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卷中那些不正经的高考题
盘点历年高考数学的奇怪题
![盘点历年高考数学的奇怪题](https://img.taocdn.com/s3/m/4d410eaf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0111c22.png)
盘点历年高考数学的奇怪题历年高考数学题目层出不穷,有很多让考生哭笑不得、直呼奇怪的题目。
今天,小编就为大家盘点一下历年高考数学中的一些奇怪题目。
一、从长生不老药开始2016年全国卷Ⅰ数学试题中,一道题要求考生推导出一种药物的配方,这种药物能让人长生不老。
这不禁让人感叹,原来高考数学不仅要考察考生的计算能力,还要考察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千姿百态的植物图案2013年全国卷Ⅰ数学试题中,出现了一道奇怪的题目,要求考生根据给定的植物图案,推导出每个图案的轨迹方程。
这些图案各式各样,有心形叶子、花朵、螺旋线等等,令考生有些疑惑:这是数学还是生物啊?三、从发酵出发2009年全国卷Ⅰ数学试题中,一道奇怪的题目要求考生推导出酵母发酵的动力学方程。
虽说这道题目主要考察了考生的微积分能力,但是以酵母发酵为背景,还是让考生大为诧异。
四、随便绕路2006年全国卷Ⅰ数学试题中,出现了一道奇怪的题目,要求考生从A点出发,绕着一个正方形区域走到B点,且走过的路径不能穿过正方形。
这种奇怪的“迂回”方式,让考生有些摸不着头脑。
五、无禁区的炸弹2003年全国卷Ⅰ数学试题中,有一道奇怪的题目,要求考生用一枚炸弹摧毁一片区域,炸弹的爆炸范围是一个圆形区域。
考生需要求出,使得炸弹能摧毁最多的区域,圆心到区域的最短距离是多少。
这样的题目让人不禁想到,你们高考出这样的题目到底是出题人太闲,还是考生太聪明?六、青蛙跳井2001年全国卷Ⅰ数学试题中,出现了一道奇怪的题目,要求考生求出一只青蛙从一个深度为40米的井里跳出来需要多长时间,已知青蛙可以一次跳出井口20%的高度,并在落下时产生反跳,并不断小幅振动。
这个题目不但考察了考生的物理知识,还考察了考生的想象力。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盘点的几道历年高考数学奇怪题目。
虽然这些题目有些“奇怪”,但是它们也反映出数学的广泛性和极强的实用性,希望大家在备战高考时,不要忽略了这些“奇怪”的知识点。
高考里的奇葩题目,你敢信?
![高考里的奇葩题目,你敢信?](https://img.taocdn.com/s3/m/cb74cdb3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723e5b3.png)
嗨,大家好!今天我要给大家讲述一些关于高考里的奇葩题目,你敢信?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这些令人捧腹的笑话吧!
首先,我们来看看历史试卷上的一道题目:请你用三句话概括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考生们恐怕会想到:“爬高楼,看远景,写感叹。
”没错,这就是所谓的“三句话概括”!唐代文学何其丰富多彩,却被概括成了这样简单的表述,让人忍俊不禁。
接下来,我们转向地理科目,听说有一年的高考地理试卷上出现了这样一道题目:请你列举出中国最大的五条河流并按长度顺序排列。
考生们可能会苦恼地琢磨:长江、黄河、松花江、辽河、嘉陵江?还是长江、黄河、澜沧江、怒江、珠江?这可把考生们搞得个头大!
再来看看政治科目,一道题目让考生们觉得“不忍直视”:请你谈谈对马克思主义的了解及理解。
这可真是把考生们逼上了绝路,谈马克思主义?恐怕只能大致描述一下“共产主义”、“阶级斗争”之类的概念,真正理解的又有几人呢?
最后,我们也不能忘记语文科目上的经典题目:请你简述“家”的含义。
这题目给了考生们太多的自由发挥空间,或者写一篇《我的家乡》,或者写一篇《我的家庭》,又或者写一篇《家的温暖》。
可想而知,阅卷老师们得到的答案也是五花八门,让人啼笑皆非。
高考里的奇葩题目,你敢信?这些题目或让人捧腹大笑,或让人无力吐槽,但无论如何,它们都成为了广大考生们难忘的回忆。
或许,正是这些奇葩题目让我们在高考中体验到了人生的荒诞,也让我们在笑声中度过了那段特殊的岁月。
最后,祝愿所有的考生们都能笑对高考,顺利度过这段人生旅程!。
数学题中有违伦理的题
![数学题中有违伦理的题](https://img.taocdn.com/s3/m/da16c130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f1a7601.png)
数学题中有违伦理的题在数学题中通常存在一些涉及伦理问题的题目,这些题目可能引发争议或对一些学生造成困扰。
下面是一些例子和相关讨论。
1. 物价上涨题目:在一个数学问题中,涉及到一个国家的物价上涨的情况,要求学生计算出涨价前后的物品总价值。
这个题目可能引发争议,因为物价上涨可能导致社会不公平以及一些弱势群体的负担加重。
一些人可能会认为,在数学问题中提及物价上涨,可能会让一些学生感到不公平或困惑。
2. 财富分配题目:在一个数学题目中,涉及到一个公司的财富分配,要求学生计算出每个员工得到的奖金。
这个题目可能引发争议,因为财富分配不公平是当今社会的一个热门话题,这个题目可能会让一些学生感到财富分配的问题没有得到妥善的处理。
3. 忽视性别问题的题目:在一些数学问题中,可能会忽略性别问题,例如,讨论一个班级男女生的比例,但没有考虑到其他性别的学生。
这样的题目可能引发争议,因为忽视其他性别或将性别仅仅视为二元分类可能会让一些学生感到不被包容。
4. 人口普查题目:在一个数学问题中,涉及到一个国家的人口普查数据,要求学生计算出各种统计信息。
这个题目可能引发争议,因为人口普查数据可能包含一些敏感信息,例如种族、宗教信仰等。
在教育环境中公开这些敏感信息可能会引起不必要的困扰。
5. 功利主义的题目:一些数学问题可能包含功利主义的思想,例如在一个投资问题中,要求学生选择最大化利润的方案。
然而,功利主义可能有其争议性,因为它仅仅关注个人或集体的利益,可能忽视了其他重要的价值观。
需要强调的是,在解决这些问题时,教育工作者和学生可以积极参与讨论和反思,以便更好地理解和应对这些涉及伦理问题的数学题目。
这可以通过鼓励学生提出质疑、开展群体讨论以及引入多元化的思维方式来实现。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数学问题的复杂性,并培养对伦理问题的敏感性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文科生被变态文综题目雷哭惹,这绝对是理科生不懂的痛!
![文科生被变态文综题目雷哭惹,这绝对是理科生不懂的痛!](https://img.taocdn.com/s3/m/e383521e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9f37332.png)
⽂科⽣被变态⽂综题⽬雷哭惹,这绝对是理科⽣不懂的痛!⼜是⼀年全⼒备战⾼考的时期在距离⾼考不到100天的时间⾥⽂字君替考⽣捏⼀把汗,今天专门为你们解压考试这种东西整体来说是有⼀些套路可有时候套路也不是那么管⽤关键还是讲究融会贯通,活学活⽤有⼈说理科讲究技巧⽂科主要都是死记硬背⽂字君是时候站出来讲句公道话了⽂科学习真没有那么简单,没有那么单纯最近考察了⼀些⽂综考题,那是相当的⿁畜题⽬和答案⼗分灵活出题者真是很少按套路出牌有着理科⽣不太懂的痛,不雷哭⼈决不罢休我们⾛着吧,看看⽂综考试题⽬到底有多么⿁畜第⼀拨作为⼀枚合格⽂科⽣就是要学精学活关键时刻要会瞎猜知识有时候运⽤好了,还真是⼀种脑洞的⼒量这个答案真诚且不做作所以跟你们说读书⼀定要融会贯通历史⽼师讲过得出结论:颜值就是⽣命⼒母亲发起狠也是很可怕啊这个服⽓为决策⼈的机智点赞哲学家倒真是不了解不过⽺村的居民应该更喜欢这⼀拨题⽬看起来就有些诧异不过更让⼈惊讶的就是他们的答案⼀个⽐⼀个精彩,这⽂综考题⽐脑筋急转弯还厉害千⾥迢迢嫁过去得考虑下时间,不像飞机便利666,没⽑病沙漠的路都暗藏⽞机啊节省资源还有这种操作?这个答案我⼼服⼝服世外桃源的感觉所以,有什么意义吗?不爱吃搞这些?看来⼈就是爱为难⾃⼰惹不起惹不起各位都是⽆法反驳的⼤佬⼼累⽂科⼩可爱已哭晕⽼铁们看玩这些⽂综试题感觉怎样你们当年遇到过哪些奇怪题⽬?理科童鞋来啊⼤家可以PK⼀下,到底谁的试题脑洞⽐较奇特等你们留⾔,⽼铁也可以给⾼考童鞋⼀些建议喔转⾃:字媒体歌友会演唱会预约FM100.7《快乐冲击波》新疆⼴播娱乐品牌节⽬14年专访过国内、港台、国际700多位明星与全球各⼤唱⽚、演出公司良好合作举办过港台以及国内著名歌⼿的演唱会歌友会200多场与各⼤卫视合作举办过包括:快乐⼥声;快乐男声;中国新歌声;雪碧名师⾼徒;中国农歌会;hello⼥神等全国范围内的⼤型选秀活动承接各类商业演出、歌友会、粉丝见⾯会的主持与策划、艺⼈经纪为各⼤唱⽚公司输送优质的⾳乐⼈才为您打造专属的精品公关活动企划为您的企业树⽴良好的⼝碑及市场美誉度!演出及活动请联络正东新浪微博:DJ正东或通过本微信公众平台直接回复私信联络相关事宜我们期待与您的共创精彩的2018!演出活动联络节⽬在线收听⽹址:可在⼿机安装“蜻蜓FM”等APP在线收听乌鲁⽊齐本地收听:调频⽴体声FM100.7新闻⼴播电视机顶盒收听:新疆⼴电⽤户电视遥控器按“⼴播”键搜索100.7新闻⼴播收听渠道周⼀⾳乐导师课名师指点⾳乐江⼭,你为梦想⽽唱周⼆真星话⼤冒险每⼀颗耀眼的星星,总有他辉煌的瞬间我们为你点亮周三新疆唱⽚风云榜内陆及海外港台榜最新上榜歌曲开⼼畅听不要钱周四新疆⾳乐精英榜新疆⾳乐⼈的⼤本营,流⾏⾳乐输出平台真正新疆流⾏周五⾮常挑战⼴播视频化真⼈秀,挑战⾃我赢取快乐周六我的演唱会每周六我的演唱会!不!你的演唱会我们⼤家的演唱会周⽇我是演技派为爱演的你⽽⽣,为天⽣的演员⽽战节⽬设置视频直播★花椒视频直播正东:DJ正东⽶娜:《快乐冲击波》⽶娜★主持⼈微博正东:新浪微博:DJ正东腾讯微博::1007正东⽶娜:新浪微博:1007芈娜★《快乐冲击波》邮箱视频直播。
高考历年真题中的常见陷阱有哪些
![高考历年真题中的常见陷阱有哪些](https://img.taocdn.com/s3/m/7c2100a5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0e2d6d9.png)
高考历年真题中的常见陷阱有哪些高考,对于每一位学子来说,都是人生中的一次重要挑战。
而历年真题,作为备考的重要资料,能帮助考生熟悉考试题型和命题规律。
然而,在这些真题中,往往隐藏着一些容易让人“掉坑”的陷阱,如果考生不加以留意,就可能在考场上失分。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探讨一下高考历年真题中的常见陷阱。
一、语文科目1、阅读理解中的“偷换概念”在阅读理解题中,选项可能会故意将原文中的概念进行偷换,导致意思完全不同。
比如原文说的是“某种现象在特定条件下可能会发生”,而选项却表述为“这种现象一定会发生”,这就改变了原文的意思。
2、文言文翻译中的“实词误解”文言文实词众多,且一词多义的情况很常见。
有些词在特定语境中的意思容易被误解,比如“走”在古代有“跑”的意思,如果考生按照现代的意思理解为“行走”,就会翻译错误。
3、作文中的“主题偏离”高考作文题目通常有一定的导向和范围,如果考生没有仔细审题,很容易在写作过程中偏离主题。
比如题目要求写“坚持梦想”,但考生却写成了“实现梦想的过程”,虽然有关联,但重点不同,就会被扣分。
二、数学科目1、选择题中的“干扰选项”选择题中常常会设置一些看似正确但实际上是干扰的选项。
这些选项可能会利用考生的常见错误思维或者对概念的模糊理解,诱导考生选错。
2、填空题中的“计算粗心”填空题的答案通常要求准确无误,而一些考生在计算过程中因为粗心,比如小数点位置错误、符号弄错等,导致答案错误。
3、解答题中的“答题不规范”在解答题中,不仅要求答案正确,还要求解题过程规范清晰。
有些考生虽然得出了正确答案,但因为步骤不完整或者逻辑不严谨,被扣分。
比如在证明题中,没有写清楚关键的推理步骤。
三、英语科目1、听力中的“同音词混淆”在听力部分,由于语速较快,一些同音词容易混淆考生的判断。
例如“hear”和“here”,“write”和“right”等。
2、阅读理解中的“长难句理解”阅读理解中会出现一些复杂的长难句,考生如果不能准确分析句子结构和语法,就可能误解句子的意思,从而选错答案。
越来越不正经的2017年全国一卷选择题
![越来越不正经的2017年全国一卷选择题](https://img.taocdn.com/s3/m/769a7335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5dad709.png)
越来越不正经的2017年全国一卷选择题在文章中提到“以上试题是不是都很不正经,但这正是高考命题的规律,这才是能力的考察,给我们耳目一新的感觉,这样的试题,越多越好”。
但没想到,今年的高考卷却越发的不正经。
不正经的地方主要有:1、几乎没有一道题是纯粹考地理知识的,2、学不好语文的学生不是一个好的地理考生,3、每道题都在考学生的思维能力,而这种能力的考察,对高考的选拔或许是有利的,但对老师的教学却不利,因为这种能力很难在课堂上教出来,或量化出来,4、几乎所有的考生在考完地理后都说三年地理白学了。
那么好吧,我们就来看一下,这些试题是怎么耍流氓的。
第一道题的干扰因素是材料中提到绿化隔离带栽种了常绿灌木,所以易把引到常绿林上去,但做题的关键词是“空间:我国东部,时间:春天3月25日,地理事物:这些杂树”,注意是这些杂树,隐有绿色,新叶呼之欲出。
看到这句话,你是不是觉得这道题一定是文艺命题者出的题?起码不是普通命题者,当然也可能是2波命题者出的题,哈哈。
你是否会想起很久之前的一道高考综合题呢?材料写的是“登高南望,俯视太行诸山,晴岚可爱。
北顾但寒沙衰草……”,两个题的材料都透着一股文艺范。
“这些杂树隐有绿色,新叶呼之欲出”,你是不是继续会想到“草色遥看近却无”的诗句呢?由此可知,这些树是落叶的,在春天,拍照时间的3月25日,隐隐的有了些绿意,冒出了些嫩小的新叶,真是那“湖畔的金柳“啊。
你觉得这道题考了多少地理知识呢?是考的语文多,还是生活常识多呢?第二题真是不正经中的不正经,这道题是老丁唯一做错的,错选了C,因为A、B实在不对,又不敢选D,国家什么时候这么坦诚了?再回头看一遍材料,知道C也不对,可以把C排除掉,因为材料中写到”数年前,两侧绿化隔离带按同一标准栽种了常绿灌木“,同一标准,自然景观规划是相同的。
但即使这样排除掉了前三个选项,你就敢选D吗?在一张地理试卷里,会批判这样的”懒政“行为吗?这可太有政治性了,以前跟学生讲过,高考卷中的选项凡是阴暗的和不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都不要选。
荒谬透顶的高考政治试题Microsoft Word 文档
![荒谬透顶的高考政治试题Microsoft Word 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badbbbdc76eeaeaad1f33030.png)
荒谬透顶的高考政治试题——2014年全国各地高考政治试题的切肤之痛杨文平高考是人生的一道坎儿。
匍匐在高考脚下,我们都心生敬畏;因为高考都板着一副权威的面孔!在我和普通大众心中,一年一度的高考试题是由国家权威部门——教育行政主管机构千挑万选相关极具权威性的教育专家经过深思熟虑反复斟酌讨论命制的极具权威性的试题。
故高考甫一结束,对高考试题的叫好吹捧之声就不绝于耳:试题稳中求新,有利于广大中学教师指导学生复习应考;试题难易程度适中,区分度把握恰到火候,很好地体现了高考的选拔功能;试题充分体现了新课改的精神,有利于促进中学的素质教育,对基础教育极具导向性;试题围绕教学重点,紧扣教学难点,追踪时事热点,体现了学以致用的新课程改革理论……广大中学一线教师也奉高考试题为圭臬,依葫芦画瓢,命制大量所谓的“高考仿真试题”来复习迎考,并津津乐道,沾沾自喜。
很少有教师像吴敬梓、蒲松龄、曹雪芹批评、讽刺和抨击科举考试一样去关注和审视高考命题的荒谬性。
今年夏天,闲来无事的我无意中翻阅了一下2014年全国各地的高考政治试题,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原来我们的高考政治试题竟然荒谬到令人难以置信的地步,让人如鲠在喉,不吐不快,具体体现如下;一、把数学题作为政治题。
15.小张大学毕业后与同学联手创业,从银行获得两年期的政策性贷款20万元,年利率为6%,利息按复利计算。
若采用两年内还清利息的方式,则小张平均每年偿还利息()A. 1.2万元B. 1.236万元C. 2.4万元D. 2.472万元(2014年高考上海卷)31.从收益最大化的角度,你会选择表2中哪种理财产品表2理财产品股票债券基金保险投资(万元) 4 6 2 8年预期收益0.3 0.35 0.2 0.25 (万元)A.股票B.债券C.基金D.保险(2014福建卷)二、把阅读题作为高考题32、某班以‚应该‘浅阅读’还是更应该’‘深阅读’为主题举办辩论会‛。
小李说:‚‘浅阅读’虽具有简单、快速、生动等特点,但缺乏深刻的理性思考和叩问心灵的力量,因此,我主张深阅读。
全国卷中那些不正经的高考题
![全国卷中那些不正经的高考题](https://img.taocdn.com/s3/m/6847e2f56294dd88d0d26bb7.png)
全国卷中那些不正经的高考题36.(36分)读图6,完成下列要求。
(1)判断G河自N点至M点流经地区的地形类型,并说明判断的理由。
(9分)(2)说明G河水量丰富的原因。
(11分)(3)指出G河没有形成明显三角洲的原因,并加以分析。
(16分)不正经的理由:这也是高考题的一个出题方向,讲课正讲,出题反出。
我们讲三角洲是怎么行成的,高考题就偏考刚果河为什么没有形成明显的三角洲,这样更能考察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能力。
【答案要点】(36分)(1)盆地从(向心状)水系或河流分布状况判断,该地形区北、东、南三面高;再从(500米)等高线判断,该地形区为盆地。
(2)流域位于赤道地区,终年(受赤道低气压控制,盛行上升气流),降水丰富;流域大部分为盆地,支流多,集(汇)水区面积广。
(3)①入海口附近,泥沙不易沉积,因为地形高差大,河流落差大,流速大。
②入海泥沙较少,因为G河在M点以上多流于盆地中,流速较小,易于泥沙沉积;且从纬度位置和地形看,流域内热带雨林广布(植被覆盖率高),水土流失较轻。
36.(22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湿润和半湿润地区的湖畔、河边和海滨,偶见规模较小的沙丘群,其形成的主要条件为所在地区沙源丰富、多风、植被稀疏。
图5所示区城中,M处发育了规模较小的沙丘群;H县城附近是著名的风口,冬春季节风力尤为强劲;河流发源于黄土高原地区。
(1)分析M处附近沙源较丰富的原因。
(6分)(2)分析H县城附近冬春季节风力强劲的原因(8分)(3)某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对M处的沙丘群规模是否会扩大产生了争论,形成了两种不同的观点。
选择你支持的一种观点,为其提供论据。
(8分)观点A:M处沙丘群规模会扩大。
观点B:M处沙丘群规模不会扩大。
不正经的理由:这又是高考命题的一个方向,课本讲普遍规律,出题考特殊规律。
我们讲沙丘一般分布于干旱地区,是风力沉积形成的,高考题在考过一次这样之后(还记着那个等高线地形图的沙丘选择题吗),觉得没意思了,就开始不正经,考湿润地区河边的沙丘。
2023全国二卷语文文化常识吐槽
![2023全国二卷语文文化常识吐槽](https://img.taocdn.com/s3/m/558d5569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956d5f4.png)
2023全国二卷语文文化常识吐槽今年的全国二卷语文考试中,涵盖了广泛的文化常识内容。
从历史传统到现代文化,从文学艺术到社会风尚,考生们需要面对各种各样的题目。
不过,对于有些问题,我们不禁想要吐槽一下。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2023年全国二卷语文文化常识部分中一些让人啼笑皆非的题目。
第一题,有关诗词的奇怪要求在今年的语文考试中,有位"推诗人"居然让我们背诵一些奇怪的古代诗词。
比如,要求我们背诵《静夜思》中"床前明月光"这一句,并用自己的话来解释它的含义。
我们不禁要问,这不是创作诗词的工作吗?我们只是考试而已,为什么还要背诵这些古老而艰深的诗词?而且,我们现在生活的社会和古代相比又有着如此大的不同,这些古代诗词如何适用于今天的社会?第二题,文言文理解要求过高今年的语文考试中,又出现了文言文的阅读理解题。
虽然学校会安排文言文的学习,但是将这部分内容作为语文考试的核心,似乎有些过分。
大多数学生对于古代文言文的理解和阅读能力有限,要求他们深入理解文言文中的细节和含义,无疑是给他们增加了不小的负担。
如果我们要培养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和了解,更应该注重学生对文言文的欣赏和阅读体验,而不是以硬性的题目要求来衡量学生的语文能力。
第三题,历史知识题目太生硬在今年的语文考试中,有许多涉及历史知识的题目。
虽然了解历史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但是对于很多学生来说,他们对于历史的了解程度并不深。
特别是有关历史事件的原因和影响的题目,很多学生难以给出较好的回答。
我们应该更注重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和探索精神,而并非以这种生硬的方式来测验学生,这只会让他们感到束手无策。
第四题,现代文化题目有迷惑性今年的语文考试中,考生们不得不面对很多有关现代文化的题目。
比如有一题要求辨析两个互联网词汇的含义,这显然是对考生的现实生活了解程度的考察。
然而,我们也发现这些题目中很多都存在着迷惑性。
学生只有在了解当今社会的发展和文化变迁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回答这些题目。
【恶搞】2012年新课标全国高考Ⅱ卷非主流语文试题
![【恶搞】2012年新课标全国高考Ⅱ卷非主流语文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0cd71ed033d4b14e85246867.png)
2012年新课标全国高考Ⅱ卷非主流语文试题第一卷(本卷共小题,其中1-4题,每小题3分,5、6小题,每小题6分,7、8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
)一、(共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画线字注音都正确的一组是()A.囧(jiǒng)雅蠛蝶(mēi)戳人(chuó)我勒个去(lēi)B.给力(lì)老湿(shī)菊花蚕(chán)尼玛(má)C.伤不起(shāng)浮云(fú)法克鱿(yóu)矮油(ǎi)D.酱紫(jiàng)思密达(shī)表(biǎo)伦家(lǘn)2.下列词语填空顺序正确的是()①________,~~~~~~人家不想上学嘛!②你说你是神马,其实你只是________。
③你________的话,伦家会很为难的啦!~~④________!这年头谁都________!A.酱紫浮云矮油伤不起尼玛B.矮油尼玛浮云伤不起酱紫C.酱紫伤不起尼玛矮油浮云D.矮油浮云酱紫尼玛伤不起3.下列方言使用错误的一项是()A.啊拉不晓得,你妈叫你回家吃饭!B.大兄弟啊,你这玻璃咋擦得魂儿画儿的呢?C.诶呀,这狗让你养得,干不拉瞎的!D.雷好哇,今天天气真不错的啦!4.下列文学常识填空中错误的一项是()A.孔子的爸爸是钻子。
B.曹操是韩国人。
C.日本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D.腾讯扣扣的CEO是马化腾。
二、阅读材料回答5-6题。
(共12分,每小题6分。
)爷娘闻女来,举身赴清池。
阿姊闻妹来,自挂东南枝。
小弟闻姊来,琵琶声停欲语迟。
横眉冷对千夫指,安能辨我是雄雌。
亲射虎,看孙郎,一见知君即断肠。
置彼周行,一树梨花压海棠。
5.选文选自《______》,作者是_______。
6.选文共涉及古诗文_____首,请任意写出其中两首的题目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共计6分,每小题3分。
)两年前选了法语课!于是踏上了不归路啊!!谁跟我讲法语是世界上最优美的语言啊!!!……76不念七十六啊!念六十加十六啊!96不念九十六啊!念四个二十加十六啊!法国人数学好得不得了!!有木有!!!……电话号码两个两个念啊!!176988472怎么念!!不念一七六九八八四七二啊!!念一百加六十加十六、四个二十加十八、再四个二十加四、再六十加十二啊!你们还找美眉要电话啊!!!电话报完一集葫芦娃都看完了啊!!有木有!!!7.请为选文拟一个恰当的标题____________。
高考数学试卷鬼畜
![高考数学试卷鬼畜](https://img.taocdn.com/s3/m/8ada703a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4c59600.png)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若等差数列{an}的前n项和为Sn,且S3=27,S5=55,则公差d等于()A. 2B. 3C. 4D. 52. 下列函数中,是奇函数的是()A. y=x^2B. y=x^3C. y=x^4D. y=x^53. 若复数z满足|z-2i|=|z+2|,则复数z的实部a等于()A. -2B. 0C. 2D. 44. 下列各对数中,相等的是()A. log2(1/2)和log2(2)B. log3(27)和log3(9)C. log4(16)和log4(8)D. log5(25)和log5(125)5. 下列各不等式中,正确的是()A. 2x+3>5x-1B. 3x-2<2x+1C. 4x+5>5x+1D. 5x-2<4x+16. 下列各几何图形中,是圆的是()A. 正方形B. 矩形C. 等腰三角形D. 圆7. 下列各三角形中,是等边三角形的是()A. 角A=60°,角B=60°,角C=60°B. 边长分别为3,4,5C. 高分别为3,4,5D. 面积分别为9,16,258. 下列各方程中,无实数解的是()A. x^2+2x+1=0B. x^2+2x+5=0C. x^2-2x+1=0D. x^2-2x+5=09. 下列各不等式中,正确的是()A. a^2>b^2,则a>bB. a^2>b^2,则a>b或a<bC. a^2<b^2,则a>bD.a^2<b^2,则a>b或a<b10. 下列各函数中,是单调递减函数的是()A. y=x^2B. y=x^3C. y=x^4D. y=x^5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
)11. 若等比数列{an}的首项为a1,公比为q,且a1=1,q=2,则an=________。
争议全国乙卷物理25题出错
![争议全国乙卷物理25题出错](https://img.taocdn.com/s3/m/15e4d670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901f002.png)
争议全国乙卷物理25题出错
摘要:
1.背景介绍:全国乙卷物理25 题出现错误
2.争议的焦点:试题的正确性
3.各方反应:考生、家长、教育机构的态度
4.教育部门的回应:试题的修改和解释
5.事件的影响:对考生成绩和教育制度的影响
正文:
近日,全国乙卷物理25 题出现错误,引发了广泛的争议。
这道题目的正确性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不少考生和家长对此表示了疑惑和担忧。
首先,对于这道题目的正确性,考生们意见分歧。
一部分考生认为,这道题目存在明显的错误,使得他们无法得出正确的答案。
而另一部分考生则认为,题目虽然没有明确说明,但是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理解,他们可以得出正确的解答。
家长们对此也表达了不同的看法。
一些家长认为,这道题目的错误可能会影响孩子的考试成绩,他们希望教育部门能够给出明确的解释和解决方案。
另一些家长则认为,这只是一道题目的错误,不会对孩子的整体成绩产生太大的影响。
教育机构也对此表示了关注。
一些教育机构认为,这道题目的错误可能会对考生的成绩产生不良的影响,他们希望教育部门能够尽快给出解释和修改。
面对争议,教育部门也做出了回应。
他们承认了这道题目的错误,并对试题进行了修改和解释。
他们表示,这道题目的错误不会对考生的整体成绩产生
影响,他们会确保考生的权益得到保障。
全国乙卷物理25 题的错误,虽然只是一道题目的错误,但是对于我国的教育制度来说,也是一个重要的警示。
高考十大陷阱题赏析试题
![高考十大陷阱题赏析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198eaa2f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28157e7.png)
高考2021十大陷阱题赏析制卷人:歐陽文化、歐陽理複;制卷時間:二O二二年二月七日2021年高考尘埃落定,考生走出考场时笑逐颜开:英语试题简单。
但是,两天后在报纸上对答案时,他们却笑不出来。
Why? 好多同学中了高考中的陷阱题。
请看2021十大陷阱题。
1. —Well. I do think the rabbit is a beautiful, gentle animal which can run very fast.—_____________.(202132)A.So it is B.So is it C.So does it D.So it does译文理解:-哎,我真地认为这兔子是一只漂亮温顺的动物,跑得很快。
-确实如此。
答案解析:选A。
此题考察\"so+主语+助动词\"构造,用来表示赞成前一说话者所说的内容,可译为\"是的\"、\"对\"或者\"确实如此\"。
再如:-Maggie had a wonderful time at the party.- ______, and so did I. (202135).A. So she hadB. So had sheC. So she didD. So did she 选C。
陷阱剖析:平时同学们经常练习和so有关的倒装句:so放在句首,表示前面的肯定内容也适用于另一个人或者物。
其构造为:so +助动词+主语(there be句型应为there)。
因此在未完全理解题意时,就主观地选择了B。
备考提示:考生还应注意以下构造:〔1〕So it is/was with sb.\"来表达前述的多种情况也适用于后者。
例如:Marx was born in Germany and German was his native language. So it was with Engels.马克思出生在德国,德语是他的母语,恩格斯也是如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国卷中那些不正经的高考题36.(36分)读图6,完成下列要求。
(1)判断G河自N点至M点流经地区的地形类型,并说明判断的理由。
(9分)(2)说明G河水量丰富的原因。
(11分)(3)指出G河没有形成明显三角洲的原因,并加以分析。
(16分)不正经的理由:这也是高考题的一个出题方向,讲课正讲,出题反出。
我们讲三角洲是怎么行成的,高考题就偏考刚果河为什么没有形成明显的三角洲,这样更能考察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能力。
【答案要点】(36分)(1)盆地从(向心状)水系或河流分布状况判断,该地形区北、东、南三面高;再从(500米)等高线判断,该地形区为盆地。
(2)流域位于赤道地区,终年(受赤道低气压控制,盛行上升气流),降水丰富;流域大部分为盆地,支流多,集(汇)水区面积广。
(3)①入海口附近,泥沙不易沉积,因为地形高差大,河流落差大,流速大。
②入海泥沙较少,因为G河在M点以上多流于盆地中,流速较小,易于泥沙沉积;且从纬度位置和地形看,流域内热带雨林广布(植被覆盖率高),水土流失较轻。
36.(22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湿润和半湿润地区的湖畔、河边和海滨,偶见规模较小的沙丘群,其形成的主要条件为所在地区沙源丰富、多风、植被稀疏。
图5所示区城中,M处发育了规模较小的沙丘群;H县城附近是著名的风口,冬春季节风力尤为强劲;河流发源于黄土高原地区。
(1)分析M处附近沙源较丰富的原因。
(6分)(2)分析H县城附近冬春季节风力强劲的原因(8分)(3)某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对M处的沙丘群规模是否会扩大产生了争论,形成了两种不同的观点。
选择你支持的一种观点,为其提供论据。
(8分)观点A:M处沙丘群规模会扩大。
观点B:M处沙丘群规模不会扩大。
不正经的理由:这又是高考命题的一个方向,课本讲普遍规律,出题考特殊规律。
我们讲沙丘一般分布于干旱地区,是风力沉积形成的,高考题在考过一次这样之后(还记着那个等高线地形图的沙丘选择题吗),觉得没意思了,就开始不正经,考湿润地区河边的沙丘。
好吧,题是你出的,你想怎么样就怎么样。
你今年考了,明年还接着考错那湖的沙丘,你综合题考了,选择题还考雅鲁藏布江畔的佛掌沙丘。
有本事你今年接着考啊,哈哈。
【答案要点】(1)(M处附近的)河流从黄土高原携带大量泥沙,在河边、河床沉积;(河水水位季节变化大,)枯水季节河床裸露;风沙在此沉积。
(2)冬春季节盛行西北季风(偏北风);河谷延伸方向与盛行风向基本一致;H县城附近为河谷交汇之地,(形成风口,导致狭管效应)。
(3)观点A:(M处沙丘群规模会扩大)论据:该区域西临黄土高原,北临内蒙古高原,大风可将沙尘吹到此处;河流持续搬运泥沙;人类活动用水量增加,导致河床裸露期增长;风出风口后,在M地速度降低,风沙在此沉积。
观点B:(M处沙丘群规模不会扩大)论据:位于半湿润区,降水较丰富,风沙发生季节短(主要发生在冬春季节);河流源地及流经地区植树造林保持水土(使河流搬运的泥沙量减少);沙源集中分布在河床与河边,面积较小,不足以形成面积较大的沙丘群;位于山区,附近有水库,沙丘群难以向周围扩展。
(选择一种观点作答,所提供的论据应支持所选择的观点,否则不得分。
若两种观点都提供了论据,以作答的第一种观点评分。
)36.(22分)河流的侵蚀、沉积及沼泽的吸收(附)影响河流泥沙和营养物质含量,水体中营养物质含量影响浮游生物量,与水温共同制约鱼类资源数量。
图7所示的西西伯利亚平原地势低平,冻土发育,沼泽广布(1)分析西西伯利亚平原沼泽广布的原因(8分)(2)分析叶尼塞河泥沙含量较多,而鄂毕河泥沙含量较少的原因。
(6分)(3)通常,大河河口的鱼类资源丰富,但鄂毕河河口鱼类资源相对较少。
说明鄂毕河河口鱼类资源较少的原因。
(8分)不正经的理由:这个跟第一个题的不正经属于一样的不正经,都是课堂上讲有什么,他偏偏考没什么。
我们讲温带大陆架渔业资源丰富,其中有一个原因就是大陆架是河流的入海口,营养物质丰富,人为财死,鱼为食亡,河流入海口鱼就多,可这次他又偏偏问鄂毕河河口鱼类资源少的原因,难道是让北极熊给吃了?【答案要点】(1)分析西西伯利亚平原沼泽广布的原因(8分)地势低平,排水不畅;气温低,蒸发量小;下部土层冻结,阻滞水分下渗;(凌汛等导致)河水泛滥(2)分析叶尼塞河泥沙含量较多,而鄂毕河泥沙含量较少的原因。
(6分)叶尼塞河支流多流经中西伯利亚高原,(河床比降大)流速快,侵蚀强,增加了河流含沙量。
鄂毕河主要流经平原,流速慢,泥沙沉积,含沙量小(3)通常,大河河口的鱼类资源丰富,但鄂毕河河口鱼类资源相对较少。
说明鄂毕河河口鱼类资源较少的原因。
(8分)鄂毕河河口区纬度高,水温低,鱼类生长慢。
结冰期长,鱼类存活率偏低。
鄂毕河流经沼泽,营养物质被植物吸收,河水中营养物质严重缺乏,不利于浮游生物生长。
北冰洋营养物质和饵料较为贫乏。
3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4分)罗讷河发源于瑞士境内的冰川,在发过境内的流域面积占总面积的94%,历史上曾是一条“野性”河流,经常洪水泛滥。
19世纪以来,法国对罗讷河进行多次整治,并于1931年成立“国立罗讷河公司”,作为罗讷河综合整治和开发的唯一授权机构,图4示意罗纳河流域的地形。
(1)分别之处罗讷河上游(瑞士境内)、北部支流(索恩河)和地中海沿岸支流径流量的季节变化。
(9分)(2)表1列出罗讷河整治不同阶段的主要措施。
请在下列整治和开发目标中进行选择,完成表1。
请将选出的各整治和开发目标填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
(5分)表1:阶段时间主要措施主要整治和开发目标第一阶段19世纪40整治河道,裁弯①、年代至20世纪20年代取直,消除河道分汊。
第二阶段20世纪20~80年代进行梯级开发,整治河谷滩地等。
②、、第三阶段20世纪90年代以来恢复弯曲河道及河道分汊。
恢复河流生态(3)说明法国为整治和开发罗讷河而设立“国立罗讷河公司”的原因。
(4分)(4)说明“恢复弯曲河道及河道分汊”对恢复河流生态的作用。
(6分)不正经的理由:还记着荆江段的裁弯取直不?我们都在讲裁弯取直,治理洪涝,在讲修建大坝,防治洪涝,怎么罗讷河就在恢复弯曲河道,而且还要拆除水坝呢?资本主义还关心不关心人民的疾苦,想让人民群众在大河之下成为鱼虾吗?怪不得新闻联播天天播报他们游行示威呢。
【答案要点】(24分)(1)上游(瑞士境内):有春汛,夏季径流量大,冬季为枯水期。
北部支流(索恩河):全年径流量比较稳定,无明显枯水期。
地中海沿岸支流:夏季为枯水期,冬季为丰水期。
(2)①改善航运条件防洪②发电改善航运条件土地开发(防洪)(注:填写顺序不分先后)(3)因为河流跨多个行政区,涉及水资源利用、航运、防洪、发电、土地利用等多方面的利益,由国家唯一授权机构才能协调各行政区、各部门的利益,并从河流整体进行综合整治,以实现整治效益最大化。
(4)恢复河流的自然状态(自然河道、沿岸湿地等),扩展河道宽度,延长河流长度,降低河流流速和洪水峰值;恢复河流生态系统,增加生物多样性;增强河流的自然生产力和对污染的净化能力。
36.(36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图5示意某国南部沿海部分地区。
该地区河流含沙量大,沿海水浅。
18世纪,随着大规模的土地开发,该地区交通运输需求大增,于是开凿了几乎与海岸平行的沿海运河。
M河自北向南纵贯该国中部,是该国重要的航道,H港为该国南部沿海最大港口。
(1)分析图示地区沿海运河开凿前的水运条件。
(12分)(2)分析沿海运河开凿工程量较小的原因。
(6分)(3)简述沿海运河航道航运优势。
(6分)(4)说明H港发展成为该国南部沿海最大港口的地理条件(12分)不正经的理由:沿海地区的优势是什么?港湾众多,这是背很多地区的发展会记到的,这里偏偏还要修沿海运河,而且今年不正经就算了,明年还继续不正经,开始修沿海铁路?你们还修沿海公路、沿海高铁不?【答案要点】 (1)该地区河流大致自北向南入海,陆上缺少东西向(横向)水运通道。
沿海多沼泽,海域水浅,泥沙多,风浪大,不利于航行,不适于建港。
(2)沿岸地区为河流冲积平原,低平,多沼泽(湿地、海湾)。
(3)运河与海湾及多条河流相通,水位相对稳定;避免海浪和海风影响。
(4)(该国南部沿海少港口)H港依托沿海运河,成为南部沿海地区的贸易港口;M河流域广阔,腹地广,河道航运繁忙;H港位于M河河口附近,是M河、南部沿海运河航运和海运的枢纽。
3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2分)一位被热带雨林风光吸引的游客从马瑙斯出发,乘船沿内格罗河(图6)溯源而上,见两岸植被繁茂,河上很少有桥。
行至内格罗河与布朗库河交汇处,发现两条河流的河水因颜色迥异,呈一黑黄分明的界线,景色令人震撼。
船继续前行,岸边的沼泽渐渐映入眼帘……当晚他查阅资料,得知内格罗河河水因富含腐殖质,颜色乌黑,而布朗库河因含大量泥沙而呈黄色。
(1)分析内格罗河河水富含腐殖质但泥沙含量少的原因。
(8分)(2)试对“河上很少有桥”这一现象作出合理解释。
(8分)(3)你是否赞同在该地区拓展旅游观光业?请表明态度并说明理由。
(6分)不正经的理由:又是一个考“没”的,河上很少有桥,以后我们教材是不是也要改一下,改成没什么没什么没什么没什么没什么?【答案要点】(22分)(1)气温高,湿度大(降水多),生物量大,在沼泽形成大量腐殖质。
地处平原,地势低平,河流流速慢,多沼泽,泥沙沉积。
(2)人口稀少,跨河运输需求小;水网稠密,水运便利;河面宽,水量大,修路搭桥成本高,技术难度大,对雨林环境破坏大。
(3)赞同理由:热带雨林旅游资源独特,具有全球吸引力;旅游开发与运营成本低,经济效益好;增加当地就业,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等。
不赞同理由:对热带雨林环境造成破坏,产生污染;对当地居民生活、文化等带来冲击;来自自然的威胁(疾病、野生动物袭击等)较大。
37.(24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多年冻土分为上下两层,上层为夏季融化,冬季冻结的活动层,下层为多年冻结层。
我国的多年冻土主要分布于东北高纬度地区和青藏高原高海拔地区。
东北高纬地区多年冻土南界的年平均气温在–1°~1℃,青藏高原多年冻土下界的年平均气温约为–3.5°~–2℃。
由我国自行设计、建设的青藏铁路格(尔木)拉(萨)段成功穿越了约550千米的连续多年冻土区,是全球目前穿越高原、高寒及多年冻土地区的最长铁路。
多年冻土的活动层反复冻融及冬季不完全冻结,会危及铁路路基。
青藏铁路建设者创造性地提出了“主动降温、冷却路基、保护冻土”的新思路,采用了热棒新技术等措施。
图8a 示意青藏铁路格拉段及沿线年平均气温的分布,其中西大滩至安多为连续多年冻土分布区。
图8b为青藏铁路路基两侧的热棒照片及其散热工作原理示意图。
热棒地上部分为冷凝段,地下部分为蒸发段,当冷凝段温度低于蒸发段温度时,蒸发段液态物质汽化上升,在冷凝段冷却成液态,回到蒸发段,循环反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