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觉功能评定康复治疗技术操作规范

合集下载

《康复评定技术》课程标准

《康复评定技术》课程标准

《康复评定技术》课程标准建议课时数:64学分:4适用专业:康复技术先修课程:考试一、课程定位(一)课程性质康复医学是社会发展与进步的产物,与临床医学、预防医学、保健医学共同构成现代医学体系。

《康复评定技术》为中职康复治疗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和必修课程,也是本专业的基础课程。

康复评定技术为物理疗法和作业疗法专业的学生提供系统、全面的康复机能评定理论与技术的知识框架,使学生掌握相关专业基础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操作技能。

教学过程中,不仅重视理论知识的学习,更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教学内容要求体现“三基”思想,即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不仅实用、适用、够用并达到全国康复治疗士执业资格考试的基本要求。

它要以《解剖学》《生理学》《运动学基础》等课程的学习为基础,也是进一步学习《物理因子治疗技术》、《运动治疗技术》、《疾病概要》等课程的基础。

(二)课程理念本课程为中职康复治疗技术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是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程的桥梁,也是本专业的主干课程。

通过学习,要求学生理解康复机能评定的含义,掌握康复机能评定的具体方法,如关节活动度评定、肌力评定、平衡协调能力的评定、步态分析、ADL评定及疼痛和感觉功能的评定等。

教学过程中,充分应用现代职教理念,应用“任务驱动项目教学”和“理实一体”的教学方法,不仅重视理论知识的学习,更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在教学环节中,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学”和“教”,即学生在做中学习知识和技能,教师在做中传授理论和培养学生技能,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还课堂给学生;而教师是主导,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起到引导作用。

二、设计思路本课程在第三学期开设,总学时为64学时,学分为4学分。

该课程是依据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表中的工作项目设置的。

其总体设计思路是,打破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科课程模式,转变为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组织课程内容,并让职业能力。

课程内容突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训练,理论知识的选取紧紧围绕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来进行,同时又充分考虑了中等职业教育对理论知识学习的需要,并融合了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对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要求。

康复疗法评定

康复疗法评定

评定目的
判断患者的康复程度和制 定治疗方案,预防并发症 的发生。
评定方法
采用量表和问卷调查等多 种形式进行评估,如疼痛 评分、关节活动范围测量 等。
案例四:儿童脑瘫患者的康复疗法评定
评定内容
对患者进行身体状况、运动功 能、认知功能、语言能力、日 常生活活动能力等方面的综合
评估。
评定目的
制定个性化的康复治疗方案,提 高患儿的生活质量。
为治疗效果评估提供依据
短期评估
在康复治疗过程中,定期对患者进行评估,可以了解治疗效 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
长期评估
在康复治疗结束后,对患者进行长期评估,可以了解患者的 康复程度和日常生活能力,为进一步的治疗和康复提供依据 。
为康复目标制定提供依据
制定康复目标
通过对患者的评估,可以了解患者的康复需求和期望,为制定个性化的康复 目标提供依据。
评定目的
判断患者的康复程度和制 定治疗方案,提高患者的 生活质量。
评定方法
采用量表和问卷调查等多 种形式进行评估,如脊髓 损伤功能量表、日常生活 活动能力量表等。
案例三:骨折术后患者的康复疗法评定
评定内容
对患者进行身体状况、疼 痛程度、关节活动范围、 肌肉力量、日常生活活动 能力等方面的综合评估。
评估。
评定目的
制定个性化的康复治疗方案,提 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评定方法
采用量表和问卷调查等多种形式进 行评估,如Fugl-Meyer运动功能 评定量表、Barthel指数等。
案例二:脊髓损伤患者的康复疗法评定
01
02
03
评定内容
对患者进行身体状况、运 动功能、感觉功能、日常 生活活动能力、心理状况 等方面的综合评估。

知觉功能康复治疗技术操作规范

知觉功能康复治疗技术操作规范

知觉功能康复治疗技术操作规范知觉障碍是指在感觉传导系统完整的情况下,大脑皮质特定区域对感觉刺激的认知和整合障碍。

临床上以各种类型的失用症和失认症常见。

(一)视觉失认1、定义以促进视觉失认者改善功能,建立代偿,帮助其回归家庭和社会的训练技术。

2、适应证与禁忌证(1)适应证:各类脑血管意外、颅内肿瘤、颅内感染、脑外伤、痴呆、脑瘫、中毒性脑病等各种脑部损伤的患者。

(2)禁忌证:不能配合训练者,如意识障碍、严重失语理解和表达障碍、拒绝训练或无训练动机者;不能耐受训练者,如病情严重、全身状态差等情况;不宜进行训练者,如病情不稳定者。

3、设备与用具照片、颜色图片、日常用品、拼板等。

4、操作方法与步骤(1)了解患者的疾病史、个人史、生活环境及认知情况。

(2)选择安静的房间,根据患者功能水平选择训练内容和方法,备好用具。

(3)对患者和家属说明训练的目的、要求及内容。

(4)让物体失认者进行日常用品的识别训练。

(5)让面容失认者反复识别家人、亲属、名人等照片,可以借助语言提示。

(6)用颜色卡片对颜色失认者进行命名和辨别颜色的练习。

(7)教会患者使用视觉外的正常感觉进行代偿。

(8)调整生活环境。

如在物品上贴标签,或把不能识别的人物名字写在照片上。

5、注意事项进行识别训练时注意感觉的输入方式,以保证训练效果。

(二)触觉失认1、定义是以改善触觉整合功能,提供代偿方法,促进患者回归家庭和社会为目的的训练技术。

2、适应证与禁忌证同视觉失认的训练技术。

3、设备与用具各种质地的材料、砂纸、日常用品等。

4、操作方法与步骤(1)了解患者的病史、个人史、生活环境及认知情况。

(2)选择安静的房间,备好用具。

(3)对患者和家属说明训练的目的、要求及内容。

(4)辨识训练,让患者闭目,用手感觉、分辨和识别不同质地的材料,如砂纸。

(5)感觉刺激。

如用粗糙的物品沿患者的手指向指尖移动进行触觉刺激。

(6)利用视觉或健手的感觉帮助患肢进行感知,重视对物体的形状、材料、温度等特质的体验。

康复操作规程

康复操作规程

康复操作规程
引言:
康复操作规程是指在康复治疗中的具体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通过建立规范的康复操作流程,能够提高康复效果,确保康复过程的安全和有效性。

康复操作规程的制定对于康复团队的成员以及康复患者都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详细介绍康复操作规程的内容。

一、患者评估
1. 收集患者基本信息,包括姓名、年龄、性别等。

2. 进行身体状况评估,包括身高、体重、病史等。

3. 进行功能评估,包括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肌力、关节活动度等。

二、康复目标设定
1. 根据患者评估结果,制定康复目标,明确治疗方向。

2. 康复目标应具体、可量化、可达到,并与患者沟通确认。

三、康复方案制定
1. 根据康复目标,制定相应的康复方案。

2. 康复方案应包括康复计划、康复目标、康复方法等。

3. 康复方案应由康复专家进行制定,并与患者和其家属进行讨论和确认。

四、康复操作步骤
1. 操作前准备:清洁操作区域并消毒,确保操作环境卫生。

2. 操作过程:按照康复方案进行操作,如针灸、按摩、物理疗法等。

3. 操作要点:
(1) 安全性:确保操作过程中患者的安全,避免伤害。

(2) 温和性:操作应温和而不过度,避免加重患者痛苦。

(3) 观察性:在操作过程中注意观察患者的反应和症状变化。

4. 操作后处理:清理操作区域,妥善保存操作工具。

五、康复效果评估
1. 康复效果评估应基于康复目标设定的指标。

【康复课堂】常用康复治疗技术操作规范( 物理治疗__第一章功能评定) 上

【康复课堂】常用康复治疗技术操作规范( 物理治疗__第一章功能评定) 上

【康复课堂】常用康复治疗技术操作规范( 物理治疗__第一章 功能评定) 上第一篇物理治疗第一章功能评定第一节身体形态评定一、姿势1、定义观察或测量受检者在静止或运动中身体所处空间位置的过程。

2、适应证与禁忌证(1)适应证:影响正常姿势的疾患,包括先天性异常(如先天性髋关节脱位、先天性肢体残缺或发育不全等)和后天性异常(如强直性脊柱炎、腰椎间盘突出症、脊柱压缩性骨折后等)。

(2)禁忌证:意识障碍,不能独立坐或站。

3、设备与用具目测法无需设备或可以使用摄像机;脊柱测量使用铅垂线;放射学评定需要X线检查设备。

4、操作方法与步骤(1)目测法:左、右侧面观察有无足弓消失,膝关节屈曲挛缩或过伸,髋关节屈曲挛缩,胸腰椎局部后凸(圆背或驼背),前、后面观察有无脊柱侧屈,双肩是否对称。

1)躯干:观察头部是否前倾、旋转或侧屈,胸廓呼吸是否对称,一侧胸锁关节或肩锁关节是否高于另一侧,胸部有无陷凹、隆凸或桶状胸,有无塌肩凸臀(一侧肩关节低于对侧,对侧髋关节向外侧凸出),脊椎的侧凸和旋转,两侧肩胛骨与脊柱不等距、不等高,翼状肩胛,躯干肌萎缩等。

2)上肢:观察两上肢体位是否一样;一侧上肢是否远离躯干或过度内、外旋;两侧上肢是否等长;有无上肢畸形及肌肉萎缩等。

3)下肢:观察有无扁平足,马蹄足,足内、外翻,膝关节内、外翻,髋过度内、外旋,下肢肌肉萎缩等。

(2)铅垂线测量法:目测法发现姿势异常后可以采取铅垂线测量。

受检者站立位,铅垂线从枕骨隆突的中点下垂,如果铅垂线不经过臀中沟表示有脊柱侧凸,姿势异常但铅垂线经过臀中沟,则表示脊柱侧凸的代偿完全。

(3)放射学评定:对疑有脊柱侧凸的受检者(孕妇除外)可以进行放射学检查。

拍摄直立位第1胸椎到第1骶椎的正、侧位片,在X光片上测量脊柱侧凸的角度,具体测量方法见放射影像学专著。

5、注意事项(1)熟悉人体脊柱和肢体的标准姿势。

(2)评定时在征得受检者同意后,尽量裸露身体、脱去鞋袜、采取自然姿态或动作。

康复科技术操作常规

康复科技术操作常规

**区人民医院康复科诊疗规范康复治疗标准:一、康复治疗的时间:开展的越早,治疗效果越好。

原则上讲,只要生命体征平稳,就可以开展康复治疗。

一般的脑梗死当天可以开展康复预防治疗。

大面积脑梗死、较严重的脑出血、有脑水肿、高颅压积极控制颅压和脑水肿,带生命体征平稳后即可进行康复预防治疗,一般在两周内,多于3~10天开始康复预防治疗,开展康复治疗。

康复比较晚,治疗效果差,合并症多。

一般说,三月内神经功能恢复最快,半年后仍有恢复,一年后恢复变慢,但康复治疗仍有益处。

二、康复住院时限:轻症患者不超过一个月中症患者不超过三个月,重症患者不超过六个月。

如果患者已达到出院时间,但仍有较大康复价值,或出现并发症需住院治疗,经审批准后可适当延长住院时间。

三、临床检查规范:(1)一般检查①、三大常规检查(血常规、尿常规、粪便常规);②、常规血液生化检查(包括肝肾功能、电解质、血脂);③、心电图检查、腹部B超检查;④、胸片及相关部位X线检查;⑤、梅毒血清、艾滋病HIV病毒抗体、肝炎标志物测定;(2)选择性检查①、脑脊液检查②、经颅多普勒(TCD)检查③、脑电图、脑电地形图检查④、头颅CT、磁共振(MRI)检查⑤、诱发电位检查⑥、心脏彩超、颈部彩超检查⑦、心、肺功能检查医疗康复规范一、功能评定:入院后五天内进行初期评定,住院期间根据功能变化情况可进行一次或多次中期评定,出院前要进行末期评定。

脑卒中的功能障碍主要包括运动功能障碍,感觉障碍,认知障碍,情绪障碍,言语和语言障碍、吞咽障碍、排泄障碍及心肺功能障碍等。

评定项目如下1、躯体功能评定、Brunnstrom评定、肌肉肌张力评定、关节活动度(ROM)评定、感觉评定、平衡功能评定、协调评定、肢体形态评定、上肢功能评定、日常生活活动(ADL)评定、疼痛评定、肌肉肌力评定、辅助器具适配性评定,可步行者需进行步态分析。

2、精神心理评定存在相关问题者进行认知功能评定(可先用认知筛查、成套认知评价表、知觉障碍筛查表进行评定,然后针对具体情况进行定向、记忆、注意、思维、失认症专项评定)、人格评定、情绪评定,存在行为障碍者进行专门的行为障碍评定。

2024级康复治疗专业《康复评定》课程标准

2024级康复治疗专业《康复评定》课程标准

康复评定技术?课程标准课程编码:课程名称:康复评定技术学分:6学时:108开课学期:2一、课程概述1.课程性质与作用康复评定技术?是康复治疗技术专业课程体系中的一门专业主干课程。

该课程是在对专业人才市场需求和就业岗位进展调研、分析的根底上,以康复治疗技术岗位实力和综合职业素养培育为重点,采纳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理论,校院合作开发的一门工学结合课程。

2.课程与前修后续课程的关系与本课程相关的课程有:前修课程?人体发育学?、?功能解剖学?、?运动学?,后续课程?运动疗法?、?作业疗法?、?康复工程学?、?临床康复学?、?言语治疗学?。

3.课程标准根本理念本课程标准的根本理念为遵循职业教化以就业为导向,以效劳为宗旨的指导思想,以医院调研为根底,围绕康复治疗技术专业人才培育目标和培育规格,在学习借鉴国内外先进职业教化思想和方法的根底上,依据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思想,与医院专家共同合作,实施本课程的系统开发与实践。

4.课程标准设计思路本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为遵循职业成长规律和教化规律,从宏观(培育目标定位)、中观[课程体系)、微观(教学单元内容)三方面进展系统化设计。

结合学生已有学习根底和学习风格,依据教学做合一的原那么,依据职业活动特点,重组教学内容,支配教学单元次序。

采纳案例教学、任务驱动、现场教学、探讨法和小组学习等教学方法和组织形式,调动学生主体主动性,将理论与实践教学融为一体,实现对学生的学问、实力、素养的系统化培育。

系统化标准教学环境条件,对校院合作、实训基地、专兼结合的“双师”团队,教材等进展系统规划,保障课程的有效实施。

本课程标准用于指导?康复评定技术?课程建立与课程教学。

二、课程目标1.课程总体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和训练,使学生具备……的实力,并具备……的实力,促进企业……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和训练,使学生具备驾驭各种功能评定的方法的实力,并具备娴熟应用运动、感觉等功能评定方法评定患者的各项功能的实力,促进患者康复。

康复评定学课件第十三章认知功能评定

康复评定学课件第十三章认知功能评定

(四)结果分析
1.记忆减退 记忆减退是指记忆的识记、保存、再认和再现功能普 遍减退,临床上比较多见。记忆减退是痴呆患者早期出现的特征 性表现。亦常见于神经衰弱、脑动脉硬化及其他的脑器质性损害 的患者,也见于正常老年人。
2.遗忘 记忆的三个基本过程之一或全部受损时均会产生遗忘,单 纯的遗忘(又称遗忘综合征)具有如下特征:①整体智力正常;②严 重的顺行性遗忘;③逆行性遗忘;④短时记忆(工作记忆)正常或接 近正常;⑤内隐记忆(程序性记忆)保留。
程序性记忆 又称内隐记忆。自动地、不需要有意识提取信息的记忆,即对于信息
的回忆不依赖于意识或认知过程,如条件反射和运动技巧
陈述性记忆 又称外显记忆。是需要有意识提取信息的记忆,即对于信息的回忆依
赖于意识或认知过程
情节性记忆 与事件整个过程相关信息的记忆,包括发生时间、地点及相关条件背
景,如个人亲身经历及重大公众事件
二、注意事项
(1)为方便进行治疗前后的比较,认知功能障碍的评定应尽 可能采用标准化、定量检查的方法。 (2)在检查过程中,若患者不能按照指令进行作业,检查者 应进一步给予提示。 (3)认知障碍评定的得分虽然能够提示患者存在某种认知障 碍和/或障碍的程度,但不能告知该认知障碍发生的原因。 (4)多学科参与认知障碍的研究,作业治疗师评定认知功能 障碍的重点在于确定认知障碍对日常作业活动的影响。 (5)评定的重点应根据病史、脑损伤部位、认知障碍表现 来确定。 (6)若患者同时合并失语症,检查者应首先确定其语言理解 (听、阅读)水平和最可靠的语言表达方式。 (7)听觉或视觉障碍有可能影响认知评定结果。
第三节 常见认知障碍评定
分类
具体方法
注意力障碍 1)反应时评定2)注意广度的评定3)注意持久性的评定

第六章认知知觉障碍康复评价及训练

第六章认知知觉障碍康复评价及训练
时间:2分钟,每分钟用不同颜色 的笔
2.数电梯上升的层数(elevator counting): 受试者聆听CD及数出电梯上升的层数 。
3.在分神的情况下数电梯上升的层数(elevator counting with distraction)
出现两种不同的声音时,只数出属于升降机的声音。
4.视像电梯(visual elevator )受试者从图中说出电梯停下的层数,准备好秒 表进行计时。
记忆障碍 (Memory Deficits)
遗忘综合征 难以学习和记住各种新的信息 短期记忆可以基本正常 不能回忆遗忘发生之前的事情,
时间由数分钟至数年不等 其他认知能力基本正常 分类
逆行性遗忘 (retrograde amnesia) 顺行性遗忘 (anterograde amnesia)
制定计划 按计划执行 决策困难
注意力损害(Attention/concentration deficits)
基本水平 进行一项工作时,不能持续注意或充分地注意,对简单刺激有反应如声音或物体
高级水平 不能把注意力从一件事上转到另一件事上,或分别注意同时发生的两件事情 注意力代表了基本的思维水平,是记忆的前提,这个过程的破坏对其他认知领域有 负面影响
信息处理理论(Luria Theory)
中枢神经系统处理信息的3个步骤: 神经系统注册刺激事件; 中枢神经系统解释并组织原始的感觉传入 信息; 系统把这个刺激和长期记忆中的经历进行 比较,并将刺激与整体目标联系起来 。
Reitan-Wolfson 神经心理功能模式
输出
概念形成 推理
逻辑分析
语言技能
视空间技能
注意, 记忆 输入
信息处理理论的在脑损伤患者中的应用

儿童康复科诊疗常规技术操作规范

儿童康复科诊疗常规技术操作规范

儿童康复科诊疗常规技术操作规范儿童康复科是一个致力于帮助儿童恢复或改善身体功能、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科室。

为了确保诊疗工作的科学性、规范性和有效性,特制定以下诊疗常规技术操作规范。

一、评估与诊断1、病史采集详细询问患儿的出生史、生长发育史、疾病史、家族史等,了解患儿的基本情况和可能存在的问题。

2、身体检查包括体格检查、神经系统检查、运动功能评估、感知觉评估、语言和言语评估等,全面了解患儿的身体状况和功能障碍。

3、辅助检查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可能需要进行头颅影像学检查(如 CT、MRI 等)、脑电图检查、听力检查、视力检查、实验室检查等,以明确诊断和了解潜在的病因。

4、综合评估综合病史、身体检查和辅助检查结果,对患儿的病情进行全面评估,确定诊断和康复目标。

1、物理治疗(1)运动疗法根据患儿的年龄、病情和运动能力,制定个性化的运动训练方案,包括主动运动、被动运动、助力运动等,以改善患儿的肌肉力量、关节活动度、平衡能力和协调能力。

(2)物理因子治疗如电疗、磁疗、光疗、热疗、冷疗等,可用于缓解疼痛、减轻炎症、促进血液循环和神经功能恢复。

2、作业治疗通过有目的、有针对性的作业活动,如日常生活活动训练、手工制作、游戏等,提高患儿的手功能、认知能力、生活自理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3、言语治疗针对患儿的语言和言语障碍,进行发音训练、语言理解和表达训练、吞咽训练等,帮助患儿提高语言沟通能力和吞咽功能。

4、康复工程如矫形器、辅助器具的适配和使用指导,帮助患儿改善身体功能,提高活动能力和生活质量。

包括针灸、推拿、中药熏蒸等中医疗法,促进患儿的康复。

三、康复训练计划制定1、明确康复目标根据患儿的评估结果,确定短期和长期的康复目标,如提高运动能力、改善语言功能、增强生活自理能力等。

2、制定个性化训练计划结合康复目标和患儿的具体情况,制定详细的康复训练计划,包括训练内容、训练方法、训练强度、训练时间和频率等。

3、定期评估与调整在康复训练过程中,定期对患儿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调整训练计划,确保康复训练的有效性。

康复医学科康复诊疗规范

康复医学科康复诊疗规范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康复医学科康复诊疗规范一、康复治疗标准康复治疗的时间开展得越早结局越好。

原则上讲,只要生命体征平稳,就可以开展康复治疗。

一般的脑梗死,当天可以开展康复预防治疗大面积脑梗死、较严重的脑出血,有脑水肿、高颅压,积极控制颅压和脑水肿,待生命体征平稳后即可进行康复预防治疗,一般在2周内,多于3~10天开始康复预防治疗开展康复治疗晚,康复结局差,合并症多。

一般说,3月内,神经功能恢复最快,半年后仍有恢复,1年后恢复变慢,但康复治疗仍有益处。

二、康复住院时限轻症患者不超过1个月、中症患者不超过3个月;重症患者不超过6个月。

如患者已达到出院时间,但仍有较大康复价值或出现并发症需住院治疗,经申请批准后可以适当延长住院时间。

三、临床检查规范(一)一般检查1、三大常规检查。

2、常规血液生化检查。

3、心电图检查、腹部B超检查。

4、胸片及相关部位X线检查。

5、梅毒血清学、艾滋病HIV病毒抗体、肝炎标志物测定。

(二)选择性检查1、脑脊液检查。

适应征:疑有颅内感染、颅内高/低压或脑脊液循环障碍等情况,需了解脑脊液理化性质、观察颅内压力变化时。

2、经颅多普勒(TCD)检查。

适应征:需了解是否有颅内血管狭窄、闭塞、畸形、硬化、动脉瘤、血液供应情况时及颅内压增高的探测等。

3、脑电图、脑电地形图检查。

适应征;①需明确癫痫诊断时;②需协助其它颅内占位及颅内感染诊断时;③出现意识障碍时;④需协助鉴别器质性精神障碍或功能性精神障碍时。

4、头颅CT、磁共振(MRI)检查适应征:①入院时需进一步明确诊断;②病情发生变化,有加重迹象时;③合并有脑积水、肿瘤、感染等迹象时;④其它情况需要进行CT或MRI检查才能明确诊断时。

5、诱发电位检查。

适应征:需鉴别诊断及判断预后时。

6、心脏彩超、颈部彩超检查。

适应征:脑卒中疑为心血管疾病引发时。

作业构成层次康复治疗技术操作规范

作业构成层次康复治疗技术操作规范

作业构成层次康复治疗技术操作规范一、功能性作业活动(一)生产性活动1、定义利用生产性活动(如木工、金工、制陶等)对服务对象进行训练,以改善功能为目的的训练技术。

2、适应证与禁忌证(1)适应证:各类因病、伤、残所致的身体功能障碍、认知心理障碍或工作能力障碍者,如脊髓损伤、手外伤、烧伤、慢性疼痛等。

(2)禁忌证:意识障碍者、严重认知障碍者、病情不稳定者。

3、设备与用具相应生产性活动工具及材料,如木工工具、金工工具、制陶工具及材料等。

4、操作方法与步骤(1)根据功能评定、需求评定及活动分析结果选择适合的生产性活动训练项目。

(2)准备合适的场地、用具及材料。

(3)说明活动的目的、意义、方法,演示操作方法与步骤。

(4)进行生产性活动训练。

以木工训练为例,步骤参考如下:1)计划好需要进行的木工活动;2)选好或画好图纸;3)选择合适的工具、材料;4)按图纸要求制作相应部件,进行标记、锯断、刨削、打磨等作业;5)将准备好的各部件进行组装,如拼接、钉钉子等;6)修饰,如喷漆、贴纸、外包皮革等;7)产品检查。

(5)活动过程中治疗师进行评定、指导和反馈,必要时提供辅助器具或给予帮助。

(6)结束治疗,整理场地及工具。

(7)进行反馈和总结。

5、注意事项(1)注意安全防护,必要时戴安全帽,坐轮椅者需有固定腰带,噪音大时需使用防噪音设置(如耳塞),有粉尘和刺激性气体时需配备吸尘和排气装置并佩戴口罩,操作过程姿势和体位应正确。

(2)治疗场所通风、光线良好,安全防护设施齐全,工作台及工具符合人体工效学要求,服务对象出入无障碍。

(3)根据服务对象的需要和功能情况选择合适的活动,可仅完成其中一个或几个步骤,也可进行小组活动,进行流水作业,必要时需对作业进行调整。

(二)手工艺活动1、定义利用具有高度技巧性和艺术性的精细手工活动进行训练,以改善功能的训练方法。

作业治疗常用的手工艺活动包括编织、剪纸、丝网花制作、折纸、织染、刺绣、布艺、粘贴画、插花、雕刻等等。

数字化神经心理测评和认知康复技术规范-2023最新

数字化神经心理测评和认知康复技术规范-2023最新

数字化神经心理测评和认知康复技术规范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数字化神经心理测评的内容要求、测评报告要求、测评工具的质量要求、测评人员的资质要求、数字化认知康复的内容、系统要求及应用标准、脑健康与认知障碍数字化诊疗智能管理云平台的功能及维护。

本文件适用于各级医疗机构、体检中心、养老机构的相关从业人员。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T/CGSS 022-2022 认知障碍神经心理评估师规范。

3术语和定义GB/T DDDD—2016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认知障碍(Cognitive Impairment)以认知功能损害为核心,伴随日常生活能力减退、精神行为异常,同时可能伴有失语、失用、失认或失行等改变的病理过程。

认知障碍可能涉及记忆、学习、定向、理解、判断、计算、预言、视空间功能、逻辑推理、问题解决能力等诸多认知功能的损害。

按严重程度分为轻度认知障碍(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 MCI)和痴呆(dementia)。

轻度认知障碍指患者具有主观或客观的记忆或其他认知功能损害,但其日常生活能力并未受到明显影响,尚未达到痴呆的标准,是介于认知正常和痴呆之间的一种临床状态。

临床上引起认知障碍的疾病种类繁多,常见的有阿尔茨海默病、额颞叶痴呆、帕金森病痴呆、路易体痴呆、血管性痴呆、正常压力性脑积水、脑外伤、脑肿瘤、颅内感染等。

3.2数字疗法(Digital Therapy)由软件程序驱动,以循证医学为基础的干预方案,用以治疗、管理或预防疾病。

数字疗法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与药物、医疗器械或其他疗法配合使用。

3.3数字化神经心理测评(Digital Neuropsychological Assessment)数字技术与神经心理测评相结合的一种评估方法,可以依托数字化辅助设备和电子化评估工具,对患者记忆、学习、定向、理解等多个领域的健康状态进行精准评估。

康复医学科康复流程和操作规范

康复医学科康复流程和操作规范

山东省文登整骨医院来院患者康复治疗的相关规定和流程为有效提升康复医疗服务水平,真正体现文登整骨医院的“大康复”理念,根据卫生部《康复医学科建设和管理指南》和《康复医学科基本标准》、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规划(2015-2020年)》的指示精神,坚持“以人为本、服务群众,政府引导、市场驱动,中医为体、弘扬特色,深化改革、创新发展”的基本原则,以全面康复理念为指导,以“提高生活质量、重返社会”为目的,结合我院的实际情况,以发展中医特色康复服务,拓展中医特色康复服务能力;从功能评定、中医特色治疗、临床治疗、现代技术治疗等技术为着手点,将多专业诊疗康复技术融合,为病、伤、残患者提供“一站式”康复诊疗服务,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制定文登整骨医院来院患者康复流程、管理规定和技术规范,以促进患者以最快、好、省的康复方式满足临床和患者的需求的康复需求。

一、康复医学科组成:1、康复治疗大厅2、康复病房3、深入各科室的康复治疗师参与的病区康复4、康复门诊、治未病预防保健5、康复辅助器具安装室。

二、康复治疗分组1、中医药治疗组(中药饮片、中药烫洗、熏蒸等)2、理疗组(声、光、电、磁、冷、热和力等物理因子对患者进行治疗的方法等)3、中医特色治疗组(针刺治疗、灸疗法、拔罐疗法、推拿疗法、导引技术、五行音乐等)4、康复技术治疗组[作业治疗组(OT)、物理治疗组(PT)、大型器械组(机器人、减重、等速等各种仪器设备)、语言治疗组、吞咽认知训练组、心理治疗组]6、治未病康复工程组(如假肢、矫形器、自助器等辅助器具)具体康复流程如下:患者的康复治疗是由一个团队(Team组)来完成,是将多专业诊疗康复技术融合,为病、伤、残患者提供“一站式”康复诊疗服务,包括临床医师、康复医师、康复治疗师、中医师、物理治疗师(PT)、作业治疗师(OT)、针炙师、推拿师、护师、营养师、心理治疗师、言语治疗师等。

组长:根据患者科室不同,团队(Team)组长为科室医疗组长以上人员。

作业构成层次评定康复治疗技术操作规范

作业构成层次评定康复治疗技术操作规范

作业构成层次评定康复治疗技术操作规范一、手功能手功能评定包括手的感觉功能、粗大功能、精细功能和作业功能的评定。

粗大功能评定包括了手的握力、捏力、关节活动度、肌耐力和肌张力等运动功能,感觉功能评定部分见物理治疗评定相关内容。

以下主要介绍手的精细功能和作业功能评定。

(一)精细功能1、定义在患者没有感觉、知觉及认知障碍的情况下,评定手指相关运动功能的方法,包括手指的灵活性和协调性等。

2、适应证与禁忌证(1)适应证:各类手外伤,上肢和手关节、神经、肌肉疾病,脑血管意外、脑外伤、脑瘫、中毒性脑病、脊髓损伤等导致上肢和手功能障碍的患者。

(2)禁忌证:外伤后手术早期、意识障碍、有严重的情感障碍以及不愿配合评定的患者。

3、设备与用具积木、硬纸板、绘图工具、可选Jebsen 手功能评定系统、Purdue钉板试验、Minnesota操作评定系统、Crawford手小件灵活性评定系统。

4、操作方法与步骤(1)面谈,了解手损伤的总体情况。

(2)向患者说明评定的目的、意义、方法。

(3)撕纸试验:准备一张白纸,检查者在白纸上画一条直线,让患者用双手将纸沿绘制的直线撕开,正常情况下可以完成。

(4)搭积木试验:准备3块长方形的积木,让患者用手将积木竖直堆起来。

(5)画图试验:让患者用笔在白纸上按照模板画出长方形、圆形和三角形等简单几何线形图。

(6)端球试验:让患者双手端起硬纸板,检查者在纸板上放一个乒乓球,让患者维持乒乓球在纸板上10秒钟。

(7)根据受检者的基本情况选择合适的专用评定工具:1)Jebsen手功能评定系统;2)Purdue钉板试验;3)Minnesota操作评定系统;4)Crawford手小件灵活性评定系统。

(8)进行记录及总结。

(9)将评定结果反馈给受检者。

5、评定标准可选择一种或多种评定检查,不能准确完成者可以诊断有功能障碍。

6、注意事项(1)选择安静环境。

(2)确保评定过程安全,尤其是手部肌腱、神经、骨关节损伤早期不宜进行肌力评定,部分患者不宜进行关节活动度评定。

康复操作规程

康复操作规程

康复操作规程一、引言康复操作规程是指医疗机构或康复中心为了保障患者康复治疗的安全、有效和规范而制定的操作流程。

本规程旨在确保康复操作的标准化和专业化,提高患者的康复效果。

本文将详细介绍康复操作规程的内容和要求。

二、患者评估1. 患者基本信息的收集与记录在进行康复操作之前,医护人员需收集患者的基本信息,包括姓名、年龄、性别、病史、既往治疗情况等,并在康复档案中进行记录。

2. 患者体格检查医护人员应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包括观察患者体征、神经系统功能评估、肌力和关节活动度测试等,以评估患者的康复需求和康复潜力。

3. 康复评估工具的应用医护人员可根据不同的康复领域选择相应的评估工具,如脑卒中康复评定量表、肌功能评估表等,以系统评估患者康复状况,并记录评估结果。

三、康复操作4. 制定康复计划根据患者的康复评估结果,医护人员应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明确康复目标、操作方法和康复周期,并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沟通和确认。

5. 应用康复技术康复技术的应用包括运动疗法、物理疗法、言语疗法等。

医护人员应熟悉并正确应用相应的康复技术,在操作过程中保持专注和耐心,指导患者正确执行相应的康复动作。

6. 监测与记录在康复操作过程中,医护人员需持续监测患者的康复效果和身体反应,并及时记录相关信息,包括患者的病情变化、康复训练的进展等。

7. 康复指导与教育医护人员应向患者及其家属提供针对性的康复指导,包括正确的操作方法、注意事项和常见问题解答等,以提高患者的康复参与度和自我管理能力。

四、康复效果评估8. 康复效果评估工具的应用完成康复操作后,医护人员可再次运用相应的康复评估工具,评估患者的康复效果,并与之前的评估结果做对比分析。

9. 康复效果记录和总结医护人员需记录患者的康复效果,包括康复目标的达成情况、身体功能变化等,并进行综合性总结,为患者后续的康复服务提供参考依据。

五、质量管理与安全保障10. 康复操作监督与审核医疗机构或康复中心应建立康复操作监督与审核机制,定期对康复操作进行监督、检查和评估,确保操作规程的贯彻执行。

常用康复治疗技术操作规范(2012年版)

常用康复治疗技术操作规范(2012年版)

物理治疗功能评定身体形态评定1、姿势1.1、定义观察或测量受检者在静止或运动中身体所处空间位置的过程。

1.2、适应证与禁忌证1.2.1适应证:影响正常姿势的疾患,包括先天性异常(如先天性髋关节脱位、先天性肢体残缺或发育不全等)和后天性异常(如强直性脊柱炎、腰椎间盘突出症、脊柱压缩性骨折后等)。

1.2.2禁忌证:意识障碍,不能独立坐或站。

1.3、设备与用具目测法无需设备或可以使用摄像机;脊柱测量使用铅垂线;放射学评定需要X线检查设备。

1.4、操作方法与步骤1.4.1目测法:左、右侧面观察有无足弓消失,膝关节屈曲挛缩或过伸,髋关节屈曲挛缩,胸腰椎局部后凸(圆背或驼背),前、后面观察有无脊柱侧屈,双肩是否对称。

1.4.1.1躯干:观察头部是否前倾、旋转或侧屈,胸廓呼吸是否对称,一侧胸锁关节或肩锁关节是否高于另一侧,胸部有无陷凹、隆凸或桶状胸,有无塌肩凸臀(一侧肩关节低于对侧,对侧髋关节向外侧凸出),脊椎的侧凸和旋转,两侧肩胛骨与脊柱不等距、不等高,翼状肩胛,躯干肌萎缩等。

1.4.1.2上肢:观察两上肢体位是否一样;一侧上肢是否远离躯干或过度内、外旋;两侧上肢是否等长;有无上肢畸形及肌肉萎缩等。

1.4.1.3下肢:观察有无扁平足,马蹄足,足内、外翻,膝关节内、外翻,髋过度内、外旋,下肢肌肉萎缩等。

1.4.2铅垂线测量法:目测法发现姿势异常后可以采取铅垂线测量。

受检者站立位,铅垂线从枕骨隆突的中点下垂,如果铅垂线不经过臀中沟表示有脊柱侧凸,姿势异常但铅垂线经过臀中沟,则表示脊柱侧凸的代偿完全。

1.4.3放射学评定:对疑有脊柱侧凸的受检者(孕妇除外)可以进行放射学检查。

拍摄直立位第1 胸椎到第1 骶椎的正、侧位片,在X光片上测量脊柱侧凸的角度,具体测量方法见放射影像学专著。

1.5注意事项1.5.1熟悉人体脊柱和肢体的标准姿势。

1.5.2评定时在征得受检者同意后,尽量裸露身体、脱去鞋袜、采取自然姿态或动作。

1.5.3评定女性受检者时须有女医护人员在场或家属陪同。

常用康复治疗技术操作规范14766概要

常用康复治疗技术操作规范14766概要

第一篇物理治疗 (8第一章功能评定 (8第一节身体形态评定 (8一、姿势 (8二、身高与体重 (9三、肢体长度和围度 (9第二节关节活动范围测量 (10一、四肢关节 (10二、脊柱关节 (11第三节肌力评定 (12一、徒手肌力评定 (12二、等速肌力评定 (14三、其他器械肌力评定 (15四、肌肉耐力评定 (16第四节肌张力评定 (16一、手法评定 (16二、仪器评定 (18第五节感觉评定 (19一、浅感觉 (19二、深感觉 (20三、复合感觉 (20第六节平衡评定 (21一、临床观察 (21二、量表评定 (22三、仪器评定 (24第七节协调评定 (24一、上肢 (24二、下肢 (25第八节步行评定 (26一、步行能力 (26二、步态分析 (26第九节心血管评定 (28一、心率 (28二、血压 (29三、心电分级运动试验 (30四、简易运动试验技术 (31 第十节呼吸评定 (32一、通气功能 (32二、代谢当量 (34三、心肺联合运动试验 (34第十一节疼痛评定 (35一、压力测痛法 (36附录 (38附表1-2-1 上肢关节活动范围测量 (38 附表1-2-2 下肢关节活动范围测量 (38 附表1-2-3 脊柱关节活动范围测量 (39 附表1-3-1 上肢肌肉徒手肌力检查 (40 附表1-3-2 下肢肌肉徒手肌力检查 (52 附表1-3-3 躯干肌肉徒手肌力检查 (59 第二章运动治疗 (63第一节关节活动范围训练 (63一、被动关节活动范围训练 (63二、主动-助力关节活动训练 (64三、主动运动 (65第二节关节松动技术 (66一、上肢 (66二、下肢 (68三、脊柱 (68第三节牵伸技术 (69一、上肢 (69二、下肢 (70三、躯干 (70第四节肌力训练 (71一、徒手肌力训练 (71二、等长肌力训练 (72三、等张肌力训练 (72四、等速肌力训练 (73 第五节步行训练 (74一、步行前训练 (74二、步行训练 (75第六节呼吸训练 (76一、腹式呼吸训练 (76二、抗阻呼气训练 (77三、深呼吸训练 (78四、局部呼吸训练 (78五、排痰训练 (79六、呼吸肌训练 (79第七节平衡与协调训练 (80一、无器械平衡训练 (80二、简易设备平衡训练 (81三、仪器平衡训练 (82四、协调训练 (82第八节有氧训练 (83第九节神经发育疗法 (84一、Brunnstrom技术 (84二、Bobath技术 (86三、PNF技术 (88第十节运动再学习 (92一、上肢功能训练 (93二、口面部功能训练 (94三、卧位到床边坐起及坐位平衡训练 (94四、站起与坐下训练 (95五、站立平衡训练 (96六、行走训练 (97第十一节医疗体操 (97一、偏瘫 (98二、颈椎病 (100三、腰椎间盘突出症 (101四、肩周炎 (102五、膝关节骨关节炎 (103六、脊柱侧凸 (104第十二节牵引治疗 (105一、腰椎牵引 (105二、颈椎牵引 (106第三章物理因子治疗 (107第一节电疗法 (108一、直流电疗法 (108二、直流电药物离子导入疗法 (109三、低频电疗法 (110四、中频电疗法 (111五、高频电疗法 (111第二节光疗法 (116一、红外线疗法 (116二、紫外线疗法 (116三、激光疗法 (118第三节磁疗法 (119一、静磁场疗法 (119二、动磁场疗法 (120第四节超声波疗法 (120一、超声波疗法 (120二、超声药物透入疗法 (122 第五节冷疗法 (122一、冷疗法 (122二、冷冻疗法 (123二、湿热袋敷疗法 (125三、泥疗法 (126第七节压力疗法 (126一、正负压疗法 (126二、负压疗法 (127三、正压顺序循环疗法 (128 第八节肌电生物反馈疗法 (129 第二篇作业治疗 (131第一章作业评定 (131第一节作业表现层次 (131一、作业需求 (131二、日常生活活动 (132三、工作 (133四、生存质量 (135第二节作业构成层次 (136一、手功能 (136二、知觉功能 (138三、认知功能 (146第三节物理环境 (149一、家居和社区环境 (149二、工作环境 (150第二章作业治疗 (152第一节作业表现层次 (152一、日常生活活动 (152二、娱乐与休闲活动 (156三、职业康复 (157第二节作业构成层次 (162 一、功能性作业活动 (162二、手功能 (167三、知觉功能 (173四、认知功能 (177第三节环境改造与辅助 (178一、自助具适配 (178二、助行器使用 (179三、轮椅选择与使用 (181四、环境适应与改造 (184第四节矫形器制作与使用 (185一、矫形器制作 (185二、矫形器使用 (186三、压力衣制作与使用 (187第三篇言语治疗 (188第一章听力障碍 (188第一节评定技术 (189一、主观测听 (189二、客观测听 (190第二节治疗技术 (190一、声音察觉训练 (190二、声音辨别训练 (191三、声音识别训练 (191四、声音理解训练 (192五、助听器和电子耳蜗应用技术 (192 第二章失语症 (192第一节评定技术 (192一、失语症 (192二、口面失用症 (196三、言语失用症 (197第二节治疗技术 (198一、听理解治疗技术 (198二、阅读理解治疗技术 (200三、言语表达治疗技术 (201四、书写表达治疗技术 (203五、实用交流能力技术 (204六、辅助交流技术 (204第三章构音障碍 (207第一节评定技术 (207一、呼吸评定 (207二、喉功能评定 (208三、口唇评定 (209四、下颌评定 (210五、软腭评定 (211六、舌评定 (212七、反射评定 (214八、言语评定 (215第二节治疗技术 (216一、舌感觉运动技术 (216二、口唇感觉运动技术 (217三、下颌运动技术 (218四、软腭感觉运动技术 (219五、声带运动技术 (220六、呼吸训练技术 (220七、发音训练技术 (221八、语调音量训练技术 (222九、交流辅助系统应用技术 (222 第四章吞咽障碍 (223第一节评定技术 (224一、口面部评定 (224二、吞咽功能评定 (225三、摄食吞咽评定 (227四、吞咽失用评定 (229五、录像吞钡造影检查 (229第二节治疗技术 (231一、颈部放松及口周肌群训练 (231二、咳嗽训练 (232三、门德尔松手法 (233四、屏气吞咽训练 (234五、吞咽反射促通技术 (234六、电疗 (235七、球囊扩张技术 (235八、进食训练 (236第五章发声障碍 (238第一节评定技术 (238一、发声的客观评定 (238二、声质的评定 (239第二节发声训练治疗技术 (239一、基础发声训练 (239二、发声矫治训练 (240第六章口吃 (242第一节评定技术 (242一、儿童口吃评定 (242二、成人口吃评定 (243第二节治疗技术 (244一、儿童口吃治疗 (244二、成人口吃治疗 (245第七章唇腭裂 (247第一节评定技术 (247一、器官结构及功能评定 (247二、语音评定 (248第二节治疗技术 (249一、发声异常训练 (249二、腭咽闭合不全训练 (250三、构音训练 (251第八章儿童语言发育迟缓 (252 第一节评定技术 (252一、物体操作评定 (252二、语言发育能力评定 (253三、语言发育相关能力评定 (254四、交流态度评定 (255第二节治疗技术 (256一、事物及事物状态理解训练 (256二、事物基本概念的理解训练 (256三、事物的符号理解训练 (257四、词句及句子主要成分理解训练 (258五、句子及语法规则的理解训练 (259 第九章孤独症语言障碍 (260第一节评定技术 (260第二节治疗技术 (260一、孤独症语言交流训练 (260二、孤独症治疗技术对语言的影响 (262 第一篇物理治疗第一章功能评定第一节身体形态评定一、姿势1、定义观察或测量受检者在静止或运动中身体所处空间位置的过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知觉功能评定康复治疗技术操作规范知觉功能评定包括失认症和失用症的评定。

失认症是指在没有感觉障碍、智力衰退、意识不清、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况下,不能通过器官认识身体部位和熟悉物体的一种临床症状,包括视觉、听觉、触觉和身体部位的认识能力缺失;失用症是指在无运动或感觉障碍时,在做有目的或精细动作时表现出行为异常的一种临床症状,有时也表现为不能在全身动作的配合下,正确地运用一部分肢体完成动作的临床症状。

(一)视觉失认1、定义视觉失认是指在无视觉障碍、视野缺损、语言障碍、智力障碍等情况下,却不能通过视觉认识原来熟悉物品的质、形和名称,最常见的是视觉物体失认症、色彩失认和视空间失认症等。

视觉失认评定是指对视觉失认进行评定的方法。

2、适应证与禁忌证(1)适应证:各类脑血管意外、颅内肿瘤、颅内感染、脑外伤、痴呆、脑瘫、中毒性脑病等各种脑部损伤的患者。

(2)禁忌证:意识障碍、有严重的情感障碍及不愿配合评定的患者。

3、设备与用具患者家庭照片、专用评定图片、评定色卡、笔、毛巾、牙刷、镜子、铅笔等实物、患者熟悉人员及书写工具。

4、操作步骤(1)向患者说明评定的目的、意义、方法。

(2)视觉、视野、语言、智力检查,排除相关疾患。

(3)事物命名及说明:让患者命名常用物品,如笔、毛巾、牙刷、镜子、铅笔等实物,并说明其用途。

(4)图片评定:使用专用评定图片。

1)图片配对:请患者看一张图片,移开图片后让患者在多张图片中选择与出示完全相同的一张图片;2)辨别命名:看几张图片,说出图片中物体的名字;3)图形摹写:出示常用物品的图片,要求患者进行临摹;4)图形分类:出示几张常用物品的图片,要求患者按照交通工具、日程器具、建筑物等特性进行分类;5)特性描述:出示常用物品图片(笔、毛巾、牙刷、镜子、铅笔等),让患者描述物品的用途和特性。

(5)触觉命名:嘱患者闭眼,让患者触摸并命名常用物品,如笔、毛巾、牙刷、镜子、铅笔等实物。

(6)面孔识别:1)面孔识别:使用患者家属照片,让患者对照片中熟悉人员面部识别和命名;2)特征描述:对照片中人员面部特征进行描述;3)面孔匹配:要求患者通过照片与真实人员匹配,或从若干照片中挑选出同一人的照片;4)辅助识别:通过人员其他特征描述(如声音、步态、服装等)对人员进行识别。

(7)色彩识别:与色盲不同的是患者可以区分出两种不同颜色,在使用色盲检查表时表现正常,但是不会给看到的颜色命名,也不会在听到颜色名后指出相应色卡或该颜色的物品。

1)颜色命名:要求患者给所见颜色命名;2)颜色分类:检查者出示一张色卡,要求患者在众多色卡中挑出与之相同的颜色;3)颜色配对:检查者向患者提问,要求患者回答,如:笔是什么颜色,苹果是什么颜色等。

(8)视空间评定:评定患者是否能识别空间物体远近。

(9)评定记录及总结。

(10)评定结果反馈给受检者。

5、评定标准以上评定结果出现一项或多项异常,则可以确诊。

6、注意事项(1)选择安静环境。

(2)评定应关注患者情绪变化,不宜过度疲劳。

(3)注意与命名性失语相鉴别,命名性失语者不能通过视觉及视觉以外的感觉通路对物体命名,但能从陈列品中选择物品,也能描述所见物品的特征。

(二)听觉失认1、定义听觉失认是指听觉正常,却不能依靠听觉辨识以前熟悉的事物。

完全失认患者会失去领会任何声音的能力,根据声音的种类又可细分为语聋、环境音失认、音乐失认等。

听觉失认评定是指对听觉失认进行评定的方法。

2、适应证与禁忌证(1)适应证:各类脑血管意外、颅内肿瘤、颅内感染、脑外伤、痴呆、脑瘫、中毒性脑病等各种脑部损伤的患者。

(2)禁忌证:有严重的情感障碍及不愿配合评定的患者。

3、设备与用具录音机、放音设备、专门录制的音乐及日常生活活动中熟悉的声音(如钟声、动物叫声、水流声等)和熟悉的音乐。

4、操作方法与步骤(1)向患者说明评定的目的、意义、方法。

(2)听觉检查:目的是排除听力障碍所引起的对声音的辨别障碍。

(3)环境音辨别:在患者背后放音,包括钟声、动物叫声、水流声等自然界声音,要求其辨别。

(4)言语听觉辨别:患者听理解、复述和听写功能等评定可以参照言语治疗篇相关部分。

(5)音乐辨别:在患者背后放常见音乐,包括国歌、患者以前熟悉的歌曲,要求其辨别。

(6)评定记录及总结。

(7)将评定结果反馈给受检者。

5、评定标准以上评定结果出现一项或多项异常,则可以确诊。

6、注意事项(1)选择安静环境。

(2)评定应关注患者情绪变化,不宜过度疲劳。

(三)触觉失认1、定义触觉失认是指触觉、温度觉、本体感觉以及注意力均正常,却不能通过触摸识别原已熟悉的物品,即不能说出物品的名称,也不能说明和演示物品的功能、用途等。

触觉失认评定是指对触觉失认进行评定的方法。

2、适应证与禁忌证(1)适应证:各类脑血管意外、颅内肿瘤、颅内感染、脑外伤、痴呆、脑瘫、中毒性脑病等各种脑部损伤的患者。

(2)禁忌证:意识障碍、有严重的情感障碍及不愿配合评定的患者。

3、设备与用具笔、毛巾、牙刷、镜子、铅笔等常用物品的实物4、操作方法与步骤(1)向患者说明评定的目的、意义、方法。

(2)闭眼命名:让患者闭眼,直接拿常用物品如笔、毛巾、牙刷、镜子、铅笔等实物让患者触摸,并命名。

(3)闭眼选物:让患者闭眼,患者通过触摸选择出检查者要求的物品。

(4)图形选择:准备多个用硬纸片或塑料片制成的几何图形,如正方形、三角形、椭圆形等,同时在一张纸上绘出数个几何图形。

任选一片请患者闭目触摸,然后睁眼从若干绘画图形中找出刚触摸过物体相同的图形。

(5)评定记录及总结。

(6)将评定结果反馈给受检者。

5、评定标准以上评定结果出现一项或多项异常,则可以确诊。

6、注意事项(1)选择安静环境。

(2)评定应关注患者情绪变化,不宜过度疲劳。

(3)触摸检查须先左右手分别测试,再同时用双手触摸。

(四)单侧空间忽略1、定义单侧空间忽略又称单侧忽略、单侧不注意或单侧空间失认,是指没有视觉、听觉、触觉和嗅觉异常的情况下,却对来自损伤半球对侧视觉、听觉、触觉或嗅觉的刺激缺失,不能注意到对侧躯体运动,伴空间定位等行为能力的异常。

单侧空间忽略评定是指对单侧空间忽略进行评定的方法。

2、适应证与禁忌证(1)适应证:各类脑血管意外、颅内肿瘤、颅内感染、脑外伤、痴呆、脑瘫、中毒性脑病等各种脑部损伤的患者。

(2)禁忌证:意识障碍、有严重的情感障碍,不愿配合评定的患者。

3、设备与用具书写纸、笔、衣物、个人卫生用具、餐具、轮椅、象棋、围棋等。

4、操作方法与步骤(1)向患者说明评定的目的、意义、方法。

(2)书面评价:1)分线试验:在一张白纸上,平行画出三组、每组包括不等长的6条线条,上下各加1条示范线条,示范线条不纳入统计。

让患者坐位持笔在每条线段中点上作一标记,计算平均偏离百分数;2)划销试验:在一张白纸上,随机排列英文字母,要求患者划销所看到的某一字母,正常者可划销所有要求划销的字母;3)临摹试验:要求患者临摹平面图及立体图。

(3)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价:包括日常行为观察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 )量表进行评价。

单侧忽略明显影响日常生活能力包括:1)坐姿时,不能独立保持稳定的坐姿;躯干向健侧倾斜;脸偏向健侧,眼睛(视线)只注视健侧;未能注意患侧肢体放置位置是否正确;与人交谈时不目视对方,忽略站在其患侧的人等;2)进食时,忽略患侧的餐具以及餐具内患侧的食物;3)剃须、梳头、洗脸、刷牙、洗澡时忽略患侧部分;化妆和佩戴首饰时遗漏患侧;4)穿衣困难,漏穿患侧的衣袖,找不到患侧的袖口;漏穿患侧的鞋、袜等;5)入厕时,忽略位于患侧的冲水把手、纸篓;6)转移时遗忘患侧肢体;忽略制动轮椅的患侧手闸,忽略抬起或放下患侧的脚托;驾驶轮椅时撞到患侧的人或障碍物;7)行走时,忽略患侧的行人及建筑物,走过位于其患侧的目标或出现迷路;8)读横排的文字时漏读患侧的文字或漏写患侧偏旁;9)在象棋、围棋等游戏活动中不使用患侧的棋子或不把棋子放在患侧的棋盘,也忽略对手来自患侧的攻击(4)评定记录及总结。

(5)将评定结果反馈给受检者。

5、评定标准(1)分线试验:患者所画线段的中点偏移超过全长10 % 者为异常。

(2)划销试验:划销出现半侧全部或大部分遗漏者为异常。

(3)临摹试验:只能画出图形的一半,或临摹的图画显著偏向一侧则为异常。

以上评定结果出现一项或多项异常,则可以确诊。

6、注意事项(1)评定要由易到难,关注患者情绪变化,不宜过度疲劳。

(2)注意评定时要关注患者的左右分别评定。

(五)体像失认1、定义体像失认是指患者无法说出身体各部位的名字,且无法辨认自己的身体与外界环境相对关系的异常。

体像失认评定是指对体像失认进行评定的方法。

2、适应证与禁忌证(1)适应证:各类脑血管意外、颅内肿瘤、颅内感染、脑外伤、痴呆、脑瘫、中毒性脑病等各种脑部损伤的患者。

(2)禁忌证:意识障碍、有严重的情感障碍及不愿配合评定的患者。

3、设备与用具人像照片、人型拼图或脸部拼图、书写工具等。

4、操作方法与步骤(1)向患者说明评定的目的、意义、方法。

(2)指认试验:让患者指出自己身体部位试验。

(3)图像识别:让患者在照片或图形中识别人体不同部位。

(4)拼图试验:让患者采用人型拼图或脸部拼图,拼出正确的人体或人脸图形。

(5)画人试验:让患者自行在纸上画出完整人体。

(6)评定记录及总结。

(7)将评定结果反馈给受检者。

5、评定标准以上评定结果出现一项或多项异常,则可以确诊。

6、注意事项(1)选择安静环境。

(2)评定应关注患者情绪变化,不宜过度疲劳。

(3)拼图或识别检查时要让患者在合理的时间内完成,时间超长(超过正常操作时间的两倍以上)也可以评定为异常。

(六)意念运动性失用1、定义意念运动性失用是指患者不能执行运动口令,但患者可以自动、反射地完成动作及工具运用,知道并可说出如何做,但不能按指令完成复杂随意动作或模仿动作的临床症状。

意念运动性失用评定是指对意念运动性失用进行评定的方法。

2、适应证与禁忌证(1)适应证:各类脑血管意外、颅内肿瘤、颅内感染、脑外伤、痴呆、脑瘫、中毒性脑病等各种脑部损伤的患者。

(2)禁忌证:意识障碍、有严重的情感障碍,不愿配合评定的患者。

3、设备与用具牙刷与牙膏、蜡烛与火柴盒、电池与电筒、吸管与饮料、钉子、木板、榔头、锯子、螺丝刀、拳击沙袋、模拟高尔夫球组合、铲子、为男性准备剃须刀等。

4、操作方法与步骤(1)向患者说明评定的目的、意义、方法。

(2)先让患者自行准备刷牙,再演示让患者操作,然后听指令让患者挤牙膏到牙刷上。

(3)先让患者自行点燃蜡烛,再演示让患者操作,然后听指令让患者用火柴点燃蜡烛。

然后听指令让患者将电池放入电筒中,并点亮电筒。

(4)先让患者自行让电筒可使用,再演示让患者操作,(5)Goodglass Kaplan失用试验:先让患者按指令做如下动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