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哲学与辩证唯物主义哲学的比较
中国哲学体系与小乘佛教哲学体系的差别
孟子和庄子为代表的中国哲学体系与印度小乘佛教哲学体系的差别——从思维与存在的角度比较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从思维和存在的角度比较以孟子和庄子为代表的中国哲学体系与印度小乘佛教哲学体系的差别,即是比较两个哲学体系对于哲学基本问题的回答的不同。
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思维与存在何为第一性的问题,另一方面是思维和存在是否具有同一性的问题。
思维与存在的第一性问题是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是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基本问题。
因此笔者接下来笔者将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可知论与不可知论两对哲学范畴来比较比较以孟子和庄子为代表的中国哲学体系与印度小乘佛教哲学体系的差别。
概而言之,笔者认为以庄子和孟子为代表的中国哲学体系与印度小乘佛教哲学体系在本体论上都是唯心主义,但是,中国哲学体系则内容更丰富,即有主观唯心主义,也包含客观唯心主义,还有唯物主义的因素,而小乘佛教哲学体系则是体现主观唯心主义。
中国哲学体系在认识论上包含了孟子的可知论和庄子的不可知论两种观点,而印度小乘佛教哲学体系体现的可知论的观点。
具体分析如下文:一.以孟子和庄子为代表的中国哲学体系与印度小乘佛教哲学体系在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方面的差别思维与存在关系问题的第一个方面也是最根本的方面就是思维与存在谁是第一性,也即物质和意识谁是第一性,也就是谁先谁后,谁决定谁,谁是世界的本原的问题。
这是区别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标准。
唯心主义认为思维是世界第一性,是世界的本原。
唯物主义认为存在是世界第一性,是世界的本原。
这是属于本体论的范畴。
唯心主义分为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他们都把精神、意识当作世界的本原,第一性的东西。
不同的是,主观唯心主义把人的主观精神、意志当作世界的本原,当作第一性、决定一切的东西。
认为万事万物都是“我”的感觉、观念、意志、情感等的产物,没有“我”,就没有世界;客观唯心主义,则认为精神是世界的本原,是第一性的,但是这个精神不是某些个人的主观意识,而是存在于宇宙空间的一种神秘的、客观的精神。
小议马克思主义与佛学
尤智表认为哲学家中只懂得玄学和机械唯物论,而不懂得辩证法唯物史观的,便不能了解佛法。惟有懂得相对论和辩证法的才能真正了解佛法的。佛家理论的发扬,应该说有马克思主义的影响在。他说:"......佛的教理并不和现代进步的科学哲学冲突。现代进步的科学和哲学正在替佛法做透彻的注解。......"(4)所以佛家理论的发扬,应该说有马克思主义的影响在。苏渊雷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和佛学做了系统的比较。
从整体上说,20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倾向于对佛教进行批判,他们经常把辩证唯物论和唯物史观作为主要武器,着重于揭示佛教反动的社会作用和佛教哲学的唯心主义性质,同时又在一定程度上肯定佛教哲学中的辩证法思想。民国时期的佛教思想家们,对马克思主义既有肯定,也有批评,有人曾试图去融合马克思主义与佛教思想。随着中国进入大面积的战争,马克思主义思想中国共产党的发扬光大下不断占据人们的思想主体,而佛教的地位在不断下降。在1949年以后,佛教界不得不普遍地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在社会的统治地位。
温光熹、陈铭枢等人尝试把马克思主义和佛法相结合,建立新佛学体系。所谓新佛法,就是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相结合的社会主义的佛法,是发扬农禅精神配合社会生产的佛法,是服务于广大人民群众的科学的、大众的、民族的佛法。温光熹认为,佛法也是建立在社会经济基础上的意识形态之一。随着社会的发展,佛法必然从旧佛法过渡到新佛法。而新佛法能否成立的关键就是其与马克思主义并存的成败。
佛教与禅宗的智慧
江苏省社会科学院文学所所长 王学钧
2006年9月21日 星期四
在洞内聚集的500罗汉称为“上座部”,而一些还未达到罗汉标准的释迦弟子则更多,他们在洞外结集,也一起背诵佛经,以流传后世,他们称“大众部”。后来佛教的这两部经过多年相传,分成20部,其中,“说一切有”部的基本观点就是对我国影响最大的。此部为部派佛教即小乘佛教(释迦死后400年左右),此教的信徒都追求成为罗汉。
佛教是最古老的宗教,在许多人心中,她不仅是宗教,还是一种哲学.
“佛教实际上是一种信仰”—梁启超
禅宗关注人的心灵和身体的行为之间的关系,在唐朝开始形成,与原始佛教有很大差别
佛教提供一种观察事物的观点即世界观
1、马克思主义哲学提供:辩证与历史唯物主义
2、数学:对自然现象从数量和控件上去分析
3、物理:从物质的运动和能量的变化上观察事物
其主张明白苦恼的根源并用“观察和沉思”的方法去消除。
他总结出《四圣谛》即“苦、集、灭、道”(此为其基本的对于世界和人生的观点)
苦:生苦,病苦,老苦,死苦
怨憎会:两个互相憎恨的人连在一起却不能分离,即不是怨家不聚头;怨不得;爱别离;五阴盛等都会导致痛苦。
五阴为:眼,耳,鼻,舌,身
人由六种东西构成即五阴+“意”
另一派为瑜珈行派(相当于我国的魏晋南北朝时形成)。中国历史上有很多“留学僧”曾到印度取经,东晋时代的高僧法显和唐朝的唐玄奘就是他们的典型代表。当时西行路上一路尸骨,比万里长征艰难多了。和法显一同去的共五人,路上就死了四个。法显68岁才去印度,并且没有国家资助,回国后70多岁了。他本来打算在越南登陆,船快靠岸时突然一阵风又把他们吹回大海,后来漂到连云港登陆了。唐朝时,玄奘非常想了解瑜珈行派,其内心一定要找到其论述。而唐朝不允许国人出国,玄奘决心已定,一路西行,在沙漠里死过几回,一次没水了,浑身没力气,在这种情况下,沙漠里又突然下起了雨......
浅谈我国佛教中的辩证法
浅谈我国佛教中的辩证法摘要:本文介绍了我国古代主要的辩证思维以及我国佛教辩证思维的主要特点,然后具体举例说明了我国佛教中所含有的一些辩证思维,最后总结了我国佛教的辩证法思想,说明我国佛教辩证法思想的不足之处。
关键字:辩证法,中国佛教,矛盾论一、我国古代的主要辩证思维中国有着辩证思维的历史传统。
这一传统在古代的中国又可分为三大思想系统:一是以《周易》(包括《易经》和《易传》)为代表的儒家辩证法系统。
二是以老子为代表的道家辩证法系统。
三是以中国佛学为代表的佛家辩证法系统。
这三大辩证法系统各自都有着自己的特点。
一般来说,儒家的辩证法尚“动”,道家的辩证法主“静”,这两者的思想属于中国固有的文化。
而中国的佛教则不同于儒道两家的文化。
它是由印度传入的,是印度佛教文化和中国固有文化(主要是道家和儒家文化)互相交流和融会的产物,因此其中所含的辩证法思想比儒、道家两者来说又有自己的特点。
二、我国佛教辩证思维的主要特点佛教广泛涉及到对人生和宇宙的看法,包含有丰富的哲学内容。
佛教的根本宗旨是企图超越现实社会生活秩序而求得身心的解脱。
为了达到这样的目的,佛教学者始终在寻求人生乃至宇宙万象的“真实”,使佛教哲学成为一种极为精致、巧妙的唯心主义哲学体系。
佛教哲学在其两千年的发展历程中,流派繁多,而且在其传播过程中对各国的影响也不同。
由于我国佛教的背景比较复杂,因此它除了其本身涉及的宗教内容以外,还涉及了很多我国的传统文化。
与其它宗教不同,我国佛教哲学具有很强的思辩性,包含着丰富的辩证法思想,它对中国哲学发展的积极作用在于它提出了一系列的哲学范畴,蕴含着丰富的辩证法思想。
三、我国佛教中的辩证思维1.矛盾论1.1矛盾的共性与个性辩证法认为,矛盾双方是对立的矛盾的双方各有各的特性佛教说人有共业与不共业,比如4个人开车出去玩,发生了车祸,一车4人死的死伤的伤,这一难就是4人的共业,但是有的人只是皮外伤,有的人却当场死亡,这又是不共业。
佛教是唯心主义吗
佛教是唯心主义吗?佛教是唯心主义吗?传统的观点是。
最近还有人提出佛教是唯物主义。
那我们就要问一下,什么是唯心主义?佛经里面讲的,什么是心?佛经讲的是唯物还是唯心?什么是唯心主义?唯心主义(idealism)即唯心论,又译作理念论,是哲学中与思想、心灵、语言及事物等彼此之间关系的讨论及看法。
马克思主义认为唯心主义是哲学两大基本派别之一,是与唯物主义对立的理论体系。
在哲学基本问题上主张精神、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即物质依赖意识而存在,物质是意识的产物的哲学派别。
佛经里面讲的,什么是心?如入楞伽经卷一(大一六·五一九上):“寂灭者,名为一心;一心者,名为如来藏。
”金刚经中讲“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楞严经卷二:“佛兴慈悲,哀愍阿难及诸大众。
发海潮音,遍告同会。
诸善男子,我常说言,色心诸缘,及心所使诸所缘法,唯心所现。
汝身汝心,皆是妙明真精妙心中所现物。
云何汝等,遗失本妙,圆妙明心,宝明妙性。
认悟中迷。
晦昧为空,空晦暗中,结暗为色。
色杂妄想,想相为身。
聚缘内摇,趣外奔逸。
昏扰扰相,以为心性。
一迷为心,决定惑为色身之内。
不知色身,外洎山河虚空大地,咸是妙明真心中物。
譬如澄清百千大海弃之。
唯认一浮沤体,目为全潮,穷尽瀛渤。
汝等即是迷中倍人。
如我垂手。
等无差别。
”佛经中的心,出现的非常多,通常讲到的各种妄心,多从精神、意识上讲,又会讲到妄心所现的种种相,多是物质现象。
而通常讲到的真心,多是指的圆妙明心、真如本性,楞严经中的“如来藏妙真如性”,所谓“明心见性,见性成佛”。
心经中讲:“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
”物质现象多属于“色”的范畴,精神、意识多属于意、法的范畴,而物质和精神、意识等,在佛教看来,都不是世界的本质,如果非要给万事万物的本质属性一个概括性的名字,一切事相的本质就是真心,这个概念已经把物质、精神、意识都包括在内,佛教是不二法门,物质和精神、意识等本来就不可分,现代物理也揭示到了这个现象。
浅谈诸行无常,诸法无我
浅谈诸行无常,诸法无我上每个宗教都强调自己所宣扬的教义是真理。
佛教中也有“三法印”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作为识别真佛法和假佛法的标准,是佛法与外道的不共区别,“一切论议师所不能坏,虽种种多有所说,亦无能转诸法性者,如冷相无能转令热,诸法性不可坏,假使能伤虚空,是诸法印如法不可坏”。
可见“三法印”是佛法中无法动摇的根本原则,是佛法的“身份证”。
同时,佛法是一套有机的整体理论,“三法印”和其他佛教理论有密切的关系,互相支撑,互相印证。
作为东西方智慧的代表,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佛教哲学有相互照应之处和相似之处,当然二者并非相同。
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去分析佛教理论,是“佛教中的哲学”,而真正的“佛教哲学”应该是其自身所展示出来的一种智慧,希望有一天佛教理论可以不需要参考标准,自成一门哲学。
标签:缘起说;二法印;唯物辩证法如果说“三法印”是佛法中不可动摇的根本原则,那么,“缘起”(因缘和合)便是支撑这一原则的根基,就像一座金字塔,“缘起说”是塔基。
“缘”是结果所赖以生起的条件,“起”意为“升起”,“因”是“凭借”,“缘起”是指一切事物所赖以升起的凭借。
佛教认为,一切法的存在,都是因缘和合所升起。
比如一粒种子,要想成为大树,必须要有充足的水分,阳光,土壤等等,这里“种子”便是“因”,“大树”便是“果”,而“水分,阳光,土壤等”便是“缘”。
其实细想一下,世间万物都是如此,既非凭空而有,又无法单独存在,整个宇宙或是整个世间就像一张大网,一切有为法均是网上的一点,与其他点组成新的“有为法”。
而一切“有为法”自己本身也是一张网,有很多点构成,就这样无法分解完,也无法组合完,既细致到极微小,又宏大到无边际。
所以,“一切有为法”都是依靠因缘条件和合而成,无一例外。
“诸行无常”,“行”是迁流,转变,变化的意思。
“诸行”是指“一切有为法。
其实,我认为,“诸行”也指一切有为法成、住、坏、空的过程,这一过程可长可短,短到“一刹那”也是“行”,长到一段时间,一生。
[哲学,体系,佛教]浅谈中国哲学体系与一度小乘佛教哲学体系的不同
浅谈中国哲学体系与一度小乘佛教哲学体系的不同每每我们交谈一些关于佛教的时候,人们总会涉及到一个问题,就是佛教属于唯心的范畴还是唯物的范畴?本文就此想打开思维和存在的天窗,将以庄子和孟子为代表的中国传统哲学与小乘佛教哲学之间进行比对,发现异同。
一、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上的认知思维和存在的相互联系问题,简而言之,其实是意识和物质的相互联系问题,它代表了哲学的基本难题,即是物质与意识、精神与环境的相互联系问题。
核心囊括以下两个角度的内容:1、对世界的本质的提问。
物质与精神两者选其一,即思维和存在两者谁首当其冲。
根据这两个不同的答案,全部的哲学流派被列为两大主义,即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
站在唯物主义立场的,只要是认可物质、自然和客观存在为第一性的;与之相反的,站在唯心主义凡立场的,认为起点根本都源自精神、意识、思维的。
2、对世界可知性的提问。
换言之就是提问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
答案也恰是两个对立的,以此列为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准则。
大多唯物主义哲学家都坚信世界是可知的。
但是唯心主义哲学家内在出现分歧:一队认为世界是可知的;另一队自然与之相反,人类拥有的认识有局限性,触及不到世界的认识,或根本看不清世界的根源。
二、孟子、庄子的思想异同1、就庄子而言,庄子梦蝶的典故不难看出他是追求精神上的自由自在,因此在形体上,他也尝试希望进入一种自我推动就可以进入的一种自由自在境界;庄子认为平等是宇宙中万物的共同属性,人是万物的一份子,自然随着宇宙周而复始;庄子发扬的是滋育生命的主宰,也就是人的精神要遵照的是自然的规律,要安时而处顺;庄子在意的是内在德性的修养,提高德性,生命随之表现出一种自给自足的精神的力量。
在庄子的《齐物论》中写道有以为未始有物者,至矣尽矣,不可以加矣。
其次以为有物矣,而未始有封也。
其次以为有封焉,而未始有是非也。
是非之彰也,道之所以蘑也。
物与我无成也。
为是不用而寓诸庸,此之谓以明。
,还有他的《知北游》中有先天地生者,物耶?物物老(询非物,物出不得先物也;犹其有物也,犹其有物也无已。
48种哲学主义
48种哲学主义《48种哲学主义》哲学是一门思考人生和世界的学科,它涉及到许多不同的学派和理论。
在这个丰富多样的领域中,有许多不同的哲学主义出现。
下面将介绍48种哲学主义,每种主义都表达了不同的思想和观点。
1.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唯一真实存在的东西,精神和意识是物质的产物。
2.唯心主义:认为意识和精神是唯一真实存在的东西,物质只是意识的表象。
3.实用主义:强调实际行动和实践的重要性,关注解决问题和达成目标。
4.理性主义:强调理性和逻辑的重要性,认为通过思考和推理可以获得真理。
5.经验主义:认为经验是获得知识和理解世界的唯一途径。
6.唯心唯物主义:认为物质和意识都是真实存在的东西,但二者相互依赖。
7.逻辑实证主义:强调逻辑和经验的重要性,认为只有经过验证的陈述才是有意义的。
8.辩证法唯物主义:强调事物的矛盾和变化,认为事物的发展是通过矛盾的冲突而实现的。
9.结构主义:关注结构和体系的重要性,认为事物的意义和价值来自于其在整体结构中的位置。
10.人文主义:强调人类的尊严和价值,关注人类的幸福和进步。
11.个人主义:强调个体的权利和自由,认为个体的利益优先于集体的利益。
12.社会主义:强调社会公平和经济平等,主张社会的共同所有制和计划经济。
13.自由主义:强调个人自由和个人权利,主张市场经济和个人的自由选择。
14.实证主义:强调通过观察和实验来验证理论,主张科学的方法和精确的测量。
15.现象学:关注意识和经验的本质,认为事物的意义来自于主体的体验。
16.勃洛克主义:强调个体的意识和经验的重要性,认为个体的体验是真实的。
17.文化相对主义:认为文化和价值观念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的标准。
18.伦理学:研究道德和行为的原则,探讨人们应该如何行动和生活。
19.人类学:研究人类的文化和社会行为,理解人类的多样性和共同性。
20.环境伦理学:强调环境和自然的价值,主张保护环境和可持续发展。
21.生命哲学:探讨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思考生命和死亡的问题。
谈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佛教观
于时代思潮与佛教思想的比较融通。马克思主义作为2 世纪 中国 O
的主要思想形态 ,不能影响到居士们的生活和信仰。随着 中国革 命的进展,马克思主义的影响也 曰益扩大至一批佛教居士 ,调和 马克思主义和佛教信仰的关系就成 了居士们 的当务之急。
谈 与 时 俱 进 的 马 克 思 主 义 佛 教 观
兰长 亭
( 林 建 筑 工程 学 院 , 吉林 长春 10 2 ) 吉 3 0 1
【 摘 要 】 马克 思主 义 与2世 纪 中国佛 学 的 关 系问题 ,是2  ̄ f 中国思 想文 化 史上 一 个重要 问题 。本 文 论 述 了马 克 思 1 l -6
主义 者 的佛 教观 和 佛 教 徒 的马 克 思 主 义观 ,对 马 克思 主 义 与2 世 纪 中 国佛 学 的 关 系 问题做 了一 个整 体 的 概论 。 1
【 键 词 】马 克 思 主 义 、 中 国佛 学 、辩证 唯 物 论 、唯 心论 关
一
、
前言:理论 的提出
学者苏渊雷在 《 大乘佛 法与新唯物论》一文中 ,对马克思 主 义哲学和佛学做 了系统的比较 。他认 为,佛以一大事 因缘而 出世 ;
日不得食”的严格的僧伽制度 ,在精神上没有不 同。世俗之人
是佛教的信仰者,又处身时代思潮的急流中,因缘聚会,多关注
每每非难佛家不事生产,这其实不过是末流之弊 ,真正的佛法 , 并不妨 碍生产活动。如百丈禅师的不劳不食 ,慧能六祖的春米 , 黄打铁的过炉边生活,均不妨碍其为第一流的思想家 。
法法相望 ,事理无碍 ,所以二者相助相 成,相容相摄 ,都是时代
所必需的 。他从世界观 、社会观、人生观三方法 ,说明佛法与马 恩哲学的相通性与一致点 : 就世界观而 言,马恩哲学的世界观 ,有根本二义 :一是辩证 法 ,一是 唯物论 ,合成辩证的唯物论 。在方法论上 ,马恩哲学采 取了黑格 尔的辩证 法而去除了其神秘的外衣 。对于世界本质的理 解 ,则采取费尔巴哈的唯物论而更尽一层。概 言之 ,辩证法是在 事物的 “ 关联 、 “ 过程 、 “ 变化 及 “ 矛盾发展”中发现其 规律 ,所以能破除 “ 孤立 ”、 “ 片段”、 “ 固定”及 “ 单调循环” 的弊病。这与佛法所阐明的 “ 依他”、 “ 缘起 ”、 “ 四相”、 “ 八不”旨义并无区别。事不孤立 ,法无单起 ,无 明之与矛盾 , 生灭之与变化 ,无尽缘起 之与矛盾发展 ,也是同样 的意思。唯物 论主张 “ 客观世界可认识 ”, “ 主观反映有抉择” , “ 见之实践 为真理” ,这些与大乘佛法的不否认客观存在,而仅 以主观执着 为虚妄的见解 ,可谓是殊途 同归。苏渊雷说 :观念 为物质的反映 而非其根源 ,思想是物 质运动之最高的形态 ,故龟毛免角 ,初非 实有 ,镜花水月 ,终成虚幻 。佛法主张一切法因缘生 ,唯识所现 , 故转依发展,非主客一 致、能所相应不为功。俗有 非有 ,真空不 空 ,此正与现象与本质、感觉与理性辨证的发展,马恩哲学所谓 从现象中求本质 ,由相对真理到绝对真理 ,与佛 法所标从有 为法 到无为法 ,从如幻证真相 ,深 为契合。就社 会观而言 ,马克思主
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我们认识宗教问题提供了认识论和方法论重点
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我们认识宗教问题提供了认识论和方法论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三十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中,明确提出了“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的大问题。
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科学理论,是我们开展宗教工作和宗教研究的根本指导思想。
,是关系到我们能否在宗教领域正确回答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的大问题。
当前,在广大干部群众和专家学者中,对此存在着一些不同的看法和态度。
本文认为,正确认识和对待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必须坚持它的科学无神论本质,坚持它作为历史唯物主义宗教观、科学社会主义宗教观、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宗教观、中国共产党的宗教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组成部分和理论基础等基本特征和理论品质。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科学无神论本质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宗教观,首先要回答“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问题,也就是“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本质是什么”的问题。
就是说,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宗教观,它与各种非马克思主义的甚或反马克思主义的宗教观究竟有何区别?这个问题不搞清楚,我们对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坚持、发展和宣传将很难进行,不仅很容易走到歧路上去,而且可能会走向反面。
那么,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本质究竟是什么?历史表明,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本质就是科学无神论。
因为它认为一切宗教派别所崇信的各种形式的超自然力量和境界,都不过是人们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受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而产生的幻想,是根本不存在的;它的这种彻底无神论的基本观点,是建立在所有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所发现的科学真理的基础之上的,特别是建立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世界观之上的,因而是科学的。
有科学的、无神论的宗教观,就有不科学的、有神论的宗教观,它们之间有着本质的区别。
宗教在本质上是一种有神论的思想信仰,即相信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之外或背后还存在着某种不受自然规律支配甚至可以支配自然事物的超自然力量或境界,对之崇拜、向往、执着,进而成为一种意识形态,形成一种思想文化体系和具有群众性、民族性、国际性的历史文化传统。
论述辩证唯物主义和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主要差异和观点
论述辩证唯物主义和形而上学唯物主
义的主要差异和观点
辩证唯物主义和形而上学唯物主义都是唯物主义哲学的重要流派,但它们之间存在着一些主要差异和观点。
首先,辩证唯物主义强调物质的运动和变化,认为事物是不断发展和变化的,而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则更加强调物质的静止和不变性。
其次,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事物的发展是由内部矛盾推动的,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而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则认为事物的发展是由外部因素推动的。
再次,辩证唯物主义强调认识的辩证性,认为认识是一个不断发展和深化的过程,而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则更加强调认识的直观性和局限性。
最后,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和检验真理的标准,而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则更加强调理论的重要性和权威性。
总的来说,辩证唯物主义和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在物质观、运动观、发展观、认识论和实践观等方面存在着一些差异和观点。
辩证唯物主义更加全面、深刻地揭示了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规律,是一种更加科学和先进的哲学思想。
马克思主义的佛教观和佛教的马克思主义观
马克思主义的佛教观和佛教的马克思主义观内容提要:马克思主义与20世纪中国佛学的关系问题,是20世纪中国文化史上一个重要问题。
本文着眼于不同思想主体的立场分野,分别论述了马克思主义者的佛教观和佛教徒的马克思主义观,对马克思主义与20世纪中国佛学的关系问题做了一个整体的概观。
文章认为,马克思主义和佛学在理论思维方式上的相似和根本追求上的异趣是二者之间一系列交涉和冲突的原因所在。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国佛学、辩证唯物论、唯心论一、前言:问题的提出马克思主义传入后,中国的思想文化方向和格局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随着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和发展,一切传统的思想文化都必不可免地要面对马克思主义的挑战。
由于马克思主义所固有的革命性和批判性,它自然要对包括佛教在内的传统文化发动批判,由此而引起了思想文化界的深入而持久的变革。
对于这一历史变革,学者们从多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但有一个方面似乎没有引起太多的关注,这就是马克思主义和佛学的关系问题(1)。
研究这一问题可以使我们对20世纪的中国学术史、思想史、宗教史有一个更全面的认识,对中国佛学和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未来发展也是很有意义的。
从整体上说,20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倾向于对佛教进行批判,他们以辩证唯物论和唯物史观为主要武器,着重于揭示佛教的阶级属性、反动的社会政治作用和佛教哲学的唯心主义性质,同时又在一定程度上肯定佛教哲学中的辩证法思想。
在僧侣和居士方面,情况比较复杂。
民国时期的佛教思想家们,对马克思主义既有肯定,也有批评,有人曾试图融合马克思主义与佛教思想。
1949年以后,佛教界普遍地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在社会和精神生活中的统治地位。
在此前提下,一些僧侣和居士们倾向于论证佛教教义与马克思主义的一致性,为佛教争取生存地位。
本文着眼于不同思想主体的立场分野,对马克思主义与20世纪中国佛学的关系做了一个整体的叙述,期望能由此给我们发展21世纪的中国思想文化带来一些有益的启示。
二、马克思主义者的佛教观此处所谓马克思主义者实际上包括两类人,一类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如瞿秋白、毛泽东等;另一类是持有马克思主义观点的佛教学者,如候外庐、任继愈、方立天、澜、郭鹏、严北溟等。
马克思主义的佛教观和佛教的马克思主义观
马克思主义的佛教观和佛教的马克思主义观内容提要:马克思主义和20世纪中国佛学的关系问题,是20世纪中国文化史上一个重要问题。
本文着眼于不同思想主体的立场分野,分别论述了马克思主义者的佛教观和佛教徒的马克思主义观,对马克思主义和20世纪中国佛学的关系问题做了一个整体的概观。
文章认为,马克思主义和佛学在理论思维方式上的相似和根本追求上的异趣是二者之间一系列交涉和冲突的原因所在。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国佛学、辩证唯物论、唯心论一、前言:问题的提出马克思主义传入后,中国的思想文化方向和格局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随着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和发展,一切传统的思想文化都必不可免地要面对马克思主义的挑战。
由于马克思主义所固有的革命性和批判性,它自然要对包括佛教在内的传统文化发动批判,由此而引起了思想文化界的深入而持久的变革。
对于这一历史变革,学者们从多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但有一个方面似乎没有引起太多的关注,这就是马克思主义和佛学的关系问题(1)。
研究这一问题可以使我们对20世纪的中国学术史、思想史、宗教史有一个更全面的认识,对中国佛学和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未来发展也是很有意义的。
从整体上说,20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倾向于对佛教进行批判,他们以辩证唯物论和唯物史观为主要武器,着重于揭示佛教的阶级属性、反动的社会政治作用和佛教哲学的唯心主义性质,同时又在一定程度上肯定佛教哲学中的辩证法思想。
在僧侣和居士方面,情况比较复杂。
民国时期的佛教思想家们,对马克思主义既有肯定,也有批评,有人曾试图融合马克思主义和佛教思想。
1949年以后,佛教界普遍地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在社会和精神生活中的统治地位。
在此前提下,一些僧侣和居士们倾向于论证佛教教义和马克思主义的一致性,为佛教争取生存地位。
本文着眼于不同思想主体的立场分野,对马克思主义和20世纪中国佛学的关系做了一个整体的叙述,期望能由此给我们发展21世纪的中国思想文化带来一些有益的启示。
二、马克思主义者的佛教观此处所谓马克思主义者实际上包括两类人,一类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如瞿秋白、毛泽东等;另一类是持有马克思主义观点的佛教学者,如候外庐、任继愈、方立天、范文澜、郭鹏、严北溟等。
中国古典哲学的几个特点
中国古典哲学的几个特点.txt精神失常的疯子不可怕,可怕的是精神正常的疯子!中国古典哲学的几个特点一中国哲学是世界哲学的一部分。
从对象与范围来看,中国哲学在基本上是与世界上别的国家的哲学一致的。
然而,中国古典哲学有自己的独立发展的过程,因此也就表现了许多与别的国家不同的特点。
中国古典哲学之特点的问题是一个比较复杂而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本文尝试提出个人的一些初步的看法。
中国哲学的特点可以说就是中国哲学的民族特点。
我们说哲学的民族特点,这应该如何了解呢?应该承认,一个民族的哲学思想是和一个民族的共同文化有密切关系的,也就是民族的共同文化的一个表现。
现在所讲的中国哲学主要是汉族的哲学,这是无可讳言的事实。
国内兄弟民族的哲学思想尚有待于发掘整理。
我们希望再过一些年,我们讲中国哲学的时候可以广泛地讲述中国各民族的哲学。
但是现在还不可能做到这一步。
因而我们谈论中国哲学的特点,也就只是谈论汉族哲学的特点了。
汉族在长期发展的过程中创造了共同的文化,汉族的共同文化表现了共同的心理状态。
中国哲学的特点是与汉族的共同文化所表现的共同心理状态密切结合的。
斯大林在他的早年著作《马克思主义和民族问题》中提出了关于民族的特征的学说。
他认为民族的特征之一是“表现在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
他指出:“各个民族之所以不同,不仅在于它们的生活条件不同,而且在于表现在民族文化特点上的精神形态不同。
”斯大林关于民族定义的学说也许还有一些值得讨论的问题。
但是,他认为,一个民族,除了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之外,还有“表现在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这基本上是合乎事实的。
这所谓“共同心理素质”是不容易了解的。
斯大林也说:“当然,心理素质本身,或者像人们所说的‘民族性格’本身,在旁观者看来是一种不可捉摸的东西,但它既然表现在一个共同的民族文化特点上,它就是可以捉摸而不应忽视的东西了。
”这个论断是正确的,这个提法也是意味深长的。
这所谓民族的“共同心理素质”应该是一个民族中不同阶级的人们所共同具有的。
略论佛教哲学观
观 世界 是主 观意识 的外 现 ,只有 意识才 是真 实 的存
在 ( 识 为 真) 唯 。其 理 由是 :如 美 丑 之 界定 , 同一
事 物 ,有人认 为美 ,有人认 为丑 ,还 有人认 为 不美
不 丑 。依次类 推 ,世界 上 的一切 事物 的形象 性质 都
依 人们 的 主 观 意 识 而 有 所 不 同 ,如 果 是 客 观 存 在 的 ,怎 么会 有如 此 的差别 呢? 唯识派 还将 梦境 当作
认为 “ 识生 于境 ,无 境 便无 识 ” ,说 的是 主观 意 识 是 由客观事 物 引起 的 ,若无 客 观事 物 ,便 无 主观认 识 。尤 其是 中 观 派 对 唯 识 论 观 点 进 行 了严 厉 的批
看 ,经历 了从 简单 的宇 宙哲 学 和人 生哲 学 ,到复 杂
的本 体 论 、认 识 论 、方 法 论 的过 程 。在 这 一 过 程
界的 “ : ”是 什么 之外 ,对哲 学基本 问题 中 “ 体 可 知 论 ”与 “ 不可 知论 ”也作 了详尽 的说 明。在 世界
作 者 简 介 : 爱 琴 (9 l )女 , 肃 庆 阳人 , 州城 市 学 院讲 师 , 北 民 族 大 学 在 读 硕 士 , 要 从 事 民 族 理 论 和 民族 政 策 研 姚 17一 , 甘 兰 西 主 究。
判 :“ 若先 有 识 而后 有境 ,其 识缘 何 而生?若 境先
灭 而识后 生 ,其识缘 何 而 生 ? J 提 出 : “ 识来 ” 并 认 源 于所 识 对 象 ,苦 乐 产 生 于 自身 的业 缘 。 [ 认 为 ”3 J 主 观认识是 客 观 事 物 的反 映 ,认 识 如 “ 子 ” 镜 ,反 映 客观事 物 ,佛的 园镜 智 名称 则 是 米源 于 此 。 “ 无
读后感佛教——精选推荐
读后感佛教论⽂题⽬:宗萨蒋扬钦哲仁波切《正见》读后感记得⽼师刚上课时就说过,这门课也只是讲授⼀些⽐较浅显的佛学知识,教给我们⼀些佛教基本常识以及佛教的哲学思想,所以课程名字叫做“佛教⽂化与哲学”⽽不是佛教课,在我的理解中它更像⼼灵鸡汤,给我们的⽣活带来⼀些启⽰和改变。
* 刚开始上课苦于不知道从哪⾥开始了解佛教,⽼师推荐了正见这本书的作者。
经过⼀学期的学习,我知道了⼀些简单的关于佛教的知识。
,对真正的佛教仍然所知甚少,尽管经过了⼀学期的学习,我学到的也完全不⾜以从专业⾓度来分析这本书,イ但仍然想イ经过了⼀学期的学习我学到的也完全不⾜从专业⾓度来分析这本书只能简单说⼀下我得到的感悟。
《正见》说“在这个物质主义的世界中,精神层⾯也物质化了,虽然还是有很多真正的佛教⼤师,但是也有很多冒牌货,除⾮能遇到具⾜佛教正见⽽且慈悲的佛教上师,他们真正关⼼众⽣的证悟,⽽不只是想号召弟⼦以便获得供养;否则的话,相当容易受到误导。
”那么“怎样才算是真正的佛教徒呢?宗萨蒋扬钦哲仁波切这位出⽣于不丹的藏传佛教传承者,不但满世界宣扬佛法,还以导演的⾝份拍摄电影。
他编剧和执导的两部电影——《⾼⼭上的世界杯》和《旅⾏者与魔法师》,在影坛颇有名⽓。
本书⾥,仁波切以僧侣与导演的双重⾝份告诫我们:⼈⽣如戏,不熟练的演员时常忘了⾃⼰在戏中,不过黄粱梦⼀场,幸好还有导演从旁提醒。
成为佛教徒后,演员以为⾃⼰不再演戏,实际上却在另⼀场戏中持续扮演着佛教徒这个⾓⾊。
但是佛教和佛教徒是两回事,就像共产主义和共产党是两回事⼀样。
如果你仍然界定⾃⼰是⼀位佛教徒,把⽂化与佛法混在⼀起,那么你就还未成佛。
⽼师也说我们这些对佛教⽂化略有兴趣的都还是门外汉,现在号称对佛学有所领悟的⼈也有很多,但仅仅吃斋念佛、谙熟佛教经典)并不能证明你就成为佛教徒了,甚⾄剃光头、穿袈裟、找个寺庙出家修⾏、不接触⼥⾊、早晚烧⾹、跪拜佛像的那些修⾏者们仍然可能不符合佛教徒的标准。
马克思主义的佛教观和佛教的马克思主义观二
马克思主义的佛教观和佛教的马克思主义观二马克思主义的佛教观与佛教的马克思主义观在不同的时间和地域里,马克思主义和佛教作为两个不同的思想体系,各自发展和演变,与世界各地的人们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尽管这两个思想流派看似迥然不同,但在某些方面却存在着相似之处。
本文将探讨马克思主义的佛教观和佛教的马克思主义观,并探讨它们之间的共同点和差异。
一. 马克思主义的佛教观1. 辩证唯物主义与无我观马克思主义主张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发展是由矛盾斗争推动的。
而佛教则主张无我观,认为个体的存在是虚幻和无常的。
这两种观点在某种程度上具备相似性,都追求超越个体的存在和个人私利,关注整体和共同利益。
2. 阶级斗争与菩萨道马克思主义强调阶级斗争是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的动力,追求人类社会的解放。
而佛教的菩萨道则追求通过自我修行、慈悲和智慧来拯救众生。
尽管表现形式不同,但从根本上来说,这两种思想流派都追求消除社会的不平等和压迫。
3. 生死观与历史观马克思主义强调历史观,认为人类社会按照一定规律发展。
佛教则重视生死观,强调生死是一个无常和不可避免的现象。
尽管这两种观点在关注的对象上有所不同,但都希望人们能够更好地理解生死和历史,并在此基础上指导行为。
二. 佛教的马克思主义观1. 无为而治与无产阶级专政佛教主张以无为而治,强调通过禅定和智慧来达到对世界的顺应。
而马克思主义则主张无产阶级专政,通过阶级斗争来实现社会主义社会的建设。
两者之间的比较可以发现,二者都强调通过某种方式来实现社会的进步和稳定。
2. 福报与共产主义佛教强调忏悔和积累福报,追求个体的修行和行善。
而共产主义则追求社会的共同财富和平等分配。
这两种观点都追求人类社会的幸福和公平,只是在实现的方式和对象上有所不同。
3. 缘起性空与唯物辩证法佛教讲究缘起性空,认为一切事物都是由因缘所生,没有固定不变的本质。
而马克思主义则主张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是由矛盾的统一和斗争推动的。
尽管这两种观点在思考事物的起源和本质上存在差异,但都承认事物的变化和发展。
禅宗对法与黑格尔辩证法之比较——关于禅宗哲学世界化的反思
的,由此而来的见识都是虚幻不实的“边见”。他立 禅宗对法的宗旨就是要消解一切有限的矛盾相,破 除“边见”,成就“中道”,通达绝对真理。所谓“道贯 一切经法,出入即离两边”,“二道相因,生中道义,” 讲的就是 这 个 意 思。[1]63这 样 一 来,禅 宗 对 法 便 否 定、超越了自身的有限,过渡到绝对和无限。
2020年 4月 第 42卷第 2期
■ 哲学研究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ofYan’anUniversity(SocialSciencesEdition)
Apr.2020 Vol42 No2
禅宗对法与黑格尔辩证法之比较
──关于禅宗哲学世界化的反思 魏久尧
(延安大学 文学院,陕西 延安 716000)
一、禅宗对法 六祖慧能对中国哲学乃至世界哲学的伟大贡献 在于:他深刻地揭示了宇宙生命本体的元机大用,精 当地总结出妙应万有的生命自由法则,这就是禅宗 对法(笔者称之为“中 -边辩证法”)。 慧能临终时曾对禅宗对法作了全面的概括和总 结,其基本 方 法 是:“先 须 举 三 科 法 门,动 用 三 十 六 对,出没即离两边,说一切法,莫离自性。忽有人问 汝法,出 语 尽 双,皆 取 对 法,来 去 相 因,究 竟 二 法 尽 除,更无去处。”六 祖 进 一 步 解 释 说:“三 科 法 门 者, 阴、界、入也。”其中阴分五,入分十二,界有十八,即
36
中,此 为 圆 满 无 缺、清 净 无 染 的 中 道。 中 因 二 边 立 (彼心和 此 心 )———肯 定,中 因 两 边 解 (非 彼 非 此 亦 非中 )———否 定,复 将 两 边 都 推 倒,无 彼 此,无 非 彼 非此———否定之否定;中道于是返回自身,再从自身 出发否定自身,又一个否定之否定,如此循环往复, 以至无穷。这是禅宗对法的基本运演路线和方式, 也是“中道”的基本存在方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佛教哲学与辩证唯物主义哲学的比较-研究成果摘要:辩证唯物主义哲学是当代我国人民最信奉的哲学。
但最近几年,以儒、道、佛为代表的中国传统哲学正有一种复兴的趋势。
作为对当前党中央倡导的“解放思想”的回应,我们将辩证唯物主义哲学与佛教哲学进行了一个初步的对比。
我们撰写本文的目的有二:一是希望兴起对辩证唯物主义哲学与佛教哲学比较的热潮,通过相互间的深入比较,取长补短,最终形成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体系;二是就教于辩证唯物主义哲学专家和佛教哲学理论家,通过对我们的指导与帮助,使我们的认识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通过初步的比较,我们似乎越来越感觉到将辩证唯物主义哲学与其它哲学作比较研究十分有必要。
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全面正确地认识真正的辩证唯物主义,也只有这样,才是真正地响应党中央“开展新一轮解放思想运动”的号召。
1引言众所周知,哲学是关于人生观、世界观的学说,是自然知识和社会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哲学是涉及到意识与物质、思维与存在、自然与社会等各种现象而超越于各门具体学科的学说,并对人们认识世界提供总的方法论和指导思想。
根据对哲学问题的不同回答可以形成不同的哲学理论,它们包括:利他主义,反现实主义,佛教哲学,儒家思想,享乐主义,唯物主义,唯心主义,理想主义,非现实主义,逻辑正确主义,悲观主义,道家思想,自我主义,乐观主义,理性主义,现实主义,唯美主义,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客观唯心主义,主观唯心主义,非理性主义,斯多噶主义,存在主义,形而上学,功利主义等等。
辩证唯物主义哲学是当代我国人民最信奉的哲学。
但最近几年,以儒、道、佛为代表的中国传统哲学正有一种复兴的趋势,本文的两位作者也加入了这股热潮,在业余时间阅读了一些儒道佛哲学思想的书籍。
以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来看,佛教也是一种哲学,本文称之为佛教哲学。
无产阶级革命家马克思曾说:“宗教是整个世界总的理论,它是包罗万象的纲领。
”中国早期著名革命家章太炎则说:“佛法……与其称为宗教,不如称为哲学的实证者。
”并且佛教也是一个庞大的哲学体系,在历代高僧大德对释迦牟尼佛的经文教义进行解释和注疏过程当中,形成了许多的流派,比如中观派和唯识派等等。
关于对中观学派思想的开创者龙树菩萨的认识,前苏联科学院院士彻尔巴茨基教授在《佛教涅槃概论》中说:“龙树应列入人类伟大哲学家之一。
”他还把龙树的中观思想和英国现代哲学家布拉德烈以及德国伟大思想家黑格尔的哲学观点进行相互比较后说:“布拉德烈对于日常世界中差不多一切的概念,如事物和性质、关系、空间与时间、变化、因果、动作和自我等都一一加以驳斥,与龙树的否定论互相吻合,这是很令人注意的。
从印度人的观点来看,布拉德烈可以说是一个纯正的中观派的哲学家;在这些相同之外,在黑格尔辩证法和龙树的辩证法之间或者可以发现更重大的亲切的类似。
”再者,佛教的思想理论也并非盲目或随心所欲地发展起来的,它建立在严密的推理论证基础之上【1】。
在藏地寺庙中曾有过的上千座辩经院就是一个明证,在这里佛法乃至人类思想中许许多多的概念和观点都要通过理性的检验。
所以恩格斯也在《自然辩证法》中称赞:“佛教徒处在理性思维的高级阶段。
”又说:“只有辩证的思维才是有效的。
只有东方的佛教徒和希腊人处在人类辩证思维的较高发展阶段上。
”中国社会科学院有一篇研究释迦牟尼佛和黑格尔的文章,从文章的内容可看出黑格尔的辩证思想,是受到佛教思想影响的。
而对于辩证唯物主义思想的历史渊源作过研究的人们都知道,马克思辩证思想则是与德国古典哲学特别是与黑格尔的思想有着密切的关系。
所以佛教中有丰富的辩证法思想,并直接影响到世界包括古今的很多大哲学家和大思想家,这是辩证唯物主义者也承认的,如恩格斯在《世间论》中说:“人类到释迦牟尼佛时代,辩证思维才成熟。
”另外有一些人以为佛教是“主观唯心主义”的哲学,佛法里所有的教义和理论也是凭空唯心构造,或是仅凭个人的经验和信仰而建立起来的,并不是符合客观实际的,只有辩证唯物主义哲学和科学才是客观的、唯物的,经得起实践检验的。
但这样的看法并不被佛教徒所认同,因为佛法包括教法与证法,教法就是对宇宙世界中万事万物的看法,但它不仅仅停留在理论阶段,而且还包括有一整套的修行实践,这就是证法。
一个人若是完全地遵照佛法的教义去实行,最后他就会亲证到佛陀所说的境界,那时佛法的教义就不只是书本上的理论而已,而是千真万确的事实了,所以历代证悟了的高僧大德皆异口同声地称赞释迦牟尼佛金口所言的每一句经文皆真实不虚。
从需要客观实践的验证这一点来看,辩证唯物主义哲学、科学与佛教也都是相通的,而并不是相悖的,如科学家哈尔坦因所说:“有智慧的人将宗教和科学理论并用。
”李石岑教授,曾赴欧洲各国考察西方哲学,是我国较早介绍宣传马克思哲学的著名学者之一,他说:“我以为佛学的提倡,不特于对科学毫无抵触之处,而且能使科学的方法上加一层深密,科学的分类上加一层正确,科学的效用上加一层保证。
”现代科学之父、相对论的开创者爱因斯坦则说:“完美的宗教应该是宇宙性的,它超越一个人化的神,无须死板的教条及教义,包含自然现象和精神领域,基于对一些自然的和精神的事物的经验而成一体,只有佛教才能符合这些条件”。
现在有些科学家已承认在人的身体之外,独立存在着一个心识【2】。
如1963年荣获诺贝尔医学奖的英国爵士艾克理说:“人体内蕴藏着一个‘非物质’的思想与识力的‘我’,……在肉体大脑死亡之后,仍然存在并仍能有生命活动形态,可以永生不灭。
”1981年荣获诺贝尔医学奖的美国史柏理博士也说:“人的自我是一种崭新的或必要的非物质。
”这在生理科学上也同样得到印证,加拿大著名的神经生理学家潘菲特博士也认为人类并不仅是只有物质的躯体,必然兼有无形的非物质灵魂。
我们知道,佛教经论在论述世俗方面,指出众生正是以非物质的我执心识为因,而漂流于三界轮回的。
只有到证得最终的解脱果位时,心识才会全然转化成胜义的智慧。
虽然现在科学仍在飞速发展,但这些理论还是经受住了考验,诚如英国基勒学院的麦楷博士所说的那样:“至今仍无一种已知的学说足以推翻艾氏与史氏两人的‘生物有灵魂’理论。
”从浅层观察,外境和心识独立存在,而从深层次观察,外境的存在完全取决于心识的认识水平,换句话说,并没有一成不变的外境,甚至于并没有外境这一客观事物,一切全都是心识的变现。
这心识有多层意义,在世俗上共有八种,一般意义上的哲学与科学仅理解到前六种,而对最超乎于八识之上,同时也是最深奥的胜义智慧更是未有涉及,从这也可见到在哲学上把佛教描述成唯心(前六识)主义的观点是在盲人摸象了。
本文的两位作者是接受辩证唯物主义哲学教育成长起来的,而且长期从事科学研究,对辩证唯物主义哲学也没有很深入的研究,对佛教哲学也是在最近几年利用业余时间作了一点肤浅的阅读,刚开始是采用批判的态度,凡是与辩证唯物主义哲学不同的观点就想要进行批判,但越到后面发现自己批判不了,越来越感觉到佛教哲学比辩证唯物主义哲学可能更适用于当前和谐社会和和谐世界建设的时代特征【3】,但我们的看法不一定正确。
作为对当前党中央倡导的“解放思想”的相应,我们撰写了本文,目的有二:一是希望兴起对辩证唯物主义哲学与佛教哲学比较的热潮,通过相互间的深入比较,取长补短,最终形成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体系;二是就教于辩证唯物主义哲学专家和佛教哲学理论家,通过对我们的指导与帮助,使我们的认识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2 佛教哲学与辩证唯物主义哲学的比较作为一个业余时间学习哲学的同志来说,要写这个题目是很难的。
因为我们没有时间系统地学习辩证唯物主义哲学,更不可能去学习佛教的“三藏十二部”。
但我们找到一个比较简捷的办法,我们通过网上搜索,找到某位辩证唯物主义哲学老师的哲学笔记【4】,我们认为它非常简明扼要地归纳总结了辩证唯物主义哲学的体系和基本观点,我们就以他的体系来逐条加以比较,看辩证唯物主义哲学是什么观点,而佛教哲学又是什么观点,让读者了解它们的差别。
2.1 关于哲学的基本问题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世界观是对世界的本质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
方法论是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二者的关系是世界观决定、包含着方法论,方法论体现、影响着世界观。
辩证唯物主义哲学认为,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意识)和存在(物质)的关系问题。
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即思维和存在谁是世界本源的问题。
二是,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即人的思维能否正确反映现实世界的问题。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一个根本性的问题,每一个哲学家都必须对此作出清晰的回答,由此可以划分出不同的派别。
如对第一性问题的不同回答可以划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派,对同一性问题的不同回答可以划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两派。
另外在方法论的采用上,又可以划分为机械论、辩证法、形而上学等。
辩证唯物主义哲学包含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认为在意识与物质之间,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客观世界在人脑中的反映,即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世界的本质是物质,意识是物质的产物和反映。
认为物质世界永远处于运动与变化之中,是互相影响,互相关联的。
唯物辩证法包含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以及本质与现象、内容与形式、原因与结果、必然性与偶然性、可能性与现实性等范畴。
佛教哲学认为,把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作为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一个人造的问题,用对这样一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来划分派别更是人类矛盾产生的一个根源,是一种思维极端化的表现。
佛教哲学认为,从世俗谛的角度来说,意识与物质都存在;从胜义谛的角度来说,则物质与意识均不存在,二者都是空性,空性才是宇宙世界的本质,它是永恒的,不生不灭的。
因为有“空”,才会有“有”,有各种物质和意识的现象,这就是佛教哲学中“缘起性空”的道理。
物质与意识是“空”的两种属性,不可分割,既有物质就必然有意识,而且也不能区分谁是第一性,谁是第二性。
因此,它认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两种极端的看法,均是错误的。
哲学上的唯心论,只承认心,不承认物,所谓‘于心执有,于物执无’。
释尊说:‘以攀缘心为自性,执生死妄想,认为真实者’。
至于唯物论者,恰恰和唯心论者相反,所谓‘于物执有,于心执无。
’释尊说:‘颠倒行事,误物为己,轮回是中,自取流转者。
’这就是佛教哲学对这两种现象的批评。
因为空是永恒的,不生不灭的,而物质与意识是“空”的两种属性,因此,意识与物质均是不生不灭的。
但意识与物质均遵从“缘起缘灭”的因果法则。
认为物质世界和意识世界均处于运动与变化之中(诸行无常),是互相影响,互相关联的。
但物质世界和意识世界的各种现象(可称为法)都不是一种实际的存在(诸法无我)。
因此,佛教哲学包含缘起性空规律、缘起缘灭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以及本质与现象、原因与结果等范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