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面建筑近代史变迁[优选内容]
广州采风报告
![广州采风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4e828425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58d1da8.png)
广州采风报告考察历程:此次采风为期十二天,我们先后到了广州、东莞、深圳、珠海四个城市,参观调查了广州沙面、北京路步行街、花城广场等商业中心;广州博物馆、可园博物馆、东莞科学技术博物馆、东莞展览馆、珠海博物馆、关山月美术馆等各地展览馆;红砖厂和华侨城创意园;大梅沙海滨公园、陈家祠、圆明新园等自然和人文景点;万科研发基地、福麒珠宝、罗西尼钟表博物馆等相关公司;总的来说旅程安排丰富充实,十二天满满当当,克服了劳累之后见识到了很多,收获到了很多;在各大商业中心,我们看到了巨量的各类商品;如何将优秀的产品变为优秀的商品什么样的设计更为消费者所喜爱不同档次的产品的设计元素有何不同我想这些问题都能从中得到答案;而在各地展览馆,我看到从远古到近代的设计的发展与变迁,能看到设计与时代的关系;在各设计园和设计公司我了解到了现在的设计产业是如何运营和工作的,如何把设计变成效益;从陈家祠和可园我看到了先人对美学元素的系统运用;我将从产品设计的角度着重分析沙面、可园博物馆、深圳工业展览馆;乘坐了二十六个小时的火车后,我们于4月18日下午到达了广州火车站;空气温润,气温宜人,让我不由期待接下来的采风之旅;沙面:4月18日下午,我们前往第一站广州沙面;沙面,曾称拾翠洲,因为是珠江冲积而成的,故名沙面; 沙面位于广东省广州市市区西南部,南濒珠江,北隔沙基涌,与相望的一个小岛,有大小街巷八条,面积平方公里; 沙面在宋、元、明、清时期为中国国内外通商要津和游览地;鸦片战争后,在清咸丰十一年1861年后沦为英、法租界;沙面是广州重要商埠,历经百年,曾有十多个国家在沙面设立领事馆,九家外国银行、四十多家洋行在沙面经营,粤海关会所、广州俱乐部等在沙面相继成立;沙面见证了广州近代史的变迁,留下了孙中山先生、周恩来总理等伟人的足迹,沙面已成为我国近代史与租界史的缩影,沙面岛上形成了独特的露天建筑“”;已被开发成国家5A级景区,是广州着名的旅游区、风景区和休闲胜地;经典的欧式建筑风格,古希腊的文艺气息;氛围的营造得益于每一个个体组成系统的风格的和谐统一;洛可可、巴洛克建筑元素,多立克式、式、式等古希腊柱式都能在这找到,这些造型元素和风格对于产品的设计也有借鉴意义;可园和可园博物馆:在可园,我感受到了广东独特的古典园林之美,在可园博物馆更感受到了现代设计与古典元素的相互交融;可园博物馆位于广东省东莞市莞城区博厦村西部,为清代广东四大名园之一;200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可园始建于清朝道光三十年,平面呈不规则的多边形,占地面积约2204平方米,建筑面积1234平方米;所有建筑均沿外围边线成群成组布置,“连房广厦”围成一个外封闭内开放的大庭园空间;根据功能和景观需要,建筑大致分三个组群;东南门厅建筑组群,为入口所在,是接待客人和人流出入的枢纽;以门厅为中心还建有擘红小榭、草草草堂、葡萄林堂、听秋居等建筑;西部楼阁组群,为款宴、眺望和消暑的场所,有双清室、桂花厅可轩、厨房和侍人室;北部厅堂组群,是游览、居住、读书、琴乐、绘画、吟诗的地方;临湖设游廊,题为博溪渔隐,另有可堂、问花小院、雏月池馆、绿绮楼、息窠、诗窝、钓鱼台、可亭等建筑; 由四周建筑所围成的中心大院被划分为西南、东北两个景区;西南景区主要景物有岭南果木、曲池、湛明桥;东北景区平面较方整,有假山涵月、兰花台、滋树台、花之径等景点;环绕庭院布置有半边廊——环碧廊,将三大建筑组群紧密地连结在一起;可轩,又名桂花厅,因地板、落地罩以桂花纹装饰得名;地板用板砖与青砖加工,打磨光滑,拼凑针插不入;厅地面正中装一铜管,连通隔壁小房,仆人房内鼓风,厅内则凉风阵阵;其上为邀山阁,高米,是可园的最高建筑;可堂,面宽米,进深米,歇山顶,三开间,六角形支摘窗,梅花纹落地罩,横披、裙板浅刻花卉寿石纹、通雕莲蓬鸳鸯纹图;双清室,俗名亚字厅,进深米,面阔米,歇山顶;建筑本身、地板乃至台凳、茶几均作繁体亚字形,槛墙设窗,饰以法国夹色玻璃;可园:布局高低错落,处处相通,曲折回环,扑朔迷离;造型元素相互统一使得整体和谐; 可园精巧又不显小气,与砖墙壁垒的合理运用有关;其中的设计元素能为我们所用;在三亩三的土地上,,山水桥榭,厅堂轩院,一并俱全;空处有景,疏处不虚,小中见大,密而不逼,静中有趣,幽而有芳;可园体现了古人的智慧与审美情趣,可见和谐、均衡的设计理念从古就有,而在纷杂的现代中国社会这种感觉却退步了,一切以利益为重,设计行业被外国远远甩在后面;可园博物馆:复古的砖墙、瓦檐用简约理念重新设计,结合金属和玻璃等材料使得博物馆具有独特美感;门廊的设计使用金属网状框架,现代感十足;简化中国古典的花窗设计,即复古又简约现代;金属展台和墙上的花窗、墙檐等都是古典元素和现代设计相结合的产物,使得博物馆整体设计感十足,又能契合可园的古典园林主题;用传统图案设计的琉璃屏风具有很好的装饰感和艺术感;可园博物馆是一个很好的现代设计结合中国传统元素的例子,通过对传统元素的借鉴、拆分、简化、重组,将其融入到设计中,让博物馆同时获得审美与使用的双重提升;而在产品设计专业中,中国传统元素也是我们的一座宝库;深圳工业展览馆:在深圳工业展览馆我们看到了许多优秀的产品设计案例和各类产品的产生与发展,丰富了专业知识,拓宽了视野;深圳市工业展览馆是市财政全额拨款事业单位,隶属深圳市贸易工业局,是展示推广深圳经济建设成就、投资环境和工业成果的公益性展览机构;展馆面积13000平方米;市工展馆始建于1985年,是当时我市唯一一家工业政策宣传的窗口,是工业项目洽谈和工业产品展览的重要场所,同时也是我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之一;1994年市工展馆被列为深圳市一级外事接待单位;二十多年来,工展馆接待了来自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重要来宾,是我国党和国家领导人、外国政要来深考察访问时的重要参观点之一,为展示宣传深圳市投资环境、推广深圳工业发展成就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展览馆外观极具设计感;if设计奖作品展展厅摆放了大量的设计展板和事物,对我们的设计有着很强的借鉴意义;德国if设计奖获奖设计及作品专展;德国IF国际设计论坛每年评选iF设计奖,它以“独立、严谨、可靠”的评奖理念闻名于世,旨在提升大众对于设计的认知,其最具分量的金奖素有“产品设计界的奥斯卡奖”之称;这深圳工业展览馆我看到了大量的优秀设计作品,看到了很多与众不同的设计创意,感觉收获良多;此款空气净化器外观简约美观,同时注重了内部的技术创新,更注重产品的使用功能;产品设计的核心是其本身的功能,在外观和功能之间找到平衡点并尽可能的优化二者关系是我们该做的;这款自行车壁挂架结构简单但是非常实用,得益于对结构和功能的统一,结构本身承载了产品的功能;这种设计往往需要仔细的推敲产品的结构,同时注重使用环境和对象;我们所做的设计往往忽略这一点;简约的马桶设计,充分考虑到了使用和清洁的便捷性,优化了传统马桶的造型使其更具有装饰性,并赋予产品内在气质;在设计过程中考虑到了人机工程学;我们的日常设计也当如此,有灵魂的设计是优秀设计的一大要素;此款煤气灶从传统煤气灶在日常使用中产生的问题出发,做出了全新的优化设计;首先整体的外观简约和谐,使用干净的几何形状,针对油污的清洁问题进行细节的改进,方便了用户的使用;很多时候一款好的设计往往是改进了以往同类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同时好的设计一定是注重细节的设计;在细节上尽善尽美,又兼顾整体的功能,实现结构、功能、外观的统一,是优秀设计师应该做的;以上是一些我个人喜欢的设计,顶尖的设计一定是极致的设计;成果展示区成果展示区由“综合篇”、“创业篇”、“成就篇”三大主题板块构成;“综合篇”将对深圳良好综合投资环境、产业经济发展现状以及工业发展规划等进行集中展示,让参观者对深圳城市综合实力有感性的认识;“创业篇”主要是通过一系列事件点作为主线展示深圳现代化工业格局的形成过程、发展步伐和改革创新精神,以及在工业文明推动下所取得的辉煌成就;“成就篇”是份量最重的主题板块,主要是对深圳电子信息产业、光学光电子、生物医药、医疗器械、机械制造、汽车和零部件制造、新材料与新能源、循环经济、家具、建材、石油化工、印刷包装、食品饮料、珠宝首饰及工艺品、钟表、皮革、纺织服装、自行车、玩具、动漫等支柱产业或优势产业企业及产品进行重点宣传和推广;早期的国产笔记本电脑;现在的电脑造型设计已经进步很多了泳装设计的发展变迁,设计随着潮流演变并又引领了潮流新式国产一体机,非常差劲的外观设计;电子产品的飞速发展,短短二十年让我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参观完了深圳工业展览馆后我深深的明白了一个道理——设计改变生活,优秀的设计方便人们的生活,让世界变得更美好;成为一个优秀的设计师首先要成为一个有责任感的人,对产品负责、用户负责、对自然负责;总结:这次历时十二天的采风之旅充满了意义,我认识到了设计无处不在;在旅途中我增长了见识、开拓了视野、认清了差距,毕竟设计行业不能够闭门造车,想要提升一定要走出去;我看到了可园博物馆对传统元素的巧妙运用;看到了奢侈品牌的产品设计的极致奢华;看到了大众品牌产品设计的亲民情怀;看到了古人的工匠精神和卓越智慧;看到了中国国产品牌产品设计的变迁发展......而这次旅途也更坚定了我成为一个设计师的决心,中国的设计产业与发达国家尚有差距,国内产业想要快速发展一定需要国内设计行业的壮大;身为社会主义的接班人,理应投入到祖国的建设中,为国家尽绵薄之力;在旅途中也发现了中国还面临很多问题,而多数问题是由于中国的设计行业发展还不够壮大,例如一些地方的基础设施不够便利、国产的产品不注重质量与创新、公共设施和场所的设计反人类等;但我相信当设计行业崛起的时候这一切都会改变;明天一定会更好;这次采风之行我收获到了很多,它也将成为我宝贵的经历和难忘的记忆,感谢同行的老师、导游、同学,有了陪伴才有了旅行;。
近代建筑发展史
![近代建筑发展史](https://img.taocdn.com/s3/m/cd3575c4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6117e1c.png)
近代建筑发展史一、近代建筑的开端哎呀,近代建筑的故事那可老有趣啦。
近代嘛,就像一个分水岭,之前的建筑风格和之后有了很大的变化呢。
在近代之前,建筑大多是传统的风格,可到了近代,受到好多新东西的影响。
比如说西方文化开始更多地传入,像传教士啥的带来了西方的建筑样式。
还有啊,工业革命也在悄悄发挥作用呢。
工业革命使得建筑材料有了新的变化,以前建房子用的材料可能比较单一,现在有了钢铁、水泥这些新鲜玩意儿。
这就像给建筑师们开了个新的玩具箱,他们能玩出更多花样了。
二、西方影响下的近代建筑风格1. 哥特复兴式这哥特复兴式可太酷了。
它从欧洲的哥特式建筑那儿获得灵感。
那种高高的尖顶,就像要刺破天空一样。
建筑的线条很垂直,给人一种很庄严、神秘的感觉。
你看那些教堂之类的建筑采用这种风格,进去之后就感觉好像穿越到了中世纪的欧洲呢。
2. 古典复兴式古典复兴式呢,就是把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建筑风格拿过来再玩一遍。
柱式啊,穹顶啊,都是从那时候学来的。
这种风格看起来特别有秩序感,很规整。
政府大楼之类的建筑用这种风格就很合适,让人觉得很有威严。
3. 折衷主义折衷主义就像是个大杂烩。
建筑师们把各种风格都放在一起,哥特式的一点,巴洛克式的一点,就像做菜一样,把不同的调料都加进去。
这样做出来的建筑很独特,每一个都像是一个小世界。
三、中国近代建筑的发展1. 租界建筑在中国近代,有很多租界。
在租界里的建筑就很有特色。
那些外国人按照他们自己的风格建房子,有欧式的小洋楼啥的。
这些建筑和周围中国传统的建筑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就像一群穿着洋装的人站在一群穿长衫的人中间。
2. 民族建筑的变革中国的建筑师们也没有闲着。
他们开始思考如何把传统的建筑风格和西方的新东西结合起来。
于是就有了一些新中式的建筑尝试。
比如在建筑的布局上保留一些中式的庭院风格,但是在建筑的外观或者内部结构上采用一些新的材料和西方的设计手法。
四、近代建筑与社会文化近代建筑可不只是一些房子,它还反映了当时的社会文化呢。
沙市近代发展背景下的建筑演变
![沙市近代发展背景下的建筑演变](https://img.taocdn.com/s3/m/c0d5f79bb9d528ea81c779b8.png)
沙市近代发展背景下的建筑演变作者:靳雪来源:《智富时代》2016年第01期【摘要】本文以沙市的近代历史变迁为主要线索,探索历史发展引起的经济变革和建筑的发展状况。
1840年到1949年这段近代历史中的建筑发展分成起始期、发展期和繁荣期三个不同的发展阶段并做了实例分析。
【关键词】沙市历史;公共建筑;商业建筑;开埠沙市位于湖北省,地处长江中游,座倚江汉平原。
原为湖北省辖市,现在是荆州市的中心城区。
近代以来,建筑类型主要有:市政建筑、工业建筑、商业建筑、园林建筑等。
商业建筑在经济的推动下快速发展。
中山大马路两旁的商铺,整体建筑风格协调一致,大都采用中西结合的设计方法,但商业种类多样,有银楼、票号、典当行等现在依然存在,而被运用于现代商业。
商业文化的迅速发展促使一些会馆建筑的产生,以供商人交流、聚会、娱乐。
主要类型包括:十三帮会的会馆、文人的聚集场所以及戏台。
沙市近代的经济发展决定了它的建筑的发展。
所以,沙市近代建筑的发展时期大致上分为起始期、发展期、繁荣期和凋零期。
就各个时期的典型建筑,做了以下具体介绍。
一、起始期沙市概况及建筑发展(一)公共建筑1.沙市海关沙市海关楼,建于1910年左右,单层建筑,采用具有当地特色的四坡顶,平面和里面构图基本属于我国传统对称布局。
砖混结构,建筑材料仍然使用砖木等我国传统材料。
2.税务司楼同一时期,建在海关楼旁边。
但建筑风格完全不同。
税务司楼采用了明显的西方建筑风格,门窗的样式等细部构件也采用西方的设计手法,局部结合中国传统建造方法。
立面上也是对称布局,四坡顶。
(二)商业建筑1.老同震银楼上世纪二十年代,由浙江籍商人童澄海出资建于沙市中山路。
建筑高三层四楣,总18米,面积约3000余平方米。
银楼整体上采用西方风格,各层的门窗及阳台装饰都有精美的雕刻图案和柱式。
建筑立面为对称布局,两端刻着诚信经商的商联。
它在当时算得上我国商业建筑的典范。
而如今,一层被用于现代小商铺,二三层由于遭受破坏较严重,已无法使用。
中国近代以来建筑的变化
![中国近代以来建筑的变化](https://img.taocdn.com/s3/m/ea66b5ef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c3a8803.png)
总体发展缓慢.但也有些建筑格调质朴清新,在吸收古今中外建筑长处的基 础上,创造出中国社会主义建筑新风格.
改革开放后建筑:
摆脱狭隘的、封闭的单模式,逐步趋向开放、兼容、多元化,中国建筑已经 迈上现代化、国际化.
影响因素:战争侵略,国家政策,文化水平,经济水平
筑技术接踵在中国出现,产生了中国近代的新建筑 体系,形成中国近代建筑发展中新旧建筑体系并存,
中西建筑风格交汇及其相互渗透、融合的 状态.
中国近代建筑
1895年马关条约的签订,引进西方近代建筑,成 为中国工商企业、宪政变革和城市生活的普遍需 求.从而推进了各类建筑的转型速度.
早期赴美和日本学习建筑的留学生,相继在20 年代初回国,并开设了最早的几家中国人的建筑事 物所,诞生了中国建筑师队伍.
新中国成立后至改革开放初期的中国建筑
改革开放初期代表建筑
广州白天鹅宾馆
上海龙柏饭店
新中国成立后至改革开放初期的中国建筑
改革开放初期代表建筑
北京长城饭店
南京金陵饭店
新中国成立后至改革开放初期的中国建筑
改革开放初期代表建筑
中山温泉宾馆
西安渭水园温泉度假村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地深入,中国建筑在现代化水平 和现代设计手法上展开了新的页.
中国近代以来建筑的变化
中国近代建筑
殖民地式
新中国成立后至改革开放时期
发展缓慢
改革开放后建筑
现代化、国际化
中国近代建筑
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中国进入半殖民地半 封建社会,中国建筑转入近代时期,开始了近代化的 进程.
随着殖民主义、帝国主义的大举侵入,以及封 建经济结构的解体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西 方建筑开始成批传入中国.近代建筑类型和近代建
沙面建筑近代史变迁
![沙面建筑近代史变迁](https://img.taocdn.com/s3/m/3a0a4c4daf1ffc4ffe47ac5c.png)
建设:
侵略者挖了一道河涌把沙面和沙基分开,雇工
修护河堤,填土筑基,形成沙面岛。沙面东面 1/5 为法租界,约66亩。以西4/5为英租界,约264亩。 规定沿沙面河涌宽90英尺,贴近 沙面的45英尺范 围属于沙面租界。中国船只不能停泊。
1940年的沙基涌,由英法建设沙 面租界时开挖,主要是为了防止 民众的骚扰与破坏,挖了一条长 一千二百多米、宽四十米的小涌, 使沙面成为一个小岛。
现在的沙基涌
现在的沙基涌
沙面租界形成后,英、法侵略者开始在沙面兴 建各种建筑物。它以一条贯通东西的主干道辅以几 条南北纵横的次干道,将沙面(约22万平方米) 分割成大小不等的12个区,其中道路与绿化带占 了相当大的面积。英、法两国在岛内分设领事馆, 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沙面租界内的公共设施 已基本完备,建筑主要有领事馆、教堂、银行、邮 局、电报局、商行 国领事馆、银行、洋行的人员以及外籍的税务官和 传教士。
作为欧洲人的一个 重要经济机构,银 行在沙面也是必不 可少的。各国在沙 面岛建造银行,有 利于他们的资金管 理,同时也未对外 贸易提供了便利。
曾作英国泰和洋行
曾作美国万国宝通银行
原汇丰银行位于沙面大街与沙面四街交界的东北转角处。建筑 平面呈南北向长方形,东南部与西南部作削角处理。下段的出 入口采用西方灰白色花岗石古典山花门,山花门上方勾出放射 状饰线。为了左右对称,有3个窗也做成山花门状。其他长万形 窗上部都开大圆窗。墙角是灰白色花岗石,窗间墙用仿花岗石 的水刷石护面,并勾出横线条仿古典叠砌巨石。
沙面曾称拾翠洲。在广州城区西南。 原是珠江冲积而成的沙洲,故名。宋、元、 明、清历代为国内外通商要津和游览地。 鸦片战争后,清咸丰十一年(1861年)后沦为英、法租界。
简述近代中国建筑的发展历程
![简述近代中国建筑的发展历程](https://img.taocdn.com/s3/m/ca814a0e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ab045d1.png)
近代中国建筑的发展历程
一、传统建筑的延续
近代中国的建筑发展,始于清朝末年。
在这个时期,中国社会正在经历着巨大的变革,而建筑领域也在逐渐地发生变化。
清朝末年,中国传统建筑仍然占据着主导地位,这些建筑大多采用木质结构,有着精美的装饰和雕刻。
在这个时期,一些富有的家庭和朝廷官员开始建造规模更大、更华丽的建筑,比如颐和园、故宫等。
二、西式建筑的影响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西方列强入侵中国,西方文化也开始影响中国社会。
西式建筑开始在中国出现,这些建筑大多采用砖石结构,有着简洁明了的线条和几何形状。
在这个时期,一些中国建筑师开始受到西方建筑风格的影响,他们开始将西式建筑的特点融入到中国传统建筑中,创造出了许多新的建筑风格,比如文艺复兴式、巴洛克式等。
三、中国现代建筑的崛起
20 世纪中叶,中国开始了社会主义革命,中国现代建筑也在这个时期开始崛起。
中国现代建筑的特点是简洁、实用、经济,不再过分追求装饰和华丽。
在这个时期,许多建筑师开始尝试创造出符合中国国情的现代建筑,比如北京的“十大建筑”、上海的“四大建筑”等。
四、近代中国建筑的代表性建筑
近代中国建筑有许多代表性建筑,比如北京的故宫、颐和园、天
坛等,这些建筑都体现了中国传统建筑的特点和风貌。
此外,西式建筑也对近代中国建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比如上海的外滩建筑群、广州的白云楼等。
综上所述,近代中国建筑的发展历程经历了从传统建筑到西式建筑的影响,再到中国现代建筑的崛起。
中国欧陆风情建筑群
![中国欧陆风情建筑群](https://img.taocdn.com/s3/m/47ed8835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901f04e.png)
中国欧陆风情建筑群摘要:以广州沙面岛为例,了在中国建造的欧陆风情建筑群,阐述了其开展历史,布局情况,保护状况以及其附带效应。
关键词:历史建筑群;欧陆风情1建筑群概况广州位于珠江三角洲北部,是华南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我国对外贸易的重要口岸。
沙面位于广州城区西南,是珠江上的一个小岛,与城区有河涌相隔,有5座桥与六二三路相连。
全岛呈椭圆形,总面积约0.3km2。
2建筑群开展历史2.1沙面租界的建立第二次鸦片战争是建筑群形成的主要时期,英法侵略者凭借不平等条约,强租沙面。
沙面东面1/5为法租界,西面4/5为英租界,租界内各种权力属于英法驻广州领事。
租界内有一条东西向的主干道和几条南北向的次干道,将沙面分割成大小不等的12个区。
到19世纪末,租界内的公共设施根本独立于城区,建筑主要有领事馆、教堂、银行、商行、医院、酒店和住宅等,租界内居民多是领事馆、银行等工作人员以及外籍税务官和传教士。
沙面的规划是当时的殖民地建设中常用的手法,即先预留绿化和公园等公共设施场地,滨水空间重点打造且向居民开放。
另外路网密集,采用小方格网保证每栋楼房都有临街面。
当时的交通模式以步行为主,西方人在当时的背景按照自己的建造方式塑造了一个完全不同的区域。
2.2民国时期及以后1942年,日本将对英国宣战后占领的沙面英租界交给亲日的汪精卫政权。
1943年,法国维希政权退出法租界,交给汪精卫政权。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由国民党政府接管,新成立的法国戴高乐政府正式宣布将沙面法租界交还。
沙面成为普通广州市民安居乐业的家园。
1959年,周总理视察沙面时要求保护旧貌,作为半殖民地的历史见证,开放为旅游区供游人参观。
1999~2001年,广州市政府为了给沙面保护寻找到更多的资金,广州市政府提出了通过房屋置换逐步迁出居民,并且将欧式建筑翻新改造成为商业使用。
现在的沙面仍存在波兰、德国等领事馆及众多外事机构。
3建筑形式3.1建筑种类沙面的欧式建筑可以分为5大类。
广州风景800字高中作文
![广州风景800字高中作文](https://img.taocdn.com/s3/m/3dc848fef78a6529657d532d.png)
广州风景800字高中作文广州,俗称羊城。
是一座非常美丽的城市!广州的交通非常便利,公交车很方便,还有地铁可乘。
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以广州为话题的高中作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以广州为话题的高中作文篇1五羊石像位于广州市越秀公园内的越秀山上。
它不仅巨大雄伟,而且逼真美丽,是广州市的标志。
五羊石像最引人注目的是中间的老公羊。
这只公羊十分巨大,约十一米,光一只羊角就有一米多。
只见老公羊一只脚踏在一块巨石上,羊嘴含着一颗巨大的稻穗,回首遥望着广州辽阔的天地。
在老公羊的脚边,围绕着四只小石羊。
有一只小羊羔在津津有味地吃着鲜嫩的青草。
有一只小羊在自由自在地玩耍。
还有一只小羊羔前脚下跪,仰头喝奶。
而母羊回头温柔怜爱地看着自己的小宝宝。
让人感觉非常幸福,和谐。
五羊石像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
很久很久以前,广州十分贫穷,人们吃不饱,穿不暖。
有一天,五位骑着仙羊的仙人从天而降,为广州人们带来了鲜花和稻穗。
从此,广州人民过上了温饱幸福的生活。
之后,五位仙人腾空而去,留下了五只仙羊。
仙人离开后,仙羊便化作了石头。
所以,广州也称为“五羊城”。
五羊石像被五颜六色的鲜花包围,四周绿树环绕。
在阳光的照耀下,加上蓝天白云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
看着雄伟美丽的五羊石像,我仿佛看到了广州更美好的未来。
以广州为话题的高中作文篇2我的家乡在广州,那是一座古老而又美丽的城市。
广州有许多值得中外游人观赏的景点:西关大屋、上下九商业街、广州塔、海心沙、花城广场等等的地方。
我个人认为广州塔是最令我赞叹汪已的啊!它座落在珠江边!从远处看,它好象一位婀娜多姿的少女,在珠江边迎风翩翩起舞,傲气极了,象对人高调地说:“你们谁有我这高贵的身段!谁有我这么美!”我心里想:你漂亮也不用这么骄傲嘛,我们知道你美,你要低调一点嘛。
嘿,她好象猜到我的心思一样,收起了那傲气。
对嘛,这就是你本来的性格嘛,漂亮而不张扬。
来到广州塔的脚下,我抬头往上看,噢,根本就看不到广州塔的最顶,它就象一位高大威猛的巨人一样守护着---广州。
资料二沙面简介
![资料二沙面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4af7d6fb50e2524de4187e0f.png)
资料二:沙面简介沙面位于珠江岔口白鹅潭畔,占地面积330亩。
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后,咸丰九年(公元1859年),英、法侵略者凭着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以“恢复商馆洋行”为借口,按一亩地一千五百钱地所谓租界费,强迫两广总督租借沙面。
侵略者挖了一道河涌把沙面和沙基分开,雇工修护河堤,填土筑基,形成沙面岛。
沙面东面1/5为法租界,约66亩。
以西4/5为英租界,约264亩。
规定沿沙面河涌宽90英尺,贴近沙面的45英尺范围属于沙面租界。
中国船只不能停泊。
至19世纪末,沙面租界已经成为一个拥有各种公共设施的独立于广州城的城区。
租界内各种权力则由英法驻广州领事直接控制。
沙面(shameen)曾称拾翠洲。
在广州城区西南。
原是珠江冲积而成的沙洲,故名。
宋、元、明、清历代为国内外通商要津和游览地。
鸦片战争后,清咸丰十一年(1861年)后沦为英、法租界。
现为广州重要商埠。
沙面位于珠江岔口白鹅潭畔,占地面积330亩。
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后,咸丰九年(公元1859年),英、法侵略者凭着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以“恢复商馆洋行”为借口,强迫两广总督租借沙面,雇工修护河堤,填土筑基,形成沙面岛。
英、法两国在岛内分设领事馆,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沙面租界内的公共设施已基本完备,建筑主要有领事馆、教堂、银行、邮局、电报局、商行、医院、酒店和住宅,另外还有俱乐部、酒吧、网球场和游泳场等,其住户多是各国领事馆、银行、洋行的人员以及外籍的税务官和传教士。
沙面岛上有150多座欧洲风格建筑,其中有42座特色突出的新巴洛克式、仿哥特式、券廊式、新古典式及中西合璧风格建筑,是广州最具异国情调的欧洲建筑群。
沙面大街2号-6号的楼房,俗称红楼,原是海关洋员华员俱乐部,高三层,红砖砌筑,南面和北面建有尖顶阁楼,仿19世纪英国浪漫主义建筑风格;沙面大街54号的建筑,原是汇丰银行,仿西方古典复兴建筑风格,高四层,二层的外墙砌有通柱到三层顶,在西南面楼顶建有穹窿顶的亭子;沙面大街48号的楼房,是最具代表性的券廊式建筑,高三层,钢筋混凝土结构,四周的走廊均为券拱形,外墙刷水洗石米;沙面大街14号的露德天主教圣母堂,规模虽小,结构简单,但在其入口处仍然为仿哥特式。
沙面建筑群老城边“西洋小城”闹市里休憩天堂
![沙面建筑群老城边“西洋小城”闹市里休憩天堂](https://img.taocdn.com/s3/m/ac546928b7360b4c2e3f64dc.png)
沙面建筑群老城边的“西洋小城”,闹市里的休憩天堂2010年04月13日来源: 南方都市报▲沙面最热闹的地方要数英国圣公会基督教堂。
沙面的新古典式风格建筑。
建筑上鲜明地刻着的年号表明着它的年龄。
广州名片经典建筑系列总第142期候选名片141期沙面建筑群提名辞沙面建筑风格多样,堪称西洋建筑博物馆,又是广州近代史的缩影。
索引沙面是广州的文物保护区,拥有富有特色的建筑169栋,其中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建筑53栋。
沙面建筑群的特色表现为新巴洛克式、仿哥特式、券廊式、新古典式及中西合璧风格等。
具有异国情调的建筑群,以及其承载的特殊历史,使沙面成为很多落足广州的人都会去看看的地方。
唯心沙面正在恢复它的灵性一个人如果失去灵性是多么可怕的事情。
灵性来自于哪里?至少它会来自于对世间五色、五音、五味的接纳。
执着五色让人眼盲,执着五音让人耳聋,执着五味让人口伤,就像一团团糨糊塞住了人疏通的管道。
灵性来自于真懂它们,超脱于它们,老子说,“圣人为腹而不为目”。
俗话说,真正懂世面的人就知道执着这些没意思,那时候的人看起来就清爽多了。
沙面显然还在见世面的过程里,纠结于形色中。
当然,这并不是说它没有灵性,只是暂时被糊住了。
曾经在沙面的建筑前、阳光下留下自己的影像,自如地行走在其中,自在地体验沙面的宁静和无言的故事。
而如今的沙面像一个重伤病人,到处贴着膏药,焦焦躁躁,吵吵闹闹。
该如何再去欣赏沙面的灵性?眼前,还有人在那里拍照,矫情地寻找可以称得上美的地方,或许连这膏药们也被当做是美景,或者是值得纪念之物。
最好不要如此刻薄地说沙面。
这不便你去欣赏它。
而且也是忽略了每个人的成长可以是不同的。
沙面作为一个个体,当然允许有它的成长之路,从上上世纪出现,然后被当做租界,到接纳民居,到被破坏,到意识到要被保护,到敲敲打打,到被期待它呈现出某种模样。
沙面商用性质被居民用,强扭着做了不符合自己性格的事,于是带来了伤痛。
但谁又能说,沙面一定要是什么模样呢?只是人们现在最想要它以建筑的模样记录某段时间的历史。
沙面建筑系列一:解读老照片中的沙面建筑群
![沙面建筑系列一:解读老照片中的沙面建筑群](https://img.taocdn.com/s3/m/d0ae36f2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72725c2.png)
沙面建筑系列一:解读老照片中的沙面建筑群沙面清末民初的建筑群有着浓重的历史底蕴,被列入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增加对沙面建筑及其历史了解,近期找到一批沙面的旧照片,试图通过比对甄别,对当年的照片建筑物、地点进行解读。
旧照片按沙面建筑物位置顺序——从东至西、从北往南循序解读:图1:法兰西桥图1解:图1的法兰西桥也称为沙面东桥,1967年建人民桥时拆除,后来修建现在的一座连接人行匝道桥图2:1911年沙面英法驻军,当时正是辛亥革命时期,19世纪以来反抗外族侵略运动的浪潮此起彼伏,加强戒备演习图2解:该照片拍摄位置在法兰西桥北侧沙基涌边院落前,当年该院落有对称的两所建筑。
现在该位置是婚纱摄影店,位于沙面北街1号旧捷克领馆东侧。
图1照片背景建筑只剩远端的法国警局楼,前端的建筑已拆除。
图2解备注:上图的解读博主后期发觉是错误的,其实旧照片背景建筑应该是沙面南街的太古洋行,旧照片的建筑应该是英领馆原始建筑的西副楼和南大门,详见博主后面沙面系列建筑三解读。
图3:建成于1906年晚清粤海关俱乐部大楼图3解:该大楼保存完好,位置在沙面大街北2~6号。
图4:当年的法国领事馆,也曾作法国东方汇理银行(Banque de L’Indo-Chine)图4解:迎亚运修饰后的旧法领馆,沙面南街20号图5:1940年沙面日本领事馆,太阳旗高高飘扬图5解:抗战时日本的领事馆,早期日本领事馆在沙面大街“台湾银行”位置。
该建筑现为沙面南街22号,毗邻法领馆,最早是中法实业银行(The China and France Industry Bank)图6:英法沙面驻军是本博旧照的主角,带我们穿越到1911年辛亥时期,游走旧沙面。
图6解:背景是法国天主教露德圣母教堂,现在沙面大街北14号。
图7:继续跟着英法联军,这处营房地点在哪里?图7解:营房还在,外貌仍留:沙面北街49号,建筑山墙屋顶标铭刻着建筑的落成年代:图7建筑于1887年,旧游泳池所在,旁边加建的平顶建筑标注建于1941年。
专题限时训练语言运用答案
![专题限时训练语言运用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d6a173689eb172dec63b737.png)
1.阅读下面文字,用三句话概括“沙面文物建筑”所面临的三个问题。
广州的沙面是广州近代文物建筑最多的地方,由于地处珠江边,被称为“广州的外滩”。
但是,沙面要想真正成为“外滩”,却面临着考验。
广州沙面的建筑大多是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建造的砖木、砖土混合及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物。
由于年代久远,导致材料老化,混凝土风化,天花脱落,墙、楼板和瓦面破损,管网陈旧漏水。
但保护沙面建筑群的手续繁琐,一砖一瓦的改变都必须上报国家文物局审批。
这导致了文物修缮审批手续繁琐,使沙面的保护利用工作非常被动,停滞不前。
因此,做实做细整体批复沙面古建筑的规划设计方案,迫在眉睫。
建筑文物的修缮与保护所涉及到的居民住户的搬迁,建筑群的维护、加固、内部装修等,需要的费用也是巨大的。
而这些费用如果完全依靠沙面所在的荔湾区文物部门负责,是不可能得到保证的。
吸引民间资本进入,允许文物建筑土地使用权的置换,都是有效的集资方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第一方面:建筑文物年久失修。
(年久失修,破损严重。
)第二方面:修缮审批手续繁琐。
第三方面:维修资金困难。
(保护费用难以保证。
)【解析】概括要抓中心,抓关键词。
本题可以分层概括,找出问题关键,就可以得出正确答案。
2.给下面新闻拟写标题和导语。
标题不超过10个字,导语部分(含标点)不超过70个字。
中国海军护航舰艇编队的主要任务是,保护中国航经亚丁湾、索马里海域的船舶、人员的安全,保护世界粮食计划署等国际组织运送人道主义物资船舶的安全。
广州沙面的巴斯商人足迹
![广州沙面的巴斯商人足迹](https://img.taocdn.com/s3/m/f03b6d36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111320c.png)
广州沙面的巴斯商人足迹1. 引言1.1 沙面的历史广州沙面是一座位于珠江口岸边的小岛,历史悠久,曾是广州市的贸易繁华地区。
沙面起初是岛外河的一个沙块,后因附近水面变迁而逐渐形成了一个岛屿。
据史书记载,自唐代起,沙面就已经是广州市的商业繁荣地区之一。
在近代,广州沙面成为了巴斯商人的聚集地。
巴斯商人是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初活跃在中国南方的英国商人,他们以贸易为主要活动,经营着各种商品进出口生意。
巴斯商人在沙面设立了各种商号和码头,成为了当时广州市的商业重镇之一。
沙面在巴斯商人的活动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成为了他们的商业据点和居住地。
随着时间的推移,沙面逐渐形成了独特的文化氛围,留下了许多巴斯商人建筑遗迹,成为了广州市的历史名片之一。
沙面的历史与巴斯商人的活动紧密相连,共同构成了广州沙面的独特风貌,留下了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
1.2 巴斯商人的活动广州沙面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地方,曾经是巴斯商人的活动地。
巴斯商人是17至19世纪英国的贸易商人,他们在广州沙面开展了繁荣的商业活动。
巴斯商人活跃在中国南部,主要从事茶叶、丝绸和瓷器的贸易。
他们在广州沙面设立了许多仓库和贸易点,将当地的商品运往欧洲和全球各地。
巴斯商人的活动极大地促进了广州与欧洲的贸易往来,使广州成为了一个繁荣的贸易城市。
巴斯商人还带来了许多新的商业理念和技术,对当地商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他们的商业活动使得广州沙面成为了一个国际化的商业中心,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商人和投资者。
巴斯商人的活动不仅对当地经济有重要影响,也对中国与西方国家之间的贸易关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广州沙面留下来的巴斯商人的足迹是中西方贸易史上的重要篇章,也是广州沙面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
2. 正文2.1 巴斯商人的商业活动巴斯商人在广州沙面的商业活动主要集中在海上贸易和货物交易领域。
他们经营着大规模的货船船队,往返于中国、印度、东南亚等地,将丝绸、茶叶、瓷器等中国产品运往其他国家,同时还从海外带回香料、珠宝、金银等珍贵商品。
沙面,西洋风格建筑博览
![沙面,西洋风格建筑博览](https://img.taocdn.com/s3/m/2824577b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a008260.png)
沙面,西洋风格建筑博览
谢浩
【期刊名称】《上海城市管理》
【年(卷),期】2002(011)006
【摘要】@@ 广州城区西南角,有一个面积仅0.3平方公里的椭圆形小岛,绿树掩映使之像一块翡翠镶嵌在珠江岸边,她就是建国前英、法等国在广州的租界--沙面.【总页数】2页(P44-45)
【作者】谢浩
【作者单位】广东工业大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0
【相关文献】
1.论沙面的建筑风格 [J], 刘辉
2.万国建筑博览--浅谈西方建筑风格 [J], 卢津源
3.历史街区保护更新中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研究——以广州沙面西洋建筑景观为中心 [J], 余冠臻;郭林林
4.广州沙面——欧陆风格建筑的“博物馆” [J], 陈忠惠;李石养(图)
5.广州沙面历史街区建筑风格研究\r——以胜利宾馆和白云宾馆为例 [J], 汪静;朴根兑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国家文物局关于沙面建筑群之沙面北街73号正金银行旧址修缮工程立项的批复-文物保函〔2016〕973号
![国家文物局关于沙面建筑群之沙面北街73号正金银行旧址修缮工程立项的批复-文物保函〔2016〕973号](https://img.taocdn.com/s3/m/75872777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f8.png)
国家文物局关于沙面建筑群之沙面北街73号正金银行旧址修缮工程立项的批复正文:----------------------------------------------------------------------------------------------------------------------------------------------------关于沙面建筑群之沙面北街73号正金银行旧址修缮工程立项的批复文物保函〔2016〕973号广东省文物局:你局《关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沙面建筑群之沙面北街73号原正金银行修缮工程立项的请示》(粤文物请〔2016〕22号)收悉。
经研究,我局批复如下:一、同意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沙面建筑群之沙面北街73号正金银行旧址修缮工程立项。
二、在编制工程技术方案时,应注意以下方面:(一)该工程性质为文物修缮工程。
(二)工程实施范围为沙面北街73号正金银行旧址文物建筑本体。
(三)加强文物本体现状勘察,查明主要残损类型和病害原因,明确残损具体位置、程度及范围,开展建筑结构安全性检测,制定有针对性的修缮和加固措施。
(四)加强对文物建筑特征和原有建造工艺的基础研究,并运用到维修措施制定中。
详细了解建筑历年维修或改建情况,在相关历史依据充分的前提下,去除无价值且不影响结构安全的后期不当拆改部分,以展现建筑历史原貌。
(五)坚持最小干预原则,严格控制工程规模和工程量,避免过度修缮,最大限度地保留文物建筑历史信息。
(六)修缮应兼顾文物后续展示利用的相关需求,并在设计方案中予以体现。
(七)新增电梯建设对文物建筑的外立面风貌和文物安全存在不利影响,暂不同意主、副楼加建电梯措施。
如确有必要,应进行专题论证,慎重研究加建位置,评估对文物本体的影响,并提出应对措施。
三、请你局指导项目单位根据上述意见和《文物保护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要求(试行)》的有关规定,组织编制工程技术方案;委托我局认定的第三方咨询评估机构进行方案技术评审,并依据第三方咨询评估机构的评估结论进行审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8世纪清朝乾隆年间,清政府实行闭关自守政策,只允许广州“一口通商”,
便在在十三行建起“夷馆”。在那之后,沙面逐渐结束了它作为接待外商要地的
时代,而成为达官富商、文人墨客寻欢作乐的地方。
江面繁荣景象延续到清代第一次鸦片战争前,英国侵略者带利炮坚船,溯珠
江河道而上,直逼广州城下,自顺治年间起设立的两个炮台之西炮台,不得已从
局、电报局、商行、医院、酒店和主宅,另外还有
俱乐部、酒吧、网球场和游泳场等,其住户多是各
国领事馆、银行、洋行的人员以及外籍的税务官和 传教士。
行业知识
12
行业知识
13
• 苏联领事馆位于沙面大街68号,楼高三层, 砖、钢筋混凝土结构,坐北朝南,英国维 多利亚风格。原苏联领事馆主楼有小院和 围墙。正立面和东西侧立面各层都设外廊, 后立面第二层设悬挑通阳台并有混凝土天 桥通向副楼。整栋建筑外立面除了,挑檐、 栏杆、女儿墙外都用高质量清水红砖装饰, 不加油漆,水泥石灰勾缝,故有沙面“西 红楼”之称。
行业知识
14
沙面会( Shamian Clubhouse) 又叫红楼 ( Red Mansion),位于 广州市沙面东端,现 沙 面大街6号,曾是粤海关 外籍高级官员住宅 楼兼 关员俱乐部。因其外观 为红顶、红墙,被 俗称 为海关“红楼”。广州 作为一个有长期对 外贸 易历史的城市,海关是 必不可少的。
备欠周,攻击很快失败,只得退守到沙面的西炮台坚持战斗。他们以城防大炮猛
烈攻击英军舰队,前后击沉二艘、击伤三艘。经过22日至24日三天的战斗,重创
英军舰队。25日又分兵迎击自四方炮台来袭的英军陆战队,战争期间,守城义军
在西炮台轰击盘踞白鹅潭的英军炮舰,击毁两艘,击烂三艘,奋战三天,直至弹
药用尽。
行业知识
贯通第二、第三层外廊巨拄列。西二面
对称地排列图柱和方柱,方柱采用叠柱,
民众的骚扰与破坏,挖了一条长
一千二百多米、宽四十米的小涌,
使行沙业知面识 成为一个小岛。
9
现在的沙基涌
行业知识
10
现在的沙基涌
行业知识
11
沙面租界形成后,英、法侵略者开始在沙面兴
建各种建筑物。它以一条贯通东西的主干道辅以几 条南北纵横的次干道,将沙面(约22万平方米) 分割成大小不等的12个区,其中道路与绿化带占 了相当大的面积。英、法两国在岛内分设领事馆, 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沙面租界内的公共设施 已基本完备,建筑主要有领事馆、教堂、银行、邮
行业知识
15
令我们印象很深刻的就是沙面 露德圣母堂,它坐落在广州市 沙面同仁路22号(今沙面大街 14号),原是法国驻穗领事馆 的教友 过宗教生活而设立的。 这是当时的法国人为 了满足自
己的宗教生活而建造的,是广 州著名的天主教教堂之一。
行业知识
16
行业知识
17
作为欧洲人的一个 重要经济机构,银 行在沙面也是必不 可少的。各国在沙 面岛建造银行,有 利于他们的资金管 理,同时也未对外 贸易提供了便利。
行业知识
3
沙面曾称拾翠洲。在广州城区西南。 原是珠江冲积而成的沙洲,故名。宋、元、
明、清历代为国内外通商要津和游览地。
鸦片战争后,清咸丰十一年(1861行年业)后知识沦为英、法租界。
4
西炮台现状
西炮台反击英法联军 战斗激烈
说到沙面近代历史,就不得不提提沙面炮台。 广州市沙面南堤有一对清代城防古炮,炮口正对着白鹅潭,炮身经过岁月洗礼,有一 些锈迹和破损。这两门古炮是清代沙面西炮行业台知的识遗存,道光二十一年(1841) 在佛山铸5造, 分别重3吨和4吨,在当时算是新式炮。
今六二三路与黄沙大道交界之北侧,迁至中流沙南面,炮口直指江面。
西炮台扼守着广州城的西南面,据说第一次鸦片战争期间,由于驻广州钦差
大臣琦善投降卖国,撤除江防守备,使英国侵略军得以长驱直进,闯入广州珠江。
1841年5月21日,张必禄指挥的川军,和以陈棠为首的西关纺织工人、以颜浩长
为首的怀清学社义勇军联合向盘踞在白鹅潭上的英军舰队展开全面攻击。由于准
6
过程:
沙面广州十三行“一口通商”时期是行商人仓 库区。1856年10月,英法联军向中国发动了第二 次鸦片战争;广州民众出于对侵略者的愤恨,烧毁 了十三行外国商馆。1857年10月,英法联军攻占 了广州,于是成立了一个由两名英国人、一名法国 人组成的“三人委员会”,控制广东衙门所有的日 常工作,同时逼迫广东衙门辟沙面为租界。无力抵 抗的清政府只好令两广总督劳崇光与英国领事柏克 签订了《沙面租约的协定》,从那时起,沙面便沦 为英法两国的租界。
行业知识
7
建设: 侵略者挖了一道河涌把沙面和沙基分开,雇工
修护河堤,填土筑基,形成沙面岛。沙面东面 1/5 为法租界,约66亩。以西4/5为英租界,约264亩。 规定沿沙面河涌宽90英尺,贴近 沙面的45英尺范 围属于沙面租界。中国船只不能停泊。
行业知识
8
1940年的沙基涌,由英法建设沙
面租界时开挖,主要是为了防止
曾作英国泰和洋行
行业知识 曾作美国万国宝通银行
18
原汇丰银行位于沙面大街与沙面四街交界的东北转角处。建筑 平面呈南北向长方形,东南部与西南部作削角处理。下段的出 入口采用西方灰白色花岗石古典山花门,山花门上方勾出放射 状饰线。为了左右对称,有3个窗也做成山花门状。其他长万形 窗上部都开大圆窗。墙角是灰白色花岗石,窗间墙用仿花岗石 的水刷石护面,并勾出横线条仿古典叠砌巨石。
行业知识
经济学院 国际经济与贸易
1
目录
Part 1
沙面历 史简介
Part 2
沙面 建筑历
史
行业知识
3
沙面光 影
2
沙面岛(简称沙 面,传统外文:
Shameen Island 或Shamin Island) 位于中国广州市 荔湾区六二三路 的对岸,是珠江 上的一个人工小 岛,地处白鹅潭 北部,与广州大 陆隔着沙基涌相 望,面积约0.3 平方公里。
上段由第四层和屋顶组成。第四层立面
重点突出屋顶西南角的塔楼。塔楼顶和
搭身都采用古典夏兴武凤格。半球壳的
穹顶加在圆筒鼓座上构成塔顶,弯顶上
还竖立着旗杆。从塔身的四条结均方柱
由立在栏杆上用于装饰的帕拉迪奥式柱
左右伴着。而塔座采用巴洛克凤格,从
塔身四条结构方柱下部上下两段反向弧
线形肋脚。中段为了强调竖线条,竖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