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饮单位消毒记录本
餐饮服务经营单位餐用品用具(餐具)消毒记录
![餐饮服务经营单位餐用品用具(餐具)消毒记录](https://img.taocdn.com/s3/m/8acbb0e78bd63186bcebbc34.png)
餐饮服务经营单位餐用品用具(餐具)
消毒记录本
单位名称:
使用时间:
使用说明
1、餐饮服务经营单位(包括餐馆、小吃店、快餐店、饮品店、食堂
等)用品用具(餐具)消毒工作使用该记录本。
2、日期:指进行消毒工作的具体日期。
3、次序:指当日进行消毒工作的次数。
如:当日第一次,记为1,第
二次记为2,依此类推。
4、消毒时间:每次消毒操作的开始和结束时间。
如:13:30-14:40。
5、消毒方式:标明消毒方式,物理消毒包括蒸汽、煮沸、红外线等,
化学消毒标明何种消毒药物。
6、消毒物品:写明对什么物品的消毒:如杯具、食具等。
7、操作者:进行消毒操作的从业人员签名。
8、使用地点:指消毒的具体地点,如:餐具洗消间,三楼客房用品
消毒间等,每个消毒间设一个消毒记录本。
餐饮服务经营单位餐用品用具(餐具)消毒记录
餐饮服务经营单位餐用品用具(餐具)消毒记录
餐饮服务经营单位餐用品用具(餐具)消毒记录
餐饮服务经营单位餐用品用具(餐具)消毒记录
餐饮服务经营单位餐用品用具(餐具)消毒记录
餐饮服务经营单位餐用品用具(餐具)消毒记录
餐饮服务经营单位餐用品用具(餐具)消毒记录
餐饮服务经营单位餐用品用具(餐具)消毒记录。
餐饮餐具消毒记录台帐
![餐饮餐具消毒记录台帐](https://img.taocdn.com/s3/m/d4c4b95510a6f524ccbf8579.png)
餐具消毒记录台帐餐饮单位:卫生局监制(封面、本行不打印)餐厅餐具消毒法常用的餐厅餐具消毒法:(1)煮沸消毒:将洗涤洁净的餐具置入沸水中消毒2-5分钟;(2)蒸汽消毒:将洗涤洁净的餐具置入蒸汽柜或箱中,使温度升到100℃时,消毒5-10分钟;(3)烤箱消毒:如红外消毒柜等,温度一般在120℃左右,消毒 15-20分钟;(4)化学消毒(即使用餐具消毒剂进行餐具消毒)。
餐具消毒的卫生要求(化学消毒)(1)选用的消毒剂必须是经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餐具消毒剂,不能使用非餐具消毒剂进行餐具消毒;(2)使用餐具消毒剂进行消毒的浓度,必须达到该产品说明书规定的浓度(消毒液的有效氯浓度应为200-250ppm),;(3)将餐具置入消毒液中浸泡10-15分钟,餐具不能露出消毒液的液面,消毒液的有效时限为四小时,应随时更新消毒液,不可长时间反复使用。
(4)餐具消毒完华后应使用流动水清除餐具表面上残留的消毒剂,去掉异味。
(5)消毒后的餐具应放在专门的保洁橱或其他清洁的容器中,若有污染情况应再进行消毒。
餐具的保洁橱或容器应采用无毒无害材料,存放餐具时应避免与其他杂物混放,并定期进行清洗消毒,保持其干燥、清净。
对于一次性餐具,用后必须废弃。
(6)消毒液的配制。
常用的消毒剂有,二氯异氰尿酸钠(消毒粉),使用方法为:每4公斤水加一外盖(消毒粉)的比例稀释,消毒液的有效氯浓度为250ppm。
如消毒池为30公斤,则应该加消毒粉:30÷4=≈8(瓶盖)消毒粉。
计算公式:应加消毒粉(外盖) =应加水的重量(公斤)÷4卫生监督所(封面背面、本行不打印)餐具消毒记录表(样板)(首页、本行不打印)餐具消毒记录表。
230227+餐饮单位消毒记录台账
![230227+餐饮单位消毒记录台账](https://img.taocdn.com/s3/m/0b8d1f3d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465a4f6.png)
*市*区餐饮单位消毒记录台账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年月*市*区市场监督管理局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节选)10.1餐用具清洗消毒10.1.1餐用具使用后应及时洗净,餐饮具、盛放或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容器和工具使用前应消毒。
10.1.2清洗消毒方法参照《推荐的餐用具清洗消毒方法》(见附录J)。
宜采用蒸汽等物理方法消毒,因材料、大小等原因无法采用的除外。
10.1.3餐用具消毒设备(如自动消毒碗柜等)应连接电源,正常运转。
定期检查餐用具消毒设备或设施的运行状态。
采用化学消毒的,消毒液应现用现配,并定时测量消毒液的消毒浓度。
10.1.4从业人员佩戴手套清洗消毒餐用具的,接触消毒后的餐用具前应更换手套。
手套宜用颜色区分。
10.1.5消毒后的餐饮具、盛放或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容器和工具,应符合GB 1493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消毒餐(饮)具》的规定。
10.1.6宜沥干、烘干清洗消毒后的餐用具。
使用抹布擦干的,抹布应专用,并经清洗消毒后方可使用。
10.1.7不得重复使用一次性餐饮具。
10.2餐用具保洁10.2.1消毒后的餐饮具、盛放或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容器和工具,应定位存放在专用的密闭保洁设施内,保持清洁。
10.2.2保洁设施应正常运转,有明显的区分标识。
10.2.3定期清洁保洁设施,防止清洗消毒后的餐用具受到污染。
10.3洗涤剂消毒剂10.3.1使用的洗涤剂、消毒剂应分别符合GB 14930.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洗涤剂》和GB 14930.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消毒剂》等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和有关规定。
10.3.2严格按照洗涤剂、消毒剂的使用说明进行操作。
*市*区餐饮单位消毒记录*市*区餐饮单位消毒记录*市*区餐饮单位消毒记录*市*区餐饮单位消毒记录*市*区餐饮单位消毒记录附录J推荐的餐用具清洗消毒方法(资料性附录)一、清洗方法(一)采用手工方法清洗的,应按以下步骤进行:1.刮掉餐用具表面的食物残渣;2.用含洗涤剂的溶液洗净餐用具表面;3.用自来水冲去餐用具表面残留的洗涤剂。
消毒记录表模板
![消毒记录表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2ca68973f18583d0496459f6.png)
餐饮单位专间消毒记录表学校:广阳实验小学
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专间消毒记录表使用说明
1.表中其它工用具,包括切片机等机器、使用容器等;操作台包括台面、冰箱、存放架等。
2.表中空格处填写每天进行消毒的具体操作时间。
3.操作规范参照《餐饮具清洗消毒保洁方法》进行。
4.药物浸泡是指使用含氯制剂等化学药物浸泡消毒的方法,使用浓度应含有效氯250mg/L(又称250ppm)以上,
操作时间应具体参照药物的使用说明进行。
5.木质砧板不宜使用药物浸泡法,可使用药物擦拭浸泡法,建议使用符合食品标准的胶质砧板;一般工用具的消
毒应首选红外线消毒、蒸汽消毒等热力消毒法。
6.使用化学消毒的应注意要用净水彻底清洗干净,防止药物毒性残留。
7.紫外线空气消毒应在打扫完专间卫生后进行,无人时开启30分钟~1小时,不宜过长,以免影响使用寿命。
8.表中使用方法,请只保留实际操作时相对固定使用的消毒方法;频次要求,表中为参考数据,各单位应填写实际操作频次。
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疫情期间餐饮单位(食堂)消毒记录表
![疫情期间餐饮单位(食堂)消毒记录表](https://img.taocdn.com/s3/m/68cdbdbc482fb4daa48d4b33.png)
500㎎/L的 含氯消毒 液(如84) 。(配比方 法:1份消 毒液,99 份水,在 容器的液 面高度用 红色不干 胶做好标 记,再次 配比消毒 液时,加 一份消毒 液,将水 质加到刻 度线即可 擦拭消 毒,作用 30分钟后 清水擦拭
250㎎/L的 含氯消毒液 (如84)进行 浸泡消毒,
(配比方 法:1份消 毒液,199 份水,在容 器的液面高 度用红色不 干胶做好标 记,再次配 比消毒液 时,加1份 消毒液,将 水质直接加 到刻度线即 可)作用 15-30分钟 后,按常规
1000㎎/L的含 氯消毒液(如 84),(配比方 法:1份消毒 液,49份水, 在容器的液面 高度用红色不 干胶做好标 记,再次配比 消毒液时,加 一份消毒液, 将水质加到刻 度线即可。消 毒顺序由外向 内,消毒作用 时间不少于30
分钟。
煮沸消毒15分 钟,或250㎎/L 500㎎/L的含 含氯消毒液(如 氯消毒液(如 84)浸泡15分钟 84),(配比方 后清水洗净。 法:1份消毒 (配比方法:1份 液,99份水, 消毒液,199份 在容器的液面 水,在容器的液 高度用红色不 面高度用红色不 干胶做好标 干胶做好标记, 记,再次配比 再次配比消毒液 消毒液时,加 时,加1份消毒 一份消毒液, 液,将水质直接 将水质加到刻 加到刻度线即 度线即可)
可)
1000㎎/L含 氯消毒液(如 84)进行浸泡 消毒,(配比 方法:1份消 毒液,49份 水,在容器 的液面高度 用红色不干
胶做好标 记,再次配 比消毒液 时,加一份 消毒液,将 水质加到刻 度线即可作 用30分钟后 用清水84)(配比方 法:1份消毒 液,99份水, 在容器的液面 高度用红色不 干胶做好标 记,再次配比 消毒液时,加 一份消毒液, 将水质加到刻 度线即可)作 用30分钟后清
2020餐饮单位消毒记录、自查记录封面
![2020餐饮单位消毒记录、自查记录封面](https://img.taocdn.com/s3/m/fb7d5c8b5fbfc77da269b1e5.png)
XXXXX幼儿园
消
毒
记
录
表
201 年月--201 年月
XXXX幼儿园
自
查
记
录
表
201 年月--201 年月
餐饮单位消毒记录
年月
2、消毒物品:餐饮服务单位消毒内容包括餐具、炊具、容器、食品使用工具等。
餐饮具清洗消毒流程
一刮(刮去餐饮具残渣污垢)→二洗(用碱或洗涤剂清洗)
三消毒(物流法)→四保洁(置保洁柜备用)
本店餐饮具消毒选用下列方法
一、物理消毒法:
□1、煮沸、蒸汽消毒保持100℃10分钟以上。
□2、红外线消毒一般控制温度120℃保持10分钟以上。
□3、洗碗机消毒一般水温控制85℃,冲洗消毒40秒以上。
◆注意:严格按消毒柜指示时间消毒,定期检查并记录,保证消毒效果。
二、化学消毒法
□使用氯制剂配制消毒液是,其消毒液浓度应含有效氯250mg/L(又称250ppm)以上,餐饮具全部浸泡入液体中,作用5分钟以上,应定期更换消毒液,以保持有效浓度。
(配制方法见说明书)
□二氧化氯,按消毒剂卫生许可批件批准使用的范围、方法及产品说明书介绍使用
◆注意:化学消毒后的餐饮具应用净水冲去表面的消毒剂残留。
消毒药物配制浓度应达到要求,消毒药不能用热水,以免消毒药的有效成分挥发使浓度降低、效果不足。
餐饮单位消毒记录表
![餐饮单位消毒记录表](https://img.taocdn.com/s3/m/f098d17bd0d233d4b14e69fa.png)
餐饮服务单位消毒登记本
单位名称:
负责人:
专间消毒记录表使用说明
1.表中其它工用具,包括切片机等机器、使用容器等;操作台包括台面、冰箱、存放架等。
2.表中空格处填写每天进行消毒的具体操作时间。
3.操作规范参照《餐饮具清洗消毒保洁方法》进行。
4.药物浸泡是指使用含氯制剂等化学药物浸泡消毒的方法,使用浓度应含有效氯250mg/L(又称250ppm)以上,操作时间应具体参照药物的使用说明进行。
5.木质砧板不宜使用药物浸泡法,可使用药物擦拭浸泡法,建议使用符合食品标准的胶质砧板;一般工用具的消毒推荐热力消毒法。
6.使用化学消毒的应注意要用净水彻底清洗干净,防止药物毒性残留。
7.紫外线空气消毒应在打扫完专间卫生后进行,无人时开启30分钟~1小时,不宜过长,以免影响使用寿命。
8.表中使用方法,请只保留实际操作时相对固定使用的消毒方法;频次要求,表中为参考数据,各单位应填写实际操作频次。
9.填写消毒数量或者名称。
专间:凉菜间,冷饮制作间;其余填数量。
餐饮服务单位消毒记录表
餐饮单位餐饮具消毒记录表
餐饮单位餐饮具消毒记录表单位—————————
日期—————————
餐饮具消毒记录表
餐饮具消毒记录表
富洋安置区餐饮具消毒记录表
单位:江苏沿海建筑工程日期:。
餐饮消毒记录表格
![餐饮消毒记录表格](https://img.taocdn.com/s3/m/5585c98d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18693e4.png)
餐饮消毒记录表格概述餐饮消毒记录表格是一种用于记录餐饮场所进行消毒工作情况的工具,它有助于确保餐饮场所提供的食品安全和卫生。
本文档将介绍餐饮消毒记录表格的使用方法和重要性。
填写说明表格结构餐饮消毒记录表格通常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1.日期和时间:记录消毒操作的日期和具体时间。
2.消毒项目:列出需要进行消毒的项目,如餐桌、餐具、厨房用具等。
3.消毒方法:描述所采用的消毒方法,如高温消毒、化学消毒等。
4.消毒剂:记录所使用的消毒剂的名称。
5.消毒时间:记录每个消毒项目进行消毒的时间长度。
6.消毒人员:填写进行消毒操作的员工姓名。
7.备注:可选栏,用于填写其他需要注明的信息。
填写步骤以下是填写餐饮消毒记录表格的一般步骤:1.打开餐饮消毒记录表格。
2.在“日期和时间”栏中填写当前日期和具体时间。
3.逐个列出需要进行消毒的项目。
4.在“消毒方法”栏中选择或填写所采用的消毒方法。
5.在“消毒剂”栏中填写所使用的消毒剂的名称。
6.在“消毒时间”栏中记录每个消毒项目进行消毒的时间长度。
7.在“消毒人员”栏中填写进行消毒操作的员工姓名。
8.若有其他需要注明的信息,可以在“备注”栏填写。
9.核对填写的信息,确保准确无误。
10.将表格保存或打印出来,以备查阅或审查。
重要性餐饮消毒记录表格对于餐饮场所的食品安全和卫生至关重要。
以下是它的重要性:合规要求根据卫生监督管理的相关规定,餐饮场所需要进行定期消毒并记录消毒情况。
餐饮消毒记录表格是餐饮场所法定依据的一部分,没有记录或不完整的记录将导致不合规,可能被卫生监督部门处以罚款或关闭等处罚。
食品安全与卫生餐饮场所的食品安全与卫生直接关系到顾客的健康和对餐饮场所的信任度。
餐饮消毒记录表格帮助餐饮场所建立了明确的消毒操作流程,并记录了每次消毒的时间、人员和方法,以及所使用的消毒剂,这样可以追溯每个消毒操作的情况,保证食品的安全与卫生。
内部管理与安全培训餐饮消毒记录表格记录了员工进行消毒操作的情况,餐饮场所可以根据记录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提高内部管理水平。
餐饮具消毒记录台帐
![餐饮具消毒记录台帐](https://img.taocdn.com/s3/m/9cb5919f9b89680203d825a1.png)
餐具消毒记录本
餐饮单位:宁夏蜀乡香餐饮管理有限公司
餐饮具消毒方法
一、物理消毒。
包括蒸汽、煮沸、红外线等热力消毒方法。
1.煮沸、蒸汽消毒保持100℃,10分钟以上。
2.红外线消毒一般控制温度120℃以上,保持10分钟以上。
3.洗碗机消毒一般控制水温85℃,冲洗消毒40秒以上。
二、化学消毒。
主要为使用各种含氯消毒药物(餐饮服务常用消毒剂及化学消毒注意事项见附件6)消毒。
1.使用浓度应含有效氯250mg/L(又称250ppm)以上,餐用具全部浸泡入液体中5分钟以上。
2.化学消毒后的餐用具应用净水冲去表面残留的消毒剂。
注:餐饮具应首选热力方法进行消毒,严格按照“除残渣、碱水(或洗涤剂)刷、清水冲、热力消、保洁”的顺序操作。
使用化学药物消毒的严格按照除残渣、碱水(或洗涤剂)刷、清水冲、药物泡、清水冲、保洁的顺序操作,并注意要彻底清洗干净,防止药物残留。
消毒记录。
餐厅消毒登记表
![餐厅消毒登记表](https://img.taocdn.com/s3/m/bb3109bf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c22f1d8.png)
餐厅消毒登记表
背景
为了保障公众健康和安全,卫生部门对餐饮行业实行严格的消
毒管理制度。
其中,餐厅的消毒管理十分重要,需要进行详细的记
录和登记。
目的
本文旨在规范餐厅消毒登记的流程和内容,确保餐厅消毒工作
的有效实施。
内容
餐厅消毒登记表应包括以下内容:
1. 日期:记录消毒时间的日期。
2. 消毒区域:列明消毒的区域,例如餐厅厨房、餐具、桌椅等。
3. 消毒方法:说明采用的消毒方法,如高温消毒、紫外线消毒等。
4. 消毒剂名称:填写消毒剂的名称。
5. 消毒剂浓度:填写消毒剂的浓度。
6. 职工签字:由执行消毒任务的职工签字确认消毒工作的实施。
注意事项
1. 餐厅应每日进行消毒并进行详细记录。
2. 消毒剂的使用应遵循相关的国家标准,严格按照说明书使用。
3. 餐厅应建立完善的消毒管理制度,并定期对员工进行消毒安
全培训。
结论
餐厅消毒登记表的建立可以帮助餐厅规范消毒管理,提高消毒工作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希望本文的内容对大家有所帮助,也提醒大家保持卫生,共同维护健康环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餐饮单位消毒记录本
单位名称:
法人代表:
联系电话:
年学期
餐饮单位消毒操作规程
一、消毒范围
餐饮经营单位供顾客使用的小件餐具、大件餐具、餐饮用具、容器及场所等均需要由专(兼)职消毒员按照操作程序,选择适当的消毒方法进行消毒。
二、消毒程序
餐饮具消毒程序为:物理方法:一刮(残渣);二洗(洗涤剂);三冲洗(净水);四消毒;五保洁。
化学方法:一刮(残渣);二洗(洗涤剂);三冲洗(净水);四消毒;五净水冲洗;六保洁。
空气、物体表面的消毒按规定执行。
三、消毒方法
1、红外线消毒(电子消毒柜);将洗净后的餐饮具放入红外线消毒柜中,餐饮具放置为碗口朝下倾斜75度角,温度保持120-125℃。
消毒时间持续15-30分钟。
2、蒸汽消毒:将洗净后的餐饮具放入蒸汽柜中;碗口朝下倾斜75度,温度保持100℃以上,消毒时间持续15-30分钟。
3、煮沸消毒:将洗后的餐饮具放入专用消毒锅中,碗口朝下,全部浸没水中,温度达100℃,持续15分钟以上。
4、药物浸泡消毒:先用“84”、“94”按1:500比例放入专用消毒桶(池)中,然后将洗净后的餐饮具放入专用浸泡消毒桶(池)中,碗口朝下全部浸没水中,浸泡时间不少于15-30分钟。
5、集中式消毒餐具:必须与餐具消毒公司签订消毒合同,并保留消毒清单。
四、消毒记录
每天按餐次做好消毒登记,内容详实,无缺漏。
附:①小件餐具:粉碗、饭碗、饮料杯、茶杯、酒杯、面碗、骨碟、汤勺等直接接触顾客口腔的容器。
②大件餐具:菜碗、菜碟、汤碗、汤碟等盛装热菜的容器。
③餐饮用具、容器:刀具、砧板、生食盆、熟食盆。
餐饮单位消毒记录表
说明:1、消毒方式请在方框内打“√”。
2、消毒起止时间应注明从何时开始消毒,何时结束。
从业人员“五病”调离记录表
从业人员“五病”调离制度
(含食品、饮用水)
一、公共场所从业人员必须按照规定每年进行健康体检;
二、新参加公共场所工作和临时参加工作的公共场所从业人员必须进行健康检查,检查合格取得健康证明后方可参加工作;
三、凡患有痢疾、伤寒、病毒性肝炎等消化道传染病(包括病原携带者),活动期肺结核,化脓性、渗出性或接触性皮肤病患者以及其他有碍食品(公共场所、饮用水)卫生疾病的,必须立即调离直接为顾客服务工作,治愈后方可恢复从事原工作;
四、向卫生行政部门及时通报公共场所从业人员调离人员基本情况;
五、建立健全公共场所从业人员调离人员健康档案;
六、公共场所从业人员单位对其公共场所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制度做到专人负责,统筹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