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庆德《角的度量》观课评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角的度量》观课评析

东阳市外国语小学杜勇彪

《角的度量》是测量教学的重要知识点。邵庆德老师执教《角的度量》一课时,抓住问题设计这个“牛鼻子”,始终经历测量方法与技巧的探索过程,让学生深切体会角度与度量之间的意义与关系,最终让知识、技能、情感融为一体,让学生有所生长。

以下是我对这节课的一点想法,关注的角度是课堂教学中问题的设计,邵老师巧妙的地方就是问题从学生中来,最终又回到学生中去,在这个过程中,让我们感到难能可贵的是这些问题的含金量。问题驱动教学的发展,显得淋漓尽致。

问题一:为什么用量角器量角?(工具的选择)

可以说,这个问题驱动了孩子的选择需求。

通如:过看书,学生发现两个问题——

一是比较两个角“哪个大?”

二是“大多少?”

第一个问题容易直观比较和判断;寻找适当方法即可。

第二个问题则要求测量具体数据;没有工具难以进行。

问题的梯度设计引发了测量标准(1度角)和测量工具(量角器)的关联。从这个意义上说,问题体现生活实际,问题尊重认知需求,问题驱动能力发展。

问题二:为什么量角器有两圈刻度?(工具的认知)

这个问题驱动着孩子认知的深入。

邵老师通过课件演示,学生知道了一下基本常识:

(1)每1份所对的角的大小是1度;

(2)从1度到180度动态的依次递增就是角的基本单位的叠加。

(3)1度角的顶点叫“中心点”,它的第一条边叫“0度刻度线”。

上述三点常识并不是直接感知就匆匆结束的,而是在后续的反复辨析中让学生重新认知,思维障碍和错误成了不可或缺的价值体验。如:在量角器中找出45度角(两圈就有两个45度),看看它在哪里,并试着把它画下来。反馈时,其中的一个错例(只画45度处的一条边)的展示,学生能立马知道并纠错,反馈还要画出“0度刻度线”。建立了角与度之间的联系。

从而建立的深度认知有:

(1)有“边”才有角,有“角”才有度,有“度”用量角器量。

(2)角的度数有“直接读出”和通过“两次读数相减得到”两种。

(3)内圈多画一排刻度是为了方便测量,免于计算。

问题三:怎样用量角器量角?(工具的使用)

这个问题使得,实践驱动着技能的形成。

实践制造了一些问题,也最终解决了这些问题。在学生的自主“量角”操作实践中,产生了如下问题:

(1)“中心点”未对齐;

(2)“中心点”对齐了,“0度刻度线”未对齐;

(3)读数时内、外圈刻度读错。

通过纠错,师生总结出如下测量角的方法:

(1)中心点与角的顶点重合;

(2)零刻度线与角的一条边重合;

(3)另一边所对准的刻度,就是这个角的度数。

(4)用两个读数相减也能知道角的度数。

问题四:能否用直尺量角?(工具的延伸)

这是问题的伏笔设计,这里匠心独具,竟有两重呼应:

(1)合理性的前后呼应:选择50度弹弓的深度原因。

(2)多样性的拓展呼应:用直尺也能测量角的大小。

特别是直尺量角,从一开始孩子的异口同声“绝不可能”到最后的“突然可能”。时间定格了!学生定然有一种从未知的“混沌”世界突然转到另一个未知的“数学”世界的新鲜奇妙感。这种感觉让学生初步建立了一种认知的可贵态度——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只有尚未找到的方法。

从喜闻乐见的“打猪弹弓”,到不可思议的“量角直尺”,邵老师的功夫在于“问题之妙,存乎一心”。

从角的“生活”世界穿行到角的“测量”世界,再穿透到角的“计算”世界,妙在接二连三的数学世界的呈现让听课的师生大喊过瘾。如果说弹弓和直尺构成一副弓箭,邵庆德老师就是挽弓射箭之人,用力之妙,妙到毫巅,他把孩子从感知的世界带到认知的世界,再带到未知的世界,这样的课真是妙趣横生、妙不可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