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片机控制的数控车床改造毕业设计论文

合集下载

毕业设计论文-CA6140车床经济型数控改装的设计 精品推荐

毕业设计论文-CA6140车床经济型数控改装的设计 精品推荐

1 绪论1 绪论1.1课题背景1946年诞生了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这表明人类创造了可增强和部分代替脑力劳动的工具。

它与人类在农业、工业社会中创造的那些只是增强体力劳动的工具相比,起了质的飞跃,为人类进入信息社会奠定了基础。

6年后,即在1952年,计算机技术应用到了机床上,在美国诞生了第一台数控机床。

我国目前机床总量380余万台,而其中数控机床总数只有11.34万台,即我国机床数控化率不到3%。

近10年来,我国数控机床年产量约为0.6~0.8万台,年产值约为18亿元。

机床的年产量数控化率为6%。

我国机床役龄10年以上的占60%以上;10年以下的机床中,自动/半自动机床不到20%,FMC/FMS等自动化生产线更屈指可数(美国和日本自动和半自动机床占60%以上)。

可见我们的大多数制造行业和企业的生产、加工装备绝大数是传统的机床,而且半数以上是役龄在10年以上的旧机床。

用这种装备加工出来的产品普遍存在质量差、品种少、档次低、成本高、供货期长,从而在国际、国内市场上缺乏竞争力,直接影响一个企业的产品、市场、效益,影响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所以必须大力提高机床的数控化率。

在美国、日本和德国等发达国家,它们的机床改造作为新的经济增长行业,生意盎然,正处在黄金时代。

由于机床以及技术的不断进步,机床改造是个"永恒"的课题。

我国的机床改造业,也从老的行业进入到以数控技术为主的新的行业。

在美国、日本、德国,用数控技术改造机床和生产线具有广阔的市场,已形成了机床和生产线数控改造的新的行业。

在美国,机床改造业称为机床再生(Remanufacturing)业。

从事再生业的著名公司有:Bertsche工程公司、ayton机床公司、Devlieg-Bullavd(得宝)服务集团、US设备公司等。

美国得宝公司已在中国开办公司。

在日本,机床改造业称为机床改装(Retrofitting)业。

从事改装业的著名公司有:大隈工程集团、岗三机械公司、千代田1西安工业大学毕业设计(论文)工机公司、野崎工程公司、滨田工程公司、山本工程公司等。

基于单片机的数控机床控制系统设计大学论文

基于单片机的数控机床控制系统设计大学论文

毕业设计(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承诺: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是我个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成果。

尽我所知,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不包含其他人或组织已经发表或公布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我为获得及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学历而使用过的材料。

对本研究提供过帮助和做出过贡献的个人或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作者签名:日期:指导教师签名:日期:使用授权说明本人完全了解大学关于收集、保存、使用毕业设计(论文)的规定,即:按照学校要求提交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学校有权保存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并提供目录检索与阅览服务;学校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数字化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在不以赢利为目的前提下,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

作者签名:日期: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

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

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

本人授权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涉密论文按学校规定处理。

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导师签名:日期:年月日注意事项1.设计(论文)的内容包括:1)封面(按教务处制定的标准封面格式制作)2)原创性声明3)中文摘要(300字左右)、关键词4)外文摘要、关键词5)目次页(附件不统一编入)6)论文主体部分:引言(或绪论)、正文、结论7)参考文献8)致谢9)附录(对论文支持必要时)2.论文字数要求:理工类设计(论文)正文字数不少于1万字(不包括图纸、程序清单等),文科类论文正文字数不少于1.2万字。

智能数控机床的改造毕业论文

智能数控机床的改造毕业论文

智能数控机床的改造毕业论文1. 绪论1.1问题的提出1.1.1国外数控机床的发展状况数控机床出现至今已有近60年历史,在这60年中,随着科技、特别是微电子、计算机技术的进步,数控机床得到了广泛的发展。

它已经成为现代化企业发展进程中一支凸显业绩的生力军,代表着未来机器制造业的发展方向。

目前以美国、德国、日本在数控机床的科研、设计、制造和使用上,技术最先进、经验最多,他们政府重视机床工业,并且重视科研和创新,使他们三国的数控技术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数控技术正在发生根本性变革,由专用型封闭式开环控制模式向通用型开放式实时动态全封闭控制模式发展。

在集成化基础上,数控系统实现了超薄型、超小型化;在智能化基础上,综合了计算机、多媒体、模糊控制和神经网络等多学科技术,数控系统实现了高速、高精度、高效控制,加工过程中可以自动修正、调节和补偿各项数据,实现了在线诊断和智能化故障处理;在网络化基础上,CAD/CAM与数控系统集成一体,机床联网,实现了中央集中控制群的加工。

1.1.2国数控机床的现状机床作为机械制造业的重要基础装备,它的发展一直引起人们的关注,由于计算机技术的兴起,促使机床的控制信息出现了质的突破,导致了应用数字化技术进行柔性自动化控制的新一代机床-数控机床的诞生和发展。

是关键技术,它集微电子、计算机、信息处理、自动检测、自动控制等高新技术于一体,具有高精度、高效率、柔性自动化等特点,对制造业实现柔性自动化、集成化、智能化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目前,数控技术正在发生根本性变革,由专用型封闭式开环控制模式向通用型开放式实时动态全闭环控制模式发展。

在集成化基础上,数控系统实现了超薄型、超小型化;在智能化基础上,综合了计算机、多媒体、模糊控制、神经网络等多学科技术,数控系统实现了高速、高精、高效控制,加工过程中可以自动修正、调节与补偿各项参数,实现了在线诊断和智能化故障处理;在网络化基础上,CAD/CAM与数控系统集成为一体,机床联网,实现了中央集中控制的群控加工。

X53K数控化改造毕业设计论文

X53K数控化改造毕业设计论文

内容摘要本文提供了一种X53k铣床的经济型数控化改造方案,改造的主要模块有:机械部分和数字控制电路部分。

机械部分主要是对丝杠、驱动元件和减速齿轮的改造。

改造后的系统是以步进电机为驱动执行元件的开环控制系统,以MCS-51型单片机为控制处理芯片,实现X、Y两坐标联动改造,使得改造后的机床能加工除了铣削键槽、平面及孔等简单的零件外,还能加工形状复杂(如加工圆弧面、斜面及凸轮等)的零件。

改造后的数控机床具有高精、高效及加工产品范围广等特点。

最后再对系统的误差及精度进行分析,并提出改进的方法、建议。

关键词: X53k 数控化改造单片机ABSTRACTIn this paper ,in base of our country’s eco- momic condition and the expensive CNC, in order to extend machining scope, high accuracy , small batch, and has a good condition in excitely complicative market .So,the numerization rebuilding of X53K is so necessary and feasible. This paper provides a way of how to implement the synchronied motion of the two axes in the X and Y plane with CNC system and an open-loop control which use stepping motors as actuators on a X53K mill,and the microcomputer is MCS-51.The numerization rebuilding of X53K milling machine not only is used for machining keyway,plane and hole etc,but also, it can ma- nufacting complicated shap and the accuracy is high.The technology of CNC has became the key and basic technology in the manufacturing industry .Keywords: X53Kmill numerization rebuilding single chip computer目录前言 (5)正文 (9)1.整体改造方案 (9)1.1总体设计方案 (9)1.1.1机床改造的方案比较 (9)1.1.2实现的目标 (11)1.2主传动的系统改造 (12)1.2.1机械部分的数控化改造 (12)1.2.2电气部分的数控化改造 (12)1.3:进给系统的改造 (12)1.3.1进给机构的改造 (12)1.3.2X53K的改造要求 (12)1.4微机系统的硬件与软件设计 (13)1.4.1 系统软件的设计 (13)1.4.2 硬件系统设计 (14)1.5改造后的布局 (15)2.横纵向系统的设计,计算过程 (15)2.1纵向方向(X轴)的设计 (15)F的计算 (16)2.1.1铣削力CF的计算 (17)2.1.2滚珠丝杠所受的平均轴向载荷m2.1.3丝杠副工作负荷计算及丝杠型号的选择 (18)2.1.4传动效率 的计算 (19)2.1.5刚度验算 (20)2.1.6稳定性的验算 (20)2.1.7齿轮传动设计的有关计算 (21)2.1.8齿轮材料的选用及许用应力 (22)2.1.9直齿圆柱齿轮副的计算 (22)2.1.10步进电机型号的计算选择 (24)2.2横向(Y轴)的设计 (30)3数控部分设计 (31)3.1系统硬件设计 (32)3.1.1主控制器(CPU) (32)3.1.2存储器扩展电路 (33)3.1.3扩展I/O接口 (34)3.1.4步进电机驱动电路 (34)3.1.5行程控制 (35)3.1.6键盘与显示 (35)3.1.7复位电路 (36)3.1.8紧急停车 (36)3.2编程时应注意的问题 (36)3.3步进电机系统软件控制 (36)4误差来源及精度分析 (37)4.1误差的来源 (37)4.1.1机械结构原因 (37)4.1.2数控部分原因 (37)4.2:误差补偿措施 (37)4.2.1齿轮副误差补偿分析 (37)4.2.2数控系统误差补偿分析 (38)4.2.3滚珠丝杠副误差补偿分析 (38)结论 (39)致谢 (40)参考文献 (41)前言:该课题来源于生产实践的需要,利用大量闲置旧机床,对起进行数控化改造后,成为一钟高效的、多功能的经济型数控机床,是一种推陈出新、盘活存量资金的有效办法,是低成本自动化的必由之路。

数控车床论文(精选5篇)

数控车床论文(精选5篇)

数控车床论文(精选5篇)第一篇:数控车床论文[摘要]:数控系统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电子原器件性能下降,甚至损坏,有些机械部件如导轮及导轮轴承等也是如此。

【关键词】:润滑、定期润滑、定期调整浅析机床数控系统的技术维护数控系统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电子原器件性能下降,甚至损坏,有些机械部件如导轮及导轮轴承等也是如此。

为了保持机床能正常可靠地工作,延长其使用寿命,就必须对数控系统进行日常的维护。

数控系统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电子原器件性能下降,甚至损坏,有些机械部件如导轮及导轮轴承等也是如此。

为了保持机床能正常可靠地工作,延长其使用寿命,就必须对数控系统进行日常的维护。

概括地说主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制定数控系统的日常维护的规章制度要根据各部件的特点,确定各自保养规则。

如明确规定哪些部件需要经常清洁、校验(如CNC系统的光电输人机或电报机头的清洁)哪些部件需要定期润滑调整(如轴承、丝杠、传动齿轮的定期润滑支流伺服电动机电刷和换向器应每半月检查一次等)。

二、定期润滑数控机床上需要定期润滑的部位均有说明,主要有机床导轨,丝杠,螺母、传动齿轮等处,一般用油枪注人,轴承和滚珠丝杠如有保护套式的可以经半年后拆开来注油。

三、尽a少开数控柜和强电柜的门因为在加工车间的空气中大都含有油污,灰尘甚至金属颗粒,一旦它们落在数控系统内的印制线路或原器件上,极易导致器件绝缘性下降,甚至导致原器件上,极易导致器件绝缘性下降,甚至导致元器件及线路的损坏。

有的操作者在夏天为了使数控系统超负荷工作,而打开数控柜的门来散热,这样会导致数控系统的加速损坏。

正确的方法应是设法降低设备外部环境温度,除非进行必要的维护,不能随便打开柜门,更不允许在使用时敞开柜门。

四、定期调整丝杠螺母、导轨及电极丝挡块,进电块等,根据使用时间,间隙大小或沟槽深浅进行调整,部分数控线切割机床采用锥形开槽式的调节螺母,则需要适当地拧紧一些,凭经验和手感确定间隙,保持转动灵活,滚动导轨的调整方法为松开工作台一边的导轨固定螺钉,拧调节螺钉看百分表的反映使其紧靠另一边,挡丝块和进电块如使用日久,摩擦出沟痕,须转动或移动一下,以改变接触位置即可。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数控车床的改造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数控车床的改造

热心网友最快回答论述机械制造技术的新发展[摘要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机械制造业面临着不同方面的发展要求:最大程度地和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相结合以实现智能化、自动化、高产、高效、低能耗、无污染的目标,本文从几个方面介绍先进制造技术,指明机械制造业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先进制造技术机械制造业发展方向机械制造业作为一个传统的领域已经发展了很多年,积累了许多理论和实践经验,但随着当今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各个方面的个性化需求越来越强烈。

作为已经深入到各行各业并已成为基础工业的机械制造业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先进制造技术这个概念的提出为机械制造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虽然这个名词没有确定的定义,但目前被公认的认识是:先进制造技术是传统制造技术不断吸收机械、电子、信息、材料、能源和现代管理等方面的成果,并将其综合应用于产品设计、制造、检测、管理、销售、使用、服务的制造全过程,以实现优质、高效、低耗、清洁、灵活的生产,并取得理想技术经济效果的制造技术的总称。

它具有如下一些特点:1.从以技术为中心向以人为中心转变,使技术的发展更加符合人类社会的需要。

2.从强调专业化分工向模糊分工、一专多能转变,使劳动者的聪明才智能够得到充分发挥。

3.从金字塔的多层管理结构向扁平的网络化结构转变,减少层次和中间环节。

4.从传统的顺序工作方式向并行工作方式转变,缩短工作周期,提高工作质量。

5 .机械制造技术的发展趋势可以概括为:(1)机械制造自动化。

(2)精密工程。

(3)传统加工方法的改进与非传统加工方法的发展。

下面对自动化技术给予论述和展望。

机械制造自动化技术自本世纪 20 年代出现以来,经历了三个阶段,即刚性自动化、柔性自动化和综合自动化。

综合自动化常常与计算机辅助制造、计算集成制造等概念相联系,它是制造技术、控制技术、现代管理技术和信息技术的综合,旨在全面提高制造企业的劳动生产率和对市场的响应速度。

一、集成化计算机集成制造(CIMS )被认为是21 世纪制造企业的主要生产方式。

CK5116A立式车床数控毕业论文

CK5116A立式车床数控毕业论文

CK5116A立式车床数控毕业论文摘要针对现有常规CK5116A立式车床数控的缺点提出数控改装方案和单片机系统设计,提高加工精度和扩大机床使用范围,并提高生产率。

本论文说明了普通车床的数控化改造的设计过程,较详尽地介绍了CK5116A机械改造部分的设计及数控系统部分的设计。

采用以8031为CPU的控制系统对信号进行处理,由I/O接口输出步进脉冲,经一级齿轮传动减速后,带动滚动丝杠转动,从而实现纵向、横向的进给运动。

改造过程如下:(1)机械部分的改造,包括纵向进给方向的改造和横向进给方向的改造。

主要包括对滚珠丝杠螺母副及反应式步进电机的计算)电气控制部分的设计,主要包括选择及纵向、横向机构装配图方案的制定。

(2MCS-51系列单片机及扩展芯片的选用和电气控制图的设计。

关键词:数控;单片机;步进电机;滚珠丝杠;改造1目录1 摘要引言 3总体方案的设计 ----------------------------------------------------5 第1章1.1 设计任务-51.2 总体方案的论证--51.2.1 机械部分的改造设计 --------------------------------------------------------71.2.2 伺服进给系统的改造设计 ---------------------------------------------81.2.3 数控系统的硬件电路设计 81.3 总体方案的确定 ----------------------------------------------------------------------9第2章机械部分的改造设计 102.1 纵向进给系统的改造设计 102.1.1 纵向滚珠丝杠副的选用102.1.2 步进电机的选用-162.2 横向进给系统的改造设计---192.2.1 横向进给系统滚珠丝杠螺母副的选用 202.2.2 横向步进电机的选用 252.3 齿轮传动间隙的调整 27第3章电气控制部分的设计 303.1 单片机的选择 303.2 步进电机的驱动 313.2.1 环形脉冲分配器的选择---313.2.2 功率放大器的选用---------------------------------------------------------------323.3 步进电机的微机控制-------------------------------------------------------------------35 结论 37参考文献 382引言毕业设计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计划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各教学环节的继续深化和检验,其实践性和综合性是其他教学环节所不能替代的,通过毕业设计使学生获得综合训练,对培养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基于单片机的车床刀架控制系统(MCS-51)的设计详解

-基于单片机的车床刀架控制系统(MCS-51)的设计详解

成都工业学院成教院毕业设计(论文)论文题目:基于单片机的车床刀架控制系统(MCS-51) 的设计教学点:重庆学院指导老师:职称:讲师学生姓名:### 学号:专业:机电一体化技术成都工业学院成教院制二〇一四年三月二十一日成都工业学院成教院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题目:基于单片机的车床刀架控制系统(MCS-51) 的设计任务与要求:以MCS-51系列8031单片机为控制核心的总体改造设计方案模型; ,微机数控系统硬件组成与软件设计及工作流程;实现并增强其自动化加工、稳定质量、提高工效和适用性。

时间: 2013年 11月 28 日至 2014 年 4 月 17 日共 20 周教学点:重庆科创职业学院学生姓名:学号:专业: 机电一体化技术指导单位或教研室:重庆学院指导教师:职称:讲师成都工业学院成教院制毕业设计(论文)进度计划表日期工作内容执行情况指导教师签字2013.11.28-2013.12.20查找资料,选题2013.12.22-2014.1.31完成论文的初稿2014.2.1-2014.3.15完成论文二稿的写作2014.3.16-2014.4.5完成论文的终稿及格式修改2014.4.6-2014.4.20 定稿,打印论文,做好评阅的准备2014.4.21-2014.4.25论文评阅教师对进度计划实施情况总评签名年月日本表作评定学生平时成绩的依据之一。

摘要了解数控机床的概念,所谓数字控制是按照含有机床(刀具)运动信息程序所指定的顺序自动执行操作的过程。

数控技术是用数字信息对机械运动和工作过程进行控制的技术 ,而数控装备是以数控技术为代表的新技术对传统制造产业和新兴制造业的渗透形成的机电一体化产品 ,其技术范围覆盖很多领域。

而计算机数控机床就是数控机床在计算机监控下进行工作。

它的优点很多,可以在同一机床上一次装夹可完成多个操作,生产率显著提高等优点,但它的价格昂贵。

由于本文论述了选择PHILPS公司的89C58微控制器,采用I/O接口向系统各部分发出各种命令,同时对车床的参数进行巡回监测、数据处理以及控制计算、逻辑判断,使机床的X、Z轴的动作精度得到控制、刀架实现自动切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随着数控技术的飞速发展,机械制造业的生产方式、产品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在我国数控机床的发展过程中,MCS-51系列单片机在数控技术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经济型数控系统大多采用MCS-51系列单片机。

本文在分析了数控车床的特点和应该具备的功能后,确定将普通机床改造成经济型数控机床,对C616车床进行了具体的分析改造,普通车床(C616)的数控改造设计内容包括:总体方案的确定和验证、机械改造部分的设计计算(包括纵向、横向进给系统的设计与计算)、主运动自动变速原理及改造后的机床传动系统图的设计、机床调速电动机控制电路的设计、电磁离合器的设计计算。

此次毕业设计中,我熟悉了机电一体化设计的基本过程,并把各门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为以后的设计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同时我也深深的体会到了不足之处,我一定会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学习,不断实践。

关键词:数字控制,单片机系统,数控车床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NC, there have been many changes in mechanical industry, such as producing method and struture of product. MCS-51 single microcomputers have been used widely in NC, especially in ecomical NC equipments in china.Based on MCS-51 single microcomputers, the NC lathe training equipment is designed with less money for the professional NC courses.After analyzing the feature of NC lathe and defining the functions of training equipment, Make sure to ordinary machine tools into economic numerical control machine tools,Ordinary lathe (C616) numerical control transformation design contents include: overall scheme determined and validation of the mechanical design and calculation of the transformation part (including longitudinal horizontal feeding system design and calculation) automatic transmission principle and main movement after reforming machine drive system of the machine speed motor design diagram control circuit design of design and calculation of the electromagnetic clutchIn this graduation design, I acquainted with the machine electricity integral whole to turn the basic process of design, and integrate the knowledge that each one learn to become an organic whole, for later design work to lay a good foundation, I also realized the place of the shortage deeply at the same time, I will keep learning and practicing constantly in futureKey words: traininge quipment, numeric control, single microcomputer,system第1章绪论数字控制(numerical control——NC)简称数控,是指用数字、文字和符号组成的数字指令来实现一台或多台机械设备动作控制的一种自动化技术。

数控机床是数字控制机床(Computer numerical control machine tools)的简称,是一种装有程序控制系统的自动化机床。

数控机床全面涵盖了集计算机、微电子、信息、传感、测试、机械制造技术各个领域为一体的高度机电一体化的产品,是一种高效自动化机床。

数控系统能够控制机床动作的先后顺序和机床运动部件的运动速度以及刀具的运动轨迹。

因为机床的主要发展方向是向着时间效率最大化,精度精密化和高柔性,所以它已经成为现代工艺自动化生产过程中最有代表意义的主力军。

1.1 数控机床的产生与发展1.1.1 数控机床的产生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科学的发展,在现在的快节奏社会,各种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都需要大步的加快。

而生产的自动化是实现这一要求的一种最有效的措施。

例如飞机、汽车等生产企业,大多采用自动机床、组合机组成的流水生产线,即保证了产品质量,又提高了生产效率,减轻了操作者人数和劳动强度。

但是,占大部分加工总量的80%以上的是单独零件,少量批次生产的情况。

对于这些繁复类型、小批量、形状复杂、高精度的零件的加工,采用专业化程度高的自动机床和自动生产线并不符合经济规律。

在在现代的经济快速发展的中国,各个公司生产的产品竞争愈发激烈,为了保证效益,必须推陈出新提高产品的质量、增加种类,减少生产周期和实验时间,对于其他可以大批量生产的零件,也不能一直一成不变,也需要更新换代。

这样,传统的自动化生产线难以适应现在经济大潮中对其的严格要求。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一种灵活、高精度、高效率的自动化设备——数控机床应运而生。

1.1.2数控机床的发展1948年,在美国一家名叫帕森斯的公司接受USAF的委托,研制飞机螺旋桨叶片轮廓样板的制造装置。

由于空军所给的图纸形状繁复多样,精度要求较高,当时的加工设备难以胜任,于是有人提出用计算机控制机床的想法。

1949年,该公司委托麻省理工学院(MIT)伺服机构研究室专门研究数控机床,3年后试制成功第一台三坐标数控铣床,并开始正式投入生产,于1957年正式投入使用。

这是制造技术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大突破,标志着数字控制技术正式涉足制造领域。

到现在,数控加工已经成为现代制造技术的重中之重。

由此可见,数控机床对于制造行业而言,很大得影响了制造业的格局,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但当时的数控装置采用电子管元件,体积庞大,价格昂贵,而且只在像航空工业等少数的领域使用加工复杂零件;1959年,晶体管元件和印刷电路板发明,数控装置正式进入了第二代,体积缩小,价格下降。

1960年以后,点位控制数控钻床和直线控制数控铣床充分发展了,使数控机床在机械制造业各部门逐步获得推广。

我国于1958年开始研制数控机床,成功试制出配有电子管数控系统的数控机床,1965年开始批量生产配有晶体管数控系统的三坐标数控铣床。

1965年,第三代的集成电路数控装置面世,极大地促进了数控机床品种和产量的发展趋势。

60年代以来,一种根本性的改变:计算机控制机床的数控装置出现了,分为(DNC)一台计算机直接控制多台机床的数控系统;(CNC)小型计算机控制的计算机数控系统,数控装置发展到了第四代:小型计算机化。

1974年,简称MNC研制成功,作为第五代数控系统。

相比第三代,数控装置的功能增加了1倍,而体积却只是第三代的原来的二十分之一,价格也便宜了四分之三,系统也更加稳定,可靠性提高。

1980年以后,计算机技术出现了井喷式的发展,各种新技术被应用到数控装置,比如能够进行人机对话式的自动编制程序;一些数控装置的体积已经能直接装在机床上;的自动化程度又攀新高,具备了类似自动检查刀具状态和自动检测工件状态的功能。

数字控制系统的许多优点使数控机床得到广泛发展。

1.2 我国数控机床的发展历史数控机床是当代机械制造业的主流装备,是市场热门商品。

我国的数控机床的发展经历了30多年的跌宕起伏,已经由成长期进入成熟期。

2008年年产已达12.2万台。

“十一五”期间,随着一系列关键技术的突破和自主生产能力的形成,我国开始突出“外国制造”的“重围”,进入世界高速数控机床和高精度数控机床生产国的行列。

在需求的拉动下,我国数控机床产量保持高速增长,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37.4%。

2010年我国数控机床产量达到23.6万台,同比增长62.2%;2010年我国数控机床消费超过60亿美元,台数超过10万台,数控机床已成为机床消费的主流。

2009年至今“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科技重大专项的持续投入,显示了政府对于发展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的决心。

“十二五”期间我国将持续投入,且力度加大,每年重大专项将带动资金投入100亿以上。

在经济的发展、国家政策大力支持、上下游产业振兴等背景下,我国数控机床行业的旺盛需求仍将保持高速增长,尤其是高档数控机床将迎来更大的市场空间,未来3-5年,我国数控机床行业市场增长率将达到12%左右。

这必将带动我国国产数控机床及其数控系统和相关功能部件的市场发展,也无疑为国内数控系统生产厂商不断发展自己的技术,扩大市场提供了极好的机遇。

展望“十二五”,我国数控机床的发展将努力解决主机大而不强、数控系统和功能部件发展滞后、高档数控机床关键技术差距大、产品质量稳定性不高、行业整体经济效益差等问题,将培育核心竞争力、自主创新、量化融合以及品牌建设等方面提升到战略高度,实现工业总产值8000亿元的目标。

并力争通过10-15年的时间,实现由机床工具生产大国向机床工具强国转变,实现国产中高档数控机床在国内市场占有主导地位等一系列中长期目标。

1.3本课题研究的背景1.3.1 国外数控机床状况分析[1]2010年美国芝加哥国际制造技术(机床)展览会(IMTS2010)展示了国际机床行业最新技术动态和发展趋势。

IMTS展览会展示了高技术数控机床、数控系统,展示最新科技和生产方式,突出展示未来数控机床发展趋势。

国外数控机床技术现状高速高精与多轴加工成为数控机床的主流,纳米控制已经成为高速高精加工的潮流、多任务和多轴加工数控机床越来越多地应用到能源、航空航天等行业、机床与机器人的集成应用日趋普及,且结构形式多样化,应用范围扩大化,运动速度高速化,多传感器融合技术实用化,控制功能智能化,多机器人协同普及化、智能化加工与监测功能不断扩充,车间的加工监测与管理可实时获取机床本身的状态信息,分析相关数据,预测机床的状态,提前进行相关的维护,避免事故的发生,减少机床的故障率,提高机床的利用率、最新的机床误差检测与补偿技术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对机床的补偿测量,与传统的激光干涉仪相比,对机床误差的补偿精度能够提高3~4倍,同时效率得到大幅度提升、最新的CAD/CAM技术为多轴多任务数控机床的加工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可以大幅度提高加工效率、刀具技术发展迅速,众多刀具的设计涵盖了整个加工过程,并且新型刀具能够满足平稳加工以及抗振性能的要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