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疾人康复指导记录表
康复理疗服务登记表
![康复理疗服务登记表](https://img.taocdn.com/s3/m/ddfda260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e47e2a1.png)
康复理疗服务登记表一、概述康复理疗服务登记表是一份用于记录和管理康复理疗服务的表格,旨在帮助医疗机构、康复中心和个体理疗师有效地跟踪和记录患者的康复进程和治疗效果。
该表格包含患者基本信息、诊断信息、治疗计划、治疗进展、效果评估和备注等栏目,以便对患者的康复治疗进行全面记录和管理。
二、表格设计1、患者基本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年龄、方式等基本信息,以便医疗机构或康复中心与患者建立,并进行后续的跟踪随访。
2、诊断信息:记录患者的诊断结果、患病时间、病情严重程度等信息,以便对患者的康复治疗进行针对性规划。
3、治疗计划:根据患者的诊断结果和病情,制定相应的康复治疗方案,包括治疗项目、治疗周期、治疗频率、治疗部位等信息。
4、治疗进展:记录患者每次治疗的具体内容、治疗时间、治疗反应等信息,以便跟踪患者的康复进程和治疗效果。
5、效果评估:根据患者的康复进展和治疗反应,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估和记录,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和确保治疗效果。
6、备注:用于记录患者特殊情况、注意事项、随访计划等信息,以便更好地管理和跟踪患者的康复治疗。
三、使用建议1、医疗机构或康复中心应确保每位患者均能建立康复理疗服务登记表,并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2、理疗师应及时更新患者的治疗进展和效果评估,以便医疗机构或康复中心对患者的康复进程进行全面了解和管理。
3、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适时调整治疗方案和计划,以确保治疗效果和患者的康复进程。
4、定期对患者进行随访,了解患者的康复情况和生活质量,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和提供更好的康复服务。
5、医疗机构或康复中心应建立数据保护措施,确保患者信息的隐私和安全。
残疾人康复需求登记表一、引言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我们越来越意识到残疾人的需求和权益。
为了更好地了解残疾人的康复需求,并提供个性化的康复服务,我们特此设计并实施了这份“残疾人康复需求登记表”。
本表旨在收集您在康复过程中的基本需求和期望,以便我们为您量身定制最适合的康复方案。
残疾人康复服务随访记录表教学总结
![残疾人康复服务随访记录表教学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685062ae43323968001c9243.png)
残疾人康复服务随访记录表残疾人康复服务随访记录表姓名:编号□□-□□□□□填表说明:主要残疾:指一个人同时有多种残疾时,影响生活、工作最明显,等级最重的那一类残疾;如为单种残疾者,该类残疾即为主要残疾。
多重残疾:指一个人同时有两种以上的残疾。
如果只有一种残疾者在此项选择“否”,如为两种以上残疾者,则除主要残疾外,还选择合并其它类别的残疾,合并残疾可以多选。
例如:脑瘫儿童除有肢体残疾这主要残疾外,还常合并言语残疾、智力残疾。
残疾程度:按残疾人证上的等级填写,如未办证者选〝未评定〞。
康复服务情况:按康复需求提供服务的情况,将所选的服务项目的编号填在“□”中,可多选。
转介服务:指在本社区解决有困难,需转到其它地方康复。
举例:精神残疾者在症状急性发作期需转到上级医院住院治疗。
原因:患者症状加重,有明显伤人和自伤倾向。
转介去向:到XXX精神病院住院治疗。
功能训练情况〔在社区开展功能训练者需填写此项〕:有康复训练需求的肢体残疾残人、儿童和智力残疾儿童,在开展康复功能训练的同时,要相应建立肢体残疾康复训练档案、肢体残疾儿童康复训练档案(14岁以下填)、智力残疾儿童康复训练档案(18岁以下填),并作以下随访。
1.功能训练:功能训练次数与每次的时间。
2.训练场地:〝社区〞指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或康复站进行训练;〝家庭〞指指导残疾人在家中进行训练,一般单选。
3.训练评估分数:指康复训练档案中训练评估的分数。
4.康复目标:指①运动能力改善②感知能力提高③认知能力提高④语言交往能力提高⑤生活自理能力提高⑥社会适应能力提高。
将所选的康复目标的编号填在“□”中,可多选。
5.训练效果:按照康复训练档案中效果判定的标准进行评定。
只可单选。
6. 遵医行为:按残疾人配合康复训练的程度判定。
只可单选。
此次随访分类:根据此次随访时的分类结果,由随访医生在3种分类结果中选择一项在“□”中填上相应的数字。
医生可根据残疾人康复服务的效果和残疾人配合康复训练的程度综合评估为〝满意〞、〝一般〞和〝不满意〞。
残疾人康复指导记录
![残疾人康复指导记录](https://img.taocdn.com/s3/m/dc59bd7c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01d54f8.png)
残疾人康复指导记录一、基本信息姓名:_____性别:_____年龄:_____残疾类别:_____残疾等级:_____家庭住址:_____联系电话:_____二、康复需求评估1、身体功能评估通过专业的身体检查和评估,发现患者存在以下身体功能障碍:肢体运动功能:右侧肢体活动受限,肌力减弱,无法完成精细动作。
平衡能力:站立和行走时平衡感较差,容易摔倒。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穿衣、洗漱、进食等日常生活活动需要他人协助。
2、心理状态评估患者因残疾导致心理压力较大,表现出焦虑、自卑等情绪,对康复训练的积极性不高。
3、社会适应能力评估患者在社交活动中存在一定困难,与他人交流较少,对回归社会缺乏信心。
三、康复目标设定1、短期目标(3 个月)提高右侧肢体肌力,能够完成简单的抓握动作。
改善平衡能力,在辅助器具的帮助下能够独立站立 10 分钟。
增强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能够自己穿衣、洗漱。
2、中期目标(6 个月)进一步提高肢体运动功能,能够独立行走 50 米。
提高平衡能力,在无辅助器具的情况下能够独立站立 5 分钟。
提升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能够独立进食。
3、长期目标(1 年)恢复肢体正常功能,能够进行简单的劳动。
完全恢复平衡能力,能够正常行走和上下楼梯。
回归社会,能够参与社交活动和工作。
四、康复训练计划1、物理治疗运动疗法:根据患者的肢体功能障碍情况,制定个性化的运动训练方案,包括关节活动度训练、肌力训练、平衡训练等。
每天训练 1 小时,分 2 次进行。
物理因子治疗:采用电疗、热疗、磁疗等物理因子治疗方法,缓解肌肉痉挛,促进血液循环,每天治疗 30 分钟。
2、作业治疗日常生活活动训练:指导患者进行穿衣、洗漱、进食等日常生活活动训练,逐渐提高其自理能力。
每天训练 1 小时。
手工制作训练:通过手工制作活动,锻炼患者的手部精细动作和协调能力,每周训练 3 次,每次 1 小时。
3、康复训练器具的使用为患者配备合适的辅助器具,如拐杖、轮椅等,并指导其正确使用,提高行动能力和生活质量。
最新残疾人康复指导记录表(精品收藏)
![最新残疾人康复指导记录表(精品收藏)](https://img.taocdn.com/s3/m/7ca1fb079b6648d7c1c746d0.png)
残疾人康复指导记录表 康复指导记录 年 月 日 康复员签名□残存功能的训练指导. □协助和指导生活自理的训练.□辅助用具的使用训练及护理. □假肢的使用训练和护理。
□对偏瘫病人开展以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为主的康复训练,指导训练器具的使用.□对脑瘫病人开展“运动功能、姿势矫正、语言训练、日常活动”四个方面的康复训练。
□儿童智力残疾主要有运动、感知、认知、语言、生活、自理、社会适应等六大领域的训练。
□成人智残为其提供生活自理、简单劳动技能、适应社会生活的训练□指导听语障碍者或聋儿家长开展听力语言训练、耳聋预防、选配助听器转介服务等。
姓名 性别 民族 出生年月 年 月 家庭住址户主姓名 与残疾人关系 联系电话残疾类别□肢体□视力□智力□听力□言语□精神□指导视力残障者视功能训练和盲人定向行走训练。
□对精神病患者进行精神卫生知识宣传,指导药物治疗,开展生活技能、社会适应等康复服务。
本次康复指导效果评价康复员签名康复指导记录年月日康复员签名□残存功能的训练指导。
□协助和指导生活自理的训练.□辅助用具的使用训练及护理。
□假肢的使用训练和护理。
□对偏瘫病人开展以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为主的康复训练,指导训练器具的使用。
□对脑瘫病人开展“运动功能、姿势矫正、语言训练、日常活动”四个方面的康复训练.□儿童智力残疾主要有运动、感知、认知、语言、生活、自理、社会适应等六大领域的训练。
□成人智残为其提供生活自理、简单劳动技能、适应社会生活的训练□指导听语障碍者或聋儿家长开展听力语言训练、耳聋预防、选配助听器转介服务等.□指导视力残障者视功能训练和盲人定向行走训练。
□对精神病患者进行精神卫生知识宣传,指导药物治疗,开展生活技能、社会适应等康复服务.本次康复指导效果评价康复员签名康复指导记录年月日康复员签名□残存功能的训练指导。
□协助和指导生活自理的训练。
□辅助用具的使用训练及护理. □假肢的使用训练和护理.□对偏瘫病人开展以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为主的康复训练,指导训练器具的使用。
残疾人随访记录表(评估表、康复训练表)表
![残疾人随访记录表(评估表、康复训练表)表](https://img.taocdn.com/s3/m/07da2b07a300a6c30c229fc8.png)
需他人部分帮助 完全依赖他人 独立完成
需他人部分帮助 完全依赖他人 独立完成
需他人部分帮助 完全依赖他人 独立完成
需他人部分帮助 完全依赖他人 独立完成
需他人部分帮助 完全依赖他人 独立完成
需他人部分帮助 完全依赖他人 独立完成
需他人部分帮助 完全依赖他人 独立完成
需他人部分帮助 完全依赖他人 独立完成
评估日期
注:此表由康复指导员在相应的栏目填写文字或在“□”中打√
评估标准
本标准适用于肢体残疾人(偏瘫、截瘫、脑瘫、截肢、儿麻后
遗症、骨关节疾病等运动功能障碍者)在康复机构、社区和家庭进行
康复训练的效果评估,包括康复训练评估项目、评分依据和效果判定
三项内容。
一、评估项目
肢体残疾康复训练评估项目包括运动功能、生活自理能力和社会
部分能 不能
评估计分 初中末 次期期
注:1、此表由康复指导员填写。 2、训练对象的初次、中期、末期三次评估,均需对三个领域 13 个项目进行整体评 分计分。 3、在进行训练评估时,肢体残疾人可使用假肢、矫形器、生活自助具等辅助器具。
训练计划
康复目标 训练对象经 6 个月训练后预期实现
1、运动功能:
9、洗刷 □ 10、入厕 □
训练指导材料
1. 《肢体残疾系统康复训练》 2. 《康复指导丛书》
(中国残疾编) □ (中国残疾编) □
3. 康复训练普及读物
(中国残疾编) □
4. 肢体残疾康复训练的音像制品
(中国残疾编) □
5.省残联认定的训练指导材料
□
训练场所
1.机构 □ 2.家庭 □
训练方法
1.使用器具训练□ 2. 徒手训练 □
康复档案
![康复档案](https://img.taocdn.com/s3/m/f6e5e641a1c7aa00b42acb2c.png)
编号:
残疾人康复服务档案
(2020—2024年)
姓名
省
地、市区、县(市)
街道、乡镇社区、村
目录
1、使用说明
2、康复需求调查表
3、康复服务记录
4、康复服务评估
使用说明
一、康复需求调查表
此表由社区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在康复需求调查的基础上负责组织填写,保存在社区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委托的社区康复站。
其内容包括残疾人及其家庭的基本情况和各类残疾人的基本康复需求。
填写人员根据残疾人的实际情况在相应的□中划√或填写文字。
“其它需求”栏中填写本表未包括的康复需求内容。
二、康复服务记录
康复服务记录由提供康复服务的人员于每次服务后如实填写。
“服务情况”主要填写提供服务的项目、方式、康复进展情况及下一步康复服务计划等。
服务人员于每次服务后签名,并交回社区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委托的社区康复站。
三、康复服务评估
康复服务评估于每年第四季度进行。
内容包括“残疾人康复服务满意程度”、“服务效果评估”和“下年度康复服务建议”三方面。
“残疾人康复服务满意程度”由残疾人或其监护人在相应□划√并签名;“服务效果评估”和“下年度康复服务建议”由评估负责人分别在相应□划√和文字描述;评估后由评估负责人签名并交回社区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委托的社区康复站。
康复需求调查表
康复服务记录
5
康复服务评估。
康复患者康复评估表及康复记录单
![康复患者康复评估表及康复记录单](https://img.taocdn.com/s3/m/8150d33f7e21af45b307a86a.png)
残疾人基本信息登记表简式Fugl-Meyer上肢运动功能评价表简式Fugl-Meyer下肢运动功能评价表二、残疾人自理能力评估二、自理能力分级1、进食用合适的餐具将食物由容器送到口中,包括用筷子、勺子或叉子取食物、对碗/碟的把持、咀嚼、吞咽等过程。
l0分:可独立进食(在合理的时间内独立进食准备好的食物);5分:需部分帮助(前述某个步骤需要一定帮助);0分:需极大帮助或完全依赖他人。
2、洗澡5分:准备好洗澡水后,可自己独立完成;0分:在洗澡过程中需他人帮助。
3、修饰:包括洗脸、刷牙、梳头、刮脸等。
5分:可自己独立完成;0分:需他人帮助。
4、穿衣:包括穿/脱衣服、系扣子、拉拉链、穿/脱鞋袜、系鞋带等。
10分:可独立完成;5分:需部分帮助(能自己穿或脱,但需他人帮助整理衣物、系扣子、拉拉链、系鞋带等);0分:需极大帮助或完全依赖他人。
5、大便控制10分:可控制大便;5分:偶尔失控;0分:完全失控。
6、小便控制10分:可控制小便;5分:偶尔失控;0分:完全失控。
7、如厕:包括擦净、整理衣裤、冲水等过程。
10分:可独立完成;5分:需部分帮助(需他人搀扶、需他人帮忙冲水或整理衣裤等);0分:需极大帮助或完全依赖他人。
8、床椅转移15分:可独立完成;10分:需部分帮助(需他人搀扶或使用拐杖);5分:需极大帮助(较大程度上依赖他人搀扶和帮助);0分:完全依赖他人。
9、平地行走15分:可独立在平地上行走45m;10分:需部分帮助(需他人搀扶,或使用拐杖、助行器等辅助用具);5分:需极大帮助(行走时较大程度上依赖他人搀扶,或坐在轮椅上自行在平地上移动);0分:完全依赖他人。
10、上下楼梯10分:可独立上下楼梯;5分:需部分帮助(需扶楼梯、他人搀扶,或使用拐杖等);0分:需极大帮助或完全依赖他人。
三、精细动作评估表备注:★——代表观察项目▲——代表观察或直接评估项目●——代表同时考察幼儿模仿能力的项目项目号前面没有任何标注的为直接评估项目评分方法:通过(P)——记1分,表示在没有示范或协助下,儿童能独自完成某项目中间反应项(E)——不计分,表示儿童虽然未能完成某项目,但具有所要求动作的意识;或在协助、重复指示和示范后,能尝试完成某项目不通过(F)——记0分,表示即使有示范或协助,儿童也不能完成某个项目题数级别通过中间项未通过总分四、上肢徒手肌力评价记录表下肢徒手肌力评价记录表注:MP=跖趾关节,PIP=近节趾间关节,DIP=末节趾间关节,IP=趾间关节五、Fugl-Meyer平衡功能评定结果分析:最高平衡评分为14分,对训练后平衡能力变化进行比较。
残疾人康复指导记录表格模板
![残疾人康复指导记录表格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51a62806dd36a32d73758144.png)
本次康复指导效果评价
康复员签名
康复指导记录年月日康复员签名
□残存功能的训练指导。□协助和指导生活自理的训练。
□辅助用具的使用训练及护理。□假肢的使用训练和护理。
□对偏瘫病人开展以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为主的康复训练,指导训练器具的使用。
□对脑瘫病人开展“运动功能、姿势矫正、语言训练、日常活动”四个方面的康复训练。
□儿童智力残疾主要有运动、感知、认知、语言、生活、自理、社会适应等六大领域的训练。
□成人智残为其提供生活自理、简单劳动技能、适应社会生活的训练
□指导听语障碍者或聋儿家长开展听力语言训练、耳聋预防、选配助听器转介服务等。
□指导视力残障者视功能训练和盲人定向行走训练。
□对精神病患者进行精神卫生知识宣传,指导药物治疗,开展生活技能、社会适应等康复服务。
本次康复指导效果评价
康复员签名
康复指导记录年月日康复员签名
□残存功能的训练指导。□协助和指导生活自理的训练。
□辅助用具的使用训练及护理。□假肢的使用训练和护理。
□对偏瘫病人开展以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为主的康复训练,指导训练器具的使用。
□对精神病患者进行精神卫生知识宣传,指导药物治疗,开展生活技能、社会适应等康复服务。
本次康复指导效果评价
康复员签名
□对脑瘫病人开展“运动功能、姿势矫正、语言训练、日常活动”四个方面的康复训练。
□儿童智力残疾主要有运动、感知、认知、语言、生活、自理、社会适应等六大领域的训练。
□成人智残为其提供生活自理、简单劳动技能、适应社会生活的训练
□指导语障碍者或聋儿家长开展听力语言训练、耳聋预防、选配助听器转介服务等。
残疾人康复指导记录表
![残疾人康复指导记录表](https://img.taocdn.com/s3/m/f7e226d4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10.png)
□儿童智力残疾主要有运动、感知、认知、语言、生活、自理、社会适应等六大领域的训练。
□成人智残为其提供生活自理、简单劳动技能、适应社会生活的训练
□指导听语障碍者或聋儿家长开展听力语言训练、耳聋预防、选配助听器转介服务等。
□指导视力残障者视功能训练和盲人定向行走训练。
□对脑瘫病人开展“运动功能、姿势矫正、语言训练、日常活动”四个方面的康复训练。
□儿童智力残疾主要有运动、感知、认知、语言、生活、自理、社会适应等六大领域的训练。
□成人智残为其提供生活自理、简单劳动技能、适应社会生活的训练
□指导听语障碍者或聋儿家长开展听力语言训练、耳聋预防、选配助听器转介服务等。
□指导视力残障者视功能训练和盲人定向行走训练。
□对精神病患者进行精神卫生知识宣传,指导药物治疗,开展生活技能、社会适应等康复服务。
本次康复指导效果评价
康复员签名
康复指导记录年月日康复员签名
□残存功能的训练指导。□协助和指导生活自理的训练。
□辅助用具的使用训练及护理。□假肢的使用训练和护理。
□对偏瘫病人开展以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为主的康复训练,指导训练器具的使用。
□对脑瘫病人开展“运动功能、姿势矫正、语言训练、日常活动”四个方面的康复训练。
□儿童智力残疾主要有运动、感知、认知、语言、生活、自理、社会适应等六大领域的训练。
□成人智残为其提供生活自理、简单劳动技能、适应社会生活的训练
□指导听语障碍者或聋儿家长开展听力语言训练、耳聋预防、选配助听器转介服务等。
□指导视力残障者视功能训练和盲人定向行走训练。
残疾人康复指导记录表(一)
姓名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残疾人康复记录
![残疾人康复记录](https://img.taocdn.com/s3/m/7763aeec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40ca635.png)
残疾人康复记录1)掌握残疾人功能障碍情况及康复治疗、家庭病床、双向转诊和健康指导等需求,纳入居民健康档案。
(2)根据残疾人的需求及基层卫生机构的职能、条件,为有关残疾人提供相应的社区康复服务。
——为偏瘫、截瘫、脑瘫、截肢、小儿麻痹后遗症、骨关节疾病等肢体功能障碍者,制定训练计划,指导在社区和家庭开展运动功能、生活自理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的康复训练,做好训练记录,进行效果评估。
——提供精神卫生服务和心理咨询服务。
早期发现精神疾患,采取家庭治疗、定期门诊等方式并依托社区内工疗、农疗和娱疗站等机构,对康复期的精神病人进行治疗和综合性康复,督促病人服药,监护随访病人,规范填写表卡,预防病情复发,对重度急性期和复发的病人及时转诊。
帮助各类残疾人树立康复信心,正确面对自身残疾,通过开展宣传教育活动,鼓励残疾人亲友理解、关心残疾人,积极参与社区康复活动。
——在有条件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为视力障碍者进行眼科常规检查。
早期发现低视力者,开具转介证明,转介到相应的眼科专科诊疗单位,及时随诊,掌握诊疗情况,指导患者到康复服务专门机构就医;将白内障患者转介到条件具备的医疗单位,接受相关咨询、治疗。
——对聋儿做到早期发现,及时转介到有关部门,监测聋儿病情发展、变化,指导聋儿使用助听器,协助康复服务专门机构指导聋儿及家长进行听力语言康复训练并接受相关咨询。
——做好儿童生长发育监测,发现发育迟缓儿童,及时转介到有关部门进行智力和生长发育测评,指导家长开展训练,做好记录,进行评估。
(3)将残疾预防与康复知识的普及纳入居民健康教育,举办培训班、发放普及读物、开展康复咨询和指导。
(4)根据残疾人的需要,提供用品用具的信息、选购、适配、家庭租赁、使用指导以及简易康复训练器具制作等服务。
(5)开展妇幼保健服务,减少出生缺陷和残疾发生;进行新生儿筛查,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治疗”;加强计划免疫和慢性病监测,减少疾病致残;对新婚夫妇、孕妇、哺乳期妇女和0~2岁婴幼儿实行科学补碘;合理用药,减少药物致残。
肢体残疾康复训练档案
![肢体残疾康复训练档案](https://img.taocdn.com/s3/m/c932791ba300a6c30c229f67.png)
表9:肢体残疾康复训练档案姓名省市(地)县(市、区)乡镇(街道)使用说明肢体残疾人的康复训练是《中国残疾人事业“十一五”发展纲要》提出的一项重点工程任务。
为使康复训练工作科学、规范的开展,有效改善肢体残疾人的康复状况,全国残疾人康复工作办公室组织“全国残疾人康复训练与服务技术指导组”成员和有关专家,在总结以往康复训练档案基础上,结合新的训练任务和各地实际工作需要,制定了《肢体残疾康复训练档案》,供各地实施肢体残疾康复训练任务使用。
档案涉及功能评估、训练计划制定、训练情况记录、训练效果评估等康复训练流程的各个环节,对规范实施康复训练有重要的意义。
现就档案的使用方法说明如下:一、康复训练档案的使用及填写说明(一)训练登记筛选诊断明确、有康复潜力、有康复意愿、家庭成员配合的肢体残疾人作为训练对象,纳入康复训练重点工程任务。
由康复员填写“训练登记”。
(二)训练评估训练对象的初次评估、中期评估和末期评估均依据“训练评估”进行。
按照评估标准,由康复指导员对训练对象的功能和能力逐项进行评估、计分。
通过初次评估,掌握训练对象目前的功能障碍和困难情况,为制定训练计划、选择适宜的训练项目提供依据。
通过中期评估(在康复训练的中期进行),按照“评估标准”,由康复指导员再次对训练对象进行整体评估计分,针对存在的问题调整训练计划。
通过末期评估,总结实现康复目标的情况,提出进一步康复的意见。
“训练评估”由康复指导员负责填写。
肢体残疾人康复训练评估内容共13个项目,其中运动功能包括翻身、坐、站、转移、步行或驱动轮椅、上下台阶6项;生活自理能力包括进食、穿脱衣物、洗漱、入厕4项;社会适应能力包括交流、做家务、参与社会生活和集体活动3项。
(三)训练计划康复指导员组织康复员、残疾人及其亲友、志愿工作者等人员,依据初次评估结果,共同制定切实可行的训练计划。
训练计划包括针对训练对象主要功能障碍和困难所确定的训练项目、训练场所、采取的训练方法和预期实现的康复目标等。
肢体残疾人功能康复服务档案
![肢体残疾人功能康复服务档案](https://img.taocdn.com/s3/m/d4344c4d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4a1b1b3.png)
肢体残疾人功能康复服务档案
(样表)
编号:
残疾人姓名:
残疾人证号:
签约医生:
区 ( 县)乡镇(街道) 14
基本情况记录表
—15—
综合评估(13项)(评估表一)
16
注:1.此表由康复指导员填写。
2.训练对象的初次、中期、末期三次评估,均需对13 个项目进行整体评估计分。
3.在训练评估时,服务对象可使用假肢、矫形器、生活自助具等辅助器具。
4.需要补充说明的方面包括肌力,肌张力,具体关节活动度,截肢残端长度、围度等。
—17—
肌力评定(评估表二)
18
肌张力评定(评估表三)
—19—
康复计划表
—20—
服务记录表
21
——
评估与总结。
智力残疾儿童康复训练
![智力残疾儿童康复训练](https://img.taocdn.com/s3/m/3c849bd5bcd126fff6050b07.png)
手电筒、彩色玩
具
/、
3
能用目光追视移动物体
2
大部分能
1
小部分能
0
不能完成
3.分辨味道
尝尝这是什么 味道?
醋、糖、黄连、 盐、辣味食品
3
能分辨酸甜苦咸4种味道
2
能分辨2-3种味道
1
能分辨1种味道
0
不能表达
4.分辨气味
闻闻这是什么 味道?
香水、墨汁
3
能闻出气味,分辨香臭
2
能分辨多数特定气味
1
2
大部分认识
1
小部分认识
0
不认识钱币,不知道用途
本领域合计分:
语言交往能力
1.知道自己 的名字
你叫什么名 字?
3
说出自己的名字
2
提示后说出自己的名字
1
对呼唤名字有反映
0
不知道自己名字
2.服从简单 指令
请坐下。请举 手。请把玩具给 老师。把眼睛闭 上
椅子、玩具
3
会听从一般语言指令
2
稍力魄示下会听从一般语言指令
2
:能分辨出6项中的3-5项
1
能分辨出6项中的1-2项
0
不能分辨
本领域合计分:
认
1.认识物体
老师把这些东
玩具、糖果
3
当物品更换位臵时,能全部找到
领域知能力
项目
的存在
指导语
西换个地方,你 能找到吗?
器具及情景
分
值
评分依据
评估计分
初 次
中 期
末
期
2
当物品更换位臵时,会一一寻找
1
肢体残疾康复训练档案
![肢体残疾康复训练档案](https://img.taocdn.com/s3/m/f9f7aee20975f46527d3e174.png)
肢体残疾康复训练评估项目包括运动功能、生活自理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三个领域,共13项,说明如下(表1)
表1 评估项目
领域
项 目
说 明
运
动
功
能
1翻身
在仰卧、侧卧、俯卧间的体位变化过程
2坐
保持独立坐5分钟
3站
全脚掌着地站立1分钟
4转移
在床、轮椅、椅子、便器等之间的移动
5步行或驱动轮椅
在平地连续走20单步,或驱动轮椅50米
6上下台阶
连续上下每级高约15厘米的12级台阶
生
活能
自力
理
7进食
将食物送入口中,完成进食
8穿脱衣物
穿脱衣物
9洗漱
洗脸、刷牙、梳头任意一项
10入厕
使用便器、便后清洁
社
会
适
应
能
力
11交流
对言语、手势、文字、图示等任意一种方式的理解和表达
12做家务
从事日常家务劳动任意一种
13参与社会生活或集体活动
上学、劳动、外出活动
二、评分依据
依据肢体残疾者完成康复训练评估项目动作、活动的程度和范围,分为4个等级评估计分(可使用辅助器具),说明如下(表2)。
计 分
说 明
3
不需他人帮助能独立完成康复训练评估项目的动作、活动和要求
2
需他人小部分帮助才能完成康复训练评估项目的动作、 活动和要求
大部分能完成康复训练评估项目的动作、 活动和要求
表3 效果判定
训练效果
标 准
说 明
显效
评估分值提高10分以上
依据肢体残疾人末期评估与初次评估分值之差,判定训练效果。
训练效果=末期评估分-初次评估分
康复评定记录模板
![康复评定记录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0bf43ca0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4275f71.png)
康复评定记录模板
评定日期: [填写日期]
患者姓名: [填写患者姓名]
年龄: [填写年龄]
性别: [填写性别]
评定医师: [填写评定医师姓名]
一、一般资料
病史: [简要描述患者病史]
家族史: [简要描述家族病史]
用药情况: [列出患者正在使用的药物]
生活习惯: [描述患者的生活习惯,如饮食、运动等] 社会环境: [描述患者的社会环境,如工作、家庭等]
二、功能评定
1. 躯体功能
肌力: [描述患者各肌肉群的肌力情况]
关节活动度: [描述患者各关节的活动度]
感觉功能: [描述患者的感觉功能,包括痛觉、触觉等]
协调与平衡: [评估患者的协调和平衡能力]
2. 心理功能
认知功能: [评估患者的认知能力,包括注意力、记忆力等]
情绪状态: [评估患者的情绪状态,如焦虑、抑郁等]
日常生活能力: [评估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如穿衣、进食等]
三、结论与建议
结论: [总结评定的主要发现,指出患者的主要问题]
康复目标: [根据评定结果,制定康复目标]
治疗建议: [提出针对性的治疗建议,包括物理治疗、药物治疗、作业治疗等] 预防措施: [提出预防措施,以减少患者再次受伤的风险]。
残疾人康复档案
![残疾人康复档案](https://img.taocdn.com/s3/m/c8cb3b09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bef107b.png)
残疾人康复档案残疾人康复档案一、患者基本信息⒈姓名:⒉性别:⒊年龄:⒋⒌⒍家庭地质:⒎紧急联系人:- 姓名:- 方式:二、康复评估⒈主诉:⒉疾病史:- 病程:- 过敏史:- 其他相关疾病史:⒊体格检查:- 身高:- 体重:- 血压:- 心率:- 呼吸频率:- 视力:- 听力:- 活动能力评估:- 其他相关检查:⒋功能评估:- 日常生活活动(ADL)评估: - 姿势控制评估:- 步态评估:- 手功能评估:- 其他相关评估:三、康复目标⒈基本康复目标:⒉具体康复目标:- 恢复手功能:- 提高步态和平衡: - 促进社会适应能力: - 改善自理能力:- 其他相关目标:四、康复计划⒈康复项目:- 物理治疗:- 职业治疗:- 言语治疗:- 心理治疗:- 辅助器具使用和配置: - 其他相关治疗项目:⒉康复频率:⒊康复时间:⒋康复评估和调整时机:⒌康复团队成员:- 主治医师:- 物理治疗师:- 职业治疗师:- 言语治疗师:- 心理咨询师:- 护士:- 其他相关专业成员:五、康复过程记录⒈康复措施:- 进一步分析患者情况: - 制定个性化康复计划:- 实施康复治疗:- 监测和评估康复进展: - 调整康复计划:- 其他相关康复措施:⒉康复效果评估:- 手功能恢复情况:- 步态和平衡改善情况: - 社会适应能力提高情况: - 自理能力改善情况:- 其他相关评估结果:六、康复总结⒈康复效果总结:⒉建议和推荐:- 继续康复治疗:- 家庭护理指导:- 社区康复资源推荐:- 其他相关建议和推荐:附件:患者相关病历、检查报告等资料法律名词及注释:⒈残疾人保障法:指在社会生活中,因受先天缺陷、疾病或者意外事故等原因,导致残疾的人。
⒉《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实施条例》:对《残疾人保障法》的实施细则进行规定的法规文件。
⒊身体残疾评定标准:用于评定残疾人的身体功能程度和工作能力,包括肢体残疾、视力残疾、听力残疾等评定标准。
家庭康复训练指导记录
![家庭康复训练指导记录](https://img.taocdn.com/s3/m/793c46bb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875a555.png)
家庭康复训练指导记录介绍本文旨在提供家庭康复训练的指导记录,以帮助患者进行有效的康复训练。
该训练旨在恢复患者受伤部位的功能,并增强其身体力量和灵活性。
以下是患者在家进行康复训练时应遵循的指导原则和具体动作。
指导原则1. 安全第一:在进行任何康复训练之前,患者应确保自己的身体状况稳定,并遵循医生或康复师的建议。
2. 逐渐增加强度:康复训练应从轻度运动开始,逐渐增加强度和难度,以避免进一步伤害。
3. 注意适度休息:患者在进行康复训练时,应合理安排训练和休息的时间,以便身体得到充分恢复。
4. 持之以恒:康复训练需要时间和毅力,患者应坚持每天进行训练,直到达到预期的康复效果。
康复训练动作1. 拇指抬高:- 动作:将手臂伸直,然后将拇指抬高,直到与手指齐平。
- 次数:重复10次,每天3次。
2. 足踝转动:- 动作:坐在椅子上,将脚抬高,然后将脚踝缓慢地在一个方向上旋转,然后在另一个方向上旋转。
- 次数:每个方向旋转10次,每天3次。
3. 肩部拉伸:- 动作:将一只手臂举过头顶,然后用另一只手臂轻轻地将手臂拉向身体的另一侧,保持20秒钟。
- 次数:每边重复2次,每天3次。
4. 腿部伸展:- 动作:站立,将一只脚抬高,然后用手握住脚踝,将脚向后伸展,直到感觉到腿部肌肉伸展。
- 次数:每条腿重复3次,每天2次。
5. 平衡练:- 动作:将双脚并拢站立,保持平衡,然后尝试将一只脚抬高,保持5秒钟,再换脚。
- 次数:每条腿重复10次,每天2次。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家庭康复训练动作,患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和康复需求进行选择和调整。
除了以上动作外,患者还应遵循医生或康复师的具体建议和指导,以获得最佳的康复效果。
请注意,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和指导,建议在进行康复训练之前咨询医生或康复师的意见,并确保动作的正确性和适合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次康复指导效果评价
康复员签名
康复指导记录年月日康复员签名
□残存功能的训练指导。□协助和指导生活自理的训练。
□辅助用具的使用训练及护理。□假肢的使用训练和护理。
□对偏瘫病人开展以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为主的康复训练,指导训练器具的使用。
□对精神病患者进行精神卫生知识宣传,指导药物治疗,开展生活技能、社会适应等康复服务。
本次康复指导效果评价
康复员签名
□对精神病患者进行精神卫生知识宣传,指导药物治疗,开展生活技能、社会适应等康复服务。
本次康复指导效果评价
康复员签名
康复指导记录年月日康复员签名
□残存功能的训练指导。□协助和指导生活自理的训练。
□辅助用具的使用训练及护理。□假肢的使用训练和护理。
□对偏瘫病人开展以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为主的康复训练,指导训练器具的使用。
□对脑瘫病人开展“运动功能、姿势矫正、语言训练、日常活动”四个方面的康复训练。
□儿童智力残疾主要有运动、感知、认知、语言、生活、自理、社会适应等六大领域的训练。
□成人智残为其提供生活自理、简单劳动技能、适应社会生活的训练
□指导听语障碍者或聋儿家长开展听力语言训练、耳聋预防、选配助听器转介服务等。
□指导视力残障者视功能训练和盲人定向行走训练。
□对脑瘫病人开展“运动功能、姿势矫正、语言训练、日常活动”四个方面的康复训练。
□儿童智力残疾主要有运动、感知、认知、语言、生活、自理、社会适应等六大领域的训练。
□成人智残为其提供生活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理、简单劳动技能、适应社会生活的训练
□指导听语障碍者或聋儿家长开展听力语言训练、耳聋预防、选配助听器转介服务等。
□指导视力残障者视功能训练和盲人定向行走训练。
□对脑瘫病人开展“运动功能、姿势矫正、语言训练、日常活动”四个方面的康复训练。
□儿童智力残疾主要有运动、感知、认知、语言、生活、自理、社会适应等六大领域的训练。
□成人智残为其提供生活自理、简单劳动技能、适应社会生活的训练
□指导听语障碍者或聋儿家长开展听力语言训练、耳聋预防、选配助听器转介服务等。
□指导视力残障者视功能训练和盲人定向行走训练。
残疾人康复指导记录表
姓名
性别
民族
出生年月
年月
家庭住址
户主姓名
与残疾人关系
联系电话
残疾类别
□肢体
□视力
□智力
□听力
□言语
□精神
康复指导记录年月日康复员签名
□残存功能的训练指导。□协助和指导生活自理的训练。
□辅助用具的使用训练及护理。□假肢的使用训练和护理。
□对偏瘫病人开展以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为主的康复训练,指导训练器具的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