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第二章

合集下载

国际贸易 第二章比较优势理论

国际贸易 第二章比较优势理论

2.3.3 比较优势理论的图形解释
B国:X、Y两种产品的生产函数方程式:P23-24 Qx=bx · x L Qy=by · y L by 、 bx 分别代表X、Y两种产品的劳动生产率 , 且by > bx LB=LX+LY QX 充分就业约束条件 Qy
B国生产函数 O Lx O Ly
古典国际贸易模型解释
3 (劳动小时) 10 (劳动小时)
表2-2 比较优势分析(分工前的生产情况)
A国生产两种商品的绝对成本都比B国低,能否开展国际贸易?
比较优势的分析1(劳动生产率的比较)
无论在小麦还是布匹的生产上,B国都处于绝对劣势,但 B国的小麦劳动生产率只有A国的1/6,而生产布匹的劳动 生产率是A国的1/2,因此B国在布匹的生产上有相对优势; 相反,A国无论在小麦还是布匹所的生产上都具有绝对优 势,但生产小麦的绝对优势大于生产布匹的绝对优势,故, A国在小麦的生产上有相对优势。 A国 (生产率) 小麦 布匹 B国 (生产率) (A国的1/2)
比较优势理论的内容 (李嘉图模型的图解)
假定: 两个国家、两种商品、一种要素、劳动生产率不变、充分 就业、完全竞争、要素不能国际流动、物物交换、没有技 术进步、没有运输成本 产品 A国 B国 合计 小麦(10蒲式耳) 1(劳动小时) 6(劳动小时) 20 蒲式耳 布匹(1码) 2 (劳动小时) 4(劳动小时) 2 码
10/1=10 (B国的6倍) 10/6=1.67 (A国的1/6) ½=0.5 (B国的2倍) ¼=0.25
比较优势理论分析 P22
表2-3,表 2-4
根据比较优理论,如果A国专门生产小麦并出口一部 分小麦来换取B国的布匹,B国专门生产小麦并出口一 部分布匹来换取B国的小麦,则两国都可获益。 产品 A国 B国 世界总产出

国际贸易 第二章 国际贸易利益与分配

国际贸易 第二章 国际贸易利益与分配

各利益主体的利得
? 政府的利益 ? 企业的利益 ? 消费者的利益 ? 国际贸易的代价
政府的利益
? 提高现有要素的利用率 ? 引入高生产率的新要素 ? 充分发挥比较优势 ? 政府收入
企业的利益
? 静态的贸易利益 ? 动态的贸易利益 改善经营观念,调整产业结
构,获得规模经济
消费者的利益
消费品种的增加 消费价格的下降
? 根据美国商务部按国际贸易标准分类 (SITC) 对美 中货物贸易逆差结构的统计 ,美中货物贸易逆差主 要表现为美国对中国的制成品贸易逆差 , 2007年 这一逆差额高达 2 688·09亿美元,占双边货物贸 易逆差总额的 104·89%;美国对中国的初级产品 贸易则呈顺差 125·40亿美元。
? 其中,美中制成品贸易逆差主要集中在第7类机 械及运输设备商品(1 172·12亿美元)与第8类 杂项制成品(1 132·34亿美元);初级产品贸易 顺差则主要集中在第2类除燃料外的非食用原 材料上,即美国对中国主要出口原材料,而中国 对美国出口以机械及运输设备制成品、纺织品 和皮革为代表的杂项制成品。
化,引起了可支配收入水平的提高,单纯由价格变动所带 来的利益被称为来自贸易或交换的利益。
二是国际分工效应。 国际分工使各国充分发挥各自的比较
优势,引起了实际收入水平的提高,单纯由专业化生产本 国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所带来的收益被称为来自分工或专 业化的利益。 这两种效应使消费者的实际收入水平提高,进而社会无差异曲 线得以达到更高的水平,消费者的满意程度也提高了。
2.一国是否具备必要的市场经济发展 的条件
完备的市场体系和市场结构
? 出口对经济发展推动作用大小与否,取决于 出口部门与国内经济其他部门在生产、技术 和市场交换等各方面的联系程度,这就要求 有一个较为成熟的市场体系作为联系的渠道, 这样,出口的增长才能通过市场这一中介向 各个部门传递经济和技术的信息,通过出口 的扩大而牵动资源的重组和优化配置,带动

国际贸易课后习题答案

国际贸易课后习题答案

第二章课后习题答案1.假设英国生产1000码布需要100个劳动力工作一年,生产1000瓶葡萄酒需要120个劳动力工作相同的时间;而葡萄牙生产1000码布需要90个人工作一年,生产1000瓶葡萄酒需要80个劳动力工作相同的时间,问(1)英国在布和葡萄酒的边际劳动产出是多少,葡萄牙在布和葡萄酒产业的边际劳动产出是多少?哪个国家在布和和葡萄酒生产上有绝对优势,为什么?(2)计算每个国家的葡萄酒无贸易相对价格。

哪个国家在葡萄酒上有比较优势?为什么?解:(1)英国:3251201000101001000====W C MPL MPL 葡萄牙:2258010009100901000====W C MPL MPL 所以,英国布的边际劳动产出是10,葡萄酒的边际劳动产出是325;葡萄牙布的边际劳动产出是9100,葡萄酒的边际劳动产出是225。

因为10<9100,225325<,所以葡萄牙在布和葡萄酒上的边际劳动产出都多于英国,因而在这两种商品上有绝对优势。

(2)英国葡萄酒的相对价格:5632510===W C C W MPL MPL P P ; 葡萄牙葡萄酒的相对价格:982259100===W C C W MPL MPL P P 。

由9856>可知葡萄牙葡萄酒的相对价格低于葡萄牙酒的相对价格,即葡萄牙葡萄酒的机会成本低于英国葡萄酒的机会成本,所以葡萄牙在葡萄酒上有比较优势。

2.假设母国每个工人能生产3辆汽车或2台电视机。

假设母国有4个工人。

(1)画出母国的生产可能性边界。

(2)在母国汽车的无贸易相对价格是多少?(2)母国汽车的无贸易相对价格:32==C TV TV C MPL MPL P P 。

汽车,Q c电视机,Q TV 128 斜率:-323.假设外国每个工人能生产2辆汽车或3台电视机。

假设外国有4个工人。

(1)画出外国的生产可能性边界;(2)在外国汽车的无贸易相对价格是多少?(3)用第二题有关母国的信息,判断外国在哪个产品上比较有优势,并说明理由。

国际贸易学(范爱军版):第二章

国际贸易学(范爱军版):第二章

国家统计局新数据: 国家统计局新数据:
2009年进出口总额全年下降,自11月份由 年进出口总额全年下降, 年进出口总额全年下降 月份由 降转升. 年全年进出口总额22073亿 降转升.2009年全年进出口总额 年全年进出口总额 亿 美元,比上年下降13.9%. 美元,比上年下降 . 11月份进出口总额同比涨幅由负转正,当 月份进出口总额同比涨幅由负转正, 月份进出口总额同比涨幅由负转正 月增长9.8%. 月增长 . 12月份增长 月份增长32.7%. 月份增长 . 2009年全年出口 年全年出口12017亿美元,下降 亿美元, 年全年出口 亿美元 16.0%;进口 亿美元, ;进口10056亿美元,下降 亿美元 11.2%.进出口相抵,贸易顺差 .进出口相抵,贸易顺差1961亿 亿 美元,比上年减少994亿美元. 亿美元. 美元,比上年减少 亿美元
前高后低,"入世"7年来增长速度首次低于 前高后低, 入世" 20%. 20%.
亿美元, 下同) (1)进出口总值:达25616.3亿美元,比上年 下同 进出口总值: 亿美元 比上年(下同 增长17.8%,比上年回落 个百分点. 增长 ,比上年回落5.7个百分点. 个百分点 出口: 亿美元, (2)出口:14285.5亿美元,增长 亿美元 增长17.2%,回落 ,回落8.5 个百分点; 个百分点; (3)进口:11330.8亿美元,增长18.5%,回落2.3 进口: 亿美元,增长 ,回落 亿美元 个百分点. 个百分点. 贸易顺差: 亿美元, (4)贸易顺差:2954.7亿美元,比上年增长 亿美元 比上年增长12.5%, , 净增加328.3亿美元. 亿美元. 净增加 亿美元
一,国际贸易的产生
国际贸易产生的基本条件有两个:一是经济条件, 国际贸易产生的基本条件有两个:一是经济条件, 基本条件有两个 即社会生产力水平有了较大发展, 即社会生产力水平有了较大发展,能提供交换用的 剩余产品;二是政治条件,即国家的产生和发展. 剩余产品;二是政治条件,即国家的产生和发展.

《国际贸易实务》第二章国际贸易术语

《国际贸易实务》第二章国际贸易术语

第二节 《2000通则》中常见贸易术语
《2000通则》中共有13种贸易术语, 其中最主要的价格 术语是FOBsCFRsCIF和FCAsCPTsCIP六种。前三种
术语属于装运港交货类, 交货地点均为货物装运的港口 , 适合水上运输方式;后三种货交承运人类, 均是由卖方 向承运人交货, 适合任何运输方式。随着现代运输业的发 展, 新的运输工具和运输形式不断变化, FCAsCPTsCIP三 种术语 的使用也日渐增多。
船上交货
DEQ+指定目的港(Delivered Ex Quay+named port of destination),

码头交货
DDU+指定目的地(Delivered Duty Unpaid+named place of destination), 即未完税交货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DDP+指定目的地(Delivered Duty Paid+named place of destination), 即完税后交货
小结
《2000通则》13种贸易术语一览表
贸易 术语
交货地点
EXW FCA FAS FOB CFR CIF CPT CIP DAF DES DEQ DDU DDP
商品产地 出口国内地、港口 装运港 装运港 装运港 装运港 出口国内地、港口 出口国内地、港口 两国边境地点 目的地港口 目的地港口 进口国内 进口国内
一、装运港交货类的三种贸易术语 1.FOB+指定转运港(Free on Board+named port of shipment), 即装运港船上交货。 FOB是指卖方必须在合同规定的装运朝内在指定的装运港 将货 物交至买方指定的船上, 并负担货物越过船舷为止的一切费用 和货物灭失或损坏的风险。该术语只适用于海洋运输和内河运 输。

《国际贸易》第二章习题及答案

《国际贸易》第二章习题及答案

《国际贸易》第二章习题及答案第二章国际分工与世界市场一.单项选择题1.()以国际分工形成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A.自然条件B.生产关系C.社会生产力D.上层建筑2.()是国际分工产生和发展的基础。

A.自然条件B.生产关系C.社会生产力D.上层建筑3.二战后,国际分工向()过渡和发展。

A.垂直型B.水平型C.垂直型和水平型D.水平型和混合型4.国际分工的形成始于()。

A.第一次科技革命以后B.机器大工业建立以后C.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D.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5.世界自由市场价格形成的客观基础是()。

A.国际供求关系B.买卖双方的约定C.各国政府间的协商 D.各国资源的禀赋6.可以对国际分工起到推进或延缓双重作用的是()。

A.上层建筑B.资本流动C.社会生产力D.社会制度7.在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国际分工主要是在()之间进行的。

A.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B.发达国家与发达国家C.发展中国家与发展中国家D.宗主国与殖民地8.单位商品的国际价值量的高低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与劳动强度()。

A.成反比B.相同C.成正比D.不相关9.宗主国与殖民地之间的分工最初出现于国际分工的()。

A.萌芽阶段B.形成阶段C.发展阶段D.深化阶段10.为国际分工的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的是()。

A.国际资本的流动B.国际服务贸易的发展C.大机器工业的建立D.黄金二、多项选择题1.国际分工是()A.国际贸易的基础B.国际市场的基础C.国际贸易的产物D.国际市场的产物E.旧的国际经济秩序的重要组成部分2.影响国际分工形成与发展的因素包括()A.社会生产力B.社会生产关系C.自然条件D.资本流动 E.上层建筑3.对于生产力与国际分工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A.生产力的发展决定了国际分工的产品内容B.各国生产力水平决定了其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C.生产力对于国际分工的形成起决定作用D.国际分工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4.对外贸易的乘数作用表现为()。

国际贸易原理第二章 重商主义

国际贸易原理第二章 重商主义


2004版
械设备输出,向生产者发放贷款并提供各种优惠条件 等等。 9
Chapter 2
四、对重商主义的评价
1、进步之处
2、不足之处
——对重商主义的批判
2004版
10
Chapter 2
1、进步之处
重商主义理论所处的时期,正是欧洲由封建社会
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时期,重商主义理论对当时
欧洲各国外贸政策的制定起到了指导作用,为资

于是, 即使在民主国家,严厉的金融管制,超常的贸易保
护,大规模的国家福利政策等,也都成为人们心目中挽救经 济的灵丹妙药。因而,亚当•斯密的所谓“看不见的手”,
以及 “市场的自发的调节功能”等等,早已被多数人视为
陈旧过时的老调,不予理睬了。

当时美国兴起的著名的“罗斯福新政”,某种意义就是凯恩 斯主义的直接后果,并形成一种相当长时间的“凯恩斯旋
28
2004版
Chapter 2
3、重商主义复兴的主要观点

贸易顺差引起的需求将促进经济发展。 (对外贸易乘数效应)
2004版
29
Chapter 2
第二章 重商主义
一、重商主义产生的背景
二、重商主义的发展阶段和代表人物
三、重商主义的主要观点和政策建议
四、对重商主义的评价
五、重商主义的复兴
2004版
1
Chapter 2
一、重商主义产生的背景
它是15世纪产生的最古老的国际贸易理论

重商主义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准备时期建立起来的代表
7
Chapter 2
1、重商主义的主要思想

黄金和白银是国家财富的象征
一个国家应积累黄金和白银,从而增加国家

《国际贸易》第二章 国际分工

《国际贸易》第二章 国际分工

第一节 国际分工概述
二、国际分工的形成与发展
1.国际分工的萌芽阶段(16世纪—18世纪60 年代);
2.国际分工的形成阶段(18世纪60年代—19 世纪60年代);
3.国际分工的发展及国际分工体系的形成阶 段(19世纪中叶——二战);
4.国际分工的发展迅速,并 在现代国际分工中居主导地位。 其次,战后发达国家之间除了工业部门的 分工,还发展了工业内部的分工。 第三,战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分工 也有了变化。 第四,战后参加国际分工的主体、客体日 益广泛,国际分工呈现多样化趋势。 第五,国际分工的机制发生了显著变化。
第二章 国际分工
第一节 国际分工概述 第二节 国际分工对国际贸易
的影响
第一节 国际分工概述
四、国际分工类型
(二)国际分工按分工是在产业之间 或产业内部分为两种:
1.产业间国际分工 2.产业内部国际分工
第一节 国际分工概述
四、国际分工类型
(三)按照生产要素投入的相对密度来 划分,可将国际分工划分为劳动密集 型、资本密集型、土地密集型、资源 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
第一节 国际分工概述
一、国际分工的定义 二、国际分工的形成与发展 三、影响国际分工的主要因素 四、国际分工的类型
第二节 国际分工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一、加速了国际贸易的发展 二、影响国际贸易商品结构 三、影响国际贸易区与分布和地理方向 四、发达国家成了现代国际分工的主要角色 五、国际分工中的地位决定了国际贸易利益 分配 六、发展中国家处于国际分工链末端 七、成为推行贸易自由化的基础
第二章 国际分工
第一节 国际分工概述 第二节 国际分工对国际贸易
的影响
第一节 国际分工概述
一、国际分工的定义 二、国际分工的形成与发展 三、影响国际分工的主要因素 四、国际分工的类型

第二章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

第二章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
10
5、外贸依存度 对外贸易依存度,又称对外贸易系数,指一
国〔地区〕对外贸易额在该国〔地区〕国 民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 6、贸易条件 贸易条件又称贸易比价或交换比价,就一国 〔地区〕对外贸易而言,可表示该国一单 位进口商品与其所需出口用以交换的商品 数量的比率。
11
一定时期内,如一国〔地区〕一定数量商品 出口所能换得的进口商品数量增加,该国 〔地区〕的贸易条件便得到改善,或变得 有利,贸易利益亦随之增大;相反,则贸 易条件恶化,或变得不利,贸易利益亦随 之减少。
6
就某一类商品而言,贸易差额指一国〔 地区〕某类商品出口额与进口额的差 额。
如果某类商品出口额大于进口额,则称 为净出口;如果某类商品出口小于进 口,则称为净进口。
净出口与净进口反映的是一国〔地区〕 某类商品的贸易地位。
7
3、贸易商品结构
对外贸易商品结构是指一定时期内一国 〔地区〕进出口中各种商品的构成, 即某类或某种商品进出口贸易额与整 个进出口贸易额之比,以比重表示。
31
② 计算机及相关服务。这类服务包括计算机 硬件安装的咨询服务、软件开发与执行服 务、数据处理服务、数据库服务及其他。
③研究与开发服务。这类服务包括自然科学 、社会科学及人类学中的研究与开发服务 、在纪律结束下的研究与开发服务。
从上述定义可看出,国际服务贸易的定义是以 国境为界划分的,但凡在一国境内发生的服 务活动称为国内服务贸易,而对居住或生活、 工作在另一国家国境的人销售的服务被当作 是国际服务贸易。这对于统计专家在进行服 务出口和进口的计算及分类是比较方便的。
19
2、联合国贸发会议的定义 联合国贸易与开展会议利用过境现象阐
27
4、以要素密集度为标准 沿袭商品贸易中所密集使用某种生产要素的特点,

国际贸易第二章 练习题

国际贸易第二章 练习题

第二章国际分工一、名词解释1、国际贸易中心2、世界市场3、国际分工4、世界“自由市场”价格5、调拨价格6、垄断价格7、世界货币8、国际价值二、填空题1、国际分工是指世界各国分工。

2、国际分工是和的基础。

3、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出现了和之间的最初分工形式。

4、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分工的发展,原来的生产部门逐步划分为更多、更细的部门,越来越多的部门跨越国界,形成国际间的分工。

5、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为基础的分工逐步发展为以为基础的分工,形成了以之间的分工占主导地位的国际分工格局。

6、的建立,为国际分工的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

7、世界市场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划分为不同的类型。

如果以参加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为标准,可以划分为市场和市场;按商品用途分成市场、市场;按交易对象划分为市场、市场;按要素划分,则可以将世界市场进一步划分为资本市场、市场、市场、劳动力市场等。

8、国际价值与国际生产价格的区别在于两者形成的因素不同。

商品的国际价值取决于,而国际生产价格取决于各国商品的和各国之和。

9、国际贸易中心的形成要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除、等因素外,也有历史和政治方面的因素。

许多国际贸易中心都具有固定组织形式的国际贸易市场,如商品交易所、、等。

这些就构成了所谓有固定组织形式的市场。

相对于这些有固定组织形式的市场,我们把诸如单边进出口、、、租赁贸易、、、、寄售等称之为没有固定组织形式的市场。

10、所谓世界货币,是指在世界各国都能通用的,担任的商品,它为参加世界市场交易的人们所接受。

早期的世界货币是黄金和白银并用,是一种。

1816年英国过度到单一的。

但国际金本位制的建立则是在年间的事。

当时欧洲许多国家和美国、日本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纷纷放弃复本位制而采用单一的金本位制。

三、单项选择题1、国际分工形成的阶段是在()世纪时期。

A、11~12B、14~15C、16~18D、18~192、国际分工产生与发展的基础是()。

《国际贸易实务》课件——第二章 进出口商品报价

《国际贸易实务》课件——第二章  进出口商品报价
03 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
简称《通则》)(INCOTERMS)是国际商会为统一对各种贸易术语的解释而制定的。最早 的《通则》产生于1936年,后来,为适应国际贸易实践业务发展的需要,国际商会对其进行 了多次的修订和补充。
2019年9月10日,国际商会正式向全球发布了《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2020》(英文简称 INCOTERMS ®2020,以下简称《2020通则》)。该规则于2020年1月1日生效,《2020通 则》共解释了11个贸易术语。
货交承运人 货交承运人 货交承运人 货交买方 货交买方 货交买方
买方办理 卖方办理 卖方办理 卖方办理 卖方办理 卖方办理
订立货运 保险合同 卖方无义务 卖方无义务 卖方办理 卖方无义务
卖方无义务
卖方无义务 卖方无义务 卖方办理 买方无义务 买方无义务 买方无义务
海关清关手续 需要时,卖方办理出口 清关;买方办理进口清 关
在 或取指得定已装经运如港此将交符付合的合货同物规,定并的给货予物买装方上充买分方的指通定知的;船只,2.负责订立自指定装运港起运的货物运输合同,并给予卖方有
01 1932 年华沙—牛津规则
是由国际法协会专门为解释CIF合同而制定的
02 1990年美国对外贸易定义修订本
《美国对外贸易定义》形成于1919年,是美国几个商业团体共同制定的有关对外贸易定 义的统一解释,供从事对外贸易人员参考使用,后经过两次修改,形成现在90版本,一 共解释了6个贸易术语:EXW、FOB、FAS、CFR、CIF、DES
2
《2020通则》规定的贸易术语
FOB| Free On Board
FOB术语的正确表达方式: 如果买卖双方当事人希望《2020通则》适用于他们的合同,使用FOB术语,例如装运港是 深圳港,其正确的表达方式是:FOB Shenzhen Incoterms®2020。 交货地点:卖方在装运港完成交货。 适用范围:仅适用于海运或内河水运运输方式

《国际贸易实务》第二章 商品的品质、数量和包装

《国际贸易实务》第二章 商品的品质、数量和包装

如我国出口的冻带骨免肉(去皮、头、爪、内 脏)分为: 特级:每只净重不低于1500克; 大级:每只净重不低于1000克 中级:每只净重不低于600克 小级:每只净重不低于400克
(3)标准买卖(Sale by Standard) 商品的标准是商品的等级和规格的标准 化,是由国家机关和有关部门规定的标准 化品质指标。
第二章 商品的品质、数量和包装
一、品质条件
品质(Quality)指商品的内在质量、外 观形态的综合,是商品适合一定用途,满 足用户需要的各种特征。
(一) 表示商品品质的方法
实物 · 文字、图样
用实物表示商品品质的 方法,是指作为交易对象 的实际商品或以代表商品 品质的样品来表示商品的 品质。 通常有两种方法: (1)看货成交 看货成交是根据现有商品 的实际品质进行买卖。
货物运抵德国后,该外国公司提出:虽有 检验证书,但货物品质比样品差,卖方有责 任交付与样品一致的货物,因此要求每吨减 价6英镑。 我公司以合同中并未规定凭样交货为由 不同意减价。于是,德国公司请该国某检验 公司检验,出具了所交货物平均品质比样品 差7%的检验证明,并据此提赔。我方不服, 提出该产品系农产品,不可能做到与样品完 全相符,但不至于低7%。由于我方留存的样 品遗失,无法证明,最终只好赔付品质差价。
如果合同中未明确规定数量机动幅度?
在合同没有明确规定数量机动幅度的情况下, 卖方交货的数量原则上应与合同规定的数量 完全一致。 但在采用信用证支付方式时,根据 《UCP600》规定,‚除非信用证规定所列 货物数量不得增减,在支取金额不超过信用 证金额的条件下,即使不准分批装运,运输 量亦可有5%的伸缩。‛ 据此,以信用证支付方式进行散装货物的买 卖,交货的数量可有5%的机动幅度。

国际贸易实务第二章

国际贸易实务第二章

第二章,交易磋商与合同签订案例1,一法国商人某日上午走访我国外贸企业洽购某商品。

我方口头发盘后,对方未置可否,当日下午法商再次来访表示无条件接受我方上午的发盘,那时,我方已获知该项商品的国际市场价格有趋涨的迹象。

对此,你认为我方应如何处理为好,为什么?分析:中国与法国均系《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缔约国,洽谈过程中,双方对《公约》均未排除或作出任何保留。

因此,双方当事人均应受该《公约》约束。

按《公约》规定:对口头要约,须立即接受方能成立合同。

据此,我方鉴于市场有趋涨迹象,可以予以拒绝或提高售价继续洽谈。

案例2,买卖双方订有长期贸易协议,协议规定“卖方必须在收到买方订单后15天内答复,若未答复则视为已接受订单。

”11月1日卖方收到买方订购2000件服装的订单,但直到12月25日卖方才通知买方不能供应2000件服装,买方认为合同已经成立,要求供货。

问:双方的合同是否成立?为什么?分析:双方的合同已成立。

双方订有的长期贸易协议规定“卖方必须在收到买方订单后15天内答复,若未答复则视为已接受订单。

”这一规定已在双方之间形成了习惯做法,双方理应遵守这一习惯做法。

卖方应在收到订单后15天内通知买方不能交货,否则,只能认为卖方仍遵从习惯做法。

案例3:某外贸公司与一美商洽谈一笔业务。

我方2001年4月7日的电报发盘中规定4月12日复到有效。

该电报发盘于4月9日到达美方。

对方与4月10日以电报表示接受。

我方于4月14日才收到该项复电。

业务员因其为逾期接受,未予理睬,将货又售于另一客户。

日后美商坚持合同已经成立,要求我方发货。

请问美商的要求是否合理?为什么?分析:美商的要求是合理的。

因为根据情况表明对方的电报接受是因为邮寄原因而逾期,且我方在收到该电文时并未及时向对方表示该接受因逾期而失效,所以应为有效的接受,双方的合同成立,我方应履约。

案例4:香港某中间商A,就某商品邀请我方发盘,我方于6月8日向A方发盘并限6月15日复到有效。

国际贸易实务(第二章:国际贸易理论)

国际贸易实务(第二章:国际贸易理论)
4
◆2、Adam Smith及其经典之作
1723-1790, 经济学之父。 1776年出版《An Inquiry into the Nature and
Causes of the Wealth of Nations》 《国民财富 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
斯密3岁父亲去世,与母相依为命,终身未 娶。
传记: “他的舅舅幸运地为世界挽救了一 个天才,正是这样一个天才创造了经济学; 否则这个社会将多了一名算命先生,少了一 个经济学家”。
国家什么绝对优势都没有,如此理论, 它们就不能参与国际贸易;如果参与能 否获利?这些国家获利的源泉在哪里?
13
第二节 比较优势贸易理论 Comparative Advantage Theory
14
1、 David Ricardo
1772-1823 英国人,古典政治经济学的集大成者。 27岁时第一次接触经济学,Smith的著作《国富 论》激励了家资百万的股票经纪人成为一名经 济学家 。他是17个孩子中的老三,14岁时被他 父亲雇用在自己所开股票交易所工作,所以, “他所受到的正规教育是一个伟大的经济学家 所受到的最贫乏的教育”。21岁与家庭决裂, 40岁离开商界,1817年出版了的主要代表作 《Principles of Political Economy and Taxation》 《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
19
三、比较优势贸易模型
(一)生产模式
1单位鞋 1单位酒
A国
2小时 4小时
B国
12小时 6小时
20
分工后(专业化生产,总产量增加)


A国
3单位
B国
3单位
21
交换结果(1:1)(在两国劳动总投入不变情况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单元第二单元交易磋商案例分析模块一对外磋商程序(一)案例2---1 出口脱皮芝麻磋商案【一】案情:泰国A(下称A公司)2003年2月23日致电我国湖北B公司(下称B公司)询购脱皮芝麻,电文如下:欲购2002年产脱皮芝麻204吨,4月装运,请报CIF曼谷实盘价。

B公司2月24日发盘:你23日电悉。

发盘,脱皮芝麻204吨,每吨782美元,CIF曼谷,4月装运,不可撤消即期信用证付款,中国北京仲裁。

27日复到有效。

A公司2月26日复电:你24日电悉。

价格偏高。

如降价,购买250吨。

B公司2月28日复电:你26日电悉。

脱皮芝麻250吨,每吨780美元,CIF曼谷,4月装运,不可撤消即期信用证付款,中国北京仲裁,3月4日复到有效。

A公司3月4日复电:你28日电悉。

用户要求延展发盘,请合作。

B公司3月7日复电:你4日电悉。

发盘展期至3月14日。

A公司3月12日复电:你7日电悉。

接受你发盘。

脱皮芝麻250吨,每吨780美元,CIF曼谷,4月装运,不可撤销即期信用证付款,中国北京仲裁。

除通常装运单据外,要求提供产地证、植物检疫证明书,提供适合海洋运输的良好包装。

B公司发现脱皮芝麻市价上涨,不想成交,于3月16日致电A公司:你12日电悉。

抱歉,脱皮芝麻世界行市变化,在收到你接受电报前我货已售出。

A公司3月17日复电:你16日电悉。

对你货已售出我感到惊讶并提出异议。

你7日电已将发盘有效期延展至3月14日,我于12日接受此实盘,是有效的接受,合同已告成立。

如4月交货有困难,我可与用户商谈延期一个月,但不保证有任何结果。

B公司3月20日复电:你17日电悉。

250吨脱皮芝麻确已售出,深表歉意。

现应你请求,经过努力可供脱皮芝麻150吨,每吨790美元,CIF曼谷,5月装运,不可撤销即期信用证付款,中国北京仲裁。

3月23日复到有效。

A公司3月22日复电:你20日电悉。

在目前情况下无法谈新的交易,我坚持我3月12日电。

我接受你的实盘是有效的。

如你不履约交货,根据目前市价,你应赔偿损失每吨10美元,共2500美元。

考虑你方情况,为表示我方合作,我可同意5月装运,但须按每吨780美元CIF曼谷原价。

请电告合同号码,以便开证。

如不同意上述建议,则只有提请仲裁解决。

B公司3月25日复电:你22日电悉。

考虑到双方长期贸易合作关系,同意你方建议,按每吨780美元CIF曼谷售给你250吨,5月装运,即期信用证付款。

合同号码980223号,航寄中。

A公司3月28日复电:你25日电悉。

谢谢你方合作并理解你方处境,待收到合同后即开证。

【二】案情分析:〔1〕本案例的焦点问题:本案例的焦点问题在于我国湖北B公司3月7日所做的发盘是“实盘”还是“虚盘”,对该公司是否具有法律约束力,以及泰国A公司于3月12日所做出的接受表示是否有效。

〔2〕本案例的特点:本案例表现出的特点在于在国际贸易往来活动日益频繁的今天,虽然我国各行业以及企业在掌握、适用国际惯例方面已经做出了巨大努力,但是部分企业仍然缺乏既熟悉国际贸易实务又精通国际贸易相关法律的专业人才。

同时因为我国的习惯做法与国际惯例冲突引发国际贸易争端的事件时有发生。

〔3〕相关知识提示:交易磋商是贸易合同订立的基础,交易磋商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合同的签订及以后的履行,关系到双方的经济利益,必须认真对待。

交易磋商的形式有四种:(1)口头形式;(2)书面形式;(3)无纸贸易;(4)以行为表达方式。

这四种磋商形式的法律效力是一样的,可针对具体情况,灵活运用。

交易磋商的具体内容,涉及拟签订的买卖合同的各项条款,其中包括品名、品质、数量、包装、价格、装运、保险、支付以及商检、索赔、仲裁和不可抗力等。

交易磋商的程序一般包括询盘(Inquiry)、发盘(Offer)、还盘(Counter-offer)和接受(Acceptance)4个环节。

这四个环节是交易磋商的一般程序,但具体到每一笔交易,并非都要经过这4个环节。

然而,发盘和接受是达成交易必不可少的两个最基本的环节。

我国长期的贸易习惯,将发盘分为实盘和虚盘两种,而《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将发盘分为不可撤销的发盘(Irrevocable offer)和可撤销的发盘(Revocable offer)两种。

〔4〕本案例分析的方法步骤:①认真阅读案例,熟悉了解案例中各环节的内容;②重点研究案例中双方产生争议的条款内容,把握双方争议的焦点,以及引发双方争议的原因;③运用所学国际贸易理论和实务知识,结合《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的相关条款对本案例进行综合分析,并得出自己的结论。

〔5〕案例分析详解:本案例中,泰国A公司于2月23日向我国湖北B公司发出询盘,并由此展开了双方接下来的交易磋商过程。

我国B公司于2月24日、2月28日、3月7日分别做出发盘,其所提出的交易条件均是向特定的人(泰国A公司)提出的,内容也十分确定(均写明货物名称、数量、价格),还表明发盘人受其约束(都规定了有效期),符合《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第十四条第一款的相关规定,因此均是一项有效的发盘,即业务中所称的“实盘”,这就决定了在其有效期内,发盘人也就是B公司必须受其约束。

湖北B公司在其3月25日复电称“我公司的习惯做法是客户接受我方的发盘以我方最后确认为准”。

这种附有保留条件的“发盘”(即业务中所称的“虚盘”)对提出交易条件的一方是没有约束力的,它不属于发盘,而属于邀请发盘。

在本案例中,湖北B公司的发盘如上文分析明显不属此类。

本案例中,泰国A公司3月12日的接受,在B公司3月7日发盘的基础上添加了“除通常装运单据以外,要求提供产地证、植物检疫证明书,提供合适海洋运输的良好包装”,属于上述《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第十九条第二款的情况。

发盘人(B公司)并未在自己的复电中反对这种添加,而是以“世界行市变化,在收到你接受电报前我货已售出”为由拒绝受盘人的接受,这是没有依据的,因此受盘人(A公司)的接受属于有效的接受。

其实,如果湖北B公司不愿达成交易,只要在收到泰国A公司3月12日电报后反对其对发盘内容的添加即可。

因此在本案例中,湖北B公司最终还是被迫于3月25日复电确认以原来的每吨780美元CIF曼谷成交。

〔6〕案例启示:我们在对外发盘时,究竟是发实盘还是发虚盘,一定要根据交易洽商的实际情况、市场变化和受盘人的特点来灵活运用。

实盘具有法律约束力,易引起受盘人的注意,有利于迅速达成交易。

但缺乏灵活性,在发盘时一旦对市场情况估计有误,发盘的内容不当,将陷于被动的局面。

虚盘不具有法律约束力,或因保留了最后的确认权,所以当情况有变化,可以修改交易条件或不确认,比较灵活,有充分的回旋余地。

正因为如此,受盘人往往不予重视,不易迅速达成交易。

发盘人为了了解市场情况,可以先对外发虚盘,待市场情况摸清后,再根据具体情况对外发实盘,争取有利条件成交。

鉴于我国是《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的签字国之一,因此,在我国的进出口业务中,凡与缔约国之间的贸易,必须按照《公约》的相关规定行事。

为了今后工作中不发生失误,下述3点可资考虑:①如国外发盘中的内容符合《公约》的规定,则应视为有效发盘加以考虑;②如我对外发实盘,为慎重起见,仍可沿用过去的习惯做法;③如我对外发虚盘,则应改变过去那种“交易条件不完备”的做法,以防对方误解而导致争端,最好在虚盘中采取保留条件的做法,以使对方明白无误。

同时,针对国外客户所做的接受,我们一般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①要认真分析国外客户做出的接受是一项有效的接受,还是一项有条件的接受(还盘)。

如果对方的接受是有效的接受,交易即告达成。

反之,如果对方表示接受时,对主要交易条款有修改或提出保留条件,即属于还盘接受;②对待国外客户,要坚持“重合同、守信用”的原则。

如果发生出口货物价格上涨或支付货币汇率下浮等对我不利的情况时,我们仍应同国外客户达成交易,订立合同,以维护我方的信誉;③在国外客户接受我方实盘时,对一些非重要条件或者是轻微的改动,按照国际贸易惯例,应视为有效的接受。

但发盘人有权拒绝此项轻微改动的要求。

如发盘人并未及时提出反对其中的差异,则不影响对方接受的有效性。

发盘人仍有同对方订立合同的义务。

〔7〕相关法规链接:《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第十四条第一款规定:“向一个或一个以上特定的人提出的订立合同的建议,如果十分确定,并且表明发盘人在得到接受时承受约束的意旨,即构成发盘。

一个建议如果写明货物并且明示或默示地规定数量和价格,或者规定如何确定数量和价格,即为十分确定。

”第二款则规定:“非向一个或一个以上特定的人提出的建议,仅应视为邀请做出发价,除非提出建议的人明确地表示相反的意向。

”《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第十九条规定:“(1)对发盘表示接受但载有添加、限制或其他更改的答复,即为拒绝该项发盘并构成还盘。

(2)但是,对发盘表示接受但载有添加或不同条件的答复,如所载的添加或不同条件在实质上并不变更该项发盘的条件,发盘人在不过分迟延的期间内以口头或书面通知反对期间的差异外,仍构成接受。

如果发盘人不做出这种反对,合同的条件就以该项发盘的条件以及接受通知内所载的更改为准。

(3)有关货物价格、付款、货物质量和数量、交货地点和时间、一方当事人对另一方当事人的赔偿责任范围或解决争端等等的添加或不同条件,均视为在实质上变更发盘的条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二十三条规定:“承诺应当在要约确定的期限内到达要约人。

要约没有确定承诺期限的,承诺应当依照下列规定到达:(一)要约以对话方式做出的,应当即时做出承诺,但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二)要约以非对话方式做出的,承诺应当在合理期限内到达。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二十五条规定:“承诺生效时合同成立。

”〔8〕案例分析练习:1. 我国S公司8月12日向其客户美国A公司寄出一份商品目录,介绍了S公司经营的各式男女手套,并附有精美的图片。

8月20日A公司回电表示对其中的货号为308A、309B、311B的女式手套很感兴趣,每个货号订购100打,并要求大、中号各半,10月份交货,请S公司报价。

8月22日S公司发盘如下:报青字牌女式羊毛手套300打,货号308A、309B、311B各100打,大、中号各半,每双CIF旧金山12美元,纸箱装,10月份装运,即期不可撤销信用证支付,8月30日复到有效。

8月28日A公司回电:你8月22日电悉。

价格过高,每双CIF旧金山10美元可接受。

次日S公司去电:你28日电悉。

最低价每双CIF旧金山11美元,9月5日复到有效。

9月3日S公司收到A公司的电开信用证,其中单价为每双11美元,包装条款中注明纸箱装,每箱15打,其他与发盘相符。

S公司审证时发现了A公司对包装条款所作的添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