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同视机的标准操作解析

合集下载

同视机操作流程

同视机操作流程

同视机操作流程(一)同视机的作用:1, 建立同时视、融合视、及立体视.2, 常用于眼科双眼视觉及弱视斜视等视功能的检查.3, 诊断和矫正治疗斜视、弱视必备的仪器.4, 提高视力.5, 矫正眼位偏斜.6, 建立和恢复双眼视觉.(二)操作前~中~后的方法:1, 坐姿端正防止头位偏斜特别是代偿头位。

2, 镜筒与眼距裸眼:距离镜筒1~2cm, 戴镜:以不划伤眼镜片为准。

3,下颌托、额托据患者调至最佳位置(避免产生视近辐辏和知觉性内斜视)。

4,所有刻度归至“0”位,棱镜度正常值2~4 ,1º=1.755, 视窗:1)OU视力相等:除“飞机”图片视窗暗,其它图片OU视窗亮;2)OU视力相差两行以上:健眼视窗暗,患眼视窗亮;6,图片放置:1)OU视力相等:图片正常放置,单数图片放置患者的左侧,双数图片放置右侧。

2)OU视力相差两行以上:主片放置健眼,副片放置患眼。

7,闪烁方式:1)一月同时闪,一月交替闪,一天闪,一天不闪;2)OU视力相等, 除“飞机”图片不闪,其余都需闪;3)OU视力相差两行以上:需对患眼进行闪烁刺激。

8,压抑镜片与辅助镜片1)压抑片适用于OU视力相差很大,以患眼清晰度好于健眼,使健眼看物象更模糊,强迫使用患眼,治疗时需对健眼进行闪烁刺激。

2)辅助镜片等于患者自身镜片度数,通常用于有屈光不正但不配镜的患者。

9,根据视力选择图片视力: 0.1~0.2 (10º片,大老虎笼子,小轿车与车库); 0.3~0.4 (5º片,米老鼠三角形); 0.5~0.6 (3º片,青蛙与荷叶,花和花心,小老虎笼子,大球和小球,狗和房子);0.8~1.0 (1º片,飞机)。

10,瞳距根据患者而定,(三)常用的训练的方法1,固视训练:直接让患者注视图片。

2,出入法,举例:嘱患者将鱼推进鱼缸中,健眼注视鱼缸,镜筒刻度归“0”固定,患眼推鱼至鱼缸不会游走,此时面板上对应的刻度为患者的斜视度数,(如斜视度数为10度),需两边平分,健眼刻度为5度,患眼以5度为中心,最大范围推,把鱼推出鱼缸按中~左~右三个位置重复运动。

如何使用同视机

如何使用同视机

如何使用同视机如何使用同视机一.三级视功能的检查【目的】:评价三级视功能:同时视、融像、立体视功能【工具】:同视机、画片、镜片箱【准备】:1.检查前就了解与双眼视有关的一般情况:病史:发病时间和发病情况;视力、瞳距、注视性质;遮盖试验、眼睛运动判断有无眼外肌麻痹。

2.正常室内照明;3.调整同视机:(1)打开设备开关,并确认指示灯工作;松开锁钮,开放光学管;全部数值归“0”;(2)调整镜筒间瞳距;(3)调节下颌托和前额架的高度和突出度,使受检者舒适、眼睛尽可能贴近目镜,注意病人的头位应该保持正直,特别是那些平时有代偿头位的病人。

下颌既不内收也不上举,医生要便于观察病人的角膜映光点;(4)调整以下部位归零:水平偏离刻度、垂直偏离刻度、扭转偏离刻度、旋转刻度;(5)两只镜筒内灯光的亮度应该相等或者弱视眼前的灯稍亮一些。

4.矫正远用屈光不正,如果眼镜影响医生观察病人的角膜映光点,可以用拇指稍微向上推眼镜,必要时可以摘掉眼镜,把合适镜片插入同视机镜片槽内。

【步骤】:1.一级视功能—同时视(1)采用同时知觉画片(以老虎和笼子为例),先在外面教会患者如何看图,“你看这两张图,一张是老虎,一张是笼子,过会你要把老虎推到笼子里,正中间,不能倾斜、不能碰到笼子的边线”;(2)把画片放入画片夹,锁住左边镜筒,左边水平刻度为“0”,并向患者询问“现在老虎有没有在笼子中央啊?”如果在中央,则直接记录右边刻度盘刻度;如果没有,则要患者手推操纵杆,前后调整,将老虎推进笼子中央,记录此时右边刻度;如果患者说老虎有倾斜或碰到笼子上下边线,则医生相应调整旋转或上下旋扭,至患者感到在中央,则记录水平、旋转、上下刻度;(3)根据画片重合状态,确定两眼的同时视功能;a.只看到一侧画片,提示单眼抑制或患者有斜视,目镜的角度与斜视的角度不一致,患者不能看到画片,这时要调整好目镜的角度与患者的斜视角度相一致;b.交替性看到两个画片,不能同时看到,提示无同时视(-),双眼交替性抑制;c.看到两个画片,但不能重合,一到重合处就只看到单侧画片或突然到另一侧。

同视机的标准操作解析

同视机的标准操作解析

同视机的应用同视机又名大型弱视镜或斜视镜,有许多种类和名称,但是基本原理是相同的,都是从Worth弱视镜演变过来的;同视机型号不同,主要参数也有差异;同视机主要用于检查斜视弱视患者的双眼视功能,视网膜对应情况以及斜视度的测定,根据不同诊断眼位斜视度的变化规律,了解眼球运动功能;另外还可以对患者行脱抑制训练、异常视网膜对应矫正训练;一.同视机构造及原理同视机构造:底座有一金属箱,其中储藏机器的转动部分及电路,在座上有两个金属臂连接两个镜筒,每个镜筒均包括目镜、反射镜及画片夹三部分,镜筒之臂的底座上有刻度盘,其上刻有两行刻度,一行为圆周度,一行为三棱镜度,以指示明镜筒旋转的角度;两镜筒一般可内转500 、外转400 ,镜筒上附有画片的高度及旋转的刻度,可以上下移动及旋转;同视机的主要结构是两个镜筒;镜筒可以围绕三个轴做各种方向的运动:围绕垂直轴做内收和外展两个方向的水平运动;围绕水平轴做上下方向的垂直运动;围绕矢状轴做旋转运动;镜筒做各个方向的运动都是围绕着眼球旋转中心的位置进行的;镜筒内装有一个平面反光镜,与视线呈45度角,这样能够使两只镜筒分别向左右两个方向弯曲90度,使患者感觉物象来自正前方;筒的一端装有目镜,另一端装有画片,中间安放一只+7D屈光度的球镜,使画片置于球镜的焦点上,可使光线平行,经目镜看到的画片相当于来自无限远的效果;同视机的两个臂控制着画片的水平运动;两个臂可以单独运动,也可以用锁固定以后做集合或外展的异向运动,还可以做平行运动;通过不同旋扭可以使画片做垂直和旋转运动;医生能够把镜筒调到各诊断眼位进行检查;同视机检查的原理是利用两个镜筒将两眼视野分开,左眼看左画片,右眼看右画片,通过凸透镜将物象投射到两眼视网膜的一定位置上,再通过视中枢传导到视皮层进行加工、分析、综合;如果有双眼视觉,便可以将分别来自双眼的物象合二为一,感觉为一个物体,如无双眼视觉,可以借助于同视机面板的刻度了解患者的斜视度,并对其他一些资料进行分析;机械照明装置有三种功能:1、可以改变照明的强弱,强光是用来做后像法检查;2、可产生闪烁刺激:即可自由使单眼照明亮灭,也可使两眼交替亮灭,同时亮灭的频率可有数种;3、可使Haidinger氏刷正转、倒转,用于治疗旁中心注视;二.同视机画片同视机画片共分四类1.同时知觉画片用于检查双眼同时知觉,是双眼知觉的一级画片;两张画片为一对,其画片的大小不等,按视角的不同又分为三类:1旁黄斑画片:其对应的视角是100,能够投射到旁黄斑区;2黄斑画片:其对应的视角是30~50;3中心凹画片:其对应视角是10;画片的图案都设计在方框的中央,两张画片互补,小图案落在大图案之内,例如:狮子站在笼子里;2. 融合画片用于检查二级双眼视功能;理论上讲,应该是一对相同的画片,但是,为了检查方便,每张画片都设计一个在另一张画片上不存在的特殊部分;这两个特殊结构称为控制点;两个控制点分别由两只眼看见,一旦病人看不到其中一个控制点,则说明有一眼抑制;这类画片的大小,控制点的位置也分别为中心控制点,黄斑控制点和旁黄斑控制点;融合画片二级画片主要用于融合范围的检测及训练, 按视角大小分为二级100、50、30画片;3.立体视画片这类画片是检查三级视功能的,即检查立体视觉的;每一对画片的图案存在微小的差异,即存在水平差异,这两张画片会落在视网膜的非对应区域即Panum氏空间,水平视差被视觉中枢感知会产生深度知觉;较复杂的画片看上去会形成不同深度的层面;立体视画片包括一般立体视画片及随机点立体视画片,前者是图形之间保持一定的分离位置,图形有深度感,用于立体视的定性测定,后者用于立体视锐度的测定;4.特殊检查用画片:十字画片,后象画片,Kappa角画片等;三、同视机检查一同视机检查常规在为病人作同视机检查以前应该了解与双眼视有关的一般情况;1.病史:发病时间和发病情况;2.检查视力,交替注视或是单眼注视以及注视性质;3.遮盖试验:检查患者是否存在隐斜视,显斜视,恒定性斜视或是间歇性斜视,以及眼外肌麻痹;当病人坐在同视机前检查时,我们应该知道病人的一般情况,这样就可以避免出现诊断方面的错误;例如:当遇到显斜与隐斜界限不清楚的病人,同视机检查发现这类病人的双眼视觉严重受损,说明在日常生活中,患者双眼可能经常处于斜视状态下;如果医生熟悉情况,能够较好地指导病人进行检查,可以节省时间,且比较容易发现异常状态;如果医生认为病人可能存在双眼视,例如斜视发病晚,而且是间歇性的先做主观检查,让病人推拉同视机的操纵杆其主观斜视角与客观斜视角相吻合,医生就可以得出明确的结论;如果两个检查结果不一致,医生应该怀疑病人存在异常视网膜对应或抑制,记下检查结果以便进一步检查分析;首先调好患者的下颌托,额托,令患者注视目镜中的画片,调整仪器把所有刻度盘的指针都调到0o,特别要注意垂直和旋转的刻度盘,调整下颌托的高度,使病人的眼睛正好对准同视机的目镜,也便于医生观察病人的眼球运动;目镜的距离要等于病人的瞳距,斜视病人的瞳距是双眼分别处于原在位时的瞳孔距离;两只镜筒内灯光的亮度应该相等或者弱视眼前的灯稍亮一些; 检查双眼视异常的病人要注意,病人的头位应该保持正直,特别是那些平时有代偿头位的病人,更要注意这一点;下颌既不内收也不上举,医生要便于观察病人的角膜映光点;如果眼镜影响医生观察病人的角膜映光点,可以用拇指稍微向上推眼镜,必要时可以摘掉眼镜,把合适的镜片插入同视机镜片槽内代替眼镜;二同视机检查法1、测量他觉斜视角:检查前戴矫正眼镜,调整颌台高度、瞳孔距离,使两侧镜筒适合眼的高度;将镜筒臂移到0 o处,并将一对同时知觉画片置于左右镜筒光源,如狮子和笼子;将斜视眼侧镜筒转移到和其视线相一致位置上,注视眼镜筒固定于0 o处;然后交替点灭光源,注意观察眼球运动情况,调整镜筒臂,令左右眼单独注视各自画片至两眼都不见有眼球移动,此斜眼侧镜筒臂所指的度数为他觉斜视角;如一眼视力不良,不能固视画片,或因偏心注视不能用中心窝固视时,可根据角膜反射点确定斜视角,此时可取下镜筒的乳白色玻璃和画片;这种情况无法排除Kappa角的误差;有眼球震颤或其他固视动摇情况时,也不能准确地侧出他觉斜视角;尽管镜筒上有+7D接目镜消除其调节,但画片和眼距离很近,由于心理因素仍可出现近感性辐辏;因此,在内斜视情况下测得的度数比实际度数要大,外斜视时其度数要小;幼儿注意力不集中时,可选用任何引起其注意力的画片,并耐心启发患儿,使其合作;2、测量自觉斜视角:用同时知觉画片,如狮子和笼子,将注视眼镜筒固定于00处,令被检者手持另侧镜筒手柄,将狮子装入笼子中,此时镜筒臂所指的度数即为自觉斜视角;如果两个画片不能重合时,说明无同时视功能,其表现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只看到一侧画片,另一种是看到两个画片但不能重合;仅仅单眼注视到画片,一般有两种情况,一种可能是由于患者有水平或垂直斜视,目镜的角度与斜视的角度不一致,患者不能看到画片,这时要调整好目镜的角度与患者的斜度相一致,另一种可能是单眼抑制;3、同时知觉功能检查:首先用同时知觉画片进行同视机检查,令患者注视一侧画片,用运动手柄推动另一侧目镜,使两张画片重叠,这个角度一般是患者的自觉斜角,医生通过交替点灭法,观察角膜反光位置,来判断患者自觉斜角与他觉斜角是否相同,如果相同,说明患者有正常视网膜对应,再进行融合范围及立体视检查;如果不同,说明患者没有正常视网膜对应;自觉斜视角与他觉斜视角相差在5度以下者可认为正常;4、融合功能的检查:使用二级画片,10度画片用于周边融合功能检查,3度画片可用于中心凹融合功能检查;检查前,使患者认清两张图形的特点,然后移动镜筒,至两张画片重和,此时将机器锁住,并使之产生两臂等量的辐辏和分开 ,转动旋钮直到两张画片不再重合,就是其辐辏和分开的最大限度,也就是融合范围,正常融合范围:辐辏平均为25 o~30 o,分开为4 o~6 o,垂直分开为2△~4△,旋转为15 o~25 o;5、立体视的检查:立体视是一项具有深度感觉的高级视功能,临床上多采用二维视标测定,种类繁多,有些属定性检查,有些属定量检查,可测出立体视觉的灵敏度,以秒弧度为单位,度数越小,灵敏度越高;选择自觉斜角,先用视差较大画片进行检查,逐渐过渡到视差较小的画片,这样可以检测出真正的立体视锐度;把两张立体视画片放入插片盒内,双臂摆在融合点附近,以便形成立体视觉,病人能够自然地产生立体视无须医生提示,如果医生提示,仅用一眼看到的物象也可能产生一定深度印象;6、对于麻痹性斜视患者,为寻找麻痹肌及亢进肌,应进行九个诊断眼位的检查,由于同视机能使患者头部固定,器械上又装有使镜筒向九个不同注视方向转动的旋钮,所以可以把患者的视线指向任何方向,准确地检查出自觉斜角和他觉斜角;后天性新鲜的麻痹性斜视,依据同视机检查结果,能很快识别麻痹肌;先天性麻痹斜视,由于发病较早,许多病例往往合并续发改变,单纯依据同视机检查结果不能准确判断其麻痹肌与亢进肌,必须结合眼球运动、复视像、Hess屏等综合分析,作出合理的诊断;一般情况下,单纯水平斜视检查三个位置,即正前方,左转15 o,右转15 o,分别记录二眼注视时的斜度;垂直斜视需要进行九个诊断眼位检查,应记录七个注视位的水平、垂直及旋转斜度用井字格表示,应同时分别查其二眼注视时的斜度;记录方法:左转15 o正前方右转15 oREFL ROD注视左眼上直肌右眼上直肌右眼下斜肌左眼下斜肌左眼外直肌右眼内直肌右眼内直肌左眼外直肌左眼下直肌右眼下直肌右眼上斜肌左眼上斜肌检查结果分析:一麻痹性斜视L -5o -10o -25 o R左内直肌麻痹L +8 o +15 o +25 o R右外直肌麻痹+1oR/L7oEX3o+1oR/L5oEX4o+2 oR/L8 oEX4 o+1oR/L14oEX6o+3oR/L9oEX8o右上斜肌麻痹-1oR/L15 oEX2o+1oR/L9o EX3o+1oR/L10oEX2o+1oR/L8oEX1o-1oR/L4oEX1o左上直肌麻痹+1oR/L7o-1oR/L8o-1oR/L11oIN2o+1oR/L10oIN2o+1oR/L15o右下直肌麻痹-20oL/R13o-1oL/R13o-25R/L4-12oR/L4o-3R/L4-23oR/L15oOS注视+1oR/L15o右动眼神经麻痹二限制性斜视-8o-10oL/R28o-9oL/R25o-2oL/R26o-6oL/R31o眼球运动右上转受限明显甲状腺相关眼病-3oR/L17o+1oR/L12o-1oR/L13o-2oL/R10oOD注视+1oL/R9o左眼眶下壁骨折7.A.V现象的检查:A现象是指上下各转250,上方的斜视度与下方的斜视度相差超过10△; V 现象是指上下各转250,上方的斜视度与下方的斜视度相差超过15△;一般情况下,应以三棱镜加遮盖所测三棱镜度数为依据,由于同视机检查属于特定环境的检查,受辐辏的影响,内斜视所测结果往往偏大,外斜视所测结果往往偏小,但同视机使用方便,易于掌握,许多学者也较多应用此方法进行A、V 现象的测定;A.V现象分析-60△R/L15△-60△-58△L/R13△-40△L/R6△-40△-40△-30△外斜V征双下斜肌亢进+46△+45△+42△+30△+30△+28△+15△L/R12△+17△+16△R/L14△内斜A征双上斜肌亢进 8.AC/A检查: AC/A比率是指引发调节性辐辏的调节力与其所诱发的调节性辐辏的三棱镜度数的比率,正常值平均为4~7;应用一级三度小画片测定自觉斜视角或他觉斜视角,记录其三棱镜度数,然后双眼前均插入-3D镜片,重复前述检查并记录,求出其三棱镜的差,除以正3D的调节,就可以得出其AC/A的值;AC/A检查时需要注意必须配戴矫正眼镜,放松调节,复查三次取均值; 9.视网膜对应关系的判断:应用同视机检查能够比较简单准确地判断患者的网膜对应关系; 1正常视网膜对应:自觉斜视角为融合点=他觉斜视角; 2企图正常视网膜对应;自觉斜角为交叉点=他觉斜视角; 3和谐异常视网膜对应:自觉斜角为0度融合,他觉斜角=异常角; 4企图和谐异常视网膜对应;自觉斜角为0度左右交叉,他觉斜角=异常角; 5不和谐异常视网膜对应;自觉斜角为融合点,不等于他觉斜视角,异常角小于他觉斜视角, 6企图不和谐异常视网膜对应:自觉斜视角为交叉点,不等于他觉斜视角; 7对应缺如:有较大的抑制区存在,无法测出其对应性质,多见于外斜视在其双眼同时注视画片时,感觉一个物像总是在另一个物像的同侧,临床习惯上称为到处同侧复视; 8单眼抑制:比较少见,由于抑制很深,完全没有同时知觉存在,无论如何变换角度,患者均不能同时感到两侧画片同时出现,只能看到一侧画片; 在应用同视机进行视网膜对应关系检查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A:自觉斜视角与他觉斜视角的轻度差异,不能认为是异常视网膜对应,至少相差5度才有意义;既或如此,还有几种情况必须与异常对应加以区别;其中有人自觉斜视角经常有变化:如注视不稳定;固视分离;合并垂直斜位之间歇性外斜视等均可表现为自觉斜视角与他觉斜视角不同;但如果在患者声称二像重合时,马上与他觉斜视角对比注意二者是否一致;如果一致则为斜视角的变化,并不是异常视网膜对应; B:最好选择黄斑中心凹型同时知觉画片;但在检查对应时应选用大小适当为斜眼所能看清的画片为宜; C:融合点是一个点,但交叉点往往是一个小的范围; D:垂直异常对应虽然少见,但可以遇到;其检查法与水平相同,即其垂直方向的自觉斜角比他觉斜视角小,但麻痹性斜视有时能控制一部分斜视角不呈显斜,此时自觉斜视角与角膜反射点位置是一致的,异常视网膜对应则不一致,应注意区别这两种情况; 10、应用十字画片在同视机上可以准确记录出旋转性斜视患者的旋转斜度,大部分旋转性斜视患者,存在明显的自觉症状,眼球运动却没有明显异常,应用一般的检查方法无阳性发现,而被忽略,应用十字画片,在同视机上可以准确地检查出旋转斜视度,为诊断和治疗提供帮助; 11、测定Kappa角,插入特殊画片,画片上有一排水平方格,格内填有一排字母和数字EDCBA 012345,0位于画片的中央,当病人存在Kappa 角,让病人一只眼依次注视数字或字母,直到该眼的角膜映光点准确地位于瞳孔中央为止,这时候眼睛注视的字母或数字对应的偏斜度既是Kappa角的度数; 角膜反光点位于角膜中央的鼻侧,称为正Kappa角,反之位于颞侧称为负Kappa角;临床常见为正Kappa角,若正Kappa角较大,外斜者显得斜度更大,内斜者显得斜视度较小;反采用角膜光点测量斜视度时必需考虑此值; 用同视机检查双眼视功能时采用的是画片,检查结果还可以用另外两种方法证实; 1后像法检查:后像法为分别照射两眼黄斑部来形成后像,所以可不受机动性抑制影响,但固定抑制仍时后像不完整;因为知觉印象是来自黄斑对黄斑的投射关系,有正常视网膜对应时,后像与斜位无关,在暗背景能看到明亮的十字交叉,在明亮的背景上能看到黑暗的十字交叉,利用后像和利用真实物象进行检查有很大的区别,后像离日常生活中的真实双眼视觉差异很大,所以后像检查的结果与日常生活中的双眼视觉也不尽相同;后像检查时,利用特殊的画片,打开亮度很高的后像灯,两只眼分别照射;平时的注视眼用水平方向的灯光照射,另一只眼用垂直方向的灯光照射; 医生应该向病人说明后像形成和观察的方法;让病人先试验一次,亲身体验一下闭上眼睛后出现后像的情况,开始先出现正后像,然后出现负后像;正后像是明亮的,负后像比背景暗;让患者观察后像,并画出后像的形状; 假设右眼产生的是水平后像,左眼产生的是垂直后像,检查结果常见有以下几种: 外斜视伴异常视网膜对应正常视网膜对应内斜视伴异常视网膜对应 2黑丁格刷Haidinger刷:是利用视网膜内视现象所设计的,内视现象是极化光线作用于呈放射状排列的黄斑纤维引起的,其构造是通过一片极化滤光片及深蓝色玻璃,单眼注视一明亮的背景或画片,当滤光片转动时,可以看到视野中有两只三角型的深棕色小刷,尖端相对,并以此为中心随镜片一起转动,如为旁中心注视,就看不到此刷,或虽看到但光刷移到视野周边;如黑丁格刷同时以相反的方向,相同的速度转动,为中心凹注视,因为他们都能投射到中心凹,所以,两个黑丁格刷重叠,为正常网膜对应; 四、同视机治疗用同机作治疗主要是脱抑制建立同时知觉,纠正异常视网膜对应,增进融合能力;在调节与辐辏关系上,如果不用调节力的情况下训练辐辏与分开只转动镜筒角度,目镜前不用加镜片,如在调节固定的情况下训练辐辏与分开则目镜前插入凹透镜或凸透镜以诱起或迟缓调节; 同视机训练是矫正视功能的重要方法;视功能矫正的内容包括:1消除斜视眼的抑制状态;2扩大融合范围;3矫正异常视网膜对应;4弱视训练等; 同视机训练有许多方法,通过近代视觉心理学和视觉电生理学的研究,加深了人们对这些治疗方法的认识,视网膜感受器对运动视标和亮度变化的视标非常敏感,也就是说刺激图象的亮度不断变化,例如:时隐时现或一闪一灭,或者刺激图象不断地上下或左右运动;围绕抑制眼的黄斑上下或水平移动画片,这两种形式都会增强图象对抑制眼黄斑的刺激;按照以上观点可以把同视机训练方法划分为两类:一类闪烁刺激法,亮度不断变化;另一类是动态刺激法,画片不断运动; 一脱抑制训练 1.闪烁刺激法选用同时知觉画片,宽5度,例如拖拉机和房子;把两侧镜筒摆在客观斜视角上,双眼正位时摆在0度,即正前方健眼注视拖拉机,当熄灭拖拉机时,另只眼不出现眼球运动就能注视房子;使两镜筒灯光亮度不断变化,变化方式有以下几种:交替点灭,一侧即视网膜黄斑抑制的眼点灭或同时点灭;自动闪烁频率开始较低,以后逐渐提高;抑制眼前的画片亮度应该比对侧眼高一些,使两眼前的画片亮度存在一定差别,这样也有利于脱掉抑制;三种点灭方式可以交替使用,也可单独使用;反复训练能获得同时知觉,重新建立正常视网膜对应; 2.动态刺激法这类方法3包括捕捉法、进出法、侧向运动法; 1捕捉法:医生一侧镜筒,操纵拖拉机,病人操纵一侧镜筒,画片是房子;当拖拉机进入房子以后,医生稍微移动镜筒,拖拉机开出房子,患者再把拖拉机放入房子;反复训练,病人的动作会越来越快,说明同时视功能逐渐恢复; 2进出法:与捕捉法相似,也是把两镜筒放在客观斜视角上,患者健眼注视狮子,一侧镜筒固定,一只手移动另一侧镜筒,把狮子放出笼子,重复进行;随视功能的改善,动作越来越迅速; 3侧向运动法:在客观斜视角放上两张画片融合以后,把同视机锁住,中央开关打开,使两个镜筒能够左右方向做平行运动;让患者在保持融合的情况下追随镜筒做共同性运,这样既训练融合功能,也能训练双眼协调的共同性运动,克服眼球运动的轻度非共同性; 二融合功能训练:当两只眼的黄斑获得同时知觉以后,要进行融合功能训练;开始选用较大的画片,如带有黄斑抑制点的画片;辐辏训练:患者将两张融合画片融合以后,把两侧镜筒锁住,中央开关也锁住,转动水平旋钮,使镜筒做慢速的辐辏运动,两只眼也随之做辐辏运动,病人感觉融合画片逐渐变小、变远而且变模糊,最后,两张画片突然分开移向两侧;这样重复训练,集合性融合范围会不断扩大;为了增加调节促进辐辏功能,在同视机上可以加1~3个屈光度的负镜片,提高训练效果;散开训练:散开训练与辐辏训练一样都是扩大融合范围的训练手段,但是散开训练比较困难;训练方法与辐辏训练相似;让镜筒做散开运动,双眼集中精力注视融合画片,直到两画片分开为止,反复训练;采用黄斑融合画片训练后,可以改为立体画片进行同样的训练巩固两眼中心凹的融合能力,扩大运动性融合范围;进行上述黄斑刺激和中心凹刺激,一旦黄斑抑制解除以后,融合功能便可以建立;无论原先是单眼抑制或是异常视网膜对应,其恢复过程是相似,利用同视机治疗的方法也没有多大区别; 三弱视治疗利用Haidinger刷现象来矫治旁中心注视性弱视,由于黄斑部存在有特殊排列的Helon纤维,通过此刷可以看到以注视点为中心直交的黄色毛刷样内视现象;治疗时,让病人取坐位,用弱视眼注视旋转的毛刷和图形视标常用飞机图形,努力使光刷中心移至图形视标中央部,消除旁中心注视,建立中心凹注视;本法适用于旁中心注视点在中心注视以外30 范围内,5~80 以外的旁中心注视点辨别不出Haidinger刷现象;。

如何使用同视机

如何使用同视机

如何使用同视机一.三级视功能的检查【目的】:评价三级视功能:同时视、融像、立体视功能【工具】:同视机、画片、镜片箱【准备】:1.检查前就了解与双眼视有关的一般情况:病史:发病时间和发病情况;视力、瞳距、注视性质;遮盖试验、眼睛运动判断有无眼外肌麻痹。

2.正常室内照明;3.调整同视机:(1)打开设备开关,并确认指示灯工作;松开锁钮,开放光学管;全部数值归“0”;(2)调整镜筒间瞳距;(3)调节下颌托和前额架的高度和突出度,使受检者舒适、眼睛尽可能贴近目镜,注意病人的头位应该保持正直,特别是那些平时有代偿头位的病人。

下颌既不内收也不上举,医生要便于观察病人的角膜映光点;(4)调整以下部位归零:水平偏离刻度、垂直偏离刻度、扭转偏离刻度、旋转刻度;(5)两只镜筒内灯光的亮度应该相等或者弱视眼前的灯稍亮一些。

4.矫正远用屈光不正,如果眼镜影响医生观察病人的角膜映光点,可以用拇指稍微向上推眼镜,必要时可以摘掉眼镜,把合适镜片插入同视机镜片槽内。

【步骤】:1.一级视功能—同时视(1)采用同时知觉画片(以老虎和笼子为例),先在外面教会患者如何看图,“你看这两张图,一张是老虎,一张是笼子,过会你要把老虎推到笼子里,正中间,不能倾斜、不能碰到笼子的边线”;(2)把画片放入画片夹,锁住左边镜筒,左边水平刻度为“0”,并向患者询问“现在老虎有没有在笼子中央啊?”如果在中央,则直接记录右边刻度盘刻度;如果没有,则要患者手推操纵杆,前后调整,将老虎推进笼子中央,记录此时右边刻度;如果患者说老虎有倾斜或碰到笼子上下边线,则医生相应调整旋转或上下旋扭,至患者感到在中央,则记录水平、旋转、上下刻度;(3)根据画片重合状态,确定两眼的同时视功能;a.只看到一侧画片,提示单眼抑制或患者有斜视,目镜的角度与斜视的角度不一致,患者不能看到画片,这时要调整好目镜的角度与患者的斜视角度相一致;b.交替性看到两个画片,不能同时看到,提示无同时视(-),双眼交替性抑制;c.看到两个画片,但不能重合,一到重合处就只看到单侧画片或突然到另一侧。

华亚同视机使用方式

华亚同视机使用方式

华亚同视机使用方法一、同视机的临床应用同视机主要用于检查斜视弱视患者的双眼视功能,视网膜对应情况以及斜视度的测定,根据不同诊断眼位斜视度的变化规律,了解眼球运动功能。

另外还可以对患者行脱抑制训练、异常视网膜对应矫正训练。

同视机检查主要是测定斜视角及检查双眼视功能:1、通过观察角膜反射点位置确定:单眼注视力、双眼注视力、测定他觉斜视角度;2、通过看同时知觉画片确定:有无双眼同时知觉;测定自觉斜视角及他觉斜视角;比较自觉斜视角与他觉斜视角以明确视网膜对应性质;其中包括正常视网膜对应、企图正常视网膜对应、异常视网膜对应、企图异常视网膜对应。

检查双眼视功能:正常视网膜对应患者应用融合画片进一步检查其异向(辐辏、分开)与同向融合力。

再用立体感觉画片测定其立体感。

异常视网膜对应患者往往也能有异常融合范围,故亦应试测其融合力。

二、同视机检查1、测量他觉斜视角:检查前戴矫正眼镜,调整颌台高度、瞳距,使两侧镜筒适合眼的高度。

将镜筒臂移到0 o处,并将一对同时知觉画片置于左右镜筒光源,如狮子和笼子。

将斜视眼侧镜筒转移到和其视线相一致位置上,注视眼镜筒固定于0 o处。

然后交替点灭光源,注意观察眼球运动情况,调整镜筒臂,令左右眼单独注视各自画片至两眼都不见有眼球移动,此斜眼侧镜筒臂所指的度数为他觉斜视角如一眼视力不良,不能固视画片,或因偏心注视不能用中心窝固视时,可根据角膜反射点确定斜视角,此时可取下镜筒的乳白色玻璃和画片。

2、测量自觉斜视角:用同时知觉画片,如狮子和笼子,将注视眼侧镜筒固定于0处,令被检者手持斜视眼镜筒把手,将狮子装入笼子中,此时镜筒臂所指的度数即为自觉斜视角。

如果两个画片不能重合时,说明无同时视功能,其表现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只看到一侧画片,另一种是看到两个画片但不能重合。

仅仅单眼注视到画片,一般有两种情况,一种可能是由于患者有水平或垂直斜视,目镜的角度与斜视的角度不一致,患者不能看到画片,这时要调整好目镜的角度与患者的斜度相一致,另一种可能是单眼抑制。

同视机检查训练操作考核评分标准新

同视机检查训练操作考核评分标准新
同视机主要用途、检查以及训练
分数(100分合格)
评语
主要用途
1.检查诊断:用于检查斜弱视患者的双眼视功能,视网膜对应情况以及斜视度的测定,根据不同诊断眼位斜视度的变化规律,了解眼球运动功能。
2.训练治疗:脱抑制训练,异常视网膜对应矫正训练,弱视治疗,斜视眼的眼肌训练。
同视机检查操作说明
检查前准备
医生的准备:询问病史,常规眼部检查(查视力,眼位,眼前后节,注视性质等);告知病人检查内容及怎样配合,让病人不要紧张,对小病人要耐心。确保室内光线处于自然光线或半暗室,穿好白大褂或工作服,戴好口罩,清洗双手。
5.据斜视眼侧亮灯时的眼球运动,移动镜筒(眼球外转,是内斜,医生将斜视眼侧的镜筒向内转)
6.直至眼球不动时该侧镜筒所指的刻度为他觉斜视角
7.对于单眼视力较差者,可令患者视力好的眼注视其中一个画片注视点,观察患者另一眼角膜反光点位置,看光点是否位于瞳孔中央,如果不在瞳孔中央,检查者推动另一手臂,使镜筒出射的光点移动至瞳孔中心处,刻度度数则为患者的他觉斜视角度。
此例中右上方斜视度最大,可能是右上直肌或左下斜肌的问题 。
右上方注视时右眼眼位低,是患眼,所以是右上直肌麻痹。(向上看时,低位眼是患眼;向下看时,高位眼是患眼。)
1
Kappa角检查:
Kappa角是注视线与光轴的夹角
1.选用K1/K2画片,其中K1置于检查眼侧,K2置于另一侧;
2.让被检者注视1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个小图标中最正中间的一个(黄色圆环),打开半透半反镜,观察被检者的角膜反光点
A/V症检查:
1.推动两侧推杆及旋钮,将坐标归于零位;
2.两侧镜筒同时上下各转25°,破坏检查眼侧零位。
3.手推检查眼侧镜臂,使左右镜筒中画片位置匹配;

同视机检查、训练 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新)

同视机检查、训练 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新)
分开性融合范围检查
1.受检者全矫取坐位,头部正直,舒适地置于同视机前
2.刻度调整到零刻度线(ABD)
3.镜筒放在自觉斜视角处(融合点),即被检查者认为最舒适的能把两张画片内容融合到一起的角度,锁紧两侧镜臂
4.缓慢匀速旋转旋钮使两镜筒一起做等量分开运动
5.直至受检者报告两画片分开,此处为破裂点
6.记录刻度盘度数,如-X°
正常人立体视锐度约为40~60弧秒。
后像检查、异常视网膜对应检查:
后像检查也可检查有无正常视网膜对应
如:选择一对画片,一侧能看到水平线,另一侧能看到垂直线,两张画片重叠以后为十字线。
检查方法:
1.选择画片,使用H1/H2画片,分别放入两侧画片栏;
2.拨动光源灯罩侧面弥散片操作杆,让弥散片退出光路,把照明亮度调到最大;
正常人融合范围:集合平均为+25~+30°分开为-4~-6°,垂直为2~4Δ,旋转为15~25°。
Ⅲ级:立体视功能
用一般立体视画片(定性)(三级画片)或随机点立体视画片(定量),有正常的双眼同时知觉、融合功能,才可以检查立体视。
L1/L2是小视标,配合色差、位差立体视功能检查画片;L3/L4是明暗、位差立体视功能检查画片;L5/L6黄斑区域位差立体视功能检查画片;L7/L8全视野黑白位差立体视画片;L9~L12为随机点检查用画片。
同视机的准备:将同视机的电源打开,所有刻度盘的指针都调到0,调整好瞳距,下颌托的高度,使病人的眼睛正好对准同视机的目镜,调好前额架,使患者眼睛距离目镜约10~15mm,患者头位保持正直,调好两镜筒的灯光亮度,有屈光不正的病人戴矫正眼镜,准备检查用的画片。
Ⅰ级:同时视功能
一、自觉斜视检查(主觉斜视检查)
4.记录相应的旋转结果。

同视机的操作

同视机的操作

---------------------------------------------------------------最新资料推荐------------------------------------------------------同视机的操作同视机的操作方法详解同视机检查主要是测定斜视角及检查双眼视功能。

1.通过观察角膜反射点位置确定:单眼注视力、Kappa 角、双眼注视力、测定他觉斜视角的度数。

2.通过看同时知觉画片确定:有无双眼同时知觉;测定自觉斜视角及 Kappa 角;比较自觉斜视角与他觉斜视角以明确视网膜对应性质。

其中包括正常视网膜对应、企图正常视网膜对应、异常视网膜对应、企图异常视网膜对应。

异常视网膜对应又可分为和谐与不和谐两种。

还有单眼抑制和对应缺如。

对非共同性斜视患者除通过同时知觉画片测定正前位之斜度外,还可以利用改变二镜筒角度测出各个注视方向的水平、垂直与旋转斜度。

通过测出正上方与正下方视野的水平斜度可以诊断 A.V 及 X 现象。

由于同视机镜筒可以转成不同角度,对麻痹性斜视的定量检查很方便。

3.检查双眼视功能:正常视网膜对应患者应用融合画片进一步检查其异向(辐辏、分开) 与同向融合力。

1/ 29再用立体感觉画片测定其立体感。

异常视网膜对应患者往往也能有异常融合范围,故亦应试测其融合力。

[b]检查双眼视觉的级别:[/b] 1.)同时知觉使用同时知觉画片,同视机一臂置于0°处,令患者自己推动同视机另一臂,在二画片重合时所指的角度即为其自觉斜视角。

再令患者注意其中一个画片,检查者推动另一臂,至角膜反射恰居于斜眼角膜中心时,再交替地点亮及熄灭两镜筒的照明装置,观察眼球有无恢复注视位之运动。

如果仍有眼球运动,则稍移动画片位置至两眼完全不动时的角度即为患者的他觉斜视角。

如自觉斜视角等于他觉斜角时,证明其视网膜对应正常。

如---------------------------------------------------------------最新资料推荐------------------------------------------------------ 果二者不等,其自觉斜视角小于他觉斜视角5°以上,即为异常视网膜对应。

同视机使用说明书

同视机使用说明书

六六爱眼网TY-TSJ型同视机一序言二原理三性能结构及组成四功能说明五镜筒及画片运动六双眼视功能检查七同视机的治疗八使用环境及注意事项九禁忌症及提示性说明十运输及贮存环境条件十一质量承诺十二附件十三画片目录一.序言TY-TSJ型同视机是光、机、电结合的,功能齐全的眼科光电仪器,用于检查人眼的双眼视觉功能,视网膜对应情况,斜视角的测定,并对斜视弱视患者进行脱抑制训练,异常视网膜对应矫正训练。

TY-TSJ型同视机配有不同视场角的同时视、融像、立体视画片共12幅,本机还具有定时控制、自动控制灯光闪烁等多种功能。

因此,本机集多种诊断检查、治疗训练等功能于一体,适宜于各级医院使用。

TY-TSJ型同视机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研制而成,研制过程中广泛征求了北医大郭静秋教授、天津眼科医院郭新教授等眼科专家的意见,仪器操作简便,性能可靠。

本说明书仅列出几种常用的检查方法,关于详细的诊断、检查方法,请用户参考有关的眼科专著。

本说明书中列出的性能指标,仅供用户使用时参考,不作为验收产品的依据。

二.原理利用两个镜筒将两眼视野分开,左眼看左画片,右眼看右画片,通过凸透镜将物象投射到两眼视网膜的一定位置上,再通过视中枢传导到视皮层进行加工、分析、综合。

如果将分别来自双眼的物象合二为一,感觉为一个物体,则有双眼视觉;若不能将双眼物象合二为一,则说明无双眼视觉,可以借助于同视机面板的刻度了解患者的斜视度,并对其他一些资料进行分析。

三. 性能结构及组成2.机械性能2.1通过镜筒手柄及镜筒俯仰手轮调节左右镜筒,水平调节范围:集合500,分开400;垂直运动调节范围:±300。

2.2左右镜筒可进行同步水平集合或分开运动。

2.3左右镜筒可进行同步平行运动。

2.4镜筒内画片垂直转动:±200。

上下移动±10△。

2.5目镜瞳距调节范围:50mm~80mm。

颌托及额架升降、移动可调。

3 电器性能3.1 照明灯闪烁有手动控制和自动控制两种方式。

同视机检查SOP

同视机检查SOP

同视机检查SOP【适应症】1.怀疑有斜视时。

2.怀疑双眼视觉功能问题时。

【禁忌症】1.眼表急性炎症。

2.受检者因精神状况或全身其他疾病不能配合检查时。

【操作方法及程序】(1)同视机所有刻度归至“0”位。

(2)患者坐于同视机前,调整下颌托、额托位置及瞳孔距离,使患者平视视线等高于镜筒中央。

坐姿端正,防止代偿头位;如有屈光不正,应在戴镜下检查。

(3)将一对同时视片分别插入左右画片夹,如狮子和笼子。

将注视眼镜筒固定于0处,令被检者手持另侧镜筒手柄,将狮子装入笼子中,此时镜筒臂所指的度数即为自觉斜视角。

如果两个画片不能重合时,说明无同时视功能。

如一眼视力不良,不能固视画片,可根据角膜反射点确定斜视角,此时可取下镜筒的乳白色玻璃和画片。

斜视度可用弧度或三棱镜度表示。

(4)将一对同时知觉画片分别插入左右画片夹,如狮子和笼子。

注视眼镜筒固定于0处,将斜视眼侧镜筒移到和其视线相一致位置上,然后交替点灭光源,注意观察眼球运动情况,调整镜筒臂,令左右眼分别注视时均不见眼球移动,此斜眼侧镜筒臂所指的度数为他觉斜视角。

(5)当存在同视视时,可进一步进行融合功能的检查。

检查前,教会患者认识一对融合画片的控制点。

然后将一对融合画片插入左右画片夹,在同时视的位置移动镜筒,至两张画片重和,此时将机器锁住,并使之产生两臂等量的辐辏和分开,转动旋钮直到两张画片不再重合或丢失控制点,两侧刻度的代数和为其辐辏和分开的最大限度,也就是融合范围,正常融合范围:辐辏平均为25o~30o,分开为4o~6o,垂直分开为2△~4△,旋转为15o~25o。

(6)当存在同时视时,可进一步进行立体视功能检查。

双臂摆在主觉斜视角的位置,将一对立体视画片插入左右画片夹,一般先用视差较大画片进行检查,逐渐过渡到视差较小的画片。

(7)对非共同性斜视患者,可进行九方位的主觉(存在同时视)或他觉斜视度测定,主要用于双眼复视患者的检查。

双臂摆在主觉或他觉斜视角的位置,将一对同时视画片插入画片夹;镜筒不动的眼为注视眼,移动对侧眼镜筒到同时视(主觉斜视角)或交替点灭双眼不动(他觉斜视角),双侧镜筒臂所指度数的代数和为斜视度。

同视机的标准操作规程

同视机的标准操作规程

同视机的标准操作规程(SOP)
SOP编号:页数:
制定人:审核人:批准人:
(签名、日期)(签名、日期)(签名、日期)生效日期:颁发日期:
修订登记:
审查登记:
仪器型号:QXY-A
一、用途
治疗各种类型的弱视,过度调节紧张性仅是。

二、结构
机身、水平架、电动机、电源连线。

三、操作方法
1.每支试管中放置等量的样品,然后对称放入水平架上,以免由于重量不均,放置不对称,而使机器在运转过程中产生震动。

2.拧紧螺母,盖好盖门,将仪器接上电源,并打开电源开关。

3.向快速方向拨动转速调节钮,逐渐增加转速至实验所需转速。

4.达到实验要求时间后,向慢速方向拨动转速调节钮,直至拨至0,关闭电源开关,待机器完全停止后,松开螺母,打
开盖门,取出标本。

四、维护和清洁
1.使用前详细阅读说明书,以免错误操作。

2.将仪器安放在坚固平整的台面上,以免运转时产生不必要的麻烦。

3.电源线插头一端插入仪器内,另一端插入外电网插座,仪器不用时请切断电源开关,并将与外电网相连的电源插头拔下。

4.不得在机器运转过程中或转子未停稳的情况下打开盖门,以免发生事故。

5.实验完毕后,将转子和机器擦干净,以防腐蚀和损坏。

同视机的标准操作解析

同视机的标准操作解析
当病人坐在同视机前检查时,我们应该知道病人的大凡情况,这样就可以避免出现诊断方面的错误。例如:
当遇到显斜与隐斜界限不清晰的病人,同视机检查发现这类病人的双眼视觉危机受损,说导病人进行检查,可以节省时间,且比较简易发现异常状态。
机械照明装置有三种功能:
1、可以改变照明的强弱,强光是用来做后像法检查。
2、可产生闪烁刺激:
即可解放使单眼照明朗灭,也可使两眼交替亮灭,同时亮灭的频率可有数种。
3、可使Haidinger氏刷正转、倒转,用于治疗旁中心注视。
二.同视机画片
同视机画片共分四类
1.同时知觉画片用于检查双眼同时知觉,是双眼知觉的一级画片。两张画片为一对,其画片的大小不等,按视角的例外又分为三类:
目镜的距离要等于病人的瞳距,斜视病人的瞳距是双眼分别处于原在位时的瞳孔距离。两只镜筒内灯光的亮度应该相等或者弱视眼前的灯稍亮一些。检查双眼视异常的病人要注意,病人的头位应该保持正直,特别是那些平时有代偿头位的病人,更要注意这一点。下颌既不内收也不上举,医生要便于观察病人的角膜映光点。如果眼镜影响医生观察病人的角膜映光点,可以用拇指稍微向上推眼镜,必要时可以摘掉眼镜,把适合的镜片插入同视机镜片槽内代替眼镜。
EX6o+3o
R/L9o
EX8o
右上斜肌麻痹
-1o
R/L15 o
EX2o+1o
R/L9o EX3o
+1o
R/L10o
EX2o
+1o
R/L8o
EX1o-1o
R/L4o
EX1o
左上直肌麻痹
+1o
R/L7o
-1o
R/L8o
-1o
R/L11o
IN2o

同视机使用说明书

同视机使用说明书

同视机使用说明书一、产品介绍同视机是一种用于辅助视力障碍人士的设备,通过强化光信号和视觉反馈,帮助用户更好地进行日常活动和阅读。

本说明书将详细介绍同视机的基本功能以及使用方法。

二、功能特点1. 视觉辅助:同视机通过放大和增强光信号,提高用户的视觉感知能力,帮助用户更清晰地看到周围环境和对象。

2. 文字放大:同视机配备了文字放大功能,用户可通过简单的操作放大并显示书籍、杂志、报纸等文本内容,方便阅读。

3. 对比度调节:用户可根据自身需求调节同视机的对比度,以获得更清晰的视觉效果。

4. 轻便携带:同视机设计轻巧便携,用户可以随时将其携带在身上,随时使用。

三、使用方法1. 开机与关机同视机开机时,按下电源键,待屏幕显示正常后即可开始使用。

关机时,长按电源键,直至屏幕关闭。

2. 光线调节同视机的光线调节旋钮位于设备侧面,用户可根据环境光线的明暗调节旋钮,以获得最佳视觉效果。

3. 文字放大使用同视机进行文字放大时,用户将待阅读物品置于同视机下方,并通过操作按钮进行放大。

使用放大功能时,建议将设备靠近待阅读物品可获取更清晰的放大图像。

4. 对比度调节同视机的对比度调节按钮位于设备正面,用户可根据个人需求,按下按钮进行对比度调节,以获得更清晰的图像。

5. 使用注意事项- 在使用同视机时,注意保持设备清洁,避免受到灰尘等物体的影响。

- 使用过程中,需注意不要将水或其他液体溅到设备上,以免损坏设备。

- 使用过程中,注意避免将设备暴露在高温、潮湿或有较强电磁干扰的环境中,以免对设备造成损害。

- 同视机适用于辅助阅读和日常活动,不能替代正规医疗设备或治疗。

四、常见问题解答1. 同视机可以调整放大倍数吗?是的,同视机可以通过简单的操作来调整放大倍数,用户可根据需要将放大倍数调整到最适合自己的位置。

2. 同视机适合所有视力障碍人士使用吗?同视机适用于大部分视力障碍人士,但对于一些严重的视力障碍可能效果有限,建议在购买前先咨询专业人士。

同视机的操作

同视机的操作

同视机得操作方法详解ﻫ同视机检查主要就是测定斜视角及检查双眼视功能。

1、通过观察角膜反射点位置确定:单眼注视力、Kappa角、双眼注视力、测定她觉斜视角得度数。

2、通过瞧同时知觉画片确定:有无双眼同时知觉;测定自觉斜视角及Kappa角;比较自觉斜视角与她觉斜视角以明确视网膜对应性质。

ﻫ其中包括正常视网膜对应、企图正常视网膜对应、异常视网膜对应、企图异常视网膜对应。

异常视网膜对应又可分为与谐与不与谐两种。

还有单眼抑制与对应缺如。

对非共同性斜视患者除通过同时知觉画片测定正前位之斜度外,还可以利用改变二镜筒角度测出各个注视方向得水平、垂直与旋转斜度。

通过测出正上方与正下方视野得水平斜度可以诊断A.V及X现象。

由于同视机镜筒可以转成不同角度,对麻痹性斜视得定量检查很方便。

ﻫ3、检查双眼视功能:正常视网膜对应患者应用融合画片进一步检查其异向(辐辏、分开)与同向融合力。

再用立体感觉画片测定其立体感。

异常视网膜对应患者往往也能有异常融合范围,故亦应试测其融合力。

[b]检查双眼视觉得级别:[/b]ﻫ1、)同时知觉ﻫ使用同时知觉画片,同视机一臂置于0°处,令患者自己推动同视机另一臂,在二画片重合时所指得角度即为其自觉斜视角。

再令患者注意其中一个画片,检查者推动另一臂,至角膜反射恰居于斜眼角膜中心时,再交替地点亮及熄灭两镜筒得照明装置,观察眼球有无恢复注视位之运动。

如果仍有眼球运动,则稍移动画片位置至两眼完全不动时得角度即为患者得她觉斜视角。

如自觉斜视角等于她觉斜角时,证明其视网膜对应正常。

如果二者不等,其自觉斜视角小于她觉斜视角5°以上,即为异常视网膜对应。

二者之差称为异常角。

如果自觉斜视角为0°,即异常角等于她觉斜视角,则为一致性异常视网膜对应。

如果异常角小于她觉斜视角,则为不一致性异常视网膜对应。

如果患者能同时知觉但找不出二者得融合点,在两个物像刚一接近遂即变成向对侧分开。

这种情况说明在融合点处有抑制,可以根据交叉点得位置就是否等于她觉斜视角称它为企图正常或企图异常视网膜对应。

同视机基础操作及保养维修说明

同视机基础操作及保养维修说明

同视机基础操作及保养维修检查前期准备:所有轴位归零;调节瞳距,上额托,下颌托,使病人面部正面朝前,呈正视眼位,眼睛与目镜片距离1~2cm。

检查操作介绍⏹Ⅰ级:同时视。

⏹自觉斜视角检查常规使用画片为T1·T2画片,画片内容为老虎·笼子。

主视眼侧为笼子,检查眼侧为老虎。

⑴破坏检查眼侧垂直和水平零位,⑵使用点闪按钮让病人分别确认左右眼的画片,⑶双眼注视调节垂直位到红点到同一水平线,⑷由病人推动检查眼侧推杆使老虎进入笼子。

如此过程反复2至3次后,记录自觉斜视角。

⏹他觉斜视角检查以自觉斜视角为起始检查点,保持注视眼光源,点灭检查眼光源,让被检查者全部注意力集中在T2笼子画片中央位置的红点上,并且在两眼切换时第一时间将寻找另一张画片中央的红点。

检查方法:当点闪由注视眼切向检查眼时,检查眼向内偏转,则推杆向外侧偏移;检查眼向外偏转,则推杆向内侧偏转;检查眼向上偏转,则镜筒垂直旋钮向下偏转;检查眼向下偏转,则镜筒垂直旋钮向上偏转。

如此反复调整,当左右切换电闪检查眼再无偏转时,记录他觉斜视角。

⏹Ⅱ级:融像。

⏹融和点的测量将同时视画片取出,放入融合视画片,一般测量方法同自觉斜视角的测量,固定主视眼而推动检查眼,至被检查者认为最舒适的能把两张画片内容融合到一起的角度。

反复检查2~3次后记录检查结果。

(通常与自觉斜视角相差不大)⏹双眼辐辏能力检查由融合点所在观察角度开始,将前方卡尺旋到最外侧零刻度处,锁紧两侧镜臂,缓慢匀速旋转旋钮使镜臂向中间靠拢,被检查者发现物象分离无法融合,则通知医生停止旋转.医生记录辐辏破裂点为辐辏限界点.⏹双眼发散能力检查回到原先所记录的融合点处,将前方卡尺旋到最内侧零刻度处,与辐辏检查时操作相同,方向相反.当被检查者发现融像模糊,或发生分离时,及时告知医生停止旋转.记录发散破裂点为发散限界点.⏹综合辐辏能力限界与发散能力限界,记录融合范围.⏹九眼位、A/V症检查:(1)九眼位检查:⏹选用S3/S4画片(或T1/T2),分别放入两侧画片栏;⏹选择注视眼侧,固定注视眼侧推杆及旋钮于正面第一眼位,坐标一切归零,转动检查眼侧推杆及旋钮达到左右画片匹配;⏹注视眼侧推杆向外推转15°,检查眼测推杆及旋钮跟动,以达到左右画片位置匹配;⏹记录为水平横向检查结果1;⏹同上,注视眼测向内推转15°,检查眼侧推杆及旋钮跟动,以达到左右画片位置匹配;⏹记录为水平横向检查结果2;⏹注视眼与被检眼两侧各水平向上旋转15°,同上两步操作方式得出上中、上左、上右三个观察角度的斜视角;⏹注视眼与被检眼两侧各水平向下旋转15°,同之前操作方式得出下中、下左、下右三个观察角度的斜视角;⏹填写九眼位斜视检查结果;⏹换眼注视,重复以上步骤,得出第二张九眼位图;(2)A/V症检查:⏹推动两侧推杆及旋钮,恢复到被检查者的主观斜视角;⏹两侧镜筒同时上抬25°,破坏检查眼侧零位。

同视机的操作

同视机的操作

同视机的操作方法详解同视机检查主要是测定斜视角及检查双眼视功能。

1.通过观察角膜反射点位置确定:单眼注视力、Kappa角、双眼注视力、测定他觉斜视角的度数。

2.通过看同时知觉画片确定:有无双眼同时知觉;测定自觉斜视角及Kappa角;比较自觉斜视角与他觉斜视角以明确视网膜对应性质。

其中包括正常视网膜对应、企图正常视网膜对应、异常视网膜对应、企图异常视网膜对应。

异常视网膜对应又可分为和谐与不和谐两种。

还有单眼抑制和对应缺如。

对非共同性斜视患者除通过同时知觉画片测定正前位之斜度外,还可以利用改变二镜筒角度测出各个注视方向的水平、垂直与旋转斜度。

通过测出正上方与正下方视野的水平斜度可以诊断A.V及X现象。

由于同视机镜筒可以转成不同角度,对麻痹性斜视的定量检查很方便。

3.检查双眼视功能:正常视网膜对应患者应用融合画片进一步检查其异向(辐辏、分开)与同向融合力。

再用立体感觉画片测定其立体感。

异常视网膜对应患者往往也能有异常融合范围,故亦应试测其融合力。

[b]检查双眼视觉的级别:[/b]1.)同时知觉使用同时知觉画片,同视机一臂置于0°处,令患者自己推动同视机另一臂,在二画片重合时所指的角度即为其自觉斜视角。

再令患者注意其中一个画片,检查者推动另一臂,至角膜反射恰居于斜眼角膜中心时,再交替地点亮及熄灭两镜筒的照明装置,观察眼球有无恢复注视位之运动。

如果仍有眼球运动,则稍移动画片位置至两眼完全不动时的角度即为患者的他觉斜视角。

如自觉斜视角等于他觉斜角时,证明其视网膜对应正常。

如果二者不等,其自觉斜视角小于他觉斜视角5°以上,即为异常视网膜对应。

二者之差称为异常角。

如果自觉斜视角为0°,即异常角等于他觉斜视角,则为一致性异常视网膜对应。

如果异常角小于他觉斜视角,则为不一致性异常视网膜对应。

如果患者能同时知觉但找不出二者的融合点,在两个物像刚一接近遂即变成向对侧分开。

这种情况说明在融合点处有抑制,可以根据交叉点的位置是否等于他觉斜视角称它为企图正常或企图异常视网膜对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同视机的应用同视机又名大型弱视镜或斜视镜,有许多种类和名称,但是基本原理是相同的,都是从Worth弱视镜演变过来的。

同视机型号不同,主要参数也有差异。

同视机主要用于检查斜视弱视患者的双眼视功能,视网膜对应情况以及斜视度的测定,根据不同诊断眼位斜视度的变化规律,了解眼球运动功能。

另外还可以对患者行脱抑制训练、异常视网膜对应矫正训练。

一.同视机构造及原理同视机构造:底座有一金属箱,其中储藏机器的转动部分及电路,在座上有两个金属臂连接两个镜筒,每个镜筒均包括目镜、反射镜及画片夹三部分,镜筒之臂的底座上有刻度盘,其上刻有两行刻度,一行为圆周度,一行为三棱镜度,以指示明镜筒旋转的角度。

两镜筒一般可内转500 、外转400 ,镜筒上附有画片的高度及旋转的刻度,可以上下移动及旋转。

同视机的主要结构是两个镜筒。

镜筒可以围绕三个轴做各种方向的运动:围绕垂直轴做内收和外展两个方向的水平运动;围绕水平轴做上下方向的垂直运动;围绕矢状轴做旋转运动。

镜筒做各个方向的运动都是围绕着眼球旋转中心的位置进行的。

镜筒内装有一个平面反光镜,与视线呈45度角,这样能够使两只镜筒分别向左右两个方向弯曲90度,使患者感觉物象来自正前方。

筒的一端装有目镜,另一端装有画片,中间安放一只+7D屈光度的球镜,使画片置于球镜的焦点上,可使光线平行,经目镜看到的画片相当于来自无限远的效果。

同视机的两个臂控制着画片的水平运动。

两个臂可以单独运动,也可以用锁固定以后做集合或外展的异向运动,还可以做平行运动。

通过不同旋扭可以使画片做垂直和旋转运动。

医生能够把镜筒调到各诊断眼位进行检查。

同视机检查的原理是利用两个镜筒将两眼视野分开,左眼看左画片,右眼看右画片,通过凸透镜将物象投射到两眼视网膜的一定位置上,再通过视中枢传导到视皮层进行加工、分析、综合。

如果有双眼视觉,便可以将分别来自双眼的物象合二为一,感觉为一个物体,如无双眼视觉,可以借助于同视机面板的刻度了解患者的斜视度,并对其他一些资料进行分析。

机械照明装置有三种功能:1、可以改变照明的强弱,强光是用来做后像法检查。

2、可产生闪烁刺激:即可自由使单眼照明亮灭,也可使两眼交替亮灭,同时亮灭的频率可有数种。

3、可使Haidinger氏刷正转、倒转,用于治疗旁中心注视。

二.同视机画片同视机画片共分四类1.同时知觉画片用于检查双眼同时知觉,是双眼知觉的一级画片。

两张画片为一对,其画片的大小不等,按视角的不同又分为三类:(1)旁黄斑画片:其对应的视角是100,能够投射到旁黄斑区。

(2)黄斑画片:其对应的视角是30~50。

(3)中心凹画片:其对应视角是10。

画片的图案都设计在方框的中央,两张画片互补,小图案落在大图案之内,例如:狮子站在笼子里。

2. 融合画片用于检查二级双眼视功能。

理论上讲,应该是一对相同的画片,但是,为了检查方便,每张画片都设计一个在另一张画片上不存在的特殊部分。

这两个特殊结构称为控制点。

两个控制点分别由两只眼看见,一旦病人看不到其中一个控制点,则说明有一眼抑制。

这类画片的大小,控制点的位置也分别为中心控制点,黄斑控制点和旁黄斑控制点。

融合画片(二级画片)主要用于融合范围的检测及训练,按视角大小分为二级100、50、30画片。

3. 立体视画片这类画片是检查三级视功能的,即检查立体视觉的。

每一对画片的图案存在微小的差异,即存在水平差异,这两张画片会落在视网膜的非对应区域即Panum氏空间,水平视差被视觉中枢感知会产生深度知觉。

较复杂的画片看上去会形成不同深度的层面。

立体视画片包括一般立体视画片及随机点立体视画片,前者是图形之间保持一定的分离位置,图形有深度感,用于立体视的定性测定,后者用于立体视锐度的测定。

4.特殊检查用画片:十字画片,后象画片,Kappa角画片等。

三、同视机检查(一)同视机检查常规在为病人作同视机检查以前应该了解与双眼视有关的一般情况。

1.病史:发病时间和发病情况。

2.检查视力,交替注视或是单眼注视以及注视性质。

3.遮盖试验:检查患者是否存在隐斜视,显斜视,恒定性斜视或是间歇性斜视,以及眼外肌麻痹。

当病人坐在同视机前检查时,我们应该知道病人的一般情况,这样就可以避免出现诊断方面的错误。

例如:当遇到显斜与隐斜界限不清楚的病人,同视机检查发现这类病人的双眼视觉严重受损,说明在日常生活中,患者双眼可能经常处于斜视状态下。

如果医生熟悉情况,能够较好地指导病人进行检查,可以节省时间,且比较容易发现异常状态。

如果医生认为病人可能存在双眼视,(例如斜视发病晚,而且是间歇性的)先做主观检查,让病人推拉同视机的操纵杆其主观斜视角与客观斜视角相吻合,医生就可以得出明确的结论。

如果两个检查结果不一致,医生应该怀疑病人存在异常视网膜对应或抑制,记下检查结果以便进一步检查分析。

首先调好患者的下颌托,额托,令患者注视目镜中的画片,调整仪器把所有刻度盘的指针都调到0o,特别要注意垂直和旋转的刻度盘,调整下颌托的高度,使病人的眼睛正好对准同视机的目镜,也便于医生观察病人的眼球运动。

目镜的距离要等于病人的瞳距,斜视病人的瞳距是双眼分别处于原在位时的瞳孔距离。

两只镜筒内灯光的亮度应该相等或者弱视眼前的灯稍亮一些。

检查双眼视异常的病人要注意,病人的头位应该保持正直,特别是那些平时有代偿头位的病人,更要注意这一点。

下颌既不内收也不上举,医生要便于观察病人的角膜映光点。

如果眼镜影响医生观察病人的角膜映光点,可以用拇指稍微向上推眼镜,必要时可以摘掉眼镜,把合适的镜片插入同视机镜片槽内代替眼镜。

(二)同视机检查法1、测量他觉斜视角:检查前戴矫正眼镜,调整颌台高度、瞳孔距离,使两侧镜筒适合眼的高度。

将镜筒臂移到0 o处,并将一对同时知觉画片置于左右镜筒光源,如狮子和笼子。

将斜视眼侧镜筒转移到和其视线相一致位置上,注视眼镜筒固定于0 o处。

然后交替点灭光源,注意观察眼球运动情况,调整镜筒臂,令左右眼单独注视各自画片至两眼都不见有眼球移动,此斜眼侧镜筒臂所指的度数为他觉斜视角。

如一眼视力不良,不能固视画片,或因偏心注视不能用中心窝固视时,可根据角膜反射点确定斜视角,此时可取下镜筒的乳白色玻璃和画片。

这种情况无法排除Kappa角的误差。

有眼球震颤或其他固视动摇情况时,也不能准确地侧出他觉斜视角。

尽管镜筒上有+7D接目镜消除其调节,但画片和眼距离很近,由于心理因素仍可出现近感性辐辏。

因此,在内斜视情况下测得的度数比实际度数要大,外斜视时其度数要小。

幼儿注意力不集中时,可选用任何引起其注意力的画片,并耐心启发患儿,使其合作。

2、测量自觉斜视角:用同时知觉画片,如狮子和笼子,将注视眼镜筒固定于00处,令被检者手持另侧镜筒手柄,将狮子装入笼子中,此时镜筒臂所指的度数即为自觉斜视角。

如果两个画片不能重合时,说明无同时视功能,其表现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只看到一侧画片,另一种是看到两个画片但不能重合。

仅仅单眼注视到画片,一般有两种情况,一种可能是由于患者有水平或垂直斜视,目镜的角度与斜视的角度不一致,患者不能看到画片,这时要调整好目镜的角度与患者的斜度相一致,另一种可能是单眼抑制。

3、同时知觉功能检查:首先用同时知觉画片进行同视机检查,令患者注视一侧画片,用运动手柄推动另一侧目镜,使两张画片重叠,这个角度一般是患者的自觉斜角,医生通过交替点灭法,观察角膜反光位置,来判断患者自觉斜角与他觉斜角是否相同,如果相同,说明患者有正常视网膜对应,再进行融合范围及立体视检查;如果不同,说明患者没有正常视网膜对应。

自觉斜视角与他觉斜视角相差在5度以下者可认为正常。

4、融合功能的检查:使用二级画片,10度画片用于周边融合功能检查,3度画片可用于中心凹融合功能检查。

检查前,使患者认清两张图形的特点,然后移动镜筒,至两张画片重和,此时将机器锁住,并使之产生两臂等量的辐辏和分开,转动旋钮直到两张画片不再重合,就是其辐辏和分开的最大限度,也就是融合范围,正常融合范围:辐辏平均为25 o~30 o,分开为4 o~6 o,垂直分开为2△~4△,旋转为15 o~25 o。

5、立体视的检查:立体视是一项具有深度感觉的高级视功能,临床上多采用二维视标测定,种类繁多,有些属定性检查,有些属定量检查,可测出立体视觉的灵敏度,以秒弧度为单位,度数越小,灵敏度越高。

选择自觉斜角,先用视差较大画片进行检查,逐渐过渡到视差较小的画片,这样可以检测出真正的立体视锐度。

把两张立体视画片放入插片盒内,双臂摆在融合点附近,以便形成立体视觉,病人能够自然地产生立体视无须医生提示,如果医生提示,仅用一眼看到的物象也可能产生一定深度印象。

6、对于麻痹性斜视患者,为寻找麻痹肌及亢进肌,应进行九个诊断眼位的检查,由于同视机能使患者头部固定,器械上又装有使镜筒向九个不同注视方向转动的旋钮,所以可以把患者的视线指向任何方向,准确地检查出自觉斜角和他觉斜角。

后天性新鲜的麻痹性斜视,依据同视机检查结果,能很快识别麻痹肌。

先天性麻痹斜视,由于发病较早,许多病例往往合并续发改变,单纯依据同视机检查结果不能准确判断其麻痹肌与亢进肌,必须结合眼球运动、复视像、Hess屏等综合分析,作出合理的诊断。

一般情况下,单纯水平斜视检查三个位置,即正前方,左转15 o,右转15 o,分别记录二眼注视时的斜度。

垂直斜视需要进行九个诊断眼位检查,应记录七个注视位的水平、垂直及旋转斜度用井字格表示,应同时分别查其二眼注视时的斜度。

记录方法:左转15 o 正前方右转15 oREFL ROD注视左眼上直肌右眼上直肌右眼下斜肌左眼下斜肌左眼外直肌右眼内直肌右眼内直肌左眼外直肌左眼下直肌右眼下直肌右眼上斜肌左眼上斜肌检查结果分析:(一)麻痹性斜视L -5o-10o -25 o R 左内直肌麻痹L +8 o +15 o +25 o R右外直肌麻痹+1oR/L7oEX3o +1oR/L5oEX4o+2 oR/L8 oEX4 o+1oR/L14oEX6o +3oR/L9oEX8o右上斜肌麻痹-1oR/L15 oEX2o +1oR/L9o EX3o+1oR/L10oEX2o+1oR/L8oEX1o -1oR/L4oEX1o左上直肌麻痹+1oR/L7o-1oR/L8o-1oR/L11oIN2o+1oR/L10oIN2o +1oR/L15o右下直肌麻痹-20oL/R13o-1oL/R13o-25R/L4 -12oR/L4o -3R/L4-23oR/L15oOS注视 +1oR/L15o右动眼神经麻痹(二)限制性斜视-8oL/R23o-10oL/R28o-9oL/R25o-2oL/R26o-6oL/R31o眼球运动右上转受限明显甲状腺相关眼病-3oR/L17o+1oR/L12o-1oR/L13o-2oL/R10oOD注视 +1oL/R9o左眼眶下壁骨折7.A.V现象的检查:A现象是指上下各转250,上方的斜视度与下方的斜视度相差超过1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