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数学《看日历》反思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7.1 看日历教案含反思(表格式)

七年、月、日第1课时看日历教学内容:教材第67~69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1结合生活经验,认识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知道大月、小月、平年、闰年。
2在回顾整理、观察活动中,能发现一些简单的规律,发展学生的观察、判断和推理能力。
3经历与他人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倾听别人的意见,感受数学学习的快乐。
教学重点:大月、小月、平年、闰年的认识。
教学难点:大月、小月、平年、闰年的判断方法。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
一下学习指南。
学习指南:1学习教材第67页例2。
(1)独立学习。
观察教材后面的附页1,把2021—2021年各月份的天数记录在表格中。
(2)小组学习。
①先在组内互相核对订正所填数据,确保结果的准确性。
②在组内轮流说一说你的发现。
例如:各个月份的天数有什么不同等。
③小组内选出有代表性的结论,全班汇报。
教师组织学生集体交流。
小结:①一年中12个月的天数有所不同,其中1、3、5、7、8、10、12月每月是31天;4、6、9、11月每月是30天;2月的天数很特殊,是28天或29天;②有31天的月份是大月,有30天的月份是小月;③2月既不是大月,也不是小月。
2月有28天的年份是平年,有29天的是闰年。
(3)教师提问:一年中哪两个月是连续的大月?预设:7月和8月是两个连续的大月。
2你有什么好方法记住各个月份的天数吗?(1)拳头记忆法。
组织全班同学举起左拳头指一指、说一说,检查数得对不对。
(2)歌诀记忆法。
组织同学们翻开书读一读、记一记。
3认识平年、闰年。
师:仔细观察2021—2021年2月份的月历,把天数记录在表格中,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观察2021—2021年2月份的月历,填写表格,教师巡视了解情教师巡视,帮助并指导有困难的同学完成记录。
课件出示教材第68页表格。
况。
组织展示交流:师: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
预设1:一般是每4年里有一个闰年。
预设2:2021年是闰年,2021年也是闰年。
师:把下表中是闰年的年份涂上颜色。
北师大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看日历》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

北师大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看日历》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教材分析:《看日历》是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内容,属于数与代数的范畴,这部分内容是在前面学过《认识钟表》和《认识时分秒》的基础上安排的。
这节课之后安排学习《认识平年和闰年》和《认识24时记时法》。
与时、分、秒相比,年、月、日之间的关系更加复杂,虽然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有一些感性的认识和经验,但是缺乏清晰的认识和数学思考的过程。
所以教科书为学生设计了自主学习和自主建构的学习过程,从回顾入手展开学习活动,通过填表、整理、思考,发现规律,让有关年、月、日之间的知识,更加系统地纳入自己的知识结构中。
学情分析: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积累了日历方面的一些感性的认识和经验,有自主观察、探究日历,发现时间规律的基础,但是他们获得的知识不是特别的系统,甚至个别地方可能不一定准确,也缺乏清晰的认识和数学思考的过程。
教学目标:1、结合生活经验,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了解他们之间的关系,知道大月、小月、平年、闰年。
2、在回顾、整理、观察活动中,能发现一些简单的规律,发展观察、判断和推理能力。
3、经历与他人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能倾听别人的意见,感受数学学习的快乐。
教学重点: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掌握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知道大月、小月的月份。
教学难点:在回顾、整理、观察活动中,发现规律。
教学过程:(一)激趣问答、引入新课同学们,每个人出生时都带了一串神秘数字,这是老师的,你知道是什么意思吗?(你的小脑袋反应可真快),在这些时间单位中,哪些是我们已经学过的?今天让我们走进更大的时间单位,板书年月日。
(二)谈话启迪,生成问题1.关于年、月、日你都知道什么?预设 1:1 年有 365 天或 366 天,1 年有 12 个月。
预设 2:1 月有 30 天、31 天、28 天或 29 天。
预设 3:1 日有 24 时。
2.你们知道的可真不少,但关于年、月、日你还有什么疑问?预设 1:年、月、日是怎样形成的?预设 2:1 年为什么有 12 个月?预设 3:1 年为什么有时是 365 天,有时是 366 天?预设 4:2 月为什么只有 28 天或 29 天呢?预设 5:1 日为什么有 24 小时呢?3.同学们,请看,本来都是你们知道的,现在却有了问题,说明大家是真正思考了,这样的学习精神最宝贵。
三年级数学上册《看日历》教学反思

三年级数学上册《看日历》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看日历》的第一课时,我紧跟时事以当下全球最关注的疫情事情导入,充分发挥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的身份,采用同桌合作、自己发现结果、交流分享结果、自学记忆大小月的方法及多种练习让学生学习大小月的知识,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让学生见识中国速度。
紧接着设计了让学生同桌合作完成表格并汇报填表结果,然后再观察发现了什么?通过学生的发现,总结出大小月的特征,紧接着出示记忆大小月的方法让学生自行学习拳头记忆法及理解歌诀记忆法的意思,再通过多种练习巩固学生所学的知识并把本节课推向高潮,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
最后再让学生分享自己本节课的收获,梳理知识。
我知道这节课我还存在这很多不足,比如由于网络问题无法展示学生的作品,但我借用把“学生的答案请到黑板上”让学生上来分享填表结果。
又因为时间的关系后面还有两个活动没办法完成,对于时间的把控还不是很好,除了这些以外,我知道我还存在很多不足,接下来我将努力针对自己的不足,在今后的教学上做出调整及改正。
2024看日历教学反思(优质3篇)

2024年看日历教学反思缺乏看日历教学反思(优质3篇)看日历教学反思缺乏看日历教学反思篇一活动的第二个环节是通过故事的形式,利用故事便于幼儿理解的特点,使幼儿喜欢、理解日历。
果然,这种方式大大的激发了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幼儿很容易就理解一年有365天,分别住在12个月里,其中有的月是29天、30天、和31天。
通过让幼儿到前面来找年妈妈的孩子,幼儿参与的积极性得到了大大的进步,我发现孩子们掌握的较好,效果也不错。
活动的第三环节是“乘坐火车去参观”日历展,由于孩子搜集到的日历只有4本,我把办公室的日历都用上了,可是由于日历的种类不同,有两组孩子使用的是台历,在找生日、节日时遇到了困难,此环节由于材料的短缺遇到了不小阻力。
值得在今后的活动中借鉴;还有材料的准备是一个活动能否顺利进展的关键,在搜集材料方面我们有时也确实遇到两难的境地,值得我们进一步讨论。
虽然意识到构图讲述活动孩子在讲述过程中对图的利用不是很恰当,而且一直在提醒,但是真正的操作起来孩子的表现还是不尽人意。
当我发现孩子们还是在利用整幅图的的某一小部分作为重点进展讲述的时候,我一下想起绘画活动时我们的要求——必须把重要的部分突出,于是我停顿了讲述,出示一副背景图让孩子们观察,把自己想好故事发生的地点在图上画出来,当孩子们把自己想法画出后大家的争论就开始了,有的说怎么跑那里去了〔跑偏了〕,看不到了,有的说这么大副图你只是利用了一点点呀,哈哈,孩子们自己发现问题了。
于是我接着孩子们的话讲出了图的作用,提醒他们在今后的讲述中,必须认真观察图片,找出重点的内容,以其为背景进展讲述,假设喜欢其中细小的内容可以作为讲述的某一要素进展利用,丰富讲述的内容。
通过对几幅图的观察,孩子们根本把握了如何找出一副背景图的重点部分,如何突出图的精华部分,充分理解背景图在讲述中的作用,相信这样在以后的讲述中他们就会更好的利用背景图,进展精彩的讲述了。
通过这个活动是我反思到:我们教育活动的前提是孩子们的理解,只有这样才可以真正的掌握,幼儿的思维是直观的,很多东西假设单纯是教师在讲,他们很难理解,或许在他们的心里他们在图中讲的就是最重要的,是他们认为最完美的,而作为教师的我们要通过事实让孩子看到自己的缺乏,自己知道该如何修正自己的缺乏,只有这样才会给他们深化的印象,同时也让他们在以后的活动中引起足够的重视。
《看日历》教学反思

《看日历》教学反思《看日历》是让孩子借助日历认识大月、小月、平年、闰年,知道一年中每个月的天数。
学会用歌诀、拳头等方法记忆大小月,并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问题。
在探索年、月、日之间关系的过程中,增强小组合作学习效率。
本课的重难点是发现并记住每个月及平、闰年二月的天数,在设计时,我注意运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组织学习内容,安排教学环节。
但这节课上完之后,感觉并不是一切都在预料之中 ,有些勉强过关,做得较好的有以下几点:1、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我在教学本课时,让学生观察不同年份的年历,让学生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进行独立思考,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独立思考后才让学生之间进行交流,这样使每名学生都“动”起来,从而避免有些学生只等着听别人的,不去自主思考。
如出示大小月时,先让学生认真观察找一找、看一看、比一比,当学生有了自己的发现时,再全班交流,总结出判断的规律。
2、练习中尽量优化了以“生活”为背景的数学内容,把生活素材、生活经验、生活情景作为学习资源,提供给学生去理解去实践。
使学生感悟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它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
这样,既可以巩固课堂内学到的知识,又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增强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不足之处:本课概念多,容易混淆,因此知识的记忆、巩固、深化还是有一定难度的。
在教学大小月之后,大月和小月的记忆有拳头法和儿歌:一三五七八十腊,三十一天总不差。
我还安排了数学小游戏:听老师报月份,男女生分别起立。
当最末老师报出2月时,有趣的场面出现了:有的同学起立又坐下,有的同学在观望他人的动态,学生此时耐不住了,有些面面相觑……我笑着问:大家想站又不想站的,为什么?这正好是这节课的重点,这说明发现的知识单凭死记还是很慢的,而且读背时间很有限,必须把它融入到练习中反复出现。
看日历教学反思(通用5篇)

看日历教学反思(通用5篇)看日历教学反思(通用5篇)身为一位优秀的教师,我们要在课堂教学中快速成长,通过教学反思可以快速积累我们的教学经验,那么优秀的教学反思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看日历教学反思(通用5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看日历教学反思1《看日历》这节课是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年、月、日》的第一课,是在学生已有对时、分、秒的认知基础上,对时间上更大的单位年、月、日的认识。
关于看日历,对三年级的学生来说并不是一张白纸,因此在导入环节用谈话法唤起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
正是由于学生有一定的知识基础,所以想要表达的学生较多,而课上只是形式上的提问了两三个同学,没有充分的让学生进行表达,调动全班同学的积极性。
如果换做以奥运会、大阅兵或一些传统节日等有意义的日子引入,既能够让学生了解这些特殊日子,感受数学无处不在,又能够诱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并受到爱国主义教育。
小组合作记录20xx——20xx年各月天数时,有个别小组没有顺利进行,让我意识到大概没有给学生明确任务要求。
如果先带领学生观察其中一年的日历再让学生统计,可能学生完成起来会更轻松。
或者先请一到两名小组代表说一说本组准备怎样进行记录,再分组进行探究活动。
同时也应该给学生探究知识提供充足的时间和空间,先独立观察、思考,在小组整理、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科学研究的态度。
小游戏环节,根据口令,是大月的举右手,是小月的举左手。
当喊出二月时,有的学生认为两只手都举,也有的学生认为两只手都不举。
这一矛盾的现象虽然可以加深学生记住二月的天数比较特殊,但没有给学生解释应该怎样举手,只是保持中立的观点,认为两种都可以。
课下还有学生在此纠结,学生纠结也就说明他明白二月既不是大月,也不是小月。
从学习目标来看,教学效果达到了。
但我也在思考是否应该在游戏中给学生明确一个动作。
教学应该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探索、思考问题的时间以及展示自我的机会,这样学生才会打开思路,张扬个性。
看日历教学反思

看日历教学反思
看日历是小学三年级的内容,教学重点是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对日历的认识和引用,并掌握它们之间的关系,教学难点是发现并掌握判断经过时间的推算,在设计时,我注意运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组织学习内容,安排教学环节,并用课程标准的基本观念指导整个学习过程,这节课有一下几个特点。
1.注重导入环节的设计,用与学生谈话的方式,引出年、月、日和日历有关的知识并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基础知识让学生说说关于时间方面的知识都指导什么从而展开教学。
2.注重让学生自主探索使用交流。
本节课中,多次提供给学生充分的学习探索材料。
让学生在自主探索的基础上,与同伴进行交流。
通过合作学习,充分发挥整体的优势,在小组中,每人都有交流、表达机会。
让每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和提高。
学生经历了完整的过程,获得了深刻的体验,使学习活动成为一个生动的活泼,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
本节课需要改进的地方:
1.小组活动观察表格一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时,语言不够细致,学生参与的不够深入,没有把团队合作的作用发挥到最大化。
2.在讲解的过程中,对学生的评价不够到位,后面工作应丰富评价于。
3.在每个小环节最后的总结不够及时到位。
4.知识设计的全面到位,但知识的深入性不够。
《看日历》教学设计及反思

《看日历》教学设计及反思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1. 认识年、月、日,并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知道大月和小月。
2. 经历自主探索年、月、日之间关系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概括能力。
3. 培养学生乐于探索知识的情感,体会时间的珍贵。
教学重点:认识年、月、日,掌握三者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记住各月的天数。
教学内容分析:时间单位是较为抽象的计量单位,学生在二年级已经学过与他们生活比较接近的时间单位时、分、秒。
随着年龄增长、生活经验的增多,年、月、日的知识也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他们的生活和学习中,有了形成较长的时间观念的基础。
理解一年或者一个月的时间有多长,需借助一定的想像力。
因此教材注意联系实际,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初步了解年、月、日的有关知识。
教学媒体与资源的选择与运用:课件、希沃口板Link功能教学实施过程:一、精彩导入I •谈话:今天对于罗老师是一个重要的日子,因为能和聪明能干的同学们一起学习,大家高兴吗?这么重要的时刻我怎么能不记录下来呢?今天是2018年11月21日,现在是9时25分20秒,这个时刻有我们以前学过的时间单位时、分、秒,还有比时分秒更大的时间单位:年、月、日(板书:年月日)。
2. 引发思考:关于年月曰,你想知道什么?3. 揭题:其实你们想知道的都藏在日历中!今天这节课我们就通过看日历来学习年月日的知识。
(板书课题《看日历》)【设计意图:通过特殊的日子导入课题,让学生感受到年月曰与生活密不可分,激发求知欲,吸引学生注意力,为下面学习新知打下基础。
】二、探究新知老师这儿有一张今年2018年的年历,能帮老师找到今天这个美好的日子吗?一年中,我们每个人总会有一个难忘的、印象深刻的日子,谁给大伙说说看?(-)认识大月、小月1 .自主探究:请同学们根据2013-2016年的年历,把各月份的天数填在表格中。
填完后认真观察表格,小组内说一说你们发现了什么?2. 汇报交流。
三年级数学上册7年月日7.1看日历教学反思素材北师大版

看日历教学反思1.重视学生的原有认知基础,教学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
本课“年、月、日”的知识,对一个三年级的学生来说绝不是一张白纸,因此在与学生交流了有关年、月、日的信息后再进行新课的教学,把知识蕴含于学生具体活动的经验之上,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知识的欲望,并且使学生发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2.在数学教学中引导、组织学生自觉运用数学知识去分析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能使学生深切体验到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感悟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这样,既可以巩固课堂内学到的知识,又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增强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
附:什么样的考试心态最好大部分学生都不敢掉以轻心,因此会出现很多过度焦虑。
想要不出现太强的考试焦虑,那么最好的办法是,形成自己的掌控感。
1、首先,认真研究考试办法。
这一点对知识水平比较高的考生非常重要。
随着重复学习的次数增加,我们对知识的兴奋度会逐渐下降。
最后时刻,再去重复学习,对于很多学生已经意义不大,远不如多花些力气,来思考考试。
很多老师也会讲解考试的办法。
但是,老师给你的办法,不能很好地提高你对考试的掌控感,你要找到自己的一套明确的考试办法,才能最有效地提高你的掌控感。
有了这种掌控感,你不会再觉得,在如此关键性的考试面前,你是一只被检验、被考察甚至被宰割的绵羊。
2、其次,试着从考官的角度思考问题。
考官,是掌控考试的;考生,是被考试考验的。
如果你只把自己当成一个考生,你难免会惶惶不安,因为你觉得自己完全是个被摆布者。
如果从考官的角度去看考试,你就成了一名主动的参与者。
具体的做法就是,面对那些知识点,你想像你是一名考官,并考虑,你该用什么形式来考这个知识点。
高考前两个半月,我用这个办法梳理了一下所有课程,最后起到了匪夷所思的效果,令我在短短两个半月,从全班第19名升到了全班第一名。
当然,这有一个前提——考试范围内的知识点,我基本已完全掌握。
3、再次,适当思考一下考试后的事。
【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看日历》说课(附板书含反思)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 上册第七单元第一课时《看日历》。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 学情、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难点、说教法学法、说教学过 程、课堂练习和板书设计及教学反思这九个方面展开。接下 来开始我的说课。恳请大家批评指正!
一、说教材
三、说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经验,认识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2.知道1、3、5、7、8、10、12月是大月,4、6、9、11月是小月。 3.了解平年和闰年。 4.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珍惜时间,关注社会的意识。
四、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认识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知道并识记大月 和小月。
5.一年有多少天? 平年一年有多少天?闰年呢?自己算一算。 只要学生说得合理就给予肯定和表扬。 【设计意图:把数学知识还原到生活中,让学生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通过自 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方式掌握年、月、日的知识,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意识和 运用良好学习方法自主学习的能力。】
板块三、课堂练习 1.填空。 (1)一年有( )个月,一年有( )季度。 (2)平年全年有( )天,闰年全年有( )天。 (3)一般每( )年里有一个闰年,1951年是( )年,1996年是 ( )年,2700年是( )年,3200年是( )年。 (4)2012年的一月、二月、三月共( )天。
六、说教学过程
板块一、导入新课
1.填空题。
1时=( )分
1分=( )秒
1时=( )秒
300分=( )时
参考答案
1.60 60 3600 5
我们前面已经学过哪些时间单位?(时、分、秒。)
时、分、秒是较小的时间单位,我们家里也都有日历,今天我们就一起学
北师大三年级上册《看日历》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

北师大三年级上册《看日历》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P67-69。
【教学目标】1.结合生活经验,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知道大月、小月、特殊月的相关知识,能辨别大月、小月、特殊月。
2.在探究年、月、日相关知识的过程中,增强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意识与能力,发现一些简单规律,发展比较、推理等数学的思维。
3.经历与他人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能表达自己的意见,倾听别人的意见,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能辨别大月、小月、特殊月。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意识与能力。
【教学用具】课本(附页年历卡、P67天数表)、板书、课件【教学过程】一、直接导入(2分钟)师:我们以前学过时、分、秒这些时间单位,知道1时等于——(60分),1分等于——(60秒)(学生边回答,教师边板书)这节课,我们要学习比时、分、秒更大的时间单位,那就是年、月、日。
(板书课题)师:同学们,你们在哪里见过年、月、日?生:在日历上见过。
生:电话手表上。
生:手机上。
……二、深入探究,自主建构活动一:认识日历(5分钟)师:生活中到处都有年、月、日。
今天我们借助日历好好学习一下年月日。
同学们,你们会看日历吗?请问这是哪年哪月哪日?你是怎么看出来的?生:2021年1月1日。
日历最上面有大大的2021,并且这一天是第一个方格的第一天。
师:知道这是什么日子吗?生:2021年的元旦节。
师:那请问2021年1月一共有多少天?怎么看最方便?生:有31天,直接看最后一天。
活动二:观察记录,发现规律(13min)师:同学们真聪明,现在我们可以借助日历研究第一个问题了,每个月到底有多少天?请你翻开课本第67页,看第二个小绿点。
观察附页1,把2013年~2016年各月的天数记录在在表格中。
这里有四年,请组长分工,每人记录一年,最后合在一起,讨论你们的发现。
给同学们3分钟,开始分工吧。
2023年北师大三年级数学看日历教学反思秀

2023年北师大三年级数学看日历教学反思秀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经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
经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
写范文的时候需要留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留意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北师大三班级数学看日历教学反思篇一通过竞赛导入课题,同学很快发觉竞赛存在不公正,激起同学质疑,同学的爱好一下子被调动起来。
同时又复习了旧知。
这样的设计与同学的符合三班级同学的年龄特征,让同学在嬉戏过程中激发起探究的欲望,贴近同学的实际。
片断一的教学过程从猜想、试验、整理数据再到分析归纳这样的过程,让同学体验了一般统计的方法。
真正体现了同学的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同学在开心轻松的操作与活动中获得了学问,进展了与他人合作的意识与力量。
记录方法的学习不是由老师灌输给同学,而是让同学联系生活获得的信息,依据已有的生活阅历自主地探讨出画“正”字的方法,不仅学会这个方法,而且明白了学问产生的过程。
同时,老师奇妙地结合多媒体的演示,让同学较为直观地把握了方法,在最短的时间内最快捷地获得了技能,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教者通过多媒体演示明确活动要求,简洁明快。
磨刀不误砍柴功,为同学的活动实效性供应了保障。
智力闯关的练习重在让同学依据大事发生可能性的结果来推断事物存在的几种状况。
在解决这几个问题时,同学必需经受由果索因的逆向思维过程,培育了同学综合应用数学学问的力量。
同时也了展了同学动手操作的力量。
拓展延长练习的素材都来源于生活。
真实、生动、好玩的录相画面不仅再次激发起同学的爱好,而且让同学充分感受了数学源于生活而又应用于生活,培育了同学的应用意识。
同时也激发了同学喜爱生活、乐于观看生活、在生活中发觉数学学问的情感。
北师大三班级数学看日历教学反思篇二本节课的设计主要分成“检查,复习铺垫——创设情境,引入新知——主动探究,学习新知——拓宽延长,进展新知”四个层次。
在检查复习层次既了解同学对前一节课学问的把握状况,又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创设情境,引入新知层次中依据学校生好动,喜爱做嬉戏的特点,以同学熟识的“乘火车”嬉戏为引入,既激发了同学的学习爱好,又拉近了同学与数学的距离,让同学感受到生活中到处有数学。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与反思-7.1 看曰历|北师大版(2014秋)

《看日历》教学设计、反思[学习内容]:北师版三年级数学上册67页内容[课标要求]:认识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课标解读]能结合自己生活中的事例说明一年、一月、一日有多长时间,或结合太阳、地球、月亮的旋转认识年、月、日;在此基础通过看年历卡发现、确认一年有12个月,区分大月、小月、并根据二月份的天数认识平年、闰年。
能根据大月、小月及二月的天数算出平年全年天数、闰年全年天数。
[学情分析]有关年月日的常识性知识早就融入了日常学习和生活当中,比如孩子已经知道一天有24小时,一个月有30天,一年有12个月,有的还知道一年有365天,会通过日历找到星期几,但这些知识都是道听途说,不够系统,也不够准确。
本节课引导学生借助看日历的活动,在与同伴相互交流、补充订正的过程中,发现年月日这三个时间单位之间的关系,记住7个大月、4个小月及特殊的二月的天数。
并能根据二月份的天数判断平年、闰年。
认识年月日之间的数量关系为以后学习24计时法和经过时间的推算打好基础。
[学习目标]1、借助日历认识大月、小月、平年、闰年,知道一年中每个月的天数。
2、学会用歌诀、拳头等方法记忆大小月,并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问题。
3、在探索年、月、日之间关系的过程中,增强小组合作学习效率。
[学习重、难点]发现并记住每个月及平、闰年二月的天数[评价标准]观察自己的日历,通过分类标记的方法找到7个大月、4个小月,并发现二月的天数。
能背诵歌诀,或者用拳头表示大小月,在游戏中能准确区分指定的月份是大月还是小月。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一套、年历若干、小组合作学习记录单。
[教学过程]:创设情境,激活思维师:孩子们,请你仔细观察这些画面,这是什么时候发生的什么事?(视频剪辑课件展示开国大典升旗仪式。
)生:1949年10月1日,在北京天安门前举行的开国大典升旗仪式。
2008年8月8日中国举办奥运会开幕2013年9月1日我们搬入普惠路小学新校区2005年12月25日张紫昆平安降生师:记录这些伟大、光荣、兴奋的时刻,要用到哪些时间单位?生:年月日。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1 看日历教案与反思精品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老子·五十八章》
涵亚学校陈冠宇
1.重视学生的原有认知基础,教学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
本课“年、月、日”的知识,对一个三年级的学生来说绝不是一张白纸,因此在与学生交流了有关年、月、日的信息后再进行新课的教学,把知识蕴含于学生具体活动的经验之上,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知识的欲望,并且使学生发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2.在数学教学中引导、组织学生自觉运用数学知识去分析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能使学生深切体验到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感悟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这样,既可以巩固课堂内学到的知识,又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增强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
【素材积累】
海明威和他的“硬汉形象”美国作家海明威是一个极具进取精神的硬汉子。
他曾尝试吃过蚯蚓、蜥蜴,摘墨西哥斗牛场亮过相,闯荡过非洲的原始森林,两次世界大战都上了战场。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19岁的他见一意大利士兵负伤,便冒着奥军的炮火上去抢救,结果自己也被炸伤了腿,但他仍背着伤员顽强前进。
突然间,炮击停止,探照灯大亮,海明威终于回到阵地。
原来是他的英勇行为感动了奥军将领,下令放他过去。
听三年级数学上《看日历》反思

听三年级数学上《看日历》反思我听了张颖老师执教的《看日历》。
《看日历》是北师大版三班级上册第七单元的知识,本节课是同学在学习年、月、日的基础上来学习的。
张老师这一刻值得我学习的地方有:一,教态自然大方教态是无声的语言,它包括老师的面部表情、站姿、手势能对有声语言起到恰到好处的补充、协作、修饰作用,可以使老师通过表情让语言的表达更加精确、丰富,更简单为同学所理解。
所以,老师亲切而自信的目光、期盼而专注的眼神可以使同学产生安全感,缩短老师与同学的感情距离。
如张老师在讲课是面带微笑,同学回答下列问题的时候总是目光凝视着同学,给与同学尊敬。
二,语言洁净利落上好一堂课,老师的语言至关重要,谚语说的好:“它不是糖,却能粘住一切。
”这里讲的就是语言的魅力。
精确生动的教学语言,能始终紧扣同学的心弦,使同学保持高度的留意力。
我们每一位一班级的老师都要不断锤炼自己的语言,努力提高语言艺术。
张老师在《看日历》这节课上,教学语言洁净利索,用自己富有魅力的语言吸引同学的留意力,孩子们都能仔细地倾听,“你的知识太丰富了”等亲切的话语,表达了老师对同学的尊敬与关注,激发了同学的自信心,同学积极愉悦的学习情感被充分调动起来,课堂上,同学都能仔细地倾听老师的每一句话,倾听每一个同学的发言。
本节课我认为不足的地方有:提出的问题不清楚,如“还有几月是相同的?”这样的问题提出后,同学有的说7月,有的说除了二月都相同。
好多都不是老师想要的答案,其实老是想问的是一年中有哪些月份的天数是相同的,这样的话同学就明白了。
当然,在我的课堂上,也涌现过类似的问题如我在北师大版二班级上的其中一节《做家务》这节课,有这样一个环节:“小组讨论编写。
假如有困难,可以看一看书中的算式,再编2的乘法口诀。
你能编几句就几句。
”假如同学走神只听见最末一句,真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所以老师说的每一句话都应当清楚。
最末一句应当换成“2的乘法口诀比一比谁编的最多”听了这节课,我学会了老师的课堂语言要简练,提问是要留意问题的指向性要清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听高晓欧老师《看日历》汇报课反思
九江小学鄢学彬高晓欧老师在这节课设计比较丰富,语言简练、有亲和力。
把话筒交给学生说,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设计具有层次性,激发了学生兴趣。
让学生经历会看日历、认识星期、能从日历中找到指定日期的过程。
教学时,充分组织学生活动,让学生说一说,找一找,练一练,巩固和应用所学的知识。
①开门见山,直接引入。
同时放手让学生自由思考,说出自己的想法
②组织学生学习在日历上查找某月某日是星期几的方法,通过找节日巩固通过日历找星期几的知识,了解我国的法定节日
③学习推算周年年份的方法。
了解国家成立的知识,播放建国成立视频,让学生感受爱国主义教育。
④通过实践活动,对年、月、日、星期等知识进行综合运用。
知识的扩展延伸以再现生活的形式展开,把学生从数学课堂带到广阔的生活空间,使学生更深刻的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激发学生在课外“学数学,做数学”的兴趣。
做的特别好是:
(1)一是让学生在具体生动的情境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是课程标准的重要理念之一。
通过生活中的事例引出课题,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同时又使学生体会到生活离不开数学。
二是培养学生收集有用信息的能力并结合情境,进行简单推理。
最后以讨论的方式通过学生之间思维碰撞解决难点。
(2)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请谈一谈。
使学生学会自我反思。
(3)高老师设计了一个重要环节:让学生自己上讲台翻日历,自己找常见的节日。
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充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又使学生更深刻地体会星期的循环和日期的连续性。
不足之处:
高老师在教学时,板书不够详细,农历知识渗透太少,如果提前布置预习作业,让爸爸妈妈提前给孩子传递一些农历知识,在课前体验“公历与农历的联系区别,课上的速度快多了,可多做一些练习,学生也很高兴。
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高老师在尊重教材的基础上,又根据学生的现实情况、学习需要及认知规律对教材进行了适当调整,以制作“本班的特色年历”为主线,营造了丰富的、生动的数学学习情境,充分的体现了数学学习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趣味的”这一基本理念。
这节课在教学时,她还特别关注了学生的学习过程,关注学生能力的发展。
每一个教学环节都是为了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探索研究机会,“看年历”、“找节日”、“猜生日”等活动都是学生自主完成的,使学生亲身经历探索研究的过程。
2013年12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