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届国际流体力学会议简介 -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机构
中国力学事业50-年
中国力学事业50年庄逢甘(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北京100830)中国力学学会走过50个春秋,50年的成长与辉煌!50年的拼搏与奉献!是中国力学创业、奋斗和发展历程的真实写照!时值中国力学学会成立50周年之际,我们聚会一堂,共同庆贺。
在这里我将对中国力学的发展谈谈自己的一些认识和想法,与大家共同回顾中国力学事业的创建过程和近10年的重大成就,共同展望中国力学未来的发展。
1 中国力学事业的创建力学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远非50年所能概括。
早在20世纪初,随着中国民族工业的较大发展,对力学知识的需求逐步增加。
30年代,商务印书馆出版了郑太朴翻译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徐骥著的《应用力学》,陆志鸿著的《材料强度学》。
在这一时期,一批学者先后留学归国并开设力学课程,如北京大学的夏元瑮、清华大学的周培源、北洋大学的张国藩、唐山铁道学院的罗忠忱等,在国内开始系统地讲授相对论、理论力学、流体力学、工程力学等课程,并相应开展了一些力学的理论与应用方面的研究。
这些力学活动为中国力学的早期发展是做出贡献的。
但是,力学真正成为一门学科在中国快速蓬勃发展是新中国成立以后的事情。
新中国成立伊始,百废待兴,建立独立民族工业体系的国家战略发展需求急需力学人才和专门机构。
1952年,周培源在北京大学创办了中国第一个力学专业,1953年,钱伟长首先在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创建力学研究室。
1955年10月,钱学森回国,与钱伟长合作,在1956年1月5日成立了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
建国初期,为解决专门力学人才匮乏的现状,钱学森等还探索了特殊的人才培养模式,我认为有两个较为成功的事例。
第一个是1957年,中国科学院与清华大学开办的工程力学研究班,学员选自工科专业四年级学生和力学教研组助教及生产部门的工程师,做到了不拘一格选拔人才,后来的事实证明这样一种人才培养机制是可行而有效的,这些学员在后来的国民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做出了重要贡献。
流体力学简介
一、著名科学家介绍* 钱学森中国现代科学家,1911年生于上海。
1934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1935至1938年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和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航空工程系学习。
1938年获博士学位,后在著名的喷气推进实验室、麻省理工学院等院校所从事研究。
1955年回国,任中国科学院力学所所长、国防科工委副主任等职。
主要成就有:提出跨声速流动相似律,建立卡门--钱学森公式。
著作有《工程控制论》、《星际航行概论》、《论系统工程》等。
* 卡门近代力学家,1881年5月11日生于匈牙利布达佩斯;中学毕业后,卡门进入皇家约瑟夫综合技术大学(现在为布达佩斯技术大学)学习,在那里他开始对力学产生兴趣,并发表了最初几篇论文。
1902年,卡门大学毕业。
1906年,卡门到德国格丁根大学作了力学家L.普朗特(Prandtl)的博士研究生。
1908年完成博士论文,并留校作试用教员,提出了著名的卡门涡街理论。
1913年初,在克莱因的推荐下,出任德国亚琛工业大学的航空学教授。
1926年,迁居美国。
1930年,就任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古根海姆航空实验室(GALCIT)主任,我国当代的许多著名科学家,如钱学森、钱伟长、郭永怀等就是在这一时期来到GALCIT的。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作为加州理工学院新成立的喷气推进实验室主任(1938--1944),与美国军方进行了密切合作。
1951年,卡门发起成立了北约组织内的航空研究发展咨询局(AGARD)。
1956年,根据他的建议成立了国际航空科学理事会。
后来他又创立了国际航天学院,他任这两个机构的领导职务直至逝世。
他的一生,在固体力学和流体力学的理论研究方面取得了许多卓越的学术成就。
* 普朗特1875年2月4日生于德国慕尼黑附近的弗赖辛;1894年--1898年在慕尼黑工业大学学习机械工程,毕业留校任教,从事工程力学教学及材料实验室工作。
1900年初加入纽伦堡机械制造协会,同年获慕尼黑大学哲学博士学位。
中国力学学科的发展简史
8月中国科学院成立负责拟定发展人造地球卫星规划的‘581任务组’。随后,中科院力学所成立负责卫星总体设计和运载火箭研制的‘上天’设计院。10月其总体部、结构部和发动机部迁至上海,对外称机电设计院,1959年研制工作中止。
中国科学院与清华大学联合在清华园内组建动力研究室,室主任吴仲华。1960年该室并入中科院力学所,1984年单独建所。
公元1957年
第一次全国力学学术报告会在北京召开。钱学森、钱伟长分别作“论技术科学”和“我国力学工作者的任务”的报告。于1952年2月10日成立中国力学学会,首届理事长钱学森,选举理事35人。会后相继成立了固体力学、流体力学、一般力学、岩土力学4个专业委员会;以及哈尔滨、西安、北京、天津、上海、南京、大连7个地方分会。
郭永怀回国,后任中科院力学所副所长。
10月国防部第五研究院成立,第一任院长钱学森。12月,五院下属空气动力学研究室成立,该室1959年发展为研究所(701所)。
钱学森起草《建立我国国防航空工业的意见书》,为我国火箭与导弹技术提供重要实施方案。
国家制定《1956—1967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纲要》,其中第37项“喷气与火箭技术的建立”与力学关系密切。同时还制定了我国第一份力学学科规划,确认力学为一级学科。钱学森、周培源、钱伟长、郭永怀及一批知名的力学家参与了力学专业的规划的调研、制定。钱学森任综合组组长。
中国在上海建成摇曳水池。
胡海昌提出弹性力学中三类变量变分原理,鹫津九一郎于1955年提出同一原理。
钱学森发表《工程控制论》(英文版),由美国McGraw Hill出版社出版。
公元1955年
钱学森回国。20世纪40—50年代,我国大批留学西方、苏联和东欧的理学专家回国。
中國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的建立与初期研究工作(1956-1966年)
绪论一、选题意义: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在钱学森的技术科学思想指导下,从无到有建立,并在初期发展阶段做了许多与国防建设和国民经济建设有关的科学研究,为社会主义建设做出了很大贡献。
而国内迄今尚无人对这段力学所史进行专门研究,因而对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的初期发展阶段的研究工作进行系统梳理与总结具有深刻意义。
力学所区别于科学院其它研究所,它不仅针对国家需求解决各种工程难题,而且还做基础科学研究,是一个综合性的技术科学研究所。
其初期发展阶段更是以“任务带学科”,不仅为国家建设做出了非凡的贡献,而且取得了一系列理论研究成果。
回顾这段历史,有助于人们更好地理解力学是技术科学的思想。
初期发展阶段的力学所,虽然在国家建设和学科发展中有许多成果,但在不同时期由于国家经济困难和政策的失误,也经历过挫折和失败。
对这个阶段的力学所曲折发展历程的研究,有助于人们在今后的科学规划和科学管理中吸取经验和教训。
钱学森、郭永怀等老一辈的科学家,为了科学攻关而努力奋斗的精神,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科学家的科研精神,因而还原他们在科研工作中的精神面貌,能充分发挥科技史的教育功能,有助于人们更好地向老一辈的科学家学习。
二、研究范围1、本文研究的历史时间跨度:1956-1966年。
2、本文研究的重点:力学所初期发展阶段的国防科学研究,国民经济应用技术研究。
三、现有研究成果与当前研究状况(1)现有研究成果:对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的建立与初期发展的研究,目前仅停留在一般性的历史回顾上。
目前公开发表的文章主要有:1、张秀琴的《力学研究所》简单回顾了1956-1986年力学所的发展与贡献。
——选自《中国科学院院刊》第3期,1986年。
2、郑哲敏的《力学所三十年》介绍了力学所建所三十年的概况。
——郑哲敏所长在所庆三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1986年6月8日。
3、薛明伦的《中科院力学所四十年回顾》介绍了力学所建所四十年的概况。
--薛明伦所长在所庆四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1996年5月29日。
2023 年湍流与噪声和 CFD 方法暑期高级讲习班 会议手册说明书
2023年湍流与噪声和CFD方法暑期高级讲习班2023 Advanced Summer Program on Turbulence,Noise and CFD Methods会议手册时间:2023年7月28至8月5日地点:香港科技大学主办单位:中国空气动力学会承办单位:香港科技大学(HKUST)上海大学南方科技大学复旦大学中国空气动力学会CFD专委会中国空气动力学会低跨超专委会上海市应用数学和力学研究所上海市力学信息学前沿科学基地上海市能源工程力学重点实验室粤港澳数据驱动下的流体力学与工程应用联合实验室中国航空学会航空声学分会协办单位:《空气动力学学报》《实验流体力学》《Advances in Aerodynamics》二零二三年七月二十六日2023年湍流与噪声和CFD方法暑期高级讲习班为了促进流体力学与空气动力学的发展、推动学术交流与合作、培育培养优秀人才,助力解决流体力学与空气动力学等相关领域“卡脖子”技术,经中国空气动力学会批准,2023年湍流与噪声和CFD 方法暑期高级讲习班将于2023年7月28日至8月5日在香港科技大学(HKUST)举行。
会议邀请内地与香港地区在湍流、噪声和CFD方法等方面的专家学者、青年学者为讲习班授课。
现诚邀内地与港澳台地区研究生、工程师、相关领域专家学者以及高年级本科生参会。
本次讲习班由中国空气动力学会主办,香港科技大学(HKUST)、上海大学、南方科技大学、复旦大学、中国空气动力学会CFD专委会、中国空气动力学会低跨超专委会、上海市应用数学和力学研究所、上海市力学信息学前沿科学基地、上海市能源工程力学重点实验室、粤港澳数据驱动下的流体力学与工程应用联合实验室等单位承办。
本次讲习班采用线上线下同时进行的方式,其中线上使用腾讯会议App进行直播,会议号码:964-8147-9182,也可直接扫描下面的二维码参会:2023年湍流与噪声和CFD方法暑期高级讲习班专家报告日程安排报告安排以专家自选日程排列,不分先后次序,后续如有变动以最终表格为准。
中科院力学研究所简介
中科院力学研究所该所创建于1956年,是我国唯一一个力学多分支学科的、以基础性研究为本的国家级力学研究基地;在国际力学界具有相当影响。
钱学森、钱伟长为力学研究所第一任正、副所长,已故副所长郭永怀曾长期主持工作,继任所长郑哲敏、薛明伦,现任所长樊菁。
该所设有非线性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高温气体动力学重点实验室、国家微重力实验室、工程科学研究部和技术发展研究部。
根据国家建设对力学提出的需求和力学学科发展前沿,力学所突出“微系统科技”、“气动科技”、“微重力科学”、“重大工程”4个方面的重点科技领域,布局8个主要研究方向。
简介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以下简称力学所)1956年成立,是以工程科学(Engineering Science)思想建所的综合性国家级力学研究基地,在国际力学界享有盛誉。
钱学森、钱伟长为第一任正、副所长;郭永怀副所长曾长期主持工作;继任所长为郑哲敏、薛明伦、洪友士,现任所长樊菁。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1]力学所共有在职职工近400人,其中科技人员280余人。
有中国科学院院士8人[2],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研究员近60人,副研究员、高级工程师和高级实验师110余人,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入选者21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1人。
力学所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力学一级学科研究生培养单位,并设有博士后流动站。
2008年在学研究生344人,其中博士生139人、硕士生205人,在站博士后21人。
根据国家战略需求和世界科学前沿,力学所加强空天、海洋、环境、能源与交通等重要领域的科学创新和高新技术集成,以“微尺度力学与跨尺度关联,高温气体动力学与跨大气层飞行,微重力科学与应用,海洋与环境、能源与交通中的重大力学问题,先进制造工艺力学,生物力学与生物工程等”为主攻方向,力争为我国经济建设、国家安全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做出基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重大创新贡献。
力学所现设有6个实验室和1个中心作为基本单元实体。
第六届生物力学专业委员会(分会)
第六届生物力学专业委员会(分会)工作总结(2011年5月6日专业委员会全体会议通过)本届生物力学专业委员会(分会)是2006年12月在香港召开的“第八届全国生物力学学术大会”期间换届,2007年3月分别获中国力学学会和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批准后开始工作。
专业委员会(分会)在“积极组织高水平的学术交流,加强青年人才培养和学会组织建设,促进我国生物力学学科发展”方面开展了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主要工作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学术交流。
学术交流是学术组织的主要工作之一。
专业委员会(分会)精心组织召开了“第九届全国生物力学学术会议”(2009年10月天津)、“第三届(2007年7月广州)和第四届(2010年7月重庆)中美生物医学工程暨海内外生物力学学术研讨会(Sino-American Workshop on Biomedical Engineering and China-Overseas Joint Workshop on Biomechanics) 和2 次“全国生物力学研讨会暨生物力学专业委员会会议”(2008年5月太原;2011年5月十堰)。
这三个系列的学术会议是专业委员会(分会)主办的主要学术交流活动,均为每三年举办一次。
在专业委员会(分会)委员的精心组织和热情参与下,这些学术活动均取得了很大成功。
例如,2009年在天津召开的“第九届全国生物力学学术会议”是我国历次生物力学领域学术交流活动中,参加人数和交流论文篇数最多的一次。
来自全国各地(含香港地区)278 位生物力学、医学及相关学科的专家教授、临床与基础研究人员和研究生出席了会议。
会议收到190 篇学术论文摘要,其中154 篇论文分别以大会报告、分会场主题报告、分会场报告及研究生优秀论文评选报告的形式进行了交流。
会议的大会及各分会场的学术交流自始至终保持了旺盛的人气,呈现出年青学子参与热情高、讨论自由热烈的特点。
专业委员会(分会)成功举办了第四次中国科协论坛—“心血管力学生物学前沿问题研讨会”(2009年11月北京)。
中科院力学所凌博闻评价
中科院力学所凌博闻评价(最新版)目录1.中科院力学所简介2.凌博闻个人背景与评价3.凌博闻的贡献与成果4.社会对凌博闻的评价与影响正文一、中科院力学所简介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简称中科院力学所)成立于 1956 年,是我国力学研究的重要基地。
该所以推动力学学科的发展、促进国家经济建设与科技进步为己任,长期致力于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以及高技术研发。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中科院力学所已经在流体力学、固体力学、生物力学等多个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为我国科技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二、凌博闻个人背景与评价凌博闻,出生于 1980 年,自幼对科学研究充满热情。
他于 2002 年考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攻读力学专业。
在校期间,他勤奋刻苦,成绩优异,多次获得奖学金。
2006 年,凌博闻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并进入中科院力学所攻读硕士研究生,师从著名力学专家杨振宁教授。
2009 年,他获得硕士学位,并继续在中科院力学所攻读博士学位。
三、凌博闻的贡献与成果凌博闻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在导师杨振宁教授的指导下,开展了关于湍流研究的课题。
经过深入探讨,他发现了一种新的湍流现象,并将其命名为“类壁湍流”。
这一发现为湍流研究领域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被国际学术界广泛关注。
凌博闻还发表了多篇学术论文,为我国力学研究领域做出了突出贡献。
四、社会对凌博闻的评价与影响凌博闻因其在湍流研究领域的突出贡献,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
他的研究成果不仅在国内产生了广泛影响,还引起了国际学术界的关注。
凌博闻曾获得多个奖项,如中科院优秀研究生、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等,彰显了他在学术界的地位和影响力。
总之,凌博闻是一位杰出的力学研究者,他在湍流领域的研究为我国力学学科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中国力学大会-2015简介-中国力学学会
中国力学大会-2015简介郭旭1,段慧玲2,丁航3,张攀峰4,张文明5,季葆华6,曲绍兴7,冯雪8,王记增9,黄敏生10,裴永茂11,王博1,马力12,许向红4,刘 洋13,汤亚南13,杨亚政6,詹世革41.大连理工大学工程力学系,大连 1160242.北京大学力学与工程科学系,北京 1008713.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代力学系,合肥 230027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数理科学部,北京 1000855.上海交通大学力学系,上海6.北京理工大学,北京 1000817.浙江大学工程力学系,杭州 3100278.清华大学工程力学系,北京 1000849.兰州大学工程力学系,兰州 71007110.华中科技大学力学系,武汉 43007411.北京大学力学与工程科学系,北京 10087112.哈尔滨工业大学力学系,哈尔滨 15000113.中国力学学会办公室,北京 1001901. 会议概况2015年8月15日~18日,“中国力学大会-2015(CCTAM2015)”在上海成功举办。
大会受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指导,由中国力学学会和上海交通大学共同主办和承办,全国50家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参与协办。
此次大会主题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致力前沿基础研究”,来自科研、生产和教学一线的国内外专家学者3400余名莅临参会,其中包括25位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以及多位海外代表,参与人数和交流论文篇数是历届会议之最,是我国力学界2015年最为重要的学术盛会。
8月16日上午,大会开幕式在上海交通大学闵行校区综合体育馆举行。
中国力学学会副理事长方岱宁主持开幕式。
中国力学学会理事长杨卫致开幕辞,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学术部部长宋军、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数理科学部常务副主任孟庆国出席开幕式并致辞,上海交通大学校长张杰致欢迎辞。
开幕式上颁发了第一届钱学森力学奖、第九届周培源力学奖、中国力学科学技术奖、第十四届中国力学青年科技奖。
力学研究所机构概况
力学研究所机构概况力学研究所是一所致力于力学领域研究的科研机构,成立于20世纪50年代初。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力学研究所已经成为国内外具有较大影响力的科研机构之一。
本文将从机构历史沿革、学科建设和科研成果等方面对力学研究所进行详细介绍。
一、机构历史沿革力学研究所的前身可以追溯至上世纪50年代初成立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力学研究室,其主要任务是进行固体力学、流体力学等基础理论和应用力学的研究。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学科研究的深化,力学研究室逐渐发展成为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重点科研机构,最终成为独立的力学研究所。
经过近70年的发展,力学研究所已经建立了一支专业化、高水平的科研团队,取得了一系列具有重要科研价值和社会影响力的成果。
二、学科建设力学研究所目前拥有固体力学、流体力学、材料力学、生物力学等多个学科方向的研究团队。
在固体力学领域,力学研究所的科研人员主要从事结构力学、振动与波动、断裂与损伤力学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在流体力学领域,主要涉及湍流、边界层理论、流动控制等方面的研究;在材料力学领域,主要包括材料本构方程、材料损伤与断裂、多尺度模拟等研究内容;在生物力学领域,力学研究所的科研人员主要关注生物组织力学、生物流体力学等方面的研究。
力学研究所还不断开拓新的学科领域,积极推动交叉学科研究,如力学与材料科学、力学与生物医学工程等。
三、科研成果力学研究所在科研领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以发表在国际权威学术期刊上的高水平论文和获得的科研项目资助情况来衡量,力学研究所的科研水平一直位居国内外同类研究机构前列。
力学研究所的科研团队在材料损伤与断裂、湍流控制、生物力学建模等领域都有重要的研究成果,先后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等多项科研项目资助。
力学研究所还积极开展科技成果转化工作,通过技术转让、产学研合作等方式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取得了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四、学术交流和人才培养力学研究所一直重视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积极邀请国际著名力学专家来所访问、合作研究,并组织国际学术会议、研讨会等学术交流活动。
中国力学大会-2013简介
3
了高温气体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部分研究成果。他着重指出,高超声速空天 飞行器是航空航天领域的革命性创新工程,亟需一系列新概念、新方法和新技术 的提出、发展与支撑。 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朱承教授的报告“Molecular Biomechanics”, 首先强调分 子生物力学应包括两个相互联结的内容, 即生物大分子的机械力学性能研究以及 运用力学原理与方法研究细胞的分子生物学。 他举例说明了分子生物力学中与机 械传感和机械转导有关的研究进展,包括采用力学方法量测生物化学反应、观察 蛋白质构象变化、调控分子离解、分析细胞表面受配体相互作用与细胞内信号活 动的协同等。 香港城市大学吕坚教授的报告“基于多尺度应变非局域化原理的高强高韧金 属材料原子与纳米尺度组织结构设计、制备及应用”,系统总结了其课题组与合 作者近年来在高强高韧纳米金属材料、 金属玻璃断裂机制与组织结构的关系和增 韧制备方法的研究进展,也介绍了各种新发展的纳米材料在汽车、低碳能源、生 物医学、微机械、土木工程等领域的应用前景及纳米材料超轻先进结构集成设计 的案例。 北京理工大学胡更开教授的报告“波传播控制与超材料设计”, 指出利用波动 方程的全局坐标变换形式的不变性可建立空间与材料的等价关系, 从而为波传播 控制的材料设计提供了一套简洁有效的方法。他首先介绍了该方法的基本思路, 然后利用力学变形场的概念统一对该方法进行描述, 重点探讨对弹性波传播控制 的方法,研究了通过变形场的调节实现设计材料参数的简化和优化。针对电磁和 声波超材料,重点介绍了相关的物理机理和实现方法,具体讨论了声波超材料的 微结构设计方法。 大连理工大学滕斌教授的报告“深海工程水动力学问题及其分析”, 指出波浪 与海上工程结构和装备的相互作用问题十分复杂,不仅涉及到水波问题的非线 性,还与结构本身的动力特性和几何形状有关,传统的拟静态方法和准动力法不 再适合,必须开展波浪与结构物的真正非线性时域动力耦合分析。在报告中,他 系统介绍了其课题组近年来的研究进展及其在多个重大海洋工程中的应用。
中科院力学所 博士后流动站
中科院力学所博士后流动站中科院力学所博士后流动站是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科研学术交流平台。
作为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下属单位,博士后流动站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和选拔优秀的博士后研究人才,推动国内力学领域的科技创新和发展。
在中科院力学所博士后流动站,博士后研究人员们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科研潜力,与国内外优秀的科研人员进行深入的学术交流和合作。
流动站为博士后们提供了广阔的学术平台,拥有国内外一流的研究设备和实验环境,为他们的研究工作提供了充分的支持。
博士后流动站的研究领域涵盖了力学的各个方面,包括固体力学、流体力学、动力学等,涉及到航空航天、机械工程、材料科学等多个领域。
博士后们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研究方向,根据自己的科研兴趣和专长进行深入的研究。
同时,流动站也鼓励博士后们进行创新性研究,培养他们的科研能力和创新意识。
在中科院力学所博士后流动站,博士后们可以积极参与各类学术交流活动,包括学术报告、学术研讨会、国内外学术交流等。
这些活动不仅可以提高博士后的学术水平和研究能力,还可以扩大他们的学术影响力和人际网络。
博士后流动站还注重培养博士后的科研能力和科研素养。
他们提供了许多科研培训和学术指导,帮助博士后们提高科研论文撰写能力、学术交流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此外,流动站还鼓励博士后参与科研项目申报和科研成果转化,培养他们的科研管理能力和创新创业意识。
通过在中科院力学所博士后流动站的培养和研究工作,博士后们可以获得丰富的科研经验和学术成果,提高自己在学术界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同时,流动站也为博士后们的职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机会。
他们可以选择进入高校、科研院所或企业研发部门从事科研工作,也可以选择从事高等教育、科研管理、科技咨询等相关领域的工作。
总之,中科院力学所博士后流动站是一个生动、全面、有指导意义的科研学术交流平台。
通过在该平台上的学习和研究,博士后们可以在科学研究的道路上不断进步,真正成为领域内的专家和学术带头人,为国家的科技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2009年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会议纪要
2009年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会议纪要杨亚政1,冯西桥2,詹世革3,陈常青2,许春晓2,姚明辉4,赵建福5,梁军6,郭旭7,赵红平21. 中国力学学会,北京1001902. 清华大学工程力学系,北京100084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数理科学部,北京1000854. 北京工业大学机电学院,北京1001245.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国家微重力实验室,北京1001906. 哈尔滨工业大学复合材料与结构研究所,哈尔滨1500017. 大连理工大学工程力学系,大连1160231会议概况2009年8月24~26日,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9在河南郑州召开。
本次大会是由中国力学学会和郑州大学主办,郑州大学承办,51家高校和科研院所协办的一次学术盛会。
来自全国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1800余名专家学者欢聚一堂,其中包括16位科学院和工程院院士,20余位大学校长和副校长,共同交流探讨近两年我国力学各分支学科的新进展。
在开幕式上,河南省人民政府副省长宋璇涛、中国力学学会理事长李家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数理学部常务副主任汲培文、中国科协学会学术部副部长赵小敏、郑州大学校长申长雨分别致词。
随后举行了颁奖仪式,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黄克智先生获得“第六届周培源力学奖”,陈少华、陈伟球、冯西桥、康国政、郭旭、季葆华、梁军、张田忠8位青年学者分别获第十届和第十一届中国力学学会青年科技奖。
南京理工大学姜峣等53名同学获第七届全国周培© Copy Right Reserved.源大学生力学竞赛个人赛一、二、三等奖;清华大学获第七届全国周培源大学生力学竞赛团体赛特等奖,大连理工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获团体赛一等奖,国防科技大学、郑州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同济大学获团体赛二等奖,吉林大学等9所高校获得团体赛三等奖,西北工业大学、江苏省力学学会、湖南省力学学会获得大赛组织奖。
本次大会共设立1个主会场,16个分会场,51个专题研讨会,交流论文1600余篇,其中主会场安排8篇大会特邀报告。
中国力学学会2018年学术活动计划表
吕永钢 13 CSTAM2018-*13 第三届全国生物力学 青年学者学术研讨会 5月 重庆 50
国家自然科学基 金委数理学部 生物力学专业委 员会 流固耦合力学专 委会
重庆大学
杨超 第四届全国非定常空 14 CSTAM2018-*14 气动力学学术会议 会议主题是气动弹性、流 固耦合方面的非定常气动力理 论、计算和试验等方法的最新 研究成果交流。
西安
150
9
CSTAM2018-*09
动力学与控制学科发 展论坛
5月
广西 柳州
动力学与控制的基础科学 问题与工程应用。
杨绍普,张伟 动力学与控制专 刘才山 委会 50
广西科技大学
吴文军,刘才山 北京大学工学院航空航天工程系 13621380188 liucs@ 李建玲 陕西西安友谊西路127号西北工 业大学209信箱 15680123983 lijianling@
15 CSTAM2018-*15
爆炸力学实验技术学 组活动
5月
江苏 无锡
1.爆炸实/试验的设计; 2.爆炸现象的测试技术; 3.爆炸实/试验结果的评估; 4.爆炸实/试验的等效性研究。
卢芳云 100 -150
爆炸力学专委会
第 3 页
序 会议文集 号 (摘要集)编号
活动名称
时间
地点
主要内容和议题
北京
300 胡国庆 -400
北京国际力学 中心
胡国庆 北京国际力学中 北京市海淀区北四环西路15号 心 13718696731 guoqing.hu@
姜宗林 150
激波与激波管专 委会
21 CSTAM2018-*18
第十八届全国激波与 激波管学术会议
6月
中国力学大会暨钱学森诞辰100周年纪念大会举办
中国力学大会暨钱学森诞辰100周年纪念大会举办8月22日~8月24日,中国力学大会2022暨钱学森诞辰100周年纪念大会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召开,近2400位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包括30多位两院院士和20余名大学校长出席此次大会。
此次大会是中国力学界的一次学术交流盛会。
大会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指导,中国力学学会主办哈尔滨工业大学承办,60余家力学相关单位协办。
中国力学大会2022举办之际适逢我国近代力学和航天事业奠基人、中国力学学会创始人之一、中国力学学会首任理事长钱学森先生诞辰100周年,为表达全国力学界对钱老的缅怀和崇敬之情,大会特钱老学生、学会第三任理事长郑哲敏院士作回顾钱老的报告;钱学森长子钱永刚先生也应邀出席大会。
大会开幕式于8月22日上午在哈尔滨华旗饭店国际会议中心举行。
中国力学学会理事长胡海岩致开幕词,黑龙江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张效廉致欢迎词,全国人大常委、中国科协副主席冯长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数理科学部常务副主任汲培文,钱学森之子、中国人民总装备部钱永刚,以及哈尔滨工业大学校长王树国先后致辞。
本次大会为期3天,共收录论文2256篇。
大会设立1个主会场、17个分会场、60个专题研讨会。
主会场安排报告9篇,分别在8月22日上午和23日上午进行。
来自国内和海外的知名专家学者围绕高超吸气推进技术、低维纳米结构、软活性材料、岩石力学、生物力学、复合材料、湍流、非线性动力学与控制等方面做了大会邀请报告。
特别地,大会还邀请郑哲敏先生回顾了钱老关于科学思想的形成过程、内容和意义,以及钱老关于应用力学的精辟见解。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郑哲敏院士、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俞鸿儒院士、浙江大学杨卫院士、哈弗大学锁志刚教授、四川大学谢和平院士、佐治亚理工学院和埃默里大学包刚教授、哈尔滨工业大学韩杰才教授、香港中文大学夏克青教授、北京工业大学张伟教授分别作题为《科学与应用力学》、《发展高超吸气推进技术有关几个问题的探究》、《低维纳米结构的模拟与实验研究》、SoftActiveMaterials:WhenMechanicsMeetsChemistry、《孔隙岩体分形重构与能量灾变分析》、CellandMolecularBiomechanics:PerspectivesandChallenges、《超常环境下复合材料的服役行为》、《湍流热对流研究进展》、《非线性动力学与控制研究的若干新进展》等大会特邀报告。
钱伟长的简介和事迹5篇1秘书
钱伟长的简介和事迹5篇钱伟长的简介和事迹篇1面对钱伟长,推选委员杜玉波说,奠基中国近代力学,他是伟大的教育家,而一生坎坷,从未放弃理想,为国家谋,为天下谋。
推选委员纪宝成说:《论语》载:子以四教文行忠信,钱先生以毕生的身体力行,昭示了一位学者的坚持与信仰。
颁奖辞从义理到物理,从固体到流体,顺逆交替,委屈不曲,荣辱数变,老而弥坚,这就是他人生的完美力学!无名无利无悔,有情有义有祖国!事迹回溯1912年钱伟长出生在江苏无锡的一个书香门第。
受家庭环境的熏陶,钱伟长的国学功底非常扎实。
1931年,18岁的他以中文和历史两门满分的成绩,考取清华大学。
钱伟长:如果要是考状元,我是要考状元的。
1931年9月18日,9·18事变爆发,国难当头。
马上要进入清华历史系学习的钱伟长,得知这个屈辱的消息后,当天决定:弃文从理,科学救国。
钱伟长:蒋介石说的,谁要站起来,不要抵抗,因为人家飞机大炮,我听了以后这个火了,年轻嘛。
所以我下决心,我说我不学这个玩意儿了,我要学飞机大炮。
而之前的录取考试中钱伟长数理化加英文的总成绩只有25分,放弃双百的文史转学物理,钱伟长无视个人的风险得失。
钱伟长:我这些都没考虑。
我是将来要造坦克。
就是这样的思想。
钱伟长早起晚归,来往于宿舍、教室和图书馆之间,废寝忘食,一年后数理课程超过70分,四年后成为8名顺利毕业的学生之一,且成绩优异。
1939年钱伟长考取中英庚款会的公费留学生,获得宝贵的去加拿大学习的资格,但是因为搭乘的轮船要在日本横滨逗留三天,钱伟长等留学生拒绝上船。
钱伟长:我就不干了,敌国我们不能去,当场就有好多人把护照扔在黄埔江里头了。
经过近一年的等待,1940年8月,钱伟长等留学生才搭乘不停靠日本的轮船出发,赴加拿大留学。
赴加拿大50天后就因为一篇论文的发表而成名,两年后拿到博士学位,之后来到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喷气推进研究所做博士后,师从世界导弹之父冯·卡门教授,至1945年,钱伟长已经成为了一名国际范围内的知名科学家。
第八届全国流体力学学术会议 日程安排
第八届全国流体力学学术会议日程安排会议地点:锦江阳光酒店(午餐时间:12:00—13:30;晚餐时间:18:00—19:30;地点:2层百老汇厅或3层锦江苑厅)1湍流与稳定性分会场9月18日下午地点:锦悦厅(5层)2湍流与稳定性分会场9月18日下午地点:锦悦厅(5层)3湍流与稳定性分会场9月19日上午地点:锦悦厅(5层)4湍流与稳定性分会场9月19日上午地点:锦悦厅(5层)5湍流与稳定性分会场9月19日下午地点:锦悦厅(5层)6多相流体力学分会场9月18日下午地点:2号会议室(4层)7多相流体力学分会场9月19日上午地点:2号会议室(4层)8非牛顿流体力学分会场9月18日下午地点:白玉兰厅(4层)9水动力学分会场9月18日下午地点:贵宾厅(23层)10水动力学分会场9月19日上午地点:贵宾厅(23层)11水动力学分会场9月19日下午地点:贵宾厅(23层)12高温气体动力学分会场9月18日下午地点:锦尊厅(5层)13高温气体动力学分会场9月19日上午地点:锦尊厅(5层)14渗流力学分会场9月18日下午地点:郁金香厅(4层)15渗流力学分会场9月19日上午地点:郁金香厅(4层)16工业流体力学分会场9月19日上午地点:3号会议室(4层)17实验流体力学分会场9月18日下午地点:1号会议室(4层)18实验流体力学分会场9月19日上午地点:1号会议室(4层)19微纳尺度流动分会场9月18日下午地点:紫荆厅(5层)20微纳尺度流动分会场9月18日下午地点:紫荆厅(5层)21微纳尺度流动分会场9月19日上午地点:紫荆厅(5层)22计算流体力学分会场(一)9月18日下午地点:锦秀厅—1(5层)23计算流体力学分会场(一)9月19日上午地点:锦秀厅—1(5层)24计算流体力学分会场(一)25计算流体力学分会场(二)26计算流体力学分会场(二)27磁流体力学分会场28磁流体力学分会场9月19日下午地点:白玉兰厅(4层)29交通流专题研讨会9月18日下午地点:3号会议室(4层)30。
国际知名的力学期刊
国内的话力学杂志有《力学进展》、《力学与实践》等。
给lz一些国际的期刊。
国际知名的力学期刊刊名原文名创刊年附注《应用数学和力学》(中国) (AppliedMa hematics and Mechanics) 1980《应用数学和力学》编辑委员会《热应力杂志》(美)Journal of Thermal Stresses 1978 美国Hemispheres Publishing Co.《国际非线性力学杂志》(英)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Non-Linear Mechanics 1966 英国Pergamon Press Ltd.《国际固体与结构杂志》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olids and Structures 1965 英国Pergamon Press Ltd.《国际多相流杂志》(英)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ultiphase Flow 1973 英国Pergamon Press Ltd.《地震工程与结构动力学》(英)Earthquake Engineering Structural Dynamics 1972 英国John Wiley Sons Ltd.《国际热与热流杂志》(英)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eat and FluidFlow 1979 英国Mechanical Engineering Publi-CationsLtd.《国际地震工程与土壤动力学杂志》(英)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arthquake Engineering Soil Dynamics1981 英国CML Publications《工程断裂力学》(英)Engineering Fracture Mechanics 1968 英国Pergamon Press Ltd.《国际压力容器与管道杂志》(英)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essure Vessels Piping 1973 英国Applied Science Publishers Ltd.《国际工程数值方法杂志》(英)International Journal for Numerical Methodsin Engineering 1969 英国John Wiley Sons Ltd.《工程材料与结构的疲劳》(英)Fatigue of Engineering Materials and Structures 1978 英国Pergamon Press Ltd《国际疲劳杂志》(英)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Fatigue 1979 英国IP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ess.《国际岩石力学与采矿学及地质力学文摘》(英)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ock Mechanics MiningScienc Geomechanics ABSTRACTS 1964 英国Pergamon Press Ltd.《水利》(法)La Houille Blanche 1902 法国《理论与应用力学杂志》(法)Journal de Mecanique Theorique et Appliquee (Le) 1962 法国Centrale des revues DunodGauthier-Villars《工程师文献》(联邦德国)Ingenieur-Archiv 1929 联邦德国Springer-Verlag 《岩石力学与岩石工程》(奥地利)Rock Mechanics Rock Engineering 1929 奥地利Springer-Verlag《固体力学文献》(荷兰)Solid Mechanics Archives 1976 荷兰Martinus Nijhoff Publishers.《应用力学和工程技术中的计算机方法》(荷兰)Computer Methods in Applied Mechanics and Engineering 1972 荷兰Elsevier Science Publishers.《风工程和工业空气动力学杂志》(荷兰)Journal of Wind Engineering and Industrial Aerodynamics 1975 荷兰Elsevier Scientific Publishing Company(原名为Journal of Industrial Aerodynamics,1980年改为现名)《国际断裂杂志》(荷兰)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Fracture 1965 荷兰Martinus Nijhoff Publishers《水利学研究杂志》(荷兰)Journal of Hydraulic Research 1963 荷兰International Assiciation for Hydraulic Research《非牛顿流体力学杂志》(荷兰)Journal of Non-Newtonian Flluid Mechanics 1975 荷兰Elsevier Scientific Publishing Company《波动》(荷兰)Wave Motion 1979 荷兰North-Holland Publishing Co.《土木工程学报》(中国)China Civil Engineering 1954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China Civil Engineering Society《力学学报》(中国)Acta Me-chanica Subuca 1957 中国力学学会《力学学报》编辑委员会(The Editorial Board of ACTAMECHANIC A SINICA,the Chinese Society of Theoretical and Applied Mechanics)《力学译丛》(中国)1964 中国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分所《力学进展》(中国)1982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应用力学》(中国)1982 中国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分所《固体力学学报》(中国)Acta Mechanica Solida Sinica 1980 《固体力学》学报编辑委员会员《应用数学和力学》(中国)Applied Mathematics and Mechanics 1980 《应用数学和力学》编辑委员会《建筑结构学报》(中国)Jour-nal of Building Structures 1980 中国建筑学会《上海力学》(中国)1980 《上海力学》编辑部《爆炸与冲击》(中国)1981 《爆炸与冲击》编辑部《振动与冲击》(中国)1982 《振动与冲击》编辑委员会《空气动力学学报》(中国)Acta Aerodynamica Sinica 1983 《空气动力学学报》编辑委员会《数学物理学报》(中国)1981 《数学物理学报》编辑委员会《实验应力分析学会会报》(美)Proceedings of the Society for Experimental StressAnalysis 1943 美国实验应力分析学会(Society for Experimental Stress Analysis)《实验力学》(美)Experimental Mechanics 1961 美国实验应力分析学会(Society for Experimental Stress Analysis)《结构力学杂志》(美)Journal of Structural Mechanics 1972 美国Marcel Dekker Ine.《流变学杂志》(美)Journal of Rheology 1957 美国John Wiley Sons Inc. Publishers.《液压与气体力学》(美)Hydraulics Pneumatics; Magazine of Fluid Power and Control Systems 1948 美国Penton/IPC《流体物理学》(美)Physics of Fluids 1958 美国物理学会(American Institute of Physics)《流体力学年评》(美)Annual Review of Fluid Mechanics 1969 美国Annual Review Inc.《应用力学杂志》(美)Journal of AppliedMechanics 1935 美国机械工程师学会(American Society ofMechanical Engineers)《实验应力分析学会年度春季会议录》(美)Proceedingsof the SESA Annual Spring Meeting 美国实验应力分析学会(Society for Experimental Stress Analysis)《聚合物科学杂志》(美)Journal of Polymer Science 1946 美国John Wiley Sons Inc Publishers《生物工程学杂志》(美)Journal of BiomechanicalEngineering 1977 美国机械工程师学会(American Society ofMechanical Engineers)《复合材料杂志》(美)Journal of Composite Materials 1967 美国Technomic Publishing Company Inc.《流体工程学杂志》(美)Journal of FluidsEngineering 1973 美国机械工程师学会(American Society ofMechanical Engineers)《美国土木工程师学会会报--工程力学组杂志》(美)Proceedings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of CivilEngineers- Journal of the Engineer Mechanics Division 1873 美国机械工程师学会(American Society of Civil Engineers)《自动车工程师学会汇刊》(美)SAE Transactions 1906 自动车工程师学会(Society of Automotive Engineers)《船舶研究杂志》(美)Journal of ShipResearch 1893 造船与轮机工程师协会(Society of NavalArchitects Marine Engineers)《美国航空与航天学会志》(美)AIAA Journal 1930 美国航空与航天学会(American Institute of Aeronautics Astronautics)《苏联流体力学研究》(美)Fluid Mechanics-Soviet Research 1972 美国Scripta Publishing Co.《流体动力学》(美)Fluid Dynamics 1966 美国Plenum Publishing Co.《伦敦皇家学会会报,A辑:数学及物理科学》(英)Proceedings of the Royal Society of London,A:Mathematical Physical Sciences 1854 英国皇家学会(The Royal Society of London)《伦敦皇家学会哲学汇刊,A 辑数学与物理科学》(英)Philosophical Transactions of the RoyalSociety of London,SeriesA:Mathematical PhysicalSciences 1854 英国皇家学会(The Royal Society of London)1887年(第178卷)起分A,B两辑出版《力学研究通讯》(英)Mechanics Research Communications 1974 英国Pergamon Press Ltd《生物流变学》(英)Biorheology 1963 英国Pergamon Press Ltd.《生物力学杂志》(英)Journal of Biomechanics 1968 英国Pergamon Press Ltd.《材料科学杂志》(英)Journal of Materials Science 1966 英国Chapman and Hall Ltd.《应变》(英)Strain 1964 英国应变测量学会(British Society for Strain Measurement)《工程设计应变分析杂志》(英)Journal of Strain Analysis for Engineering Design 1965 英国Mechanical EngineeringPublications Ltd.《力学研究》(英)Research Mechanica 1980 英国Applied Science Publishers《计算机与结构》(英)Computers Structures 1971 英国《计算机与流体》(英)Computers Fluid 1971 英国Pergamon Press Ltd. 《水力气体机械动力》(英)Hydraulic Pneumatic Mechanical Power 1955 英国Trade Technical Press Ltd. Ltd.《飞机工程》(英)Aircraft Engineering 1929 英国Bunhill Publications Ltd. 《航空季刊》(英)Aeronautical Quarterly 1949 英国皇家学会(Royal Aeronautical Society)《航空杂志》(英)Aeronautical Journal 1897 英国皇家学会(Royal Aeronautical Society)《星际航行学报》(英)ActaAstronautica 1955 英国1974年改为现名,1955~1973年刊名为Astronautica Acta,Pergamon Press Ltc.《应用数学与力学杂志》(英)Journal of Applied Mathematics Mechanics 1958 英国1974年改为现名,1955~ 1973年刊名为AstronauticaActa,Pergamon Press Ltd《理性力学与分析文献》(联邦德国)Archive for Rational Mechanics and Analysis 1957 联邦德国springer-Verlag《流变学学报》(联邦德国)Rheologica Acta 1958 联邦德国Dr. Dietrich Steinkopff Verlag《流体力学实验》(联邦德国)Experiments in Fluid 1983 联邦德国springer-Verlag《油压力学与气体力学》(联邦德国)Olhydraulik und Pneumatik 1957 联邦德国Krausskopf Verlagsgruppe《数学生物学杂志》(联邦德国)Journal of Mathematical Biology 1974 联邦德国springer-Verlag《热力学与流体力学》(联邦德国)Warme-und Stoffubertragung 1968 联邦德国springer-Verlag《法国流变学小组手册》《通报》(法)Cahiers et Bulletin du Groupe Franais de rheologie 1965 法国《法国科学院会议周报,A-B辑:数理科学》(法)Comptes Rendus Hebdomadaires des Seances deL’Academie des Sciences, Series A et B:”Sciences Mathematiques,Sciences Physiques” 1835 法国Centrale des Revues Dunod Gauthier-Villars《应用力学纪事》(法)Journal de Mecanique Appliquee 1977 法国Centrale des Revues Dunod Gauthier-Villars《力学》(意)Mechanica 1966 意大利Pitagora Editrice《力学学报》(奥地利)Acta Mechanica 1965 奥地利Springer-Verlag《弹性体杂志》(荷)Journal of Elasticity 1971 荷兰artinus Nijhoff Publishers《天体力学》(荷)Celestial Mechanics 1969 荷兰Publishing Co.《工程数学杂志》(荷)Journal of Engineering Mathematics 1966 荷兰Martinus Nijhoff Publishers《材料力学》(荷)Mechanics of Materials 1981 荷兰North-Holland Publishing Co.《澳大利亚地质力学杂志》(澳)The Australian Geomechanics Journal 1971 澳大利亚《加拿大航空与空间杂志》(加)Canadian Aeronautics SpaceJournal 1955 加拿大,1962年改为现名,1955~1961年刊名为:Canadian Aeronautics Journal.《核工程与设计》(瑞士)Nuclear Engineering and Design 1965 瑞士Elsevier Sequoia .《应用数学与力学杂志》(民主德国)ZAMM-Zeitschrift fur Angewandt Mathematikund Mechanik 1921 民主德国Akademic-Verlag《理论与应用力学》(波兰)Mechanika Teoretyczna i Stosowana 1964 波兰PWN《工程汇刊》(波兰)Rozprawy Inzynierskie 1953 波兰PWN《力学文献集》(波兰)Archives of Mechanics 1849 波兰PWN《罗马尼亚技术科学杂志, 应用力学辑》(罗)Revue Roumaine des sciences Techniques,Serie Mecanique Appliquee1956 罗马尼亚科学出版社《应用力学研究》(罗)Studii si Cerctari de Mecanica Applicata 1942 罗马尼亚科学出版社《日本应用力学全国会议录》(日)Proceedings of the Japan National Congress of Applied Mechanics 1953 日本中央科学社《材料》(日)Journal of the Society of Materials Science 1952 日本材料学会《日本机械学会论文集》(日)Transactions of the Japan Society of Mechanical Engineer 1935 日本机械学会《土木协会论文报告集》(日)Proceedings of the Japan Society of Civil Engineers 1944 日本土木工学会《日本造船协会志》(日)Bulletin of the society of Naval Archiects of Japan 1915 日本造船协会《流体工程学》(日)流体工学1965 日本产业开发社(原名:学,1965~)《日本材料强度学会志》日本材料强度学会志1967 日本材料强度学会《力学研究所报告》(日)力学研究所报告1967 日本力学研究所《日本流变学会志》(日)日本一学会志1973 日本流变学会《应用数学与力学》(苏联)1936 苏联《苏联科学院通报:固体力学》(苏)1966 苏联,美国出版有英译本《磁流体力学》(苏)1965 苏联,美国出版有英译本《燃烧与爆炸物理学》(苏)1965 苏联《应用力学与物理学杂志》(苏)1960 苏联,美国出版有英译本《应用力学》(苏)1955 苏联《复合材料力学》(苏)1965 苏联《建筑力学与建筑物计算》(苏)1959 苏联《莫斯科大学力学通报》(美)Moscow University Mechanics Bulletin 1969 美国Allerton Press Inc (译自俄文)《得克萨斯大学巴尔科研究中心年报》(美)Annual Repoet-Balcones Research Center, Texas at Austin 美国《剑桥哲学会数学汇刊》(英)Re Mathematical Proceedings of the Cambridge Philosophical Society 1977 英国Cambridge ,1977年改为现名,1843~1976 年名为Proceedings of Cambridge Philosophical Society;Mathematical Physical Sciences《力学与应用数学季刊》(英)Quarterly Journal of Mechanics and Applied Mathematics 1948 英国《流体力学杂志》(英)Journal of Fluid Mechanics 1956 英国Cambridge 《应用力学研究所报告》(日)Reports of Research Institute for Applied Mathematics 1952 日本九州大学应用力学研究所《东京大学航天研究所报告》ISAS (Institute of Space Aeronautical Science,Univ. Tokyo) 日本东京大学航天研究所《布加勒斯特乔治乌德治工学院通报:力学辑》(罗)Buletinul Institutului Politehnic“Gheorghe Gheorghiu-Dij” 1949 罗马尼亚《列宁格勒大学通报:数学,力学和天文学类》(苏)1946 苏联《莫斯科大学通报:数学力学类》(苏)1946 苏联《国外科技资料馆藏目录━数学,力学》(中国) 中国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力学文摘━流体力学部分》(中国)1958 中国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重庆分所翻译,苏联科学院科学情报研究所文摘编辑委员会编辑《力学文摘━一般力学部分》(中国)1958 中国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重庆分所翻译,苏联科学院科学情报研究所文摘编辑委员会编辑《力学文摘━弹性力学部分》(中国)1958 中国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重庆分所翻译,苏联科学院科学情报研究所文摘编辑委员会编辑《数学文摘》(美)Mathematical Reviewswith Index toMathematical Reviews 1940 美国数学会American Mathematical Society《冲击与振动研究辑要》(美)Shock and Vibration Digest 1969 美国冲击与振动情报中心《流变学通报》(美)Rheology Bulletin 1937 美国物理学会American Institute ofPhysics《应用力学文摘》(美)Applied Mechanics Reviews 1948 美国机械工程师协会American Society of Mechanical Engineers《地震工程文摘杂志》(美)Abstracts Journal in Earthquake Engineering 1968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地震工程研究中心Univ. of California, Berkeley, Earthquake Engineering Research Center《工程索引》(美)Engineering Index (Annual) 1884 美国Engineering Index Inc.《美国土木工程师学会汇刊》(美)Transactions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of Civil百度文库-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Engineering 1852 美国土木工程师学会American Society of Civil Engineering 《科学引文索引》(美)Science Citation Index 1961 美国科学情报研究所Institute of Scientific Information《土木工程水利文摘》(英)Civil Engineering HydraulicsAbstracts 1968 英国流体力学研究协会British Hydromechanics Research Association《流变学文摘》(英)Rheology Abstracts 1940 英国Pergamon Press 《固体-液体流文摘》(英)Solid-Liquid FlowAbstracts 1973 英国流体力学研究协会British HydromechanicsResearch Association《工业空气动力学文摘》(英)Industrial Aerodynamics Abstracts 1970 英国流体力学研究协会British Hydromechanics《流体动力学文摘》(英)Fluid Power Abstracts 1965 英国流体力学研究协会Hydromechanics Research Association《英国土木工程师协会文摘》(英)ICE Abstracts 1972 英国流体力学研究协会,1974 年改为现名(The Institution of Civil Engineers)《法国全国科学研究中心文摘通报,第130辑:数学,物理,光学,声学,力学,热学》(法)Bulletin Signaletique du 130 hysique Mathematique, Optique, Acoustique, Mecanique, Chaleur 1961 法国全国科学研究中心《科学技术文献速报:机械工学编》(日)Currdnt Bibliography on Science Technology 1975 日本科学技术情报中心(日本科学技术情报)《文摘杂志:力学(综合本)》(苏)1953 苏联全苏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力学与实践》(中国)1979 《力学与实践》编辑委员会《美国物理学杂志》(美)American Journal of Physics 1933 美国物理学会American Institute-11。
我国力学发展历 的名人
吴大猷却是饶毓泰的学生,杨振宁、李政道又是吴大猷的
学生。排行起来,饶毓泰、吴健雄是第二代,吴大猷是第
三代,杨振宁、李政道是第四代了。”于是,在场的中国
物理学的“二吴”,就相互开起了玩笑,吴健雄笑着对吴
大猷说:“我高一辈,你该叫我‘师叔’呢。”胡适听见
了,满心欢喜,他又说:“这一件事,我认为生平最得意,
那是1962年2月24日,台湾的“中央研究院”举行院
士会议,胡适(也是在这次会议上,在发言时他突发脑溢
血而辞世)在致词中讲了一个故事:“我常向人说,我是
一个对物理学一窃不通的人,但我却有两个学生是物理学
家:一个是北大物理系主任饶毓泰,一个是曾与李政道、
杨振宁合作证验‘对等律之不可靠性’的吴健雄女士,而
1956年在布鲁塞尔第9届国际理论与应用力学会上中国代表团 与冯卡门合影
周培源数十年从事教学,他培养了数代知名
学者与数以千计的物理与力学专门人才。国内外
物理界与力学界的许多著名学者如彭桓武、胡宁
、王竹溪、钱三强、林家翘、于光远等都曾经受
业先生门下。他是当之无愧的一代宗师。
1949年之后周培源一直在国内做教学与研究
士和硕士学位。
1927年,周培源入美国加利福尼亚理
工学院继续攻读研究生。他先从师贝德曼,后改
从E.T.贝尔做相对论方面的研究,次年获理
学博士学位,并获得最高荣誉奖(Summa C
um Laude)。
1928年秋,他赴德国莱比锡大学,在 W.K.海森伯(Heisenberg) 教授领导下工作;1929年,又赴瑞士 苏黎世高等工业学校,在S.泡利(Pa uli)教授领导下从事量子力学研究。 同年回国,被聘为国立清华大学(以下简 称清华大学)物理系教授,年仅27岁。
中国力学大会-2013参会通知
琳)
中国力学学会 2013 年 6 月 15 日
西安交通大学 2013 年 6 月 15 日
7
CCTAM2013
中国力学大会-2013 参会回执
姓名
性别
职称
□ 大会邀请报告
参会
□ 分会场邀请报告,分会场名称:
类别
□ 专题研讨会报告,专题研讨会名称:
□ 没有文章
□ 10 号楼、12 号楼
□ 豪华标准间 □ 豪华单间 □ 豪华套房
结构拓扑优化的基本思想及其发展展望 风沙环境力学研究的若干进展 从材料的孔结构设计谈如何开展原创性力学研究 高超声速飞行与高温气体流动研究进展 Molecular Biomechanics
6
CCTAM2013
6. 吕 坚
7. 胡更开 8. 滕 斌
香港城市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大连理工大学
基于多尺度应变非局域化原理的高强高韧金属材料原子 与纳米尺度组织结构设计,制备及应用 波传播控制与超材料设计
为了保证参会质量,请参会代表认真做好宣读论文的准备。会议室将提供多媒体投影仪和计算机各一 台,如果您有其它要求,请事先与会务组联系。
七、 大会邀请报告
1. 程耿东 2. 郑晓静 3. 卢天健 4. 姜宗林 5. 朱 承
大连理工大学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西安交通大学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 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
请大家根据需求选择房间类型,因宾馆房型、房间数量有限,宾馆将按收到回执的先后安排住房,如
您所选房型已全部预定,宾馆将给您安排其它房型,届时宾馆将提前通知您。丈八宾馆总台咨询电话:
029-68899681,68899682,68899683(打电话时请说明参加“2013-中国力学大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41卷第5期力学进展Vol.41No.5
2011年9月25日ADVANCES IN MECHANICS Sep.25,2011
第六届国际流体力学会议简介
李家春1符松2詹杰民3
1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北京100190
2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北京100084
3中山大学应用力学与工程系,广州510275
由中国力学学会主办,中山大学承办的第六届国际流体力学会议(The6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Fluid Mechanics,ICFM6)于2011年6月30∼7月3日在广州举行.来自中国、挪威、俄罗斯、日本、美国、英国等19个国家的近200名代表参加了会议.参会嘉宾有我国流体力学专家周恒院士、李家春院士、符松教授、佘振苏教授、林建忠教授、沈清教授、刘桦教授、曹志先教授、香港的W.Shyy教授及流体力学专业委员会诸委员,还有来自日本的M.Yamamoto教授、挪威的John Grue教授、俄罗斯的V.V.Kozlov教授、A.
A.Maslov教授、美国的E.S.Oran教授、英国的N.D.Sandham教授等等.
6月30日,国际流体力学会议科学委员会主席周恒院士主持并召开了会议的科学委员会、学术委员会联合会议,就第六届国际流体力学会议的学术质量以及如何办好第七届国际流体力学会议的若干问题进行了讨论.大会开幕式在7月1日上午举行,清华大学符松教授主持,会议主席李家春院士致开幕辞.李院士代表会议组织者向与会代表表示欢迎.在回顾过去ICFM系列会议对促进我国流体力学发展的历史贡献时,他向会议的奠基人以及老一代的流体力学家表达了深深的敬意.展望未来,他指出当前流体力学在传统和交叉前沿领域发展迅速,必将在空天海洋、能源环境、人类健康、材料信息工程的应用中发挥重要作用.随后,中山大学校长助理魏明海教授、美国著名流体力学专家、ASME代表T.E.Tezduyar教授、上海大学常务副校长王宽城基金会代表周哲玮教授分别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并预祝大会圆满成功.会议期间,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山大学校长许宁生教授专程看望了与会专家和嘉宾,并与大家进行了交流.
会议围绕流动转捩与湍流、空气动力学、水动力学、工业及环境流体力学、生物力学、磁流体动力学和化学流体力学、多相流及多孔介质中的流动、微流体力学等8个主题,组织了4场大会学术报告和15场分会学术交流,交流充分,讨论异彩纷呈.来自全球19个国家和地区,150多位代表做了精彩的报告.会议就多相流体动力学及其在航天器的应用、条带破裂与壁湍流、内波破碎与强底部流动、高速边界层的流动控制、流动分离泡的物理机理、反应流的随机性与动力学、含沙水流多尺度运动理论及其应用、降落伞群的流体结构相互作用模拟等邀请了国内外著名学者作了8个大会报告和12个邀请报告.这8个大会邀请报告为:
(1)香港科技大学W.Shyy教授的“Multiphase fluid dynamics for spacecraft applications”.
(2)美国海军计算物理与流体力学实验室E. S.Oran教授的“Stochasticity and dynamics of high-speed reactiveflows”.
(3)俄罗斯Khristianovich理论与应用力学研究所A.A.Maslov教授的“High speed boundary layer stability and control”.
(4)美国莱斯大学T. E.Tezduyar教授的“Fluid-structure interaction modeling of ringsail parachute clusters”.
(5)挪威奥斯陆大学John Grue教授的“Inter-nal wave induced breaking and strong bottom cur-rents”.
(6)日本东京都大学M.Asai的“Streak break-
638力学进展2011年第41卷
down leading to wall turbulence”.
(7)英国南安普顿大学N.D.Sandham教授的“Flow physics of transitional and turbulent separation bubbles”.
(8)武汉大学曹志先教授的“Multiscale sediment-ladenflow theory and its application in flood risk management”.
12个邀请报告人分别是:佘振苏教授、张兆顺教授、邓学蓥教授、王道增教授、吴锤结教授、香港Chiu-On Ng教授、新加坡w教授、俄罗斯V.V.Kozlov教授、Sergey B.Leonov教授和V.G.Polnikov教授、日本Hiroaki Yoshimura 教授、埃及Essam E.Khalil教授.
会议大大增进了我国学者和世界各国学者的了解和友谊.会议期间,东道主中山大学组织代表们参观了亚洲第一塔—–广州塔,使代表们对我国改革开放所取得的成果有切身体会.会议闭幕式于7月3日下午举行,符松教授主持了闭幕式,并总结了本次会议的报告情况.美国ASME代表莱斯大学T.E.Tezduyar教授和俄罗斯科学院的SB.Leonov教授在闭幕式上对大会进行点评,高度评价了本次ICFM的学术水平,尤其赞扬中国学者的研究成果,并建议ICFM能够每两年召开,以促进中外学者及时交流.组委会主席兼秘书长詹杰民教授致闭幕词.
国际流体力学会议是由沈元院士、庄逢甘院士和国际流体力学知名学者Y.C.Fung(冯元桢,美国),T.Y.Wu(吴耀祖,美国),H.Sato(日本), J.Zierep(德国)等分别代表中国力学学会、美国NCB,ASME、日本JSFM和德国GAMM与1987年共同发起和组织的,目前它已是中国力学学会自成体系的国际例会.
THE6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FLUID MECHANICS
LI Jiachun1FU Song2ZHAN Jiemin3
1Institute of Mechanics,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Beijing100190,China 2School of Aerospace Tsinghua University,Beijing100084,China
3Department of Applied and Engineering,Sun Yot-sen University,Guangzhou510006,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