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则徐传记
人物传记读后感
人物传记读后感人物传记读后感1《林则徐传》是一本非常详细的关于林则徐的传记,作者对林则徐的思想活动和功过是非做出了非常客观的评述,这对于了解昨天的中国,汲取历史的经验教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林则徐的一生,有三分之二的时间是在官场上度过的。
他是当时地主阶级改革派中不可多得的实干家,他的对于后人起过影响的进步思想,都是在政治实践中形成和体现出来的。
略加阐述他的思想、性格、爱好、家庭生活以及诗歌创作等方面的成就。
林则徐是清朝后期政治家、思想家和诗人,是中华民族抵御外辱过程伟大的民族英雄,其主要功绩是虎门销烟。
他雷厉风行,严禁,在虎门公众销毁没收的烟237万斤,取得禁烟运动的胜利,名振中外。
林则徐被誉为中国近代“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伟大的爱国主义者。
因其主张严禁、抵抗西方的侵略、坚持维护中国主权和民族利益深受全世界中国人的敬仰。
作为近代开眼看世界的代表人物之一,林则徐的身上集中反映了在传统制度下的中国先进人物的特征:极强的人伦观念、极重的爱国之心,以及对新事物、新知识的渴求与探索。
这本书从包装上来看朴实无华,但其丰富的史料、严谨的论调和鲜明的主线让人读罢久久不能平静。
一百年前的人物尚且可以如此,更何况生于信息时代的我辈?另外我还想说,一般而言,你看到的人物传记是什么风格,那么作者本人就是什么风格。
虽然是在写他人的传记,但作者实际上表达的是自己对这个人的看法,不可避免要带有一定的倾向性。
从此书看来,作者本人也是一位值得钦佩的人。
其中使我印象最深刻的一章书是《在禁烟运动的激流中。
当时,肆虐,祸国殃民。
1839年1月8日,林则徐带着赴汤蹈火和置祸福于度外的决心和气魄,离京南下赴广州除。
林则徐仅带几名随行人员,并发出信牌:“不许在名驿站索取一丝钱财,名洲县也不心另外雇请轿夫迎接。
”3月10日,林则徐到达广州,马上投入禁烟运动。
第二天,林则徐下令在越华书店门口悬挂两张告示,宣布“所有随从人员,不许擅自外出,外人不经允许不得入内”以杜绝。
林则徐人物传记
林则徐——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第一人人物简介:林则徐(1785年8月30日—1850年11月22日),福建省侯官(今福州市区)人,字元抚,又字少穆、石麟,是清朝的政治家、思想家和诗人,官至一品,曾任湖广总督、陕甘总督和云贵总督,两次受命钦差大臣;因其主张严禁鸦片,有“民族英雄”之称。
1839年,林则徐与广东禁烟时,派人明察暗访,强迫外国鸦片商人交出鸦片,并将收没鸦片于1839年6月3日在虎门销毁。
虎门硝烟使中英关系陷入极度紧张状态,成为第一次鸦片战争英国入侵中国的借口。
尽管林则徐一生力抗西方入侵,但对于西方的文化、科技和贸易则持开放态度,主张学其优而用之。
根据文献记载,他至少略通英、葡两种外语,且着力翻译西方报刊和书籍。
魏源将林则徐及幕僚的文书合编为《海国图志》,此书对洋务运动乃至日本的明治维新都具有启发意义。
人物侧记:1811年,赐进士。
在为官40年中,他“经世自励”,廉洁奉工;又重视水利事业,救灾赈民。
他最大的功绩是领导了中国历史上轰轰烈烈的禁烟运动,指挥了抗英斗争,维护了国家主权和民族的尊严,成为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位民族英雄和爱国者。
同时,他编译《四洲志》等外文书籍、资料,开创了中国近代学习和研究西方的风气,是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1836年,太常寺少卿许乃济倡“驰禁论”,请准民间贩卖吸食鸦片,使鸦片走私合法化;1838年,鸿卢寺卿黄爵滋提出“严禁论”,以重治吸食为先。
林则徐曾向朝廷上奏,请求严禁鸦片。
未等皇上批示,就开始在全省厉行禁烟,,收缴烟土、烟膏与烟具,并配置“断瘾药丸”,供人戒烟,成效卓著。
随后又一道奏折,力陈禁烟特别是杜绝鸦片来源的重要性和禁烟方略,并针对反对派的驳斥强调说:“法当从严,若犹泄泄视之,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举棋不定的道光皇帝认识到严禁鸦片的迫切性、必要性和可能性,于是,被迫接受禁烟主张。
12月31日,道光皇帝特命林则徐为钦差大臣赴粤查办禁烟。
林则徐传读后感
林则徐传读后感《林则徐传》是一本描写清朝官员林则徐的传记,是一部具有历史价值的优秀著作。
林则徐被誉为中国现代化的先驱者,他在中国历史上拥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
本文将从四个角度来探讨林则徐的传记,希望对读者带来启示和启迪。
一、作为历史的纪实《林则徐传》是一部记录历史的宝典。
书中详细记录了林则徐的生平事迹,让我们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这位清朝官员。
我们可以看到林则徐在生活中的各种举动,感受到他对于国家和民族的忠诚和担当。
通过这本书,我们知道了林则徐在任湖广巡抚时,为了禁止鸦片贸易和推行改革而艰苦卓绝地奋斗,最终走上了一条光荣的道路。
作为一本真实的历史记录,这本书充满了感人的情节和人物形象。
二、作为道德的启示《林则徐传》中,林则徐的人物形象令人赞叹。
他不仅在官场上表现出过人的才华和智慧,更重要的是他高风亮节、坚定信仰、勇往直前的品质。
林则徐有着清廉的品性,深知政治的本质是为了人民谋利益。
他敢为人先,积极地向上谋划,致力于改革和发展。
他始终坚守自己的信仰和理想,并为之不断地奋斗,成为了一位真正的名人。
这本书警醒我们,虽然快乐、享受是生命的一部分,但只有坚定的信仰和追求高尚品质才能使我们成为更优秀的人。
三、作为思想的启示《林则徐传》中不仅有历史的纪实和道德的启示,还蕴含着重要的思想学问。
林则徐被誉为中华民族现代化的开拓者,他的思想和行动总体贯穿“中体西用”的思路。
在实践中,他不断地借鉴西方科学技术和思想文化,从而推进了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的融合。
他更注重人的发展和尊重,提倡自由和平等。
从这个角度来看,林则徐的思想具有深刻的内涵,为我们指明了发展方向和前进道路。
四、作为文化的传承《林则徐传》也是一本文化传承的典范。
在这本书中,我们可以看到林则徐对于文化艺术的热爱和追求。
他善于鉴赏古今成就,广泛涉猎文艺名著,甚至耽溺于诗词歌赋之中。
他对于文化的钟爱和追求催生了一个独立、自由、积极的人格,成为了一种真正的文化资源。
林则徐简介林则徐名人传记
林则徐简介林则徐名人传记林则徐( 1785—1850 ) ,中国近代伟大爱国主义者,杰出的政治家、进步思想家、诗人。
福建侯官人(今福州市)。
1785 年8 月30日子夜,林则徐出生在福建省候官(今福州)左营司巷一个穷秀才家中,传说,他父亲林宾日刚梦见凤凰飞来,他就呱呱落地了,林宾日马上想到 1300 年前南朝才子徐陵(字老穆)有“天上下麒麟” 之称,莫非这孩子是这位前代名人的后身?于是就取名“则徐” ,字“少穆” ,又字“石麟” 。
又传说,他降生时,恰好福建巡抚徐嗣曾正鸣锣打鼓从他家门口经过,林宾日希望儿子将来能像这位以爱士著称的巡抚一样,故而以“则徐” 为名,以“无抚” 为字。
不管哪种说法,都表明这个名字中寄托着他父亲对他的极大期望,希望他将来前程远大、位居高官、大有作为、名垂青史。
林宾日自则徐幼时就开始启蒙教育,希望他走学而优则仕的道路。
少年时,林则徐就显示出才华,有一次,书院的老师带学童游城郊鼓山的绝顶峰,以“山” 、“海” 二字为题,让学童们各作一副十言联句。
当其他学童还在静思时,林则徐已经第一个吟成了“海到无边天作岸,山登绝顶我为峰。
” 老师非常惊讶,这个孩子不仅才思敏捷,而且胸怀大志,小小年纪就如此有气魄!13岁他就考上秀才,到福建有名的鳌峰书院读书,主持书院的郑光第也是一位守正刚直、不肯向权贵屈膝的学者,特别注重引导学生学以致用,讲求经世之学。
林则徐则刻苦读书,尤其爱读民生利病的书籍,甚至典衣买书。
在这种环境的熏陶下,他立下了经世济民的志向。
[名人故事]20 岁他考中举人,27 岁成了进士,他终于登上了封建时代多少士子追求羡慕的仕途。
“山登绝顶我为峰” ,他少年时代憧憬的志向似乎可以实现了,但仕途并不像希望的那样坦直。
几年后的白莲教起义、天理教起义暴露了社会矛盾已经激化,但一班士大夫还陶醉在“国泰民安” 之中,官吏贪污成风。
奉行“多叩头,少说话” 的处世原则,有才能的人不得利用,林则徐在京七八年,基本都属文教方面的职务, 1820 年,他 36 岁才补上江南道临察御史,后又任嘉湖兵备道。
林则人物小传记500字
林则人物小传记500字
历史以来,民族英雄有很多,有精忠报国的名将岳飞,抗倭将领戚继光,收复台湾的“国姓爷”郑成功等,今天我就来夸夸清朝一位爱国忧民的大英雄,他就是林则徐。
自从清朝以来,政府腐败无能,人民生活贫困,民不聊生,外国更是肆无忌惮地把鸦片贩卖给我们中国人。
在赚取我们国家大量白银的同时,也悄悄地残害我们中国人,残害我们无知的同胞。
农民荒废良田,商人无心买卖,更使我们能干的士兵、将军沉迷于鸦片的世界里,继而无力抵抗外国侵略者的进攻。
让多少人妻离子散,国家也成了一盘散沙。
当整个国家,整个民族在这千钧一发的危机关头,勇于抗争的林则徐挺身而出!他发出了一声呐喊:“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临危受命后,他到了广州。
他克服种种困难,到处收缴鸦片,收缴的鸦片整整有二百多万斤。
并在广东的虎门寨进行了震惊中外的虎门硝烟。
硝烟整整持续了23天,二百多万斤鸦片全化为烟渣,他
让外国侵略者见识到中国政府灭烟的决心,让他们见识到我们的厉害!
林则徐一辈子清正廉明,酷爱读书。
在他告老还乡的时候,没有带金银珠宝,而是带了六车的书籍。
整整六车啊,足见这个人是多么爱读书啊!
他热爱学习,勇于抗争,爱国忧民。
值得我们学生以他为榜样,向他学习!值得祖国所有的子孙后代向他致敬!
英雄呀,请安息吧!我们每一个有血有肉的炎黄子孙,时刻都会把祖国放在心上。
您的英雄事迹将激励千千万万个炎黄子孙,为振兴和扞卫中华民族而努力!。
林则徐清廷改革爱国人物传记
林则徐清廷改革爱国人物传记林则徐(1785年-1850年),字则修,号湖南椒江,江苏省吴江县人,清代著名政治家、改革家,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杰出人物之一。
他以其对清廷的改革措施和对国家的爱国精神而著称。
本文将从他的早年经历、改革事业以及其爱国精神三个方面来描述和评述林则徐这位清廷改革爱国人物的传记。
第一部分:早年经历林则徐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自小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
他自幼好学,酷爱读书。
在家庭和自身的影响下,他从小就培养了对国家大事的关心和对社会不公的义愤。
年少时的林则徐更是深受《庸书》的影响,这本书讲述了一位克服种种困难的英雄人物,并勇敢地谋求社会的改变。
林则徐从中汲取了坚韧不拔、勇于奉献、为国尽忠的精神,奠定了他未来爱国的坚定信念。
第二部分:改革事业林则徐主要负责的清廷改革事业是禁烟运动。
当时,由于英国通过鸦片贸易侵害了中国的社会经济和国家权益,形势十分严峻。
林则徐认识到了鸦片将国家引向毁灭的危险,决心振兴中华民族。
他制定了一系列的禁烟政策,并通过《海瑞罢官箴》等文献,向当时的社会阐述了鸦片对中华民族的危害。
他积极呼吁人们摒弃吸烟的恶习,向国民传达了爱国、抵制鸦片的理念。
林则徐的禁烟运动对当时的中国起到了积极作用,不仅在国内引发了一系列的反鸦片运动,而且也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他的努力为中国反击鸦片贸易铺平了道路,为国家的崛起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第三部分:爱国精神林则徐对国家的痛心疾首以及对改革事业的不懈追求体现了他的爱国情怀。
他深知国家的落后给自己和同胞带来了巨大的痛苦,因此他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去振兴中华民族。
林则徐的改革事业并非一帆风顺,他不仅要面对强大的英国势力,还要应对国内的权贵和官僚体制。
但他毫不退缩,坚持以改革推动国家的繁荣与强盛。
林则徐还在自己生命的最后阶段展现了极高的爱国情怀。
在鸦片战争期间,他被迫离开家乡投奔台湾,并为中国复兴付出了自己的生命。
他说:“为国家事,无论生,亦无论死。
最新-高考语文必读中外名人传记百部-林则徐精品
高考必读中外名人传记百部-林则徐中华名人传记林则徐传XXX编著林则徐传?1·目录第一章初露才华青少年………………………018第二章京师七年得器重………………………015第三章水利赈灾屡建功………………………184第四章虎门销烟逞英豪………………………182第五章禁烟斗争不妥协………………………181第六章革职流放忍冤屈………………………186第七章陕甘云贵献余生………………………114附录…………………………………………………126林则徐传?2·第一章初露才华青少年公元1785年8月30日(清乾隆五十年七月二十六日),已是半夜时分,福州城内,一片寂静。
人们早已进入了梦乡。
然而,惟有离贡院不远的一条叫做左营司的小巷里,一户“矮屋三椽”的人家,却还亮着灯火。
忽然,屋内“哇——”的一声,清脆响亮,划破夜空,传向四方。
一个男婴降生了。
这个男婴,便是日后我国杰出的民族英雄——林则徐。
林则徐的父亲林宾日,是一个以“舌耕”为生的穷秀才,母亲陈帙,家庭妇女。
林家当时已有几个大小女儿,先年曾有一个男孩,不幸夭折。
看到刚刚坠地的婴儿是个男的,一家人欢天喜地,忙里忙外,虽已夜半更深,竟然都毫无睡意。
封建时代的人们相信天命,在伟人、名人的出生问题上,总要带着神秘色彩地渲染一番。
关于林则徐的出生及取名,有两种传说。
一种传说,林则徐出生那天夜里,其父林宾日“梦中亲见凤凰飞”,孩子一降生,他就立即联想到有“天上石麒麟”之美称的南朝才子徐陵,认为是个吉兆,便给孩子取名“则徐”。
林则徐传?3·另一种传说,林则徐降生时,恰好新任福建巡抚的徐嗣曾鸣锣打轿从林家门口经过,林宾日给孩子取名则徐,希望儿子将来像徐嗣曾那样高官显贵。
虽是传说,但对于林宾日这样的一介寒士,期望自己的儿子日后飞横腾达,光宗耀祖,倒是符合他的传统的思想感情的。
地处闽江下游平原,濒临台湾海峡的福州,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
早在公元前202年,这里是闽越国的都城,汉灭闽越后,这里是置冶县和侯官县。
文言文阅读训练:《凊史稿-林则徐传》(附答案解析与译文)
文言文阅读训练:《清史稿•林则徐传》(附答案解析与译文)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林则徐,字少穆,福建侯官人。
少警敬,有异才。
年二十,举乡试。
嘉庆十六年进土,选庶吉士,授编修。
历典江西、云南乡试,分校会试。
迁御史,未几,出为杭嘉湖道,修海塘,兴水利。
道光元年,闻父病,引疾归。
二年,起授淮海道,未之任,署浙江盐运使。
迁江苏按察使,承逑严明。
四年,大水,署布政使,治赈。
寻T内修,命赴南河修高家堰堤工,事竣回籍。
六年,命署两淮盐政,以未终制辞,服阙,补陕西按察使。
十二年,调江苏巡抚。
吴中游饥,奏兔逋赋,筹抚恤。
前在薄司任,议定赈务章程,行之有效,宿弊一清。
考藏属吏,疏言:“察吏莫先于自察,必将各属大小政务,逐一求尽于心,然后能以验群吏之尽心与否。
如大吏之心先未募加,何从察其情伪?臣惟持此不敢不尽之心。
事事与僚属求实际。
”诏嘉之,勉以力行。
十八年,鸿胪寺卿黄爵滋请禁鸦片烟,下中外大臣议。
则徐请用重典,言:“此祸不除,十年之后,不惟无可筹之饷,且无可用之兵。
”宣宗深慰之。
授钦差大臣,赴广东查办。
二十一年五月,诏斥则徐在粤不能德威并用,褫卿衔,遣成伊犁。
浚水源,辟沟渠,垦田三万七千余顷,请给回民耕种,改屯兵为操防,如议行。
二十七年,授云贵总督。
逾年,文宗嗣位,叠诏宣召,未至,以广西乱,授钦差大臣,督师进剿,并署广西巡抚。
行次潮州,病卒。
则徐威惠久著南服,贼闻其出,皆震悚,中道遽殁,天下惜之。
遗疏上,优诏赐恤,赠太子太傅,谥文忠。
则徐才识过人,而待下虚衷,人乐为用,所莅治绩皆卓越。
道光之季,东南困于漕运宣宗密询利弊疏陈补救本原诸策上畿辅水利议,文宗欲命筹办而未果。
海疆事起,时以英吉利最强为忧,则徐独日:“为中国患者,其某国乎!“后其言果验。
(节选自《清史稿》)1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
(3分)东南A困于漕运B宣宗密询C利弊D疏陈补救E本原诸策F上畿辅G水利议IL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治狱,文中指执法断案,其中的“治”与成语“励精图治”中的“治”意思不同。
近代人物传记——林则徐传记
近代人物传记——林则徐传记近代人物传记——林则徐传记林则徐传记林则徐于乾隆五十年七月二十六日(1785年8月30日)出生在福建侯官鼓东街(今福州市鼓楼区)一个下层封建知识分子的家庭里。
父亲林宾日,以教读、讲学为生。
仅靠父亲教私塾的微薄收入无法维持生活,于是,母亲用手工劳动来分担家庭的困窘。
在科举时代,林则徐的父母指望自己的儿子能在仕宦之途发达上升。
林则徐性聪颖,在4岁时便由父亲怀之入塾,抱之膝上,口授四书五经。
在父亲的精心培育下,较早地读了儒家经传。
嘉庆三年(1798年),他14岁中秀才后就到福建著名的鳌峰书院读书,受教于具有实学的郑光策和陈寿祺。
在父亲和亲友的影响下,开始注意经世致用之学。
嘉庆九年(1804年),20岁中举人。
父亲的淳淳教导使林则徐的学业取得了惊人的成就。
但此后由于家庭日难,外出当塾师。
在十一年(1806年)秋,应房永清之聘到厦门任海防同知书记。
这里的鸦片烟毒引起他的注意。
同年,受新任福建巡抚张师诚的赏识招入幕府。
他在张幕中获知了不少清朝的掌故和兵、刑、礼、乐等知识以及官场经验,为他日后的入仕准备了些必要条件。
嘉庆十六年(1811年),林则徐会试中选,赐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开始进入了官场,实现了父母所斯望的入仕做官。
十九年(1814)授编修。
此后历任国史馆协修、撰文官、翻书房行走、清秘堂办事、江西乡试副考官、云南乡试正考官、江南道监察御史。
在京官时期,他矢志做一个济世匡时的正直官吏。
于是,他文学而潜修。
为了通于政事,益究心经世学,虽居清秘、于六曹事例因革。
用人行政之得失,综核无遗。
在京师为官七年中,他广泛搜集元、明以来几十位专家关于兴修畿辅水利的奏疏、著述,写了《北直水利书》。
书中明确指出直隶水性宜稻,有水皆可成田,农为天下本务,稻又为农家之本务。
认为只有发展华北水利,提倡种稻,就地解决漕粮,才能合理解决南粮北运及由此产生的漕运积弊问题。
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林则徐曾在京参加过一些士大夫雅歌投壶的文艺团体宣南诗社,结识了龚自珍、魏源等人,在诗社里进行诗文酬唱活动。
林则徐传记读后感
林则徐传记读后感林则徐生于1785年,世袭举人出身,他对儒学有着相当的热情,并深受内外学问的熏陶。
然而,他并不满足于自己的举人身份,他对中国的传统文化和政治制度有着强烈的怀疑和批评。
尤其在1820年代,他逐渐展现出自己思想的个性和独立性,开始从事经世致用的知识和实践,以期改革中国的时局。
林则徐自幼聪明过人,虽然取得了儒家的经典教育,但他并不满足于传统的儒家教育体系,而是向西方学习,汲取了英国哲学家约翰·洛克的思想,批判了中国传统的封建思想,并倡导人权思想和民主制度。
林则徐被誉为中国思想家的鼻祖之一,他首次将启蒙思想和政治改革相结合,主张将经济和政治社会从封建专制中解放出来,使中国变成一个法治国家。
他提出了“国家病根即在吏治,教育即启蒙,君子即先觉”等思想,被誉为中国的“启蒙运动”。
林则徐是中国近代历史上最早提倡科学技术和工业发展的思想家之一。
他主张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和工业,以提高中国的实力和国防能力。
他本人也进行了一系列的实践和尝试,包括设立新式造船厂、铸造新式火炮等,为中国的现代化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在国家危机时刻,林则徐挺身而出,出任浙江巡抚,并率领武装力量抵抗英国的侵略。
他以高度的决心和无私的奉献,成功地击退了英军,保卫了中国的领土和主权。
然而,尽管林则徐在保卫国家的战斗中取得了伟大的胜利,但他并没有得到应有的荣誉和奖励。
反而遭到了清朝的迫害和打击。
他被降职,贬为庶吉士,被迫辞去浙江巡抚的职务,甚至还被拘禁和软禁。
这是中国政治文化的一部分,当时的清政府并没有真正重视林则徐的贡献和价值。
尽管受到种种打击和迫害,林则徐仍然坚守自己的信念和责任。
他继续为中国的现代化和改革事业奋斗,坚持不懈地进行思想和文化的传播。
他翻译了许多西方经典著作,包括亚当·斯密的《国富论》、海明威的《老人与海》等,为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提供了宝贵的资源和知识。
他还采取了一系列的法治和改革措施,包括废止冗官以推进政治改革,并颁布了《海禁令》以推动经济改革。
林则徐传记读后感
林则徐传记读后感《林则徐传记》是一部以林则徐为主要人物的传记作品,通过对林则徐一生的经历和事迹进行全面深入的描述,展现了这位伟大的历史人物的风采和魅力。
读完这部传记,我深受感动,对林则徐这位伟大的历史人物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对他的一生和事业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林则徐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化名人,他在中国近代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他是一位具有高尚品德和崇高理想的人,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他的事业也是一段传奇。
他在政治、军事和文化上都有着卓越的成就,他的一生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部精彩的历史篇章。
在读完《林则徐传记》后,我对林则徐这位伟大的历史人物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他是一位有着高尚品德和崇高理想的人,他在一生中始终秉持着为国家、为民族谋福祉的信念,他的一生都在为中国的发展和进步而努力奋斗。
他在政治上有着卓越的才能和远见卓识,他在军事上有着非凡的勇气和智慧,他在文化上有着丰富的知识和博大的胸怀。
他的一生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部精彩的历史篇章,他的事业也是一段传奇。
林则徐在政治上有着卓越的才能和远见卓识,他在担任官职期间,积极推行改革,力图振兴国家。
他积极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和文化知识,力图改变国家的落后面貌。
他还积极推行各项政策,力图改善人民的生活状况,促进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他的政治理念是为国家、为民族谋福祉,他的一生都在为中国的发展和进步而努力奋斗。
林则徐在军事上有着非凡的勇气和智慧,他在担任军职期间,积极参与抗击侵略者的斗争,保卫国家的安全和尊严。
他在军事上有着丰富的经验和卓越的战略眼光,他不畏强敌,敢于斗争,最终取得了抗击侵略者的胜利。
他的军事才能和军事成就,为国家的独立和民族的解放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林则徐在文化上有着丰富的知识和博大的胸怀,他是一位文化名人,他对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深厚的感情和热爱,他积极倡导学习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力图振兴国家的文化事业。
他还积极倡导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和文化知识,力图改变国家的落后面貌。
林则徐传记读后感
林则徐传记读后感《林则徐传》是一部以清代官员林则徐的生平事迹为主线,详细介绍了他的家世、学业、官职、政绩和思想等方面的传记。
这部传记通过对林则徐的生平经历和政治理念的深入剖析,展现了他在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地位和深远影响。
通过阅读这部传记,我对林则徐这位历史人物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对他的一生和事业有了更深刻的感悟。
林则徐生于浙江绍兴一个书香门第,家境优渥。
他自幼聪颖好学,深得父母的疼爱和期望。
在读书期间,他勤奋好学,成绩优异,深得老师和同学们的尊敬。
后来,他考取了进士,进入了官场。
在官场上,他以清正廉明、勤勉务实的作风著称,深受上司和同僚的信任和赞誉。
他先后在江苏、福建等地任职,多次有所建树,为当地的政治稳定和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林则徐在官场上的表现,使他得到了乾隆皇帝的赏识,被任命为福建巡抚。
在福建任职期间,他积极整治官场腐败,改善民生,推动经济建设,奋力抵御外敌入侵,为福建的社会稳定和繁荣做出了卓越贡献。
后来,他又被调往广东任职,继续推动改革,努力为当地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林则徐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
他不仅在政治上有出色的表现,而且在文学和思想方面也有很高的造诣。
他的一生,是对传统的挑战,是对现实的探索,更是对未来的展望。
他的政治理念,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主张以仁治国,以礼治家,以义治天下。
他提出了“尚书令法”、“训政纲要”等一系列治国理政的思想,对中国的政治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林则徐的一生中,最为人津津乐道的是他在鸦片战争中的表现。
当时,英国发动侵略战争,强迫中国签订不平等条约,要求中国开放鸦片贸易。
而林则徐则以“宁可辞官不可辱国”之气节,坚决主张禁烟,发动禁烟运动,为中国的尊严和独立挺身而出。
他的这一举动,不仅挽救了中国的民族尊严,也激发了整个中国人民的爱国热情,成为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段佳话。
通过阅读《林则徐传》,我对这位伟大的官员和思想家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他的一生,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是对中国政治制度的探索和改革,更是对中华民族的振兴和复兴。
林则徐传记(杨青)
林則徐傳記甘肅省民勤縣重興中學八年級二班楊青林則徐出生在福建候官一個下層封建知識份子的家庭裏。
父親林賓日,以教讀、講學為生。
僅靠父親教私塾的微薄收入無法維持生活,於是,母親用手工勞動來分擔家庭的困窘。
在科舉時代,林則徐的父母指望自己的兒子能在仕宦之途發達上升。
林則徐性聰穎,在4歲時便由父親“懷之入塾,抱之膝上”,口授四書五經。
在父親的精心培育下,較早地讀了儒家經傳。
父親的諄諄教導使林則徐的學業取得了驚人的成就。
但此後由於家庭日難,外出當私塾先生。
在1806年秋,應房永清之聘到廈門任海防同知書記。
這裏的鴉片煙毒引起他的注意。
次年初,受新任福建巡撫張師誠的賞識招入幕府。
他在張幕中獲知了不少清朝的掌故和兵、刑、禮、樂等知識以及官場經驗,為他日後的“入仕”準備了些必要條件。
當時鴉片問題漸成為政治性爭論問題之一,黃爵滋提出“嚴禁論”,以重治吸食為先。
林則徐曾向朝廷上奏,請求嚴禁鴉片。
未等皇上批示,就開始在全省厲行禁煙,收繳煙土、煙膏與煙具,並配製“斷癮藥丸”,供人戒煙,成效卓著。
隨後又一道奏摺,力陳禁煙特別是杜絕鴉片來源的重要性和禁煙方略,並針對反對派的駁斥強調說:“法當從嚴,若猶泄泄視之,是使數十年後,中原幾無可以禦敵之兵,且無可以充餉之銀”,舉棋不定的道光帝認識到嚴禁鴉片的迫切性、必要性和可能性,於是,被迫接受嚴禁主張,決定禁煙。
道光皇帝特命林則徐為欽差大臣赴粵查辦禁煙。
林則徐在廣州查鴉片的過程中,意識到英國會發動侵略戰爭。
為了戰勝敵人,需要知己知被。
他經過多方面分析研究,得出:變敵人的長處為自己的長處,即魏源歸納闡述為的“師夷之長技以制夷”。
為了瞭解外國的軍事、政治、經濟情報,將英商主辦的《廣州週報》譯成《澳門新聞報》;為了解西方的地理、歷史、政治,又組織翻譯了英國人慕瑞的《世界地理大全》,編為《四洲志》,這是我國近代第一部比較系統介紹西方地理的書;還翻譯瑞士法學家瓦特爾的《國際法》。
其中一條規定:“各國有禁止外國貨物不准進口的權利。
初二历史人物传记优秀作文
初二历史人物传记优秀作文《林则徐:虎门销烟的英雄》“我林则徐,一定要把这鸦片给禁了!”这是我想象中的林则徐那坚定有力的声音。
记得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我和小伙伴们正在街上嬉闹着。
突然,我们听到远处传来一阵嘈杂声。
“走,去看看怎么回事!”小伙伴提议道。
我们便一路小跑着过去。
到了那里,只见一群人围在一起,议论纷纷。
我们费力地挤进去,才发现原来是在讲林则徐大人的事迹。
“你们知道吗?林则徐大人那可是铁了心要和鸦片斗争到底啊!”一个大叔激动地说着,“他为了咱老百姓,可真是尽心尽力啊!”“是啊是啊,他太了不起了!”其他人也纷纷附和着。
我站在那里,心中充满了敬佩,林则徐大人的形象在我心中一下子高大了起来。
回到家,我迫不及待地跟爷爷讲起了这件事。
爷爷摸着我的头,感慨地说:“林则徐啊,那可是咱国家的大英雄啊!当年那鸦片害了多少人啊,他顶着多大的压力去禁烟啊!”“爷爷,林则徐大人为什么这么坚决地要禁烟呢?”我好奇地问。
爷爷叹了口气,说:“孩子啊,你想想,那鸦片让多少人家破人亡,让咱国家变得越来越弱。
林则徐大人他心系国家和百姓,他怎么能容忍这样的事情继续下去呢?”我似懂非懂地点点头,心中对林则徐大人的敬意又增添了几分。
后来,我查阅了很多资料,更加深入地了解了林则徐大人。
他面对英国侵略者和鸦片贩子的威逼利诱,毫不退缩,坚决地执行禁烟令。
他组织了虎门销烟,那熊熊大火,烧掉的不仅仅是鸦片,更是中国人的耻辱啊!他说过:“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断无中止之理。
”这是多么坚定的决心和信念啊!林则徐大人难道不就像那黑暗中的一盏明灯吗?照亮了我们前进的道路。
他用自己的行动告诉我们,什么是责任,什么是担当!他的事迹让我明白,我们每个人都要有一颗爱国的心,都要为了国家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奋斗!我相信,林则徐大人的精神会永远激励着我们,让我们不断前行!。
林则徐人物传记
林则徐——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第一人人物简介:林则徐(1785年8月30日—1850年11月22日),福建省侯官(今福州市区)人,字元抚,又字少穆、石麟,是清朝的政治家、思想家和诗人,官至一品,曾任湖广总督、陕甘总督和云贵总督,两次受命钦差大臣;因其主张严禁鸦片,有“民族英雄”之称。
1839年,林则徐与广东禁烟时,派人明察暗访,强迫外国鸦片商人交出鸦片,并将收没鸦片于1839年6月3日在虎门销毁。
虎门硝烟使中英关系陷入极度紧张状态,成为第一次鸦片战争英国入侵中国的借口。
尽管林则徐一生力抗西方入侵,但对于西方的文化、科技和贸易则持开放态度,主张学其优而用之。
根据文献记载,他至少略通英、葡两种外语,且着力翻译西方报刊和书籍。
魏源将林则徐及幕僚的文书合编为《海国图志》,此书对洋务运动乃至日本的明治维新都具有启发意义。
人物侧记:1811年,赐进士。
在为官40年中,他“经世自励”,廉洁奉工;又重视水利事业,救灾赈民。
他最大的功绩是领导了中国历史上轰轰烈烈的禁烟运动,指挥了抗英斗争,维护了国家主权和民族的尊严,成为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位民族英雄和爱国者。
同时,他编译《四洲志》等外文书籍、资料,开创了中国近代学习和研究西方的风气,是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1836年,太常寺少卿许乃济倡“驰禁论”,请准民间贩卖吸食鸦片,使鸦片走私合法化;1838年,鸿卢寺卿黄爵滋提出“严禁论”,以重治吸食为先。
林则徐曾向朝廷上奏,请求严禁鸦片。
未等皇上批示,就开始在全省厉行禁烟,,收缴烟土、烟膏与烟具,并配置“断瘾药丸”,供人戒烟,成效卓著。
随后又一道奏折,力陈禁烟特别是杜绝鸦片来源的重要性和禁烟方略,并针对反对派的驳斥强调说:“法当从严,若犹泄泄视之,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举棋不定的道光皇帝认识到严禁鸦片的迫切性、必要性和可能性,于是,被迫接受禁烟主张。
12月31日,道光皇帝特命林则徐为钦差大臣赴粤查办禁烟。
林则徐传记读后感
林则徐传记读后感在阅读完林则徐传记后,我不禁对这位历史人物的伟大事迹和卓越贡献感到深深的敬佩。
林则徐是19世纪中国的一位杰出政治家、改革家和文化名流,他的一生充满了智慧、勇气和不畏艰难困苦的精神。
林则徐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从小就受到良好的教育。
他勤奋好学,热爱国学经典,深入研究儒家思想,将其运用在实际生活中。
他注重道德修养,具有崇高的职业道德和卓越的政治智慧。
林则徐的一生可以说是充满了与时代的斗争和拼搏。
他目睹了中国面临的一个个困境,包括帝国的衰落、侵略的冲击、社会的不公等等。
然而,他没有选择退缩,而是站出来成为改革的倡导者和实践者。
林则徐领导并推动了一系列重要的变革措施,不仅包括废除鸦片贸易、整顿海防、加强教育以及推行新的政治体制等,还积极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引进了西方的先进知识和文化。
他的改革举措为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林则徐的领导下,中国经历了艰苦的改革和挫折。
然而,他毫不妥协,坚持自己的理念和信念。
他坚信自己的改革会给国家带来长远的利益,充满了对国家和人民的责任感。
林则徐的一生是坎坷的,他屡遭贬谪、被陷害,甚至被控告叛国。
然而,他并没有屈服,而是始终坚持自己的原则和信念。
他的勇气和正直令人敬佩,他所做的一切都是出于对国家和人民的深情厚谊。
通过阅读林则徐传记,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自己的责任和使命。
作为当代的中国人,我们也肩负着推动社会进步与改革的责任。
我们需要以林则徐为榜样,勇敢地面对困难和挫折,坚持自己的信念,并为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而奋斗。
总之,林则徐是中国历史上一位卓越的政治家和改革家,他的一生充满了智慧、勇气和坚持。
他为中国现代化进程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对后人的启示和影响力深远。
通过阅读他的传记,我们更能感受到他的伟大和崇高,也更加意识到我们自身的责任和使命。
让我们以林则徐为榜样,坚持自己的信念,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懈努力。
林则徐传记读后感200字
林则徐传记读后感200字
读了《林则徐传》后,我不禁为林则徐禁止鸦片、英勇抗敌的举动而感到骄傲。
同时,我也痛恨洋人们企图利用鸦。
片来摧毁中国人的身心健康,并占领中国的恶劣、可耻行为。
十九世纪初,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由于生产过剩,急需打开中国这个巨大的市场。
但封建社会的中国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并且,当时的清政府除广州外其它地方不许与外国通商,然而,一个小小的州城能容纳多少商品贸易呢?因此,进口的工业品没有销路,外国商人便转向了鸦。
片贸易,使得鸦。
片这种毒害人的身体健康、摧毁人的意志的毒。
品在中国大地上横行,直到林则徐的禁烟运动才得到了暂时的抑制。
这群可恶、可恨、无耻的洋人,竟然在中国如此放肆,并且企图用鸦。
片蛀空整个中国,真是太无耻、太卑鄙、太下流了。
这种强盗手段真令人发指。
这群强盗不仅掠走我国大量的黄金白银及各种资源,而且把我们中国人当奴才使唤。
我想,要是我长在那个时代,我会怎么做呢?我会大声疾呼:“群强盗!我告诉你们,虽然政府的腰板弯了,但我们四千万万的中国人是不会向你们这帮强盗屈服的我们要同你们抗争到底,直到把你们赶出中国的家门!
在气愤之余,我为我们有林则徐这样的民族英雄而感到一丝安慰,正是因为有林则徐这样的英雄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民族才不会遭受到灭顶之灾,才有我们中华民族不屈不饶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
想到这,心里产生无比的敬意:“谢谢您,林则徐爷爷,您是我们的英雄,我
们民族的脊梁!。
林则徐人物传记读后感
林则徐人物传记读后感林则徐出生于一位富农之家,他的家庭条件十分优越。
但是他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成为了一位学识渊博的文化名人。
他热爱读书,从小就致力于自己的学业。
他的才华和勤奋使得他顺利考取了秀才,进入了京师图书馆工作。
在图书馆工作期间,林则徐接触到了许多文化名人和书籍。
他从这些书籍中汲取了许多知识,扩大了自己的视野。
他注意到,当时的中国正面临许多危机和挑战,民众的疾苦无人关心。
他决定投入到政治事业中去,希望能为国家和人民做出一番贡献。
林则徐的人生经历充满了曲折和艰辛。
他曾经历过许多失败和挫折,但他从不气馁。
在他的坚持和努力下,他最终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他不仅成为了一位知名的政治家和思想家,还为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做出了重要贡献。
林则徐的一生经历了数次政治变迁。
他曾任职于清朝政府,但很快就对政府的腐败和软弱感到失望。
他坚持自己的信念,毅然辞职投身到自己心爱的事业中去。
他积极投身于反清复明的运动,领导了许多起义和抗议活动。
他还积极倡导国家独立和民主制度的建立,提出了许多重要的政治理论和政策方案。
林则徐和他的家人一直生活在一种不稳定的环境中。
他的妻子和孩子在政府的迫害下失散,他自己也多次遭到逮捕和折磨。
但是他从不退缩,始终坚守自己的信念。
他始终相信真理和正义的力量,相信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奋斗,一定能够取得胜利。
林则徐不仅在政治事业方面有所成就,他还致力于教育事业和文化事业的发展。
他不仅在自己的故乡建立了学校,还推动了文化教育的普及和发展。
他经常组织和参与各种文化活动,推广科学知识和人文精神。
他还为许多学生提供经济援助和教育支持,使他们能够接受良好的教育和培养自己的能力。
读完林则徐的传记,我深受感动。
他的坚持和勇气令人钦佩,他的奉献和无私令人敬仰。
他不仅为国家和人民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也为后人树立了榜样。
他的思想和精神将永远激励着我们,让我们更加坚定地追求真理和正义。
读完林则徐的传记,我对自己的人生产生了深深的思考。
关于鸦片战争的人物传记作文
关于鸦片战争的人物传记作文一提到林则徐,肯定所有人都能想到在清末的时候的鸦片战争,那么我们知道鸦片战争两次的结果是大清惨败,而在表面上鸦片战争的源头,正是因为林则徐的虎门销烟,那么鸦片战争对于林则徐来说是功还是过呢?要回答这个问题,只能从林则徐出生说起。
林则徐的父亲是一个穷秀才,林则徐出生在公元1785年,对于林则徐来说,在这个时期他可能会有哪些出路呢?第1条最简单的出路就是做农民,在当时做农民只用体力,不用知识也不用脑子,是最简单的一个活了,但是林则徐一家在福建,林则徐本人也在福建出生,那个地方山非常多,人也非常多,可以说是地小人多,所以不能做农民,如果做农民的话不一定能养活家人,因为能够耕种的田地太少,但是人还多,每个人能分到的田地也就那么一点,所以肯定是不行的,而商人也不能做,因为当时清朝实行的是闭关锁国的政策,不能向外经商,也不能在国内经商,在国内经商的话地位不高,也受人歧视,所以在当时他只有一个比较正经的选择,就是像他的父亲一样读书考试,科举做官,但是这样就有了一个问题,当时那么多人都有和林则徐一样的问题,他们也都要读书,那么林则徐的这条路注定会非常艰难,有可能是十年寒窗苦读,却又一事无成,没有作为,还有可能是像他父亲一样成为一个穷秀才,但是好像林则徐智商高,非常聪明,他在8九岁的时候就有惊人的智商,而且可以说是青出于蓝胜于蓝,他14岁就考中了他父亲几十年才考中的秀才,19岁就中了举人,后来有一次考试落地,为了养家便给人做了幕僚,又后来考中了全国第4名的成绩,当时才26岁,可惜的是他那个时期是落世,盛世已经过了,康熙乾隆的那个时期也没有了,再加上又有天主教起义,为了皇宫4天,过后林则徐有许多良计,但是没有人理会,好在后来因为他的才华过于出众,很快就升到了四品,到了杭湘湖兵北道上任,到了那个地方才发现那个地方落败不堪,4个月后就没有了粮食,林则徐有意整顿,但是同僚却不理会他,在这时他该何去何从呢?首先他的官不是那么大,还没有能力坚持自己的整顿方法,而林则徐又不想和常量等同流合污,没有作为,而在那时,他的父亲正好生了重病,于是他就决定弃官反乡,去照顾自己的父亲,但仅仅回家的6个月,他父亲得重病就好了,而且又有人将林则徐以前做官的所作所为说给了道光听,道光十分赏识他,就又让他做了一个省级干部,在皇帝的厂舍下,他发现在当地有许多案子都还没有判你,是他用了4个月的时间就处理了9/10的案子,人们都向它称为林青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林则徐传记
安全1501 2015013343 李睿文
公元1785年8月30日(清乾隆五十年七月二十六日),已是半夜时分,福州城内,一片寂静。
人们早已进入了梦乡。
然而,惟有离贡院不远的一条叫做左营司的小巷里,一户“矮屋三椽”的人家,却还亮着灯火。
忽然,屋内“哇——”的一声,清脆响亮,划破夜空,传向四方。
一个男婴降生了。
这个男婴,便是日后我国杰出的民族英雄——林则徐。
1796年,12岁的林则徐岁试中佾生,应郡试第一。
第二年参加科试,中秀才,即入鳌峰书院读书。
林则徐在鳌峰书院求学7年,一直到1804年20岁时中举为止。
当时的鳌峰书院是福建的最高学府,主持书院的山长是郑光策,林则徐在鳌峰书院山长郑光策的引导下,开始钻研中国封建社会的传统知识,接触各种经史典籍,眼界大为开拓”。
林则徐在鳌峰书院7年的学习中,博览各种古籍,潜心研读经史,写下大量读书心得笔记,为他日后从政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1816年9月,林则徐到南昌充江西乡试副主考官。
他奉公守法,细心勤阅荐卷,严肃处理抄袭作弊。
他选拔的人材,“素有文誉”,使地方上大为满意。
1820年3月21日,他出任江南道监察御史。
上任不久,便于4月9日出疏严劾福建澎湖协副将张保。
此时,河南马营坝决口甫堵,仪封南岸又决,河南巡抚琦善措置无方,料贩乘机囤积居奇,影响河工进行。
林则徐于5月8日上奏揭露料贩囤积居奇,建议敕令地方大吏“严密查封,平价收买,以济工需”。
这两次言事,均被嘉庆帝重视,加以采纳。
林则徐决狱平恕,“申理淹滞,博击豪强”,取缔烟贩,拿办土豪恶棍,深受人民爱戴,“民颂之曰林青天”。
林则徐奉旨总办江浙七府水利后,首先督促查勘吴淞江、黄浦江和娄江三江水道,研究疏浚方案。
他认为三江水道淤塞,“蓄泄无资,旱涝皆足为害,如上年被水灾,蠲缓赈贷,不但无入,而又上耗国用,下损民财,贻患匪浅”,疏浚工程必须赶紧动工。
按惯例,河工费用由沾水利的州县分摊,但因去年水灾,不宜马上征摊,故建议督抚先行由藩库借垫以应挑浚之需。
9月24日,林则徐接到母丧噩耗,立即请假奔丧。
12月7日,林则徐得悉父亲在赴宁途中病亡于浙江衢州,便星夜从陕南奔丧,
1828年1月到衢州,扶柩返回福州,守制丁忧三年。
丁忧期间,林则徐把大部分时间用于披图经史,并与旧日师友话谈桑梓,作文赋诗,有时也和他们徘徊于幼时钓游之地。
1831年4月11日,林则徐接任河南布政使。
在豫期间,他清理各洲县悬款,为政府疏通财源林则徐严守职责,多次受到道光帝的眷顾,称他办事得力道光帝这样的隆宠,在当时的臣僚中是不多见的,林则徐感激涕零,决心做清廷的良臣廉吏。
在英国政府的共谋和卵翼下,鸦片贸易空前繁荣,规模越来越大。
无产阶级革命先辈马克思曾指出:1834年“在鸦片贸易史上,标志着一个时代”,“由于东印度公司从商务机关改组为纯粹的行政机关,对华贸易就完全转到了英国私人企业手里,他们干得非常起劲,以致不顾天朝的拼命抵制,在1837年就已将价值2500万美元的3.9万箱鸦片顺利地偷运入中国”。
根据历年中国官方关于各地鸦片流毒情况的报告,英、美等国鸦片贩子通过分赃利润、重贿收买等无耻手段,勾联中国烟贩、腐败官吏兵丁,建成了一个几乎遍及全中国的贩烟毒网。
以贩毒为生的鸦片贩卖集团,人数在百万以上,仅“闽越之民,自富商大贾,以及网鱼拾蚌,推埋剽劫之徒,逐其利者不下数十万人”。
利用包庇走私贪污中饱的人,上至朝廷,下至吏胥,兵弁,构成一个庞大的鸦片受贿集团。
负责缉私的地方官吏、兵弁等是直接的受贿者,他们主要是收受烟贩现银和鸦片的贿赂,以得赃纵放得利的。
在贿赂公行的情况下,道光帝一次又一次的严厉禁烟命令,毫无实际效果。
鸦片贩卖集团和受贿集团狼狈为奸,互为利用,结成一股最黑暗、最腐朽的恶势力。
倚仗英国政府的支持和中国鸦片贩卖、受贿集团的配合,英国海盗商人的余孽——鸦片贩子们通过鸦片贸易从中国掠走大量的白银,扭转了贸易逆差。
从1833年起,英国资产阶级已经无须向中国输入白银,便可购得大量茶叶,转售给国内和欧洲各国,从中牟取巨额暴利。
鸦片给英国带来血腥的暴利,却给中国留下无究的祸害。
“鸦片不仅戕害人的健康,而且还麻痹人的智力与意志”,白银不断地消耗于月白灯红的鬼市中,夺走了正常的社会购买力,白银大量地外流,银贵钱贱日益严重,导致金融恐慌,“以致天朝帝国的银源有枯竭的危险”。
这样,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便在鸦片流毒问题上日益明显化和尖锐化,禁烟与否,开始成为中国社会各阶级瞩目的中心了。
林则徐早年就注意到鸦片的流毒,其始是从吸食鸦片有伤人心风俗的观点出发的。
经过多年在东南地区为官的实际体察,已经看出“鸦片以土易银,直可谓之谋财害命”,“自鸦片盛行之后,外洋并不必以洋钱易纹银,而直以此物为奇货,真为厉于国计民生,尤堪发指!”在江苏巡抚任上,忠实地执行了清政府的禁烟法令,又采访戒烟良方10余种,向民间推广,供鸦片吸食者服用除瘾。
他严令禁止种植、贩售和买食鸦片,在海关严加巡逻,务绝其源。
在他的努力下,江苏的禁烟取得初步成效。
林则徐主张严禁鸦片的信念,并不曾发生过动摇。
他在任湖广总督期间,还注意到鸦片泛滥对军队官兵的腐蚀,严禁营兵吸食。
同时,根据江苏禁烟的实践经验,继续向民间推广除瘾良方,号召鸦片吸食者戒烟。
英国驻华商务监督查理・义律,拒绝执行中国的禁烟法令。
1837年10月,邓廷桢奏准实施驱逐英吉利趸船及拿办窑口鸦片走私章程,广州的空气顿时紧张起来。
然而,英国鸦片贩子在义律的支持下,肆无忌惮地进行武装走私,并用重贿买通水师巡船和关口吏胥,使鸦片贸易在1838年再度兴旺起来。
几十只悬挂英国国旗的欧洲武装快船,公开窜到珠江江面贩毒,从虎门到花地,“差不多沿河各处都成为这种贸易的舞台了”。
对于清政府来说,严禁鸦片与,已经成为迫在眉睫、非解决不可的大问题了。
林则徐于10月初再次上了一本折片,无情地揭露鸦片受贿集团和吸食者之间的关系,请道光帝以巩固封建王朝统治的利益为重,衡量利害得失,早下严禁决心。
道光帝陆续接到各地将军、督抚的复奏,虽然也接二连三地重申禁烟并付诸行动,但对黄爵滋的严禁办法都未置可否,在一系列有关禁烟的谕令中,均未议及重治吸食罪名。
尽管道光帝无意全面采纳严禁派主张,但他的三令五申,总算使禁烟开始在各地见之实施,改变了严禁派处于不利的地位。
11月9日,道光帝接到林则徐密片,为片中深虑远识之言所打动,从留恋鸦片利益的迷梦中幡然醒悟,看到了滔滔毒流引起财匮兵弱的可怕前景。
他权衡利害得失,不能不舍去鸦片利益,求清朝的长治久安。
这才下了决心,倾向于严禁派,并下令宣召林则徐来京商议办法。
11月23日,林则徐便接到宣召进京命令,27日,从武昌起身北行,踏上为国家民族争命的历程。
林则徐北行赴京期间,禁烟运动在全国范围内陆续展开,中外鸦片贩子和反禁烟官吏则大为沮丧,禁烟与反禁烟的斗争,开始进入了短兵相接的阶段。
12月22日,林则徐北上途中来到安肃县,反禁烟派头子琦善从北京赶来,向林则徐游说,并用禁烟会引起边衅来威胁林则徐,被林则徐委婉地加以拒绝。
这是严禁派首领和反禁烟头子第一次面对面的交锋,反映了清朝统治集团内部围绕禁烟问题的争论,已经发展为抵抗侵略或是对外妥协的政治斗争了。
林则徐受命为钦差大臣,严禁派在禁烟政策论争中取得暂时的胜利,对清朝统治阶级内部的鸦片贩卖集团,受贿集团及其政治代表,无疑是一个沉重的打击。
1月21日,钦差大臣赴粤查禁鸦片的消息传到广州,就像晴天霹雳,令中外鸦片犯们目瞪口呆,恐慌万状。
邓廷桢却感到非常兴奋。
他出任两广总督几及三年,截获出洋纹银案件多起,但漏银的局势有如江河直下,不可止遏。
接到道光帝谕旨后,他立即表示要与各省督抚“各扫疮痍,共培元气”,会同广东巡抚怡良、水师提督关天培,着手在广东截流断源,共挽狂澜。
调遣了大鹏营和香山协二标水师,轮流在零丁洋上堵截追拿鸦片犯。
向道光帝提议:在虎门武山与横档之间的江面增设两道木排铁链,防备外国船舰闯入肇事。
在广州内外破获了私开窑口案件141起,人犯345名,烟枪10158杆。
1849年65岁
在云贵总督任上。
春整顿云南矿厂,主张“招集商民,听其朋资伙办”。
开采银矿。
整顿铜政。
维护“放本收铜”政策。
6月云南腾越厅卡外少数民族起义,饬令迤西官兵镇压。
7月因病请假治疗。
8月以病情加剧,奏请开缺回乡讲治。
9月道光帝下旨准予病免。
10月扶病东归。
1850年66岁
2月归途至江西南昌,暂寓百花洲养病。
25日道光帝死,奕詝继位,改明号为咸丰元年。
4月返抵福州、寓文藻山宅所。
5月咸丰帝下诏求贤,潘世恩、孙瑞珍,杜受田先后上疏荐林则徐,穆彰阿阻挠。
10月咸丰帝下旨命林则徐为钦差大臣,驰驿前赴广西。
11月5日奉旨为钦差大臣,带病从福州启程,前往广西镇压天地会起义。
11月16日至广东潮州,病情恶化吐泻不止。
22日死于普宁县行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