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品德《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 教学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品德《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安全意识。
2.了解相关的安全知识。
二、重点难点
重点:培养学生安全意识。
三、教学过程
首先,知识层面的培养。在每届高一年级我们都组织学生学习《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在信息科技课上开展“虚拟世界的现实思考”的讨论,使学生树立信息安全意思,学会病毒防范,信息保护的基本方法;同时了解计算机犯罪的危害性,逐步养成安全的信息活动习惯。在使用因特网的过程中,认识网络使用规范和有关伦理道德的基本内涵;能够识别并抵制不良信息;树立网络交流中的安全意识。增强自觉遵守与信息活动相关的法律法规的意识,负责任地参与信息实践。了解信息技术可能带来的不利于身心健康的因素,养成健康使用信息技术的习惯。
其次,学以致用层面的实践。结合课本,在全年级开展综合活动:“信息技术与社会问题辩论会”。通过参加这样一个辩论会,要求学生自觉拓展信息技术及安全方面的知识,同时提升综合活动能力。开展做一个“网络社会”的好学生活动,让学生们通过多种途径了解信息活动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及其危害,掌握有关网络道德规范的知识,掌握一些国内外的信息安全法律法规的知识,同时让学生了解在信息活动过程中存在的消极因素,学会识别和抵制不良信息,增强在网络交流中的自我保护意识,争做“网络社会”的好学生。
最后,案例分析,用事实说话。通过身边的实际案例,晓之以情,动之以理。让学生知道他们这些中学生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正处在转型期,缺乏网络信息安全意识的后果,就是经网络中形形色色的不良诱惑,容易造成一些惨剧的发生,同时造成人格上的扭曲,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二)加强宣传力度,让学生在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中潜移默化的树立网络信息安全意识
学校要组织信息教研组的力量,开设校园网网络信息安全专栏,进行网络安全案例的分析,学校从技术层面普及学生网络知识,信息安全知识,引导学生吸收优秀文化、自觉抵制网络中不文明不健康的信息,把握好网络这把“双刃剑”。
对于21世纪的学生,互联网已经成为大家学习知识,获取信息,交流情感,开发潜能和休闲娱
(四)总结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