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梦的起点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 2018
中华民族复兴首先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复兴
中华民族复兴首先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复兴2011年03月21日16:27来源:光明网目前,中国经济总量已经超过日本,位居“世界第二”,但正如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于2011年3月5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所指出的那样:文化对民族和国家的影响更深刻、更久远。
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为世界所仰慕。
然而100多年前,面对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和鸦片,众多仁人志士在寻求强国梦之时,却放弃了中华传统文化;从20世纪初开始,国人又执迷于“科学”和“民主”,而一再掀起了否定中华传统文化的狂潮。
几十年前,由于某些原因,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又一次遭到浩劫。
也就说,百年来中华传统文化饱受风霜。
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步步提升,国家和全球华人越来越觉得中华传统文化对于中华民族之复兴意义重大。
北京市政协委员、中华易道文化研究会会长耿奎,在中央党校、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日本和新加坡等世界各地讲学时就曾经多次提到“中华民族复兴首先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复兴”。
笔者认为,耿奎先生讲出了一个符合客观事实和规律的真知灼见,讲出了中华民族复兴的关键所在,讲出了全球华人的心声。
为何有此说呢?首先,复兴中华传统文化,能赢得世界的至高赞誉和尊重,进而不断提升中国的软实力和综合实力。
中华文明、中华传统文化,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中惟一绵延至今的。
众所周知,国外最推崇、最敬佩的是中华传统文化。
譬如《道德经》等等早已在日本、韩国、东南亚和欧洲等地流行。
又如1991年海湾战争期间,美军排以上军官人手一册《孙子兵法》。
其次,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而任何一个民族都得有属于自己的民族魂。
即民族复兴首先从文化复兴做起,其实就是从提升民族魂做起。
2007年10月18日,《光明日报》发表题为《文化铸就国魂民韵》的文章。
该文指出,时任文化部部长孙家正认为:“文化太重要了,文化是一个国家的名片;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
事实上,与孙家正持有相同看法的全球华人越来越多。
然由于历史的原因,我们丧失了很多中华传统文化,即抛弃了不少民族魂,而缺乏民族自信心。
中国梦阐述及由来
中国梦中国梦,是2012年11月29日,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在国家博物馆参观《复兴之路》展览过程中,习近平发表的重要讲话之一。
中国梦代表了新一届政府对于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和信心。
词语由来2012年11月29日,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走进国家博物馆,参观《复兴之路》展览。
这是在十八届一中全会上和中外记者见面之后,新班子的又一次集体亮相。
再次亮相,重温历史。
回首百年,感慨良多。
参观过程中,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发表了重要讲话。
阐述了引发广泛共鸣的“中国梦”话题。
文章原文每个人都有理想和追求,都有自己的梦想。
现在,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我认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
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共同的期盼。
历史告诉我们,每个人的前途命运都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
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共同为之努力。
我坚信,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一定能实现,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一定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一定能实现。
发展历程一、“中国梦”记录着中华民族从饱受屈辱到赢得独立解放的非凡历史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随着另一场梦的破碎产生的。
长期以来,中华文明以其独有的特色和辉煌走在了世界文明发展的前列,为世界文明进步作出过巨大的贡献。
然而,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兴起,随着近代工业革命脚步的加快,中国很快落伍了。
固步自封的封建统治者仍然沉浸在往日的辉煌所造就的梦想之中,等待着“万国来仪”。
不料,等来的却是西方列强的船坚炮利,等来的却是亡国灭顶之灾。
1840年爆发的中英第一次鸦片战争,不但打开了中国的国门,也打碎了“天朝之梦”。
从此,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中国梦的由来意义和内涵
中国梦的由来意义和内涵
首先,中国梦的由来可以追溯到中国悠久的历史和文化传统。
中国自
古以来有着优秀的文化传统和丰富的历史积淀,这些传统和积淀孕育了中
华民族的卓越品质和国家精神。
中国梦的由来就是源于这一特殊的历史和
文化背景,是在这一传统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和创新的产物。
其次,中国梦的意义体现在民族复兴和人民幸福之间的有机统一、中
国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曾经是世界上最为强大的国家之一、然而,在近代以来的百年间,中国遭受了列强的侵略和抢夺,民族面临着危
机和困境。
中国梦是中国人民对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实现民族复兴的追求
和向往。
中国梦的意义就是要让中国的国家力量和民族优势重新焕发出来,让中国人民生活更加幸福美满。
中国梦也体现了中国国家和民族对未来的理想追求。
中国梦的实现需
要国家的统一和人民的团结奋斗。
作为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中国梦要求在
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基础上,巩固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团结,促进全体人
民的共同发展。
中国梦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一种具体而现实的梦想,它不
仅仅局限于国家和集体的梦想,也包括每个个体的梦想。
中国梦的实现需要每个中国人的努力和奋斗,更需要国家和人民的共
同支持和奉献。
只有全体中国人民团结一心、共同努力,才能实现国家和
民族的伟大复兴,实现中华民族的梦想。
中国传统文化与实现中国梦
中国传统文化与实现中国梦首先,中国传统文化提供了价值观念的指引。
中国传统文化强调和谐、诚信、孝敬、忍让等价值观念,这些传统价值观念能够引导人们在追求中国梦的过程中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塑造良好的人际关系,维护社会稳定。
例如,中国传统文化中强调孝敬父母,这一传统价值观念能够促进家庭和睦、社会和谐,并在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形成社会责任感和家国情怀。
其次,中国传统文化提供了文化自信的支撑。
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文化的根基,是民族精神的源泉。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人民文化的集合体,中国人民在几千年的漫长历史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
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文化自信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基础。
只有拥有自信的民族才能有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推动中国梦的实现。
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可以增强中国人民的文化自信,凝聚全民族的力量,共同实现梦想。
第三,中国传统文化提供了创新的思维方式。
中国传统文化崇尚智慧、思辨和终身学习的精神,强调审美和情感的培养。
这种思维方式对于激发人们的创造力、推动科技创新、实现中国梦具有积极的作用。
在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科技创新是第一动力,只有通过创新才能迎接挑战、超越自我。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文关怀、自然观念、审美价值等元素,与当代创新思维相结合,可以培养人们的创新精神,推动中国梦的实现。
第四,中国传统文化提供了社会治理的智慧。
中国传统文化强调道德、仁爱、和谐等价值观念,这些价值观念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实现中国梦具有重要意义。
传统文化中的人际关系、社会责任、行为规范等问题,在社会治理中具有指导性作用。
传统文化蕴含着对人的尊重、公平正义和社会道德的追求,这些价值观念有助于解决社会矛盾、构建和谐社会,为实现中国梦提供了智慧和方法。
总而言之,中国传统文化与实现中国梦是密不可分的,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时代价值。
传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不仅能够增强民族自信、培养创新精神,还能为社会治理提供智慧和方法。
实现中国梦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传统文化是实现梦想的重要支撑,可以引导人们在追求梦想的过程中保持前进的方向感和信心,实现个人价值和国家梦想的统一。
传统文化对于中国梦的关系和意义
传统文化对于中国梦的关系和意义
中国梦是中国近年来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代表了中国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传统文化是中国悠久历史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中国梦的关系和意义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解释:
1. 传统文化是中国梦的源头。
中国梦的形成离不开中国悠久的历史和文化,而传统文化是中国悠久历史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传统文化中的哲学思想、道德伦理、文化传承等,都为中国梦的形成提供了重要的思想基础和文化支撑。
2. 传统文化是中国梦的精神内核。
中国梦强调的是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和人民幸福,这些目标的实现需要有强大的精神力量支持。
传统文化中的儒家思想、道家思想、佛家思想等,都为中国梦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内核,激励着人们为实现中国梦而不懈努力。
3. 传统文化是中国梦的文化底蕴。
中国梦的实现需要有强大的文化底蕴支持,而传统文化是中国文化的重要底蕴。
传统文化中的诗词歌赋、书画艺术、传统音乐等,都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为中国梦的实现提供了丰富的文化资源和精神食粮。
4. 传统文化是中国梦的文化自信。
中国梦的实现需要有强大的文化自信,而传统文化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传统文化中的道德准则、文化传承、伦理观念等,都是中国文化的瑰宝,它们让中国人对于自己的文化有了更强的自信心,也让世界更好地了解和认识中国。
因此,传统文化对于中国梦有着重要的关系和意义,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有助于激发人们实现中国梦的信心和动力,也能为实现中国梦提供重要的思想基础、文化支撑和精神内核。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首先是文化复兴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首先是文化复兴作者:程冠军来源:《领导文萃》2014年第18期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其系列重要讲话中大力倡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强调“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学习和掌握其中的各种思想精华,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很有益处。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
” “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由此足见,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首先是文化复兴。
中央党校哲学部教授刘余莉长期致力于中华传统文化的研究并取得了丰硕成果,为了深刻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探寻中华文化繁荣和复兴的路径,本刊专访了刘余莉教授。
《领导文萃》:党的十八大提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三个自信。
我们认为,所有的自信一定是建立在文化自信的基础上。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历史上我们是一个文化大国,今天我们却不是一个文化强国,您认为今天我们应该怎样重树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刘余莉:中华文化,广大精微,历久弥新,孕育出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民族精神,使中华民族历经沧桑,百折不挠,至今仍屹立于世界东方。
然而,在历经“五四”打倒“孔家店” 和建国后特别是“文革”对经典的误读及对圣贤的批判后,一些人对中华文化的误解达到了顶端,以至于一度丧失了民族自尊和文化自信。
改革开放以来,面对西方的经济增长、物质繁荣和科技发达,盲目的崇洋媚外、不加选择的“拿来主义” 盛行,导致了一批年轻人不认同中华五千年的养生文化,却以吃西方的垃圾快餐为荣;读不懂祖宗的文言文,却以看英文电影为乐;不能欣赏礼仪之邦的礼乐文化,却以传唱外文通俗歌曲为流行……凡此种种,让人深刻地感受到,一个没有高尚文化熏陶的民族,犹如一个没有高尚精神支撑的躯壳。
令人欣喜的是,在党的十八大之后,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瞻远瞩地提出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中国梦也是文化梦,因为我们要以优秀的中华文化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重树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
论“中国梦”的起源及对当代青年的影响
党|建|学|习论“中国梦”的起源及对当代青年的影响谢英铠(荆州中学湖北·荆州434020)摘要十八大上习近平提出了“中国梦”,生动形象地表达了中国人民的共同理想追求,本文通过追溯中国梦的起源、深刻内涵和对当代青年人的积极影响,结合现实对当代青年选取怎样的价值观提出了见解。
关键词中国梦起源青年中图分类号:D267文献标识码:A0引言党的十八大上,习近平在将近二十五分钟的讲话九次提及“中国梦”,“中国梦”是什么?这是中华民族自近代以来,先辈们筚路蓝缕、践义成仁,后人承继其志、燃灯前行的不懈奋斗的蓝图,也是近四十年来中国所走过的艰辛和取得的成就,更是承载了全部十三亿中国人的希望。
“中国梦”的提出,是用无数语言描述和勾勒出来最美好的未来,更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竭的精神动力和持之以恒的前进方向。
1“中国梦”的起源1.1寻“梦”之途每一个民族都有一段惊心动魄的历史,每一个国家都有属于自己的梦想。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失梦”的阴影笼罩着中国。
腐朽的封建王朝统治和帝国主义列强的入侵,导致国权沦丧、民不聊生。
一代代仁人志士奋起寻梦,“辛亥革命”结束了封建帝制,但随后而来军阀割据、腐败横行与外敌侵略的局面,却让中国陷入了又一轮的黑暗。
历史的转机出现在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肩负起了扭转国家和民族命运的使命,二十八年的“逐梦”历程艰苦卓绝。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第一次实现了国家独立和人民当家作主的梦想。
与新中国一同诞生的,还有一份宏伟的建国梦想。
在新中国成立的前夕,毛泽东豪迈地宣告:“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
我们的民族将从此列入爱好和平自由的世界各民族的大家庭,以勇敢而勤劳的姿态工作着,创造自己的文明和幸福,同时也促进世界的和平和自由。
”从这一刻起,中华民族的“中国梦”掀开了新的篇章,中国的复兴之路由此将不可逆转。
伴随着国家实力日益增强,“建国梦”、“四化梦”、“回归梦”、“航天梦”、“奥运梦”,这一个个实现的梦想铸成了一串中国人追寻民族复兴的光辉足迹,小康梦将在十年后的未来变为现实。
中国梦的名词解释
中国梦的名词解释中国梦是指中国人民的共同梦想和整体利益的集中体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目标。
中国梦是实现国家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伟大梦想,也是实现中国人民幸福生活的美好憧憬。
中国梦的提出来源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总结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历史经验和文化传统。
它强调以人民为中心,关注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和幸福,倡导有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强调中国自身的独特特点和价值观念。
首先,中国梦从国家层面来说,是实现国家的富强崛起和国家治理的现代化,包括国家的经济发展、科技创新、军事实力等方面的提升。
中国梦追求政治体制的民主化和法治化,加强社会公正和平等,尊重人权和人的尊严,推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同时,中国梦要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以建设美丽中国。
其次,中国梦从个人层面来说,是每一个中国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中国梦倡导全民奋斗、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追求个人的自由、平等、尊严和幸福。
中国梦追求教育的公平和机会的平等,为每一个人提供良好的教育资源和成长环境。
同时,中国梦鼓励人们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促进身心健康。
中国梦还强调中国特色,在推动世界和平和发展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中国梦倡导和平共处、合作共赢的国际关系,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中国梦呼唤人类命运共同体,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世界的繁荣和持久和平。
中国梦是中国人民与世界人民共同的梦想。
总之,中国梦是一个统一的、和谐的、富有感染力的目标,代表着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利益和共同追求。
它鼓舞人心,激发人的创造力和动力,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感召力。
实现中国梦需要全体人民的共同努力,需要全社会的广泛参与和奋斗。
近年来,中国梦已经成为中国社会的共识,激励着中国人民勇往直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
正确理解和把握“四个伟大”的逻辑关系
正确理解和把握“四个伟大”的逻辑关系作者:蒿艾莉来源:《新长征·党建版》 2018年第2期党的十九大报告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为灵魂,串联起了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
论述气势恢宏、豪情满怀,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使命意识与责任担当。
理解把握好“四个伟大”的内在逻辑、辩证关系,有助于我们领会好党的十九大报告的精神、把握准党的十九大报告的精髓,也能更好地指导我们的各项工作。
一、“四个伟大”是实践需求、时代产物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思想之源。
“四个伟大”不是凭空产生的,它作为时代的声音,根植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
“伟大斗争”的完整表述是“必须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
这一表述最早出现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
当时习近平在主持起草党的十八大报告时,坚持把这句话写入报告,说明他对这一问题已作了深入周密的思考。
党的十八大之后的 5 年实践完全证明了这一点。
5年来,他率领十八届党中央以“宁可得罪千百人,不可辜负十三亿”的使命担当和顽强意志品质,正风肃纪反腐,既扭转了党内多年形成的“四风”惯性,也果断查处了一批严重违纪行为,消除了党和国家内部存在的严重隐患。
事实表明,没有斗争的精神和品格,没有斗争的策略和艺术,不可能在短短5年内使党的面貌、国家的面貌、人民的面貌、军队的面貌发生如此巨大的改变。
“伟大工程”的命题最早可以追溯到上世纪30年代。
毛泽东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一文中,总结了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三大法宝:武装斗争、统一战线和党的建设。
他认为,三者当中党的建设起关键性作用,故把党的建设称之为“伟大工程”。
在改革开放过程中,我们党也深刻地认识到,没有党的坚强领导,改革开放不能顺利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奋斗目标也不能顺利实现。
基于这一深刻认识,党的十四届四中全会把新时期党的建设称之为“新的伟大工程”,这一概念一直使用至今。
党的十九大报告也明确指出:“这个伟大工程就是我们党正在推进的新的伟大工程。
文化自信视角下英语专业学生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
文化自信视角下英语专业学生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作者:计海顺秦伟来源:《新西部·中旬刊》2018年第09期【摘要】本文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整合研究,调研分析了当前英语专业学生中国传统文化英语学习的现状,提出培养和提升学生的传统文化传承意识的对策:从文化自信角度认识中华文化的传承;增开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课程,开展实地参观学习活动;积极引导英语专业学生增强文化传承、创新观念及行为。
【关键词】文化自信;英语专业学生;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一、引言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华民族更是博采众长,积极推动多元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习近平主席以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为根基,为迈入新时代的中华儿女提出“中国梦”的奋斗目标。
中国梦作为新时代的一种文化现象,它的提出对当代大学生担负传承中华文化的重任具有不可小觑的导向作用。
以“中国梦”为旗帜,对普通高校英语专业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宣传多种形式的传统文化活动,有助于提高他们的传统文化修养和思想境界。
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对自身文化的充分肯定和积极践行,是对其文化的生命力持有的坚定信心。
然而想要增强文化自信,就必须弘扬好优秀的传统文化。
英语专业学生作为中英双语文化交际的桥梁,要始终为中华文化的国际化保驾护航,以文化自信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强自我文化认同,更好的促进中华传统文化的蓬勃发展。
二、文化自信与中华传统文化传承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积极践行,是对其文化的生命力持有的坚定信心。
巴玉玺(2017)认为在大学生健康成长的过程中,“文化自信”扮演着重要角色,充分了解与认识“文化自信”是培育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先决条件。
“文化自信”是对本民族文化中所蕴含的核心价值观的尊奉和坚守。
程新平(2017)认为优秀的传统文化作为一种固有的传统,是立国之本、民族复兴之基。
只有清楚自己前往的方向,才能在自信中更好地践行自觉发展。
韩玉胜(2017)认为中华传统文化是文化自信的历史根基和底气,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是增强文化自信的必然要求。
(2018毛概)第九章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
第九章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第一节、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一、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中国梦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形象表达。
二、中国梦的科学内涵1中国梦的本质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三者的关系国家富强、民族振兴是人民幸福的基础和保障,人民幸福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题中之义和必然要求,人民幸福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这个梦想,把国家的追求、民族的向往、人民的期盼融为一体,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表达了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景2中国梦是国家情怀、民族情怀、人民情怀相统一的梦3中国梦归根结底是人民的梦4中国梦是国家的梦、民族的梦,也是每一个中国人民的梦5中国梦与世界各国人民的美好梦想相通三奋力实现中国梦1实现中国梦的“中国特色”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
走中国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弘扬中国精神: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2实现中国梦的基本途径1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梦想2实干才能梦想成真3实现中国梦任重而道远,需要锲而不舍、驰而不息的艰苦努力实现伟大梦想,必须进行伟大斗争,必须建设伟大工程,必须推进伟大事业4实现中国梦需要和平,只有和平才能实现梦想第二节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安排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基本实现现代化,再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
一、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1从“三步走”战略目标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2十九大“两个阶段”的新征程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两步走”战略的具体安排1、从 2020 年到 2035 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具体目标在经济建设方面,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将大幅提升,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在政治建设方面,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本实现在文化建设方面,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的高度,国家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中华文化影响更加广泛深入在民生和社会建设方面,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2、从 2035 年到本世纪中叶,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一是将拥有高度的物质文明二是将拥有高度的政治文明三是将拥有高度的精神文明四是将拥有高度的社会文明五是将拥有高度的生态文明。
★★中国梦的由来
中国梦的由来:文明寻梦人类总是在不断地设计对未来的梦想,也不断地调整梦想,竭力寻找和创造更好的生存方式,这就是文明寻梦。
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次著名的文明寻梦就是中国梦。
与欧洲梦、美国梦最大的不同,就是中国梦在深层次上是具有千年历史语境的,中华文明曾有过至少1500年领先世界的历史,足以构成今天中国梦的底蕴和愿景。
中国梦的文明史就像当年欧洲梦、美国梦兴起一样,终于轮到中国梦出场了。
遥想当年,宋代哲学家张载高呼:“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它可以作为今日中国梦的一个传统文化的注释,它是源远流长的中国梦的一抹基色。
这里的梦,并不是生理学意义上的做梦,而是具有哲学意义的"寻梦",就是通过一种追求和努力而达到某种理想的境界或愿景。
对于一个国家或民族来说,这就是文明寻梦。
寻梦从表面上作为一种通俗化的语言,指的是人们对某种生活方式或文化高度的向往与崇拜及相关反应,比如当中国人说到所谓美国梦的时候,大脑里可能会浮现富裕、强大、敢干,乃至于好莱坞电影大片中的形象等等。
而从哲学意义上讲,文明寻梦的内涵是:人类总是在不断地设计对未来的梦想,也不断地调整梦想,竭力寻找和创造更好的生存方式。
十九世纪以后,经过工业革命洗礼的欧洲,尤其是英国、法国、德国等曾经作为人类最进步、最理想的国度,成为其他地方人向往之所在。
但到了20世纪,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的欧洲梦破灭了。
随后崛起的是美国梦,美元与武器的力量彻底征服了全世界。
但是,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次著名的文明寻梦却是中国梦。
文明寻梦,从认知的角度看,具有主体与他者的互动性,因而也就有主体寻梦和他者寻梦的区别。
主体寻梦就是自己认知自己的文明,他者寻梦就是认识其他文明。
这是文明传播的本性决定的,世界文明史就是在互相认知、互相学习或者互相模仿中发展起来的。
如果寻梦代表着人类向往和追求文明的最高表现,那么与欧洲梦、美国梦最大的不同,就是中国梦在深层次上是具有千年历史语境的,中华文明曾有过至少1500年领先世界的历史,足以构成今天中国梦的底蕴和愿景。
中国梦文化起源和发展历程中国梦文化起源和发展
中国梦文化起源和发展历程中国梦文化起源和发展摘要:每个人都需要做梦,梦之与人犹灵魂之与人,与之俱来,随之而去,伴随人之一生。
只要人的大脑之思维能力还在,梦就会长久不衰。
做梦不分贵贱、不分长幼、不分尊卑、不分男女、不分中外,只是梦的内容有所不同而已。
梦文化是中国古代文化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难登大雅之堂,但在民间却流传甚广,《周公解梦》就是流传在民间的解梦之书。
在术数史上,很难发现解梦之术,列于此,只因梦文化在民间甚为流传,并能从梦中预测吉凶。
关键字:梦文化;占梦;梦1.中国梦文化的历史演变梦文化的含义,梦是做梦者的一种心理体验,一旦这种体验突破梦者个体的界限,在人们之间互相交流,大家共同关注和思考的时候,它便成为一种具有社会性的文化现象,它是一种很奇特复杂的文化.中国梦文化作为中国特殊的精神文化,具有自己固定的思想内涵和清晰的历史线索,在形式上与宗教哲学,艺术类的精神文化有着明显的不同,它不是以一种"凝聚态"的形式存在活动演变的,是以"发散态"的形式存在演变活动的.梦文化的这种形式,与其它的"凝聚态"精神文化,具有更强的渗透力和作用力.梦文化的主体也是整个中国文化的各个层面环节和角落,都可以看到梦文化的存在和它产生的影响.中国古代占梦迷信的历史演变,历代占梦书的流传和考证,种种的占梦术的秘密,90年出版的<睡虎地秦墓竹简日书>,是中国现代出土时间最早的梦书文本,在具体剖析占梦术的过程中,揭穿蒙昧性欺骗性,采取客观的态度,肯定占梦过程在不自觉的形式中,可能接触到梦的性质以及其活动机制的某些方面.研究历史文化现象,对于陈腐的东西不能够没有批判,但是批判要有实事求是的分析依据,讲明道理,破解除迷信,解放旧思想.梦体验是在个体身上发生的,过程和感受也是个体性的,它不只是属于某些个体,人人共同具有共同感受的.在人们日常交往中,互相交流这种体验与感受,大家共同关注和思考的时候,它便形成一种具有社会性的文化现象-梦文化.梦文化中梦的迷信,主要起源与人对自身的精神活动的无知,作为思想基础的梦魂观念,最集中的反映了人在思想认识上愚昧性,由梦发展起来的占梦之术,除了愚昧性之外,还有它的虚伪性以及欺骗性.梦文化中对梦的探索,反映了一种理性精神和对真理的追求.在中国梦文化的发展中,中国古代学者依靠自己的智慧独立的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杰出的成就.战国时期可以看做是梦的探索开端时期,历经汉、晋、隋、唐时期,梦的探索不断向广度和深度进行开拓发展。
坚持文化自信 复兴中原文化
坚持文化自信复兴中原文化作者:李丛束来源:《农村农业农民·B版》2018年第12期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康庄大道上不断前进的同时,拥有5000多年丰厚文化底蕴的中国,如今正在开辟另一条并行不悖的文化繁荣发展的康庄大道。
经过改革开放40年的发展,我国的硬实力(经济实力)获得了极大提升,但硬实力的提升不等于文化的复兴,要实现文化的复兴,还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
如何坚持文化自信,复兴中原文化,提升文化软实力,也就现实地摆在了我们面前。
一、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以及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所谓文化自信,就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
因为一个民族只有对自己的文化充满信心,才能在世界舞台上展现出坚持坚守的从容和奋发进取的勇气,焕发出创新创造的活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最根本的还有一个文化自信。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乃是自鸦片战争之后170多年以来,亿万中华儿女最大的中国梦。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无论哪一个国家、哪一个民族,如果不珍惜自己的文化,就会丧失自己的灵魂,再无生命力可言。
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只有坚持从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我们才能做好今天的事业,才能实现伟大的中国梦。
(一)我们的文化自信,不只是一句口号、一个理论名词,而是有深厚根基的现实追求。
首先,我们有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
她是我们文化发展的母体,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
“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精忠报国”的爱国情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意识,“舍生取义”的牺牲精神,“革故鼎新”的创新思想,“扶危济困”的公德意识,“国而忘家,公而忘私”的价值理念等,一直是中华民族奋发进取的精神动力;“天人合一”“天下为公”的社会理想,“以人为本”“民惟邦本”的治国理念,“载舟覆舟”“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止戈为武”“协和万邦”的和平思想,“与人为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处世之道,“儒法并用”“德刑相辅”的治理思想,“和为贵”“和而不同”的东方智慧,一直是中华民族治国理政的思想渊源。
“中国梦”的精神内涵及动力激发
“中国梦”的精神内涵及动力激发作者:肖蓉来源:《高教学刊》2018年第06期摘要:“中国梦”蕴涵共同理想、中国精神、信仰追求、价值共识等精神因素,具有丰富的内涵,是增强大学生理想信念的精神力量。
以“中国梦”为动力,坚定大学生理想信念,要以政治信仰教育、价值信仰教育、发展信仰教育、文化信仰教育丰富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内容;要以文化意识形态话语创新理想信念教育话语体系;要以学生为本激发学生的主体性。
关键词:“中国梦”;精神内涵;动力激发;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8)06-0005-04Abstract: With abundant connotation, China Dream, which contains common ideal,Chinese spirit, faith pursing, value consensus and other spiritual factors, is an spiritual strength inspiring colleges students' ideals and convictions. Motivated by China Dream, education content for college students' ideals and convictions could be inserted political belief education, valuable belief education, developing belief education and cultural belief education. And cultural ideology discourse could be added as the discourse system innovation. Besides, ideal and conviction education should be student oriented so as to inspire students' subjectivity.Keywords: "China Dream"; spiritual connotation; motivation; college students; ideal and conviction education“中国梦”是新时期全国人民的共同夙愿。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中国人中国梦》知识点2018人教部编版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中国人中国梦》知识点2018人教部编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中国人中国梦》知识点(2018人教部编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中国人中国梦》知识点(2018人教部编版)第八课中国人中国梦怎样正确认识中国梦?(1)千百年来,中华民族夙兴夜寐,执着地追求实现小康、过幸福生活的社会梦想。
(2)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
(3)中国梦反映了近代以来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美好夙愿,揭示了中华民族的历史命运和当代中国的发展走向,指明了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奋斗目标。
实现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4)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国家的梦、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
2.在新世纪新时代,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是什么?(1)到建党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2)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3.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是什么?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有什么重要意义?(1)意味着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2)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
(3)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为促进世界各国的发展和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5.进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指导思想是什么?进入新时代,我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全面擘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
6.从2020年到本世纪中叶我国两个阶段的奋斗目标分别是什么?(1)从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中国梦的由来、意义和内涵
中国梦的由来、意义和内涵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最伟大的梦想,我们称之为“中国梦”,基本内涵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我们的奋斗目标是,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在2010年的基础上翻一番,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中国梦的由来第一,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走在了世界文明发展的前列,以四大发明为代表的辉煌成就,推动中国古代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对世界文明产生了重大影响,为人类社会进步作出过巨大贡献,这是中国人民引以为骄傲和自豪的。
中国古代的灿烂文明是中国梦之历史源起,也是实现中国梦的丰厚资源。
第二,中国人的追梦源自1840年的鸦片战争,中国梦是对列强侵华、落后挨打的抗争。
近代以来中国仁人志士不断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
历经太平天国、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没有改变,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没有完成,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国家富强与人民富裕,始终是那个时代中国人无法实现的梦想。
第三,中国共产党人前赴后继、不懈奋斗,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了新中国,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进行了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开创、坚持、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为实现中国梦积累了宝贵经验、提供了理论指导、奠定了物质基础。
二、中国梦的意义第一,中国梦是对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伟大事业的继承和发展,是振兴中华、民族复兴、中国崛起、四个现代化,以及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与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等国家社会层面核心价值的高度概括和精练浓缩,有利于聚焦目标、明确任务,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第二,对面临改革开放关键时期的中国人民来说,需要梦想激励、理想引领。
中国梦符合中国人的思维习惯,容易赢得老百姓的赞同,有利于振奋人心、鼓舞士气,提升中国人民的自信心,坚定中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念。
“中国梦”一词的由来(含5篇)
“中国梦”一词的由来(含5篇)第一篇:“中国梦”一词的由来“中国梦”一词的由来汪谦干在《“中国梦”一词的由来》(刊于《当代中国史研究》2013年第6期)一文中指出,最早使用“中国梦”这个词的是南宋诗人、画家郑思肖。
进入近代,面对帝国主义的侵略和中国积贫积弱的局面,一些有志之士提出了各种救国方案,做了各种各样的“中国梦”。
1932年《东方杂志》发起了寻找“中国梦想”的征文。
1987年话剧《中国梦》上演以后,一些人开始使用“中国梦”这个词。
2006年,外交学院院长吴建民等发起召开“中国梦与和谐世界”研讨会后,“中国梦”一词引起较为广泛的讨论。
2012年11月29日总书记在国家博物馆参观《复兴之路》系统阐释了“中国梦”后,“中国梦”一词开始成为社会热词,并成为全国人民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而努力奋斗的动员令。
第二篇:元旦一词的由来“元旦”一词的由来据中国史籍记载,将农历正月初一定为“元旦”或“元日”,是传说中的“三皇五帝”之一的颛顼规定的。
他以农历正月为“元”,以初一为“旦”。
因为“元”是开始、第一之意,而“旦”是早晨、一天之意。
“元旦”即表示一年的开始,一年的第一天。
寓示着蓬勃向上的生机。
中国历代元旦的月日並不一致。
夏代在正月初一,商代在十二月初一,周代在十一月初一,秦始皇統一六国后,又以十月初一日为元旦,自此历代相沿未改(《史記》)。
汉武帝太初元年時,司马迁创立了“太初历”,这才又以正月初一为元旦,和夏代規定一样,所以又称“夏历”,一直沿用到辛亥革命。
中华民国建立,孙中山为了“行夏正,所以順农時;从西历,所以便統計”,定正月初一(元旦)为春节,而以西历1月1日为新年。
所以,中国古人说的元旦,却并不是公历的1月1日,而是阴历正月初一,又称元日。
中国历史上的年号并不是公元纪年,而是每个皇帝每个朝代都有单独的纪年,是阴历纪年。
“元旦”是个合成词,按单个字来讲,“元”是第一或开始的意思,“旦”字的原意是天亮或早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梦的起点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2018-08-07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如果没有自己的文化,这个民族就难以在世界上生存,而谈不上实现伟大的梦想。
对中国来说,中国传统文化就是中华民族的灵魂,中国的伟大复兴必然也是以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为基础的,如果中国传统文化不能够站在科学的高度来证实它内在的科学性,那么中国的复兴就失去了它最坚实的根基。
文化当随时代,一个东西再好,如果它不能顺应时代的需求,那么它终究会被淘汰,中国传统文化也是一样。
现代世界是一个科学的世界,相信科学已经成为整个世界的潮流,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必然是站在一场轰轰烈烈的科学革命之上。
东方科学注重哲学的思辨,而西方科学注重外在世界的观察,两者本来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可在科学的发展道路上两者却一直是分道扬镳的,最早是中国的先人们凭借哲学的思辨创造了中国古代令人震惊的辉煌,可再好的思辨成果也需要科学的观察和实验来验证,更需要科学为它提供新的思辨的依据。
缺乏了这一点,东方科学的停滞不前便是一种必然了。
西方科学的辉煌靠的是精密仪器对外在世界的观察,可问题是,微观的世界并不是精密仪器完全能够认识到的,它仍然需要哲学的指引,没有哲学,科学的发展必然也会走向误区。
现实的
西方科学就是这样,它过于迷信所谓的精密仪器,观察不到就不承认它的存在,更令人不解的是,科学家们一直试图否定自然内在的必然性,把自然规则建立在概率论之上,仿佛这个世界根本就没有必然性,这已经严重地阻碍了科学向前发展的动力。
庆幸的是,随着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东方的哲学和西方科学开始携起手来,而这又将创造一场更伟大的科学革命,这已经不是预言,而是即将到来的事实了。
在五百年多前,东方文化的西扬为西方科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石,这突出地表现了科学原则的确立。
在以前,西方人相信一个人格化的上帝,它象一个大家长一样支配着自然界的一切,而文艺复兴运动之后,上帝被打倒了,以人为自然中心的思想不断泛起,如果长此下去,西方科学的发展是不可能的。
庆幸的是,不少人从东方科学的“道”思想中汲取了智慧,确立了自然规则神圣不可侵犯的科学原则,正是相信了自然规则的客观存在,科学家们才鼓起了无穷的勇气,持续不断地对它进行探索,创造了西方科学的辉煌。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没有这个科学原则的产生,就没有现代的西方科学。
而在今天,东西方文化的又一次更伟大的结合开始了,这就是用中国传统的哲学为指导,以西方科学中的系统论为平台,从而创造出一个认识世界的全新方法,这就是从系统的角度来认识
世界。
通过这个理论,我们可以从宏观来认识微观,从系统运动的规律来领悟不可观察的物质世界。
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色就是从物质世界的统一性(气一元论)认识到万物不仅由同一种物质组成,也由同一个原理(阴阳学说)支配,这个原理就存在于统一物质有序(阴)和无序(阳)的不断转换当中,从无序(阳)到有序(阴)是物质系统的产生,从有序(阴)到无序(阳)是物质系统的灭亡,阴阳转换的规律就是万物产生、发展、壮大、衰退、灭亡的规律。
领悟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就可以给西方的系统理论注入科学的灵魂,有了它,一个全新的认识自然的平台就出现了,而这必然又将带动整个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
中国梦是美好的,可实现这个梦最坚实的支撑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只有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创造一次更伟大的科学革命,世界才能够真正地正视中国,了解中国,中国梦才能够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响应,有了世界的支持,中国梦才是真正可预期的。
如果离开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那么这个梦恐怕就只能是被窝里的海市蜃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