56、天再高又怎样,踮起脚尖就更接近阳光。57、付出不一定有收获,努力了就值得了 58、要让事情改变,先改变自己;要让事情变得更好,先让自己变得更强。 59、态度决定一切,实力扞卫尊严!人要经得起诱惑耐得住寂寞! 60、把艰辛的劳作看作是生命的必然,即使没有收获的希 望也心平气和的继续。61、敢于向黑暗宣战的人,心里必须充满光明。 62、穷则思变,差则思勤!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 63、除了放弃尝试以外没有失败! 64、人生,简简单单,平平淡淡, 是一种精神的超然,是生命的升华。
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ppt 苏教版
俞平伯
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
正音释义
踅xué 皴cūn 饧táng 韶sháo华 吓hè哈 欹qī侧
纸鸢yuān 靓jìng妆
旖旎yǐ nǐ 伊轧yà
一哂shěn而去
秾nóng姿
阢陧wù niè 一桁héng
十里秦淮
“六朝烟月之区,金粉荟萃之所” 东吴: 南朝: 繁华商业区的居民地 名门望族聚居地
明清:
鼎盛时期
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
声:
夜游的期待、歌女的凄凉、对秦淮韶 华的惊叹欣赏、空空的惆怅、闲看别人的忙、 欲迎还拒、决心平静的桨声又响
影:
对秦淮韶华的惊叹欣赏、淡淡的惆怅、 欲迎还拒、圆足的成熟浑然心上
声·影·? ·? ·?
听
秦淮 河
视嗅Biblioteka 味游河的人凄凉
欣赏
同游的人
我们的梦醒了,我们知道
3生活就像海洋,只有意志坚强的人,才能到达彼岸。
4读一切好的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说话。 5最聪明的人是最不愿浪费时间的人。 6不要因为怕被玫瑰的刺伤到你,就不敢去摘玫瑰。
7大多数人想要改造这个世界,但却罕有人想改造自己
8命运把人抛入最低谷时,往往是人生转折的最佳期。 若自怨自艾,必会坐失良机!
就要上岸了;我们心里充满了
幻灭的情思。
所游的河
“秦淮河是一条文化含金量很高 的河,人们提到它,不由自主地就会
把历史拉出来。”
——(叶兆言)
秦淮文化
1300 300000 20644 58
知人论世
苦闷时期
莫谈国事
返影入深林
言为心声
1有了坚定的意志,就等于给双脚添了一对翅膀。
2一个人的价值在于他的才华,而不在他的衣饰。
朱自清散文《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
朱自清散文《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2)朱自清散文《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这时却遇着了难解的纠纷。
秦淮河上原有一种歌妓,是以歌为业的。
从前都在茶舫上,唱些大曲之类。
每日午后一时起;什么时候止,却忘记了。
晚上照样也有一回。
也在黄晕的灯光里。
我从前过南京时,曾随着朋友去听过两次。
因为茶舫里的人脸太多了,觉得不大适意,终于听不出所以然。
前年听说歌妓被取缔了,不知怎的,颇涉想了几次——却想不出什么。
这次到南京,先到茶舫上去看看,觉得颇是寂寥,令我无端的怅怅了。
不料她们却仍在秦淮河里挣扎着,不料她们竟会纠缠到我们,我于是很张皇了。
她们也乘着“七板子”,她们总是坐在舱前的。
舱前点着石油汽灯,光亮眩人眼目:坐在下面的,自然是纤毫毕见了——引诱客人们的力量,也便在此了。
舱里躲着乐工等人,映着汽灯的余辉蠕动着;他们是永远不被注意的。
每船的歌妓大约都是二人;天色一黑。
她们的船就在大中桥外往来不息的兜生意。
无论行着的船,泊着的船,都要来兜揽的。
这都是我后来推想出来的。
那晚不知怎样,忽然轮着我们的船了。
我们的船好好的停着,一只歌舫划向我们来的;渐渐和我们的船并着了。
铄铄的灯光逼得我们皱起了眉头;我们的风尘色全给它托出来了,这使我踧踖不安了。
那时一个伙计跨过船来,拿着摊开的歌折,就近塞向我的手里,说,“点几出吧”!他跨过来的时候,我们船上似乎有许多眼光跟着。
同时相近的别的船上也似乎有许多眼睛炯炯的向我们船上看着。
我真窘了!我也装出大方的样子,向歌妓们瞥了一眼,但究竟是不成的!我勉强将那歌折翻了一翻,却不曾看清了几个字;便赶紧递还那伙计,一面不好意思地说,“不要,我们……不要。
”他便塞给平伯。
平伯掉转头去,摇手说,“不要!”那人还腻着不走。
平伯又回过脸来,摇着头道,“不要!”于是那人重到我处。
我窘着再拒绝了他。
他这才有所不屑似的走了。
我的心立刻放下,如释了重负一般。
我们就开始自白了。
我说我受了道德律的.压迫,拒绝了她们;心里似乎很抱歉的。
朱自清《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优秀课件
一九二三年,朱自清和俞平伯这对当时还是 风华正茂的年轻朋友,一同游览了历史上有 名的南京秦淮河,俞平伯是第一次来,朱自 清却已经是第二次了。他们抱着少年情怀, 来寻往日繁华,虽然六朝金粉,只剩衰草寒 烟;不过《板桥杂记》、《秦淮画舫录》里 所记明代末年的盛况,仿佛还在眼前。凭着 这点景象,他们都写了记游的文章,题目也 都用《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
秦淮河的风花雪月
洪武初年,朱元璋建都金陵,在秦淮河畔设 置妓院,称大院,朱元璋亲自为大院题写对 联,鼓励到此嫖娼,他的对联是: 此地有佳山佳水,佳风佳月,更兼有佳 人佳事,添千秋佳话。 世间多痴男痴女,痴心痴梦,况复多痴 情痴意,是几辈痴人。
“秦淮八艳”指的明末清初南京秦淮河 上的八个南曲名妓,故又称“金陵八 艳”。到底是哪八个人?有关资料上说 法不尽一致。明朝遗老余澹心在《板桥 杂记》中记载为:柳如是、顾横波、马 湘兰、陈圆圆、寇白门、卞玉京、李香
写作背景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是朱自清早期散文的力作写于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是朱自清早期散文的力作写于1923年10月记的是同年八月的一晚实际上是七月的一晚朱自清之文为误记见下面所附刘屏朱自清珍藏的一张明信片与俞平月记的是同年八月的一晚实际上是七月的一晚朱自清之文为误记见下面所附刘屏朱自清珍藏的一张明信片与俞平伯同游秦淮河的事
孔尚任《桃花扇》
借离合之情,写兴 亡之感
白骨青灰长艾萧,
桃花扇底送南朝。 不因重做兴亡梦, 儿女浓情何处消。
历史上,侯方域与方以智、陈贞慧、 冒辟疆合称明复社四公子。明亡后 陈贞慧隐居不出,冒辟疆放意林泉, 方以智出家为僧,还有他们的好友 杨文聪抗清殉国,陈子龙自沉明志, 但侯方域却参加了顺治八年的乡试, 侯方域又与魏禧、汪琬合称清初文 章三大家,确实才华横溢,却因为 变节而为人不齿 。
朱自清《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课件PPT
❖ 俞平伯作文,喜欢在抒情写景之中,阐发所谓“主 心主物的哲思”,置身在秦淮河这所谓“六朝金粉” 的销金窟里,他虽则被这“轻晕着的夜的风华”所 陶醉,但是所感到的“不是什么欣悦,不是什么慰 藉;只感到一种怪陌生,与怪样的朦胧。”“我们 无法使人信它是有,我们不信它是没有,勉强哲学 地说,在或近于佛家的所谓‘空’”。比之朱自清 的热切依恋之情来,俞平伯表现得冷静、理智,他 在文章中极力要造成一种空灵、朦胧的意境,就像 水中月、镜中花似的,使人捉摸不定。因而文中有 些段落,不仅有一种淡淡的苦涩之感,而且使读者 感到有些玄妙。
❖ “今天的一晚,且默了滔滔的言说,且舒了恻 恻的情怀,暂且学着,姑且学着我们平时认 为在醉里梦里的他们的憨痴笑话。” (P135 第六段)
❖ “时有小小的艇子急忙忙打桨,向灯影的密 流里横冲直撞。冷静孤独的油灯映见黯淡久 的画船头上,秦淮河姑娘们的靓妆。茉莉的 香,白兰花的香,脂粉的香,纱衣裳的 香……微波泛滥出甜的暗香,随着她们那些 船儿荡,随着我们这船儿荡,随着大大小小 一切的船儿荡 ” (P136 第九段)
❖ 俞平伯积极参加五四新文化运动,精研中国古典文 学,执教于著名学府,是一位热忱的爱国者和具有 高尚情操的知识分子。
散文特色
❖ 俞平伯的散文属周作人的“美文”一派。他20世纪的散 文集有《燕知草》和《杂拌儿》。《桨声灯影里的秦淮 河》、《陶然亭的雪》、《西湖六月十八夜》都是散文 中的名篇。 《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的描写情景交融, 景色朦胧,是他散文的代表作。《陶然亭的雪》中,冬 日黄昏的迟暮,为静穆凄清之情浸染,在记叙、抒情中 又生发一些悠闲的意想,情、景、理、趣水乳交融、笔 浓而意淡。《西湖六月十八夜》用细腻的笔触描绘出倦 意朦胧的西湖的变幻的美,造成一种空灵的意境。俞平 伯的散文很少触及重大现实问题,而以独抒性灵见长。 用笔细腻、意境朦胧而灵动、闲适而伤感,语言运用透 出古代文学的深厚传统的影响,被周作人誉为“近来的 第三派新散文的代表”。但有时描写繁缛、用力太过, 少了天然之趣。
大学语文05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
第3段写水、写歌妓、写桥。 ➢随着时间的推移,写水的细微变化。 ➢写歌妓的生活困顿,为下文相遇打下伏笔。 ➢写桥的今昔变化,过去的繁华富丽,现在的 破旧黑沉。
7
第二部分(第4——5段)写灯月交辉,笙 歌彻夜的秦淮河,这是文中写景写情最集 中的部分。
8
很多人盛赞这部分,称为情景交融的典范,但 对不喜这种风格的读者来说,不免失之为繁琐, 看得让人头疼。我个人非常赞同余光中对朱自清 散文的评论:“他的文笔理路清晰,困果关系往 往交待得过分明白。”“太认真了,破坏了直觉 的美感。”并说“交待太清楚,分析太切实,在 论文里是美德,在美文、小品文、抒情散文里, 却是有碍想象、分散感性经验的坏习惯。”
9
第4段写秦淮河的夜是薄的,水是绿的,最后写到船 夫的态度,“这无可无不可,无论是升的沉的, 总之,都比我们高了。”从对船夫(体力者)的 “扬”,和对自身(脑力 者)的“抑”,可隐约看 出当时的一些社会思潮和 作者自己的思想倾向。
10
第5段写秦淮河的闹热与我们的被感染, 最后再写到秦淮河的灯是浑的,月是 清的,以及灯月里的树木和远处的天 际线。
一般。
13
余光中的批评非常坦率:朱的譬喻“大半 浮泛,轻易,阴柔,在想象上都不出色。” 而且“朱氏的田园意象大半是女性的,软 性的。”
14
➢ “这种程度的技巧,节奏能慢不能快,描写则 静态多于动态。”
➢ 并说:“这种肤浅的而天真的女性拟人格笔法, 在2O年代中国作家之间曾经流行一时。 到了 70年代,一位读者如果仍然沉迷于冰心与朱 自清的世界,就意味着他的心态仍停留在农业 时代,以为只有田园经验才是美的,所以始终 不能接受工业时代。”
2
朱自清有著作27种,共 约190万言,包括诗歌、 散文、文艺批评、学术研 究等,大多收入1953年 开明书店出版的4卷《朱 自清清是文研会的早期重 要成员,提倡“写实的文 学”,注重观察体验生活。 司马长风称赞他的散文“细 致凝重,与徐志摩的风流潇 洒恰成对比。”并说“如果 用绘画来比拟,徐志摩的散 文是大写意,朱自清的散文 则是工笔画。”
《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朱自清
《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朱自清展开全文我们雇了一只"七板子",在夕阳已去,皓月方来的时候,便下了船,于是桨声汩——汩,我们开始领略那晃荡着蔷薇色的历史的秦淮河的滋味了。
夜幕垂垂地下来时,大小船上都点起灯火。
从两重玻璃里映出那辐射着的黄黄的散光,反晕出一片朦胧的烟霭;透过这烟霭,在黯黯的水波里,又逗起缕缕的明漪。
在这薄霭和微漪里,听着那悠然的间歇的桨声,谁能不被引入他的美梦去呢?只愁太多了,这些大小船儿如何载得起呀?秦淮河的水是碧阴阴的,看起来厚而不腻,或者是六朝金粉所凝么?我们初上船的时候,天色还未断黑,那漾漾的柔波是这样的恬静,委婉,使我们一面有水阔天空之想,一面又憧憬着纸醉金迷之境了。
等到灯火明时,阴阴的变为沉沉了;黯淡的水光,像梦一般;那偶然闪烁着的光芒,就是梦的眼睛了。
沿路听见断续的歌声:有从沿河的妓楼飘来的,有从河上船里度来的。
我们明知那些歌声,只是些因袭的言词,从生涩的歌喉里机械的发出来的;但它们经了夏夜的微风的吹漾和水波的摇拂,袅娜着到我们耳边的时候,已经不单是她们的歌声,而混着微风和河水的密语了。
于是我们不得不被牵惹着,震撼着,相与浮沉于这歌声里了。
过了大中桥,便到了灯月交辉,笙歌彻夜的秦淮河;这才是秦淮河的真正面目哩。
大中桥外,顿然空阔,和桥内两岸排着密密的人家的大异了。
一眼望去,疏疏的林,淡淡的月,衬着蓝蔚的天,颇像荒江野渡光景;那边呢,郁丛丛的,阴森森的,又似乎藏着无边的黑暗;令人几乎不信那是繁华的秦淮河了。
但是河中眩晕着的灯光,纵横着的画舫,悠扬着的笛韵,夹着那吱吱的胡琴声,终于使我们认识绿如茵陈酒的秦淮水了。
此地天裸露着的多些,故觉夜来的独迟些;从清清的水影里,我们感到的只是薄薄的夜——这正是秦淮河的夜。
但秦淮河确也腻人。
即如船里的人面,无论是和我们一堆儿泊着的,无论是从我们眼前过去的,总是模模糊糊的,甚至渺渺茫茫的。
任你张圆了眼睛,揩尽了眦垢,也是枉然。
这真够人想呢。
在我们停泊的地方,灯光原是纷然的;不过这些灯光都是黄而有晕的黄,已经不能明了,再加上了晕,便更不成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朱自清创作以散文为主。1927年写的 《背影》、《荷塘月色》都是脍炙人口的 名篇。1931年留学英国,漫游欧洲,回国 后写成《欧游杂记》。1932年9月任清华 大学中文系主任。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 随校南迁至昆明,任西南联大教授,讲授 “宋诗”、“文辞研究”等课程。1946年 由昆明返回北平,任清华大学中文系主任。 1948年抗议美国扶持日本,拒绝接受“美 援”面粉。同年8月,患胃病辞世。
写作背景
《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是朱自清早期散文的 力作,写于1923年10月,记的是同年“八月的一晚” (实际上是七月的一晚,朱自清之文为误记,见下 面所附刘屏《朱自清珍藏的一张明信片》)与俞平 伯同游秦淮河的事。 秦淮河,是穿越南京城而过的一条河道,源于 江苏溧水县,经南京,入长江。据《建康实录》载: 秦始皇东巡,凿钟山、疏淮水,掘成此河,故目秦 淮河。三国时的东吴,东晋,南朝相继定都南京。 从此,河上画舫往来,笙歌彻夜,岸边歌台林立、 酒肆毗连,是纸醉金迷之乡,寻欢作乐之所。
朱自清的散文主要是叙事性和抒情性的小品文。其作 品的题材可分为三个系列:一是以写社会生活抨击黑暗 现实为主要内容的一组散文,代表作品政府大 屠杀记》。二是以《背影》、《儿女》、《悼亡妇》为 代表的一组散文,主要描写个人和家庭生活,表现父子、 夫妻、朋友间的人伦之情,具有浓厚的人情味。三是以 写自然景物为主的一组借景抒情的小品,《绿》、 《春》、《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荷塘月色》等, 是其代表佳作。后两类散文,是朱自清写得最出色的, 其中《背影》、《荷塘月色》更是脍炙人口的名篇。其 散文素朴缜密、清隽沉郁,以语言洗炼、文笔清丽著称, 极富有真情实感。
1921年12月31日,欢送俞平伯赴美国考 察时在杭州合影。右起:俞平伯、朱自 清、叶圣陶、许若昂。
两篇文章的风格迥异,引用他们各自文章里的一句话来形 容吧,朱自清的语言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 歌声虽远,虽渺茫,但依然能真切的听见,是具体的。俞 平伯的文字是朦胧中似乎胎孕着一个如花的笑,有禅语有哲 思。朱自清时常把淡淡的哀愁寄托在某种景致当中,他笔 下的景是冷色调。如:秦淮河的水是碧阴阴的,清清的水 影,薄薄的夜,水仿佛沸着一般,尽是冷冷的绿着,任你 人影憧憧也是这样的静这样的冷,一切景物皆染上了作者 的情绪色彩,所谓有我之境也。俞平伯则是让自己的情绪 在自然中升华为一种哲学式的比喻。“我们,醉不以涩味 的酒以微漾着夜的风华。不是什么欣悦,不是什么慰藉, 只感到一种怪陌生,怪一样的朦胧。淡到已不可说,已不 可拟,且已不可想。但我们终究是眩晕在它离合的神光之 下的….飘翔岂不是东风的力,又岂不是纸鸢的含德;但其根 株却将另有所寄…”
层次结构剖析
全文可一断为二: 前半部分:“出”—— 由景牵情而去。 后半部分:“入”—— 由人由事带情而来。 两大部分,以情暗贯 全篇。 从具体的结构层次安 排看,两大部分又各自围 绕着不少对应点来写,层 次间的互扣互联甚紧。
一九二三年八月的一 晚,我和平伯同游秦淮河; 平伯是初泛,我是重来了。 我们雇了一只“七板子”, 在夕阳已去,皎月方来的 时候,便下了船。于是桨 声汩——汩,我们开始领 略那晃荡着蔷薇色的历史 的秦淮河的滋味了。
秦淮河里的船,比北京万甡园,颐和园的船好, 比西湖的船好,比扬州瘦西湖的船也好。这几 处的船不是觉着笨,就是觉着简陋、局促;都 不能引起乘客们的情韵,如秦淮河的船一样。 秦淮河的船约略可分为两种:一是大船;一是 小船,就是所谓“七板子”。大船舱口阔大, 可容二三十人。里面陈设着字画和光洁的红木 家具,桌上一律嵌着冰凉的大理石面。窗格雕 镂颇细,使人起柔腻之感。窗格里映着红色蓝 色的玻璃;玻璃上有精致的花纹,也颇悦人目.
朱自清作品概况
朱自清虽在“五四”运动后即开始新诗 创作,但是,1923年发表的《桨声灯影里 的秦淮河》,却显示出他在散文创作方面 的才能。从此以后他致力于散文创作,取 得了引人注目的成就。1924年出版诗文合 集《踪迹》,1928年出版散文集《背影》, 使朱自清成为当时负有盛名的散文作家。 1936年出版的散文集《你我》也有其二十 20年代的散文。
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 朱自清
一九二三年,朱自清和俞平伯这对当时还是 风华正茂的年轻朋友,一同游览了历史上有 名的南京秦淮河,俞平伯是第一次来,朱自 清却已经是第二次了。他们抱着少年情怀, 来寻往日繁华,虽然六朝金粉,只剩衰草寒 烟;不过《板桥杂记》、《秦淮画舫录》里 所记明代末年的盛况,仿佛还在眼前。凭着 这点景象,他们都写了记游的文章,题目也 都用《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
俞平伯赠朱自清的明信片及明信片的背面文字
“纸醉金迷” 、“六朝金 粉”的秦淮河,随着历史 长河的流淌而逐渐失去了 昔日风韵,朱自清“桨声 灯影里的秦淮河”以浓墨 重彩为它猛绘一笔,再次 展现了浓装艳丽秦淮河的 风采。
作者朱自清,当时刚从北京大学哲学系毕业 不久,正应聘在温州浙江省立十中教书。一九二 三年的朱自清,还只是一个普通的小资产阶级知 识分子。离开当时的思想、政治运动的中心北京 已三年,又值“五四”运动落潮,大革命尚未起 步,一个探求出路而又四顾茫然的文化青年的内 心状态是可想而知的。所以作者只能游秦淮河怀 古,踏“七板子”消夜。本文正是在这样的情况 下写作的。 朱自清与俞平伯在1923年8月同游秦淮河后, 俞平伯先写了一篇《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俞 平伯的文章对我们了解朱自清的文章很有好处。
作
者
介
绍
朱自清(1898-11-22~194808-12),原名自华,号秋实,后 改名自清,字佩弦。原籍浙江绍 兴,光绪二十四年十月初九(1898 年11月22日)生于江苏东海。朱自 清祖父朱则余,号菊坡,本姓余, 因承继朱氏,遂改姓,为人谨慎, 清光绪年间在江苏东海县任承审 官十多年。父亲名鸿钧,字小坡, 娶妻周氏,是个读书人。光绪二 十七年(1901)朱鸿钧由东海赴扬 州府属邵伯镇上任。两年后,全 家迁移扬州城,从此定居扬州, 故自称“扬州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