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钱子炮制方法和原理初探 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成人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学院
中药学专业专升本毕业生
毕业论文
马钱子炮制方法和原理初探
专业中药学
班级
学生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年月
诚信声明
我声明,所呈交的毕业论文(设计)是本人在老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据我查证,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设计)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我承诺,论文(设计)中的所有内容均真实、可信。
毕业论文(设计)作者(签名):
年月日
马钱子炮制方法和原理初探
摘要:目的归纳总结马钱子药材的常用炮制方法和原理机制,分析探究出这些方法的共同点及其作用机理,并作出初步试验验证该炮制方法的实际应用意义;方法此课题通过不同方法炮制的马钱子在炮制前后的主要成分(士的宁;马钱子碱)的含量变化,以及查阅资料,了解炮制前后马钱子自身药性变化来初步评价该方法是否合理、实用;结果马钱子在炮制后其主要毒性成分士的宁、马钱子碱部分会降解或转化为相应的氮氧化合物,并且马钱子碱含量损耗率最大,因马钱子碱在该药材众多成分中,毒性最大,并且疗效最低,所以通过炮制可降低马钱子的毒性;结论马钱子的主要炮制方法有:砂炒,油炸,煮制,醋制,甘草制,醋泡等。马钱子经炮制后总生物碱、士的宁、马钱子碱含量均有下降,但士的宁含量下降量最少,马钱子碱含量降低最多,进一步说明马钱子经过炮制可除去疗效差而毒性较大的马钱子碱,而对士的宁的影响不大
关键词:马钱子;炮制;士的宁;马钱子碱
1 前言
中药包括中药材、饮片和中成药,而中药材又是饮片和中成药的原料。据调查,全国用于饮片和中成药的药材有1000~1200余种,其中野生中药材种类占80%左右;栽培药材种类占20%左右。在全国应用的中药材中,植物类药材有800一900种,占90%;动物类药材100多种;矿物类药材70一80种。植物类药材中,根及根茎类药材在200一250种;果实种子类药材180~230种;全草类药材160一180种;花类药材60一70种;叶类药材50一60种;皮类药材30一40种;藤木类药材40一50种;菌藻类药材20种左右;植物类药材加工品如胆南星、青黛、竹茹等20一25种。动物类药材中,无脊椎动物药材如紫梢花、海浮石等有30-40种;昆虫类药材30一40种;鱼类两栖类、爬行类药材40—60种;兽类药材60种左右。
其中,根据中药材的成分毒性,把中药材分类中还有一种特殊的分类----毒性中药常用的毒性中药有:砒石(红砒、白砒)、砒霜、水银、生马钱子、生川乌、生
草乌、生白附子、生附子、生半夏、生南星、生巴豆、斑蟊、红娘虫、青娘虫、生甘遂、生狼毒、生藤黄、生千金子、闹羊花、生天仙子、雪上一支蒿、红升丹、白降丹、蟾酥、洋金花、红粉、轻粉、雄黄等等。其中,马钱子是最为常用的毒性中药之一,如下:马钱子,别名:马钱,车里马钱、云南马钱,拉丁文名Semen Strychni.性味苦,寒。有毒。兴奋健胃,消肿毒,凉血。主治四肢麻木,瘫痪,食欲不振,痞块,痈疮肿毒,咽喉肿痛。分布于东南亚我国的福建、台湾、广东、广西、云南地区[1]。
本品苦、寒;有毒。兴奋健胃,消肿毒,凉血。主治四肢麻木,瘫痪,食欲不振,痞块,痈疮肿毒,咽喉肿痛等
马钱子始载于《本草纲目》。《外科大成》中最早记载了马钱子去毛的问题。认为“毛毒大⋯‘刺咽喉”。但韩史慧等报道:根据纸层析结果,绒毛中未检出与马钱子仁不同的其他生物碱、马钱子仁与绒毛均含番木鳖碱及马钱子碱,绒毛中的含量仅为仁中的1/2 ,带毛马钱子与去毛马钱子烫后,士的宁含量接近,且带毛烫后人丸、散剂,临床上也未见中毒及刺咽喉反应,所以不必去毛。现将炮制方法介绍如下:炮制
在清代《嵩崖尊生全书》中提出“炒焦去毛”。
去油制霜
清代《良朋汇集》飞步丸中用生“番木鳖去油”,研细末和他药做成糊丸,亦有油炸法后,“以纸包压去油”制糊丸的操作。
固体辅料炒
先取净砂子放入锅内加热,以除去砂中的挥发性物质及水分等,使砂子充分干燥,然后,用强火加热,并用铁铲不断搅拌和翻动,在炒热至150~170℃左右时,即砂子呈灵活状态将马钱子倒入锅内,随即用铁铲不停地搅拌和翻动,当烫至马钱子外表鼓起,茸毛变为焦黄色或部分炭化后,由白色变为棕黄色,并可听到锅内爆烈的响声,应取数粒砸开,如大多数内面均出现鼓泡,有焦香气味溢出(此时温度升至200 ~240~C 左右 ) ,取出,筛去砂子,待冷备用。砂烫后毒性降低,同时质变酥脆,易于粉碎,且容易去除绒毛。
豆腐制
明代《本草纲目》中记载:“或去以豆腐制过用之良”,无具体制法,后世未见沿用。豆腐制降低毒性。
油炸
明代有油炸,在明代《鲁府禁方》中,提到“用牛油炸黄色炒干”。油炸、油煎枯的记载,这些即是油炸马钱子的原始。清代改用麻油炸,该法在清代较为盛行,并有详细的操作步骤和质量要求,如“水浸半月,入锅煮数滚,再浸热汤中数日,刮去皮心,入香油锅中煮至油沫尽,再煮百滚,透心黑脆,以铁筛捞出,即入当日炒透土基粉末内拌,拌至土粉有油气,人粗筛筛去油土,再换炒红土粉拌一时,筛去土,如此3次,油净,以木鳖同细土锅内再炒,入盆中拌腌一夜,取鳖去土,磨粉人药,独有木鳖之功,而无丝毫之害⋯‘香油炸待浮起”“得马钱子微有响爆之声,拿一个用刀切两半,看其内以紫红色为度”“麻油炸黄色‘麻油内煎老黄色⋯炸松黄色不令焦黑⋯‘投人大等木鳖,候其浮起,以打碎黄色为度,如黑色则过于火候,失药之灵性矣”,上述炮制要求与现代经验基本一致。油炸法一直沿用至今,广泛程度仅次于砂烫法。油炸法炮制作用与砂烫相同,但显油腻,有碍粉碎,用于治疗痈疽,手足癣。
煮制
在清代《串雅补》中有“水煮去皮”之说。此种加热方法能改变马钱子毒性成分。酥油蜜炙清代《秘传大麻疯方》中记载有“番木鳖二两,酥油蜜炙”的方法。[2]。
马钱子的主要成分为:番木鳖碱(士的宁)、马钱子碱(布鲁生)、Χ- 可鲁勃林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