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水分子的变化 教案1(鲁教版九年级上册)

合集下载

新鲁教版九年级上册初中化学 第二节 水分子的变化 教案(教学设计)

新鲁教版九年级上册初中化学 第二节 水分子的变化 教案(教学设计)

第二单元探秘水世界第二节水分子的变化一、知识与技能1.通过水电解实验,认识水的组成;2.能说出由分子和原子构成的常见物质;3.体会水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氢气是一种理想能源的涵义。

二、过程与方法在上节课学生已经了解到物理变化中分子本身没变,本节继续采用学生熟悉的水作为载体,通过对水分解产生氢气和氧气的微观过程的描述,使学生认识到化学反应的实质。

1.通过对水分解反应的微观解释,认识化学变化中分子发生了本质的改变,分成了原子,而原子不可再分。

2.通过水的分解和氢气的燃烧反应,了解分解反应和化合反应,并能对学过的典型反应进行分类。

1.分子与原子的区别和联系;电解水的结论;2.用原子(分子)的观点解释物质变化的本质[教师演示]水的三态变化是分子间的间隔和分子的排列方式发生了改变,如果往水中通以直流电,情形是否会有不同呢?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下水分子的变化[课件展示]水的分解(一)水的分解[活动天地]探究课题:水在直流电作用下的分解探究目标:1.通过实验,验证电解水的产物。

2.通过电解水实验,进一步从分子、原子角度理解什么是化学变化。

3.培养科学探究精神。

提出问题:1.水中通以直流电,会有什么现象? 2.水通电与水的三态变化是否属于同一种变化?收集资料:1.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不易溶于水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2.氢气是一种无色无味难溶于水的气体,在空气中燃烧时,产生淡蓝色火焰。

做出假设:水通电后有新物质生成设计实验并进行验证:水−−通电氢气+氧气−→(二)水的合成[实验探究]——氢气在空气中燃烧1、猜想与假设:氢气燃烧生成水。

2、实验步骤:视频展示为主。

3、结论:氢气燃烧生成了水。

[生]观察氢气燃烧的现象(产生淡蓝色火焰,放热,放在火焰上方的干冷烧杯内壁出现水雾)[生]根据现象写出氢气燃烧的文字表达式并与刚才的水分解的表达式[师]用分子模型将氢分子和氧分子进行分拆和重组成水分子。

[讲解]用分子模型将氢分子和氧分子进行分拆和重组成水分子,强化化学反应的实质是旧分子改变成新分子的过程。

2.2水分子的变化(第一课时)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鲁教版上册

2.2水分子的变化(第一课时)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鲁教版上册
3.及时反馈作业:在批改作业后,及时将作业反馈给学生,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效果和存在的问题。对于作业完成较好的学生,给予表扬和鼓励;对于作业完成较差的学生,给予指导和帮助,鼓励学生继续努力。
4.作业辅导:对于在作业中出现较多问题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帮助学生解决存在的问题,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通过辅导,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和学习信心。
(4)实验操作技巧:学生在进行实验操作时,可能对实验步骤、仪器的使用以及数据的处理等方面存在困难。
针对以上重点和难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采取有针对性的讲解和强调,通过示例、实验、动画等多媒体教学资源,帮助学生突破难点,深刻理解水分子的相关知识。同时,注重实验操作技巧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和科学素养。
(3)开展小组研究项目:让学生分组进行水分子的研究项目,可以选择水分子的性质、水分子的变化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研究能力。
(4)参加科学竞赛:鼓励学生参加各类科学竞赛,如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等,通过竞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
(5)进行跨学科学习:鼓励学生结合化学、生物学、环境科学等相关学科的知识,全面了解水分子的相关知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1.水分子的组成:介绍水分子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组成,以及水分子的化学式H2O。
2.水分子的性质:讲解水分子的极性、溶解性、沸点等基本性质,并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观察水的性质。
3.水分子的变化:介绍水分子在不同条件下的变化,包括水的蒸发、沸腾、凝固等物理变化,以及水的化学反应,如酸碱中和、氧化还原等。
4.小组讨论评价:在小组讨论环节,观察学生是否积极参与讨论、是否能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对于讨论效果较好的小组,给予表扬和鼓励;对于讨论效果较差的小组,及时进行指导和帮助,提高小组讨论的质量和效果。

鲁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2.2 水分子的变化 教案设计

鲁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2.2 水分子的变化  教案设计

水分子的变化教案第周1课时教学内容水分子的变化教与学的反思教学重点1.电解水的实验现象和反应原理,分解反应的概念;2.水通电分解的实质,化学反应的微观实质;3.表示化学反应的文字表达式;4.表示化学反应的分子模型表示法。

教学难点1.电解水的实验现象和反应原理,分解反应的概念;2.水通电分解的实质,化学反应的微观实质;3.表示化学反应的文字表达式;4.表示化学反应的分子模型表示法。

教学目标1.通过“水在直流电作用下的变化”实验探究,知道水在直流电作用下可以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同时初步形成化学变化是有条件且化学变化过程中伴随着能量变化的认识。

2.通过对水的分解微观的分析,初步认识化学变化的实质。

通过对化学反应中反应物和生成物种类的分析,了解分解反应的含义,并能对学过的典型反应进行分类。

4.结合具体的化学反应,能够说出反应物和生成物,并能用文字表达式表示已知的化学反应。

5.学习从微观的视角分析化学变化,并进一步建立宏观与微观相联系的思维方式。

导入【情景示标】1.投影水分子循环图2.提出问题,投影揭示目标水的三态变化是什么变化?在变化的过程中水分子是否发生变化?那么,如果在水中插入电极,通以直流电,情形是否有所不同呢?(问题提出后及时投影目标)教与学流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水的分解【实验探究2-2】水在直流电作用下的变化环节一:通过实物介绍水电解器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同时介绍加入的水含有少量的稀硫酸或氢氧化钠溶液,目的是为了增强水的导电性。

环节二:巡视指导学生进行分组实验,探究水在通入直流电的作用下的变化,要求仔细观察现象,同时将观察的实验现象填写到课本31页相应位置。

[由于水电解的过程需要较长的时间,在学生等待气体产生的过程中老师提出思考问题:水通直流电后得到的两种气体分别是什么?(注意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进行猜想,然后再让学生用点燃的方法去验证自己的猜想)]环节三:1.组织学生按实验探究小组为单位交流展示实验时观察到的实验现象。

鲁教版九上化学 2.2水分子的变化 教案

鲁教版九上化学 2.2水分子的变化 教案
自主预习
3min
布置预习任务,完成导学案上“自主预习”,请一个学生说预习成果
学生自主预习,并完成导学案上“自主预习”,说出预习成果
让学生充分熟悉课本
播放电解水实验视频
5min
学生实验
2min
提出应注意观察的要点
观看实验操作,观察实验现象
以实验视频的形式,一方面,让学生学会实验操作,另一方面,节约时间
接着观看电解水实验视频,让学生从视频中知道实验操作与实验现象,后让学生动手实验,由于电解水实验反应速率较小,以实验视频的形式,一方面让学生学会实验操作,另一方面节约时间,且实物的对比参照,有效地验证了实验视频的真实性、可靠性,此时让学生依照实验视频与学生实验时观察到的现象完成实验报告,增强学生的科学意识,实验完毕及时填写实验报告;进而实物投影出一个有针对性错误的实验报告,增强学生的科学意识,培养学生实验完毕及时填写实验报告的习惯;接着对电解水实验的点拨,让学生知道电解水实验的注意事项及要点。
一、电解水实验
1、实验仪器2、实验现象3、气体的检验4、解释与结论5、文字表达式
二、分解反应
一变多A B + C +…
三、电解水的微观示意图
四、结论
1、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2、分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
3、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可再分。
破裂重组
4、化学变化的实质:分子原子新的分子
请一个同学上台开启实验,后让反应继续进行
学生实验,连接电路,打开电源,给同学们,讲述实验操作与观察到的现象
两个视觉冲击下比较直观的让学生观察到实验现象,实物的对比参照,有效地验证实验视频的真实性、可靠性
填写实验报告
3min
依据实验视频与实验时观察到的现象,填写实验报告

鲁教版(2024)九年级化学上册《水分子的变化》教案及反思

鲁教版(2024)九年级化学上册《水分子的变化》教案及反思

鲁教版(2024)九年级化学上册《水分子的变化》教案及反思一、教材分析:本课是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中一节《水分子的变化》,主要介绍了水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包括水的三态变化、水的电解等,旨在帮助学生理解分子级别的变化,建立物质变化的微观观念。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理解水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掌握水分子在不同变化中的角色,能描述水的三态变化和电解过程。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观察,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推理能力,提高科学探究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合作精神。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水的三态变化和电解过程,理解分子级别的变化。

【教学难点】:从微观角度解释水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建立物质变化的微观观念。

四、学情分析:学生在八年级已经学习过物质的基本性质,对水的物理性质有一定的了解,但对分子级别的变化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需要通过直观的实验和生动的比喻帮助学生理解。

五、教学方法和策略:1. 实验教学法:通过观察水的三态变化和电解实验,让学生直观感受水分子的变化。

2. 问题引导法: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激发学习兴趣。

3. 微观模拟法:利用动画或模型,模拟水分子在变化中的行为,帮助理解微观世界。

六、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情境导入:展示一杯水和一块冰,提问学生它们的共同点和不同点,引导学生认识到水的三态变化,从而引出水分子的变化这一主题。

2. 回顾旧知:回顾分子的概念,以及分子在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中的行为。

(二)、新知讲解1. 水的三态变化:通过实验演示水的蒸发、凝结、熔化和凝固过程,解释这些变化中水分子间的距离和力的变化。

2. 水的化学反应:讲解水在化学反应中的角色,如中和反应、电解水等,展示水分子在化学变化中的重组。

3. 分子模型演示:使用分子模型工具,帮助学生直观理解水分子在变化中的结构变化。

(三)、互动教学1.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举例生活中其他物质的分子变化现象,并解释其原理。

九年级化学上册2.2水分子的变化教案1鲁教版

九年级化学上册2.2水分子的变化教案1鲁教版

第二节水分子的变化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水电解实验,认识水的组成。

2、能说出由分子和原子构成的常见物质。

3、体会水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氢气是一种理想能源的涵义.起点分析:在上节课学生已经了解到物理变化中分子本身没变,本节继续采用学生熟悉的水作为载体,通过对水分解产生氢气和氧气的微观过程的描述,使学生认识到化学反应的实质。

教学重点:1、通过对水分解反应的微观解释,认识化学变化中分子发生了本质的改变,分成了原子,而原子不可再分。

2、通过水的分解和氢气的燃烧反应,了解分解反应和化合反应,并能对学过的典型反应进行分类。

教学难点:1、知道化学反应过程中同时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2、认识同种分子化学性质相同,不同种分子化学性质不同。

教学方法:实验、讨论、交流媒体选择:多媒体系统,实验器材教学过程:[创设情境]水的三态变化是分子间的间隔和分子的排列方式发生了改变,如果往水中通以直流电,情形是否会有不同呢?[活动天地]探究课题:水在直流电作用下的分解探究目标:1、通过实验,验证电解水的产物.2、通过电解水实验,进一步从分子、原子角度理解什么是化学变化。

3、培养科学探究精神.提出问题:1、水中通以直流电,会有什么现象?2、水通电与水的三态变化是否属于同一种变化?收集资料:1、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不易溶于水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2、氢气是一种无色无味难溶于水的气体,在空气中燃烧时,产生淡蓝色火焰。

做出假设:水通电后有新物质生成设计实验并进行验证: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3在水电解器的玻璃管中注满水,接通直流电源,观察两个电极和两支玻璃管内液面的变化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玻璃管内液面下降较—--—-——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玻璃管内液面下降较-————-—2、用一根点燃的火柴接近液面下降较多的玻璃管尖嘴处,慢慢打开活塞,观察。

该气体是———-————3、用一根带火星的木条接近液面下降较小的玻璃管尖嘴处,慢慢打开活塞,观察。

鲁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2.2 水分子的变化

鲁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2.2 水分子的变化

《水分子的变化》教学设计【教学背景分析】1.教材分析在上一节的学习中,学生已经知道在物理变化(如水的三态变化)中分子本身不发生变化,而且对水是由水分子构成也应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

那么,水除了能发生三态变化外,是否会发生其他变化?在这些变化中水分子是否发生了变化?会发生怎样变化?本节教学继续采用学生熟悉的水为载体,通过“水在直流电作用下的变化”和“氢气在空气中燃烧”两个实验探究,引导学生对两个变化的微观实质进行分析,使学生认识到:在化学变化中,构成反应物分子的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而原子本身不发生变化,从而理解化学反应的实质。

2.学情分析学生对水很熟悉,日常生活中对水的三态变化也有一定的了解,但不太了解水在通电情况下发生的化学变化,以及在化学反应中分子的变化;对于实验现象的观察,现阶段的学生还很难做到全面观察,对实验现象的描述也往往会不严谨;学生真正认识的物质还很少,对物质的性质更是了解甚少。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能叙述水通电分解的实验现象、结论及水的组成;掌握氧气、氢气的检验方法及操作技能。

2.了解分解反应和化合反应,会书写电解水及合成水的文字表达式。

3.初步认识化学反应的实质,知道化学反应是有条件的,且过程中伴随能量的变化。

过程与方法1.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与探究能力。

2.培养学生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的分析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实验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态度;2.体会化学物质、化学反应在生活生产中的用途。

【教学重难点】电解水和氢气燃烧的实验;化学反应的实质;水分子变化的微观过程【板书设计】2.2水分子的变化一、水分子的变化水的电解:水→氢气+氧气水的合成:氢气+氧气→水二、分解反应和化合反应三、化学变化的实质四、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九年级化学鲁教版上册2.2水分子的变化教学设计

九年级化学鲁教版上册2.2水分子的变化教学设计
针对以上学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关注以下几点:
1.采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和实例,帮助学生建立对水分子微观结构的认识。
2.设计具有趣味性和启发性的实验,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实验操作和分析能力。
3.引导学生运用逻辑推理和归纳总结的方法,掌握水分子在化学反应中的变化规律。
4.创设合作学习的机会,培养学生的沟通协作能力和团队精神。
3.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验证水分子在电解过程中的变化。实验报告需包括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及结论。要求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注意观察和记录,家长协助拍摄实验过程的照片或视频。
4.家长协助学生完成以下实践任务:调查家庭用水情况,了解家庭成员的用水习惯,分析家庭用水的节约潜力,提出合理的节水措施。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呈现调查报告。
2.作业提交后,教师将组织学生进行交流分享,以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教师将对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和评价,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能力提升和情感态度发展。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理解水分子的组成、结构及其在化学反应中的变化过程。
2.掌握水的相关实验操作,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实验现象。
3.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和科学思维。
(二)教学设想
为了有效突破教学重难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本章节教学设想如下: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5.创设合作学习机会,培养团队精神
-设计小组合作实验和讨论活动,让学生在互动交流中共同成长。
-引导学生学会分享实验心得和经验,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6.情感教育,培养环保意识
-结合教学内容,进行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等方面的教育,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通过课堂讨论、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关注水资源问题,提高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2.2 水分子的变化 教案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2.2 水分子的变化  教案

初中化学重难点创新教学方法第二节水分子的变化一、学习目标1.通过水电解实验,认识水的组成。

2.通过对水分解反应的微观解释,认识化学变化中分子发生了本质的改变,分成了原子,而原子不可再分。

3.认识分解反应,能说出由分子和原子构成的常见物质。

二、重点、难点教学重点:通过实验活动分析水的组成教学难点: 从微观上理解化学变化三、教学过程(教师手拿一杯水)教师:水是地球上最普通、最常见的物质。

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水的三态变化中分子的什么发生了改变?而不变的是什么?学生回答:水的三态变化是分子间的间隔和分子的排列方式发生了改变,分子本身没有改变。

教师:很好!水的三态变化是分子间的间隔和分子的排列方式发生了改变,分子本身没有发生改变。

,如果往水中通以直流电,情形是否会有不同呢?学生沉思教师:让我们从科学实验中寻找答案!教师演示:实验2-2水的电解实验(教师边实验边说明实验方法)学生小组交流,观察并记录小组讨论情况。

组织学生进行组间交流。

教师:水可不可以分解,为什么?大家观察的真细致!化学现象可以帮助我们判断有没有化学变化发生。

不过,正如大家所想的,判断水是否分解还得找出实验中生成的气体到底是什么气体?生成的气体会是水蒸汽吗?强化问题:如果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可以分解,那么生成物会是两种什么气体呢?实际上这个问题,早在18世纪化学家就开始研究了。

教师:大家能用实验的方法证明两支玻璃管中的气体分别是氢气和氧气吗?请大家设计实验方案。

教师提示:(1)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不易溶于水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2)氢气是一种无色无味难溶于水的气体,在空气中燃烧时,产生淡蓝色火焰。

通过实验你能得出什么结论?教师演示生成气体检验: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正极端玻璃管中的气体,木条复燃。

用燃着的木条检验负极端玻璃管中的气体,气体能被点燃,火焰呈淡蓝色。

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并记录。

教师:水通电生成了什么物质?学生:水通电生成了氢气和氧气。

—九年级化学鲁教版上册第二单元第二节水分子的变化教学设计

—九年级化学鲁教版上册第二单元第二节水分子的变化教学设计
1.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生活实例、实验现象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水分子的奥秘。
2.适当降低难度,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和教具,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化学概念,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
3.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设计分层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4.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现象,增强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
2.教师对学生的答题情况进行点评,针对共性问题进行讲解,巩固所学知识。
(五)总结归纳
1.教师引导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总结:
a.水分子的结构及其极性特点;
b.水分子的三态变化及能量转化;
c.水分子变化在生活中的应用。
2.教师强调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提醒学生注意掌握。
3.鼓励学生课后关注与水分子相关的现象,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
3.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4.通过课后作业和拓展阅读,巩固学生对水分子的认识,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学科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增强学生对自然现象的好奇心。
2.培养学生关注生活、关注环保的意识,让学生认识到水资源的珍贵,养成节约用水的好习惯。
—九年级化学鲁教版上册第二单元第二节水分子的变化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水的存在形态,包括液态、固态和气态,并理解水分子在这些不同形态下的特点及相互转化过程。
2.掌握水分子结构的基本知识,了解水分子由一个氧原子和两个氢原子组成,并形成极性分子。
3.学习水的三态变化过程,包括蒸发、凝结、熔化和凝固,以及这些过程中水分子的能量变化。
b.填空题:考察学生对水分子的能量转化、极性特点等概念的理解;

鲁教版九上化学 2.2水分子的变化 学案设计

鲁教版九上化学 2.2水分子的变化 学案设计

课堂学案设计总第课时上课时间年月日课题第二节水分子的变化学习目标1.通过电解水实验,分析实验现象,认识水的组成;2.会从微观角度分析电解水的微观过程,初步认识化学变化的微观实质;3.认识化合反应与分解反应,能进行判断;4.会描述电解水、氢气燃烧的实验现象,并能书写出化学反应式;5.了解化学变化中能源的转化,认识氢能源。

教学重难点通过水的电解认识化学反应的实质及原子教学资源多媒体课件及相关实验仪器药品【课的导入】《国语》中的《郑语》里明确地提出金、木、水、火、土是构成万物的基本物质元素。

同时还提出不同的物质元素在一起,方能相互作用,产生新物质,如果只是同一物质元素,那是产生不出新物质的。

既然古人认为水是一种元素,那么他们认为水可以继续分解吗?追问:你认为呢?如果能分解,将会分解成哪些物质呢?请观察实验。

【探究活动】活动一:合作探究观察教师的演示实验:电解水实验1.接通电源后,与电源两极相连的试管内有何现象?有何不同现象?2.怎样检验两支试管内产生的气体?(1)通电一段时间后,与电源负极与正极相连的试管内试管中所收集的气体体积比为2:1 。

(2)可用带火星的木条来检验正极试管中产生的气体,可观察到的現象是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说明该气体具有助燃性,是氧气。

(3)可用燃烧的木条来检验负极试管中产生的气体,可观察到的現象是气体被点燃,并产生淡蓝色火焰,说明该气体具有可燃性,是氢气。

收获与体验1.电解水实验中,与电源负极相连的试管内产生氢气,与电源正极(相连的试管内产生氧气,它们的体积比为2:1 (口诀:负氢正氧2:1 )。

由此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每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化学反应式为:H2O H2↑+O2↑,水电解是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电解水装置活动二:合作探究在教师引导下分析:电解水的微观实质电解水过程中:每个水分子分解成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每2个氢原子结合为1个氢分子,每2个氧原子结合为1个氧分子;许多氢分子聚集为氢气,许多氧分子聚集为氧气。

初中化学鲁教九年级上册(2023年新编)探秘水世界第二节 水分子的变化(教案)

初中化学鲁教九年级上册(2023年新编)探秘水世界第二节 水分子的变化(教案)

第二单元第二节水分子的变化第1课时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化学变化中分子发生了本质的改变,分成了原子,而原子不能再分。

(2)通过水电解实验,认识水的组成。

2.过程与方法(1)通过电解水的实验认识水的组成(2)通过水的分解反应,了解分解反应(3)微观表示模型化、游戏化,更直观地分析电解水的微观过程。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体会水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2)通过学生亲身参与科学探究活动,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1)水电解的实验和结论;(2)分子与原子的区别和联系。

【教学难点】(1)电解水的结论;用原子(分子)的观点解释物质变化的本质;【课前准备】水电解分解器,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水的三态变化改变的是水分子的距离和排列方式,而“每个水分子由一个氧原子和两个氢原子构成”这一事实始终未变,因为水没有变为其他物质。

但是,如果在水中插入电极,通直流电,情况是否会有所不同呢?本节我们首先来学习水的分解。

二、新课学习一、水的分解实验探究2-2 水在直流电作用下的变化在水电解器的玻璃管中注满水,向水中加入少量的稀硫酸或氢氧化钠溶液,接通直流电源。

观察两个电极和两支玻璃管内液面有何变化?视频:电解水[现象:两管内均产生气泡,正极产生气泡的速度慢,负极产生气泡的速度快]用一根点燃的火柴接近液面下降较多的玻璃管尖嘴处,慢慢打开活塞,观察现象。

视频:电解水氢气的检验[负极产生的气体被点燃]我们由此气体可燃,可知此气体是氢气。

用一根带火星的木条接近液面下降较少的玻璃管尖嘴处,慢慢打开活塞,观察现象。

视频:电解水氧气的检验[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我们由此气体支持燃烧,可知此气体是氧气。

我们用表格的形式来对比一下实验现象正极负极现象产生气泡(慢)产生气泡(快)体积比 1 2性质能使带火星的小木条复燃能燃烧结论氧气氢气文字表达式为了方便记忆,我们将正负极产生的气体及现象这样记忆:正氧负氢,氢二氧一我们对现象进行实质分析:电解水反应的实质是水分子分解成氧原子和氢原子,每两个氢原子结合成一个氢分子,很多个氢分子聚集成氢气;每两个氧原子结合成一个氧分子,很多个氧分子聚集成氧气。

鲁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 2.2 水分子的变化 教案

鲁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 2.2 水分子的变化  教案

水分子的变化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目标:1.通过电解水的实验认识水的组成。

3.通过水的分解了解化合反应。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水的分解和微观解释,认识化学变化中分子发生了本质的变化,分成了原子,而原子不能再分。

2,通过实验探究进一步掌握实验探究的方法和过程。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水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树立保护水资源的意识。

体会研究实验实事求是的精神。

教学重点:水电解的实验和结论;分子与原子的区别和联系。

教学难点:分子与原子的区别和联系;电解水的结论;用原子(分子)的观点解释物质变化的本质;教学方法:自学研究法、讲述法、讨论法、实验探究法。

教学媒体:影视资料、水电解器、酒精灯、直流电源、木条、烧杯、火柴等。

课时:1节课重难点突破:通过实验探究,由浅入深突破化学变化中对分子和原子理解。

教学过程:活动一:引入新课活动二:电解水的实验探究1,教师演示学生观察:教师介绍电解器的基本组成,并演示电解水的过程。

学生观察电解过程中出现的实验现象,并记录下来。

2,学生对现象提出问题,教师给出相关资料引导学生猜想假设电解水得到的气体成分。

3,学生假设的结论设计实验加以验证。

教师演示验证过程,学生观察实验现象。

4,学生讨论得出结论。

5,教师小结学生的结论并引导学生进一步对结论进行反思。

提出问题在电解水的过程中分子和原子发生怎样的变化?活动二,通过分子原子模型组装探究分子和原子在化学变化中的变化。

1,学生分小组用原子模型先组装出水分子模型(每人组装一个水分子模型)。

教师巡视参与学生小组活动。

2,让学生拆除水分子模型得到单个的原子。

3,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用本组的原子模型组装出氧分子和氢分子。

并记录本组水分子和氧分子,氢分子个数。

4,学生分小组讨论在电解水的过程中分子和原子化区别(每个小组推荐一个同学发言)活动三,进一步理解化学变化中分子原子的区别请6位同学上台(其中4名女同学,2名男同学)让女同学扮演氢原子,男同学扮演氧原子。

化学:九年级上鲁教版2.2水分子的变化教案

化学:九年级上鲁教版2.2水分子的变化教案
⑵水的化学性质;
⑶水的用途。
在线测试P41
长话短说P41
挑战自我P41
1.小明通过教学知道,电解水时生成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2:1,但实验所得数据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略大于为2:1,针对这一发现,你认为下列做法不可取的是()
A.反复多次实验查找原因B.实验数据与理论相差不大,可以认为实验成功
C.查找实验装置是否漏气D.大胆提出猜想:氧气比氢气易溶于水
②通过水的分解和氢气的燃烧反应,了解化合反应、分解反应。
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水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氢气是一种理想能源的涵义,树立保护水资源的意识。
相关知识
⑴分子的基本性质。
⑵水的三态变化实质上是由于分子的间隔发生变化而分子本身没有改变。
⑶水的净化方法有:静置沉淀、过滤、吸附沉淀、蒸馏等。其中蒸馏能得到纯净的水。
板书设计
第二节水分子的变化
一、水的分解
1.电解水
现象
反应式
2.分解反应
3.分子
4.原子
5.分子与原子的根本区别
二、水的合成
1.氢气的燃烧
(点燃氢气前一定要验纯)
2.化合反应
3.氢能源
教学过程
知识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水的分解
1.电解水
现象
反应式
2.分解反应
3.分子
4.原子
5.分子与原子的根本区别
第二节水分子的变化
课题
第二节水分子的变化
课型
新授
第2课时
第周
年月日




1.了解物质的两类性质: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会区分简单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学情分析

化学鲁教版九年级上册九年级化学2.2水分子的变化 第一课时 教案

化学鲁教版九年级上册九年级化学2.2水分子的变化 第一课时 教案

优质资料---欢迎下载课题:第二单元探秘水世界第二节水分子的变化(第1课时)总第8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水在直流电作用下的变化”实验探究,知道水在直流电作用下可以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初步形成化学变化是有条件的。

2.通过对水的分解的微观分析,初步认识化学变化的实质。

通过对化学反应中反应物和生成物种类的分析,了解分解反应,并能对学过的典型反应进行分类。

4.结合具体的化学反应,能够说出反应物和生成物,会写水电解的文字表达式。

5.学习从微观的视角分析化学变化,初步建立宏观与微观相联系的思维方式。

●教学重点:1.通过对水分解反应的微观解释,认识化学变化中分子发生了本质的改变,分成了原子,而原子不可再分。

2.通过水的分解,了解分解反应。

●教学难点:1.知道化学反应过程中同时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2..对化学反应的实质的理解,认识同种分子化学性质相同,不同种分子化学性质不同。

●考点、易错点:水的电解实验、分解反应、化学反应的实质、分子和原子的本质区别。

●学情分析:在上节课的学习中,学生已经了解到在物理变化中分子本身不发生变化,而且对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也有了很深的了解。

水除了会发生三态变化外,还会发生其他变化吗?在这些变化中水分子是否发生了变化呢?会怎样变化呢?这些问题都是学生想知道到,在老师的引导分析下,是能够认识到的。

●课时:第1课时●教学流程设计●教学设计的分子没有发生变化,只是分子的间隔和运动速度改变了;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构成反应物的分子分解成原子,而原子不能再分,重新组合成新分子。

【追问】由化学变化的实质你能解决下列问题吗:1、分子和原子的本质区别是什么?2、由刚才的动画你能得到分子和原子的哪些信息?【小结】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可再分;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分子式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具有微观粒子的特征;原子在化学变化前后,种类和数目没变;分子在化学变化前后,种类发生了改变。

【活动三】观察上反应的特点,是由几种物质生成几种物质?【本节小结】[长话短说] 理解、识记。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水分子的变化》第1课时示范课教案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水分子的变化》第1课时示范课教案

第二节水分子的变化第1课时一、教学目标1.了解并体验人类认识水的组成的过程和方法。

2.通过“水在直流电作用下的变化”和“氢气在空气中燃烧”两个实验,知道水在直流电作用下可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

3.通过对水的分解和水的合成两个变化的微观分析,初步认识化学的实质,通过对这两个化学反应中反应物和生成物种类的分析,了解分解反应和化学反应。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水的电解实验。

难点:从微观角度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三、教学准备教学PPT及相关动图。

四、教学过程【展示】展示氢气燃烧的视频。

【组织活动】请同学们观看氢气燃烧的视频,并进行交流,分析氢气燃烧的现象和结论。

【明确】氢气燃烧时的现象是:发出淡蓝色火焰,烧杯内壁有水珠产生。

结论:氢气可燃,燃烧产生水。

这一反应可用文字表达式为:氢气+氧气水H2 + O2H2O【交流讨论】这是氢气和氧气合成水的微观模拟示意图,请同学们从微观角度分析这个化学反应的实质。

【明确】发生反应时,1个氢气分子破裂为2个氢原子,1个氧气分子破裂为2个氧原子,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结合生成1个水分子,很多水分子聚集成水。

【指导阅读】氢气和氧气反应生成水的反应和之前我们学习的分解反应不同,它是化合反应,请同学们阅读教材,按照概念、特点、表达式总结化合反应。

【明确】像氢气和氧气反应生成水这样,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叫做化合反应。

其特点是“多变一”,通式为:A+B +…… C五、板书设计第二节水分子的变化第1课时一、水的分解水通电生成两种物质——氢气和氧气。

水氢气+氧气分解反应:像水通电生成氢气和氧气这样,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反应,叫做分解反应。

二、水的合成氢气+氧气水化合反应:像氢气和氧气反应生成水这样,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叫做化合反应。

第二章第二节水分子的变化 第一课时 学案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二章第二节水分子的变化 第一课时 学案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2.2水分子的变化 第一课时 学案学习目标:1、通过水的电解和水的合成两个实验探究,能准确描述出反应的现象,通过现象能获得结2、 论,并能用文字或符号表达反应。

3、认识化学变化是有条件的,进一步认识化学变化过程中伴随能量的变化。

4、体会氢气是一种理想能源的含义。

5、通过对变化的微观分析,初步认识化学变化的实质,进一步认识分子与原子,建立宏观 与微观的联系。

课前巩固:1、水净化常用的方法有哪些?2、纯净物和混合物各举出5个实例。

3、如何区别软水和硬水?生活中如何软化硬水?4、在水的三态变化中,水分子本身不会发生改变,改变的是 。

自主学习: 一、水的电解 1、现象:2、结论:(1)水在通电的情况下生成了两种物质: 和 ,其体积比为 。

(2)水是由 和 组成的。

3、表达式:(1)文字表达式:(2)符号表达式:4、微观实质:水分子被破坏变成了 和和 重新组合新的分子即 分子和 分子。

在此变化过程中 的种类、 、 没有改变。

练习一:1、如图是电解水的实验装置,对该实验描述正确的是( )。

A.正极产生的气体是氢气B.电解过程中水分子没有发生变化C.生成氧气、氢气的体积比约为2:1D.该实验能证明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2、水电解的过程可用如图表示,微粒运动变化的先后顺序是()产生的气体被 液面 有 产生产生的气体能使 复燃。

液面 ,约为负极的 。

有 产生A.①②③④B.④①③②C.①②④③D.①④③②二、分子与原子对比粒子分子原子定义是保持物质性质的一种最小微粒是变化中最小的微粒表示方法符号:模型图:符号:模型图:相同点(1)都可以直接构成,(2)很,(3)永远在不停地,(4)之间有。

根本区别在变化中分子可以,而原子不可以联系再分组合三、水的合成1、条件:,2、现象:火焰呈,用手触摸烧杯外壁,感觉,说明此反应,可以看到干燥的凉烧杯内壁有。

3、结论:(1)氢气在空气中能燃烧,且放出大量的热。

(2)水是由和元素组成。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教案】2.2水分子的变化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教案】2.2水分子的变化

2.2 水分子的变化教课目标【知识与能力】1. 经过实验研究“水在直流电作用下的变化”,认识水的构成,初步认识化学变化的本质。

2.经过水的分解和氢气的燃烧反应,认识分解反应和化合反应。

3.理解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可以对已知物质的性质依据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进行分类。

【过程与方法】1.经过对水的分解的微观的解析,初步认识化学变化的本质。

2.经过对电解水以及水的合成现象的观察,培育学生敏锐的观察力。

【感情态度与价值观】1.学习从微观的视角解析化学变化,并进一步建立宏观与微观相联系的思想方式。

2.经过问题谈论、实验操作,活跃学生思想,增进交流与表达意识;关注氢能源的开发和利用,认识到水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

教课重难点【教课要点】1.初步认识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本质。

2.认识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的看法。

【教课难点】1.水的电解实验。

2.区分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一、导入新课上节课中从水的循环图中知道,水的三态变化是分子间的间隔和分子的摆列方式发生了改变,物质在发生物理变化时分子自己没有变,假如往水中通以直流电,情况能否会有所不一样呢?二、新课解说(一)水的分解1.水的分解【实验研究】水在直流电作用下的变化介绍水电解器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同时介绍加入的水含有少许的稀硫酸或氢氧化钠溶液,目的是为了加强水的导电性。

播放电解水演示视频。

提出问题:水中通以直流电,会有什么现象?为何会出现这类现象?猜想与假设: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玻璃管内液面降落较小,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玻璃管内液面降落较大,可能是产生某种气体。

采集资料:( 1)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不易溶于水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2)氢气是一种无色、无味、难溶于水的气体,在空气中燃烧时,产生淡蓝色火焰。

设计实验并进行考据:(1)用一根点燃的火柴凑近液面降落许多的玻璃管尖嘴处,慢慢打开活塞,观察现象。

(2)用一根带火星的木条凑近液面降落较小的玻璃管尖嘴处,慢慢打开活塞,观察现象。

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 2.2水分子的变化(第一课时)教案

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 2.2水分子的变化(第一课时)教案

成水的反响。 上网查询
练习
生活在线: 有一种水叫“纳米水〞
国内很多石油销售公司和加油站都已经添加了“纳米水〞。“纳米水〞不是普通的水,它是纳米燃油 添加剂的俗称。目前主要针对车用柴汽油和燃料油使用,可实现用物理方法解决燃油燃烧的化学问题。
“纳米水〞的工作原理是:把自由水经过纳米组装技术的处理后,组装成 6 纳米左右的水颗粒,然 后加到连续的油箱中,形成热力学稳定的纳米燃油,让燃油在燃烧前通过进展水颗粒微爆的二次雾化作 用,炸碎燃油雾滴,使之进一步雾化,实现更加充分和均匀的燃烧,到达提高燃油的燃烧效率和机械效 率的目的,进而实现提高发动机动力性能、节省燃油和保护环境的成效。另外,纳米水颗粒的微爆破作 用还能有效地去除发动机燃烧室内的积碳。
是一变多。
讨论: 氢气是一种大有开展前途的新型燃料,
氢能源的优点 科学家认为 21 世纪将是氢能源的世纪。
优点:无污染;发热量高;资源丰富。 P40 交流共享
目前氢能源没有推广使用的原因:
用分子变化的角度分析氢气和氧气化合
制取和储存遇到的难题:
下载后可自行编辑修改,页脚下载后可删除。
.
小结: 1. 分子与原子 2. 化合反响与分解反响
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 释:
.
教学过程
知识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水的合成
氢气在空气中燃烧
P33 实验探究 观察现象
现象:淡蓝色火焰,烧杯内壁有水 现象
雾,烧杯发烫。
结论
〔点燃氢气前一定 要验纯〕
结论:氢气+氧气
点燃

点燃 H2+O2 H2O
平安提示:
点燃可燃性与助燃性气体混合物
熟记现象与反响式 反响式的特点:多变一 是分解反响吗?

鲁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2.2 水分子的变化

鲁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2.2 水分子的变化
随堂练习
展示习题
练习
使知识得到运用与巩固。
布置作业
请同学们完成导学案上的课后作业《学以致用》
下课
板书设计:
归纳实验结论:
水通电产生氢气和氧气,是化学变化。
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分解反应的特征。
使学生明白任何猜想和假设都需要科学的验证才能成立的,培养学生科学严谨实事求是的学习态度。
使学生知道化学反应的一种表示方法。
使学生知道通过实验探究可得出水的组成。知道实验探究是获得物质组成的重要途径和手段。
反思交流
学生观察思考并分析
用模型激发兴趣, 同时可将抽象微观的分子形象化,将宏观与微观联系起来。
动手探究
巡视观察
学生展示:动手拆分、重组分子结构模型
交流表达
引导同学用语言把刚才动手实验的过程表达描述出来
组织语言描述刚才的动手过程:水分子分裂成氢氧原子,氢原子间重组形成氢分子,氧原子间重组形成氧分子。
培养学生从探究中解决问题的习惯。
培养学生总结归纳能力。
引导分析
再从分子和原子的角度归纳总结出更多的信息
观察、归纳总结信息
首尾呼应
交流共享:在水受热蒸发和水通电分解过程中,水分子分别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学生活动展示。
丰富课堂、培养学生借助不同形式理解抽象知识的能力
收获疑惑
引导学生反思本节课的收获与疑惑。
反思、表达
引导学生重温探究历程,分享学习成果,培养学生及时反思、归纳总结的能力、锻炼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渲染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从微观角度看待变化,为下面的学习打下铺垫。
温故知新
引导回顾:上一节我们在《水分子的运动》中知道了水的三态变化是水分子的间隔和排列方式有改变。比如水受热蒸发这个物理变化,它的过程用微观分子的角度该如何解释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99
杜宪华
教师寄语:化学实验是学好化学的有效途径。

学习目标:
1.通过水电解实验,认识水的组成;
2.通过对水分解反应的微观解释,认识化学变化中分子发生了本质的改变,分成了原子,而原子不可再分;
3.知道分解反应,能说出由分子和原子构成的常见物质。

学习过程:
[引入情境]水的三态变化是分子间的间隔和分子的排列方式发生了改变,水水分子的本身并没有改变,如果往水中通以直流电,情形是否会有不同呢?
一、自主学习提纲:
★知识点一:水通直流电分解实验认识水的组成
1、加入少量硫酸或氢氧化钠的作用。

2.实验现象:(1)通电后,电极上。

猜测这种气体是不是水蒸汽。

(2)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玻璃管内气体体积,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说明这是;与负极相连的玻璃管内气体体积,用燃着的木条检验,说明这是。

3.氧气与氢气的体积比大约是。

★知识点二:分解反应
4.小组讨论:你认为分解反应具备的条件有哪些?
5.氧化汞受热生成汞和氧气;氯酸钾受热生成氯化钾和氧气;碱式碳酸铜受热生成氧化铜、二氧化碳和水。

以上四个反应的共同特点是
,象这样的反应叫做分解反应。

6.有人说食盐水蒸发得到食盐和水是分解反应,你同意吗?
知识点三.微观解释电解水实验
○自学指导:阅读教材P32并完成下列问题:7.通过电解水试验,结合教材中的反应图解完成下列问题:
在电解水实验中没变的微粒有哪些?
变化的微粒有哪些?
你从中受到那些教育?《考验自我》:(1)水加热变成水蒸汽是什么变化?
(2)变化时,水分子本身,而是水分子的
、和发生了变化。

知识点四:由分子、原子构成的物质
学生阅读教材:
(1)识记分子.原子的定义
教师写过程
收集资料:1、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不易溶于水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2、氢气是一种无色无味难溶于水的气体,在空气中燃烧时,产生淡蓝色火焰。

分析归纳:1、电解水是——————变化。

2、水通电分解生成的两种物质是——————和————————,二者的体积比为——————。

交流与反思: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时,构成物质的分子————(填“有”或“没有”)发生变化,只是分子的——————和——————改变了;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构成反应物分子的——————重新组合成新的
(2)知道常见物质(水.氧气.氢气.金刚石.金.等物质的微粒组成)
通过本节学习,你学到了什么?
你得到的方法什么?
你认为最精彩的地方是:_____________,需要改进的地方是___________
反思:
1、能正确理解教材。

这部分内容是继空气之后的大家很熟悉的水,在生物和日常生活中对水的一些物理性质和用途有所了解,但从化学角度了解水的组成很陌生。

所以电解水的试验对得出水的组成非常重要。

2、能实证地分析学生情况:学生已有进行科学试验探究的经验与成功体验,已知氧气的性质和检验方法,但无有关元素、原子、分子的具体了解,对水的组成知识充满渴望,这也是学习的动力所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