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原文、赏析

合集下载

送元二使安西课文原文

送元二使安西课文原文

送元二使安西课文原文《送元二使安西》是唐代诗人送朋友去西北边疆时作的诗。

以下是这首诗的原文赏析,一起来看看吧。

送元二使安西原文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注释元二:作者的友人元常,在兄弟中排行老二,故名“元二”。

使:到某地;出使。

安西:指唐代安西都护府,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库车县附近。

渭城:秦时咸阳城,汉代改称渭城(《汉书·地理志》),唐时属京兆府咸阳县辖区,在今西安市西北,渭水北岸。

浥:(yì):湿润。

客舍:旅店。

柳色:即指初春嫩柳的颜色。

君:指元二。

更:再。

阳关:汉朝设置的边关名,故址在今甘肃省敦煌县西南,古代跟玉门关同是出塞必经的关口。

《元和郡县志》云,因在玉门之南,故称阳关。

在今甘肃省敦煌县西南。

故人:老朋友。

更尽:先饮完。

译文清晨的细雨打湿了渭城的浮尘;青砖绿瓦的旅店和周围的柳树都显得格外清新明朗。

请你再饮一杯离别的酒吧;因为你离开阳关之后,在那里就见不到老朋友了。

赏析王维(公元701~761)的这首《送元二使安西》(又名《阳关曲》),千古传诵,脍炙人口。

笔者认为,此诗是中华诗坛不可多得的一首奇诗。

奇就奇在,它不同于一般的送别诗;它巧妙地借助于时空的转换,营造了耐人寻味的惜别氛围,达到了令人震撼的的艺术感染力,具有极高的意境。

但是,千百年来,文人学者未能准确把握该诗的风格,望文生义地曲解了诗的意蕴,从而降低了它的格调和品位。

这是一首送朋友去西域守护边疆的诗。

安西,是唐中央政府为统辖西域而设的都护府的简称。

王维所处的年代,各种民族冲突加剧,唐王朝不断受到了来自西面吐蕃和北方突厥的侵扰。

开元二十五年(737年)河西节度副大使崔大逸战胜土蕃,唐玄宗曾命王维以鉴察御史的身份出塞宣慰,察访军情,沿途他写下了《使至塞上》、《出塞作》等边塞名篇。

《阳关曲》是王维晚年之作,其创作年代估计在“安史之乱”以后,据《资治通鉴》至德元年(756)七月载:“征河西、安西兵赴行”;至德二年二月载:“上至凤翔旬日,陇右、河西、安西、西域之兵皆会”。

《送元二使安西》译文及注释

《送元二使安西》译文及注释

《送元二使安西》译文及注释《送元二使安西》是唐朝诗人王维的一首佳作。

《送元二使安西》此诗前两句写出了作者对友人离别的依依惜别之情,颈联直接描写了眼前将行之景,表达了难舍难分之情。

尾联点明伤别的原因。

作品原文为: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译文:清晨的微雨湿润了渭城地面的灰尘,盖有青瓦的旅舍映衬柳树的枝条显得格外清新明净。

请你再干一杯饯别酒吧,出了阳关西路,再也没有老朋友了。

注释:渭城:在今陕西省西安市西北,即秦代咸阳古城。

朝雨:早晨的雨。

浥:润湿。

轻尘:指烟灰般很轻的尘土。

故人:老朋友,旧友。

阳关:在今甘肃省敦煌西南,为自古赴西北边疆的要道。

安西:指唐代安西都护府,在今新疆库车附近。

更尽:请君更尽一杯酒的略写,更尽一词可译作更喝完,更能体现出依依惜别的情谊。

鉴赏:此诗前两句写送别的时间,地点,环境气氛。

清晨,渭城客舍,自东向西一直延伸、不见尽头的驿道,客舍周围、驿道两旁的柳树。

这一切,都仿佛是极平常的眼前景,读来却风光如画,抒情气氛浓郁。

“朝雨”在这里扮演了一个重要的角色。

早晨的雨下得不长,刚刚润湿尘土就停了。

从长安西去的大道上,平日车马交驰,尘上飞扬,朝雨乍停,天气晴朗,道路显得洁净、清爽。

“浥轻尘”的“浥”字是湿润的意思,在这里用得很有分寸,显出这雨澄尘而不湿路,恰到好处,仿佛天从人愿,特意为远行的人安排一条轻尘不扬的道路。

客舍,本是羁旅者的伴侣;杨柳,更是离别的象征。

选取这两件事物,自然有意关合送别。

它们通常总是和羁愁别恨联结在一起而呈现出黯然销魂的情调。

而今天,却因一场朝雨的洒洗而别具明朗清新的风貌“客舍青青柳色新”。

平日路尘飞扬,路旁柳色不免笼罩着灰蒙蒙的尘雾,一场朝雨,才重新洗出它那青翠的本色,所以说“新”,又因柳色之新,映照出客舍青青来。

总之,从清朗的天宇,到洁净的道路,从青青的客舍,到翠绿的杨柳,构成了一幅色调清新明朗的图景,为这场送别提供了典型的自然环境。

部编版小学语文古诗文《送元二使安西》原文+注释+翻译+赏析+试题

部编版小学语文古诗文《送元二使安西》原文+注释+翻译+赏析+试题

送元二使安西体裁:诗题文: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作者:名字:王维年代:唐代描述: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

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开元九年(721年)中进士,任太乐丞。

王维是盛唐诗人的代表,今存诗400余首,重要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

王维精通佛学,受禅宗影响很大。

佛教有一部《维摩诘经》,是王维名和字的由来。

王维诗书画都很有名,非常多才多艺,音乐也很精通。

与孟浩然合称“王孟”。

翻译:原文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译文:清晨的微雨湿润了渭城地面的灰尘,馆驿青堂瓦舍柳树的枝叶翠嫩一新。

原文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译文:真诚地奉劝我的朋友再干一杯美酒,向西出了阳关就难以遇到故旧亲人。

赏析:赏析一:创作背景此诗是王维送朋友去西北边疆时作的诗,诗题又名“赠别”,后有乐人谱曲,名为“阳关三叠”,又名“渭城曲”。

它大约作于安史之乱前。

安西,是唐中央政府为统辖西域地区而设的安西都护府的简称,治所在龟兹城(今新疆库车)。

这位姓元的友人是奉朝廷的使命前往安西的。

唐代从长安往西去的,多在渭城送别。

渭城即秦都咸阳故城,在长安西北,渭水北岸。

赏析二:思想内容通过写细雨中设宴为朋友饯行时劝酒的情景,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恋恋不舍之情。

赏析三:艺术特色“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晨,渭城客舍,自东向西一直延伸、不见尽头的驿道,客舍周围、驿道两旁的柳树。

这一切,都是极平常的眼前景,读来却风光如画,抒情气氛浓郁。

“朝雨”指早晨的雨下得不长,刚刚润湿尘土就停了。

从长安西去的大道上,平日车马交驰,而送别的时候,朝雨乍停,天气清朗,道路显得洁净、清爽。

“浥轻尘”的“浥”字是湿润的意思,把雨澄尘而不湿路写的恰到好处。

客舍,原本是羁旅者的伴侣;杨柳,更是离别的象征。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全文出处作者注释翻译赏析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全文出处作者注释翻译赏析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全文出处作者注释翻译赏析送元二使安西作者:王维年代:唐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赏析:这是王维送朋友去西北边疆时作的诗。

安西,是唐中央政府为统辖西域地区而设的安西都护府的简称,治所在龟兹城(今新疆库车)。

这位姓元的友人是奉朝廷的使命前往安西的。

唐代从长安往西去的,多在渭城送别。

渭城即秦都咸阳故城,在长安西北,渭水北岸。

前两句写送别的时间,地点,环境气氛。

清晨,渭城客舍,自东向西一直延伸、不见尽头的驿道,客舍周围、驿道两旁的柳树。

这一切,都仿佛是极平常的眼前景,读来却风光如画,抒情气氛浓郁。

“朝雨”在这里扮演了一个重要的角色。

早晨的雨下得不长,刚刚润湿尘土就停了。

从长安西去的大道上,平日车马交驰,尘土飞扬,而现在,朝雨乍停,天气清朗,道路显得洁净、清爽。

“浥轻尘”的“浥”字是湿润的意思,在这里用得很有分寸,显出这雨澄尘而不湿路,恰到好处,仿佛天从人愿,特意为远行的人安排一条轻尘不扬的道路。

客舍,本是羁旅者的伴侣;杨柳,更是离别的象征。

选取这两件事物,自然有意关合送别。

它们通常总是和羁愁别恨联结在一起而呈现出黯然销魂的情调。

而今天,却因一场朝雨的洒洗而别具明朗清新的风貌--“客舍青青柳色新”.平日路尘飞扬,路旁柳色不免笼罩着灰蒙蒙的尘雾,一场朝雨,才重新洗出它那青翠的本色,所以说“新”,又因柳色之新,映照出客舍青青来。

总之,从清朗的天宇,到洁净的道路,从青青的客舍,到翠绿的杨柳,构成了一幅色调清新明朗的图景,为这场送别提供了典型的自然环境。

这是一场深情的离别,但却不是黯然销魂的离别。

相反地,倒是透露出一种轻快而富于希望的情调。

“轻尘”、“青青”、“新”等词语,声韵轻柔明快,加强了读者的这种感受。

这首诗又叫《赠别》、《渭城曲》、《阳关曲》、《阳关三叠》。

大约作于安史之乱前。

这是古代送别诗中的名作。

前二句起兴,于清晨景物中特拈出“青青柳色”,这是自《诗·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以来,文学作品表现惜别之情时常用的意象。

《送元二使安西》古诗原文及译文

《送元二使安西》古诗原文及译文

《送元二使安西》古诗原文及译文《送元二使安西》古诗原文及译文《送元二使安西》这首诗所描写的是一种最有普遍性的离别。

它没有特殊的背景,而自有深挚的`惜别之情,这就使它适合于绝大多数离筵别席演唱,后来编入乐府,成为最流行、传唱最久的歌曲。

下面是关于的内容,欢迎阅读!送元二使安西 / 渭城曲唐代:王维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一作:客舍依依杨柳春)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译文及注释译文清晨的微雨湿润了渭城地面的灰尘,馆驿青堂瓦舍柳树的枝叶翠嫩一新。

真诚地奉劝我的朋友再干一杯美酒,向西出了阳关就难以遇到故旧亲人。

注释渭城曲:另题作《送元二使安西》,或名《阳关曲》或《阳关三叠》。

渭城:在今陕西省西安市西北,即秦代咸阳古城。

浥(yì):润湿。

客舍:旅馆。

柳色:柳树象征离别。

阳关:在今甘肃省敦煌西南,为自古赴西北边疆的要道。

创作背景此诗是王维送朋友去西北边疆时作的诗,诗题又名“赠别”,后有乐人谱曲,名为“阳关三叠”,又名“渭城曲”。

它大约作于安史之乱前。

这位姓元的友人是奉朝廷的使命前往安西的。

唐代从长安往西去的,多在渭城送别。

渭城即秦都咸阳故城,在长安西北,渭水北岸。

诗人王维简介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

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开元九年(721年)中进士,任太乐丞。

王维是盛唐诗人的代表,今存诗400余首,重要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

王维精通佛学,受禅宗影响很大。

佛教有一部《维摩诘经》,是王维名和字的由来。

王维诗书画都很有名,非常多才多艺,音乐也很精通。

与孟浩然合称“王孟”。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原文、注释、原文及赏析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原文、注释、原文及赏析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原文、注释、原文及赏析原文:送元二使安西王维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译文:渭城早晨一场春雨沾湿了轻尘,客舍周围柳树的枝叶翠嫩一新。

老朋友请你再干一杯美酒,向西出了阳关就难以遇到故旧亲人。

注释:安西:指唐代安西都护府。

渭城:在今陕西省西安市西北,即秦代咸阳古城。

浥(yì):润湿。

客舍:旅馆。

柳色:柳树象征离别。

阳关:在今甘肃省敦煌西南,为自古赴西北边疆的要道。

赏析:从诗题可知,这是一首送人赴边之作,被送者元二,是诗人的挚友,姓元,在族兄弟排行是老二,唐人喜以行第相称,以表亲切和敬重。

元二是奉命出使,出使地点是安西,今新疆库车一带,唐朝在那里设有安西都护府。

首句,“渭城朝雨浥轻尘”,点明送别的地点、时间、天气。

渭城,是秦朝都城咸阳的故址,汉武帝元鼎三年改名渭城,是唐时送人赴西域的必经之地,位于长安西北,渭水北岸,今陕西省咸阳市东北。

早晨一场濛濛细雨,如丝如雾,轻轻地洒扫了昨天灰尘飞扬的阡陌交通,滋润了渭城的大街小巷。

“浥”,湿润之意,朝雨不大不小,恰到好处,足见“浥”字准确生动。

暗中酝酿送别气氛。

第二句,“客舍青青柳色新”,为送别布景设色,紧承首句。

一场如酥小雨,滋润了清晨初春的空气,给人以清新舒心之感,只见逆旅之舍,瓦楞青青,路边柳色,新新如洗。

诗人以景衬情,为送别创造了抒情的氛围,富于柔情之美,好象朝雨有意为客洒扫拂尘似的,显得朝雨是那么多情,然景愈有情,愈加深不忍相别的感情。

“柳”既是写景补足朝雨,点明季节,又暗寓“留”之意,“柳”与“留”谐音双关,唐人离别常折柳相赠,这是当时习俗。

唐诗中折柳赠别的诗句很多,如李白“春风知别苦,不遣杨柳青”(《劳劳亭》),刘禹锡“长安陌上无穷树,唯有垂杨管别离”(《杨柳枝》)等等。

诗人通过一、二句勾勒了一幅色调清新明朗的图景,为送别提供了典型的自然环境。

三、四句由写景转入送别,“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送元二使安西》赏析

《送元二使安西》赏析

《送元二使安西》赏析《送元二使安西》赏析导语:赏析是欣赏并分析(诗文等),通过鉴赏与分析得出理性的认识,既受到艺术作品的形象、内容的制约,又根据自己的思想感情、生活经验、艺术观点和艺术兴趣对形象加以补充和完善。

下面为大家带来了《送元二使安西》赏析,欢迎大家阅读参考!《送元二使安西》赏析篇1渭城朝雨裛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赏析安西,安西都护府。

治所故址在今新疆库车县。

本诗为赠别而作,后由乐人谱曲。

其曲名为《阳关》,又名《渭城》;作为送别曲,流传很广。

我们这个民族自古重离别。

历代留下来的赠别送行的诗文多得不可胜计。

南朝江淹专门写了一篇《别赋》,赋的一开头就说。

“黯然销魂者,惟别而已矣。

”送别曲也很多,汉横吹曲有《折杨柳》、《小折杨柳》,相和大曲有《折杨柳行》,南朝清商曲有《月节折杨柳》等。

诗开头“渭城”一语点出诗人饯别元二的地方。

“客舍”自然是渭城中的一个所在,是饯别的具体地点。

并说这是一个春天的早晨,天下了一阵小雨。

首句的“朝雨”因次句“柳色新’三字而知为春雨,这种写法叫做互文见义。

这可以使语言更精炼。

写离情别绪。

诗人笔下的景物也往往成为有情之物。

代人伤心,为人垂泪。

本诗写春朝两,下“襄轻尘”三字,表明两不大,只是沾湿了地皮。

接着又说,环绕客舍四周刚刚放叶的柳树。

经春雨洗过,益发显得青翠嫩绿。

这里描绘的是一个空气清新。

盎然生意的春天的早晨。

此种写法。

似与“送行”的气氛不十分谐调。

然而。

诗人心甲已先装着一个“别”字。

虽有良辰胜景。

也无心流连。

别意正是以潜意识的形式笼罩景物、环境的。

由此可以看到,主观情感在一篇抒情诗中的决定性作用。

其中的关键词语是“柳色”。

古有折柳送行的习俗。

汉代长安城东郊有一条河叫灞水,河上有一座桥名“灞桥”,人们在这座桥上送别亲友,要折下桥头的柳枝送给行人,这就是所谓折柳赠别。

从汉魏到隋唐,这一习俗相沿下来。

所以古人看到柳,即生离别之意。

这种不同的心理反应,是长期文化积淀的结果。

西出阳关无故人全诗意思

西出阳关无故人全诗意思

西出阳关无故人全诗意思西出阳关无故人出自:送元二使安西送元二使安西作者:王维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译文渭城早晨一场春雨沾湿了轻尘,客舍周围柳树的枝叶翠嫩一新。

老朋友请你再干一杯美酒,向西出了阳关就难以遇到故旧亲人。

作品赏析诗人剪裁下这临行送别时的一瞬,使其成为了永恒。

老友即将远行,将赴满地黄沙的边疆绝域。

此时一别,不知何日才能再见,千言万语无从说起,能说出口的只有一句:喝下这杯离别的酒吧!依依惜别之情、所有的关怀与祝福早已融进了这一杯酒中。

前两句“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诗人对将要去荒凉之地的友人元二的深深依恋和牵挂。

诗的前两句明写春景,暗寓离别。

其中不仅“柳”与“留”谐音,是离别的象征,“轻尘”“客舍”也都暗示了旅行的目的。

三四两句是一个整体。

点明了主题是以酒饯别,诗人借分手时的劝酒,表达对友人深厚的情意。

要深切理解这临行劝酒中蕴含的深情,就不能不涉及“西出阳关”。

处于河西走廊尽西头的阳关,和它北面的玉门关相对,从汉代以来,一直是内地出向西域的通道。

因此,这临行之际“劝君更尽一杯酒”,就像是浸透了诗人全部丰富深挚情谊的一杯浓郁的感情琼浆。

“西出阳关无故人”之感,不只属于行者。

临别依依,要说的话很多,但千头万绪,一时竟不知从何说起。

诗人没有说出的比已经说出的要丰富得多。

总之,三四两句所剪取的虽然只是一刹那的情景,却是蕴含极其丰富的一刹那。

这首诗所描写的是一种最有普遍性的离别。

它没有特殊的背景,而自有深挚的惜别之情,这就使它适合于绝大多数离筵别席演唱,后来编入乐府,成为最流行、传唱最久的歌曲。

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

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

《送元二使安西》赏析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赏析:这首诗所描写的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离别。

它没有特殊的背景,有的是至深的惜别之情,所以,它适合大多数别筵离席颂唱,后来纳入乐府,成为流行,久唱不衰的歌曲。

诗人剪裁下这临行送别时的一瞬,使其成为了永恒。

老友即将远行,将赴满地黄沙的边疆绝域。

此时一别,不知何日才能再见,千言万语无从说起,能说出口的只有一句:喝下这杯离别的酒吧!依依惜别之情、所有的关怀与祝福早已融进了这一杯酒中。

《送元二使安西》原文及翻译赏析

《送元二使安西》原文及翻译赏析

《送元二使安西》原文及翻译赏析《送元二使安西》原文及翻译赏析《送元二使安西》原文及翻译赏析1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古诗简介《送元二使安西》是唐代诗人王维送朋友去西北边疆时作的诗。

此诗前两句写送别的时间,地点,环境气氛。

三四句是一个整体,主人的这句似乎脱口而出的劝酒辞就是此刻强烈、深挚的惜别之情的集中表现。

这首诗所描写的是一种最有普遍性的离别。

它没有特殊的背景,而自有深挚的惜别之情,这就使它适合于绝大多数离筵别席演唱,后来编入乐府,成为最流行、传唱最久的歌曲。

翻译/译文清晨的微雨湿润了渭城地面的灰尘,盖有青瓦的旅舍映衬柳树的枝叶显得格外新鲜。

我真诚地劝你再干一杯,西出阳关后就再也没有原来知心的朋友。

注释元二:姓元,排行第二,作者的朋友。

使:出使。

安西:指唐代安西都护府,在今新疆库车附近。

渭城:秦时咸阳城,汉改渭城,在长安西北,渭水北岸。

朝雨:早晨下的雨。

浥(yì):湿。

客舍:旅店。

阳关:在今甘肃省敦煌县西南,是古代通西域的要道。

赏析/鉴赏此诗是王维送朋友去西北边疆时作的诗,诗题又名“赠别”,后有乐人谱曲,名为“阳关三叠”,又名“渭城曲”。

它大约作于安史之乱前。

安西,是唐中央政府为统辖西域地区而设的安西都护府的简称,治所在龟兹城(今新疆库车)。

这位姓元的友人是奉朝廷的使命前往安西的。

唐代从长安往西去的,多在渭城送别。

渭城即秦都咸阳故城,在长安西北,渭水北岸。

此诗以“渭城曲”为题载于《全唐诗》卷一百二十八。

下面是唐代文学研究会常务理事、李商隐研究会会长刘学锴先生对此诗的赏析。

此诗前两句写送别的时间,地点,环境气氛。

清晨,渭城客舍,自东向西一直延伸、不见尽头的驿道,客舍周围、驿道两旁的柳树。

这一切,都仿佛是极平常的眼前景,读来却风光如画,抒情气氛浓郁。

“朝雨”在这里扮演了一个重要的角色。

早晨的雨下得不长,刚刚润湿尘土就停了。

从长安西去的大道上,平日车马交驰,尘上飞扬,朝雨乍停,天气晴朗,道路显得洁净、清爽。

送元二使安西 古诗赏析

送元二使安西 古诗赏析

送元二使安西古诗赏析送元二使安西古诗赏析《送元二使安西》作者:王维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送元二使安西》译文:清晨的细雨打湿了渭城的浮尘;青砖绿瓦的旅店和周围的柳树都显得格外清新明朗。

请你再饮一杯离别的酒吧;因为你离开阳关之后,在那里就见不到老朋友了。

《送元二使安西》赏析:唐代大诗人王维(公元701~761)的这首《送元二使安西》(又名《阳关曲》),千古传诵,脍炙人口。

笔者认为,此诗是中华诗坛不可多得的一首奇诗。

奇就奇在,它不同于一般的送别诗;它巧妙地借助于时空的转换,营造了耐人寻味的惜别氛围,达到了令人震撼的的艺术感染力,具有极高的意境。

但是,千百年来,文人学者未能准确把握该诗的风格,望文生义地曲解了诗的意蕴,从而降低了它的格调和品位。

这是一首送朋友去西域守护边疆的诗。

安西,是唐中央政府为统辖西域而设的都护府的简称。

王维所处的年代,各种民族冲突加剧,唐王朝不断受到了来自西面吐蕃和北方突厥的侵扰。

开元二十五年(737年)河西节度副大使崔大逸战胜土蕃,唐玄宗曾命王维以鉴察御史的身份出塞宣慰,察访军情,沿途他写下了《使至塞上》、《出塞作》等边塞名篇。

《阳关曲》是王维晚年之作,其创作年代估计在“安史之乱”以后,据《资治通鉴》至德元年(756)七月载:“征河西、安西兵赴行”;至德二年二月载:“上至凤翔旬日,陇右、河西、安西、西域之兵皆会”。

故当知“安史之乱”暴发后,边兵大量内调,此诗约作于送友人即将奔赴安西之时,与此同期的诗作尚有《送张判关赴河西》、《送刘司直赴安西》等。

无疑,当他送别友人临近分别时,诗人不会不考虑到战争将对他们今后产生的影响。

诗的前两句写的是送别时的节物风光,描绘了平平常常的景色,却充满诗情画意。

三四句表达了对友人一篇深挚的情谊。

但是,在一些权威的辞书和教材中对后两句均作出了这样的解释:“朋友,再干了这一杯酒吧,出了阳关,可就再也看不到老朋友了……”笔者以为,这样的解释明显带有主观随意性,没有真实反映出王维如此造句所想表达的深意,更没有揭示出此两句在表达上的佳妙之处。

唐诗:王维《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曲》原文译文赏析

唐诗:王维《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曲》原文译文赏析

唐诗:王维《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曲》原文译文赏析《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曲》唐代:王维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一作:客舍依依杨柳春)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译文】渭城早晨一场春雨沾湿了轻尘,客舍周围柳树的枝叶翠嫩一新。

老朋友请你再干一杯美酒,向西出了阳关就难以遇到故旧亲人。

【注释】渭城曲:另题作《送元二使安西》,或名《阳关曲》或《阳关三叠》。

渭城:在今陕西省西安市西北,即秦代咸阳古城。

浥(yì):润湿。

客舍:旅馆。

柳色:柳树象征离别。

阳关:在今甘肃省敦煌西南,为自古赴西北边疆的要道。

【赏析】这首诗所描写的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离别。

它没有特别的背景,有的是至深的惜别之情,所以,它适合大多数别筵离席颂唱,后来纳入乐府,成为流行,久唱不衰的歌曲。

诗人剪裁下这临行送别时的一瞬,使其成为了永恒。

老友即将远行,将赴满地黄沙的边疆绝域。

此时一别,不知何日才能再见,千言万语无从说起,能说出口的只有一句:喝下这杯离别的酒吧!依依惜别之情、所有的关怀与祝福早已融进了这一杯酒中。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色青青柳色新。

”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诗人对将要去荒凉之地的友人元二的深深依恋和牵挂。

诗的前两句明写春景,暗寓离别。

其中不仅“柳”与“留”谐音,是离别的象征,“轻尘”“客舍”也都暗示了旅行的目的,巧妙地点出了送别的时间、地点和环境。

后两句点明了主题是以酒饯别,诗人借分手时的劝酒,表达对友人深厚的情意。

友人此行要去的安西,在今天的新疆库车县境,同时代的王之涣有“春风不度玉门关”的形容,何况安西更在玉门之外,其荒凉遥远可想而知。

绝句在篇幅上受到严格限制。

这首诗,对如何设宴饯别,宴席上如何频频举杯,殷勤话别,以及启程时如何恋恋不舍,登程后如何瞩目遥望等等,一概舍去,只剪取饯行宴席即将结束时主人的劝酒辞:再干了这一杯吧,出了阳关,可就再也见不到老朋友了。

诗人像高超的摄影师,摄下了最富表现力的镜头。

宴席已经进行了很长一段时间,酿满别情的酒已经喝过多巡,殷勤离别的话已经重复过多次,朋友上路的时刻终于不能不到来,主客双方的惜别之情在这一瞬间都到达了顶点。

《送元二使安西》王维唐诗注释翻译赏析

《送元二使安西》王维唐诗注释翻译赏析

《送元二使安西》王维唐诗注释翻译赏析作品简介:《送元二使安西》是唐代诗人王维送朋友去西北边疆时作的诗。

此诗前两句写送别的时间、地点、环境气氛。

三四句是一个整体,主人的这句似乎脱口而出的劝酒辞就是此刻强烈,深挚的惜别之情的集中表现。

这首诗所描写的是一种最有普遍性的离别。

它没有特殊的背景,而自有深挚的惜别之情,这就使它适合于绝大多数离筵别席演唱,后来编入乐府,成为最流行,传唱最久的歌曲。

作品原文:送元二使安西⑴渭城朝雨浥轻尘⑵,客舍青青柳色新⑶。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⑷。

词句注释:⑴元二:姓元,排行第二,作者的朋友。

使:出使。

安西:指唐代安西都护府,在今新疆库车附近。

⑵渭城:秦时咸阳城,汉改渭城,在长安西北,渭水北岸。

朝雨:早晨下的雨。

浥(y ì):湿。

⑶客舍:旅店。

⑷阳关:在今甘肃省敦煌县西南,是古代通西域的要道。

白话译文:清晨刚下阵雨,渭城达到尘土湿润,空气清新,旅舍更加青翠。

朋友啊,再干一杯送别的酒吧,要知道西出阳关之后,就再也难见老朋友了。

创作背景:此诗是王维送朋友去西北边疆时作的诗,诗题又名“赠别”,后有乐人谱曲,名为“阳关三叠”,又名“渭城曲”。

它大约作于安史之乱前。

安西,是唐中央政府为统辖西域地区而设的安西都护府的简称,治所在龟兹城(今新疆库车)。

这位姓元的友人是奉朝廷的使命前往安西的。

唐代从长安往西去的,多在渭城送别。

渭城即秦都咸阳故城,在长安西北,渭水北岸。

作品鉴赏:此诗以“渭城曲”为题载于《全唐诗》卷一百二十八。

下面是唐代文学研究会常务理事、李商隐研究会会长刘学锴先生对此诗的赏析。

此诗前两句写送别的时间,地点,环境气氛。

清晨,渭城客舍,自东向西一直延伸、不见尽头的驿道,客舍周围、驿道两旁的柳树。

这一切,都仿佛是极平常的眼前景,读来却风光如画,抒情气氛浓郁。

“朝雨”在这里扮演了一个重要的角色。

早晨的雨下得不长,刚刚润湿尘土就停了。

从长安西去的大道上,平日车马交驰,尘上飞扬,朝雨乍停,天气晴朗,道路显得洁净、清爽。

【古诗词】西出阳关无故人的上一句

【古诗词】西出阳关无故人的上一句

【古诗词】西出阳关无故人的上一句
西出阳关无故人的上一句是劝君更尽一杯酒。

出自唐代诗人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

这是一句离别诗,但是却没有一个伤感之字,只用举杯劝酒来表达内心强烈深沉的惜别之情。

《送元二使安西》原文: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
阳关无故人。

《送元二使安西》译文:渭城早晨一场春雨沾湿了轻尘,客舍周围青青的柳树格外清新。

老朋友请你再干一杯饯别酒吧,出了阳关西路再也没有老友人。

《送元二使安西》作品赏析:此诗前两句写渭城驿馆风景,交待送别的时间、地点、
环境气氛;后二句转入伤别,却不着伤字,只用举杯劝酒来表达内心强烈深沉的惜别之情。

全诗以洗尽雕饰、明朗自然语言抒发别情,写得情景交融,韵味深永,具有很强的艺术感
染力,落成之后便被人披以管弦,殷勤传唱,并成为流传千古的名曲。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号摩诘居士。

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县。

唐朝著名诗人、画家。

王维参禅悟理,学庄信道,精通诗、书、画、音乐等,以诗名盛于开元、天宝间,尤长五言,多咏山水田园,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有“诗佛”之称。

代表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渭城曲 原文注释翻译译文赏析鉴赏

渭城曲 原文注释翻译译文赏析鉴赏

渭城曲原文注释翻译译文赏析鉴赏
渭城曲原文注释|翻译译文|赏析鉴赏
《渭城曲》作者:王维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
故人。

【原文注释】:1、渭城:就是咸阳,现今陕西省西安市。

2、浥:湿润。

3、客舍:旅馆。

4、柳色:柳象征离别。

5、阳关:古关名,在甘肃省敦煌西南,由于在玉门
关以南,故称阳关,是出塞必经之地。

【翻译译文】:渭城早晨一场春雨沾湿了轻尘,客舍周围青青的柳树格外清新。

老朋友请你再干一杯饯别酒吧,出了阳关西路再也没有老
友人。

【赏析鉴赏】:这是一首送别的名曲。

一题作《送元二使安西》。

赴安西必经
阳关,即今甘肃敦煌。

诗的首二句点明送别的时令、地点、景物;三、四句写惜别。

前两
句为送别创造一个愁郁的环境气氛,后两句再写频频劝酒,依依离情。

此诗后来被编
入乐府,广为传诵,成为饯别的名曲。

或名《阳关曲》,或名《阳关三叠》。

白居易《对
酒五首》之一有:“相逢且莫推辞醉,听唱《阳关》第四声”句,且注明“第四声即‘劝君更
尽一杯酒’。

所谓《阳关三叠》,是因为咏唱时,首句不叠,其他三句都再唱。

然而,有人认为仅有末句重叠三唱。

按白乐天所说的“第四声”,则应是首句不叠,其他三句重叠。

不然“劝君”一句不可能为“第四声”。

阳关三叠原文及译文

阳关三叠原文及译文

阳关三叠原文及译文
原文: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此诗是王维送朋友去西北边疆时作的诗,后有乐人谱曲,名为“阳关三叠”。

元二奉命出使安西都护府,王维到渭城为之饯行,写下这首诗。

译文:
渭城早晨一场春雨沾湿了轻尘,客舍周围柳树的枝叶翠嫩一新。

老朋友请你再干一杯美酒,向西出了阳关就难以遇到故旧亲人。

赏析:
这首诗描绘的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离别情景。

它没有特殊的背景,却充满了深深的依恋和牵挂。

它适合于大多数离别场合,因此被纳入乐府,成为了广为流传、久唱不衰的歌曲。

诗人抓住了送别时刻的一瞬间,使其成为了永恒。

朋友即将远行,将前往边疆绝域的满地黄沙。

此时一别,不知何日才能再见,千言万语无从说起,只能将依依惜别之情、所有的关怀与祝福融进一杯离别之酒中。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这两句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诗人对将要前往荒凉之地的友人元二的深深依恋和牵挂。


的前两句描绘了春天的景象,却暗示了离别的悲伤。

其中,“柳”和“留”谐音,是离别的象征,“轻尘”“客舍”也都暗示了旅行的目的,点出了送别的时间、地点和环境。

后两句点明了主题是以酒饯别,诗人借分手时的劝酒,表达对友人深厚的情意。

友人此行要去的安西,在今天的新疆库车县境,同时代的王之涣有“春风不度玉门关”的形容,何况安西更在玉门之外,其荒凉遥远可想而知。

宋元二使安西的古诗

宋元二使安西的古诗

宋元二使安西的古诗
《送元二使安西》古诗如下:
作者:唐代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译文:清晨的微雨湿润了渭城地面的灰尘,空气清新,旅舍更加青翠。

真诚地奉劝我的朋友再干一杯美酒,向西出了阳关就难以遇到故旧亲人。

赏析
《送元二使安西》中只用14个字就写出了送别的时间、地点,以及当时的环境与氛围。

时间是初春的早晨,地点是渭城的客舍之中,环境与氛围是微雨润泽轻尘之际与柳色呈现新绿之时。

多好的季节,多好的地方,朋友元二却要到遥远而荒凉的边疆去。

2.用了双关的艺术手法,表达依依不舍之情。

古代送别如果在有柳树的地方,往往会联想到“留”字:因为“柳”与“留”谐音。

所以,从古到今,诗词中出现了“柳”字,多与送别有关。

于是,“柳”渐渐成为离别的象征。

王维送别朋友,正好在柳树新绿之时,于是他不失时机地写出“客舍青青柳色新”的妙句,收到情景交融的艺术效果。

送元二使安西古诗原文及译文优秀4篇

送元二使安西古诗原文及译文优秀4篇

送元二使安西古诗原文及译文优秀4篇《送元二使安西》赏析篇一渭城朝雨裛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赏析安西,安西都护府。

治所故址在今新疆库车县。

本诗为赠别而作,后由乐人谱曲。

其曲名为《阳关》,又名《渭城》;作为送别曲,流传很广。

诗开头“渭城”一语点出诗人饯别元二的地方。

“客舍”自然是渭城中的一个所在,是饯别的具体地点。

并说这是一个春天的早晨,天下了一阵小雨。

首句的“朝雨”因次句“柳色新’三字而知为春雨,这种写法叫做互文见义。

这可以使语言更精炼。

写离情别绪。

诗人笔下的景物也往往成为有情之物。

代人伤心,为人垂泪。

本诗写春朝两,下“襄轻尘”三字,表明两不大,只是沾湿了地皮。

接着又说,环绕客舍四周刚刚放叶的柳树。

经春雨洗过,益发显得青翠嫩绿。

这里描绘的是一个空气清新。

盎然生意的春天的早晨。

此种写法。

似与“送行”的气氛不十分谐调。

然而。

诗人心甲已先装着一个“别”字。

虽有良辰胜景。

也无心流连。

别意正是以潜意识的形式笼罩景物、环境的。

由此可以看到,主观情感在一篇抒情诗中的决定性作用。

其中的关键词语是“柳色”。

古有折柳送行的习俗。

汉代长安城东郊有一条河叫灞水,河上有一座桥名“灞桥”,人们在这座桥上送别亲友,要折下桥头的柳枝送给行人,这就是所谓折柳赠别。

从汉魏到隋唐,这一习俗相沿下来。

所以古人看到柳,即生离别之意。

这种不同的心理反应,是长期文化积淀的结果。

因此,作为文化标志的一事一物写入诗中,就使诗具有十分丰厚的情感意蕴。

“柳色新”三字在诗中有双重含义:既是写时令节候,也是离情别绪的心理映现。

“柳色新”三字是前二句和后二句的关节。

后二句直接写离别之情,全部感情都倾注在一杯“酒”中。

此时主客彼此可能有许多话要说,由于离别在即,心情复杂,却一时不知从何说起,因而,饮酒便成了最好的'交流感情的方式。

离别饮酒,自不同于久别重逢那样的痛快酣畅,总不免有些苦涩的味道。

但是这一斟一酌,情意却格外重。

送别之时很难舍的诗句

送别之时很难舍的诗句

送别之时很难舍的诗句原文:《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一、衍生注释:“渭城朝雨浥轻尘”,渭城早晨的一场春雨沾湿了地面的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旅舍周围的柳树在雨后显得格外清新翠绿。

“劝君更尽一杯酒”,真诚地劝友人再饮下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往西出了阳关就再难遇到故旧亲人。

二、赏析:诗的前两句描绘出送别时的环境,朝雨过后,客舍与柳色构成一幅清新的画面,为送别营造出略带忧伤的氛围。

后两句直抒胸臆,“劝君更尽一杯酒”,一个“劝”字饱含深情,通过劝酒这一细节,将离别的不舍与牵挂推向极致,而“西出阳关无故人”则点明友人此行的孤寂与遥远,使读者深切感受到诗人对友人远行的担忧与难舍之情,言简意赅却情感浓烈。

三、作者介绍:王维,唐代诗人、画家。

他的诗画成就颇高,其诗以山水田园诗最为著名,风格清新淡雅,意境悠远,善于将绘画的技巧融入诗歌创作,以景寓情,达到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境界,对后世诗歌与绘画艺术都产生了深远影响,与孟浩然并称“王孟”。

四、运用片段:我和好友在车站道别,我看着周围说:“你看这场景,有点像王维诗里的‘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虽然没下雨,但这离别氛围是不是很像?”好友默默点头。

我接着说:“我也想劝君更尽一杯酒,可惜这没酒,你这一走,到了远方,是不是就像‘西出阳关无故人’,我真舍不得你啊。

”好友眼眶泛红说:“我也不想走,可没办法。

”原文:《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一、衍生注释:“寒雨连江夜入吴”,寒冷的雨丝与江水相连,在夜晚洒入吴地。

“平明送客楚山孤”,天亮时送别友人,只觉楚山孤零零地矗立。

“洛阳亲友如相问”,如果洛阳的亲友询问起我。

“一片冰心在玉壶”,就说我的心如同玉壶里的冰一样晶莹纯洁。

二、赏析:首句以寒雨连江的壮阔夜景起笔,渲染出一种凄清的氛围。

“平明送客楚山孤”,在清晨送别时,诗人将自己的孤独感投射到楚山之上,山之孤与人之孤相互映衬,生动地烘托出送别时的惆怅与不舍。

却君更尽一杯酒全诗及译文

却君更尽一杯酒全诗及译文

却君更尽一杯酒全诗及译文一、全诗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二、字词注释1. 元二:作者的友人,在兄弟中排行老二,故名“元二”。

2. 使:到某地;出使。

3. 安西:指唐代安西都护府,在今新疆库车附近。

4. 渭城:秦时咸阳城,汉改渭城,在长安西北,渭水北岸。

5. 朝雨:早晨下的雨。

6. 浥(yì):湿润。

7. 客舍:旅店。

8. 柳色:即指初春嫩柳的颜色。

9. 君:指元二。

10. 更:再。

11. 阳关:在今甘肃省敦煌西南,为自古赴西北边疆的要道。

三、译文渭城早晨一场春雨沾湿了轻尘,客舍周围柳树的枝叶翠嫩一新。

劝你再干一杯饯别酒吧,出了阳关西路再也没有老友人。

四、诗歌赏析1. 前两句描写的意境前两句“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点明了送别的地点、时间和环境氛围。

渭城清晨的一场小雨,打湿了地面的尘土,使得空气格外清新。

旅舍周围的柳树在雨水的洗礼下,显得更加青翠嫩绿。

“柳”与“留”谐音,在中国古代文化中,折柳送别是一种常见的习俗,所以这里的“柳色新”既描绘了眼前的景色,又暗示了离别的主题。

2. 后两句的情感表达后两句“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是全诗的核心。

诗人在此处劝友人再饮一杯酒,因为友人一旦西行出了阳关,就难以再遇到故旧亲人。

这一杯酒中蕴含着诗人对友人深深的不舍、担忧和关切之情。

“无故人”三个字直白而又深切地表达了离别的伤感和对友人远行的担忧,这种情感真挚而强烈,使得这首送别诗成为千古绝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出自唐代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 / 渭城曲》
原文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一作:客舍依依杨柳春)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

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开元九年(721年)中进士,任太乐丞。

王维是盛唐诗人的代表,今存诗400余首,重要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

王维精通佛学,受禅宗影响很大。

佛教有一部《维摩诘经》,是王维名和字的由来。

王维诗书画都很有名,非常多才多艺,音乐也很精通。

与孟浩然合称“王孟”。

创作背景:此诗是王维送朋友去西北边疆时作的诗,后有乐人谱曲,名为“阳关三叠”。

元二奉命出使安西都护府,王维到渭城为之饯行,写下这首诗。

赏析
这首诗所描写的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离别。

它没有特殊的背景,有的是至深的惜别之情,所以,它适合大多数别筵离席颂唱,后来纳入
第 1 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我司不为其真实性及所产生的后果负责,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