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抢救患儿的临床路径分析
中医儿科临床路径工作总结
中医儿科临床路径工作总结
中医儿科是中医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其临床路径工作是指在儿科临床实践中,根据患儿的病情特点和治疗需求,制定出一套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案和路径,以提高治疗效果和减少不必要的医疗资源消耗。
在中医儿科临床路径工作中,我们需要充分发挥中医药的优势,结合现代医学理论和技术,为儿童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首先,中医儿科临床路径工作需要充分了解患儿的病情和病史,包括患儿的年龄、性别、病因、病程、症状等。
通过仔细的观察和详细的询问,我们可以对患儿的病情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为后续的治疗提供基础。
其次,中医儿科临床路径工作需要根据患儿的病情特点和中医理论,制定出个
性化的治疗方案。
中医药强调辨证施治,因此在治疗患儿时,我们需要根据患儿的体质、病情和病理变化,选用适合的中药治疗方案,或者结合针灸、推拿等中医治疗方法,以达到治疗效果最大化的目的。
此外,中医儿科临床路径工作还需要注重预防和康复。
在治疗患儿的同时,我
们需要指导患儿及家长注意日常保健和饮食调理,帮助患儿提高免疫力和抵抗力,减少疾病的发生。
同时,对于一些慢性病和康复期患儿,我们需要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康复方案,帮助患儿恢复健康。
总的来说,中医儿科临床路径工作是中医医生在儿科临床实践中的重要工作之一,它需要我们充分发挥中医药的优势,结合现代医学理论和技术,为患儿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希望在未来的工作中,我们能够不断总结经验,不断提高临床路径工作的水平,为患儿的健康做出更大的贡献。
临床路径在儿科急救护理中的应用
临床路径在儿科急救护理中的应用临床路径(clinical pathway,CP),或称临床要径、照顾图径、综合性照顾等。
是医疗或健康机构里的一组人员(医师、护士及其他专业人员)共同制定的一种照护模式,让服务对象从入院到出院都依此模式来接受照护的一种服务模式。
还可以这样理解,临床路径是由医师与护士及其他人员对一特定的诊断和手术,做最适当的有顺序和时间性的照顾计划,以减少康复的延迟及资源的浪费,使服务对象获得最佳的照护品质。
国外文献报道实施临床路径可缩短平均住院日,减少住院费用,有利于医疗品质的改良。
由于它是多种专业人员合作以控制品质与经费的模式,因此它是最好的模式。
这种先进的模式的特点可高度概括为高效率、高品质、低费用的医疗模式。
20世纪90年代,临床路径在美国、英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得到迅速的发展,我国通过近20余年的临床实践,取得了瞩目的成绩。
一、临床路径的步骤1.成立临床路径推行小组在PICU成立以科主任和护士长为骨干的临床路径推行小组。
选择开展临床路径的团队人员。
团队人员包括医师、护士及医技人员等。
临床路径推行小组应强调团队精神,统一认识,收集相关资料,形成多专业人员团结合作的良好氛围。
(1)选择临床路径的疾病或手术,设计临床路径工作模式。
临床路径推行小组应根据医院的具体情况、业务专长、病例数量、病例对医疗质量和经济指标的影响等因素,并参考别人的经验来选择合适的疾病或手术进行临床路径,并设计临床路径工作模式。
(2)制定各部门人员的职责。
临床路径推行小组必须根据实施临床路径各专业人员的工作范围制定职责。
例如,护士在推行临床路径的过程中,不但负责具体实施路径内容的职责,还负有收集资料的责任。
(3)负责对各部门工作进行协调和沟通。
在临床路径实施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各种困难。
如患儿需要做某项检查,而该项检查需要预约或排队,这时推行小组要进行协调,尽量优先临床路径患儿。
(4)确定各项临床路径的预期目标,包括界定的住院天数、住院费用、需要进行的检查、每天的治疗及护理措施等预期目标。
儿科临床路径解读
出院标准
1.咳嗽明显减轻; 2.连续3天腋温<37.5℃; 3.肺体征改善; 4.X线胸片示炎症明显吸收。
变异及原因分析
1.难治性肺炎:即对常规抗感染治疗 不能控制疾病,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体温不退、肺炎体征没有明显缓解, 需要改用其他抗菌药物。 (2)病情进行性加重,出现肺外并发症, 需要加用其他治疗方案。 (3)肺炎吸收不明显。 2.由于上述原因导致治疗费用和延长住院 时间
入院后第1-2天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CRP、尿常规、粪常规; (2)胸片; (3)呼吸道病毒、细菌病原学检查; (4)血支原体、衣原体测定(本院没此检查可免); (5)血气分析(根据情况决定是否需要做); (6)心肌酶谱及肝肾功能; (7)心电图(根据情况决定是否需要做)。 以上检查门诊已做可免 2.必要的告知。 入选临床路径、加强拍背等护理、注意观察肺部症状变 化。
儿科临床路径
支气管肺炎临床路径
一、支气管肺炎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支气管肺炎 (二)标准住院日为10-14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支气管肺炎。 2.当患儿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 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 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变异
出现变异不需出路径患者且能在要求时间 内(肺炎10-14天,毛细支气管炎7-10天) 出院者不需填写《临床路径管理信息报告 卡》但要在临床路径表上填写清楚变异原 因及时间,同时在科内设置的路径登记本 上报告做好登记。
儿科临床路径督导小组
组长:赵长安科副主任 副组长:彭淑梅主任、谢丹宇副主任 成员:张颖护士长、住院总
本院的法规
临床路径表要归入病案保存,入组临床路 径病程要有记录。病程记录做重点检查, 它反应临床路径的动态过程(入组、变异、 变异分析、退出),病历归档后未做临床 路径病程记录的按病历的要求处罚。
临床护理路径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进展
临床护理路径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进展临床护理路径是一种系统化、标准化、、科学化的护理方案,是对临床护理的标准化规范和流程控制。
临床护理路径是由多学科、多专业共同制定的,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系统,通过预定的治疗方案,使护理工作变得有计划、简便和科学。
儿科临床路径便是一种适用于儿科的临床路径。
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和护理理念的更新,临床护理路径在儿科护理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推广。
本文将介绍儿科临床路径的简介及其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进展。
一、儿科临床路径简介儿科临床路径是以患儿为中心,以达成最终治疗目标为导向,通过标准化护理流程和固定时间节点的护理行为,以保证患儿获得最佳的护理效果。
儿科临床路径是指在儿科临床实践中,根据患儿疾病夹杂的特点,综合评估不同干预策略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并付诸实践的规划与实施过程。
儿科临床路径通过在儿童全过程的治疗中指导和监督护理干预的执行以及对结果进行评价和改进,同时提高了患者和家属的医学知识,改善了康复效果。
1. 提高了护理质量随着儿科护理质量的不断提高,儿科临床路径在患儿治疗过程中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在儿科护理中,临床路径的运用不仅可以规范化护理流程,提高工作效率,而且可以减少患儿治疗过程所遭受的痛苦,从而提高护理质量。
2. 提高了医疗效益儿科临床路径可提高医疗效益,从而减少患者和家属的经济负担。
临床路径的使用有助于根据患者的病情和治疗需要调整诊疗方案,对医疗设备的使用进行规范化,从而降低医疗费用。
儿科临床路径在医护协同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临床路径,医生和护士可以快速准确地掌握患者的病情,有效地开展治疗和护理工作,确保医疗过程的连续性、流畅性和高效性。
4. 促进了信息化发展在儿科护理中,临床路径的使用需要依赖于信息化手段。
通过信息化技术,可以全面监控儿科患者的情况和治疗进程,对患者的护理记录和医疗资料进行统一管理,减少了护理过程中的错误和遗漏,提高了儿科护理的效率和质量。
中医儿科护理临床路径分析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儿科于2013年8月〜2014年8月收治的患儿60例为本次观察对象,其中男性患儿37例,女性患儿23例,年龄在05〜8 岁,平均465±250 岁。
本组患儿中包括腹泻27例,支气管肺炎18例,以及衣支原体肺炎15 例,全部患儿均接受药物治疗,均排除各类心脑血管、肝脏肾脏疾病。
采用随机法将其以观察组和对照组进行划分,每组各30 例。
两组患儿一般资料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005。
12方法对照组给予患儿药物治疗,做好常规护理干预,包括生命体征监测、加强饮食护理。
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基础上同时采用中医临床路径护理干预,主要包括 1 医护人员针对不同患儿病情制定具有针对性的诊疗方案,包括加强宣传教育、做好治疗方案规划、每日膳食计划以及出院计划等全方位的治疗护理方案;2患儿入院后及时实施中医临床路径管理,准确无误完成各项治疗措施及护理,密切观察患儿生命体征变化情况,并于每天晚上对当天所实施的临床路径的效果及异常情况进行统计和分析; 3 在患儿出院前夕,护理人员要做好行为健康教育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确保患儿出院后身心均得到全面康复。
13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患儿在住院治疗期间关于并发症,以及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方面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180 统计软件处理分析相关数据。
通过-士表示计量资料,用进行检验;使用x2检验计数资料。
以V 005时则视为差异存在着统计学意义。
2结果21 并发症情况观察组患儿在住院治疗期间出现有 3 例肺部感染病例,经对症处理后均恢复,并发症发生率为100330,对照组患儿则有5例出现肺部感染、2例尿路感染,并发症发生率为233730,两组比较差异存在一定统计学意义V 005。
22 平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情况观察组患儿住院治疗期间的平均费用及平均住院治疗时间均少于对照组患儿,两组比较差异存在一定统计学意义V005。
3讨论临床护理路径模式更加科学和人性化,在为患者制定治疗和护理方案时能够充分考虑患者的切身利益和和心理感受等因素,且采取严格标准实施规范化的管理,对于保障患者安全和提升护理质量效果也十分明显。
儿科临床路径
儿科临床路径简介儿科临床路径是指在儿科临床实践中,根据一般儿童常见疾病的特点,制定出一套标准的诊疗方案和路径,以指导医生和护士在诊断和治疗过程中的操作。
目的儿科临床路径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标准化的处理方式,以确保每个儿童在得到适当治疗的同时,减少患者和家属的不必要焦虑和痛苦。
通过统一的临床路径,医务人员能够更好地协调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并减少医疗错误的发生。
实施步骤儿科临床路径的实施步骤如下:1. 确定常见疾病:根据现有医学研究和统计数据,确定儿科临床实践中常见的疾病,包括感染性疾病、呼吸道疾病、消化系统疾病等。
2. 制定诊疗方案:针对每种常见疾病,制定出一套标准的诊疗方案,包括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药物治疗等。
方案应经过专家组讨论和审查,并与相关临床指南相一致。
3. 制定路径指南:根据诊疗方案,制定出一套儿科临床路径指南,明确每个步骤的操作方法、执行时间、责任人等。
路径指南应简单明了,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
4. 培训和交流:针对制定的临床路径,组织医务人员进行培训,确保每个人都熟悉并能正确执行路径指南。
同时,建立医务人员之间的交流平台,分享经验和问题,不断改进临床路径。
特点儿科临床路径具有以下特点:- 标准化:通过制定统一的诊疗方案和路径指南,确保每个患者得到相同的规范化治疗。
- 协作性:要求医务人员之间密切合作,共同推动临床路径的实施和改进。
- 迭代性:临床路径应不断进行评估和优化,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医疗环境和患者需求。
结论儿科临床路径是一种有效的管理工具,可以提高儿科临床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通过标准化的诊疗方案和路径指南,可以确保每个儿童得到适当的治疗,减少医疗错误的发生。
在实施过程中,需要注意路径的灵活性和可持续性,不断进行优化和改进,以适应不同的临床情况。
临床路径在儿科临床抢救病人中的应用
临床路径在儿科临床抢救病人中的应用摘要】目的将临床路径的方法用于儿科临床抢救病人中,以提高其抢救成功率,减少口头医嘱使用率,缩短抢救记录耗时。
方法 2009年9月-2010年08月儿科抢救病人作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抢救;2010年9月-2011年09月儿科抢救病人作为实验组,按临床路径进行抢救。
结果比较两组抢救成功率、口头医嘱使用率,抢救记录耗时,P<0.05,有显著差异。
结论将临床路径的方法用于儿科抢救病人中使抢救成功率明显提高,口头医嘱使用率、抢救记录耗时明显减少,值得借鉴。
【关键词】临床路径儿科危重抢救病人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2009年9月—2010年08月危重抢救病儿163例(对照组),其中新生儿窒息复苏44次,心脏骤停7次,休克26次,抽搐86次,放弃7例,死亡4例,平均年龄2岁3月,按常规急救护理。
2010年9月—2011年8月我科的同类危重抢救病儿154例(实验组),新生儿窒息复苏36次,心脏骤停6次,休克20次,抽搐92次,放弃4例,死亡3例,平均年龄2岁2月,按临床路径方法实施抢救。
两组人群比较在年龄、病种、危急程度等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
1.2 方法1.2.1制定抢救路径根据医疗护理规范制定心肺复苏、休克、抽搐病人抢救的临床路径,并经科主任、护士长、科室质控成员讨论后上报医疗、护理质控办共同讨论后定稿。
1.2.2路径培训对相关路径进行全科培训、演习、考核,达到规范执行、默契配合。
1.2.3组建抢救小组保证路径实施从考核合格的医护人员中选拔组建抢救小组,统一排班,24小时轮班。
抢救小组组成:由当班的住院总、护士组长、主管/值班医师,责任/值班护士,二线医师组成。
科主任、护士长随机参与。
1.2.4通过抢救时的明确分工与团队协作保证路径实施质量如心肺复苏时,发现人立即行胸外心脏按压并呼救,请人通知急救小组;住院总医师负责呼吸及病情评估、气道管理;责任组长备插管用物并协助医师插管、固定,连接呼吸机;副主任医师负责总指挥及协调、循环评估、替换进行胸外心脏按压;值班医师负责下达医嘱,记录各项参数和简要病情,准备除颤仪,通知会诊等;值班护士负责吸痰、吸氧、监护,建立静脉通道,用物及药品准备等。
儿科临床路径年度总结(3篇)
第1篇一、前言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医疗改革的深入,临床路径作为一种新型的医疗服务模式,在我国医疗卫生事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儿科作为医疗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临床路径的实施对于提高医疗质量、降低医疗成本、保障患者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本年度,我院儿科在临床路径的实施过程中,取得了显著成效,现将年度总结如下:一、工作背景1. 政策背景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医疗改革工作,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旨在规范诊疗行为,提高医疗质量,降低医疗成本。
临床路径作为一项重要的改革措施,得到了国家层面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推广。
2. 行业背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医疗服务的需求日益增长。
儿科作为医疗领域的重要分支,面临着患者数量增加、疾病谱变化等挑战。
为应对这些挑战,实施儿科临床路径成为提高医疗服务水平、保障患者安全的重要途径。
二、工作目标1. 提高医疗质量:通过临床路径的实施,规范诊疗流程,减少不必要的检查和治疗,提高医疗质量。
2. 降低医疗成本:优化资源配置,减少医疗资源浪费,降低患者住院费用。
3. 保障患者安全:加强临床路径管理,降低医疗风险,保障患者安全。
4. 提高患者满意度:通过临床路径的实施,提高患者对医疗服务的满意度。
三、工作内容1. 制定临床路径根据国家相关政策和行业标准,结合我院儿科实际情况,制定了符合我院儿科特点的临床路径。
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明确临床路径适用范围:针对儿科常见病、多发病,如肺炎、腹泻、哮喘等。
(2)规范诊疗流程:制定详细的诊疗流程,包括诊断、治疗、护理、康复等环节。
(3)明确诊疗标准:根据临床指南和专家共识,制定诊疗标准,确保诊疗过程的科学性、规范性和有效性。
2. 培训与推广(1)组织临床路径培训:针对全院医护人员,开展临床路径知识培训,提高医护人员对临床路径的认识和理解。
(2)推广临床路径:通过举办专题讲座、经验交流等形式,在全院范围内推广临床路径。
临床路径在儿科疾病治疗的运用效果分析
临床路径在儿科疾病治疗的运用效果分析摘要:目的:探究在儿科疾病治疗工作中开展临床路径管理措施的可行性及积极性。
方法:该研究沿用回顾性方式展开,将研究时段限定于2022年3月-2023年1月,将我院儿科60例患儿以回顾性方式抽取,依据“管理模式差异”行分组处理(确保每组30例病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医疗模式管理,观察组实施临床路径管理。
结果:(1)与对照组患儿76.66%的疾病治愈率比较,观察组患儿平均住院时间较短、疾病治愈率明显更高(P<0.05)。
(2)经和对照组观察数值比较,观察组管理主动意识、管理水平、措施熟练度等指标数值明显更高(P<0.05)。
结论:临床路径管理模式运用于儿科疾病治疗工作中效果显著,可提高疾病治愈率、缩短患儿平均住院时间并强化儿科管理质量。
关键词:儿科;疾病治疗;临床路径管理;疾病治愈率;平均住院时间临床路径是一种典型的诊疗模式,在医院医疗过程中由相关人员严格根据患者疾病特点而制定,且需医护工作人员在诊疗过程中共同遵守。
与常规管理模式相比,临床路径是一种新型的医疗质量管理措施,以保证医疗质量为基础,以降低医疗资源消耗为关键,促使患者最大化的享受到良好的医疗服务[1]。
在20世纪80年代初,美国医疗机构最早将临床路径应用于医疗活动中,且要求医护人员在实施各项医疗服务中遵循“以患者为本”原则,构建良好医患关系的同时促进医疗服务朝程序化、全面化发展[2]。
我国于1996年后将临床路径逐渐引入医疗机构的常规管理工作中,卫生部也充分依据我国疾病特点而编制了临床路径表单模板,并将其应用于医院实际管理工作中[3]。
为评价在儿科疾病治疗工作中开展临床路径管理措施的可行性及积极性,特行该研究并汇报。
1、资料与方法1. 1临床资料研究现况:将我院儿科2022年3月-2023年1月内60例患儿以回顾性方式抽取,纳入①临床资料完整;②认知及沟通无障碍患儿。
依据“管理模式差异”行分组处理(确保每组30例病例),其中对照组:男、女患儿分别以17/13例表示,患者年龄均值经SPSS 20.0软件计算后以(8.33±3.15)岁表示。
临床路径在儿科疾病治疗的运用效果分析
表 进行 研 究。调查 中采 用不 记名 形式 ,在统 计 中由专人进 行操 作 。 1 . 4 评 定方法 根据对 回收 回来 的患 儿家属 满意 度调 查表 , 将 结果进 行统 计 。 满意 度分 为三个 结果 :好 ,一般 和不 满 意 。其中 ,打分在 9 0 . 1 0 0 分为 满意 ,6 O . 8 0分为 一般 ,6 0分 以下为 不满意
年龄为 3 . 6 岁, 对 照组 患儿 的平均 年龄 为 3 . 5 岁 。选取 这 1 0 0 例 患 儿的一 名家属 为研 究对象 ,所 有 家属 在文 化程 度和 生 活环境 方面 均没 有明显差 异 ,且 所有 家属均 自 愿 参 与本研 究 1 . 2 研 究方法
疾病 的防治意识 。其 次 ,医疗人 员本身要对 儿科疾病 的诊疗工作有 着扎 实的业务素 养 。在治疗前 ,医疗人 员可 以通过 多种方法对 患儿 进行 心理疏导 ,帮 助患儿及其 家属解 除焦虑和 不安 ;保证患儿 的睡 眠质 量 良好 ,在治 疗中尽量 让患儿保 持愉悦 的情绪接受 治疗 ;在 诊 疗过 程中 ,医疗人 员的工作 态度是 影响满意度 的主要 因素。医疗人 员 在工作 时要时刻面 带微笑 ,给患儿及 其家长传 递 良好 的正能量 。 1 . 3调 查方法 对 两组 患儿 家属 使用 本 院 自行研 究 的满意 度调 查表进 行满 意 度 评 价 ,对 研 究组 患儿 家属进 行 诊疗 前后 疾病 知识 掌握情 况 调查
关 键词 :儿科 疾病 ; 临床 路 径 ;运 用
随着 我国对 医疗事 业投 入力 度不 断加 大 ,如 何提 高 医院诊疗 工作 成为 了国家 大力 关注 的焦 点 问题 之 一 。临床 路径 是针 对特 定 患者 群体 , 以时间为横 轴 , 以入 院指 导 、接 诊 时诊 断、检 查 、用 药 、治疗 、护理 、饮食 指 导、活 动 、教 育 、出 院计划 等诊 疗手 段 为 纵轴 ,制成 的有 顺序 性及 时 间性 的诊 疗服 务 程序 模 式【 1 ] 。本 文 主 要评价 在儿科 疾病 诊疗 过程 中 ,临床 路径 的运 用 效果 ,现 将评 价 结果报 道如下 。 1 .资料 与方 法 1 . 1 一般资料 : 对2 0 1 1 年 l 1 月至 2 0 1 3年 1 1 月期 间在 本 院儿科 门诊及 住 院 病 房进行 儿科疾 病诊疗 的 1 0 0例 患儿 的家属 为研 究对象 。 在这 1 0 0 例 患儿 中 ,男性 患儿 4 2名 ,女 性忠 儿 5 8名 ,年 龄在 2 - 6 岁 之 间, 平 均年龄 3 . 5岁 。将 1 0 0例 患儿分 为研 究组 和对 照组 ,两 组患儿 人 数相 同均为 5 0 例, 且 男 女患儿人 数 也相 同 , 研 究组 患儿 的平均
中医儿科临床路径工作总结
中医儿科临床路径工作总结
中医儿科临床路径是指根据儿童疾病的发病规律和临床表现,结合中医药理论
和临床实践经验,制定出一套规范的诊疗流程和治疗方案,以提高治疗效果和降低治疗成本。
在临床实践中,中医儿科临床路径工作逐渐成为一种重要的临床管理模式,为儿童疾病的诊治提供了科学的指导和规范。
首先,中医儿科临床路径工作需要充分理解中医药理论,掌握儿童疾病的发病
规律和临床表现。
只有对儿童疾病有深入的了解,才能制定出科学合理的临床路径,为儿童疾病的诊治提供正确的指导。
其次,中医儿科临床路径工作需要结合临床实践经验,不断总结和完善临床路径。
在实际的临床工作中,医生们需要不断积累经验,总结治疗效果,及时调整临床路径,以适应不同病情和治疗需求。
最后,中医儿科临床路径工作需要与团队合作,形成多学科协作的工作模式。
在儿童疾病的诊治中,需要多学科的专家共同参与,共同制定出科学合理的临床路径,为患儿提供全方位的治疗服务。
总的来说,中医儿科临床路径工作是一项重要的临床管理工作,它能够为儿童
疾病的诊治提供科学的指导和规范,提高治疗效果,降低治疗成本,为患儿带来更好的医疗体验。
希望在未来的临床工作中,中医儿科临床路径工作能够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和推广,为儿童健康保驾护航。
临床路径在儿科疾病治疗的运用效果分析 张 璐
临床路径在儿科疾病治疗的运用效果分析张璐摘要:目的本文主要研究的是将临床路径应用在儿科疾病的治疗过程中,并对其临床价值进行分析探讨。
方法的研究资料为某院儿科在2015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患儿,一共收治病例200例,将两组患儿平均分为两组,每组100例,组别分别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两组患儿的治疗管理方式不同:对对照组患儿应用的是常规性的治疗措施,对观察组患儿应用的是临床路径来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效果。
结果统计两组患儿的住院时间,观察组患儿的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患儿,统计两组患儿的治疗费用,观察组的住院费用显著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
对患儿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进行调查得出:观察组患儿家属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经比较,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将临床路径应用在儿科疾病的治疗过程中能够达到显著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中广泛推广。
关键词:临床路径;儿科疾病;治疗;运用效果1研究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研究的研究资料为某院儿科(在2015年5月-2017年5月期间)收治的患儿共计200例,全部患儿家长均知情同意本次研究,随后将两组患儿平均分为两组:观察组(100例)与对照组(100例),将两组患儿的一般资料(年龄、性别等等)相关数据进行比较分析,无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具体内容为:1.2.1展开临床路径现状调查在临床护理路径实施前,全面调查并分析本研究所涉及病种的检查项目、三日确诊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治疗总有效率、医院感染率、复发率等情况,据此召集科内及辅助科室开展交流协调会议,分析可能导致患者住院天数延长以及医疗费用增加的相关因素,并与各辅助科室协调,开放绿色通道,争取最快落实各项检查。
1.2.2制定护理临床路径表以上级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制定的临床路径参考文本为模板,结合我院的实际情况,组织护理专家完善护理临床路径文本,生成最终的护理临床路径表。
中医儿科临床路径工作总结
中医儿科临床路径工作总结
中医儿科临床路径工作是指在中医儿科临床实践中,根据不同疾病的特点和患
儿的个体差异,制定一套科学、规范的诊疗方案,以提高诊疗效果、降低医疗风险、减少医疗资源浪费,促进中医儿科的规范化、精细化管理。
在实际工作中,中医儿科临床路径工作需要综合运用中医药学、临床医学、护理学等多学科知识,结合临床实践,不断总结和完善临床路径,以期提高中医儿科的诊疗水平。
首先,中医儿科临床路径工作需要建立科学的临床路径。
通过对常见疾病的病因、病机、病理变化、临床表现等进行深入研究,结合中医药理论,制定相应的诊疗方案。
这些方案需要考虑到患儿的生长发育特点、体质差异、疾病的严重程度等因素,以确保针对性和个性化。
其次,中医儿科临床路径工作需要加强团队合作。
在制定临床路径的过程中,
需要医生、护士、药师等多学科专业人员的共同参与,充分发挥各自的专业优势,形成合力。
在临床实践中,各个环节的协同配合,可以更好地实施临床路径,提高诊疗效果。
另外,中医儿科临床路径工作需要不断完善和更新。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
和临床实践的积累,临床路径也需要不断进行修订和更新。
及时吸收新的临床经验,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以确保临床路径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总的来说,中医儿科临床路径工作是中医儿科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提
高诊疗效果、降低医疗风险、减少医疗资源浪费,促进中医儿科的规范化、精细化管理。
只有不断完善临床路径,加强团队合作,才能更好地发挥中医儿科的优势,为患儿的健康保驾护航。
中医儿科临床路径工作总结
中医儿科临床路径工作总结
中医儿科临床路径是指在中医儿科临床实践中,根据儿童疾病的发展规律和治
疗特点,制定出一套符合中医特色的临床治疗路径。
这一路径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结合临床经验和科学研究成果,对儿科常见病、多发病进行规范化诊疗的指导方案,旨在提高治疗效果,减少不必要的医疗资源浪费,促进儿科医疗质量的提升。
在中医儿科临床路径的制定过程中,首先需要对儿童疾病的发展规律进行深入
研究,了解疾病的发病机制、病程特点以及对不同年龄段儿童的影响。
其次,需要结合中医理论,明确疾病的病因病机,制定出相应的治疗方案。
同时,还要考虑到儿童的生长发育特点和生理特点,个体化治疗方案,确保治疗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中医儿科临床路径的工作总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疾病诊断和鉴别诊断。
根据中医理论和临床经验,对儿童常见病、多发病进行规范化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明确疾病的病因病机,为后续治疗提供依据。
二、治疗方案。
根据疾病的病因病机和临床表现,制定出相应的治疗方案,包括中药治疗、针
灸治疗、推拿按摩等中医治疗方法,确保治疗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三、用药规范。
对儿童用药进行规范化管理,避免不当用药对儿童造成不良影响,确保用药的
安全性和有效性。
四、病情观察和随访。
对治疗后的病情进行观察和随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确保治疗效果。
中医儿科临床路径的工作总结,需要不断总结和完善,结合临床实践不断调整和完善路径,以期提高中医儿科的临床治疗水平,为儿童健康保驾护航。
中医儿科临床路径工作总结
中医儿科临床路径工作总结
中医儿科临床路径是指在中医儿科临床实践中,根据不同病情和患儿特点,制定出一套具体的治疗方案和路径,以达到规范治疗、提高治疗效果和减少医疗资源浪费的目的。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们团队在中医儿科临床路径工作中取得了一些成绩,现在我将对这些成绩进行总结和分享。
首先,我们在中医儿科临床路径工作中,注重了患儿的个体化治疗。
我们充分考虑了每个患儿的年龄、体质、病情病程等因素,制定了针对性的治疗方案。
通过个体化治疗,我们成功地提高了治疗效果,减少了不必要的药物使用,同时也减轻了患儿和家长的负担。
其次,我们在中医儿科临床路径工作中,加强了多学科协作。
在治疗过程中,我们与其他科室的医生、护士和康复师等密切合作,共同制定出了综合性的治疗方案。
通过多学科协作,我们成功地提高了患儿的治疗效果,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也提高了患儿的生活质量。
最后,我们在中医儿科临床路径工作中,注重了患儿和家长的教育和指导。
我们通过开展健康教育讲座、发放健康手册等方式,提高了患儿和家长的健康意识,使他们更加理解和支持治疗方案,也更加积极地配合治疗。
总的来说,中医儿科临床路径工作对于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医疗资源浪费、提高患儿生活质量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但同时,我们也意识到还有很多不足之处,比如临床路径的制定和执行还需要更加规范和科学,多学科协作还需要更加深入和密切,患儿和家长的教育和指导还需要更加细致和全面。
我们将继续努力,不断完善中医儿科临床路径工作,为患儿和家长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临床路径在儿科疾病治疗的运用效果分析
临床路径在儿科疾病治疗的运用效果分析摘要:研究目的:了解临床路径的具体效果,特别是针对儿科疾病治疗的临床效果,以便于更好的缓解儿童患者的病痛。
研究方法:以某医院儿科患者为例,分组进行观察及研究,从而得出临床路径的运用效果。
本次拟采用某医院近年来的儿科患者共计134例,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进行研究,观察组则采用常规性治疗,而对照组则采用临床路径来进行治疗。
研究结果:相较于观察组患者来说,对照组的患者在住院时间及经费开支上优势较为明显,同时,家属的满意度也远远超过了观察组。
研究结论:通过本次研究数据的比对,我们可以明显的发现临床路径在儿科疾病治疗中的效果非常优越,可以在儿科疾病治疗中大力的推广与应用。
关键词:临床路径;儿科疾病;临床治疗;运用效果临床路径在近年来得到了较好的发展及应用,其主要发源于国外,临床路径概念提出的目的在于通过更加科学的治疗方法来缓解儿科疾病治疗中家属的经济压力,并优化医院医护资源的利用率,这对于患者及医院自身来讲都非常有利。
一、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本次研究选取某医院2013年6月-2015年8月儿科患者共计134例,其中按照人数均分的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两组人数均为67人/组,其中两组患者在性别及年龄上并无较大的差异,本次研究统计的数据可以参考与借鉴。
2、治疗方法:医护人员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了不同的治疗方案,其中包括护理方案、治疗方案及后续的满意度调查等,观察组的患者采用临床路径进行治疗,在治疗前,护理人员会接受专业性的培训,同时,患者家属也会得到临床路径相关的信息,在治疗期间密切的配合医护人员进行治疗及护理,一旦出现异常,则立即终止临川路径的治疗方法,并进行数据采集及分析。
对照组则采用常规性治疗,治疗期间的数据统计工作也会照常进行,两组患者的家属也会按照要求填写相应的资料。
3、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3.0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和计数资料分别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检验水准设定为0.05,当P<0.05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试析儿科临床抢救病人的临床路径
试析儿科临床抢救病人的临床路径发表时间:2017-06-12T15:36:23.670Z 来源:《医师在线》2017年4月上第7期作者:刘成琰[导读] 儿科是研究小儿身心发展、疾病防治和保健的一门科学,此科和众多临床与基础科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新疆库尔勒市第一人民医院,新疆库尔勒市 841000)【摘要】目的:探讨儿科临床抢救病人的临床路径并加以分析。
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间在儿科进行抢救的患者共300例,随机将其中的150例患者作为A组,即为对照组,使用常规抢救;剩下的150例患者作为B组,即为观察组,这些患者依照临床路径进行抢救。
结果:两组的患者进行抢救,从抢救成功率、医嘱使用率和抢救记录所需时间这几个方面都有明显差异,P<0.05。
结论:通过本文的探讨研究,儿科临床抢救患者使用临床路径,其抢救成功率更高,是值得被推广借鉴。
【关键词】儿科临床患者路径分析抢救儿科是研究小儿身心发展、疾病防治和保健的一门科学,此科和众多临床与基础科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这里最主要是不断探索相关理论与总结临床实践基础,提高发育中小儿各项疾病的防御质量和保健水平,使儿童生长得到保障。
此科服务的对象是儿童与青少年,临床儿科将儿童保健、血液、消化、呼吸和神经等三级学科都包含在内。
1 一般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间在儿科进行抢救的患者共300例,这里新生儿有窒息复苏现象的有80例,有12例心脏骤停,有30例休克,有160例抽搐,有10例放弃,有8里患者死亡。
随机将其中的150例患者作为A组,即为对照组,使用常规抢救;剩下的150例患者作为B组,即为观察组,这些患者依照临床路径进行抢救。
两组患者的自然资料没有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1.21 制定路径及培训依据医疗护理规范来制定休克、抽搐和心肺复苏患者的临床路径,并且经过科主任、护士长和科室质控成员商讨后上报医疗、护理质控办一同讨论来定稿。
临床路径工作在儿科应用的研究分析
临床路径工作在儿科应用的研究分析发表时间:2012-08-15T16:02:16.01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2年第21期供稿作者:张钰[导读] 临床路径是一种既能保证医疗质量,又能降低医疗成本的诊疗规范。
张钰(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 300170)临床路径是一种既能保证医疗质量,又能降低医疗成本的诊疗规范。
我院于2010年9月开始实行临床路径工作现将儿科支原体性肺炎开展临床路径工作的情况进行总结分析。
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分别选取临床路径工作开展前后的支原体性肺炎患者各79例。
1.2 研究资料对两组患儿的平均住院天数及费用进行比较。
2 结果见表1表1 临床路径前后住院天数和住院费用比较(x±s)开展临床路径工作后患儿的平均住院天数及费用均明显减低3 讨论临床路径是一种全新的医疗服务模式,起源于美国,是医疗机构为顺应医院内部、外部环境的改变而产生的。
它是通过标准化的、综合多学科的方法来调整医疗行为,使患者的诊断、检查、治疗及护理等诊疗过程依据预先指定的时间或先后顺序进行,以在一定的时限及预算费用内实现预期的治疗效果[1]。
其目的是用来有效的控制医疗费用和保证医疗质量。
目前进入临床路径的病种不断增加,逐渐从外科向内科、从急性病向慢性病、从医院向社区医疗服务、从单纯临床管理向医院各方面管理扩展[2] 。
支原体体性肺炎是儿科常见病,我院开展临床路径工作以来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规范了诊疗过程,减少了同一病种的不同患者、不同医生的医疗差异,弥补了由于医师水平不同导致的治疗效果差异;减少了平均住院天数及平均住院费用,减轻患者负担;加快了周转,增加病房使用率,提高医院收益。
但随着临床路径工作的开展也发现了一些需要改进的问题如:应加强人员培训,对临床路径实施的目的和意义进行系统培训,转变医务人员固有的思维观念,加强医务人员实施临床路径管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严格患者进入和退出路径的标准,制定相应的奖惩措施;将目前书面的临床路径电子化、信息化,做到可实时提醒、监控;建立完善的变异信息收集和反馈系统,以完整的收集数据,及时分析反馈更好的指导治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儿科抢救患儿的临床路径分析
摘要目的分析儿科抢救患者的临床路径,为临床提供参考。
方法50例抢救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25例。
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方式进行抢救,实验组患儿采用临床路径进行抢救,观察两组患儿抢救的成功率。
结果对照组患儿抢救的成功率为76%,实验组患儿抢救的成功率为92%,对照组患儿抢救的成功率明显低于实验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儿科抢救中实施临床路径方案,效果显著,提高了患儿的生存率,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关键词儿科抢救;临床路径;分析
儿科是整体研究小儿时期保健、身心健康及疾病防治的部门,儿科收治的患儿一般为从出生到14周岁,儿科的主要目标是在临床实践的基础上降低疾病的发病率及死亡率,提高疾病防治的水平,增强儿童体质[1]。
临床路径是指以循证医学指南为指导来促进治疗疾病和管理疾病,针对某一类疾病制定全面的标准化的治疗方式与程序,其目标为降低医疗成本,提高治疗水平与质量,减少变异及规范医疗行为等[2]。
本院针对儿科抢救患儿采用临床路径进行抢救,取得了明显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选取本院儿科2013年1月~2014年11月收治的50例抢救患儿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将患儿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25例。
对照组男13例,女12例,平均年龄
2.07岁,其中休克3例,抽搐5例,心脏骤停8例,新生儿窒息复苏9例;实验组男15例,女10例,平均年龄2.32岁,其中休克4例,抽搐6例,心脏骤停5例,新生儿窒息复苏10例。
两组患儿的年龄、性别及疾病类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 2 抢救方法对照组抢救患儿采用常规抢救方法,实验组抢救患儿采用临床路径进行抢救,具体如下:①制定临床路径总程序:根据医疗护理相关规定针对休克、抽搐及心脏复苏患儿制定抢救时的临床路径,临床路径最后的定稿要由儿科主任、副主任、护士长及科室相关人员进行讨论达成一致后再上报相关部门进行审批,审批通过后再实施;②临床路径的培训:全科室相关医护人员都要接受临床路径的培训,培训后对所有参加培训的医护人员进行考核(包括实践操作考核与培训知识考核),没有通过考核的医护人员择时重考至通过为止;③建立抢救队:将通过考核的医护人员分成三组进行24 h轮班,一个抢救队至少由2名主治医师,1名护士长,若干护士及1名住院医师组成;④分配医护人员的负责范围:对抢救队里的每个成员分配好各自的任务及负责范围,值班医师需负责分析患儿的病情,对患儿出现的临床症状及时处理,护士长需负责准备抢救时需要的医疗用品及连接呼吸机、插管,协助主治医师进行抢救等,护士需负责患儿的监护工作,为患儿进行吸氧、吸痰等,住院医师需负责下达
医嘱、记录患儿病情及各项指标参数等;⑤呼救方式:各值班抢救队的医护人员需佩戴对讲机,保证在第一时间发出及收到求救信号,快速转移到现场实施抢救;⑥记录:采用制定临床路径时自行制定的表格对患儿的病情等信息做清晰的记录,表格记录完成后应放在规定的位置,方便查看,以免丢失。
1. 3 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抢救患儿抢救的成功率,抢救成功为患儿经抢救后生命体征各项指标恢复至正常水平,患儿存活;抢救不成功为患儿抢救无效,死亡。
1. 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
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照组抢救成功19例,成功率为76%;实验组抢救成功23例,成功率为92%。
实验组抢救的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临床路径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诊断及治疗的标准化方法,能有效缩短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减轻患者家属的经济负担,减少不必要的、不合理的治疗行为,规范治疗时间,有计划性的提高治疗水平。
就是用最短的时间、最规范的操作达到最好的治疗效果,临床路径制定的标准为高质量、低费用、高效率[3]。
常规抢救方式在紧急情况下可能会导致发生混乱、不规范及重复劳动等不足,降低了抢救效率,临床路径的制定很好的规避了这些不足,临床路径是从抢救效率、团队分工、抢救规范及详细记录等方面制定的一套完整的标准化的抢救方案,规范的抢救方案能有效提高抢救成功率,提高诊断与实践操作的准确性,降低医疗风险;团队合作与分工能计划性的提高医护人员的操作质量,各司其责,让医护人员的操作更具默契;详细记录患儿的病情变化、抢救时间、临床症状、生命体征指标、用药情况及用药后有无不良反应等信息,能避免记录失误,改善记录不一致的现象,节省靠回忆写记录的时间等[4]。
从本次观察中可以看出,采用临床路径方案进行抢救的实验组患儿抢救的成功率明显高于采用常规方式进行抢救的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临床路径能有效提高抢救效率,保证抢救的规范性,加强医护人员的合作关系,降低医疗风险[5]。
综上所述,儿科抢救患儿采用临床路径,效果明显,提高了患儿的生存率,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参考文献
[1] 彭红,王桂兰.临床路径在儿科临床抢救病人中的应用.中外健康文摘,2011,8(45):62-63.
[2] 占琼英,周兰英,杨少强,等.支气管肺炎临床路径在儿科优质护理中的应用.齐鲁护理杂志,2013,19(7):31-32.
[3] 冯艳.临床路径在儿科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国际护理学杂志,2012,31(10):1951-1953.
[4] 关智勇,萧旗坚,刘清,等.儿科单病种管理的临床路径应用评价.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2014,43(1):102-105.
[5] 文成,范从海,董茵音,等.临床路径管理在儿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14,30(12):943-9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