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数混合运算(三)集体备课
分数混合运算三教案
分数混合运算三教案教案标题:分数混合运算三教案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和运用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规则。
2. 学生能够熟练进行分数混合运算。
3. 学生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白板、白板笔、教学PPT等教学工具。
2. 学生准备教材、练习册、计算器等学习工具。
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一个简单的问题引入本节课的内容,例如:小明买了1/2千克的苹果,他吃了1/4千克,还剩下多少?2. 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使用哪种运算方法。
步骤二:概念讲解(15分钟)1. 教师通过教材或PPT介绍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规则,包括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分数的乘法和除法等。
2. 教师结合具体例子进行讲解,引导学生理解运算规则。
步骤三:示范与实践(20分钟)1. 教师通过几个简单的示例演示分数混合运算的步骤和方法,包括先化简分数、找到公共分母、进行运算等。
2. 学生跟随教师的示范,逐步完成几个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步骤四:合作探究(20分钟)1. 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实际问题,要求包含分数混合运算。
2. 学生在小组内合作解决问题,讨论运算步骤和方法。
3. 每个小组派代表上台展示解题过程和答案,其他小组进行评价和提问。
步骤五:总结与拓展(10分钟)1. 教师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分数混合运算的关键步骤和方法。
2. 教师提供一些拓展题目,要求学生在课后进行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延伸:1. 针对学生掌握情况,可以提供更多的练习题目,巩固分数混合运算的能力。
2. 可以引导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更复杂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教学评估:1. 教师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情况,包括参与度、问题解决能力等。
2. 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和练习册的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分数混合运算的掌握程度。
3. 可以设计一些小测验或考试,检验学生对分数混合运算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分数混合运算 集体备课
课 题
分数混合运算
课时:
课:
主备教师:
集备时间:
授课时间:
授课教师:
学习目标
1:理解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对于分数乘法同样适用。2、能应用这些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
2:熟练掌握运算定律,灵活、准确、合理地进行计算。
3:善于交流合作,对学习有兴趣。
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整数乘法运算定理对于分数的适用。
2、 ,先独立计算,然后全班交流,说一说应用了什么运算定律?(应用乘法交换律)
3、小组计算 + × ,说说这道题适用哪个运算定律,为什么?
自 主 合 作 探 究(分)
2、在□或〇里填上合适的数字或符号,并说明使用了什么运算定律?
(1)25× × =()×(×)(2)25 ×4=□×□+□×□
(3)7× =□×□〇□×□(4)54×( - )=□×□〇□×□
本节课你学习了哪些知识?
我发现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同样适用于()乘法,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整数的运算顺序()。
达 标 训 练(分)
2、在□或〇里填上合适的数字或符号.
(1)25× × =()×(×)
作 业 设 计
练习二的相关题目
板 书 设 计
教 学 反 思
教具、学具
教 学 设 计
二次备写
导 入 新 课(分)
1、在整数乘法的运算中,我们学过了哪些运算定律?
乘法交换律:a×b=b×a
乘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分配律:(a+b)×c=a×c+b×c
自 主 合 作 探 究
1、通过利用例6的三组算式,小组讨论、计算,得出两边式子的关系,来验证自己的猜测。
分数混合运算三教学设计
分数混合运算三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掌握分数的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的运算方法。
2.能够熟练运用分数进行简单的计算和解决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分数的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的运算方法。
2.分数的化简和比较大小。
3.基于分数运算的实际问题。
三、教学重点:1.分数的加减法运算。
2.分数的乘除法运算。
3.分数的化简和比较大小。
四、教学难点:1.分数的乘除运算。
2.实际问题的分析和解决。
五、教学准备:教师:教学设计、多媒体教学课件、白板、彩色笔、黑板笔。
学生:尺子、练习册。
六、教学过程:Step 1 导入新知1.教师通过展示分数的运算公式,复习分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
2.教师以问题形式提问,引导学生探讨分数的加减法运算的应用场景,并通过示例进行解答,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Step 2 分数的乘法运算1.教师通过多媒体教学课件,讲解分数的乘法运算方法,并通过实例进行讲解。
2.教师以问题形式提问,引导学生探讨分数的乘法运算的应用场景,并通过示例进行解答,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Step 3 分数的除法运算1.教师通过多媒体教学课件,讲解分数的除法运算方法,并通过实例进行讲解。
2.教师以问题形式提问,引导学生探讨分数的除法运算的应用场景,并通过示例进行解答,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Step 4 分数的化简和比较大小1.教师通过多媒体教学课件,讲解分数的化简方法,并通过实例进行讲解。
2.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分数的大小比较练习,通过多种方法让学生掌握分数的比较大小规则。
Step 5 实际问题的解决1.教师通过多媒体教学课件,给出一些实际生活中涉及到分数的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2.学生分组讨论,解决实际问题,并向全班进行展示。
Step 6 总结归纳1.教师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并强调分数运算的重点和难点。
2.学生进行知识点的梳理和总结。
七、课堂组织与管理:1.教师通过合作学习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分数混合运算(三)》备课教案
分数的混合运算(三)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利用分数加、减、乘、除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能力目标: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
情感目标: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难点: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课题。
教师出示复习题。
生独立完成。
二、探究新知
1.教师出示情景图。
2.生独立分析找出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
3.找出等量关系式。
4.让生先估一估,画出线段图。
5.讨论完成。
6.交流订正。
7.检验。
8.教师总结。
三、练习。
1.计算。
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2.电脑用户。
让生认真分析,找准等量关系式。
独立完成。
3.五年级有多少人?
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4.解方程。
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四、总结评价
通过本节课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五、拓展练习。
山上有一古寺叫都来寺,在这座寺庙里,3个和尚和吃一碗饭,4个和尚合分一碗汤,一共用了364只碗,请问都来寺里有多少个和尚?
先画图再计算。
分数混合运算(三)集体备课
集体备课教学设计类材料(一)
(主备)
集体备课教学设计类材料(二)(自研初备)(辅备)
集体备课教学设计类材料(三)
(交流研讨记录)
年月日
集体备课教学设计类材料(四)
(生成共案)
年月日
集体备课教学设计类材料(五)(观摩课研讨记录)
集体备课教学设计类材料(六)
(形成个案)
集体备课教学设计类材料(七)
(教学反思)
单元集体备课类材料(一)(自研初备)(主备)
单元集体备课类材料(二)(自研初备)(辅备)
(交流研讨记录)
注:根据内容扩充表格
(生成共案)
单元集体备课类材料(五)
(形成个案)
单元集体备课类材料(六)
(教学反思)
疑难问题式集体备课类材料(一)(自研初备)(主备)
疑难问题式集体备课类材料(二)
(自研初备)(辅备)
单位:组别:年月日
疑难问题式集体备课类材料(三)
(交流研讨记录)
注:根据疑难问题大小扩充表格
(生成方案或执行案)
(方案使用反思)。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分数混合运算(三)》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分数混合运算(三)》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分数混合运算(三)》的内容包括分数的四则混合运算,其中涉及到分数的加减乘除以及带有括号的运算。
这一部分内容是学生在掌握了分数的基本运算规律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对学生来说,既有熟悉的内容,又有一定的挑战性。
通过这一部分的学习,学生可以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分数的运算规律,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分数的基本运算规律,对分数的加减乘除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分数混合运算,特别是带有括号的运算,可能会感到困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混合运算的规律,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理解分数混合运算的规律,掌握分数的加减乘除以及带有括号的运算。
2.能够运用分数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分数混合运算的规律的理解和掌握。
2.带有括号的分数混合运算的解决方法。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通过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理解和掌握分数混合运算的规律。
同时,运用实例讲解,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感受和理解分数混合运算的应用。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包括分数混合运算的规律、实例讲解等。
2.练习题,包括分数混合运算的各种类型。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进行分数混合运算。
例如:小明有2/3的苹果,小红有1/4的苹果,他们一起吃掉了这些苹果的1/2,请问他们还剩下多少苹果?2.呈现(10分钟)通过PPT呈现分数混合运算的规律,包括分数的加减乘除以及带有括号的运算。
同时,给出实例,让学生理解分数混合运算的应用。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进行分数混合运算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练习题包括分数混合运算的各种类型,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分数混合运算的规律。
分数混合运算三教学设计
分数混合运算三教学设计引言:分数混合运算是数学学科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对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运算能力有着较高的要求。
本文将围绕分数混合运算三这一主题,设计一份针对初中数学教学的教学设计,旨在提高学生的分数混合运算能力,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分数混合运算的概念和方法。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a. 让学生理解分数混合运算的概念和意义;b. 帮助学生掌握分数混合运算的基本运算法则;c. 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时的分数混合运算能力。
2. 能力目标a. 增强学生分数的感知能力;b. 提高学生的分数计算和运算能力;c. 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数学建模能力。
二、教学内容与步骤1. 教学内容a. 分数的基本概念和表示方法;b. 分数加法和减法的运算规则;c. 分数乘法和除法的运算规则;d. 分数混合运算的概念和解题技巧。
2. 教学步骤步骤一:复习分数的基本概念和运算规则(10分钟)在本节课开始前,通过与学生的简单互动和帮助,复习和巩固分数的基本概念和加减乘除的运算规则。
步骤二:引入分数混合运算的概念和意义(15分钟)通过例题和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引入分数混合运算的概念和意义,让学生明白分数混合运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和重要性。
步骤三:分数加法和减法的练习(20分钟)通过一些简单的练习题,让学生掌握分数加法和减法的基本运算法则。
可以使用一些实际生活中的例子来帮助学生理解和解题。
步骤四:分数乘法和除法的练习(20分钟)继续通过练习题,让学生巩固并掌握分数乘法和除法的基本运算法则。
同样,可以借鉴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帮助学生理解和解题。
步骤五:分数混合运算的练习(25分钟)通过一些较难的练习题,让学生学会分数混合运算的解题技巧。
逐步引导学生分析问题,确定解题思路,并解决实际问题。
步骤六:总结归纳,作业布置(10分钟)总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强调分数混合运算的重要性和解题技巧,并布置一些相关的作业,以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三、教学方法与评价手段1. 教学方法a. 课堂讲授:通过讲解、示范和练习等方式进行教学;b. 互动探究:通过提问和讨论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能力;c. 个别辅导:针对学生的个别差异,提供相应的辅导和帮助。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二单元分数混合运算第三课时分数混合运算(三) 北师大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二单元分数混合运算第三课时分数混合运算(三)---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 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分数混合运算的规则和步骤。
- 学生能够正确地进行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并能够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 学生通过观察、分析、讨论等活动,培养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学生能够运用分数混合运算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 情感态度价值观:- 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增强学习的积极性。
- 学生能够体验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学以致用的意识。
---教学内容:1. 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规则和步骤。
2. 分数混合运算的应用,如:解决实际问题、图形计算等。
3. 通过实例,让学生理解分数混合运算的意义和作用。
---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分数混合运算的规则和步骤,以及如何正确地进行运算。
2. 难点:如何将分数混合运算应用到实际问题中,以及如何解决实际问题。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PPT。
2. 学具:数学书、练习本、计算器。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实例,让学生回顾分数的基本概念和运算规则。
2. 新课导入:介绍分数混合运算的规则和步骤,让学生了解如何进行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
3. 实例讲解:通过实例,让学生理解分数混合运算的应用,如解决实际问题、图形计算等。
4. 练习:让学生进行一些分数混合运算的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板书设计:1. 分数混合运算(三)2. 内容:- 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规则和步骤。
- 分数混合运算的应用,如解决实际问题、图形计算等。
- 重点和难点的强调。
---作业设计:1. 书面作业:布置一些分数混合运算的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后完成。
2. 思考题:出一些与分数混合运算相关的实际问题,让学生思考如何解决。
---课后反思:1. 教学效果: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是否掌握了分数混合运算的规则和步骤,是否能够正确地进行运算。
《分数混合运算(三)》教案
再次,关于小组讨论的环节。我觉得这次的小组讨论学生们表现得不错,能够积极参与,主动提出自己的观点。但在讨论过程中,我也发现有些学生依赖性较强,容易受其他同学的影响。为了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我打算在以后的课堂中,适当增加一些开放性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培养他们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运算顺序和计算法则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如运算优先级的理解,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分数混合运算相关的实际问题。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计算练习。这个练习将演示分数混合运算的基本步骤和技巧。
此外,关于教学难点的处理。在本次教学中,我尝试通过举例和比较的方式来帮助学生突破难点。但从学生的作业反馈来看,这部分内容仍然有一定难度。因此,我计划在下一节课中,针对这个难点进行更加详细的讲解,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不同难度的练习题,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得到有效的训练。
最后,关于课堂总结和反馈。在课后,我注意到有些学生对于分数混合运算的应用仍然存在疑问。为了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我决定在每节课结束后,留出一定时间让学生提问,及时解答他们的疑惑。同时,我也会在课后认真批改学生的作业,了解他们的掌握情况,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分数混合运算的基本概念。分数混合运算是指同时包含加减乘除的分数运算。它在我们的数学学习和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工具。
分数加减混合运算集体备课记录
分数加减混合运算集体备课记录【课题名称】分数加减混合运算
【备课人】XXX
【备课时间】XX月XX日
【教学目标】
1. 能够正确理解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概念和规则;
2. 能够熟练进行分数加减混合运算;
3. 能够将分数加减混合运算应用于实际问题中。
【教学重点】
1. 理解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概念;
2. 掌握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规则;
3. 熟练进行分数加减混合运算。
【教学难点】
1. 将分数加减混合运算应用于实际问题中。
【教学步骤】
一、导入(5分钟)
1. 复习分数的概念和加减法;
2. 出示一道分数加减混合运算题目,让学生思考如何解决。
二、讲解(25分钟)
1. 讲解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概念;
2. 介绍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规则;
3. 演示几道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例题,并让学生跟随计算。
三、练习(20分钟)
1. 发放练习题目,并给学生一定时间完成;
2. 指导学生进行题目的解答,并及时帮助解决问题。
四、板书总结(5分钟)
1. 总结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概念和规则;
2. 对常见错误进行解释。
【教学资源】
1. 电子白板;
2. 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练习题。
【教学评估】
1. 通过学生的答题情况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估;
2. 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
【个人思考】
本次备课主要通过讲解和练习的方式帮助学生掌握分数加减混合运算。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学生的反应,并及时给予帮助和反馈。
同时,也需要关注学生的习题时间和作业完成情况。
在课后还可以安排巩固练习,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分数混合运算三教学设计
分数混合运算三教学设计分数混合运算三教学设计精选篇1设计理念:本课设计努力为学生创设一种宽松的学习氛围,通过故事情境的创设化解生活中普遍存在的: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被减数“1”往往内隐在数量关系之中这个难点问题。
在进行异分母分数加减混合运算时,大胆放手让学生去尝试探索,学生自己去总结、整理,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与技能,解决问题的过程与方法。
为下一节课分数加减运算及简便计算的探索留下空间。
从而逐步提高学生基本的计算能力和综合运用简算知识以及技能的能力。
另外,在解决稍复杂的分数加减实际问题中,让学生尝试运用不同解法,使他们体验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和灵活性,发展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
教学目标:1、学生联系具体的问题情境,理解并掌握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进行分数加减混合运算。
2、学生学会分析把总数看作“1”,求剩余部分占总数的几分之几之类的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会运用分数加减混合运算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进一步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发展数学应用意识。
3、学生在分析数量关系和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中发展数学思考。
4、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进一步感受数学学习的挑战性,体验成功学习的乐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分析求剩余部分占总量的几分之几的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关键是需要把被减数看作“1”。
教学难点:能正确计算分数加减混合运算。
教学准备:1、将本课故事题目、顺口溜、结语等内容制成课件。
2、用多媒体课件或小黑板出示“练习与应用”的第1—4题教学流程:一、故事导入师:唐僧师徒一行到西天取经,路途遥远而艰辛,由于奔波劳累,大家口干舌燥,实在走不动了,师傅叫八戒去找些东西解渴,懒洋洋的八戒不去化斋,便从老农的瓜地里偷了一个西瓜,当师傅问他西瓜从何而来时,八戒吞吞吐吐的答不上来,这时师傅已经猜到八戒的西瓜八成是偷来的,因而十分生气,坚决不吃,并将八戒教训了一顿。
悟空赶忙从八戒手里抢过西瓜说:“师傅不吃,我们3人就分了吧,每人吃1/2。
分数混合运算三教学设计名师公开课获奖教案百校联赛一等奖教案
分数混合运算三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理解分数的基本概念,能够用分数表示实际问题;2. 掌握分数与整数的混合运算方法,能够准确计算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独立解决分数混合运算问题。
二、教学重点1. 分数的基本概念与表示方法;2. 分数与整数的混合运算方法;3.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 课件及教学参考资料;- 分数与整数的混合运算练习题。
2. 学生准备:- 笔、纸等学习用具;- 视频教程等自主学习资料。
四、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10分钟)1. 让学生回顾并复习分数的基本概念和各种表示方法;2. 提问:你知道分数与整数的混合运算有哪些应用场景吗?步骤二:讲解(15分钟)1. 使用教师准备的课件,讲解分数与整数的加减乘除运算方法,帮助学生理解运算规则;2. 引导学生注意分数约分、通分等规则,提醒学生注意运算中的注意事项。
步骤三:示范(15分钟)1. 通过教师示范,讲解分数与整数的混合运算实例,详细演示每一步的计算过程;2.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出问题,解答疑惑。
步骤四:练习(30分钟)1. 分发教师准备的分数与整数的混合运算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2. 教师巡视指导,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解答学生的疑问;3. 激发学生思维,提出一些有趣的应用问题,让学生动脑筋解决。
步骤五:总结(10分钟)1. 邀请学生上台展示自己的解题方法和思路,激发他们的自信心;2. 总结分数混合运算的要点和注意事项,强调解题的思维方法;3. 提醒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五、教学延伸1. 引导学生继续进行分数与整数的混合运算练习,逐步提高解题的难度;2. 鼓励学生读一些与分数混合运算相关的故事或文章,扩展他们的数学视野;3. 组织学生参加数学竞赛或解题比赛,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六、教学评价1. 教师通过课堂观察,了解学生对分数混合运算的掌握情况;2. 教师检查学生完成的练习题,对其答案进行评价和纠正;3. 结合学生的表现和课堂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分数混合运算。
分数混合运算______集体备课
第五单元分数混合运算第一课时分数混合运算(一)主备人王成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使学生体会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整数是一样的,会计算分数混合运算。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操作、归纳能力。
情感目标: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正确计算分数混合运算教学难点:利用分数混合运算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小黑板教学过程一、回顾基础,引入新课。
说一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60+30-40 125×8÷20 (同级运算)9+250÷5 200-25×4 (两级运算)(95-5)÷9 (有括号的算式)做一做: 60×5÷3 15×(35÷7)二、质疑问难,板书课题。
想一想: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板书:分数混合运算)三、探索验证,获取新知。
1、课件呈现情境图,出示数学书上第56页图提出问题。
这是我们班上这学期开展兴趣小组活动的情况,你从图中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①气象小组有12 人②摄影小组是气象小组的1/3 ③航模小组的人数是摄影小组的3/4 。
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航模小组有多少人?2、分析条件解决问题。
(1)根据问题分析数学信息我们要求是什么?(求航模小组有多少人?),那航模小组的人数与谁有直接的关系,把它读出来。
(航模小组的人数是摄影小组的3/4 )。
也就是说要求航模小组的人数,还必须知道到什么?(摄影小组的人数)那摄影小组有多少人呢?(不知道)所以我们在解决问题之前还必须想办法找摄影小组的人数?摄影小组的人数除了和航模小组的人数有直接的关系,还和谁有直接的关系?请您把它读出来。
(摄影小组的人数是气象小组的1/3 )。
(2)引导提问摄影小组的人数是气象小组的1/3 ,把谁看着单位“1”?(气象小组的人数),把它平均分成3份,取了这样的1份,就是1/3 ,表示摄影小组人数的分率。
(老师边板书,画出对应的线段图)在这线段图中,我们还知道什么信息?(气象小组有12 人)根据线段图,你可以求出摄影小组的人数了吗?板书:12×1/3 =4(人)有了摄影小组的人数4人(板书4人),而我们的最终目的是要求到航模小组的人数。
分数混合运算(三)-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分数混合运算(三)-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本教案适用于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分数混合运算的第三节课。
教学目标在本节课中,学生将学习到以下知识和技能:1.掌握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2.掌握分数的乘法、除法混合运算;3.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1.分数的乘法、除法混合运算;2.实际问题的解决方法。
教学难点1.实际问题的解决方法。
教学过程一、复习老师可以通过以往的知识点进行复习,如计算、分数的加减法等。
二、引入老师介绍今天的学习内容:分数的乘法、除法混合运算。
三、示范老师通过例题进行示范,让学生理解分数的乘法、除法混合运算。
四、巩固练习老师出示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
五、深入探究老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下问题:1.什么情况下需要进行分数的乘法、除法混合运算?2.如何应用分数的乘法、除法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六、拓展延伸老师可以介绍相关的实际问题及其解决方案,拓展学生的思路和知识面。
七、总结老师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难点及解决方法。
作业要求学生完成教师布置的试卷,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评价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教学评价:1.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2.查看学生完成的作业并进行评分;3.通过小组讨论或个人单独面谈等方式进行评价。
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掌握了分数的乘法、除法混合运算的相关知识和技能,并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中。
教师应鼓励学生在完成作业的基础上进行额外的拓展和探究,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思维能力。
六年级上数学教案-分数混合运算(三)北师大版
六年级上数学教案-分数混合运算(三)北师大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分数混合运算的概念和规则,掌握分数与整数、分数与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分数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3.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归纳,发现分数混合运算的规律,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教学内容1. 分数与整数的加减乘除运算2. 分数与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3. 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运算法则4. 分数混合运算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运算法则,以及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 教学难点:分数与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尤其是通分和约分的操作。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教学PPT、计算器2.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直尺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一个实际问题,让学生回顾分数的基本概念和分数加减乘除的运算方法,引导学生思考分数混合运算的概念和规则。
2. 新课导入:讲解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运算法则,通过示例演示分数与整数、分数与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
3. 练习:让学生进行分数混合运算的练习,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4. 应用:通过一个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分数混合运算解决,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5. 总结: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解答学生的疑问。
板书设计1. 板书分数混合运算(三)2. 板书内容:- 分数与整数的加减乘除运算- 分数与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 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运算法则- 分数混合运算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作业设计1. 基础练习:完成练习册上的分数混合运算题目,巩固所学知识。
2. 提高练习: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运用分数混合运算,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3. 思考题:引导学生思考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运算法则,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入、新课导入、练习、应用、总结等环节,让学生掌握了分数混合运算的概念、规则和应用。
《分数混合运算三》公开课优秀教学设计
分数混合运算(三)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课时内容属于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册第二单元第三个的教学内容,在进行本内容教学时,学生已经基本上掌握了较复杂的分数问题的解决方法,能利用线段图来分析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
为本节课的内容做好了铺垫。
教材首先呈现了一个实际问题,并增加了一个估算的要求,让学生先估一估再计算。
接着教材中通过线段图帮助学生理解题意,引导学生思考“比八月份节约了”是什么意思?在线段图中,隐含着题目中最基本的等量关系,然后引导学生根据等量关系列方程解答,最后验证估算的结果。
在开展教学时,注意下面几个方面。
一是估算意识的培养。
结合具体情境发展学生的估算意识和能力是《新课程标准》中强调的,分数中的估算要比整数、小数的估算难把握一些,教学时,让学生结合问题情境进行估算,关键是让学生体会估算要有依据。
二是解决问题策略的研究。
教学时,可以让师生交流画图,试着分析数量间的关系。
根据等量关系列出方程,解决问题。
接着进行变式练习,把题目中的“比八月份节约了”改写成“比八月份增加了”,目的是让学生进一步利用知识解决相关数学问题,让学生再次利用图找出等量关系。
三是注重对估算结果进行验证。
【学情分析】这部分内容的学习,是在学生学习了分数混合运算(一)、(二)的基础之上进行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定律,并会解简单的方程。
六年级学生也有一定的动手操作、独立学习的能力,喜欢也善于探索发现新知识。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27-29页的内容【教学目标】1、利用方程解决与分数运算有关的实际问题,会画图分析数量关系,会利用图找出等量关系,并根据等量关系列出方程;2、结合具体情境发展学生的估算意识和能力;3、培养学生的节约意识,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主动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教学重点】利用方程解决与分数运算有关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发展估算意识,能画图分析数量关系,会利用图找出等量关系。
分数混合运算三课题教案
分数混合运算(三)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分数混合运算(三)》属于课程标准中《数与代数》领域。
《数与代数》领域在本学段的要求是:学生将进一步学习整数、分数、小数和百分数及其有关运算,进一步发展数感,初步了解负数和方程;开始借助计算器进行复杂计算和探索数学问题;获得解决现实生活中简单问题的能力。
所以我们在教学时,应通过解决问题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增进学生对运算意义的理解;应重视口算,加强估算,鼓励算法多样化;应使学生经历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量关系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避免复杂的运算,避免将运算与应用割裂开来,避免对应用题进行机械的程式化训练。
本节教材通过问题情景让学生应用分数四则运算的意义和计算法则来解决较简单的有关分数的实际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积累解决这类问题的策略和体会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及乘法运算律在分数混合运算中的应用。
教学目标:1、利用方程解决与分数运算有关的实际问题。
2、结合具体情况,发展估算意识和能力。
3、培养学生的节约意识,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主动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利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发展估算意识。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板书设计:分数混合运算解:设八月份用水x吨(1-1/7)x=126/7x=12x=14答:八月份用水14吨。
教学反思:这节课讲授的是分数混合运算(三),在教学中,我注重创设情境,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在具体的生活背景下进行学习。
1、创设了“世界水日”的情境,通过学生熟悉的情境把学生引入新课,激发学生探求新知的欲望。
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同时对学生进行了思想教育,教育学生要节约用水。
2、注重估算意识的培养。
本节课比较重视估算意识的培养,运用估算来确定得数的范围。
在日常生活中,有时一个错误只要通过估算立即可以发现,但学生往往视而不见。
作为教师要不失时机地培养学生估算的意识和能力。
这节课估算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发现结果是否正确。
3、注重用画线段图的方法分析应用题。
2024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上第二单元集体备课教学设计
第二单元:分数混合运算单元整体分析主备人:一、单元教材分析学生已掌握整数、小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及运算律,分数加、减、乘、除法的计算方法,能尝试用画图的方法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这些都为本单元知识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组织本单元学习内容的如下:解决有关分数除除混合运算的问题,体会整数混合运算顺序在分数混合运算中同样适用(分数混合运算(一));解决有关“增加几分之几”和“减少几分之儿”的问题,体会整数法运算律在分数运算中同样适用(分数混合运算(二));用方程解决与分数混合运算有关的简单的实际问题(分数混合运算(三))。
本单元教科书编写的基本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在解决分数混合运算的相关问题中,鼓励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究由于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独立思考能力,因此教科书注重给学生更多思考和表达的机会。
在本单元的各节内容中,第一个问题都是通过学生间的对话,展现读题、审题的一般思考过程,并尝试提出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
这样编写强调了让学生根据问题情境进行独立思考,经历探索性的数学学习的过程,加强了数学知识和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使得学生的学习具有更大的开放性。
2.在分数混合运算中注重发展学生对分数乘法和除法意义的理解本单元有关分数混合运算是整数混合运算的拓展,不同之处在于对分数乘、除法意义的理解。
教科书注重呈现直观图发展学生对分数乘、除法意义的理解,例如,“分数混合运算(一)”呈现的两个图示中的圆圈图:首先用圆圈图表示出12人的三分之一是4人,再表示4人的四分之三,使学生体会分数乘法的意义。
3.用不同的直观图表示数量关系,有利于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在“分数混合运算(一)”中教科书呈现了两种图示,第一种是圆片图,第二种是线段图;在“分数混合运算(二)”中教科书也呈现了两种图示,第一种是方格图,第二种是线段图。
这样的呈现方式反映了从低到高的抽象程度,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中逐步发展数学抽象能力。
教科书用直观图分析数量关系,有利于发展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发展他们的数学思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集体备课教学设计类材料(一)
(主备)
集体备课教学设计类材料(二)(自研初备)(辅备)
集体备课教学设计类材料(三)
(交流研讨记录)
年月日
集体备课教学设计类材料(四)
(生成共案)
年月日
集体备课教学设计类材料(五)(观摩课研讨记录)
集体备课教学设计类材料(六)
(形成个案)
集体备课教学设计类材料(七)
(教学反思)
单元集体备课类材料(一)(自研初备)(主备)
单元集体备课类材料(二)(自研初备)(辅备)
(交流研讨记录)
注:根据内容扩充表格
(生成共案)
单元集体备课类材料(五)
(形成个案)
单元集体备课类材料(六)
(教学反思)
疑难问题式集体备课类材料(一)(自研初备)(主备)
疑难问题式集体备课类材料(二)
(自研初备)(辅备)
单位:组别:年月日
疑难问题式集体备课类材料(三)
(交流研讨记录)
注:根据疑难问题大小扩充表格
(生成方案或执行案)
(方案使用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