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北京师范大学《347心理学专业综合》考研真题详解
2012年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347心理学专业综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及详解【圣才出品】
![2012年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347心理学专业综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及详解【圣才出品】](https://img.taocdn.com/s3/m/256aa38b763231126fdb1122.png)
2012年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347心理学专业综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及详解一、解释概念(每小题5分,共60分)1.感觉[首都师范大学2012研]答:感觉是人脑对事物的个别属性的认识,具有直接性的特点。
感觉提供了内外环境的信息;感觉保证了机体与环境的信息平衡;感觉是一切较高级、较复杂的心理现象的基础,是人的全部心理现象的基础。
感觉是神经系统对外界刺激的反应,它和一切心理现象一样,具有反射的性质。
不仅包含了感受器的活动,还包含了效应器的活动。
2.思维[首都师范大学2012研]答:思维是借助语言、表象或动作实现的、对客观事物概括的和间接的认识,是认识的高级形式。
它揭示事物之间的关系,形成概念,利用概念进行判断、推理,解决人们面临的各种问题。
思维是对经验的改组,具有概括性、间接性等特征。
3.从众[首都师范大学2012研]答:从众指个人的观念与行为由于群体的引导或压力,而向与多数人相一致的方向变化的现象。
可以表现为在临时的特定情境中对占优势的行为方式的采纳,如助人情境中跟随大家旁观,暴乱中跟随大家一起破坏等;也可以表现为长期性的对占优势的观念与行为方式的接受,如顺应风俗,习惯,传统等等。
4.情绪答:情绪主要指感情过程,即个体需要与情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也就是脑的神经机制活动的过程,如高兴时手舞足蹈、愤怒时暴跳如雷。
情绪具有较大的情景性、激动性和暂时性,往往随着情景的改变和需要的满足而减弱或消失。
情绪概念既适用于人类,又适用于动物。
5.人格[首都师范大学2012研]答:人格是构成一个人的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模式,这个独特模式包含了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
人格是一个复杂的结构系统,它包括许多成分,其中主要包括气质、性格、认知风格、自我调控等方面,具有独特性、稳定性、统合性、功能性等本质特征。
6.社会化[首都师范大学2012研]答:社会化通常指个体在社会影响下,通过社会知识的学习和社会经验的获得,形成一定社会所认可的心理—行为模式,成为合格社会成员的过程。
2016年首都师范大学心理学考研347真题解析
![2016年首都师范大学心理学考研347真题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c04bca21eefdc8d376ee3287.png)
- 1 -2016年首都师范大学心理学考研347真题分析2016考研慢慢进入尾声了,同学从四面八方传来喜报。
勤思各专业不仅统考还有各专业的自主命题押题再创新高。
勤思心理学小芳老师在此,从2016年真题看首都师范大学专硕的难易程度,首都师范大学今年变化较大,在规定参考书之余,又额外考察了许多,因而想要在专业课中取得高分,仅仅的三本参考书已经无法满足首师的需求了。
一、试卷结构和参考书单考试内容:[1] 《普通心理学》(修订版)彭聃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年版【指定修订版,根据真题来看,全部 14 章都会考。
另外,建议第四版作补充】[2] 《现代心理与教育统计学》(第3版),张厚粲、徐建平,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年[3] 《心理测量》,金瑜,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年版建议参考书单:[4] 《发展心理学》(第二版),林崇德,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
【以此书为主】[5] 《人格心理学》,美 Jerry M.Burger 著;陈会昌[等],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讲义为主】二、题目分析以及复习策略小芳老师为大家分析2016年首都师范大学真题在2015年基础上的变化:从题型上看:题型上发生变化,名词解释(40)、简答(120)、论述(70)以及材料分析(70),材料分析是今年新增的题型,一道题目35分,可谓分值是比较大的,新题型对于大家来说在一定程度上是有冲击的。
题型不是重点,重点是今年的题目乍一看只是题型发生变化,但是基础较弱的同学来看,题目看似简单,但是却写不出来,也就是只能看懂题目,但是不知道如何作答,以至于被迫早早停笔了。
名词解释: 8*5’ =40’简答题: 6*20’=120’论述题: 2*35’ =80’材料分析:2*35’ =70’从科目内容上看:普通心理学绝对是重中之重,300分的心理学综合普心涉及的内容高达200分之多。
剩下的测量心理学是侧重点,分数在卷面中可以达到60分,统计心理学的话考察的比重相对会少一些,每年在考试中一般是一道简答,一两道名词解释,今年也不例外,对于统计没有考出新花样。
首都师范大学347心理专业综合历年真题(2011-2022)完整版
![首都师范大学347心理专业综合历年真题(2011-2022)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5b409f07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61f297d.png)
2011年首都师范大学(MAP)347心理学专业综合一、解释概念(每小题5分,共50分)1.认知过程2.绝对感受性3.知觉恒常性4.依恋5.液体智力6.意志7.应激8.面部表情9.区间估计10.区分度二、简答(每小题30分,共150分)1.简述影响遗忘的因素2.简述注意的认知资源理论3.简述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4.简述方差分析的功能及应满足的条件5.为什么说测验”可靠不一定有效"三、论述(任选2题;每小题50分,共100分)1.试述影响问题解决的心理因素并举例说明2.试述影响人格形成的因素及各自的作用3.参照常模的分数解释有几种?请分析各自的优缺点一、解释概念(每小题5分,共60分)1.感觉2.思维3.从众4.情绪5.人格6.社会化7.横断研究8.标准分数9.双侧检验10.I型错误11.内容效度12.能力倾向测验二、简答题(每小题20分,共120分)1.简述知觉的特性及含义2.简述注意的概念及类型3.简述概念的含义以及人工概念的形成过程4.简述皮亚杰的儿童认知发展阶段理论5.简述影响测量信度的主要因素6.简述假设检验的步骤三、论述题(每小题40分,共120分)1.试述遗忘规律及影响遗忘的因素2.试述成就动机的含义、作用及其影响因素3.举例说明人格测量中的自陈量表法和投射测验的优点和缺点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60分)1.心理测验法2.神经系统3.内隐记忆4.语言理解5.知觉6.气质7.动机8.学习9.心境10.标准误11.系统误差12.效标二、简答题(每小题20分,共120分)1.简述一般能力与特殊能力的概念及其关系2.简述随意注意的概念并分析其特点3.简述情绪的主要功能4.联结主义学习理论的两个主要派别是什么?二者的异同是什么?5.简述编制心理测验的一般程序6.简述区间估计和假设检验的关系三、论述题(每小题40分,共120分)1.结合实例论述思维的过程2.联系实际论述人格的本质特征3.举例说明什么样的心理测验才是一个好的测验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60分)1.知觉2.神经回路3.绝对感觉阀限4.记忆5.创造性6.常模7.情绪调节8.自我效能感9.技能迁移10.投射测验11.语言理解12.表面效度二、简答题(每小题20分,共120分)1.简述当代心理学的研究取向2.分析随意后注意的特征3.简述韦纳的动机归因理论4.简述斯金纳根据强化进程的安排,对强化的分类及其含义5.请指出各种信度系数所对应的误差来源6.简述计算积差相关、等级相关、点二列相关时应满足的条件三、论述题(每小题40分,共120分)1.试述能力发展的个别差异及影响因素2.结合实例分析思维的特征与过程3.举例说明确立测验的构思效度的基本步骤一、解释概念(每小题5分,共60分)1.个体心理2.神经元3.语言加工4.知觉理解性5.能力6.感觉7.基本情绪8.诱因9.依恋10.整群抽样11.因素分析12.构想效度二、简答题(每小题20分,共120分)1.简述注意的认知资源理论2.简述想象的概念及其基本特点3.简述情绪外周理论的主要观点4.简述元认知的结构5.简述标准分数的优缺点6.某5点评分的态度量表共8题,100个被试在各题上得分的方差分别是0.81,0.82,0.86,0.79,0.83,0.85,0.76,0.77,测验总分的方差为14.00,请计算该测验的同质性信度三、论述题(每小题40分,共120分)1.结合事例论述遗忘的规律及其影响因素2.试述人格的结构及影响人格形成的因素3.举例说明心理测量误差的类型、来源及提高测验效度的方法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40分)1.心理测验法2.感觉编码3.动作电位4.兴趣5.横断研究6.形式运算7.语言表征8.项目鉴别力指数二、简答题(每小题20分,共120分)1.将少部分事物作为知觉的对象,剩下的部分作为知觉的背景,称为知觉选择性。
2011年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347心理学专业综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及详解【圣才出品】
![2011年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347心理学专业综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及详解【圣才出品】](https://img.taocdn.com/s3/m/dc5df64cb8f67c1cfbd6b85e.png)
2011年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347心理学专业综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及详解一、名词解释1.感觉剥夺答:感觉剥夺实验指求被试安静地躺在实验室的一张舒适的床上,室内非常安静,听不到一点声音;一片漆黑,看不见任何东西;两只手戴上手套,并用纸卡卡住。
被试的吃喝都由主试事先安排好,不用被试移动手脚。
即对被试而言,来自外界的刺激几乎都被“剥夺”了。
2.离差智商答:离差智商是一种以年龄组为样本计算而得来的标准分数,韦克斯勒将离差智商的平均数定为100,标准差定义为15。
3.视崖实验答:吉布森和沃尔克设计了一种实验仪器—视崖。
为一张高4英尺的桌子,表面是一整块厚玻璃,半边的玻璃是不透明的,紧贴玻璃下方有一块红白格子的布,此为“浅滩”,而另半边的玻璃是透明的,不过在相距4英尺远的地面上同样放着红白格子的布,此为“视崖”,如果被试具有深度知觉,那么他们会感觉到两边红白格子布的深度是不同的。
由于有着厚玻璃的阻隔,这一仪器可以防止被试从悬崖上掉下去。
视崖可以用来研究儿童和动物的深度视觉,从而为知觉直接性和间接性问题提供实验证据。
4.去中心化答:去中心化是皮亚杰提出,指儿童能区分并协调自我内部之间、自我与外在环境之间关系的过程,即儿童能站在他人的观点立场看实物,并区分自己和别人观点的不同之处。
5.最近发展区答:维果茨基认为,在确定个体的心理发展与教育的可能性的实际关系时,应考虑到儿童的两种发展水平:第一种水平是儿童到目前为止已经达到的发展水平;第二种水平是儿童目前正在形成和刚刚发展的能力水平。
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区域,被他称为“最近发展区”。
6.皮格马利翁效应答:皮革马利翁效应也称教师期望效应,是罗森塔尔针对小学教学提出。
他随机挑选几十名学生名单跟科任教师讲明这些学生将来会做出突出成就。
一年后发现,这些学生比过去的成绩都很突出优秀。
即教师对学生的期待,使学生产生了努力改变自我、完善自我的进步动力。
这种企盼将美好的愿望变成现实的心理,在心理学上就是皮格马利翁期待效应。
347全国各校真题汇总-打印版
![347全国各校真题汇总-打印版](https://img.taocdn.com/s3/m/7053c5532e3f5727a5e96280.png)
返回347真题北京大学 2011年心理学专硕347考研真题一、判断题1分*40 二、选择题(单)2分*70 三、论述20分*3 1.儿童异常行为的治疗后极少改变,18个月后明显改善,原因。
2.列举几种信度和效度,并说关系。
(估计312不会考的这么暴风骤雨吧)3.三种主要的决策偏差,什么区别,举例说明。
四、研究设计30分*2 1.假设自我效能量表对群体工作绩效有影响,做研究设计验证此假设。
2.设计实验检验领导权变理论和领导魅力理论那个更有效。
以下是选择和判断题里设计的部分知识点:社会群体盲见社会渗透理论 Herbent Simon决策模型管理团队需要避免的归因偏差通过金钱来源、保存方法和使用方法区分金钱反映了什么效应。
霍夫斯塔德文化四维度康拉德劳伦子揭示了。
若干选项情绪面部表情编码方法的提出者人格五模型证据来自临床心理学的延迟效应理性行为理论中的主观规范脚在门槛技巧囚犯两难中双方合作最好结果的基础认知失调经典研究上级对下级绩效考核应避免什么效应管理一个团队应避免什么偏差社会比较后会出现。
若干选项认知偏差效应自闭症最有效的疗法思维障碍核心症状边缘、自恋、偏执、强迫哪个实验检验能力最好麦独孤用什么解释人类行为抑郁症治疗方法单独确诊精神分裂的核心症状。
认知失调经典实验研究 20美元和1美元问题超言语线索。
返回347真题北京大学 2012年心理学专硕347考研真题一、简答(每题20分)1、什么是知觉的恒常性?举例说明恒常性在知觉过程中的意义 2、言语发展阶段及特点 3、社会交换理论简述 4、说明言语先天性的证据 5、人格类型说和维度说的异同6、图式的含义及类别7、人格特质论的起源及新近展8、基本归因偏差及在生活中的意义二、论述(每题25分)1、论述几种情绪的重要理论及其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2、举例说明基因和环境对人的心理功能的共同影响三、研究设计(每题30分) 1、设计一项研究验证时代变迁对儿童社会化的影响 2、设计一个研究方案,考察员工每天的通勤状况对工作结果的影响。
2016年北京师范大学347心理学专硕真题点评(非UX)
![2016年北京师范大学347心理学专硕真题点评(非UX)](https://img.taocdn.com/s3/m/fe5e519183d049649b665866.png)
权威师资优质教学博仁考研 2016年北京师范大学347心理学专硕考研真题点评(非UX)2016年心理学专硕(非UX)方向考研初试已经结束,在这里博仁考研老师为大家点评2016年心理学专硕(非UX)方向考研的命题特点和重点。
包括临床与咨询心理;职业心理健康与EAP(员工帮助计划);心理测量与人力资源管理等。
纵观2016年心理学专硕考研试题并结合2015年真题分析,博仁考研老师发现2016年北师大心理学专硕非UX方向的真题有以下特点:一、题型、题量有较大调整表1—1北京师范大学专硕2014年—2016年真题题型及分值分布选择题简答题论述题案例分析题题型年份2014年70题/2分6题/10分5题/20分无2015年50题/2分5题/15分3题/30分1题/35分2016年35题/2分6题/15分3题/25分第1题 35分;第2题 30分从上表中我们可以看出,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专硕考研出题采取的仍是主观题和客观题相结合的考查方式,但在题型、题量方面我们可以看出,还是有不小的变化。
1、客观题减少了15道,减少了30分;客观题考查比重有所减少;但相应的主观题的考察增多,2016年300满分中230分都是主观题。
2、主观题中的简答相对2015年增加了一道,论述题相对2015年题目数量相同。
3、2015年新增的案例分析题,在2016年心理学专业综合试卷中再次出现,并且分值比重加大,两道题共计75分。
从主观题数目上,2014年为11道,2015年为9道,2016年为11题,无论题型还是题量都很多,答题时间仍然很紧,考试难度一点也没有减少。
要在3小时内做完,这是相当有难度的。
博仁考研预测2017年北京师范大学347的的考查很大程度会维持这种卷面分布,所以2017年心理学专硕考生在备考时候以选择题、简答、论述、案例分析这五种题型来备考。
在这样一种卷面构成的情况下,大家应该根据分值权重来合理分配答题和备考时间。
比如:选择题要控制在1分钟以内一道题;简答是10分钟一道题;论述是20分钟一道题;案例分析也要控制在20分钟之内。
2023心理学考研北京师范大学347(咨询教育方向)真题点评及命题趋势大解读!必看!
![2023心理学考研北京师范大学347(咨询教育方向)真题点评及命题趋势大解读!必看!](https://img.taocdn.com/s3/m/3cf48d4e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72d9ebd.png)
2023心理学考研北京师范大学347(咨询教育方向)真题点评及命题趋势大解读!必看!2023 年考研初试已落下帷幕,辛苦备考的小伙伴们可以放下紧张的心情放松一下啦~比邻的教研老师们想对大家说:“坚持到现在的你已经很棒啦!放松过后,不管是复试还是其他,准备开启下一场旅行吧!”对于2024考研的小伙伴们来说,好的开始就是成功的一半,越早了解目标院校的考察情况,就越早科学高效地备考。
文都比邻教研老师为大家深度解读2023 年“北京师范大学347(咨询/教育方向)”,分值分布、命题特点、学科剖析及备考建议,快来查收吧!真题题型及科目分值分析1.2023 年题型科目分值分布2.2023 年与2022年分布对比真题题型及科目分值分析1.题型难度分析2023年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347(咨询与教育方向)的考试题型、题量及分值与2022年相同,各科目分值占比无变化:心理学导论占90分,人格心理学占80分,实验设计35分,心理测量25分,心理统计20分。
从整体上来看,2023依然着重考察对于基础知识的理解和应用,与往年相同,重点知识仍重复考,存有难题和超纲题。
总体难度系数与2022年相比有增加。
(1)选择题总体难度友好,风格延续以往,多考察识记型知识:如“机能主义心理学派的创始人”、“快速眼动睡眠的特点”、“系列位置效应”等,是学科最基础的知识。
(2)简答题总体难度友好,公共科目考察的知识均可以直接定位到教材指定内容。
方向科目的考察灵活度增加。
(3)论述题论述题整体难度中等,都属于比较灵活的题目,需要考生在考场及时思考,与学习过的知识建立联系才可做出答案。
(4)实验设计题仍旧考察单因素实验设计,对于实验设计的各方面内容特别是实验变量、实验设计类型与步骤以及统计分析方法需作重点掌握。
(5)综合写作题综合写作题跟往年相比,难度相当,都是给一些研究,然后要求考生针对一般读者写科普文章。
在复习的时候,需要做强化训练。
综合写作只要掌握了一定的方法,写起来并不难,但由于此题目的作答比较耗时,所以同学们一定要在复习中多练笔,训练自己的文字表达能力的同时提升作答速度。
勤思北师大347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真题解析
![勤思北师大347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真题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3bb2cb9ff7ec4afe05a1df4f.png)
写给心理学考研的同学们,2012或者2013考研的同学们,心理学考研复试问题可以参考我们的本文档资料。
也可以到勤思考研网站收看免费的复试辅导视频。
有疑难问题可以咨询在线的老师,具有多次成功辅导经验的老师在权限内会对你的问题予以解答。
2013免费资料正在申请中。
勤思2012年北师大347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真题解析2012年北师大347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真题解析:一贯高调2012年全国研究生考试完毕一周,全国考生渐渐从紧张的考试气氛中走出,开始讨论真题的难易程度,考点分布等细节性问题,勤思考研邀请专业的应用心理硕士名师,就北师大真题做详细解析。
按照北师大的自编347考试大纲来看,北师大的考试内容多于学术硕士的考试相近,除去心理学史,其他知识点考查全面专业,题型规范,卷面结构规划合理。
北师的题型为单选、多选、简答和论述。
勤思考研认为,北师大347真题从全国30所院校的真题卷面难度来看是难度较大的,无论从出题还是考试范围都很全面并且合理的。
同时重视考查考生的学术与实际应用能力:选择题考点多为心理学导论、实验心理学居多,其中以认知、思维与各种理论为考查重点;统计中主要考查线性回归与方差分析等等,心理学测量的整体问卷编制与变量控制也有涉及。
从选择题的出题可以看出,北师大347的考卷与312设置颇为相似,但又侧重于基础知识点的掌握,历年重要的饿考点,主要的知识点是考查重点,其中各个学科的分值所占比重略有偏重,但同时又做到了全面细致,这与勤思考研平时要求大家重点掌握核心知识的初衷是一致的。
简答题与论述题重点考查考生对于经典理论的理解深入程度,其中重点考查认知理论与大五人格理论--这里需要注意:大五人格理论是312学术心理学研究全国统一考试中删除的理论,那么在北师大的347大纲中又重点考查,其实也侧面说明了历年不变的是基础考点,删除或新增的是有争议的考点,但是一些经典的理论还是需要认真对待的。
学派的整体特点与核心理论中考查了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派;测量的考查也以真分数理论为主,一定程度上考查了普通心理学中的深度知觉与实验心理学的实验设计能力,其中实验设计的难度不大,与学术硕士难易程度不相上下。
2011年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347心理学专业综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及详解【圣才出品】
![2011年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347心理学专业综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及详解【圣才出品】](https://img.taocdn.com/s3/m/b98b6477b90d6c85ec3ac6e5.png)
2011年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347心理学专业综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及详解一、解释概念(每小题写5分,共50分)1.认知过程答:认知(cognition)指人们获得知识或应用知识的过程,或信息加工(informationprocessing)的过程,人脑接受外界输入的信息,经过头脑的加工处理,转换成内在的心理活动,进而支配人的行为,这个过程就是信息加工的过程,也就是认知过程。
2.绝对感受性答:感受性是感受器对适宜刺激的感受能力,用感觉阈限大小来测量。
人的感官觉察出最小刺激的能力,称为绝对感受性。
刺激物只有达到一定强度才能引起人的感觉。
而这种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称作绝对感觉阈限。
3.知觉恒常性答:知觉恒常性是指当知觉的客观条件在一定范围内改变时,我们的知觉映象在相当程度上却保持着它的稳定性。
它是人们知觉客观事物的一个重要特性。
在视觉范围内,恒常性的种类有:形状恒常性、大小恒常性、明度恒常性以及颜色恒常性。
4.依恋[首都师范大学2011研]答:依恋是婴儿与主要抚养者(通常是母亲)间的最初的社会性联结,是个体寻求并企图保持与另一个个体亲密的身体和情感联系的一种倾向,是人与人之间一种密不可分的情感联系,是个体最初的社会性联结和情感社会化的重要标志。
包括安全型依恋、回避和反抗型的依恋和反抗型依恋。
5.液体智力[首都师范大学2011研]答:液体智力是指在信息加工和问题解决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能力。
如对关系的认识,类比、演绎推理能力,形成抽象概念的能力等。
它较少地依赖于文化和知识的内容,而决定于个人的禀赋。
6.意志答:意志是有意识地支配、调节行为,通过克服困难,实现预定目标的内在心理过程。
意志具有引发行为的动机作用,它是自觉的、有目的的行为。
7.应激[首都师范大学2011研]答:应激是指人对某种意外的环境刺激所做出的适应性反应。
人们遇到某种意外危险或面临某种突然事变时,必须集中自己的智慧和经验,动员自己的全部力量,迅速做出选择,采取有效行动,此时人的身心处于高度紧张状态,即为应激状态。
新版2018年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347(UX方向)考研真题分析194.doc
![新版2018年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347(UX方向)考研真题分析194.doc](https://img.taocdn.com/s3/m/2d6551e1f121dd36a32d82a5.png)
2018年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347(UX方向)考研真题分析号外号外!对北京师范大学感兴趣的小伙伴看过来!最新一年北京师范大学真题解析新鲜出炉!一份最新的复习方向指南与复习建议!看勤思教研老师如何指点迷津,看勤思讲义如何完美对应!你手里的讲义,知道有多重要了吗?!先简单一句话概括一下今年的考试情况:意料之中.我们怎么得出这样的结论的呢?不妨继续往下看。
一、试卷结构二、参考书单[1] 《普通心理学》(第4版),彭聃龄,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2]《社会心理学》(第2版),金盛华,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3]《实验心理学》,郭秀艳.杨治良,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4]《心理与教育测量》(第3版),郑日昌.吴九君,人民教育出版社,2015年;[5]《现代心理与教育统计学》(第4版),张厚粲.徐建平,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年;[6]《工程心理学》,葛列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年。
三、试题分析首先,虽然北师大的四个方向均有自己的方向课,但其考试试题全部都在一张试卷上。
选择题部分,全部相同,不包含任何方向性题目。
简答题中前三道为公共科目题目,后两道为方向性题目选答。
论述题两道,一道为公共题目,一道为方向题目选答。
案例分析题和论述题的题目分布一致。
最后一道大题综合写作题,属于公共题目。
综上,每份试卷中包含四道方向题,分别是简答题两道、论述题一道、案例分析题一道,剩余题目均相同。
从试卷上的各科的分值分布上看,社会心理学和工程心理学所占分值比重较大,普通心理学和实验心理学次之,心理测量学和心理统计学比重较少。
选择题中所考察的大部分是基础知识,比如普通心理学考察的心理学流派的主要观点、艾森克的人格维度等,统计学部分考察相关系数、区间估计等。
选择题主要考察的就是对细节知识的理解和再认,其中大部分的题目知识点都是我们的基础知识,重在全面。
所以建议19年的同学们一定要认真看教材,注重细节知识。
2021年首都师范大学应用心理347心理学专业综合考研试题及答案解析版
![2021年首都师范大学应用心理347心理学专业综合考研试题及答案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ad57ec70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307feda.png)
2021年首都师范大学应用心理347心理学专业综合考研试题及参考答案解析说明:信息来源网络整理,准确性有待考量,仅供参考一、名词解释1、神经系统答案:神经系统由外周神经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组成。
中枢神经系统位于颅腔和椎管内,包括脑和脊髓,主要由神经元及神经胶质细胞构成。
位于颅腔和椎管以外的神经组织属于外周神经系统,主要由神经干和神经节组成。
神经系统发挥调节作用主要依赖于中枢神经系统。
解析:本题主要考察神经系统的进化一章中的知识掌握。
属于《普通心理学》中考点。
2.感受性答案:感受性是感觉器官对某种刺激的感受能力,又称为感觉的灵敏度。
解析:人类的各个感觉器官均有相应的适宜刺激,不同感觉器官能够探测的刺激不同,每个感觉器官所能够探测到的物理能量也是有限的。
只有处在特定限度内的刺激才能引起人类的感觉。
这就是感官对刺激的选择性,即感受性和感觉阈限的问题。
感受性是指各感受器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用感觉阈限的大小来度量。
感受性与感觉阈限之间成反比关系,阈限低表明感受性高,感觉敏锐;反之,阈限高表明感受性低,感觉迟钝。
本题主要考察感觉一章中的知识点的掌握。
属于《普通心理学》中的考点。
3.成就动机答案:成就动机,是指个体希望从事对他有重要意义的、有一定困难的、具有挑战性的活动,且在活动中能获得优异结果或能超过他人的心理倾向。
美国心理学家阿特金森在1963年提出了具有广泛影响的成就动机模型。
该模型认为,成就动机包含追求成功的动机和回避失败的动机,个体的成就行为是这两种动机力量相互抗衡的结果。
解析:成就动机是指一个人所具有的试图追求和达到目标的驱动力。
成就动机是个体追求自认为重要的有价值的工作,并使之达到完美状态的动机,即一种以高标准要求自己力求取得活动成功为目标的动机。
如:具有这种动机因素的学生就能刻苦努力,战胜学习中的种种困难和障碍,取得优良成绩。
本题主要考察动机认知理论的第四个理论:成就动机理论。
属于《普通心理学》中考点。
2020年北京师范大学347心理学真题点评
![2020年北京师范大学347心理学真题点评](https://img.taocdn.com/s3/m/e4b41ea676a20029bd642dac.png)
2020年北京师范大学347心理学真题点评2020年北京师范大学347心理学专硕真题点评出来了!今年的真题又有什么新的动向呢,博仁考研教研室的老师们为大家整理了一份20北师大347心理学专硕真题点评,如下:院校参考书:公共科目:理查德·格里格, 菲利普·津巴多. (2003).心理学与生活. 北京: 人民邮电出版社.舒华, 张亚旭. (2008). 心理学研究方法. 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戴海琦. (2015). 心理测量学(第5版).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张厚粲, 徐建平. (2015). 现代心理与教育统计学(第3版). 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方向科目:葛列众. (2017). 工程心理学. 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UX方向)伯格(Burger J. M.). (2014). 人格心理学(第8版). 北京: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临床与咨询方向)戴维·迈尔斯. (2006). 社会心理学(第8版). 北京: 人民邮电出版社. (BAC方向)卢盛忠. (2010). 管理心理学(第4版). 杭州: 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人力资源方向)命题特点:首先,题型分为选择题、简答题、论述题和综合写作题;其次,客观题较基础,主观题考查知识范围多结合社会热点话题;第三,方向科目分值比重较大。
历年真题对比分析:继续沿用选择题和主观题的考核方式。
考试范围:各科目均有所涉及。
题型和试题难度变化不大。
简答、案例分析均涉及方向性科目的题目。
题量分析:整张试卷来说题量较大,主观题多答题时间紧张试题难度分析:选择题基本考查基础知识;简答、案例分析公共科目都比较简单;方向题目重基础,案例分析结合社会热点考查。
试题难度分析:(选择题)例如:1、视觉中枢在大脑皮层的位置2、机械复述和精细复述的区别3、谢波德的心理旋转实验4、负偏态数据的特点5、研究者通过改变对教室的照明条件,考察照明度对儿童视力的影响,照明度是分析:这类题目考察基础知识的背诵和理解试题难度分析:(简答题)例如:1、知觉的组织原则。
北京师范大学347专硕心理专业综合试题
![北京师范大学347专硕心理专业综合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30bd706331b765ce050814c3.png)
北京师范大学347专硕心理专业综合试题
1. 简答部分:
①多元智力理论对现在学校教育的启示
②简述斯滕伯格的爱情三角理论
③自我概念的形成并举例
④社会助长和社会惰化,举例
⑤常模的含义
2. 论述部分
①简述知觉的特性
②举例一刀两个你自己的主要人格特征,并结合生态系统理论分析其形成
③埃里克森和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理论的内容和区别、联系
④冲突的形成原因和化解方式
⑤效度的影响因素
3.选择题
P.S.普心确实是大头,感觉跟情绪人格性格啥的相关的挺多的,统计测量考的很少很简单,试卷附页有公式
脑的结构和功能(额叶受损会导致?,语言中枢的问题,前后回是管啥的…情绪理论(不止一个题)
《儿童心理》作者
压力理论
大五人格理论
人格发展理论
社会助长
统计考了Z分数,中数,百分位数,都是最简单的计算,后面积差相关啥的好像考了一个还是俩?考的都不是计算,是概念理解和什么时候用的问题测量考的主要是信效度。
—咨询方向(部分)
![—咨询方向(部分)](https://img.taocdn.com/s3/m/80751ceba1c7aa00b52acb2a.png)
2019年考研北京师范大学应用心理硕士347真题及答案解析——咨询方向(部分)以下真题乃文都比邻学员考后回忆,文都比邻收集而成。
完整版以及真题答案,首发于微信公众号:文都比邻考研心理,关注回复关键词:心理学复试,赠送复试大礼包。
一、单项选择题(35*2’=70’)1.哪一个流派认为人具有自我实现的倾向?A.人本主义B.精神分析C.机能主义D.构造主义【正确答案】A【文都比邻解析】人本主义和其他学派最大的不同是特别强调人的正面本质和价值,而并非集中研究人的问题行为,强调人的成长和发展,称为自我实现。
3.多年前练习过打网球,现在拿起网球拍依旧会打。
这种记忆属于?A.陈述性记忆B.程序性记忆C.语义记忆D.外显记忆【正确答案】B【文都比邻解析】程序性记忆是往往需要通过多次尝试才能获得,而在利用的时候又往往不需要意识参与的,如何做某件事的记忆,包括对知觉技能、认知技能和运动技能的记忆。
8.根据韦纳的归因理论,努力属于?A.内部、稳定、不可控B.内部、不稳定、可控C.外部、稳定、不可控D.外部、不稳定、可控【正确答案】B【文都比邻解析】韦纳把归因的维度划分为内部归因和外部归因、稳定性归因和不稳定性归因、可控制归因和不可控归因三个维度。
努力的归因属性是内部的、不稳定的、可控的。
19.一个优秀的测验应该是?A.信度高、效度高B.信度高、效度低C.信度低、效度高D.信度低、效度低【正确答案】A【文都比邻解析】信度即是测量结果的稳定性程度,也叫测量的可靠性。
效度是指一个测验或量表实际能测出其所要测的心理特质的程度。
一个优秀的测验,既要信度高,也要效度高。
26.一次测验中,多数同学都觉得很难,则测验分数的分布是?A.负偏态B.正态C.正偏态D.无偏态【正确答案】C【文都比邻解析】大多数同学认为难,说明众数是比较低的。
32.在正态分布中,包含95%的区间为几个标准差?A.±1.645B.±1.96C.±2.33D.±2.58【正确答案】B【文都比邻解析】正态分布曲线下,标准差和面积有一定数量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师范大学《347心理学专业综合》考研真题详解一、心理学研究对象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的科学。
心理现象的本质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是神经系统特别是脑的机能。
心理学的研究范围广泛:既研究人的心理也研究动物的心理,其中以人的心理现象为主要的研究对象;既研究个体心理也研究群体心理。
从个体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概括起来,可以分成认知、动机和情绪、能力和人格三个方面。
(一)认知1.认知定义认知指人们获得知识或应用知识的过程,或信息加工的过程,是人的最基本的心理过程。
2.具体内容认知过程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想像、思维和语言等。
(1)感觉是对事物个别属性和特性的认识;(2)知觉是对事物的整体及其之间的联系与关系的认识;(3)记忆是一种积累和保存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人通过感知觉所获得的知识经验,在刺激物停止作用后,被保留在人脑中并在需要时能再现出来;(4)想象是人脑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创造新形象的过程;(5)思维是指,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去间接地、概括地认识事物,揭露事物的本质及其内在的联系和规律,形成对事物的概念,进行推理和判断,解决面临的问题;(6)语言活动把自己认识活动的成果与别人进行交流,接受别人的经验,传达自己的感情。
(二)动机、情绪与意志1.动机动机是指推动人的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部动力,其基础是人类的各种需要,即个体在生理上和心理上的某种不平衡状态。
人类的认知和行为是在动机的支配下进行的。
2.情绪人在加工外界输入的信息时,不仅能认识事物的属性、特性及其关系,还会产生对事物的态度,引起满意、不满意、喜爱、厌恶、憎恨等主观体验,这就是情绪或情感。
情感在认知的基础上产生,又对认知产生巨大的影响,成为调节和控制认知活动的一种内在因素。
3.意志意志是一种自觉地确定目的、并为实现目的而自觉支配和调节行为的心理过程。
意志与认知、情绪有密切关系。
人对自己行为的自觉调节和控制,是根据自己的认识和情绪来实现的。
而人的意志的坚强或懦弱又对人的认识和情绪产生巨大的影响。
(三)能力和人格心理特性是人在信息加工的过程中产生的稳定的个体心理差异,包括能力和人格两个方面。
能力是指人们成功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个性心理特征;人格是构成一个人的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独特模式,这个独特模式包含了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典型心理品质。
这些心理特性,使不同个体的心理活动彼此区别开来。
综合以上三方面来看,认知、动机和情绪、能力和人格是个体心理现象的三个重要方面,是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对象。
除个体心理现象之外,个体心理现象与行为、个体意识与无意识、团体心理也是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二、心理学主要流派1879年,德国著名心理学家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这一事件标志着科学心理学的诞生,冯特因此被称为心理学之父。
从心理学独立之初到现在,心理学家们在建构理论体系时形成了诸多流派,主要有:(一)构造主义心理学1.代表人物构造主义的奠基人为冯特,著名的代表人物为铁钦纳。
2.理论主张(1)心理学应该研究人们的直接经验即意识,并把人的经验分为感觉、意象和激情状态三种元素;(2)感觉是知觉的元素,意象是观念的元素,激情是情绪的元素。
所有复杂的心理现象都是由这些元素构成的。
3.研究方法构造主义心理学强调内省法,这种理论认为了解人们的直接经验,要依靠被试者对自己经验的观察和描述。
4.评价构造主义心理学是第一个从哲学中分离出来的心理学派,推动了其他心理学派的产生。
然而,由于其研究过于狭窄,脱离实际,把心理分解为元素,割裂其整体性,其结局是短命的。
(二)机能主义心理学1.代表人物创始人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詹姆士,其代表人物还有杜威、安杰尔、卡尔等人。
2.理论主张(1)心理学研究意识,并把意识看成是川流不息的过程。
意识是个人的,永远变化的,连续的和有选择性的;(2)强调意识的作用与功能,意识的作用就是使有机体适应环境。
3.研究方法机能主义采用内省、观察和测量等方法。
4.评价机能主义强调意识的机能,推动了美国心理学面向实际生活的进程,使心理学广泛应用于教育、工业、临床等领域。
(三)行为主义心理学1.代表人物行为主义产生于20世纪20年代,代表人物是华生和斯金纳等人。
1913年,美国心理学家华生发表了《在行为主义者看来的心理学》,宣告了行为主义的诞生。
2.理论主张(1)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不应该是意识,而应该是可以观察的事件,即行为;(2)反对内省,主张采用实验方法;(3)主张“环境决定论”,认为个体的行为完全是由环境所控制和决定的。
3.研究方法行为主义采用直接的观察与测量,主张实验的方法。
4.评价(1)行为主义产生后,在世界各国心理学界产生了很大的反响。
行为主义锐意研究可以观察的行为,这对心理学走上客观研究的道路有积极的作用。
(2)但是由于它的主张过于极端,不研究心理的内部结构和过程,否定研究意识的重要性,因而限制了心理学的健康发展。
普通心理学第一篇绪论1.1 内容精讲第一章心理学研究什么和如何进行研究第一节心理现象是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一、个体心理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的科学。
它既研究动物的心理,也研究人的心理,而以人的心理现象为主要的研究对象。
(一)认知认知指人们获得知识或应用知识的过程,或信息加工的过程,是人的最基本的心理过程。
它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和语言等。
人脑接受外界输入的信息,经过头脑的加工处理,转换成内在的心理活动,再进而支配人的行为,这个过程就是信息加工的过程,也就是认知过程。
人们获得知识或应用知识的过程开始于感觉与知觉。
感觉是对事物个别属性和特性的认识,而知觉是对事物的整体及其联系与关系的认识。
知觉是在感觉的基础上产生的,但不是感觉的简单相加。
在知觉中,人的知识经验起着重要的作用。
人们通过感知觉所获得的知识经验,在刺激物停止作用后,并没有马上消失,它还保留在人们的头脑中,并在需要时能再现出来。
这种积累和保存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叫做记忆。
人不仅能直接感知个别、具体的事物,认识事物的表面联系和关系,还能运用头脑中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去间接、概括地认识事物,揭露事物的本质及其内在的联系和规律,形成对事物的概念,进行推理和判断,解决面临的各种各样的问题,这就是思维。
人们还能利用语言把自己思维活动的结果、认识活动的成果与别人进行交流,接受别人的经验,这就是语言活动。
人们还具有想象的活动,这是凭借在头脑中保存的具体形象来进行的。
人的心理具有意识的特点。
人的意识是由人的认知、情绪、情感、欲望等构成的一种丰富而稳定的内在世界,是人们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内部资源。
人的活动具有明确的目的,能够预先计划达到目的的方法和手段。
人不仅能觉察到客体的存在,而且具有自我意识。
人的心理除意识外,还有无意识现象。
这是人们在正常情况下觉察不到,也不能自觉调节和控制的心理现象。
注意和人的意识有密切的关系。
注意是意识对事物和活动的指向和集中。
它出现在人的各种认知和行为中。
注意的基本作用是选择信息。
没有注意的作用,人就无法清晰地认识事物,也无法准确而迅速地完成某种活动。
(二)情绪和动机人在加工外界输入的信息时,不仅能认识事物的属性、特性及其关系,还会产生对事物的态度,引起满意、不满意、喜爱、厌恶、憎恨等主观体验,这就是情绪或情感。
情绪主要指感情过程,而情感一般是指具有稳定的、深刻的社会意义的感情。
两者都是在认知的基础上产生,又对认知产生巨大的影响,成为调节和控制认知活动的一种内在因素。
人类的认知和行为不仅受情绪和情感的影响,而且是在动机的支配下进行的。
所谓动机就是指推动人的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部动力。
动机的基础是人类的各种需要,即个体在生理上和心理上的某种不平衡状态。
动机具有性质和强度的区别。
动机不同,人们对现实的态度以及相应的行为方式也不一样。
人自觉地确定目的,并为实现目的而自觉支配和调节行为的心理过程叫做意志。
意志与个体的认知、情感有密切联系。
(三)能力和人格人在获得和应用知识的过程中,或者说在信息加工的过程中,还会形成各种各样的心理特性,造成人与人之间的心理差异。
人们的心理特性有些是暂时、偶然出现的,有些是稳固、经常出现的。
这些心理特性是心理学研究对象的另一重要方面。
心理特性包括能力和人格两个方面。
例如,有人记得快,有人记得慢;有人善于想象,有人善于思考,这是能力的差异。
有人比较温柔,有人比较粗暴;有人敏捷,有人迟钝;有人谦虚谨慎,有人骄傲自满;有人坚强,有人怯弱等,这是人格的差异。
正是这些心理特性,使一个个体的心理活动与另一个体的心理活动彼此区别开来。
总之,认知、情绪和动机、能力和人格是个体心理现象的三个重要方面,是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对象。
这三个方面相互联系、互相依存。
二、个体意识与无意识人的意识是由人的认知、情绪、情感、欲望等构成的一种丰富而稳定的内在世界,是人们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内部资源。
这是人的意识的第一个特点。
人的活动具有明确的目的,能够预先计划达到目的的方法和手段,这是人类意识的另一个特征。
人的心理除了意识外,还有无意识现象。
这是人们在正常情况下觉察不到,也不能自觉调节和控制的心理现象。
比如人在梦境中产生的心理现象就是在无意识的情况下出现的。
无意识现象也是心理学的重要研究对象。
三、认识心理的本质和途径(一)心理是脑的功能大量的研究表明,心理现象是脑的功能。
例如,临床的研究发现,语言表达功能的障碍是和大脑额叶特定区域的损伤有关的;而老年性痴呆症是大脑双侧颞叶及海马受损伤的结果。
脑是心理的器官,或思维的器官,无头脑的思维是不存在的。
从另一方面说,心理的产生也依赖于神经系统与脑的出现。
人的心理是神经系统和脑发展到高级阶段的产物。
低等动物只有简单的神经系统和不发达的大脑,因而只有简单的心理现象,如感觉和简单形态的知觉,随着神经系统和脑的发展,才产生了有意识的人的心理,出现了抽象思维和复杂的情绪和情感。
个体心理的发展也和脑的发育相联系。
婴儿出生之后,神经系统和脑获得迅速的发展,正是在这段时间内,儿童的语言能力和其他认知能力也得到快速的发展。
(二)客观现实是心理的源泉和内容心理现象是客观现实作用于脑和神经系统产生的。
人们的颜色视觉依赖于可见光谱中光波的长度,长波使人看到红色,短波使人看到蓝色;人们的声调听觉依赖于物体振动的频率,高频使人觉得声音尖锐,低频使人觉得声音低沉;婴儿情绪的发展依赖于亲子之间的关系,失去父母拥抱的婴儿,会产生退缩的情绪反应;儿童语言的发展依赖于社会交往,在隔绝人际交往的条件下,不可能发展正常的人类语言。
总之,人的大脑好比是个“加工厂”,客观现实好比是原材料,没有原材料,头脑这个加工厂就不能生产出任何产品来。
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社会的存在和发展对人的心理的发生和发展有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