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城镇建设与发展中面临的问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城镇建设与发展中面临的问题

摘要;加强小城镇建设与管理是协调城乡发展、具有战略性意义的重大课题。而当前小城镇建设与管理面临诸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鉴于发达国家经验基础上,提出了加强我国小城镇建设与管理以及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看法。探讨了小城镇建设在调整后的新一轮发展走向。供广大建设工作者参考。

关键词;小城镇管理问题对策

近几年全国各地的小城镇建设日渐升温,其成果也日益明显。但是,小城镇建设任重道远,需要努力付出的各层面还有很多很多。要完美的地建设我国的小城镇,尽快实现农村城市化的大目标,就要社会各界都要一起努力,针对重点问题具体解决。在农村小城镇建设蓬勃发展的今天,如何制定科学合理的发展战略与对策是促进小城镇健康发展,强化镇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方法和手段。我国小城镇类型多样,发展水平差距较大,发展模式和对策也各具特色针对市场有效需求不足,农民收入增幅减缓,招商引资难度加大的实际,我们主动适应形势变化,认真研究制定对策,以小城镇建设为突破口,拉动了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因此,小城镇建设是推进经济市场化、农村城镇化、城市现代化的现实途径,对实现城市化、工业化协调发展,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演进,加快农村自然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和城市化进程,具有突出的作用。

临的问题面

1.小城镇为主的城市化可能导致准城市化现象泛滥,不利于彻底消除城乡二元结构。因为这种城市化模式本身隐含着鼓励农民进小城镇,限制农民进大城市的思想。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冲击城乡二元结构,但不利于彻底改变城乡分割的局面,因为这种实践结果可能使中国的社会结构演变成“农村——小城镇——大城市”这种三元结构,使一部分小城镇既不像城市又不像农村

2.小城镇规模小、缺乏重要支撑产业、从而制约了城镇化发展。一般小城镇忙于建设,没有维系城镇的实体产业。另外为周围农村提供商品交换、物资集散等职能不能同步发展,二、三产业欠发达,造成进入城镇的农民就业和生计难以保障。

3.基础设施不完善功能不健全、规划滞后、建设管理经验不足。小城镇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公共基础设施必须配套建设,而不少规划是粗线条的规划,缺乏个性和特色。城镇规划建设标准低、重复建设多、综合开发率低等。而各种配套性设施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由于资金紧缺,许多小城镇的基础设施长期得不到改善,很多小城镇以马路作市场,人车拥挤阻塞严重。有的城镇电力不足,供应不正常,不能满足乡镇企业和居民的用电需要,还有的小城镇尚未安装自来水,人们吃水难的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城镇管理力度不够,;还有不少小城镇缺少公共厕所,垃圾堆放场,乱扔垃圾现象比较普遍。大部分城镇缺少文化、娱乐、社交场所,甚至存在“脏、乱、差”现象。

4.小城镇发展存在“人才短缺”和“劳动力剩余”的矛盾。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乡镇企业发展的社会背景和外部环境发生了变化,整个国民经济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产业结构调整,市场经济不断完善,工业获得长足发展,科技推广、企业发展、包括城镇管理需要大量多方面的人才,但是由于农村城镇的生活条件、信息交流、交通、通讯、娱乐和再教育条件与城市存在一定差距,具有高学历和具备一定技能的人才不愿意到农村城镇就业,而农村劳动力素质普遍偏低,这就出现了城镇发展过程中需要大批高素质人才与农村存在大量富余劳动力之间的矛盾。从而引起乡镇企业发展遇到一将难求的尴尬,另外乡镇企业的发展也遇到了结构性困难,吸纳农村劳动力就业的能力明显减弱,使小城镇的发展失去了资金及物流的支持。直接阻碍了小城镇建设的待续稳定发展。

二.解决对策。

1.深化认识,努力推进我市城镇化健康发展。重点规划,把发展小城镇作为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大战略来抓。各级政府要从实现跨世纪战略目标和两个根本性转变的高度。充分认识发展小城镇对形成农村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农村现代化和扩大内需、推动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重要作用。正确定位城镇化的发展方向,加强对农村城镇化问题的研究,借鉴发达国家小城镇建设经验,把握小城镇发展规律,要高起点规划,分阶段实施,确保小城镇建设健康有序地发展。

2.要构造支柱产业,增强小城镇的经济实力。要把小城镇建设与发展乡镇企业、农业产业化和市场体系协调处理。深化有关农村城镇化研究、规划、建设和政策等问题,并根据我国的国情,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培植以农产品加工、包装、营销为主的龙头企业。同时还要办好市场,激活经济,带动相关产业。政府着重引导乡镇企业到镇区进行集中建设形成企业规模经营和聚集效应,真正解决能源、交通、信息和市场相关辅助,使企业在优越环境下健康发展。

3.完善政策,着力营造城镇化建设的良好环境。

3.1.是改革现行户籍管理制度。研究和制定有利于农村人口向小城镇流动的政策,实行进城人口的市场化安置。通过各种途径,千方百计为进城农民就业创造条件。要改革现有的户籍管理制度,促进农村人口向城镇流动。

3.2.调整劳动就业和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管理措施和办法。让农民进城就业、就医、上学等方面不受限制和歧视,与城镇居民共享社会福利事业带来的实惠。

3.3.是改革现行行政服务模式。把城镇化同工业化结合起来。工业文明是城镇文明的象征。在推进城镇化过程中,首先要加速工业的发展,要立足资源优势,把发展工业同城镇化建设结合起来,合理布局、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既建立独具特色的工业体系,又建设特色鲜明的城镇。基础设施是实现小城镇城市化的物质基础和保

障。

4.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建设小城镇的积极性。小城镇建设不仅是政府行为,也是市场行为。应按市场经济规律,建立起以个人投资为主,政府和企业共同参与的投资机制。基础设施有偿使用,公用事业收费和引进外资等多元化、产业化、市场化的路子。

5.建立符合小城镇经济社会特点的行政管理体制。我国许多建制镇的行政区划偏小,总体实力偏弱,资源配置不合理,农业的产业化、规模化、现代化受到行政区划的限制和制约,影响了小城镇辐射和带动作用的正常发挥。应尽量逐步减少镇级机关工作人员,结合机构改革,撤并较小的城镇。

6.完善小城镇功能,把重点中心城镇建设成为经济繁荣、布局合理、设施配套、功能健全、环境整洁、具有较强辐射能力的农村区域性经济文化中心。在提高城镇经济水平的同时,逐步提升城镇文化品位。

参考文献

小城镇建设设计丛书包景岭骆中钊李小宁等小城镇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