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挖孔桩专项安全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工挖孔桩专项安全方案
人工挖孔桩专项施工方案
一、概述
1.1、工程概况
厦门至成都国家高速公路湖南省宁远至道县公路全长91.73公里,是厦门至成都东西向高速公路在湖南境内的重要路段之一,同时也是湖南省“五纵七横”高速公路网主骨架组成部分。主线穿越永州市蓝山县、宁远县、道县,线路里程分别为2.64公里、33.32公里、55.95公里。本项目投资概算为40.2亿元,其中资本金占40%,金额16.08亿元,由部、厅补助及湖南高速公路自有资金投入,项目融资占60%,金额24.12亿元,本项目主线采用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标准修建,设计时速100km/小时,路基宽26米。全线路基土石方约1200万方,互通5处,桥梁81座,隧道4座,本项目先期工程共分12个土建标,4个监理标,计划2008年开工,2011年底竣工投入使用。
本标段为第12合同段起点桩号为K303+050,终点桩号K308+870全长5.82Km。项目位于仙子脚镇、永安关境内。本标段内设有互通式立交1处,服务区1处,高架桥1座、互通跨线桥1座、中桥1座、小桥1座、分离4座(主线上跨2座,主线下穿2座),人行天桥2处,各类通涵18座。
1.2、工程地质
地层岩性:本项目区出露的地层主要为泥盆系中上统,石灰系下统及第四系。岩性主要为灰岩、白云质灰岩、泥灰岩、砂岩、页岩以及第四系全、更新统卵砾石层、粘土层。第四系地层主要分布在潇水两岸及支流的冲积平原和低山、丘陵等坡脚地带。石灰系下统地层在项目区内零星出露,岩性主要为一套碳酸盐岩夹和磷矿沉积,主要分布于平地尾,洞尾等地段。泥盆系中上统地层在项目区内广泛分布,岩性主要为灰岩、白云质灰岩、泥灰岩,局部夹有砂岩、页岩。
地质构造:本项目位于双牌——道县复式褶皱带,由多个次一级背、向斜构成,构造线总体呈北北东——北东向,区内褶皱发育,而与之相伴随的断裂构造也十分发育,断裂构造走向主要为北北东——北东向,大部分为隐状断裂,区内岩层由于受褶皱、断裂构造的影响,岩层的产状变化较大。
二、施工部署
2.1人员组织机构
为保证人工挖孔桩施工安全,我项目部成立了安全施工领导组:
工程负责人:尹奋山对工程总体负责
总工程师:唐胜负责工程总体的技术问题
副经理:莫湘林负责现场施工
技术负责人:胡立志负责施工中的技术问题
质量负责人:袁卫星负责施工现场质量检测、检验
安全负责人:刘志政负责施工现场安全生产
材料负责人:刘清财负责现场材料供应保管
经营负责人:刘新科负责现场工程计量
施工负责人:龙文负责施工组织、协调
测量负责人:赵普负责施工中的测量工作
三、施工工艺
1施工流程:场地整平→放线、定桩位→挖第一节桩孔土方→支模浇灌第一节混凝土护壁→在护壁上二次投测标高及桩位十字轴线→设置垂直运输架、
安装电动葫芦(或卷扬机)、吊土桶、潜水泵、鼓风机、照明设施等→第二节桩
身挖土→清理桩孔四壁、校核桩孔垂直度和直径→拆上节模板、支第二节模板、浇灌第二节混凝土护壁→重复第二节挖土、支模、浇灌混凝土护壁工序,循环
作业直至设计深度→检查持力层后进行扩底→对桩孔直径、深度、扩底尺寸、
持力层进行全面检查验收→清理虚土、排除孔底积水→吊放钢筋笼就位→浇灌
桩身混凝土。
2施工方法:
(1)挖孔方法:挖土由人工从上到下逐层用镐、锹进行,遇坚硬土层用锤、
钎破碎,挖土次序为先挖中间部分后周边,按设计桩直径加2倍护壁厚度控制截面,允许尺寸误差3cm。每节的高度根据土质好坏、操作条件而定,一般以
0.5-1.0m为宜。扩底部分采取先挖桩身圆柱体,再按扩底尺寸从上到下削土修
成扩底形。弃土装入活底吊桶或罗筐内。垂直运输,在孔上口安支架、工字轨
道、电葫芦或搭三木搭,用1~2t慢速卷扬机提升。吊至地面上后用机动翻斗车
或手推车运出。
地下水采取随挖随用吊桶(用土堵缝隙)将泥水一起吊出。大量渗水,在一侧挖集水坑,用高场程潜水泵排出桩孔外。地下水位较高时,应先采用统一降
水的措施,再进行开挖。逐层往下循环作业,将桩孔挖至设计深度,清除虚土,检查土质情况,桩底应支承在设计所规定的持力层上。
(2)护壁施工:护壁施工采取一节组合式钢模板拼装而成,拆上节,支下节,
循环周转使用,模板间用U形卡连接,或用螺栓连接,不另设支撑,以便浇灌
混凝土和下一节挖土操作。混凝土用人工或机械拌制,用吊桶运输人工浇筑. 第一节井圈护壁应符合下列规定:
井圈中心线与设计轴线的偏差不得大于20mm;井圈顶面应比场地高出150~200mm,壁厚比下面井壁厚度增加100~150mm。
修筑井圈护壁应遵守下列规定:
护壁的厚度、拉结钢筋、配筋、混凝土强度均应符合设计要求;上下节护壁的搭接长度不得小于50mm;每节护壁均应在当日连续施工完毕;护壁混凝土必须保证密实,根据土层渗水情况使用速凝剂;护壁模板的拆除宜在24h之后进行;发现护壁有蜂窝、渗水现象时,应及时补强加以堵塞或导流,防止孔外水通过护壁流入桩子内,以防造成事故;同一水平面上的井圈任意直径的极差不得大于50mm;灌注护壁混凝土时,可用敲击模板或用竹杆木棒反复插捣;不得在桩孔水淹没模板的情况下灌注护壁混凝土。
(3)钢筋施工:钢筋笼的成型为防止钢筋笼吊放时扭曲变形,一般在主筋内侧每隔2.5m加设一道直径25~30mm的加强箍,每隔一箍在箍内设一井字加强支撑,与主筋焊接牢固组成骨架。主筋在现场对焊连接。大直径螺旋形箍筋和加强箍的加工成形,可采取在常用弯曲机的顶盘上加一个同箍筋直径的圆盘以插销连接,在不改变传动机构的情况下进行弯曲成型,每根螺旋箍筋四圈。长度大(15m以上)的钢筋笼,为便于吊运,一般分二节制作。钢筋笼组装通常在桩基工程附近地面平卧进行,方法是在地面设二排轻轨,先将加强箍间距排列在轻轨上,按划线逐根放上主筋并与之点焊焊接,控制平整度误差不大于50mm。上下节主筋接头错开50%。螺旋箍筋每隔1~1.5箍与主筋按梅花形用电弧焊点焊固定。在钢筋笼四侧主筋上每隔5m设置一个Ф20mm耳环作定位垫块之用,使保护层保持5cm,钢筋笼外形尺寸要严格控制,按图施工。
钢筋笼就位,采用25t吊车进行。第一节钢筋笼缓慢落入桩孔内就位,用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