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庆德《角的度量》观课评析

合集下载

全国小学数学优质课赛课教学设计一等奖《角的度量》

全国小学数学优质课赛课教学设计一等奖《角的度量》

角的度量执教教师:指导老师:思考和提出的问题⒈量角器的教学应该停留在“认读”还是“解读”?⒉掌握在量角器上“找角”和“读角”是否意味着学生已经会“量角”?⒊“度量”和“测量”有什么本质上的区别?磨课要点⒈起点:角是一个相对抽象的概念,在二年级的时候学生已经对角有了初步的认识,认识了直角,并知道了角的大小与两边叉开的程度有关,且有部分学生已经知道了量角器,但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用量角器来测量角几乎没有体验,更不知道量角器的设计原理。

⒉终点:认识角的度量单位,理解量角器的设计原理,会用量角器量角。

⒊过程与方法:让学生经历量角器的形成和量角方法的探索过程,并通过自主探究、交流反馈掌握用量角器的基本方法,能灵活、正确地测量各种不同位置的角。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40、41页。

教学目标⒈认识量角器的计量单位,了解量角器的构造特点,掌握正确的量角方法,正确地读写角的度数。

⒉经历量角器的形成和量角方法的探索过程,感受量角的意义,发展度量意识,感悟量化思想。

⒊通过观察、思考、探索、反思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掌握量角的方法及要领,了解并尝试理解量角器的构造原理及特点。

教学准备教具:自制PPT课件、小角、量角器、学习单。

学具:量角器。

教学过程一、唤醒经验,引出课题⒈课件呈现一条线段,思考如何测量它的长度?⒉思考:是什么帮助我们解决问题(表面是尺子,实质是度量单位)?⒊沿着线段的一端延长形成一条射线,再绕着射线的端点旋转形成一个角,然后点题。

【设计意图:通过对线段测量的复习,唤醒学生关于测量的经验,为接下去角的度量学习思路埋下伏笔。

】二、探索新知,掌握技能⒈制造冲突,引发测量需要。

呈现两个角,让学生思考两个角如何比较大小?再追问:大多少?⒉认识1°角,创造量角工具。

介绍数学家是如何定义角的度量单位,并让学生感受1°角的大小。

邵庆德《角的度量》观课评析

邵庆德《角的度量》观课评析

《角的度量》观课评析东阳市外国语小学杜勇彪《角的度量》是测量教学的重要知识点。

邵庆德老师执教《角的度量》一课时,抓住问题设计这个“牛鼻子”,始终经历测量方法与技巧的探索过程,让学生深切体会角度与度量之间的意义与关系,最终让知识、技能、情感融为一体,让学生有所生长。

以下是我对这节课的一点想法,关注的角度是课堂教学中问题的设计,邵老师巧妙的地方就是问题从学生中来,最终又回到学生中去,在这个过程中,让我们感到难能可贵的是这些问题的含金量。

问题驱动教学的发展,显得淋漓尽致。

问题一:为什么用量角器量角?(工具的选择)可以说,这个问题驱动了孩子的选择需求。

通如:过看书,学生发现两个问题——一是比较两个角“哪个大?”二是“大多少?”第一个问题容易直观比较和判断;寻找适当方法即可。

第二个问题则要求测量具体数据;没有工具难以进行。

问题的梯度设计引发了测量标准(1度角)和测量工具(量角器)的关联。

从这个意义上说,问题体现生活实际,问题尊重认知需求,问题驱动能力发展。

问题二:为什么量角器有两圈刻度?(工具的认知)这个问题驱动着孩子认知的深入。

邵老师通过课件演示,学生知道了一下基本常识:(1)每1份所对的角的大小是1度;(2)从1度到180度动态的依次递增就是角的基本单位的叠加。

(3)1度角的顶点叫“中心点”,它的第一条边叫“0度刻度线”。

上述三点常识并不是直接感知就匆匆结束的,而是在后续的反复辨析中让学生重新认知,思维障碍和错误成了不可或缺的价值体验。

如:在量角器中找出45度角(两圈就有两个45度),看看它在哪里,并试着把它画下来。

反馈时,其中的一个错例(只画45度处的一条边)的展示,学生能立马知道并纠错,反馈还要画出“0度刻度线”。

建立了角与度之间的联系。

从而建立的深度认知有:(1)有“边”才有角,有“角”才有度,有“度”用量角器量。

(2)角的度数有“直接读出”和通过“两次读数相减得到”两种。

(3)内圈多画一排刻度是为了方便测量,免于计算。

小学数学展示课《角的度量》听课心得笔记评课稿

小学数学展示课《角的度量》听课心得笔记评课稿

小学数学展示课《角的度量》听课心得笔记评课稿小学数学展示课《角的度量》听课心得笔记评课稿「篇一」在教学《角的度量》这一内容时,我正愁不知如何下手。

这一内容是在学生认识角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角的单位和学习用量角器测量角的大小。

怎样看量角器是一个难点,什么时候从内圈看,什么时候看外圈,学生很容易混淆,教学中的数学概念多,(如中心点,零刻度线,内刻度线,外刻度线。

)都是一些抽象的纯数学的语言,知识点多,又没有旧知识做铺垫,操作程序复杂,尤其是四年级学生,是一次手和脑的挑战。

“角是由一条射线绕端点旋转而成”我用一个活动角来直观演示,圆规不就是一个现成的活动角吗?这一节课,我借助圆规来教学。

在认识量角器这一环节,我先让学生观察自己的量角器,并说说自己的发现。

新事物总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学生观察是认真的,汇报也很积极。

紧接着我提出怎样用量角器量自己折的角,激发了学生往下学习的兴趣。

学生尝试量角,探求角的量法。

学生看到的只是一个静态的,完整的角。

还没认识到角是由一条射线绕端点旋转而成,量角时为什么量角器要中心点对准角的顶点,零刻度线对准角的一边,另一边看刻度,对于角的旋转过程和方向没有建立表象。

读角的刻度显得很茫然,弄不明白什么情况下看外刻度,什么时候看内刻度,尽管有的学生会量,也不知所措,说不出理由。

此时,我手拿圆规和量角器进行示范,圆规叉开的大小形成了角。

圆规的顶点对准量角器的中心点,一条边与零刻度线重合,另一边旋转到量角器的另一刻度上,这时圆规的一边对着量角器的刻度就是所叉开角的度数。

由于利用圆规和量角器同时进行示范,看哪个刻度已显得一目了然。

学生也显得跃跃欲试,不由自主地用圆规和量角器在下面比划,我让学生分组操作。

之后再请学生汇报,学生有的说:“与量角器的零刻度线重合的这边对着的零是内圈的,另一边就看内圈的数字,如果对着的零是外圈,另一边就看外圈的数字。

”还有的说:“我先判断画的角是锐角就认刻度线上的小数,如果是钝角就认刻度线上的大数。

2024年《角的度量》评课稿(7篇)

2024年《角的度量》评课稿(7篇)

2024年《角的度量》评课稿(7篇)《角的度量》评课稿篇一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四年级上册2单元“角的度量”,它是本册教学几何初步知识的第二节课。

学生已经在二年级上册的时候初步认识了角,知道了角是由哪几个部分组成,也已经初步感知角的大小跟角的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跟角的边长的长短无关。

但是第一学段的学习主要是让学生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进行感知,而四年级的学生正是从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的转折点,所以本单元主要学习的是抽象出来角的各个特征。

同时在这个单元的第一课时,学生也学习了直线、射线、知道了角是有两条射线组成的。

这节课是学生在此基础上认识量角器,进一步学习角的测量,会用度数来表示角的大小,更进一步体会角的大小跟角的边长的长短无关,跟角的两边张开的大小有关。

同时这节课的学习是学生下节课学习画精确的角的基础,也是学生进行角的分类以及四年级下册学习三角形内角和是180的基础。

因此,本节课的内容掌握对学生来说是很重要的。

为使学生对平面图形的最基本概念有比较清楚的认识。

本节课内容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从直观演示,旧知过渡,设疑引入,感受新知。

通过师生的画角操作,引出比较两个角的大小,通过直接的比较,学生初步理解角的大小与两边叉开的程度有关,为引入角的度量进行间接比较角的大小作了铺垫。

第二部分,认识量角器。

让学生观察,初步认识量角器上的各部分名称及作用,建立角的计量单位度和符号“°”第三部分,教学角的度量。

在学生认识度量工具——量角器,及其单位、符号的基础上,再介绍量角器的使用方法,最后通过实际测量说明:角的大小要看两边叉开的大小,与边长无关。

在教学中,我把重点放在了集中教学角的度量上,使学生在牢固掌握了角的度量方法,为下几节课教学角的分类和角的画法打好基础。

(一)根据以上分析以及课标要求,我拟订这节课的教学目标为:1. 通过自主学习,观察,相互介绍来认识量角器各部分的名称,了解角的计量单位。

《角的度量》的评课意见

《角的度量》的评课意见

《角的度量》的评课意见
教研员评课意见:
导入部分出现的两个角,后面的讲解中没有用到,没有再进行大小的比较,前后没有联系。

导入部分的设计若更改为相等的两个角让学生进行比较,同时让角的两条边一个很长,一个很短,学生进行比较,再引出角的度量。

导入时有学生说用直角、锐角、钝角比较大小,这种方法是不科学的,应该予以否定。

练习纸一上量角2为四个小角,把小角一个个摆上去比较麻烦,这里可以把半圆量角工具折成扇子,先出示一个小角,然后展开出现4个连接的小角,像魔术一样,可以让课堂充满趣味性,学生学习的'热情也就提高了。

判断读内刻度还是外刻度时,应该让学生讨论一下,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进行一场小的辩论,效果会更好。

145度是怎么看出来的,虽然看上去是比较简单的,但是不讲的话还是会有不明白的,要从细处着手,关注到每一个学生,而且应该再加上146度、147度这样的角度会更好。

画90度角时课件出示的弧是不正确的,应该用直角符号。

习题部分环节太多,需要整合到一起。

备课组其他老师评课意见:
1.量角的度数一环节,缺少倾斜的角一类题目。

2.在学生画60度和120度角的时候,可以根据是锐角还是钝角判断自己所画角是否正确。

3.用半圆工具量角三时,设计为三个多一点的小角比三个半角要好。

4.先认识角在读再量再判断,量角后又判断又量角,比较混乱。

【《角的度量》的评课意见】。

角的度量评课稿

角的度量评课稿

角的度量评课稿这是其次次听X教师的课。

内容是《角的度量》第2课时。

通过第一课的学习,学生已经初步把握了用量角器测量角的度数,但是还不够娴熟,会常常读错刻度数。

因此安排这节练习课,就是帮忙学生把握正确的测量方法。

这节课X教师一开头出示一个角让学生测量,复习“两对齐,一看”测量的方法;接着通过一组练习题(读刻度、量角、推断、测量生活中的角度等)帮忙学生进一步稳固已有的方法。

最终再出示一组简单混淆的角,让学生测量,一检查学生的把握状况。

整节课教学过程比拟流畅,师生互动良好,课堂活泼,各环节的处理比拟到位,教学效果良好。

缺乏之处:1、在量角器上读角时(55),教师应全面了解学生的状况,找一找有么有学生误读65的现象。

从而指导学生怎样正确度刻度。

2、练习时应让学生用更充分的时间指一指,说一说,这样在后面学生说自己量角的方法时语言表达可能会更精确。

角的度量评课稿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第七册其次单元《角的度量》。

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四个方面进展说课。

《角的度量》这节课是在学生初步熟悉了角的大小比拟方法的根底上进展教学的,是学习角的分类和角的画法的根底。

本课教学选取了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角作为讨论对象,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究、自主活动中真正理解和把握角的度量方法,进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规律思维力量。

学生对于角的有关学问已有了初步的体验,知道角度的大小与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一局部学生已经对量角器有所了解,但绝大多数学生几乎没有用量角器来测量角的体验,详细角的大小概念还没有形成,显得比拟抽象,小学四年级的学生抽象思维虽然说有肯定的进展,但依旧以形象思维为主,所以教学时要留意进一步培育学生的分析、综合、归纳、概括力量。

依据以上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按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我讲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如下:学问目标:让学生在操作探究中熟悉量角器和角的计量单位,会用量角器正确量角的度数,知道角的大小与角两条边的长短无关,而与角的两条边叉开的大小有关。

角的度量课后反思

角的度量课后反思

《角的度量》课后反思
田学勤
《角的度量》一课比较难上,事先我也作好了思想准备,为了让学生能够正确地量角,我作出许多的铺垫,如先认识量角器,了解量角器上各部分的名称,了解量角器上两排刻度的作用。

特别认识了量角器的中心点与90度刻度线、两条零刻度线。

接着让学生用两根牙签在量角器上摆角,进而认识直角的大小、1度角的大小、几度角的大小……让学生摆30度、45度、120度、150度角,并指名一生上来实物投影仪上摆,指导摆法,这个设计环节旨在让学生初步感悟到摆角时,角的顶点在量角器的中心,角的一边在零刻度上,另一边指在哪个刻度就是几度。

为量角作准备。

接着让学生尝试量书上的两个角,指名上来量,交流方法,纠正错误。

再是巩固,得出方法。

一节课上下来,用牙签摆角用时偏多,导致后续量角部分交流不够充分。

学生量角时摆量角器、读量角器掌握得不够好。

如果下次再上这课,我想用牙签摆角时,重点是讨论:30度、120度的角的两种最基本的摆法,是往左摆还是往右摆,即需要看内圈刻度还是看外圈刻度,我想通过这样的讨论交流操作观察,学生可能对读量角器更清楚明白。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角的度量》评课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角的度量》评课

《角的度量》评课在观课中,老师们选择以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作为自己的观察视角,实地观察了王老师的这节数学新授课,现将老师们的观课情况总结汇报如下:一、观察点选点说明观察视角是: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在此基础上,分为以下几个观察维度:课程的开发和利用、课堂气氛营造、师生双边活动、教学目标的设置与达成、学习方式与方法(自主、合作、探究)、教学问题的设计与处理。

通过这几个维度的观察与诊断,旨在正确认识、了解教学中课程开发、师生的双边关系的处理,课堂教与学的关系。

二、观察结果分析:(总体评价、主要优点、教学建议)(一)总体评价:《角的度量》的主要内容是怎样学好角的度量,从学生在认识角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想好的这部分知识,让学生从各种学习方向进行,培养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的能力,使学生了解和掌握角的度量方法,帮助他们学习空间的观念。

这样可以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加深对周围的认识,从而提高学生对角的度量打好基础。

(二)主要优点:下面重点将在观察视角“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课程资源和创造性使用教材上、课堂氛围”等方面的优点作如下分析:A、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1、该教师能充分挖掘课程资源,根据实际教学条件,创造性地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丰富了教学内容和形式,有利于学生观察、模仿、尝试、体验欢欣愉悦的教学环境,使数学学习更好地体现生活性和思维能力。

2、所利用的教学资源符合学生年龄特征、心理特征和学科认知发展水平,具有科学性、思想性、趣味性、灵活性和开放性,教学资源题材多样、内容丰富、语言真实。

最大限度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拓展了学生的思维。

就是要调动学生已有的经验,为新知的学习找到相关的理论基础。

让学生学会迁移。

3、该教师适当地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以补充和丰富课堂教学内容。

该教师在数学教学中,除了合理有效地使用教科书以外,还积极利用声像资源等,给学生学习提供了更多的丰富、真实的语言学习和体验的机会。

4、丰富的课程资源,较好地开拓了教和学的渠道,更新了教和学的方式,使数学教学更加真实、生动、开放和灵活,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条件。

《角的度量》评课稿整理

《角的度量》评课稿整理

《角的度量》评课稿整理《角的度量》评课稿《角的度量》评课稿1听了《角的度量》这节课后,我觉得授课老师对新课程理念体会得较深刻,教学方法把握得当,营造了一个宽松和谐的学习气氛,体现了“以同学为主体的教学思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面:一、创设情境,激发同学的求知欲开题以故事情节引入创设了一个问题的情境,依据儿童年龄和心理特征,同学有极强的奇怪心,所以激发了同学学习的爱好,激活了同学的思维,培育了同学探究力量和创新意识,加强了同学对角大小的初步熟悉和理解,拓展了同学的视野,体现了数学教学的开放性。

二、挖掘生活素材,奇妙整合课程资源老师对教材的内容进行选择,组合,再造,制造性地使用教材,敬重教材且不拘泥教材。

这节课支配的程序是先出示两角,再让同学说说哪个角大,怎样知道哪个角大哪个角小、激发了同学的求知欲。

接着通过用10度的角去度量得知角的大小。

然后再学习量角器的各部分名称和度量角的方法。

三、在探究中体验,以活动促进展本节课老师为同学供应了充分的探究时间和空间,如:老师出示了两个大小类似的角A和角B时,老师让他们才猜猜哪个角大?这时同学消失了熟悉的冲突这时有的同学说角A大:;有的同学说角B 大,老师再次追问究竟哪个角大呢?你们能想出验证的好方法吗?这时每个同学都乐观的.地投入到探究的活动中来,发挥他们丰富的现象力,开动起才智的小脑筋,同学们想出了多种验证的方法。

有的同学说我是用三角板中的一个直角分别和这两个角进行对比移动三角板的位置而得到的;有的同学回答我是用通过角A是三角形的三倍多点,而角B是比它的三倍多的稍多些,有的说我是用直尺测量出的,让他们在尝试中发觉、操作中明理、在合作中胜利、在质疑中进展、在活动中学习数学。

老师又创设情境让同学找出身边的角并度量出各角的度数,如:红领巾、桌子角、书角等,让他们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我们的身边到处都有数学,数学来源与生活又服务与生活,培育他们学好数学的自信念。

四、加强练习拓展与延长老师细心设计了有梯度的习题,不仅能进一步加深了同学对本节课学问的内化,而且还能拓展思路,更能开阔同学学问的视野,由于同学是一个鲜活的生命个体,每个人的熟悉阅历,熟悉水公平皆不相同,他们的思维进展也不同,新课改的理念之一是:要关注同学的个体进展,把更多的时间和空间还个同学,让同学在一个多向、开放、合作沟通中学习新知,让同学在观看、猜想、沟通、反思等活动中逐步体会数学学问的产生形成与进展过程,组织引导,放手让同学动手操作,让同学画一画、说一说、指一指、量一量,并让同学上台展现,敬重了同学的意见,张扬了同学的共性,给同学供应了一个展现自我的平台。

《角的度量》评课

《角的度量》评课

《角的度量》评课《角的度量》是一节有关角度测量的课程,旨在让学生掌握角的度量方法,了解不同角度的单位,并能够进行简单的角度计算。

这节课的教学内容对于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角度是几何学中一个基本的概念,掌握好角度的测量方法对于后续的几何学习有着重要的意义。

在评课过程中,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评价这节课的教学效果:一、教学目标是否明确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它对于教学活动的开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在《角的度量》这节课中,教学目标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让学生掌握角的度量方法;2.让学生了解不同角度的单位;3.让学生能够进行简单的角度计算。

从评课的角度来看,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是非常明确的,教师通过讲解、演示和练习等方式,让学生掌握了角的度量方法,了解了不同角度的单位,并能够进行简单的角度计算。

二、教学内容是否合适教学内容是教学活动的核心,它应该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科特点。

在《角的度量》这节课中,教学内容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角的定义和分类;2.角度的单位和换算;3.角度的测量方法和计算。

从评课的角度来看,这节课的教学内容是非常合适的,它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科特点,同时也能够很好地完成教学目标。

三、教学方法是否得当教学方法是教学活动中教师和学生之间相互作用的方式,它对于教学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角的度量》这节课中,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教学方法:1.讲解法:教师通过讲解的方式,让学生了解角的定义、分类、单位和换算等基本概念;2.演示法:教师通过演示的方式,让学生了解角度的测量方法和计算过程;3.练习法:教师通过布置练习题的方式,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和计算,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从评课的角度来看,这节课的教学方法是非常得当的。

教师采用了讲解、演示和练习等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从多个方面来掌握知识,提高了教学效果。

同时,教师也注重了与学生的互动和交流,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四、教学效果是否良好教学效果是评价一节课好坏的重要标准之一。

《角的度量》评课稿

《角的度量》评课稿

《角的度量》评课稿徐老师执教《角的度量》一课,总体来说比较完整,对于第一次上数学公开课的徐老师来说,已经非常不容易了。

能把握教学重点,控制好教学环节,组织好学生课堂活动与交流,教学语言干净利落,作为一名青年教师,能做到如此不错矣。

但教学当中自然有优点与不足,下面本人就本节课部分环节谈一些不成熟的想法与建议。

1、认识量角器时,采用的方法是“让学生仔细观察教师手中的量角器,认真地研究研究,看看你有什么发现”这种探究的方法。

从课堂上学生的表现来看,学生比较拘紧,参与面不广。

尽管课堂中学生的回答也有精彩的,如:“我发现量角器上的有数,这些数的排列有规律,一个从左往右,一个从右往左”等等,但整个环节比较零乱,如果能让学生自主观察自己的量角器,然后小组进行讨论再汇报,这样学生说起来也比较有自信,比较完整,教师适时地进行补充,就能把所有的信息反馈出来,也较为系统。

2、在量角器上找大小不同的角时,徐老师又分以下几个层次来学习的:(1)在量角器上找出1°角,并说出为什么?(2)在量角器上找出几个角的度数(2°、10°等)(3)读一个媒体上标数的角(50°)。

再找出一个跟它一样大的角。

此题是因为读角时学生容易把内圈和外圈上的刻度搞混淆,学生通过这两个角的认读,深有体会地说:读角时要注意把内圈和外圈上的刻度看清楚。

因为读角时虽然都是50°,但一个是看外圈,一个是看内圈的。

第三个层次是尝试量角,探求量角的方法的前提,所以相当重要。

但在第三个小环节上,教师没有加强内圈外圈的辩别,导至后面量角的教学环节出现不扎实的状况。

因为四年级的学生看到的只是一个静态的、完整的角,还没有认识到角是由一条射线绕端点旋转而成,量角为什么要“中心对顶点,零线对一边,另边看刻度”,对于角的旋转过程、方向没有建立表象,加以认识,自然读度数也就茫茫然,弄不明白什么情况下看外刻度线或内刻度线,尽管总结出量角方法,学生仍是不知所措。

《角的度量》观课报告

《角的度量》观课报告

《角的度量》观课报告
在今天的观课议课活动中,我选择以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作为自己的观察视角,对本节课进行分析,现将自己的观课情况总结汇报如下:
一、课题说明
《角的度量》是小学数学第七册的教学内容。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认识量角器,会用量角器量出角的度数,学生经过观察、操作、比较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能力和抽象能力,进一步建立空间观念,丰富学生的形象思维;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建立自信心。

通过生活情境的创设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二、总体评价:
《角的度量》的主要内容是怎样学好角的度量,从学生在认识角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想好的这部分知识,让学生从各种学习方向进行,培养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的能力,使学生了解和掌握角的度量方法,帮助他们学习空间的观念。

三、具体阐述
1、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
所利用的教学资源符合学生年龄特征、心理特征和学科认知发展水平,具有科学性、思想性、趣味性、灵活性和开放性根据实际教学条件,利于学生观察、模仿、尝试、体验欢欣愉悦的教学环境,使数学学习更好地体现生活性和思维能力。

积极利用声像资源等,给学生学习提供了更多的丰富、真实的语言学习和体验的机会。

2、课堂气氛营造
引出深思,激发学生对新知识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更能调动他们的学习动机,把学习的动权让给了学生使学生在动口,动手,动脑等活动中完成学习任务。

小组活动,动手,动脑,制作各种各样的角来进行巩固好本节课的内容,还可以提高了学生的思维,想象能力。

3、师生双边活动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根据实践活动内容的需要,在研究材料特点的基础上,精心选择,提供那些与揭示数学概念、数学道理有关的能激发学生探索的材料,让学生放手实践。

《角的度量》观课报告

《角的度量》观课报告

角的度量观课报告一、观看课程本次观课的课程是“角的度量”。

该课程是一节初中数学的课程,授课老师详细介绍了角的概念与度量,并以多个例子进行了讲解。

二、课程内容1. 角的定义授课老师首先介绍了角的定义,即由两条射线共面、公共端点组成的图形形成的角。

并指出了角名称的命名方式,比如用字母表示角的顶点,用该字母下方同侧的两点表示两条射线,然后用这三个点按照顺序表示一个角。

授课老师还提到了什么样的图形无法形成角,如三条线段的交点不满足共面的条件等。

2. 角度制和弧度制接着,授课老师讲解了角度制和弧度制的概念和转换。

其中角度制是指以直角为基准,将圆周分成360份来度量角度大小的制度。

而弧度制是指以半径为单位,将圆周分成$2\\pi$份来度量角度大小的制度。

通过多组例题的演示,授课老师让我们了解了在不同制度下如何进行角度度量,以及如何对于角度制和弧度制之间的转换。

3. 角的度量最后,授课老师讲解了角的度量方法及相关公式。

包括平角为180°、直角为90°、钝角为180°至90°、锐角为90°以下四种情况,并提出了计算角度的方法以及如何使用三角函数等公式计算角度大小。

这部分的内容结合了多个例子的演示,让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如何对于不同类型的角进行度量,并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问题。

三、我的收获通过这堂课的观看,我对于角的概念和度量方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课程中,授课老师给出了很多例题,并且对于每一种角及其度量方式,都进行了详细的解答和讲解,让我对于数学知识的掌握更加丰富和牢固。

同时,在课程中我还学会了如何使用三角函数等方法计算角度大小,这些方法在实际生活和学习中也大有用处。

通过这次学习,我觉得对于数学知识的学习兴趣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

四、总结本次观课的课程《角的度量》让我对于角的概念和度量方法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在这个过程中,我也掌握了一些常用的计算方法和公式,从而能够更好地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

《角的度量》教案反思

《角的度量》教案反思

《角的度量》教案反思教案反思:《角的度量》在本节课中,我教授了《角的度量》这个知识点。

该教案设计了目标、课前准备、教学过程和教学反思等环节。

通过上述教学过程,该教案的目标能否实现?教学过程中的亮点和不足有哪些?如何提高这个教案在以后的教学中的效果?下面将从这几个方面进行反思。

首先,教学目标是否实现。

在本节课中,我设计了三个教学目标:1)认识角这个概念。

2)掌握角的度量方法。

3)运用角的度量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通过观察课堂上的学生表现,大部分学生都能够正确理解角的概念,并掌握了角的度量方法。

在课堂练习部分,他们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因此,从学生的实际表现来看,教学目标基本得到了实现。

其次,教学过程的亮点和不足。

课前准备环节中,我通过布置预习作业,让学生提前了解角的概念,为课堂上的授课打下了基础。

在教学环节中,我运用多媒体课件引导学生认识角的概念,并通过示意图向学生展示了角的度量方法。

这样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所学的知识。

同时,我还设计了互动讨论环节,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互相交流思考,加深对角度的理解。

另外,课堂练习以小组竞赛的形式呈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他们的积极性。

然而,教学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首先,教学时间安排较紧凑,导致有些学生掌握程度不够。

部分学生在互动讨论环节中缺乏积极参与,导致合作效果不如预期。

其次,在课堂练习中,个别学生对于解题思路的理解还不够透彻,导致了一些错误答案的出现。

这说明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我在引导和辅导上还需要更加细致和耐心。

最后,提高教学效果的方法。

针对教学过程中的不足,我应该采取一些措施来提高教学效果。

首先,我应该合理安排教学时间,确保每个环节都能够得到充分的学习。

同时,在设计练习题目的时候,应该考虑到不同学生的不同思考能力和解题思路,增加一些适应不同层次学生的题目。

另外,我应该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动态,鼓励他们在讨论和解题中提出问题,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角的初步认识》和《角的度量》听课反思

《角的初步认识》和《角的度量》听课反思

《角的初步认识》和《角的度量》听课反思昨天晚上,我在家学习了2022年全国小学数学(人教版)核心素养观摩交流课的示范课,我分别听了山东程珣老师的《角的初步认识》和福建邵庆德老师的《角的度量》。

听完这两节,我的收获很多。

对于程老师的《角的初步认识》一课,程老师的设计一环接着一环,非常精彩,特别是程老师对学生的启发令我印象深刻。

程老师在介绍角的各部分时,教师用规范的语言介绍了一遍后,又找了三四个同学来介绍过后,让学生在小组内说一说,很大程度上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并且起到巩固新知识的作用。

程老师接着让学生把想象的角画出来,锻炼了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教师在展示学生画的角时,说道“如果你认为他是我们的角朋友时,我们掌声通过,好吗?”接着说道“我们来请出第一位,请出第二位,请出第三位,请出第四位”在情感上感染了学生。

放时故意朝向不同,并提出“关于这四个角,你有什么想说的?”,学生回答完,他紧接着说道“那为什么他们都是角?”通过问话,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而且又巩固了新知。

程老师也注重学生提出问题,并不断巩固知识,在教学中,尝试让学生归纳,让学生多说,并在教学中多设计游戏,在课的最后,程老师让学生闭着眼睛想象,一个圆形纸片,我们让它对折,对折,再对折。

,想象一下,是什么样子,从而引出量角器,作为延展。

对于邵老师的《角的度量》一课,首先令我惊叹的是邵老师的板书设计,邵老师在讲1度角时运用了新鲜的因素“微课”讲解,对于问题,邵老师让学生多说,其他学生做补充,其中用到“谁能说的更明白点?”邵老师让学生提出问题时归纳得出三个主要问题“为什么量角器是半圆形的?”,“为什么有两圈刻度?”,“怎么用量角器测量角的大小?”,并在后续课堂上引导学生去解决这三个问题。

整节课逻辑性强,前后呼应,愤怒的小鸟开始,又以愤怒的小鸟结束,前面提到能用直尺测量角吗?后面又提出可以,用三角函数,作为呼应与延展,非常精彩。

听完这两节课我收获特别多,感触很大,我在敬佩两位老师的同时,也希望自己的成长脚印留下痕迹。

小学数学公开课《角的度量》评课稿

小学数学公开课《角的度量》评课稿

小学数学公开课《角的度量》评课稿角的度量是小学数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对于学生理解几何概念和解题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在本次小学数学公开课中,老师围绕角的度量这一主题,通过清晰的教学设计和生动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掌握了角的概念、度量方法和应用技巧。

首先,老师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的事物,激发了学生对角的兴趣。

在课堂中,老师向学生展示了各类与角有关的图形,并引导学生观察角所在的位置以及角的大小。

通过这种直观的方式,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什么是角,并从中感受到数学的趣味性。

接着,老师通过简明扼要的讲解,向学生介绍了角的度量方法。

老师以图示的形式展示了用度数和弧度来度量角的方法,并通过实际案例的呈现,让学生深入理解两种度量方法的区别和应用场景。

在讲解中,老师注重将抽象的概念转化为学生熟悉的日常生活中的具体事物,使学生能够迅速掌握度量方法,并且能够在实际情境中运用。

在教学的过程中,老师注重灵活运用多样化的教学资源。

例如,在讲解角的度量方法时,老师使用了投影仪播放了一段与角度量相关的动画视频,通过图文并茂的展示,使学生对角的概念和度量方法有了更全面、深刻的理解。

同时,老师还充分利用了课堂黑板和教学实例,通过手写演算和示范解题,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和掌握角的度量方法。

在课堂中,老师还注重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互动性。

老师安排了多个小组活动,让学生在小组内共同讨论和解决与角度量相关的问题。

通过小组合作,学生们积极思考,互相讨论,共同探索解题的方法,并在课堂结束时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解题思路。

这种互动性的教学方式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

在教学的总结和归纳环节,老师通过提问的方式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巩固学生对角的度量方法的理解。

同时,老师对学生在小组活动中的表现给予了积极肯定,并对学生们的创新思维和解题策略提供了指导性的回馈,激发了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

综上所述,本次小学数学公开课《角的度量》在教学设计和教学方式上都表现出色。

浅谈教师在数学“生本课堂”中的角色定位——观邵庆德老师教学《角的度量》一课有感

浅谈教师在数学“生本课堂”中的角色定位——观邵庆德老师教学《角的度量》一课有感

浅谈教师在数学“生本课堂”中的角色定位——观邵庆德老师教学《角的度量》一课有感所谓“生本课堂”,指以学生为本的课堂,倡导“先做后学,先学后教,少教多学,以学定教”的教学原则,要求“全面依靠学生”,教师应无为而为,处于“帮学”地位。

“生本课堂”,教师的作用不是降低而是增加,变得更有意义。

下面,以邵庆德老师教学《角的度量》一课为例,谈谈教师在数学“生本课堂”中的角色定位。

深孔高压水泥灌浆环间距为1.5 m,每环15孔,环间钻孔梅花形布置,孔深入岩12 m,灌浆压力为4.5 MPa。

水泥化学复合灌浆环间距为3.0 m,孔深入岩7.5 m,每环15孔,环间钻孔梅花形布置,灌浆压力为4.0 MPa。

一、要敢于放手,静候生命之芽萌发1.引入阶段,放手让学生观察质疑师:现在请同学们仔细观察量角器,并将它与直尺进行比较,看看有什么发现或疑问。

生1:量角器上有两排数字,为什么这两排数字是反着写的?现状水质达标的水功能区,污染物入河量大于计算纳污能力的,以水功能区纳污能力作为限制排污总量;污染物入河量小于计算纳污能力的,以纳污能力或者小于纳污能力的入河量作为限制排污总量。

师:这个问题问得好!为什么会有两排数字,而且是反着写的呢?(生思考)生2:量角器为什么是半圆形的?生3:用量角器如何量角?……市场风险主要是由数据的真实性造成的,同时也包括金融交易中的不正当行为以及对数据的垄断。

对大数据的分析存在质和量两大因素,但也只是数据之间行为,一旦数据出现差错,那么对金融风险的预测和防范就失真了,进而会引发市场风险。

此外,有实力的金融企业会把含金量高的数据进行垄断,从而使金融市场的天平向某一方向倾斜,大数据也就因此失去了有效的市场调节作用,促使了市场风险的加剧。

师:同学们问得真好!今天,我们要学习角的度量,当然要知道量角器怎么用。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

”课堂上,邵老师放手让学生自主观察量角器,并大胆质疑,提出自己的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角的度量》观课评析
东阳市外国语小学杜勇彪
《角的度量》是测量教学的重要知识点。

邵庆德老师执教《角的度量》一课时,抓住问题设计这个“牛鼻子”,始终经历测量方法与技巧的探索过程,让学生深切体会角度与度量之间的意义与关系,最终让知识、技能、情感融为一体,让学生有所生长。

以下是我对这节课的一点想法,关注的角度是课堂教学中问题的设计,邵老师巧妙的地方就是问题从学生中来,最终又回到学生中去,在这个过程中,让我们感到难能可贵的是这些问题的含金量。

问题驱动教学的发展,显得淋漓尽致。

问题一:为什么用量角器量角?(工具的选择)
可以说,这个问题驱动了孩子的选择需求。

通如:过看书,学生发现两个问题——
一是比较两个角“哪个大?”
二是“大多少?”
第一个问题容易直观比较和判断;寻找适当方法即可。

第二个问题则要求测量具体数据;没有工具难以进行。

问题的梯度设计引发了测量标准(1度角)和测量工具(量角器)的关联。

从这个意义上说,问题体现生活实际,问题尊重认知需求,问题驱动能力发展。

问题二:为什么量角器有两圈刻度?(工具的认知)
这个问题驱动着孩子认知的深入。

邵老师通过课件演示,学生知道了一下基本常识:
(1)每1份所对的角的大小是1度;
(2)从1度到180度动态的依次递增就是角的基本单位的叠加。

(3)1度角的顶点叫“中心点”,它的第一条边叫“0度刻度线”。

上述三点常识并不是直接感知就匆匆结束的,而是在后续的反复辨析中让学生重新认知,思维障碍和错误成了不可或缺的价值体验。

如:在量角器中找出45度角(两圈就有两个45度),看看它在哪里,并试着把它画下来。

反馈时,其中的一个错例(只画45度处的一条边)的展示,学生能立马知道并纠错,反馈还要画出“0度刻度线”。

建立了角与度之间的联系。

从而建立的深度认知有:
(1)有“边”才有角,有“角”才有度,有“度”用量角器量。

(2)角的度数有“直接读出”和通过“两次读数相减得到”两种。

(3)内圈多画一排刻度是为了方便测量,免于计算。

问题三:怎样用量角器量角?(工具的使用)
这个问题使得,实践驱动着技能的形成。

实践制造了一些问题,也最终解决了这些问题。

在学生的自主“量角”操作实践中,产生了如下问题:
(1)“中心点”未对齐;
(2)“中心点”对齐了,“0度刻度线”未对齐;
(3)读数时内、外圈刻度读错。

通过纠错,师生总结出如下测量角的方法:
(1)中心点与角的顶点重合;
(2)零刻度线与角的一条边重合;
(3)另一边所对准的刻度,就是这个角的度数。

(4)用两个读数相减也能知道角的度数。

问题四:能否用直尺量角?(工具的延伸)
这是问题的伏笔设计,这里匠心独具,竟有两重呼应:
(1)合理性的前后呼应:选择50度弹弓的深度原因。

(2)多样性的拓展呼应:用直尺也能测量角的大小。

特别是直尺量角,从一开始孩子的异口同声“绝不可能”到最后的“突然可能”。

时间定格了!学生定然有一种从未知的“混沌”世界突然转到另一个未知的“数学”世界的新鲜奇妙感。

这种感觉让学生初步建立了一种认知的可贵态度——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只有尚未找到的方法。

从喜闻乐见的“打猪弹弓”,到不可思议的“量角直尺”,邵老师的功夫在于“问题之妙,存乎一心”。

从角的“生活”世界穿行到角的“测量”世界,再穿透到角的“计算”世界,妙在接二连三的数学世界的呈现让听课的师生大喊过瘾。

如果说弹弓和直尺构成一副弓箭,邵庆德老师就是挽弓射箭之人,用力之妙,妙到毫巅,他把孩子从感知的世界带到认知的世界,再带到未知的世界,这样的课真是妙趣横生、妙不可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