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疹暴发
麻疹暴发应急预案

一、预案背景麻疹是一种高度传染性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的健康。
为有效应对麻疹疫情,降低疫情传播风险,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特制定本预案。
二、预案目标1. 快速发现和报告麻疹疫情;2. 及时采取隔离、消毒、疫苗接种等措施,遏制疫情蔓延;3. 加强疫情监测,做好病例追踪、隔离和康复工作;4. 提高公众对麻疹的认识,加强疫苗接种工作。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1. 预案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指挥调度麻疹疫情防控工作,成员包括卫生健康部门、疾控中心、医疗机构、社区等部门负责人。
2. 预案办公室:负责预案的具体实施,协调各部门工作,成员由卫生健康部门、疾控中心、医疗机构、社区等部门工作人员组成。
3. 预案执行小组:负责麻疹疫情的具体防控工作,包括病例发现、报告、隔离、消毒、疫苗接种等,成员由卫生健康部门、疾控中心、医疗机构、社区等部门专业人员组成。
四、疫情监测与报告1. 各级卫生健康部门、疾控中心要加强对麻疹疫情的监测,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2. 医疗机构要加强对疑似麻疹病例的筛查,及时报告病例信息。
3. 发现疑似麻疹病例,医疗机构应在2小时内向所在地疾控中心报告。
4. 疾控中心接到报告后,立即进行调查核实,并按照规定程序报告上级卫生健康部门。
五、病例处置1. 确诊病例隔离治疗:确诊麻疹病例应立即住院隔离治疗,防止病毒传播。
2. 密切接触者管理:对确诊病例的密切接触者进行追踪,并进行医学观察和疫苗接种。
3. 疫情控制:对病例居住地、工作场所等进行消毒,切断传播途径。
六、疫苗接种1. 加强麻疹疫苗接种工作,提高人群免疫力。
2. 对重点人群开展应急疫苗接种,降低疫情传播风险。
3. 鼓励公众主动接种麻疹疫苗,提高群体免疫屏障。
七、宣传教育1. 加强麻疹防控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麻疹的认识。
2. 通过媒体、社区等多种渠道,普及麻疹防控知识,引导公众正确应对麻疹疫情。
八、应急物资保障1. 做好应急物资储备,确保疫情发生时物资供应充足。
医院麻疹暴发应急预案

一、预案背景麻疹是一种高度传染性的急性呼吸道病毒感染疾病,严重威胁儿童健康。
为有效预防和控制麻疹在医院内的传播,保障患者及医护人员安全,特制定本预案。
二、预案目标1. 及时发现、报告麻疹病例,确保早隔离、早治疗。
2. 采取有效措施,切断麻疹传播途径,降低感染风险。
3. 加强医院感染防控,确保医疗秩序稳定。
三、预案组织机构及职责1. 成立医院麻疹暴发应急处置领导小组,负责麻疹暴发事件的统一指挥和协调。
2. 设立应急办公室,负责麻疹暴发事件的日常管理工作。
3. 医院感染管理科负责麻疹暴发事件的监测、报告、调查、分析和防控措施落实。
四、预案启动条件1. 医院内发现2例及以上麻疹确诊病例,且存在共同暴露史。
2. 医院内发生疑似麻疹病例,经实验室确诊为麻疹病毒感染。
3. 医院内发生麻疹暴发事件,引起上级卫生行政部门关注。
五、预案处置流程1. 病例报告:临床医生发现疑似麻疹病例后,立即向科室负责人报告,科室负责人在2小时内报告医院感染管理科。
2. 确诊与隔离:医院感染管理科接到报告后,立即组织专家进行会诊,确诊麻疹病例,并对患者进行隔离治疗。
3. 采样与检测:对疑似病例、密切接触者进行采样,送检实验室进行麻疹病毒检测。
4. 流行病学调查:对麻疹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追踪密切接触者,并采取相应防控措施。
5. 传染病报告:按照《传染病防治法》要求,及时向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麻疹暴发事件。
6. 防控措施:a. 加强医院感染防控,严格执行手卫生、消毒隔离制度;b. 对疑似病例、密切接触者进行隔离观察,避免交叉感染;c. 对医院环境进行全面消毒,降低麻疹病毒传播风险;d. 加强医务人员培训,提高麻疹诊断、治疗和防控能力。
7. 总结与评估:麻疹暴发事件得到控制后,对事件进行总结和评估,完善应急预案。
六、预案保障措施1. 加强麻疹疫苗的储备和供应,确保适龄儿童及时接种。
2. 提高医务人员对麻疹的认识,加强麻疹诊疗技术培训。
麻疹暴发应急处置预案及流程

一、预案概述麻疹是一种高度传染性的急性呼吸道病毒感染病,可导致严重的并发症,甚至死亡。
为有效预防和控制麻疹的暴发,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特制定本预案。
二、预案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我国境内麻疹暴发的应急响应工作,包括但不限于病例报告、调查处理、隔离治疗、疫苗接种、健康教育等方面。
三、组织机构与职责1. 预案指挥部成立麻疹暴发应急处置预案指挥部,负责全面领导和协调麻疹暴发应急响应工作。
指挥部成员由卫生健康部门、疾控中心、医疗机构、公安、教育、交通运输等部门负责人组成。
2. 应急指挥部办公室设在卫生健康部门,负责具体组织实施预案,协调各部门开展工作。
3. 各级疾控中心负责麻疹病例的监测、报告、调查、处置和健康教育等工作。
4. 医疗机构负责麻疹病例的救治、隔离和传染病防治工作。
5. 公安部门负责麻疹疫情相关的治安管理和交通管制。
6. 教育部门负责学校内的麻疹防控工作,包括学生疫苗接种、健康教育等。
四、应急处置流程1. 病例报告(1)医疗机构在发现疑似麻疹病例时,应立即进行隔离治疗,并按照规定程序报告当地疾控中心。
(2)疾控中心接到报告后,应立即进行调查核实,确认为麻疹病例后,及时上报上级疾控中心和卫生健康部门。
2. 病例调查(1)疾控中心接到麻疹病例报告后,应立即组织开展病例调查,包括病例的基本信息、接触史、流行病学史等。
(2)根据调查结果,确定病例的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感染范围。
3. 隔离治疗(1)对麻疹病例进行隔离治疗,防止病毒传播。
(2)对密切接触者进行医学观察,必要时进行隔离治疗。
4. 疫苗接种(1)开展麻疹疫苗接种工作,提高人群免疫力。
(2)对病例所在地区和密切接触者进行疫苗接种。
5. 健康教育(1)通过媒体、网络、社区等多种渠道,开展麻疹防控健康教育。
(2)提高公众对麻疹的认识,增强自我防护意识。
6. 信息发布(1)卫生健康部门负责麻疹疫情信息的发布和通报。
(2)及时向社会公布麻疹疫情动态,回应社会关切。
学校麻疹疫情暴发处置流程

学校麻疹疫情暴发处置流程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一、疫情发现与报告1. 学校应建立传染病监测制度,定期对师生进行健康检查。
麻疹暴发应急演练方案

麻疹暴发应急演练方案一、背景及目的麻疹是一种高度传染性的病毒性疾病,主要通过空气传播。
麻疹疫情一旦发生,如不及时控制,可能导致大规模的暴发。
为了提高我院对麻疹疫情的应对能力,确保患者及医务人员的生命安全,制定本麻疹暴发应急演练方案。
二、演练目标1. 提高我院医务人员对麻疹疫情的识别、报告和处置能力。
2. 检验我院应急预案的完整性和可操作性。
3. 加强各部门之间的协作与沟通,提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
三、演练时间2022年x月x日四、演练地点我院门诊大厅、急诊科、儿科、感控科、护理部等相关科室。
五、演练内容1. 病例发现与报告模拟情景:一名发热、皮疹、咳嗽的患者来到我院门诊就诊。
预检分诊护士发现患者有麻疹疑似症状,立即报告给门诊医生。
2. 病例核实与隔离门诊医生接到报告后,立即对患者进行详细询问病史和体格检查。
初步判断为麻疹疑似病例,将患者隔离于观察室,并报告给感控科。
3. 疫情调查与控制感控科接到报告后,立即展开流行病学调查,了解患者就诊过程和活动轨迹,对密切接触者进行追踪和隔离。
同时,对疑似病例进行采样,送检麻疹病毒核酸检测。
4. 启动应急预案根据疫情发展情况,副院长立即启动麻疹暴发应急预案,成立应急指挥部,协调各部门开展疫情防控工作。
5. 医疗救治儿科、急诊科等相关科室开展救治工作,制定治疗方案,确保患者得到及时救治。
6. 信息发布与舆论引导宣传科根据疫情发展情况,及时发布相关信息,回应社会关切,正确引导舆论。
7. 总结与点评演练结束后,组织相关部门对本次演练进行总结和点评,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
六、组织架构1. 演练指挥部:由副院长担任指挥长,感控科、儿科、急诊科、宣传科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
2. 演练策划组:由感控科、儿科、急诊科等部门相关人员组成,负责演练方案的制定和实施。
3. 演练观摩组:由门诊、住院、护理等部门相关人员组成,负责观摩和提供支持。
七、演练评估1. 评估内容:演练方案的完整性、各部门的协作与沟通、应急预案的启动与执行、医疗救治、信息发布等方面。
《麻疹疫情调查与处置技术指南(2013年版)》

麻疹疫情调查与处置技术指南(2013年版)加强监测、强化疫情调查与处置是消除麻疹的重要措施。
随着消除麻疹工作的推进,在对每一例麻疹疑似病例进行个案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诊断基础上,科学、规范做好每一起麻疹疫情的调查与处置尤显重要。
为提高各级卫生部门调查处置麻疹疫情能力,规范应对措施,特制定本技术指南,为各级卫生部门在消除麻疹阶段对麻疹疫情的调查与处置提供技术参考。
一、相关定义(一)麻疹疑似病例具备发热、出疹,并伴有咳嗽、卡他性鼻炎或结膜炎症状之一者;或传染病责任疫情报告人怀疑为麻疹的病例。
(二)麻疹病例本指南中,符合《全国麻疹监测方案》定义的麻疹实验室诊断病例和临床诊断病例统称为麻疹病例。
(三)麻疹病例密切接触者在麻疹病例传染期(即出疹前4日至出疹后4日,出疹当日为第0日)内与其有密切接触者,包括患者的看护人员、家庭成员,以及托儿所、幼儿园、学校里的同班者或处在同一工作、生活、学习环境中的人。
(四)麻疹暴发麻疹暴发是指在一个局部地区,短期内突然出现较多的麻疹病例。
现阶段出现以下任一种情况即应视为麻疹暴发。
1、以村、居委会、学校或其他集体机构为单位在10日内发生2例及以上麻疹病例,或以乡(镇、社区、街道)为单位10日内发生5例及以上麻疹病例。
2、以县为单位,一周内麻疹发病水平超过前5年同期平均发病水平1倍以上。
3、上一年度麻疹发病率<5/100万的县,发现单例麻疹病例。
二、疫情的发现与报告(一)麻疹疑似病例按照《全国麻疹监测方案》,传染病法定责任报告单位和责任疫情报告人在发现麻疹疑似病例或接到报告后,应按照网络直报要求尽快报告,如不具备网络直报条件,应采取最快方式报告。
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利用传染病自动预警信息系统,将辖区内报告的每一例麻疹疑似病例信息发送至麻疹监测相关人员。
(二)麻疹暴发疫情县级及以上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每周对辖区报告的麻疹疑似病例进行聚集性分析,以判断是否存在可能的麻疹暴发疫情。
成人麻疹暴发流行34例临床分析

结 果
应早期 可 减 轻 渗 H 、 肿 、 细 l 扩 l水 毛 缸管
张 、 细 胞 浸 润 和 吞 噬 反 应 , 期 可 抑 制 白 后 毛 细 血 管 和纤 维 母 细 胞 的 增 生 起 延 缓 肉 芽 组 织 生 成 , 止 粘 连 及 瘢 痕 形 成 , 而 防 从 控 制 瘘 管 形 成 。替 硝 唑 与 地 塞 米 松 联 合 应 用 可 以 起 到 协 同作 用 , 管 给 药 后 有 根 直 接 抗 炎 杀 菌 的 特 效 , 尽 快 杀 死 根 管 能 内 及 根 尖 周 的 致 病 微 生 物 , 感 染 得 到 使 控 制 , 管 在 短 期 内 消 失 , 使 炎 症 后 局 瘘 促
慢 性 根 尖 周 炎 是 临 床 常 见 病 、 发 多 病 , 床 由 于 治 疗 不 及 时 , 造 成 慢 性 临 易 根尖瘘 管。牙髓 炎或 牙髓 坏死 时 , 菌 、 细 凳 渗 出 物 与 坏 死 组 织 , 过 根 尖 孔 侵 入 通
根 l周 匍组织 , 在牙 周感 染时 , 在 于 犬 , 或 存
深 牙周 袋 内 的 细 菌 侵 入 根 尖 周 围组 织 而
疗效判断标 准 : ①有 效 : 者无 疼痛 患 等 自觉症状 , 咀嚼功能正常 ; 临床检 查 , 牙 龈无 红肿 、 叩痛 、 无 根尖部无压痛 , 瘘管消 失。②无 效 : 者仍 有 自觉症 状 , 查龈 患 检 红肿 无改善 , 叩痛 (+)~(+ +) 根尖部 ,
唑葡萄糖注射 液 ( 0 ml . g 和 地塞米 10 : 4 ) 0
松 磷 酸 钠 注 射 液 ( m :mg 冲洗 根 管 和 1 l5 )
有关 。替 硝唑是新 一代 的硝基 咪哗 化合
麻疹

人群累积,导致局部麻疹暴发流行。
4
发病原因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 道传染病。
4
发病机制
麻疹病毒侵入人上呼吸道和眼结合膜上皮细胞 内复制繁殖,通过局部淋巴组织进入血流(初次病 毒血症),病毒被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吞噬,在该处 广泛繁殖,大量病毒再次进入血流,造成第二次病
毒血症,出现高热和出疹。
4
根据疫情,接触史、既往史及疫苗接种史,临
床上的发热、卡他症、结合膜炎症、粘膜斑及典型 皮疹诊断不难。非典型病例需借助免疫学确诊。
4
鉴别诊断
病名 发热与出疹的关 系
发热3-4天出疹,出 疹时体温升高
发热1-2天出疹
出疹顺序
耳后、前额、 面部、躯干、 四肢,3日出齐
出疹特点及演变
红色斑丘疹、充血性,疹 间肤色正常,手心脚心见 疹,疹后有色素沉着及麦 麸状脱屑
4
辅助检查
(一)血常规检查:白细胞总数减少,淋巴细胞相
对增多。 (二)血清学抗体检查:急性期及恢复期双份血清 抗体效价增高4倍以上升为阳性。疹后3d IgM多呈阳 性,2周时IgM达高峰。但成人麻疹麻疹约7.9%IgM抗
体始终阴性。
4
(三)病原学检查:取前驱期或出疹期病人眼、鼻、
咽分泌物,血、尿标本接种于原代人胚肾细胞或羊 膜细胞,分离麻疹病毒;或通过间接免疫荧光法检 测涂片中细胞内麻疹病毒抗原等 (四)查多核巨细胞:取病人鼻咽部分泌物、痰和 尿沉渣涂片,用瑞氏染色查多核巨细胞。多核巨细 胞以出疹前2d至出疹后1d阳性率高。
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直接传播,有衣物、 玩具等间接传播甚少见。
4
易感人群
人群普遍易感。易感者接触病人后90%以上发病。病
鸡西市一起大学生麻疹暴发的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种或丙球 蛋 白注 射后 疫 情 得 到有 效 控 制 本 次麻
疹 暴发前 后 持 续 3 9天 , 患 率 为 16 % 。为 了 分 罹 .7 析大学生 麻疹 发病 的特点 和原 因 , 为进 一步控 制麻
疹 提供科 学依 据 , 现将 本次麻 疹暴 发 的流行病 学调
查情况报告 如 下 。
4 .0 1/ ) 5o %(84 。 0 4 .免 疫 史 : 种 1次 麻 疹 疫 苗 的 7 人 接 ( .6 ) 接 种 两 次 的 】人 ( . 1 ; 种 的 3人 98% ; 14 %) 未
结 束返校 , 3月 2 2日出现周 身 不适及 低 热 , 自服抗 感 冒药物 , 在个 体诊 所静点 氨基苄 、 开灵等药 物 , 清
起麻疹 暴 发。
2 临床 特 点 : 有 患 者均 有发 热症 状 , 温在 . 所 体
3.。 85c一4 。 之 间, 8名 患 者 ( 94 %) 热 2 oc 2 3 .4 发 —3
天后 出现少 量到 中等 密度 的斑 丘疹 , 间 有正常皮 疹 肤, 出疹顺 序为头 面 、 干 、 躯 四肢 、 脚 , 中 3名患 手 其
发病 的特征 之一 , 我市 20 0 0年大 于 l 年龄 组 发 6岁
病3 , 5人 占全年麻疹病例 总数 的 3. %。按现行的 53 5 8月龄初免 、 加强共 二针免 疫 程序 , 内 } 体 7岁 体 Ⅱ抗
如果不能维 持终生 , 成年人 患麻疹将会 日趋上升。建 议在制订消除麻疹 的策略 中, 除提 高常规免 疫接 种率 和接种质量外 , 对无麻 疹患病 史 的成年 人 , 有计划 地 进行麻疹疫苗普种 , 减少成年人患麻疹。
病 年龄 后移 比较 明显 。成 人麻 疹 是 疫 苗 时代 麻 疹
麻疹暴发疫情调查与处置技术指南

隔离与治疗
隔离患者
将麻疹患者隔离在特定场所,以减少病毒传播。
治疗措施
提供必要的医疗护理和药物治疗,以缓解症状并预防并发症。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预防性措施
宣传教育
向公众宣传麻疹的预防知识和措施,提高公众的防控意识。
消毒措施
对麻疹患者的接触物品和环境进行彻底消毒,以降低病毒存 活率。
疫苗接种策略
扩大接种范围
05
结论与建议
当前疫情总结
麻疹病例数
自疫情暴发以来,已报告的麻 疹病例数已达到一定规模,且
仍在持续增加。
传播途径
麻疹病毒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 传播,易感人群广泛,传播速 度快。
地区分布
麻疹病例主要集中于城市和人 口密集地区,但已出现向农村 和边远地区扩散的趋势。
防控措施
政府已采取多项防控措施,包 括加强疫苗接种、开展宣传教 育等,但防控效果有待进一步
将麻疹疫苗接种范围扩大到未感染人 群,提高人群免疫力。
加强接种管理
对已接种疫苗的人群进行跟踪管理, 确保疫苗接种效果和安全性。
04
麻疹疫情控制与预防
疫情监测与预警
监测系统建立
建立全面的麻疹监测系统,包括 病例报告、实验室检测和流行病 学调查等,以便及时发现和应对
疫情。
预警指标设定
根据麻疹疫情的特点,设定科学的 预警指标,如病例增长率、疫苗接 种率等,以便及时发出预警。
快速反应能力
提高疾控机构和医疗机构的快速反 应能力,确保在疫情发生时能够迅 速采取有效措施控制疫情。
疫苗接种普及与提高
01
02
03
疫苗覆盖率提升
通过加强宣传教育、提高 疫苗可及性和加强接种服 务等方式,提高麻疹疫苗 的覆盖率。
学校麻疹暴发防控应急预案

学校麻疹暴发防控应急预案一、编制依据为预防、控制和消除麻疹在学校内的发生、流行、蔓延和爆发,保障广大师生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和校园稳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等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制定本应急预案。
二、预案目标1. 提高麻疹防治知识普及率,增强师生的自我防护意识。
2. 建立健全麻疹疫情监测报告体系,实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3. 完善麻疹防控应急预案,提高学校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
4. 减少麻疹疫情对师生健康和教学秩序的影响,确保学校正常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
三、预案原则1. 预防为主,常备不懈:麻疹防控工作要以预防为主,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师生的自我防护能力,做到防患于未然。
2. 统一领导,分工负责:建立健全麻疹防控工作领导机构,明确各部门职责,协调联动,形成合力。
3. 快速反应,措施果断:一旦发现麻疹疫情,要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迅速控制疫情蔓延。
4. 科学防控,加强合作:结合实际,科学制定防控措施,加强与卫生、疾控等部门的合作,共同做好麻疹防控工作。
四、组织架构1. 成立学校麻疹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长担任组长,分管副校长、德育主任、卫生保健老师等担任副组长和成员。
2. 设立麻疹防控工作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的组织和协调。
3. 建立班级、年级、学校三层级的防控网络,确保信息的畅通和及时反馈。
五、防控措施1. 宣传教育:通过校园广播、黑板报、班会等形式,普及麻疹防治知识,提高师生的自我防护意识。
2. 健康监测:定期开展师生健康检查,特别是对新入学的学生和教职工,要进行全面的健康检查,及时发现疑似病例。
3. 疫情报告:建立麻疹疫情监测报告制度,鼓励师生及时报告疑似病例,做到早发现、早报告。
4. 隔离治疗:对确诊麻疹患者,要及时采取隔离治疗措施,防止疫情扩散。
5. 疫苗接种:积极推广麻疹疫苗接种,提高师生员工的免疫力。
麻疹暴发疫情调查报告

麻疹暴发疫情调查报告2013年3月27日上午,县疾控中心疫情管理员在网络巡查时发现我县玉溪镇二完小2013年3月17日~3月21日发生2例麻疹病例,按照《全国麻疹监测方案》暴发疫情判定标准被定为暴发疫情,发现疫情后,县疾控中心及时向市CDC、县卫生局报告了疫情,为及时了解其流行程度与特征,为控制和消除麻疹提供科学依据,县疾控中心李龙贤副主任立即组织周建湘、李志清于2013年3月27日上午10时赶赴现场进行流行病学调查,3月28日上午市CDC中心副主任欧社祥、免规科陈伟华科长、应急办刘晓峰科长来我县指导防控工作,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1 调查方法1.1病例定义时间:2013年3月9日~3月29日;地点:宜章县玉溪镇二完小;人群:玉溪镇二完小学生和教工、学校周围居民;疑似病例:发热、咳嗽、流鼻涕、结膜炎、皮疹等症状之一者;可能病例:有发热、咳嗽、流鼻涕、结膜炎、皮疹、麻疹粘膜斑(KopLik斑)者;确诊病例:疑似或可能病例+麻疹抗体检测阳性者。
1.2病例搜索对班主任进行了统一培训,由各班主任负责收集本班级学生发病情况;学校指定校医收集老师发病情况;查阅县人民医院、县中医院、以及学校附近两家私人诊所门诊记录;入户走访学校附近所有居民。
1.3病例访谈按照麻疹个案调查的内容对疑似病例、可能病例、确诊病例逐一走访面谈。
1.4调查对象二完小所有麻疹病例及健康人群。
1.5流行病学调查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管理的传染病诊断标准》诊断,《全国麻疹监测方案》,逐班调查,核实诊断病例。
2 调查结果2.1二完小基本情况二完小位于宜章县玉溪镇,在城区中心地段,交通便利,建筑面积约18680平方米,四周有围墙,该校建有教学楼3栋,教师楼1栋;学校环境卫生状况较好,为公立学校。
全校共设7个年级(各年级人数见表1),共有教学班41个,学前班1个,有学生86人,一、四、五、六年级各6个班,二、三年级各8个班,每班约60人,共有学生2818余人;无在校寄宿生。
麻疹暴发流行应急预案

一、预案背景麻疹是一种高度传染性的急性呼吸道病毒性疾病,对儿童健康危害极大。
近年来,我国部分地区麻疹疫情时有发生,为有效应对麻疹暴发流行,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特制定本预案。
二、预案目标1. 及时发现和控制麻疹疫情,减少麻疹病例的发生和传播。
2. 加强疫苗接种,提高人群免疫力,降低麻疹发病率。
3. 保障疫情监测、报告、处理和应急物资供应等工作的有序开展。
4.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麻疹的认知和防范意识。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1. 预案领导小组由卫生健康、疾控、公安、教育、交通、市场监管等部门负责人组成,负责麻疹暴发流行的应急处置工作。
2. 应急指挥部由预案领导小组组长担任指挥长,负责麻疹暴发流行的应急指挥、协调和决策。
3. 应急工作小组由相关部门人员组成,负责麻疹病例的发现、报告、调查、处理、疫苗接种、宣传教育等工作。
四、疫情监测与报告1. 加强疫情监测,密切关注麻疹疫情动态,确保及时发现疑似病例。
2. 对疑似病例进行隔离观察,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及时报告上级部门。
3. 做好疫情信息汇总、分析和报告工作,确保信息准确、及时。
五、病例处理1. 对疑似病例进行隔离治疗,确诊后按照规定进行隔离治疗。
2. 对密切接触者进行医学观察,做好防护措施,防止疫情扩散。
3. 加强病例的转运、治疗和护理,确保患者得到及时救治。
六、疫苗接种1. 加大疫苗接种力度,提高易感人群免疫力。
2. 开展应急疫苗接种,对未接种或未完成全程接种的人群进行补种。
3. 加强疫苗接种宣传,提高群众疫苗接种意识。
七、宣传教育1. 开展麻疹防治知识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麻疹的认知和防范意识。
2. 利用各种媒体平台,广泛宣传麻疹防治知识,引导群众正确对待麻疹疫情。
3. 加强对医务人员、社区居民、学校师生等群体的培训,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八、应急物资保障1. 做好应急物资储备,确保应急需要。
2. 加强物资调配,确保应急物资供应。
3. 做好应急资金保障,确保应急处置工作顺利开展。
麻疹暴发疫情调查与处置技术指南

特定场所防治措施
在特定场所发生的麻疹疫情,除了实施一般控制措施和免疫预防措施之外,还需要针对特定场所的特点,因地制宜、科学有据地采取针对性的防控措施。
人群分布主要描述病例年龄、性别、职业等人口学特征,以及流动性、免疫史等特点,判断疫情控制重点人群。
传播风险评估
了解基本信息
在疫情调查的同时,应了解周边区域人群免疫状态,对疫情向周边区域扩散的风险进行评估。
需获取发生麻疹暴发疫情的地区人口构成、地理环境特征、社会经济状况、卫生服务提供情况、含麻疹成分疫苗接种情况、近5~10年麻疹流行情况、近期开展的大型集会活动等相关信息。
流行病学特征描述
完成病例搜索和个案调查后,应迅速按照时间、地区、人群分布等流行病学特征对暴发进行描述,确定暴发的范围和严重程度、寻找可能的危险因素和暴发原因线索等。
时间分布主要描述暴发的时间范围、首例病例和末例病例发病时间分布、采取控制措施的时间以及疫情进展;
地区分布主要描述病例在发病地区的分布,甄别疫情控制重点地区;
免疫措施
01
发生麻疹暴发的地区应针对疫情所暴露出来的问题,加强常规免疫工作,在保证常规免疫接种率的基础上,重点强调含麻疹成分疫苗及时接种率,使易感儿童及时、尽早得到保护,减少小年龄易感者的数量。
03
常规免疫
02
应急接种 麻疹疫情发生后,结合疫情调查及疫情扩散风险评估结果,对重点人群开展麻疹疫苗应急接种,可短期内保护易感者,减少二代病例,提高人群免疫力,阻断病毒传播。
学校(幼托机构):了解学生或教师缺勤情况及原因,通过晨检及早发现既往和续发病例。
村(社区):入村与村医和群众访谈搜索病例。
根据当地实际情况采取其他适宜的搜索方式,如对机关、企业、厂矿等单位进行搜索。
麻疹暴发疫情调查与处置技术指南

一、相关定义
(一)麻疹疑似病例 具备发热、出疹,并伴有咳嗽、卡他性 鼻炎或结膜炎症状之一者;或传染病责任疫 情报告人怀疑为麻疹的病例。 (二)麻疹病例 本指南中,符合《全国麻疹监测方案》 定义的麻疹实验室诊断病例和临床诊断病例 统称为麻疹病例。
(三)麻疹病例密切接触者
在麻疹病例传染期(即出疹前4日至出疹 后4日,出疹当日为第0日)内与其有密切接 触者,包括患者的看护人员、家庭成员,以 及托儿所、幼儿园、学校里的同班者或处在 同一工作、生活、学习环境中的人。
2. 接触者管理
调查人员应找出麻疹病例密切接触者,填写 《麻疹病例密切接触者登记表 》,结合疫情发展 趋势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在医疗机构、 托幼机构、学校、厂矿企业等集体单位及家庭内发 生疫情时,接触者在接触传染期麻疹病例后应进行 医学观察,观察期限到最后一次接触后21天,在此 期间避免与其他易感者接触。告知接触者若出现发 热、流鼻涕、咳嗽或结膜炎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对 接触者的免疫措施见下述“免疫预防”部分。
二、疫情的发现与报告
(一)麻疹疑似病例 按照《全国麻疹监测方案》,传染病法 定责任报告单位和责任疫情报告人在发现麻 疹疑似病例或接到报告后,应按照网络直报 要求尽快报告,如不具备网络直报条件,应 采取最快的方式进行报告。 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利用传染病自 动预警信息系统,将辖区内报告的每一例麻 疹疑似病例信息发送至麻疹监测相关人员。
2. 病例搜索
开展暴发疫情现场调查时,应回顾搜索 调查疫情所在地及周边地区近期所有的麻疹 疑似病例。
(1)制定搜索病例定义
搜索的病例定义包括搜索时间段、地域 范围和人群范围及病例症状体征等要素。为 操作方便,搜索的时间范围应从首发病例发 病日向前推2~3个最长潜伏期。当发现新的 首发病例时,应相应地扩大搜索的时间范围, 直至首发病例前1个最长潜伏期内无疑似病 例。
麻疹暴发应急处置方案

麻疹暴发应急处置方案前言麻疹是一种严重的传染病,具有极高的传染性和致死性。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旅游和交流的频繁,麻疹的传播范围和速度不断加快,甚至在一些地区出现了暴发疫情的情况。
因此,针对麻疹暴发应急处置方案的制定,尤为重要。
预防与控制预防措施•接种疫苗:对于没有接种过麻疹疫苗或只接种过一剂疫苗的人群,建议及时接种麻疹疫苗。
•保持个人卫生:保持手卫生、勤洗手、避免跟患者亲密接触、避免在人群密集场合呆太久。
控制措施•隔离观察:对于已经确诊或疑似感染麻疹的患者,应尽早隔离观察,减少传播。
•全面排查:对患者接触过的人员进行排查、观察及检测,及时发现感染者,避免病毒的传播。
•医学隔离:对确诊疑似患者应及时启动相关流行病学调查,并进行医学隔离,确保病毒不再继续扩散。
处置方案疑似病例1.对九价HPV疫苗未接种者,应当第一时间进行疑似麻疹的病例分类,并及时转到隔离区域。
2.告知患者及其家属注意事项,建议患者只应留一位陪护人员,并限制家属进入隔离区域。
3.对患者进行相关检查,包括流行病学调查、病毒检测和相关检查等。
4.如果病例确诊为麻疹患者,应及时启动隔离措施,建议患者住院治疗。
已确诊病例1.对于麻疹确诊病例,应立即采取隔离措施,建议实施医疗隔离,确保患者不再继续扩散病毒。
2.病例隔离期应根据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时调整。
3.建议对感染风险较大人群进行疫苗接种。
4.在医院治疗期间,应随时跟进病情,并给予适当的治疗。
总结麻疹是一种严重的传染病,高度传染性和致死性给人们的生活、社会和经济造成了极大威胁。
要应对麻疹的发生,各级卫生机构和人员要高度重视,采取有力的预防控制策略,及时干预和处置。
只有做好防护措施,科学有效的应对方案才能迅速有效的控制麻疹的传播,保障公众健康安全。
麻疹疫情应急处置技术方案

麻疹疫情应急处置技术方案1 概述麻疹是由麻疹病毒通过呼吸道传播所引起的乙类传染病,常在冬春季发病和流行,传染性强,波及范围广,常可引起暴发及较大规模流行,尤其易在人群密集的工厂、幼儿园、学校等处引起暴发。
麻疹潜伏期一般为10~11天,最短为7天,最长为21天,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出疹(全身性斑丘疹)并伴有咳嗽、卡他性鼻炎或结膜炎。
麻疹在宿州市广为流传,在使用疫苗前,麻疹是传染病发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每隔2~3年全省出现一次大流行。
1959年是有疫情记载以来疫情最高的一年,发病率高达1000.4/10万。
1965年我国开始使用麻疹疫苗,1978年开始实行计划免疫后麻疹发病大幅度下降,至1998年宿州市麻疹发病率降至最低,仅为0.87/10万。
但近几年来,我市与全国其他地方一样,出现麻疹发病大幅回升现象,全省年平均发病率在2~6/10万之间,一些市的麻疹发病率超过10/10万,并不时出现暴发疫情,对儿童健康威胁极大。
为及时发现我市的麻疹疫情,迅速采取有效的控制策略和措施,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宿州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等有关规定,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本技术方案。
2 本方案适用范围和术语界定本方案适用于在1周内同一学校、幼儿园、自然村寨、社区、建筑工地等集体单位发生10例及以上麻疹病例时的预防控制工作。
卫生行政部门、疾控机构、医疗机构、卫生监督机构及疫情可能涉及到的其他有关部门或机构,尤其是疾控机构在开展疫情应急处置时必须遵循本方案的技术标准和要求。
2.1 麻疹病例定义参照国家标准《麻疹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GB 15983—1995)执行。
2.1.1疑似病例:(1)全身皮肤出现红色斑丘疹。
(2)发热(38℃或更高)。
(3)咳嗽或上呼吸道卡他症状,或结合膜炎。
具备(1)加(2)条者,或同时伴有(3)条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