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昆虫仿生设计

合集下载

灵感源于动物的10大仿生车型

灵感源于动物的10大仿生车型

灵感源于动物的10大仿生车型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汽车就是一种人造动物,它不仅由马车进化而来,而且和动物一样,也有身体工作系统,比如它也有自己的“心脏”、“大脑”和“四肢”,也有自己的生命和意志。

本期我们将为您介绍在汽车的设计中,那些来源于动物的天才般的设计灵感。

在这个即将开启的“动物世界”里,有我们孩提时代对汽车、对动物的种种渴望,也有我们现在对汽车发展、自然和谐的不懈梦想.1、甲壳虫:误打误撞成就的经典这是一个足以载入史册的经典设计,尽管它的设计初衷并不是来源于甲壳虫,而是一个自然的风洞造型,但在上个世纪60年代当美国人亲切地称它为“甲壳虫"时,没有人为这个称呼感到意外,对很多人来说,它就是一个超级大的“甲壳虫”,可爱、精致而又亲切,近七十年的不断进化,摇身一变成为时尚个性小车的甲壳虫越发惹人怜爱,而它经典的外形设计精髓却依然得以保存,还有一款车,能如此视时间的流逝若无物吗?2、吉利熊猫:向熊猫致敬伟大的设计同样可以出自中国汽车业的手笔,大红旗带给我们的光荣已经远去,但吉利熊猫的诞生却再次宣告:在世界汽车仿生设计的经典故事里,仍然会有来自东方的传奇,你可以以廉价车的眼光来鄙视它,也可以以性能上的草率来对它嗤之以鼻,但在设计上你必须承认:它干得不赖!事实上,对熊猫的仿生设计,已经有菲亚特熊猫的珠玉在前,吉利熊猫的问世,在取材上已经慢人一着,但当你在街头发现吉利熊猫时,你有充分的理由自豪:这才是来自熊猫祖国的出品,这才是我们想象中的熊猫!3、奥迪A6:性感圆臀OK,现在让我们向素以设计出彩的百年奥迪致敬,也借此缅怀那个几乎改写了奥迪命运的A6性感圆臀,在关键时刻,源于女性臀部的奥迪A6性感圆臀问世了,奥迪A6在和奔驰E级、宝马5系的争夺中获得先机。

抛开历史的恩恩怨怨不提,奥迪A6的性感圆臀设计,的确堪称汽车设计史上的神来之笔,你很难想象,一款如此高贵的汽车,可以设计得如此性感,十年之后,亦无人能掩其风华。

仿生设计经典案例

仿生设计经典案例

多功能蒲公英凳子
台湾设计师郭子荣为Moissure设计的这款蒲公英凳子灵感源于绽 放的蒲公英,由若干根木钉插在同一个圆球上,仿佛一朵盛开的蒲 公英。这些木钉的圆帽非常光滑,共同构成了一个更大的圆球,因 此坐上去不会不舒服。这些木钉之间有空隙,因此你也可以把报纸 杂志等杂物插在空隙里,把蒲公英凳子当杂志架使用。你甚至还可 以把蒲公英凳子固定在墙上,当衣帽架用,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 到。基本什么都不放,摆在家里也是一件艺术品
行。
吸盘机器人台灯
人们对物品、尤其是工业产品的要求已经不仅仅满足于功能和 形式,人们希望能够找回工业化之前的人与物之间的关系,就好比 是传家宝,就好比是生活伴侣,而不仅仅是一件家具,一件生活用 品。乌克兰工业设计师Vladimir Panchenko设计的概念吸盘机器人台 灯仿佛一只可爱的昆虫,四条腿非常灵活,可以任意转动、弯曲, 脚尖则装有吸盘,可以吸附在任何光滑表面,就好比是一只宠物, 只不过更加安静、顺从。
仿生背包——穿山甲
穿山甲背包是2010年Steel Pencil Design Award 的获奖作品,这款背包 的设计灵感来自于拥有大型角质鳞片的哺乳动物——穿山甲。当然,获奖 的原因不只是奇特、前卫的外形,这款背包还有有一个特色是使用回收的 轮胎内胎的橡胶做成的
蜂群吊灯
仿生设计为设计师们提供了无穷无尽的灵感和捷径,瑞典设计师
Jangir Maddadi设计的这款「蜂群吊灯(Swarm Lamp)」的灯泡没有竖直
朝下,而是近似水平的位置,看上去仿佛是几只正在采蜜的蜜蜂。圆形灯 泡好比是蜜蜂的脑袋,身子和尾巴则由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头精雕细刻而成,让人想起工业
化之前的时代,那时创新过程和最终产品同样重要。每款「蜂群吊灯」的

螳螂仿生设计报告--09工设于钦鹏

螳螂仿生设计报告--09工设于钦鹏

车座和车把采用比较柔软 的材质,从而更加舒适, 有利于骑行
展板
望远镜
望远镜 种类繁 多,但 是只分 单筒和 双筒两 种
外观 以双筒
的为主符合人 的眼部特征
颜色 种类比
较多以有色系 搭配黑白灰体 现科技感
2.2 设计过程
螳螂结构刻 画已经在 前面自行 车设计过 程中呈现, 接下来是 变化过程
文化 意义

结构
螳螂头三角形且活动自如,复眼大而明亮;触角细长;颈可自由转
动。前足腿节和胫节有利刺,胫节镰刀状,常向腿节折叠,形成可
以捕捉猎物的前足;前翅皮质,为覆翅,缺前缘域,后翅膜质,臀 域发达,扇状,休息时叠于背上;腹部肥大
形态
• 前胸(上部)长,前足股节 腹面有沟,沟两侧有刺列, 胫节(下部)可嵌入沟内。 它只吃活虫,以有刺的前 足牢牢钳食它的猎物。受 惊时,振翅沙沙作响,同 时显露鲜明的警戒色。常 见于植丛中而非地面上, 体形可像绿叶或褐色枯叶、 细枝、地衣、鲜花或蚂蚁。
焦距调整摒弃了 传统的滚轮的方 式,采用了滑块 设计,同时加上 刻度显示使焦距 的调节更加地直 观
手握的地方采用 类似皮革的凸起 使抓握更有手感
望远镜的尾部使用比较柔软 的材质,在使用时会更加的 舒服。
展板
设计总结
通过这次产品形态创意课,对仿生设计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对其设计过程有了更深刻的研究和钻研,认识到在仿生过程中首 先要对仿生的对象进行比较仔细的观察和研究把握才能进行形态 的演化。
比赛专用自行车
• 比较普通的比赛 用自行车
1.2 设计过程
• 首先对螳螂 的结构进行 细致的刻画
• 在刻画的过程中仔细观察 螳螂的形态特征,从而进 一步简化
• 简化过程

常见仿生学例子100个

常见仿生学例子100个

常见仿生学例子100个常见的仿生学例子有很多,包括但不限于:1. 鸟类的飞行机制启发了飞机的设计。

2. 鲨鱼的皮肤纹理启发了防水材料的设计。

3. 蜻蜓的翅膀结构启发了风力发电机的设计。

4. 蝴蝶的色彩启发了光学材料的设计。

5. 蚂蚁的协作行为启发了无人机的协同工作系统。

6. 海星的吸盘启发了工业机器人的设计。

7. 蝙蝠的超声波导航启发了声纳技术的发展。

8. 蝴蝶的触角启发了化学传感器的设计。

9. 蚂蚁的蚁群智能启发了分布式计算系统的设计。

10. 象鼻的灵活性启发了机器人的抓取技术。

11. 蝙蝠的独特听觉启发了声音定位技术的发展。

12. 蜘蛛的网结构启发了轻质高强度材料的设计。

13. 蝴蝶的迁徙行为启发了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设计。

14. 蚂蚁的寻路能力启发了优化算法的设计。

15. 鲸鱼的流线型身体形状启发了船舶设计。

16. 蝴蝶的群体行为启发了群体智能算法的发展。

17. 蚂蚁的自组织能力启发了自组织网络的设计。

18. 鸟类的骨骼结构启发了轻质材料的设计。

19. 海豚的超声波通信启发了水下通信技术的发展。

20. 蚂蚁的社会组织启发了分布式系统的设计。

21. 蜘蛛的丝绸启发了高强度纤维材料的设计。

22. 蝴蝶的翅膀纹理启发了光学材料的设计。

23. 蜻蜓的飞行姿态启发了无人机的设计。

24. 蜘蛛的捕食方式启发了捕食性机器人的设计。

25. 蚂蚁的信息传递方式启发了分布式传感网络的设计。

26. 蝴蝶的飞行路径规划启发了无人机的路径规划算法。

27. 蚂蚁的蚁群优化启发了优化算法的设计。

28. 蜘蛛的蜘蛛网结构启发了建筑结构的设计。

29. 蝴蝶的色彩变化启发了光学材料的设计。

30. 蚂蚁的蚁群搜索启发了搜索算法的设计。

31. 蜘蛛的丝绸纤维启发了高强度纤维材料的设计。

32. 蝴蝶的飞行动力学启发了飞行器的设计。

33. 蚂蚁的信息素通信启发了分布式通信系统的设计。

34. 蜘蛛的自修复能力启发了材料自修复技术的发展。

35. 蝴蝶的迁徙行为启发了路径规划算法的设计。

昆虫仿生发明

昆虫仿生发明

昆虫仿生发明是指从昆虫的生理结构、行为习性和生存策略中获取灵感,设计出新的科技产品或解决方案。

昆虫是自然界中最多样化的生物群体之一,它们的生存策略和生理结构具有很高的适应性和创新性。

以下是一些昆虫仿生发明的例子:
1. 蜻蜓翅膀:蜻蜓的翅膀非常薄,但强度却非常高。

科学家受到启发,研发出了一种名为“超轻型材料”的材料,这种材料既轻又强,可以用于制造飞机、汽车等交通工具。

2. 蜜蜂蜂巢:蜜蜂蜂巢的结构非常复杂,但却非常坚固。

科学家受到启发,研发出了一种名为“蜂巢结构”的新型建筑材料,这种材料既轻又强,可以用于建造高层建筑。

3. 蜘蛛丝:蜘蛛丝是一种非常坚韧的材料,但其重量却非常轻。

科学家受到启发,正在研发一种名为“蜘蛛丝蛋白”的新型纤维材料,这种材料既轻又强,可以用于制造防弹衣、运动鞋等。

4. 蚊子的吸血机制:蚊子的吸血机制是通过一根细长
的针状器官穿透皮肤。

科学家受到启发,正在研发一种名为“微针贴片”的新型医疗设备,这种设备可以通过微针将药物直接输送到皮肤下,减少药物的副作用。

5. 蚂蚁的社会结构:蚂蚁的社会结构非常复杂,每个蚂蚁都有其特定的角色和任务。

科学家受到启发,正在研发一种名为“蚁群算法”的新型计算机算法,这种算法可以模拟蚂蚁的社会行为,用于解决复杂的优化问题。

以上就是一些昆虫仿生发明的例子。

昆虫仿生(第七章)

昆虫仿生(第七章)
舞动的精灵 ——昆虫仿生
刘燕 教授
吉林大学生物与农业工程学院 吉林大学工程仿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昆虫是地球上分布最广的动物
天上飞
地上爬
地下钻
水中游
全球昆虫种类1000万种
昆虫是地球上种类最多的动物
占全球生物种类的1/2 占全球动物种类的2/3
昆虫-最重要的仿生资源
第一节 昆虫结构仿生

模仿昆虫外部形态结构及其特征,构建实用的技术系 统或制造产品。
2、感觉器官仿生
昆虫视觉仿生
很多昆虫具有与人和其 他动物不同的复眼,其结构 较简单,但功能复杂强大, 是人眼所不及的。
复眼成像原理
昆虫复眼的特殊结构
1. 2. 3. 4. 5. 精巧的定向导航控制系统 多孔径光学系统 运动检测系统 高度平行的信息加工系统 学习与记忆系统
光学系统 前置放大器 探测器
甲虫触角上的嗅觉传感器模拟
模仿嗅觉感受器的传感器
1.参比电极 2.密封胶 3.鋁丝引线 4.聚酰亚胺膜 5.Si3N4膜 8.聚合物膜 6.SiO2膜
7.保护扩散环
昆虫嗅觉感受器用于机器人导航
将模仿昆虫嗅觉感受 器的生物电子传感器安装 在机器人身上,让机器人 具有嗅觉功能,寻找特定 的靶标位点。

“微型机械飞行虫”( micromechanical flying Insect, MFI)或“虫型飞机”( entomopter)就是MAV的一种 。由于其体积小,有很好的隐蔽 性和机动性,最适于在室内或野 外小范围内进行侦察;也可以攻 击载人飞行器及其它目标。将 MFI用于气象数据收集、环境研 究等方面,可大大减少费用。
仿昆虫飞行机理研究MFI

微小昆虫是飞行的佼佼者, 是大自然创造的“微型飞行器”。在 上亿年的飞行进化史中,经过自然 界的不断环境适应和优化选择,在 其形态、运动方式以及利用“新型” 空气动力学原理等方面,达到完美 的程度。这是各国发展MFI技术加 以仿生借鉴的核心。

蜻蜓仿生学的例子

蜻蜓仿生学的例子

蜻蜓仿生学的例子蜻蜓是常见的昆虫之一,也是生物仿生学中经典的研究对象。

蜻蜓的身体构造十分特殊,其独特的翅膀结构和身体组织被许多科学家所借鉴,开发出了许多实用的应用,如超轻的飞行器和绿色能源风轮等。

首先,蜻蜓的翅膀结构十分独特,它们具有网状的纵横交错的表面结构,这种结构使蜻蜓在飞行时能够减少空气阻力,同时增加翼表面积。

科学家通过仿生学研究,在人工航空器中采用了类似的网状结构设计,以提高飞行效率。

此外,蜻蜓的翅膀上有许多类似于“拇指”和“拇指爪”的微型结构,这些结构可以在翅膀运动时改变翼面的形状,使得蜻蜓在飞行时能够调整速度和姿态。

研究人员通过仿生技术,将类似的微型结构应用于仿生机器人中,改善了机器人的运动控制能力。

另外,蜻蜓身体的轻巧和纤细也激发了科学家的研究灵感。

科学家们发现蜻蜓的身体结构非常轻盈,这不仅使它们在飞行过程中非常敏捷迅速,而且还使得它们的飞行距离更长。

于是,仿生学研究人员利用蜻蜓的身体结构开发出了各种轻巧的飞行器和机器人,例如鸟类、昆虫等,这使得这些机器人的性能更加出色。

此外,蜻蜓的眼睛也成为了仿生学研究的重要对象。

蜻蜓的眼睛被分成了几千个小眼睛,每个小眼睛只能看到一个像素大小的区域,而且它们的眼睛能够实现360度全景视角。

这种眼睛结构被称为复眼,因为它们可以在瞬间捕捉到周围的大量信息,并将其整合成一个图像。

科研人员通过仿生学技术,开发出了使用复眼技术的摄像头,可以用于监控或拍摄飞机、无人机等高速运动物体。

综上所述,通过对蜻蜓的研究,我们可以发现许多生物进化的智慧和优越性能,并将这些智慧和优越性能应用到人工设备中,来提高它们的性能和功能。

未来,仿生学研究将在人工智能、材料科学、飞行器等多个领域取得更多的成果,从而改善人类的生活质量并为保护地球环境做出贡献。

仿生法

仿生法

10.响尾蛇和空对空响尾蛇导弹。 11.火箭升空利用的是水母、墨鱼反冲原理。

12.根据蝙蝠超声定位器的原理,人们还仿 制了盲人用的“探路仪”。这种探路仪内 装一个超声波发射器,盲人带着它可以发 现电杆、台阶、桥上的人等。

13.人们根据蛙眼的视觉原理,研制成功一 种电子蛙眼。这种电子蛙眼能像真的蛙眼 那样,准确无误地识别出特定形状的物体。 把电子蛙眼装入雷达系统后,雷达抗干扰 能力大大提高。
【定义】
什么是仿生法呢?各种动物和植物伴 随着我们度过了成千上万年,但人类 有意识地向它们学习却是上世纪中期 才开始的。人们往往在遇到难以解决 的问题时就开始细心地观察动物和植 物,希望能从它们身上找到答案或启 示,这种有意识地模仿生物进行创新 发明的方法叫仿生法。
人们运用仿生法发明硕果累累:
那么如何应用仿生法呢?
2.蚂蚁是力气最大的昆虫,它可 支撑其体重300倍的重物。
3.跳蚤是跳高冠军,它一跳就是 其体长的200倍。这相当于人跳 400m高。
4.蝗虫是飞行能力最强的昆虫,它可以连续不 停地飞行9个小时。 5.食量最大的天蛾幼虫,它在出生一个月内可 吃掉比其体重重80000倍的东西。 6.移动最快的昆虫是热带蟑螂,每秒钟可移动 40~43倍体长的距离,相当于人每秒前进 130m。 7.天蛾是嗅觉最灵敏的昆虫,其雄蛾可以在十 几公里以外嗅到雌蛾散发出的气味。虽然 雌蛾释放的信息素只有0.0001mg。
二、联系实际问题创造性地解决
防毒面具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军曾与英法联军展开 激战,双方对峙半年之久。1915年,德军为了打 破欧洲战场长期僵持的局面,第一次使用了化学 毒剂。他们在阵地前沿设置了5730个盛有氯气的 钢瓶,朝着英法联军阵地的顺风方向打开瓶盖, 把180吨氯气释放出去。顿时,一片绿色烟雾腾 起,并以每秒3米的速度向对方的阵地飘移,一 直扩散到联军阵地25公里处,结果致使5万英法 联军士兵中毒死亡,战场上的大量野生动物也相 继中毒丧命。可是奇怪的是,这一地区的野猪竟 意外地生存下来。这件事引起了科学家的极大兴 趣。

十大人类发明动物仿生技术

十大人类发明动物仿生技术

十大人类发明动物仿生技术十大人类发明动物仿生技术2009年09月15日 17:59:46 作者: znyanghong据美国《心理绒毛》杂志报道,从古至今,人类一直在从大自然吸取灵感。

维可牢尼龙搭扣即是研究人员受野蓟钩刺启发开发出来的,而第一代道路反射镜也是模仿猫眼结构制造的。

今天,模仿大自然的科学(即生体模仿学)已成为一个产值达十亿美元的行业。

以下是我们人类从动物王国“偷学”的十大技术。

1. 塑料涂层(偷学对象:鲨鱼)基于鲨鱼皮开发出的一种塑料涂层,目前正在医院患者接触频率最高的一些地方进行实验细菌感染恐怕是最令医院头疼的一件事,无论医生和护士洗手的频率有多高,他们仍不断将细菌和病毒从一个患者传到另一个患者身上,尽管不是故意的。

事实上,美国每年有多达10万人死于他们在医院感染的细菌疾病。

但是,鲨鱼却可以让自己的身体长久保持清洁——长达一亿多年。

如今,正是由于鲨鱼这一特性,细菌感染可能会重蹈恐龙的覆辙——从地球上彻底消失。

与其他大型海洋动物不同,鲨鱼身体不会积聚黏液、水藻和藤壶。

这一现象给工程师托尼·布伦南(Tony Brennan)带来了无穷灵感,在2003年最早了解到鲨鱼的特性以后,他多年来一直在尝试为美国海军舰艇设计更能有效预防藤壶的涂层。

在对鲨鱼皮展开进一步研究以后,他发现鲨鱼整个身体覆盖着一层层凹凸不平的小鳞甲,就像是一层由小牙织成的毯子。

黏液、水藻在鲨鱼身上失去了立足之地,而这样一来,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这样的细菌也就没有了栖身之所。

一家叫Sharklet的公司对布伦南的研究很感兴趣,开始探索如何用鲨鱼皮开发一种排斥细菌的涂层材料。

今天,该公司基于鲨鱼皮开发出一种塑料涂层,目前正在医院患者接触频率最高的一些地方进行实验,比如开关、监控器和把手。

迄今为止,这种技术看上去确实可以赶走细菌。

Sharklet公司还有更宏伟的目标:下一步是开发一种可以消除另一个常见感染源——尿液管——的塑料涂层。

讨厌的苍蝇,匹配超级能力!神奇仿生学,你知道多少?

讨厌的苍蝇,匹配超级能力!神奇仿生学,你知道多少?

讨厌的苍蝇,匹配超级能力!神奇仿生学,你知道多少?讨厌的苍蝇,与宏伟的航天事业,似乎风马牛不相及,但仿生学却把它们紧密地联系起来了。

苍蝇是声名狼藉的“逐臭之夫”,凡是腥臭污秽的地方,都有它们的踪迹。

嗅觉特别灵敏,远在几千米外的气味也能嗅到。

仿生学家,根据苍蝇嗅觉器官的结构和功能,仿制成一种十分奇特的小型气体分析仪,已经被安装在宇宙飞船的座舱里,用来检测舱内气体的成分。

这种小型气体分析仪,也可测量潜水艇和矿井里的有害气体。

利用这种原理,还可用来改进计算机的输入装置和有关气体色层分析仪的结构原理中。

楫翅(又叫平衡棒)是个“天然导航仪”,人们模仿它制成了“振动陀螺仪”这种仪器已经应用在火箭和高速飞机上,实现了自动驾驶。

自古以来,自然界就是人类各种技术思想、工程原理及重大发明的源泉。

人类无与伦比的能力和智慧远远超过生物界的所有类群。

随着生产的需要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从20世纪50年代以来,人们已经认识到生物系统是开辟新技术的主要途径之一,自觉地把生物界作为各种技术思想、设计原理和创造发明的源泉。

一、我们最有可能成功的几项来自野外的新科技.1. 鲨鱼皮 --- 最新的导管热鲨鱼皮对速度的影响,早就被人类实用化鲨鱼皮,千万年来一直有办法保持清洁借用鲨鱼皮,感染可能会绝迹。

Sharklet公司,生产一种由鲨鱼皮概念而产生的塑料覆盖物。

试用在医院里大多数人会摸到的物品表面,像是灯的开关、屏幕、把手。

防止细菌上似乎是成功的。

下一个企划,是替常常造成感染的导管做朔胶覆盖物。

2. 蝙蝠魔杖-神奇!这个手杖利用回波测试法,跟蝙蝠用来探测环境的知觉系统相同。

每秒释放6万个超音波,并感应回弹的波长。

当某些回来快一点,那意味着有某个物体在附近,此时手杖的把手就会震动。

采用这个技术,不仅可以看见在地面上的物体,如空罐子或消防栓,还可以侦测地面以上的物体,如低挂的号志和树枝。

手杖的输入及回报系统是无声的,因此使用者可以同时听到周遭的所有声音。

100例动物仿生设计

100例动物仿生设计

100例动物仿生设计1. 鸟类仿生设计: 高效飞行机器人2. 蜘蛛仿生设计: 粘性爪足机器人3. 蚂蚁仿生设计: 自组织机器人4. 萤火虫仿生设计: 光控灯具5. 海豚仿生设计: 水下机器人6. 蝴蝶仿生设计: 自由飞行机器人7. 蛇仿生设计: 灵活机器人8. 熊猫仿生设计: 可爱智能玩具9. 蚊子仿生设计: 无声风扇10. 马仿生设计: 高速交通工具11. 蝙蝠仿生设计: 夜视装置12. 鲸鱼仿生设计: 海洋清扫机器人13. 孔雀仿生设计: 装饰性顶盖材料14. 毛毛虫仿生设计: 移动机器人15. 蜜蜂仿生设计: 自动采蜜机器人16. 鳄鱼仿生设计: 机器人底盘设计17. 猫仿生设计: 柔软机器人控制技术18. 蝴蛾仿生设计: 高效光伏电池板19. 蟋蟀仿生设计: 超声波传感器20. 螃蟹仿生设计: 自适应机器人手爪21. 蜘蛛猴仿生设计: 灵活运动机器人22. 火箭虾仿生设计: 水下推进器23. 刺猬仿生设计: 防爆材料24. 马鞍螺仿生设计: 软体机器人25. 犀牛仿生设计: 装甲车设计26. 鳄鱼皮仿生设计: 防水涂层材料27. 珊瑚仿生设计: 高效过滤装置28. 蝠鲼仿生设计: 高效船体设计29. 雏菊仿生设计: 生态建筑设计30. 百灵鸟仿生设计: 声学材料31. 乌龟仿生设计: 增强型防护壳32. 海胆仿生设计: 自动清洁机器人33. 孔雀蛇仿生设计: 弯曲性传感器34. 蜜蜂虾仿生设计: 微型水下探测器35. 海星仿生设计: 粘附材料36. 姬鱼仿生设计: 水下通信设备37. 猫头鹰仿生设计: 高清红外摄像机38. 刺鼠仿生设计: 防刺高温手套39. 瓢虫仿生设计: 粘性抓取机器人40. 螳螂仿生设计: 自动调整机器人身体41. 象鼻虫仿生设计: 抓取动作优化机器人42. 长颈鹿仿生设计: 高空工作机器人43. 青蛙仿生设计: 弹性跳跃机器人44. 蜜蜂猴仿生设计: 树木攀爬机器人45. 蚌仿生设计: 高强度材料46. 蛤蜊仿生设计: 水下钻探机器人47. 信天翁仿生设计: 高效蓄电池技术48. 鲸鱼胸骨仿生设计: 高张力建筑材料49. 星鼠仿生设计: 灵敏的机器人眼睛50. 海狮仿生设计: 水下侦查机器人51. 雄鹿角仿生设计: 高强度骨材料52. 盾虫仿生设计: 自动消防机器人53. 海豚耳朵仿生设计: 高灵敏度声波传感器54. 比目鱼仿生设计: 底部清扫机器人55. 青蛙腿仿生设计: 弹性跳跃机器人56. 飞鱼仿生设计: 高速水中滑翔机器人57. 斑马仿生设计: 捷足先登的机器人腿部设计58. 圆蛛仿生设计: 高强度特种丝材料59. 雁形飞行仿生设计: 群体飞行机器人60. 灾难蜡螟仿生设计: 原子力反应堆核辐射检测机器人61. 狒狒臀部仿生设计: 进阶型机器人底盘设计62. 神鹿仿生设计: 高武器系统装甲设计63. 地瓜田鼠仿生设计: 土块剥离动作优化机器人手臂64. 狐狸仿生设计: 植物生物感应器件65. 信天翁洗澡行为仿生设计: 水上清洁机器人66. 后拖鱼仿生设计: 极速水面滑行机器人67. 海带藻仿生设计: 太阳能电池板68. 燕子核心仿生设计: 灵活紧凑安全电瓶包69. 梅花鹿仿生设计: 目标检测与跟踪系统设计70. 萤虫尾巴仿生设计: 高亮度照明系统设计71. 浪花翼仿生设计: 高稳定运动控制系统设计72. 雨燕翅膀仿生设计: 高效升力翼型设计73. 狐狸耳朵仿生设计: 高灵敏度声音刺激传感器设计74. 壁虎趾端仿生设计: 高粘附力摩擦材料设计75. 鸳鸯种羽仿生设计: 羽翼颜色变化机制设计76. 热带鱼尾巴仿生设计: 高灵活性水下推进系统设计77. 七彩鸟喉管仿生设计: 高保真声音发射器件设计78. 鳄鱼皮纹仿生设计: 高稳定性摩擦防滑面设计79. 高傲公牛头角仿生设计: 高耐压碰撞材料设计80. 鸵鸟腿部仿生设计: 高刚性高柔韧动力传输设计81. 鱼鳞片层仿生设计: 高灵敏度压力传感系统设计82. 玲珑蜗牛壳仿生设计: 高强度材料83. 螳螂虾钳部仿生设计: 高力保持高速振动剪断系统设计84. 野猪皮毛仿生设计: 高耐磨、高阻尼振动吸收体设计85. 蟾蜍吸盘趾端仿生设计: 高粘附力、高稳定附着体设计86. 蜡螟亮光引诱行为仿生设计: 高功率、大范围、高安全红外波段激光发射设备设计87. 鹦鹉嘴部仿生设计: 高灵敏度、高耐用性声音、触摸、颜色识别传感器设计88. 长腿鹬蚌足部仿生设计: 高远距离、高精度动力传输与定位系统设计89. 熊猫大眼仿生设计: 高感光度、高分辨率、超广角监控影像传感器设计90. 巴布亚毒蛙皮肤仿生设计: 高化学品清洁能力、高抗紫外线诱变性材料设计91. 秘鲁蓝螳螂翅膀仿生设计: 高稳定紧凑卷曲柔性整平翅膀设计92. 丹尼尔汤姆逊仿生设计: 高抗压衬垫材料93. 缅甸天鹅粳稻仿生设计: 高产性、高耐盐碱地稻种设计94. 特罗索瓦尔传感行为仿生设计: 高帧率、高清晰度、自适应设计95. 牙脂鱼雷舰、救援仿生设计: 高速潜航、高载重、自修复材料设计96. 南极海冰王仿生设计: 高稳定性、高沉降速度、低海底地会材料设计97. 纹饰盾甲游击队仿生设计: 高强度、高韧性、高可调节冰、石子、球体防护材料设计98. 阿尔巴尼亚包层蜂巢电源仿生设计: 高容量、高输出、无线充电电池设计99. 玫瑰鹿长喉口鼻部仿生设计: 高无线电接收性能、高传感性、高体积、高定位精确度传感器设计100. 金头挂科蛤组织仿生设计: 高透明度、高防摔、高适应性蓝光屏材料设计。

昆虫里的“建筑师”

昆虫里的“建筑师”

昆虫里的“建筑师”作者:蒋卓衡来源:《中学科技》2018年第12期在长时间的进化和繁衍中,昆虫发展了一系列生存策略来保障自身群体的延续,其中一个非常有效的方法就是建造各种建筑来保护自身不受攻击。

由于昆虫种类繁多,生存环境多样化,这些建筑的款式也花样百出,差异极大。

让我们来看看昆虫中那些具有惊人天分和创造力的“建筑师”的作品。

卷叶象甲在一些果树上有时会看到一些叶子呈现规则的卷筒形状,同时有着被咬噬的痕迹,这便是卷叶象甲的建筑作品。

卷葉象甲是一类小型甲虫,隶属于鞘翅目、卷叶象甲科,其中很多种类都是果园和林木的害虫,而它危害植物所用的恰恰就是其建筑本领。

卷叶象甲的成虫其实并不在叶片里生活,而是在杂草、石块缝隙或者土表层越冬,到了夏季才开始活跃。

在找到了适当的植物之后,卷叶象甲就开始了它们的建筑工作:首先上树找到比较合适的叶片,将叶柄咬伤使得叶片枯萎,然后多足并用将叶片一层层卷起来,每卷一层就在当中产卵,每一层卷叶的接合处用唾液加固,最终成型的卷叶就是比较规则的筒形。

卷叶中的卵孵化之后,幼虫就在里面开吃,当叶子被吃得差不多以至于完全枯萎落地时,幼虫也在其中成熟化蛹,之后羽化为成虫,开始下一轮建筑。

蓑蛾鳞翅目昆虫中也有非常多的成员喜欢用叶片等来建造居室,蓑蛾就是其中最有名气的一类。

蓑蛾科的成虫两性差异十分巨大:雄性蓑蛾和大多数蛾子一样具有两对发达的翅膀和一对细长的触角;雌性蓑蛾终生把自己裹在幼虫时期就做好的“蓑衣”中,没有翅膀,甚至连足都没有发育。

而这里说到的“蓑衣”,就是蓑蛾科这一名称的由来。

蓑蛾的幼虫和别的蛾子一样是毛虫状态,不同之处在于蓑蛾的幼虫一孵化就开始给自己制作蓑衣,每一只幼虫都有一件属于自己的合身蓑衣。

随着幼虫的成长,它的蓑衣也逐渐加长加厚,并且逐渐被添上合适的材料,例如草棍、叶片等。

全世界已知的蓑蛾约1300多种,种类不同,环境不同,其蓑衣的形状和大小也有所不同,例如用枯叶搭建的简易帐篷型、用小木棒搭建的金字塔型或者是草棍碎屑累加的铁塔型。

仿生学的例子

仿生学的例子

仿生学的例子大自然的启示乌贼和鱼雷诱饵乌贼体内的囊状物能分泌黑色液体,遇到危险时它便释放出这种黑色液体,诱骗攻击者上当。

潜艇设计者们仿效乌贼的这一功能读者设计出了鱼雷诱饵。

鱼雷诱醋似袖珍潜艇,可按潜艇的原航向航行,航速不变,也可模拟噪音、螺旋节拍、声信号和多普勒音调变化等。

正是它这种惟妙惟肖的表演,令敌潜艇或攻击中的鱼雷真假难辩,最终使潜艇得以逃脱。

蜘蛛和装甲生物学家发现蜘蛛丝的强度相当于同等体积的钢丝的5倍。

受此启发,英国剑桥一所技术公司试制成犹如蜘蛛丝一样的高强度纤维。

用这种纤维做成的复合材料可以用来做防弹衣、防弹车、坦克装甲车等结构材料。

长颈鹿和“抗荷服”长颈鹿是目前世界上最高的动物,其大脑和心脏的距离约3米,完全是靠高达160~260毫米汞柱的血压把血液送到大脑的。

按一般分析,当长颈鹿低头饮水时,大脑的位置低于心脏,大量的血液会涌入大脑,使血压更加增高,那么长颈鹿会在饮水时得脑充血或血管破烈等疾病而死。

但是裹在长颈鹿身上的一层、厚皮紧紧箍住了血管,限制了血压,飞机设计师和航空生物学家依照长颈鹿皮肤原理,设计出一种新颖的“抗荷服”,从而解决了超高速歼击机驾驶员在突然加速爬升时因脑部缺血而引起的痛苦。

这种“抗荷服”内有一装置,当飞机加速时可压缩空气,也能对血管产生相应的压力,这比长颈鹿的厚皮更高明了。

鲸鱼和潜艇的“鲸背效应”当代核潜艇能长时间潜航于冰海之下,但若在冰下发射导弹,则必须破冰上浮,这就碰到了力学上的难题。

潜舴专家从鲸鱼每隔10分钟必须破冰呼吸一次中得到启迪,在潜艇顶部突起的指挥台围壳和上层建筑方面,作了加强材料力度和外形仿鲸背处理,果然取得了破冰时的“鲸背效应”。

蝴蝶和卫星控温系统遨游太空的人造卫星,当受到阳光强烈辐射时,卫星温度会高达200摄氏度;而在阴影区域,卫星温度会下降至零下200摄氏度左右,这很容易烤坏或冻坏卫星上的精密仪器仪表,它一度曾使航天科学家伤透了脑筋。

后来,人们从蝴蝶身上受到启迪。

十大昆虫艺术作品

十大昆虫艺术作品

十大昆虫艺术作品:大自然中的邪恶精灵引导语:地球上的昆虫数量可能达到1千万的五次幂,人类对于昆虫的认识十分有限,多数人都认为这些小昆虫只是俯冲轰炸般地冲向食物,或者趁人不备时偷偷地吸食人体血液。

事实上,它们对于自然界生态系统非常重要,维系并保持着自然界的生态平衡。

1、泰萨-法默创造的“邪恶精灵之战”当你看到泰萨-法默(Tessa Farmer)创造的邪恶精灵,或许它们的奇特造型将成为你最可怕的恶梦。

泰萨设计的邪恶精灵高1厘米,是长着翅膀的骷髅体。

这些造型奇特的微型人体骷髅是采用树根、嫩枝和其它自然材料制成,在邪恶精灵身体上用胶水黏附着苍蝇的翅膀,这些制作过程都是泰萨使用钳子非常认真地完成,并采用了高性能显微镜。

这些微型人体骷髅仍保留着人类的“邪恶本性”,在这些微型设计中体现了邪恶精灵如何控制自然界的其它昆虫。

这位英国艺术家称,这一设计源自科幻小说中的“小精灵”。

2、迈克尔-柯克的宝石甲虫翅膀刺绣早在公元650年,具有彩色金属绿色翅膀的甲虫曾用于装饰圣殿,并且这种美丽的甲虫翅膀可用于装饰手持的扇子、小雕像、珠宝、本封面和织物。

它可以代替美丽的宝石,这些甲虫翅膀可以很轻易地用针线缝在织布上,但这种甲虫翅膀刺绣使用起来却并不长久。

美国德克萨斯州艺术家迈克尔-柯克(Michael Cook)对于这一甲虫刺绣颇感自豪。

3、马格纳斯-穆尔的“苍蝇喜剧生活”瑞典摄影师马格纳斯-穆尔(Magnus Muhr)喜好在家中收集死亡苍蝇尸体,之后再赋予它们新的生命,把它们装扮成滑稽可爱的样子,并在特定的情景中扮演着搞笑的动作。

穆尔将苍蝇尸体装扮在宁静的生活氛围或者将它们穿着模拟人类的靴子,并演示着人类生活中的某些情景。

比如:跳集体跳舞、跳台上跳水、拔河中的苍蝇等。

据悉,穆尔也是一位环保回收者,这些苍蝇翅膀均是从家中窗台和台灯上收集的。

目前,他制作的“苍蝇喜剧生活”每版售价40欧元。

4、迈克-利比的“机械昆虫小动物园”儿童天生地喜欢肢解昆虫,这完全出自儿童们的好奇心,而成年人却不会像儿童这样无聊。

各种仿生设计案例解析

各种仿生设计案例解析

4.“Philishanve Reflex Action”剃须刀
• 飞利浦公司在1996年剃须刀设计。其产品形态以男 性下颚的结构特征为设计原点,同时表面材质也模 仿了肌肤的质感。产品不仅以其特有的形态暗示了 产品的消费人群,同时也提高了产品的亲和力。
5.爱国者MP3
• 这款MP3让人看到第一眼便顿生爱怜之情。之所以 产生这样的情感,主要因为其中另种主要色调所构 成的图形和很想襁褓中包裹的婴儿。虽然是对婴儿 形象的高度抽象,但仍可以使人感受到具有活力的 橙色寓意可爱的宝宝,纯净的白色如父母的安全和 呵护。以形象的产品寓意表达了设计师及企业对消 费者真心的关爱与呵护。
18.阿莱西生活用品
• 意大利阿莱西品牌的生活用品,以艳丽,活泼的色 彩以及充满趣味的设计样式没事人们在使用过程中 体验到轻松愉悦的生活情趣,满足了人们的情感要 求。这种产品自然历史悠久,更具长久的生命力。
19.“Pistillo”灯
• 由Tetrarch工作室设计出品。借鉴了花朵的花蕊部 分的概念和造型,给人一种身在大自然的感觉,花 蕊层次感丰富,繁多而有秩序的排布,让人赏心悦 目。
31.仿水果表面吉利的饮料盒包装设计
• 此设计是由Naoto Fukasawa公司设计的。设计使 用橡胶材料,充分表达出香蕉,橘子的等水果味的 设计语意,人们看到饮料盒就仿佛一感受到了水果 的味道,又是很多人伸手触摸包装,想切身体会一 下摸起来的感受。而且很容易看出此口味是什么。
32.仿象鼻机器臂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25.竹形杯
• 喜欢这个设计,我很喜欢竹子带给人的那种独属于 中国人的那种美玉亭亭玉立的感觉。这款设计曾获 新加坡设计奖,是一款典型的具有东方文化底蕴的 现代设计。杯子堆起来可以形象成竹子般的造型。 这种形态是因为设计者把握住了我国大众对竹这一 自然静物的喜爱之情。

仿生学及其应用

仿生学及其应用

仿生学及其应用(仿生学现象简表):1.从令人讨厌的苍蝇身上,仿制成功一种十分奇特的小型气体分析仪。

已经被安装在宇宙飞船的座舱里,用来检测舱内气体的成分。

2.从萤火虫到人工冷光;3.电鱼与伏特电池;4.水母的顺风耳,仿照水母耳朵的结构和功能,设计了水母耳风暴预测仪,能提前15小时对风暴作出预报,对航海和渔业的安全都有重要意义。

5.人们根据蛙眼的视觉原理,已研制成功一种电子蛙眼。

这种电子蛙眼能像真的蛙眼那样,准确无误地识别出特定形状的物体。

把电子蛙眼装入雷达系统后,雷达抗干扰能力大大提高。

这种雷达系统能快速而准确地识别出特定形状的飞机、舰船和导弹等。

特别是能够区别真假导弹,防止以假乱真。

电子蛙眼还广泛应用在机场及交通要道上。

在机场,它能监视飞机的起飞与降落,若发现飞机将要发生碰撞,能及时发出警报。

在交通要道,它能指挥车辆的行驶,防止车辆碰撞事故的发生。

6.根据蝙蝠超声定位器的原理,人们还仿制了盲人用的"探路仪"。

这种探路仪内装一个超声波发射器,盲人带着它可以发现电杆、台阶、桥上的人等。

如今,有类似作用的"超声眼镜"也已制成。

7.模拟蓝藻的不完全光合器,将设计出仿生光解水的装置,从而可获得大量的氢气。

8.根据对人体骨胳肌肉系统和生物电控制的研究,已仿制了人力增强器--步行机。

9.现代起重机的挂钩起源于许多动物的爪子。

10.屋顶瓦楞模仿动物的鳞甲。

11.船桨模仿的是鸭的蹼。

12.锯子学的是螳螂臂,或锯齿草。

13.苍耳属植物获取灵感发明了尼龙搭扣。

14.嗅觉灵敏的龙虾为人们制造气味探测仪提供了思路。

15.壁虎脚趾对制造能反复使用的粘性录音带提供了令人鼓舞的前景。

16.贝用它的蛋白质生成的胶体非常牢固,这样一种胶体可应用在从外科手术的缝合到补船等一切事情上。

17.树叶的排列和悉尼大剧院的建设。

18.潜水艇和鱼的沉浮。

19.响尾蛇和空对空响尾蛇导弹。

20.人们根据章鱼发明烟雾弹。

十大昆虫仿生设计

十大昆虫仿生设计

十大昆虫仿生设计我们的身边日夜都陪伴着大量昆虫和蜘蛛纲动物,它们形态不一,体型各异,但由于长相恐怖,我们几乎不会将它们作为思考的对象。

实际上,昆虫和蜘蛛纲不仅在地球生态系统中占据重要位置,同时也是人类的一个不可思议的灵感源泉。

从太阳能电池板到垂直概念农场,再从电子阅读器的显示屏到可持续建筑的集雾器,很多富有创造性的设计灵感均来自于这些小生灵。

以下盘点的是十大仿生设计,设计灵感来自蝴蝶、甲虫、蜻蜓、蜜蜂、蜘蛛等昆虫和蜘蛛纲动物,它们让我们研制的设备进一步接近自然的完美。

1、不会漏气的仿蜂巢轮胎未来的轮胎不需要充气,因此也就不存漏气问题,这一进步能够挽救很多士兵的生命。

按照政府提出的要求,轮胎需要具备较高的承重能力,可抵御临时爆炸装置袭击并且能够在遇袭后仍以每小时50英里(约合每小时80公里)的速度行驶。

为了满足政府的要求,Resilient技术公司和威斯康星州大学麦迪逊分校聚合体工程学中心的开发人员设计了模仿蜂巢结构的轮胎。

他们知道没有什么能够比这种设计更完美的了。

这种仿生轮胎由一系列六角形构成,拥有极高的坚固度同时可让重量均匀分布以实现平滑行驶。

2、灵感来自甲虫的水壶在世界上一些严重缺水的地区,只有富有革新性的发明创造才能真正确保饮用水的洁净与安全。

一位设计师做到了这一点,创造性地提出了从雾气中获取水的想法。

他就是帕克_基特,所设计的“露水库”水壶模拟了甲虫雾中取水的方式,水壶背部的脊状结构能够收集露水。

这款水壶采用不锈钢圆顶造型,早晨时的温度低于空气,所形成的露水会滑落至一个收集道。

“露水库”一次大约可收集一杯水,虽然听起来不是很多,但对某些人来说,一杯水却能够决定他们的生死。

3、仿甲虫剧场集雾器这一设计与甲虫灵感水壶类似,但个头却是它的1000倍。

这个圆形露天剧场名为“水剧场”,座落于海滨地区,能够从空气中获取水并有效蒸馏海水。

水剧场是专为金丝雀群岛的拉斯帕尔马斯开发区设计的,它同样从甲虫身上获取灵感。

仿生发明的经典例子

仿生发明的经典例子

仿生发明的经典例子
1. 你知道飞机吗?那可是模仿鸟儿飞行发明出来的呀!鸟儿在空中自由自在地翱翔,人类就想着,要是我们也能像鸟儿一样飞该多好,于是就有了飞机呀!
2. 还有潜艇呢,这可是模仿鱼在水中的活动发明的呀!鱼在水里游得那么灵活,人类就想借鉴一下,这不就造出潜艇了嘛!
3. 那萤火虫一闪一闪的多神奇,人类仿照萤火虫发明了冷光灯呀!是不是很厉害?
4. 蝙蝠能在黑暗中准确飞行,你觉得神奇不?人类仿照蝙蝠的原理就发明了雷达哦!
5. 荷叶表面的结构多特别呀,不沾水呢,仿照这个人类弄出了超疏水材料哦!
6. 蚊子那尖尖的嘴巴能轻易刺破皮肤,人类受此启发发明了注射器呀,多有趣!
7. 翠鸟的嘴快速入水抓鱼那么牛,人类模仿这个设计出了高速列车的车头呢,哇塞!
8. 章鱼能够改变自身颜色来隐藏自己,嘿,人类就根据这个发明了变色材料呢!
9. 蝴蝶翅膀上的花纹那么美丽又有特点,人类仿照这个研发出了防伪技术呀!
我的观点结论:仿生发明真是太奇妙啦,从自然界中获取灵感,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这么多的便利和惊喜呀!。

灵感源于动物的10大仿生车型

灵感源于动物的10大仿生车型

灵感源于动物的10大仿生车型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汽车就是一种人造动物,它不仅由马车进化而来,而且和动物一样,也有身体工作系统,比如它也有自己的“心脏”、“大脑”和“四肢”,也有自己的生命和意志。

本期我们将为您介绍在汽车的设计中,那些来源于动物的天才般的设计灵感。

在这个即将开启的“动物世界”里,有我们孩提时代对汽车、对动物的种种渴望,也有我们现在对汽车发展、自然和谐的不懈梦想。

1、甲壳虫:误打误撞成就的经典这是一个足以载入史册的经典设计,尽管它的设计初衷并不是来源于甲壳虫,而是一个自然的风洞造型,但在上个世纪60年代当美国人亲切地称它为“甲壳虫”时,没有人为这个称呼感到意外,对很多人来说,它就是一个超级大的“甲壳虫”,可爱、精致而又亲切,近七十年的不断进化,摇身一变成为时尚个性小车的甲壳虫越发惹人怜爱,而它经典的外形设计精髓却依然得以保存,还有一款车,能如此视时间的流逝若无物吗?2、吉利熊猫:向熊猫致敬伟大的设计同样可以出自中国汽车业的手笔,大红旗带给我们的光荣已经远去,但吉利熊猫的诞生却再次宣告:在世界汽车仿生设计的经典故事里,仍然会有来自东方的传奇,你可以以廉价车的眼光来鄙视它,也可以以性能上的草率来对它嗤之以鼻,但在设计上你必须承认:它干得不赖!事实上,对熊猫的仿生设计,已经有菲亚特熊猫的珠玉在前,吉利熊猫的问世,在取材上已经慢人一着,但当你在街头发现吉利熊猫时,你有充分的理由自豪:这才是来自熊猫祖国的出品,这才是我们想象中的熊猫!3、奥迪A6:性感圆臀OK,现在让我们向素以设计出彩的百年奥迪致敬,也借此缅怀那个几乎改写了奥迪命运的A6性感圆臀,在关键时刻,源于女性臀部的奥迪A6性感圆臀问世了,奥迪A6在和奔驰E 级、宝马5系的争夺中获得先机。

抛开历史的恩恩怨怨不提,奥迪A6的性感圆臀设计,的确堪称汽车设计史上的神来之笔,你很难想象,一款如此高贵的汽车,可以设计得如此性感,十年之后,亦无人能掩其风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十大昆虫仿生设计
/d/2011-01-06/09265065457.shtml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1月6日消息,我们的身边日夜都陪伴着大量昆虫和蜘蛛纲动物,它们形态不一,体型各异,但由于长相恐怖,我们几乎不会将它们作为思考的对象。

实际上,昆虫和蜘蛛纲不仅在地球生态系统中占据重要位置,同时也是人类的一个不可思议的灵感源泉。

从太阳能电池板到垂直概念农场,再从电子阅读器的显示屏到可持续建筑的集雾器,很多富有创造性的设计灵感均来自于这些小生灵。

以下盘点的是十大仿生设计,设计灵感来自蝴蝶、甲虫、蜻蜓、蜜蜂、蜘蛛等昆虫和蜘蛛纲动物,它们让我们研制的设备进一步接近自然的完美。

1.不会漏气的仿蜂巢轮胎
不会漏气的仿
蜂巢轮胎
未来的轮胎不需要充气,因此也就不存漏气问题,这一进步能够挽救很多士兵的生命。

按照政府提出的要求,轮胎需要具备较高的承重能力,可抵御临时爆炸装置袭击并且能够在遇袭后仍以每小时50英里(约合每小时80公里)的速度行驶。

为了满足政府的要求,Resilient技术公司和威斯康星州大学麦迪逊分校聚合体工程学中心的开发人员设计了模
仿蜂巢结构的轮胎。

他们知道没有什么能够比这种设计更完美的了。

这种仿生轮胎由一系列六角形构成,拥有极高的坚固度同时可让重量均匀分布以实现平滑行驶。

2.灵感来自甲虫的水壶
灵感来自甲虫
的水壶
在世界上一些严重缺水的地区,只有富有革新性的发明创造才能真正确保饮用水的洁净与安全。

一位设计师做到了这一点,创造性地提出了从雾气中获取水的想法。

他就是帕克·基特,所设计的“露水库”水壶模拟了甲虫雾中取水的方式,水壶背部的脊状结构能够收集露水。

这款水壶采用不锈钢圆顶造型,早晨时的温度低于空气,所形成的露水会滑落至一个收集道。

“露水库”一次大约可收集一杯水,虽然听起来不是很多,但对某些人来说,一杯水却能够决定他们的生死。

3.仿甲虫剧场集雾器
仿甲虫剧场集
雾器
这一设计与甲虫灵感水壶类似,但个头却是它的1000倍。

这个圆形露天剧场名为“水剧场”,座落于海滨地区,能够从空气中获取水并有效蒸馏海水。

水剧场是专为金丝雀群岛的拉斯帕尔马斯开发区设计的,它同样从甲虫身上获取灵感。

这座剧场利用获取的淡水浇灌农作物,同时为炎热的沙漠气候送去阵阵凉意。

4.仿蜻蜓垂直概念农场
仿蜻蜓垂直概
念农场
令人吃惊的垂直概念农场是文森特·卡勒博为纽约设计的,长着金属和玻璃“翅膀”,设计灵感直接来源于蜻蜓的外骨骼。

这座供养动植物的农场能够利用充足的阳光和高空的空气流动。

它共有132层,有望在罗斯福岛拔地而起。

除了农场外,这座建筑的内部还建造了住宅和办公室。

5.速度更快的仿甲虫光学计算机
速度更快的仿
甲虫光学计算机
尽管本身呈彩虹色,但不管从哪个角度观察,巴西甲虫L. augustus的鳞片总是呈现出绿色。

虽然听起来没什么大不了的,但对于研制光学计算机芯片的科学家来说,这却是解决一个困扰了他们多年的问题的关键。

L. augustus的鳞片含有一种晶体,内部结构与蜂巢类似,为光学计算所需的光子晶体提供了一个模型。

6.津巴布韦仿白蚁堆建筑
津巴布韦仿白
蚁堆建筑
如何让津巴布韦的中高层建筑在不使用空调或者不用支付大笔电费情况下保持凉爽呢?答案是模仿自冷却的白蚁堆。

非洲白蚁堆上遍布加热孔和冷却孔,通过让这些孔不断打开和闭合,白蚁堆能够保持内部温度稳定。

蚁堆底部的孔负责吸入空气,顶部的孔则负责将空气排出。

津巴布韦东门中心采用的通风系统工作方式与蚁堆类似,可保持内部温度舒适。

很显然,这是一种具有可持续性和成本效益的方式。

7.仿蝴蝶翅膀Mirasol显示屏
仿蝴蝶翅膀
Mirasol显示屏
Mirasol的低电压显示屏能耗低,是取代手机、平板电脑和电子阅读器等设备所采用的电子墨水的一个理想替代品,其设计灵感来自于蝴蝶翅膀。

蝴蝶翅膀上的微小鳞片能够反射光线,上面覆盖着透明的膜。

随着蝴蝶拍打翅膀,阳光在穿过翅膀时发生折射,由于不同波长的光折射率不同,蝴蝶的翅膀看起来呈透明状。

Mirasol显示屏能够产生类似的效果,它采用两个玻璃面板和微型镜子,能够将颜色反射到屏幕上。

这也就意味着显示屏能够在强烈的阳光照射下显示出鲜艳的色彩,使其在阳光下更容易观看。

Mirasol显示屏利用环境中的自然光线而不是人造照明。

8.仿蝴蝶翅膀太阳能电池板
仿蝴蝶翅膀太
阳能电池板
2009年,科学家发现蝴蝶翅膀上的鳞片能够充当天然的太阳能收集器,可以极高的效率吸收阳光。

研究人员利用从蝴蝶翅膀身上获得的灵感,提高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收集阳光的能力。

在所有太阳能电池中,这种电池的光能转化效率最高。

更令人感到欣喜的是,与此前采取的方式相比,仿蝴蝶翅膀太阳能收集器的成本效益更高。

9.斯洛文尼亚仿蜂巢建筑
斯洛文尼亚仿
蜂巢建筑
建筑公司Ofis从蜂巢身上获得灵感,为低收入家庭设计出图片中展示的住宅,既可在最大程度上做到保护隐私,同时又极具美感。

错列的窗户色彩鲜艳,能够起到遮阳和通风的作用。

与传统的窗户设计相比,这种仿蜂巢设计赋予建筑更有趣的外观。

10.仿蜘蛛电动代步工具
仿蜘蛛电动代
步工具
一年一度的“火人节”从来就不缺少富有艺术气息和奇形怪异的汽车。

这一年,一款仿生设计吸引了所有人关注的目光。

这款单人驾驶的代步工具名为“机械蜘蛛”,有8条腿,
利用液压行进。

与蜘蛛一样,它的行进速度很慢,但用来代步已经足够了。

如果这样一个怪异的家伙出现在街道上,一定会成为最大焦点。

(孝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