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者剩余计算公式
第8讲 消费者剩余
总结(续)
消费者剩余衡量交换给消费者带来的经济福利。 产者剩余衡量交换给生产者带来的经济福利。
消费者剩余与生产者剩余之和衡量交换给社会带
来的经济福利。 效率准则:消费者剩余与生产者剩余之和最大的 状态是资源配置有效的状态。 竞争的均衡状态是社会福利最大和的状态。
第二节 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
一、消费者剩余
surplus)是消费者愿意支 付的最大数额减去实际支付的数额。 就一件产品而言,消费者剩余等于消费者愿意支 付的最高价格减去实际支付的价格。 假设一个人打算花10元买一个竹筐,实际上花5 元买到了满意的竹筐,口袋里剩余的5元就是消费 者剩余。
消费者剩余(consumers’
生产者剩余(producers’
在涉及多件商品的情 况下,生产者剩余等 于实际收入到数额减 去愿意接受的最小数 额。
P
生产者剩余
6 5 4 实际收到的数 额
市场价格
0
1
2
3
Q
供给线是生产者愿意
接受的最低价格从低到 高排序。 所以,生产者剩余等 于特定数量区间上价格 线下方的面积减去供给 线上方的面积。
来的经济福利。 效率准则:消费者剩余与生产者剩余之和最大的 状态是资源配置有效的状态。
•竞争情况下,供求决 定均衡价格和产量。 •此时,消费者剩余cs 与生产者剩余ps之和 最大。
P
SS
cs ps DD
0
Q
假如产量低于均衡产 量Q0,比如Q1,那么, 价格将会上升到P1。 消费者剩余与生产者 剩余之和如何变化?
价格
0
a
Q
P
从0到第a个的 消费者剩余
P
从第a个到第b个 的消费者剩余
消费者剩余解释
垄断存在净损失ESR 。
5
三、一个社会要达到最高经济效率,得到最 大的经济福利,必须?见ppt10 最优状态及条件?
MRS
A XY
MRS
B XY
MRTS
C LK
MRTS
D LK
MRSXY MRTXY
6
四、劳动的市场供给曲线和均衡工资的决定
•劳动的市场供给曲线不一定向后倾斜 –将所有单个消费者的劳动供给曲线水平相加,得到整个市场的劳动供 给曲线。尽管许多消费者的劳动供给曲线会向后倾斜,但劳动的市场供 给曲线不一定如此。在较高工资水平,现有的工人也许会提供较少的劳 动,但高工资会吸引新的工人,导致劳动人数的增加,从而市场的劳动 供给总量增加。
•劳动的需求曲线 –由于要素的边际生产力递减和产品的边际收益递减,要素的市场需求 曲线通常向右下方倾斜。劳动的市场需求曲线也不例外。 –任何厂商都不可能形成对一般劳动的垄断需求,因此不存在劳动的买 方垄断市场,劳动的市场需求曲线存在且向右下倾斜。
•劳动的市场供给和市场需求曲线综合起来,即可决定均衡工资水平。
把上限和下限分别代入就可以求得,这个积分的 结果是16000
3
• 若需求函数为Q=400-2P,当价格为150美元 时的消费者剩余是 ( )
• A.2500单位 B.5000单位 C.7500单位 D.17500单位
4
二、垄断造成的净损失
完全竞争消费者剩余为Pe SA;
完全垄断消费者剩余为PmRA。
1
提问者评价 恩,答案是对的,是指所有可能的价格与150之差的和?老师太逊,我都是自学,后天考试,哭死。谢谢了
Hale Waihona Puke 需求函数为P=300-2Q,当价格为
消费者剩余的概念与计算
消费者剩余的概念与计算消费者剩余是微观经济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用来衡量消费者购买物品或服务时获得的满足感与实际支付的价格之间的差值。
在经济学中,消费者剩余被视为一种福利指标,能够帮助我们评估市场的效率和消费者的福利水平。
概念解析消费者剩余是指消费者愿意为了购买某种商品或服务而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与实际购买所支付价格之间的差额。
简单来说,就是在市场上购买商品或服务后,消费者由于比他们愿意支付的价格更低,所以可以享受到实际支付价格与其所做出牺牲的差额。
这个差额就是消费者剩余。
为了更好地理解消费者剩余,我们可以通过一个具体例子来说明。
假设小明准备购买一部新手机,他对这部手机的最高支付价格是800元。
然而,在市场上他只需要花600元就能购买到这部手机,那么小明的消费者剩余就是200元(800元 - 600元)。
消费者剩余的计算消费者剩余通常可以通过计算需求曲线下方面积来得到。
需求曲线下方的面积表示消费者愿意支付的总价格,而实际支付的价格则是在需求曲线上点的纵坐标。
因此,需求曲线下方面积减去实际支付价格乘以购买数量就等于消费者剩余。
具体计算公式如下:其中,表示消费者剩余,表示需求曲线函数,表示实际支付价格,表示购买数量。
实证案例假设某音乐平台推出了一款新专辑,为了吸引更多用户购买,决定以20元的价格销售该专辑。
通过市场调研得知,有1000名用户愿意以不同价格购买该专辑的数量如下表所示:根据以上数据,我们可以得到需求曲线如下图所示:需求曲线图根据需求曲线下方面积计算公式可得:因此,在这个案例中,消费者剩余总额为21475元。
消费者剩余与福利水平消费者剩余反映了消费者在市场交易中获得了某种“好处”,即通过享受商品或服务带来的满足感而获得比实际支付更多的价值。
消费者剩余越大,则说明市场效率越高,消费者福利水平越高。
此外,政府和企业也可以通过分析消费者剩余来制定更合理的市场政策和定价策略。
因为了解了消费者对产品或服务愿意承担的最高价格和实际需求情况,可以更好地满足消费者需求,并提升市场竞争力。
消费者剩余 答案
消费者剩余为:143-65=78元。
价格(元)
17
消费者剩余
消费者剩余是需 求曲线和市场均 衡价格之间的面 积
15 10
5
0
4
需求曲线
实际支出
C
8
12
16 数量
市场 价格
消费者剩余衡量的是消费者从中得到的净利益。 消费者剩余的变化反映消费者通过购买商品所 感受到的净利益变化(福利的变化),它是评 价消费者合意程度的指标。
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
1、消费者剩余
☆ 含义:消费者购买一定数量商品时愿意支 付的最高价格与实际支付的价格之间的差额 被称为消费者剩余。
☆ 消费者剩余 = 消费者愿意付出的价格 — 消 费者实际付出的价格
假设某消费者以每盒5元的市场价格购买了13盒牛奶。
消费者实际支付:13×5=65元,
愿意支付的价格:17+16+15+…+5=143元
总剩余是衡量全社会福利水平的指标。使总剩 余最大化的结果被称为有效率的结果。
3、最低限价下的社会福利变化
•对社会总福利影响:
(1)消费者剩余减 少:
(A+B) (2)生产者剩余增 加:
(A-C) (3)净福利失:
(B+C)
价格
S
P最低
A
P0
B C
Q3
Q0
D
Q2
数量
4、最高限价下的社会福利变化
对福利影响:
消费者剩余的概念有助于我们科学地评价经济 政策的福利效果。
2、生产者剩余
价格
生产者剩余:厂商实际接 受的总支付和愿意接受的 最小支付之间的差额。
生产者剩余为供给曲线与 均衡价格之间的三角形区 域面积.
收入价格弹性名词解释
收入价格弹性名词解释收入价格弹性( price-response elasticity)也称消费价格弹性,是指一种商品或服务的需求量与该商品或服务的价格之间的关系。
有时为了方便起见,也称收入价格弹性为需求的收入弹性,是指当消费者的收入水平变动时,其对某种商品或服务的需求数量的变动幅度。
收入价格弹性的计算公式为:单位商品价格×收入价格弹性=收入变化百分比/收入水平变化百分比。
消费者剩余:用总支出额除以最终产品的价值来表示,就是用总支出去除商品的价值后所得到的钱,就是消费者剩余。
其含义为:消费者剩余=最终消费支出-税收-折旧和摊销-商品价值消费者剩余实质上反映了社会福利的大小,消费者剩余越大,则社会福利越大。
消费者对于商品和劳务的需求量受其收入和其他可支配的收入的影响。
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随着收入的增加,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需求量会相应地增加;反之,收入增加,消费者的需求量就会减少。
人们的消费支出由其边际消费倾向决定,即消费者每增加一元收入,所愿意增加的消费支出是递减的。
1.效用:又称为消费者的满意程度。
即消费者感觉到所得到的效用与支付的货币价值之间的比率。
2.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RMT):效用是随着消费者对某一种商品消费数量的增加而减少的。
而且,效用还与物品的价格成反比。
这一规律在经济学上称为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3.收入效应:指消费者每增加一单位收入所带来的效用增量。
4.恩格尔定律:恩格尔系数,亦即食品支出占总消费支出的比重。
它表明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在食品消费支出方面的富裕程度。
主要内容包括两个部分:一是指出在现行价格条件下消费者从两种不同商品中各自愿意购买的数量。
二是指出在不同的价格水平下,消费者对两种商品的需求量。
消费者对商品的需求量,通常可用图9— 3中的曲线来表示,并与消费者对商品的需求量的均衡点相连接,从而得到消费者的需求曲线。
,而要做出正确的判断就必须进行成本效益分析。
消费者剩余解释
把上限和下限分别代入就可以求得,这个 积分的结果
提问者评价 恩,答案是对的,是指所有可能的价格与150之差的和?老师太逊,我都是自学,后天考试,哭死。谢谢了
需求函数为Q=400-2P,当价格为 150美元时的消费者剩余是多少
•劳动的市场供给曲线不一定向后倾斜
–将所有单个消费者的劳动供给曲线水平相加,得到整个市场的劳动供给 曲线。尽管许多消费者的劳动供给曲线会向后倾斜,但劳动的市场供给 曲线不一定如此。在较高工资水平,现有的工人也许会提供较少的劳动, 但高工资会吸引新的工人,导致劳动人数的增加,从而市场的劳动供给 总量增加。 •劳动供给的影响因素 –非劳动收入的财富:财富多,非劳动收入多,消费者保留自用时间的能力 强,劳动收入的边际效应下降,劳动供给减少。
讨论:曾有的议论: 农民保守,舍不得热
中华崛起而读书
扫地工资再高,也有不 愿意干。吸为了引有力个问好题工。作
炕头。中国工资地区
差异,市场进入壁垒 是好是坏。
高楼清洁工工资高,是 因为风险大。工作技能更加熟练,供每个
第八页,编利润最大化原则是什 么?证明你的结论?
第二十页,编辑于星期三:三点 五十四分。
• 解:由题中的需求函数和供给函数可得 Qd=15-0.5P,Qs=-5+0.5P
• 由市场均衡的条件Qd=Qs,得15-0.5P=5+0.5P
• 所以均衡价格P0=20,均衡交易量为Q0=5 • 均衡时的需求价格弹性系数和供给价格弹性
系数分别为: • 均衡时的消费者剩余为:
第三页,编辑于星期三:三点 五十四分。
• 若需求函数为Q=400-2P,当价格为150美元 时的消费者剩余是 ( )
消费者剩余又称为消费者的净收益
消费者剩余又称为消费者的净收益,是指消费者在购买一定数量的某种商品时愿意支付的最高总价格和实际支付的总价格之间的差额。
消费者剩余衡量了买者自己感觉到所获得的额外利益。
公式:消费者剩余=买者的评价-买者的实际支付在生活中很多交易都运用到了消费者剩余,例如当我们看上一件物品时,它的标价是500元,但实际它的成本是100元。
那么为何它的标价这么高呢,因为商家想挣得你的消费者剩余。
虽然这些商品的成本也就100元,但是会有人非常喜欢并且需要他们,他们愿意出超过100元的价钱去买商品,这时就出现了消费者剩余。
当我们花费500元买下这件商品时,商家会通过消费者剩余争取一笔不小的数目。
所以我们购买商品是也应该维护自己的自身利益。
例如在购买商品时,不要对这件商品表露出太多的喜爱之情,要让商家感觉到你对这件商品的满意度不是很高,这样商家就不敢提高价格。
消费者剩余源于递减的边际效用。
更确切地说,它表现为一种物品的总效用与其市场价格之间的差额:人们之所以能够享受“消费者剩余”,并从他们各自的购买行为中获得福利感,其根本的原因就在于对所购买的某一物品的每一单位,即从第一单位到最后一单位,支付了相同的价格,而且所支付的又都是最后一单位的价格。
消费是一切生产的唯一目的。
在市场经济中,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共同构成完整的社会生产过程。
生产的目的是消费,消费是人类社会延续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增加消费者剩余是市场经济的本质。
消费者权益是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在要求和必然产物。
从经济学意义上来说,保护消费者权益集中体现在增加消费者剩余方面。
满足广大消费者的需要,增进他们的经济福利,是市场经济的根本要求。
市场经济是人们的物质文化需要不断得到满足的经济;市场经济是消费需求导向型经济;市场经济是等价交换、平等竞争的经济。
在市场经济中,消费者具有更大的发言权和影响力。
消费者剩余是什么意思计算公式有哪些
消费者剩余是什么意思计算公式有哪些消费者剩余是指消费者消费一定数量的某种商品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与这些商品的实际市场价格之间的差额。
那么你对消费者剩余了解多少呢?以下是由整理关于什么是消费者剩余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消费者剩余又称为消费者的净收益,是指消费者在购买一定数量的某种商品时愿意支付的最高总价格和实际支付的总价格之间的差额。
消费者剩余衡量了买者自己感觉到所获得的额外利益。
在自愿交易的条件下,消费者通过选择最优的消费数量可以使得自身的情况得到改善。
借助于上面推导的消费者需求曲线可以很好地说明如何度量经济交换多得的好处。
首先,从改变对消费者需求曲线的理解开始。
需求曲线不仅表示价格与商品的需求量之间的关系,也可以理解为在购买特定数量时消费者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
但对消费者而言,市场价格是给定的,所以在其支付愿意与实际支付之间存在一个差值,这就构成了一种“心理剩余”。
消费者为得到一定数量的某种商品愿意支付的数额与实际必须支付的数额之间的差被称为消费者剩余。
消费者总剩余可以用需求曲线下方,价格线上方和价格轴围成的三角形的面积表示。
由消费者剩余可知:第一,如果价格上升,则消费者剩余下降,反之,如果价格下降,则消费者剩余上升;第二,如果需求曲线是平的,则消费者剩余为0。
比如一场电影的票价为20元,可消费者对它的价值是50元,那么消费者剩余则是30元。
如果想尊重买者的偏好,那么消费者剩余不失为经济福利的一种好的衡量标准。
消费者剩余概念的提出目的是告诉我们每一个消费者:我们的付出总是少于我们的所获。
我们总是在交易当中获取额外的利益,我们社会的总福利总是在交易当中不断增长。
产生差额的原因在于:除最后一单位外,该商品用货币表示的边际效用(以美元表示)都大于其价格。
在一定条件下(利用需求曲线图),消费者剩余的货币价值可以用需求曲线以下、价格线以上的面积来衡量。
消费者剩余的定义阐述“消费者剩余”的概念,是纽约大学教授马歇尔。
生产者和消费者剩余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生产者和消费者剩余的概念和计算方法生产者和消费者剩余是微观经济学中重要的概念,用以衡量供给方和需求方在经济交换中获得的利益。
生产者剩余指的是生产者通过出售商品或服务而获得的超过其成本的利润;而消费者剩余则表示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服务时得到的超过其支付价格的价值。
本文将介绍生产者和消费者剩余的概念和计算方法,以及对经济分析的意义。
一、生产者剩余的概念和计算方法生产者剩余是指生产者从市场销售商品或服务中获得的超过其生产成本的部分,也可看作是供给方获得的福利。
生产者剩余的计算方法是通过计算市场价格与生产者的边际成本之差来得出。
以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说明生产者剩余的计算方法。
假设某生产者通过生产和销售商品,其市场价格为P,生产者的边际成本为MC。
生产者在市场上销售一定数量的商品,如果市场价格高于其边际成本,那么他将获得生产者剩余。
生产者剩余的计算公式为:生产者剩余 = (P - MC) ×销售数量通过这个计算公式,我们可以看出,生产者剩余是由市场价格与边际成本之差乘以销售数量得出的。
当市场价格高于边际成本时,生产者剩余就会存在。
二、消费者剩余的概念和计算方法消费者剩余是指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服务时所得到的超过其支付价格的价值,也可看作是需求方获得的福利。
消费者剩余的计算方法是通过计算消费者愿意支付价格与实际支付价格之差来得出。
以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说明消费者剩余的计算方法。
假设某消费者愿意支付一定价格进行购买,但他实际支付的价格为P,消费者剩余即为愿意支付价格与实际支付价格之差。
消费者剩余的计算公式为:消费者剩余 = 愿意支付价格 - 实际支付价格通过这个计算公式,我们可以看出,消费者剩余是由愿意支付价格与实际支付价格之差得出的。
当消费者愿意支付价格高于实际支付价格时,消费者剩余就会存在。
三、生产者和消费者剩余对经济分析的意义生产者和消费者剩余作为微观经济学中的重要概念,对于经济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生产者和消费者剩余可以衡量供给方和需求方从经济交换中获得的利益。
消费者剩余名词解释
消费者剩余名词解释消费者剩余(consumer surplus),也称为“社会福利”,是指消费者购买某种商品时实际支出的价格(货币),扣除了商品本身价值以后,消费者剩余与生产者剩余之和。
消费者剩余是指消费者在购买商品后所得到的效用与他从该商品上支付的价格之间的差额。
消费者剩余=消费者支付的总价格-实际购买到的商品的总价值。
这样看来,消费者剩余的多少,取决于商品价值量与其价格的对比关系,即取决于两者的相对关系。
马克思把生产者剩余与消费者剩余分别定义为:生产者剩余是指厂商由于销售它的产品而得到的收入与该产品的成本之间的差额;消费者剩余则是指消费者实际购买到的产品价格与其为了达到满足程度而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之间的差额。
1、生产者剩余指生产者销售一种商品而获得的利润。
2、在这里,生产者剩余是生产者从全社会角度来衡量的剩余。
3、假设每个人都购买了单位x,其中有B元用于补偿生产x的成本,剩下C元可以用于消费。
如果不存在消费者剩余,那么B+C=x。
2、在这里, X包括私人产品,也包括公共产品。
在纯公共产品或混合产品的情况下,生产者剩余就等于生产者的边际收益,因为从整体的角度来看,该生产者的投入成本是零。
在纯私人产品或混合产品的情况下,由于产品是无差异的,因此消费者剩余等于消费者的边际效用。
2、消费者剩余指消费者在购买商品后所得到的效用与他从该商品上支付的价格之间的差额。
因此,消费者剩余=消费者支付的总价格-实际购买到的商品的总价值。
这样看来,消费者剩余的多少,取决于商品价值量与其价格的对比关系,即取决于两者的相对关系。
马克思把生产者剩余与消费者剩余分别定义为:生产者剩余是指厂商由于销售它的产品而得到的收入与该产品的成本之间的差额;消费者剩余则是指消费者实际购买到的产品价格与其为了达到满足程度而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之间的差额。
消费者剩余包括生产者剩余和社会福利。
生产者剩余表示社会产品生产者的盈余状况;社会福利是社会在观念上所承认的一种消费者剩余,即消费者剩余与生产者剩余之和。
消费者剩余例题
消费者剩余例题【最新版】目录1.引言:介绍消费者剩余的概念和意义2.消费者剩余的定义和计算方法3.消费者剩余的应用实例4.消费者剩余在经济学中的重要性5.结论:总结消费者剩余的作用和意义正文【引言】在经济学中,消费者剩余是一个重要的概念,用于衡量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服务时所感受到的额外价值。
简单来说,消费者剩余就是消费者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与实际市场价格之间的差额。
消费者剩余体现了消费者在购买过程中所获得的额外利益,对于理解市场行为和制定经济政策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通过一个例题,详细介绍消费者剩余的概念、计算方法和应用。
【消费者剩余的定义和计算方法】消费者剩余是指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服务时,所感受到的额外价值。
消费者剩余的计算方法是:消费者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即需求价格)减去实际市场价格。
用公式表示为:消费者剩余 = 需求价格 - 市场价格。
【消费者剩余的应用实例】假设某消费者在购买一支手机时,其需求价格为 6000 元,而市场价格为 5000 元。
那么,该消费者在购买这支手机时所获得的消费者剩余为:6000 - 5000 = 1000 元。
这意味着该消费者在购买过程中感受到了 1000 元的额外价值。
【消费者剩余在经济学中的重要性】消费者剩余在经济学中有着重要的地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消费者剩余是衡量消费者福利的重要指标。
消费者剩余越大,说明消费者在购买过程中所获得的额外价值越多,从而消费者福利越高。
2.消费者剩余可以用于评估市场效率。
当市场价格低于需求价格时,消费者剩余为正,说明消费者在购买过程中感受到了额外价值,市场资源得到了有效配置。
3.消费者剩余对企业定价策略具有指导意义。
了解消费者剩余,企业可以制定更有效的定价策略,以实现利润最大化。
【结论】总之,消费者剩余是经济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用于衡量消费者在购买过程中所感受到的额外价值。
第六讲 经济剩余与帕累托效率
第六讲
经济剩余与帕累托效率
一、消费者剩余
• 消费者剩余:消费者剩余等于消费者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与消费者实 际支付的价格之差。 消费者剩余=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实际支付的价格 • 例如,消费者买一件衣服,愿意 支付的最高价格(也称支付意愿) 是300元,而通过讨价还价,实际支付的价格是100元,那么该消费 者买此件衣服的消费者剩余为200元。 • 消费者剩余表示了在信息充分的条件下,消费者购买行为带给消费者 的净收益。(购买不是被卖者剥削了,而是自己受益了。)
S P0 B 0 1 2 A
面积2,表示生产 者的生产成本 面积1,表示生产 者剩余
Q1
Q
• 供求均衡时的生产者剩余△P*EB的面积。
P
E P* B 0 Q*
生产者 剩余
D
Q
三、市场的经济剩余
• 市场的经济剩余等于市场的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之和。 • 市场剩余等于消费者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减去生产者的生产成本。 市场的经济剩余=消费者剩余+生产者剩余 =(消费者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消费者实际支付 的价格)+(生产者得到的收入—生产者的生产成本) =消费者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生产者的生产成本 =支付意愿—生产成本 等价交换,在西方经济学里,指消费者的出价与生产者的要价相等,从 而使交易实现。交易实现后,双方各获得净收益,实现双赢。
• 实现帕累托最优的生产可能性边界。
黄 油
G
A E
C B F
消费者剩余解释讲义.
• 需求函数为P=300-2Q,当价格为120元时 的消费者剩余是( D ) A.900; B.5400; C.5600; D.8100。 • 150-1/2P=Q • 经济学,当Q=200,P=60,消费者剩余为: CS=∫上端200下端0(100-0.2Q)dQ-PQ =4000
• 解:由题中的需求函数和供给函数可得 Qd=15-0.5P,Qs=-5+0.5P • 由市场均衡的条件Qd=Qs,得15-0.5P=5+0.5P • 所以均衡价格P0=20,均衡交易量为Q0=5 • 均衡时的需求价格弹性系数和供给价格弹 性系数分别为: • 均衡时的消费者剩余为:
• 一垄断厂商以常数平均成本和边际成本AC=MC=3生产。 该垄断者面临以下市场需求曲线:Q=30-P。 • (a)计算该垄断者的利润最大化价格和产量,并计算出 其利润为多少。 • (b)假设第二个厂商加入该市场,两厂商形成古诺 (Cournot)竞争。记Q1为第一个厂商的产量,Q2为第二 个厂商的产量。现在市场需求函数为Q1+Q2=30-P。设 第一个厂商的边际成本仍为3,第二个厂商的边际成本为6。 试求各厂商的反应曲线。 • (c)计算古诺均衡。求出市场价格和各厂商的利润。 • (d)为什么古诺竞争中两厂商的总产量比第一个厂商作 为垄断者时的产量要高?
• .假设:①只有A、B两个寡头垄断厂商出售同质且生产 成本为零的产品; • ②市场对该产品的需求函数为Qd=240一10P,P以美元计; ⑧厂商A先进入市场, • 随之B进入。各厂商确定产量时认为另一厂商会保持产量 不变。试求: • (1)均衡时各厂商的产量和价格为多少? • (2)与完全竞争和完全垄断相比,该产量和价格如何? • (3)各厂商取得利润若干?该利润与完全竞争和完全垄断 时相比情况如何? • (4)如果再有一厂商进入该行业,则行业均衡产量和价格 会发生什么变化?如 • 果有更多厂商进入,情况又会怎样?
消费者剩余(范里安微观经济)
0 p(x) dxp x
一个例子
已知需求函数是q=20-2p,求价格为2时消 费者的剩余。
拟线性效用
问题:拟线性效用在上述分析中起什么 作用?
在似线性效用下,消费者对商品1的需求 不受收入变化的影响,因此才可以用这 样简单的方法计算效用。
仅在拟线性效用函数情况下,使用需求 函数下的面积测度效用者精确无误。
消费者剩余的变化
A P’’
RT
P’
C
消费者的总损失可分为:R表示消费 者对他继续消费的单位支付更多货币, T表示消费者因价格上升而减少消费 造成的损失。
B
x’
x’’
例子:消费者剩余的变化
已知需求函数是x=20-2p,求价格从2变到 3时,消费者剩余的变化。
14.2 补偿变化和等价变化
用货币来测度效用 问题:要使消费者改变消费束,必须给
14、消费者剩余
Consumer’s Surplus
交易收益的货币量度
消费者剩余(Consumer’s Surplus) 等价变化( Equivalent Variation ) 补偿变化( Compensating Variation ) 只有在特殊情况下这三种方法的结果才
是一致的。
14.1 消费者剩余
取的最小货币量和他出售这些单位实际 得到的货币量之间的差额。
x
p x0 p(x) dx
S
生产者剩余
S
的变动
生产者剩余
P’’
供给曲线 P’ P’
C
B
RT
A
x’
x’ x’’
习题
若需求函数为q=a-bq,a,b>0,求: (1)当价格为P1时的消费者剩余是多少? (2)当价格为P1变到P2时消费者剩余变
消费者剩余计算公式
消费者剩余计算公式消费者剩余计算公式消费者剩余=买者支付的量+卖者的量生产者剩余=卖者的成本总剩余=消费者剩余+生产者剩余=买者的评价任何人付出货币,无外乎希望达到两个目的:一是满足需要,花钱买个称心如意;二是买个合算,不光使用遂心,而且可以发挥更大效能。
比如手机,就花3500元买个三星,不仅通话方便,而且可以录音、拍照、摄像、发彩信,给用户带来许多好处。
而对生产者来说,每卖出一个手机就赚了一笔,资金快速回笼,便于再投入下一轮的开发。
所以,就形成了这样的心理:“买就赚”,“赚就卖”。
有消费者剩余的机会就抓住。
市场的总剩余就是买卖双方在交易过程中所得到的收益。
从这里也可以看到,消费者与生产者是一对孪生兄弟。
这对“孪生兄弟”具有心灵感应:一个感冒,另一个就会打喷嚏;一个开心,另一个梦中都会发笑。
为了使大家更清楚地了解这个问题,我们不妨参照《经济学演义》一书作者张世贤的比喻,来作一个更生动的说明——消费者剩余是买者为购买一种商品愿意支付货币量减去买者的实际支付量的节余部分。
就举买电脑的例子吧。
虽然都知道威力公司的笔记本质量和性能不错,但是,愿意支付的价格是有差异的,甲愿意出9000元的价格买天想电脑;乙觉得商家不会骗他,愿意出8700元;丙愿意出8300元;丁只愿意出8000元成交。
假如现在威力公司就只有l台笔记本电脑可卖,由4位买者竞价,最后的胜出者肯定是甲,当他以8750元买到这台电脑的时候,他的额外收益是多少呢’比起其他笔记本厂家愿意出的9000元来,他还得到了250元的“消费者剩余”。
假如现在有4台联想电脑出售,为了使事情简单化.就统一以8000元的相同价格卖出,结果会是怎样的呢?我们可以发现,除了甲、丁没有得到消费者剩余之外,其他几个人都不同程度地得了消费者剩余。
其中最多的当然是甲方,他获得了1000元的消费者剩余,乙方获得了700元的消费者剩余,就连丙也获得了300元的消费者剩余。
这样算来,4台联想笔记本电脑的消费者剩余之和是2000元。
均衡时消费者剩余计算题解析
均衡时消费者剩余计算题解析【原创实用版】目录1.均衡时消费者剩余的定义与计算方法2.消费者剩余的实现条件3.市场规模超过均衡数量时的消费者剩余、生产者剩余、总剩余及无谓损失4.均衡点的消费者剩余的例子5.消费者均衡的意义及其在经济学中的作用正文一、均衡时消费者剩余的定义与计算方法均衡时消费者剩余是指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所获得的总效用与所支付的总价格之间的差额。
消费者剩余的计算方法为:消费者剩余 = 总效用 - 总价格。
二、消费者剩余的实现条件消费者剩余的实现需要满足以下条件:1.消费者的偏好既定:消费者对各种物品效用的评价是既定的,不会发生变动。
2.消费者的收入既定:由于货币收入是有限的,消费者需要用有限的收入购买有限的物品。
3.物品的价格既定:物品的价格相对不变,消费者需要在有限的收入下选择最优的商品组合。
三、市场规模超过均衡数量时的消费者剩余、生产者剩余、总剩余及无谓损失当市场规模超过均衡数量时,消费者剩余、生产者剩余、总剩余和无谓损失会发生变化。
具体来说:1.消费者剩余:随着市场规模的扩大,消费者可以以更低的价格购买到商品,因此消费者剩余会增加。
2.生产者剩余:市场规模的扩大会使得生产者销售更多的商品,从而增加生产者剩余。
3.总剩余: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的增加会导致总剩余的增加。
4.无谓损失:当市场规模超过均衡数量时,部分商品的价格会低于其边际成本,这会导致生产者无谓损失的增加。
四、均衡点的消费者剩余的例子假设消费者在购买两种商品 X 和 Y 时,其预算约束为 MX + MY = 100。
当市场价格为 PX = 30,PY = 20 时,消费者可以选择购买 3 个商品 X 和 2 个商品 Y,总效用为 3*30 + 2*20 = 120。
此时,消费者的支付价格为 3*30 + 2*20 = 120,因此消费者剩余为 120 - 120 = 0。
五、消费者均衡的意义及其在经济学中的作用消费者均衡是指在既定收入和各种商品价格的限制下选购一定数量的各种商品,以达到最满意的程度。
消费者剩余例题
消费者剩余例题摘要:一、消费者剩余的概念与意义1.消费者剩余的定义2.消费者剩余的重要性二、消费者剩余的计算方法1.价格消费曲线与无差异曲线相切的点2.价格消费曲线与无差异曲线相交的点的消费者剩余三、消费者剩余的例题解析1.商品A 的价格为10 元,消费者对商品A 的满意程度与购买数量的函数关系为:U=Q1/2 - 2Q + 102.商品B 的价格为15 元,消费者对商品B 的满意程度与购买数量的函数关系为:U=Q1/2 - Q + 15四、总结与启示1.消费者剩余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2.消费者剩余对消费者与生产者的启示正文:消费者剩余是微观经济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它反映了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所获得的实际满意程度与支付价格之间的差距。
消费者剩余具有很大的实际意义,它能够帮助消费者更好地了解自己的需求,优化消费结构,提高生活质量。
消费者剩余的计算方法主要有两种。
首先,当消费者的满意程度与购买数量的关系曲线与价格轴相切时,消费者剩余最大。
其次,当消费者的满意程度与购买数量的关系曲线与价格轴相交时,消费者剩余可以通过计算相交点处的价格与实际支付价格的差值得到。
为了更好地理解消费者剩余,我们通过一个具体的例题来进行解析。
假设商品A 的价格为10 元,消费者对商品A 的满意程度与购买数量的函数关系为:U=Q1/2 - 2Q + 10。
商品B 的价格为15 元,消费者对商品B 的满意程度与购买数量的函数关系为:U=Q1/2 - Q + 15。
通过计算,我们可以得到消费者对商品A 的消费者剩余为5 元,对商品B 的消费者剩余为10 元。
这个例题告诉我们,在购买商品时,消费者应尽量选择能够带来较高消费者剩余的商品。
总之,消费者剩余是一个非常有用的经济学概念,它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消费者的需求与行为。
在实际生活中,消费者剩余可以作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参考依据,帮助消费者实现效用最大化。
消费者剩余计算公式
消费者剩余计算公式
消费者剩余=买者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买者的实际支付价格。
消费者在购买一定数量的某种商品时愿意支付的最高总价格和实际支付的总价格之间的差额。
消费者剩余衡量了买者自己感觉到所获得的额外利益。
消费者剩余的基本内涵
消费者剩余源于递减的边际效用。
更确切地说,它表现为一种物品的总效用与其市场价格之间的差额:人们之所以能够享受“消费者剩余”,并从他们各自的购买行为中获得福利感,其根本的原因就在于对所购买的某一物品的每一单位,即从第一单位到最后一单位,支付了相同的价格,而且所支付的又都是最后一单位的价格。
对同一物品因占有的次序的不同给人们带来的满足感就不同,因而人们所愿意支付的价格也就不同。
随着人们对同一物品占有数量的增加,边际效用是递减的,即每增加一单位商品的效用是递减的。
但总效用是增加的,当总效用达到极大值时,边际效用趋于零;当超过极大值继续消费时边际效用为负,从而总效用开始下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消费者剩余计算公式
消费者剩余计算公式
消费者剩余=买者支付的量+卖者的量
生产者剩余=卖者的成本
总剩余=消费者剩余+生产者剩余=买者的评价
任何人付出货币,无外乎希望达到两个目的:一是满足需要,花钱买个称心如意;二是买个合算,不光使用遂心,而且可以发挥更大效能。
比如手机,就花3500元买个三星,不仅通话方便,而且可以录音、拍照、摄像、发彩信,给用户带来许多好处。
而对生产者来说,每卖出一个手机就赚了一笔,资金快速回笼,便于再投入下一轮的开发。
所以,就形成了这样的心理:“买就赚”,“赚就卖”。
有消费者剩余的机会就抓住。
市场的总剩余就是买卖双方在交易过程中所得到的收益。
从这里也可以看到,消费者与生产者是一对孪生兄弟。
这对“孪生兄弟”具有心灵感应:一个感冒,另一个就会打喷嚏;一个开心,另一个梦中都会发笑。
为了使大家更清楚地了解这个问题,我们不妨参照《经济学演义》一书作者张世贤的比喻,来作一个更生动的说明——消费者剩余是买者为购买一种商品愿意支付货币量减去买者的实际支付量的节余部分。
就举买电脑的例子吧。
虽然都知道威力公司的笔记本质量和性能不错,但是,愿意支付的价格是有差异的,甲愿意出9000元的价格买天想电脑;乙觉得商家不会骗他,愿意出8700元;丙愿意出8300元;丁只愿意出8000元成交。
假如现在威力公司就只有l台笔记本电脑可卖,由4位买者竞价,最后的胜出者肯定是甲,当他以8750元买到这台电脑的时候,他的额外收益是多少呢’比起其他笔记本厂家愿意出的9000元来,他还得到了250元的“消费者剩余”。
假如现在有4台联想电脑出售,为了使事情简单化.就统一以8000元的相同价格卖出,结果会是怎样的呢?我们可以发现,除了甲、丁没有得到消费者剩余之外,其他几个人都不同程度地得了消费者剩余。
其中最多的当然是甲方,他获得了1000元的消费者剩余,乙方获得了700元的消费者剩余,就连丙也获得了300元的消费者剩余。
这样算来,4台联想笔记本电脑的消费者剩余之和是2000元。
实际上丁方虽然没有获得消费者剩余,也并没有觉得自己吃亏,因为他没有以高于自己愿意的价格去支付购买。
生产者剩余也是同样的道理。
生产者出售一种商品得到的收入,减去成本就是生产者剩余,说白了就是企业赚的利润。
这里的关键问题是各家计算各家的成本,谁的成本低,谁就能够获得较多的生产者剩余。
假如现在有3家电脑供应商,IBM的成本是7800元,联想的成本是7500元,天想的成本是7000元,如果都按照8000元的价格出卖,那么他们出售1台电脑将分别获得200元、500元和1000元的生产者剩余。
同时,如果这些企业采取新的技术和管理措施,使成本进一步下降,那他们可以获得更多的生产者剩余。
不过,话叉说回来,这消费者剩余也好,生产者剩余也罢,其实都是消费经济学的概念,它所表示的实际上是买卖双方在交易过程中所得到的收益。
沈阳律师/shenyang
北京律师/beij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