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虚词专项练习题复习课程

合集下载

高考语文文言文虚词专题复习课件[66张]

高考语文文言文虚词专题复习课件[66张]
例3:在邦必闻,在家必闻
译:在国君的朝廷里必定有名望,在大夫
的封地里也必定有名声
(词义变化)
• “在邦必闻,在家必闻。”
• 在这里,“家”的词义显然与现代汉语 中的“家”不同。古时候的诸侯的封地 叫国,大夫的封地叫家。合在一起就叫 国家.
(2)注意词类活用现象
例1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 (名作பைடு நூலகம்)
译:老百姓归顺他,就像水往低处奔流一样。
2、从“文”的角度来看,要结合语境 来准确理解词意、句意,依境 断意
通过语境分析,顺利攻下代词指代义、一字 多义、词 类活用、古今异义等主要得分点。
例1:孟子曰:“居下位,不以贤事不肖者,伯夷 也;五就汤,五就桀者,伊尹也;不恶汙(wu)君, 不辞小官者,柳下惠也。三子者不同道,其趋一也。 一者何也?曰,仁也。君子亦仁而已矣,何必同?”
• 孟子见梁襄王,出,语人曰:“望之不似人君, 就之而不见所畏焉。
• 卒然问曰:‘天下恶乎定?’ • 吾对曰:‘定于一。’ • ‘孰能一之?’ • 对曰:‘不嗜杀人者能一之。’ • ‘孰能与之?’ • 对曰:‘天下莫不与也。王知夫苗乎?七八月之
间旱,则苗槁矣。天油然作云,沛然下雨,则苗 浡然兴之矣。其如是,孰能御之?今夫天下之人 牧,未有不嗜杀人者也。如有不嗜杀人者,则天 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矣。诚如是也,民归之,由 水之就下,沛然谁能御之?’”
民归之,由水之就下 天油然作云,沛然下雨,则苗浡然兴之矣。
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异常也。
文言中有些虚词的用法,在现代汉语里没有相应的词替代, 如果硬译反而别扭或累赘,译文时可删削。这些词包括: 发语词、凑足音节的助词、结构倒装的标志、句中停顿 的词、个别连词及偏义复词中虚设成分等。

文言文虚词专项复习 课件(共66张ppt) 2023年中考语文二轮专题

文言文虚词专项复习   课件(共66张ppt)  2023年中考语文二轮专题

作连词 二、表递进关系
(“不但......而且”)
①敏而好学 ②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作连词 三、表转折关系
(译为“但是”;表转折时,前后一般会出现否定词)
①人不知而不愠 ②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③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
作连词 四、表承接关系
(表示动作的先后顺序)
①扁鹊见蔡桓而旋走 ②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介词
②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译作“把”。

eg:具以沛公言报项王 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
介词
③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为”。
eg: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介词
④表示动作、行为进行的方式,译作“按照”或不译。
eg:以貌取人 余船以次俱进。
介词
⑤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地点。 译作“在”“从”。
eg: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至于泰安。 今以长沙豫章往,水道多绝,难行。 以八月十三斩于市。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连词
“以”作为连词时,除“转折”外, 其他的作用与“而”作连词时相同。
回顾一下,“而”作连词时表示的逻辑关系
而作连词意思多, 五六七八真不少。 并列递进和转折, 承接因果和目的。 假设修饰别忘记, 偶尔通假译作你。
eg:险以远,则至者少。
樊哙侧其盾以撞。
诸侯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
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
余与四人拥火以入。
属予作文以记之。 木欣欣以向荣
“修饰”实则为状语, 与“承接”的区别:看两个动作是否先后发生。
记忆口诀
“以”作介词“把、拿、用”, “因为”“按照”“在”和“从”。 用作连词如同“而”, 除了“转折”余照搬。

中考常见文言虚词复习ppt课件

中考常见文言虚词复习ppt课件
2023/12/26
而表并列、表承接、表修饰 表转折
(1)先天下之忧而忧( 表修饰 ) (2)溪深而鱼肥( 表并列 ) (3)温故而知新( 表顺接 ) (4)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表转折 ) (5)潭西南而望( 表修饰) (6)杂然而前陈者(表修饰 ) (7)而山不加增( 表转折) (8)委而去之( 表顺接 ) (9)得之心而寓之酒( 表并列 ) (10) 2023/12/26 执策而临之( 表修饰 )
• A.沿溯阻绝
往来而不绝者
• B.其间千二百里 又何间焉
• C.方虚骄而恃气 今齐地方千里
• D.素湍绿潭
吴玠素服飞
2023/12/26
中考例题分析
• 7.下列句中加点词语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予观夫巴陵胜状
• B.臣之客欲有求于臣
所欲有甚于生者
• C.朝廷之臣莫不畏王
一、用作介词
1、表示工具、方式、方法,译为 “用、拿、把、按照”
①咨臣以当世之事(用、拿) ②人多以书假余(把) ③策之不以其道。(按照)
2023/12/26
2、表示凭借,译为“凭、靠”
①可以一战(凭、靠) ②以君之力(凭、靠)
3、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 为“因为”
例: ①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因为) ②以中有足乐者(因为)
2023/12/26
三、用作动词
• 动词(主语+之+宾语) 可译为:去、往。
例:①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去,往 ) ②当之郡( 去,往 )
2023/12/26
之字可代人、事、物;定名之间可译 “的”;作动词“去、往”;作助词 可不译
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无义,取消独立 性 )

文言虚词专项复习PPT教学课件

文言虚词专项复习PPT教学课件

专诸之刺王僚也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盖余之勤且艰苦若此
5、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
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宋何罪之有 ?
何陋之有? 惑之不解
6、结构语气助词,补充音节或舒缓语气。不译
久之,目似瞑 公将鼓之
怅恨久之
7、作动词。译作:去、往、到等
吾欲之南海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辍耕之垄上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2020/12/09
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 子墨子闻之,起于鲁 报之于陛下 能谤讥于市朝者 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 战于长勺
指通豫南,达于汉阴 冷光之乍出于匣也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万钟于我何加焉 未尝不痛恨于桓灵也 告之于帝
2、表原因:由于、因此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3、表比较:译为 比
皆以美于徐公
所欲有甚于生者
4、表被动,译为 被
3、引进动作行为所涉及的对象。相当于“把”
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 以君为长者
故临崩寄臣以大事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2020/12/09
4
4、表目的,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来”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 无从致书以观
5、表结果,译为:以致、因而
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
6、表承接。相当于“而”或不译
遂许先帝以驱驰
卷石底以出
7、表修饰、限定,可不译
受命以来,夙夜忧叹
计日以还
8、动词 译为:以为、认为
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皆以美与徐公
先帝不以臣卑鄙
2020/12/09
5
第三组:文虚词“于”、“其”的用法意义

文言文虚词专题复习18个必考文言虚词ppt课件

文言文虚词专题复习18个必考文言虚词ppt课件
⑵表示反问语气。吗、呢。
①其皆出于此乎? ②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
⑶表推测或商量语气。吧。
资金是运动的价值,资金的价值是随 时间变 化而变 化的, 是时间 的函数 ,随时 间的推 移而增 值,其 增值的 这部分 资金就 是原有 资金的 时间价 值
①危乎高哉! ②嗟乎!时运不 的被动结构,译为“被”。
飞鸟为之徘徊,壮士听而下泪矣。(《虎丘记》)
⑵表动作、行为的原因,可译作“因为/由于”。
资金是运动的价值,资金的价值是随 时间变 化而变 化的, 是时间 的函数 ,随时 间的推 移而增 值,其 增值的 这部分 资金就 是原有 资金的 时间价 值
①慎勿为妇死,贵贱情何薄 ②今为宫室之美为之。(《鱼我所欲也》)
⑶表示动作行为的目的。为了,为着。
①公为我献之。 ②为君翻作《琵琶行》 ③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必取宋。《墨子·公输》
⑷表示动作行为的受益者(表示替代)。可译 为“替”、“给”等。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⑸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可译为:“向、对、 跟、同”等。
(4)表感叹或祈使语气。啊、呀。
①浩浩乎如冯虚御风……飘飘乎如遗世独立…… ②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
《赤壁赋》
(6)作形容词或副词词尾。……的样子、地。
资金是运动的价值,资金的价值是随 时间变 化而变 化的, 是时间 的函数 ,随时 间的推 移而增 值,其 增值的 这部分 资金就 是原有 资金的 时间价 值
①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②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③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
⑷在判断句中,表判断或确认。译为:是,就是, 只是、本来是、原来是。
2.作代词 ①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②家祭无忘告乃翁。 ⑴你,你的。

2023届高考语文文言文复习专题文言虚词讲练一课件

2023届高考语文文言文复习专题文言虚词讲练一课件
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六国论》) 他们的)、
虽与府吏要,渠会永无缘。(《孔雀东南飞并序》) 渠(问渠那得清
如许) 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属、辈、 尔辈、汝辈、尔曹、若属:你们 侪、类、 吾辈、吾曹、吾侪、吾属:我们 徒(亡命之徒) 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师说》)
之属、之徒、之伦:这一类人、这些人
一 常见文言虚词的含义与用法
复习文言虚词,我们首先要准确把握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其次要 掌握有关虚词的推断方法。这里的文言虚词是一个相对宽泛的概 念,因为有部分文言词语既有虚词性质,又有实词性质,其意义 也包含虚指意义和实指意义两方面。我们在掌握文言虚词的意义 和用法时,尤其是掌握常考18个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时,要 “虚”“实”并重,打牢坚实的基础。
素(素善留侯张良)
经常、时 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陈情 常、平 表》) 素、一向 素与副张胜相知。(《苏武传》)
全句的虚词。既、方、会
表示附加关系或时态等语法意义或语气
的虚词。
分结构助词、时态助词、语气助词等。
之、所;将、且;也、乎、与
叹词是表示强烈感情或呼唤、应 用在句末,表感叹语气。
答的虚词。呜呼、嗟乎
1.代词 (1)人称代词
①第一 人称
吾、予、 余、我
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项脊轩志》) 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离骚》) 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鸿门宴》)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短歌行》)
高考要求掌握的18个文言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 焉、也、以、因、与、则、者、之。
题点必备知识
文言虚词的分类
虚词类型
概念
词类特点
代词 连词

常用文言虚词复习(含有练习答案)PPT课件

常用文言虚词复习(含有练习答案)PPT课件

豫州今欲何至?(《赤壁之战》) 大王来何操?(《鸿门宴》)
3、作定语,可译为“什么”“哪”。
然则何时而乐耶?
(《岳阳楼记》)
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琵琶行》)
15
(二).用作副词。 1、疑问副词,可译为"为什么""怎么"。 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
(《赤壁之战》) 徐公何能及君也?
(《邹忌讽齐王纳谏》) 2、程度副词,用在形容词前,表示程度深, 可译为 “怎么”“多么”“怎么这样”。 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
20
三、 “乎”的用法
(一).用作语气助词。 1、表疑问语气。可译为"吗""呢"。 儿寒乎?欲食乎?(《项脊轩志》)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陈涉世家》) 欲安所归乎?(《赤壁之战》)
21
2、表测度语气,可译为"吧"。 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乎。 (《庄暴见孟子》)
3、用于感叹句,可译为"啊""呀"等。 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 (《捕蛇者说》)
而翁长铨,迁我京职,则汝朝夕侍母。 (《记王忠肃公翱事》)
(三).复音虚词“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 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 例如:
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口技》)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师说》)
11
练一练
解释下面虚词在句中的意义和用法(见学案)
1.而
▪ ①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鸿门宴》) ②以其 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伶官传序》)
16
(三).复音虚词"何如""何以"。 1、“何如”常用于疑问句中,表疑问 或诘问,相当于“怎么样”或“什么 样”。 如: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

高考语文文言文虚词专题复习11

高考语文文言文虚词专题复习11

文言文虚词逐一精析学案: “也”【也】(一)句末语气词,1.表示判断语气。

①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邹忌讽齐王纳谏》)②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鸿门宴》)2.句末语气词,表示陈述或解释语气。

例:①即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故以羊易之也(《齐桓晋文之事》)②雷霆乍惊,宫车过也。

(《阿房宫赋》)3.用在句中或句末,表示肯定、感叹的语气。

①鸣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

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过秦论》)②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③古之人不余欺也(《石钟山记》)4.用在句末,表示疑问或反诘语气。

①公子畏死邪?何泣也?(《信陵君窃符救赵》)②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庄暴见孟子》)③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5.用在句末,表示祈使语气。

①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

(《崤之战》)②当相与共谋之,勿令姊有穷途之虑也(《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二)句中语气词。

用在句中,表示语气停顿。

①是说也,人常疑之。

(《石钟山记》)②其闻道也亦先乎吾。

(《师说》)【……之谓也】【其……之谓也】【其……之谓乎】意思是“说的就是……啊”。

①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

”——夫子之谓也(《齐桓晋文之事》)【也哉】语气助词连用,为加强语气,多有感叹或反诘之意。

例:①岂非计久长,有子孙相继为王也哉?(《触龙说赵太后》)②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病梅馆记》)③岂独伶人也哉!(《伶官传序》)【也欤】表疑问,相当“么”。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也夫】表肯定兼感叹的语气。

相当于“啊”、“呀”。

《史记·太史公自序》:“是余之罪也夫!是余之罪也夫!”。

高考语文文言文虚词专题复习课件[66张]

高考语文文言文虚词专题复习课件[66张]

加强反问语气,相当于“难道”、 “怎么”
用作连词。
①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马说》) ②呜呼!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其真邪? 表示选择关系,相当于“是……还是……” 。
①沛然下雨,则苗浡然兴之矣。其若是,孰能御之?
表示假设关系,相当于“如果”。 ①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离骚》) ②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离骚》) 助词,起调节音节的作用,可不译。
①以万人若一郡降者,封万户。 表选择,相当于"或""或者"。 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 至,至于。
①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岳阳楼记》) ②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 彼且恶乎待哉(《逍遥游》) ③至若春和景明。(《岳阳楼记》)
【至若】【若夫】是用在一段话的开头,表示另起 话题,引起论述的词。近似“要说那”、“像 那”“如果说到”的意思。有时不译。 ①以闲敝邑,若何? 【若何】怎么样。 ①车后若干递送夫。(<<哨遍.高祖还乡>>) 【若干】约计之词,相当于“几许”、“多 少”。
7、【所】
①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陈涉世家》) ②成反复自念,得无教我猎虫所耶?(《促织》) ③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 名词,处所,地方 ①会征促织,成不敢敛户口,而又无所赔偿 ②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师说》) ③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 ④于众人广坐之中,不宜有所过,今公子故过之。 ⑤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送东阳马生序》) 在动词前同动词组成"所"字结构,所"字结构是名词性 短语,表示"所……的人"、"所……的事物"、"所…… 的情况"等。

高考语文文言文专项复习 虚词练习课件 ppt

高考语文文言文专项复习 虚词练习课件 ppt
练习 乎
1)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 2)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 3)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 4)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 5)吾尝疑乎是 6)良剑期乎断,不期乎莫铘 7)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 8)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 9)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10)巍巍乎可畏
疑问 反问 然 揣测 对 于 在 感叹 商量 然
练习 则
1)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 2)视其缶,而吾蛇尚存,则弛然而卧 3)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4)秦则无礼何施之为?5)临视,则虫集冠上



就是
原来
6)郑穆公使视客馆,则束载、厉兵,秣 已经 马矣

练习
这些话 兵器 的 往 向 这些 宾前置 我 主谓之 定后置
1)阿母得闻之,槌床便大怒 2)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 3)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4)王见之,曰:“牛何之?” 5)然后驱而之善 6)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 7)何功之有哉? 8)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9)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10)石之铿然有声者
成为 做 作为 是 认为 被 语气 心理 治理 担任 为了 替

练习
1)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 2)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3)是说也,人常疑之。 4)苟政猛于虎也! 5)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 族灭也? 祈使 6)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 判断 解释 停顿 感叹 反问
以 练习
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留五百人镇之,以断洄曲及诸道桥梁 属予作文以记之 余与四人拥火以入。 忽魂悸以魄动。 何以为计 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 具告以事 皆以美于徐公。 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皆好辞而以赋见称 策之不以其道 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 以八月十三斩于市 无以,则王乎? 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然得而腊之以为饵。

《文言文虚词复习》优秀ppt

《文言文虚词复习》优秀ppt

(4) 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
(5) 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2、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3、 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也
《文言文虚词复习》 课件 (共93张)
《文言文虚词复习》 课件 (共93张)
1、助词
(1)表疑问 呢 吗 儿寒乎?欲食乎?
(2)表推测 吧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 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文言文虚词复习》 课件 (共93张)
《文言文虚词复习》 课件 (共93张)
2、找出“而”用法不同的一项C( )
A、冲口而出 B、不劳而获
C、吾与而兄善 D、鸡鸣而起
C 为代词 其它均为连词
3、找出“而”用法不同的一项A( )
A、温故而知新
B、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C、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D、尝一龙击发而地不觉动
(7)吾闻之,喜而不寐
(8)视吾蛇尚存,则弛然而卧
A(1)(2)(3)/(4)(5)/(6)(7)(8) B( 1 ) (3)(4)/ (2) (5)/ (6)(7)(8) C( 1 ) (3) (5)/(2)(4)/(6)(7)(8) D(1)(4)/(2)(3)(5)/(6)(7)(8)
《文言文虚词复习》 课件 (共93张)
2、对下列句中“乃”的意义和用法判断不正确的一
项是( )
注释:(3)竟然 (4)是
(1)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2)设九宾于廷,臣乃敢献璧。
(3)祭拜大将,乃韩信也。
(4)当立者乃扶苏。
D
(5)终不得不入中城,乃罢而归引。
(6)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
(7)悉以羸兵负草填之,骑乃得过。
《文言文虚词复习》 课件 (共93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言文虚词专项练习

文言文虚词专项练习题
1、加点词语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B、卜者知其.指意稍稍宾客其.父
C、当立者乃.公子扶苏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D、吴广以为然.土地平旷,屋舍俨然.
2、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足肤皲裂而.不知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B、当余之.从师也辍耕之.垄上
C、以.衾拥覆屠惧,投以.骨
D、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其.如土石何
3、加点词语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以.君之力扶苏以.数谏故
B、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C、而.山不加增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D、告之于.帝皆以美于.徐公
4、解释加点词语有误的一项是()
A、而或.长烟一空(有时)
B、或.异二者之为(也许)
C、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或者)
D、或.以为死,或.以为亡(有的人说)
5、解释加点词语有误的一项是()
A、乃.不知有汉(竟然)
B、以衾拥覆,久而乃.和(才)
C、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是)
D、乃.重修岳阳楼(就)
6、解释加点词语有误的一项是()
A、吴广以为然.(正确)
B、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的样子)
C、然.志犹未已(但是)
D、杂然.相许(……地)
7、解释加点词语有误的一项是()
A、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被)
B、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做)
C、项为.之强(因为)
D、夫子何命焉为.(语气词)
8、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与例句中加点的词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A、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B、卷石底以.出
C、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D、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9、选出对加点词理解有误的一项()
A、虽.欲言,无可进者(虽:虽然)
B、皆以美于.徐公(于:比)
C、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之:的)
D、乃.下令。

(乃:于是,就)
10、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相当于“的”的一项是()
A、肉食者谋之.B、长跪而谢之.曰
C、辍耕之.垄上D、小大之.狱
11、下列加点词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作亭者.谁(的人)
B、山间之.四时也(的)
C、行者休于.树(从)
D、颓然乎其.间者(他们,他们的)
12、与“若为我涂抹,虽.一字不留亦可”中加点词的意思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A.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B.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C.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D.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13、下列句中加点的“以”与“以面受沫”中的“以”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无从致书以.观 B.或以.钱币乞之
C.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D.皆以.美于徐公
1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将以.攻宋
B、子墨子闻之.
扶苏以.数谏故辍耕之.垄上
C、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
D、知而.不争
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D项都是表转折,解释为“但”“却”;A项前句“以”解释为“拿”“用”,后句“以”解释为“因为”;B项前句“之”解释为“这件事”,后句“之”解释为“到”、“往”;C 项前句“于”解释为“在”,后句“于”解释为“对”)
15、下面“以”字的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B.以.天下之所顺
C.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 D.属予作文以.记之
(D项“以”连词,表目的,相当于“来”;其余各项“以”字均为介词)
16、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之”与“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中的“之”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徐公来,孰视之. B.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C.吾妻之.美我者 D.暮寝而思之.
(B项中的“之”与例句中的“之”都是结构助词,译为“的”)
17、下列四项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何以.战 / 不以.物喜,不以.已悲
B.小大之.狱 / 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C.战于.长勺 / 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D.登轼而.望之 /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8、选出下列加点词意思、用法相同的一项。

( )
A.佣者笑而.应曰/足肤皲裂而.不知
B.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欲自请击之.
C.当立者乃.公子扶苏/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D.男儿当死于.边野/又留蚊于.素帐中
※19、下列句子中“于”字的用法和“与无际偕访仲和于此”中的“于”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B.万钟于.我何加焉
C.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 D.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
20、下列句中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①虽.不能察,必以情②虽.锥末倒眦而不瞬也
B.①忠之属也,可以.一战②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C.①登轼而.望之②先天下之忧而.忧
D.①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②其.真无马邪
21、下列各组加点的字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①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
B、①休祲降于.天
②不以.物喜,不以.己悲②所欲有甚于.生者
C、①子墨子之.守圉有余
D、①北山愚公者,面山而.居
②王之.弊甚矣②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22、下列句子中的“以”与“先帝不以臣卑鄙”的“以”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咨臣以.当世之事
B、遂许先帝以.驱驰
C、扶苏以.数谏故
D、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答案】
1、B
2、C
3、C
4、D
5、D
6、D
7、B
8、C
9、A 10、D 11、C 12、C 13、B 14、D 15、D 16、B 17、B 18、D 19、A 20、D 21、C 22、C。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