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血培养标本采集指南2018

合集下载

临床血液标本采集指南医院

临床血液标本采集指南医院

临床血液标本采集指南一、检验申请规范填写检验申请单项目填写齐全,用词规范、字迹清楚、避免涂改;不同标本类型最好分开申请对于被检者的特殊情况,应当在申请单上注明,供检验人员判断结果参考;检验科要求检验人员加强与临床医护人员沟通,及时解决检验项目申请和送检标本存在的问题和疑问;对于不合格检验申请单和不合格送检标本按照“医学检验工作制度”进行登记、处理;对于漏填或错填申请科室的检验申请单,检验科一律禁止发送检验报告,必要时送交医务科处理;二、病人准备医护、检验人员指导病人做好准备考虑饮食、运动、生理周期、疾病及药物等对检验结果可能产生的影响,指导病人正确采集标本;一控制饮食(1)大多数检验项目都要求在早晨空腹采血,咖啡、浓茶、高糖及可乐类饮料也应禁食;(2)肝功、血脂、凝血等项目要求禁食12-16小时,且提前一天的晚餐应当避免饮酒、禁止高脂肪、高蛋白饮食;(3)饮食对血脂检验影响重大,至少应当在抽血前的三天内注意保持正常饮食;(4)在做内生肌酐清除率测定之前,待检者应禁食肉类3天,不饮咖啡和茶,停用利尿剂,实验前避免剧烈运动,饮足量的水;二避免药物影响许多药物如VitC、雌激素、降血脂药等对检验结果尤其是血、尿、便的生化检验结果产生影响,抗生素应用将对微生物培养检验结果产生直接的影响;申请检验前医生应该了解待检者近期及当前相关药物使用情况并给予适当指导,在对检验结果可能产生明显影响时,应当在检验申请单上注明,或以电话或其他方式告知相关检验人员;举例:降血脂、避孕药、噻嗪类利尿剂、§-受体阻滞剂、免疫抑制剂、某些降压药、降糖药、胰岛素及其它激素制剂等可影响血脂检验结果;应根据药物特性,在作血脂检验前停药数天至数周;如不能停药,应记录用药情况,恰当评估药物及检验结果的影响;三避免运动影响(1)剧烈运动可以使许多血液成分发生变化,甚至持续24小时以上,因此剧烈运动之后不能立即抽血;快步行走之后至少应休息10-15分钟后再抽血;(2)应在平静状态抽血,避免情绪激动;四注意生理差异临床医生申请检验项目及评估检验报告时,应考虑性别、年龄、昼夜节律、季节变动、生理周期如怀孕、月经等因素对检验结果的影响,并给与必要指导;五注意体位要求(1)许多血浆生化成分在站、坐、卧三种不同体位时有明显的浓度差异;(2)静坐5-10分钟后以坐位从肘静脉采血为最佳;(3)卧床患者可卧位采血;三器材选择1一般采血可采用质量合格的一次性塑料注射器;从动脉采集血气标本,以采用玻璃注射器为佳,可以减少血液中氧气的弥散;2采用注射器采血时,7号22G或8号针21G为标准抽血用针,针头过细容易产生溶血;3采用真空采血管-采血针已成为国际标准,可以有效减少溶血,凝血及采血量不准的差错;4采集抗凝血液标本时,血标本采用的抗凝剂的种类及浓度、体积必须正确无误;四、采血操作一正确选择血标本种类1大多数检验项目生化、免疫、凝血、血培养、交叉配血等采用静脉血标本;2血气分析最好采用动脉血标本,也可从动脉化毛细血管采血如新生儿;3血常规检验全血细胞分析可以采用静脉血或手指末梢血,但除非静脉抽血确实困难者如:新生儿、幼儿、老人、肥胖者、严重烧伤患者、出血倾向严重的患者、病危患者,或者必须为治疗保留静脉者如肿瘤化疗患者可考虑采用末梢血外,其他人应采用静脉血;二正确选择采血部位1末梢血标本可从手指采集,采用耳垂末梢血作为血常规检验标本的做法已废止;新生儿可以从足跟,、大指采血;2动脉血标本常从股动脉、肱动脉、桡动脉采血,新生儿及婴儿可从头皮动脉或脐动脉采血;3静脉血标本常从肘前静脉、腕静脉采血,小儿和新生儿有时从颈静脉和前囟静脉;4禁止从输液三通管采血输液成分回流、输液管内残留液体成分都将极大地影响检验结果;三尽量避免输液时采血1一般应在输液结束30分钟以后采血;2抢救过程中必须一边输液一边采血时,应避免从正在输液的肢体上采血,应避免输液成分混入血液标本;3输液时采血应当遵从“远端原则”:---选择在输液的对侧肢体或无输液的其他肢体如足部静脉采血;---在四肢静脉都输液时,可以选择在输液静脉的远心端静脉血流的上游采血;(4)急诊、抢救过程中在输液的同时采血,应在检验申请单上注明;四避免消毒酒精引起溶血静脉穿刺处消毒酒精未干就采血,容易引起标本溶血;三合理使用止血带(1)止血带不能扎得过紧,使用时间应尽量缩短;抽血时,见到回血就应该立即松开止血带,减少血行阻滞时间也不应该鼓励被抽血者长时间、用力攥拳;(2)血脂项目、出凝血项目、血常规项目抽血时止血带使用应限定在1分钟以内;(3)止血带束缚太紧,时间过长如超过3分钟,会造成血行阻滞时间过长,因溶血、血小板激活、纤溶系统激活等原因将使以上检验项目的检验结果产生偏差,甚至诱导错误诊断;(4)需要重新采血时,在止血带束缚时间太长的情况下,应当在对侧手臂重新采血;六“一针见血”、抽血顺畅;1许多检验项目,尤其是涉及出凝血机制的项目如血小板计数,出凝血项目等均要求做到“一针见血”、抽血顺畅;2“一针见血”、抽血顺畅,可以有效防止溶血、减少血管及组织细胞损伤导致血液成分改变对检验结果的影响;溶血造成红细胞内成分的释放、血管损伤导致凝血机制的激活,对很多检验项目将产生明显影响;七控制抽血力度1用注射器抽血应避免大力拉、推针栓,以免血细胞因过度挤压而增加溶血;2抽血时大力抽拉针栓,还易使血液产生气泡;气泡是导致溶血、蛋白酶失活的重要原因之一;3从动脉采集血气分析标本,应让血液自动流入针筒,不要用负压抽取血液,以免增加血液中气体挥发及产生溶血;八血液标本采集顺序1注射器采血可以一次性采集足量血液,然后立即依如下顺序分装各标本管:血常规、凝血、生化、免疫;2使用配套的真空采血管-采血针时,第一管最好不作为凝血检验标本最大限度的降低血管及组织细胞损伤造成血液成分改变对检验结果的影响,临床医生申请凝血检验项目时最好考虑与血常规或其他检验项目一起采血;3使用配套的真空采血管-采血针时,采血顺序应当是:血培养、不含添加剂的采血管血清标准管,红色、橘红色或黄色、凝血标准管蓝色、其他管;4采集末梢血标本的顺序应当是:擦去第一滴血,依次采集血小板计数,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测定,白细胞计数等的标本;九减少针头导致的溶血1如果使用注射器抽血,应先卸掉针头,再沿试管壁将血液轻缓的注入试管;2通过针头将血液推入试管血液细胞二次通过针头,尤其是用力推送将增加血液细胞受挤压而破碎的机会,导致溶血;十准确控制标本量1抗凝血标本的体积必须准确——真空采血管的标签上都有体积标志黑色小方块;抗凝血标本的体积误差必须控制在5%以内如2ml凝血标本管的血液体积误差应不大于;2抗凝血液标本的体积不符合要求可能产生的主要影响:血液体积太多——抗凝剂比例太少,容易产生凝块;血液体积太少——抗凝剂体积相对剩余,血液成分过度稀释,且使血细胞渗透压降低而产生变形或溶血,PT和APTT时间假性延长;十一尽快与抗凝剂彻底混合(1)需要抗凝的血液标本,抽血后应立即将血液注入含抗凝剂的标本管,并使血液与抗凝剂彻底混匀,避免血液凝固;(2)真空采血管以颠倒5-8次为标准操作,动作应迅速而轻柔;用力振荡、产生气泡也不可避免产生溶血;(3)如果管中抗凝剂为液体,应当使粘附在管壁、管盖上的抗凝剂能够全部与血液混合;(4)对于出凝血项目、血常规、白细胞表面抗原分类检测等项目,血液标本出现凝固即使少量细胞凝聚均为不合格;五、血液标本保存一血液标本的保存要求1采血后应将标本管直立、静置、避免震荡、摔落;2所有标本最好都采用有盖容器存放,防止灰土,杂物混入,减少水分、气体蒸发,避免标本溅洒,污染;3标本应保存于阴凉处,避免阳光直射;某些检验项目要求避光保存血液标本;4标本一般应室温保存,避免过高或过低温度影响;5特定项目的血液标本需要低温保存如血气标本应将封闭的血液立即冷冻至4℃然后送检;6血液标本全血、血清或血浆低温保存,应当在检验人员指导下进行;二血液标本应立即送检1血液标本不应在临床科室保留,应尽可能立即送往检验科室;2检验人员应根据不同检验项目的要求及时处理标本立即检验、低温保存、分离血清后低温或常温保存等;三血清标本的有效检验时限1血气分析-----必须立即送检,应当在30分钟内完成检验;2凝血因子、细胞因子目前我院尚未开展及激素检验------必须立即送检,即刻检测或冻存标本不适合采用早晨统一采血、统一送血的方法;条件具备时,应在实验室采血;3凝血项目、电解质项目、肝功及多数血清酶类生化项目-------应尽快送检,在2小时内检验;4血常规项目------应在4小时内完成检验;5血培养项目-------应在采血后尽快放入35℃培养箱中,超过2小时可能降低微生物培养的阳性率;6多数抗原-抗体检测项目-------全血室温4℃为佳可保存24小时,或分离血清-20℃保存;7在环境温度超过30℃的条件下,所有标本都应尽快送往检验科室;8有些临床科室早晨抽血时间过早,至送检时标本已室温放置超过2小时,标本因细胞代谢、溶血、蒸发等原因造成许多项目偏差,如:钾、乳酸脱氢酶、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血红蛋白、酸性磷酸酶等升高,钠,血糖等降低;检验科建议:住院病房早晨抽血时间应控制在6:30以后,标本应在8:00左右送至检验科;四血培养标本的特殊要求1确保无菌采血,严防标本污染;2血培养瓶接种的血液量一般为:成人10ml,儿童4ml,幼儿1-2ml;接种的血液过多易引起假阳性;3做厌氧培养的血液标本,应避免接触空气,立即注入专用厌氧培养瓶内;4如果同时做厌氧培养和需氧培养,应先将血标本接种厌氧培养瓶,然后再接种需氧培养瓶;六、血液标本运送1标本应从采集地点直接送往检验科室,不应在其他地点放置;2以上血液采集、保存过程对标本质量的要求应当得到满足;必须避免剧烈震荡、血液溅洒、光线照射、异物混入等情况的发生;3交叉配血的输血者血液样本,必须由临床医护人员或专职运送人员直接送往检验科血库;禁止其他人员或受血者家属执行血样运送任务;4外送检验标本应当接受检验人员对标本种类全血、血清或血浆、标本容器、生物安全防护要求以及运送保存温度等方面的指导;七、其他一正确处理不合格标本1检验科室在核收送检标本时,对不合格检验标本应当拒收;2临床科室在证实标本不合格之后应当重新采集标本送检;严禁诸如“将因出现凝集而被拒收的血常规在挑出凝块之后重新送检”之类的严重错误发生;二标本溅洒事故的处理1从标本管溅洒出来的血液标本不能再放回标本管作为标本送检;2严禁将同一个待检者含不同抗凝剂的血液标本进行混合,严禁将不同待检者的血液标本进行混合;3如果发生标本溅洒事故,应当立即对被污染物体表、衣物、台面、地面等进行有效的消毒处理;。

血培养运送采集指南

血培养运送采集指南

陕西省人民医院血培养申请、标本采集和运送指南血流感染指当微生物侵入血液迅速繁殖超出机体免疫系统清除这些微生物的能力时,形成菌血症或真菌血症,并可感染血管外组织。

一般地,应通过血培养进行病原学诊断,其对感染性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后具有极为重要的临床意义。

为规范我院血培养的申请、标本采集和送检,特制定陕西省人民医院血培养申请、标本采集和运送指南,请严格遵照执行。

1.血培养的临床指征患者出现以下一种或同时具备几种临床表现时可作为血培养的重要指征:①发热(≥38 ℃)或低温(≤36 ℃);②寒战;③白细胞增多(>10.0×109/ L,特别是有“核左移”时);④粒细胞减少(<1.0 ×109/ L);⑤血小板减少;⑥皮肤、黏膜出血;⑦昏迷;⑧多器官衰竭;⑨血压降低;分压<32mmHg)等。

⑩呼吸加快(呼吸率>20/分或CO22.血培养的申请临床医师申请血培养时,应在填写一般项目的同时注明临床诊断、与感染有关的症状、体征以及影像学证据等,同时应注明抗生素、激素应用情况等。

并请在采集血液标本并注入相应的培养瓶后,在申请单上注明采血量和采集时间。

3.血培养标本的采集3.1.采集时机怀疑血流感染时,应在使用抗菌药物之前,立即采集血培养标本。

若患者已行抗菌药物治疗,应在下一次抗菌药物应用前采血培养。

采集血培养标本进行病原菌培养的最佳时机为寒战和发烧前1小时。

3.2.血培养的次数对怀疑菌血症、真菌血症的成人患者,应采集两套血培养(1套血培养=1个需氧瓶+1个厌氧瓶)送检。

可同时或短时间间隔(30-60分钟)从不同部位(如双臂)采集两份静脉血,每份血标分别注入一个需氧瓶和一个厌氧瓶送检。

当怀疑感染性心内膜炎或导管相关性感染患者的连续性菌血症时,应在不同时间点采集血培养,具体见6.1和6.2。

婴幼儿患者,应采集两份血培养。

可同时或短时间间隔(30-60分钟)从2个不同部位(如双臂)采集两份静脉血,每份血标注入一个需氧瓶中送检。

血标本的采集和培养

血标本的采集和培养

血标本的采集和培养血标本的采集和培养(一)血培养采集的时间要求:对怀疑菌血症、真菌血症的患者,在考虑使用抗菌药物之前,应立即采集血培养标本。

必须同时或间隔短时间采集2套(每套包括1只普通血培养瓶及1只厌氧血培养瓶)以上血培养标本。

说明:实验数据表明细菌入血后约1小时,寒战和发烧开始出现2小时内。

此时为采集血培养标本进行病原菌培养的最佳时机。

在不同的时间点采血只有在以下情况才有必要:疑似感染性心内膜炎或其他血管内(如导管相关性感染)感染患者的连续性菌血症。

(二)血培养的采集次数要求:对怀疑菌血症、真菌血症的成人患者,推荐同时采集2-3套(不同部位)血培养标本。

(即双瓶双臂同时采集血培养标本。

) 婴幼儿患者,推荐同时采集2次(不同部位)血培养标本。

说明:成年人的单瓶血培养结果不可信,因为采血量不足,从而使培养结果难以解释。

血培养不能在二至五天内进行重复,因为在抗生素治疗开始后血液中的细菌不会立即清除。

cockeril研究证明,来自三份血培养的病原菌分离率第一份血培养为65%,两份血培养为80%,三份血培养为96%。

提倡全自动血培养仪器的使用,可以更早的发现移植病人和插管病人的败血症。

通常情况菌血症或真菌血症的患者可通过临床表现来判断疗效,无需复查血培养或者连续监测血培养。

然而有两个例外:第一是感染性细菌性心内膜炎病人,对于他们的菌血症或真菌血症是否被清除可被用于评估和指导治疗;第二是与感染性心内膜炎无关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血症,对其阳性血培养的48至96小时追踪可以很好的预测复杂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血症。

(三)采血量要求:成年患者推荐的采血量为每套不少于10ml,每瓶不少于5ml。

婴幼儿患者推荐的采血量,每瓶不少于2ml。

(少于病人总血容量的1%)说明:血标本采集的量是影响检出率的最重要的因素。

成人血培养采血量在2-30ml之间,病原菌检出率与采血量成正比例增长,每增加1ml的血液,病原菌的检出率就会相应增加。

血培养标本采集与转运

血培养标本采集与转运

血培养标木采集与转运标准操作规程一、采血指征1.菌血症,可疑感染患者出现以下任一指征,应考虑采集血培养。

(1)体温〉38°C或 36°C;(2)寒战;(3)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增多(计数>10.0X×109/L,特别是有“核左移”时)或减少(计数﹤4.0×109/L );)< 32 mmHg;(4)呼吸频率>20次/分钟或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5)心率>90次/分钟;(6)皮肤黏膜出血;(7)昏迷;(8)多器官功能障碍;(9)血压降低;(10)炎症反应参数如C反应蛋白、降钙素(PCT)、1,3-β-D-葡聚糖(G试验)升高等。

2.同时伴有以下情况之一时,应立即釆集血标本。

(1)医院获得性肺炎;(2)留置中心静脉导管、PICC等血管导管>48小时;(3)有免疫功能缺陷伴全身感染症状。

2.感染性心内膜炎凡原因未明的发热,持续在1周以上,伴有心脏杂音或心脏超声发现赘生物,或原有心脏基础疾病、人工心脏瓣膜植入患者,应多次进行血培养检测。

3.导管相关血流感染患者带有血管导管超过1天或者拨出导管未超过48小时,出现发热(体温〉38℃)、寒战或低血压等全身感染表现,不能除外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可能的,应多次进行血培养检测。

二、采血釆集时机、套数、采血量1.菌血症(1).使用抗菌药物治疗前釆集;如患者已经使用抗菌药物治疗,应在下一次用药之前或选择含有吸附抗菌药物成分的血培养瓶。

(2)急性发热患者,应在10分钟内采集(3)成人每次采集2〜3套,同时分别在不同部位采集,每个部位应需氧和I 厌氧培养各一瓶,每瓶采集8〜10 ml,或按照说明书。

|(4)儿童应立即采集;在两个部位分别采集,通常仅采集需氧瓶;采血量一般不超过总血量1%,或参考说明书。

(5)儿童在有以下高危因素时应考虑厌氧瓶培养:其母亲产褥期患腹膜炎、慢性口腔炎或鼻窦炎、蜂窝组织炎,有腹腔感染的症状或体征,咬伤,接受类固醇治疗的粒细胞缺乏患儿。

血培养标本采集、运送与报告标准操作规程

血培养标本采集、运送与报告标准操作规程

血培养标本采集、运送与报告标准操作规程一、血培养指征患者出现寒战,体温超过38℃或低体温,怀疑血流感染时,尤其存在以下情况时,应抽血做细菌和真菌培养:医院内肺炎;留置中心静脉导管超过72h;感染性心内膜炎;骨髓炎;有严重基础疾病、免疫缺陷伴全身感染症状;临床医生怀疑有血流感染可能的其他情况。

二、采血时机一旦怀疑有血流感染可能,应立即采血做培养,最好在抗菌治疗前或停用抗菌药物24h后,以寒战、发热时采集为宜。

三、采血流程(一)消毒1、培养瓶消毒程序:用消毒液消毒培养瓶橡皮塞,待干燥后使用。

2、皮肤消毒程序:用消毒液从穿刺点向外画圈消毒,至消毒区域直径达5cm以上,待消毒液挥发干燥后(常需30s以上)穿刺采血。

(二)静脉穿刺和培养瓶接种成人用注射器无菌穿刺取血后,排尽针头内的空气,直接注入血培养瓶,勿换针头(如果行第二次穿刺或用头皮针取血时,应换针头),先注入厌氧培养瓶,避免注入空气,然后注入需氧培养瓶,轻轻混匀以防血液凝固。

近年来,临床普遍采用负压血培养瓶,将血从患者静脉直接吸入血培养瓶,减少污染环节。

(三)注意事项1、检验单需要注明抗菌药物使用的情况、血液采集时间和部位、临床诊断等患者信息。

2、采血部位通常为肘静脉,疑为细菌性心内膜炎时以肘动脉或股动脉采血为宜,切忌在静滴抗菌药物的静脉处采血。

除非怀疑有导管相关的血流感染,否则不应从留置静脉或动脉导管取血,因为导管易被皮肤正常菌群污染。

3、采血次数:对于成年患者,应该同时分别在两个部位采集血标本,在两个不同部位分离到同样菌种才能确定是病原菌。

4、细菌性心内膜炎:在24h内取血3次,每次间隔不少于30min;必要时次日再做血培养2次。

5、采血量:以培养基与血液之比10:1为宜,以稀释血液中的抗菌药物、抗体等杀菌物质。

采血量过少会明显降低阳性率。

成人每次每培养瓶采血8~10ml,婴幼儿每次每培养瓶采血2ml。

四、运送要求1、所有标本采集后都应立即送往实验室,最好在2h内。

血培养标本的采集

血培养标本的采集

血培养标本的采集
1.容器:根据不同血培养的目的,选用不同的培养液,另备酒精灯及火柴。

2.采血环境:要求室内清洁、无尘土飞扬,防污染。

3.采血时,应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原则。

并嘱患者头偏向一侧。

4.严格消毒穿刺部位。

用2.5%碘酒消毒一遍待干后,再用75%酒精消毒二遍或用0.5%络合碘消毒二遍。

5.标本宜在患者寒颤、高热时(体温超过38.5℃以上)或使用抗生素前采集,以提高细菌培养的阳性率。

6.血培养取血量为5ml,感染心内膜炎患者,为提高培养阳性率采血量5—10ml。

7.血液注入培养液瓶前后用火焰消毒瓶口和及瓶塞。

8.如患者已用抗生素应在化验单上注明。

9.立即送检。

血培养标本的正确采集

血培养标本的正确采集

采样时应该采用正确的采样方法,以避免破 坏血培养中的细胞或细菌,从而确保检测结 果的准确性。
运输和处理血培养标本时应该规范操作,以 避免污染或变质,从而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 性。
06
特殊情况下血培养标本的采集
发高烧时的血培养标本采集
总结词
高烧时采血要慎重
详细描述
高烧时,血液循环加快,白细胞数量增多,此时采集血培养标本容易被污染,影响检测结果。因此,一般情况 下不建议在患者发高烧时采集血培养标本,但如果必须采血,应尽可能在患者降温后或者使用抗生素治疗前进 行。
血培养标本的处理
分离培养
在实验室中,将血培养标本进行分离培养,以获得更纯的培养物。
检测分析
根据不同的检测目的,对培养物进行检测分析,如药敏试验、细菌鉴定等。
03
影响血培养标本采集质量的因素及控制 措施
患者因素对采集质量的影响及控制措施
患者因素
患者自身状态如病情、年龄、性别、饮食等均可能影响血培 养标本采集的质量。例如,病情养标本采集的注意事项
采集血培养标本前,需了解患 者的病史、用药情况等信息,
以避免干扰检测结果。
采集时需注意无菌操作,避免 污染标本。
采集后需及时将标本送至实验 室进行检测,以确保检测结果
的准确性。
02
正确的血培养标本采集流程
采集前的准备
核对患者信息
01
在采集血培养标本前,需核对患者身份信息,确保正确的患者
血培养标本是指从人体血液中采集的用于细菌培养和检测的 样本。
血培养标本是诊断血流感染的重要依据,有助于医生了解患 者感染的细菌种类和病情严重程度。
血培养标本的采集方法
1
采集血培养标本需在患者发热期间采集,通常 采集静脉血液样本。

血培养标本的采集

血培养标本的采集

血培养标本的采集与运送一、采集指征1、寒战、体温超过38℃或低体温,怀疑血流感染时。

2、以下情况时应抽血做细菌和真菌培养,医院内肺炎,留置中心静脉导管超过48h,感染性内膜炎,骨髓炎,有严重基础疾病、免疫缺陷伴全身感染症状,临床医生怀疑有血流感染可能的其他情况。

二、采集方法1、皮肤消毒程序:消毒液从穿刺点向外画圈消毒,至消毒区域直径达5cm以上,待消毒液挥发干燥后(常规需30s以上)穿刺采血。

2、采血部位:通常以肘静脉,疑为细菌心内膜炎时以肘动脉或股动脉采血为宜。

3、培养瓶接种:成人用无菌器无菌穿刺取血后,排尽针头内空气,直接注入血培养瓶,勿换针头(如果第二次穿刺或用头皮针取血时,应换针头),先注于厌氧培养瓶,然后注入需氧培养瓶,轻轻混匀以防血液凝固。

推荐采用负压血培养瓶,减少污染环节。

三、标本运送所有标本采集后都应立即送往实验室,最好在2h内。

如果不能及时送检,宜置于室温环境。

血培养瓶送到检验科前,不应暂存于冰箱内。

四、注意事项1、采血时机:尽可能在抗菌药物使用前或在停用抗菌药物24小时后采集,最好在寒战和发热初期采血。

2、采血次数及间隔:对需马上做抗菌治疗的急性发热性疾病或需紧急手术的患者,应立即从两臂分别取2套标本。

对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在24h内取血3次,每次间隔不少于30min,必要时次日再做血培养2次。

对发热原因不明者2次抽血间隔60min,必要时于24-48小时后再抽血2次。

3、不能在静滴抗菌药物的静脉处采血,不应从留置静脉或动脉导管取血。

临床护理:血培养标本采集

临床护理:血培养标本采集

临床护理:血培养标本采集(一)评估和观察要点。

1.评估病情、治疗、心理状态及配合程度。

2.了解寒颤或发热的高峰时间。

3.了解抗生素使用情况。

4.评估穿刺部位皮肤、血管状况和肢体活动度。

(二)操作要点。

1.注射器直接穿刺采血法(同血标本采集)。

2.经血管通路采血法(同血标本采集)。

3.经外周穿刺的中心静脉导管取血法:取1支注射器抽生理盐水20ml备用,另备2支注射器。

取下肝素帽,连接1支空注射器,抽出5ml血液弃去;如正在静脉输液中,先停止输液20s,再抽出5ml血液弃去。

另接1支注射器抽取足量血标本。

然后以生理盐水20ml用注射器以脉冲式冲洗导管。

消毒导管接口,清除残留血迹。

连接肝素帽或三通管(或正压接头),如有静脉输液可打开输液通道。

4.成人每次采集10~20ml,婴儿和儿童1~5ml。

5.用75%乙醇消毒培养瓶瓶塞,待干,将血标本分别注入需氧瓶和厌氧瓶内,迅速轻摇,混合均匀。

(三)指导要点。

告知患者检查目的、方法、注意事项和配合方法。

(四)注意事项。

1.血培养瓶应在室温下避光保存。

2.根据是否使用过抗生素,准备合适的需氧瓶和厌氧瓶。

3.间歇性寒战患者应在寒战或体温高峰前取血;当预测寒战或高热时间有困难时,应在寒战或发热时尽快采集血培养标本。

4.已使用过抗生素治疗的患者,应在下次使用抗生素前采集血培养标本。

5.血标本注入厌氧菌培养瓶时,注意勿将注射器中空气注入瓶内。

6.2次血培养标本采集时间至少间隔1h。

7.经外周穿刺的中心静脉导管采取血培养标本时,每次至少采集2套血培养,其中一套从独立外周静脉采集,另外一套则从导管采集。

两套血培养的采血时间必须接近(≤5min),并做标记。

血培养采集要求及方法

血培养采集要求及方法

血培养采集要求
1、尽可能在抗菌药物使用前、在寒颤和发热初起时、停药6-8小时后或下次用药前采集标本。

2、每次采集2-3套标本,每套应包括一个需氧培养瓶,一个厌氧培养瓶,儿童只需采集需氧瓶。

一个静脉穿刺点只能采集一套血培养,采集第二套血培养应该选择第2个静脉穿刺点。

3、选择合适的血培养瓶,检查血培养瓶有无破损、过期,培养瓶用75%酒精消毒60秒自然待干,勿用含碘的消毒液消毒。

4、皮肤消毒:
①75%酒精擦拭静脉穿刺部位30s以上。

②1%~2%碘酊作用30s或1%碘伏作用60s,从穿刺点向外画圈消毒,消毒区域直径达3cm以上。

③75%酒精脱碘。

对碘过敏的患者,用75%酒精消毒60秒,待酒精挥发干燥后采血。

5、采血后轻轻颠倒混匀,以防血液凝固。

成人采血量每瓶8-10ML,儿童每瓶1-3ML,采血量不足时应先保证需氧瓶。

血培养标本采集

血培养标本采集

01 血培养采集适应证目前,血培养适应证无统一标准。

简单标准如发热(体温> 38 ℃)或局部中重度感染,复杂标准则有多条。

专家共识中指出,需要采集血培养的适应证中,有些以临床诊断为目的,有的是以临床治疗为目的、以临床预防为目的。

以临床诊断为目的的,包括以下7 个标准:其中,以诊断成人患者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RBSI)为目的,下列情况须考虑CRBSI,建议进行血培养。

包括:1. 无论有无局部感染迹象,尤其是没有明确的其他感染源时,有静脉导管的患者出现发热、寒战或其他脓毒症迹象;2. 有静脉导管的患者,出现微生物血源性播散导致转移性感染(即脓毒性栓塞);3. 有静脉导管的患者,出现皮肤定植微生物引起的持续性或复发性菌血症的情况。

提醒:1. 考虑CRBSI 时,要配套采集血培养,一个经皮采自外周静脉,另一个经导管采集;对多腔导管,应从所有腔中采集。

不建议单独采集经导管血培养。

2. 一旦怀疑患者为血流感染,应在抗微生物药物使用之前立即采集血培养标本;对已使用抗微生物药物的患者,建议在下一次应用抗微生物药物之前采集标本。

结合以上标准,案例中的患者虽然有局部感染迹象,但没有发热、寒战及其他脓毒血症迹象,因此,暂不考虑采集血培养标本。

02 CRBSI 的诊断标准血管内导管相关血流感染诊断分为确诊、极似诊断(probable diagnosis)和拟诊。

确诊:留置血管导管期间及拔除血管导管后48 h 内发生的原发性、且与其他部位感染无关的感染,除局部表现外还会出现发热(>38 ℃)、寒战或低血压等全身感染表现。

微生物学检查结果显示外周静脉血培养细菌或真菌阳性,且从导管尖端和外周血培养出相同种类、相同药敏结果的致病菌。

极似诊断:临床判断导管极有可能为感染来源,并符合以下表现:具有发热(> 38 ℃)、寒战或低血压等全身表现,且导管培养阳性,但血培养阴性,除导管外无其他感染来源,并在拔除导管48 h 内未使用新的抗微生物药物时,症状改善。

血培养标本的留取

血培养标本的留取
洗手、戴口罩、备齐用物
先将血培养瓶盖打开,瓶口以安尔碘消毒
使用真空采血器以无菌技术采集静脉血
再次核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如用注射器采血,则将针头用酒精灯消毒后方可将血液注入血培养瓶
粘贴化验单,在化验单上标明抽血时间,及时送检
洗手、收拾用物、记录特护记录单
(四)简要说明
1.标本采集基本原则
(1)尽量在抗菌药物使用前采集标本。
(2)标本采集时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减少或避免机体正常菌群及其他杂菌污染。
(3)标本采集后立即送至检验科,床旁接种可提高病原菌检出率。
(4)盛标本容器须经灭菌处理,但不得使用消毒剂。
5.血培养的数量和采血时间
(1)怀疑菌血症应尽早采血,体温上升阶段采血可提高阳性率,但要防止因等待而延误时机。对已用抗菌药物而又不能停药者,可在下次用药前采血;每例至少采血两次,间隔0.5~1 h,以利于提高阳性率和区分感染菌与皮肤污染菌。
(2)对间歇性菌血症,用于培养的血液应在估计寒战或体温高峰到来之前采集。采集血培养应该在使用抗生素之前进行,推荐同时采集2~3瓶,每瓶20~30 ml血样进行培养来做最初的评估。
血培养标本的留取
(一)目的
进行血液微生物学检查。
(二)用物准备
按医嘱准备血培养瓶(需氧或厌氧)、治疗盘、真空采血器(或注射器)。
(三)操作程序
留取血培养
核对医嘱及化验单、明确检验项目,检验目的及注意事项
核对病人、并向病人作耐心解释,以取得合作
(2)寒战;
(3)白细胞增多(>10×lOg/L,特别有“核左移”未成熟的或带状的白细胞增多;
(4)粒细胞减少(成熟的多核白细胞<1×109/L);

血培养标本的采集方法及运送

血培养标本的采集方法及运送
微生物让人类步步为营,
血流感染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
明确诊断是各种病原菌感染 减少抗菌药物的误用和滥用 大大地改善患者的预后 减低患者的病死率,减少医疗费用
1.及时采集微生物标本作病原学检查 2.在抗菌药物使用前采集标本 3.采样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4.采样后立即送检 5.棉拭子标本宜用运送培养基 6.混有正常菌群污染标本,不可置肉汤培养 7.标本容器须灭菌处理,但不得使用消毒剂。 8.送检标本应注明来源和检验目的

不推荐静脉留置导管,因其常伴有高污染 率。如果必须从留置导管内采血,也应同 时从外周静脉采集另外一个血培养标本以 帮助阳性结果的判读提供解释。


在采血之前,血培养瓶的橡皮塞需使用75%酒精 消毒并干燥。然后再进行穿刺部位的皮肤消毒。 严格按照“酒精、含碘消毒剂、酒精”的消毒步骤 操作,并等待足够的消毒时间。

发热≥38℃,低温≤36℃ 寒战 9 白细胞增多(>10*10 /L,特别是核左移) 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 皮肤、黏膜出血 血压降低、昏迷、多器官衰竭、呼吸加快 (>20/分)


成人患者:推荐同时采集2套(不同部 位)血培养标本。(即双瓶双臂同时采 集血培养标本4瓶。) 婴幼儿患者:推荐同时采集不同部位血 培养标本2瓶(使用儿童专用需氧培养瓶, 婴幼儿患者厌氧菌所致菌血症比较罕 见)。
标本采集时机 标本采集方法 标本的质与量 标本的运送与保存 镜检筛选合格标本(退检制度) 高质量、多种分离培养基 培养环境

采集与运送
山东省临床实验室血培养指导原则 和操作指南


山东省卫生厅医政处 山东省临床检验中心
对怀疑菌血症、真菌血症的患者,在 考虑使用抗菌药物之前,应立即采集 血培养标本。 必须同时或间隔短时间内采集2套以 上血培养标本。 寒战和发热初起时采血可提高培养阳 性率。 怀疑血流感染时应尽早采血

血培养标本的正确采集方法

血培养标本的正确采集方法

血培养标本的正确采集方法血培养标本是一种常用的微生物学检测方法,可以帮助医生确定患者是否存在血液感染。

正确的血培养标本采集方法非常重要,可以避免污染和误诊。

本文将详细介绍血培养标本的正确采集方法。

一、采集前准备在采集血培养标本前,需要进行充分的准备工作。

首先,需要检查采集器材是否齐全和无菌。

其次,需要告知患者采集的目的和过程,并获得其同意。

最后,应清洗双手并戴好手套。

二、采集方法1. 选择采样部位通常情况下,可以选择患者的静脉进行采样。

采样部位应该干净、无菌,并在采集前消毒。

采集时应选择较大的血管,如肘窝处的股静脉或桡动脉。

2. 采集血样使用无菌的采血器进行采集,首先需要清洗采样部位,然后用无菌棉球蘸取75%的酒精进行消毒。

等待酒精挥发后,再取下采血器的盖子,将采血器插入采样部位,将血液抽入采血器中。

3. 分离血液将采血器中的血液分离成两个部分,一个部分用于血培养标本采集,另一个部分可以用于其他检测或保存。

分离血液时需要注意,避免将外部环境的细菌或污染物带入血液中。

4. 采集血培养标本将分离出来的血液加入一个无菌的血培养瓶中,并将瓶盖拧紧。

在采集血培养标本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采集的血量应该符合要求,通常为5-10ml;(2)采集时不要停顿过久,避免血液凝固或出现菌落;(3)将血液加入血培养瓶中时应该尽量保持无菌。

5. 标注标本信息采集完血培养标本后,需要在瓶子上标注相关信息,如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采样时间、采样部位等。

这些信息有助于后续的检测和分析。

三、采集后处理采集完血培养标本后,需要进行一些后续的处理工作,以避免污染和误诊。

1. 处理采样器材采样器材应该立即进行处理,将其清洗、消毒并丢弃。

不要重复使用或交叉感染。

2. 存储标本采集的血培养标本应该尽快送到实验室进行检测。

在存储过程中,应该将血培养瓶放置于恒温箱中,保持温度在35-37℃之间,避免温度过高或过低导致细菌的死亡或增殖。

3. 记录信息采集血培养标本后,需要将相关信息记录在病历或其他文件中,以备后续参考和分析。

血培养标本采集流程

血培养标本采集流程

血培养标本采集流程
嘿,朋友们!咱今天来聊聊血培养标本采集流程这档子事儿。

你想想啊,这血培养就像是一场探秘之旅,咱得小心翼翼地去寻找那些隐藏在血液里的小秘密呢!
首先呢,得做好准备工作。

就好比你要出门远足,得带上合适的装备吧。

咱得把要用的东西都准备齐全咯,什么采血针啦、培养瓶啦,一个都不能少。

然后呢,找好采血的部位。

这就像你找宝藏得先确定个大概位置呀。

一般呢,会选那些比较容易抽到血的地方,可别瞎找一气哦。

采血的时候可得小心啦!就跟拆礼物似的,轻点儿,别把里面的“宝贝”给弄坏咯。

消毒要彻底,可不能让那些捣乱的细菌混进去。

抽完血啦,赶紧把血放到培养瓶里。

这就像给宝贝找了个安稳的家。

动作要快,别让血等着急啦。

接着,把培养瓶好好处理一下,标记清楚,可别搞混啦。

这就像给每个宝贝贴上属于它自己的标签。

你说这血培养标本采集是不是挺有意思的?就像一个小小的实验,每一步都得认真对待。

要是哪一步出了错,那不就像走路摔了一跤,得重新再来嘛。

咱可不能马虎,得像爱护宝贝一样对待这些血标本。

想象一下,如果因为咱的不小心,让结果不准确,那多耽误事儿呀!
所以啊,大家一定要记住这些流程,严格按照要求来做。

这不仅是对工作负责,也是对病人负责呀。

让我们一起把血培养标本采集这件事做好,为医疗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吧!就这么着,加油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血培养标本采集指南:
1.菌血症:
1.尽可能在患者寒战开始时,发热高峰前30-60分钟内采血。

2.尽可能在使用抗菌药物治疗前采集血培养标本;如患者已经使用抗菌药物治
疗,应在下一次用药之前采血培养。

3.采血部位:通常为肘静脉,切忌在静滴抗菌药物的静脉处采血。

除非怀疑有
导管相关的血流感染,否则不应从留置静脉或动脉导管取血,因为导管常伴
有定植菌存在。

4.采血工具:建议采用商业化的真空血培养瓶,如果血培养瓶的储存温度为2-
8℃,应先将血培养瓶在室温放置30分钟左右,平衡至室温再采血。

同一部
位采集两瓶血培养时不建议更换针头。

5.采血次数、血培养瓶选择:对于成人患者,应同时分别在两个部位采集血标
本;每个部位应需氧和厌氧培养各一瓶。

对于儿童患者,应同时分别在两个
部位采集血标本,分别注入儿童瓶,厌氧瓶一般不需要,除非怀疑患儿存在
厌氧菌血流感染。

6.采血量:采血量是影响血培养检出阳性率的重要因素,采血量过少会明显降
低血培养阳性率。

成人每次每培养瓶应采血5-10ml注入成人瓶;婴幼儿根据
孩子的体重确定采血总量,每培养瓶(儿童瓶)采血2-4ml。

7.皮肤、血培养瓶消毒:为减少皮肤、培养瓶口等对血培养造成的污染,在穿
刺前,应对皮肤和培养瓶口进行消毒并充分干燥,以减少假阳性的发生机率。

8.避免采血管内空气注入厌氧血培养瓶。

9.避免在静脉留置导管连接处(如肝素帽处)采血标本,避免标本污染。

2.感染性心内膜炎
3.建议在经验用药前30分钟内在不同部位采集2-3套外周静脉血培养标本。

如果24
小时内3套血培养标本均为阴性,建议再采集3套血培养标本送检。

4.怀疑左心心内膜炎时,采集动脉血提高血培养阳性率。

5.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分为保留导管和不保留导管两种情况。

6.保留导管:分别从外周静脉和导管内各采取1套血培养标本,在培养瓶上标注采集
部位,送往微生物实验室,同时进行上机培养。

2套血培养检出同种细菌,且来自
导管的血培养标本报阳时间比来自外周的血培养标本报阳时间早2小时以上,可诊
断导管相关血流感染。

7.不保留导管:在外周静脉采集2套血培养标本。

同时,通过无菌操作剪取已拔出的
导管尖端5cm,在血平板上交叉滚动4次进行送检。

或采用超声震荡法留取菌液接
种。

从导管尖端和外周血培养培养出同种同源细菌,且导管尖端血平皿的菌落计数
超过15CFU有意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