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故乡三部曲为例论贾樟柯电影的小城镇情结(开题报告书)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职务(职称)
姓名
职务(职称)
姓名
职务(职称)
会议记录摘要:
会议主持人签名:
记录人签名:
年月日
指导小组意见
负责人签名:
年月日
学院意见
负责人签名:
年月日
2、通过比较分析法、案例分析法来研究贾樟柯的电影作品。
完成期限和采取的主要措施:
2013年12月19日:收集资料,撰写开题报告以及开题。
2013年12月20日—2013年12月31日:整理已收集的相关资料,撰写论文详细提纲。
2014年1月1日—2014年2月1日:研读相关论文集、期刊,分析研究贾樟柯电影,完成论文初稿。
[10]王斑.全球化阴影下的历史与记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85.
[11]林少雄.贾樟柯影像的文化意蕴[N].杭州师范学院学报,2005.
[12]贾樟柯,郝建.关于《小山回家》、《小武》的对话.黄河,1999,(4)
指导教师意见:
签名:
年月日
开题报告会纪要
时间
地点




(记录人手写)
姓名
[6]贾樟柯.贾想1996-2008[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55-58.
[7]练暑生.逐渐远离历史的‘民间’ [J].学术评论,2012,(6):19-22
[8]刘世钟.从‘未庄’到‘汾阳’ [N].杭州师范学院学报,2007-1.
[9]吴莉.小人物的‘史诗’ [D].四川:四川大学,2007.
2014年2月1日—2014年5月1日:通过老师指导,修改初稿,逐步完善直至定稿。
2014年5月:参加论文答辩。
主要参考资料:
[1]王宗峰.人民美学与角落书写作为文艺事件的贾樟柯电影[J].电影艺术,2007,(05)
[2]金丹元,孙晓东.传统意识与现代性之纠缠[J].当代电影,2006, (05)
主要内容:
本文研究该选题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小城镇的基本概念;其次以“故乡三部曲”为例分析小城镇和时代背景的关系,总结贾樟柯塑造的小城镇人形象;最后分析贾樟柯的小城镇情结在“故乡三部曲”中的影像表达以及小城镇情结对电影创作的价值。
论文框架如下:
一、绪论
1、研究背景
2、国内外研究综述
3、研究思路和研究框架
贾樟柯的初创时期,由于电影涉及到边缘题材,只能在地下放映,国内对他的电影研究从1998年才开始。学者把研究重点放在贾樟柯的电影主题上,刘大先的《故乡·异乡·在路上》分析贾樟柯叙事的路线,探讨贾樟柯电影的主题;学者郭海燕的《存在的负担》谈到贾樟柯的电影以讲述小人物的处境为主并且对主流话语采取批判态度;学者王万尧的《呈现时代的影像》研究贾樟柯电影的现实主义特色。电影的纪实风格和长镜头的运用也是学者研究的热点。学者美国明尼苏达大学JasonMcGrath教授的论文《我对贾樟柯电影的一些看法》从比较电影研究的视角,分析贾樟柯独特的现实主义风格。张彦的《贾樟柯电影的纪实风格研究》从贾樟柯纪实风格形成的原因和纪实风格的体现以及影响这几个方面进行研究。部分学者对贾樟柯的小城镇电影的研究侧重于电影的空间叙事,如:夏清泉的《中国新小城镇电影的空间研究》,吕燕的《当代中国小城镇电影的空间叙事转向》,林小彬的《论贾樟柯电影中小城镇文化景观的影像建构》等论著。学者们从贾樟柯的电影风格、主题思想和人物形象等方面对贾樟柯电影进行深入的研究,剖析了贾樟柯电影的艺术价值和社会价值,已有了许多可借鉴的成果。而笔者以故乡三部曲为切入口,剖析三部电影的影像符号和空间形态以及人物形象,研究贾樟柯电影的城镇情结,思考其电影的艺术价值和社会价值。
[3]吕燕.当代中国小城镇电影的空间叙事转向[DB/OL].
htt p://www.cnki.net/kcms/detail/51.1076.I.20121105.1438.025.html, 2012-11-05
[4]翁青青.贾樟柯电影的‘寻找’叙事研究[D].吉林:吉林大学,2013.
[5]郭海燕.存在的负担[J].唐都学刊,2007,23(1):52-56.
论文题目
论贾樟柯电影的小城镇情结——以“故乡三部曲”为例
作者姓名
所属院、专业、年级
新闻与传播院广播电视编导专业2010年级
指导教师姓名、职称
预计字数
8000
开题日期
2013.12.19
选题的根据:1)说明本选题的理论、实际意义
2)综述国内外有关本选题的研究动态和自己的见解
贾樟柯的电影以底层人民的生活为题材,与第五代导演的宏大叙事不同,他把中国内地小城镇作为叙事空间,将社会转型期间家乡人的生活变化和离乡人的生存状态搬上银幕。他用平淡的情节和纪实的摄影风格,非专业演员的表演来展现他看到的中国社会。本选题立足于小城镇的地域特性,以贾樟柯导演的电影“故乡三部曲”(《小武》《站台》《任逍遥》)为例来分析贾樟柯电影的小城镇情结,凸现出艺术电影对这一领域的人道主义情怀。小城镇位于农村与城市的过渡空间,是中国城市化转型的边缘地带,乡土和城市在此冲突、融合,既对立又统一。作为故乡三部曲的创作背景,往往被主流媒体所忽略。贾樟柯通过在故乡汾阳这个小县城的个人体验,将视角对准小城镇的底层青年,表现这个边缘地带的边缘人物对自我文化认同的困境,关注的是小人物矛盾、迷茫的内心世界。贾樟柯的小城镇电影弥补了底层平民电影的缺失,关注到个体本身。
二、大世界里的小城镇情结
1、小城镇的特殊性
2、故乡题材与时代背景的关系
三、小城镇的小人物
1、边缘化的社会身份
2、自尊与自卑的矛盾体
3、沉默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大多数
4、自由的追逐者
四、贾樟柯小城镇情结的视觉表达
1、公共空间
2、家庭空间
五、贾樟柯小城镇情结的视觉表达
1、流行歌曲
2、广播电视
六、结论
研究方法:
1、采用文献分析法对本论题的研究状况进行了解梳理,形成文献综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