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在继承中发展教案 (1)
文化在继承中发展教案范文
文化在继承中发展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理解文化在继承中发展的内涵。
2. 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传承意识,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3.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现实生活中文化继承与发展的例子,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 理解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2. 掌握文化在继承中发展的途径和特点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文化继承与发展的理论知识。
2. 案例分析法:分析现实生活中文化继承与发展的例子。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思考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的关系,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讲解:讲解文化继承与发展的理论知识,强调文化在继承中的重要性。
3. 案例分析:分析现实生活中文化继承与发展的例子,如传统节日、传统手工艺等。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让学生结合实例谈谈对文化在继承中发展的认识。
5.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文化传承与发展的意义。
五、课后作业1. 复习本节课的知识点,整理课堂笔记。
2. 选取一个现实生活中culture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的例子,分析其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写在作业本上。
3. 思考如何在自己的生活中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制定一个具体可行的计划。
六、教学内容与资源1. 教学内容:章节一:文化的继承与发展的理论基础章节二: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传承与挑战章节三:文化创新与继承的关系章节四:案例研究: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发展章节五:学生实践项目:本地传统文化的调研与传承计划2. 教学资源:教科书《文化继承与发展》相关学术论文和研究报告文化遗产地的实地考察资料网络资源,如文化遗产保护组织网站、相关新闻报道等七、教学评价1. 评价目标:学生对文化继承与发展的理论理解学生对传统文化传承实践的分析和评价能力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学生对本地传统文化的认识和传承计划的设计能力2. 评价方法:平时成绩:课堂参与度、小组讨论表现作业评估:课后作业、小论文项目报告:学生实践项目的调研报告和传承计划期末考试:闭卷考试,包括选择题、简答题和案例分析题八、教学进度安排1. 章节一:2课时2. 章节二:2课时3. 章节三:2课时4. 章节四:3课时(包括实地考察时间)5. 章节五:3课时(包括学生实践项目的时间)九、教学辅助工具1. 投影仪和幻灯片:用于展示教学内容和案例研究2. 视频播放设备:用于播放相关的纪录片或采访片段3. 白板和记号笔:用于课堂讨论和重点信息的记录4. 实地考察交通工具:如公共交通卡、车辆租赁等十、教学反馈与调整1. 定期收集学生反馈:通过问卷调查、小组讨论等方式,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需求。
传统文化的继承的教案设计
传统文化的继承的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传统文化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2. 使学生掌握传统文化继承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3. 培养学生热爱传统文化,传承和弘扬民族精神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传统文化的定义与特点2. 传统文化继承的意义3. 传统文化继承的基本原则4. 传统文化继承的方法5. 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的价值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我国传统文化图片,如古建筑、传统节日、民间艺术等,引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2. 讲解:介绍传统文化的定义、特点及其重要性,阐述传统文化继承的意义和基本原则。
3. 案例分析: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传统文化继承案例,如故宫、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分析其继承方法和现状。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并提出具体建议。
5.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的价值,激发学生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意识。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传统文化的定义、特点、意义、继承原则和方法。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传统文化继承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价学生的积极参与程度。
2. 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观点阐述、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
3.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课后作业,检验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和认识。
六、教学内容6. 传统文化的具体表现6.1 传统习俗6.2 传统建筑6.3 传统艺术6.4 传统思想7. 传统文化继承的现状与挑战7.1 传统文化继承的现状7.2 传统文化继承面临的挑战7.3 应对挑战的策略与措施八、传统文化继承的重要案例分析8.1 案例一:中国传统节日的传承8.2 案例二:中国传统工艺的保护与发展8.3 案例三:传统文化在教育领域的传承九、学生实践活动设计9.1 实践活动目的9.2 实践活动内容9.3 实践活动步骤9.4 实践活动评价十、课堂教学反思与总结10.1 教学效果评价10.2 学生反馈意见10.3 教学内容和方法的调整10.4 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六、教学内容6. 传统文化的具体表现6.1 传统习俗:介绍中国传统习俗的种类及其特点,如春节、中秋节等。
关于传统文化的继承的教案
一、关于传统文化的继承的教案二、章节名称:第一章传统文化的概念与价值三、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传统文化的定义和特点。
2. 让学生认识到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和价值。
四、教学内容:1. 传统文化的定义: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或社会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具有独特特点的文化。
2. 传统文化的特点:具有历史悠久、传承性强、内涵丰富、形式多样等特点。
3. 传统文化的价值: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支柱,具有凝聚民族力量、传承民族精神、促进社会和谐等价值。
五、教学活动:1. 引入话题: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传统文化的定义和特点。
2. 讲解内容:教师详细讲解传统文化的定义、特点和价值。
3. 案例分析:通过具体案例分析传统文化的价值和作用。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传统文化的价值,并分享自己的观点。
六、教学评价:1. 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积极参与情况和思考能力。
2. 学生理解度:通过提问和小组讨论了解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识。
3. 学生表达力:评估学生在讨论和分享环节中的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
七、教学资源:1. 教材或教参:提供关于传统文化的教材或参考资料。
2. 案例素材:准备一些具体的文化遗产或传统习俗的案例。
3. 投影仪或白板:用于展示案例素材和教学内容。
八、教学建议:1. 注重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参与讨论,提高他们的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
2. 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认识传统文化的价值。
3. 鼓励学生在课堂中积极提问和分享自己的观点,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表达力。
九、课后作业:1. 让学生选择一个传统文化遗产或习俗,进行深入了解和研究。
2. 要求学生写一篇短文,介绍所选择的文化遗产或习俗的特点和价值。
十、教学反思:六、章节名称:第二章传统文化的继承与演变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传统文化继承的重要性。
2. 让学生掌握传统文化在历史演变中的作用和变化。
教学内容:1. 传统文化的继承:传统文化在历史发展中通过口传心授、教育传承等方式得以继承。
文化在继承中发展教案
文化在继承中发展教案教案标题:文化在继承中发展教学目标:1. 了解文化在继承中的重要性和作用。
2. 掌握文化传承的方法和策略。
3. 培养学生对自己文化传统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教学内容:1. 什么是文化传承?2. 文化在继承中的重要性和作用。
3. 文化传承的方法和策略。
4. 如何培养对自己文化传统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教学步骤:引入活动:1. 展示一幅描绘本地文化的图片或物品,并引导学生讨论其含义和重要性。
主体活动:2. 介绍文化传承的概念和重要性。
解释文化传承对于一个社会的发展和个人身份认同的重要性。
3. 分组讨论不同文化传承的方法和策略。
每个小组选择一种文化传承方法,并准备分享给全班。
4. 小组分享并讨论各种文化传承方法的优缺点。
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观点。
5. 引导学生思考自己所属的文化传统,并讨论如何培养对自己文化传统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6. 学生个人或小组展示他们对自己文化传统的研究成果,可以是口头报告、展示板、图片等形式。
总结活动:7. 回顾课堂内容,强调文化传承的重要性和方法。
8. 鼓励学生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参与和推动文化传承。
9. 结束课堂,鼓励学生继续深入了解和研究自己的文化传统。
教学资源:1. 描绘本地文化的图片或物品。
2. 分组讨论的材料。
3. 学生个人或小组展示的准备材料。
评估方法:1. 分组讨论中的参与度和质量。
2. 学生个人或小组展示的内容和表达能力。
拓展活动:1. 邀请当地文化传承专家来校进行讲座或工作坊。
2. 组织学生参观本地文化遗址或博物馆。
3. 鼓励学生参加本地文化活动或节日,并写下自己的体验和感受。
注意事项:1. 确保教学内容和活动与学生所在教育阶段的要求相符合。
2.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分享自己的观点,促进互动和思考。
3. 适当调整教学步骤和活动,以适应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兴趣。
第七课继承发展中华传统文化教学设计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
3.练习三:运用所学知识,为传承和发展中华传统文化提出一条建议。
(五)总结归纳
在课堂练习结束后,进行以下总结归纳:
1.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
2.教师针对学生的分享,进行点评和补充,强化重点知识。
3.强调中华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价值,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和传承传统文化。
4.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关注传统文化的发展,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实践能力,特布置以下作业:
1.撰写一篇关于中华传统文化的短文,要求:
-选取一个你感兴趣的传统文化主题,如儒家思想、古诗词、传统节日等。
-组织实地考察,如参观博物馆、文化遗址等,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开展跨学科学习,如结合历史、文学、艺术等学科,全面了解中华传统文化。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本节课开始时,我将通过以下方式导入新课:
1.提问方式:向学生提出问题:“你们认为中华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还有价值吗?为什么?”通过这个问题,引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主题在现代社会中的价值。
-字数在800字左右,要求观点明确、论据充分。
2.开展一次家庭传统文化活动,要求:
-选择一个传统文化元素,如茶艺、书法、传统美食等。
-组织家庭成员共同参与,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
-拍摄活动照片或视频,记录活动过程,并撰写活动心得。
3.分析一个现实生活中的传统文化现象,要求:
-采用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深入理解传统文化的内涵与价值。
文化在继承中发展教案范文
一、《文化在继承中发展》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2. 让学生掌握正确处理文化继承与发展的方法。
3. 提高学生分析文化现象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正确处理文化继承与发展的方法。
难点:如何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文化现象。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我国传统文化图片,引导学生思考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2. 教学内容与活动:a. 讲解文化继承与发展的概念及其关系。
b. 分析正确处理文化继承与发展的方法。
c. 举例说明如何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文化现象。
3. 课堂讨论:让学生就某一文化现象进行分析,探讨如何正确处理文化继承与发展的问题。
五、作业与评价:2. 评价:以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及文章质量为评价标准,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
六、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注重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使他们在处理文化继承与发展问题时能更加得心应手。
七、课后拓展:引导学生关注我国传统文化保护与发展的实时动态,组织参观文化遗址、博物馆等活动,加深对文化继承与发展的理解。
八、教学资源:1. 教材:《文化在继承中发展》2. 图片:我国传统文化图片3. 文章:关于文化继承与发展的案例分析九、教学时间:1课时(45分钟)十、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文化继承与发展的概念及其关系,正确处理文化继承与发展的方法。
2. 案例分析法:分析文化现象,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
3. 讨论法:组织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思考能力。
六、《文化在继承中发展》七、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文化继承与发展的辩证关系。
2. 培养学生尊重和传承传统文化的态度。
3. 引导学生认识文化创新的重要性。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图片,引导学生思考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2. 教学内容与活动:a. 讲解文化继承与发展的辩证关系。
1文化在继承中发展 新课标 人教版
(单) 某中学校长在谈到中小学生德育 教育时讲道,接纳国外有价值的思想, 吸收他们的精华,但要以我为主,把我 们国家优秀的传统文化继承下来,对我 们自己的文化加以补充、加以修改,使 我们更完善,这表明( ) A文化应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 B文化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 C文化应在发展的基础上继承 D文化继承与发展既有区别,又联系
1、社会制度的更替 2、科学技术的进步 3、思想运动
(三)教育在文化传承中
教育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功能
某年8月29日,广东省文化厅、广东省食品 行业协会共同组建的广东省食品文化遗产认定 委员会向媒体发布,凉茶被认定为广东省食品 文化遗产,这是广东省认定的首批食品文化遗 产。 同时获得认定的还有33个凉茶配方及其专 用术语。这是广东省认定的首批食品文化遗产。 拥有获得认证的33个配方的企业,包括广州王 老吉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广州黄振龙凉茶有限 公司、广州养和医药科技有限公司等12家。有 关部门9月3日开始了凉茶标准起草工作。这批 与会的凉茶企业昨天还签署了《凉茶保护公 约》,以示保护凉茶这一文化遗产。
教育在文化传承中
1、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 能动性活动,具有选择、传递、创造 文化的特定功能。
2.教育在文化传承中将越来越重要
(不)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 活动,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 在人的教化与培养上,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教育在文化传承中所起的作用是
A、通过对受教育者的“传道、授业、解惑”, 把文化传递给下一代 B、能以浓缩的形式重演人类认识世界的过程 C、是人类文化传承的惟一有效形式 D、使人们在有限的学习生涯中获得既有 的文化财富
思考1:从材料中说明,继承了什么? 发展了什么?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参考:继承:用中草药熬制,可保健、 防病。发展:凉茶品种、煮茶工艺。 关系: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 是继承的必然要求,在继承的基础上 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
文化在继承中发展教案范文
文化在继承中发展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认识文化在继承中发展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热爱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3. 引导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文化现象,提高辨别不同性质文化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 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2. 如何在继承中发展文化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文化继承与发展的理论。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的文化发展案例。
3. 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如何继承和发展文化。
四、教学过程1. 导入:介绍文化的定义和特点,引导学生思考文化继承与发展的意义。
2. 讲解:讲解文化继承与发展的理论,分析文化在继承中的重要作用。
3.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的文化发展案例,如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4. 讨论:引导学生探讨如何继承和发展文化,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建议。
5.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文化在继承中发展的重要性。
五、课后作业2. 调查身边的文化遗产,了解其传承与发展的现状,提出自己的建议。
教学评价:通过课堂讲解、案例分析和讨论,评价学生对文化在继承中发展的理解程度;通过课后作业,评价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六、教学内容:传统文化的特点与价值1. 让学生了解传统文化的定义、特点和价值。
2. 培养学生认识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的重要性,增强民族自豪感。
七、教学重难点:1. 传统文化的定义和特点2. 传统文化的价值八、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传统文化的定义、特点和价值。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的传统文化案例,展示传统文化的魅力。
九、教学过程:1. 导入: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思考传统文化的价值。
2. 讲解:讲解传统文化的定义、特点和价值,分析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的重要性。
3.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的传统文化案例,如中国传统节日、习俗等,展示传统文化的魅力。
4. 讨论:引导学生探讨如何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建议。
文化在继承中发展教案
文化在继承中发展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文化的定义和特点;2.掌握文化继承的意义和方式;3.通过案例分析,了解文化在继承中的发展和变迁。
二、教学内容1.文化的定义和特点;2.文化继承的意义和方式;3.案例分析:文化在继承中的发展和变迁。
三、教学重点1.理解文化继承的意义;2.掌握文化继承的方式;3.分析文化在继承中的发展和变迁。
四、教学步骤步骤一:导入新课1.教师出示文化瑰宝的图片,激发学生兴趣;2.引导学生思考:文化瑰宝是如何传承下来的?为什么要传承文化?步骤二:介绍文化的定义和特点1.教师通过讲解和示例,向学生介绍文化的定义和特点;2.学生积极参与,提出自己的理解和问题。
步骤三:探讨文化继承的意义和方式1.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文化继承的意义;2.学生分组讨论,总结文化继承的方式;3.各组轮流发言,展示自己的讨论结果。
步骤四:案例分析1.教师提供几个案例,如传统节日的庆祝方式、传统工艺的传承等;2.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这些案例中文化的发展和变迁;3.各组轮流发言,分享自己的分析结果。
步骤五:归纳总结1.教师进行总结,概括文化在继承中的发展教案;2.学生提出问题和意见,与教师进行讨论。
五、教学方法1.导入新课引发学生兴趣的方法;2.讲解和示例相结合的教学方法;3.鼓励学生思考和讨论的教学方法;4.案例分析的教学方法。
六、教学评估1.课堂讨论:观察学生是否能积极参与讨论,能否准确表达观点;2.分析案例:评价学生对案例的分析是否准确,是否能抓住关键点;3.提问互动:评估学生对教师提问的回答情况。
七、教学延伸1.探索更多文化瑰宝,拓展学生视野;2.鼓励学生亲身体验和参与文化活动;3.组织学生开展文化传承活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八、课后作业1.搜集一个文化瑰宝的信息,写一篇关于该瑰宝的介绍;2.思考并写出自己对文化继承的理解,字数不少于300字。
以上是关于《文化在继承中发展教案》的教学安排,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化继承的重要性和方式,以及文化在继承中的发展和变迁。
文化在继承中发展1
他们呼唤要用一种以人为中心的思想观念对抗神学思想和 经院哲学,以推动文学艺术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由此而形成了 文艺复兴运动。
思想运动对文化发展的的重要影响
理念因素
儒家 墨家 隐喻的文化 隐喻的文化 “礼” 实用 中庸 节俭
平面宽松的风格 立体紧身的风格
在春秋战国时期,儒、道、墨、法诸家的思想观 点既互相对立,展开激烈的辩论,又相互影响,相互 汲取营养,促进我国古代学术文化的发展和繁荣,这 说明了什么?
一、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p43
1、文化继承的含义:
文化继承不是原封不动地承袭传统文化,而是 要有所淘汰、有所发扬,从而使文化得到发展。
2、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1)关系: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 的必然要求。继承与发展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
你认为李玉刚成功的原因是什么?这给我们什么启 示? 提示:(1)李玉刚在演绎《新贵妃醉 酒》时,将中国传统文化与时尚进行 巧妙融合,使《新贵妃醉酒》越来越
思维导向:从传统文 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及如何处理好二者关
系两方面回答。
具有魅力。
(2)这说明文化传承要不断推陈出新,
革故鼎新。在这一过程中要处理好继承与发
展的关系,即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
的过程中继承。
京 剧 由 传 统 到 现 代
走 进 生 活
私 塾 热
汉 服 热 百 家 讲 坛
可近些年来的许多现象令人反思: 汉语学习, 内冷外热; 汉语知识比赛,中国学 生居然不如外国留学生; 京剧道具保存最好的,竟然是日本的京剧爱好者; 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被韩国注册等……
二、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p44
4.2《文化在继承中发展》(课件)
科学技术的进步,是推动经济发展、推动 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中医药文化是中国文化宝库中的瑰宝。从龙脑樟树中 提取的龙脑具有极高药用价值和保健功能。《寿域神方》记 载:“治头脑疼痛,龙脑一钱,纸卷做拈,烧烟熏鼻,吐出 痰诞即愈。”唐代医药典籍称龙脑“为百药之先,万物中香 无出其右者”。 不知从何时起,龙脑樟树在我国“销声匿迹”了,我 国所需龙脑不得不长期依赖进口。 1988年我国发现了一颗野生龙脑樟树! 科研人员以此为契机创立了专业研发中心和实验室, 他们深入研究中药典籍中有关龙脑的资料,利用现当代科技 成功培育了万亩龙脑樟树原料体,改变了原料生产完全依赖 自然的状况;研制了我国第一套天然龙脑工业化提取成套设 备,改进了龙脑提取方法,开发了新产品;建立了中国第一 个龙脑资源基因库,积累并保存了大量珍贵的数据;通过电 视,网络等着力打造中医药文化品牌。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现代科技对于光大 中医文化的作用。(12分)
中央电视台开播《百家 讲坛》以后,一些艰涩高深 的传统经典经过现代诠释变 得通俗易懂,富有时代气息, 为大众接受
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
合作探究 P44
观点一:中国古代的教育 “重人伦、轻物理”,不利于 自然科学的发展;在师生关系 上,主张师道尊严,压抑了学 生的个性;在教学方法上注重 死记硬背,不利于开发人的智 力。所以,发展教育必须摆脱 古代教育思想的影响。 观点二:中国古代教育思想 中有许多精华,如“化名成俗, 其必由学”的重教化思想,“知 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求实 态度,“诲人不倦”和育人风范, 教学相长的教学方法等。所以, 发展教育必须回归古代教育思想。
二、
中国历代封建王朝对服饰都有 严格的等级标准。自宋代开始就明 文规定,只有皇帝能穿黄龙袍,普 通庶民是不许使用龙的图案和穿黄 色的衣服。 民国政府确定:男子礼服为 中山装,女子礼服是旗袍。 建国初期,中国服饰受前 苏联的影响最大。军队中的女干部 穿着大翻领、偏襟、斜插口袋的列 宁装,与短发配合; 改革开放之后,服饰朝着 多元化、个性化发展。 思考:封建王朝、中华民国、 社会主义新中国不同社会制度 下服饰的变更与发展说明了文 化生活的什么道理? 湖南长郡卫星远程学校
文化在继承中发展教案范文
文化在继承中发展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明确文化发展的基础是文化的继承。
2. 培养学生尊重和传承传统文化的意识,提高学生对文化发展的认识。
3. 通过分析具体案例,使学生掌握文化在继承中发展的基本途径和原则。
二、教学重难点1. 重点: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文化在继承中发展的途径和原则。
2. 难点:如何处理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如何在继承中实现文化的发展。
三、教学方法1.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的文化继承与发展的案例,使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2. 讨论法:组织学生就文化继承与发展的问题进行讨论,提高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材:《文化在继承中发展》相关内容。
2. 案例材料:精选文化继承与发展的案例。
3. 投影仪、白板等教学设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本节课的主题,引发学生对文化继承与发展的思考。
2. 讲解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阐述文化继承是文化发展的基础,文化发展需要在继承的基础上进行。
3. 分析文化在继承中发展的案例: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文化继承与发展的案例,进行详细分析。
4. 学生讨论:组织学生就案例中的文化继承与发展问题进行讨论,分享各自的观点和看法。
7. 布置作业:让学生课后思考如何处理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以及在继承中实现文化的发展。
六、教学拓展1. 引入其他领域的文化继承与发展案例,如传统手工艺、民俗文化等,让学生更全面地理解文化在继承中的发展。
2. 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了解当地的文化遗产和文化发展现状,增强学生对文化继承与发展的认识。
七、教学评估1. 课堂讨论:评估学生在讨论中的参与程度和思考深度,了解学生对文化在继承中发展的理解程度。
2. 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课堂所学内容的掌握情况,以及学生对文化继承与发展问题的思考。
八、教学反馈与调整1. 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及时给予反馈,鼓励学生进一步思考和探索。
2. 根据学生的反馈和教学评估结果,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文化在继承中发展教案设计
文化在继承中发展教案设计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文化继承与文化发展的关系、文化传承的含义、文化发展的影响因素。
2。
能力目标:通过文化继承和文化发展关系的探究,提高学生分析和归纳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在认识中国丰富的文化历史中做出正确的文化选择,成为自觉的文化传承者和享用者。
教学重难点: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教育对文化发展的作用教学过程:新课导入:根据我们上节课所学,对待传统文化我们应该持什么态度呢?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传统文化最终并不是原封不动的被承袭,而是有所淘汰,有所发扬,即所谓的扬弃,从而使文化得到发展。
那么传统文化是怎么在承继的过程中得到发展呢?[过渡]让我们看一个例子:P43,思考:在我们身边,你如何运用实事求是呢?一、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
看P44,对我国古代的教育思想的两种看法,谈谈你们如何看待这两种观点的?分析:对待传统文化应采取一分为二的态度,将继承与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
那么,文化继承与文化发展是什么关系呢?我们应怎样对待两者的关系呢?1。
文化继承与文化发展的关系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
一个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凝聚了该民族世世代代的创造和智慧,是该民族赖以生存的精神力量。
所以,要实现民族文化的发展和复兴,就不能无视这些宝贵财富的存在,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继承。
否则文化发展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同时,继承的目的不在于束之高阁,或者拿来供奉景仰,而是为了更好的发展,为了服务于当代社会需要。
因此,不能原封不动的承袭文化,而要紧紧把握时代脉搏,与时俱进,有所扬弃,发展文化。
2。
正确处理继承与发展的关系要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
要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面对传统文化,要辩证的认识其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传统的教育思想有其糟粕和消极之处,也有着思想的精华和合理之处。
对此我们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不是全盘否定,也不能全面回归。
高一政治文化在继承中发展教案范文
高一政治文化在继承中发展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理解文化的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掌握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基本规律。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掌握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基本规律。
2.教学难点:如何在实际生活中正确处理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播放《舌尖上的中国》片段,让学生感受中华美食的魅力。
(2)引导学生思考:中华美食是如何在继承中发展的?2.理论讲解(1)讲解文化的定义、特点及功能。
(2)讲解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包括文化继承的重要性、文化发展的必然性。
(3)分析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基本规律,如传承与创新、传统与现代、民族与世界的统一。
3.案例分析(1)分析中华传统文化的典型例子,如春节、中秋节等,让学生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2)分析现代社会中文化的继承与发展现象,如网络文化、流行文化等。
4.小组讨论(1)分组讨论:如何正确处理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5.课堂小结(2)强调文化继承与发展的重要性。
6.课后作业(1)收集有关文化继承与发展的资料,下一节课分享。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理论讲解、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形式,使学生了解了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提高了学生的文化素养。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关注实际生活中的文化现象,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但课堂时间有限,部分学生可能对某些问题理解不够深入,需要在课后加强自学。
1.导入新课(1)播放《舌尖上的中国》片段,让学生感受中华美食的魅力。
(2)引导学生思考:中华美食是如何在继承中发展的?2.理论讲解(1)讲解文化的定义、特点及功能。
(2)讲解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包括文化继承的重要性、文化发展的必然性。
(3)分析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基本规律,如传承与创新、传统与现代、民族与世界的统一。
文化在继承中发展教案范文
文化在继承中的发展一、教学目标1. 了解文化在继承中的重要性和影响;2. 掌握文化的基本定义和三种继承形式;3. 分析文化传承中的问题和应对措施;4. 熟悉不同文化对人类发展的巨大贡献。
二、教学难点1. 回答文化问题的内涵和外延;2. 了解文化传承中存在的问题;3. 分析文化对人类进步的巨大贡献。
三、教学重点1. 掌握文化的三种继承形式;2. 分析文化传承中的问题和应对措施;3. 熟悉不同文化对人类发展的巨大贡献。
四、教学媒体1. 多媒体教室;2. 教学案例;3. 图片、模型、音频、视频等。
五、教学方法1. 讲授法;2. 实践法;3. 案例分析法;4. 课堂讨论。
六、教学内容1. 什么是文化及其内涵;2. 文化的三种继承形式;3. 文化传承中存在的问题;4. 文化对人类发展的巨大贡献。
一、什么是文化及其内涵文化是人类创造并传承的包括思想、价值观、生活方式、艺术、哲学、宗教、技术和习俗等各种内容的总和。
可以说,文化是人类发展的保障和动力。
文化具有以下特征:①具有同一性和差异性;②具有历史性和未来性;③具有创新性和传承性;④具有精神性和物质性。
文化内涵包括思想观念,宗教信仰,价值标准,伦理风尚,艺术形态,科学技术,生活文化等方方面面。
二、文化的三种继承形式文化的传承方式主要有三种:传统方式、革新方式、跨文化方式。
传统方式是指文化在固定的地理范围和社会组织内世代相传的方式,这种传承方式具有稳定性和保守性,但也容易陷入僵化和停滞。
革新方式是指在特定历史时期,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下,对传承的文化进行改革、创新和发展,以适应社会和时代的变革需要。
跨文化方式是指文化在不同文化之间进行的交流、融合、吸收和创新,这种方式促进了文化的多元化和开放性,有助于促进文明互鉴和人类共同发展。
三、文化传承中存在的问题文化传承存在许多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1. 价值观扭曲和失衡,导致文化传承不纯和质量下降。
随着现代化和国际化的推进,更多的人开始追求个人自由和物质享受,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度也有所下降,导致文化传承过程中出现价值观扭曲和失衡的情况。
文化在继承中发展教案范文
文化在继承中发展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明确文化在继承中发展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热爱,提高对文化发展的认识。
3. 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掌握文化在继承中发展的方法与途径。
二、教学重难点1. 理解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内在联系。
2. 运用实例分析文化在继承中的发展。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文化继承与发展的理论。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的文化继承与发展实例。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文化在继承中的发展策略。
四、教学准备1. 教案、教材、多媒体设备。
2. 相关文化继承与发展的案例资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多媒体展示我国传统文化遗产,如故宫、长城等,引导学生思考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2. 新课导入:讲解文化继承与发展的理论,让学生明确文化在继承中发展的意义。
3.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的文化继承与发展实例,如故宫的修复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等,引导学生了解文化在继承中的发展方法与途径。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如何运用继承与发展策略,保护和传承本地区的传统文化。
5. 总结与拓展: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文化在继承中发展的重要性。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深入研究一个文化继承与发展的案例,下节课进行分享。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对文化继承与发展的理论的理解程度。
2. 评价学生对文化在继承中发展的方法和途径的掌握情况。
3. 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度和提出的建议的合理性。
七、课后作业1. 选择一个我国的文化遗产,深入了解其历史背景和文化价值,分析其在现代社会中的继承与发展情况。
2. 思考如何保护和传承本地区的传统文化,提出具体的建议和措施。
八、教学反思在课后,教师应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包括学生的参与度、理解程度和反馈。
根据学生的表现和反馈,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以便更有效地达到教学目标。
九、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参观文化遗产地,亲身体验和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文化生活文化在继承中发展教案
文化生活-文化在继承中发展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明确文化发展的必要性。
2. 让学生掌握文化传承的途径和方式,提高文化素养。
3. 培养学生热爱传统文化,积极传承和弘扬民族优秀文化的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1. 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2. 文化传承的途径和方式三、教学方法1.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2. 讨论法:组织学生就文化传承的途径和方式进行讨论,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3. 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思考文化在继承中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四、教学内容1. 导入:介绍文化继承与发展的概念,引导学生思考文化在继承中的重要性。
2. 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讲解文化继承与发展的辩证关系,强调文化发展的必要性。
3. 文化传承的途径和方式:分析文化传承的途径和方式,如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传播等。
4. 案例分析:分析我国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的传承和发展案例,如春节、中秋节等。
5. 讨论:组织学生就文化传承的途径和方式进行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体会。
五、教学反馈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文化继承与发展关系的理解程度。
2.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了解他们对文化传承途径和方式的认识。
3.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作业,让学生进一步思考和巩固所学内容。
教学评价:根据学生在课堂问答、小组讨论和课后作业中的表现,评价他们对文化继承与发展的理解程度,以及文化传承的意识和能力。
六、教学拓展1. 对比分析:让学生对比我国传统文化在继承与发展中的不同阶段,分析其变化原因。
2. 文化产业发展:讲解文化产业在文化继承与发展中的作用,引导学生关注文化产业发展趋势。
七、实践环节1. 组织学生参观文化遗址、博物馆等,加深对传统文化的了解。
2. 开展传统文化体验活动,如剪纸、书法、京剧等,让学生亲身体验传统文化魅力。
八、教学总结1. 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文化在继承中的发展的重要性。
《文化在继承中发展》教案
文化在继承中发展一、教学目标:1.了解文化继承的意义和价值;2.知晓文化继承的方式和方法;3.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理解;4.培养学生对文化的自信心和认同感。
二、教学内容:1.什么是文化继承?–文化的内涵和外延;–文化传承的重要性;–传统文化的价值和特点。
2.文化继承的方式和方法。
–口传、书面和实践等;–学校、家庭和社会的角色;–关注当代价值和创新。
3.学习传统文化的途径。
–阅读经典著作;–参观文化遗址和博物馆;–参与传统文化活动和表演。
4.学习传统文化的意义。
–弘扬民族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心;–促进文化交流和融合;–传承优秀文化传统。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与学生的互动,引发对文化继承的思考和讨论,了解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和兴趣。
2. 知识讲解(15分钟)通过简要的PPT讲解,向学生介绍文化继承的意义和价值,以及文化继承的方式和方法。
同时,向学生展示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传统文化,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3. 学习途径和意义(20分钟)引导学生讨论传统文化的学习途径,并结合学校、家庭和社会等角色,分析各种途径的优缺点。
同时,向学生介绍传统文化的意义,并根据实际例子进行说明。
4. 活动体验(30分钟)安排学生分小组进行活动体验,可以选择阅读经典著作、参观文化遗址和博物馆,或者参与传统文化活动和表演。
鼓励学生通过实践,加深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和体验,并展示自己的收获。
5. 总结(10分钟)请学生个别或小组分享自己的活动体验和学习感受,通过讨论总结本节课学到的内容和心得体会。
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自信心和认同感。
四、教学评价与反思:通过学生的讨论和活动体验,观察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兴趣的变化。
根据学生的表现,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确保教学目标的达成。
同时,及时听取学生的反馈,对教学过程进行评价和反思,不断提升教学质量。
五、课后延伸:1.鼓励学生参与学校的文化活动和社区的传统文化交流活动,进一步加深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体验。
文化在继承中发展教案
文化在继承中发展教案教学目标:1. 通过学习,了解文化在继承中的发展。
2. 探索文化传承的意义和作用。
3. 培养学生对文化传承的热爱和责任感。
教学重点:1. 了解文化在继承中的发展过程。
2. 探讨文化传承的意义和作用。
教学难点:1. 分析文化传承的因素和阻碍。
2. 思考如何有效继承和发展文化。
教学过程:引入:1. 通过展示一些国内外传统文化的图片或视频,引发学生对文化传承的兴趣。
2. 引导学生讨论:你们对传统文化的理解是什么?它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探究:1. 第一组学生负责调查和介绍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和发展历程。
2. 第二组学生负责调查和介绍其他国家传统文化的特点和发展历程。
3. 学生们展示自己的调查结果,讨论不同文化之间的联系和差异。
总结:1. 学生们归纳总结传统文化在继承中的发展规律,如何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
2. 引导学生思考文化传承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
拓展:1. 组织学生到当地博物馆或传统艺术展览中进行实地考察,增进对传统文化的了解。
2. 鼓励学生参与传统文化的传承活动,如舞蹈、音乐、工艺品制作等。
作业:1. 邀请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研究,选择一个传统文化元素(如中国剪纸、印度舞蹈等),并制作一个展板或宣传手册,介绍该文化元素的历史、特点和传承现状。
2. 要求学生在展板或宣传手册中提出自己对如何有效继承和发展该传统文化元素的建议。
评价:1. 对学生展板或宣传手册的内容进行评价,重点考察对文化传承的了解和思考。
2. 通过小组讨论和个人表现评价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把握和活动参与度。
《文化在继承中发展》教案共3篇
《文化在继承中发展》教案共3篇《文化在继承中发展》教案1一、教学目标1. 了解文化的概念和文化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2. 探究文化在继承中的重要意义和发展状态;3. 培养学生对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和批判思维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 文化的定义和价值;2. 文化在继承中的重要作用和发展状态。
三、教学内容1. 什么是文化?2. 文化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3. 文化的继承4. 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四、教学方法1. 课堂讲解结合实例分析;2. 小组讨论与展示;3. 观摩文化继承实践活动;4. 课后阅读和思考。
五、教学具体安排第一课时导入:通过谈论自己的文化喜好,引出什么是文化。
展开:1. 呈现课程内容,解释文化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2. 阐述文化的缘由和特征。
3. 讲解文化在继承中的重要性。
4. 介绍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
5. 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对文化的理解。
6. 教师对学生的参与与理解进行点评。
7. 通过引导学生思考文化继承的复杂性,带领学生探究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第二课时展开:1. 讲解文化传承中遗产保护和创新发展的关系。
2. 着眼于特定文化传承的案例,学生了解不同文化传承的状态和情况。
3. 让学生了解传统文化与现代美学的融合与转型。
4. 小组作业:分析自己周围文化遗产保护现状和阐释未来文化发展趋势。
第三课时展开:1. 通过学生的小组讨论展示,了解大家的思考结果。
2. 重点讲解在文化衰退时代,如何保护传统文化,推进文化传承与发展。
3. 学生通过网上查阅,撰写自己对文化传承与发展的思考。
第四课时1. 学生进行文化遗产保护实践观摩,引导他们认识文化遗产保护的深刻意义和方法。
2. 学生通过互动交流融入文化活动,展示自己的批判思维和贡献。
六、教学评价1. 课后作业及参与度评价;2. 实践成果展示及分析评价;3. 考试及期末成绩评价。
七、教学资源1. 课件PPT;2. 课题相关读物;3. 网络资源。
八、教学反思文化传承是社会进步与发展的核心所在,它不仅仅是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更是挖掘文化的丰富内涵和范畴,在继承中发掘文化的新价值和新内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化在继承中发展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阐明文化继承与文化发展的关系;识记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理解教育在文化传承中的重要作用;
2. 能力目标:学会联系具体事例,分析文化继承与文化发展的关系,从而提高归纳与分析问题的能力;结合自身体会,谈谈教育在文化传承中的重要作用;利用教材提供的情景和问题结合“抛锚式”教法,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初步探究学习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本课内容,使学生正确把握文化传承中继承和发展的辩证关系,从而做出正确的文化选择,做自觉的文化传承者和享用者;让学生充分认识到文化对一个国家、民族的重要性,增强主人翁意识和文化使命感。
【重点与难点】
重点:文化发展过程中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难点: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
【教学设想】
根据新课改的要求,本课以学生所熟悉的韩庚的《世界看中国》音乐视频进入新课的学习,从总体上感悟到继承与发展是同一过程两个方面。
接着以服饰文化具体以旗袍的发展这条线索,引导学生分析总结出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并进一步深化如何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并将旗袍文化深入
挖掘、设计相关问题,根据学生的探究上升到宏观层面,总结归纳出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特别强调教育在文化传承中的重要作用。
这样设计既突破了教材的重点、难点,又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真正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使学生的知识得到丰富、认识得到更新、能力得到提升、情感态度价值观得到提高,提高他们理论联系实际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对待传统文化要批判地继承,正是因为文化在一代代传承中不断得到发展,才使中国有了今天的骄傲和自豪,那么今天我们一起推开文化的大门,看一看文化如何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又会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呢?
【讲授新课】
一、同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板书)
【精准设“锚”——创设情境】
观看韩庚的《世界看中国》音乐视频(多媒体展示)
【精心抛“锚”——确定问题】
1、从视频中你能找出哪些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你有什么感受?
2、我们今天所讲的文化,是不是对传统文化的原汁原味的照搬呢?
【精细释“锚”——自主探究】
学生活动:分组比赛,看哪一组找的最多(文化接龙,轮到哪一组说不出即为输),并谈谈自己的感受
教师活动:针对学生的回答做具体点评
【精练收“锚”——画龙点睛】
教师总结:今天的文化既继承了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又在继承中使传统文化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由此看来,继承与发展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
(结论PPT展示)
(一)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板书)
【精准设“锚”——创设情境】
情景材料一:旗袍是中华女性最具代表性的传统服装,旗袍,是一种内与外和谐统一的典型民族服装,被誉为中华服饰文化的代表。
它以其流动的旋律、潇洒的画意与浓郁的诗情,表现出中华女性贤淑、典雅、温柔、清丽的性情与气质。
如今旗袍的普及仍然受到一定的影响,我们要大力宣扬并合理地进行旗袍改良,让旗袍继续保持独树一帜的时尚风韵。
情景材料二:旗袍始于清代,满族旗女穿的旗袍式样十分保守,其特点是腰身宽松、平直,袖长至腕,衣长至踝。
在二十年代,旗袍开始普及,并逐步改变形成淑女型旗袍。
其特点是腰身宽松、袖口宽大,身长适中覆小腿肚,开衩及中便于行走。
四十年代以后,由宽袖改为紧袖,由宽松肥大型改为紧身贴腰式,由卷领改为立领,由一律镶边改为有的不镶边等等,改进后的旗袍更美观了。
近些年来,时装中重新出现的旗袍,款式已摆脱雕琢与繁复,趋向“简约”,并结合流行趋势,融会西方时装的特点。
收腰合体,加大开衩,出现了衣片前后分离,有肩缝、垫肩、装袖,前片开刀,后片打折,使旗袍更加烘托出女性体态的曲线美,其造型更加端庄秀丽。
线条愈趋流畅、匀称和健美。
(边看材料边进行图片展示)
【精心抛“锚”——确定问题】
1、现代时装中的旗袍继承了什么?
2、现代时装中的旗袍发展了什么?
3、两者是什么样的关系?
【精细释“锚”——自主探究】
学生活动:充分讨论,自由发挥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分析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精练收“锚”——画龙点睛】
教师总结:文化继承不是原封不动地承袭传统,而是要不断有所淘汰、有所发扬,从而使文化得到发展。
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这就是传承。
(PPT展示出要点)
(二)如何处理好继承与发展两者之间的关系(板书)
【精心抛“锚”——确定问题】
通过旗袍对其背后文化本质的探讨,思考在文化传承中,我们怎样才能成为自觉的文化传承者和享用者?
【精细释“锚”——自主探究】
学生活动:结合情景材料,分组讨论
【精练收“锚”——画龙点睛】
教师总结: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这就是文化
传承;把握好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不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从而做出正确的选择,成为自觉的文化传承者和享用者。
(PPT 展示出要点)
【精巧拓“锚”——迁移训练】
展示例题:当前形势下,我们既要进行文化继承,又要实施文化创新。
应如何看待继承和发展的关系()
①继承和发展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
②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
③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
④对传统文化应辩证地继承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
D、①②③④
学生活动:完成试题,并说出理由
教师分析:根据题干的要求是让我们选出继承和发展的关系,而不是如何处理两者的关系。
因此,④不符合题意。
正确选项是A。
教师过渡:以小见大,这些简单的服饰不仅具有遮体保暖性能,同时传到一种礼仪,一种文化,中国文化博大精深,美不胜收,在很多领域都充分体现了中国文化变化发展的,那到底是什么因素推动了这些文化元素的变化发展呢?
二、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板书)
【精准设“锚”——创设情境】
情景材料三:服饰是人类文明的一个标志,除满足人们的物质生活需
要外,还代表着一定时期的文化。
服装的款式与演变、服装面料的选用与搭配、服装颜色的选择与组合、特定场合着装的选择与习惯,均记录着特定时期的生产力状况和科技水平,反映着人们的思想文化、宗教信仰、审美观念和生活情趣。
情景材料四:服饰文化与民族精神一脉相承,封建社会里,中国人的生活观、服饰伦理以及女性形象等,都受到儒家礼教的深刻影响。
主张自尊,讲究含蓄、中庸,因此无论是身体还是形体都不可显露出来。
女装多以封闭的宽身长袖示人。
旗袍在孔孟之道为核心的大统一思想指导下,较好地体现了中国服饰力求稳重、平静。
有助安宁、融洽和礼让的人际关系.较好地体现了中国服饰文化以伦理道德自律、维持礼仪之邦的精神。
【精心抛“锚”——确定问题】
问题探究1:结合以上材料,谈谈不同的时期旗袍的变更与发展说明了文化生活的什么道理?
问题探究2、结合材料四,想一想,如果清朝女子穿上现代旗袍,会怎么样?为什么?
【精细释“锚”——自主探究】
学生活动:分组讨论,各组派一个代表到讲台前陈述本组的观点
【精练收“锚”——画龙点睛】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学会从不同的角度来分析问题,鼓励学生发散性思维;所有的文化,不仅仅是服饰文化,都会受到一定的社会制度,经济发展水平,科技,思想,教育等因素的。
由此看来,是众多的影响因素共
同推动了文化的不断发展。
教师总结:1、社会制度的更替
2、科学技术的进步,尤其是当代信息技术的运用
3、思想运动既催生着社会变革,又促进文化的发展
4、教育在文化传承中的特殊作用(板书)
教师过渡:教育本身也是一种文化,但同时通过教育本身我们又传承了文化,因为文化的传承,在促进经济发展过程中,它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教育在文化传承中(板书)
【精细释“锚”——自主探究】
自主探究:阅读书本P46—P47,结合书本探究活动,有关教育变革的图片,思考:分析“由私塾到课堂教学再到网络学习”的教育方式各有什么特点?
学生活动:合作讨论,结合自身经历分析问题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对三种不同的教育方式进行深入分析比较
深入探究:教育方式的变革对文化发展起了哪些作用呢?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合作讨论
【精练收“锚”——画龙点睛】
教师总结:首先,教育活动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能动性活动,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功能,在人的教化与培育上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其次,教育使用“传道、授业、解惑”方式,把文化传递给受教育者,
是人类世代的优秀文化得以传承。
最后,随着教育方式的不断变革,教育在人类文化的传承中将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多媒体展示)
【总结与升华】上世纪就有西方学者预言:“文化是明天的经济”。
英国首相丘吉尔曾经有这样一句名言“我宁愿失去一个印度,也不肯失去一个莎士比亚。
”在近500年,大国兴衰的更替告诉我们,大国的崛起亦是文化的崛起,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历史是根,文化是魂”常思将来,不忘过去,以千载文化积淀来充实自己让我们走得更远。
我相信,通过我们每个人的努力学习,让文化在一代代传承不断得到发展,今天的中国势必将跻身于世界强国之列。
【课堂总结】
引导学生自主归纳,一边回顾本节课内容,一边进行板书
【精巧拓“锚”——迁移训练】
【课堂练习】(多媒体显示)
【课后探究】
1、结合我们身边的事例,谈谈我们本土文化是如何在继承基础上发展,在发展过程中继承的?
2、有哪些因素影响了我们本土文化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