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的意境中放飞情怀——《山行》教学谈
《山行》教案及教学反思
《山行》教案及教学反思教学目标:1.欣赏和理解古诗《山行》。
2.掌握古诗的学习方法。
3.感受古诗的意境和韵味,培养学生对古诗的热爱。
教学重点:1.理解古诗的意思和情感。
2.掌握古诗的学习方法。
教学难点:1.感受古诗的意境和韵味。
2.培养学生对古诗的热爱。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学PPT。
2.学生准备笔、纸等学习用具。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教师出示秋天的景色图片,让学生欣赏并描述图片中的景色。
2.教师引导:秋天是一个美丽的季节,古人留下了很多描绘秋景的诗篇,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就是其中的一首《山行》。
二、学习新课1.教师出示古诗,让学生朗读,纠正发音。
2.教师讲解古诗的意思和背景,让学生了解古诗的创作背景和作者的情感。
3.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古诗中的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帮助学生理解古诗的艺术魅力。
4.教师带领学生反复朗读古诗,感受其韵味和节奏。
5.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探讨古诗的主题和意义。
6.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拓展阅读,进一步了解古代文化。
三、小结新课1.教师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山行》这首诗,理解了作者对秋天的描绘和情感表达,也掌握了古诗的学习方法。
希望大家能够在以后的学习中更加热爱古诗文化。
2.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课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3.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背诵并默写《山行》。
教学反思:本次教学通过欣赏秋天的景色、朗读古诗、讲解意思和背景、分析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讨论主题和意义、拓展阅读等方式,让学生全面了解了古诗《山行》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
同时,通过组织学生进行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巩固了所学知识,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主性。
但仍有部分学生在感受古诗的意境和韵味方面存在困难,需要加强引导和训练。
古诗《山行》的优秀教案(精选5篇)
古诗《山行》的优秀教案(精选5篇)古诗《山行》的优秀教案(精选5篇)作为一名教职工,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
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古诗《山行》的优秀教案(精选5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古诗《山行》的优秀教案1教学要求: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学会本诗中的2个生字。
体会诗中描绘的秋色和诗人抒发是感情。
山行一、渲染意境,激趣揭题。
同学们,刚才的阅读课里,我们读了《陕北八月天》这篇文章,感受到了陕北八月的浓浓秋意,欣赏了西部高原的秋色美景。
那么,秋天的山林又是一番怎样的景象呢?这节课我们学习《山行》这首古诗。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要求: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
检查:指名朗读,学生评价。
三再读课文,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听课文录音,引导学生想象画面,整体感知。
学生读,提出不懂的问题。
分小组交流讨论教师适当点拨。
四、美读古诗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课件展示(配上优美的音乐,展示美丽的山林图片,师旁白)走在深秋的山路上,弯弯曲曲的小路伸向远方,斜斜地向山顶延伸。
诗人杜牧边走边望,只见那白云缭绕的地方,隐隐约约住着几户人家。
诗人不禁停下了车,因为美丽的枫林晚景把他吸引住了。
他赞叹道:齐读--------霜叶红于二月花刚才我们和诗人一起观赏了山林美景,你有什么样的感受?你能把这样的感受读出来吗?(感情朗读)五、诵读古诗,练习背诵。
六、写字出示生字霜径师范写描习字册古诗《山行》的优秀教案2一、教材简析《山行》是晚唐诗人杜牧所写的一首清新俊逸的小诗,诗歌描绘了由寒山、石径、白云、枫林构成的一幅浓郁动人的山林秋色图。
字里行间流露出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热爱之情。
深秋在诗人笔下并不萧条冷落,而是嫣红满目,生意盎然,给读者以美的享受和精神的鼓舞。
在这首诗中,作者以丰富的想象,生动的描写,凝炼的语言使这首诗的意境之美跃然纸上。
让我们在观赏胜于二月春花的火红枫叶的同时,感受到秋日山林的勃勃生机。
古诗《山行》教案幼儿园:诗意情怀与儿童审美
1. 引言在幼儿园教育中,如何通过诗歌教学培养幼儿的审美情怀,一直是教育工作者们关注的问题。
古诗《山行》作为一篇经典之作,其诗意情怀与儿童审美之间的关系备受关注。
本文将通过深入探讨《山行》教案在幼儿园教学中的价值及方法,以及儿童对诗歌的理解和表达,从而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这一主题。
2. 诗歌教学的意义和价值诗歌作为文学艺术的重要形式,不仅可以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更重要的是,诗歌所包含的情感和意境,对幼儿的审美情怀和情感体验起着重要作用。
在幼儿园的教学中,通过诗歌教学,可以引导幼儿走进诗歌的世界,感受诗歌的美好,并在此过程中,培养其审美情怀,促进其情感与审美体验的协调发展。
3. 《山行》教案设计针对古诗《山行》这一经典文学作品,幼儿园教师可以设计一系列的教学活动,帮助幼儿理解诗歌内容和意境,同时感悟其中蕴含的情感。
可以通过图画故事、语言启蒙等多种方式对诗歌进行解读,激发幼儿的兴趣,引导幼儿理解诗歌意境,感受其中蕴含的情感。
可以结合手工制作、角色扮演等活动,让幼儿通过亲身体验的方式参与到诗歌的表达与体验中。
4. 幼儿对《山行》的理解和表达在诗歌教学中,也需要重点关注幼儿对诗歌的理解和表达。
幼儿的审美情怀和表达能力尚未完全发展,教师需要在教学中给予适当的引导和启发。
在《山行》的教学中,可以通过观察幼儿的行为言语、绘画创作等方式,了解他们对诗歌的理解和所表达的情感,及时给予肯定和引导,从而帮助幼儿更好地感受诗意情怀。
5. 个人观点和总结在《山行》教案中,不仅要注重幼儿的情感体验和诗歌理解,更重要的是要结合幼儿的实际情况和认知水平,巧妙设计课程内容和方法,引导幼儿用自己的方式去领悟诗歌的内涵,从而培养其审美情怀和情感体验。
只有真正让幼儿在诗歌教学中感受到美的力量,才能真正实现诗意情怀与儿童审美的结合。
在总结中,本文通过深入探讨《山行》教案在幼儿园教学中的意义和方法,以及幼儿对诗歌的理解和表达,展现了诗意情怀和儿童审美之间的联系,为幼儿园教育工作者们提供了可操作性的指导和启示。
《山行》说课稿
《山行》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唐代诗人杜牧的《山行》。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山行》是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一首古诗。
本单元以金秋时节为主题,选编了《古诗三首》《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秋天的雨》《听听,秋的声音》四篇课文,展现了秋天的美景和独特魅力。
《山行》描绘了诗人在秋日山行时所见到的美丽景色,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这首诗语言简洁,意境优美,是培养学生想象力、语感和审美情趣的良好素材。
通过学习这首诗,学生可以感受古诗的韵味,积累语言,提高语文素养。
二、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识字量和阅读能力,能够借助拼音和注释初步理解古诗的意思。
但是,他们对古诗的意境和情感的体会还比较肤浅,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加以引导和启发。
此外,三年级的学生好奇心强,喜欢形象直观的教学方式,因此在教学中可以运用多媒体等手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古诗。
三、教学目标基于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设定为以下三个方面:1、知识与技能目标(1)会认“径、斜”等 4 个生字,会写“寒、径”等 10 个字,正确读写“寒山、石径”等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理解古诗的意思,想象诗中描绘的画面。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朗读、想象、交流等方式,感受古诗的意境美。
(2)学习借助注释、插图等理解古诗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会诗人对秋天的赞美之情,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古诗的意思,想象诗中描绘的画面,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体会诗人对秋天的赞美之情,感受古诗的意境美。
五、教法与学法为了实现教学目标,突破教学重难点,我将采用以下教法和学法:1、教法(1)情境教学法: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古诗的意境美。
(2)朗读指导法: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引导学生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读出感情。
《山行》教学设计优秀9篇
《山行》教学设计优秀9篇杜牧古诗《山行》教案篇一设计思路:古代教育学家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
”这句话在今天有很大的意义,因为古诗语言精炼,意境优美,引导学生学些古诗,可以陶冶情操,丰富想象,还可以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兴趣和敏感力。
《山行》描写了诗人行走在深秋时节的山中看到的美景。
教学时将多媒体课件与古诗巧妙融合,使课堂充满灵动的气韵和优美的意境,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古诗词的魅力。
在学习的过程中,以读为主,引导学生从读中感悟、读中品情,让学生通过自主合作学习的方式掌握学习古诗的方法,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和独特体验,关注学生对古诗的积累,培养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对大自然中的美丽景色的热爱,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学习本课要求会写的四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并默写诗句。
3、帮助学生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诗句所描绘的画面,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重难点分析: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古诗,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体验诗人的感情。
教学难点:感受诗中描写的景物,体会诗人抒发的感情。
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激趣,欣赏图画,导入新课1、同学们,一年有四季,分别是哪四个季节呢?(学生回答)每个季节都有不同的美景,比方说:春天的桃花、夏天的荷花、秋天的枫叶、冬天的梅花。
(展示PPT图片)因为有了春、夏、秋、冬的不同美景,所以我们看到了一个奇妙、美丽的大自然。
2、过渡:下面请同学们欣赏屏幕上的动画,猜一猜这是哪个季节呢?这幅优美的画描绘的是哪首诗?(学生回答)同学们猜得对不对呢?我们来听一听(播放动画)。
大家都猜得很准确,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赞美秋天的经典之作——《山行》。
3、理解题目,了解诗人。
师:谁能说说“山行”是什么意思?这首诗的作者是谁?他是哪个朝代的诗人?4、资料展示:诗人简介。
二、初读古诗,认识生字1、学生自由朗读古诗。
(请同学们自由地、大声地朗读古诗。
《山行》教学设计及反思(通用14篇)
《山行》教学设计及反思(通用14篇)《山行》及反思篇1【教学目标】1、读懂诗句,理解内容,想象大自然的美丽景色,体会诗人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2、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
3、认识10个生字,学会写6个生字。
【教学重点】在朗读诗句中进入情境,有感情朗读。
【教学难点】在读中理解古诗中字词的意思。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教学、枫树叶卡片、一枝铅笔、写有古诗的白板纸。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一、讲故事导入同学们,喜不喜欢听故事呀?老师今天就来给大家讲一个故事好吗?唐朝啊,有一位大诗人,名叫杜牧,他非常喜欢到大自然中去欣赏美丽的景色。
有一天呢,他坐在车里在山上行走的时候,看见了一条石头小路弯弯曲曲地伸向了远方,在那白云漂浮的地方,隐隐约约还看得见有几处人家呢!山路的两旁是火红火红的枫树林,那枫叶真美极了,它的颜色比二月的鲜花还要红艳,远远望去就像是一团燃烧的烈火,实在是太迷人了,于是他把车子停了下来,细细地欣赏这美丽的景色,并且还高兴地写了一首诗呢!诗的名字就叫《山行》,齐读课题。
二、初步感知古诗1、你们想听老师配上音乐来读一读这首诗吗?2、诗人杜牧只用了28个字,就把我们刚才看到的美丽景色全写下来了,景美诗更美!你们想读一读吗?跟着老师一行一行来读,注意要读准字音。
三、学习生字、诵读古诗1、学习古诗第一行:⑴这首诗呀,老师还给它配上了美丽的画面,你们看(出示第一幅图)谁能说说在这幅图上,你都看到了什么?⑵我们看,这正是深秋季节,深秋时节的高山会是什么样呢?同学们可以想象一下,山上的树叶有深黄色的,有浅黄色的,还有红色的,真是五彩斑斓。
山上还有一条石头铺成的小路,弯弯曲曲地向远方伸展着。
多美呀!那你们知道这幅画面说的是我们诗中的哪一行吗?⑶我们一起来读一读第一行诗。
⑷学习生字“远”:①眼前的美景就像是一幅美丽的图画,我们上学期学过一首诗就叫《画》,还记得吗?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山行》优秀教案(精选13篇)
《山行》优秀教案《山行》优秀教案(精选13篇)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
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山行》优秀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山行》优秀教案篇1【教学目的】1、会认10个生字,会写3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诗歌,体会诗人对秋天的赞美之情。
3、背诵其它写秋的古诗。
【教具准备】教学挂图。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背诵《赠刘景文》。
2、导语:丰收的秋天令人欣喜,秋天的山林又是一番怎样的景像呢?3、出示教学挂图。
4、讲枫林美,要求用上学过的词汇:层林尽染、叠翠流金。
5、诗人是怎样描绘这美景呢?6、自由读诗《山行》。
7、找出生字。
二、学习生字1、出示生字卡片认读。
2、组词认读。
3、出示生字果树一棵测认读情况。
4、指导书写:于首枫(注意“首”字下面是“自”而不是“白”。
)三、学习诗歌1、自由读诗,读准字音。
2、听录音,画出节奏。
3、自由读诗、齐读后找出疑难之处。
4、略知诗意。
⑴课件演示山路弯弯曲曲伸向深山的情况,诗意:沿着弯弯曲曲的山路走向秋天的深山。
⑵提问:秋天的山里有什么呢?(看图)有寒冷的秋风、飘飘的白云、几户人家、火红的枫林。
⑶诗人登上寒冷的山坐在石头上是为了看什么?(火红的枫林)⑷引导:能否读出诗人爱看枫林的诗句: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⑸出示春花与枫叶比较图:谁红?枫叶比二月花(春花)还红。
⑹了解“二月”之意:二月即春天。
⑺教师在学生讲后归纳诗意:沿着弯弯曲曲的小路,登上秋天的深山,在飘着白云的地方居住着人家。
停下车是因为爱这傍晚的枫林,秋天的霜染过的枫叶比春天的花还红。
⑻出示平时的枫叶与经霜的枫叶进行对比。
认识霜叶红的原因。
5、朗读诗歌。
⑴这时候的枫林像什么?(火炬、花海。
)⑵这么美的枫林该怎么读?(读出快乐、欢喜……)6、齐诵诗歌,注意重读以下词语:寒山石径斜生处,枫林晚二月花。
2023最新-《山行》教案(优秀7篇)
《山行》教案(优秀7篇)《山行》是诗人杜牧的一首描写和赞美深秋山林景色的七言绝句。
如下为《山行》诗文赏析,欢迎阅读!下面是小编辛苦为大家带来的《山行》教案(优秀7篇),希望可以启发、帮助到大家。
《山行》教案篇一教学目标:了解作者的感情和写作手法教学重点:诗歌的表现手法教学难点:感情的理解教学方法:诵读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温庭筠或作“廷筠”“庭云”,本名岐,字飞卿,行十六,太原祁人。
相貌奇丑,人称“温钟馗”。
才思敏捷,作诗凡八叉手而八韵成,时号“温八叉”“温八吟”。
为人放荡不羁,性格倨傲,好讥刺权贵,为执政者所恶。
诗与李商隐齐名,世称“温李”;又与李商隐、段成式以骈文绮丽著称,三人皆排行十六,时号“三十六体”;词以隐约迷离之境,写怅惘悱恻之情,是“花间词派”的鼻祖。
二、评讲:朗读诗文1、注音:铎槲枳凫2、结合诗题、注解和背景知识,通读全诗。
3、列出结构图:早行思乡→早行图景→路上图景→昨夜梦乡起承转合4、指导赏析: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1、请用自己的语言想象“晨起的场景”。
首句表现“早行”的典型情景,概括性很强。
清晨起床,旅店里外已经叮叮当当,响起了车马的铃铎声,旅客们套马、驾车之类的许多活动已暗含其中。
2、“客行悲故乡”中的“悲”字的作用。
“悲故乡”在全诗中的作用。
“悲”字定下了全诗的情感基调。
“悲故乡”点明了题旨。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1、分析两句的结构:“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其中“鸡声”“茅店”“人迹”“板桥”四个词皆是偏正结构的名词性词语,“月”和“霜”也是名词。
两句共写了6种典型景物,中间没有一个动词或形容词等名词以外的词。
2、补充类似诗句:“西风酒旗市,细雨菊花天”——《秋怀》欧阳修“鸟声梅店雨,野色板桥春”——《过张至秘校庄》欧阳修“楼船夜雪瓜洲度,铁马秋风大散关”——《书愤》陆游“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天净沙秋思》马致远总结:A、“不用一二闲字,止提掇出紧关物色字样”——李东阳B、“状难状之景如在眼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梅尧臣语。
落叶舞飞——《山行》教案带你探秋景
落叶舞飞——《山行》教案带你探秋景秋天是一年四季中最美丽的季节之一。
黄昏时刻,习惯走过荒芜小道的你不禁惊叹——那片沉默寂静的森林是那样茂密、优美,在山风的吹拂下,所有的树叶像醉醺醺的蝴蝶般,在空中飞舞。
教育者们在这个秋天教学中加入适当的艺术课程,不仅可以给学生们带去视觉上的享受,在亲近大自然和美术作品的过程中,也让学生们领略到艺术带给我们的内心震撼和美感。
一、诗歌《山行》探寻秋意秋天,是诗人们最爱的季节。
唐朝诗人杜牧的《山行》就是把身临其境的感受具象化、生动化地表达出来了。
教育者可以凭借课文,让学生们感受到秋日的美好。
在教学中,先让学生们多读几遍《山行》的诗句,邀请学生们到校园的小树林或公园里在自然环境中感受秋分的气息。
学生们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诗句,如“落霞与孤鹜齐飞”,“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在环境中寻找恰当的画面,拍下美好的瞬间,或画下自己内心的感受,记录下最美丽的一瞬,展现自己对大自然的理解与感悟。
二、图画《落叶舞飞》欣赏让学生欣赏过某幅美术作品后,常会听到这样的声音:“这幅画好美啊!我也想学画画!”秋色中,每一分美景都透着深情,更像一种万种触及内心深处的感动。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乐秋独凭栏”的美景,教育者们可以挑选一幅优美的秋景图画,引导学生们开展艺术创作活动。
老师可以给学生们讲解画面的构图、色调及相关的笔画特点。
让学生们跟着老师一起画,带有一些自己的想象,轻轻松松地完成自己心目中的秋天记录。
同时,也可以鼓励学生们自由创作,制作符合自己心思的秋天主题作品。
三、音乐《秋天的小径》欣赏在赏秋的时候,我们可以听听高迪勒的《秋天的小径》,好像在闻到了枫叶的香气。
音乐与大自然融会贯通,让你如入梦境。
教育者们可以让学生们聆听音乐,欣赏如诗如画的自然景象,让学生们在音乐的感染下,感受到秋天的美好。
可以让学生跟着音乐的节奏演唱相应段落的歌词,或使用乐器演奏,让音乐与自然之美相融合。
结语:秋天既然是美好的一个季节,何不把握这个好时机,带领学生去领略自然、欣赏艺术的美感呢?从花瓣飘落的白日梦中醒来,跟随着本篇《落叶舞飞》教案的脚步,回归我们的心灵,回归文化,恍如一场艺术之旅。
《山行》小学语文优秀教案
《山行》小学语文优秀教案《山行》小学语文优秀教案「篇一」一、教材简析《山行》是晚唐诗人杜牧所写的一首清新俊逸的小诗,诗歌描绘了由寒山、石径、白云、枫林构成的一幅浓郁动人的山林秋色图。
字里行间流露出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热爱之情。
深秋在诗人笔下并不萧条冷落,而是嫣红满目,生意盎然,给读者以美的享受和精神的鼓舞。
在这首诗中,作者以丰富的想象,生动的描写,凝炼的语言使这首诗的意境之美跃然纸上。
让我们在观赏胜于二月春花的火红枫叶的同时,感受到秋日山林的勃勃生机。
这是一首秋的赞歌,能够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了解大自然,渴望走进大自然的愿望。
教学中,我将在以诵读为重点的基础上,利用媒体图片给学生以直观的感受,让他们在情境中发挥想像,引导孩子登寒山,仰望白云,欣赏火红的枫林,真切感受自然之美,激发热爱生活之情,去感受自然的美,体会诗人对秋天的赞美之情。
二、设计理念古诗学习是一种美的教育和情感的熏陶,它必须建立在每个学生独特的心灵体验上,尊重学生自身的知识构建以及多元认识是本节课的出发点。
其二,古诗文化博大精深,贵在积累,让学生掌握一些古诗学习的基本方法,使他们能在课外迁移运用,在更广泛的学习天地中,丰富自身的文化积淀。
是对学生能力的提升。
三、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古诗。
2、通过对诗句的诵读感悟,体会诗中描绘的浓浓秋色和诗人抒发的感情,感受诗歌美的意境,并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初步掌握学习古诗的方法,培养学生学习古诗的能力。
四、教学重点:熟读成诵,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中描绘的秋色和诗人抒发的感情。
教学难点,感受诗歌美的意境。
培养学生学习古诗的能力。
五、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六、教学过程(一)谈话激趣,引入课题。
师:同学们,一年四季中,你最喜欢哪个季节?(生自由谈,并说理由。
)现在是什么季节?你能说说这个季节的景色和你的感受吗?师:是呀,到了深秋,满山遍野,五颜六色,你们想不想看看这样的景色?(出示秋景图让生欣赏。
《山行》教案:领略山川秀美,品味诗人妙语
教学目标:1. 让学生领略山川秀美。
2. 培养学生的美感和感受力。
3. 帮助学生从中读出诗人的艺术语言。
教学步骤:Step1. 热身活动 (3分钟)教师可以通过播放山川秀美的视频,来引起学生对于大自然美的向往和探索态度,增加学生对于自然情感体验的积极性。
Step2. 诗歌阅读 (15分钟)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阅读古代著名诗人杜甫的《山行》。
杜甫在一首长达88句的诗中,给人们留下了浓烈的山水情和怀古思所的情趣。
让学生通读全文,体会诗人的山林情怀,其中每一句都是一篇文笔流畅、巧妙、深情的山水游记,有议论起承转合、情节环环相扣,有描摹游览风光、品味自然山川。
Step3. 学生分组小活动 (15分钟)在学生阅读诗句之后,让学生自由组合分组,让不同的小组将任诗中的其中一段仔细品读并在小组内讨论,思考如下问题:1. 选取的诗句与刚才的视频有哪些相似之处,这让你想起哪些场景和体验?2. 这段诗歌中最让你感动的地方在哪里,为什么?Step4. 分组分享和讨论 (15分钟)每个小组分享自己的分析和讨论,并互相交流,展开对于自然美好的感受和思考。
教师应该注意引导学生深入探究诗人的语言技巧和写作风格,同时扩大学生的想象和探究领域,帮助他们更好地感受大自然的魅力和诗歌的魅力。
Step5. 课外拓展 (40分钟)教师可以布置给学生一篇关于自然美的作文或者让学生自行选取一份自己喜欢的自然美分享给其他同学,并将自己的分享打印出来或者录制视频,分享给老师和同学。
这样一来,学生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和体验“山行”的艺术语言和精神内涵,还可以充分锻炼自己的语言表达和想象能力。
通过本次教学,学生能够更好地领略山川秀美,品味诗人妙语,同时提高自己的美感和感受能力,让他们在阅读和写作中更好地体验自然美的魅力和诗歌的魅力。
在美的意境中放飞情怀——《山行》教学谈(精选15篇)
在美的意境中放飞情怀——《山行》教学谈(精选15篇)在美的意境中放飞情怀——《山行》教学谈篇1《山行》是晚唐诗人杜牧所写的一首清新俊逸的小诗,诗歌描绘了由寒山、石径、白云、枫林构成的山林秋色图。
字里行间流露出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热爱之情。
教学中,引导孩子登寒山,仰望白云,欣赏火红的枫林,真切感受自然之美,激发热爱生活之情,是教学的重难点所在。
一、揭题,激疑导入:1、板书:行,谁能用“行”字组一个词语。
板书:山行,读题,说说知道了什么。
读了诗题,还有什么问题要问。
2、简介作者。
二、初读诗歌,落实读通。
1、师范读。
2、指名读,结合读指导读准节奏,读准字音。
3、说出自己不理解的词语,并板书到黑板上。
三、精读诗歌。
这一环节主要通过角色转换——孩子成为诗人,完成情感体验。
(一)以诗人的视角看世界1、创设情境:深秋,天气已经很冷。
远处山林中传来阵阵清脆悦耳的马铃声,那是诗人杜牧坐在马车上正慢慢走来……此时此刻,诗人看到些什么呢?2、出示彩图,观察:说说看到哪些景物?结合观察,引导认识景物,并感受景物特点。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远上寒山”(一个“远上”再现了“山”的绵延起伏;一个“寒”传神地刻画了“山”的凄清寒冷,让人产生一种悲秋之情。
)(1)引导观察:你看到的山是什么样子的?是一座吗?感情诵读“远上寒山”,体会“山”之连绵起伏。
(2)阵阵秋风裹挟着片片黄叶向诗人吹来。
此时,站在山坡上的诗人会有何感受?从哪个字能读出诗人这种感受?感情诵读“远上寒山”之“寒”。
“石径斜”(一个“斜”字把我们的思绪带到了飘逸的远山之中。
)(1)诗人面前是一条石头铺就的小路。
这是一条怎样的小路呢?借助简笔画理解“斜”字。
感情诵读“石径斜”体会石径的弯弯曲曲。
“白云生处有人家”(1)看图体会:有白云的地方是什么样子的?感情诵读体会“白云生处”的虚无飘渺。
(2)看图体会:人家在什么地方?感情诵读“白云生处有人家”,感受虚实结合的诗意画面。
《山行》说课稿
《山行》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山行》。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山行》是唐代诗人杜牧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
这首诗描绘了秋日山行时所见到的景色,展现出一幅动人的山林秋色图,山路、人家、白云、红叶,构成了一幅和谐统一的画面。
此诗意境优美,语言凝练,情感含蓄,既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又蕴含着丰富的人文内涵。
通过学习这首诗,学生能够感受到古代诗歌的魅力,提高审美情趣和文学素养。
在教材中,这首诗被安排在特定的单元,旨在引导学生欣赏古代诗歌的韵味,理解诗人的情感,同时掌握一定的诗歌鉴赏方法。
二、学情分析我所面对的学生正处于小学中高年级阶段,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语言文字基础和初步的诗歌理解能力。
但是,对于古诗中所蕴含的深层情感和意境的把握,还需要进一步的引导和启发。
此外,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好奇心强,思维活跃,喜欢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
三、教学目标基于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理解诗中的重点字词和诗句的意思。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反复诵读、想象画面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语感和想象力,提高诗歌鉴赏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感受秋天山林的美丽景色,体会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激发学生对古诗文化的热爱。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所描绘的秋日山林美景。
2、教学难点领悟诗中蕴含的情感,感受古诗的意境。
五、教学方法为了实现教学目标,突破教学重难点,我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诵读法通过反复诵读,让学生体会古诗的韵律和节奏,感受诗歌的语言美。
2、情境教学法创设生动的情境,帮助学生理解诗意,想象画面,增强学习的趣味性。
《山行》优秀说课稿(精选8篇)
《山行》优秀说课稿《山行》优秀说课稿(精选8篇)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有必要进行细致的说课稿准备工作,说课稿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
说课稿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山行》优秀说课稿,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山行》优秀说课稿篇1各位老师,大家好,我今天的说课题目是《山行》。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法、学法、教学流程六个方面说明对本课教学的理解与设计。
【教材分析】杜牧的《山行》是部编本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古诗三首》中的一首,写的是诗人在山中小路上行走时所看到的深秋时节的枫林景色,描绘了一幅由“寒山”、“石径”、“白云”、“枫林”等构成的山林秋色图,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热爱之情。
在这首诗中,作者以丰富的想象,生动的描写,凝炼的语言使这首诗的意境之美跃然纸上。
我们可以在观赏胜于二月春花的火红枫叶的同时,感受秋日山林的勃勃生机。
所以这是一首秋的赞歌,能够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了解大自然。
同时这也是学生在本册书中接触到的第一首古诗,因此学习方法的指导十分必要。
所以,我在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如何学习,这不仅能培养学生的能力,又为本课后两首诗的学习打下基础。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求知欲强。
他们已经有了一定的学习经验,并通过课内外学习积累了很多的诗词,有了初步的自学能力,但还应该不断加强。
因此本课教学关键是要让学生充分发挥自主性,在读中想象,在读中悟情,引导学生感悟古诗的意境。
【教学目标】根据以上分析,特设置本课的教学目标如下:学会本课生字,重点理解诗句中“坐”的意思。
了解诗意。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古诗。
通过对诗句的诵读感悟,体会诗中描绘的浓浓秋色,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感情,感受诗歌美的意境。
【教学重、难点】理解诗句并通过诗中所描写的景色,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重点)感受诗歌美的意境。
(难点)【说教法】基于新课程标准中“以生为本”的思想理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山行》教学设计(通用6篇)
《山行》教学设计《山行》教学设计(通用6篇)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计划性和决策性活动。
那要怎么写好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山行》教学设计(通用6篇),欢迎大家分享。
《山行》教学设计1教材分析:《山行》一诗写的是诗人在山中小路上行走时所看到的深秋时节的枫林景色,描绘了一幅由“寒山”、“石径”、“白云”、“枫林”等构成的山林秋色图,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热爱之情。
在这首诗中,作者以丰富的想象,生动的描写,凝炼的语言使这首诗的意境之美跃然纸上。
我们可以在观赏胜于二月春花的火红枫叶的同时,感受秋日山林的勃勃生机。
所以这是一首秋的赞歌,能够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了解大自然,渴望走进大自然的愿望。
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重点理解诗句中“远上”、“斜”、“生处”、“坐”、“爱”、“于”的意思。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古诗。
3、通过对诗句的诵读感悟,体会诗中描绘的浓浓秋色和诗人抒发的感情,感受诗歌美的意境,并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挂图。
教学重、难点: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中描绘的秋色和诗人抒发的感情,感受诗歌美的意境。
设计理念:唐诗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它的语言精练、意境优美、节奏明快、读起来琅琅上口。
本课教学目标的确定牢记一个“实”字,遵循诗教规律,以人为本,关注生命,引领学生一步一趋地进入诗的意境,走进诗人的生活。
在教学中通过多种形式组织学生学习,整体读、理解读、想象读、延伸读、布置选择性作业,由浅入深,由表及里,为学生营造一个美读、读美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入情入境,充分展开想象,开拓学生的思维空间,激发学生的情感。
教学过程:一、整体读——感知美1、激情导入有人说“秋”是美的,秋高气爽,晴空万里;有人说“秋”是萧瑟的,秋风吹起,落叶飘零。
不同的人、不同的心情对相同的景物有不同的感受。
杜牧古诗山行教案优秀6篇
杜牧古诗山行教案优秀6篇杜牧古诗《山行》教案篇一活动目标:1、了解古代书籍的阅读方式,对古诗诵读活动有兴趣。
2、会有表情地朗诵七言绝句,初步有顺序地摆放诗句。
活动准备:1、大图书一本,《山行》音乐磁带,幼儿操作材料人手一份。
2、幼儿大拇指上画红娃娃(绿娃娃),大号字四份。
活动过程:1、小朋友,这儿有本有趣的书。
我们一起来看!你觉得什么地方有趣呢?教师小结:古时候的书就是封面在下面,封底在上面,看书时从后面一页页往前翻。
2、告诉你们,这本书里还藏了一首古诗呢!我们再来看一遍。
教师翻书并念古诗《山行》。
这首古诗的名字叫什么?是哪一个大诗人写的?描写了哪个季节的景色?3、你们想来学这首古诗吗?出示大号字《山行》。
小朋友,跟我念。
教师念一句,幼儿念一句。
(第一遍)用好听的声音来念。
(第二遍)我们连起来念,会念的小朋友声音响亮一点。
(第三遍)我们再来一遍。
4、这张纸上还有几幅图画。
你们猜猜看,这些图画里藏的是哪个字宝宝?(认识“山、石、白云、车、花”)5、现在我们来做个游戏,看颜色标记念。
我是黄娃娃,黄颜色画的字宝宝我来念。
那红颜色的字宝宝谁来念?绿颜色画的字宝宝呢?(四张纸)6、红娃娃、绿娃娃真能干!这儿还有字卡,你们会把这些字卡排成一首古诗吗?那请你来排一排,念一念。
可以去念给后面的老师听。
摆对了,念得好,老师还会奖你一个五角星。
7、念好的小朋友可以将字卡收起来,坐在椅子上,跟着录音机一起唱《山行》这首诗。
(放音乐磁带)附:古诗《山行》(唐)杜牧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杜牧古诗《山行》教案篇二一、教学目标:1、读懂诗句,理解内容,想象大自然的美丽景色。
2、理解诗的主题,体会诗人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3、背诵课文,默写课文。
4、培养学生学习古诗积累语言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目标二、三三、教学用时:1课时四、课型:讲读课五、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领入诗。
喜欢旅游吗?让我们跟随唐朝著名诗人杜牧去秋游吧。
山行优秀教案(3篇)
山行优秀教案(3篇)故事对于小学的学生来说,教师在教学上应层层递进,做好相应的工作安排。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下面是漂亮的编辑帮家人们整理的山行优秀教案【较新3篇】,希望对大家有一些参考价值。
《山行》教案篇一教学目的要求:1、知识目标:理解重点词句,了解诗歌内容,有感情地朗读。
2、能力目标:优等生能通过学法自学古诗,能创意地表达古诗内容,富有想象能力。
中等生能抓住重点词,了解古诗学习的方法。
差等生在优等生的帮助下能基本了解古诗的学习方法。
3、情感目标:激发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欣赏古诗的意境美。
教学重、难点:理解诗句,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课前准备:教师:投影幻灯片、音乐磁带。
生:准备两首描写四季景色的诗句。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创设情境,观看录像《山行》,先向学生交代学习任务,然后简介作者,理解诗题,设置悬念,激发学生了解下文的兴趣。
让学生背出一两首杜牧写的诗。
谈谈对杜牧的了解,通过查字典,翻找资料,请a级生总结杜牧是唐朝诗人,擅长写景,人称“小李杜”。
二、新授1、初读古诗,回顾学法。
1、学生在不同形式的朗读中初步感知内容。
(1)通过学生自由读、分组读、指名读、齐读等手段,初步了解古诗内容。
(2)请b级生说说学习古诗的方法,a级生补充点评。
总结出拆散、释词、理顺、连贯。
2、通过学法自学古诗。
2、小组讨论,主动探究。
(1)小组讨论,抓住关键词“坐”、“于”、“霜”、“寒”、“斜”等词语,用查字典、查找资料理解。
(2)逐句逐句地理解,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不懂的提出来小组共同解决。
3、总结学习情况,师生共同评价。
3、汇报学习过程(1)让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发言汇报学习古诗的过程,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不懂的地方?(2)不懂的问题全班共同讨论。
(3)请b级生说出文中的重点词“坐”、“于”、“霜”、“寒”、“生”的意思,请a级生说出“斜”、“生”、“寒”、“霜”这些词的用法好在哪里。
(4)请a、b、c级生用自己的话将古诗的意思连起来说,要求a级生有创意地表达古诗内容,b级生能准确理解并表达无误,c级生能在a级生帮助下基本理解古诗内容。
崇实 唯美 益智——《山行》教学设计
崇实唯美益智——《山行》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通过理解《山行》这首诗歌,感受自然之美,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和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表达和创造能力,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培养学生的精神追求。
二、教学内容《山行》是现代诗人舒婷创作的一首诗歌,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追求。
本教学设计将通过文学鉴赏和写作创作两个环节,深入剖析《山行》的意境和情感,培养学生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三、教学步骤1. 文学鉴赏引导学生分析《山行》的表达方式和主题思想,体会诗中所抒发的情感和意境。
•分段解析诗歌:将《山行》划分成不同的段落,让学生阅读和解读每一段的意义和形象描写;•集体讨论:指导学生一起讨论《山行》的主题思想和诗人的情感表达,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和思维能力;•联想拓展:让学生联想到自己身边的山景,写下对自然的感悟和体会。
2. 写作创作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学生通过写作来表达对自然和生活的理解和思考。
•给学生提供写作素材: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写作指导:指导学生如何写出描写自然和生活的唯美文字,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互评交流:学生之间进行互评交流,分享彼此的作品,并提出宝贵的改进建议;•作品展示:选择优秀的作品进行展示,激励学生更多地投入创作。
四、教学效果评价评价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和课后的作品,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评价:•对《山行》的理解程度;•对诗歌表达方式的把握和评价;•创作作品的思想深度和表达技巧;•参与课堂讨论的积极性和贡献度。
通过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成果,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文学鉴赏能力的提升。
五、教学拓展•鼓励学生参与文学创作比赛,提高写作水平和培养艺术素养;•邀请文化艺术工作者来校进行讲座,增加学生的文化知识面和审美能力;•组织学生郊游活动,亲身感受大自然的美丽和神奇。
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拓展,开拓学生的视野和思维,提高学生的创作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美的意境中放飞情怀——《山行》教学谈
《山行》是晚唐诗人杜牧所写的一首清新俊逸的小诗,诗歌描绘了由寒山、石径、白云、枫林构成的山林秋色图。
字里行间流露出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热爱之情。
教学中,引导孩子登寒山,仰望白云,欣赏火红的枫林,真切感受自然之美,激发热爱生活之情,是教学的重难点所在。
、揭题,激疑导入:
1、板书:行,谁能用“行”字组一个词语。
板书:山
行,读题,说说知道了什么。
读了诗题,还有什么问题要问。
2、简介作者
、初读诗歌,落实读通
1、师范读。
2、指名读,结合读指导读准节奏,读准字音。
3、说出自己不理解的词语,并板书到黑板上。
三、精读诗歌。
这一环节主要通过角色转换——孩子成为诗人,完成情
感体验。
(一)以诗人的视角看世界
1、创设情境:深秋,天气已经很冷。
远处山林中传来阵阵清脆悦耳的马铃声,那是诗人杜牧坐在马车上正慢慢走来……此时此刻,诗人看到些什么呢?
2、出示彩图,观察:说说看到哪些景物?结合观察,
引导认识景物,并感受景物特点。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远上寒山
(一个“远上”再现了“山”的绵延起伏;一个“寒”
传神地刻画了“山”的凄清寒冷,让人产生一种悲秋之情。
)
(1)引导观察:你看到的山是什么样子的?是一座吗?感情诵读“远上寒山” ,体会“山”之连绵起伏。
(2)阵阵秋风裹挟着片片黄叶向诗人吹来。
此时,站
在山坡上的诗人会有何感受?从哪个字能读出诗人这种感
受?感情诵读“远上寒山”之“寒”
石径斜”
一个“斜”字把我们的思绪带到了飘逸的远山之中。
)
(1)诗人面前是一条石头铺就的小路。
这是一条怎样的小路呢?借助简笔画理解“斜”字。
感情诵读“石径斜”体会石径的弯弯曲曲
白云生处有人家”
1)看图体会:有白云的地方是什么样子的?感情诵
读体会“白云生处”的虚无飘渺
2)看图体会:人家在什么地方?感情诵读“白云生
处有人家”,感受虚实结合的诗意画面
3)感情诵读一句,加深体会。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1)过渡:诗人坐在马车上,忽然叫道:“停!停!停!这是因为什么呢?
(2)生先自由读2 句说说原因。
结合孩子的说,引导感悟:
枫林晚”
(1)看图想象:夕阳照耀在枫林上,是怎样的景象?感情诵读体会。
2)理解“坐” 字,想象此时诗人看到此景会怎样说?
霜叶红于二月花”
(1)生看图说说枫叶是什么样子的,想象二月开的红花是什么样子的?
2)感情诵读体会霜叶之红
二)以诗人的情感诵诗歌。
同学们,你觉得眼前这情景怎样?诗人看着看着,竟不
禁高声吟诵起来,现在你就是诗人,请你来到画面前高声吟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