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新课改教学模式的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生物新课改教学模式的研究
为了更好落实新课改精神,也为了更好提高学生和教师的综合能力,我校生物组承担了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十五”国家重点课题----“新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开发的研究与实验”的子课题“初中生物新课程教学模式的研究”的任务。目前,课题研究的主要工作基本完成。本报告将就“研究什么内容和怎样进行研究?”、“通过研究取得哪些成果?”等问题,作一个系统的回答。
一、研究背景
2002年新课程改革最初在本溪市的试点学校进行,2003年新教材在我市所有中学得到普及。新教材在改革的力度上、深度上都有了跨越式的提高。虽然我们经过系统的培训和专业的学习,但是对怎样驾御教材、怎样调动学生、怎样调空课堂,我们教师心理没有太大的把握。根据这种新的情况,我们在原有研究的基础上,按照《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稿)的要求,及时充实研究的内容。
二、研究的主要内容
按照《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稿)的要求,贯策新的课程理念-----面向学生、提高生物科学素养、倡导探究性学习。构建主体性教学模式与百花齐放的教学方法并不矛盾,我们鼓励教师解放思想,突破传统教法的束缚,不断探索创新,逐渐形成自己的独特教学风格。不少新的教学方法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
具体方法是1、自学辅导法。 2、热点辩论法。 3、学生实践活动法。4、师生换位式。5、资料、图片互赏式。6、小组互问互答式。 7、教师点拨式。
初中生物新课程教学模式的研究,能优化生物学科课程的教学过程和组织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提高了生物学科课程的教学效率,就有可能腾出时间和空间组织学生学习更多的相关学科知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构建主体性课堂教学模式是将来发展的趋势和必然。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主体,以书本知识传授为体系,学生偏重知识的理解、记忆,被动地接受知识,不注重思维训练,能力的培养。严重地偏离了学生的个性心理品质的发展,与素质教育的目标不一致。我们在课题研究中,坚持“以人为本”,“以
学生为本”不断改革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确立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构建主体性课堂教学模式,把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自主权还给学生。
模式不是套子,仅是基本规律的反映,不能生搬硬套。“以学定教,以学定法,教无定法”。具体操作时,教师应根据学生情况和教材的特点灵活操作,但万变不离其中,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课堂上始终把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学习习惯、创新思维的培养,动手、动脑、灵活运用知识能力的培养放在教学的首要地位。
研究中我们以四个班级做为参照班(两个实验班、两个一般班),
进行对比,结果非常明显,达到我们预期的效果。
三、课题研究的主要方法
1、从教师本身做起,认真钻研教材,根据不同的内容,不同的学生分别采取不同的教法,做到因材施教,因地放失。
2、课前5分钟演讲法:根据班级的学号,每天布置一名学生回家收集资料、图片、或者是软盘(班级前有投影)上课前他给大家进行讲解,然后有问题可以向他提问并给予解答。如果他本人不能解答的,可以求助其他人帮助解答。两年来,我组根据学生收集的资料,图片、整理出生物学科的校本教材,现在正在校对期间,即将出版发行。
3、课上师生互动式:为了更好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阅读、自学、多种能力,课前把所要讲的章节布置下去,让大家回家收集资料、图片,备课,准备素材,以小组为单位,请我们的学生在讲台上讲授,如果有的地方弄不明白,可以让小组的其他成员帮助,老师这时可以在学生的座位上记录学生讲授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最后教师再做简单的总结。
4、课内质疑讨论古人云“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学生质疑,是体现学生主体地位和培养创新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要鼓励学生把自学过程中的疑难问题提出来,对不常提问的学生要培养,并指点方法。然后师生共同筛选问题,把带有普遍性的有一定难度、深度的问题归纳出来,全班展开讨论,讨论时必须照顾三个层次的学生,千万不能只有少数尖子生讨论,多数学生当看客。若有不同意见,也可辩论。辩论能使学生有机会展示自己,也能使学生的好奇心、成功欲得到最大限度的满足。讨论时学生思维最活跃,相互碰撞能闪射出创新的火花。练习反馈:每节课至少留5---8分钟的
时间给学生质疑,针对本节课有疑点的问题,当堂课提出来,大家共同来解答。促使学生把知识转化为能力,教师也可以联系实际,出一些没有唯一答案的题目,让学生应用课内学到的知识去解决现实中的问题,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也就是让学生在学习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顿悟”,学会创新,课后也要适当留一部分思考题,便于学生理论联系实际。
5、课后鼓励学生动手操作:由于是小学科,课后留太多书面作业有时学生会有腻烦情绪,于是我们便改变策略,在课后鼓励学生动手操作,亲自实践,观察。例如:如何获得白菜、萝卜的种子,我们把方法教给学生,告诉他们为什么白菜、萝卜是二年生的植物,把当年收获的白菜、萝卜再播种下去,然后观察它的开花,结果以及获得种子,学生把每一过程的实际情况详细记载,然后在课堂上把出现的不同问题拿出来,大家共同探讨。还有在讲《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时,为了更好的观察酵母菌在有氧条件下可把葡萄糖转化为二氧化碳和水,学生回家亲自和面,然后加些酵母粉,观察酵母菌发酵现象。值得一提的是,有的学生回家买些山葡萄亲自酿起了葡萄酒,过一段时间,他在课堂上给我提出这样一个问题:老师,我酿葡萄酒时,只是把葡萄洗一洗,然后加些冰糖,并没有放酵母菌,怎么过一段时间也酿成了葡萄酒了呢?你说没放酵母菌,它是怎样发酵的呢?这个问题当时真是难住了我,课后我和我的学生们共同上网查询,得知原来在葡萄皮上有一层白霜,在白霜上就存在很多酵母菌,另外空气中也存在少量的酵母菌,所以酿酒时虽没有放酵母菌,但它仍可以在无氧条件下分解出很多酒精。在这方面,我们应该感谢我们的学生,从他们身上我们也能学到不少知识,可谓“三人行必有我师耶”。
6、积极地开展“校本课程”和“教学案例”的工作。“校本课程”,是指学校的实情与学生的实际需要自行开设的课程。我们从2002年就开始准备,到2003年上半年我组已经发表教学案例并发行成册。2005年在我校生物教师和全体学生的共同努力下,初步完成生物校本教材的开发。校本教材共包含五章:第一章趣味篇、第二章环保篇、第三章生活篇第四章、医药保健篇、第五章探究微观世界篇
所有的内容都是根据学生喜欢的资料,学生爱好的内容,征求学生的意见,集思广益,共同努力下的产物。
6、与校本课程相配套,我们同时开设了丰富多彩的观摩课程,观摩课是培养兴趣、拓展知识的一个重要方法。上观摩课是每班的生物爱好小组成员,定期组织他们到我校阶梯教室观看生物有关的题材片,其中有:保护大熊猫,为什么大熊猫现在的数量很少?上海浦东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