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题(第一章标准答案)

合集下载

【精品】电工基础第二版习题册标准答案第一章,全国中等职业技术(电子类).doc

【精品】电工基础第二版习题册标准答案第一章,全国中等职业技术(电子类).doc

电工基础习题册标准答案(第二版)全国中等职业技术(电子类)专业通用教材这是我今年教的课程所做的答案只作为参考第一章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1-1电路的基本概念%1.填空题1.电路就是电流所流的路径。

电路通常是山电源、负载、开关和导线组成O2.电源是电路中提供电能的装置,其作用是将其他形式的能卷转换成电能°3.负载也称用电器,是电路中取用电能的电气器件或设备,其作用是把电能转换成其他形式的能量:。

4.开关是一控制和保护电路的电器,其作用是一接通和断开电路。

5.导线是连接电源和负载的导体,起作用是输送和分配电能。

6.根据电流流通的路径,电路可分为内电路和夕卜电路,其中内电路电流山电源的负极流向正极,夕卜电路电流由电源的正极流向负极。

%1.判断并改错1、全电路就是指电源以外的所有部分。

(X )2、电流都是从电源的正极流向电源的负极。

(X )3、电路图是采用国际GB所规定的图形符号和文字符号画出的、表示电路实际连接情况的电路模型。

(V )三、画出以下电气器件的图形符号1、电池2、电压表3、电流表4、开关5、接地6、电灯§ 1—2电路中的基本物理量一、填空题1.电路的作用一是实现电能的传输、分配和转换;二是传递和处理信息。

2.电荷的定向运动称为电流。

电流的方向规定为止电荷定向运动的方向。

在金属导体中电流的方向与电子的运动方向相反。

3.电流的方向与参考方向向同时,电流为正值;电流的方向一•参考方向向反时,电流为负值。

4.物体中形成电流的内因是:物体内部要有自山电荷;外因是:有电场作用于物体, 两者缺一不可。

5.电压是衡量电场做功本领大小的物理量,其定义是电场力把氓位止电荷从电场中的一点移动到另一点所做的功,叫做这两个之间的电压。

6.电路中某点的电位就是该点到参考点之间的电压。

参考点的电位规定为丢,低于参考点的电位为负值,高于参考的电位为正值。

7.电压的方向规定为山高电位指向低。

抽样技术习题参考答案(第一章)

抽样技术习题参考答案(第一章)

第一章1.1 答:理论上,若要根据调查数据进行统计推断,则需使用概率抽样。

在实际情形中,对概率抽样与非概率抽样的选择基于对调查目的与调查条件的权衡。

按照L. Kish 的说法,适用概率抽样的场合:(1)“当随机化〖即概率抽样〗既简单又重要时,忽视它就等于轻率和无知”;(2)“只有在某一具体研究领域中由于观察到抽选偏差,发现随机性的假设系错误后〖即随机性假设不成立〗,某些研究人员才显示出对概率抽样发生兴趣……在大多数物理学和化学实验中,样本的选择看来并不需要特别注意,在生物学里,随机与不随机兼而有之。

另一个极端是社会科学,事物特征的分布往往与随机分布相去甚远,也正是在这些领域,概率抽样最为需要,也是最为发展的”;(3)“随机化的概率抽样并不是一个教条而是一种策略,特别是对抽样数目大的场合更是如此”。

〖请再次注意由个人随意写下一些数字的例子〗适用非概率抽样的场合:(1)“比较大的挑战是在很多场合实行随机化的花费很大,这时它的价值必须与它的高费用相权衡,而且常常还要与减少对测量和实验变量的控制相权衡〖指调查方法与试验方法的选择〗。

因此,在很多现场操作中作业人员在下列三种情况下,尽量避免使用概率抽样: 第一,如果元素是一致的,那抽样就不重要了,例如,所有重量为一个单位的氢原子都可以认为是一样的;第二,虽然缺乏一致性,但如果预测的变量是可以度量且能够控制的话,抽样仍然可以避免,例如,在对个人进行抽选时对性别的控制是容易的;第三,如果不能控制的变量在总体中是随机分布的,那么对于任何选样设计,都可以提供一个随机样本。

”(2)“很多卓有成就的科学(天文学、物理学和化学)的巨大进步过去和现在都没有用概率抽样,在这些科学的研究里,统计推断是根据对总体有着适当的、自动的和自然的随机化这一主观判断而作出的……科学研究里充满了根据总体天然随机化的假定而获得成功的例子。

”1.2 答(1)(2)(3)皆否。

理由:判断一抽样是否为概率抽样,乃判断其是否为一给定之(),,S P U ,即:是否有确定之有限总体U ,所有可能样本的集合{}S s =是否确定,每个样本的选取概率{}P p =是否确定。

电路理论习题解答 第一章

电路理论习题解答 第一章

1.5
u /V
内阻不为零
+ us
R0
I
+
u
RL

伏安关系曲线

I/A 0.15
0
1.5
u /V
注:这里的伏安关系曲线只能在第一象限,原因也是,一旦出了第一象限, u 和 I 的比值就 变为负的了,反推出的 RL 就变为负值了,与题意不符。
V
V
1.5V
1.5V
R 内阻为零时 内阻不为零时
R
1-9 附图是两种受控源和电阻 RL 组成的电路。现以 RL 上电压作为输出信号,1)求两电路的电 压增益(A,gmRL);2)试以受控源的性质,扼要地说明计算得到的结果。
1) 如果不用并联分压(在中学就掌握的东西),当然也可以用两个回路的 KVL 方程和顶部 节点的 KCL 方程,得出上面的 H(jω)的表达式,但是显然这样做是低效的。 2) 事实上,本课程的目的是希望学习者能够根据不同的题目,尽可能采用多种方法中的一 种最简单的方法去解决问题。因此, a) 只要没有要求,任意的逻辑完整的解题思路都是可取的; b) 学习者可以视自己的练习目的选择一种简单熟悉的方法、或者一种较为系统的方法、 或者多种方法来完成习题。
第一章习题答案 1-1 已知电路中某节点如图,I1=-1A,I2=4A,I4=-5A,I5=6A,用 KCL 定律建立方程并求解 I3 ( 4A )
图 1-1 解:由 KCL 定律:任一集中参数电路中的任一节点,在任一时刻,流入该节点的电流之和与 流出该节点的电流之和相同。 即: I1+I3+I4+I5=I2 =〉-1+(-5)+6+I3=4 =〉I3=4(A)
1 2

【精品】电工基础第二版习题册标准答案第一章,全国中等职业技术(电子类).doc

【精品】电工基础第二版习题册标准答案第一章,全国中等职业技术(电子类).doc

电工基础习题册标准答案(第二版)全国中等职业技术(电子类)专业通用教材这是我今年教的课程所做的答案只作为参考第一章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1-1电路的基本概念%1.填空题1.电路就是电流所流的路径。

电路通常是山电源、负载、开关和导线组成O2.电源是电路中提供电能的装置,其作用是将其他形式的能卷转换成电能°3.负载也称用电器,是电路中取用电能的电气器件或设备,其作用是把电能转换成其他形式的能量:。

4.开关是一控制和保护电路的电器,其作用是一接通和断开电路。

5.导线是连接电源和负载的导体,起作用是输送和分配电能。

6.根据电流流通的路径,电路可分为内电路和夕卜电路,其中内电路电流山电源的负极流向正极,夕卜电路电流由电源的正极流向负极。

%1.判断并改错1、全电路就是指电源以外的所有部分。

(X )2、电流都是从电源的正极流向电源的负极。

(X )3、电路图是采用国际GB所规定的图形符号和文字符号画出的、表示电路实际连接情况的电路模型。

(V )三、画出以下电气器件的图形符号1、电池2、电压表3、电流表4、开关5、接地6、电灯§ 1—2电路中的基本物理量一、填空题1.电路的作用一是实现电能的传输、分配和转换;二是传递和处理信息。

2.电荷的定向运动称为电流。

电流的方向规定为止电荷定向运动的方向。

在金属导体中电流的方向与电子的运动方向相反。

3.电流的方向与参考方向向同时,电流为正值;电流的方向一•参考方向向反时,电流为负值。

4.物体中形成电流的内因是:物体内部要有自山电荷;外因是:有电场作用于物体, 两者缺一不可。

5.电压是衡量电场做功本领大小的物理量,其定义是电场力把氓位止电荷从电场中的一点移动到另一点所做的功,叫做这两个之间的电压。

6.电路中某点的电位就是该点到参考点之间的电压。

参考点的电位规定为丢,低于参考点的电位为负值,高于参考的电位为正值。

7.电压的方向规定为山高电位指向低。

大学物理习题答案解析第一章

大学物理习题答案解析第一章

第一章 质点运动学1 -1 质点作曲线运动,在时刻t 质点的位矢为r ,速度为v ,速率为v ,t 至(t +Δt )时间内的位移为Δr , 路程为Δs , 位矢大小的变化量为Δr ( 或称Δ|r |),平均速度为v ,平均速率为v .(1) 根据上述情况,则必有( ) (A) |Δr |= Δs = Δr(B) |Δr |≠ Δs ≠ Δr ,当Δt →0 时有|d r |= d s ≠ d r (C) |Δr |≠ Δr ≠ Δs ,当Δt →0 时有|d r |= d r ≠ d s (D) |Δr |≠ Δs ≠ Δr ,当Δt →0 时有|d r |= d r = d s (2) 根据上述情况,则必有( )(A) |v |= v ,|v |= v (B) |v |≠v ,|v |≠ v (C) |v |= v ,|v |≠ v (D) |v |≠v ,|v |= v分析与解 (1) 质点在t 至(t +Δt )时间内沿曲线从P 点运动到P′点,各量关系如图所示, 其中路程Δs =PP′, 位移大小|Δr |=PP ′,而Δr =|r |-|r |表示质点位矢大小的变化量,三个量的物理含义不同,在曲线运动中大小也不相等(注:在直线运动中有相等的可能).但当Δt →0 时,点P ′无限趋近P 点,则有|d r |=d s ,但却不等于d r .故选(B).(2) 由于|Δr |≠Δs ,故tst ΔΔΔΔ≠r ,即|v |≠v . 但由于|d r |=d s ,故tst d d d d =r ,即|v |=v .由此可见,应选(C). 1 -2 一运动质点在某瞬时位于位矢r (x,y )的端点处,对其速度的大小有四种意见,即(1)t r d d ; (2)t d d r ; (3)t s d d ; (4)22d d d d ⎪⎭⎫⎝⎛+⎪⎭⎫ ⎝⎛t y t x .下述判断正确的是( )(A) 只有(1)(2)正确 (B) 只有(2)正确 (C) 只有(2)(3)正确 (D) 只有(3)(4)正确分析与解trd d 表示质点到坐标原点的距离随时间的变化率,在极坐标系中叫径向速率.通常用符号v r 表示,这是速度矢量在位矢方向上的一个分量;td d r表示速度矢量;在自然坐标系中速度大小可用公式t s d d =v 计算,在直角坐标系中则可由公式22d d d d ⎪⎭⎫⎝⎛+⎪⎭⎫ ⎝⎛=t y t x v 求解.故选(D).1 -3 质点作曲线运动,r 表示位置矢量, v 表示速度,a 表示加速度,s 表示路程, a t表示切向加速度.对下列表达式,即(1)d v /d t =a ;(2)d r /d t =v ;(3)d s /d t =v ;(4)d v /d t |=a t. 下述判断正确的是( )(A) 只有(1)、(4)是对的 (B) 只有(2)、(4)是对的 (C) 只有(2)是对的 (D) 只有(3)是对的分析与解td d v表示切向加速度a t,它表示速度大小随时间的变化率,是加速度矢量沿速度方向的一个分量,起改变速度大小的作用;t r d d 在极坐标系中表示径向速率v r (如题1 -2 所述);tsd d 在自然坐标系中表示质点的速率v ;而td d v表示加速度的大小而不是切向加速度a t.因此只有(3) 式表达是正确的.故选(D).1 -4 一个质点在做圆周运动时,则有( ) (A) 切向加速度一定改变,法向加速度也改变 (B) 切向加速度可能不变,法向加速度一定改变 (C) 切向加速度可能不变,法向加速度不变 (D) 切向加速度一定改变,法向加速度不变分析与解 加速度的切向分量a t起改变速度大小的作用,而法向分量a n 起改变速度方向的作用.质点作圆周运动时,由于速度方向不断改变,相应法向加速度的方向也在不断改变,因而法向加速度是一定改变的.至于a t是否改变,则要视质点的速率情况而定.质点作匀速率圆周运动时, a t恒为零;质点作匀变速率圆周运动时, a t为一不为零的恒量,当a t改变时,质点则作一般的变速率圆周运动.由此可见,应选(B).*1 -5 如图所示,湖中有一小船,有人用绳绕过岸上一定高度处的定滑轮拉湖中的船向岸边运动.设该人以匀速率v 0 收绳,绳不伸长且湖水静止,小船的速率为v ,则小船作( )(A) 匀加速运动,θcos 0v v =(B) 匀减速运动,θcos 0v v = (C) 变加速运动,θcos 0v v =(D) 变减速运动,θcos 0v v = (E) 匀速直线运动,0v v =分析与解 本题关键是先求得小船速度表达式,进而判断运动性质.为此建立如图所示坐标系,设定滑轮距水面高度为h,t 时刻定滑轮距小船的绳长为l ,则小船的运动方程为22h l x -=,其中绳长l随时间t 而变化.小船速度22d d d d h l t llt x -==v ,式中t l d d 表示绳长l 随时间的变化率,其大小即为v 0,代入整理后为θlh l cos /0220v v v =-=,方向沿x 轴负向.由速度表达式,可判断小船作变加速运动.故选(C).讨论 有人会将绳子速率v 0按x 、y 两个方向分解,则小船速度θcos 0v v =,这样做对吗? 1 -6 已知质点沿x 轴作直线运动,其运动方程为32262t t x -+=,式中x 的单位为m,t 的单位为 s .求:(1) 质点在运动开始后4.0 s 内的位移的大小; (2) 质点在该时间内所通过的路程;(3) t =4 s 时质点的速度和加速度.分析 位移和路程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只有当质点作直线运动且运动方向不改变时,位移的大小才会与路程相等.质点在t 时间内的位移Δx 的大小可直接由运动方程得到:0Δx x x t -=,而在求路程时,就必须注意到质点在运动过程中可能改变运动方向,此时,位移的大小和路程就不同了.为此,需根据0d d =tx来确定其运动方向改变的时刻t p ,求出0~t p 和t p ~t 内的位移大小Δx 1 、Δx 2 ,则t 时间内的路程21x x s ∆+∆=,如图所示,至于t =4.0 s 时质点速度和加速度可用tx d d 和22d d t x两式计算.解 (1) 质点在4.0 s 内位移的大小m 32Δ04-=-=x x x(2) 由 0d d =tx得知质点的换向时刻为s 2=p t (t =0不合题意)则m 0.8Δ021=-=x x xm 40Δ242-=-=x x x所以,质点在4.0 s 时间间隔内的路程为m 48ΔΔ21=+=x x s(3) t =4.0 s 时1s0.4s m 48d d -=⋅-==t t xv2s0.422m.s 36d d -=-==t t x a1 -7 一质点沿x 轴方向作直线运动,其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如图(a)所示.设t =0 时,x =0.试根据已知的v -t 图,画出a -t 图以及x -t 图.分析 根据加速度的定义可知,在直线运动中v -t 曲线的斜率为加速度的大小(图中AB 、CD 段斜率为定值,即匀变速直线运动;而线段BC 的斜率为0,加速度为零,即匀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恒量,在a -t 图上是平行于t 轴的直线,由v -t 图中求出各段的斜率,即可作出a -t 图线.又由速度的定义可知,x -t 曲线的斜率为速度的大小.因此,匀速直线运动所对应的x -t 图应是一直线,而匀变速直线运动所对应的x –t 图为t 的二次曲线.根据各段时间内的运动方程x =x (t ),求出不同时刻t 的位置x ,采用描数据点的方法,可作出x -t 图.解 将曲线分为AB 、BC 、CD 三个过程,它们对应的加速度值分别为2s m 20-⋅=--=AB AB AB t t a v v (匀加速直线运动)0=BC a (匀速直线运动)2s m 10-⋅-=--=CD CD CD t t a v v (匀减速直线运动)根据上述结果即可作出质点的a -t 图[图(B)].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有2021t t x x ++=v由此,可计算在0~2s和4~6s时间间隔内各时刻的位置分别为用描数据点的作图方法,由表中数据可作0~2s和4~6s时间内的x -t 图.在2~4s时间内, 质点是作1s m 20-⋅=v 的匀速直线运动, 其x -t 图是斜率k =20的一段直线[图(c)].1 -8 已知质点的运动方程为j i r )2(22t t -+=,式中r 的单位为m,t 的单位为s.求: (1) 质点的运动轨迹;(2) t =0 及t =2s时,质点的位矢;(3) 由t =0 到t =2s内质点的位移Δr 和径向增量Δr ;*(4) 2 s 内质点所走过的路程s .分析 质点的轨迹方程为y =f (x ),可由运动方程的两个分量式x (t )和y (t )中消去t 即可得到.对于r 、Δr 、Δr 、Δs 来说,物理含义不同,可根据其定义计算.其中对s 的求解用到积分方法,先在轨迹上任取一段微元d s ,则22)d ()d (d y x s +=,最后用⎰=s s d 积分求s.解 (1) 由x (t )和y (t )中消去t 后得质点轨迹方程为2412x y -= 这是一个抛物线方程,轨迹如图(a)所示.(2) 将t =0s和t =2s分别代入运动方程,可得相应位矢分别为j r 20= , j i r 242-=图(a)中的P 、Q 两点,即为t =0s和t =2s时质点所在位置. (3) 由位移表达式,得j i j i r r r 24)()(Δ020212-=-+-=-=y y x x其中位移大小m 66.5)(Δ)(ΔΔ22=+=y x r而径向增量m 47.2ΔΔ2020222202=+-+=-==y x y x r r r r*(4) 如图(B)所示,所求Δs 即为图中PQ 段长度,先在其间任意处取AB 微元d s ,则22)d ()d (d y x s +=,由轨道方程可得x x y d 21d -=,代入d s ,则2s内路程为m 91.5d 4d 42=+==⎰⎰x x s s Q P1 -9 质点的运动方程为23010t t x +-= 22015t t y -=式中x ,y 的单位为m,t 的单位为s.试求:(1) 初速度的大小和方向;(2) 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分析 由运动方程的分量式可分别求出速度、加速度的分量,再由运动合成算出速度和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解 (1) 速度的分量式为t t xx 6010d d +-==v t ty y 4015d d -==v当t =0 时, v o x =-10 m·s-1 , v o y =15 m·s-1 ,则初速度大小为120200s m 0.18-⋅=+=y x v v v设v o 与x 轴的夹角为α,则23tan 00-==xy αv vα=123°41′(2) 加速度的分量式为2s m 60d d -⋅==ta xx v , 2s m 40d d -⋅-==t a y y v则加速度的大小为222s m 1.72-⋅=+=y x a a a设a 与x 轴的夹角为β,则32tan -==x ya a β β=-33°41′(或326°19′)1 -10 一升降机以加速度1.22 m·s-2上升,当上升速度为2.44 m·s-1时,有一螺丝自升降机的天花板上松脱,天花板与升降机的底面相距2.74 m .计算:(1)螺丝从天花板落到底面所需要的时间;(2)螺丝相对升降机外固定柱子的下降距离.分析 在升降机与螺丝之间有相对运动的情况下,一种处理方法是取地面为参考系,分别讨论升降机竖直向上的匀加速度运动和初速不为零的螺丝的自由落体运动,列出这两种运动在同一坐标系中的运动方程y 1 =y 1(t )和y 2 =y 2(t ),并考虑它们相遇,即位矢相同这一条件,问题即可解;另一种方法是取升降机(或螺丝)为参考系,这时,螺丝(或升降机)相对它作匀加速运动,但是,此加速度应该是相对加速度.升降机厢的高度就是螺丝(或升降机)运动的路程.解1 (1) 以地面为参考系,取如图所示的坐标系,升降机与螺丝的运动方程分别为20121at t y +=v20221gt t h y -+=v当螺丝落至底面时,有y 1 =y 2 ,即20202121gt t h at t -+=+v vs 705.02=+=ag ht (2) 螺丝相对升降机外固定柱子下降的距离为m 716.021202=+-=-=gt t y h d v解2 (1)以升降机为参考系,此时,螺丝相对它的加速度大小a ′=g +a ,螺丝落至底面时,有2)(210t a g h +-=s 705.02=+=ag ht (2) 由于升降机在t 时间内上升的高度为2021at t h +='v则 m 716.0='-=h h d1 -11 一质点P 沿半径R =3.0 m 的圆周作匀速率运动,运动一周所需时间为20.0s,设t =0 时,质点位于O 点.按(a )图中所示Oxy 坐标系,求(1) 质点P 在任意时刻的位矢;(2)5s时的速度和加速度.分析 该题属于运动学的第一类问题,即已知运动方程r =r (t )求质点运动的一切信息(如位置矢量、位移、速度、加速度).在确定运动方程时,若取以点(0,3)为原点的O′x′y′坐标系,并采用参数方程x′=x′(t )和y′=y′(t )来表示圆周运动是比较方便的.然后,运用坐标变换x =x 0 +x ′和y =y 0 +y ′,将所得参数方程转换至Oxy 坐标系中,即得Oxy 坐标系中质点P 在任意时刻的位矢.采用对运动方程求导的方法可得速度和加速度.解 (1) 如图(B)所示,在O′x′y′坐标系中,因t Tθπ2=,则质点P 的参数方程为t T R x π2sin=', t T R y π2cos -='坐标变换后,在O x y 坐标系中有t TR x x π2sin='=, R t TR y y y +-=+'=π2cos0 则质点P 的位矢方程为j i r ⎪⎭⎫ ⎝⎛+-+=R t T R t T R π2cos π2sinj i )]π1.0(cos 1[3)π1.0(sin 3t t -+=(2) 5s时的速度和加速度分别为j j i r )s m π3.0(π2sin π2π2cos π2d d 1-⋅=+==t TT R t T T R t vi j i r a )s m π03.0(π2cos )π2(π2sin )π2(d d 222222-⋅-=+-==t TT R t T T R t 1 -12 地面上垂直竖立一高20.0 m 的旗杆,已知正午时分太阳在旗杆的正上方,求在下午2∶00 时,杆顶在地面上的影子的速度的大小.在何时刻杆影伸展至20.0 m ?分析 为求杆顶在地面上影子速度的大小,必须建立影长与时间的函数关系,即影子端点的位矢方程.根据几何关系,影长可通过太阳光线对地转动的角速度求得.由于运动的相对性,太阳光线对地转动的角速度也就是地球自转的角速度.这样,影子端点的位矢方程和速度均可求得.解 设太阳光线对地转动的角速度为ω,从正午时分开始计时,则杆的影长为s =h tg ωt ,下午2∶00 时,杆顶在地面上影子的速度大小为132s m 1094.1cos d d --⋅⨯===tωωh t s v 当杆长等于影长时,即s =h ,则s 606034πarctan 1⨯⨯===ωh s ωt 即为下午3∶00 时.1 -13 质点沿直线运动,加速度a =4 -t2 ,式中a 的单位为m·s-2 ,t 的单位为s.如果当t =3s时,x =9 m,v =2 m·s-1 ,求质点的运动方程.分析 本题属于运动学第二类问题,即已知加速度求速度和运动方程,必须在给定条件下用积分方法解决.由t a d d v =和tx d d =v 可得t a d d =v 和t x d d v =.如a =a (t )或v =v (t ),则可两边直接积分.如果a 或v 不是时间t 的显函数,则应经过诸如分离变量或变量代换等数学操作后再做积分.解 由分析知,应有⎰⎰=tt a 0d d 0vv v得 03314v v +-=t t (1)由⎰⎰=txx t x 0d d 0v得 00421212x t t t x ++-=v (2) 将t =3s时,x =9 m,v =2 m·s-1代入(1) (2)得v 0=-1 m·s-1,x 0=0.75 m .于是可得质点运动方程为75.0121242+-=t t x 1 -14 一石子从空中由静止下落,由于空气阻力,石子并非作自由落体运动,现测得其加速度a =A -B v ,式中A 、B 为正恒量,求石子下落的速度和运动方程.分析 本题亦属于运动学第二类问题,与上题不同之处在于加速度是速度v 的函数,因此,需将式d v =a (v )d t 分离变量为t a d )(d =v v后再两边积分. 解 选取石子下落方向为y 轴正向,下落起点为坐标原点.(1) 由题意知 v vB A ta -==d d (1) 用分离变量法把式(1)改写为t B A d d =-vv(2)将式(2)两边积分并考虑初始条件,有⎰⎰=-t t B A 0d d d 0v vvvv得石子速度 )1(Bt e BA--=v 由此可知当,t →∞时,BA→v 为一常量,通常称为极限速度或收尾速度. (2) 再由)1(d d Bt e BAt y --==v 并考虑初始条件有 t e BA y t Bt y d )1(d 00⎰⎰--= 得石子运动方程)1(2-+=-Bt e BAt B A y 1 -15 一质点具有恒定加速度a =6i +4j ,式中a 的单位为m·s-2 .在t =0时,其速度为零,位置矢量r 0 =10 m i .求:(1) 在任意时刻的速度和位置矢量;(2) 质点在Oxy 平面上的轨迹方程,并画出轨迹的示意图.分析 与上两题不同处在于质点作平面曲线运动,根据叠加原理,求解时需根据加速度的两个分量a x 和a y 分别积分,从而得到运动方程r 的两个分量式x (t )和y (t ).由于本题中质点加速度为恒矢量,故两次积分后所得运动方程为固定形式,即20021t a t x x x x ++=v 和20021t a t y y y y ++=v ,两个分运动均为匀变速直线运动.读者不妨自己验证一下.解 由加速度定义式,根据初始条件t 0 =0时v 0 =0,积分可得⎰⎰⎰+==ttt t 0)d 46(d d j i a vvj i t t 46+=v又由td d r=v 及初始条件t =0 时,r 0=(10 m)i ,积分可得 ⎰⎰⎰+==tt r r t t t t 0)d 46(d d 0j i r vj i r 222)310(t t ++=由上述结果可得质点运动方程的分量式,即x =10+3t 2y =2t 2消去参数t ,可得运动的轨迹方程3y =2x -20 m 这是一个直线方程.直线斜率32tan d d ===αx y k ,α=33°41′.轨迹如图所示. 1 -16 一质点在半径为R 的圆周上以恒定的速率运动,质点由位置A 运动到位置B,OA 和OB 所对的圆心角为Δθ.(1) 试证位置A 和B 之间的平均加速度为)Δ(/)Δcos 1(22θR θa v -=;(2) 当Δθ分别等于90°、30°、10°和1°时,平均加速度各为多少? 并对结果加以讨论.分析 瞬时加速度和平均加速度的物理含义不同,它们分别表示为t d d v =a 和tΔΔv =a .在匀速率圆周运动中,它们的大小分别为Ra n 2v =,t a ΔΔv = ,式中|Δv |可由图(B)中的几何关系得到,而Δt 可由转过的角度Δθ 求出.由计算结果能清楚地看到两者之间的关系,即瞬时加速度是平均加速度在Δt →0 时的极限值. 解 (1) 由图(b)可看到Δv =v 2 -v 1 ,故θΔcos 2Δ212221v v v v -+=v)Δcos 1(2θ-=v而vv θR s t ΔΔΔ==所以θR θt a Δ)cos Δ1(2ΔΔ2v -==v (2) 将Δθ=90°,30°,10°,1°分别代入上式,得R a 219003.0v ≈,Ra 229886.0v ≈ R a 239987.0v ≈,Ra 24000.1v ≈ 以上结果表明,当Δθ→0 时,匀速率圆周运动的平均加速度趋近于一极限值,该值即为法向加速度R2v . 1 -17 质点在Oxy 平面内运动,其运动方程为r =2.0t i +(19.0 -2.0t 2 )j ,式中r 的单位为m,t 的单位为s .求:(1)质点的轨迹方程;(2) 在t 1=1.0s 到t 2 =2.0s 时间内的平均速度;(3) t 1 =1.0s时的速度及切向和法向加速度;(4) t =1.0s 时质点所在处轨道的曲率半径ρ.分析 根据运动方程可直接写出其分量式x =x (t )和y =y (t ),从中消去参数t ,即得质点的轨迹方程.平均速度是反映质点在一段时间内位置的变化率,即t ΔΔr =v ,它与时间间隔Δt 的大小有关,当Δt →0 时,平均速度的极限即瞬时速度td d r =v .切向和法向加速度是指在自然坐标下的分矢量a t 和a n ,前者只反映质点在切线方向速度大小的变化率,即t t te a d d v =,后者只反映质点速度方向的变化,它可由总加速度a 和a t 得到.在求得t 1 时刻质点的速度和法向加速度的大小后,可由公式ρa n 2v =求ρ.解 (1) 由参数方程x =2.0t , y =19.0-2.0t 2消去t 得质点的轨迹方程:y =19.0 -0.50x 2(2) 在t 1 =1.00s 到t 2 =2.0s时间内的平均速度j i r r 0.60.2ΔΔ1212-=--==t t t r v (3) 质点在任意时刻的速度和加速度分别为j i j i j i t ty t x t y x 0.40.2d d d d )(-=+=+=v v v j j i a 222220.4d d d d )(-⋅-=+=s m ty t x t 则t 1 =1.00s时的速度v (t )|t =1s=2.0i -4.0j切向和法向加速度分别为t t y x t t t tt e e e a 222s 1s m 58.3)(d d d d -=⋅=+==v v v n n t n a a e e a 222s m 79.1-⋅=-=(4) t =1.0s质点的速度大小为122s m 47.4-⋅=+=y x v v v 则m 17.112==na ρv 1 -18 飞机以100 m·s-1 的速度沿水平直线飞行,在离地面高为100 m 时,驾驶员要把物品空投到前方某一地面目标处,问:(1) 此时目标在飞机正下方位置的前面多远? (2) 投放物品时,驾驶员看目标的视线和水平线成何角度?(3) 物品投出2.0s后,它的法向加速度和切向加速度各为多少?分析 物品空投后作平抛运动.忽略空气阻力的条件下,由运动独立性原理知,物品在空中沿水平方向作匀速直线运动,在竖直方向作自由落体运动.到达地面目标时,两方向上运动时间是相同的.因此,分别列出其运动方程,运用时间相等的条件,即可求解.此外,平抛物体在运动过程中只存在竖直向下的重力加速度.为求特定时刻t 时物体的切向加速度和法向加速度,只需求出该时刻它们与重力加速度之间的夹角α或β.由图可知,在特定时刻t ,物体的切向加速度和水平线之间的夹角α,可由此时刻的两速度分量v x 、v y 求出,这样,也就可将重力加速度g 的切向和法向分量求得.解 (1) 取如图所示的坐标,物品下落时在水平和竖直方向的运动方程分别为x =v t , y =1/2 gt 2飞机水平飞行速度v =100 m·s -1 ,飞机离地面的高度y =100 m,由上述两式可得目标在飞机正下方前的距离m 4522==gy x v(2) 视线和水平线的夹角为 o 5.12arctan==x y θ (3) 在任意时刻物品的速度与水平轴的夹角为vv v gt αx yarctan arctan == 取自然坐标,物品在抛出2s 时,重力加速度的切向分量与法向分量分别为2s m 88.1arctan sin sin -⋅=⎪⎭⎫ ⎝⎛==v gt g αg a t 2s m 62.9arctan cos cos -⋅=⎪⎭⎫ ⎝⎛==v gt g αg a n 1 -19 如图(a)所示,一小型迫击炮架设在一斜坡的底端O 处,已知斜坡倾角为α,炮身与斜坡的夹角为β,炮弹的出口速度为v 0,忽略空气阻力.求:(1)炮弹落地点P 与点O 的距离OP ;(2) 欲使炮弹能垂直击中坡面.证明α和β必须满足αβtan 21tan =并与v 0 无关. 分析 这是一个斜上抛运动,看似简单,但针对题目所问,如不能灵活运用叠加原理,建立一个恰当的坐标系,将运动分解的话,求解起来并不容易.现建立如图(a)所示坐标系,则炮弹在x 和y 两个方向的分运动均为匀减速直线运动,其初速度分别为v 0cos β和v 0sin β,其加速度分别为g sin α和gcos α.在此坐标系中炮弹落地时,应有y =0,则x =OP .如欲使炮弹垂直击中坡面,则应满足v x =0,直接列出有关运动方程和速度方程,即可求解.由于本题中加速度g 为恒矢量.故第一问也可由运动方程的矢量式计算,即20g 21t t +=v r ,做出炮弹落地时的矢量图[如图(B)所示],由图中所示几何关系也可求得OP (即图中的r 矢量).(1)解1 由分析知,炮弹在图(a)所示坐标系中两个分运动方程为αgt βt x sin 21cos 20-=v (1) αgt βt y cos 21sin 20-=v (2) 令y =0 求得时间t 后再代入式(1)得)cos(cos sin 2)sin sin cos (cos cos sin 2220220βααg ββαβααg βx OP +=-==v v 解2 做出炮弹的运动矢量图,如图(b)所示,并利用正弦定理,有βgt αt βαsin 212πsin 2πsin 20=⎪⎭⎫ ⎝⎛+=⎪⎭⎫ ⎝⎛--v r 从中消去t 后也可得到同样结果.(2) 由分析知,如炮弹垂直击中坡面应满足y =0 和v x =0,则0sin cos 0=-=αgt βx v v (3)由(2)(3)两式消去t 后得αβsin 21tan = 由此可知.只要角α和β满足上式,炮弹就能垂直击中坡面,而与v 0 的大小无关.讨论 如将炮弹的运动按水平和竖直两个方向分解,求解本题将会比较困难,有兴趣读者不妨自己体验一下.1 -20 一直立的雨伞,张开后其边缘圆周的半径为R ,离地面的高度为h ,(1) 当伞绕伞柄以匀角速ω旋转时,求证水滴沿边缘飞出后落在地面上半径为g ωh R r /212+=的圆周上;(2) 读者能否由此定性构想一种草坪上或农田灌溉用的旋转式洒水器的方案?分析 选定伞边缘O 处的雨滴为研究对象,当伞以角速度ω旋转时,雨滴将以速度v 沿切线方向飞出,并作平抛运动.建立如图(a)所示坐标系,列出雨滴的运动方程并考虑图中所示几何关系,即可求证.由此可以想像如果让水从一个旋转的有很多小孔的喷头中飞出,从不同小孔中飞出的水滴将会落在半径不同的圆周上,为保证均匀喷洒对喷头上小孔的分布还要给予精心的考虑.解 (1) 如图(a)所示坐标系中,雨滴落地的运动方程为t ωR t x ==v (1)h gt y ==221 (2) 由式(1)(2)可得 g h ωR x 2222= 由图(a)所示几何关系得雨滴落地处圆周的半径为22221ωgh R R x r +=+= (2) 常用草坪喷水器采用如图(b)所示的球面喷头(θ0 =45°)其上有大量小孔.喷头旋转时,水滴以初速度v 0 从各个小孔中喷出,并作斜上抛运动,通常喷头表面基本上与草坪处在同一水平面上.则以φ角喷射的水柱射程为gR 2sin 0v = 为使喷头周围的草坪能被均匀喷洒,喷头上的小孔数不但很多,而且还不能均匀分布,这是喷头设计中的一个关键问题.1 -21 一足球运动员在正对球门前25.0 m 处以20.0 m·s-1 的初速率罚任意球,已知球门高为3.44 m .若要在垂直于球门的竖直平面内将足球直接踢进球门,问他应在与地面成什么角度的范围内踢出足球? (足球可视为质点)分析 被踢出后的足球,在空中作斜抛运动,其轨迹方程可由质点在竖直平面内的运动方程得到.由于水平距离x 已知,球门高度又限定了在y 方向的范围,故只需将x 、y 值代入即可求出.解 取图示坐标系Oxy ,由运动方程θt x cos v =, 221sin gt θt y -=v 消去t 得轨迹方程 222)tan 1(2tan x θg θx y +-=v以x =25.0 m,v =20.0 m·s-1 及3.44 m≥y ≥0 代入后,可解得71.11°≥θ1 ≥69.92°27.92°≥θ2 ≥18.89°如何理解上述角度的范围?在初速一定的条件下,球击中球门底线或球门上缘都将对应有两个不同的投射倾角(如图所示).如果以θ>71.11°或θ <18.89°踢出足球,都将因射程不足而不能直接射入球门;由于球门高度的限制,θ 角也并非能取71.11°与18.89°之间的任何值.当倾角取值为27.92°<θ <69.92°时,踢出的足球将越过门缘而离去,这时球也不能射入球门.因此可取的角度范围只能是解中的结果.1 -22 一质点沿半径为R 的圆周按规律2021bt t s -=v 运动,v 0 、b 都是常量.(1) 求t 时刻质点的总加速度;(2) t 为何值时总加速度在数值上等于b ?(3) 当加速度达到b 时,质点已沿圆周运行了多少圈?分析 在自然坐标中,s 表示圆周上从某一点开始的曲线坐标.由给定的运动方程s =s (t ),对时间t 求一阶、二阶导数,即是沿曲线运动的速度v 和加速度的切向分量a t,而加速度的法向分量为a n =v 2 /R .这样,总加速度为a =a te t+a n e n .至于质点在t 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即为曲线坐标的改变量Δs =s t -s 0.因圆周长为2πR,质点所转过的圈数自然可求得.解 (1) 质点作圆周运动的速率为bt ts -==0d d v v其加速度的切向分量和法向分量分别为b t s a t -==22d d , Rbt R a n 202)(-==v v 故加速度的大小为R )(402222bt b a a a a t tn -+=+=v 其方向与切线之间的夹角为⎥⎦⎤⎢⎣⎡--==Rb bt a a θt n 20)(arctan arctan v (2) 要使|a |=b ,由b bt b R R=-+4022)(1v 可得 bt 0v = (3) 从t =0 开始到t =v 0 /b 时,质点经过的路程为b s s s t 2200v =-= 因此质点运行的圈数为bRR s n π4π220v == 1 -23 一半径为0.50 m 的飞轮在启动时的短时间内,其角速度与时间的平方成正比.在t =2.0s 时测得轮缘一点的速度值为4.0 m·s-1.求:(1) 该轮在t′=0.5s的角速度,轮缘一点的切向加速度和总加速度;(2)该点在2.0s内所转过的角度.分析 首先应该确定角速度的函数关系ω=kt 2.依据角量与线量的关系由特定时刻的速度值可得相应的角速度,从而求出式中的比例系数k ,ω=ω(t )确定后,注意到运动的角量描述与线量描述的相应关系,由运动学中两类问题求解的方法(微分法和积分法),即可得到特定时刻的角加速度、切向加速度和角位移.解 因ωR =v ,由题意ω∝t 2 得比例系数322s rad 2-⋅===Rtt ωk v 所以 22)(t t ωω== 则t ′=0.5s 时的角速度、角加速度和切向加速度分别为12s rad 5.02-⋅='=t ω2s rad 0.24d d -⋅='==t tωα 2s m 0.1-⋅==R αa t总加速度n t t n R ωR αe e a a a 2+=+= ()()2222s m 01.1-⋅=+=R ωR αa在2.0s内该点所转过的角度rad 33.532d 2d 203202200====-⎰⎰t t t t ωθθ 1 -24 一质点在半径为0.10 m 的圆周上运动,其角位置为342t θ+=,式中θ 的单位为rad,t 的单位为s.(1) 求在t =2.0s时质点的法向加速度和切向加速度.(2) 当切向加速度的大小恰等于总加速度大小的一半时,θ 值为多少?(3) t 为多少时,法向加速度和切向加速度的值相等?分析 掌握角量与线量、角位移方程与位矢方程的对应关系,应用运动学求解的方法即可得到. 解 (1) 由于342t θ+=,则角速度212d d t tθω==.在t =2 s 时,法向加速度和切向加速度的数值分别为 22s 2s m 30.2-=⋅==ωr a t n 2s 2s m 80.4d d -=⋅==t ωr a t t(2) 当22212/t n t a a a a +==时,有223n t a a =,即 ()()422212243t r rt = 得 3213=t此时刻的角位置为 rad 15.3423=+=t θ(3) 要使t n a a =,则有()()422212243t r rt = t =0.55s1 -25 一无风的下雨天,一列火车以v 1=20.0 m·s-1 的速度匀速前进,在车内的旅客看见玻璃窗外的雨滴和垂线成75°角下降.求雨滴下落的速度v2 .(设下降的雨滴作匀速运动)分析 这是一个相对运动的问题.设雨滴为研究对象,地面为静止参考系S,火车为动参考系S′.v 1 为S′相对S 的速度,v 2 为雨滴相对S的速度,利用相对运动速度的关系即可解.解 以地面为参考系,火车相对地面运动的速度为v 1 ,雨滴相对地面竖直下落的速度为v 2 ,旅客看到雨滴下落的速度v 2′为相对速度,它们之间的关系为1'22v v v += (如图所示),于是可得 1o 12s m 36.575tan -⋅==v v 1 -26 如图(a)所示,一汽车在雨中沿直线行驶,其速率为v 1 ,下落雨滴的速度方向偏于竖直方向之前θ 角,速率为v 2′,若车后有一长方形物体,问车速v 1为多大时,此物体正好不会被雨水淋湿?分析 这也是一个相对运动的问题.可视雨点为研究对象,地面为静参考系S,汽车为动参考系S′.如图(a)所示,要使物体不被淋湿,在车上观察雨点下落的方向(即雨点相对于汽车的运动速度v 2′的方向)应满足hlαarctan ≥.再由相对速度的矢量关系122v v v -=',即可求出所需车速v 1.解 由122v v v -='[图(b)],有θθαcos sin arctan221v v v -= 而要使hlαarctan ≥,则 hl θθ≥-cos sin 221v v v ⎪⎭⎫ ⎝⎛+≥θh θl sin cos 21v v 1 -27 一人能在静水中以1.10 m·s-1 的速度划船前进.今欲横渡一宽为1.00 ×103 m 、水流速度为0.55 m·s-1 的大河.(1) 他若要从出发点横渡该河而到达正对岸的一点,那么应如何确定划行方向? 到达正对岸需多少时间? (2)如果希望用最短的时间过河,应如何确定划行方向? 船到达对岸的位置在什么地方?分析 船到达对岸所需时间是由船相对于岸的速度v 决定的.由于水流速度u 的存在, v 与船在静水中划行的速度v ′之间有v =u +v ′(如图所示).若要使船到达正对岸,则必须使v 沿正对岸方向;在划速一定的条件下,若要用最短时间过河,则必须使v 有极大值.解 (1) 由v =u +v ′可知v '=u αarcsin ,则船到达正对岸所需时间为。

图论(张先迪-李正良)课后习题答案(第一章)

图论(张先迪-李正良)课后习题答案(第一章)

习题一作者---寒江独钓1.证明:在n 阶连通图中(1) 至少有n-1条边;(2) 如果边数大于n-1,则至少有一条闭迹;(3) 如果恰有n-1条边,则至少有一个奇度点。

证明: (1) 若G 中没有1度顶点,由握手定理:()2()21v V G m d v n m n m n ∈=≥⇒≥⇒>-∑若G 中有1度顶点u ,对G 的顶点数作数学归纳。

当n=2时,结论显然;设结论对n=k 时成立。

当n=k+1时,考虑G-u,它仍然为连通图,所以,边数≥k-1.于是G 的边数≥k.(2) 考虑G 中途径:121:n n W v v v v -→→→→L若W 是路,则长为n-1;但由于G 的边数大于n-1,因此,存在v i 与v j ,它们相异,但邻接。

于是:1i i j i v v v v +→→→→L 为G 中一闭途径,于是也就存在闭迹。

(3) 若不然,G 中顶点度数至少为2,于是由握手定理:()2()21v V G m d v n m n m n ∈=≥⇒≥⇒>-∑这与G 中恰有n-1条边矛盾! 2.(1)2n −12n 2−12n −1 (2)2n−2−1(3) 2n−2。

证明:u 1的两个邻接点与v 1的两个邻接点状况不同。

所以,两图不同构。

4.证明下面两图同构。

u 1 v 1证明:作映射f : v i ↔ u i (i=1,2….10)容易证明,对∀v i v j ∈E ((a)),有f (v i v j,),=,u i,u j,∈,E,((b))(1≤ i ≤ 10, 1≤j ≤ 10 )由图的同构定义知,图(a)与(b)是同构的。

5.指出4个顶点的非同构的所有简单图。

分析:四个顶点的简单图最少边数为0,最多边数为6,所以可按边数进行枚举。

(a)v 2 v 3u 4u(b)6.证明:1)充分性:当G 是完全图时,每个顶点的度数都是n −1,共有n 个顶点,总的度数为n(n −1),因此总的边数是n(n−1)2=(n 2). 2)必要性:因为G 是简单图,所以当G 是完全图的时候每个顶点的度数才达到最大:n −1.若G 不是完全图,则至少有一个顶点的度数小于n −1,这样的话,总的度数就要小于n (n −1),因此总的边数小于(n 2),矛盾。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第2版)第一章课后习题标准答案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第2版)第一章课后习题标准答案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部分习题参考解答第一章绪论1-1 什么是生产过程、工艺过程和工艺规程?答:生产过程——从原材料(或半成品)进厂,一直到把成品制造出来的各有关劳动过程的总称为该工厂的过程。

工艺过程——在生产过程中,凡属直接改变生产对象的尺寸、形状、物理化学性能以及相对位置关系的过程。

工艺规程——记录在给定条件下最合理的工艺过程的相关内容、并用来指导生产的文件。

1-2 什么是工序、工位、工步和走刀?试举例说明。

答:工序——一个工人或一组工人,在一个工作地对同一工件或同时对几个工件所连续完成的那一部分工艺过程。

工位——在工件的一次安装中,工件相对于机床(或刀具)每占据一个确切位置中所完成的那一部分工艺过程。

工步——在加工表面、切削刀具和切削用量(仅指机床主轴转速和进给量)都不变的情况下所完成的那一部分工艺过程。

走刀——在一个工步中,如果要切掉的金属层很厚,可分几次切,每切削一次,就称为一次走刀。

比如车削一阶梯轴,在车床上完成的车外圆、端面等为一个工序,其中,n, f, a p不变的为一工步,切削小直径外圆表面因余量较大要分为几次走刀。

1-3 什么是安装?什么是装夹?它们有什么区别?答:安装——工件经一次装夹后所完成的那一部分工艺过程。

装夹——特指工件在机床夹具上的定位和夹紧的过程。

安装包括一次装夹和装夹之后所完成的切削加工的工艺过程;装夹仅指定位和夹紧。

1-4 单件生产、成批生产、大量生产各有哪些工艺特征?答:单件生产零件互换性较差、毛坯制造精度低、加工余量大;采用通用机床、通用夹具和刀具,找正装夹,对工人技术水平要求较高;生产效率低。

大量生产零件互换性好、毛坯精度高、加工余量小;采用高效专用机床、专用夹具和刀具,夹具定位装夹,操作工人技术水平要求不高,生产效率高。

成批生产的毛坯精度、互换性、所以夹具和刀具等介于上述两者之间,机床采用通用机床或者数控机床,生产效率介于两者之间。

1-5 试为某车床厂丝杠生产线确定生产类型,生产条件如下:加工零件:卧式车床丝杠(长为1617mm ,直径为40mm ,丝杠精度等级为8级,材料为Y40Mn );年产量:5000台车床;备品率:5%;废品率:0.5%。

数值分析习题(含标准答案)

数值分析习题(含标准答案)

]第一章 绪论姓名 学号 班级习题主要考察点:有效数字的计算、计算方法的比较选择、误差和误差限的计算。

1若误差限为5105.0-⨯,那么近似数有几位有效数字(有效数字的计算) 解:2*103400.0-⨯=x ,325*10211021---⨯=⨯≤-x x 故具有3位有效数字。

2 14159.3=π具有4位有效数字的近似值是多少(有效数字的计算) 解:10314159.0⨯= π,欲使其近似值*π具有4位有效数字,必需!41*1021-⨯≤-ππ,3*310211021--⨯+≤≤⨯-πππ,即14209.314109.3*≤≤π即取( , )之间的任意数,都具有4位有效数字。

3已知2031.1=a ,978.0=b 是经过四舍五入后得到的近似值,问b a +,b a ⨯有几位有效数字(有效数字的计算)解:3*1021-⨯≤-aa ,2*1021-⨯≤-b b ,而1811.2=+b a ,1766.1=⨯b a 2123****102110211021)()(---⨯≤⨯+⨯≤-+-≤+-+b b a a b a b a故b a +至少具有2位有效数字。

2123*****10210065.01022031.1102978.0)()(---⨯≤=⨯+⨯≤-+-≤-b b a a a b b a ab 故b a ⨯至少具有2位有效数字。

4设0>x ,x 的相对误差为δ,求x ln 的误差和相对误差(误差的计算)~解:已知δ=-**xx x ,则误差为 δ=-=-***ln ln xx x x x则相对误差为******ln ln 1ln ln ln xxx x xxx x δ=-=-5测得某圆柱体高度h 的值为cm h 20*=,底面半径r 的值为cm r 5*=,已知cm h h 2.0||*≤-,cm r r 1.0||*≤-,求圆柱体体积h r v2π=的绝对误差限与相对误差限。

(误差限的计算)解:*2******2),(),(h h r r r h r r h v r h v -+-≤-ππ绝对误差限为πππ252.051.02052)5,20(),(2=⨯⋅+⨯⋅⋅⋅≤-v r h v相对误差限为%420120525)5,20()5,20(),(2==⋅⋅≤-ππv v r h v 6设x 的相对误差为%a ,求nx y =的相对误差。

第五版物理化学第一章习题答案

第五版物理化学第一章习题答案

第一章气体的pVT关系1.1 物质的体膨胀系数与等温压缩率的定义如下试推出理想气体的,与压力、温度的关系。

解:根据理想气体方程1.2 气柜内贮有121.6 kPa,27℃的氯乙烯(C2H3Cl)气体300 m3,若以每小时90 kg的流量输往使用车间,试问贮存的气体能用多少小时?解:假设气柜内所贮存的气体可全部送往使用车间。

1.3 0℃,101.325kPa的条件常称为气体的标准状况,试求甲烷在标准状况下的密度?解:将甲烷(M w=16g/mol)看成理想气体:PV=nRT , PV =mRT/ M w甲烷在标准状况下的密度为=m/V= PM w/RT=101.325⨯16/8.314⨯273.15(kg/m3)=0.714 kg/m31.4 一抽成真空的球形容器,质量为25.0000g充以4℃水之后,总质量为125.0000g。

若改充以25℃,13.33 kPa的某碳氢化合物气体,则总质量为25.0163g。

试估算该气体的摩尔质量。

水的密度1g·cm3计算。

解:球形容器的体积为V=(125-25)g/1 g.cm-3=100 cm3将某碳氢化合物看成理想气体:PV=nRT , PV =mRT/ M wM w= mRT/ PV=(25.0163-25.0000)⨯8.314⨯300.15/(13330⨯100⨯10-6)M w =30.51(g/mol)1.5 两个容积均为V 的玻璃球泡之间用细管连结,泡内密封着标准状态下的空气。

若将其中的一个球加热到 100℃,另一个球则维持 0℃,忽略连接细管中气体体积,试求该容器内空气的压力。

解:由题给条件知,(1)系统物质总量恒定;(2)两球中压力维持相同。

标准状态:因此,1.6 0℃时氯甲烷(CH 3Cl )气体的密度ρ随压力的变化如下。

试作p p-ρ图,用外推法求氯甲烷的相对分子质量。

1.7 今有20℃的乙烷-丁烷混合气体,充入一抽成真空的200 cm3容器中,直至压力达101.325 kPa,测得容器中混合气体的质量为0.3897 g。

生物化学习题集及标准答案

生物化学习题集及标准答案

生物化学练习题第一章蛋白质化学一、单选题(下列各题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1、2、蛋白质变性后可出现下列哪种变化()A、一级结构发生改变B、构型发生改变C、分子量变小D、构象发生改变E、溶解度变大3、测得某一蛋白质样品的氮含量为0.40g,此样品约含蛋白质多少?A.2.00g B.2.50g C.6.40g D.3.00g E.6.25g4、关于蛋白质分子三级结构的描述,其中错误的是:A.天然蛋白质分子均有的这种结构B.具有三级结构的多肽链都具有生物学活性C.三级结构的稳定性主要是次级键维系D.亲水基团聚集在三级结构的表面E.是指每一条多肽链内所用原子的空间排列5.蛋白质所形成的胶体颗粒,在下列哪种条件下不稳定:A.溶液pH值大于pIB.溶液pH值小于pIC.溶液pH值等于pID.溶液pH值等于7.4E.在水溶液中6.蛋白质变性是由于:A.氨基酸排列顺序的改变B.氨基酸组成的改变C.肽键的断裂D.蛋白质空间构象的破坏E.蛋白质的水解7.变性蛋白质的主要特点是:A.粘度下降B.溶解度增加C.不易被蛋白酶水解D.生物学活性丧失E.容易被盐析出现沉淀8.若用重金属沉淀pI为8的蛋白质时,该溶液的pH值应为:A.8B.>8C.<8D.≤8E.≥89.蛋白质分子组成中不含有下列哪种氨基酸?A.半胱氨酸B.蛋氨酸C.胱氨酸D.丝氨酸E.瓜氨酸10、下列那一种氨基酸在280nm处,具有最大的光吸收?A、谷氨酸B、苯丙氨酸C、丝氨酸D、组氨酸E、脯氨酸11、有一混合蛋白质溶液,其pI值分别是4.6、5.0、5.3、6.7、7.3,电泳时欲是其中四种泳向正极,缓冲夜的pH应该是多少?A、4.0B、5.0C、6.0D、7.0E、8.012、与茚三酮反应呈黄色的氨基酸是:A、苯丙氨酸B、丝氨酸C、色氨酸D、组氨酸E、脯氨酸13、氨基酸在等电点时,具有的特点是:A、不带正电荷B、不带负电荷C、溶解度最小D、溶解度最大E、在电场中向正极移动14、氨基酸与蛋白质共同的理化性质是:A、胶体性质B、两性性质C、沉淀性质D、变性性质E、双缩脲反应15、具有四级结构的蛋白质特征是:a、分子中必定含有辅基b、含有两条或两条以上的多肽链c、每条多肽链都具有独立的生物学活性d、依靠肽键维持结构的稳定e、以上都不是16、在具有四级结构的蛋白质分子中,每个具有三级结构的多肽链是:a、辅基b、辅酶c、亚基d、寡聚体e、肽单位17、关于蛋白质亚基的描述,其中正确的是:a、多肽链卷曲成螺旋结构b、两条以上多肽链卷曲成二级结构c、两条以上多肽链与辅基结合成蛋白质d、每个亚基都有各自的三级结构e、以上都是正确的18、蛋白质一级结构与功能关系的特点是:a、相同氨基酸组成的蛋白质功能一定相同b、一级结构相近的蛋白质,其功能越相近c、一级结构中任何氨基酸的改变,其生物活性立即消失d、不同生物来源的同种蛋白质,其一级结构完全相同e、一级结构中任何氨基酸残基地改变,都不会影响其功能19、蛋白质溶液的稳定因素是:a、蛋白质溶液是真溶液b、蛋白质在溶液中作布朗运动c、蛋白质分子表面带有水化膜和同种电荷d、蛋白质溶液的粘度大e、以上都不是20、关于蛋白质等电点时的特性描述,那项是错误的?a、导电性最小b、溶解度最小c、粘度最小d、电泳迁移率最小e、以上都错21、令A、B、C、D、四种蛋白质的混合液,等电点分别为:5.0、8.6、6.8、9.2,在PH8.6的条件下用电泳分离,四种蛋白质电泳区带自正极开始的排列顺序为:a、ACBDb、ABCDc、DBCAd、CBADe、BDCA22、蛋白质变性不包括:a、氢键断裂b、肽键断裂c、疏水键断裂d、盐键断裂e、范德华力破坏23、盐析法沉淀蛋白质的原理是:a、中和电荷,破坏水化膜b、与蛋白质结合成不溶性蛋白盐c、次级键断裂,蛋白质构象改变d、调节蛋白质溶液的等电点e、以上都不是二、多项选择题(在备选答案中有二个或二个以上是正确的,错选或未选全的均不给分)1.关于α-螺旋正确的是:A.螺旋中每3.6个氨基酸残基为一周B.多为右手螺旋结构C.两螺旋之间借二硫键维持其稳定D.氨基酸侧链R基团分布在螺旋外侧5.蛋白质的二级结构包括:A.α-螺旋B.β-片层C.β-转角D.无规卷曲6.下列关于β-片层结构的论述哪些是正确的:A.是一种较为伸展的肽链结构B.肽键平面折叠成锯齿状C.也可由两条以上多肽链顺向或逆向平行排列而成D.两链间形成离子键以使结构稳定7.维持蛋白质三级结构的主要键是:A.肽键B.疏水键C.离子键D.范德华引力8.下列哪种蛋白质在pH=5的溶液中带正电荷?A.pI为4.5的蛋白质B.pI为7.4的蛋白质C.pI为7的蛋白质D.pI为6.5的蛋白质9.使蛋白质沉淀但不变性的方法有:A.中性盐沉淀蛋白B.鞣酸沉淀蛋白C.低温乙醇沉淀蛋白D.重金属盐沉淀蛋白10.变性蛋白质的特性有:A.溶解度显著下降B.生物学活性丧失C.易被蛋白酶水解D.凝固或沉淀三、填空题1.组成蛋白质的主要元素有__C_______,___H_____,____O_____,___N______。

劳动关系与劳动法章节练习题带标准答案

劳动关系与劳动法章节练习题带标准答案

劳动关系与劳动法分章习题第一章劳动关系导论单项选择题1。

在劳动关系内涵中,劳使关系的称谓源自( )A.美国B。

日本C。

英国D。

德国2.下列不属于雇员范畴的是()A.蓝领工人B.教师C.教师D.农业劳动力3.从广义上讲,劳动关系的主体包括()①雇员②雇主③雇员团体④雇主组织⑤政府A.①②③⑤B.①②③④⑤C.①②④⑤D.①②③④4。

雇员团体最主要的形式是()A.雇员协会B.职业协会C.工会D.职工代表大会5.下列不属于雇主范畴的是()A.低层管理者B.中层管理者C.高层管理者D.经营负责人6。

医院的清洁工、看门人与医生拥有的势力不同,清洁工和看门人谈判实力较弱,一旦离开,雇主很容易找到替代者,这体现了劳动关系的()特点.A.法律的平等性B.经济的依赖性C.权益的冲突性D.实力的差异性7.劳动关系的实质是()A.雇佣与被雇佣B.冲突与合作C.对抗与和解D.利用与被利用8。

()是指在组织中,管理方与员工要共同生产产品和服务,并在很大程度上遵守一套既定制度和规则的行为。

A.合作B 冲突C 成本D 沟通9。

下列哪些不属于劳动者“获得满足”的原因( )。

A.建立在员工对雇主的信任基础之上,这种信任来自对立法公正的理解和对当前管理权力的限制实施。

B.大多数工作都有积极的一面,是人员从工作中获得满足的更重要的原因。

C.管理方也努力使员工获得满足.D.员工迫于压力而不得不合作秘籍雇员如果要谋生,就得与雇主建立雇佣关系。

10.冲突的根本根源不包括()A.异化的合法化B.广泛的社会不平等C.客观的利益差异D.雇佣关系的性质11.以下不属于冲突的背景根源的是( )【2013。

4。

1】A.广泛的社会不平等B.客观的利益差异C.劳动力市场状况 D.工作本身的属性12。

()是冲突最明显的表现形式,是工人被压抑的敌视情绪的宣泄方式。

A.权利义务的协商B.游行示威C.罢工D.诉诸法律手段13.影响劳动关系的外部环境包括()(1)经济环境(2)政策环境(3)技术环境(4)法律和制度环境(5)社会文化环境A.(1)(2)(3) (4) B.(1)(2)(3)(5)C.(2)(3)(4)(5) D.(1)(2)(3)(4)(5)多项选择题1。

会计核算基础习题标准答案

会计核算基础习题标准答案

会计核算基础习题标准答案会计核算基础习题答案————————————————————————————————作者:————————————————————————————————日期:第一章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会计要素和会计对象的关系是(B)。

A、没有关系B、会计要素是会计对象的细化C、会计要素中只有资产会计要素与会计对象有关系D、会计对象是会计要素的细化2、会计核算基础包括收付实现制和( D )。

A、实地盘存制B、永续盘存制C、计划成本核算法D、权责发生制3、货币计量的假设包括了(C)。

A、会计分期的假设B、会计主体的假设C、币值稳定的假设D、持续经营的假设4、货币计量的假设中本位币的种数是(A)。

A、1种B、2种C、3种D、多种(这里主要是指一个核算单位的本位币的种数,不是指多个核算单位)5、会计的基本职能包括(C)。

A、收付实现制和权责发生制B、计划成本核算法和实际成本核算法C、反映和监督D、检查和分析二、多项选择题1、(ABCD)是现行企业会计准则的会计计量形式。

A、公允价值计量B、现值计量C、重置价值计量D、可变现净值计量2、会计假设包括(ABCD)。

A、会计主体B、持续经营C、会计分期D、货币计量3、(ABCD)是会计信息质量要求A、可靠性B、可比性C、实质重于形式D、及时性4、(ACD)是会计核算方法A、设置账户B、抽样调查C、登记账簿D、复式记账5、(ACD)会计要素包括在六大会计要素中。

A、资产B、会计凭证C、负债D、所有者权益第二章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1993年工业企业会计科目包括(C)类。

A、3B、4C、5D、62、2007年1月1日施行的《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会计科目包括(D)类。

A、3B、4C、5D、63、1993年一般核算单位包括(D)大会计要素。

A、3B、4C、5D、64、2007年1月1日施行的《企业会计准则》一级会计科目编码长度是(B)。

A、3位B、4位C、5位D、6位5、总分类科目是(A)会计科目。

会计基础练习题-第一章

会计基础练习题-第一章

会计基础第一章1,现代会计形成的标志是______。

A. 出现了借贷复式记账法B。

成本会计形成C。

会计原则形成D。

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分化标准答案:D国外现代会计的开端标志,经过了三个过程:(1)18世纪产生成本会计;(2)19世纪所有权和经营权分开,产生公认会计原则;(3)20世纪传统会计向现代会计分化,分化为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是现代会计形成的标志.因此本题答案为D.2,下列选项不属于总会计师负责组织的工作范畴的是______。

A. 组织编制和执行预算、财务收支计划、信贷计划,拟定资金筹措使用方案,开辟财源B. 建立、健全经济核算制度,强化成本管理,提高经济效益C. 负责本单位财务会计机构的设置和会计人员的配备,组织对会计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和考核D。

负责对本单位的生产经营和业务管理等问题做出决策标准答案:D根据《总会计师条例》的规定,总会计师职责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由总会计师负责组织的工作;二是由总会计师协助、参与的工作。

其中A、B、C项属于第一方面的内容。

但D项属于第二方面的内容,即总会计师只有协助参与的权限,没有负责的权限,负责的人是单位负责人。

故选D。

3,会计对象是______。

A. 经营过程B. 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资金运动C。

会计主体D。

社会再生产资金中的数量方面标准答案:B会计对象是社会再生产过程中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即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资金运动。

4,形成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不同的记账基础,进而出现应收、应付、预收、预付、折旧、摊销等会计处理方法所依据的会计基本假设是______.A. 会计主体B. 持续经营C。

会计分期D. 货币计量标准答案:C会计分期指将一个会计主体持续经营的生产经营活动人为地划分为若干相等的会计期间,以便分期结算账目和编制财务报告。

由于会计分期,才产生了当期与其他期间的差别,从而形成了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不同的记账基础,进而出现了应收、应付、预收、预付、折旧、摊销等会计处理方法,故答案为选项C。

第1章 习题答案

第1章 习题答案

第一章习题答案1.问答题(1)计算机的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各阶段的主要特征是什么?答:根据计算机所采用的电子元件不同可划分为:电子管计算机、晶体管计算机、集成电路计算机和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等四个阶段。

第一代计算机主要特点是:内存容量非常小;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为机器语言;尚无操作系统出现,操作机器困难。

它体积庞大、造价昂贵、速度低、存储容量小、可靠性差、不易掌握,主要应用于军事目的和科学研究领域的狭小天地里。

第二代计算机主要特点是:采用了晶体管的电子元件;内存储器容量扩大到几十万字节;计算机软件有了较大发展,出现了监控程序并发展成为后来的操作系统;推出了Basic、Fortran、Cobol高级程序设计语言。

主要应用范围由单一的科学计算扩展到数据处理和事务管理等其他领域。

第三代计算机的特点是:体积、重量、功耗进一步减小,运算速度、逻辑运算功能和可靠性进一步提高;软件在这个时期形成了产业;出现了分时操作系统;提出了结构化、模块化的程序设计思想,出现了结构化的程序设计语言Pascal。

这一时期的计算机同时向标准化、多样化、通用化发展。

第四代计算机的特点是:磁盘的存取速度和容量大幅度上升;体积、重量和耗电量进一步减少;计算机的性能价格比基本上以每18个月翻一番的速度上升;操作系统向虚拟操作系统发展,数据库管理系统不断完善和提高,程序语言进一步发展和改进,软件行业的发展成为新兴的高科技产业;计算机的应用领域不断向社会各个方面渗透。

(2)未来计算机发展的趋势是什么?答:现代计算机的发展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巨型化、微型化、多媒体化、网络化和智能化5种趋向;二是朝着非冯·诺依曼结构模式发展。

(3)计算机的特点是什么?答:①处理速度快②计算精度高③存储容量大④可靠性高⑤工作过程的全自动化⑥适用范围广,通用性强(4)计算机的类型有哪些?答:①按其处理数据的形态分为:数字计算机、模拟计算机、混合计算机②按其使用范围分为: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③按其本身性能分为:超级计算机、大型计算机、小型计算机、微型计算机、工作站(5)简述计算机的应用领域。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1 课本所有课后习题标准答案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1 课本所有课后习题标准答案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1 课本所有课后习题标准答案第一章第一节(P.10)1.C 2.C 3.CD 4.略 5.乳化原理或萃取原理 6.利用和稀盐酸反应产生气体7.不可靠,因为碳酸钡也是白色沉淀,碳酸根干扰了硫酸根的检验。

由于硫酸钡是难溶的强酸盐,不溶于强酸,而碳酸钡是难溶弱酸盐,可溶于强酸,因此可先取样,再滴入氯化钡溶液和几滴稀硝酸或稀盐酸,如果出现白色沉淀,说明有硫酸根。

第一章第二节(P.17)1.D 2.B 3.B 4.B 5.65 mg/dL ~110mg/dL (1mmol=10-3mol )6.这种操作会使得结果偏低,因为倒出去的溶液中含有溶质,相当于容量瓶内的溶质有损失。

7.14mL 8.n(Ca):n(Mg):n(Cu):n(Fe)=224:140:35:2 9.1)0.2mol 2)Cu2+:0.2mol Cl-:0.4mol10.40 (M=40 g/mol ,该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0。

)第一章复习题(P.20)1.C 2.B 3.A 4.BC 5.C 6.(1) 不正确。

(标况下)(2)不正确。

(溶液体积不为1L )(3)不正确。

(水标况下不是气体)(4)正确。

(同温同压下气体的体积比即为物质的量之比,也就是分子个数比) 7.(1)5% (2)0.28mol/L 8.9.1.42 g ,操作步骤略。

铁 粉 过 滤Fe 、CuFeSO 4溶液稀硫酸过 滤FeSO 4溶液蒸发结晶1.②⑧①④⑤⑥⑦⑩⑨ 2.树状分类法略5.6.BD 7.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得本质特征是胶体粒子的大小在1~100nm范围。

胶体的应用,例如明矾净水、豆浆加石膏成豆腐、静电除尘、江河入海口易形成沙洲、血液透析、饱和氯化铁溶液用于应急性止血等。

第二章第二节(P.33)1.水溶液熔融状态电离阴阳离子阳离子 H+阴离子 OH-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酸根离子 H+ + OH-=H2O2.两种电解质在溶液中相互交换离子的反应生成难溶物、易挥发物质、弱电解质3.C 4.C 5.C 6.B 7.D8.(1) NaOH=Na++OH- (2) CuCl2=Cu2++2Cl-(3) Fe2(SO4)3=2Fe3++3SO42- (4) Ba(NO3)2=Ba2++2NO3-9.(1) SO42-+Ba2+=BaSO4(2) 2Al+3Hg2+=3Hg+2Al3+(3) CO32-+2H+=H2O+CO2(4) 不反应。

工程力学课后习题标准答案静力学基本概念与物体受力分析标准答案

工程力学课后习题标准答案静力学基本概念与物体受力分析标准答案

第一章静力学基本概念与物体的受力分析下列习题中,未画出重力的各物体的自重不计,所有接触面均为光滑接触。

1.1试画出下列各物体(不包括销钉与支座)的受力图。

解:如图1.2画出下列各物体系统中各物体(不包括销钉与支座)以及物体系统整体受力图。

解:如图1.3铰链支架由两根杆AB、CD和滑轮、绳索等组成,如题1.3图所示。

在定滑轮上吊有重为W的物体H。

试分别画出定滑轮、杆CD、杆AB和整个支架的受力图。

解:如图1.4题1.4图示齿轮传动系统,O1为主动轮,旋转方向如图所示。

试分别画出两齿轮的受力图。

解:1.5结构如题1.5图所示,试画出各个部分的受力图。

解:第二章汇交力系2.1在刚体的A点作用有四个平面汇交力。

其中F1=2kN,F2=3kN,F3=lkN,F4=2.5kN,方向如题2.1图所示。

用解读法求该力系的合成结果。

解2.2 题2.2图所示固定环受三条绳的作用,已知F1=1kN,F2=2kN,F3=l.5kN。

求该力系的合成结果。

解:2.2图示可简化为如右图所示2.3 力系如题2.3图所示。

已知:F 1=100N ,F 2=50N ,F 3=50N ,求力系的合力。

解:2.3图示可简化为如右图所示2.4 球重为W =100N ,悬挂于绳上,并与光滑墙相接触,如题2.4图所示。

已知,试求绳所受的拉力及墙所受的压力。

解:2.4图示可简化为如右图所示墙所受的压力F=57.74N2.5 均质杆AB 重为W 、长为 l ,两端置于相互垂直的两光滑斜面上,如题2.5图所示。

己知一斜面与水平成角,求平衡时杆与水平所成的角及距离OA 。

解:取 AB 杆为研究对象,受力如图所示由于杆件再三力作用下保持平衡,故三力应汇交于C 点。

AB 杆为均质杆,重力作用在杆的中点,则W 作用线为矩形ACBO 的对角线。

由几何关系得 所以 又因为 所以2.6 一重物重为20kN ,用不可伸长的柔索AB 及BC悬挂于题2.6图所示的平衡位置。

环卫习题答案版

环卫习题答案版

第一章绪论(答案版)问答题:试述引起环境污染的主要环境因素?进入环境中的污染物其理化性质发生改变后称何种污染物,并试举一例说明之。

标准答案及评分办法:主要环境因素为化学因素(得分 30%)理化性状发生改变后称二次污染物(得分 20%)试举一例说明(得分 50%)多选题:1.环境卫生学主要研究A.自然环境与人群健康的关系B.生活环境与人群健康的关系C.自然环境和生活环境与人群健康的关系D.生活居住环境和自然环境与人群健康的关系E.自然环境、生活居住环境、工作学习环境与人群健康的关系2. 学习环境卫生学的主要目的是使预防医学专业的学生A.提高诊断疾病的本领B. 认识疾病在人群中流行的原因C. 了解污染物在环境中的分布规律D. 认识全球环境问题E. 认识自然环境和生活环境与人群健康的关系3. 具体地讲,环境介质是指A.空气、水、土壤(岩石)B.空气、水、土壤(岩石)和生物体C.空气、水、土壤(岩石)和食物D.空气、水、食物、生物体E.空气、水以及各种固态物质4. 环境卫生学的重点研究内容是A.环境因素的调查与监测B.污染物在环境中的分布与转归C.环境污染治理D.环境因素的健康效应E.环境质量评价5. 环境卫生工作中常见的二次污染物如A.二氧化硫和颗粒物B.铅、镉、汞、酚C.甲基汞、光化学烟雾D.氮氧化物、碳氢化物E.环境内分泌干扰物6.原生环境是指A.受动物活动影响的天然环境B.未受人类活动影响的天然环境C.无动植物生存而仅有少量微生物存在的环境D.受人为活动影响的环境E.以人类为中心的环境7.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的发生主要是由于A.人体摄入微量元素过多所致B.人体摄入微量元素过少所致C.地质地理原因使当地居民摄入微量元素过多或过少所致D.环境破坏对地质条件影响使人体摄入矿物质异常所致E.饮食中某种元素含量异常所致8.人类大量使用氯氟烃(CFCs)造成的全球环境问题主要是A.气候变暖导致冰川融化等生态破坏B.臭氧层破坏C.形成酸雨,破坏生态系统D.生物多样性锐减E.植被破坏,导致沙漠化9.环境卫生学的研究对象是A.自然环境、生活环境和社会环境B.人群健康C.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D.人类健康及其周围环境E.环境污染的综合治理10.人与环境之间的辨证统一关系主要体现在A.机体的新陈代谢上B.人类对自然资源的索取C.人类对自然环境的依赖性D.人对环境的破坏,又对环境加以保护和治理E.人体每天摄取食物,获得足够营养11.环境卫生学的基本理论为A.人与环境之间的统一性B.环境因素对机体影响的作用机制C.机体对环境的适应能力D.阐明环境因素对健康影响的复杂性E.环境中有益因素和有害因素对机体的综合作用第二章环境与健康问答题问答题11.:试述环境污染对健康危害的复杂性标准答案与评分办法:(1)环境因素的复杂性和多途径入侵(25%)(2)机体对有害因素反应的差异性(25%)(3)低剂量长期暴露影响的隐匿性(25%)(4)污染物在不同环境介质中可发生转化、降解或形成新的污染物(25%)多选题:1. 生态系统是在一定空间范围内,由生物群落及其环境组成,借助下列各种功能流所联结的稳态系统。

统计学习题

统计学习题

第一章绪论练习题与标准答案一、练习题(一)判断题1(T)离开了统计数据,统计学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2(F)推断统计是描述统计的基础。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3(T)某大学的全部学生可以构成一个总体。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4(F)参数不是唯一确定的量,有时是随机变量。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5(F)变量是指总体中个体单位所具有的、存在差异的特征或特性。

6(F)品质标志不能用数量表示,数量标志可以用数量表示。

7(F)数量指标可以用数量表示,质量指标不能用数量表示。

8(F)因为运动员的号码可以用数字来表示,所以是数量标志。

9(F)数量指标是由数量标志值汇总来的,质量指标是由品质标志值汇总来的。

10(T)统计研究现象总体的量,是从个体开始研究的。

()(二)单选题1.统计学的创始人是( C )。

A、但丁B、梅尔C、威廉·配弟D、皮尔逊2.对某市高等学校科研所进行调查,统计总体是( C )。

A、某市所有高等学校B、某一高等学校科研所C、某市所有高等学校的科研所D、某一高等学校3.欲了解200名从业人员的劳动报酬收入情况,则总体单位是(C )A、200名从业人员B、200名从业人员的工资总额C、每名从业人员D、200名从业人员的平均年龄4.用图形、表格和概括性数字对数据进行描述的方法属于(C)A、理论统计学B、应用统计学C、描述统计学D、推断统计学5. 某班三名学生期末统计学考试成绩分别为80分、85分和92分,这三个数字是( D )。

A、指标B、标志C、变量D、标志值6. 以一、二、三等品来衡量产品质地的优劣,那么该产品等级是(A )。

A、品质标志B、数量标志C、质量指标D、数量指标7.有10个企业全部职工的工资资料,若要调查这10个企业职工的工资水平情况,则统计总体是( C )。

A、10个企业B、10个企业职工的全部工资C、10个企业的全部职工D、10个企业每个职工的工资8. 在出勤率、废品量、劳动生产率、商品流通费用额和人均粮食生产量五个指标中,属于数量指标的有几个(B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习题(第一章答案)————————————————————————————————作者:————————————————————————————————日期:2第一章信息技术与计算机文化理论部分:一、单项选择题1.目前发展最快、应用最广泛的是( ) 。

A、巨型机B、微型计算机C、晶体管计算机D、中小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2.信息能够实现增值主要因为信息具有( ) 。

A、共享性B、可处理性C、时效性D、价值性3.在计算机中设有某进制数3+4 =10 ,根据这个运算规则,6+ 5=( )A、12B、11C、13D、144.在多媒体技术中,最复杂但最重要的是音频信息和( ) 的处理技术A、文字信息B、动态图像C、视频信息D、静止图像5.下列程序中,( ) 不是语言处理程序。

A、翻译程序B、编译程序C、解释程序D、汇编程序6.主频是计算机CPU在单位时间内发出的脉冲数,它的单位是( )。

A、HZB、BIPSC、BPSD、MIPS7.第四代计算机的主要逻辑元件是( ) 。

A、中小规模集成电路B、晶体管C、电子管D、大规模或超大规模集成电路8.标准ASCII 码可表示( ) 个不同字符A、72B、128C、512D、2569.下列存储设备中,不属于外存的是( )A、硬盘B、光盘C、RAMD、优盘10.我国1964年研制出第一台( )。

A、巨型机B、集成电路计算机C、晶体管计算机D、电子管计算机11.十进制数165.25 转化为八进制数是( )A、250.03B、245.2C、245.01D、231.212.八进制数457. 36 转化为十六进制数是( )A、13 E .67B、11 F .78C、12 F .78D、10 F .7513.计算机能够自动完成运算或处理过程的基础是( ) 。

A、程序设计B、二进制编码C、“存储程序”工作原理D、语言处理14.微型计算机中,PCB 指的是( )。

A、扩展槽B、适配器C、主板D、总线15.我国1971 年研制出第一台( ) 。

A、集成电路计算机B、晶体管计算机C、巨型机D、电子管计算机16.( ) 是CPU 可直接访问的存储器A、内存B、硬盘C、优盘D、软盘17.汇编语言是( ) 的“符号化”。

A、低级语言B、机器语言C、程序语言D、高级语言18.协调CPU 与内存之间的速度差的部件是( ) 。

A、ROMB、RAMC、CACHED、BUS19.多媒体计算机简称( ) 。

A、DMPCB、PCC、MPCD、MC20.第四代计算机的主要逻辑元件是( ) 。

A、晶体管B、电子管C、大规模或超大规模集成电路D、中小规模集成电路21.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为了节省存储空间,多媒体信息要经过压缩后存放,播放时直接播放即可,不需解压缩。

B、用JPEG压缩图像数据,可获的10:1-- 80:1的压缩比C、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是20世纪90年代计算机的时代特征,是计算机的又一次革命D、电子出版物的特点是集成性和交互性22.计算机能直接执行的程序设计语言是( )A、程序语言B、高级语言C、汇编语言D、机器语言23.下列选项中,( )不影响计算机的运算速度。

A、主频B、字长C、字节D、内存容量24.我国1958 年研制出第一台( ) 。

A、巨型机B、集成电路计算机C、晶体管计算机D、电子管计算机25.信息论的创始人是美国数学家( ) 。

A、冯·诺伊曼B、比尔·盖茨C、维纳D、香农26.已知x= 156 D, Y= 10010110 B, Z=240 O, 则三个数的正确排序为( )A、Y >X >ZB、Z >X >YC、Z >Y >XD、X >Z >Y27.输入计算机的信息一般有两类:数据和( )A、程序B、字符C、数值D、文档28.计算机系统中最靠近硬件的系统软件是( ) 。

A、机器语言B、管理软件C、操作系统D、应用软件29.追记型光盘存储器将所需信息写入光盘后( ) 。

A、即可读也可写B、即不能读也不能写C、不能读但能写D、只能读不能写30.计算机之父是( ) 。

A、比尔·盖茨B、冯·诺伊曼C、巴贝奇D、祖冲之31.在多媒体技术的研究中,( )的研究,是为了减轻CPU的压力。

A、数据的压缩和解压缩B、多媒体软件C、专用芯片D、大容量存储器32.计算机执行某种操作的命令,我们称之为( ) 。

A、程序B、指令C、函数D、语句33.数码相机拍摄图像的绝对像素数取决于( )上光敏元件的数量,数量越多,分辨率越高所拍图像的质量也就越高。

A、镜头B、CCD芯片C、CF卡D、SM卡34.第三代计算机的主要逻辑元件是( ) 。

A、晶体管B、电子管C、大规模或超大规模集成电路D、中小规模集成电路35.计算机内,内存被分为若干个存储单元,每个存储单元可存放( ) 位二进制数A、16B、64C、32D、836.( ) 决定了指令直接寻址的能力。

A、字B、位C、字长D、字节37.第二代计算机的主要逻辑元件是( ) 。

A、晶体管B、中小规模集成电路C、电子管D、大规模或超大规模集成电路38.( ) 提出的“存储程序”工作原理决定了计算机硬件系统有五个基本组成部分A、巴贝奇B、莱布尼兹C、布尔D、冯·诺依曼39.微机内部信息的传送是通过( ) 进行的。

A、芯片B、总线C、CPUD、内存40.数值在计算机中的表示一般用8421 BCD 码,那么十进制数45 的8421 BCD码的表示为( )A、11011101B、01000101C、11011111D、1010101141.在多媒体技术中,最复杂但最重要的是音频信息和( ) 的处理技术A、文字信息B、视频信息C、静止图像D、动态图像42.下列程序中,( ) 不是语言处理程序。

A、解释程序B、编译程序C、汇编程序D、翻译程序二、多三、判断题1.自然码、五笔字型、大众码都属于形码。

( ×)2.缓存是介于主存和CPU之间的高速小容量存储器。

( √)3.信息的符号化就是数据。

( √)4.机器人属于计算机人工智能研究范畴。

( √)5.显示器性能的优劣取决于该显示器所配置的显示卡的主要性能指标。

( ×)6.信息是在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类思维活动中普遍存在的一切物质和事物。

( ×)7.CAI 是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的一种。

( ×)8.打印机属于多媒体设备。

( ×)9.根据获得的方式不同,信息有低级和高级之分。

( √)10.CAM是指计算机辅助管理。

( ×)11.计算机硬件系统包括五个基本组成部分:中央处理器,输入设备,外设,显示系统,输出设备。

(×)12.硬盘与硬盘驱动器指的是同一回事儿。

( √)13.计算机的显示系统指的就是显示器。

( ×)14.美国1946 年发明的第一台电子计算机采用的是十进制。

(√)15.矢量字体缩放困难且容易失真。

( ×)16.汇编程序就是用汇编语言编写的程序。

( ×)17.光盘是只能读不能写的。

( ×)18.文化并不是人类社会的特有现象。

( ×)19.主板是微型计算机中最大的一块电路板。

( √)四、填空题1.算盘是我国人民独特的创造,它是一种彻底的采用( 十) 进制的计算工具2.( 机器) 语言中的每个语句都是二进制形式的指令代码。

3.计算机文化的提法最早出现在20世纪( 80 ) 年代。

4.美国1946年发明的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英文缩写是( ENIAC)。

5.( 控制器) 是计算机的核心部件,功能是指示程序的执行过程,决定在什么时间根据什么条件进行什么操作。

6.计算机中,汉字的输入码分为四种,其中( 流水) 码的特点是整齐、简洁,没有重码,用户难记忆。

7.在瑞士洛桑召开的第三届世界( 计算机教育) 大会上提出了计算机文化的说法。

8.( 点距) 是屏幕上相邻两个相同颜色的荧光点之间的最小距离。

9.( 字节) 是计算机存储数据的最小单位。

10.( 控制器) 是计算机的核心部件,功能是指示程序的执行过程,决定在什么时间根据什么条件11.进行什么操作12.( 内存) 是插在主板上的I /O扩展槽并与总线相连的。

13.( 软件) 是指存放在外存储器上的一组相关信息的集合14.CBE指(计算机辅助教育)。

15.未配置任何软件的计算机叫( 裸机)16.汉字在计算机内的编码方式有汉字输入码、汉字交换码、( 汉字机内码)和汉字字形码。

17.“信息高速公路”是美国政府于( 1993) 年9月正式提出来的。

18.( 总线) 是由导线组成的传输线束,是计算机各功能部件之间传送信息的公共通信干线。

19.硬件的“( 即插即用) ”功能是指操作系统可以自动识别此硬件,并自动安装相应的驱动程序。

20.( 编译)程序能够将源程序翻译成与之等价的目标程序。

21.计算机中数据都以二进制的形式表示,规定一个数的最高位作为符号位,最高位为( 0 )表示正。

22.指令通常是由一串二进制数码组成,这串二进制数码包括( 操作码和地址码) 。

23.( I/O端口) 是外部设备与总线和微处理器连接的接口电路。

24.计算机的运算部件能同时处理的二进制数据的位数称为( 字长)25.我国研制计算机始于( 1956 ) 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