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论文均衡发展论文:我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义务教育论文均衡发展论文:我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现状

及对策研究

摘要:义务教育作为政府提供的一种基本公共服务,具有公益性、普惠性、公平性的特征。衡水市义务教育近几年取得了较大发展,但不均衡状况依然存在。对衡水市义务教育现状开展调查和研究,以期发现目前衡水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存在的问题,并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促进衡水市桃城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建议和对策,从而促进衡水市桃城区义务教育更加健康可持续的发展。

关键词: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对策

前言

所谓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是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

按照某种标准,通过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促进义务教育质量全面和均等发展的一种义务教育质量观[1]。

义务教育的均衡强调教育资源配置的公平程度,即要求国家通过制度性的安排,平等地满足不同地区、家庭、民族、性别和健康状况的每一个适龄儿童的“基本学习需求”(包括年限、内容、质量、经费等),以确保所有个体享有平等的发展权利。

一、衡水市桃城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现状

义务教育作为政府提供的一种基本公共服务,具有公益性、普惠性、公平性的特征。均衡发展是义务教育的应有之

义,然而义务教育发展不均衡的情况在衡水市桃城区仍很突出。通过调查发现,衡水市义务教育非均衡主要表现在城市中心区与远郊之间、县域与乡域间、区域内校际间,甚至校内不同班级间均存在差异。中心城市校区、历史悠久的校区,校舍、设备、图书、经费保障、师资水平等方面都优于城市郊区和乡域学校。对提升教育质量起关键作用的优秀教师和优秀教育管理者大多集中在城市中心学校。农村和郊区的优秀师资本身不足且不断流失。

(一)从学校硬件方面看

市中心学校拥有足够且装备齐全的教室,教室内基本已安装多媒体设备,教师可以采用多媒体教学;配备计算机房,具备对学生进行计算机初级教育的条件;拥有藏书丰富的图书馆。而郊区学校教室数量较少,且条件简陋。部分学校既没有图书室也没有实验室。

(二)从学校师资力量方面看

1.教师的学历、职称技术情况。通过对桃城区调查数据的统计显示,小学专任教师本科以上学历者,在城市占27.9%,在农村只占9%;低学历者(高中以下)在城市占11%,在农村却占29.1%。具有小学高级职称者在城市占到了53%,而在农村只占34%。普通初中专任教师本科以上学历者,在城市占60%,在县城占54.7%,而在农村只占44.2%。具有中学一级职称以上者,在城市占49.3%,在县城占48.9%,而在农村占40%;在城

市50%以上的教师具有中学一级职称,而在农村低职称者就

占了54.2%(包括中学二、三级)。

2.教师和学生比例情况。我们还对桃城区学校学生数和教师数的比例进行了统计分析,发现城乡师资配置明显不均衡。城市中心小学每百名学生拥有教师数为4.9;郊区小学每百名学生拥有教师数为7.9。城市中学每百名学生拥有教师数为6.4;郊区农村中学每百名学生拥有教师数为9.4。经调查发现多种原因导致师资配置不均衡:由于计划生育政策及城市化进程农村中小学生数量在减少,因此郊区中小学每百名学生拥有教师数较高,城市中小学每百名学生拥有教师数较低。

二、造成衡水市义务教育非均衡的原因分析

影响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政策实施效果的因素有很多,包括内部主导因素、外部控制因素等,本文选取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现实利益格局,以及制度性障碍等方面三个要素进行分析,发现造成当前义务教育发展不均衡的主要原因[2]。

(一)经济发展区域性不平衡

在经济发展较好的城市区域,因为财政投入较多,学校的条件明显较好,师资力量、学生学习环境、学习成绩也相应优于县域和乡域学校。这说明经济发展的不均衡对义务教育发展具有制约作用。此外,在城市各区中小学之间,也存在不平衡现状,市财政和区财政、县财政、乡财政投资也影

响到学校的发展。硬件和软件条件好的学校是全市的经济活跃区,具有比较强的经济实力,人口分布密度较大,义务教育阶段学龄人口占全区同段学龄人口比重很大,同时,由于经济发达,这些地区的优质教育资源集中,但相对于剧烈增长的学龄人口来说,他们也面临着教育资源紧缺,入学负担较重等压力。

(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受到现实利益格局的影响

义务教育发展由不均衡到均衡,符合社会公平的原则,但会改变原有的利益格局,损害既得利益者的利益,尤其是政府也作为利益主体时,则导致改革会更加谨小慎微。衡水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改革进程之所以缓慢曲折,甚至有着“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朦胧意境,其实是一个既得利益者与公众利益博弈的过程。

首先,“热点学校”、“窗口学校”不愿丧失其教育垄断地位。这些学校本身都是原来政府重点建设、扶持的产物,一贯处于“经费厚爱、生源‘掐尖’、师资优先”的养尊处优状态,而且在教育领域乃至于在社会上都有着相当大的影响力。这些学校往往利用其名气在招生方面私自设限,甚至出现“学区内不择”却要交相当于择校费的“捐助费”之类的明显与政策相悖的做法,社会和家长也很无奈。

其次,政府部门及权势集团不愿损失其既得利益。热点、窗口学校每年少则几万、多则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的巨额择校

费,是要上交的,一般是50%左右的择校费留在政府,汇总起来,应该每年都是一笔不小的数目。

(三)衡水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存在的制度性障碍

从城乡教育发展来看,由于教育对经济的依附关系,在传统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条件下,形成的二元教育结构的影响依然存在。虽然近年来各级政府加大了转移支付的力度,但相对于市域来讲,县域和乡域教育的投入能力依然偏低。中小学教师编制管理相对滞后。现行中小学核编权限相对集中,核编不及时,确定的城乡中小学编制标准不够合理,与中小学发展不相适应。另外,目前衡水市虽然在财政投入、办学条件、师资培训等方面对农村学校、薄弱学校有一定倾向,但城乡、区域、校际间原有差距过大,仅靠几年的工程项目扶助,显然是杯水车薪,需要建立长期的规划和系统性的倾向性保障体系。

三、问题的解决对策

(一)建立健全保障机制,统筹教育均衡发展

1.切实加强政府对教育的统筹,加大各市区及县乡对教育发展规划、学校建设、布局调整、教师队伍、教师工资、教育教学等的统筹力度,以便于对教育资源和经费投入的统筹,特别是在经费和建设方面重点向薄弱学校倾斜,为教育的均衡发展提供保证。

2.开展“一对一”的帮扶,可实施市直部门和市属企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