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部、手部、耳部、足部反射区图
足部反射区图
![足部反射区图](https://img.taocdn.com/s3/m/1cb2351ef12d2af90242e658.png)
足部反射区图实用足部反射区和穴位图解(1)实用足部反射区和穴位图解:一、足部反射区分布规律足部反射区排列是有规律的,基本是与人体大体解剖部位相一致。
是按人体实位臵上下、左右、前后顺序精确排列的。
将双足并拢一起,就像个从后上方向下看到的一个屈膝盘坐并向前俯伏的投影人形:脚的拇趾,形似人的头部,其足拇趾及各趾相当于人的头、颈、面部反射区,内有大脑、小脑、垂体、三叉神经及眼、耳、鼻、舌、口腔、牙齿等反射区;足底上部相当于人的胸腔(有肺及心脏),内有肺脏、气管、心脏、甲状腺、甲状旁腺、斜方肌等反向区;足底中部相当于上腹部,有胃、肠、胰、肝、胆(右侧)、脾(左侧)、肾等器官;脚跟部位,有生殖器官(子宫、卵巢、前列腺等)、膀胱、尿道及阴道、肛门等,内有大肠、小肠、膀胱、生殖器官(女为卵巢、子宫,男为前列腺、睾丸)等反射区;两足内侧相当于脊椎部分,构成足弓的一条线,形似人的脊椎(颈椎-胸椎-腰椎-骶椎)。
从足趾至足跟方向有颈、胸、腰、骶椎及尾骨各部分反射区(见下图);足外侧相当四肢部分,自上而下是肩、肘、膝等部位,足底内有肩、腰、肘、髋、股、膝关节等反射区。
实用足部反射区图解胸部淋巴:位于两足背第一跖骨与第二跖骨间缝处区域。
适用于各种炎症、发烧、囊肿、子宫肌瘤、胸痛、乳房或胸部肿瘤等病症。
喉:位于两足背第一跖趾关节的外侧缘。
适用于喉炎,支气管炎、失音、嘶哑、声门水肿等病症。
上颌:位于两足拇趾第一趾间关节背侧近甲根部。
适用于牙痛、上颌感染、上颌关节炎、牙周病、打鼾等病症。
下颌:位于两足拇趾第一趾间关节的背侧,与上颌反射区相接,适用于牙痛、下颌感染、下颌关节炎、牙周病、打鼾等病症。
足部反射区图详解:图1图2三.足部骨骼和足部关节1. 足部骨骼:人有双足,每足有骨骼26块,包括跗骨、跖骨和趾骨三部分:1-1、跗骨每足有跗骨7块,分近侧与远侧两排。
足跗骨较粗大且砌合紧密;近侧列跗骨包括跟骨、距骨和足舟骨。
远侧列跗骨由内侧向外依次为内侧楔骨(第一楔骨)、中间楔骨(第二楔骨)、外侧楔骨(第三楔骨)和骰骨;1-2、跖骨每足有跖骨5块,由内侧向外侧依次为第1~5跖骨,构成足掌跖部的前半部。
足疗之足部反射区(高清图解)
![足疗之足部反射区(高清图解)](https://img.taocdn.com/s3/m/2aff9b4e83c4bb4cf7ecd1ca.png)
足疗之足部反射区(高清图解)足疗之足部反射区(高清图解)【基本内容】一、足反射区位置足部反射区分为足底、足内侧、足外侧、足背部四大部分,其顺序大致如下:足底:肾上腺、肾、输尿管、膀胱、额窦、脑垂体(垂体)、小脑及脑干、三叉神经、鼻、头部(大脑)、颈椎、甲状旁腺、甲状腺、眼、耳、斜方肌、肺及支气管、心(左)、脾(左)、胃、胰腺、十二指肠、小肠、横结肠、降结肠(左)、乙状结肠及直肠(左)、肛门(左)、肝(右)、胆囊(右)、盲肠及阑尾(右)、回盲瓣(右)、升结肠(右)、腹腔神经丛、生殖腺(睾丸或卵巢)、失眠点。
足内侧:膀胱、鼻、颈椎、甲状旁腺、胸椎、腰椎、骶骨(骶椎)、尾骨内侧、前列腺或子宫、尿道及阴道、髋关节、直肠及肛门、腹股沟、肋骨、下身淋巴腺(腹部淋巴腺)、消渴点、便秘点。
足外侧:生殖腺(睾丸或卵巢)、髋关节、尾骨外侧、下腹部、膝、肘、肩、肩胛骨、内耳迷路、胸、膈(横膈膜)、肋骨、上身淋巴腺、上臂、头痛点。
足背:鼻、颈项、眼、耳、腹股沟、上颌、下颌、扁桃体、喉与气管及食管、胸部淋巴腺、内耳迷路、胸、膈(横膈膜)、肋骨、上身淋巴腺、下身淋巴腺(腹部淋巴腺)、痰喘点、心痛点、落枕点、腰腿点。
二、选取反射区的原则选取反射区的原则,主要是根据病变所在的部位,即受累的脏腑器官,而不是根据具体的病症。
所以,同一器官、同一系统的各种病症,应选取大致相同的反射区。
反之,同一反射区可用以治疗不同的病症。
肾、输尿管和膀胱这三个反射区,是足部按摩中极其重要的区域,故称之为“基本反射区”。
其作用是增强排泄功能,将“毒素”或有害物质排出体外,因此,每次按摩开始和结束时都要连续按摩这三个反射区各4~5遍。
在选取基本反射区的基础上,再选取与病变器官相对应的反射区,如:肾脏疾病——肾反射区;各种眼病——眼反射区;各种耳病——耳、内耳迷路反射区;各种鼻病——鼻、额窦、扁桃体、肺及支气管等反射区;肺病——肺及支气管、喉与气管、心等反射区;支气管疾病——肺及支气管、鼻、扁桃体等反射区;胃及十二指肠疾病——胃、十二指肠、腹腔神经丛、甲状旁腺等反射区;食管疾病——食管、胃、胸等反射区;肝病——肝、脾、胃、肠等反射区;胆病——肝、胆囊反射区;小肠疾病——小肠、腹腔神经丛、甲状旁腺等反射区;大肠疾病——小肠、回盲瓣、盲肠、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乙状结肠及直肠、肛门、腹腔神经丛等反射区;颈部疾病——颈椎、颈项等反射区;前列腺症——前列腺、尿道、垂体、甲状旁腺、生殖腺、肾上腺等反射区;垂体病症——脑垂体(垂体)、头部(大脑)等反射区;甲状腺病症——甲状腺、垂体、肾上腺、小脑及脑干等反射区;甲状旁腺病症——甲状腺、甲状旁腺反射区;肾上腺病症——肾上腺、垂体反射区;睾丸疾病——睾丸、垂体、头部(大脑)、肾上腺、甲状腺等反射区;卵巢疾病——卵巢、垂体、大脑、肾上腺等反射区;子宫疾病——子宫反射区;皮肤病——脾、肾上腺、甲状旁腺、淋巴腺(依患病部位而选取不同部位的淋巴腺)、胃肠等反射区。
人体按摩穴位示意图
![人体按摩穴位示意图](https://img.taocdn.com/s3/m/af16065dba0d4a7303763aa6.png)
人体按摩穴位示意图一、耳朵人体全息示意图二、脊椎全息图三、手背反射区图四、手部病理反应点适应症对照表五、手部病理反应点--掌背图六、手部病理反应点--掌心图七、手的第二掌骨全息穴位图八、手的第五掌骨全息穴位图九、手的人体全息示意图(1)十、手的人体全息示意图(2)(行云流水的家)十一、手掌反射区图十二、双足全息图十三、针灸穴位图(1)十四、针灸穴位图(2)十五、针灸穴位图(3)(行云流水的家)十六、足背侧反射区十七、足底反射图区十八、足内侧反射区图常用穴位按摩方法(附图解)----五脏相对五行(行云流水的家) 一、穴位:脾经(脾土)位置:拇指桡侧面。
操作:①补脾经:使患儿拇指微屈,操作者以拇指面沿患儿拇指桡侧缘向掌根直推,见中图。
②清脾经:在小儿拇指面上直推,见右图。
约推100~300次。
主治:消化不良,腹泻,呕吐,疳积,四肢无力等。
图解:二、穴位:肺经(肺金)位置:无名指掌面。
行云流水的家操作:①补肺经:在无名指面上旋推,见中图,约补200~400次。
②清肺经:面向指根方向直推,见右图,清200~400次。
主治:发热,咳嗽,气喘,胸闷,咽喉肿痛等.图解:三、穴位:肾经(肾水)位置:小指掌面。
操作:①补肾经:在小指面上旋推,见中图,约补200~400次。
②清肾经:自小指尖向指根方向直推,见右图,清100~200次。
主治:小便赤涩不利,遗尿,尿频等。
图解:四、穴位:肝经(肝木)位置:食指掌面。
操作:①补肝经:在小儿食指面上旋推,见中图,约补100~200次。
②清肝经:由指尖向指根直推,见右图,清100~300次。
主治:惊风抽搐、目赤,伤风感冒,脾虚泄泻,肝炎等图解:五、穴位:心经(心火)位置:中指掌面。
操作:①补心经:在小儿中指面作旋推,见中图,约补100~200次。
②清心经:指尖向指根直推,见右图,清100~300次。
主治:高热神昏,烦躁,夜啼,口舌生疮,小便短赤等。
图解:五脏相对于五行的,大家没事的时候可以多做按摩。
人体面、耳、手、脚、背反射区图,高清、直观,一看就明白ZT
![人体面、耳、手、脚、背反射区图,高清、直观,一看就明白ZT](https://img.taocdn.com/s3/m/87bd2a3c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90f7292.png)
⼈体⾯、⽿、⼿、脚、背反射区图,⾼清、直观,⼀看就明⽩ZT反射区或反应点是遍布全⾝的,X形点、⾼升点、阳性压⽳点等等,集中在我们⾯、⽿、⼿、脚、背上的神经聚集点,这些都与⾝体各器官相对应,⽐如⼿、⾜、⽿等反射区,它们与⾝体的五脏六腑、头部的⼤⼩脑、淋巴腺、内分泌腺、肌⾁、关节紧密相连,其中,每个器官、部位的神经末梢,在⼿、⾜、⽿等部位都有⼀个固定的位置⼀⼀反射区,它们相互呼应,互补阴阳,五⾏顺畅。
所以,如果哪个器官发⽣了病变,相对应的反射区就会出现很多“不良现象”。
⼈体⾯、⽿、⼿、脚、背反射区图,⾼清、直观,⼀看就明⽩ZT⾯部反射区万病⽣于⼼,五官藏五脏,⾯部是⼈⾝体⾮常重要的部分,同时,通过⾯部的状况也可以解读出⾝体的健康。
通过⾯部反射区知道脏腑疾病与健康状况的诊法,从⽽快速治愈。
⼈体⾯、⽿、⼿、脚、背反射区图,⾼清、直观,⼀看就明⽩ZT⾯部反射区⾼清图1⼈体⾯、⽿、⼿、脚、背反射区图,⾼清、直观,⼀看就明⽩ZT⾯部反射区⾼清图2⼈体⾯、⽿、⼿、脚、背反射区图,⾼清、直观,⼀看就明⽩ZT⽿部反射区⽿廓就像⼀个头朝下,臀朝上倒着蜷缩在⼦宫⾥的胎⼉。
⽿部反射区与⼈体的各个器官相对应,⼈体的五脏六腑、五官七窍甚⾄更⼩部位都在⽿廓上有分布,通过按摩、贴压等⽅法对⽿部反射区进⾏刺激,可以收到很好的治疗效果。
⽿部反射区主要有头⾯部、⼼肺、腹部等,头⾯部的反射区位于⼈⽿的⽿垂处,从下向上依次为咽喉区、眼区、内⽿区、下颌区、⾆区、⽛区、枕区、颞区与额区。
与外⽿道相连的下⽿窝处为⼼肺反射区。
上⽿窝处从下向上依次为胃区、脾区、肝区、胆区、胰区、肾区、⼩肠区、⼤肠区、膀胱区。
⼈体⾯、⽿、⼿、脚、背反射区图,⾼清、直观,⼀看就明⽩ZT⼈体⾯、⽿、⼿、脚、背反射区图,⾼清、直观,⼀看就明⽩ZT⼿部反射区⼈类与其他动物的最⼤区别就在于⼿的应⽤,⼈类⼿部的灵活运⽤对于⼤脑的发育、神经、内分泌、循环系统等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
了解手耳足脊柱反射区分布
![了解手耳足脊柱反射区分布](https://img.taocdn.com/s3/m/42a3ec09a300a6c30c229fe4.png)
第一章了解手耳足脊柱反射区分布手部反射区分布手掌反射区斜方肌主治:颈肩背部疼痛、颈椎病、落枕定位:在双手掌侧面,眼、耳反射区的下方,呈横带状区域按摩手法:用拇指指腹从尺侧向桡侧推按1~2分钟,每日2次,动作连续均匀,力度适中肺、支气管主治:肺炎、支气管炎、肺气肿、肺结核、肺癌、胸闷定位:肺反射区在双手掌面,横跨第二、三、四、五掌骨,靠近掌指关节的带状区域;支气管反射区在双手中指第三近节指骨按摩手法:用拇指指腹从尺侧向桡侧推按10~20次,由中指根部向指尖方向推按10~20次,掐按中指根部敏感点10~30次心主治:心律不齐、心绞痛、心悸、胸闷、高血压、低血压、心脏缺损和循环系统疾病定位:左手掌侧,手掌及手背部第四、五掌骨之间,掌骨远端处按摩手法:用拇指指腹向手指方向推按1~2分钟,每日2次,动作连续均匀,力度适中甲状腺主治:甲状腺功能亢进或低下、甲状腺炎、心悸、失眠、感冒、烦躁、肥胖定位:在双手掌面,第一、二掌骨之间,由近心端弯向虎口方向,呈一弯带状区域按摩手法:用拇指指腹从桡侧赤白肉际处向虎口推按1~2分钟,动作连续均匀,力度适中肝主治:肝炎、肝硬化、腹痛、消化不良、腹胀、眩晕、眼病、脾气暴躁等定位:右手掌侧,第四、五掌骨体之间近掌骨头处按摩手法:用拇指与食指拿捏此反射区1分钟,力度略重,以能感觉到酸胀为宜胆囊主治:胆囊炎、胆结石、胆道蛔虫症、厌食、消化不良、胃肠功能紊乱、高脂血症、痤疮定位:右手掌侧,第四、五掌骨之间,肝反射区的腕侧下方按摩手法:用拇指指腹按压或拇、食指拿捏1~2分钟,每日2次,动作连续均匀,力度适中肾主治:肾炎、肾结石、游走肾、肾功能不良、尿毒症、腰痛、泌尿系统感染、高血压、浮肿定位:在双手掌面第三掌骨中点,即手心处,相当于劳宫穴的位置。
按摩手法:用拇指指腹按压1~2分钟,每日2次,动作连续均匀,力度适中肾上腺主治:头晕、高血压、指端麻木、手掌多汗、掌中热、肾上腺皮质不全症定位:双手掌侧,第二、三掌骨体远端之间按摩手法:用拇指指尖点按1~2分钟,每次2次,力度宜轻柔输尿管主治:输尿管炎、输尿管结石、输尿管狭窄、高血压、动脉硬化、风湿症、泌尿系统感染定位:在双手掌面膀胱反射区和肾反射区之间的带状区域按摩手法:用拇指指腹向手腕方向推按1~2分钟,每日2次,动作连续均匀,力度适中膀胱主治:膀胱炎、尿道炎、膀胱结石、高血压、动脉硬化定位:在双手掌面大、小鱼际交接处的凹陷中按摩手法:用拇指指腹向手腕方向推按1~2分钟,每日2次,动作连续均匀,力度适中生殖腺(卵巢或睾丸)主治:性功能低下、不孕不育症、前列腺增生、月经不调、痛经等定位:双手掌根,腕横纹的中部,相当于大陵穴处按摩手法:用拇指指腹按揉1~2分钟,每日2次,动作连续均匀,力度适中前列腺、子宫、阴道、尿道主治:前列腺增生、前列腺炎、子宫肌瘤、子宫内膜炎、宫颈炎、阴道炎、白带异常、尿道炎、尿路感染等定位:在双手掌腕横纹上,生殖腺反射区两侧的带状区域按摩手法:用拇指指腹由中间向两侧推1~2分钟,每日2次,动作连续均匀,力度适中胃主治:胃痛、胃胀、胃酸过多、消化不良、胃下垂、恶心、呕吐、急慢性胃炎定位:双手第一掌骨体远端按摩手法:用拇指指腹按揉此反射区,力度略重,每次持续3分钟,每日3次,也可用牙签或发夹的末端进行刺激胰腺主治:胰腺炎、糖尿病、消化不良定位:在双手胃反射区和十二指肠反射区之间,第一掌骨体中部按摩手法:用拇指指腹向手腕方向推按1~2分钟,每日2次,动作连续均匀,力度适中十二指肠主治:十二指肠溃疡、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腹胀、食物中毒定位:在双手掌面,第一掌骨体近端,胰腺反射区的下方按摩手法:用拇指指腹向手腕方向推按1~2分钟,每日2次,动作连续均匀,力度适中腹股沟主治:性功能低下、前列腺增生、生殖系统病变、疝气、小腹胀痛定位:双手掌侧腕横纹的桡侧端,桡骨头凹陷中,相当于太渊穴处按摩手法:用拇指指腹按揉1~2分钟,每日2次,动作连续均匀,力度适中小肠主治:急慢性肠炎、消化不良、食欲不振、肠胃胀闷定位:双手掌中部凹陷中,升结肠反射区包围的部分按摩手法:用拇指指腹向手腕方向快速、均匀推按1~2分钟,每日2次,力度适中升结肠主治:便秘、腹痛、肠炎、腹泻定位:右手掌侧,第四、五掌骨之间上行至约与虎口水平的带状区域按摩手法:用拇指指腹向手指方向推按1~2分钟,每日2次,力度适中盲肠、阑尾主治:腹胀、腹泻、消化不良、阑尾炎定位:右手掌侧,第四、五掌骨底与钩骨结合部近桡侧按摩手法:用拇指指腹按揉1~2分钟,每日2次,动作连续均匀,力度适中回盲瓣主治:下腹胀、腹痛定位:右手掌侧,第四、五掌骨底与钩骨结合部近尺侧按摩手法:用拇指指腹按揉1~2分钟,每日2次,动作连续均匀,力度适中横结肠主治:腹泻、腹胀、腹痛、结肠炎、便秘定位:右手掌侧升结肠反射区上端与虎口之间的带状区域;左手掌侧虎口与降结肠之间的带状区域按摩手法:左手自尺侧向桡侧推按,右手自桡侧向尺侧推按,各1 ~ 2分钟,每日2次,动作连续均匀,力度适中降结肠主治:腹泻、腹痛、腹胀、肠炎、便秘定位:左手掌侧,第四、五掌骨之间,虎口至钩骨之间的带状区域按摩手法:用拇指指腹向手腕方向推按1~2分钟,每日2次,力度适中乙状结肠主治:腹痛、腹胀、腹泻、直肠炎、直肠癌、便秘、脱肛定位:左手掌侧,第五掌骨底与钩骨交接的腕掌关节处至第一、二掌骨结合部的带状区域按摩手法:用拇指指腹由尺侧向桡侧推按1~2分钟,每日2次,动作连续均匀,力度适中肛管、肛门主治:便秘、便血、肛门周围炎、痔疮、脱肛定位:左手掌侧,肛管位于乙状结肠反射区的末端,肛门位于第二腕掌关节处按摩手法:用拇指指腹反复按摩此反射区1~2分钟,每日2次,动作连续均匀,力度适中胸腔呼吸器官区主治:胸闷、气喘、咳嗽、肺炎、支气管炎、哮喘定位:双手掌侧,拇指横纹至腕横纹之间的区域按摩手法:用拇指指腹向腕横纹推按1~2分钟,每日2次,动作连续均匀,力度适中脾主治: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发烧、炎症、贫血、皮肤病定位:在左手掌面,第四、五掌骨远端之间按摩手法:用拇指指尖点按1~2分钟,每日2次,动作连续均匀,力度适中胃脾大肠区主治:消化不良、食欲不振、腹痛、腹泻、腹胀、肠炎、便秘定位:双手掌面,第一、二掌骨之间的椭圆形区域按摩手法:用拇指指腹按揉3~5分钟,每日2次,动作连续均匀,力度适中腹腔神经丛主治:胃肠功能紊乱、腹痛、腹泻、腹胀、呃逆、更年期综合征、烦躁、失眠等定位:双手掌侧,第二、三和第三、四掌骨之间,肾反射区的两侧按摩手法:围绕肾反射区两侧用拇指指腹由指端向手腕方向推按1~2分钟,每日2次,动作连续均匀,力度适中第一章了解手耳足脊柱反射区分布手部反射区分布手掌反射区手指反射区手背反射区手掌反射点手背反射点手部尺侧全息穴位手部桡侧全息穴位耳部反射区分布耳轮部反射区耳垂部反射区对耳轮部反射区三角窝部反射区耳屏部反射区对耳屏部反射区耳甲部反射区耳舟部反射区对耳轮体反射区耳背部反射区足部反射区分布足心反射区足趾反射区足掌反射区足内侧反射区足外侧反射区足背反射区背部常用穴位第二章反射区按摩让常见不适一扫光头痛[手部按摩]大脑反射区、大陵穴[耳部按摩]神门、皮质下、交感反射区[足部按摩]颈项反射区、太冲穴[脊柱按摩]大椎穴、风门穴耳鸣、耳聋[手部按摩]耳、肾反射区,关冲穴[耳穴按摩]肝、肾反射区[足部按摩]至阴穴、内耳迷路反射区感冒[手部按摩]肺点、胸腔呼吸器官反射区[耳部按摩]肺、气管反射区[足部按摩]肾上腺、膀胱、胸部淋巴结、垂体、甲状旁腺反射区[脊柱按摩]风门穴、肺俞穴咳嗽[手部按摩]肺、胸腔呼吸器官反射区呃逆[手部按摩]横膈膜反射区、内关穴[耳部按摩]胃、交感、神门反射区[足部按摩]食管、胃、横膈膜、气管反射区眩晕[手部按摩]耳、颈项反射区[足部按摩]小脑及脑干、内耳迷路反射区晕车晕船[手部按摩]大脑、心脏反射区[足部按摩]大脑、小脑及脑干、内耳迷路反射区胸闷[手部按摩]中冲穴、神门穴、肺、支气管反射区[足部按摩]心、胸(乳房)、横膈膜反射区[脊柱按摩]膈俞穴水肿[耳部按摩]肾、脾、肺反射区[足部按摩]涌泉穴、肾上腺反射区腹泻[耳部按摩]大肠、神门反射区[足部按摩]腹腔神经丛、肾上腺反射区便秘[手部按摩]肛管、肛门反射区[耳部按摩]大肠、脾、直肠反射区[足部按摩]公孙穴、三阴交穴[脊柱按摩]大肠俞穴、胃俞穴痔疮[手部按摩]会阴点[耳部按摩]肛门、直肠、大肠、脾、肾上腺反射区[足部按摩]照海穴、足三里穴三叉神经痛[耳部按摩]眼、颌、额、枕反射区[足部按摩]三叉神经、眼反射区第三章反射区按摩赶走慢性病糖尿病[手部按摩]肺点、胃脾大肠反射区、曲池穴、脾点、肾点、三焦点[耳部按摩]内分泌反射区[足部按摩]肾上腺反射区冠心病[手部按摩]心反射区、内关穴[耳部按摩]心反射区[脊柱按摩]心俞穴心律失常[手部按摩]心反射区、心点[耳部按摩]心、皮质下、小肠反射区高血压[手部按摩]大脑反射区、命门点[耳部按摩]角窝上、肝反射区[足部按摩]大脑、心反射区[脊柱按摩]心俞穴、肝俞穴高脂血症[手部按摩]合谷穴、脾点、肾点、三焦点、肝点[足部按摩]垂体、胰、肾上腺、输尿管、大脑、膀胱反射区肾小球性肾炎[耳部按摩]肾、肾上腺、膀胱、内分泌反射区[足部按摩]肾、尿道和阴道、输尿管、膀胱反射区[脊柱按摩]肾俞穴、脾俞穴脂肪肝[耳部按摩]肝、脾反射区[足部按摩]肝、胆囊反射区甲状腺功能亢进[耳部按摩]内分泌、缘中反射区[足部按摩]甲状腺、甲状旁腺反射区慢性支气管炎[手部按摩]胸腔呼吸器官反射区、喘点[耳部按摩]肺、气管反射区[足部按摩]肺和支气管、肾上腺反射区[脊柱按摩]心俞穴、肺俞穴支气管哮喘[手部按摩]喘点、三间穴、胸腔呼吸器官反射区[耳部按摩]肺、交感反射区[足部按摩]横膈膜、肺和支气管、肾上腺反射区,太溪穴[脊柱按摩]心俞穴、肺俞穴慢性胃炎[手部按摩]胃、胃脾大肠反射区胆囊炎、胆石症[手部按摩]胆囊、胃脾大肠反射区[耳部按摩]胆、内分泌反射区[足部按摩]胆囊、胰反射区[脊柱按摩]胆俞穴、脾俞穴慢性肝炎[手部按摩]肝、胆囊反射区[耳部按摩]肝、肝阳反射区[足部按摩]腹腔神经丛、肝、胆囊、肾反射区[脊柱按摩]脾俞穴、膈俞穴动脉硬化[手部按摩]大脑、肾上腺反射区[脊柱按摩]膈俞穴、脾俞穴青光眼[手部按摩]眼反射区[耳部按摩]耳尖反射区[足部按摩]眼、三叉神经反射区第四章反射区按摩驱除关节病症落枕[耳部按摩]颈、颈椎反射区[足部按摩]隐白穴、至阴穴颈椎病[手部按摩]颈椎反射区[耳部按摩]颈椎、神门反射区[足部按摩]肩胛骨、颈项、斜方肌反射区[脊柱按摩]大杼穴、风门穴肩周炎[手部按摩]合谷穴[耳部按摩]肩反射区[足部按摩]肩胛骨、颈椎反射区,隐白穴、至阴穴[脊柱按摩]风门穴、大杼穴腰椎骨质增生[手部按摩]腰椎、骶骨反射区,坐骨神经点、腰肌点[耳部按摩]腰骶椎、坐骨神经反射区[足部按摩]腰椎、髋关节、坐骨神经反射区中风后遗症[手部按摩]心点、肾点,心、脾反射区[脊柱按摩]肾俞穴坐骨神经痛[手部按摩]脊柱点、腰肌点[耳部按摩]坐骨神经、腰骶椎反射区[足部按摩]坐骨神经、腰椎反射区风湿性关节炎[手部按摩]肩关节、肘关节、膝关节反射区,合谷穴[耳部按摩]膝、肘反射区[足部按摩]肩关节、肩胛骨、肘关节、膝关节、髋关节反射区第五章反射区按摩让男女远离生殖系统疾病前列腺炎[手部按摩]前列腺反射区、神门穴[耳部按摩]尿道、肾反射区[足部按摩]输尿管、肾上腺、膀胱、前列腺反射区阳痿、早泄[手部按摩]肾点、生殖腺反射区[耳部按摩]内、外生殖器反射区[足部按摩]前列腺、垂体反射区,足三里穴、阴陵穴、阳陵泉穴、涌泉穴性冷淡[手部按摩]肾、大脑、生殖腺、垂体反射区[耳部按摩]胸、内分泌反射区[足部按摩]子宫反射区、至阴穴月经不调[手部按摩]生殖腺反射区、肾点[耳部按摩]内分泌、皮质下反射区[足部按摩]三阴交穴、太溪穴、太冲穴、足外侧生殖腺反射区痛经[手部按摩]内关穴、合谷穴[耳部按摩]内生殖器、神门反射区[足部按摩]大敦穴、太溪穴、三阴交穴、前列腺或子宫反射区[脊柱按摩]肾俞穴阴道疾病[手部按摩]膀胱、输尿管反射区[足部按摩]输尿管、足外侧生殖腺反射区更年期综合征[手部按摩]合谷穴、内关穴、关冲穴、心反射区[耳部按摩]内分泌、缘中反射区[足部按摩]肾上腺、足外侧生殖腺、脑垂体、肾反射区附录手部反射区图耳部反射区图足部反射区图脊柱节段及常用穴位图。
面部、手部、耳部、足部反射区图
![面部、手部、耳部、足部反射区图](https://img.taocdn.com/s3/m/4e24a923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5087a1a.png)
面部、手部、耳部、足部反射区图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足底反射区-彩色图解脚底按摩的原理:人们的身体籍由新陈代谢的作用,达到排除体内废物和毒素的目的,包括五藏六腑、淋巴系统、大小肠和皮肤组织都是排毒的重要器官。
如果说这些器官功能失常或减弱,平常是看不出,感觉不到的。
由于人体的特殊构造,所有器官都有神经延接至足部,其末梢神经区块,就是所谓的反射区。
临床实验证明,人的双脚合并正是人体器官组织立体分布的缩影。
当体内器官或腺体异常时,其足部反射区就会有结晶沉积而成为(痛点),每个痛点触觉反应不同,有些像沙子,有些呈颗粒,有些只有肿胀的感觉。
适当刺激各反射区,自然也会加快排除沉积在组织周围的毒素和废物,因而达到疗效的效果,这就是现代医学所称的第三医学:利用刺激细胞组织的再生能力,让器官自我恢复并保持正常功能的理疗法。
头(大脑):位于两足足底拇趾趾腹的下部,左、右侧大脑的反射区在足部呈交叉反射。
适用于高血压病,脑血管病变,脑震荡、头晕、头痛、失眠,中枢性瘫痪,视觉受损伤等病症。
额窦:位于两足拇趾靠尖端1cm的范围及其他八个足趾尖端,呈交叉反射。
适用于脑中风、脑震荡、鼻窦炎、头痛、头晕、失眠、发烧及眼、耳、鼻、口等病症。
小脑(脑干):位于大脑反射区的后外侧。
左、右侧小脑在足底部呈交叉反射,适用于脑震荡、高血压病、头痛、失眠、头昏、头重等病症。
脑垂体:位于两足拇趾趾腹正中央,适用于脑垂体、甲状腺、甲状旁腺、肾上腺、性腺、脾、胰等内分泌系统病症。
三叉神经:位于两足拇趾趾腹的外侧约45度处。
呈交叉反射。
适用于偏头痛、面瘫、腮腺炎、耳疾、鼻咽癌、失眠、头重等病症。
鼻:位于两足拇趾第一节趾腹底部内侧,约45度处,呈交叉反射。
适用于急慢性鼻炎、鼻出血、过敏性鼻炎、鼻息肉、鼻窦炎等病症。
颈:位于两足拇趾根部,即小脑反射区下方。
适用于颈部酸痛、颈部扭伤、落枕、高血压病等病症。
眼:位于两足底第二、三趾根部。
适用于视神经炎、结膜炎、角膜炎、近视、远视、复视、斜视、散光、视网膜出血、白内障、青光眼等病症。
实用足部反射区和穴位图解1-75
![实用足部反射区和穴位图解1-75](https://img.taocdn.com/s3/m/434ed3a0c77da26925c5b0ac.png)
实用足部反射区和穴位图解1-75一、足部反射区分布规律足部反射区排列是有规律的,基本是与人体大体解剖部位相一致。
是按人体实际位置上下、左右、前后顺序精确排列的。
将双足并拢一起,就像个从后上方向下看到的一个屈膝盘坐并向前俯伏的投影人形:脚的拇趾,形似人的头部,其足拇趾及各趾相当于人的头、颈、面部反射区,内有大脑、小脑、垂体、三叉神经及眼、耳、鼻、舌、口腔、牙齿等反射区;足底上部相当于人的胸腔(有肺及心脏),内有肺脏、气管、心脏、甲状腺、甲状旁腺、斜方肌等反向区;足底中部相当于上腹部,有胃、肠、胰、肝、胆(右侧)、脾(左侧)、肾等器官;脚跟部位,有生殖器官(子宫、卵巢、前列腺等)、膀胱、尿道及阴道、肛门等,内有大肠、小肠、膀胱、生殖器官(女为卵巢、子宫,男为前列腺、睾丸)等反射区;两足内侧相当于脊椎部分,构成足弓的一条线,形似人的脊椎(颈椎-胸椎-腰椎-骶椎)。
从足趾至足跟方向有颈、胸、腰、骶椎及尾骨各部分反射区(见下图);足外侧相当四肢部分,自上而下是肩、肘、膝等部位,足底内有肩、腰、肘、髋、股、膝关节等反射区。
实用足部反射区图解:附:图解二. 脚底按摩的原理:人们的身体籍由新陈代谢的作用,达到排除体内废物和毒素的目的,包括五藏六腑、淋巴系统、大小肠和皮肤组织都是排毒的重要器官。
如果说这些器官功能失常或减弱,平常是看不出,感觉不到的。
由于人体的特殊构造,所有器官都有神经延接至足部,其末梢神经区块,就是所谓的反射区。
临床实验证明,人的双脚合并正是人体器官组织立体分布的缩影。
当体内器官或腺体异常时,其足部反射区就会有结晶沉积而成为(痛点),每个痛点触觉反应不同,有些像沙子,有些呈颗粒,有些只有肿胀的感觉。
适当刺激各反射区,自然也会加快排除沉积在组织周围的毒素和废物,因而达到疗效的效果,这就是现代医学所称的第三医学:利用刺激细胞组织的再生能力,让器官自我恢复并保持正常功能的理疗法。
头(大脑):位于两足足底拇趾趾腹的下部,左、右侧大脑的反射区在足部呈交叉反射。
手、足、面部等穴位反射图【组图】
![手、足、面部等穴位反射图【组图】](https://img.taocdn.com/s3/m/d1c0a319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be.png)
手、足、面部等穴位反射图【组图】
手、足、面部等穴位反射图【组图】、疏通经络、行气活血等作用,长期坚持足(手)等部按摩,能提高人体的健康水平,并能对某些疾病起到一定的治疗或辅助作用。
体表映像之掌部脏腹对应图
耳朵人体全息图
双足全息图
足部反射示意图
脊椎全息图
手位
全息手穴图
呼吸、消化、神经循环、感觉、泌尿生殖、内分泌系统
手诊九宫
足部穴位所对应的内脏
中医经络面部反映图(内脏与面斑)
面部是整体的缩影,有对应身体各脏腑器官的全息穴区。
由于脏腑器官的微小病理变化均会在局部器官的同名全息穴区上有所反应,因此面部可以反映全身脏腑器官功能的盛衰。
面部全息穴区分布口决如下:
面部全息观康健,通络美容疗疾患;
额头大脑咽与喉,肺与心脏眉眼间;
人中子宫外膀胱,鼻头脾胃鼻中肝;
颧下大肠外属肾,颧内小肠斜上胆;
两颊膝膑口旁股,下腭亦肾颧上肩。
中医经络面部反映图
中医经络面部反映图。
足底推拿疗法-69个足部反射区(配图)
![足底推拿疗法-69个足部反射区(配图)](https://img.taocdn.com/s3/m/14d952dae45c3b3566ec8b42.png)
足底推拿疗法 69个足部反射区(配图)详解(上)来源:唐汉中医药网人体的各脏腑器官在足部都有各自的神经聚集点,而且每一点都和机体相应的脏腑器官存在紧密的内在联系。
当按摩刺激足部某一部位时,即可反射到机体相应的某一器官,这就称之足部的反射区。
机体各脏腑器官在足部的反射区,多数分布在足底,少数在足的内外侧和足趾、足背。
由于足部各反射区代表着全身器官相应的部位,足是全身各器官的缩影,为了说明白反射区的排列顺序,有关学者把一个人的鼻尖到肚脐画条线,称之为“中线”,将这个中线作为确定足部反射区的重要标志。
假设这条“中线”通过脊柱,就把脊柱分成两半,这样左右足均有脊柱反射区。
如心脏是在“中线”的左边,所以心脏的反射区在左足;肝脏在“中线”的右边,其反射区应在右足。
而且心脏和肝脏在体腔内的位置大致呈对称位置,因此心脏在左足的反射区和肝脏在右足的反射区也呈对称性。
脾脏在中线的左边,其反射区的位置也在左足。
再如胃、胰腺、小肠、大肠等脏器,均位于“中线”两侧,所以,这些脏器的反射区左右足都有。
此外,肺、卵巢、睾丸等,都是成对的脏器,在“中线”左右各一个,这些器官的反射区在左右足都有,而且,左足的反射区作用于左边的器官,右足的反射区作用于右边的器官。
但是,头部的器官的反射区是左右交叉的,如左足眼的反射区治疗右眼疾病,右足眼反射区治疗左眼疾病。
有关学者长期实践观察发现,将双足并拢在一起,可以看成是一个坐着的人形。
足的拇指,相当于人的头部。
足底的前半部,相当于人的胸部(有肺和心脏),足的外侧,自上而下是肩、肘、膝等部位。
足底的中部,相当于人的腹部,有胃、肠、胰、肝、胆(右侧)、脾(左侧)、肾等器官,足跟部分,相当于盆腔,有生殖器官(子宫、卵巢、前列腺)、膀胱、尿道(阴道)、肛门等。
足的内侧,构成足弓的一条线,相当于人的脊柱(颈椎、胸椎、腰椎、骶骨)(图3-6)。
人体各器官在足部的反射区共有六十多个,多数分布于足底,少数分布于足内侧、足背和足趾,现按系统详细介绍主要器官在足部的反射区的位置和主治病症。
耳部反射区全息图
![耳部反射区全息图](https://img.taocdn.com/s3/m/4aa41f6d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0c6d9a2.png)
耳部反射区全息图耳部反射区高清图在全面了解病史的基础上,分清疾病的主次,恰当地进行取穴,可根据相应部位,中医辨证,耳穴功能和临床经验的原则来取穴。
(1)根据相应部位取穴:内脏、肢体、器官等发生病变,在耳郭相应部位有压痛点(或反应点),可作为取穴的根据。
例如胃病取胃穴,踝关节扭伤取踝关节穴等,可用钝头探棒查找出压痛点。
(2)根据中医理论辨证取穴:根据中医脏腑学说,肝与胆,心与小肠,肾与膀胱,脾与胃互为表里,因而肝病又取胆穴,心脏病取小肠穴,肠炎取肺穴。
根据肝开窍于目,心开窍于舌,脾开窍于口(唇),肺开窍于鼻,肾开窍于耳的中医理论,因而眼病又取肝穴,中耳炎取肾穴,鼻炎取肺穴。
根据肝主筋,心主血,脾主肌肉,肺主皮毛,肾主骨的理论,因而皮肤病又取肺穴,骨科病取肾穴,肌肉病又取脾穴。
耳部反射区全息图(3)根据西医理论取穴:皮质下穴有调节大脑皮层的功能,因而神经系统的病症要取皮质下穴,交感穴有调节自主神经的功能,因而内脏病痛要取交感穴,平喘穴有调节呼吸中枢及抗过敏的功能,因而哮喘要取平喘穴。
(4)根据临床经验取穴:通过大量临床实践,总结了治疗疾病的有效耳穴,如眼穴、肝穴、脾穴能治疗麦粒肿;神门穴、皮质下穴、热穴及相应部位(如踝关节扭伤,相应部位的耳穴是踝),能治疗扭伤;颈椎穴、颈穴、神门穴、外生殖器穴能治疗落枕;枕穴、额穴、枕小神经穴、神门穴、皮质下穴能治疗头痛。
百科全说之杨奕老师传授经络养生各个脏器在耳朵上的反射区-耳朵是一个倒置的婴儿最外层的耳轮,里面那层突出的叫对耳轮对耳轮中上面比较宽大的是人的臀部,往上开叉去是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平着开叉去是坐骨神经两个开叉中间的凹陷是三角窝-盆腔(子宫等)耳甲艇(三角窝下面的一个窝)-消化道(沿着耳轮从下到上-胃区,幽门,十二指肠,小肠,阑尾,盲肠,大肠,出口肛门,沿着对耳轮从下到上-脾,肾,膀胱,输尿管),耳甲艇中间是肝和胆。
耳甲腔(耳甲艇下面的一个窝)——胸腔(从下到上——心到肺)耳轮和耳甲腔的交汇处——食道(吃得太热或太冷伤食道),贲门(食道进入胃的口)两个耳轮之间的凹陷是耳窝——整个从肩到手(肩关节,肘关节,腕关节)耳窝上面有很脏的洗不了的一层皮——癌的表现耳垂正中-女孩耳环处是眼耳垂底部——扁桃腺(经常拉耳垂,预防扁桃体发炎)耳朵软是身体好的表现,身体好,脾气就好,怕老婆。
耳手足反射区按摩治病四足部反射区介绍
![耳手足反射区按摩治病四足部反射区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1da9210d4431b90d6c85c7d5.png)
肾上腺 肾
输尿管
膀胱
图4-1-1
32
耳、手、足反射区按摩治病
【生理功能】是输送尿液至膀胱的管道。 【主治】泌尿系统感染、排尿困难、输尿管狭窄、肾积水、输尿管结石等。 4. 膀胱 位于内踝前下方双脚脚掌内侧骨下方(图4-1-1)。 【生理功能】暂时储存尿液。 【主治】肾、输尿管、膀胱结石、泌尿系统感染、高血压、动脉硬化等。 5. 额窦 位于10个脚趾的趾端(图4-1-1)。 【生理功能】对发音起共鸣作用,解毒、消炎等。 【主治】鼻窦炎、头痛、头晕、发烧、失眠、眼、耳、鼻口腔疾病、中风、脑震荡。 6. 三叉神经 位于拇趾趾腹尺侧缘。远端(即末节趾腹远端1/2尺侧缘)左侧三叉神 经反射区在右足,右侧三叉神经反射区在左脚(图4-1-1)。 【生理功能】三叉神经是面部的感觉神经及支配咀嚼肌的运动神经。它支配眼、 上、下颌、口腔及颜面部皮肤肌肉运动及感觉。 【主治】三叉神经痛、面神经痉挛、面瘫、眼、耳、鼻、口腔、牙齿疾病及腮腺炎等。 7. 小脑、脑 位于脚底面,拇趾末节趾腹趾骨体近心端1/2尺侧缘。左小脑反射区在 右足,右小脑反射区在左足(图4-1-2)。 【生理功能】小脑维持身体平衡,协调肌张力和协调肌肉运动。脑干协调内脏、心 血管运动及呼吸、吞咽、视、听平衡。 【主治】平衡失调、头痛、头晕、半身不遂、高血压、小脑、脑干疾病。 8. 脑垂体 位于拇趾腹中央,在大脑反射区深部(图4-1-2)。 【生理功能】垂体分泌生长激素、甲状腺素、肾上腺皮质激素及性腺激素,能促进 机体生长并能影响其他内分泌的活动。 【主治】内分泌失调、小儿发育不良、遗尿症、更年期综合征等。 9. 鼻 位于拇趾趾腹内侧向趾背延伸呈“L”形带状区。左鼻反射区在右足,右鼻
气管 斜方肌
肺 胃
心
脾
【穴位知识】面部、手部、耳部、足部反射区
![【穴位知识】面部、手部、耳部、足部反射区](https://img.taocdn.com/s3/m/6dae2f78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80.png)
【穴位知识】面部、手部、耳部、足部反射区九牧林医家:足反射疗法是不需要任何医疗器具和药物,稍加学习,持之以恒,就能自己治疗疾病,是既简单又经济的方法,如果再配合足部经穴针灸和药疗,就能做到“小病不出门,大病好得快”,对保证平民百姓的身体健康,非常有益处。
特别适宜在缺医少药的地方,或低收入有困难的家庭推广。
【概述】足反射疗法,简称“足疗”,是一种通过对双脚的经穴、反射区施以按摩手法,刺激双脚穴位,从而调整脏腑虚实,疏通经络气血,以预防或治疗某些疾病的方法。
足疗中的足部按摩和针灸术是祖国传统医学中起源较早的医疗技术,在古代医学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是宝贵的医学遗产。
在《史记》中,司马迁就记叙了上古时代,有位摸脚治病的民间医生,名叫俞跗,他治病不用汤液醴酒,仅用“针石挢引、案杌毒熨”双脚的方法,就能治愈疾病。
一直到战国名医扁鹊,在治疗虢太子尸厥症时,还盛赞俞跗的高超医技为“一拨见病之应”。
但是,由于受到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的封建意识和风俗习惯的影响,赤裸双足被认为粗鲁不雅,因而这种极有医疗价值的足部按摩疗法,逐渐被排斥在正统医学之外,严重地阻碍了其发展。
然而在国外,中国的足疗法却被广泛运用和流传,日本称之为“足心道”疗法;欧美国家称之为“反射疗法”或“区域疗法”,真是墙内开花墙外香。
直到1978年后,足部反射区疗法才通过各种渠道传回“娘家”。
1990年4月,在北京首次举行了全国足部反射区健康法研讨会,卫生部正式同意成立了“中国足部反射区健康法研究会”,杭雄文先生任理事长。
并在1991 年7月,成为由卫生部归口管理的全国学术性团体。
从此,足部反射区健康法这一简便易行、效果显著的自我保健方法在我国各地得到了迅速的推广及运用。
【基本内容】一、足反射区位置足部反射区分为足底、足内侧、足外侧、足背部四大部分,其顺序大致如下:足底:肾上腺、肾、输尿管、膀胱、额窦、脑垂体(垂体)、小脑及脑干、三叉神经、鼻、头部(大脑)、颈椎、甲状旁腺、甲状腺、眼、耳、斜方肌、肺及支气管、心(左)、脾(左)、胃、胰腺、十二指肠、小肠、横结肠、降结肠(左)、乙状结肠及直肠(左)、肛门(左)、肝(右)、胆囊(右)、盲肠及阑尾(右)、回盲瓣(右)、升结肠(右)、腹腔神经丛、生殖腺(睾丸或卵巢)、失眠点。
实用足部反射区和穴位图解(一)
![实用足部反射区和穴位图解(一)](https://img.taocdn.com/s3/m/be33c4f0551810a6f524865d.png)
实用足部反射区和穴位图解(一)一、足部反射区分布规律足部反射区排列是有规律的,基本是与人体大体解剖部位相一致。
是按人体实际位置上下、左右、前后顺序精确排列的。
将双足并拢可以想象看到的足是个屈腿盘坐并向前腑状的投影人形(见图1)。
其足拇趾及各趾相当于人的头、颈、面部反射区,内有大脑、小脑、垂体、三叉神经及眼、耳、鼻、舌、口腔、牙齿等反射区,足底上部相当于胸腔,内有肺脏、气管、心脏、甲状腺、甲状旁腺、斜方肌等反向区;足底中部相当于上腹部,内有大肠、小肠、膀胱、生殖器官(女为卵巢、子宫,男为前列腺、睾丸)等反射区;两足内侧相当于脊椎部分,从足趾至足跟方向有颈、胸、腰、骶椎及尾骨各部分反射区(见图2);足外侧相当四肢部分,足底内有肩、腰、肘、髋、股、膝关节等反射区。
图1 足部反射区与人体脊椎对应关系示意图图2 足部反射区分布规律示意图二、足部骨骼和足部关节足部骨骼人有双足,每足有骨骼26块,包括跗骨、跖骨和趾骨三部分(见图3)1、跗骨每足有跗骨7块,分近侧与远侧两排。
足跗骨较粗大且砌合紧密。
近侧列跗骨包括跟骨、距骨和足舟骨。
远侧列跗骨由内侧向外依次为内侧楔骨(第一楔骨)、中间楔骨(第二楔骨)、外侧楔骨(第三楔骨)和骰骨。
2、跖骨每足有跖骨5块,由内侧向外侧依次为第1~5跖骨,构成足掌跖部的前半部。
跖骨分近端、远端、足背跖和掌跖面。
跖骨分头、体、底3部,第五跖骨底外侧分突向后,称为第五跖骨粗隆。
3、趾骨每足有趾骨14块,趾骨分近端、远端。
拇趾为远节和近节,其余各趾均为3节,分远节、中节、近节。
足部关节距骨与下肢小腿部的胫骨、腓骨下端构成踝关节,胫骨侧(内侧)为内踝,腓骨侧(外侧)为外踝。
跖骨与趾内间构成跖趾关节。
第一跖骨与第一趾骨近节趾骨的近端构成第一跖趾关节。
第二趾第一节趾骨和第二节趾骨间构成第一趾间关节,第二和第三节趾骨间构成第二趾间关节(或称远侧趾间关节)(见图3)。
足底面足背面图3 足部骨骼和足部关节示意图三、足部反射区1、大脑部位位于双足大拇趾第一节底部肉球处。
足疗之足部反射区(高清图解)
![足疗之足部反射区(高清图解)](https://img.taocdn.com/s3/m/a16f6f4e4028915f804dc2e7.png)
足疗之足部反射区(高清图解)【基本内容】一、足反射区位置足部反射区分为足底、足内侧、足外侧、足背部四大部分,其顺序大致如下:足底:肾上腺、肾、输尿管、膀胱、额窦、脑垂体(垂体)、小脑及脑干、三叉神经、鼻、头部(大脑)、颈椎、甲状旁腺、甲状腺、眼、耳、斜方肌、肺及支气管、心(左)、脾(左)、胃、胰腺、十二指肠、小肠、横结肠、降结肠(左)、乙状结肠及直肠(左)、肛门(左)、肝(右)、胆囊(右)、盲肠及阑尾(右)、回盲瓣(右)、升结肠(右)、腹腔神经丛、生殖腺(睾丸或卵巢)、失眠点。
足内侧:膀胱、鼻、颈椎、甲状旁腺、胸椎、腰椎、骶骨(骶椎)、尾骨内侧、前列腺或子宫、尿道及阴道、髋关节、直肠及肛门、腹股沟、肋骨、下身淋巴腺(腹部淋巴腺)、消渴点、便秘点。
足外侧:生殖腺(睾丸或卵巢)、髋关节、尾骨外侧、下腹部、膝、肘、肩、肩胛骨、内耳迷路、胸、膈(横膈膜)、肋骨、上身淋巴腺、上臂、头痛点。
足背:鼻、颈项、眼、耳、腹股沟、上颌、下颌、扁桃体、喉与气管及食管、胸部淋巴腺、内耳迷路、胸、膈(横膈膜)、肋骨、上身淋巴腺、下身淋巴腺(腹部淋巴腺)、痰喘点、心痛点、落枕点、腰腿点。
二、选取反射区的原则选取反射区的原则,主要是根据病变所在的部位,即受累的脏腑器官,而不是根据具体的病症。
所以,同一器官、同一系统的各种病症,应选取大致相同的反射区。
反之,同一反射区可用以治疗不同的病症。
肾、输尿管和膀胱这三个反射区,是足部按摩中极其重要的区域,故称之为“基本反射区”。
其作用是增强排泄功能,将“毒素”或有害物质排出体外,因此,每次按摩开始和结束时都要连续按摩这三个反射区各4~5遍。
在选取基本反射区的基础上,再选取与病变器官相对应的反射区,如:肾脏疾病——肾反射区;各种眼病——眼反射区;各种耳病——耳、内耳迷路反射区;各种鼻病——鼻、额窦、扁桃体、肺及支气管等反射区;肺病——肺及支气管、喉与气管、心等反射区;支气管疾病——肺及支气管、鼻、扁桃体等反射区;胃及十二指肠疾病——胃、十二指肠、腹腔神经丛、甲状旁腺等反射区;食管疾病——食管、胃、胸等反射区;肝病——肝、脾、胃、肠等反射区;胆病——肝、胆囊反射区;小肠疾病——小肠、腹腔神经丛、甲状旁腺等反射区;大肠疾病——小肠、回盲瓣、盲肠、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乙状结肠及直肠、肛门、腹腔神经丛等反射区;颈部疾病——颈椎、颈项等反射区;前列腺症——前列腺、尿道、垂体、甲状旁腺、生殖腺、肾上腺等反射区;垂体病症——脑垂体(垂体)、头部(大脑)等反射区;甲状腺病症——甲状腺、垂体、肾上腺、小脑及脑干等反射区;甲状旁腺病症——甲状腺、甲状旁腺反射区;肾上腺病症——肾上腺、垂体反射区;睾丸疾病——睾丸、垂体、头部(大脑)、肾上腺、甲状腺等反射区;卵巢疾病——卵巢、垂体、大脑、肾上腺等反射区;子宫疾病——子宫反射区;皮肤病——脾、肾上腺、甲状旁腺、淋巴腺(依患病部位而选取不同部位的淋巴腺)、胃肠等反射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足部反射区分为足底、足内侧、足外侧、足背部四大部分,其顺序大致如下:足底:肾上腺、肾、输尿管、膀胱、额窦、脑垂体(垂体)、小脑及脑干、三叉神经、鼻、头部(大脑)、颈椎、甲状旁腺、甲状腺、眼、耳、斜方肌、肺及支气管、心(左)、脾(左)、胃、胰腺、十二指肠、小肠、横结肠、降结肠(左)、乙状结肠及直肠(左)、肛门(左)、肝(右)、胆囊(右)、盲肠及阑尾(右)、回盲瓣(右)、升结肠(右)、腹腔神经丛、生殖腺(睾丸或卵巢)、失眠点。
足内侧:膀胱、鼻、颈椎、甲状旁腺、胸椎、腰椎、骶骨(骶椎)、尾骨内侧、前列腺或子宫、尿道及阴道、髋关节、直肠及肛门、腹股沟、肋骨、下身淋巴腺(腹部淋巴腺)、消渴点、便秘点。
足外侧:生殖腺(睾丸或卵巢)、髋关节、尾骨外侧、下腹部、膝、肘、肩、肩胛骨、内耳迷路、胸、膈(横膈膜)、肋骨、上身淋巴腺、上头痛点。
足背:鼻、颈项、眼、耳、腹股沟、上颌、下颌、扁桃体、喉与气管及食管、胸部淋巴腺、内耳迷路、胸、膈(横膈膜)、肋骨、上身淋巴腺、下身淋巴腺(腹部淋巴腺)、痰喘点、心痛点、落枕点、腰腿点。
二、选取反射区的原则选取反射区的原则,主要是根据病变所在的部位,即受累的脏腑器官,而不是根据具体的病症。
所以,同一器官、同一系统的各种病症,应选取大致相同的反射区。
反之,同一反射区可用以治疗不同的病症。
肾、输尿管和膀胱这三个反射区,是足部按摩中极其重要的区域,故称之为“基本反射区”。
其作用是增强排泄功能,将“毒素”或有害物质排出体外,因此,每次按摩开始和结束时都要连续按摩这三个反射区各4~5遍。
在选取基本反射区的基础上,再选取与病变器官相对应的反射区,如:肾脏疾病——肾反射区;各种眼病——眼反射区;各种耳病——耳、内耳迷路反射区;各种鼻病——鼻、额窦、扁桃体、肺及支气管等反射区;肺病——肺及支气管、喉与气管、心等反射区;支气管疾病——肺及支气管、鼻、扁桃体等反射区;胃及十二指肠疾病——胃、十二指肠、腹腔神经丛、甲状旁腺等反射区;食管疾病——食管、胃、胸等反射区;肝病——肝、脾、胃、肠等反射区;胆病——肝、胆囊反射区;小肠疾病——小肠、腹腔神经丛、甲状旁腺等反射区;大肠疾病——小肠、回盲瓣、盲肠、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乙状结肠及直肠、肛门、腹腔神经丛等反射区;颈部疾病——颈椎、颈项等反射区;前列腺症——前列腺、尿道、垂体、甲状旁腺、生殖腺、肾上腺等反射区;垂体病症——脑垂体(垂体)、头部(大脑)等反射区;甲状腺病症——甲状腺、垂体、肾上腺、小脑及脑干等反射区;甲状旁腺病症——甲状腺、甲状旁腺反射区;肾上腺病症——肾上腺、垂体反射区;睾丸疾病——睾丸、垂体、头部(大脑)、肾上腺、甲状腺等反射区;卵巢疾病——卵巢、垂体、大脑、肾上腺等反射区;子宫疾病——子宫反射区;皮肤病——脾、肾上腺、甲状旁腺、淋巴腺(依患病部位而选取不同部位的淋巴腺)、胃肠等反射区。
由于人体的结构和功能是统一的,所以除选取病变器官相对应的反射区外,还应根据不同性质的病症,和脏腑器官的相关性质去选取同一系统的相关反射区,疗效会更显著,例如:脑血管病:除选取头部(大脑)、小脑及脑干、额窦等反射区外,还应增选心等反射区。
肺部:除已选取的反射区外,还应增加鼻、咽喉、扁桃体、胸部淋巴腺等反射区。
各种炎症:应选取脾、淋巴腺(依患病部位而选取)、肾上腺、甲状旁腺、扁桃体等反射区来配合。
各种癌症:应选取脾、淋巴腺(依患病部位而选取)、肾上腺、甲状腺、甲状旁腺等反射区相互配合以增强免疫力。
【操作方法】一、按摩的顺序全足按摩,应先从左脚开始,按摩3遍肾、输尿管、膀胱三个反射区,再按脚底、脚内侧、脚外侧、脚背。
由脚趾端向下依次按摩,即总体按摩方向是向心性按摩,沿着静脉、淋巴回流的方向按摩。
如记忆不清,可将足反射区图放在旁边,按图索骥进行较方便,一般情况下每个反射区按摩3次,必要时可增至6次。
重点按摩时,大致上可按照基本反射区→病变反射区→相关反射区→基本反射区的顺序进行。
按摩结束后,无论是全足按摩还是重点按摩,都应将按摩完毕的脚踝先按顺时针方向再按逆时针方向分别摇转4~6次,才可结束。
在按摩时,关键点是要找准敏感点,这样不需要用多大力量,被按摩处就会感到酸痛感觉,才会有疗效;如果找不到敏感点而蛮干一通,只会全无效应而白费力气。
二、按摩的力度按摩力度的大小是取得疗效的重要因素,力度过小则无效果。
反之,过大则无法忍受,所以要适度、均匀。
所谓适度,是指以按摩处有酸痛感,即“得气”为原则。
而所谓均匀,是指按摩力量要渐渐渗入,缓缓抬起,并有一定的节奏,不可忽快忽慢,时轻时重。
快节奏的按摩一般适用于急、重症和疼痛严重的疾病,慢节奏的按摩主要适用于慢性疾病。
足部按摩治病保健作用的机理就是以对反射区的良性刺激,而达到调整组织器官生理机能的作用,使体内产生自愈力。
所以对多数反射区来说刺激强一点,痛感重一点,效果就较好,不痛则无效果。
对骨骼系统的疾病治疗,必须用强刺激才能取得明显效果,而严重心脏病患者的心脏反射区、肝脏病患者的肝脏反射区以及淋巴和坐骨神经反射区,力度就应减弱,按摩处只要有轻微痛感就可以了。
按摩有补泻两种手法,按照“实者泻之,虚者补之”的原则,对实证、体质较好的患者,力度可适当加大,采用强刺激手法;而对心脏病等虚证及老年人、儿童、女性和重病体弱者则用弱刺激手法,延长疗程,使患者的内部机能逐渐恢复。
还有,对敏感性强的反射区力量不能过大,而对那些敏感性弱的反射区应适当加大力度。
总之,要区别对待。
三、治疗时间在进行按摩治疗时,要根据患者的病种、症情及其体质,掌握好按摩时间,一般对单一反射区的按摩时间为3~5分钟,但对肾、输尿管、膀胱反射区必须按摩到5 分钟,以加强泌尿功能,从而把体内的有毒物质排出体外。
总体按摩时间应控制在30~45分钟,对重病患者,可减为10~20分钟,按摩时间过长或过短都不利于恢复健康。
重症、急症病人,每日按摩1次,慢性病或康复期间可隔日1次或每周2次,一般以7~10次为1个疗程,休息几日,再进行第2个疗程,直至痊愈为止。
四、按摩手法在我国,足部反射疗法已出现多个流派,呈现“百花齐放”的繁荣景象,各个流派的手法各有不同,下面介绍五种简单方便、易于掌握的基本手法。
1.握拳食指法采用握拳,中指、无名指、小指紧扣掌心,食指第1、2指关节弯曲扣紧,并使屈曲的食指与掌指面略保持垂直状态,拇指弯曲后顶在食指末节处。
着力点:食指近端指间关节顶点。
适用:肾上腺、肾、膀胱、额窦、垂体、头部(大脑)、甲状旁腺、斜方肌、肺及支气管、心、脾、胃、胰腺、十二指肠、横结肠、降结肠、乙状结肠及直肠、肛门、肝、胆囊、盲肠及阑尾、回盲瓣、升结肠、腹腔神经丛、生殖腺(睾丸或卵巢)、小肠、肘、膝、肩、喉与气管及食管、内耳迷路、肋骨、鼻、眼、耳、失眠点等反射区。
2.拇指点按法伸直拇指,其他四指弯曲后紧贴于拇指掌面,用拇指指端或指腹垂直用力点按于施术区域上。
着力点:拇指指端、指腹或桡侧偏峰。
适用:喉与气管及食管、内耳迷路、颈椎、心(轻手法)、下身淋巴腺、上身淋巴腺、上臂、肋骨、扁桃体、胸部淋巴腺、心痛点、头痛点、落枕点、腰腿点、消渴点、便秘点等反射区。
3.拇指推压法张开虎口,用拇指指腹或桡侧面紧贴足部施术区域,单向移动。
腕关节伸平,其余4指呈握拳状或略弯曲,起辅助及固定作用。
着力点:拇指指腹或桡侧偏峰。
适用:横膈膜、肩胛骨、胸、下腹部、直肠及肛门、尿道及阴道、腹股沟、坐骨神经、胸椎、腰椎、骶骨(骶椎)、输尿管、甲状腺、眼、耳、前列腺或子宫、髋关节等反射区。
4.拇指掐法将拇指与其余4指分开呈圆弧形状,4指起辅助固定作用,施力于拇指指端。
着力点:拇指指端。
适用:小脑及脑干、三叉神经、颈项、上颌、下颌等反射区。
5.食指刮压法开大虎口,固定拇指,食指弯曲,用食指侧缘作单方向刮动,其他指作辅助食指发力。
着力点:食指第2节指腹桡侧或食指第2指间关节屈曲后的顶点。
适用:外尾及内尾骨等反射区。
有些反射区的分布过小过深,靠手无法达到准确的深度和幅度,如扁桃体、肾上腺、失眠点等既小又处在皮肤下较深的反射点,使用“多功能足疗器”就能达到一定的疗效。
【适应证】本疗法适应证非常广泛,有足疗治百病之说。
另外还可用作预防保健。
下面简单介绍一些疾病的具体治疗方法。
1.食欲不振、厌食反射区疗法:按摩肾、输尿管、膀胱、胃、小肠、肝、胆囊、脾、甲状腺等反射区。
按摩腹部5分钟。
2.慢性胃炎反射区疗法:按摩肾、输尿管、膀胱、胃、十二指肠、头部(大脑)、心、肝、胆囊、甲状旁腺等反射区。
3.肝硬化反射区疗法:按摩肾、肾上腺、输尿管、膀胱、心、胃、胰腺、十二指肠、肝、小肠、胆囊、胸部淋巴腺等反射区。
4.糖尿病反射区疗法:按摩肾、输尿管、膀胱、胃、小肠、胰腺、心、肝、肾上腺、甲状旁腺、淋巴腺及坐骨神经等反射区。
5.便秘反射区疗法:按摩肾、输尿管、膀胱、甲状旁腺、胃、十二指肠、小肠、直肠及肛门等反射区。
6.痔疮反射区疗法:按摩肾、输尿管、膀胱、肾上腺、胃、肝、乙状结肠及直肠、肛门、甲状旁腺、上身淋巴腺、下身淋巴腺等反射区。
7.泌尿系感染反射区疗法:按摩肾上腺、肾、输尿管、尿道及阴道、甲状旁腺、脾、上身淋巴腺、下身淋巴腺等反射区。
8.肾脏疾病反射区疗法:按摩肾、输尿管、膀胱、肝、胃、小肠、胰腺等反射区。
9.前列腺疾病反射区疗法:按摩肾上腺、肾、输尿管、膀胱、前列腺、腹腔神经丛、垂体、甲状旁腺、睾丸、尿道及阴道、生殖腺、下身淋巴腺等反射区。
10.阳痿、早泄反射区疗法:按摩肾、输尿管、膀胱、垂体、甲状腺、肾上腺、生殖腺、前列腺、腹股沟等反射区。
11.遗精反射区疗法:按摩肾、输尿管、膀胱、小肠、小脑及脑干、头部(大脑)、前列腺、腹股沟等反射区。
12.痛经反射区疗法:按摩子宫、卵巢、肾、肾上腺、腹腔神经丛、垂体、下腹部反射区等。
13.性欲减退反射区疗法:按摩肾、输尿管、膀胱、垂体、肾上腺、生殖腺、甲状腺、前列腺或子宫、腹股沟等反射区。
14.保健预防可采取全足按摩的方法,即把所有的反射区全部按摩一遍。
其作用是促进血液循环和增强全身机能,不仅使患病的器官,而且使各个器官都得到加强,长期坚持,必能增强人体的抗病能力和体质,延长寿命。
【禁忌症】有下列情况者,不宜采取足部反射区疗法:1、吐血、呕血、便血、脑出血、胃出血、子宫出血、内脏出血等出血病患者,如进行足部按摩会因促进血液循环的作用,而可能引起更大的出血。
2、妇女月经期及妊娠期间,进行足部按摩会引起子宫出血过多,也会影响胎儿健康。
3、活动性肺结核患者。
4、急性心肌梗塞病情不稳定者和严重肾衰竭、心力衰竭,以及肝坏死等严重患者。
【注意事项】1.按摩治疗前要将指甲剪短,以防在治疗中刺伤皮肤,用肥皂将双手和患者的双脚洗净,在按摩的反射区内均匀地涂上按摩膏,能起润滑皮肤和清热解毒、活血化瘀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