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炉渣属于危险废物吗
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名录(2018)

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名录(2018)
以下是格式错误已被删除后经过小幅度改写的文章:
根据国家规定的《危险废物鉴别标准》(GB5085)《固体废物浸出毒性浸出方法》(GB5086)及《固体废物浸出毒性测定方法》(GB/T )鉴别方法判定,未被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2016版),且不具有危险特性的工业固体废物被称为一般工业固体废物。
目前,根据现行环境统计制度要求,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名录(2018年)如下:
代码。
固废名称
SW01.冶炼废渣
SW02.粉煤灰
SW03.炉渣
SW04.煤矿石
SW05.尾矿
SW06.脱硫石膏
SW07.污泥
SW08.放射性废物
SW09.赤泥
SW10.磷石膏
SW99.其他
这些工业固体废物不具有危险特性,因此不被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2016版)。
这些废物在生产过程中产生,
并需要妥善处理以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其中包括冶炼废渣、粉煤灰、炉渣、煤矿石、尾矿、脱硫石膏、污泥、放射性废物、赤泥和磷石膏等。
这些废物的产生量较大,需要进行有效的管理和处理以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
钢铁工业固体废物处理与资源化

钢铁工业固体废物处理与资源化12.1 概述消耗能源和资源最多的行业是钢铁工业,并且其在冶炼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固体废物。
钢铁工业废物的数量随着钢铁产量的迅速增长而增加,因此,钢铁工业废物的处理成为走经济循环道路的重要问题,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
但是,我国钢铁工业废物的利用率仍然不高,部分企业仍采用简单的方法处理钢铁工业废物,不仅造成钢铁工业废物没有全部利用,浪费资源,而且还会影响生态环境,使企业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面临挑战。
12.1.1 钢铁工业固体废物的来源、分类及特点1.来源我国钢铁工业固体废物的年产生量大约为1.7亿吨,包括铁矿开采时产生的剥离废石、高炉炉渣、选矿时产生的尾矿、转炉炉渣、铁合金炉渣、电炉炉渣、电镀金属污泥、含铁尘泥、六价铬渣等。
钢铁工业中不同的生产工艺会产生不同的固体废物。
2.分类钢铁工业固体废物主要有钢渣、高炉渣和赤泥等,目前大部分的废弃物都已经得到了利用,但是还缺乏高附加值和全量的利用技术。
3.特点钢铁工业产生的固体废物的主要特点:①产生量大,全国各个主要城市都会产生钢铁工业固体废物,使得处理的工作量加大;②钢铁工业固体废物含有铁、锰、钒、钼、铬、镍、稀土、钙、铝、硅、镁等金属和非金属元素,是一项可再生利用的二次资源;③除了电炉粉尘和铬渣等有毒废物,其他固体废物,如钢渣、尾矿、含尘铁泥,尽管量比较大,但是基本属于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不属于危险废物。
12.1.2 钢铁工业固体废物污染情况与利用现状目前,钢铁工业固体废物的综合利用主要在高炉渣与钢渣等固体废物处理综合回收与利用过程中余热回收利用系统集成优化、高附加值冶金加工利用技术、钢渣微粉技术、冶金尾矿渣高效综合利用、生产新型复合材料技术等方面。
12.2 钢渣的处理与利用12.2.1 钢渣的来源和性质1.钢渣的来源钢渣是炼钢过程中排出的固体废物。
炼钢的基本原理与炼铁是相反的,炼钢的原理是利用空气或者氧气除去炉料里的碳、硅、锰、磷等元素,并在高温下与石灰石发生反应,形成熔渣。
工业垃圾焚烧的炉渣有害吗

工业垃圾焚烧的炉渣有害吗
现在固体废弃物已经成为环境污染的主要因素,所以说大部分都会采用焚烧,那么工业垃圾焚烧的炉渣有害吗?
炉渣主要为生活垃圾燃烧后的残余物,其产生量视垃圾成分而定,其主要成分为氧化锰(MnO)、二氧化硅(SiO2)、氧化钙(CaO)、三氧化二铝(Al2O3)、三氧化二铁(Fe2O3)、废金属,以及少量未燃尽的有机物等,根据《生活垃圾焚烧污染控制标准》规定:“焚烧后的炉渣按一般固体废物处理”。
垃圾焚烧产生的炉渣经过高温无害化处理,再经过磁选等分离出废钢铁等废旧金属后,对炉渣进行综合利用,可用作铺路的垫层、填埋场覆盖层的材料和制作免烧砖等等,炉渣综合利用率可达98%,不能综合利用部分送至填埋场填埋。
飞灰:烟气净化系统收集的粉尘(飞灰)含有二恶英及重金属等有害物,根据《生活垃圾焚烧污染控制标准》规定:“除尘飞灰按危险废物处理”。
飞灰属于危险废物,必须单独收集,不得与生活垃圾、焚烧残渣等混合,也不得与其他危险废物混合。
生活垃圾焚烧飞灰不得在产生地长期储存,不得进行简易处置,不得排放。
生活垃圾焚烧飞灰产生地必须进行必要的稳定化固化处理,稳定化固化处理之后方可运
输,运输需使用专用运输工具。
采用密闭收集和输送的方式输送至飞灰储仓,经浸出毒性试验合格后送至填埋场填埋。
工业垃圾焚烧的炉渣是否有害上面都有详细的了解,而且登录不仅可以了解上述等固体废弃物安全小知识,还需要对其工业炉渣有害吗等进行了解。
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

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
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是生态环境学科领域术语。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防治污染,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保障人体健康,完善国家环保标准体系,我部决定对《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和填埋控制标准》(GB 18599-2020)、《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 18597-2001)和《危险废物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 18598-2001)等3项国家污染物控制标准进行修改完善,制定了上述3项标准修改单,并由我部与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联合发布。
我国把固体废物分为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危险废物、城市生活垃圾三类。
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主要包括冶炼废渣、粉煤灰、炉渣、煤矸石、化工废渣、尾矿、放射性废渣和其他固体废物,危险废物指具有爆炸性、易燃性、易氧化性、毒性、腐蚀性或者传染性等危险特性的废物,城市生活垃圾指由城市环卫部门从居民家中清运至郊区集中贮存场所的生活废物。
一般工业固废炉渣的安全环保要求

一般工业固废炉渣的安全环保要求什么是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一般工业固体废物是指在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不具有危险特性的固体废弃物。
主要有:服装制衣、制鞋及鞋材加工厂产生的布碎、皮革边角料、海绵边料;注塑厂产生的废塑料;五金厂产生的废金属;还有废纸屑、废胶纸、废木屑以及其他不可回收的废弃物。
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不包括危险废物。
固体废物法律法规规定,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必须要与生活垃圾、危险废物分类处置。
国家鼓励对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实行充分回收和利用。
贮存场和填埋场选址要求1.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场、填埋场的选址应符合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及相关法定规划要求。
2.贮存场、填埋场的位置与周围居民区的距离应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及审批意见确定。
3.贮存场、填埋场不得选在生态保护红线区域、永久基本农田集中区域和其他需要特别保护的区域内。
4.贮存场、填埋场应避开活动断层、溶洞区、天然滑坡或泥石流影响区以及湿地等区域。
5.贮存场、填埋场不得选在江河、湖泊、运河、渠道、水库最高水位线以下的滩地和岸坡,以及国家和地方长远规划中的水库等人工蓄水设施的淹没区和保护区之内。
6.上述选址规定不适用于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的充填和回填。
贮存场和填埋场技术要求一般规定1.根据建设、运行、封场等污染控制技术要求不同,贮存场、填埋场分为I 类场和II 类场。
2.贮存场、填埋场的防洪标准应按重现期不小于50 年一遇的洪水位设计,国家已有标准提出更高要求的除外。
3.贮存场和填埋场一般应包括以下单元:a)防渗系统、渗滤液收集和导排系统;b)雨污分流系统;c)分析化验与环境监测系统;d)公用工程和配套设施;e)地下水导排系统和废水处理系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设置)。
4.贮存场及填埋场施工方案中应包括施工质量保证和施工质量控制内容,明确环保条款和责任,作为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的依据,同时可作为建设环境监理的主要内容。
5.贮存场及填埋场在施工完毕后应保存施工报告、全套竣工图、所有材料的现场及实验室检测报告。
非危险废物的定义

非危险废物的定义引言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人类对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同时也产生了大量的废物。
废物的处理和管理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环境问题。
为了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各国纷纷制定了相关法规和标准来规范废物的分类、处理和处置。
其中,非危险废物作为一类相对较安全的废物,在这些法规和标准中得到了特殊的定义和管理。
非危险废物的概念与分类非危险废物是指在一定条件下,不具备对人体健康、动植物生态系统或者环境造成直接或间接危害的废物。
根据其来源和性质的不同,非危险废物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工业非危险废物:包括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固体、液体和气体等各种形态的非危险废物。
例如:钢铁厂产生的炉渣、化工厂产生的无毒无害溶液等。
2.农业非危险废物:包括农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和副产品等。
例如:农田中的秸秆、果园中的果皮等。
3.建筑非危险废物:包括建筑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各类废弃物。
例如:建筑工地产生的砖瓦碎片、混凝土碎块等。
4.生活非危险废物:包括日常生活中产生的废弃物。
例如:家庭垃圾、餐厅剩余食物等。
非危险废物的特征与标准非危险废物相对于危险废物而言,具有以下几个主要特征:1.物理性质稳定:非危险废物在一定条件下不易发生变化,不会自行分解或释放有害物质。
2.化学性质低毒性:非危险废物所含有的化学成分对人体和环境影响较小,不会造成严重的毒性效应。
3.生物可降解性强:部分非危险废物具有较好的生物可降解性,能够在自然环境中被微生物分解并转化为无害物质。
4.处置方式灵活:非危险废物的处置方式相对灵活,可以通过回收再利用、焚烧、填埋等多种途径进行处理。
根据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法规和标准,非危险废物的具体标准可能会有所不同。
一般来说,非危险废物的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毒性:非危险废物所含有的毒性物质浓度低于一定阈值,不会对人体健康和环境造成直接危害。
2.可溶性:非危险废物中可溶性物质的浓度低于一定限值,不会对水体造成污染。
3.燃烧性:非危险废物在一定条件下不易燃烧,并且其燃烧过程中产生的有害气体和固体残留物也处于可接受范围内。
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分类表

纺织皮革业废物
纺织、皮革、服装等行业产生的固体废物,包括丝、麻、棉边角废料等。
SW15
造纸印刷业废物
造纸业、印刷业产生的固体废物,包括造纸白泥等。
SW16
化工废物
石油煤炭加工、化工行业、医药制造业产生的固体废物,包括气化炉渣、电石渣等。
SW17
可再生类废物
工业生产加工活动中产生的废钢铁、废有色金属、废纸、废塑料、废玻璃、废橡胶、废木材等。
SW59
其他工业固体废物
除上述种类以外的其他工业固体废物。
说明:①本表的目的是为固体废物环境管理提供便利,不是固体废物或危险废物鉴别的依据。②列入本表的一般工业固体废物,是指按照国家规定的标准和程序判定不属于危险废物的工业固体废物。
SW06
脱硫石膏
废气脱硫的湿式石灰石/石膏法工艺中,吸收剂与烟气中SO2等反应后生成的副产物。
SW07
污泥
各类污水处理产生的固体沉淀物。
SW09
赤泥
从铝土矿中提炼氧化铝后排出的污染性废渣,一般含氧化铁量大,外观与赤色泥土相似。
SW10
磷石膏
在磷酸生产中用硫酸分解磷矿时产生的二水硫酸钙、酸不溶物,未分解磷矿及其他杂质的混合物。主要来自磷肥制造业。
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分类表
废物代码废物种类废来自描述SW01冶炼废渣
黑色金属冶炼、有色金属冶炼、贵金属冶炼等产生的固体废物(不含赤泥),包括炼铁产生的高炉渣、炼钢产生的钢渣、电解锰产生的锰渣等。
SW02
粉煤灰
从燃煤过程产生烟气中收捕下来的细微固体颗粒物,不包括从燃煤设施炉膛排出的灰渣,主要来自火力发电和其他使用燃煤设施的行业。
SW11
工业副产石膏
工业生产活动中产生的以硫酸钙为主要成分的石膏类废物,包括氟石膏、硼石膏、钛石膏、芒硝石膏、盐石膏、柠檬酸石膏等,不含脱硫石膏、磷石膏。
【精品推荐】工业炉渣属于危险废物吗

工业炉渣属于危险废物吗
小编希望工业炉渣属于危险废物吗这篇文章对您有所帮助,如有必要请您下载收藏以便备查,接下来我们继续阅读。
本文概述:工业炉渣属于危险废物吗?工业炉渣属于危险废物,通过小编来给大家详细的讲解一下。
固体废弃物属于排放的垃圾物体,其中有很多属于危险废物,那么工业炉渣属于危险废物吗?小编来给大家详细的讲解一下。
工业炉渣不属于危险废物。
炉渣的组分靠加入适量的熔剂(石灰、石英石、萤石等)进行调整。
在冶炼过程中通过对炉渣组分和性质的控制,能使脉石和氧化杂质的产物与熔融金属或硫顺利分离,脱除金属中的害杂质,吸收液态金属中的非金属夹杂物不直接受炉气污染,富集有用的金属氧化物;在电炉冶炼中还是电阻发热体。
炉渣在保证冶炼操作顺利进行、冶炼产品质量、金属回收率等各方面起着决定性作用,例如炼钢作业中有“炼好渣,才能炼好钢”的说法。
根据冶金过程的不同,炉渣可分为熔炼渣、精炼渣、合成渣;根据炉渣性质,有碱性渣、酸性渣和中性渣之分。
许多炉渣有重要用处。
例如高炉渣可作水泥原料;高磷渣可作肥料;含钒、钛渣分别可作为提炼钒、钛的原料等。
有些炉渣可用来制炉渣水泥、炉渣砖、炉渣玻璃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业炉渣属于危险废物吗
固体废弃物属于排放的垃圾物体,其中有很多属于危险废物,那么工业炉渣属于危险废物吗?炉渣在保证冶炼操作顺利进行、冶炼产品质量、金属回收率等各方面起着决定性作用,例如炼钢作业中有“炼好渣,才能炼好钢”的说法。
根据冶金过程的不同,炉渣可分为熔炼渣、精炼渣、合成渣;根据炉渣性质,有碱性渣、酸性渣和中性渣之分。
许多炉渣有重要用处。
例如高炉渣可作水泥原料;高磷渣可作肥料;含钒、钛渣分别可作为提炼钒、钛的原料等。
有些炉渣可用来制炉渣水泥、炉渣砖、炉渣玻璃等。
煤在锅炉燃烧室中产生的熔融物,由煤灰组成。
可作砖、瓦等原料。
危险废物泛指除放射性废物以外,具有毒性、易燃性、反应性、腐蚀性、爆炸性、传染性因而可能对人类的生活环境产生危害的废物。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中规定,危险废物是指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或者根据国家规定的危险废物鉴别标准和鉴
别方法认定的具有危险特性的固体废物。
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环保部、国家发展改革委令2008年第1号)的危险废物共分为49类。
通过上述的介绍后,大家对其工业炉渣属于危险废物等有详细的了解,可见工业炉渣不是危险废物,要多了解,这里有很多固体废弃物安全小知识,还需要对其工业炉渣有害吗等进行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