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相检验标准

合集下载

金相组织检验标准与质量判定

金相组织检验标准与质量判定

淬火≤4.5级为合格。
4 中碳、中碳合金钢;淬火马氏体按GB/T36003-1987级别图评定,1-5级为合格。〔在500 倍显微镜下级别越大,马氏体越粗大,淬火温度越高、甚至出现过热或过烧现象。〕
三.回火组织
主要为回火马氏体组织,需检验硬度,一般高速钢1-2级合格。一般调质件不作金相检验、
碳素钢、合金结构钢调质后的显微组织为细小均匀的回火索氏体组织、不应有粗大和块状
3 合金工具钢;球化退火为珠光体组织,一般工具≤5级合格,螺纹工具2-4级合格。 4 轴承钢;球化退火为珠光体组织,按GB/T18254-2002,2-4级合格。 5 高速钢;球化退火为索氏体组织。 6 铸铁;退火后其石墨形状、大小、长度和分布符合GB/T6290-1992,GB/T9441-1988规定
1-5级合格。
五.感应加热淬火淬硬层及组织
淬硬层金相组织检验在400倍显微镜小,在零件表面0.5mm处进行评定。按JB/T9204-1999 共分10级;1-2级过热〔粗、较粗马氏体〕,3-7级合格〔细、较细马氏体〕,8-10级加热 不足。〔微细马氏体+网络状极细珠光体+未溶铁素体〕均与标准图片对比评定。 注;HRC≥55时 3-7级合格,HRC<55时 3-9级合格。﹙JB/T9204-1999﹚
7 网状组织;δ≤60mm,≤2级合格。δ>60-100mm,<3级合格。
8 巍氏组织;1-3级可以使用,4-6级不合格,不能使用。 注;退火组织出现细片状珠光体时,说明退火温度低或加热时间不够,而当球化级别
超过6级,出现粗球、粗片珠光体时,说明退火温度过高。
二.淬火组织
1 高速钢;淬火奥氏体晶粒度号按ZBJ36003-1987之2.6级图评定,在500倍显微镜下观察

astm金相检验标准

astm金相检验标准

astm金相检验标准ASTM金相检验标准是指由国际标准化组织(ASTM)制定的用于金相分析和金相检验的一系列标准。

金相检验是一种常用的金属材料分析方法,通过对金属材料的显微结构进行观察和分析,来评估材料的组织结构、晶粒大小、相含量、夹杂物、缺陷等特征,从而判断材料的性能和质量。

ASTM金相检验标准覆盖了各种金属材料,包括钢铁、铸铁、铝、镍、钛、铜、黄铜等。

这些标准根据不同的金属材料以及要求的检测指标制定,确保各种金属材料的金相检验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一致性的结果。

ASTM金相检验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标本制备方法:ASTM金相检验标准对于标本的制备方法有详细的规定。

标本的制备对于金相分析非常重要,标本质量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到金相检验的结果。

标本制备包括金属标本切割、磨削、打磨、腐蚀处理等步骤,ASTM标准提供了详细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确保标本制备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二、金相显微镜观察和分析方法:ASTM金相检验标准对于金相显微镜的使用和操作方法进行了规定。

金相显微镜是进行金相分析的关键仪器,通过对标本进行显微观察,可以获得材料的组织结构信息。

ASTM标准对于金相显微镜的校准、操作和观察参数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规定,确保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三、金相图解析方法:ASTM金相检验标准还包括对金相图的解析方法的规定。

金相图是用于分析材料组织结构和特性的重要工具,通过对金相图的分析,可以获得材料的晶粒大小、相含量、夹杂物等信息。

ASTM标准定义了金相图中常见的组织结构和相的特征,并提供了相应的解析方法,使金相图的解读更加准确和可靠。

四、特殊金相检验方法:ASTM金相检验标准还包括了一些特殊的金相检验方法。

例如,对于焊接材料的金相检验,ASTM标准提供了专门的操作方法和评估指标;对于涂层材料的金相检验,ASTM标准规定了特定的制备和分析方法;对于高温合金和金属陶瓷等特殊材料的金相检验,ASTM标准也提供了相应的规定。

金相检验标准

金相检验标准

金相检验标准金相检验是金属材料分析和检测的重要手段,通过金相检验可以了解金属内部的组织结构、晶粒大小、缺陷情况等重要信息,为材料的质量控制和工艺改进提供依据。

金相检验标准是进行金相检验的基础,下面将介绍金相检验标准的相关内容。

首先,金相检验标准包括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企业标准。

国家标准是由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制定的,具有强制性和权威性,适用于全国范围内的金相检验工作。

行业标准是由各行业协会或组织制定的,针对特定行业的金相检验要求和方法进行规范。

企业标准是由企业根据自身生产实际制定的,主要用于企业内部的质量控制和技术管理。

其次,金相检验标准主要包括金相组织观察、金相显微镜的使用、试样制备、试样腐蚀、显微组织分析、硬度测试等内容。

金相组织观察是金相检验的基本内容,通过金相显微镜对试样的组织结构进行观察和分析,可以了解金属材料的晶粒形貌、相分布、夹杂物等情况。

试样制备和腐蚀是金相检验的关键步骤,试样的制备质量和腐蚀工艺直接影响金相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显微组织分析和硬度测试是金相检验的重要内容,可以通过显微组织分析了解金属材料的相组成和晶粒大小,通过硬度测试了解金属材料的硬度值和强度性能。

最后,金相检验标准的遵循对于保证金相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

在进行金相检验时,必须严格按照相关的标准要求进行操作,确保试样的制备、观察、分析和测试过程符合标准规定,避免人为因素对金相检验结果的影响。

同时,金相检验人员必须具备扎实的金相理论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能够熟练操作金相显微镜和硬度测试仪器,准确判断试样的组织结构和性能指标。

总之,金相检验标准是金相检验工作的基础和保障,只有严格遵循标准要求,才能够获得准确可靠的金相检验结果,为材料的质量控制和工艺改进提供可靠依据。

希望相关从业人员能够加强对金相检验标准的学习和理解,提高金相检验工作的水平和质量,为推动金属材料行业的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金相检测国标

金相检测国标

金相检测国标
金相检测国标是指金相检测的国家标准。

金相检测是通过显微镜观察和分析金属材料的显微结构和组织来研究材料性质和结构的一种方法。

金相检测国标是制定金相检测的方法、步骤和要求的标准文件,用于指导金相检测的实施,并确保金相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在国际上,金相检测的标准主要有ISO 4967《金属材料显微组织金相检验金属材料样品制备》、ISO 945-1《金属材料显微组织样品的制备和表面金相检验》等。

而在中国,金相检测的国标主要有GB/T 4334.1-2000《金属材料宏观金相检验方法金相组织分析方法》、GB/T 4334.3-2008《金属材料宏观金相检验方法显微硬质度测定方法》等。

这些国标具体规定了金相检测的样品制备方法、显微观察装置的要求、显微照相方法和显微结构分析方法等内容,以确保金相检测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同时,金相检测的国标还对金相检测人员的资格要求和实验室管理的要求进行了规定,以确保金相检测工作的质量和可靠性。

金相检测国标

金相检测国标

金相检测国标主要参考以下几个标准:
1. GB/T 15124-2009《金属材料金相检验》:这个标准规定了金属材料金相检验的基本方法、技术要求、检验程序和报告编制等内容。

适用于钢铁、有色金属及合金等金属材料的金相检验。

2. GB/T 15125-2009《金属材料金相检验用试样和试验方法》:这个标准规定了金相检验用试样的制备方法、试验条件及检验方法等,包括了光学显微镜检验、电子显微镜检验等方法。

3. GB/T 17391-2017《金属材料钢的金相组织检验》:这个标准规定了钢的金相组织检验方法、检验程序及报告编制等,包括了晶粒度、珠光体、铁素体、渗碳体、马氏体、奥氏体等组织结构的检验。

4. GB/T 23024-2009《金属材料铝及铝合金金相检验》:这个标准规定了铝及铝合金金相检验的方法、技术要求、检验程序和报告编制等内容,适用于铝及铝合金的金相检验。

5. GB/T 30407-2013《金属材料铜及铜合金金相检验》:这个标准规定了铜及铜合金金相检验的方法、技术要求、检验程序和报告编制等内容,适用于铜及铜合金的金相检验。

astm金相检验标准

astm金相检验标准

astm金相检验标准
ASTM金相检验标准是美国材料和试验协会(American Society for Testing and Materials,简称ASTM)制定的一种用于评估金属材料微观结构的标准。

金相检验是一种通过观察金属材料的显微组织来评估其性能的方法。

在ASTM金相检验标准中,主要涉及到以下几个方面:
1. 样品制备:ASTM标准规定了如何从金属材料中切割、研磨和抛光样品,以便进行金相检验。

这些步骤对于获得清晰、可重复的金相图像至关重要。

2. 显微组织评估:ASTM标准提供了一套关于如何评估金属材料显微组织的方法。

这包括对晶粒尺寸、形状、取向、夹杂物、相组成等方面的评估。

通过对这些参数的测量和分析,可以了解材料的力学性能、加工性能等。

3. 定量分析:ASTM标准还提供了一些定量分析方法,如晶粒尺寸的统计分布、夹杂物的数量和尺寸等。

这些定量分析结果有助于更准确地评估材料的性能。

4. 报告格式:ASTM标准规定了金相检验报告的格式和内容。

报告应包括样品信息、检验方法、结果和结论等内容,以便其他人能够理解和验证检验结果。

5. 标准对比:ASTM标准还提供了一些标准对比方法,如与已知材料的对比、与国际标准的对比等。

这些对比方法有助于确保金相检
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总之,ASTM金相检验标准为金属材料的金相检验提供了一个统一的框架和方法,有助于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在进行金相检验时,应遵循ASTM标准的要求,以确保获得准确、可靠的结果。

金相检验标准

金相检验标准

金相检验标准金相检验是金属材料工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项检测工作,它可以帮助工程师和科研人员了解金属材料的组织结构、性能特点以及内在缺陷,从而指导材料的选用和加工工艺的优化。

金相检验标准是进行金相检验必须遵循的规范,它涵盖了金相检验的各个方面,包括样品的制备、试样的切割、研磨和腐蚀处理,金相显微镜的使用和金相组织的评定等内容。

本文将对金相检验标准进行详细介绍,以便读者更好地了解金相检验的相关知识。

首先,金相检验标准对样品的制备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在进行金相检验之前,需要对待检材料进行切割、研磨和腐蚀处理,以便观察金相组织。

样品的制备质量直接影响着金相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因此必须严格按照标准操作,确保样品的制备达到要求。

其次,金相检验标准规定了金相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和金相组织的评定标准。

金相显微镜是进行金相检验的关键设备,它能够放大样品的微观组织结构,使人们能够清晰地观察到金属材料的晶粒、晶界、夹杂物等微观结构。

金相组织的评定标准则是根据金相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组织结构特征,对材料的组织类型、晶粒尺寸、夹杂物含量等进行评定,从而判断材料的质量和性能特点。

除了以上内容,金相检验标准还包括了金相检验的一些特殊要求,比如对特殊材料的金相检验方法、金相显微镜的技术指标要求、金相检验结果的记录和报告等。

这些内容都是金相检验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对于保证金相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

总的来说,金相检验标准是进行金相检验必须遵循的规范,它涵盖了金相检验的各个方面,对于确保金相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读者能够更好地了解金相检验标准的相关知识,从而在实际工作中更好地进行金相检验工作,为材料的选用和加工工艺的优化提供有力的支持。

金相浅析及完整检验标准

金相浅析及完整检验标准

金相浅析及完整检验标准金相金属或合金内部结构指金属或合金的化学成分以及各种成分在合金内部的物理状态和化学状态。

金相组织是反映金属金相的具体形态,如马氏体,奥氏体,铁素体,珠光体等等。

广义的金相组织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在微观状态下的混合状态以及相互作用状况。

金相组织金属材料的内部结构,只有在显微镜下才能观察到。

在显微镜下看到的内部组织结构称为显微组织或金相组织。

钢材常见的金相组织有:铁素体、奥氏体、渗碳体、珠光体等金相显微镜金相显微镜是将光学显微镜技术、光电转换技术、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完美地结合在一起而开发研制成的高科技产品,可以在计算机上很方便地观察金相图像,从而对金相图谱进行分析,评级等以及对图片进行输出、打印。

众所周知,合金的成分、热处理工艺、冷热加工工艺直接影响金属材料的内部组织、结构的变化,从而使机件的机械性能发生变化。

因此用金相显微镜来观察检验分析金属内部的组织结构是工业生产中的一种重要手段。

金相显微镜主要由光学系统、照明系统、机械系统、附件装置(包括摄影或其它如显微硬度等装置)组成。

根据金属样品表面上不同组织组成物的光反射特征,用显微镜在可见光范围内对这些组织组成物进行光学研究并定性和定量描述。

它可显示500~0.2m尺度内的金属组织特征。

早在1841年,俄国人(п.п.Ансов)就在放大镜下研究了大马士革钢剑上的花纹。

至1863年,英国人(H.C.Sorby)把岩相学的方法,包括试样的制备、抛光和腐刻等技术移植到钢铁研究,发展了金相技术,后来还拍出一批低放大倍数的和其他组织的金相照片。

索比和他的同代人德国人(A.Martens)及法国人(F. Osmond)的科学实践,为现代光学金相显微术奠定了基础。

至20世纪初,光学金相显微术日臻完善,并普遍推广使用于金属和合金的微观分析,迄今仍然是金属学领域中的一项基本技术。

金相显微镜是用可见光作为照明源的一种显微镜可分为正立式和倒置式两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金相检验标准
1、GB_T_10561_2005钢中非金属夹杂物含量的测定标准评级图显微检法
2、 GB_T_1979_2001结构钢低倍组织缺陷评级图
3、GB_T_6394_2002金属平均晶粒度测定方法
4、GB_T_6394_2002_I系列图 I(无孪晶晶粒++浅腐蚀100×)
5、GB_T_6394_2002_Ⅱ系列图Ⅱ(有孪晶晶粒++浅腐蚀+100)
6、GB_T_6394_2002_Ⅲ系列图Ⅲ(有孪晶晶粒+深腐蚀75×)
7、GB_T_6394_2002_Ⅲ系列图Ⅲ(有孪晶晶粒+深腐蚀75×)
8、GB_226_1991钢的低倍组织及缺陷酸蚀检验
9、GB_T_9450_2005钢件渗碳淬火硬化层深度的测定和校核
10、GB_T_13298_1991金属显微组织检验方法
11、GB_T_14999.4_94高温合金显微组织试验方
12、GB_T_3488_1983硬质合金显微组织的金相测定
13、GBT-7998-2005铝合金晶间腐蚀测定方法
14、GBT-1298-2008碳素工具钢
15、GBT-1299-2000合金工具钢
16、GBT-3246_2-2000变形铝及铝合金制品低倍组织检验方法
17、GBT-4296-2004变形镁合金显微组织检验方
18、GBT-5617-2005钢的感应淬火或火焰淬火后有效硬化层深度的测定
19、GBT-6463-2005金属和其它无机覆盖层厚度测量方法评述
20、GBT-8014.1-2005铝及铝合金阳极氧化氧化膜厚度的测量方法第1部分测量原
21、GBT-8014.2-2005及铝合金阳极氧化氧化膜厚度的测量方法第2部分质量损失法
22、GBT-8014.3-2005铝及铝合金阳极氧化氧化膜厚度的测量方法第3部分分光束显微镜法
23、GBT-11354-2005钢铁零件渗氮层深度测定和金相组织检验
24、GBT-13320-2007钢质模锻件金相组织评级图及评定方法
25、GBT-13299-1991金相组织评级图及评定方法
26、GB-T_15749-2008_定量金相测定方法
27、JB_T_5074_2007低、中碳钢球化体评级
28、JB_T_3829_1999蠕墨铸铁金相
29、JB_T_9205_1999珠光体球墨铸铁零件感应淬火金相检验
30、JB_T_9204_1999钢件感应热处理金相检验
31、JBT-2798-1999铁基粉末冶金烧结制品金相标准
32、JB_T_5664_1991重载齿轮失效判据
33、JB_T_6141.1_1992重载齿轮渗碳层球化处理后金相检验
34、JBT-1460-2002高碳铬不锈钢滚动轴承零件热处理技术条件
35、JBT-6016-1992内燃机单体铸造活塞环金相检
36、JBT-6075-1992氮化钛涂层金相检验方法
37、JBT-6141.3-1992重载齿轮渗碳金相检验
38、JBT-6141.4-1992重载齿轮渗碳表面碳含量金相判别法
39、GBT-6462-2005金属和氧化物覆盖层厚度测量显微镜法
40、GBT-3246_1-2000变形铝及铝合金制品显微组织检验方法
41、JBT-6724-1993内燃机球墨铸铁活塞环金相检验
42、JBT-6954-1993灰铸铁接触电阻加热淬火质量检验和评
43、GB_T_18876.1_2002应用自动图像分析测定钢和其他金属中金相组织、夹杂物含量和级别的标准试验方法
第1部分
44、GBT-18876.2-2006应用自动图像分析测定钢和其它金属中金相组织、夹杂物含量和级别的标准试验方法
第2部分:钢中夹杂物级别的图像分析与体视学测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