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枫树上的喜鹊》说课稿
枫树上的喜鹊说课稿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第二篇课文
![枫树上的喜鹊说课稿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第二篇课文](https://img.taocdn.com/s3/m/52df7481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c1cefaa.png)
以读代讲,充满想象《枫树上的喜鹊》第二课时说课稿一、说教材《枫树上的喜鹊》是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第二篇课文。
这是一篇生动、充满童真童趣的童话故事。
与一般的采用第三人称叙述的童话不同的是课文情节简单,语言朴素却又充满想象,是训练学生朗读和表演的好课例。
它从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学到的词语,把想象的内容写下来,培养孩子们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他从第一人称的角度,通过一个孩子创造性的想象,这样说了村子渡口旁的枫树上的喜鹊一家的快乐生活。
传达出一个童话就在我们身边。
人人都可以创造童话的道理。
在本课的课后练习中有默读课文这一要求,在本课的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在默读中思考,寻找答案。
第二小题,借助课文的句式,把自己想到的内容写下来。
二、说学情二年级学生的识字能力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
基本掌握了识记生字的方法,已经能借助拼音认读生字。
读通课文,但是把握字义还有一定的难度。
因此本课我想重点讲解远离我们日常生活,孩子们比较陌生的‘渡’字。
在写字方面,学生也初具书写能力,能基本把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汉字结构的书写要求。
对写字儿歌也牢牢记心中。
在阅读方面,学生能结合一些关键词句展开学习。
结合二年级孩子的年龄特点,二年级的孩子乐于在朗读中表现自己,乐于模仿动物的语气、神态和动作进行朗读。
本课教学要以学生为主题进行充分的朗读训练。
二年级学生有意注意还未成熟,因而形象的教学手段,丰富的教学形式十分必要,此外,随着自主意识和合作意识的增强,使得他们能用自己的方式学,喜欢大家倾听他们的见解和发现,喜欢和他人交流学习成果。
因此,在教学中我充分为他们提供施展特长,展示才能的机会。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已经具有一定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能按自己的理解来读,按自己的方式来理解。
三、说目标1.1.认识“渡、荫”等9个生字;会写“伞”“姨”“弟”字。
2.学会默读课文,用自己的话说说“我”喜欢的是什么。
3. 能根据情境展开想象,把自己想到的内容写下来。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9枫树上的喜鹊说课稿(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9枫树上的喜鹊说课稿(推荐3篇)](https://img.taocdn.com/s3/m/e7acb104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1c70818.png)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9枫树上的喜鹊说课稿(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9枫树上的喜鹊说课稿【第1篇】教学内容: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第9课说教学目标:1.正确认读9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教”,学会书写“伞、弟、姨、便、教、游、戏、母”8个生字。
2.默读课文,了解“我”喜欢的事物,读出喜爱之情;关注标点,分角色读好第6至第12自然段。
3.模仿课文富有童趣的语言,在丰富的情境中迁移运用,想象表达,创意表达。
说教学重点:1.正确认读9个生字,学会书写“伞、弟、姨、便、教、游、戏、母”8个生字。
2.默读课文,了解“我”喜欢的事物,读出喜爱之情;关注标点,分角色读好第6至第12自然段。
说教学难点:模仿课文富有童趣的语言,在丰富的情境中迁移运用,想象表达,创意表达。
说教学准备:ppt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构想:《枫树上的喜鹊》是一篇童话故事。
课文采用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以“我”童真、童趣的眼睛看待周围事物,告诉学生“童话就在我们身边,人人都可以创造童话”的道理。
本课可生成三项教学内容:1.识字写字。
课文有9个生字要求会认读,8个生字要求会书写。
我将采用随文识字的形式落实生字的认读要求,认读时,一要注意前后鼻音的指导,二要注意三拼音节的指导。
2.朗读课文。
我将通过自读揣摩、教师范读、生生合作读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体悟喜欢之情,朗读中要提醒学生注意语句停顿、重音的变化,关注标点符号等等。
3.迁移运用。
先学习文中对鸟语的解读,再引导学生进入情境,大胆想象,尝试解读,最后让学生自创情境,自由表达。
说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整体感知,认读字词1.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教师范读。
(2)学生借助拼音,自读课文,力求读通读顺。
(3)分段读课文,相机正音。
要点:“荫、拼、案、伞、便”是前鼻音;“撑、冈、懂”是后鼻音。
“教、便”是三拼音节。
2.认识“枫树”,识记“伞、蔽”。
(1)认读“枫树”,课文中的“枫树”是怎样的?提示:①它好像一把很大又很高的绿色太阳伞,一直打开着。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9枫树上的喜鹊说课(精品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9枫树上的喜鹊说课(精品3篇)](https://img.taocdn.com/s3/m/76b41033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375c7d8.png)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9枫树上的喜鹊说课(精品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9枫树上的喜鹊说课第1篇】一、说教材《枫树上的喜鹊》是部编版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第二篇课文,它是一篇描写儿童生活的散文,文章语言质朴、自然,想象丰富,课文图文结合,富有童真和童趣,是一篇引导学生根据情境展开想象,写句子的典型范本。
二、说目标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
二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是喜欢想象,结合课程标准、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我制定了第二课时的三个学习目标。
1、默读课文,根据情境展开合理想象,并把想象的内容写下来。
2、按照汉字的笔画顺序,在田字格里正确规范的书写“伞”、母”2个生字。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重点句子,感受作者对喜鹊的喜爱之情。
三、说重难点二年级以来与“想象”有关的语文要素已经出现了两次,分别是:“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读句子想象画面”,本文是第一次提出了“把想象的内容写下来”这是对学生提出了由易到难,螺旋上升的能力要求。
这既是难点也是重点。
四、说教法与学法根据新课标的具体要求,结合本节课的特点和重难点,,本篇课文教学,我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进行优化组合。
1、创设情境法,主要是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进入情境中,激发学生的内在情感,为学生进行想象找到共鸣点和切入点。
2、阅读法,我采用朗读、默读。
教师范读,表演读,分角色读等引导学生感受作者对喜鹊的喜爱之情。
3、练习设计法,《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充分说明了语文练习的重要性。
练习有助于学生形成熟练的技能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因此,设计语言训练的练习,是在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实践能力。
新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于是我将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通过自主朗读、小组合作交流、讨论探究等方式开展。
五、说教学环节围绕以上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下面我重点说一下教学过程:1、复习字词句,激发“喜欢之情”我坚持将识字写字作为低段的学习重点,采用在语境中识字的方法,使识字与课文的学习有机结合在一起。
二年级语文下册枫树上的喜鹊的说课稿
![二年级语文下册枫树上的喜鹊的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9920da08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a685203.png)
二年级语文下册《枫树上的喜鹊》的说课稿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将与大家分享二年级语文下册中一篇充满童趣与想象的课文——《枫树上的喜鹊》的教学设计思路。
这篇课文以其生动的语言、丰富的情感,引领孩子们走进一个充满爱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世界。
接下来,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以及板书设计几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教材分析《枫树上的喜鹊》是一篇富有儿童情趣的散文,通过“我”的视角,讲述了“我”与枫树上喜鹊一家的故事,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以及儿童对自然界的纯真好奇和深厚情感。
文章语言优美,画面感强,能够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对大自然的爱护之情,是培养学生观察力、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好教材。
二、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好奇心强,喜欢探索未知,对动物有着天然的亲近感。
他们正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因此,在教学中应注重直观感受与情感体验的结合,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深入理解文本,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和情感体悟能力。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认识并理解文中出现的新字词,积累描写自然景物的词语。
2.过程与方法:通过图文结合、角色扮演等方式,引导学生体会文章的情感,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增强保护自然环境的意识,培养热爱动物、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四、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我”与喜鹊一家的情感交流,学习作者如何通过具体事例表达情感。
•难点:引导学生将个人情感融入文本,想象并表达自己对自然和动物的情感体验,提升语言表达能力。
五、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利用多媒体展示枫树和喜鹊的图片或视频,创设情境,让学生仿佛置身于故事中。
2.朗读感悟法: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读,如个人读、小组读、分角色读,让学生在朗读中感悟文本情感。
3.合作探究法:组织学生小组讨论文中“我”与喜鹊的互动,探讨人与自然的关系,促进思维碰撞。
部编版枫树上的喜鹊说课稿(精选7篇)
![部编版枫树上的喜鹊说课稿(精选7篇)](https://img.taocdn.com/s3/m/3e8b5edf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bd69099.png)
部编版枫树上的喜鹊说课稿(精选7篇)部编版枫树上的喜鹊说课稿1说教材《枫树上的喜鹊》是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第二篇课文。
这是一篇生动形象、充满童真童趣的童话故事。
与一般的、采用第三人称叙述的童话不同的是,课文情节简单,语言朴素却又充满想象,是训练学生朗读和表演的好课例。
它从第一人称的角度,通过一个孩子创造性的想象,讲述了村子渡口旁的枫树上喜鹊一家的快乐生活,传达出童话就在我们身边,人人都可以创造童话的道理。
说学情二年级的学生的识字写字能力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基本掌握了识记生字的方法,已经能借助拼音认读生字,读通课文,但要把握字义还有一定的难度。
因此,本课我采用随文识字,对难点生字进行重点指导,引导学生用自己的方法来识记生字。
在写字方面,学生也已初具书写能力,能把握基本笔画的书写要求,但对于生字的笔顺和间架结构的摆放位置,仍存在着较大的问题。
在教学时,我主要引导学生观察字的结构和关键笔画,并分三个步骤评价书写的美观程度。
在阅读方面,学生能结合一些关键词句展开学习,但对于文本的整体结构、写作顺序的把握的能力还是比较薄弱的。
因此,在本课教学中,放手让学生充分与文本进行对话交流,感知故事,同时在学生探究的基础上予以适当的点拨、归纳。
另外,二年级的孩子乐于在朗读中表现自己,乐于可以模仿动物的语气、神态和动作进行朗读,本课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进行充分的朗读训练。
另外,在本课的课后练习中有“默读课文”这一要求。
学生在一年级下册已经学习过默读的方法,本课的教学要引导学生在默读中思考,寻找答案。
说教学目标1、认识“渡、荫、蔽、拼、母”5个生字,会写“伞、教”2个字。
2、理解课文内容,在故事情境中有滋有味地朗读,体会“!”、“……”的作用,感受课文富有童趣,纯净透明的语言。
3、借助对课文中喜鹊一家树上快乐生活的情形的想象与描述,感受“我”对枫树和喜鹊的喜爱,感受故事的童趣。
我把第二、第三个教学目标的落实,作为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9枫树上的喜鹊说课推荐(3)篇2024年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9枫树上的喜鹊说课推荐(3)篇2024年](https://img.taocdn.com/s3/m/3a062d54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fd95a1b.png)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9枫树上的喜鹊说课推荐(3)篇2024年〖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9枫树上的喜鹊说课第【1】篇〗教材分析:《枫树上的喜鹊》是一篇童话故事,情节简单,语调活泼,符合儿童的心理特点和接受能力。
但这篇童话又与众不同,在于采用的是第三人称和第一人称穿插叙述的方式,把一个带着童真、童趣的去看待周围事物的孩童展现在我们的面前,故事告诉我们:童话就在我们身边,人人都可以创造童话。
说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经对童话故事有浓厚的兴趣,但缺乏一定的鉴别能力。
大多数学生活泼、好动、大胆且独立,已经掌握了识字的方法,喜欢读书,但语言的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欠佳,有意注意的时间比较短。
教学理念:1、童话是儿童文学的一种,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对儿童进行思想教育。
在《语文课程标准》第一学段的阅读目标中就提出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所以,童话故事作为低学段的阅读文本,应该注意儿童的心理,重视儿童用童真童趣的语调朗读童话,从而更深入理解童话内容,进而主动创造童话。
2、在新教材和《课程标准》中,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放在首位,学生读、写的欲望很强烈,要让学生把学习当作一种享受,要充分运用各种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创设有益于学习活动进行的情感氛围,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3、使阅读成为学生学习和探究的重要手段,让学生在自主、民主的氛围中学习,自主地读、说;引导和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在自读、自悟、主动探究中读懂故事。
说教学目标:1、能准确认读生字,会写“荫、蔽、撑、懂”四个字。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用不同的语气表现角色的不同性格。
2、能初步掌握省略号、感叹号、问号在不同语境的用法。
3、通过感受故事中角色的感情,明白童话故事的真谛。
说教学重点:1、交流积累识记生字的方法,培养识字、写字能力。
2、在自主读文的基础上,通过语言对话,能用不同的语气表现角色的不同性格。
3、通过读文,明白“我”喜欢的是喜鹊一家其乐融融的温馨场面,喜欢的是人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境界。
(完整)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枫树上的喜鹊》说课稿.docx
![(完整)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枫树上的喜鹊》说课稿.docx](https://img.taocdn.com/s3/m/9bf9ed6beefdc8d377ee323f.png)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枫树上的喜鹊》说课稿一、说教材《枫树上的喜鹊》是部编版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第二篇课文,它是一篇描写儿童生活的散文,文章语言质朴、自然,想象丰富,课文图文结合,富有童真和童趣,是一篇引导学生根据情境展开想象,写句子的典型范本。
二、说目标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
二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是喜欢想象,结合课程标准、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我制定了第二课时的三个学习目标。
1.默读课文,根据情境展开合理想象,并把想象的内容写下来。
2. 按照汉字的笔画顺序,在田字格里正确规范的书写“伞”、母” 2 个生字。
3.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重点句子,感受作者对喜鹊的喜爱之情。
三、说重难点二年级以来与“想象”有关的语文要素已经出现了两次,分别是:“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读句子想象画面”,本文是第一次提出了“把想象的内容写下来”这是对学生提出了由易到难,螺旋上升的能力要求。
这既是难点也是重点。
三、说教法与学法根据新课标的具体要求 , 结合本节课的特点和重难点, , 本篇课文教学,我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进行优化组合。
1. 创设情境法,主要是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进入情境中,激发学生的内在情感,为学生进行想象找到共鸣点和切入点。
2.阅读法,我采用朗读、默读。
教师范读,表演读,分角色读等引导学生感受作者对喜鹊的喜爱之情。
13.法,《文程准》中指出 ' 文程是一学言文字运用的合性、践性程 ', 充分明了文的重要性。
有助于学生形成熟的技能和展学生的思能力。
因此 , 言的 , 是在培养学生的用意、践能力。
新程准倡 ' 自主、合作、探究 ' 的学方式,于是我将 ' 学的主学生 ' 。
通自主朗、小合作交流、探究等方式开展。
四、教学以上教学目、教学重点和点,下面我重点一下教学程:一、复字句,激“喜之情”我持将字写字作低段的学重点,采用在境中字的方法,使字与文的学有机合在一起。
2024年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9枫树上的喜鹊说课3篇
![2024年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9枫树上的喜鹊说课3篇](https://img.taocdn.com/s3/m/15a88d4b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7c28b94.png)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9枫树上的喜鹊说课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9枫树上的喜鹊说课第【1】篇〗教材分析《枫树上的喜鹊》是一篇童话故事,这篇课文叙述的线条简洁、明快,情节简单、干净,语调较为活泼,符合儿童的心理特点和阅读接受能力。
但是这篇童话又与众不同的地方在于,一般的童话大都采用第三人称叙述,讲述者是置身事外的。
而这篇童话采用的是第三人称和第一人称穿插叙述的方式,把一个带着童真、童趣的眼睛去看待周围事物的孩童展现在我们的面前。
这个童话故事告诉我们:童话就在我们身边,人人都可以创造童话。
说教学目标1、我会认9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我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我能通过句子朗读,体会问号、感叹号、省略号的作用,感受课文生动形象、富有童趣的语言。
4、我能通过课文内容,加上想象,感受“我”对喜鹊的喜爱之情。
说教学重点1、认读9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能正确书写、组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我”对喜鹊的喜爱之情。
说教学难点1、能用自己的话说说“我”喜欢的是什么。
2、能借助情景提示,发挥想象写话。
课时安排2课时说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师:上课前,老师先请大家猜两个谜语:(1)头黑肚白尾巴长,传说娶妻忘了娘。
其实它受人喜爱,因为常来报吉祥。
谜底是一种鸟类。
(2)春夏着绿衣,秋到穿红袍。
风卷林中树,欲吞十棵苗。
谜底是一种树的树叶。
大家开动脑筋,想想是什么。
(指名请学生回答) 同学们都答对了,谜底就是喜鹊和枫叶(课件出示以加深印象)。
我们今天学习的这篇课文,就跟喜鹊和枫叶有关。
(说板书课题)二、字词学习,基础积累1、教师范读课文。
重点指导生字中的平舌音“伞”,翘舌音“撑”,前鼻音“荫、拼”和后鼻音“撑、冈、懂”。
2、学生借助拼音自读课文,圈画生字词,借助字典解决生字词。
3、检查自学情况,教学生字。
(1)教读生字并组词造句。
《枫树上的喜鹊》说课稿
![《枫树上的喜鹊》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0542986b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59.png)
《枫树上的喜鹊》说课稿一、说教材《枫树上的喜鹊》是统编版教材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第二篇课文。
本单元以“童心”为主题,编排了《彩色的梦》《枫树上的喜鹊》《沙滩上的童话》《我是一只小虫子》四篇课文。
四篇课文体裁多样,有儿童诗、儿童散文和儿童故事,内容富有童心童趣。
四篇课文都是以第一人称来写的,都充满了丰富的想象,但想象的角度各不相同,各具特色。
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运用学到的词语把想象的内容写下来”,旨在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
教材在四篇课文的课后练习及语文园地的相关栏目中都对此进行了多角度、多层次的练习。
《彩色的梦》要求学生展开想象,仿照课文相关段落把自己想画的内容写下来;《枫树上的喜鹊》引导学生能根据提供的情景展开想象,借助课文的句式把自己想到的内容写下来;《沙滩上的童话》要求学生展开想象,运用学过的词语根据故事的开头编故事;语文园地“字词句运用”栏目要求学生仿照提供的句式,借助泡泡中的提示展开想象,用“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说句子;“写话”栏目引导学生看图发挥想象,借助词语按时间顺序写话。
在此之前,与想象有关的语文要素出现了两次: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读句子,想象画面”。
从“展开想象”到“想象画面”到“把想象的内容写下来”的编排思路,体现了由易到难、螺旋上升的梯度发展序列。
此外,本单元还提出了“默读课文”的要求,要注意低年段学生默读能力还处在学习、培养阶段,不要拔高要求。
二年级上册《雪孩子》《纸船和风筝》提出“默读课文,试着不出声”,本册《邓小平爷爷植树》和《千人糕》提出了“默读课文”的要求,要注意引导学生运用在这些课文中习得的方法,引导学生在默读时逐步做到集中注意力,不出声,不动唇,不指读。
本文是一篇想象丰富、充满童趣的散文。
“我”喜欢站在渡口边的枫树底下看喜鹊的窝,看见喜鹊阿姨站在窝边,教喜鹊弟弟学习、游戏,“我”为懂得他们的语言交流而感到高兴,表达了“我”对喜鹊一家的喜爱之情和对大自然的由衷热爱。
最新统编版部编版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枫树上的喜鹊》说课稿
![最新统编版部编版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枫树上的喜鹊》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e8c015c45f0e7cd1852536a1.png)
9 枫树上的喜鹊说课稿一、说教材《枫树上的喜鹊》是统编语文小学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第二篇课文。
这是一篇生动形象、充满童真童趣的童话故事。
与一般的、采用第三人称叙述的童话不同的是,课文情节简单,语言朴素却又充满想象,是训练学生朗读和表演的好课例。
它从第一人称的角度,通过一个孩子创造性的想象,讲述了村子渡口旁的枫树上喜鹊一家的快乐生活,传达出童话就在我们身边,人人都可以创造童话的道理。
二、说教学目标1.认识“渡、荫”等9个生字,会写“伞、姨”等8个生字。
2.默读课文,根据情境展开合理想象,并把想象的内容写下来。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重点句子,感受作者对喜鹊的喜爱之情。
三、说教学重难点1.识记生字,朗读课文,根据情境展开合理想象,并把想象的内容写下来。
(重点)2.感受“我”对枫树和喜鹊的喜爱,感受故事的童趣。
(难点)四、说教法和学法1.创设情境法主要是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进入情境中,激发学生的内在情感,为学生进行想象找到共鸣点和切入点。
2.阅读法我采用朗读、默读。
教师范读,表演读,分角色读等引导学生感受作者对喜鹊的喜爱之情。
3.练习设计法《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充分说明了语文练习的重要性。
练习有助于学生形成熟练的技能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因此,设计语言训练的练习,是在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实践能力。
新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于是我将'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通过自主朗读、小组合作交流、讨论探究等方式开展。
五、说教学过程(一)介绍喜鹊,揭示课题在导入环节,我先出示一张喜鹊的图片,问问孩子见过喜鹊吗?并说说对喜鹊的了解或者是自己和喜鹊的故事。
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自然地引出本课的主角——喜鹊。
让学生跟我一起补充课题后,指导学生读好课题,特别是“的”字要读得轻一点短一点。
【设计意图】在这一环节,我从学生的生活出发,基于学生的生活常识,激发学习兴趣,将学生引入故事情境,省时高效。
《枫树上的喜鹊》说课稿
![《枫树上的喜鹊》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86debe53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14d8463.png)
《枫树上的喜鹊》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们:大家好!今天,我将为大家分享的是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统编2024年新编)中的一篇充满自然韵味与人文情怀的课文——《枫树上的喜鹊》。
这篇课文以枫树为背景,通过描绘喜鹊在枫树上的活动,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美好,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亲密联系。
以下是我对本课的教学设计思路。
一、教材分析《枫树上的喜鹊》是一篇散文式的童话故事,作者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枫树与喜鹊之间的和谐共生,以及“我”对喜鹊的喜爱和观察。
文章语言优美,情感真挚,不仅描绘了自然之美,还蕴含了对生命的尊重和对自然的敬畏。
通过这篇课文的学习,可以引导学生感受自然之美,培养观察力和想象力,同时激发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二、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识字量和语言表达能力,对自然界充满好奇,喜欢听故事、看图画。
然而,他们的注意力集中时间仍然有限,且对抽象概念的理解能力尚待提高。
因此,在教学设计时,应注重活动的趣味性和直观性,通过图片、视频、角色扮演等多媒体手段,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同时鼓励他们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朗读课文,认识并理解文中出现的新字词,如“枫树”、“喜鹊”、“渡口”等。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观察、讨论等方式,感受枫树与喜鹊之间的和谐共生,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保护意识,培养尊重生命、敬畏自然的情感。
四、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枫树与喜鹊之间的和谐美好,学会用简单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
难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激发他们对大自然的保护意识。
五、教学方法直观演示法:利用多媒体展示枫树和喜鹊的图片、视频,增强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直观感受。
情境教学法:创设枫树下的情境,让学生扮演“我”的角色,观察喜鹊的活动,感受人与自然的和谐。
讨论合作法:分组讨论喜鹊在枫树上的行为,以及它们可能表达的情感,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共同探索。
小学二年级语文《枫树上的喜鹊》说课稿
![小学二年级语文《枫树上的喜鹊》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c7f574e9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ccce778.png)
小学二年级语文《枫树上的喜鹊》说课稿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本课生字、词语,了解基本的语法知识。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使其能够准确描述和表达自己所看到和所理解的。
•情感目标:通过学习,引导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激发其对自然的热爱和关注。
二、教学内容及重点难点•教学内容:本课主要引导学生学习《枫树上的喜鹊》这篇文章,通过学习,了解喜鹊的生活习性,感受大自然的美丽和神奇。
•重点:引导学生掌握本课的生字、词语,理解文章内容,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难点:让学生通过学习,真正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丽和神奇,激发其对自然的热爱和关注。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演示法等。
•教学手段:PPT演示、实物展示、图片展示等。
1. 导入新课通过播放喜鹊的叫声,引导学生猜猜是什么鸟的叫声,然后引入本课主题《枫树上的喜鹊》。
2. 学习生字、词语•通过PPT演示,引导学生学习本课的生字和词语。
•通过实物展示和图片展示,引导学生理解本课词语的含义和用法。
3. 阅读理解•通过PPT演示,引导学生逐段阅读文章,并理解每段的意思。
•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章的内容和意义。
•通过演示文稿的形式,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喜鹊的生活习性。
4. 拓展延伸•通过实物展示和图片展示,引导学生了解喜鹊的其他特点和生活习性。
•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保护自然环境和生态平衡。
5. 课堂小结•回顾本课学习的重点和难点,总结本课所学内容。
•通过PPT演示,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总结本课所学内容。
•布置作业:写一篇关于喜鹊的文章或者画一幅关于喜鹊的画作。
通过本次教学,我深刻认识到语文学科的重要性。
语文学科不仅涉及到语言文字的知识,还涉及到自然环境、文化传统、人文精神等多个方面。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更加注重语文学科的综合性与实践性,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2023年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枫树上的喜鹊说课稿(优选3篇)
![2023年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枫树上的喜鹊说课稿(优选3篇)](https://img.taocdn.com/s3/m/a768790c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52a9d28.png)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枫树上的喜鹊说课稿(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枫树上的喜鹊说课稿第【1】篇〗[说教学目标]1、会认“渡、荫”等9个生字,会写“伞、姨”等8个生字。
2、默读课文,用自己的话说说“我”喜欢的是什么。
3、能根据课文情景展开想象,把自己想到的内容写下来。
[教学重难点]自主识字。
默读课文,用自己的话说说“我”喜欢的是什么。
理解课文内容,能根据情景展开想象,把想到的内容写下来。
[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说教学过程一、猜谜导入1、同学们,我们来猜一个谜语,打一个动物。
(出示谜语:昔日鸟儿归来乐开怀)2、同学们真聪明,这个动物就是喜鹊,喜鹊是吉祥鸟、幸福鸟,能为我们带来吉祥。
枫树上的喜鹊会给我们带来怎样有趣的故事呢?我们一起去看看吧!(说板书课题:枫树上的喜鹊)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1、自由朗读课文,标注自然段序号,读准字音,读通语句。
2、边读边圈画课后生字,与同桌互读生字,相互评价。
3、出示认读生字、词语。
(指名读、合作读)读准“荫、冈”,一声。
“撑”借助“撑伞、撑船、支撑”等词语来读准字音。
4、用什么方法能熟记会写字呢?(生交流,师总结)5、去拼音,再齐读生词。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1、默读课文,思考:你知道了什么呢?(“我”喜欢枫树和喜鹊,“我”能听懂他们交流的语言)2、指名朗读第1~4自然段,思考:“喜欢”出现了几次,找出句子画下来,读一读。
(课件出示含有“喜欢”一词的4句话)3、“我”为什么很喜欢枫树呢?(1)出示:它好像一把很大又很高的绿色太阳伞,一直打开着。
它的绿荫遮蔽了村里的渡口。
(2)指名读,思考:枫树像什么?有什么作用?“它”又指的是谁?(像太阳伞,能遮太阳,“它”指枫树)(3)指导朗读,读出喜欢的语气。
4、“我”除了喜欢枫树,还喜欢什么呢?(喜鹊的窝,喜鹊)5、让我们带着“喜欢”的情感来朗读这几句话吧!(指名合作读)四、小结“我”不仅喜欢枫树、喜鹊的窝,还喜欢喜鹊,还想和他们说说话呢。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9枫树上的喜鹊说课稿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9枫树上的喜鹊说课稿3篇](https://img.taocdn.com/s3/m/1e8a8c41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3.png)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9枫树上的喜鹊说课稿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9枫树上的喜鹊说课稿第【1】篇〗《枫树上的喜鹊》是一篇童话故事,这篇课文叙述的线条简洁、明快,情节简单、干净,语调较为活泼,符合儿童的心理特点和阅读接受能力。
下面我们来看看枫树上的喜鹊说课稿,欢迎阅读借鉴。
一、说教材分析:《枫树上的喜鹊》是一篇童话故事,这篇课文叙述的线条简洁、明快,情节简单、干净,语调较为活泼,符合儿童的心理特点和阅读接受能力。
但是这篇童话又与众不同的地方在于,一般的童话大都采用第三人称叙述,讲述者是置身事外的。
而这篇童话采用的是第三人称和第一人称穿*叙述的方式,把一个带着童真、童趣的眼睛去看待周围事物的孩童展现在我们的面前。
这个童话故事告诉我们:童话就在我们身边,人人都可以创造童话。
二、说说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对童话故事有浓厚的兴趣,好奇心强,但缺乏一定的鉴别能力。
大多数学生活泼、好动、大胆且*,他们已经掌握了识字的方法,喜欢读书,但语言的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欠佳,有意注意的时间还比较短。
三、说说教学目标:1、初读课文,认识“渡、蔽、拼”等7个生字,会写“伞、抬、姨”等8个生字,会写“喜欢、好像、抬头、说话、童话、阿姨、对岸、游戏、发明、字母、上升”等词语。
2、在故事情境中有滋有味地朗读,体会“?”、“!”、“”的作用,感受课文富有童趣的,纯净透明的语言。
3、创设故事情境,鼓励孩子大胆想象,并借助“?”、“!”、“”来表达。
4、通过感受故事中角*的感情,明白童话故事的真谛。
四、说教学重难点:说教学重点:1、交流积累识记生字的方法,培养识字、写字能力。
2、在自主读文的基础上,通过语言对话,能用不同的语气表现角*的不同*格。
说教学难点:初步认识省略号、破折号等,了解标点的作用。
五、说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说教学目标:1、初读课文,认识“渡、蔽、拼”等7个生字,会写“伞、抬、姨”等8个生字,会写“喜欢、好像、抬头、说话、童话、阿姨、对岸、游戏、发明、字母、上升”等词语。
小学二年级语文《枫树上的喜鹊》的说课稿
![小学二年级语文《枫树上的喜鹊》的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e44c79a8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0d23dfc.png)
小学二年级语文《枫树上的喜鹊》的说课稿尊敬的各位领导、同事们:大家好!今天我来说课的内容是小学二年级语文《枫树上的喜鹊》。
这是一篇充满童真和想象力的课文,通过描绘喜鹊的生活和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传递了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和生态保护的意识。
一、教学目标本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喜鹊的生活习性,激发学生对自然和动物的热爱,同时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及过程1.引入首先,我会通过展示一些喜鹊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这些是什么鸟?你在哪里见过它们?”然后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课文的学习。
2.初步阅读在初步阅读环节,我让学生大声朗读课文,并找出文中描述喜鹊的关键词和短语,例如“枫树上”、“欢快地叫着”等。
这些关键词和短语将作为进一步学习和理解课文的基础。
3.深入阅读在深入阅读环节,我会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描述喜鹊的句子,例如“它们飞来飞去,不停地欢叫,好像在互相打招呼”,并让学生思考这些句子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和意境。
同时,我会让学生模仿这些句子,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喜鹊的生活。
4.拓展阅读在这个环节,我会介绍一些与喜鹊相关的背景知识,例如喜鹊的繁殖习性、食性等,并让学生思考这些知识如何与课文中的内容相互印证。
同时,我会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探讨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以及如何保护环境等话题。
5.写作练习最后,我会让学生以“我眼中的喜鹊”为题进行写作练习,要求他们结合课文中的描述和自己的观察,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喜鹊的形象和生活。
这个环节旨在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想象力。
三、教学评估及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我会通过观察学生的表现和互动情况来评估教学效果。
在课后,我会收集学生的作业和反馈意见,对教学进行反思和总结。
同时,我也会邀请同事和学校领导听课并给出意见和建议,以便更好地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四、教学难点及解决措施本课的教学难点在于如何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中描述喜鹊的句子和表达的情感意境。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会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例如通过图片和视频展示喜鹊的形象,让学生模仿课文中的句子进行描述,以及组织小组讨论等。
2024年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枫树上的喜鹊说课稿3篇
![2024年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枫树上的喜鹊说课稿3篇](https://img.taocdn.com/s3/m/b5f8d800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82f03f5.png)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枫树上的喜鹊说课稿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枫树上的喜鹊说课稿第【1】篇〗说教学目标:1.认识“渡、荫”等9个生字;按照田字格里的范字,正确、规范地书写“弟、姨、母、伞”4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用自己的话说说“我”喜欢的是什么。
说教学重点: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按照田字格里的范字,正确、规范地书写“弟、姨、母、伞”4个字。
说教学难点:按照田字格里的范字,正确、规范地书写“弟、姨、母、伞”4个字。
说教学过程一、猜谜引入,出示课题1.猜谜引入(1)学生猜谜(2)说一说是怎样猜出的2.读好课题由学生喜闻乐见的猜谜游戏导入新课,引导学生结合谜面、联系生活实际,说出理由,培养学生提取信息、读懂句意的能力。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朗读全文,圈出生字词及自然段序号2.纠字正音,扫清阅读障碍(1)“撑着渡船”、“山冈”(2)“绿荫”、“遮蔽”、“渡口”(3)读好长句从学生真实的阅读体验入手,关注易错读音及对相关词语意思的了解。
引导学生关注句中短语的连读,从而读好长句。
◆它好像一把很大又很高的绿色太阳伞,一直打开着。
由“伞”字,引读“一把太阳伞”、“一把绿色太阳伞”、“一把很大又很高的绿色太阳伞”,最后读好整个长句。
◆今天早上,太阳从渡口对岸的山冈后面升上来了……借助插图,理解句中词语的意思,想象画面,读好长句。
◆上个星期天早上,我正要撑着渡船到对岸的树林里去打柴,发现喜鹊阿姨的窝里有六只小喜鹊了。
前半句:(什么时间)(谁)(怎么样地)(到哪儿)(干什么);后半句:发现了(哪儿)(有什么)分解长句,了解句意,指导学生读好长句。
3.再读全文,整体感知(1)学生读全文(2)借助提示,整体感知内容三、“我”喜欢1.问题质疑,引出“我喜欢”2.找到带有“我喜欢”的句子师:文中反复说“我喜欢”,那“我”喜欢的是什么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的第1——4自然段,根据“自学提示”的要求来学习。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枫树上的喜鹊》说课稿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枫树上的喜鹊》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0653387dbe23482fb4da4cb6.png)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枫树上的喜鹊》说课稿一、说教材《枫树上的喜鹊》是部编版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第二篇课文,它是一篇描写儿童生活的散文,文章语言质朴、自然,想象丰富,课文图文结合,富有童真和童趣,是一篇引导学生根据情境展开想象,写句子的典型范本。
二、说目标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
二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是喜欢想象,结合课程标准、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我制定了第二课时的三个学习目标。
1.默读课文,根据情境展开合理想象,并把想象的内容写下来。
2.按照汉字的笔画顺序,在田字格里正确规范的书写“伞”、母”2个生字。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重点句子,感受作者对喜鹊的喜爱之情。
三、说重难点二年级以来与“想象”有关的语文要素已经出现了两次,分别是:“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读句子想象画面”,本文是第一次提出了“把想象的内容写下来”这是对学生提出了由易到难,螺旋上升的能力要求。
这既是难点也是重点。
三、说教法与学法根据新课标的具体要求,结合本节课的特点和重难点,,本篇课文教学,我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进行优化组合。
1.创设情境法,主要是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进入情境中,激发学生的内在情感,为学生进行想象找到共鸣点和切入点。
2.阅读法,我采用朗读、默读。
教师范读,表演读,分角色读等引导学生感受作者对喜鹊的喜爱之情。
3.练习设计法,《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充分说明了语文练习的重要性。
练习有助于学生形成熟练的技能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因此,设计语言训练的练习,是在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实践能力。
新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于是我将'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通过自主朗读、小组合作交流、讨论探究等方式开展。
四、说教学环节围绕以上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下面我重点说一下教学过程:一、复习字词句,激发“喜欢之情”我坚持将识字写字作为低段的学习重点,采用在语境中识字的方法,使识字与课文的学习有机结合在一起。
枫树上的喜鹊说课稿
![枫树上的喜鹊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16ca2a11aaea998fcc220e4c.png)
《枫树上的喜鹊》说课稿各位老师好,今天我说课的教材是《枫树上的喜鹊》。
《枫树上的喜鹊》是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第二篇课文。
这是一篇生动形象、充满童真童趣的童话故事。
与一般的、采用第三人称叙述的童话不同的是,课文情节简单,语言朴素却又充满想象,是训练学生朗读和表演的好课例。
它从第一人称的角度,通过一个孩子创造性的想象,讲述了村子渡口旁的枫树上喜鹊一家的快乐生活,传达出童话就在我们身边,人人都可以创造童话的道理。
二年级的学生的识字写字能力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基本掌握了识记生字的方法,已经能借助拼音认读生字,读通课文,但要把握字义还有一定的难度。
因此,本课我采用随文识字,对难点生字进行重点指导,引导学生用自己的方法来识记生字。
在写字方面,学生也已初具书写能力,能把握基本笔画的书写要求,但对于生字的笔顺和间架结构的摆放位置,仍存在着较大的问题。
在教学时,我主要引导学生观察字的结构和关键笔画,并分三个步骤评价书写的美观程度。
在阅读方面,学生能结合一些关键词句展开学习,但对于文本的整体结构、写作顺序的把握的能力还是比较薄弱的。
因此,在本课教学中,放手让学生充分与文本进行对话交流,感知故事,同时在学生探究的基础上予以适当的点拨、归纳。
另外,二年级的孩子乐于在朗读中表现自己,乐于可以模仿动物的语气、神态和动作进行朗读,本课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进行充分的朗读训练。
另外,在本课的课后练习中有“默读课文”这一要求。
学生在一年级下册已经学习过默读的方法,本课的教学要引导学生在默读中思考,寻找答案。
本课分两个课时完成,根据以上教材和学情分析,综合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个维度的要求,我将第一课时的教学目标定为:1、认识“渡、荫、蔽、拼、母”5个生字,会写“伞、教”2个字。
2、理解课文内容,在故事情境中有滋有味地朗读,体会“!”、“……”的作用,感受课文富有童趣,纯净透明的语言。
3、借助对课文中喜鹊一家树上快乐生活的情形的想象与描述,感受“我”对枫树和喜鹊的喜爱,感受故事的童趣。
2023年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9枫树上的喜鹊说课(精选3篇)
![2023年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9枫树上的喜鹊说课(精选3篇)](https://img.taocdn.com/s3/m/c3ec786b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9c79a7f.png)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9枫树上的喜鹊说课(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9枫树上的喜鹊说课第【1】篇〗教材分析:《枫树上的喜鹊》是一篇童话故事,情节简单,语调活泼,符合儿童的心理特点和接受能力。
但这篇童话又与众不同,在于采用的是第三人称和第一人称穿插叙述的方式,把一个带着童真、童趣的去看待周围事物的孩童展现在我们的面前,故事告诉我们:童话就在我们身边,人人都可以创造童话。
说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经对童话故事有浓厚的兴趣,但缺乏一定的鉴别能力。
大多数学生活泼、好动、大胆且独立,已经掌握了识字的方法,喜欢读书,但语言的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欠佳,有意注意的时间比较短。
教学理念:1、童话是儿童文学的一种,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对儿童进行思想教育。
在《语文课程标准》第一学段的阅读目标中就提出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所以,童话故事作为低学段的阅读文本,应该注意儿童的心理,重视儿童用童真童趣的语调朗读童话,从而更深入理解童话内容,进而主动创造童话。
2、在新教材和《课程标准》中,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放在首位,学生读、写的欲望很强烈,要让学生把学习当作一种享受,要充分运用各种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创设有益于学习活动进行的情感氛围,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3、使阅读成为学生学习和探究的重要手段,让学生在自主、民主的氛围中学习,自主地读、说;引导和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在自读、自悟、主动探究中读懂故事。
说教学目标:1、能准确认读生字,会写“荫、蔽、撑、懂”四个字。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用不同的语气表现角色的不同性格。
2、能初步掌握省略号、感叹号、问号在不同语境的用法。
3、通过感受故事中角色的感情,明白童话故事的真谛。
说教学重点:1、交流积累识记生字的方法,培养识字、写字能力。
2、在自主读文的基础上,通过语言对话,能用不同的语气表现角色的不同性格。
3、通过读文,明白“我”喜欢的是喜鹊一家其乐融融的温馨场面,喜欢的是人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境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枫树上的喜鹊》说课稿
一、说教材
《枫树上的喜鹊》是部编版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第二篇课文,它是一篇描写儿童生活的散文,文章语言质朴、自然,想象丰富,课文图文结合,富有童真和童趣,是一篇引导学生根据情境展开想象,写句子的典型范本。
二、说目标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
二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是喜欢想象,结合课程标准、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我制定了第二课时的三个学习目标。
1.默读课文,根据情境展开合理想象,并把想象的内容写下来。
2.按照汉字的笔画顺序,在田字格里正确规范的书写“伞”、母”2个生字。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重点句子,感受作者对喜鹊的喜爱之情。
三、说重难点二年级以来与“想象”有关的语文要素已经出现了两次,分别是:“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读句子想象画面”,本文是第一次提出了“把想象的内容写下来”这是对学生提出了由易到难,螺旋上升的能力要求。
这既是难点也是重点。
三、说教法与学法根据新课标的具体要求,结合本节课的特点和重难点,,本篇课文教学,我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进行优化组合。
1.创设情境法,主要是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进入情境中,激发学生的内在情感,为学生进行想象找到共鸣点和切入点。
2.阅读法,我采用朗读、默读。
教师范读,表演读,分角色读等引导学生感受作者对喜鹊的喜爱之情。
3.练习设计法,《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充分说明了语文练习的重要性。
练习有助于学生形成熟练的技能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因此,设计语言训练的练习,是在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实践能力。
新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于是我将'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通过自主朗读、小组合作交流、讨论探究等方式开展。
四、说教学环节围绕以上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下面我重点说一下教学过程:
一、复习字词句,激发“喜欢之情”我坚持将识字写字作为低段的学习重点,采用在语境中识字的方法,使识字与课文的学习有机结合在一起。
在第一课时,集中识字读准字音后,知道文中反复说的“我喜欢”指的是什么后,结合本课的学习目标一是根据情境,把想象的内容写下来,所以,我我运用朗读教学法,一方面对第一课时进行复习,另一方面再次激发学生体会作者的喜欢之情。
本课的导入设计,首先,我用“渡这个字在文中有许多好朋友,请你读课文,将他们圈出来。
”其次,结合文中的插图,理解“渡口”等词语的意思,运用多媒体将词语放到插图合适的位置。
接着,引导学生朗读“我们村的渡口旁有一课枫树,我很喜欢它”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我喜欢的是什么”最后,借机板书出:一棵枫树、喜鹊窝、喜鹊阿姨、喜鹊弟弟。
二、理解课文,感受“喜欢之乐”课标提出低段开始学习培养默读的能力,因此在此环节,我引导学生逐步做到,不出声、不指读、不动唇。
在默读中思考“我是如此的喜欢喜鹊,从那天起,我一有空,便来到渡口旁,站在枫树下面看,我看到了什么?默读课文五至十二自然段。
”结合学习目标和重难点,我采用创设情境法和阅读法相结合。
一方面指导学生读懂句子内容,另一方面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
首先,运用朗读想象,补白画面内容,从句末的省略号中,你读懂了什么?喜鹊阿姨还会教小喜鹊做什么?让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力。
其次,引导学生进行语言训练,用“一会……一会……一会……”说一句话。
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为语文园地四的相关内容打好基石。
最后,指导学生按笔顺书写生字“母”。
多媒体动画展示“母”字的汉字演变,从构字规律上讲解汉字,根据书写的正确度、规范度和整洁度进行师生、生生互评。
将写字学习与课文的学习融合在一起。
三、创设情境,体验“知音之乐”这个环节我主要分两个步骤进行:第一步创设学习汉语拼音的情境。
根据教材的特点,结合教学目标和重难点,本文中喜鹊的叫声是展开想象的切入点。
但如何防止课
堂上混乱无序的学习喜鹊叫呢?我引导学生进入情境:看,喜鹊阿姨,正在教喜鹊弟弟学拼音呢!让我们也一起来加入它们的队伍学习一下吧!老师是喜鹊阿姨,你们是喜鹊弟弟。
你是一只刚出生的小喜鹊,声音小小的,我来教你学读;你是一只,刚学拼音的喜鹊弟弟,你读的不是很熟练,我来教你读;你是正在认真学习拼音的小喜鹊,我来教你读。
一阵风吹来,你才发现自己不是喜鹊,此时你正在枫树下面抬头看,你知道它们在说?第二步进行小组合作表演看日出。
开展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一人读喜鹊阿姨,一人读喜鹊弟弟,一人读“我”,一人读旁白。
同时提示:找好各角色的语言,注意标点符号,用恰当的语气有感情地朗读。
这个环节为学生展开合理的想象,做了重要的铺垫。
为完成教学重难点写下想象之话,做了充分的准备。
让学生做到了有话可说,有话想说。
四、展开想象,绘画“喜欢之境”有了前三个环节的层层铺垫,把想象的内容写出来,就变成了一件水到渠成的事情,根据二年级学生直观形象思维的心理特征,多媒体出示与内容相关的两幅图片,组织学生先小组交流,教师重点引导学生语言的规范化、想象的合理化,新颖性。
再组织学生写下来。
最后,进行小结,在枫树下,我望着喜鹊的窝,就快乐无比,所以作者在课文的结尾写道——“我真高兴啊!”借机板书:简笔画一颗枫树、一个儿童、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