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二:第16课大众传媒的变迁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6课大众传媒的变迁

一、单项选择题

1. 有资料说:“邸报”是我国最早的报纸。自唐代起,中国就有了邸报,但邸报的作用仅限于传达朝政信息,所载内容无非皇帝诏令、诸臣奏议与宫廷动态而已,且只供官吏士大夫阅览。及至晚清,欧美传教士和商人来华办报,将西方报纸模式输入中土,开启中国近代报业之端绪。从上述资料中可以获取有关中国报纸起源的信息是()

A.唐代“邸报”是我国最早的报纸

B.晚清时出现的报纸是我国最早的报纸

C.“邸报”是官吏士大夫创办的

D.报刊业从一出现便展现了革命性的一面

2.1903年山东第一份报刊《济南汇报》创刊,此后《山东官报》、《济南日报》等多种报纸在济南陆续出现,读报渐渐成为人们的习惯。它对人们的影响有()

①开阔视野②关注国事③减少文盲④传播新知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②④D.①②③④

3.1919年,《京报》对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做了专门报道。这一报道最能体现出报纸具有的功能是()

A.图文并茂、声像具备地传播重大事件

B.传播时事新闻,以助人们快捷了解重大事件

C.舆论监督,以助人们提高参政议政的能力

D.通达民情,以助人们更便利地上书言政

4.2009年10月世界媒体峰会在北京闭幕。《纽约时报》的一位编辑说:“报纸不是唯一传播新闻的地方。”下列理解不正确的是()

A.报纸传播速度不及互联网

B.报纸不是人们获得新闻的唯一来源

C.报纸的发展面临挑战

D.报纸已经不传播新闻

5.1896年8月14 日《申报》刊登了一则广告:“徐园七夕设文虎(即灯谜)候教……又一村并演西洋影戏。”这则材料里蕴含的最恰当的历史信息是()

A.上海开风气之先B.电影在上海出现

C.电影进口到中国D.上海报业非常发达

6.某制片公司拍摄一部电影,影片反映的是1915年的上海发生的故事,其中不可能出现的场景是()

A.住在西式洋楼里的洋人吃西餐

B.轮船往来于黄浦江上,人力车穿梭在大街上

C.报童在大街上叫喊“卖报!卖报!”

D.大街上张贴着《歌女牡丹红》的电影海报

7.“超级女声”、“快乐男声”等电视选秀节目近年来风靡全国,这些节目体现了电视的哪一种功能?()

A.资讯传播B.新闻报道

C.大众娱乐D.艺术鉴赏

8.下列不符合改革开放以来电视事业发展情况的是()

A.随着电视节目的增多质量有所降低

B.改革开放以来电视逐渐普及

C.电视节目越来越丰富多彩

D.《焦点访谈》等新闻类栏目在社会上产生广泛影响

9. 微博,是一个基于用户关系的信息分享、传播以及获取平台,用户可以通过客户端组建个人社区,以140字左右的文字更新信息,并实现即时分享。2011年上半年我国微博用户数量从6 311万增长到1.95亿,半年增幅达208.9%。以下理解错误的是() A.微博技术的开发和推广使网络的即时性应用得到了加强

B.互联网可以实现高度互动、双向传受

C.用户可以更主动、更便捷和最大限度地获取信息

D.微博的迅速发展导致了报刊业的衰落

10.下列对大众传媒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是()

①大众传媒对社会思潮的影响复杂而矛盾②有新闻导向的作用③有利于人与人之间的信息沟通④有利于社会化程度的加强

A.①②③④B.②③④

C.①②③D.②③

二、非选择题

1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895~1898年间创办的中文报刊统计表

注:1898

——姚福中《中国编辑史》

材料二《福报》的宗旨是“欲以开风气,广见闻,速变通,强国势”……《广仁报》的内容有论著、时事新闻、地方要闻、中西译述、杂谈等。论著多以外患日急,非变法维新不能挽救为中心问题,意在唤起国人发愤图强,开通风气。

——汤志钧《戊戌变法史》

材料三中国近代的办报活动,如果从1815年创办《察世俗每月统记传》算起,最初的六十年,没有一份报纸或期刊是由中国人创办或主持的……从1874年到1895年的二十年间,中国人自办的报刊总共只有十种……除了香港地区清政府鞭长莫及外,其他地方中国人自办的报刊在专制政权的压制下,寿命都很短暂……1895年堂堂中华帝国在甲午战争中竟败于东洋“岛夷”之手,这对中国知识分子的刺激太大了,他们在各地组织学会,采取办报刊、设学堂等办法鼓吹“变法图强”。

——姚福中《中国编辑史》

材料四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的报刊业出现了一片繁荣景象。报纸的总数从1978年的186家发展到2000年的2 007家,日报的读者超过10%。刊物的种类也急剧增加,由1978年的930种增加到2000年的8 725种,刊物的封面和内容异彩纷呈。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材料二、材料三,概述19世纪末中国办报的特点。

(2)根据前三则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末中国办报特点的成因。

(3)材料四中中国的报刊业出现了一片繁荣景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对比前三则材料,你得出什么样的认识?

1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美国科学家米歇尔·科兹曼对近现代历史作的划定:“19世纪是铁路时代,20

世纪是高速公路时代,21世纪将是宽带网络时代。”

材料二网络的出现改变了世界,也极大地改变了中国。……可以说,在这个以知识经济为主导的时代,网络文化产业同时具备了庞大的民间诉求和目标明确的政府支持,一个以网络文化为主体的信息服务业已经凸显巨大的发展空间和市场潜力,注定将异军突起。

——《发展网络文化的关键在于创新》

材料三根据最近公布的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2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的数据,广东省网民数量为4 554万人,遥遥领先于山东、江苏、浙江等省份。广东省网站数也成为国内网站数量最多的省份。这些数据都表明,广东省蕴藏着巨大的网络草根力量。

材料四近年来,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人们广泛地与互联网“亲密接触”,越来越多的人沉湎到网络中去。许多人都有自己的博客,在那里抒发自己的情感和对事物的看法。毋庸置疑,互联网这个“虚拟世界”在真实地折射着现实世界。但是,这个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相比,缺少了一种完善和健全的规则约束,使得人们一方面在这里享受丰富的精神生活食粮,另一方面又在经受种种干扰、困惑,乃至各种不良影响。

互联网的开放性,使任何一个人都可以在网上发布消息。一些不负责任、别有用心的人趁机造谣、攻讦,混淆视听,颠倒黑白。往往人们在听到某个消息时,心存怀疑地问一句:“是网上的吧?”色情文字、图片乃至网站等在互联网上暗流涌动,对青少年的毒害尤其恶劣,令家长叫苦不迭,又苦于无方,只好简单地禁止孩子上网。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阻碍着人们享受健康、文明、快乐的生活,也制约着互联网本身的健康发展与繁荣。

——《搞好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有利于提高我国的软实力》

请回答:

(1)如何理解材料一中“三个时代”的说法?

(2)互联网是什么时候诞生的?什么时候传入中国?为什么被称为“第四媒介”?

(3)透过上述材料,请分析网络对中国带来的影响,你认为应如何面对网络时代?

第16课大众传媒的变迁

1.A解析:材料中提及的是我国报纸的发明历程,唐代的“邸报”是我国最早的报纸。晚清时外国人在中国办的报纸是中国近代报纸的出现,故B项不正确;材料中没有说明“邸报”的创办者是谁,所以C项不正确;D项明显错误。

2.C解析:报纸没有直接减少文盲的作用,减少文盲是教育的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