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等学力申硕《建筑学学科综合水平考试大纲及指南》(第2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城市规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城市规划总论
4.1.1复习笔记
【知识框架】
【重点难点归纳】
一、城市规划的概念
1.城市规划的对象
(1)城市规划的对象是以城市土地使用为主要内容和基础的城市空间系统。
(2)土地使用是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的结合。它本身并不能作为一种度量的手段,需要用其他指标来予以表征,这些指标主要有区位、类别、强度等。
(3)城市土地是城市空间形成的物质基础,城市空间只有通过对城市土地的使用才能建立。因此,城市土地使用是城市空间系统的最基本构成要素。城市空间是由人群、交通通讯、各类综合生态关系和土地使用所组成的协同系统,它反映了城市社会大系统中各种各样的相互作用关系和物质构成,并使各系统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得到了统一。因此,空间系统成为城市系统发展的一种重要的综合表征。
2.城市规划中规划的概念
城市
规划
总论
(1)规划是为实现一定目标而预先安排行动步骤并不断付诸实践的过程。
(2)规划最基本、最重要的特征是它的未来导向性。它既是对未来行动结果的预期,也是对这些行动本身的预先安排,并且在针对目标达成的行动过程中不断地趋近目标。
3.城市规划与相关规划的关系
在我国,城市规划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等相关规划有紧密的关系。
(1)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对一定时期内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总体安排,为城市规划提供了依据。而城市规划在落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同时,也需要根据城市发展的长期性和连续性进行更为长远的考虑,并进而为今后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提供反馈。
(2)土地利用规划与城市规划有着共同的对象,相对而言,现阶段国内土地利用规划更加强调对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的保护,对于城市规划正在体现出前提性的影响作用,城市规划因此必须加强与土地利用规划在土地使用安排方面的协调。
(3)除了上述两大规划,近年来国内有关部门在部分地区还陆续推进主体功能区规划和其他各种类型的区域规划,以及其他一些区域性的或地方性的生态规划或环境保护规划等,都需要城市规划部门在编制和实施城市规划过程中进行充分协调和衔接,以更好地引导城市的建设发展。
二、城市规划的作用
1.城市规划是国家宏观调控的手段
城市规划是国家对城市发展进行宏观调控的手段之一,即依据社会利益融合市场经济的运行,并对个体利益进行约束的过程。在此意义上,城市规划在刺激和支持资本利益的同时,又必须阻止那些利益损害到公共生活的基础。
2.城市规划是政策形成和实施的工具
城市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有关城市建设和发展的决策涉及城市的各个部门,各个部门的内部决策也对城市发展和建设产生作用和影响。因此,城市规划就有必要为这些决策提供背景框架和整体导引,以使有关城市建设的决策保持在同一方向上,并使这些决策之间的相互作用也保持相互协同的关系。在这样的意义上,城市规划是各类政策形成和实施过程中的工具。
3.城市规划是城市未来空间架构和演变的调控工具
(1)城市规划从城市土地使用的配置和安排出发,建立起了城市未来发展的空间结构,成为国家意志和政策的延续,并同时限定了城市中各项未来建设的空间区位和建设强度,在具体的建设过程中担当了“监督者”和执行者的作用,使各类建设活动都成为实现既定目标的行为。
(2)城市规划对城市建设的控制作用就是在城市建设活动不断展开的过程中,通过城市规划的控制机制,在法律所赋予的权力范围内,运用该项建设活动本身和其他相关建设活动状况以及其后果的反馈,将建设活动限定在城市规划所确定的方向和范围之内。
三、城市规划的公共政策属性
1.城市规划具有公共政策属性
(1)公共政策是人类社会活动的组织性、计划性、目的性的集中体现,是国家和政党等社会公共权威在其社会政治活动中的重要内容和行为准则。
(2)城市规划具有公共政策属性。现代城市规划从其诞生开始,就是政府利用公共权力干预城市建设发展和空间资源配置,以实现社会公共利益保护和城市社会协调发展等方面目标的工具,因此具有明显的公共政策属性。
(3)城市规划的制定和实施应当符合公共政策制定的原则和程序。城市规划不仅应符
合相关的法规规范,还应当符合宏观层面的党政方针和政策要求,同时还应当紧密围绕着公共利益这一核心构成要素,以解决公共问题为目标导向,调动公众参与规划的积极性并实现政府与社会各阶层的有效互动。
2.科学发展观的内涵
(1)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又可具体划分为四个方面,分别是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全面发展、坚持协调发展和坚持可持续发展。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三者相互联系,有机统一,其实质是实现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地发展。
(2)为落实科学发展观,就需要在推进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的进程中全面落实“统筹发展”要求,分别是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
3.科学发展观与城市规划
(1)在城市规划领域贯彻科学发展观
针对当前伴随城镇化快速建设发展而来的一系列的资源高消耗、环境污染严重和城市支撑系统薄弱等问题,在城市建设与规划领域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意味着应强调走资源节约型城镇化的发展道路,涉及城镇分布和城市用地布局建设等若干方面。
(2)在城镇分步和用地布局建设方面落实科学发展观
①城镇分布。特别强调顺应自然资源约束要求,涉及土地资源、能源资源和水资源等方面。
②城镇规划建设。应坚持“紧凑”城镇布局要求,避免西方国家郊区化过程中出现的低密度蔓延现象,强调与开放生态空间相结合的较为密集的城市开发布局模式;同时应强调走可持续发展的城镇化之路,具体来看包括重点优化大城市和特大城市空间结构、强调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