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核舟记》窥探核舟艺术
一枚小小的核舟 一方诗意的世界——《核舟记》中“奇巧”的四重意蕴
2021/01•教I 材硏讨一枚小小的裱舟 一方诗惡的世界——《核舟记》中“奇巧”的四重意蕴◎重庆/曾照军摘要:一枚小小的桃核,长不盈寸,刻而成舟,栩栩如生地再现了 一方充满诗意的世界,连作者也不禁感叹“技亦灵怪矣哉”。
核舟已不仅仅是一件“因势象形”的工艺話了,更是一件巧夺天工之美的艺术品。
其“奇巧”匠心主要表现为以下四重意蕴:尺寸小、内容多、象其形,显神韵。
关键词:核舟;奇巧;象形;神韵一枚小小的桃核,长不盈寸,刻而成舟,栩 栩如生地为我们再现了一方充满诗意的世界:跨越千年,我们自己仿佛也置身于当年的赤壁 之下,与苏子泛舟同游,历经了那个被誉为千古美谈的夜晚!连作者也不禁感叹“技亦灵怪 矣哉”!核舟已不仅仅是一件“因势象形”的工艺品了,更是一件巧夺天工之美的艺术品! “奇 巧”的雕刻艺人是如何做到的呢?笔者认为,其“奇巧”匠心主要有以下几重意蕴。
一、核舟寸几许“奇巧”的第一重意蕴体现在用以雕刻的 桃核尺寸之小。
众所周知,雕刻艺术以刀为工具,用以雕刻的载体(桃核)越小,其难度越大, 随之对雕刻艺人的技艺要求也越高。
那么文 中所述的这件艺术品到底小到什么程度呢? 我们有必要结合具体语句来直观感受: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高可二黍许。
计其长曾不盈寸。
之武的身上,我们看到了中国文人在国难关头 许身报国的挚爱灵魂,看到了“达则兼济天下”的责任担当,看到了柔弱外表之下的刚强不 屈,看到了“位卑未敢忘忧国”的忠诚无私。
古往今来,中国的爱国之士一直如此,无 论社会、命运对其怎样不公,到了国难关头,依 然会挺身而出,为国家、为人民献出自己的一分光和热。
据明世子朱载境《律吕精义》所记,明代 (用来度量工艺品)的1尺长约34厘米,一尺等 于十寸,一寸等于十分,一黍等于一分;由此可知,核舟首尾长度大约为2.72厘米,高度约为0.68厘米,如图1所示:-------约2.72厘米——图4在如此小的一枚桃核之上,雕刻艺人要创 造出如此精致的一件艺术品,如果不是亲眼目睹,实在是难以置信!难怪《虞初新志》中还有 如下记载:“《庄》《列》所载,称惊犹鬼神者良多, 然谁有游削于不寸之质,而须麋瞭然者?假有 人焉,举我言以复于我,亦必疑其诳。
核雕艺术的历史溯源
核雕艺术的历史溯源
中国的手工艺源远流长,核雕工艺更是自古有之,但是究竟起源何时,已经无从考证了,但是通过查阅各种资料文献发现,核雕工艺在宋代中期就有了文字记载,时间可以追溯到公元960年。
而明末作家魏学洢所著的《核舟记》更是让人对当时核雕工艺有了详细的了解。
明末的天启皇帝朱由校也是核雕爱好者,并亲自从事雕刻创作,且技艺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明代核雕题材多是神仙人物、辟邪神兽、吉祥物象等,精巧玲珑,是垂挂于衣带、纨扇或绣袋下面的坠物,起装饰和点缀作用,亦可玩赏。
当时核雕主要流行于江浙、广东等地,其中苏州地区最为兴盛。
到了清代,核雕在继承明代核雕审美的基础上有了一定的发展。
康乾盛世造办处的兴起对工艺美术的发展与繁荣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宫廷的喜好间接波及到民间;民间之流行,也直接影响到宫廷。
因宫中造办处的工匠皆来自于民间艺术家,奇思妙想是他们的特长,满足宫廷需要、取悦帝王是他们艺术行为的目的。
到了明末民初,由于战争等影响,百姓民不聊生,核雕艺术也逐渐被人们淡忘。
到新中国成立后,随着综合国力日益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核雕工艺又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并在近几年达到了很繁荣的位置,被广大玩家藏友争相收藏。
核舟记原文翻译及注释赏析
核舟记原文翻译及注释赏析《核舟记》通过对微雕工艺品“核舟”进行细致描述,表达了对王叔远精湛技术的赞美。
下面是由小编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核舟记原文翻译及注释赏析”,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
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
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
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
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
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
苏、黄共阅一手卷。
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
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
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
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舟尾横卧一楫。
楫左右舟子各一人。
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
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其船背稍夷,则题名其上,文曰“天启壬戌秋日,虞山王毅叔远甫刻”,细若蚊足,钩画了了,其色墨。
又用篆章一,文曰“初平山人”,其色丹。
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为箬篷,为楫,为炉,为壶,为手卷,为念珠各一;对联、题名并篆文,为字共三十有四。
而计其长曾不盈寸。
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嘻,技亦灵怪矣哉!明朝有一个技艺精巧的人名字叫王叔远,他能用直径一寸的木头,雕刻出宫殿、器具、人物,还有飞鸟、走兽、树木、石头,没有一件不是根据木头原来的样子,雕刻成各种形状,各有各的神情姿态。
他曾经送给我一个用桃核雕刻成的小船,刻的是苏轼乘船游赤壁的图案。
核舟的船头到船尾大约长八分多一点,有两个黄米粒那么高。
中间高起而宽敞的部分是船舱,用箬竹叶做的船篷覆盖着它。
旁边开设有小窗,左右各四扇,一共八扇。
《核舟记》奇美艺术管窥
《核舟记》奇美艺术管窥《核舟记》是远在数百年前我国民间艺人精湛绝伦的雕刻技艺的一次辉煌的展示。
全篇仅400余字,却紧扣“核舟”奇巧的特点,把上面雕刻的复杂琐细的物态述说得精细详尽,活灵活现,使人一目了然。
它不仅完美地再现了“核舟”的形象,而且有力地表现出雕刻家王叔远的聪明才智、绝妙技艺,表达了作者的赞美之情,由此足见文章结构的严谨、精巧和语言的准确、精练,不愧是《虞初新志》中的一篇奇文。
品读此文,我们不能不感叹于核舟之“奇”及文章之美。
一、核舟之奇文章首句“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作者由“奇巧”入笔,首先介绍明代雕刻匠师王叔远技艺的精湛超凡,能够在“径寸之木”上,雕刻出宫室、器皿、人物、鸟兽等各种各样的物体形状,让人惊奇;而且匠师在小小的材料上,雕出什么像什么,无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让人赞叹。
仅仅三十多个字,匠师的雕刻技艺之奇便展露在我们面前。
如果说首段的概略介绍还让人对雕刻技艺的“奇”停留在表层认识的话,那么主体部分对核舟的详细介绍,则是对“奇”的具体展示,主要体现以下几点。
1.内容丰富之奇。
核舟从头到尾大约“八分有奇”,高也只有二分上下,体积之小可想而知,可就是这样一只长度不足一寸的小小的桃核,竟雕刻了五个人,八扇窗,三十四个字;刻了竹篷、船桨、火炉、水壶、手卷、念珠各一件。
所刻内容之丰富让人称奇。
2.笔触细微之奇。
雕刻家笔法工细,注重细节。
“卷底衣褶”之绉纹都可见到,佛印左臂上的念珠“可历历数也”;船舱刻有八扇小窗,“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窗上还刻有对联,共16个字;船背上的题名“细若蚊足,钩画了了”。
微细之处都如此清晰明白,显示了刻工之不凡,让人称奇。
3.人物逼真之奇。
核舟虽小,但作者通过细致的观察,丰富的想象,使其所雕刻的人物形神飞动,神态逼真:①以形显神。
苏东坡“峨冠而多髯”,饱经世事而所好执着,“左手抚鲁直背”,与之“共阅一手卷”,可见苏东坡钟情诗画,笃于情谊;黄鲁直“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与友同读,倾襟吐言;佛印“袒胸露乳,矫首昂视”,“卧右膝”,“竖左膝”,“挂念珠”,表现出超尘脱世的神情,宛然弥勒在前。
《核舟记》教学反思
《核舟记》教学反思《核舟记》教学反思1不少同学觉得写说明文难,问有什么方法、决窍。
其实,以课文中的说明文为范文,学习写说明文,不失为好方法。
《核舟记》是一篇介绍工艺品的说明文,写得非常出色,认真阅读,可以得到写作工艺品说明文的如下启示。
一是介绍某件工艺品,必须把握其特点。
《核舟记》开头一段便将民间艺人王叔远的雕刻技艺评价为“奇巧”,点明其雕刻技艺的总特点为“因势象形,各具情态”,并由此引出说明对象核舟。
在对核舟予以具体解说之后,作者发出“技亦灵怪矣哉”的赞叹,不仅照应文章开头,也进一步突出核舟的雕刻特点。
二是对工艺品各个部分的介绍要着眼于全局,服从于整体,要充分突出其总特点。
三是要确定一条合理而清晰的说明顺序。
先整体后局部,先主要部分后次要部分,或由前到后,或自上而下,或由外到内等。
《核舟记》在二至五段具体介绍核舟时,便是按先中间(船舱)后两端(船头、舟尾)、先主要部分(船头)后次要部分(舟尾、舟背)的顺序介绍的。
这样行文,层次分明,便于读者理解。
四是观察要仔细,揣摩要深入,遣词用句要能准确描述说明对象的特点。
《核舟记》对人物情态的描绘逼真而生动,便是得益于观察之仔细及动词选用之恰当。
如描绘船头三人用“执”、“抚”、“指”、“现”、“袒”、“露”、“矫”、“卧”、“诎”、“竖”、“倚”等动词。
这些富有表现力的动词使得人物形象逼真、活泼生动而充满生气。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作者能够通过对人物细微神态的仔细观察,深入揣摩,合理想象,准确揭示人物的情感、心理,使人物更加生动传神,使这篇工艺品说明文更生动具体,更富有情趣。
如由鲁直右手指卷等动作揣摩出他“如有所语”的'情境;由舟尾楫左者“左手抚炉”、“视端容寂”揣摩出他“若听茶声然”的平静心态。
课本中,介绍各种不同对象的说明文不少,这些说明文有共同之处,也因说明对象不同而有不同之处。
如果认真阅读,细加揣摩,这对我们学写介绍各种不同说明对象的说明文会大有帮助的。
《核舟记》教案:感受舟楫文化的人文魅力
《核舟记》教案:感受舟楫文化的人文魅力近年来,船舶科技的不断发展,已经不再需要像中国古代那样依靠单纯的人力划船或者使用风帆。
然而,关于舟楫文化的传承仍然是中国文化的宝贵资源之一。
《核舟记》是一部反映舟楫文化魅力的文学力作,旨在通过引导学生阅读,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体验船舶经验,并提高学生领悟舟楫文化的人文魅力,激发学生学习中华文化和船舶科技的热情。
一、文本理解《核舟记》是一本结合科技和文化的文学作品,它生动地描绘了人们在使用古代木筏的过程中所经历的困难和感悟。
这本书强调的是同船共济、互助互爱、勇气和奉献,这些都是人类和自然互动的关键要素。
作者观察到了人们在不同的环境和情境下,如何利用他们的技能、智慧和勇气来实现目标。
此外,在《核舟记》中还能看到作者生动的语言、优美的修辞和深入的思考,描绘出了恢宏壮丽的风景和宏伟的场景。
二、文化体验阅读《核舟记》不仅仅是一次阅读体验,更是一次人文文化体验。
它能让我们了解中国船舶科技的发展历程和人们在船舶上的生活,增长我们对以往文化的认识。
它能让我们深入思考,人类和自然如何互相作用和影响。
与此同时,它又能够将我们带入了一个新的世界,使我们能够在思考历史事件、世界观念和人类行为方面开拓眼界和拓宽思维。
三、理解舟楫文化中国特有的舟楫文化是中国古代海运史上的独特成果,也是世界古代航海文化的珍贵遗产之一。
舟楫文化的特点是用一些古老的手工工艺制造船舶,使用木桨和手摇灵活的操纵船只。
由于这种船只非常适合中国的河流和海岸环境,历史上,很多人使用它们来进行商业贸易、进行战争、以及挖掘新的资源和建设新的社会。
《核舟记》强调了中国传统礼仪,即尊重先辈和领袖,强调团队协作,也让人们加强感情和世代相传。
舵手通过手势和手语向船长传达船舶动向和方向,船员们精简的操作和全体协作使得船只上的一切都充满着秩序。
这说明了舻手需要高度专业技能和一些其他技能,如心理灵敏度、领导能力和适应性,这些技能都观测到了人类高度进化的标志。
《核舟记》赏析
《核舟记》赏析我国古代诗文中有不少描写绘画、雕刻、音乐等艺术的作品。
在某种意义上说,这是不同艺术语言的移译,是艺术表现手法的改换。
它们的成功决定于两个方面,一是被描写的艺术品本身必须是精美的,二是作家的描摹必须是出色的,两者缺一不可。
这篇《核舟记》是描写微雕工艺的,它之所以成为脍炙人口的作品,就来自这两个方面。
作者所见的这只核舟无疑是精美绝伦的:一是构思的匠心独运,二是刀法的精细娴熟。
它刻的是苏东坡泛舟赤壁,这是实有其事的。
东坡泛舟赤壁共两次,均在元丰五年(1082),一次在七月,一次在十月,有苏轼自己写的前后《赤壁赋》可稽。
雕刻家就在核舟上刻着这两篇赋中的名句,一是后赋中的“山高月小,水落石出”;一是前赋中的“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其用意就在于借二赋中的写景名句,标示泛舟时的景色特点。
仅从这一点就可显示其构思上的创造性。
更为别出心裁的是在同游人的安排上。
大苏的两次泛赤壁,同游人均为不知姓名的一般士人,而核舟的船头上与东坡同坐的居然是黄庭坚与佛印二人。
这自然与事实不符,黄庭坚此时远在江西泰和任知县,佛印也远在杭州的寺庙,或扬州自己的庄园,不可能同一时间跑到苏轼的贬地黄州来凑热闹。
雕刻家之所以要把他们拉在一起,是因为泛赤壁的船及船上的人物器件再细微也可雕刻,唯独其题蕴,其境界,不好直接表现,像苏轼泛舟时那种不以贬谪为事的豁达胸怀,及其对宇宙、自然、人生、自我所作的哲理性思考,则不是用刀子刻得出来的,只能从同游人的身份与关系上作某种暗示。
苏轼与黄庭坚是半师半友,志同道合,仕途上有着共同的命运;而佛印又是苏轼的最为的知己的僧友,浪漫机智,常以其幽默的言谈给东坡以某种启示和欢愉。
苏轼若与他们在一起游览,必然既可得到劝勉与安慰,也能够比较超脱地看待眼前变幻不定的政治风云。
如此,那泛舟赤壁的深层意蕴就庶几乎可以表露出来了。
此文不是评论文章,当然不能把雕刻家的这种构思上的匠心独运当作描述重点,它的笔墨主要放在描述核舟的精细奇巧上。
读《核舟记》有感600字初二
读《核舟记》有感600字初二《读<核舟记>有感》篇一初读《核舟记》,我就被那小小的核舟所震撼到了。
就像突然发现了一个微观世界里的超级宝藏,那感觉,真的是太奇妙了。
你想啊,在一个小小的桃核上,居然能雕刻出那么多栩栩如生的东西。
什么人物啦,器物啦,那简直就是鬼斧神工啊。
这让我想起有一次我尝试在一个小石头上画画,我费了好大的劲儿,结果画得那叫一个惨不忍睹,和人家核舟上的雕刻比起来,简直就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我都想找个地缝钻进去了。
文中描述的核舟,那细节刻画得,绝了!就说那人物吧,东坡、鲁直、佛印,每个人的神态、姿势都不一样。
东坡的豁达,鲁直的专注,佛印的洒脱,仿佛就在我眼前似的。
我就在想啊,这雕刻者得是有多厉害的一双巧手,还得有多大的耐心啊。
我有时候做个手工,没一会儿就不耐烦了,不是这儿错了,就是那儿坏了。
也许这就是我和那些大师之间的巨大差距吧。
这小小的核舟,就像是一个穿越时空的窗口。
透过它,我仿佛看到了古代文人雅士们的聚会场景。
他们在那小小的船上,谈诗论文,品茗赏景,那氛围,惬意得很呢。
我就琢磨着,要是我也能穿越到那个时候,和他们凑个热闹,那该多好啊。
可是,我又担心我这粗陋的学识,会不会被他们嫌弃呢?这篇文章让我对古代的手工艺有了新的认识。
在那个没有高科技的时代,人们凭借着自己的智慧和一双巧手,就能创造出如此令人惊叹的作品。
这核舟不仅仅是一件艺术品,更是古人智慧和技艺的结晶。
我就想啊,现在我们有了这么多先进的工具,可是我们创造出的东西真的比古人更有价值吗?这还真不好说呢。
总之,读了《核舟记》,我就像是经历了一场奇妙的艺术之旅,让我对那个古老而神秘的时代又多了一份向往和敬意。
《读<核舟记>有感》篇二读《核舟记》的时候,我一开始觉得这不过就是一篇描写一个小物件的文章呗,能有啥特别的?可是越读越觉得,哎呀,我错得离谱啊。
这核舟就像是一个被封印在桃核里的小世界。
你看那上面的雕刻,密密麻麻却又井井有条。
《核舟记》教案范文
《核舟记》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核舟记》的文意,把握作者对核舟工艺的赞美之情。
(2)学会文言文断句的方法,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3)了解我国古代核舟工艺的历史和特点。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核舟的雕刻艺术特色。
(2)学会借助工具书和注释,理解文言文中生僻词语的含义。
(3)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欣赏古代工艺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我国古代工匠的高超技艺,增强民族自豪感。
(2)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提高文化自信。
(3)学会珍惜和传承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遗产。
二、教学重点:1. 理解《核舟记》的文意,体会作者的赞美之情。
2. 学习核舟的雕刻艺术特色,提高审美能力。
3. 掌握文言文断句的方法,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1. 理解文言文中生僻词语的含义,翻译句子。
2. 分析核舟的雕刻艺术特色,欣赏古代工艺。
3. 运用所学知识,评价和欣赏古代工艺品。
1. 导入新课:(1)展示核舟工艺品的图片,引发学生兴趣。
(2)简介核舟工艺的历史和特点,引导学生了解我国古代工艺美术。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文意。
(2)鼓励学生借助工具书和注释,解决阅读中的困难。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核舟的雕刻艺术特色。
(2)分享讨论成果,全班交流。
4. 课堂讲解:(1)讲解课文中的难点词语和句子。
(2)分析核舟的雕刻艺术,引导学生欣赏古代工艺。
5. 课堂练习:(1)让学生翻译课文中的句子。
(2)结合课文内容,评价和欣赏核舟工艺品。
6. 总结拓展:(1)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巩固知识点。
(2)布置课后作业,提高学生的阅读和欣赏能力。
五、课后作业:1. 翻译课文中的句子,加深对文言文的理解。
2. 收集其他古代工艺品的资料,进行欣赏和评价。
1. 学生能够准确理解《核舟记》的文意,体会到作者对核舟工艺的赞美之情。
2. 学生能够熟练运用文言文断句的方法,独立阅读文言文。
读《核舟记》有感
读《核舟记》有感《读<核舟记>有感》篇一读完《核舟记》,我真的是被深深地震撼到了,就像被一道闪电击中一样。
这篇文章就像是一把神奇的钥匙,打开了一扇通往古代微雕艺术世界的大门。
以前,我总觉得古人嘛,虽然有很多厉害的地方,但像在那么小的核桃上雕刻出那么复杂的东西,我觉得可能就有点夸张了。
可是这《核舟记》把我这想法打得粉碎。
你想啊,那小小的核舟,上面居然刻着“为人五;为窗八;为箬篷,为楫,为炉,为壶,为手卷,为念珠各一;对联、题名并篆文,为字共三十有四”。
这就好比在一粒沙子上建了一座城堡,而且城堡里什么都有,人啊,窗户啊,甚至连字都刻得清清楚楚,这简直就是奇迹啊!我不禁想象起当时雕刻者王叔远的样子。
也许他就坐在一个小桌子前,眼睛紧紧盯着那颗小小的核桃,手里拿着刻刀,那刻刀就像他的魔法棒一样。
他一会儿皱皱眉头,一会儿又露出得意的微笑,就这么一点点地把那核舟从无到有地创造出来。
我感觉他不是在雕刻,而是在核桃里构建一个属于他自己的小世界。
这让我想起我自己小时候尝试做手工的经历。
我那时候想做一个小纸盒,结果呢,光是把纸裁剪整齐就费了好大的劲,最后做出来的纸盒歪歪扭扭的,和核舟比起来,简直就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我当时还觉得自己挺厉害的呢,现在想想,真是自愧不如啊。
不过呢,我也有点小疑惑。
在那么小的核桃上雕刻,王叔远是怎么做到的呢?他的眼睛难道是显微镜吗?我觉得也许他有一种我们现代人无法理解的专注力和耐心。
现在的我们啊,生活节奏太快了,做事情总是匆匆忙忙的,很难想象能静下心来做这样细致的活儿。
就像我,有时候连写作业都想快点写完去玩,哪有心思去做这么精细的事情呢。
这《核舟记》也让我对古代文化有了更深的敬意。
我们现在有高科技,什么3D打印之类的,可以做出很复杂的东西。
但是古人呢,靠着自己的一双手,就创造出了这么令人惊叹的艺术品。
这核舟不仅仅是一个艺术品,更像是古代文化的一个使者,穿越时空来到我们面前,告诉我们:看,我们古人也是超级厉害的!总之,读完《核舟记》,我就像是经历了一场奇妙的旅行,走进了古代艺术的神秘殿堂,我对古人的智慧和技艺那是佩服得五体投地啊。
《核舟记》教学反思
《核舟记》教学反思《核舟记》是一篇文言文说明文,通过对一件微雕工艺品——核舟的细致描述,展现了我国古代雕刻艺术的精湛。
在教学这篇课文后,我有以下几点反思:一、成功之处1. 激发兴趣在导入环节,我展示了一些精美的微雕作品图片,成功地引起了学生的兴趣。
学生们对微雕艺术的神奇之处感到惊叹,为后续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 注重诵读文言文的学习离不开诵读。
在教学过程中,我组织学生进行了多次朗读,包括自由朗读、教师范读、学生齐读等。
通过反复诵读,学生们逐渐熟悉了文言文的语言节奏和表达方式,培养了文言语感,也更好地理解了课文内容。
3. 方法得当在讲解课文时,我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
如讲解法,对于一些重点字词和疑难句子进行详细讲解,帮助学生理解文意;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核舟上人物的神情姿态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直观演示法,利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展示核舟的构造和艺术特色,使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微雕艺术的魅力。
4. 拓展延伸在教学的拓展延伸环节,我展示了更多的微雕作品,并让学生谈谈对微雕艺术的感受和对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认识。
这一环节不仅拓宽了学生的视野,也增强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二、不足之处1. 朗读指导不够虽然在教学中组织了多次朗读,但对学生的朗读指导还不够到位。
没有针对不同的朗读要求进行具体的指导,如节奏、语调、情感等方面。
这使得学生的朗读水平没有得到很好的提高。
2. 时间分配不合理在教学过程中,对某些环节的时间分配不够合理。
例如,在讲解说明顺序时,花费的时间较多,导致后面的拓展延伸环节时间紧张,学生的讨论和发言不够充分。
3. 对学生的个体差异关注不够在教学中,没有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
对于一些基础较好的学生,可能觉得教学内容不够深入;而对于一些基础较弱的学生,可能又觉得理解起来有困难。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该更加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采取分层教学等方式,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核舟记》赏析
《核舟记》赏析作者:邵贞波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下旬刊》 2018年第2期“明有奇巧人王叔远善刻核舟……”《核舟记》这篇文章,因为王叔远的技艺而受启发,而王叔远其人、其技,也因《核舟记》一文而名留千古。
雕刻和语言二者同样都是构思奇特之才、巧夺天工之妙,正可谓是“珠联璧合”的佳品。
那么,初中语文教师在带领大家学习这篇文章的时候,当基本词汇句意梳通之后,从雕刻和语言两个角度进行鉴赏指导,不也是顺其自然的事情吗?一、基础性梳理《核舟记》这篇说明文,用生动的笔触介绍了明朝雕刻家王叔远的作品及技艺,文章在技巧上是娴熟的,可是学生却往往难以提起兴趣,学习后也不能留下深刻印象,探究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在于课堂过程过于平淡、方法也略嫌陈旧。
为此,教师需要首先给予学生基础性梳理的指导,使大家得到字、词、句、段的熟习机会。
可以说,这是一切文言文教学的基础,如果缺少这一部,再宏伟的教学设想也不能够实现。
常规的做法可以分成下述几个环节。
其一是学生自主发现问题:让学生将自己在预习过程中所遇到的生字、生词、不理解的句子表达出来,并要其他同学给予帮助,如果仍然不能得到准确答案,可以由教师进行系统阐述。
这一环节的存在意义在于,督促学生主动思考教材中的相关基础内容,避免后续深入学习时出现理解上的障碍。
其二是把学生主动发现的问题做出重新总结,查找可能的遗漏。
比如按照实词:糁、不属、了了、修狭;通假字:拙右臂支船、八分有奇;多义词:为宫室、多髯者为东坡,曳屋许许声、高可二黍许等。
这一环节的存在意义在于帮助学生系统掌握文本重点基础内容,特别是对通假字及一词多义等语法知识加以明确。
其三是文本翻译,如用二人协作互译等办法,让其中一人进行翻译,另一人负责倾听、校正,二人分段轮流进行。
这一环节可以帮助学生形成团结协作精神,并有助于其整体上认知文本,保证接下来的两步鉴赏更加顺畅。
二、雕刻艺术的欣赏站在雕刻技艺的角度,欣赏《核舟记》一文,需要抓住“奇巧”这两个字,并从下述三方面做出探索。
读核舟记有感800字
读核舟记有感800字《读〈核舟记〉有感》篇一读完《核舟记》,我就像被拉进了一个微缩的奇妙世界,那感觉,真的很奇特。
这篇文章描述的核舟,就像是一个藏在果核里的宇宙。
你想啊,在那么小的一个核桃上,居然能刻出那么多东西。
那小小的核舟上有船篷、有窗户、有人物,简直就是一个袖珍版的古代生活场景。
这就好比把一个完整的世界,硬生生地塞进了一个小得不能再小的盒子里,真是太不可思议了。
我就寻思着,这古代的工匠到底是怎么做到的呢?这手艺,简直绝了,比现代那些高科技还厉害呢,也许是他们有什么独特的魔法吧。
文中描写人物的部分特别有趣。
那船头的三个人,苏、黄、佛印,每个人的神态都刻画得活灵活现。
苏轼和黄庭坚在那儿“共阅一手卷”,就好像两个学霸在互相切磋学问。
我仿佛能看到他们时而皱眉思考,时而点头称赞的样子。
再看佛印,“袒胸露乳,矫首昂视”,就像个逍遥自在的神仙,啥也不在乎,那模样,简直绝了。
这让我想起我自己在上课的时候,同学们也是各有各的神态。
有的像苏轼和黄庭坚一样认真听讲、做笔记,有的呢,就像佛印一样,虽然身体在教室里,心可能早就飞到九霄云外去了。
这核舟上的人物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了各种各样的人。
我又想啊,这么精致的核舟,在当时到底是用来做什么的呢?是当作一件超级艺术品供人欣赏,还是有其他的用途呢?也许是某个文人雅士的宝贝,没事就拿出来显摆显摆,就像我们现在喜欢在朋友面前秀自己的新手机或者限量版的鞋子一样。
又或者,这是一种寄托,把自己对那种悠闲自在生活的向往都刻在了这个小小的核舟上。
可是,这么精美的东西,现在我们却很难看到了。
现代社会,大家都忙着追求那些高科技的东西,这种传统的手工艺好像渐渐被遗忘了。
我就觉得有点可惜,这核舟就像是一颗被埋没的明珠。
我们是不是应该多去挖掘这些传统文化的宝藏呢?要是能让更多的人了解核舟的美,那该多好啊。
这核舟就像一个无声的老师,它告诉我们,古代人的智慧是无穷的,我们可不能把这些老祖宗留下来的好东西给弄丢了。
核舟记艺术特色赏析
核舟记艺术特色赏析《核舟记》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一部重要作品,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内涵,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本文将从《核舟记》的艺术特色出发,对这部作品进行深入的赏析。
首先,从文学形式上来看,《核舟记》采用了散文的形式,但却不拘泥于传统的文言文风格,而是以白话文的形式进行表达。
这种文体上的突破,使得《核舟记》在当时的文学界引起了轰动,成为了一种新的文学风格的代表作。
作者在文学形式上的创新,为后来的文学作品开辟了新的道路,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其次,从艺术手法上来看,《核舟记》以其细腻的笔触和深刻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对自然景物的独特感悟。
在《核舟记》中,作者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江南水乡的美丽风景,以及人们在这片土地上的生活状态。
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人物的描写,作者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其中,使得整个作品充满了诗意和情感,给人以深刻的感染力。
再次,从思想内涵上来看,《核舟记》以其深邃的思想内涵和丰富的意蕴,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一部经典之作。
在《核舟记》中,作者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人物的描写,表达了对生活和人生的深刻思考,展现了对人生命运的探索和对人性的关怀。
作品中蕴含着丰富的人生智慧和情感,使得读者在阅读时能够深刻地感受到作者的情感共鸣,从而得到心灵的震撼和启迪。
最后,从艺术风格上来看,《核舟记》以其清新淡雅的艺术风格,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一朵奇葩。
在《核舟记》中,作者以清新淡雅的笔触描绘了江南水乡的美丽景色,以及人们在这片土地上的生活状态。
作品中所展现出的清新淡雅的艺术风格,使得整个作品充满了诗意和情感,给人以深刻的感染力,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一部经典之作。
综上所述,《核舟记》以其独特的艺术特色和深刻的内涵,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一部经典之作。
通过对《核舟记》的艺术特色进行赏析,我们不仅能够深入地了解这部作品的价值和意义,还能够从中感受到作者对生活和人生的深刻思考,从而得到心灵的震撼和启迪。
相信在今后的文学创作中,我们也可以从《核舟记》中汲取灵感,创作出更加优秀的文学作品,为中国文学事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核舟记》艺术特色分析
《核舟记》艺术特色分析一、层次分明,重点突出全文分三部分,第一部分(第一小段),概括介绍“奇巧人”王叔远的雕刻技巧:能刻多种物象,而且“因势象形,各具情态”,交代核舟和王叔远的关系及其雕刻的主题,给读者一个总的印象。
第三部分(最后一段),总计核舟上的人、物雕象的项目、数目,以赞叹核舟的艺术技巧结束全文。
这两部分着眼于叙述、交待,文字比较简约。
重点是写船体和人物的第二部分。
这部分是全文主体,共包含四小段,先写核舟的概貌(静态),写中间的船舱部分,叙述它的窗子数量、位置,特别点明右窗扇上刻的是苏轼的《后赤壁赋》中的“山高月小,水落石出”两句,左窗扇刻的是《赤壁赋》中“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两句,和第一段末句的“大苏泛赤壁”相照应。
突出了雕刻品的主题。
接着以位居中心的船舱为界,分别描写船头和船尾的五人雕像,其中尤以船头的苏、黄、佛印为主要描写对象。
和船尾的舟子相比,雕刻家在三个人的形象雕刻方面倾注了更多的心血,因此文章也相应地比较多的篇幅,描摹三个人的情态。
三个人的形象的描述也不是平分秋色,而是根据表达主题的需要,分出主次。
苏轼是体现主题的主要人物,列为重点。
因此文章的第三段开头,总写三人时,对二人只点明位置,对苏轼则特别突出“峨冠而多髯”的肖像特征,以加深读者之印象。
总起来说,无论雕像和文章都紧紧扣住“大苏泛赤壁”这一主题,突出跟主题关系密切的人物,做到主次分明,重点突出。
文章的层次也很清楚,就像电影的分镜头一样,一个又一个镜头分别展示客观描写对象的各个组成部分,眉目清楚,次序井然,完全符合人们观察事物的程序。
综观全文,都是先总写,后分写:对核舟先总写其长度和高度,然后分写船体各部分;对船头三人,先总写三人坐位,再分写三人动态,引导读者先作总的浏览,再仔细欣赏雕刻精细之处。
先写中间,后写两边:对三人,先写中坐的东坡,后写右边、左边两人;写船尾,先写横在中间的船楫,再写位于楫右楫左的舟子,以显示客观事物结构上的对称的美。
《核舟记》中王叔远雕刻技艺精湛之外的特点
1、王叔远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
①核舟的主题是“盖大苏泛赤壁云”,说明 王叔远明白:大苏是苏轼,小苏是苏辙; 苏轼游过赤壁,写过《赤壁赋》和《后赤 壁赋》;赤壁具有的历史故事。
②船头刻黄鲁直和佛印陪苏轼同游,说明王 叔远明白两人是文化名人,而且是苏轼的 朋友。
③船舱小窗上刻的对联、船背刻的题名和篆 章都显示王叔远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通。
②船尾两舟子一仰面倚木攀趾呼啸,似乎低俗却 又个性恣肆,勇于展现自我,暗含追求生活波澜 的幽默气息;另一舟子视端容寂,则是平静生活 的写照。两舟子的不同,反映的却是作者的生活 美感。
4、做事细致认真 ,体现精益 求精的追求。
①船舱小窗如此细小,仍能刻成活动的,可以 开闭。
②苏轼和鲁直的衣褶、佛印的念珠、各种刻字 等细微部分也刻得十分清晰。
《核舟记》中王叔远 雕刻技艺精湛之外的特点
《核舟记》中王叔远 最突出特点——雕刻技艺精湛
许多同学在学习《核舟记》时,老师会说核舟 的雕刻者王叔远的特点是雕刻技艺精湛,这肯定是 非常正确的。但是我们也要思考,难道这位高水平 的雕刻家只有这么一个特点吗?
一个人怎么可能只有一个特 点呢!那王叔远还有其他什么特 点呢?这就要求我们从课文中归 纳总结。
③五个人物的形象够小了,动作表情仍能刻得 细致入微,十分难得,一切都为了作品的完 美。
启示
1、我们要善于思考,在学习中发现不经常被人 注意的知识点,从而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
2、一个人能把事情办到最好,绝不是单独由这 人的某一个特点决定的,其必是由这人多方 面的特点或素养决定的,成功往往偏向综合 素质高的人。
2、构思巧妙,想象力丰富
①王叔远刻的是一个核舟,其实刻的是一幅风 景,刻的是一个动人的故事,刻的是一段丰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富的中国历史文化。
核舟记读后感200字左右
核舟记读后感200字左右《核舟记读后感》篇一读完《核舟记》,我就像被施了魔法一样,深深陷入了那个精巧绝伦的核舟世界里。
这篇文章就像一把神奇的钥匙,打开了一扇通往古代微雕艺术殿堂的大门。
咱先说说这核舟,那可真是个小玩意儿,但人家“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啊!你看那小小的核桃上,刻着那么多人,每个人的神态、动作都刻画得细致入微。
船头的苏东坡、鲁直和佛印,那简直就是活生生的三个人站在我面前。
苏东坡和鲁直“共阅一手卷”,我仿佛能看到他们时而点头,时而微笑,沉浸在书卷的乐趣之中。
佛印呢,那袒胸露乳的样子,就像个自在的弥勒佛,超有画面感。
这就好比把一幅精美的画卷,硬生生地压缩到了一个小小的核桃上,这技术,简直绝了!我就想啊,那雕刻者王叔远得有多厉害的眼睛和手啊。
我平时连画个简单的小人都画得歪歪扭扭的,他却能在那么小的地方刻出这么多东西。
这让我想起自己曾经尝试做手工的时候,做个粗糙的小盒子都费了好大的劲儿,还做得四不像。
跟王叔远比起来,我那点手艺简直就是“小巫见大巫”,简直没法看。
从这篇文章里,我还感觉到古人的生活真的很有情趣。
他们没有我们现在这么多高科技的娱乐方式,但是就这么一个小小的核舟,就能让他们玩出花儿来。
这也许就是艺术的魅力吧,能在平凡的东西上创造出不平凡的美。
不过,我也有点小疑惑。
这么精美的核舟,在当时是怎么保存的呢?难道就随便放在一个盒子里吗?要是我有这么个宝贝,肯定得把它供起来,天天看着才过瘾呢。
而且,这么小的东西,万一不小心弄丢了,那可就太可惜了。
这核舟就像一颗璀璨的星星,在历史的长河中闪耀着独特的光芒。
它不仅仅是一件艺术品,更是古人智慧和技艺的结晶。
我真希望自己能穿越到古代,亲眼看看王叔远是怎么雕刻出这个核舟的,那一定是一场非常震撼的视觉盛宴。
《核舟记》就像一面镜子,让我看到了自己的不足,也让我对古代艺术有了更深的敬意。
它让我明白,不管东西大小,只要用心去做,就能创造出令人惊叹的奇迹。
《核舟记读后感》篇二《核舟记》这篇文章读完,我就像是做了一场奇妙的梦,在那个微雕的世界里遨游了一番。
《核舟记》的艺术特色
《核舟记》的艺术特色核雕系民间微型雕刻工艺,以桃核、杏核、橄榄核等雕刻而成,多制成为佩件、扇坠、串珠等为藏家收藏、把玩。
其特点是在较小果核上表现出复杂题材,雕刻手法细致入微。
中学课本的一篇《核舟记》,苏轼夜游赤壁的一叶小舟让我们每个人对核雕都不感觉陌生。
这件雕刻品,原材料是一个“长不盈寸”的桃核,却生动地再现了宋代文坛上的一个著名掌故――“大苏泛赤壁”。
核雕艺术家王叔远, 揣摩宋代著名文学家苏东坡的《赤壁赋》、《后赤壁赋》, 构思了一幅苏东坡泛舟赤壁的场景。
雕刻家还在核舟上刻着这两篇赋中的名句,一是后赋中的“山高月小,水落石出”;一是前赋中的“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在“长不盈寸”的“修狭”“桃核”上,雕刻者“因势象形”、精雕细刻了“为人五;为窗八;为箬篷,为楫,为炉,为壶,为手卷,为念珠各一;对联、题名并篆文,为字共三十有四”这样众多的人和物。
船上人物,神态各异,船上装饰、摆件均具,人物衣褶飘然有致,船背上的题名“细若蚊足,钩画了了”,让人称奇。
整枚核舟的雕刻精美绝伦, 人物栩栩如生。
散文家魏学?サ拿枘「?读者的想象打开了一个纵横驰骋的广阔天地,更让这一工艺品绽放光彩。
苏州的核雕因此文而名, 名扬天下。
一、精巧的结构布局文章首段说:“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结尾处又给核舟上的事物做了统计:“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为箬篷,为楫,为炉,为壶,为手卷,为念珠各一;对联、题名并篆文,为字共三十有四。
而计其长,曾不盈寸。
”这样前叙总貌,尾作归纳,首尾呼应的结构,不仅再现了雕刻家的高超技艺,也给读者留下了清晰的印象。
第2段则对整个核舟尤其是核舟的中心部分即船舱和箬篷作了重点的描绘。
第3、4、5段,则依次具体描绘船头、船尾、船顶,而以船头和船尾五人的雕像为主。
其中介绍船体时,作者按空间位置及各部分所处地位依次进行介绍。
先从中心部位船舱说起,然后是主要人物停留之处――船头,再次写到船夫活动的地方――船尾,最后是船背。
核舟记读后感600字
核舟记读后感600字《核舟记》细致地描写了一件微雕工艺品——“核舟”的形象,其构思精巧,形象逼真,反映了中国古代雕刻艺术的卓越成就,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核舟记读后感600字,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核舟记读后感600字篇1读了《核舟记》,我不得不赞叹古人能工巧匠,技艺之高超。
同时也佩服明末魏学洢精妙绝伦的描写功力。
我们平常所见的桃核竟然可以被雕刻成一个如此精致细巧的船,船刻的是苏轼游赤壁的情景。
“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
从这句话可以初步了解到王叔远的高超技艺。
从这篇文章我们可以知道,这个核舟,船内有窗,共八扇。
一个小小的只有八分多一点的桃核竟然有八扇窗,可以想见那窗有多么小巧。
窗两旁有字,可以看的清清楚楚,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字的凹处被青翠色的颜料涂抹。
窗子是可以打开的,再次感叹船的细巧精致,窗外是精致的雕栏。
船头坐了三个人:东坡、佛印、鲁直。
三人的动作、神态、衣貌清晰可观,尤其佛印手中的串珠,“可粒粒数也”,可见王叔远技艺之高超,雕刻之细致。
舟尾还有两个童仆。
神态、动作也是清晰可观。
船背较平,又刻着字,“细若蚊足,勾画了了”。
蚊子的足,不用说,都知道有多么细小,再次可见王叔远技艺之高超。
文章以空间顺序、总分总结构进行描写,条理分明,历历在目,如在眼前。
“高可二黍许”“为人五,为窗八”“为字共三十有四”等句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神情与苏黄不属”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佛印绝类弥勒”“细若蚊足”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写人物的精巧,详细刻画了细节,字词准确,使人读来,如在眼前。
王叔远的技艺实在精妙绝伦,“灵怪矣哉”。
魏学洢的描写功力也形象生动,文采斐然。
核舟记读后感600字篇2《核舟记》是八年级下册一篇很特殊的文言文,它没有像大多数文言文一样写景记事,而是十分详细的介绍了一只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黎许的小核舟。
这小核舟是用桃核雕成的,长度不满三厘米,关键这小周上有着五个人,八扇窗,34个字等等,这么小的身板上有了这么多的东西,让我对这个雕刻人有着满满的佩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赖小珍
王叔远微雕艺术品的技艺特点在《核舟记》开篇就有介绍,一直以来,各类语文参考书都将其概括为三点:一、所用材料体积小;二、所刻事物繁多;三、所刻事物情态毕备。
可是,细读文本就会发现,其实还有一点,即凡所刻之物都因势象形。
看来,尽信资料所言,将极大束缚读者对《核舟记》所记载的核舟艺术价值的欣赏与判断。
只有深入文本,细细探究,才能对核舟艺术有深刻的体会。
探究总是由浅入深的。
先看看,核舟是否具备了王叔远微雕艺术品的一般特征吧!其一、用料体积小。
一般的微雕艺术品其用料体积都很小,但王叔远的核舟尤为小,文章不止一次提到这点。
第二节,“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
”文末,再次惊叹:“而计其长曾不盈寸。
”可见,用料体积确实小。
其二、所刻事物繁多。
核舟上所刻事物之多在《核舟记》中表现得尤为明显。
只要读过《核舟记》,都会深有体会:文章从船舱到船头,从船头到船尾,又从船尾到船背,可谓细致入微,一丝不落。
为了让大家对这一特点有一个整体感知,作者在文末再一次对所刻之物进行罗列总结。
其三、所刻事物因势象形。
修长狭窄的桃核其形似舟,其色类舟。
为了雕刻核舟,王叔远可是煞费苦心,硬是“简”了这一最佳雕刻材料——桃核修狭者!(“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足见,王叔远对该核舟艺术品的良苦用心!其四、所刻事物情态毕备。
《核舟记》中,苏轼、黄庭坚、佛印、舟子,“如有所语”者、“矫首昂视”者、“若啸呼状”者、“若听茶声然”者,个个栩栩如生,惟妙惟肖!当然,这些通过作者的介绍似乎都一目了然,无需探究。
难道阅读只停留于此,就足以让大家对王叔远的微雕艺术叹服吗?显然是不够的。
那么,该核舟除了以上所述之外,还有哪些值得肯定的艺术特征呢?
一、核舟主题鲜明突出
真正好的艺术品是经得起鉴赏推敲的。
当一枚明代核舟流传至今,不可能希求雕刻者给欣赏者介绍。
所谓主题者,只能由鉴赏者依据核舟所刻来推断。
《核舟记》撇开作者直接点明主题的句子(“盖大苏泛赤壁云”)不谈,单从对核舟的介绍中,如何判定其主题呢?从《核舟记》的细节介绍中不难探究出,最能印证核舟主题的应该就是核舟上的对联。
“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和“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前句出自《后赤壁赋》,后句出自《赤壁赋》,而这两篇名文,恰恰是苏轼游赤壁时所作。
由此,不难看出,这十六个字所传递给读者的信息应该不只是一幅对联而已,它还暗示了核舟所表现的主题正是“大苏泛赤壁”。
不止如此,王叔远在雕刻过程中,时刻不忘自己在表现这一核舟主题。
如:苏轼体貌特征非常明显,“中峨冠而多髯”,一看便可猜测辨认。
他与黄庭坚“共阅一手卷”,正沉浸在欣赏画卷之中呢!再如:为凸显核舟主题,印证当时确实是游玩泛舟,不仅借助“舟尾横卧一楫”,来表现小舟并未处于行进之中,而是任意飘浮于水面。
还借助舟子的“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的闲适来表明舟子并未撑船,很可能只是在游玩赏月。
苏轼先后两次游览赤壁,时间略有不同,一是壬戌秋日,一是孟冬时节。
但游览时心境相仿,都是因为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其内心是痛苦而愤懑的。
他正想借游览赤壁之隙,从老庄佛学上求得解脱。
这一点,在《后赤壁赋》中有明显体现(文中有道士、仙鹤等意象)。
而据《核舟记》所载,同游者中也不乏佛门中人——佛印。
其“坦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超然。
也许这就是苏轼想求得的心灵慰藉吧!佛学因子在核舟中的渗透让苏轼的心迹悄然流露。
可以说,核舟中雕刻的所有人物都只为对苏轼起陪衬作用,也都佐证了之前的探究,核舟主题是“大苏泛赤壁”。
而探究所得,恰恰是雕刻者匠心所在,也正是这份独运的匠心,才使得核舟成为了一枚主题鲜明的艺术精品。
二、核舟巧用留白艺术
在以上探究的基础上,细心的人不难发现,苏轼泛舟游览赤壁是在晚上,因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然而,各种人物却都雕刻得清楚明白,连人物手中的念珠也历历可数,连细若蚊
足的题名也清晰可见。
这说明什么?说明苏轼泛舟之时,月光非常皎洁。
当然,还有很多细节可以对当晚月光之皎洁进行印证。
比如:苏轼、黄庭坚是在欣赏画卷(没有皎洁之月,画卷如何欣赏?);比如:佛印“矫首昂视”(如此神情,是否在赏月?)再比如:右边的舟子“若啸呼状”时,正是“椎髻仰面”之时(他是否也因仰面见月而“啸呼”?)凡此种种,不胜枚举,给我们留下了颇多的艺术想象空间。
核舟虽然没有雕刻明月,可月光如水,沐浴着整个核舟。
其巧妙的留白艺术使核舟的艺术价值再次凸显,甚至有了与齐白石之画作《虾》相媲美的资本。
文末赞叹“技亦灵怪矣哉!”初品《核舟记》,读者感觉到的确实只是王叔远的高超的技术,但细细探究,欣赏到的却是核舟非凡的艺术。
技术之精湛得益于王叔远高明的手法,而艺术之上乘则得益于王叔远巧妙的构思。
柴可夫曾说:“教师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