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流浪人你若到斯巴教案苏教版必修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流浪人,你若到斯巴……》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认识有限视角的叙事方式在小说中所起的作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作品的研读、探讨,认识战争给人心灵和肉体上以及人类甚至人类文化带来的巨大伤害,了解环境对人的异化;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发对战争的思考;感悟作者对作为个体的人在环境中的渺小无助的一种悲悯情怀。

学习方式:文本研习、小组讨论

课时安排:1节

教学内容:

一、导入:

我们同学都喜欢读小说,因为小说有故事有典型人物有具体情节,容易读懂,但是今天我们学的一篇小说就和平时读的短篇小说不同,它讲述了的是敌对阵营中的一个为法西斯卖命的小伤兵的悲惨遭遇――战争不仅有害于人民,同样,也有害于战争发动者及其追随者……那么有什么不同?请同学说说你读这篇小说的第一感觉。——情节甚少(淡化情节)、大量的人物内心独白、大量的环境描写,为什么这样?让我们带着疑问走进这篇小说。

二、文本研习:

一般文章我们都关注三个问题:写了什么(故事),怎么写,为什么这么写,(话语,即表达方式或叙述内容的方法)今天我们就从这三个角度来探讨这篇文章。

1.写了什么?快速浏览课文,简单概括故事内容,按照提示填空。(小说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

“我”是一名德国士兵,受了战伤,但“我”始终想知道“我到底受的什么伤?”到最终伤口的包扎被解开,我才终于意识到:我失去了双臂和右腿。

“我”又是一名中学生,“我”对“我”所在的位置进行了反反复复的内心斗争和确认,最终由“我”所写的铭文得以确认:这里是“我”三个月前学美术绘画的母校。

2.怎么写?

(1)在课前学生交的问题中,大多数同学都问了这几个问题:作者为什么反复描写学校的环境布置?作者对炮火的评价似乎不合乎常人的逻辑,为什么他觉得炮火美好?作者的精神状态如何?他多次怀疑到了自己的母校,又多次在现实面前否认,为什么?

似乎大家都有这样的问题,对吗?但是你们仔细看看,他们提的问题有没有问题?这也是这篇文章所采用的一个关键手法。原来写的不是作者,是“我”,这篇文章作者的叙事角度非常特别,整篇小说对声音、气味、场景的描绘包括学校环境的布置、对炮火的感觉都是借助“我”的感受来写的。这就是我们今天要探讨的一种叙事学的方法——有限视角

展示有限视角的特点:叙述者是当事人,参与故事的发展,我们依赖于他的眼睛看世界,靠他的引领进入故事。PPT展示

特点:第一人称

被“我”的认知过滤了的世界

带着主观情绪色彩的第二世界

真实性,身临其境

作者为什么要选择有限视角?而不是全知视角

(2)分析炮火:那么我们也就明白同学提出的一个问题:“我”对炮火的评价似乎不合乎常人的逻辑,为什么觉得炮火美好?因为这一切都是以“我”这一有限视角为出发点的。现在请我们一起走进“我”的有限的世界。

集体朗读p47,35小节对炮火感觉的描写。分析“我”的心态(几处关键词句:高雅享受炮声,享受战争(感叹、钦羡、陶醉)——迷恋战争——变态扭曲,麻木可悲

享受死亡,漠视生命(羡慕、渴望、光荣)——渴望荣誉——荒谬可笑,是非不分总结:从上面分析我们看到作者希望读者通过“我”的视角来看,看到的是什么?呈现在读者视野中的,并不是一个客观的战争场面的再现,而是在有限视角范围内,一个被“我”的认知过滤了的世界。

(3)分析学校环境:在这样一个有限视角的世界中,我们很自然的会想,为什么“我”有如此主观的世界?“我”的认识为何如此“有限”?那么我们不得不再看“我”眼中的另外一个环境——学校。在这个弥漫着主观情绪色彩的第二世界中,作者对客观环境的描写带有大量的主观判断,而且通常借助“我”的心理描写来呈现。

问题1.文中的学校环境主要写了什么?

文中写到了学校中的艺术品,如古希腊雅典娜神庙庙柱中楣的石膏复制品,希腊重甲胄武士雕像,还有恺撒、西塞罗、马可奥勒留等古罗马政治家和哲学家的胸像复制品等,但是更有处处可见的大选帝侯到希特勒的画像,有老弗里茨的画像,有尼采和代表日耳曼名族纯正血统的人种脸谱像,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对比,一是代表崇高的艺术和精神的存在,另外则是这个国家无处不在的军国主义和极端民主主义的教育,而且这些事物甚至以一种必须的、规定的方式存在。这是一个受限的教育环境和生存空间。)

2.在这样的环境中“我”会是怎样的一个学生?

“我”成了一架疯狂战车中的一个小螺丝钉,心甘情愿地以“一种格式成批生产的”阵亡纪念碑为最高奖赏。

3.作者以沦为战地医院的学校作为故事背景,有何用意?由此能否得出小说的一个主旨?(不仅仅是场景设置的需要,更体现出对教育应有的理性意义被摧毁的深思。“我”原本应该在教育中得到的对事物的理性判断被毁灭了,正常的价值判断失衡,精神被蒙蔽以至迷失了方向。海因里希伯尔在1956年的一次演讲《你的兄弟在哪里?》中这么说:“你的兄弟在哪里?这一针对我们的发问,我们不能允许自己做出这样的回答:我的兄弟是在历史中迷失了。他是在历史的哪个地方,在哪一点迷失的呢?”或许我们尝试可以这样回答:也许他在中学的课堂里迷失了,在潜移默化的教育环境中迷失了。至此小说的第一层解读已经完成:作者通过“我”的迷失写出对战争的批判和深刻的反思。)(4)主旨的深入讨论:但是,对小说主题的解读仅仅限于此吗?回到“怎么写”,有限视角的选择是唯一也是必须的吗?在艺术形式的选择和思想主题的表达之间有没有深层的关联呢?

问题1.小说中的“我”经历了这场战争,并且失足、失手,几乎失身,可谓“英勇无比”,他这一“壮举”有没有得到同胞、国家的认可?“我”当时是以什么样的目的或心态去参战的?而今“我”后悔了吗?醒悟了吗?(小组讨论)

展示教参内容:对“我”看到铭文后感到震惊作了如下分析:“昔日所受的军国主义教育的痕迹犹在,而‘我’已为此付出惨痛的代价,‘我’所感到的震惊是一个受欺骗、被损害而最终醒悟者的震惊。”

“我”得知身处何处后是否就能真的醒悟了吗?事实上,在小说中“我”的思想和精神自始自终都是受到蒙蔽的,“我”感受到了震惊和痛苦,但是“我”依然没有能力去追问震惊和痛苦的根源,去追问被蒙蔽了的真相。而人的这种不可抗拒的外在环境而导致的虚无和无助,不仅仅在小说所揭示的战争背景中存在,在整个人类生活中都不可避免地存在,战争只是让这一点体现得更加鲜明深刻而已。从这个角度来说,这篇小说的意义将超越一般战争题材的作品,因为即使在和平年代,也依然让人感受到深刻的内涵,表现出作者对作为个体的人在环境中的渺小无助的一种悲悯情怀。(展示作者的信息)那么这个“我”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