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学概论.

合集下载

《中药学概论》试题及答案

《中药学概论》试题及答案

《中药学概论》试题及答案一、A型题:1.中药药性五味中的酸味体现为(B)2.相畏是指(A)3.对证用药是(B)4.中药配伍禁忌是指(A)5.根据中药药性理论属于沉降的药物是(B)6.金银花是:(C)7.红花属于:(B)8.桔梗属于:(B)9.供中医临床调配汤剂处方用和生产中成药的原料药是(B)10.能与动物药中具腥膻气味的三甲胺类成分结合成盐,达到矫臭矫味的辅料是(C)11.为减少成分的流失,中药材在切制前水处理软化时需遵循的原则是(A)12.质地致密坚实,不易破碎的药材适宜切制的饮片规格是(E)13.干燥含芳香挥发性成分的饮片,不宜超过的温度是(B)14.将药物煅至红透后,趁热迅速投人液体辅料中骤然冷却的炮制方法是(D)15.经净制或处理后的药物,在一定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由于霉菌和酶的催化分解作用,使药物发泡、生衣的炮制方法是(E)16.将药物同数种辅料混合,或浸泡,或加热,反复处理的炮制方法是(C)17.国家中医药局发布“中医药行业国家秘密及其密级具体范围的规定”(其中:中药饮片炮制的关键技术属机密级)的时间是(A)18.适宜以甘草汁为辅料炮制的药物是(A)19.宜采用制霜法炮制后供临床应用的药物是(E)20.蒸制后结合型蒽醌显著减少,泻下作用更为缓和,并增强活血祛瘀之功的是(C)21.目前中药饮片监督管理标准是(E)22.从同批药材包件中抽取供检验用样品时,总包件在100~1000件的(C )23.取样时所取的平均样品量一般不少于检验所需样品量的( B )倍24.防风根头部具明显的密集环纹,习称( C )25.《中国药典》规定,适用于含挥发性成分贵重中药测定水分的方法是( C )26.测定酸不溶性灰分时,常用的酸为( D )27.描述防己药材断面特征的术语是( E )28.如需观察细胞的完整形态,尤其是纤维、导管、石细胞等不易分离的组织时,常用的显微制片方法是( C )29.目前中药含量测定的首选方法是( C )30.加水浸泡后,水液染成黄色的药材是( D )31.加间苯三酚试液1~2滴,稍放置后加盐酸1滴,显红色或紫红色的是( A )32.下列具有强列蒜样臭气的药材是( B )33.据全国中药资源普查表明,我国现有药材( E )34. 生物碱碱性的表示方法一般用( C )35. 属于分子筛原理分离中药成分的色谱方法是( C )36. 下列生物碱属于苯丙胺类生物碱的是 ( B )37. 能够使α-葡萄糖苷键水解的酶是( A )38. 地奥心血康胶囊的主要组成成分是 ( B )39. 大黄酸结构母核属于 ( A )40. 下列具有抗疟作用的萜类化合物是 ( B )41. 与锆盐-枸橼酸反应后褪色的化合物是 ( C )42. 膜分离法中的纳滤适用于分离中药化学成分的分子量为小于 ( B )43. 下列黄酮中酸性最强的是 ( A )44. 高分辨质谱法可用于确定化合物的( C )45. Molish反应阳性的中药化学成分是 ( A )46. 下列哪项是咸味药主要的化学成分( D )47. 中药配伍关系中属于协同作用的配伍是( C )48. 兼有利尿作用的泻下药是( A )49. 芳香化湿药调整胃肠运动功能的主要成分是( C )50. 茯苓素的利尿作用机制是( C )51. 肉桂的强心作用与下列哪项有关( D )52. 理气药对消化系统没有下列哪项作用( A )53. 三七的止血机制,不包括下列哪一项( D )54. 具有加强子宫收缩的活血化瘀药是( B )55. 具有祛痰、止咳、平喘作用的中药是( D )56. 天麻苷元具有中枢抑制作用,其作用的受体是( D )57. 对中枢神经系统具有兴奋和抑制双重作用的开窍药是( A )58. 人参增强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药理指标是( A )59. 具有解毒作用的补虚药是( D )60. 具有保肝降酶的收涩药是( C )61. 与工业化生产及临床医疗关系最紧密的科学是( D )62. 我国收载药品质量标准的最高法典是( B )63. 在中药药剂生产中,将粗粉和细粉或质重的粉与质轻的粉分开的单元操作叫做( C )64. 混合的原则是( B )65. 将药液中的固体与液体分开的单元操作称为( B )66. 延缓药物水解的方法之一是( E )67. 对已有标准的中药制剂进行质量检测是下列哪一科学的主要任务之一( D )68. 在中药学学科中,被称为是连接中医和中药纽带与桥梁的科学是( C )69. “处方组成固定,原料质量稳定,制备工艺确定”是制定中药制剂质量标准的( B )70. 对某中药片剂进行“崩解度”测定是属于下列哪一项检测内容( B )二、X型题:1.中药调剂操作包括(A,B,C,D,E)2.中药配伍用药的形式有(A,B,C,D,E)3.中药药性理论包括:(A,B,C,D,E)4.关于配伍禁忌中的十八反理论,说法正确的是:(A,B,C)5.妊娠用药禁忌中属于慎用药的是:(A,C,D)6.属于辛温解表药的是:(D,E)7.泻下药的功效包括:(A,B,C)8.中药饮片质量标准要求主要包括(A,B,C,D,E)9.《中国药典》附录“药材炮制通则”中,将炮制方法分为(A,B,C)10.中药炮制减毒的途径有(A,B,C,D)11.外源性有害物质主要包括( A,B,C,D,E )12.下列属于描述药材质地的术语是( A,B,C,D )13.制定中药质量标准要遵循的原则是( C,D,E )14.导致中药材品种混乱的主要原因有( A,B,C,D,E )15.中药材市场上常见的掺伪现象有( A,C,D )16.具有毒性的中药化学成分是 (B,C,E)17.具有保护肝脏作用的木脂素类化合物是( A,B,C,D,E )18.下列属于甾类化合物的是 ( A,B,C,D )19.可用于挥发油类化合物的分离方法是 ( B,C,D,E )20.大孔吸附树脂分离中药化学成分的原理是 ( B,E )21.具有抗毒素作用的清热药是( B,C,D,E )22.祛风湿药的主要药理作用是( B,C,E )23.消食药具有助消化作用,其作用表现为( B,C,D,E )24.活血化瘀药在改善微循环方面,主要体现在( A,B,D )25.中药药剂学的工作依据有(A,B,C,D)26.中药制剂可能被微生物污染的途径有(ABCD)27.下列属于物理灭菌法的是(A,B,D)28.中药制剂分析中的“含量测定”,通常测定的对象是处方中的(A,B,D,E)29.影响中药制剂稳定性的因素主要有(A,B,C,D)30.中药制剂分析的主要内容有(A,B,C,E)。

《中药学概论》课件

《中药学概论》课件

3
身心健康
拔罐可以减轻疲劳,改善睡眠质量,并 提高免疫系统的功能。
艾灸疗法
1 热力疗法
艾灸使用灸炙的热力,刺激特定的穴位,促进气血运行和身体的自愈能力。
2 温暖舒适
艾灸有温暖的感觉,可以缓解寒冷、湿气和肌肉酸痛。
3 气血调理
艾灸可以调和气血,改善疲劳、月经问题和肠胃不适。
2 阴阳互补
阴阳相互依存,相互补养,维持人体健康与平衡。
3 五行运行
五行理论代表着五种不同的能量和物质,在人体中运动和相互转化。
气血津液

气是中药学中重要的元素,代表 人体生命力和能量。

血液在中药学中扮演着运输氧气 和营养物质的重要角色。
津液
津液负责润滑和滋润身体组织, 维持其正常功能。
中药治疗原理
1
辨证论治
通过四诊法(望、闻、问、切)和辩证
药食同源
2
理论,了解病症及体质,制定个体化的 治疗方案。
中医强调饮食的治疗作用,合理搭配食
物和草药以达到疗效。
3
整体观念
中医强调整体观念,治疗不仅关注病症, 还注重个体身心的平衡和健康。
针灸疗法
经络理论
针灸疗法基于经络理论,通过调节气血运行来促 进身体的自愈能力。
复方草药
中草药的复方配方是根据病情和 体质,采用多种草药的组合来治 疗疾病。
现代应用
中草药在现代医学中作为替代疗 法或与现代药物一起使用得到广 泛应用。
拔罐疗法
1
脏腑理论
拔罐通过刺激身体表面的特定穴位,起
疏通经络
2
到祛邪、通络、调节痛,促进康复和放松。
《中药学概论》PPT课件
Explore the fascinating world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CM) in this introductory presentation. Discover the rich history, key concepts, treatment methods, and the future of TCM.

本科中药学概论论文范文

本科中药学概论论文范文

本科中药学概论论文范文中药学是我国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医学行业的瑰宝。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本科中药学论文范文,供大家参考。

本科中药学论文范文篇一:《试论中药学方面》摘要:随着高校中药学专业毕业生数量的逐年增加及用人单位要求毕业生未毕业就进入企业参加工作实习,在目前大部分高校的本科教育培养计划下,本科生毕业论文完成时间与工作实习时间冲突间的矛盾愈演愈烈,各个高校都在积极探索合适的解决矛盾的方法.提出了加强毕业指导、真正向校企联合实习基地输送学生、改革毕业设计环节方案,以缓解目前矛盾,既能满足用人单位的求贤愿望,又能符合学校对毕业论文的质量要求,也为毕业生提供更大的空间.关键词:中药学专业;毕业设计;工作实习中药学专业是一门特色学科,目前全国各中医药院校均招生中药学专业学生,而且随着综合院校纷纷成立药学院,很多综合类大学也开始招收中药学专业学生.中药学又是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目前各院校对中药学学生培养主要为4年制,开设与中药学学科相关的各门课程,主要包括专业课程中药学、中药鉴定学、中药炮制学、中药制剂学、中药制剂分析等,还有专业基础课包括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分析化学等.虽然培养计划不尽相同,但大部分为三年半的基本理论学习,半年的毕业设计,有些院校完成毕业论文的时间甚至大于半年,足见各院校对本科毕业论文撰写十分重视.在平时的上课期间,虽然各院校都会开设很多的实验课,但绝大部分为验证性实验,综合设计性实验比例较小,因此学生只能掌握一些基本技能,不能培养出科研思路,独立完成科学研究比较困难.因此,各院校在培养本科生中都会设计毕业论文这个重要环节,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独立设计实验方案,动手完成论文.因此,毕业论文是大学生四年生活的检验,也是提高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最佳途径.毕业生也希望自己能够完成一份有分量的论文,为自己的四年生活划上完美的句号.在完成毕业论文的同时,寻找一份适合自己的工作对每个毕业生来说都是头等大事,但目前中药学学生就业面临着巨大压力,各个用人单位对没有任何工作和实践经验的刚走出校园的学生有着很高的期望和要求,如何快速地融入社会,熟悉即将从事的工作内容,尽快为企业单位创造出效益,是摆在毕业生和用人单位面前的共同课题.针对这一问题,用人单位提出毕业生在毕业前的一段时间到用人单位实习,这样一来,从一定程度上可以解决用人单位的问题,但对学生来说既要完成实习工作又要在没有指导教师帮助的情况下,独自完成毕业论文,从精力和能力来讲都变成“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编造、抄袭就不可避免;对学校教师来讲,常常陷入体会学生的难处,对质量低下的论文视而不见,还是以牺牲学生的实习,施加压力,指导和帮助学生完成论文的两难境地.难道毕业论文和工作实习就是一对不可调和的矛盾,真的没有“鱼与熊掌兼得”的方案吗?针对当前的现状,我们既要保证毕业设计的质量,又要使学生能够顺利就业,使二者兼顾,必须多管齐下,各个环节统筹协作,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毕业设计与就业之间矛盾,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方面加以考虑.一、学校应加强就业指导工作首先,学校要转变观念,不包分配不是不管分配,从学生进入学校的第一天到毕业的那天为止,都要不遗余力地将就业指导工作贯穿其中.首先教师在教授学生知识的同时,需向学生灌输所学知识和将来就业的紧密联系,让学生了解本专业的就业方向和前景,指导学生能够正确认识自我,使学生尽早构建起符合自己的职业规划.其次,建立专职的就业指导教师队伍,不仅能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同时还要专业化,了解用人单位的专业需求,有的放矢地进行有效的就业指导工作.二、真正向校企联合实习基地输送学生目前高校毕业普遍面临的问题是,理论知识掌握一大堆,但缺乏实际经验,往往连最简单的仪器操作都不规范,出现很多“纸上谈兵”“高分低能”的毕业生.而当今的用人单位已经完成从单纯地追求学历型人才向追求实用性人才的转变.如何提高毕业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使其所学的理论知识能够和实际工作尽早融合,是必须解决的一道难题.而建立广泛而稳定的校外毕业设计实习基地就是最有力的解决方案.校方可以针对不同的专业方向有目的地选择几个固定的企业或公司作为实习基地.秉着“互利,互信,平等”的合作理念,在与企业合作完成高校产学研一体化这一重要命题的同时,也可向企业输送企业需要的人才,并可有针对性地培养,使学生将所学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既可以检验其所掌握的专业知识水平,又可以增强学生的实践经验和适应社会的能力,同时可以保证毕业设计的时间,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毕业生就业与毕业设计时间冲突的问题.同时也实现了毕业生与企业的无缝对接,为毕业生早日融入企业创造价值创造了条件.目前很多高校也已经认识到这个问题,并且建立很多实习基地,但目前存在的问题往往为挂牌实习基地,真正向实习基地输送毕业生去完成毕业论文的并不多。

现代中药学概论总论

现代中药学概论总论

总论1、现代中药学的相关名词(1)中药是指依据中医学理论和临床经验用于医疗保健的药物,包括中药材、饮片和中成药。

(2)生药的确切含义是指生药材,是在与炮制品相对比的情况下使用的,实际上就是指药材。

2、中药学的起源(1)我国最早的一部药物专著为《神农本草经》,分为上、中、下三品,上、中品各有120种,下品有125种。

(2)南北朝刘宋时期雷敩编著《雷公炮炙论》;梁代,陶弘景编著《本草经集注》。

(3)唐朝,苏敬等编著的《新修本草》,被称为我国历史上第一部药典;《海药本草》是以收载海外药物为主的药学专著。

3、中药分类法(问答)药用部位分类法;化学成分分类法;自然系统分类法;药理作用或中医功效分类法;其他分类法:按药物毒性和用药目的分类,按药物自然属性分类。

4、现代中药的记载形式(问答)名称;来源;植(动)物形态;药用植(动)物的培育;采制;产地;性状;显微特征;化学成分;理化鉴定;药理作用;功效;附注5、植物分类学的简史(问答)(1)人为分类系统时期古代分类时期;本草学家时期;早期分类学家时期;林奈及其信徒时期(2)自然分类系统时期(林奈后进化论发表前时期)(3)系统发育系统时期6、种下单位的学名(1)亚种:与明确的种具有地理分布上和生态上的不同(2)变种:在形态上与明确的种有区别(3)变型:分类等级中最小的单位,主要是个体群或个体上出现的一些细小的差异7、中药主要化学成分类型(1)按照成分的生物合成途径分为一次代谢产物和二次代谢产物。

一次代谢产物是每种植物中普遍存在的维持有机体正常生存的必需物质;二次代谢产物是指在特定的条件下,以一些重要的一次代谢产物作为前体或原料,经历不同的代谢途径过程生产的物质。

(2)自养植物:能直接利用无机化合物来合成有机物的植物。

异养植物: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经代谢转化为自身所需的物质的植物。

8、中药化学成分的主要生物合成途径乙酸-丙二酸(AA-MA)途径;甲戊二羟酸(MV A)途径;莽草酸途经;氨基酸途径;复合途径9、糖的鉴别反应:Fehling试验;Molish试验(α-萘酚试剂,浓硫酸);成铩试验10、常见的苷类成分苦杏仁中所含的苦杏仁苷是最常见的氰苷。

方剂基础知识(中药学概论)

方剂基础知识(中药学概论)
缺点:不便于加减变化。
是将药物用水或其他溶剂提取,经精制 而成的内服液体制剂。
合剂,口服液
特点:剂量较少,吸收较快,服用方便 ,口感适宜
缺点:不便于加减变化。
1.煎药器具 宜用砂锅、砂罐陶瓷器皿 也可用搪瓷器皿或不锈钢锅; 忌用铜、铁、铝金属器皿。
2.煎药用水
以水质洁净为原则,凡可饮用的水都可用以煎煮中药。
佐药:
1.佐助药,即协助君、臣药以加强治疗作用,或直 接治疗次要的兼证。 2.佐制药,即用以消除或减缓君、臣药的毒性与峻 烈之性。 3.反佐药,即病重邪甚,可能拒药时,用与君药性 味相反而又能在治疗中起相成作用的药物,以防药 病格拒。
使药:
1.引经药,能引方中诸药至特定病所 2.调和药,调和方中诸药作用
有时候可以用性味、功效相似的药物, 替代一些稀有、贵重、缺货的药物。
如:水牛角替代犀角,党参替代人参
以前可能被忽 略了,也要重 视啊!
剂型是按照处方,根据病证的需 要,以及药物的特点,不同给药 途径,将药物制成一定的形态。
不同的剂型各有特点,对疗效具 有很大的影响。
方剂中便于携带、储存、应用的 剂型习惯称为中成药。
能保证组方:
国家体制中的等
主次分明,全面兼顾,扬长避短,提高疗效 级设置,来说明 药物在方中的主
《内经》提出,经过历代医家论述、发挥。 次从属关系。
示例:麻黄汤
组成:麻黄 三两 桂枝 二两 杏仁 去皮尖,七十个 甘草 炙,一两 主治:外感风寒表实证(太阳伤寒证)
证候:
恶寒发热,无汗 头身疼痛 咳喘 舌苔薄白 脉浮紧
包括:传统方法、现代制药工艺制作的 中成药
方剂与中成药的关系
• 方剂的范围包含中成药,方剂是制作中 成药的依据。 • 中成药是方剂中方便携带、便于保存, 或能达到某些特殊目的的剂型。

中药学教材

中药学教材

中药学教材
第一章:中药学概论
1.1 中药学的定义及发展历程
中药学是研究中药的组成、性质、功效、用法、用量等方面的学科,其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古代。

1.2 中药学的分类
中药学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如来源、性味归经等。

第二章:中药的分类与性味归经
2.1 中药的来源分类
•植物药
•动物药
•矿物药
2.2 中药的性味归经
•四气:寒、凉、温、热
•五味:辛、甘、苦、酸、咸
•归经:归肝经、归心经、归脾经、归肺经、归肾经
第三章:中药学基础理论
3.1 中药药性
中药药性是指中药的性质和作用特点,通常包括归经、五味、四气等。

3.2 中药化学成分与药效关系
中药的药效主要与中药中的化学成分有关,不同成分对人体有不同的影响。

第四章:中药的制备和贮藏
4.1 中药的制备方法
中药的制备方法包括煎煮、蒸发、浸泡等,不同的药材需要不同的处理方法。

4.2 中药的贮藏方式
为了保持中药的药效,中药的贮藏是非常重要的,应避免阳光直射、湿气侵入等情况。

第五章:中药的药理作用
5.1 中药的药理作用机制
中药的药理作用是通过作用于人体的各个系统,产生治疗作用。

5.2 中药的不良反应与毒性
虽然中药具有治疗作用,但也有可能产生不良反应和毒性,使用时应当慎重。

第六章:中药的临床应用
6.1 中药的临床常用药物
在中医临床实践中,有一些中药常用药物,如人参、黄芪、枸杞等。

6.2 中药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中药的使用有适应症和禁忌症,使用中应当注意遵医嘱。

以上是关于中药学的简要介绍,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中药学专升本考试科目

中药学专升本考试科目

中药学专升本考试科目中药学专升本考试是许多职场人士提升自身素质的好机会。

该考试主要包含中药学概论、中药鉴别学、中药药理学、中药制剂学等多个科目。

以下是针对这些科目的相关参考内容。

一、中药学概论中药学概论是中药学专业的基础科目,考生需要了解中药的起源、演变、发展和概念。

参考内容包括:1. 中药学的定义和意义:中药学是研究中药药物学、中药制剂学、中药配伍学、中药鉴定学和中药质量控制等内容的学科。

中药学研究的是中药药材及其制剂的性质、功效、副作用和质量控制等方面。

2. 中药学的历史和发展:中药是中国传统医学的核心,起源于数千年前。

中药学在古代就有了较为系统的理论和实践基础,经过长期的发展和演变,成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独特学科。

3. 中药药材的分类和性质:中药药材的分类有多种方式,如按性味归纳、按功效分类等。

中药药材的性质主要包括性味、归经、功能等方面。

性味是指药物的味道和特性,如甘、苦、酸、辛、咸、温、热、凉等。

归经是指药物所属的经脉和部位,如心、肝、肺、肾等。

功能是指药物的作用和功效,如清热、解毒、补气等。

二、中药鉴别学中药鉴别学是中医药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门学科,主要涉及到中药药材的鉴定和鉴别。

参考内容包括:1. 中药药材的鉴定标准:中药药材的鉴定标准是指鉴别中药药材的指导规范,包括形态、色泽、香气、理化性质、显微鉴定等方面。

中药药材的鉴定标准主要由国家标准化委员会、中国药典委员会等机构制定。

2. 中药药材的显微鉴定:显微鉴定是鉴别中药药材的重要手段之一,主要包括光学性质、细胞结构、粉末特征等方面。

通过显微镜观察中药药材的细胞结构和组织形态,可以判断药材的品种、质量和产地等信息。

3. 中药药材的化学鉴定:化学鉴定是鉴别中药药材的重要方法之一,主要采用色谱、质谱、红外光谱等技术进行。

通过分析药材中所含的化合物成分,可以判断其品种、质量和活性成分等信息。

三、中药药理学中药药理学是中药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门学科,主要涉及中药药材以及中药配方对人体生理和病理过程的影响。

中药学概论 PPT课件

中药学概论 PPT课件
中药学概论
中药
❖ 中药是我国传统药物的总称。是以中医药理
论为基础,用来预防或治疗疾病的物质。
❖ 20世纪90年代,全国中药资源普查资料表明, 目前我国的中药资源种类达12807种。
植物:花、叶、子、根、皮、茎
来 源
动物
矿物
中药与草药的关系
❖ 中药:前人应用较多天然药材,药店出售, 历代文献中有记载。
3. 阐述了中药基本理论; 4. 指导了临床用药。
❖ 缺点: 1. 分类不科学; 2. 有浓厚的迷信色彩。
《神农本草经集注》
❖ 作者:梁,陶弘景 载药730种(多属南方用药)
❖ 特点: 1. 首创按自然属性分类药物的方法; 2. 首创诸病通用药。
《新修本草》
❖ 又名《唐本草》。载药844种。 ❖ 特点:图文并茂
1. 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官修本草,开创了世界 药学著作的先例; 2. 我国第一部药典,世界上最早的国家药典。
《证类本草》
《经史证类备急本草》(后世简称《证类本草》) ❖ 作者:宋,唐慎微。载药数1558种。 ❖ 特点:图文并重,方药兼收
1. 总结了北宋以前药物学成就,集宋之前本草学大 成。 2. 流传最早的综合性本草著作,具有很高的学术、 实用文献价值。 此外,国家药局的设立,是北宋的一大创举,
熟后或将成熟时采收 (5)根、根茎和根皮类:阴历二、八月为佳。 (6)树皮类:清明到夏至间(即春、夏相交时节)
剥取树皮。
也有一些例外:如:叶类:桑叶,须在深秋或 初冬经霜后采集,以增加其寒凉性;
❖ 全草类:茵陈,采三月的嫩苗。 ❖ 果实和种子类:以幼果入药的有乌梅、青皮、
枳实等; ❖ 根及根茎类:半夏、延胡索等则以夏季采收
四川——贝母 附子 黄连 内蒙——甘草 云南——三七 茯苓 木香 山西——黄芪 党参 西藏——红花 吉林——人参

中药学概论PPT课件

中药学概论PPT课件





(四)宋金元时期
宋代官修本草学著作有:
《开宝本草》 • 《嘉祐补注本草》 • 《本草图经》 (附900多幅药图,是
我国现存最早的版刻本草图谱)
《经史证类备急本草》简称《证类本草》
【年代】宋代 • 【著者】唐慎微 • 【内容简介】 • 1、收藏方药数量:1558种,附方3000余首 • 2、每药均有药图和图经。
这部分内容以重要时期讲述,每个时期按下列 内容介绍: 1.该时期中药学发展特点 2.该时期的代表著作:作者
成书时间 主要内容 著作的贡献
中国历史朝代歌
夏商与西周 东周分两段 春秋和战国 一统秦两汉 三分魏蜀吴 二晋前后沿 南北朝并立 隋唐五代传 宋元明清后 皇朝至此完
西
西汉
五帝→夏→ 商→周 →春秋时代→ 秦→汉
中药学概论
中药能做什么?
中药美容 中药强身 中药治病
中药
中药是我国传统药物的总称。是以中医药理
论为基础,用以防病、治病的天然药物及其 简单的加工品。
20世纪90年代,全国中药资源普查资料表明, 目前我国的中药资源种类达12807种。
植物:花、叶、子、根、皮、茎
来 源
动物
矿物
医学课件
首推梁代·陶弘景所辑 《本草经集注》
《本草经集注》
【成书年代】南北朝·梁代 • 【著 者】陶弘景 (公元456~536) • 【内容简介】 • 1、收藏方药数量:载药730味 • 2、创用了按药物自然属性分类的新方法
特点:
改进了药物的一般分类: 按药物的自然属性分类(玉石、草木、虫兽、
果) 按药物的用途分类(创立诸病通用药:如治
菜、果、木、器服、虫、鳞、介、禽、兽、人),62类。 每部又分若干类,共计六十类(目) 。 4、总结了16世纪以前我国人民用药的经验和知识。

临床中药学概论

临床中药学概论

临床中药学概论第一部分中药的性能一、药性理论中医学认为任何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都是致病因素(邪气)作用于人体,引起机体正邪斗争,从而导致阴阳气血偏盛偏衰或脏腑经络机能活动失常的结果。

因此,药物治病的基本作用不外是扶正祛邪,消除病因,恢复脏腑的正常生理功能;纠正阴阳气血偏盛偏衰的病理现象,使之最大程度上恢复到正常状态,达到治愈疾病,恢复健康的目的。

药物之所以能够针对病情,发挥上述基本作用,是由于各种药物本身各自具有若干特性和作用,前人将之称为药物的偏性,意思是说以药物的偏性来纠正疾病所表现出来的阴阳偏盛偏衰。

把药物与疗效有关的性质和性能统称为药性,它包括药物发挥疗效的物质基础和治疗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作用。

它是药物性质与功能的高度概括。

研究药性形成的机制及其运用规律的理论称为药性理论,其基本内容包括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有毒无毒、配伍、禁忌等。

药性理论是我国历代医家在长期医疗实践中,以阴阳、脏腑、经络学说为依据,根据药物的各种性质及所表现出来的治疗作用总结出来的用药规律。

它是祖国医学理论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学习、研究、运用中药所必须掌握的基本理论知识。

(一)、四气《神农本草经》序例云:“药有酸咸甘苦辛五味,又有寒热温凉四气。

”这是有关药性基本理论之一的四气五味的最早概括。

每味药物都有四气五味的不同,因而也就具有不同的治疗作用。

历代本草在论述药物的功用时,首先标明其“气”和“味”,可见气与味是药物性能的重要标志之一,这对于认识各种药物的共性和个性以及临床用药都有实际意义。

四气,就是寒热温凉四种不同的药性,又称四性。

它反映了药物对人体阴阳盛衰、寒热变化的作用倾向,为药性理论重要组成部分,是说明药物作用的主要理论依据之一。

四气之中寓有阴阳含义,寒凉属阴,温热属阳,寒凉与温热是相对立的两种药性,而寒与凉、温与热之间则仅是程度上的不同,即“凉次于寒”、“温次于热”。

有些本草文献对药物的四性还用“大热”、“大寒”、“微温”、“微凉”加以描述,这是对中药四气程度不同的进一步区分,示以斟酌使用。

中药学专业主要学什么课程有哪些

中药学专业主要学什么课程有哪些

中药学专业主要学什么课程有哪些中药学是中医学专业中的一个重要分支,以研究中药学为主要内容,讲授中药学基础理论、中药学实践技能、中药材质量与监管、药学研究方法等课程。

下面将介绍中药学专业的主要课程。

一、中药学基础课程1、中药学概论:主要讲述中药基本概念、性质、分类、制法、来源及中药常识等内容。

2、方剂学:介绍方剂基础知识、方剂的配方、制剂、应用、调配及保存技术等。

3、中药学理论:主要讲述中医基本理论、中医药治疗的基本理念、中医药法律法规体系和中药应用的通用程序等。

4、药理学:主要介绍化学药物、生物制品、中药治疗等方面的药理学基础、吸收、分布、代谢、排泄等方面的内容。

5、中药学分析:主要介绍中药分析技术的基本原理、方法和规范标准,常用的分析仪器和设备的使用和操作。

二、中药学实践课程1、中药鉴别:主要通过物理性质、化学性质、显微结构等方式,对常用中药进行分类及鉴别。

2、中药制剂与质量标准:主要介绍中药制剂的制法、使用方法和药效,以及药物质量标准、检验评估的规范和技术等。

3、中药制剂配方:主要介绍中药制剂的配方、制法、应用及配方设计原则等技术。

三、中药材质量与监管课程1、中药材品质评价:主要介绍中药材的品质标准、鉴定方法、包含有机、无机、生理指标在内的多项评价及其评价系统等。

2、中药材质量控制:主要介绍中药材质量管理的规范操作,包括材源管理、质量评价、处置等内容。

3、中药制品的质量标准、检验与管理:介绍中药制品的质量标准、评价标准及检验方法等。

四、药学研究方法课程1、药物分离和纯化技术:介绍药物分离和提取技术、纯化和检验方法等技术。

2、中药有效成分与药效研究:介绍中药有效成分的研究方法、药效评估实验原理和方法等。

3、药物制剂的开发与评价:介绍药物制剂开发的流程、药学评价方法和依据。

总之,中药学是中医药学专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课程内容丰富,涵盖了中药基本理论、制剂应用技能、药材质量与监管,以及药学研究等多方面,有助于学生掌握中药製剂的制配和药品质量控制等技术,逐渐成为从事中草药、中药配制、安全效果评估、药品研究开发等领域的专业人才。

中药学概论 PPT课件57页PPT

中药学概论 PPT课件57页PPT
熟后或将成熟时采收 (5)根、根茎和根皮类:阴历二、八月为佳。 (6)树皮类:清明到夏至间(即春、夏相交时节)
剥取树皮。
也有一些例外:如:叶类:桑叶,须在深秋或 初冬经霜后采集,以增加其寒凉性;
❖ 全草类:茵陈,采三月的嫩苗。 ❖ 果实和种子类:以幼果入药的有乌梅、青皮、
枳实等; ❖ 根及根茎类:半夏、延胡索等则以夏季采收
《神农本草经集注》
❖ 作者:梁,陶弘景 载药730种(多属南方用药)
❖ 特点: 1. 首创按自然属性分类药物的方法; 2. 首创诸病通用药。
《新修本草》
❖ 又名《唐本草》。载药844种。 ❖ 特点:图文并茂
1. 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官修本草,开创了世界 药学著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的先例; 2. 我国第一部药典,世界上最早的国家药典。
属于集体创作,载药数365种。
分 为
上品(120种):应天养命(君药) 中品(120种):应人养生(臣药) 下品(125种):应地治病(佐使药)
❖ 主要贡献: 1. 系统地总结了汉以前劳动人民用药经验; 2. 为中药学发展奠定了基础;
3. 阐述了中药基本理论; 4. 指导了临床用药。
❖ 缺点: 1. 分类不科学; 2. 有浓厚的迷信色彩。
水火共制
常用的水火共制包括蒸、煮、淬等。
淬:是将药物煅烧红后,迅速投入冷水或液体 辅料中,使其酥脆的方法。
第三章 中药的药性
一、中药防治疾病的原理
1. 祛邪除因 2. 扶正固本 3. 纠正阴阳偏盛或偏衰
以偏纠偏:以药物的偏性纠正疾病所表现的阴阳偏盛或偏衰, 使机体恢复到阴平阳秘的正常状态 。
二、中药的药性
3. 批判继承了前人的共识,明确许多药物的 真正疗效;
4. 对世界科学文化的伟大奉献。

《中医药学概论》PPT

《中医药学概论》PPT

儿科疾病
小儿感冒
中医治疗注重解表散寒、清热解毒,以缓解发 热、咳嗽等症状。
小儿腹泻
中医治疗以健脾止泻、调理脾胃为主,改善小 儿腹泻症状。
小儿营养不良
中医治疗注重调理脾胃、益气养血,提高小儿营养水平。
五官科疾病
01 眼科疾病
包括结膜炎、角膜炎等,中医治疗以养肝明目、 清热解毒为原则。
02 耳科疾病
针灸疗法
针灸疗法是一种以针刺和艾灸为主要手段,通过 01 刺激人体穴位来达到调和气血、平衡阴阳、治疗
疾病的目的。
针灸疗法的理论基础是经络学说,通过刺激穴位 02 来调整经络的气血运行,以达到治疗疾病的效果

针灸疗法具有适应症广泛、疗效显著、操作简便 03 、经济安全等优点,因此在中医药学中占有重要
中医药学的发展历程
总结词
中医药学的发展经历了数千年的历史,从早期的经验 积累到理论体系的形成,再到现代的科研创新,其发 展历程充满了曲折与辉煌。
详细描述
中医药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当时的人们通过 观察和尝试,逐渐积累了一些医疗经验。随着时间的推 移,这些经验逐渐形成了系统的理论体系。经典中医著 作如《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等在古代相继问世 ,标志着中医药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在数千年的发展过 程中,中医药学不断吸收其他医学体系的成果,不断完 善和发展。现代中医药学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结合现 代科学技术,不断创新和发展,为人类健康事业做出了 巨大贡献。
中药种类繁多,按照来源、功效等多种方式进行分类。命名方式多样,与药材的 特性、产地、颜色等有关。
详细描述
中药主要分为植物药、动物药和矿物药三大类。根据功效,中药又可以分为解表 药、清热药、温里药、理气药等。中药的命名方式多样,如以产地命名、以颜色 命名、以形态命名等。

药学中医药概论知识点大一

药学中医药概论知识点大一

药学中医药概论知识点大一药学是研究药物的性质、功效以及使用方法的学科,而中医药是中华民族传统医学的代表,包括中草药、针灸、经络等治疗方法。

下面是药学中医药概论的一些知识点,帮助大一学生对该领域有更深入的了解。

一、中药学概述中药学是药学的重要分支之一,研究药材的性质、功效、组成及药用和药效等方面。

中药学的基本内容包括药材的分类、名称、来源、药效及药用部位等。

1. 中药分类中药可以根据来源、性质、功效等方面进行分类。

根据来源可以分为植物药、动物药、矿物药等;根据性质可以分为寒凉药、温热药等;根据功效可以分为清热解毒药、活血化瘀药等。

2. 中药的名称与来源中药的名称通常是由药材的形态特征、生长环境以及药材的功效等综合考虑而来。

中药的来源可以是野生或人工种植,也可以是来自不同的地区或国家。

3. 中药的药效与药用部位中药的药效指的是药物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如清热、祛湿、活血等作用。

而药用部位则是指药材的哪个部位可以作为药用,如根、叶、果实等。

二、中药炮制方法中药炮制是中医药学中重要的环节,通过特定的处理方式,将药材炮制成适宜临床应用的药物。

常见的中药炮制方法有煎煮法、炭制法、酒制法等。

1. 煎煮法煎煮法是将药材加水煮沸,然后继续保持沸腾一段时间,使药材中有效成分溶于水中。

这种方法适用于一些药材的水溶性较好或煮后不易挥发的情况。

2. 炭制法炭制法是将药材置于火上烘烤,使其成为炭状。

这种方法适用于一些产生毒性物质的药材,通过炭制可以去除或减少毒性,同时提高药材的稳定性和药效。

3. 酒制法酒制法是将药材浸泡在酒中,使药材中的有效成分溶解于酒液中。

这种方法适用于一些药材的油溶性较好,或者需要通过酒液的温热作用来促进药物的吸收。

三、中医诊断方法中医诊断方法是中医药学中的核心内容之一,通过观察、问诊、望诊、切诊等方法,对患者身体状况进行综合分析,确定病因和病症。

1. 四诊合参中医诊断方法主要通过四诊合参进行,即望、闻、问、切。

中南大学《中药学概论》网上(课程)作业一及参考答案

中南大学《中药学概论》网上(课程)作业一及参考答案

(一) 单选题1. 反映药物作用趋向性的性能是(A)四气(B)五味(C)升降浮沉(D)归经参考答案:(C)2. 五加皮的功效是(A)祛风湿,补肝肾,强筋骨,安胎(B) 祛风湿,补肝肾,强腰膝(C) 祛风湿,补肝肾,强筋骨,利水(D) 祛风湿,强筋骨,补肾阳,调经止血参考答案:(C)3. 集我国16世纪以前药学大成的本草著作是(A)《本草品汇精要》(B)《本草纲目》(C)《证类本草》(D)《图经本草》参考答案:(B)4. 将不溶于水的药物研成细末后再入水中搅匀或研磨的炮制方法称为(A)润(B) 漂(C) 水飞(D) 淬参考答案:(C)5. 既能清热泻火,又能除烦止渴的药物是(A)夏枯草(B)决明子(C)升麻(D)石膏参考答案:(D)6. 既能活血,又能行气的药物是(A)木香(B) 川芎(C) 三七(D) 丹参参考答案:(B)7. 消化油腻肉食积滞的要药是(A)山楂(B) 神曲(C) 莱菔子(D) 鸡内金参考答案:(A)8. 下列除哪项外均为大黄的功效泻下攻积消肿散结清热泻火凉血解毒(A)(B) (C) (D)参考答案:(B)9. 下列除哪项外,均是人参的功效(A)大补元气(B) 补脾益肺(C) 升阳举陷(D) 生津、安神益智参考答案:(C)10. 陈皮的功效是(A)理气健脾,消食化积(B) 理气健脾,燥湿化痰(C) 理气宽胸,散寒调中(D) 疏肝解郁,理气和中参考答案:(B)11. 发散风寒药的性味一般多是(A)辛寒(B) 苦寒(C) 甘寒(D) 辛温参考答案:(D)12. 临床应用时应避免使用的配伍关系是(A)相反(B) 相须(C) 相使(D) 相杀参考答案:(A)13. 属于“十八反”的配伍药对是(A)甘草与海藻(B)丁香与郁金(C)人参与五灵脂(D)三棱与莪术参考答案:(A)14. 能补血、活血、润肠通便的药是(A)鸡血藤(B) 桑椹子(C) 当归(D) 阿胶参考答案:(C)15. 具有引血下行作用的药物是(A)吴茱萸(B) 红花(C) 丹参(D) 牛膝参考答案:(D)16. 性平善治寒热虚实各种水肿的药物是(A)泽泻(B) 黄芩(C) 茯苓(D) 车前子参考答案:(C)17. 金银花与连翘的共同功效是(A)清热解毒,疏散风热(B)清热泻火,疏散风热(C)清热泻火,消痈散结(D)清肝明目,消痈散结参考答案:(A)18. 苦味药的作用是(A)能和能缓(B)能燥能泄(C)能下能软(D)能收能涩参考答案:(B)19. 被称为“回阳救逆第一品药”的药物是(A)附子(B) 干姜(C) 吴茱萸(D) 丁香参考答案:(A)20. 杏仁的主要功效是(A)止咳平喘,润肠通便(B) 补血活血,润肠通便(C) 补益精血,润肠通便(D) 清肝明目,润肠通便参考答案:(A)(二) 多选题1. 大黄的功效为(A)泻下攻积(B) 清热泻火(C) 凉血解毒(D) 逐瘀通经(E) 消肿散结参考答案:(ABCD)2. 关于肉桂和桂枝描述正确的是(A)来源于同一植物(B) 桂枝为嫩枝入药(C) 肉桂为树皮入药(D) 肉桂长于温里寒,用于里寒证(E) 桂枝长于散表寒,用于表寒证参考答案:(ABCDE)3. 属于发散风寒药的是(A)麻黄(B) 桂枝(C) 防风(D) 薄荷(E) 大黄参考答案:(ABC)4. 关于黄连黄芩黄柏的描述正确的是(A)均能清热燥湿(B) 黄芩善清中上焦湿热(C) 黄连上清中焦湿热(D) 黄柏善清下焦湿热(E) 黄连善泻肾火参考答案:(ABCD)5. 中药炮制的主要目的是(A)增强作用,提高疗效(B) 降低毒副作用(C) 改变性能和功效(D) 便于调剂(E) 便于定向用药参考答案:(ABCDE)6. 既能祛风湿,又能强筋骨的药是(A)秦艽(B) 桑寄生、五加皮(C) 五加皮、防己(D) 狗脊(E) 威灵仙、木瓜参考答案:(BD)7. 藿香的功效是(A)化湿(B) 燥湿(C) 胜湿(D) 止呕(E) 解暑参考答案:(ADE)8. 中药配伍的目的是(A)增强疗效(B) 减轻毒性(C) 扩大治疗范围(D) 适应复杂病情(E) 改变药物的味参考答案:(ABCD)9. 最不宜同用的泻下药是(A)大黄(B) 绿豆(C) 巴豆(D) 牵牛子(E) 干姜参考答案:(CD)10. 独活的功效是(A)清湿热(B) 祛风湿(C) 活血(D) 解表(E) 止痛参考答案:(BDE)11. 关于理气药描述正确的是(A)大多辛香苦温(B) 疏理气机,治疗气滞或气逆证(C) 主归大肠经(D) 易耗气伤阴(E) 不宜久煎参考答案:(ABDE)12. 人参具有的功效是(A)大补元气(B) 补脾益肺(C) 补气升阳(D) 生津(E) 安神益智参考答案:(ABDE)13. 当归的功效是(A)补血(B) 活血(C) 调经(D) 止痛(E) 润肠参考答案:(ABCDE)14. 咸味药的作用有(A)收敛(B) 泻下(C) 利湿(D) 补益(E) 软坚参考答案:(BE)15. 中药药性的基本内容包括(A)四气、五味(B) 毒性(C) 升降浮沉(D) 归经(E) 配伍、禁忌参考答案:(ABCD)16. 关于泻下药描述正确的是(A)能够引起腹泻或润滑大肠,促进排便(B) 均为苦寒之品(C) 均归大肠经(D) 均为有毒之品(E) 分为攻下药,润下药和峻下逐水药3类参考答案:(ACE)17. 黄芪与白术均具有的功效是(A)补肺气(B) 补脾气(C) 利水(D) 止汗(E) 生津参考答案:(BCD)18. 下列哪些属于凉血止血药(A)大蓟(B) 小蓟(C) 三七(D) 炮姜(E) 艾叶参考答案:(AB)19. 关于收涩药正确的是(A) 味多酸涩,性温或平(B) 味多酸苦(C) 入肺、脾、肾、大肠经(D) 入大肠、膀胱经(E) 为治标之品参考答案:(ACE)20. 附子、干姜的功效共同点是(A)补火助阳(B) 温中散寒(C) 回阳救逆(D) 温肺化饮(E) 理气和中参考答案:(BC)(三) 判断题1. 蒲黄入煎剂需先煎(A)对(B) 错参考答案:(B)2. 解表药多为辛散之品,入汤剂不宜久煎(A)对(B) 错参考答案:(A)3. 具有清热作用的药物具有温热性(A)对(B) 错参考答案:(B)4. 清热凉血药多为苦寒之品,具有清解营分、血分热邪的作用(A)对(B) 错参考答案:(A)5. 四气的确定是由药物作用于人体所发生的反应所获得的(A)对(B) 错参考答案:(A)6. 使用毒副作用较强的药物应考虑的配伍关系是相须和相杀(A)对(B) 错参考答案:(B)7. 理气药的性味多辛苦温而芳香(A)对(B) 错参考答案:(A)8. 确定道地药材的关键因素是产地(A)对(B) 错参考答案:(B)9. 补虚药有补气,补血,补阴,补阳之分。

《中药学概论》PPT课件-精选文档

《中药学概论》PPT课件-精选文档

《本草纲目拾遗》

作者:清,赵学敏。载药921种,新增716种。

特点:扩充药源,补其不足
清代最有价值的本草著作

第二节 中药的产地和采集
一、含义 道地药材(地道药材):具有地方特色,质量优良 的药材。 四川——贝母 附子 黄连 内蒙——甘草 云南——三七 茯苓 木香 山西——黄芪 党参 西藏——红花 吉林——人参
也有一些例外:如:叶类:桑叶,须在深秋或 初冬经霜后采集,以增加其寒凉性; 全草类:茵陈,采三月的嫩苗。 果实和种子类:以幼果入药的有乌梅、青皮、 枳实等; 根及根茎类:半夏、延胡索等则以夏季采收 为宜; 树皮类,如肉桂多在十月采收,

第二章 中药的炮制
第一节 炮制的目的
1.降低或消除药物的毒副作用,保证用药安 全; 2.增强药物的作用,提高临床疗效; 3.改变药物的性能或功效,使之更能适应病 情的需要; 4.便于贮存、调剂和制剂; 5.纯净药材,保证药材品质和用量准确及矫 味、矫臭,便于服用。
例证
1、减毒:甘遂醋制;巴豆制霜;常山酒炒 2、归经:蜜炙——补益,润肺 酒炒——上行,活血通络 盐水炒——下行,归肾 姜汁炙——加强止呕 醋炒——加强止痛
例证
性味: 生地(寒)——凉血 熟地(微温)——补血 功效: 荆芥——解表;荆芥炭——止血 石膏——泻火;煅石膏——收敛
第二节
修治
炮制的方法
目的:纯净药材 方法:纯净、粉碎、切制 。
水制
含义:用水或其它液体辅料处理药物的方法。 目的:清洁药材、软化药材。 方法:洗、淋、泡、润、漂、水飞。 水飞:药物与水共研取细粉借药物在水中的沉降性质 分取药材极细粉末的方法。
火制
含义:用火加热处理药物的方法。分炒、炙、 煅、煨、烘焙 。 炒黄、炒焦——易于缓和药性。 清炒 炒 炒炭——缓和烈性、增强止血。 辅料炒:(土、麦麸、米)——减少刺 激,增强疗效

中药学概论练习题有答案

中药学概论练习题有答案

1.除祛风湿外,秦艽还能清虚热A.补肝肾B. 消水肿C. 清虚热D. 治骨鲠2.具有祛风湿,止痛作用,长于治疗下肢痹痛的药物是独活A.防已B. 川乌C. 羌活D. 独活3.治筋脉拘挛、吐泻转筋的要药是木瓜A威灵仙 B. 秦艽 C. 络石藤 D. 木瓜4•治风湿痹痛,腰痛脊强,不能俯仰者, 宜选用独活A.狗脊B. 独活C. 秦艽D. 桑寄生5.蕲蛇的功效不包括止痛A.祛风湿B. 止痛C. 止痉D. 舒筋活络6.被称为“”的药物是秦艽A.秦艽B. 稀莶草C. 络石藤D. 防己7•化湿药入煎剂,应后下A.先煎B. 后下C. 包煎D. 另煎解表&藿香与佩兰相同的作用是化湿,A.化湿,解表B.化湿,止呕C. 化湿, 行气D.化湿,止痛9.治疗脾经湿热,口中甜腻、多涎、口臭的药物是佩兰A.佩兰B. 厚朴C. 苍术D. 白豆蔻10.既能燥湿健脾, 又能祛风湿的药是苍术A.藿香B. 砂仁C. 苍术D. 豆蔻A.砂仁B. 豆蔻C. 厚朴D. 佩兰12•化湿药主归脾、胃经A.脾、肺经B. 脾、胃经C. 脾、大肠经D. 肺、胃纟13•既能化湿行气,又能温中止泻的药是砂仁A.砂仁B. 白豆蔻C. 厚朴D. 草果14.应用利水渗湿药时, 常配伍的药物是行气药A.清热药B. 温里药C. 行气药D. 泻下药15•既能利尿通淋,又能凉血止血的药物是石韦A.车前子B. 滑石C.16.通利水道,而善止尿道疼痛的药物是A.海金沙B. 石苇C.17•治膏淋的要药是萆薢石苇C.石韦海金沙扁蓄 D. 地肤子A.滑石B. 扁蓄 D. 萆薢18•用于治疗暑湿泄泻,利小便以实大便的药物萹蓄车刖子A.车前子B. 萆薢C.19•治疗脾虚湿盛,最宜选用茯苓A.车前子B. 茯苓C. 滑石D.D.石韦泽泻11•既能化湿行气, 又能温中止呕的药物是砂仁海金沙D.5.治疗黄疸首选茵陈28.威灵仙的功效是6.治疗湿浊阻滞中焦的呕吐,选用 藿香 A.回阳救逆 B. 温中止呕 C. 疏肝下气D. 化湿和中E. 利尿通淋7.干姜具有的功效是 温中止呕8.吴茱萸具有的功效是 温中止呕A.利水渗湿,健脾 B. 利水渗湿,止泻 C.利水渗湿,泄热D.利水渗湿,止痛 E .利水渗湿,解暑热9.茯苓的具有功效是利水渗湿,止痛祛风湿, 祛风湿,通经络,解表 B. A.祛风湿,强筋骨, 通经络,解表 C.祛风湿,通经络, 止痛D.祛风湿, 通经络,强筋骨 29.长于燥湿,行气,消积除胀的要药是 A.苍术 B. 草果 C. 厚朴厚朴D. 豆蔻30.功效利尿通淋,通经下乳的药物是 A.车前子 B. 金钱草 C. 川木通 泽泻 D. 川木通 A.黄苓 B. 砂仁 C. 五加皮 D. 薏苡仁E.桑寄生1.肾虚胎动不安,胎漏下血,宜选用 桑寄生2.脾胃气滞妊娠呕吐,宜选用 砂仁3.热扰冲任的胎漏下血,宜选用 黄苓A.附子B. 肉桂C.藿香 D. 茵陈E.车刖早4.被称为“回阳救逆第一品药”的是 附子10.泽泻的具有功效是利水渗湿,泄热A.补火助阳 B .散寒止痛 C .理气和胃 D •温肾助阳 E. 温经通脉1.苍术的功效是燥湿健脾,__祛风湿__ 解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药学概论》试题
考试说明:
1. 首先下载试题及《标准答卷模版》 ,完成答题后,答卷从网上提交。

2. 答卷电子稿命名原则:学号 .doc 。

如:11031020512002.doc 。

3. 网上提交起止时间:2016年 11月 22日 8:00— 12月 22日 18:00。

试题:
一、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60分
清乾隆年间,登州府有一对恩爱夫妻,新婚之后,丈夫远走他乡,在一家药店当伙计,妻子在家日日思念,提笔给丈夫写了一封信,信中这样写到:
槟榔一去, 已过半夏, 岂不当归耶?谁使君子, 效寄生缠绕他枝, 令故园芍药花无主。

妾仰观天南星, 下视忍冬藤,盼不见白芷书,饮不尽黄连苦,豆蔻不消心恨,丁香空结腹中愁。

丈夫收到信后,朗诵数遍,不禁泪如雨下,念妻子重情,彻夜不眠,挥毫赋书:红娘子一别,桂枝花已凋谢矣。

也思菊花茂盛,欲为紫苑,奈常山路远,滑石难行,如待从容耳。

卿勿急性子,骂我曰苍耳子, 明春红花开时,吾与马勃、杜仲结伴返乡,有金银花相赠也。

问题:
1. 文中出现了多味中药,根据所学的知识试写出其中的十味药的性味,归经和功效。

(10分
2. 写出文中的 2味毒性的化痰药,并用比较其功效异同。

(5分
3. 文中中药入药部位各异,请简述各种植物类中药的采集时间。

(10分
4. 写出文中主要含香豆素的药物,香豆素的结构类型分为哪几类,写出其结构。

写出香豆素内酯结构常用的显色反应。

(10分
5. 文中的大部分药物都含挥发油成分,试写出一般情况下挥发油包含的四类成分,挥发油的提取方法有哪些,各自有何特点。

(10分
6. 文中的杜仲含有京尼平苷,试写出它的结构类型并说明它与氨基酸共热显什么颜色。

(5分
7. 文中的黄连为常用中药,其中的小檗碱为其生物碱类活性成分,结构式如下:
+
O
OMe
请问 (10分 :
(1是否显酸碱两性?
(2是否有色?
(3可否溶于冷水?
(4是否为强碱?
(5其盐酸盐是否易溶于水?
二、小论文:下列题目中任选一个,本大题 40分。

1. 中药制剂新剂型、新辅料的发展概况。

2. 中药制剂新技术、新工艺的发展概况。

要求:(1不少于 2000字; (2参考文献不少于 5篇。

《中药学概论》答卷
本人承诺:本试卷确为本人独立完成,若有违反愿意接受处理。

签名 _____应露珊 _______
学号 15134020102003专业 _____药学 ____________学习中心 ____株洲学习中心 ______
1. 文中出现的中药 :(1 槟榔性味苦 , 辛 , 温 . 归胃 , 大肠经 . 功效 :杀虫 , 破结 , 下气行水 .(2 半夏性味辛 , 温 . 归脾 , 胃 , 肺经 . 功效 :燥湿化痰 , 降逆止呕 , 生用消疖
肿 .(3 寄生性味苦平 , 入肝肾经 . 功效 :补肝肾 , 除风湿 , 强筋骨 , 养血安胎 .(4 芍药性味苦 , 酸 , 微寒 , 入肝 , 脾经 . 功效 :补血敛阴 , 柔肝止痛 , 平肝降阴 .(5 天南星味苦 , 辛 , 性温 , 有毒 . 归肺 , 肝 , 脾经 . 功效 :祛风止痉 , 化痰散结 .(6 忍冬藤味甘 , 性寒 . 归肺 , 胃经 . 功效 :清热解毒 , 祛风通络 .(7 白芷味辛 , 性温 . 归肺 , 脾 , 胃经 . 功效 :祛风除湿 , 通窃止痛 , 消肿排脓 .(8 黄连性寒 , 味苦 . 入心经 , 胃经 , 肝经 , 大肠经 . 功效 :清热燥湿 , 泻火解毒 .(9 豆蔻性辛 , 温 . 归肺 , 脾 , 胃经 . 功效 :化湿 , 行气 , 温中 , 止呕 .(10丁香性辛 , 温 . 归脾 , 胃 , 肾经 . 功效 :温中降逆 , 温肾助阳 .2. 文中的 2味毒性化痰药有半夏和天南星 . 半夏和天南星均辛温有毒 , 既能燥湿化痰 , 温化寒痰 , 为治寒痰 , 湿痰要药 , 每相须为用 ; 又能消肿止痛 , 治痈疽肿
毒 , 痰核肿痛 , 癌症等证 . 然半夏主归脾胃经 , 善除脾胃湿痰 ; 还能降逆止呕 , 为治呕吐要药 ; 并能消痞散结 , 治胸脘痞闷 , 梅核气等 . 而天南星温燥之性强于半夏 ,
并归肝经 , 善治顽痰 ; 又善祛经络风痰而止痉 , 治中风半身不遂 , 破伤风
等 .3. 文中各类植物的采集时间 :槟榔 :春末至初秋当归 :秋末使君子 :秋后寄生 :四季芍药 :夏 , 秋天南星 :秋 , 冬半夏 :夏 , 秋二
季忍冬藤 :秋 , 冬白芷 :夏 , 秋之间黄连 :立冬后豆蔻 :7-8月丁香 :2-7月桂
枝 :7-8月菊花 :秋季紫苑 :春 , 秋二季常山 :夏季苍耳子 :秋季红花 :夏季马勃 :夏 , 秋杜仲 :6-7月金银花 :5-6月 4.
文中主要含有香豆素的药物有 :香豆素的结构类型分为 :1简单香豆素 (
1. 文中主要含有香豆素的药物有 :香豆素的结构类型分为 :1简单香豆素
((2
呋喃香豆素
(3吡喃香豆素吡喃香豆素是由香豆素苯环上异戊烯基和邻位羟基环合形成 2, 2-二甲基α-
吡喃环结构。

也分线型、角型。

(4其他香豆素香豆素内酯结构常用的显色反应 :(1 异羟肟酸铁反应 :显红
色 .(2 三氯化铁试剂反应 :一般为污绿色至蓝绿
色.(3 Gibb’s 试剂 ,Emerson 试剂反应: Gibb’s 试剂反应 ----蓝色化合物 ; Emerson 试剂反应 ----红色化合物 .5. 一般情况下挥发油包含的四类成分 :(1萜类化合物 (2芳香类化合物 (3脂肪类化合物 (4其他类化合物有些中药经过水蒸气蒸馏
能分解出挥发性成分,如芥子油、原白头翁素、大蒜油等, 也常称为挥发油 . 挥发油的提取方法 :主要有两类 :一、干蒸馏 :将药物放置于干馏器中, 通过加热使挥发性成分溜出。

二、湿蒸馏 :将药物与水混入蒸馏器中, 通过水蒸气将挥发性成分带出来。

6. 京尼平苷的结构类

: 京尼平苷与氨基酸共热得到蓝色水溶液 . 7. 小檗
碱 :(1小檗碱显酸碱两性 .(2小檗碱为黄色针状结晶, 加热至 110℃变为黄棕色, 于 160℃分解。

盐酸小檗碱加热至 220℃分解,生成红棕色的小檗红碱。

(3游离小檗碱能缓缓溶解于水中,易溶于热水或热乙醇,在冷乙醇中溶解度不大。

小檗碱的盐酸盐在水中的溶解度较小, 较易溶于沸水,难溶于乙醇。

小檗碱与大分子有机酸,如甘草酸、黄芩苷、大黄鞣质等结合, 形成的盐在水中的溶解度都很。

(4.碱性:小檗碱属季铵型生物碱,可离子化而呈强碱性, 其 pka 值为 11.50.(5小檗碱盐酸盐难溶于冷水 , 易溶于热水
中药制剂新技术、新工艺的发展概况
中药已经受到全世界的广泛关注,但往往由于工艺落后无法与国际接轨,因此提高中药生产的科技水平,提高中药的质量势在必行。

中药发展趋势中药传统制剂历经上千年,无外乎“ 丸、散、膏、丹、汤、酒” ,其固有的缺点是:量大、体积大、制剂粗糙、工艺落后,很难予以发掘和加以提高,
所以早些时候提出了剂型改革,相继出现了中药片剂、胶囊剂、注射剂等。

剂型改革为中药制剂的发展做出了贡献,但是同现代药剂学相比自然十分落后,借鉴现代研究药剂学的要求,中药制剂的发展也应该达到以下要求:
1.1中药制剂要达到三小:“ 三小” 即剂量小、毒性小、副用小。

作为毒性小和副作用小两方面则是中药制剂的优势一面, 其本身的复杂性决定其在毒性和副作用方面较之无化学药物制剂小。

要想达到剂量小, 则必须采用最现代的技术压缩提取物的体积,以致达到单体组合的程度,就是国家一、二类新药的基本要求。

1.2中药制剂要达到三效:“ 三效” 即高效、速效和长效。

药制剂在剂量压缩的前提下,达到三效也是现代药剂学的要求。

中药原始的汤剂固然有较好的疗效,但其体积之大,药量之多令人吃惊,实际上也是资源的浪费。

改变种状况则是中药改革的发展目标。

1.3中药注射剂力争稳定性高、压缩剂量、提高疗效,达高效速效的要求的一创造就是中药注射剂。

中药注射剂如双黄连注射液。

效果很好,但是稳定性欠性,久量易出现混浊。

解决办法一是精制再精制, 二是制成粉针。

其他汤剂不易保存,则制成口服液。

而日本则采用喷粉技术。

挥发油也不易保存,则可制成微表或β-环糊精包含物解决其易氧化问题。

1.4与国际接轨问题(中药西制中成药出口存在一些题。

出口美国的药品须经美国 F DA 验证,中成药成分复杂,含量低,剂量大,无法通过其验证,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是真正做到中药化,从本质内函上加以改革,有明确的质量标准、药理研究及临床功效的数据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