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液标本细菌学检验大全
体检报告尿液细菌阳性
常见的尿细菌学检查方法有哪些,其临床意义如何?尿细菌学检查对诊断尿路感染具有重要价值。
主要有以下二种方法:(2)尿液细菌培养:正常人尿内有一定数量的细菌,尿道口周围亦有大量细菌。
正常人尿道口及阴道存在以下细菌:表皮葡萄球菌、链球菌、枯草杆菌、假白喉棒状杆菌、变形杆菌、大肠杆菌、乳酸杆菌、卡他布兰汉氏菌及耻垢分枝杆菌等。
外阴冲洗不净,细菌常混入尿中,但细菌数小于103/毫升.尿细菌培养的目的主要是运用中段尿培养菌落计数的方法以鉴别是否为尿路感染。
尿细菌培养检查在临床上常用的是定量接种环法,即沾取0。
001毫升的新鲜中段尿,均匀涂划在血液琼脂平板上(平板直径<9毫米),在37℃条件下,经24小时孵育后,整个平板上所见的菌落数乘以1000,即得每毫升菌落数。
若尿菌落数大于105/毫升为感染,准确率约80%;细菌数小于103/毫升或有多种细菌生长,为污染所致,无临床意义。
但值得注意的是球菌,特别是粪球菌及肠球菌繁殖缓慢,其尿菌落数若为103~104/毫升之间,即有诊断价值;细菌数在103~105/毫升者不能排除感染,考虑是否因应用抗生素、清洗消毒剂混入、尿过频、细菌生长缓慢等因素所致,必要时复查。
不论中段尿,还是导尿,都不可避免前尿道细菌的污染。
因此,做细菌培养而不加含菌量计数,结果很不可靠。
但在常规消毒下做膀胱穿刺取尿作定性却很可靠,只要培养出细菌,不论细菌数多少,均认为是感染,不会出现假阳性。
尿细菌定量培养结果很可靠,但遇到下列情况时需做膀胱穿刺尿培养:①没有条件做尿含菌量计数的单位,在诊断上有困难时;②高度怀疑有尿路感染而尿含菌量却低;③反复尿定量细菌培养结果均可疑者;④要进一步确定是否有混合感染存在;⑤可疑的厌氧菌所致者。
以上情况均考虑做膀胱穿刺尿培养.方法如下:鼓励病人饮水,使膀胱充盈至耻骨联合以上,扪及膀胱后即可穿刺。
先剃毛、消毒,用9号10cm 长的针头连接注射器,在耻骨联合上方正中线穿入皮肤,然后猛力穿入膀胱,将尿液收集于无菌试管送检。
尿细菌培养实验报告
尿细菌培养实验报告本实验旨在通过将尿液样本进行培养,从中分离出细菌,进而确定尿液中是否存在致病菌群。
实验原理:尿液是人体内代谢废物的产物,其中可能含有正常菌群以及致病菌。
为了确定尿液中的致病菌,我们采用尿液细菌培养的方法。
实验步骤如下:1. 取得尿液样本:从受试者中采集尿液样本,保持卫生和无菌操作。
2. 分离菌群:将尿液样本经过适当稀释之后,分别接种到含有适宜培养基的琼脂平板上,然后在恒温培养箱中培养一定时间。
3. 鉴定菌群:通过观察琼脂平板上的菌落形态,进行初步鉴定。
通常我们会观察菌落的大小、形状、色素等特征。
4. 鉴定致病菌:从初步鉴定的菌落中选取几个代表性的菌落,进行进一步的生化鉴定和鉴定试纸反应,以确定是否存在致病菌。
实验结果:在该实验中,我们通过培养尿液样本得到了以下结果:1. 菌群分离:尿液样本分别接种到琼脂平板上后,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我们观察到了多个不同形态的菌落。
2. 菌落特征鉴定:我们通过观察菌落的大小、形状、色素等特征,对初始的菌落进行了初步的鉴定。
根据观察结果,我们发现了一些常见的正常菌群,如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
3. 致病菌鉴定:从初始的菌落中选择了几个代表性的菌落,进行了进一步的生化鉴定和鉴定试纸反应。
通过这些方法,我们确定了尿液样本中存在一些致病菌,如沙门菌和葡萄球菌。
讨论:根据我们的实验结果,尿液样本中存在一些致病菌,这可能是由于受试者感染了这些细菌导致的。
尿液是体内的废物产生物,若存在致病菌,可能会引起尿路感染或其他相关疾病。
因此,通过尿液细菌培养的方法,可以及早发现尿液中的致病菌,以便采取相应治疗措施。
然而,我们需要注意的是尿液细菌培养结果仅能作为初步筛查的手段,进一步的细菌鉴定和药敏试验是确诊致病菌和选择适当抗生素的重要依据。
此外,在进行尿液细菌培养实验时,我们也需要遵循严格的无菌操作,以避免外界细菌的污染。
综上所述,通过尿细菌培养实验,我们可以初步了解尿液中的细菌群落,并鉴定出其中的致病菌。
尿液标本的细菌学检验
尿液标本的细菌学检验作者:卫涛来源:《学习与科普》2019年第31期微生物检查是临床医学检测中一项重要手段,在诊断传染病中,为准确且有效的方法,提供了诊断与治疗传染病的流行病学、基础医学研究。
对于感染性疾病,其诊断与治疗最有效与直接的方法为微生物,根据测试结果选择合适抗生素,使症状得以迅速缓解,恢复身体健康,对患者具有积极意义。
尿液常规检验在临床的诊断中较为常见,属于三大常规医学检验之一,可用于诊断早期肾脏病变,若出现尿沉渣有效成分或尿蛋白则表示发生疾病。
此外,若患者发生血液病、糖尿病等全身性病变,尿液常规检验也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在尿液标准细菌学检验中,通过检验尿液标本,判断标本中细菌种类和类型,有助于提供给患者针对性的治疗。
在笔者的临床诊断中,很多患者不明白尿液细菌学检验,基于此,笔者将结合多年临床经验,总结分析尿液标本细菌学检验。
1、尿液标本的细菌学检验方法尿液检验常见的方法有尿常规检验与尿沉渣检验,两者具有不同的作用机制,且检验特点存在差异,因而使用两种不同方法检测同一样本所获取的检验结果也存在不同,此现象也属于正常现象。
大量临床实践表明,当尿常规检验的结果是阴性时,尿沉渣检验的结果为阳性,产生原因可能为尿蛋白水平增高;当尿常规检验的结果为阳性,而尿沉渣结果显示阴性,产生原因可能为长时间放置,使得尿液污染。
2、尿液标本的规范操作在尿液常规检验中,试验关键之处为尿液标本的规范留取,其注意事项为:(1)尿液留取时应当保持尽量新鲜,清晨的第一次尿最佳,浓缩度良好,条件恒定,有助于对比。
对于急诊患者,尿液可随时留取。
同时,尿液标本应当注意避开白带、经血、粪便等混入,避免对检验结果产生影响。
(2)在选择取尿液的容器时,以一次性容器为最佳选择,或者使用清洁且有盖的容器,有助于避免混入糖纸、烟灰等杂质,对检验结果产生影响。
(3)在取样送检之前1天,应当禁止使用维生素C等药物,避免尿隐血减少、尿糖减少,或者出现假阴性。
尿液标本的细菌学检验
实验室外部质量控制
01
02
03
04
参与外部比对实验
与其他实验室进行比对实验, 确保检验结果的一致性。
外部质控数据
收集并使用外部质控数据,监 控检验过程的准确性。
定期评估
定期评估实验室的检验能力, 提高检验水平。
反馈与改进
根据外部质控结果,及时反馈 并改进检验过程。
检验结果的分析与解读
结果判断
根据检验结果判断是否存在细 菌感染。
CHAPTER 04
尿液标本细菌学检验的质量 控制
实验室内部质量控制
仪器校准
确保所有用于检验的仪 器都经过校准,以保证
结果的准确性。
试剂质控
使用经过验证的试剂, 并定期进行质控,确保
试剂质量。
操作规范
实验室人员需遵循标准 操作程序,避免操作失
误影响结果。
室内质控
定期进行室内质控,监 控检验过程的稳定性。
解读误差
了解可能出现误差的原因,正 确解读结果。
临床意义
结合临床情况,分析检验结果 的意义。
结果报告
准确、及时地报告检验结果, 为临床提供依据。
CHAPTER 05
尿液标本细菌学检验的临床 意义与价值
泌尿系统感染的诊断与治疗
诊断
尿液细菌学检验是诊断泌尿系统 感染的重要手段,通过检测尿液 中是否存在细菌,可以判断是否 存在尿路感染。
要点一
指导用药
尿液细菌学检验结果可以为医生提供用药指导,避免抗生 素滥用和无效治疗。
要点二
疗效评估
通过尿液细菌学检验,可以评估治疗效果,为后续治疗提 供依据。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尿液标本细菌检验
观察菌落
分离鉴定 (最终报告)
报告 (二级报告)
涂片染色镜检
纯培养
鉴定试验
药敏试验
最终报告(三级报告)
(一)涂片镜检
• 一般细菌检查: • 取新鲜尿液1滴,涂片革兰染色,油镜观察
细菌数,如每个视野≥1个细菌,则相当于 细菌定n离心15min,取沉 渣涂片染色镜检,据形态、排列及染色,得 出初步印象,报告找到--排列,疑似--菌。
CFU/ml;若细菌数≥105 CFU/ml可作为泌尿系细 菌感染的细菌学标准。 • 但如果低于上述标准,也不能完全排出尿路感染 的可能。
尿液标本中常见的病原菌及正常菌群
病原菌
革兰阳性菌:金葡、化脓性链球菌、肠球菌、结核分枝杆菌 革兰阴性菌:淋病奈瑟菌、大肠杆菌、变形杆菌、肺炎克雷伯
菌、产气杆菌、沙门菌、铜绿假单胞菌、粪产碱 杆菌、不动杆菌、沙雷菌
• 淋球菌检查
取早晨第一次尿,10-15ml,离心沉淀,取 沉渣染色镜检,据形态染色性(细胞内或 细胞外),可作初步报告。
• 结核杆菌检查 取尿离心沉淀,涂片作抗酸染色或荧光染 色。
• 假丝酵母菌检查
取离心沉淀物置载玻片上,盖上载玻片, 镜下直接观察,也可革兰染色,见有发亮 的卵圆形芽生孢子和管状假菌丝,或为革 兰阳性酵母样细胞时,即可报告“找到酵 母样菌,形似假丝酵母菌”。
• 2、淋病奈瑟菌培养
• 取沉淀物接种35℃预温的 CA (加万古霉素、 多粘菌素、制霉菌素),置35℃含5-10%的 CO2条件下培养24小时,如不长,则继续到 48小时,若有可以菌落,则按淋球菌鉴定 报告。
• 尿中抗生素浓度高,易使细菌形成L-型, 故常规方法培养阴性时,应考虑进行L-型 菌培养。
尿液标本的细菌学检验
尿细菌学检查结果
尿细菌学检查结果
尿细菌学检查结果如下:
淡黄至无色:见于大量饮水、尿崩症、糖尿病。
橙色至黄褐色:胆红素尿。
肝细胞性黄疸、阻塞性黄疸,服用大黄、番泻叶等。
棕褐色或浓茶色:血红蛋白尿,体内溶血,常见于蚕豆病,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血型不合之输血。
红色:血尿。
绿色:细菌尿(铜绿假单胞菌)。
乳白色:见于乳糜尿(丝虫病等),脂肪尿。
可将尿液加热煮沸后再检,若尿中含有大量维生素C,可致假阴性。
胆红素(Bilirubin):可检测含量为≥5mg/L的胆红素,尿中含有多量维生素C时,可减弱阳性。
尿胆原(Urobilinogen):可检测2-10mg/L含量的尿胆原,不受尿中胆红素含量的影响。
亚硝酸盐(Nitrite):用于泌尿道感染的筛选试验。
凡能将尿中蛋白质代谢产物硝酸盐还原为亚硝酸盐的细菌,本试验阳性,如大肠埃希菌等肠杆菌科细菌、铜绿假单胞菌等。
尿液标本的细菌检验
尿液标本的细菌检验一、常见病原菌尿路感染通常由患者自身的常居菌上行至膀胱所致,为内源性感染。
健康个体膀胱穿刺尿是无菌的;经尿道排出尿液,受到尿道寄居的正常菌群污染而混有细菌,因此,尿液细菌计数是判断尿路感染的实验室依据。
取经尿道排出的清洁中段尿,细菌数一般不超过103CFU/ml,患有泌尿系统感染时,尿中细菌数通常高于105CFU/ml 。
尿路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为大肠埃希菌、奇异变形杆菌、阴沟肠杆菌、腐生葡萄球菌、肠球菌等也是尿路感染较常见的细菌。
其它病原菌如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产气肠杆菌、杜克雷嗜血杆菌、淋病奈瑟菌、解脲棒状杆菌、摩根菌和链球菌也可分离自尿液标本。
二、检验方法与程序尿液标本(一)检验程序(二)标本的采集和运送1. 尿液标本的种类(1)中段尿:清洁外阴及尿道口周围,自然排尿,让尿流不间断,留取中段尿,置于无菌大口容器或尿液运送杯中,不少于1ml 。
(2)导尿管:①直接插入导尿管导尿:由医护人员无菌插入导管后先让尿液流出15ml 弃去,再留取尿液标本,一般尽量不采用此方法收集尿液标本,因为操作过程中容易将尿道细菌带入膀胱,增加医源性感染的危险;②通过滞留导尿管收集尿液:用70%乙醇消毒导管口,夹住导管口10〜20min,用针筒从导管口抽取5〜10ml 尿液,置于无菌容器中送实验室。
切不可取尿袋内的尿液送检,导尿管也不能用于培养。
涂片 定量培养血平板I分离培养 血平板、巧克力平板、中国蓝或麦康凯平革兰染色抗酸染色镜检 35°C 培养 35°C,5%〜10%C02 18〜24h结果报告(3)膀胱穿刺尿:采取无菌技术由耻骨上经皮肤穿刺插入膀胱获取膀胱内的尿液。
此方法主要用于婴儿、中段尿检查结果难以确定及怀疑厌氧菌所致感染者。
2.尿液标本留取和运送注意事项①尽可能留取晨尿或在膀胱内停留4小时以上的尿液,可以降低培养结果的假阴性率;②留尿前,经可能减少因液体摄入稀释尿液所致的尿菌计数偏低;③对于普通细菌培养阴性的浑浊脓尿,应进行结核分枝杆菌的检测,尿液标本应该留取第一次晨尿,且连续留取3天;④尿标本采集后,应尽快送检,新鲜尿液应在2小时以内送检,有保存液的尿液室温保存不超过24小时或置4°C冰箱,在24小时内送检;否则为不合格标本。
尿培养 混合菌群 临床微生物学检验标准
尿培养混合菌群临床微生物学检验标准
尿培养是一种常用的临床微生物学检验方法,用于检测尿液中是否存在细菌感染。
混合菌群指的是在尿液样本中存在多种不同的细菌。
临床微生物学检验尿培养的标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容量:通常需要培养15-20毫升的尿液样本,以确保足够的
细菌数量进行培养分离。
2. 培养时间:常规培养需要24-48小时,在此期间观察菌落的
生长情况。
3. 培养基和条件:常用的培养基包括MacConkey琼脂、CLED 琼脂等,通常在37℃下培养。
4. 判读标准:根据培养结果,鉴定出细菌的种类,并进行药敏试验,确定对应的抗生素敏感性。
5. 细菌数量:对于诊断尿路感染,通常要求每毫升尿液中存在大于10^5个细菌菌落形成单位(CFU)。
6. 混合菌群:如果尿液培养结果显示多种不同的细菌,可能是由于尿液样本收集不完全或有其他环境因素导致,需实施重复培养以确保结果准确。
值得注意的是,尿培养结果仅供医生参考,综合患者的临床症状和其他检验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和判断。
尿培养结果正常者并不一定排除尿路感染,而混合菌群出现也不一定意味着感染。
因此,临床医生应该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综合判断和诊断。
常见的尿细菌学检查
常见的尿细菌学检查常见的尿细菌学检查方法有哪些,其临床意义如何?尿细菌学检查对诊断尿路感染具有重要价值。
主要有以下二种方法:(2)尿液细菌培养:正常人尿内有一定数量的细菌,尿道口周围亦存有大量细菌。
正常人尿道口及阴道存有以下细菌:表皮葡萄球菌、链球菌、枯草杆菌、假白喉棒状杆菌、变形杆菌、大肠杆菌、乳酸杆菌、卡他布兰汉氏菌及耻垢分枝杆菌等。
外阴冲洗染污,细菌常混进尿中,但细菌数大于103/毫升。
尿细菌培养的目的主要就是运用中段尿培育菌落计数的方法以辨别与否为尿路感染。
尿细菌培养检查在临床上常用的是定量接种环法,即沾取0.001毫升的新鲜中段尿,均匀涂划在血液琼脂平板上(平板直径<9毫米),在37℃条件下,经24小时孵育后,整个平板上所见的菌落数乘以1000,即得每毫升菌落数。
若尿菌落数大于105/毫升为感染,准确率约80%;细菌数小于103/毫升或有多种细菌生长,为污染所致,无临床意义。
但值得注意的是球菌,特别是粪球菌及肠球菌繁殖缓慢,其尿菌落数若为103~104/毫升之间,即有诊断价值;细菌数在103~105/毫升者不能排除感染,考虑是否因应用抗生素、清洗消毒剂混入、尿过频、细菌生长缓慢等因素所致,必要时复查。
不论中段尿,还是灌洗,都不可避免前尿道细菌的污染。
因此,搞细菌培养而不作含菌量计数,结果很不可信。
但在常规消毒下搞膀胱外科手术取尿作定性却很可信,只要培育出来细菌,不论细菌数多少,均指出就是病毒感染,不能发生假阳性。
尿细菌定量培育结果很可信,但碰到以下情况时需搞膀胱外科手术尿培育:①没条件搞尿含菌量计数的单位,在确诊上存有困难时;②高度猜测存有尿路感染而尿含菌量却高;③反反复复尿定量细菌培养结果均蹊跷者;④必须进一步确认与否存有混合病毒感染存有;⑤蹊跷的厌氧菌所致者。
以上情况均考量搞膀胱外科手术尿培育。
方法如下:引导病人饮水,并使膀胱蓄积至耻骨联手以上,扪及膀胱后即可外科手术。
先剪毛、消毒,用9号10cm短的针头相连接注射器,在耻骨联手上方正中线射出皮肤,然后猛力射出膀胱,将尿液搜集于无菌试管下架。
尿液标本细菌学检验大全培训课件
1.尿液标本直接涂片检查 2.菌落计数(倾注平板法)
倾注平板法---方法
尿液
稀释尿液(1:100,1:1000)
1ml稀释尿液 加入 无菌空培养皿 加入
普通营养琼脂 充分混合 37℃ (融化并冷至到50℃) 凝固 18~24h
观察结果
0.1ml尿
1ml
尿
Hale Waihona Puke 液标本9.9ml
9ml
NS
NS
1:100
1:1000
第二次 1.细菌计数 选择菌落数在30~300之间的平板作菌落计数 每毫升尿液中的细菌数=菌落×尿液稀释倍数 2.细菌鉴定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仅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谢谢
尿液标本细菌学检验大全
器材和试剂
标本: 1号和2号模拟尿液标本 器材:无菌试管(3支/组 )、无菌消毒平皿(1
个/人)、无菌刻度吸管(10ml 1支/组、1ml 1 支/组) 试剂:普通营养琼脂4瓶、无菌生理盐水、革兰 染色液 其他:接种环、酒精灯、显微镜、普通培养箱、 玻片等
第一次
实验内容
尿液细菌学检验基本技术
• 7、留取尿液标本应立即送检,否 那么尿中细菌迅速繁殖,使菌落 计数不可靠而影响诊断; 8、无菌导尿管采集尿液,应在排 出15ml尿液后收集标本,但导尿 有潜在引入尿道菌的危险。 9、留置导尿管采尿,应先以 75%酒精消毒导管口,用无菌注 射器收集5—10ml尿,长期留置 导尿管患者,应在更换新尿管时 留取尿标本;
菌、葡萄球菌、链球菌、变 排尿困难者考虑导尿采集标本。
巧克力平板培养基 5~10%CO2 11、念珠菌尿是异常的,不需定量; 抗酸染色:查结核分枝杆菌。
形杆菌和伤寒沙门菌等。 2、沙门氏菌感染 一般在病后2周左右采集尿液培养;
尿液细菌学检验根本技术
2.中段尿细菌计数:用来助诊尿路感染。 4、结核分枝杆菌感染 患者应停药1—2天后,留取晨尿或24h尿的沉渣局部10—15ml培养; 5、女性宜用肥皂水清洗外阴周围,用湿纱布清洁周围,排尿弃去前段尿,留取中段尿10ml左右于无菌容器内; 培养基选择:血平皿、中国蓝平皿、流感嗜血杆菌平皿、沙保罗氏真菌平皿、L型培养基。 菌落计数,然后在计算出每毫升尿液细菌数。
•细菌学检验
操 作 流 程
尿液细菌学检查
• 1.涂片检查:革兰染色:查革兰阳性菌、 阴性菌或假丝酵母菌。抗酸染色:查结核 分枝杆菌。淋球菌涂片:用革兰染色和吕 氏美蓝染色,如发现革兰阴性成双 排列 的圆形或椭圆形球菌,应进一步培养证 实。
• 2.中段尿细菌计数:用来助诊尿路感染。 • 加样器取5微升或定量接种环取尿
• 10、尿液应在收集后1h内接种,
阴性杆菌菌落计数≥105CFU/ml、 阳性球菌菌落计数≥104CFU/ml有 意义; 11、念珠菌尿是异常的,不需定 量; 培养基选择:血平皿、中国蓝平皿、 流感嗜血杆菌平皿、沙保罗氏真菌
尿液标本病原菌判断的依据
尿液标本病原菌判断的依据
尿液标本病原菌判断的依据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细菌形态观察:在显微镜下观察尿液标本中的细菌形态,包括形状、大小、排列等
特征,可以初步判断细菌的种类。
2. 革兰染色:将尿液标本中的细菌进行革兰染色,观察细菌的染色性质,即是否为革
兰阳性细菌或革兰阴性细菌,进一步缩小细菌种类的范围。
3. 细菌培养:将尿液标本进行细菌培养,通过培养基和条件培养出细菌的菌落。
通过
观察菌落的形态、颜色、大小等特征,结合培养基的选择和生长条件,可以初步判断
细菌的种类。
4. 生化试验:对培养出的细菌进行生化试验,如碳水化合物利用试验、氧化酶试验等,通过细菌在试验过程中的反应来判断细菌是否为病原菌,进一步缩小细菌种类的范围。
5. 分子生物学方法:如PCR检测、16S rDNA测序等分子生物学方法,可以对尿液标
本中的细菌进行基因分析,确定其属于哪个物种。
综合以上信息,可以对尿液标本中的病原菌进行初步判断和鉴定,从而指导临床治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尿液标本直接涂片检查 2.菌落计数(倾注平板法)
倾注平板法---方法
尿液 稀释尿液(1:100,1:1000)
加入 加入
1ml稀释尿液 普通营养琼脂
(融化并冷至到50℃)
无菌空培养皿
充分混合 凝固
37℃ 18~24h
观察结果
0.1ml尿
1ml
尿 液 标 本
9.9ml NS 1:100
9ml NS
1:1000
第二次
1.细菌计数
选择菌落数在30~300之间的平板作菌落计数 每毫升尿液中的细菌数=菌落×尿液稀释倍数 2.细菌鉴定
尿液标本的细菌学检验
王频佳 检验医学院
实验目的
掌握尿液标本的细菌学检验程序和方法;
掌握尿液标本的细菌计数方法。
器材和试剂
标本: 1号和2号模拟尿液标本
器材:无菌试管(3支/组 )、无菌消毒平皿(1 个/人)、无菌刻度吸管(10ml 1支/组、1ml 1 支/组) 试剂:普通营养琼脂4瓶、无菌生理盐水、革兰 染色液 其他:接种环、酒精灯、显微镜、普通培养箱、 玻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