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身边的垃圾

合集下载

关注身边的垃圾(教案)2023-2024学年综合实践活动三年级上册全国通用

关注身边的垃圾(教案)2023-2024学年综合实践活动三年级上册全国通用

教案:关注身边的垃圾2023-2024学年综合实践活动三年级上册全国通用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垃圾的定义、种类、来源和危害,提高环保意识。

2. 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学会垃圾分类和投放。

3. 增进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高沟通和表达能力。

4. 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内容1. 垃圾的定义和种类2. 垃圾的来源和危害3. 垃圾分类的意义和方法4. 垃圾投放的正确方式5. 环保意识和卫生习惯的培养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垃圾分类的意义和方法、垃圾投放的正确方式。

2. 教学难点:环保意识和卫生习惯的培养、团队合作精神的增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PPT课件、垃圾分类图示。

2. 学具:垃圾分类手册、环保手提袋、彩色画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展示垃圾污染现象,引发学生关注。

2. 新课导入:讲解垃圾的定义、种类、来源和危害,让学生了解垃圾分类的意义。

3. 案例分析:分析垃圾分类的实例,让学生掌握垃圾分类的方法和投放的正确方式。

4. 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进行垃圾分类实践活动,提高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表达能力。

5. 总结提升:总结课程内容,强调环保意识和卫生习惯的培养。

六、板书设计1. 关注身边的垃圾2. 副垃圾分类与环保3. 内容:- 垃圾的定义和种类- 垃圾的来源和危害- 垃圾分类的意义和方法- 垃圾投放的正确方式- 环保意识和卫生习惯的培养七、作业设计1. 填空题:关于垃圾分类的知识点。

2. 问答题:谈谈你对环保意识和卫生习惯的认识。

3. 实践操作:在家中进行垃圾分类,记录过程和心得。

4. 创新设计:设计一款环保手提袋,宣传垃圾分类和环保。

八、课后反思1. 教师自我反思:教学过程中是否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教学目标是否实现。

2. 学生反馈:了解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程度,以及对教学方法的满意度。

3. 教学改进:针对反思结果,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中班环保教案《我们身边的垃圾》精选

中班环保教案《我们身边的垃圾》精选

中班环保教案《我们身边的垃圾》精选一、教学内容1. 垃圾的分类与标识2. 垃圾对环境的危害3. 垃圾减量与回收利用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和掌握基本的垃圾分类知识,提高环保意识。

2. 培养幼儿在日常生活中主动进行垃圾分类和减量的习惯。

3. 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垃圾的分类方法及其对环境的危害。

2.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垃圾分类、减量和回收利用的实践操作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垃圾分类图示、垃圾实物、教学PPT、环保视频等。

2. 学具:分类垃圾箱、垃圾卡片、画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垃圾实物,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垃圾的分类名称。

通过提问方式,让幼儿思考垃圾对环境的影响。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利用PPT讲解垃圾分类的基本知识和方法。

分析垃圾对环境的危害,引导幼儿认识到垃圾分类的重要性。

3. 随堂练习(10分钟)幼儿分组进行垃圾分类实践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每组完成垃圾分类任务后,进行成果展示和交流。

4. 互动环节(10分钟)教师组织幼儿进行垃圾分类小游戏,巩固所学知识。

邀请幼儿分享自己在家庭中如何进行垃圾分类的经验。

引导幼儿思考如何在生活中进行垃圾减量和回收利用。

六、板书设计1. 垃圾分类图示2. 垃圾减量与回收利用方法3. 环保标语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幼儿与家长共同完成一份家庭垃圾分类记录表,记录一周内的垃圾分类情况。

2. 答案:根据实际情况填写。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师反思:本次教学中,幼儿对垃圾分类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实践操作能力。

2. 拓展延伸:组织幼儿参观垃圾分类处理设施,了解垃圾的处理过程,提高幼儿的环保意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垃圾的分类方法及其对环境的危害。

2.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垃圾分类、减量和回收利用的实践操作能力。

4. 作业设计及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

沪科版综合实践活动三年级下册《关注身边的垃圾 活动三 垃圾流浪记》说课稿

沪科版综合实践活动三年级下册《关注身边的垃圾 活动三 垃圾流浪记》说课稿

沪科版综合实践活动三年级下册《关注身边的垃圾活动三垃圾流浪记》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关注身边的垃圾活动三垃圾流浪记》是沪科版综合实践活动三年级下册的一节课程。

本节课通过垃圾的流浪之旅,让学生了解垃圾的处理和回收过程,培养学生关注环保、珍惜资源的意识。

教材内容丰富,以学生身边的垃圾为切入点,贴近生活,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教育意义。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环保意识,但对垃圾的处理和回收过程了解不够深入。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进一步了解垃圾的处理方式,提高环保意识,培养珍惜资源的习惯。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实践中得到锻炼和提高。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垃圾的处理和回收过程,知道垃圾分类的重要性。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践等方法,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动手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关注环保、珍惜资源的意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垃圾的处理和回收过程,垃圾分类的方法。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关注环保,培养珍惜资源的意识。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分组讨论、实践操作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道具、表等教学手段,直观展示垃圾的处理和回收过程,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垃圾堆积如山的图片,引发学生对垃圾问题的思考,导入新课。

2.探究垃圾处理方法:学生分组讨论,身边垃圾的处理方式,了解垃圾的处理和回收过程。

3.垃圾分类实践:学生分组进行垃圾分类实践,掌握垃圾分类的方法和技巧。

4.垃圾流浪记:学生表演垃圾流浪记,通过剧情发展,引导学生关注环保,培养珍惜资源的意识。

5.总结反思: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和感悟,总结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反思自己在生活中的环保行为。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垃圾的处理和回收过程1.垃圾产生2.垃圾分类3.垃圾运输4.垃圾处理5.垃圾回收6.资源再利用八. 说教学评价1.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小学四年级综合实践活动《我们身边的垃圾》教案

小学四年级综合实践活动《我们身边的垃圾》教案

小学四年级综合实践活动《我们身边的垃圾》教案一、问题的提出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产生的垃圾也越来越多,它给人们带来的困扰也越来越大。

我根据五年级学生自身的特点和周围的生活,设计一系列的主题活动,通过调查、参观、访问小课题研究,成果展示等活动形式通过学生的亲身体验和探究,让学生在生活中进行调查了解垃圾的来源、危害,怎样处理垃圾等,让学生在不断地体验、不断地实践中养成从自己身边的小事做起的习惯,激励他们去积极参与环保实践活动,发展对自然的关系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二、活动目标:1、了解我们身边垃圾的来源、分类以及处理等,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心。

培养学生爱护环境卫生的习惯,具有自觉美化环境的行动。

2、通过参观、访问、实际参与、探究等活动了解社会现象,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勇于探究的行为习惯,逐步形成综合运用各科知识,收集和处理信息、互享信息资源的能力。

3、通过小组分工合作,促进学生分工协作,团结进取的合作意识的形成,进一步了解自己在社会中的角色和定位,体会自己与社会,与他人的关系,养成关注社会、服务社会的意识,发展服务社会的能力。

三、课前准备1、生活小调查:我们身边有哪些垃圾?这些垃圾是从哪里来的?这些垃圾到哪里了(学校、家附近垃圾进行观察。

)2、布置搜集资料:垃圾的处理方法。

3、小制作、画画四、活动过程第一阶段1、确立活动主题;2、制定活动计划。

第二阶段1、查找、收集相关资料;垃圾的种类、垃圾的危害、垃圾的分类及回收的方法。

2、调查垃圾处理情况,提出垃圾处理的新设想。

第三阶段1、活动成果展示;2、交流体验;具体步骤:同学们:你们准备好了吗?准备好了,我们上课吧!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播放地球优美视频,渲染气氛.欣赏了优美的的风景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出示各种垃圾图片)形成对比.生:(大声说各种垃圾名称:易拉罐、塑料袋、废纸、菜渣、果皮等)师:除了刚才同学们看到的,我们生活中还有那些垃圾?(3—5名学生交流)师小结:听了同学们的回答,我发现咱们班同学都特别善于观察,今天,我们的实践活动课就是《我们身边的垃圾》板书课题。

《大手牵小手,文明你和我》——关注身边的垃圾 (教案)2023-2024学年综合实践活动五年级上册

《大手牵小手,文明你和我》——关注身边的垃圾 (教案)2023-2024学年综合实践活动五年级上册

《大手牵小手,文明你和我》——关注身边的垃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垃圾的分类及处理方法,提高环保意识。

2. 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学会垃圾分类和回收利用。

3. 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提高沟通协作能力。

4. 培养学生关爱环境、珍惜资源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垃圾的分类:可回收物、有害垃圾、湿垃圾、干垃圾。

2. 垃圾的处理方法:分类投放、回收利用、焚烧、填埋。

3. 垃圾分类的意义: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减少污染。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垃圾分类的方法和意义。

2. 教学难点:垃圾分类的实际操作和团队合作。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垃圾分类图示、垃圾处理视频。

2. 学具:垃圾分类卡片、小组讨论记录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展示垃圾围城的图片,引发学生对垃圾问题的关注。

2. 新课导入:讲解垃圾分类的知识,让学生了解垃圾分类的方法和意义。

3. 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进行垃圾分类的实践操作,加深对垃圾分类的理解。

4. 小组讨论:各组分享垃圾分类的心得,讨论垃圾分类的难点和解决方案。

5. 视频观看:观看垃圾处理的视频,了解垃圾处理的全过程。

6. 总结提升:教师总结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树立环保意识。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大手牵小手,文明你和我》——关注身边的垃圾2. 板书内容:- 垃圾分类:可回收物、有害垃圾、湿垃圾、干垃圾- 垃圾处理方法:分类投放、回收利用、焚烧、填埋- 垃圾分类的意义: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减少污染七、作业设计1. 家庭作业:学生回家后,与家人一起进行家庭垃圾分类,记录垃圾分类的过程和心得。

2. 小组作业:各组根据课堂讨论,制定一份垃圾分类的宣传海报,展示垃圾分类的重要性。

八、课后反思1. 教师反思:教学过程中,学生对垃圾分类的兴趣和参与度较高,但在实际操作中仍存在一些困难。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加强对垃圾分类实际操作的指导,提高学生的垃圾分类能力。

《关注身边的垃圾》教学设计

《关注身边的垃圾》教学设计

《关注身边的垃圾》教学设计作者:李洁鑫来源:《黑河教育》2013年第01期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垃圾的来源、种类、危害以及处理方法,认识正确处理垃圾与人类的生存、发展密切相关;了解垃圾分类的知识,明确垃圾分类的一般方法,懂得垃圾分类的重要性。

过程与方法:积极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根据问题归纳和整理出研究小课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学生要珍爱生命,培养他们的环境保护意识;通过宣传动员,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参与社会生活的意识。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出课题1.播放地球优美的风景图片,让学生体验大自然的美,进而激发学生的环保意识。

2.播放有关环境污染垃圾成堆的图片,和刚才学生观看的图片形成强烈的视觉对比,从而使学生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3.课件播放卡通短片《垃圾的对话》,请学生总结看完短片后的感受。

二、研究讨论,提出问题1.出示一组数据,请学生做计算题。

师:同学们,先请大家看一组数据:“市城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目前,黑河市日产垃圾量超过150吨,夏天则达到200吨以上,而且每年都在不断增加。

”现在老师要考考大家,像普通教室这么大的空间只能容纳约30吨的垃圾,150吨垃圾需要()个教室大的空间?如果一个月以30天计算,产生的垃圾又需要()个教室大的空间?那一年呢?2.算到这儿你有什么想法?指名谈谈自己的感想。

3.谁来说说生活中你们家是怎么处理垃圾的?4.大家想一想,我们为什么要对垃圾进行分类?如果我们不对垃圾进行分类处理,那将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5.请学生先小组讨论后再作答,老师做归纳总结。

三、小组讨论,汇报交流1.师:我们身边的垃圾是从哪儿来的呢?大家都知道哪些处理垃圾的方法呢?关于垃圾分类你都搜集了哪些信息呢?2.学生分小组进行汇报交流,汇报最好的小组能够获得一颗智慧星。

3.师:看来同学们在课前都进行了充分的准备,搜集了很多的信息。

现在,老师这儿有一些小组活动的课题,每个小组成员可以相互讨论后选择一个活动进行实践,看看哪个小组收获的智慧星最多。

我们身边的垃圾教案「最新」

我们身边的垃圾教案「最新」

我们身边的垃圾教案「最新」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垃圾的定义和分类,认识到垃圾分类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养成良好垃圾分类的习惯,提高环保意识。

3. 引导学生掌握垃圾分类的方法和技巧,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垃圾的定义:让学生知道垃圾是指在日常生活中产生的废弃物。

2. 垃圾的分类:让学生了解垃圾通常分为可回收物、有害垃圾、湿垃圾和干垃圾四类。

3. 垃圾分类的重要性:让学生认识到垃圾分类对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的重要性。

4. 垃圾分类的方法和技巧:教授学生如何正确分类垃圾,包括分辨不同类型的垃圾袋、分类投放方法等。

5. 垃圾分类的实践:让学生在课堂活动中进行垃圾分类实践,培养动手能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学生掌握垃圾分类的方法和技巧,养成良好垃圾分类的习惯。

难点: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正确分类垃圾,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具:垃圾分类宣传册、垃圾分类模拟箱、各类垃圾袋等。

2. 材料:学生分组,每组准备一定数量的各类垃圾(如塑料瓶、纸张、厨余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垃圾的定义和产生原因。

2. 讲解:介绍垃圾的分类和垃圾分类的重要性,讲解垃圾分类的方法和技巧。

3. 演示:教师示范垃圾分类的正确方法,让学生跟随操作。

4. 实践:学生分组进行垃圾分类实践,教师巡回指导。

5. 总结:让学生分享垃圾分类的心得体会,总结垃圾分类的重要性。

6. 拓展: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回家后实践垃圾分类,提高环保意识。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垃圾分类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评估学生在垃圾分类实践中的表现,判断他们是否能够正确分类各类垃圾。

3. 收集学生的课后作业,分析他们回家后实践垃圾分类的情况,了解他们的环保意识。

七、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参观垃圾处理场,让他们亲眼见到垃圾的处理过程,增强他们对垃圾分类的认识。

2. 邀请环保专家进行讲座,让学生了解更多关于垃圾分类和环保的知识。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第五课关注身边的垃圾教案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第五课关注身边的垃圾教案

第五课关注身边的垃圾活动三垃圾流浪记【活动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编排故事、表演情景剧,了解剧本创作的要求。

过程与方法:小组讨论,从正反两方面了解到,胡乱丢弃垃圾会污染环境、破坏生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而真正理解正确处理垃圾的必要性和意义。

【活动重难点】重点:通过上用小品的表演的方式提醒他们改掉坏习惯。

难点:认识到胡乱丢弃垃圾会污染环境、破坏生态。

【活动准备】教师准备剧本《垃圾流浪记》学生准备准备设计推荐小品时所需要的纸、笔等。

【活动课时】一课时【活动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活动1、在生活中总有些同学乱扔垃圾,请你说说你见过哪些不文明的习惯?随地吐痰、随地乱扔垃圾……2、那我们想一想有什么好的方法引导这样的学生改掉坏毛病?看到了提醒、表演小品……二、编故事1、设计故事背景,分析角色特点。

讲诉废纸妹妹和易拉罐哥哥的故事,他们被随意丢弃后,经历磨难,最终来到垃圾回收工厂,重获新生。

2、根据所设计的场景,讨论故事中主要角色的特点。

废纸妹妹和易拉罐哥哥都是人们用完所废弃的物品,它们是被动的,不能选择自己的命运。

3、教师引导设计故事背景,以四人为以小组进行编写剧本。

4、以小组形势进行剧本展示,评选出优秀剧本。

三、总结延伸1、提示学生在展示本组的剧本时,可以重点阐述自己想要表达的。

组织学生评选最佳剧本。

全班讨论,以投票的形式评选“最佳剧本”,并对其进行完善。

2、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评价。

3、总结说说收获。

【作业设计】完善P61页学习单【板书设计】垃圾流浪记1.剧本的编写发生的地点:发生的时间:故事中的人物:什么事情:最终的结果:懂得的道理:2.评选最佳剧本【课后反思】第6课衣服的学问活动一面料特点大搜索【活动目标】知识与技能:感受衣服面料的丰富多彩,知道常见的几种面料。

能在探究活动中发现有关面料特点的相关问题,并提出疑问。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和体验初步了解常见面料的一般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几种常见的信息收集方式,并开展信息收集活动。

《关注身边的垃圾》综合实践课教学计划

《关注身边的垃圾》综合实践课教学计划

综合实践小课题研究《关注身边的垃圾》综合实践课教学计划一、问题的提出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产生的垃圾也越来越多,它给人们带来的困扰也越来越大。

我根据学生自身的特点和周围的生活,设计一系列的主题活动,通过调查、参观、访问小课题研究,成果展示等活动形式通过学生的亲身体验和探究,让学生在生活中进行调查了解垃圾的来源、危害,怎样处理垃圾等,让学生在不断地体验、不断地实践中养成从自己身边的小事做起的习惯,激励他们去积极参与环保实践活动,发展对自然的关系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二、活动目标1、通过"头脑风暴"式的发表对垃圾的种种见解,使学生能够对自己生活的周边垃圾状况等问题有初步的了解,以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

了解我们身边垃圾的来源、分类以及处理等,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心。

2、从学生的实际生活谈起,让学生感受到垃圾就在我们身边,解决垃圾问题已经刻不容缓。

通过参观、访问、实际参与、探究等活动了解社会现象,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勇于探究的行为习惯,逐步形成综合运用各科知识,收集和处理信息、互享信息资源的能力。

3、利用计算机网络的资源优势,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的意识和合作探究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及搜集提取信息的能力,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4、通过小组分工合作,促进学生分工协作,团结进取的合作意识的形成,进一步了解自己在社会中的角色和定位,体会自己与社会,与他人的关系,养成关注社会、服务社会的意识,发展服务社会的能力。

5、让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人,鼓励学生动口表达、动手操作、动脑分析,鼓励学生善于发表自己的意见。

6、使学生认识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对环境负责的态度和行为,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三、活动准备1、生活调查:我们身边有哪些垃圾?这些垃圾是从哪里来的?这些垃圾到哪里了(学校、家附近垃圾进行观察)。

了解人们是如何处理垃圾的。

2、布置搜集资料:垃圾的处理方法。

3、确立研究小组,小组人员及分工,做好活动准备。

我们身边的垃圾教案「」

我们身边的垃圾教案「」

我们身边的垃圾教案「最新」第一章:垃圾的定义与分类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垃圾的定义和分类。

2. 培养学生对垃圾问题的认识和关注。

教学内容:1. 垃圾的定义:垃圾是指生活、生产、科研等活动中产生的废弃物。

2. 垃圾的分类: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湿垃圾、干垃圾。

教学活动:1. 导入:通过图片或实物展示,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垃圾。

2. 讲解:讲解垃圾的定义和分类,举例说明各种垃圾的特点。

3. 互动:让学生分享自己对垃圾的认识和分类经验。

第二章:垃圾的处理与利用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垃圾的处理方法和利用途径。

2. 培养学生对垃圾处理的环保意识。

教学内容:1. 垃圾的处理方法:填埋、焚烧、资源回收、生物降解。

2. 垃圾的利用途径:资源回收、能源利用、生产原料。

教学活动:1. 导入: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引导学生了解垃圾的处理和利用。

2. 讲解:讲解垃圾的处理方法和利用途径,举例说明各种处理技术的优缺点。

3. 互动:让学生分享自己对垃圾处理和利用的看法和建议。

第三章:垃圾对环境的影响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垃圾对环境的影响。

2. 培养学生对环境保护的关注和责任感。

教学内容:1. 垃圾对土壤的影响:污染土壤、影响土壤质量。

2. 垃圾对水资源的影响:污染水体、影响水质量。

3. 垃圾对空气的影响:污染空气、影响空气质量。

4. 垃圾对生态系统的影响:破坏生物多样性、影响生态平衡。

教学活动:1. 导入: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引导学生了解垃圾对环境的影响。

2. 讲解:讲解垃圾对土壤、水资源、空气和生态系统的影响,举例说明各种影响的严重性。

3. 互动:让学生分享自己对垃圾对环境影响的感受和看法。

第四章:减少垃圾的产生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减少垃圾产生的方法。

2. 培养学生节约资源和减少垃圾的意识。

教学内容:1. 减少垃圾产生的方法:减少使用一次性产品、选择环保包装、合理消费、垃圾分类。

2. 节约资源的方法:节约用水、节约用电、减少食物浪费、回收利用。

综合实践课《我们身边的垃圾》

综合实践课《我们身边的垃圾》

《我们身边的垃圾》综合实践课方案天池中心校五年级一班刘酉问题的提出:这节课,我们结合周边的生活环境及我们的校园环境,面对我们生活环境的脏与美,给学生确立主题,让我们的学生走出课堂,带着一双眼睛和一颗心走进生活,让他们通过观察实际、收集材料、实地走访、查阅资料等途径知道垃圾是无处不在的,并给人类造成极大的影响和危害,从而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及他们的社会参与能力。

活动目标:1、了解我们身边垃圾的来源、分类以及处理方法等,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心。

培养学生爱护环境的习惯,具有自觉美化环境的行动。

2、通过参观、访问、实际参与、探究等活动了解社会现象,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勇于探究的行为习惯,逐步形成综合运用各科知识,收集和处理信息、互享信息资源的能力。

3、通过小组分工合作,促进学生分工协作,团结进取的合作意识,进一步了解自己在社会中的角色和定位,体会自己与社会,与他人的关系,养成关注社会、服务社会的意识,发展服务社会的能力。

课前准备:1、调查采访:我们身边有哪些垃圾?这些垃圾是从哪里来的?2、布置搜集资料:垃圾的处理方法。

3、小制作、图片等教学重点:通过学生的实际参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合作能力。

教学难点:学生自己动手,真正参与到活动当中,并得到收获。

教具准备:图片、各种垃圾、标语、袖标、卡片等。

活动过程第一阶段认识垃圾(2013.3.15—2013.4.5)一、活动准备:课前让学生观察清点家里一天产生的垃圾,并记录下来。

二、汇报交流:1、四人小组轮流汇报记录下来的家里一天产生的垃圾。

A、厨房内:蔬菜瓜果的残渣、剩菜等。

B、客厅里:老化的家电、金属垃圾等。

C、卧室内:纸屑、杂物等。

D、卫生间:洗衣服、洗澡等的污水。

2、说说家里垃圾数量,危害及处理方法。

三、了解垃圾的危害:1、讨论问题:这些垃圾如果都扔向大自然,那么可能会造成什么后果?2、发表见解:你认为该怎样处理这些垃圾?四、给垃圾分类:五、认识垃圾分类投放的符号1、出示垃圾分类符号,让学生认一认,辩一辩。

五年级口语交际《我们身边的垃圾》教案

五年级口语交际《我们身边的垃圾》教案

教案:五年级口语交际《我们身边的垃圾》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垃圾的分类和处理方法,提高环保意识。

2. 培养学生运用口语进行交际的能力,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3. 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环境问题,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教学重点:1. 垃圾的分类和处理方法。

2. 口语交际的表达技巧。

教学难点:1. 垃圾的分类和处理方法的运用。

2. 口语交际的表达技巧。

教学准备:1. 垃圾分类的宣传资料。

2. 口语交际的范例。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向学生出示一些垃圾图片,引导学生认识垃圾。

2. 学生分享自己对垃圾的了解和分类方法。

二、学习垃圾的分类和处理方法(10分钟)1. 教师讲解垃圾的分类和处理方法,引导学生了解垃圾的重要性。

三、口语交际训练(10分钟)1. 教师出示一些情境,引导学生进行口语交际练习,如:“你会如何向别人介绍垃圾的分类和处理方法?”2. 学生进行口语交际练习,教师给予评价和指导。

四、实践活动(10分钟)1. 学生分组,每组设计一个关于垃圾分类和处理的宣传方案。

2. 学生展示自己的宣传方案,其他学生进行评价。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提出改进意见。

教学评价:1. 学生对垃圾的分类和处理方法的掌握程度。

2. 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六、深化理解:垃圾的循环利用(10分钟)1. 教师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向学生展示垃圾的循环利用过程。

2. 学生讨论垃圾循环利用的意义和好处。

七、角色扮演:环保小卫士(10分钟)1. 教师为学生设置不同的角色,如垃圾分类员、环保宣传员等。

2. 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运用所学知识,向其他同学宣传环保理念。

八、案例分析:垃圾处理问题(10分钟)1. 教师呈现一些关于垃圾处理的真实案例,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并提出解决办法。

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解决方案。

九、课堂小结:环保行动从我做起(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环保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并提出实际行动,如:垃圾分类、减少浪费等。

沪科版综合实践活动三年级下册《关注身边的垃圾活动一侦察家庭垃圾》说课稿

沪科版综合实践活动三年级下册《关注身边的垃圾活动一侦察家庭垃圾》说课稿

沪科版综合实践活动三年级下册《关注身边的垃圾活动一侦察家庭垃圾》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关注身边的垃圾》是沪科版综合实践活动三年级下册的一课,内容主要围绕家庭垃圾的侦察和分类进行。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和丰富的活动,引导学生了解垃圾的来源、分类方法以及垃圾对环境的影响,培养学生关注环保、积极参与的意识。

二. 学情分析面对三年级的学生,他们在环保意识方面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但对家庭垃圾的分类和处理方法还不是很清晰。

此外,学生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较强,可以通过实践活动提高他们的环保素养。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家庭垃圾的分类方法,学会正确分类垃圾。

2.过程与方法:通过侦察家庭垃圾,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强学生对环保的认识,培养积极参与环保行动的习惯。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家庭垃圾的分类方法。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正确分类垃圾并积极参与环保行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实践活动等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道具等辅助教学。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生动的案例,引发学生对家庭垃圾的关注,激发学习兴趣。

2.新课导入:介绍家庭垃圾的来源、分类方法以及垃圾对环境的影响。

3.侦察家庭垃圾:让学生回家侦察自己家庭的垃圾,记录下各种垃圾的种类和数量。

4.小组讨论:学生将侦察到的家庭垃圾进行小组讨论,分析垃圾分类的方法。

5.实践活动:学生动手进行垃圾分类,正确分类各种垃圾。

6.总结与反思:引导学生总结侦察家庭垃圾的过程,反思自己在垃圾分类方面的不足。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包括家庭垃圾的来源、分类方法以及垃圾对环境的影响等内容,通过板书帮助学生清晰地理解垃圾的处理方法。

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主要通过学生的实践活动和课堂表现进行,关注学生在垃圾分类方面的掌握程度以及环保意识的提升。

九. 说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确保教学目标的达成。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案关注身边的垃圾争当环保小卫士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案关注身边的垃圾争当环保小卫士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案关注身边的垃圾争当环保小卫士关注身边的垃圾,争当环保小卫士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经济的发展,垃圾问题日益严重,给我们的生活环境和健康带来了巨大的威胁。

为了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培养他们的环保习惯,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中推出了一个关注身边的垃圾,争当环保小卫士的教案。

一、教学目标1.了解垃圾的分类和处理方法。

2.培养学生捡垃圾的习惯,维护整洁的校园环境。

3.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积极参与环保活动。

二、教学内容1.垃圾分类知识的讲解:纸类、塑料类、玻璃类、金属类、厨余垃圾等。

2.环保小卫士宣传活动的组织和开展。

3.垃圾收集和处理方法的介绍。

三、教学过程1.引入活动:通过图片和小故事的形式,引导学生讨论垃圾对环境的危害,激发他们的环保意识。

2.课堂讲解:介绍垃圾的分类和处理方法。

通过图表和示范,向学生解释纸类、塑料类、玻璃类、金属类和厨余垃圾的区分方法,并强调每类垃圾的处理方式。

3.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垃圾分类的小练习。

教师准备好一些不同种类的垃圾,让学生分辨出它们属于哪一类,并正确投放到相应的垃圾桶中。

4.环保小卫士宣传活动的组织和开展。

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负责制作一个宣传海报或小册子,传达垃圾分类和环保的重要性。

学生可以使用图画、文字和简单的口号来呼吁大家共同参与环保行动。

5.校园环境整治活动:学生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参与校园环境整治活动,清理垃圾,保持校园的整洁。

通过亲身参与,学生们深刻体验到了垃圾对环境的影响,并培养了捡垃圾的好习惯。

6.总结和展示:学生将自己制作的宣传海报或小册子展示给全班同学,并互相交流和分享他们参与环保活动的心得体会。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总结和点评,鼓励他们保持环保意识,积极参与环保行动。

四、教学评价1.观察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包括垃圾分类的准确程度、参与整洁活动的积极性等。

2.对学生制作的宣传海报或小册子进行评价,评选出最有创意和影响力的作品。

3.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了解他们对环保活动的认识和态度的改变。

关注身边的垃圾(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沪科黔科版

关注身边的垃圾(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沪科黔科版
关注身边的垃圾(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沪科黔科版
科目
授课时间节次
--年—月—日(星期——)第—节
指导教师
授课班级、授课课时
授课题目
(包括教材及章节名称)
关注身边的垃圾(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沪科黔科版
教学内容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沪科黔科版,主要涉及的是垃圾的分类与处理。学生将通过学习,了解垃圾的分类方法,认识不同类型的垃圾,以及它们对应的处理方式。
最后,在课后拓展应用环节,我布置了适量的课后作业和拓展资源,但有些学生可能缺乏自主学习和探索的能力,导致他们的学习效果不佳。我应该提供更多的指导和反馈,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课后任务和拓展学习。
课后拓展
1.拓展内容
-阅读材料:《垃圾处理与环保》杂志文章,介绍最新的垃圾分类技术和方法。
-阅读材料:《垃圾的循环利用》书籍,探讨垃圾的循环利用和资源化处理。
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主要从环保意识、科学素养和实践能力三个方面进行设定,以符合新教材的要求。
1.环保意识:通过学习垃圾的分类与处理,使学生认识到垃圾分类对于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2.科学素养:通过学习垃圾的分类方法和处理方式,使学生掌握一定的科学知识,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板书标题:《关注身边的垃圾》
板书内容:
1.垃圾的分类
-可回收物
-有害垃圾
-厨余垃圾
-其他垃圾
2.垃圾的处理
-焚烧
-填埋
-回收
3.垃圾分类的重要性
-环境保护
-资源节约
板书设计特点:

我们身边的垃圾教案及课后反思

我们身边的垃圾教案及课后反思

一、教案主题:我们身边的垃圾1.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垃圾的分类和处理方法。

(2)培养学生养成良好垃圾分类的习惯。

(3)提高学生对环境保护的认识。

2. 教学重点:(1)垃圾的分类方法。

(2)垃圾的处理方式。

3. 教学难点:(1)垃圾的分类依据。

(2)垃圾的资源化利用。

4. 教学准备:(1)收集各种垃圾样品。

(2)准备垃圾分类的宣传资料。

二、教学过程:1. 导入:(1)教师展示各种垃圾样品,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垃圾。

(2)提问:“你们知道这些垃圾应该怎么处理吗?”2. 新课导入:(1)介绍垃圾的分类方法,如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厨余垃圾等。

(2)讲解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和意义。

3. 课堂互动:(1)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垃圾分类的理解和经验。

4. 案例分析:(1)教师展示垃圾分类的成功案例,如某个社区的垃圾分类经验。

(2)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案例中的成功经验和启示。

三、课堂实践:1. 垃圾分类模拟游戏:(1)教师设计垃圾分类的游戏,让学生动手实践。

(2)学生分组进行游戏,提高垃圾分类的能力。

2. 课后作业:(1)让学生回家后,观察家庭成员的垃圾分类行为,提出改进建议。

(2)让学生写一篇关于垃圾分类的日记。

四、教学反思:2. 教师反思教学方法,如是否清晰讲解垃圾分类的方法和技巧。

3. 教师考虑如何改进教学,如增加课堂互动,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垃圾分类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学生参与课堂互动的表现。

3. 学生完成课后作业的情况。

六、教案主题:垃圾的资源化利用1.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垃圾资源化的概念和意义。

(2)培养学生养成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的习惯。

(3)提高学生对环境保护的认识。

2. 教学重点:(1)垃圾资源化的概念和意义。

(2)垃圾资源化的方法和技术。

3. 教学难点:(1)垃圾资源化的技术和方法。

(2)垃圾资源化的实际应用。

4. 教学准备:(1)收集垃圾资源化的相关资料和视频。

三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教学设计关注身边的垃圾全国通用

三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教学设计关注身边的垃圾全国通用

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垃圾的分类、处理和回收知识,提高环保意识。

3.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调查研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垃圾的分类与处理方法2. 垃圾对环境的影响3. 环保法律法规4. 环保实践活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垃圾的分类、处理和回收知识,环保实践活动。

2. 难点:环保法律法规的理解和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垃圾分类模型、环保宣传册。

2. 学具:笔记本、画笔、调查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和数据展示垃圾对环境的影响,引出课题。

2. 垃圾的分类与处理方法:讲解垃圾的分类标准,演示垃圾分类模型。

3. 垃圾对环境的影响:分析垃圾不当处理对环境、生态和人类健康的危害。

4. 环保法律法规:介绍国家相关环保法律法规,引导学生了解并遵守。

5. 环保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校园垃圾分类、环保宣传等实践活动。

六、板书设计1. 垃圾的分类与处理方法2. 垃圾对环境的影响3. 环保法律法规4. 环保实践活动七、作业设计1. 家庭垃圾分类实践:回家后,尝试进行家庭垃圾分类,并记录感受。

2. 调查报告:调查身边人的环保意识,整理成报告。

八、课后反思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注意调整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课堂讨论和实践活动中。

还需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共同关注学生的环保教育,为保护地球家园贡献力量。

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展示一张地球垃圾堆积的图片和一些关于垃圾处理的数据,引起学生的关注,引发他们对垃圾问题的思考。

2. 教师提出问题:“你们在生活中有没有注意到垃圾的处理问题?你们对垃圾有什么了解?”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和回答。

二、垃圾的分类与处理方法(10分钟)1. 教师讲解垃圾的分类标准,包括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

2. 教师演示垃圾分类模型,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垃圾分类的过程和方法。

3. 教师提出问题:“你们知道为什么我们要进行垃圾分类吗?不进行垃圾分类会有什么后果?”引导学生思考垃圾处理的重要性。

《我们身边的垃圾》教案设计

《我们身边的垃圾》教案设计

《我们身边的垃圾》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垃圾的来源、分类和处理方法,提高环保意识。

3.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减少垃圾产生,提倡绿色生活。

二、教学内容:1. 垃圾的来源和分类:让学生了解垃圾的产生途径,掌握垃圾分类的基本知识。

2. 垃圾的处理方法:介绍垃圾处理的现状,让学生了解不同类型垃圾的处理方式。

3. 环保意识培养:引导学生从自身做起,减少垃圾产生,提倡绿色生活。

4. 垃圾分类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垃圾分类实践活动,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5. 垃圾分类的意义:让学生认识到垃圾分类对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垃圾的分类和处理方法,环保意识的培养。

难点:如何让学生真正意识到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并付诸实践。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垃圾的来源、分类和处理方法。

2. 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垃圾分类的意义和实施方法。

3. 实践操作法:引导学生进行垃圾分类实践活动。

4. 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了解垃圾处理的问题及解决途径。

五、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课件、资料,以便进行教学演示。

2. 准备垃圾分类的实际物品,如垃圾分类桶、垃圾袋等。

3. 准备实践活动场地,确保学生能顺利进行垃圾分类实践。

4. 提前了解学生对垃圾分类的了解程度,以便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

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垃圾环境问题,引发学生对垃圾的关注。

2. 新课导入:介绍垃圾的来源、分类和处理方法。

3. 案例分析:分析垃圾处理的问题及解决途径。

4. 互动环节:组织学生进行垃圾分类实践活动。

5. 讨论:让学生分享垃圾分类的心得体会,讨论如何减少垃圾产生。

6. 总结:强调垃圾分类的重要性,提醒学生养成良好习惯。

七、教学评价:1. 学生对垃圾分类知识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参与垃圾分类实践活动的积极性和操作准确性。

3. 学生对环保意识的提升,以及是否能付诸实践。

八、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内容是否适合学生的认知水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注我们身边的垃圾,创建洁净的生活环境
二、活动主题的由来
自改革开放为来,随着经济迅速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环境的冲击和压力越来越大,乱丢生活垃圾的现象无处不在,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

池塘、河道两旁等地方,随处可见各种生活垃圾,更为严重的是这些生活垃圾多由一些无法或很难分解的物质组成,对土壤、地下水、大气造成的现实危害和潜在危害更是在不断增加,会产生多种有害气体包括二恶英之类的剧毒物质,污染空气,同时产生大量的残渣。

垃圾处理方法多不理想。

生活垃圾数量大、增长速度快,组成成份越来越复杂,给人们带来的危害越来越大,这已是不容争议的事实。

是什么原因使生活垃圾到处泛滥,既影响环境,又影响人们健康呢?1、人们对垃圾危害认识不够。

人们多忽视了垃圾的危害。

2、生活垃圾处理方法不当。

多使用焚烧、掩埋、堆肥。

这些方法破坏土壤、危害生物、淤塞河床、污染水质……对空气、土壤、水质等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

我们作为二十一世纪的小主人,首先应该行动起来,从自身做起,自觉清除身边的垃圾,创造一个干净而美丽的生活环境。

三、活动目标
1.能力目标:
1)、鼓励学生从社会、自然和科学等不同角度考察并理解环境问题,并激发学生对环境问题的关注及好奇心,鼓励他们积极参与解决环境问题的活动。

2)、通过学生的亲身参与,获得丰富多彩的学习体验和个性化的创造表现,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培养学生乐于探究、勤于动手,敢于实践的精神。

3)、培养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能将自己的研究成果通过不同的形式展示,具有创新能力。

4)、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发现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发展。

2.情感目标:
1)、通过合作小组的集体研究,对自己的成果有喜悦感、成就感,感受与他人协作交流的乐趣。

2)、通过写处理垃圾的方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想象能力。

3)、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的能力和参与社会生活的意识,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培养资源意识。

3.知识目标:
1)、经历垃圾回收利用的活动,认识可回收利用的物品和材料,认识回收标志;了解一些常见的可回收材料的回收方法及其好处。

2)、明白绿色生活涵义,引领学生走进环保世界,体验现实世界生活,提高学生对自然、社会和自我之间的联系的整体认识,初步形成自觉保护周围自然环境、节约资源的意识和能力,并身体力行。

3)、通过活动,使学生了解垃圾的危害,增强环保意识。

四、活动时间
大约需要九周时间
五、活动准备
详见各阶段内容
六、活动过程
第一阶段认识垃圾
(约需两周)
一,具体目标:
1、了解生活中垃圾的分类。

2、能够对垃圾进行正确分类。

3、养成对垃圾投放的习惯。

二,教学准备:
课前让学生观察清点家里一天产生的垃圾,并记录下来。

三,教学过程:
(一)、学习引入。

图片展示生活中的垃圾,看后请学生说说还知道哪些日常生活中的垃圾。

(二)、汇报交流。

1、每小组每个成员轮流汇报记录下来的家里一天产生的垃圾。

(1)厨房内:蔬菜瓜果的残渣、剩饭剩菜、食品包装袋;
(2)客厅:老化家电、家具、金属垃圾;
(3)卧室:纸屑、杂物、废旧电池;
(4)卫生间:洗衣、洗澡所造成的污水。

2、说说家里垃圾数量、危害及处理
(三)、了解垃圾的危害。

1、讨论问题:这些垃圾如果都仍向大自然,那么可能会造成什么后果?
2、发表见解:你认为应该怎样处理这些垃圾?
(四)、给垃圾分类。

把你记录下来的垃圾分类填入下表格中,汇报交流。

给垃圾分类
分类标准垃圾名称
3、你认为还可以怎样分类?
(五)、认识垃圾的分类投放的符号。

1、课件出示的垃圾分类符号,让学生识一识,辨一辨。

2、你还观察到垃圾箱上有哪些分类符号?
3、说说给垃圾分类有哪些好处?
(六)、课外实践活动。

学生分小组调查学校、家庭、生活小区内垃圾分类的现状并填写好“我的调查报告”。

我的调查报告
时间:
地点:
主要情况:
我的建议:
第二阶段社会调查
(约需二周)
准备工作:
1.学生以调查的地点不同(家庭、学校、社区)分为三个小组进行研究。

2.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并作适当的指导。

3.按组设计好调查表格,并分发到每位学生手中。

调查过程:
一、家庭组
1.以个人为单位,收集家里一天中产生的垃圾,把每个人扔入垃圾堆中的物品名称和重量记录下来。

不容易称重的请大人帮助估计一下。

2.调查
家中人口:()居住地()日期()
名称
重量
种类
3.统计全组所有记录表中家庭垃圾的总重量,计算每一类垃圾所占的百分比,以及每人每天产生垃圾的大致重量。

4.统计
家庭总数:_____________
家庭总人口:___________
一天垃圾总量:_____________
平均每人每天产生垃圾的大致重量_____________
二、调查学校组
1.调查班级中产生垃圾的数量,表格如下:
名称数量危害有无回收价值建议
2.讨论出有价值的建议,提交给学校。

三.调查社区组
1.调查所在小区中的垃圾问题,表格如下:
垃圾名称数量去向危害
2.提出改善小区环境的建议,如设立垃圾箱、垃圾分袋分类堆放等合理化建议。

3.联系自身,你为小区应做些什么?
四.汇总
1.针对调查结果,商讨汇总意见。

2.提出垃圾回收、利用设想。

第三阶段变废为宝
利用废物做有用的物品(约需两周)
活动要求:
1、收集所需要的材料(主要由生活垃圾组成);
2、每人创作一件物品
3、由一位同学介绍小组作品。

活动准备:利用双休日,寻找需要的材料,准备好剪刀、镊子、胶水等物品
活动过程:
一、制作
根据自己的设想,剪裁、制作自己的作品。

必要时,可请家长协助。

通过这项活动,锻炼和提高了同学们动手的能力,丰富了想象力。

二、才艺展示
展示自己的作品,小组内交流自己的心得。

三、活动小结
只要给孩子以空间,我们就会发现孩子所迸发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是无穷的,很多是孩子本来就具有的,我们的教育就是要让这些孩子身上所蕴藏的珍宝发光,而不是扼杀它。

第四阶段社会服务
(约需两周)
一、活动目标:
1、积极参与探索活动,有初步的环保意识。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表现活动。

3、培养大胆想象和合作的精神。

二、活动内容步骤:
1、制作垃圾分类箱。

2、调查废物是如何处理的
3、了解设计的一般过程。

4、设计环保宣传单、标语
三、过程指导要点:
制作垃圾分类箱
引导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坚持做到垃圾分类,同时向家长、邻居以及其他人宣传垃圾分类的好处,知道垃圾分类便于废物的“三用”(废物利用,废物再用,废物循环利用),丰富孩子的知识,了解哪些是可回收的,哪些是不可回收的,哪些是有毒有害的。

主要有一是分类收集,分别利用;二是充分开发有机成分垃圾的热源潜能;三是堆肥与卫生填埋。

了解设计的一般过程
意义:"世界上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垃圾,只有放错了地方的资源".说我们生活的城市处在垃圾的包围之中,这绝不是危言耸听.如今,垃圾已成为威胁人类生存环境的主要因素,依据传统的生产模式看,垃圾是消费的终结,但对设计师来说把大部分垃圾转化为资源,一方面可以减少环境污染,另一方面可以缓解资源危机,同时还可以节省垃圾处理的费用,"垃圾资源化"可以说是一件一举三得的事。

设计环保宣传单
为了能让更多的人投入到环保的行列中来,知道环保的重要性,所以这个活动主要目的是提
高孩子与人交往的能力,向别人大胆介绍自己环保想法,让其他人知道环保是我们大家的事,也是我们共同要做好的一件事。

同时让孩子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开阔他们的设计思路,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

活动过程
一、分组制作垃圾分类箱
二、垃圾分类设计利用畅想
三、垃圾利用制作及作品展示
四、设计环保宣传单、标语进行宣传活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